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破坏生态的现象精选(九篇)

破坏生态的现象

第1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生态观念;城市绿化;和谐共处

收稿日期:20120322

作者简介:吴春英(1967—),女,湖南怀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13202

1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尤为重要的,做好绿化建设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市民的生态观念意识的植入,使市民能够在进行绿化工作的同时,发现各种问题的紧迫性,真正把城市绿化活动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

2科学化的生态学习空间

2.1科学引导法

对于绿化宣传者来说,为使市民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态知识,必须先将将这是进行系统,进行科学性的引导,给市民一个进行绿化建设的心理意识。

加强对市民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应该把市民清楚目前生态环境的各种不好的状况。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多数工厂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都会产生出许多废弃物,严重危害着周边的环境,比如工厂排除的废水、废气、废渣,致使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剧,不利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致使很多可用的绿地消失,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而且城市的建筑建设造成许多污染,其中以噪音污染最盛,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使居民无法正常的生息作业。

应充分认识这样的社会现状,使人民群众愿意加入到绿化队伍中来,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制止和打击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

2.2生态知识的输入

市民应该转变观念,使自己的生存的家园更美好,必须先从改造现在的生态环境入手,从小我做起,再联合大众一起进行相应的城市绿化建设。

市民应该懂得更多的生态建设的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应明白绿色生态的环境才是长治久安的生活状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应该加强防患意识,进行有效的环境破坏防治,在源头进行有效的治理,相互监督,真正对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重视起来。

2.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生态宣传

在城市建设中,市民应该加强对绿化系统建设的参与,在进行防治和打击环境破坏的行为时,应该督促他们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变当前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绿化更加完美。

进行生态宣传和制止生态破坏行为,要进行思想教育,给建筑公司或者工厂企业一个生态概念形成的空间,帮助他们走出破坏环境的怪圈。

让破坏环境的人明白他们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环境破坏,进行科学性的引导,帮助这些人找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理环境破坏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意识的培养,从心理上使他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意义,并且从行为上督促和引导他们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城市的建设向着绿色生态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迈进。

进行城市绿化的宣传,重点还是在于对城市居民的感染度,使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把生态建设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对比,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当前的处境。

3生态观念问题改变措施

3.1从身边环境得到启示

一般市民都会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不远处有大工厂的黑烟在空中飘着,进出是正在建设着的高楼大厦传出的建工噪音,在近处是小区公园绿地的垃圾成堆。这样的景象令人寒心,城市居民应该把这些现象都收集起来,让周围邻居看清社会环境的现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而且给城市绿色环境建设造成了危害,我们要从身边做起,督促这些环境污染破坏的行为。

年轻人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他们富有朝气,有思想高度和环保知识,如果把环保的重担都交给年长的人士,他们也是在短时间内想不出很好的治理办法,更不会进行很好的环保实践。所以年轻人应该在上班之余应该从身边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启示,使自己对环境保护重视起来,腾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实践工作。

另外,市民应该把身边的绿色环境保护起来,如组织建筑商对身边绿地被破坏后,把绿色的家园进行修复,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保证我们有长远有效的生

态环境供我们使用。打消个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意念,当我们在进行垃圾随意乱丢,或者浪费水资源的前一秒想到这样做的危害性,保障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自己建设起来的新鲜家园,这个家园就是生态环保的,使自己能够为城市绿化建设增瓦添砖,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3.2从大环境中发现端倪

人们应该发现世界环境破坏导致的危害性,各种地方性的破坏不但影响它的周边环境,还会带来沙尘暴或者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使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受到破坏,不利于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重视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从根本上进行环境的治理,应明白社会的有效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

3.3加强绿化建设

加大对绿化建设的参与力度,就是要把城市绿地加大铺设面积,市民应该在居住地附近进行树木的栽培和绿色植物的养殖;利用科学化的防护绿地的方法,对现有绿地进行有效的养护,对原有的绿化地区的养护主要表现在:对其周边垃圾的清理,对绿地的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加强对季节性和地方性植物的种植,同时也要对稀有绿色植物进行适时种植,增加城市地的绿化植物多样性。

4结语

进行生态观念的学习和实践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城市绿化建设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大家都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来,转变生存发展思路,使环境保护真正能够得到实施。另外,转变现代人的生态观念尤为重要,大力进行环保宣传,积极打击身边的破坏现象,使大家能够真正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军.以生态文化理念强化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J].科学发展,2009(7):112~113.

[2] 陈秉钊.城市规划系统工程[J].城市建设,2010(6):56~58.

第2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水土资源;煤矿开采;影响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煤炭能源使用量占据较大的比例。对于山西省而言,作为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重要基地,其煤炭资源的蕴含了是极为丰富的,从统计资料来看,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探明含量接近我国煤炭储量的30%。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储量是比较大的,且分布范围也比较广,煤炭的种类比较齐全,为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跳江。此外,从构造上来讲,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煤层厚度相对较大,煤炭的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从建国以后,山西省煤炭开发利用经历了恢复、改建、扩建以及新建等发展阶段,先后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煤炭公司,为省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支持。除了大型煤炭公司外,地方性的小型煤矿也较为多见,煤矿企业呈现出一种主体多样化、形式多样的特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炼焦等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煤炭开采对于水土资源的影响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煤炭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水土资源的破坏、生态失衡等现象的发生,而这些现象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土地资源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煤层被采空之后形成了大量的地下采空区,使得该区域的地表土地失去了岩层的支撑,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会产生一些地表裂缝或者是沉陷、坍塌等现象,使得土地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山西省煤炭资源每年的开采量较大并且呈现逐年增涨的趋势,新的采空区也相应的增加,而这也会造成地表坍塌等变形辐射的扩展,使得土地资源被破坏的面积大大增加。此外,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石和废料,形成一些固体废物的堆积,这些废料堆积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并且其对方的任意性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等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上述对于土地资源的破坏现象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山西省的耕地面积减少或者是耕作条件的恶化,在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使得一些可以耕地变成旱地或者成为坡地,极大的降低了耕地的质量,从而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更为恶化,造成粮食产量的减产等,最终影响当地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资源产生加大的影响。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是我国较为严重的缺水省份之一,从我国水资源调查的数据来看,山西省平均耕地水量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使得其水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具体而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有:煤炭开采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地下水位降低。煤炭开采中会有一定的用水需求,但是地下煤层的开采会在某些情况下破坏地下水的储水构造,使其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都受到破坏,使其原有的排泄路径被改变,从而造成一些地下水水位的下降甚至枯竭。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地面塌陷等现象还可能会造成水利设施的破坏,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水量的降低使得蓄水工程的作用也无从实现。在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井下作业的开展会设置一定的排水结构,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展,其排水量也相应的增加,会形成一个以煤矿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使得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变为垂直,从而改变了其原有的运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表水,为地下水的利用增加了难度,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此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给山西省内河川径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受煤炭开采的影响,开采区域内采空区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面断裂和塌陷的现象较为多发,而这便造成了该区域内河川径流的渗漏,使得河流水量也相应的减少,从而使全省的水资源含量以及可利用水资源量大为减少,对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的发展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污染。煤炭的开发利用使得山西省可利用水资源的水量大为减少的同时,也使得水资源的质量受到破坏。由于开采的粗放性以及对废料存放的不规范,使得一些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固体废物存放于靠近河流的地方,造成了河水的污染。此外,该种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对浅层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这些水资源应用于农牧业生产或者生活引水时,便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矿区的水资源造成了破坏。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使其区域内的水文特征被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以及水量等都受到了破坏,从而影响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以及储存条件,最终会影响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水功能,对矿区地下水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煤炭资源开采中水土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水土资源的破坏,为了促进山西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便要结合开发利用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要对煤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煤矿综合整治的角度出发,将一些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矿予以关停,减少滥开滥挖现象,避免不合理开采所带来的水土资源破坏问题。对煤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实现其循环利用等,减少废弃物所带来的水土资源的破坏。注重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保的前提下优化开采方式,及时做好开采区域的回填工作,避免一些地面裂缝和塌陷现象发生,在回填时还应考虑耕地肥力的维护等,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发展。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照华.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土资源的影响[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4)

[2]郭建军.晋城市煤炭开采对水土资源影响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2003(4)

[3]李新平,朱金兆,常建国.煤炭开采对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3)

第3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问题保护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土地发生荒漠化或沙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中存储水分的因素遭到破坏,由此引起土壤中水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不足,进而导致土壤荒漠化或沙化。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虽然得到一定遏制,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如在东部生态较好区域,土地沙化发展较缓慢,但在云南、广西等地区因石灰岩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现象,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因风蚀、水资源匮乏、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植被遭到破坏等因素引起的土壤荒漠化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目前,我国各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左右。

(二)土壤污染和破坏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中小微企业蓬勃兴起,这些企业大部分科技含量较低、处于产业链下游,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三废”未经检测和允许排入一些河道、农田,对土壤元素的构成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当地农民直接利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土壤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堆积如山的城市生活垃圾,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也对空气和水源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污染。此外,农业中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影响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进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三)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的最大问题,而人为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如乱砍乱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陡坡垦荒致使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植被承载力和再生性严重下降,等等。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严重恶化,进而会加剧一些区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例如,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区域的森林草原植被、自然生态环境等长期以来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会由此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从而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造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所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活动,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比如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垦滥伐等人为破坏,倒是土地荒漠化、沙化,由此引起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纵观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受单纯消耗资源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是以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以土地的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实行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分离的现状,必然会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对相关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为土地资源的颗粒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的法制支撑。

(三)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也与人们的意图和行为有关。长期以来,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从功利主义和眼前利益出发,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得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对自然资源采取了一种掠夺式的过度消费方式,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的生态问题,发挥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态价值。

三、加大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规定,是杜绝土地开发利用违法破坏行为的治本之举。要结合我国土资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势,除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基本法律之外,还要加快制定完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染防治法》等专项法规,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发展提供法律保护。

(二)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加大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做到依法管理、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三者相协调,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三)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很大成程度上与我国地土地资源生态产权不清晰有关,导致少部分人为满足自身短期利益,无视大自然的生态运动规律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资源巧取豪夺、肆意破坏、任意践踏,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的出现。为保证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同时积极倡导消费者地适度消费,增强生态环保理念,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J].现代农业,2009(03).

[2]张晓东.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3]鄢冬梅.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法律研究[J].学理论.2009(12).

第4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我国旅游收人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三、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第5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影视生态文明 制度 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影视市场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但是国内一些剧组进驻著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拍摄影视而引起当地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屡被披露。毫无疑问,环境是被影视剧组直接破坏,他们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没有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才使得外景拍摄地的生态被严重破坏,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在影视产业相当发达的美国,剧组宁愿花大价钱用电脑高科技合成重要历史建筑和重要的风景区来达到所需要的拍摄效果,极少进驻真实场景。这其中,固然有美国人相对自觉的

环保观念、责任意识,但最为关键的最有约束力的,恐怕还是美国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我国虽已制订有《环境影响评价法》,但对景区拍戏行为并无明确、具体的法律支持,法律责任不尽完善。因此当我们呼唤生态文明以期望改善生态稀缺状况时,其实质性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与实现生态制度文明。在这种背景下,从法律的角度对影视拍摄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无疑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一、影响影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原因

因影视拍摄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事件不仅发生在一些著名风景区,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曾因拍摄影视作品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有力措施将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尽量恢复,更重要的是要分析环境遭破坏的根源,制定对策以杜绝类似事件重复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已着重强调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法律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影视生态破坏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关于影视生态破坏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不成体系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影视生态破坏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影视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资金匮乏:据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资金是由当地政府按自然保护区的“个数”来计算,由中央拨付,地方配套。目前我们国家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经费缺口较大,可以通过剧组进驻进行影视拍摄无需过多投入而带来较高收益,同时可以通过影视拍摄来宣传各自然保护区,增加客流量,进一步提高收入,以此弥补经费缺口,导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任影视剧组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致使影视破坏生态的现象一再发生。

政府领导生态意识薄弱:有些地方领导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影视剧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听之任之,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是利益当前明知故犯,缺乏足够的法律责任观念,进一步加深了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剧组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各剧组在景区拍摄过程中没有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或是为节约拍摄成本而忽视了拍摄地中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是影视基地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罪魁祸首。

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剧组若选择在部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戏,当地政府应向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报批,但实际上,在决定是否报批上当地政府有很大的任意性,并无严格的法制可循,而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或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与影视拍摄剧组协商后,基本上不上报。目前,在我国的环境管理领域,监管出现了部分空白,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特性复杂是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协调机制不够健全、部门之间不够配合等。

二、完善影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合理性收费:当地政府应当允许个人或商业机构在公共自然保护区当中进行适当的商业活动:旅游及影视文化开发、商业摄影、园艺等等。当然项目实施者要根据省人民政府特意为此制定的保护管理费的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支付相应费用,这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也是根据市场价值而设定。例如,开发影视文化,利用影视拍摄、明星效应带动外景地游客增长,刺激影视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旅游接待业、旅游就业,不仅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增加地方收入,也能够缓解政府及自然保护区资金压力,使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保护。

加强拍摄剧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首先必须提高整个剧组各成员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制要求相关负责人拟定健康环保的拍摄、取景方案,以身作则,严格约束其工作人员,减少对拍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地政府和保护区主管部门决定是否批准剧组在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拍摄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收取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的重要依据,因此剧组必须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先获得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行政机关许可,否则将被禁止与拍摄有关的一切活动。第三,剧组所搭建的临时设施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应遵循国家坚持贯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甚至禁止危险物品的使用,加强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各项资源节约,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提高循环利用率。

同时,各新闻媒体和各创新宣传手段应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守法意识、道德意识,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进而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提升官员生态意识,加大政府执法力度:全面加强政府官员生态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将影视拍摄等社会人文活动纳入环评范围内,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评价法得以严格的实施,做到违法必究,保证公平、公正。

十指出,“考核制度最该予以重视”。为了加强政府官员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之一,实行 “生态危害官员问责制”,将生态考核结果与政绩考核、项目审批、保证金等项目挂钩。在日常的政府干部调整考察中,也注重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绩,不做形象工程,有针对性地努力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将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政府上下齐心合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导向。

完善影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法律的有力保障,若要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合理的制度。将影视拍摄纳入法制轨道,不仅可以弥补政策的空白,更是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限制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对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区、影视旅游区等利用的随意性,用一套完善的事先预防和事后追究的全方位生态保障体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政策,明确生态破坏程度、生态补偿、处罚依据等角度去合理解决由于影视拍摄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自身特色,专门制定不同影视拍摄基地的监管监测措施,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公众力量的介入:让个人和社会团体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来共同监督政府实施法律,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有效监督机制。一方面,应当让公众有效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影视拍摄而破坏的生态环境必然影响到部分当地居民,应当让他们有适当机会参与将影响其环境或健康之议案的决策,而公众意见往往能够影响监管部门的决策[7]。另一方面,每位公民都有资格和权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全民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在诉讼层面赋予个人和民间团体以资格,确保私人诉讼的便捷,以保证环境法律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生态问题均根植于社会问题,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要有政治关注和制度支撑。生态问题离开政治的参与,不被组织在制度框架内,问题本身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建立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制度的有力实施,可以大大改变影视生态的现状,建立生态文明。

Abstract:News has been reported for many times that some domestic film and television groups destroyed local eco-environment. It is harmonic improvement between eco-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film and televis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main reason that affects film and televis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actics on perfecting film and televis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hoping to change the present stat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eco-environment and set up film and television ecology civilization.

Keywords:film and televis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tactics

参考文献:

[1]马敬,刘林山.从环境法角度看影视剧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J].社科纵横, 2007, (2).

[2]刘国军,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3]赵晓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从影视剧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引出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4]赵杨,华德尊, 李春艳.浅论影视拍摄活动环境影响评价[J].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4).

[5]蒋懿.论影视生态破坏的解决方案——反思《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生态事件[[J].时代法学, 2008, (6).

第6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呼伦贝尔地区;冻土路基;病害调查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217-01

0引言

呼伦贝尔整个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冻土分布广、森林草原广泛分布、公路与铁路数量不多等客观事实,我们只选择了3个典型路段进行调查分析,每一路段取30~40km的里程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调查的主要方法是统计3个典型路段路基工程病害类型、病害发生的物理几何参数、并定量的分析出路基周围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人为因素与冻土路基工程病害的直接或间接联系,从而为解决分析冻土路基工程病害的原因提供更多的信息。

根据呼伦贝尔地区冻土分布特征和交通等原因,分别选择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步推进;由多年连续性冻土区域过渡到不连续性多年冻土区域,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最后进入到岛状冻土路段分布区。由大兴安岭西北坡向大兴安岭东南坡方向连续调查,调查具体地点及路线如图1所示。

1.1冻胀破坏

土的冻胀破坏是指土壤在高寒地区,土颗粒中的液态水在负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使原来土体体积不断增大。在路基中冻土颗粒如果发生了冻胀破坏会导致路面出现凸凹不平,完全失去了平坦性,由于沿着路面横向与纵向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样会产生不均匀冻胀,这种不均匀冻胀会使刚性路面产生裂缝—纵裂或横裂,随着冻融反复作用裂缝不断加宽,严重时路面呈破碎状。

1.2融沉破坏

土的融沉破坏是指土颗粒中的固态水在0℃以上的温度的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水,或者在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多年冻土发生局部融化使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沉陷。如果路基中的冻土发生了融沉破坏也会导致路面高低不平,产生不均匀沉陷,从而也能导致裂缝的出现。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粘性土较多且低路堤地段。

1.3翻浆破坏

翻浆破坏是指冻土颗粒在冬季的负温度状态下凝结了多余的水分,多发生在粘性土或软弱质土地带,到了融化季节水分不能及时排除土体之外,从而导致土体承载力急剧降低,在行车外力作用下路面发生弹簧、裂纹、鼓包、车辙、唧泥等现象,翻浆破坏一般发生在道路设计等级较低的路段中。

1.4裂缝

由于冻土路段路基土体发生了冻胀、融沉等破坏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上升或下沉,从而使路面丧失了整体性,使其被拉裂产生并平面质点相对位移的现象。

1.5冰丘、冰锥、延溜冰

冰丘、冰锥是指地下水在强大的冻胀压力作用下,地下水就会在长时间内被挤压出地表,由于地表的温度极低,经长时间冻结形成山丘型或椎体型的冰固体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路基沉陷、路基松软等道路病害。

延溜冰是指在冬季或初春,露出地表的泉水、河流中的流水在移动状态时,下降的气温使这些水流自下而上逐层冻结,沿着整个平面上形成较大的覆盖层最长可达几百米,厚度可达几米,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大兴安岭周围的林区,一旦路面出现了延溜冰现象,整个交通处于半瘫痪状态,小型车辆勉强通过,而大型车辆会陷入冰层之中,尤其过往的车辆增多时,交通事故就会频繁发生。

2典型路段工程病害概况

2.1阿龙山~满归路段

本路线位于呼伦贝尔地区根河市境内,起点为根河,终点为满归镇,与黑龙江省漠河县公路相接,该调查区域位于呼伦贝尔北部,大兴安岭北坡的林区。平均气温-5.5℃,最低可达-50℃左右,最高可达28℃以上,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地表冻结期远大于210天,最大季节冻土深度达2.96米。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450毫米左右,雨季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由于当地人口较少,人为破坏影响不大,植被生长茂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给地球表面盖上一层保温被,从而使地下土常年不融化,形成连续状态。

本路段技术等级为三级,路基宽为7.5米,路面宽6.5米,行车速度为30km/小时,阿龙山~满归路段全长47.7公里,于2008年10月底竣工,本路段位于连续性多年冻土分布区域内。2009年10月在呼伦贝尔公路勘测设计院的帮助下借助探地雷达等物探设备对阿龙山~满归路段进行路基病害观测统计,发生在本路段的主要病害有:不均匀沉陷、纵向裂缝、由于冻胀、融沉引起的路面波浪。由于激流河横穿部分路段,这里人为活动较频繁,每到春夏之际局部地段会出现冻土融区,因此位于局部路段上的冻土会少部分融化出现稳定与不稳定过度现象。

2.2拉布达林~根河路段

本路线技术等级为二级,于2003年竣工。该地区最低气温低于-30℃。整个路段位于不连续冻土分布区,本地区常见道路病害与阿龙山~满归路段相同,但是由于河流较多,人为影响等因素,局部路段冻土出现退化现象。

2.3博克图~乌努尔路段

博克图~乌努尔路段位于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境内,平均气温为-1.5℃,该路段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岛状多年冻土区域,由于时间的原因并考虑大兴安岭西坡丘陵岛状冻土、呼伦贝尔高原岛状冻土路段与本路段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该路段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岛状冻土区域,本次重点调查统计了博克图~乌努尔路段的铁路、公路等病害情况。

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工务段获得哈尔滨~满洲里(滨州线)博克图附近路段冻害监测情况。博克图~乌努尔路段铁路路基在严寒的冬季主要发生集中向上隆起的冻胀病害,据统计发病率高达51%以上,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为主要的发病时间,向上集中隆起高度最大可达60mm左右。

博克图~乌努尔段的公路为301国道的一部分,301国道是国家九五计划中提出的“五纵七横”最北面的一“横”,东起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西至内蒙古满洲里市,整个路段穿越了呼伦贝尔地区的大兴安岭东坡岛状多年冻土区域、大兴安岭西坡丘陵岛状冻土区域、呼伦贝尔高原岛状冻土区域,道路工程病害频繁发生,本路段道路工程病害主要有:路基的不均匀沉陷、翻浆、纵裂等。翻浆现象主要发生在公路设计等级相对较低、施工工艺粗糙、养护程度较差的路段中,翻浆病害在301国道呼伦贝尔境内上多有发生。

3结束语

对呼伦贝尔地区冻土路基工程病害调查是进一步查明本地区冻土路基病害发生原因的主要途径,也是寻找预防冻土路基工程病害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调查总结出了呼伦贝尔地区冻土路基病害的主要特征和典型路段工程病害概况,为寻找预防冻土路基工程病害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长顺,王秉纲等.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结构分析[C].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会交流会论文集,2002.

第7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一般地,可持续发展是既照顾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P52)。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各国政府所接受,成为指导各国政府发展社会经济的行动纲领。中国政府已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一行动纲领。贯彻实施这一纲领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但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评价和检讨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改正那些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原则与制度,建立起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原则与制度,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的刑法做一“绿色”思考,探索可持续发展下我国刑罚的“绿色”变革。

一、可持续发展与刑法观念的“绿色”变革

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对立的是传统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应注重哪一个?可持续发展注重自然界和生态环境,至少是把人类与自然界二者并重;而传统发展模式则是完全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界看作是任由人类予以征服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对象。第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财富的标准是什么?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关系[2](P4),环境生态质量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衡量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而传统发展模式则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用物化的或货币化的财富多少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第三,人类社会如何正确处理现在与未来、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要考虑现在而且要充分考虑将来,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坚决反对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强调不同的代际之间实现正义和平衡[3](P225);而传统发展模式则坚持当代人有当代人的自由,当代人为自己选择舒服的生活模式,不受后代人的束缚和制约。用一句极端的话来说就是,“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比较两种发展模式,显然,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可取,而传统发展模式应当予以抛弃。

法律包括刑法不是思辩王国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刑法的目的、理念、原则与具体的制度设计,无不打上社会发展模式的烙印。那么,我国刑法所体现、所反映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传统发展模式。理由是:第一、从刑法的目的看,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所保护的中心是人,而不是人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而保护人民的核心又主要是财产权、人身权及民利,不是人民的环境权。第二、从犯罪的本质看,刑法将犯罪规定为违反法律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是危害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可见,我国刑法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观念上的,这是一种传统的发展观,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予以变革。具体说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基础,重新界定刑法的目的、任务,改变只重视人和社会,忽视自然界的不合理现象,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到刑法中。

二、可持续发展与罪名的“绿色”变革

根据刑法理论,确定和划分罪名的标准是犯罪客体。我国刑法以犯罪客体为标准把罪名分为十类,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不难发现,破坏可持续发展、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犯罪,没有列入这十大类罪罪名中,仅仅是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类罪中,包含了一部分惩治污染、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犯罪(见刑法第六章第六节)。显然,刑法对可持续发展及保护自然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认识相对不足,这就造成刑法在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纰漏,主要表现在:

(一)遗漏了对草原资源及自然风景名胜的保护。一般认为自然资源的要素有七大类,即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此外,还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及文化遗迹地等三个特殊区域保护。对刑法来说,应该涵盖上述全部自然资源的要素,唯有如此,才能起到刑法的保护作用。遗憾的是,刑法至少遗漏了两个要素,即草原资源和自然风景名胜。刑法第324条虽然规定了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似乎是包含了自然风景名胜的犯罪,但从本节的罪名即妨害文物管理罪来看,此处的名胜古迹不包括自然风景,而是古迹和文物。但现实生活中,恰恰存在不损坏古迹和文物,而仅仅损坏自然风景名胜的。如,在泰山上修索道,对古迹和文物并没有损坏,但对泰山自然风景的和谐优美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其他,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风景等,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即使是已涉及的自然资原要素如土地、水、森林、矿产、渔业与野生动植物等,其对犯罪的处罚标准及重点也不尽合理。第一,刑法第338条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有二:一是主观上的故意,二是客观上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但现实中却有很多虽未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但的确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这样的行为同样应受处罚。显然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有漏洞。第二、刑法第343条的非法采矿罪,强调的保护重点是矿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未考虑到非法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及环境污染,如《焦点访谈》曾报道过江西赣南地区大范围大规模非法开采钨矿的恶性事件,这种非法采矿当然破坏了稀有金属钨的经济价值,但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同样是不容低估的。第三、刑法第342条规定的是非法占用耕地罪,如果不是非法占用耕地,而是破坏耕地资源,反而无法定罪。

(三)破坏环境罪以外的犯罪行为也可能造成环境与生态的巨大破坏,但刑法在规定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例如,放火罪及失火罪,侵犯的直接客体都是公共安全,但是,如果引起的是森林大火或草原大火,那么其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不容低估的,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来说尤其如此。再比如,水上交通事故,对万吨油轮的碰撞倾覆来说, 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灾难性破坏,恐怕要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如果仅仅以交通肇事罪进行处罚,显然不尽合理。

刑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纰漏,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时只看到环境资源的物质形态,而未能看到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生态形态[4],因而只看到了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对可持续发展来说,环境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生态形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必须同时予以保护。为此,就要对刑法的罪名进行“绿色”变革。具体方案是:

第一,把刑法第六章第七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独立出来,上升为一类独立的大的类罪,成为刑法的第七章(原第七章到第十章顺延),以体现刑法在类罪划分及排列顺序上支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生态及自然资源的价值趋向[5](P67)。

第二,修改刑法第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破坏环境生态罪,在主观要件上,不以故意为限,过失也可以在客观要件上,不要求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影响人身健康、破坏生态与环境情节严重的,也要予以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对有关部门予以限期整改或关停并转但拒不执行并继续生产的,就可以视为情节严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按自然资源的要素分类,使罪名涵盖所有的自然资源要素,具体说就是把刑法第340条改为破坏渔业资源罪,把342条改为破坏土地资源罪,把343条改为破坏矿产资源罪,把344条改为破坏林业资源罪。另外,增设破坏水资源罪和破坏自然风景名胜罪,作为刑法的第345条和346条。

第四,其他犯罪行为如果也破坏了环境与资源,则视具体情况分别按想象竟合犯、牵连犯、吸收犯予以从重处罚。

三、可持续发展与刑罚的“绿色”变革

刑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关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制裁方法。刑罚制度设计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地影响刑罚功能的发挥,而且通过刑罚的功能又间接地影响刑法的价值、目的与作用[6](P288)。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刑法的“绿色”变革,就必须对刑罚法进行“绿色”变革。

(一)指导思想上,改变过去传统发展模式下只重视人和财产不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做法,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提高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形态及生态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惩治力度,包括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刑罚进行升格。

(二)重新界定和设计罚金刑。根据刑法第346条的规定,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对单位要处罚金。但是,罚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仅仅是附加刑,这就意味着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只能使用附加刑而不能使用主刑,无形中降低了对单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否定性评价,削弱了打击力度,此为其一。其二,刑法对所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犯罪都规定了并处罚金,但是,对罚金的数额及比例却未作规定,这在实践中极容易造成少用或滥用罚金两种不良倾向。鉴于以上两点,应将罚金上升为主刑,并规定罚金的数额和种类,使判处罚金时有法可依。

(三)完善刑罚的多样性。刑罚的多样性是刑法完善的标志之一[7](P85)。如法国刑法典就规定了40多种刑罚方法,仅对法人犯罪就规定了10多种刑罚方法。相比之下,我国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只有罚金一种处罚方式,不仅刑罚种类太少,而且力度不够,因为罚金并不能消灭犯罪单位的主体资格,这就为以后继续犯罪留下了隐患,而刑罚的首要功能恰恰就是剥夺或限制再犯能力功能[6](P289)。因此,我国应对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单位处以刑事破产、治理污染、恢复植被等新的刑罚形式,达到根除再犯能力、保护环境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1-03-05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的新战略[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3]汪劲.环境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吕忠梅.对物权法的绿色思考[J].中国法学,2000,(6).

[5]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原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2.

第8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过失损坏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仅使交通设施本身价值遭受损失甚至报废,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安全运行,造成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倾覆、毁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理应运用刑法武器惩治此种犯罪行为。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交通设施。而且,这些交通设施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因为只有过失损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设施,才可能危害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如果行为过失损坏的交通设施不是正在使用中,而是正在生产或正在修理而未交付使用,或者废弃不用的交通设施,则不成立本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损坏上述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这是本罪同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区别所在。

(1)行为人必须实施破坏交通设备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行为人缺乏谨慎所致。如火车通过铁路道口不慎将路旁放置的废钢挂带在路轨上,造成列车颠覆。如果直接管理交通设备的人员,在操作中违反规章制度,以致过失破坏交通设备,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引起严重后果的,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2)破坏交通设备的过失行为必须造成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即造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未成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不构成本罪。

(3)破坏交通设备的行为同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严重后果不是由于行为人过失行为所引起,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这种严重结果。

第9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建设;城市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世界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大力倡导建设生态系统城市,由于地区环境不同以及人们对其理解不同,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很难用一个正确的标准来进行衡量,但是总的来说,其离不开一个原则就是城市规划必须与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发展状态。

一、生态系统与城市规划概述

何谓生态系统,其实就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通过转换能量、传播信息和交换物质,使其占有一定的空间,促使自然物种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整体。目前,在现代生态学研究中,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生物生产力以及生物圈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产力,确保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协调,从而保护自然环境,促使人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且和谐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系统的建设主要是以人为主体,构建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组合的复合型生态系统。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控制人口密度,改善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从而保证环境质量,使城市规划具有充足的绿地系统。

(二)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环,而造成这些破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人口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也在持续的增长,使其成为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生存,人们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采滥挖、围湖造田,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植被,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第二,工业化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第三,市场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由于环境作为公共财产的一部分,人们在享用它所带来的好处之时,并不会太考虑到对其的破坏,这给政府治理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大大减少,草原退化现象严重;第二,生物物种大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同时地下水位大大下降;第三,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现象加剧,导致其城市中财富经济损失现象严重,严重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正常指标,出现生态赤字现象。

二、生态系统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两点特征:第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人为主导作用,城市建设中的所有基础设施都是人所制造的,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导致自然的分解能力降低。第二,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一种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其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比较大,且运转的速度也比较快。在城市建设中,由于人口密集,城市快速发展,其中大量的交通、建筑和工业都需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使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水,导致对环境的破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来看,城市生态系统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能量上,都属于一种高度开放性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系统对于其他的生态系统又有着巨大的依赖性,从而造成对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对此,在进行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系统建设时,不能仅局限在对生态原理的简单运用,而是要深入其思想,对生态原理进行认真地分析,并结合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

三、城市规划中生态系统建设控制要点

(一)城市规划中生态系统建设的遵循原则

1.在城市规划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优先生态,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将水源保护、大气净化、保持碳氧平衡、缓解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等放在城市规划的首位,使其尽量符合人类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快捷、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师法自然,通过构建一个多样化和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实现师法自然、景观多样以及传承文明的目的,成为不同形式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能为自然的各种生物物种提供一个生存繁衍的环境,从而保护多样性生物。

3.在城市规划中,遵循系统优先的原则,注重城市的整体效果,进行科学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态系统的总量,发挥出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大功效,从而达到生态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平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4.因地制宜,体现出其本土特色。在城市规划生态系统建设中,以当地城市建设的地段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制定出合适、科学的生态环境结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建设,凸显本地的城市特色,从而优化城市结构。

(二)生态系统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控制要点

按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中,设计城市结构各模式配置,以优化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构建一个城市生态管理系统,根据城市中的不同污染物进行分类处理,增强对城市中的噪声污染处理,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根据生态的功能进行规划分区,分区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城市生态,分析土地的生态敏感性和适应性,实施生态功能的区分。另外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在城市绿地中,城市森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很好地维持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绿地环境的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系统建设时,其注意事项:第一,保留自然景观,将自然景观中的原生元素和现代城市的景观有效结合,丰富城市景观异质性。第二,湿地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要注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并积极恢复被破坏了湿地系统。第三,对城市公共空间要进行合理地规划,构建绿化带,完善城市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明.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1,(12)

[2]韦春义,马英玲.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2)

[3]王艳,郑永峰,董景全.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关系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