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蕴含哲理的古诗精选(九篇)

蕴含哲理的古诗

第1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一、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 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 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 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 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 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 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 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 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 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 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 。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 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 “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 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 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 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 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 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二、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 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 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 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 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 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 ,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 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2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一、背景解读,推进诗情重现

古诗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抒彩,栩栩如生的意境,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等特点。但由于年代久远,文体特殊,学生又受到阅历、知识储备的限制,自然不能深刻领会其中所蕴含厚重的情感与思想,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从而走进作者,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后去读懂诗,去体验美。

如《示儿》一诗,蕴含着作者的强烈感情,学生一时无法深切体会诗人陆游忧国忧民、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感。此时,教师在教学中若将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生平事迹加以生动介绍,再吟诵这首古诗,学生心弦被深深拨动,就会领会到诗人真挚、热烈的爱国激情。再如,学习《出塞》一诗,就要了解作者王昌龄是一位投笔从戎的边塞诗人,知道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的故事,才能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表达的慷慨悲壮之情。

二、情境创设,演绎诗文意境

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美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古诗教学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原始动力,也是培养学生感受古诗内蕴的一种有效手段。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我们可以利用孩子固有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诵,用大脑想像,用心灵感受,演绎诗境,感受意境美,享受美的陶冶,使学诗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达到最好的寓教于乐效果。

1.媒体再现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使古诗内容具象化,变得丰富、生动、形象。引学生进入古诗所渲染的意境中,从而进行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让学生想像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落日、霞光、高山、黄河、大海……面对一远一近、动中有静的壮美景象,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角色演绎

古诗种类繁多,抒情、写景、叙事、送别……可谓是争奇斗艳,各放异彩。如叙事诗,诗人往往只撷取只言片语加工成诗,情节单薄,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和丰富。我通过启发学生想像丰富诗句语言和画面,把“薄诗”读成“厚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松树下“诗人怎么问?童子怎么答?诗中有没有写?”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再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

3.诗画合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名画,一字一物,一词一景,一句一画,只要我们加以想像,动笔绘画,无声的文字就会变成激情四射的语言,无形的画面也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在字里行间的美自然而然跳跃出来。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枯藤”、“人家”、“瘦马”的素描,极其凝练地把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与无奈的情态真实动人地展现出来。如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切领会诗人蕴含其中的个中滋味呢?我在教学时,画出文中出现的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简笔画,再配上徐缓忧伤的古筝曲和声情并茂的描述,让学生慢慢融入古诗当中,感悟情感,感受意境,得到美的熏陶。

三、反复吟诵,体味诗韵和谐

古诗文的语言美,有一定的内隐性。只要细加品味,就会发现古诗文韵律、节奏、平仄的和谐之美,诗句内涵丰富、凝练含蓄之美。不同作者、不同作品,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质朴清淡、或飘逸洒脱、或沉郁深邃、或通俗平易,可谓多姿多彩。

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充分理解古诗中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的妙处就在于它既形象地描写了诗中当时所处的情景,又往往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和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等等,这些传神字眼,只有反复斟词酌句,才能品味其语言之美。初读要求读通、读懂,再读想像悟境,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个性发挥。读的形式可多样化,或集体朗读;或自由微吟;或一人登诵,众人赏听;或男女分队轮读,比赛吟咏。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让学生直抵文本真意蕴,直通学生心灵,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

经典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悦耳顺畅,具有鲜明的音乐节奏。我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诗句时就让学生体会同声相应、回环往复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声韵和谐的音乐美。古诗固有的押韵、平仄、韵律,如果加上乐曲,让学生在吟中唱,唱中诵,二合为一,岂不快哉?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作者李白殷殷离别之意和真挚的友谊跃然其中。

四、哲理探悟,领会诗意底蕴

第3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古人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留给我们的,有价值连城的古董,那是无可比拟的艺术品;古人留给我们的,还有枯燥乏味的文言文,那是同学们最恨的东西;古人留给我们的。更有无数谜题,引发科学家的探索。

古人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但是能表现出古人的智慧及高尚精神品质的,是诗!诗,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诗中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掳后的宁死不屈让人们赞叹不已。从这句诗中可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以及文天祥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强烈爱国情感。诗中友谊""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我们读出诗人与友人汪伦之间的友谊至深至纯,也可以读出诗人对游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诗中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了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达出作者远大的理想与志向。诗中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激励人们,让人们知道只有勤奋,能吃苦,才能有所成就。这句诗被一个个未来的栋梁之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诗,是人们寄托感情的阶梯,使人们写出自己所想,作出自己所感。诗,为当时的社会推出无尽的人才,也为今天的我们引出无尽的栋梁之才。"

第4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一、中学阶段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书中指出, 现代科学文明的问题就在于此人们似乎普遍感到科学远离了哲学和文学之类的其他文化活动,因而, 我为一件事感到不安,就是说这种片面的抽象化趋势缺乏某种对于创造思维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他认为,在古希腊,不但直觉和抽象是完全和谐的和处于相互平衡中,而且也不存在科学远离哲学、文学和艺术那种事情。所有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和人心很靠近的。一个人可以像欣赏几何学那样欣赏诗。[1]可以说,审美教育不仅对塑造完整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13~20岁是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也是个人偏爱和审美标准逐渐形成、并最终导致其审美理想形成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正是人生的中学阶段,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中学阶段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自有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美学发展史看,美学是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 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诗文理论、绘画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他进一步指出,这些理论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往往还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2]大量的古代诗论中所阐述的美学思想,无不是从对古代诗词的研读与赏析中获得的。而中学教材所选的古代诗词,基本上勾画出我国古代诗词发展的主线,选出了历代最重要的诗人(集)的重要作品。在对这些古代经典诗词作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从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来看,是塑造完善的人格。而《毛诗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论语阳货》中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都是在强调诗词的兴发和感动力量或人在诵读诗词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兴发的感动。中国诗词最可贵之处,在于可以使人越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传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发生命,起到净化和完善人格的作用。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目的之所在。再次,从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看,各种审美形态(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审美意象和审美感兴等内容,都可以从古典诗词中找到很好的范例,便于学生从中学习、体验,掌握审美的基础知识。最后,从学生个体提高审美能力的需要来看,通过古典诗词教学的方式开展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利用古典诗词开展审美体验,并且举一反三,磨练其审美感兴能力的敏锐性,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

二、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当遵循古典诗词教育的一般规律,从文学背景、字词的疏通、语句的理解到全篇的赏析,将审美教育贯穿、融合于古典诗词教学的始终,重点使学生能够懂得美是什么,并初步掌握古典诗词的几个主要美学特征。

1.通过古典诗词文学背景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之美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文学背景或文学常识的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从审美角度看,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诗既来源于生活,又反映了生活。别林斯基说过: 伟大的诗人在谈着他自己,他的我时,也就是在谈论着一般人,谈着全人类。所以,人们才会从他的悲哀里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悲哀,从他的心灵里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心灵,认识到他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人。如学习《诗经》,学生了解到《诗经》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是祭祀乐歌, 雅是正声雅乐,而风则是指土风、风谣,它包括了15个地方的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歌谣,是《诗经》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其中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1/3(朱熹《诗集传》)。课文所选的《氓》和《静女》分别出自《诗经卫风》和《诗经邶风》,也就是卫、邶地方的民歌。《氓》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弃妇诗,借助对比手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侮辱与损害的女子形象,她温柔、多情,有着对自主婚姻、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她冷静、坚强,虽命运不幸,却坦荡自信,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氓》反映了古代男女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夫权对妇女的迫害,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与《氓》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不同,《静女》则从男性的视角,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憨厚多情的男子形象。全诗借助细节,重章复唱,巧妙地将人、物、情融为一体,表现了爱情的纯真,生活的美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美是生活,首先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氓》、《静女》这两首诗所带来的美感,正是通过对古代男女对美好爱情追求的现实描写,引起人们的联想、想象,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而产生的。

第5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我是第一次看关于诗歌的名着。诗歌,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很无聊的文学,看这个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在这个寒假,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当我深入读进这本书时,最终看出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从古至今,是受人尊重的,因为诗歌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沿袭下来的,我却是个例外,。我很讨厌诗歌,讨厌他的杂乱,讨厌它的深藏不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杂乱,还不如去坐着看一本刺激的小说。

不过,我要感谢冰心奶奶和学校的安排,是他们改变了我对诗歌的看法。我能从很多句子中感到冰心的诗歌的看法和吸引力:“青年人和!为这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的图。”这是什么意思?这所蕴含的哲理是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哲理是多么深刻呀。

我对此上了瘾,我开始研究他们,从中得出结论。每得出一个,我会兴奋好一阵子的。比如这首诗: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反转过去。哲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使用他时弄不清楚的话,不如反过来想想。我越来越感到冰心的诗歌的哲理性,他是一个哲学家。

也许就是这本经典名着,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也正是这本经典的诗歌名着,才可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名

第6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诗;画面美;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能流传至今的古诗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国历来有“重诗教”的传统,教师应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古今中外,很多人把诗与画相提并论,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坡在评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縻洁之诗,诗中有画,观縻洁之画,画中有诗。”后来人们在谈到诗与画的共同点时,常以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依据。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如果教师能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出古诗的画面,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描述中感受到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让学生欣赏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所描述的骑牛高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暖树,乱花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马蹄”有听觉感受,“啄,迷”等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其四、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等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

二、披文入情,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人高兴时,整个世界都是美的,就连枯树、黄叶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人悲伤时,整个天空都是灰暗的,就连绿树、鲜花都沓无生机。正如《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前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写出了扬子江头的杨柳青青,一排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在这样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诗人却满腔愁情。接下来作者又写道:“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声声的鸣笛响起,好朋友即将分别,各奔东西,作者的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愁,就连杨柳、江水、晚亭都赋予了依依不舍之情,作者把自己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了。这首诗看似“景语”,实为“情语”,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

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的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表情、动作等赋予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同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其它与之内容相近的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情。二是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当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写景的,又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情感。三是悟境。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情景融合而成,而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从而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

三、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刘禹锡的《酬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它就蕴含着任何困难、挫折都将过去,只要正确看待,前头还是一片光明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之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不同点:一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寓理以形,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领悟诗中的意蕴,理解诗中的哲理美。如《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又要让他们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抒发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情怀,同时也道出了一个真理:“生活中的困难处处存在,可一切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人生是在无数的矛盾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四、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辟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和节奏,讲究韵脚的平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对称,因此诗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的节奏美。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一、二、四句的“杯、催、回”押韵,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还有一定的节奏,它是按照“音步”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如“恨别/鸟/惊心”。七言诗则每句四个音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第7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巳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有不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险要,给人以动态美。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有共同点。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后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顾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到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诘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时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第8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一直以来,古诗词文化在我国历史潮流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古诗词逐渐加入语文教学内容中。如今,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以朗读来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具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句意唯妙唯俏,值得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的方法,读懂句中词语的含义。比如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四句诗词的含义简洁明了,使朗读的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幅景象,“蓬头稚子”指的是可爱、懵懂的孩子,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在实际生活中诗人对垂钓儿童的形貌不加粉饰,描绘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生动形象。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诗人只是为了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教师应该利用诗人对人物的刻画与描绘,来向学生传达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2、营造古诗词情景中的画面美

古诗词能够表达诗人对现实事物的寄托和赞美,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句子中所要描绘的画面,把学生代入画卷,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此刻的心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七言绝句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以一个“望”字贯穿全文,“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在近处观望所看到的景色;“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通过眺望所引人遐想。虽然都是描绘望中景象,但差异却又各有千秋。近景唯美、别致;远景迷蒙、绮丽。通过诗人的描绘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流连忘返。

3、通过整体阅读解析作者情感

中国的大部分古诗词都能直接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思想、灵魂,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好古诗词诗句中的要点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因此可以采用整体阅读分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刻画出太阳的光芒普照到千家万户,用“??”表现太阳升起时光芒万丈的景象,象征着前景具有无限的光明与美好。“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相扣,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主要刻画了一幅新年元旦佳节喜庆、欢快和万象更新的生动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4、名句赏析体会诗词中的哲理

我国的诗词种类繁多,其内容既涉及言志、抒情、咏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进行解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交流互动之中。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既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这首咏物诗的价值在于诗人每一言每一句都以石灰自喻,通过石灰来表明自己磊落坦荡的襟怀和崇高的品质。“烈火焚烧”意指使用熊熊烈火对石灰石进行炼石焚烧。“若等闲”从字面上意思是指就像做平常的事情一样,让人联想到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艰难的考验,都能够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灰石化为石灰粉的过程,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接表明了诗人立志要做一个廉正清白的人。

第9篇:蕴含哲理的古诗范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只有内直,才能做到外方,进而达到大。“直方大”是对刚刚步入文学创作殿堂的人的要求和指引,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为人正直、有原则、宏大,即便没有学习,亦能达到无所不利的状态。坤代表大地。坤卦的智慧,好比大地。我们能看见的大地是四季分明,色彩绚烂。然而那只是表象,是大地将自身最美的部分展示给了世人。在地表以下,还有花草树木的庞大根系,有矿藏,有水流。只不过,这些被隐藏的部分,我们看不见而已。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蕴藉,才使得大地更加美丽。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判断力的四契机”“:非功利而生愉快”、“无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及“共同感”。以硕大为美便是从《诗经》开始的一种审美“共同感”,如《卫风•硕人》用“硕人其颀”来赞美美女修长的身材,《唐风•椒聊》中用“硕大无朋”来赞美爱人,《陈风•泽陂》还写到了“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朱子语类》认为“直方大”不是坤道“,是阳爻,破了体了”。古人云,天圆地方。“直方大”可以形容大地的广袤。很少有人说天是方的、直的。其实天道的圆滑在文学中就是行云流水般的主体情感境界。而坤卦则是客体的铺叙,如宏大叙事的史诗。阴柔且“直方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对立统一体之间,度的把握就在于蕴藉二字。蕴藉是一种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识形态,也是一种饱含中华文化精粹的智慧。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含”,含蓄、蕴藏。“章”,文章,章采。“含章”,《帛书周易》记载为“合章”。“含章,可贞”,即内含美质而不显露,可以保持住美好的品德。刘勰认为杰出的、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应该既有警策的部分,又有含蓄的部分。含蓄蕴藉的特点,是意义产生在文辞之外,内容可以使人触类旁通,文采在无形中生发,正如《周易》卦爻的“互体”变化。皎然《诗式》“:思,气多含蓄曰思。”司空图《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坤卦卦辞的影响下,历代文人对于含蓄的重视可见一斑。这种含蓄的审美在魏晋时期发展成熟,产生了“妙象为意”与“重旨意义”之说。这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是坤卦的魅力所在。“无成有终”,“成”是狭义的成功“,终”代表着广义的成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它并没有对每一个术语、每一个意象做穷尽式的终极定义。因此,即便是“气”“、风骨”等常见的古代文论术语也会在历代产生不同的阐释。“无成有终”的智慧就在此处。

,括囊,无咎,无誉。

“括”,收束,扎紧。“囊”,布袋。《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像扎紧了口袋一样缄口不言,没有过错,但也得不到赞誉。正是因为谨慎,才没有祸害。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括囊”是追求“无咎无誉”的智慧,是一种阴柔至看似虚无的智慧。如维纳斯的断臂,如《红楼梦》的残稿。然而正是有了这种虚无的欠缺,有了不完美,才更加唯美。“无咎无誉”就是在舍弃虚名的基础上智慧地规避灾祸。“括囊”也是一种忍让,一种化为绕指柔的炉火纯青。“无咎无誉”之美看似平淡,却能被最广泛地推及。这种美即儒家所追求的中庸之美。从古至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美的领域里出现了各种范式。如青铜饕餮的狞厉之美,佛陀魔鬼的虚幻之美,市民文学的俚俗之美等等。然而,一直处于主流的却是追求“无咎无誉”的中庸之美。与其说是儒学向世人阐释了中庸,不如说是“无咎无誉”的民族心理选择了儒学。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王弼解释:“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黄裳”《帛书周易》记载为“黄常”。常,通裳。黄色属土,而土的位置在中央,所以将黄色称为“中之色”。周代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文学作品常以吉利的“黄裳”代表美好的事物。《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缃绮”指浅黄色的丝绸,是乐府诗中佳人秦罗敷的装扮。“黄裳”是中庸之道,即秉持着一种谦虚包容的气度。为人如此,行文亦然。《诗经•蒹葭》写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此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理想中的佳人形象。文人对于文学的追求正如同对于佳人的追求一般,要求有一种似有还无的含蓄之美。蕴藉中含而不露却无声胜有声的审美体验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贺贻孙《诗筏》说“:诗以蕴藉为主。”“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空灵蕴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帛书周易》记载为“尚六”。对于“龙战于野”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以阴阳交合论和阴阳相伤论占主流。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说:“战,犹言接,龙战,指阴阳交合。”朱熹在《本义》中说:“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无论哪个理论正确,不可否认的是阴阳在这里终于相遇了。高亨先生在《〈彖传〉〈象传〉中之卦象备查表》⑤中解释“玄黄”,指出是震卦的颜色文采之象。《文心雕龙》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六爻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当坤卦最后一爻变为阳爻时,卦象变成了复卦,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兴。复卦“寓动于顺”的旨意不仅吻合乾坤卦义中的“顺”,也昭示着坤卦的最后一爻并非两败俱伤,而是大盈若冲之后的美好景象。此处也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易经》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思想。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中说:“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种张弛有度的要求,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辩证的文学审美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