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精选(九篇)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第1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展望未来20 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70%,将有3亿左右的农民走进城市,有近10 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从任何角度讲,中国城市化的巨大规模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一定程度上,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领跑全球,关键就在于发展中的城市化主题。一个13 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不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毋庸置疑,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众多学者将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作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泛华集团作为领先的城市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完成2010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课题基础上,围绕中国城市化这个核心主题,在强化策划咨询、投资开发和城市运营项目的同时,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基于聚集力视角的城市发展理论。

一、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不同学者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学说和理论,不过,总的来看,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

发展经济学注重投入产出结构、产品结构、社会民生等在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经济演进和三次产业的演变、产业集群、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等发展经济学理论揭示出这样一个的道理:只有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技术、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模式、梯度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要求城市发展必须服从这样一个规律: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经济资源配置必须与空间布局相配称,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集聚和分散。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建立、调整和变迁过程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手段,制度变迁对于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和经济总量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制度与资源联动、技术和偏好的联动等制度理论认为:资源、技术、偏好与制度的配置是一个联动的体系,政策的演变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和模式的创新,进而产生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聚集力理论是解析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轴

聚集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聚集经济是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1750年世界经济就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经济地理集中现象,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产业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新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典型代表。聚集理论认为:

第一,分工是产生聚集的基础。就其实质而言,聚集就是经济空间的异质性,在农业时代,基本要素禀赋的区位、比较优势造成了聚集;随着现代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化时代,规模优势、人力资本积累、信息传播方面的便利等因素促进了聚集;而在交通运输和生产技术发达后工业化时代,基本网络的柔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聚集的基础。

第二,聚集的驱动力是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经济社会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会自发或者不自发的追求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聚集产生规模扩大,必然带来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性。

第三,聚集过程是集中效应与分散效应的对立统一。集中与分散效应如同向心力和离心力。在某一时间和空间内,如果集中效应大于分散效应,产生聚集过程;如果分散效应大于集中效应,则产生反聚集,即扩散过程。对于一个特定区域,在聚集过程初期,肯定是集中效应大于分散效应,以集中效应为主,这样该区域就会对周边区域产生“虹吸效应”,造成该区域不断极化,成为一个聚集中心和增长极;而到了聚集过程后期,分散效应大于集中效应,以分散效应为主,该区域会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效应”,将自身巨大的资源和制度优势转移、扩散到周边区域,形成以该区域为中心,周边区域为的集群网络,协同发展。

因此,城市发展就是聚集过程的体现,城市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一个地区集聚的过程。聚集力理论是解析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轴。

城市聚集力由对立统一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构成。向心力来自于关联效应、市场准入、市场容量、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效应;离心力来自于挤出效应、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租金/运输成本、拥塞和其他外部不经济。如图1所示:

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因是源自于技术进步基础上的生产和消费的聚集。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驱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结构升级,向心力大于离心力,聚集过程出现,城市经济因此不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益增强。但是,聚集过程并不能无限制的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边际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扩散过程出现,城市功能疏散到周边地区,产业溢出和转移到周边区域(这种扩散并不是简单的反聚集,而是为了寻求更高质量层次的聚集)。集中和分散的交替衍变是一种动态的辨证过程,城市经济正是在这种交替衍变过程中往前发展。

三、中国城市发展是产业、人口、金融、资源和空间五要素的聚集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功能综合体,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资源和人口、产业和金融,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从资源要素聚集关系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城市聚集力是在空间范围内,以资源聚集为基础,以产业聚集为核心,以金融聚集为手段,以人口聚集为目标的过程。如图2所示。

城市经济发展聚集力模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是城市聚集的动因。城市聚集必然带来合理的规模扩张、外部经济,无论是城市经营管理者,如政府行政机构、规划和服务部门、国有企业等,还是城市建设运营参与者,如广大民众、投资机构、建设施工企业、投资开发企业等,作为城市开发运营利益相关者,都是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驱动者和受益者。所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是城市聚集的立足点和优势所在。如果违背该原则,产生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城市聚集过程必然受阻甚至停滞。

第二,城市聚集力是一个体系,各个要素互为支撑和补充,不可或缺和偏废。如果片面的追求某个或几个要素的聚集,而忽视、漠视或者无视其他要素的作用,将造成城市某个功能的缺失,无法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预期。例如:片面的扩大城市空间,缺乏产业和人口聚集的支持,产生类似于鄂尔多斯的康巴斯城一样的“鬼城”;片面的强调人口聚集,缺乏产业聚集,则会造成类似于北京天通苑、回龙观一样的“睡城”;片面的追求产业聚集,缺乏人口聚集和金融聚集,就会像一些“开发区”(开发了许多年依然处于待开发阶段)一样,只能工作而缺乏必要的生活配套。

第三,城市经济聚集的实质是通过金融聚集,推进资源、产业和人口聚集,形成城市聚集力,进而产生城市竞争力。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金融聚集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相比资源、产业和人口要素,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进程尤其滞后。当前,中国城市化投融资手段十分有限,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机构不得不在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开发性贷款中游走,难以获得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的支持。

第四,城市聚集力不仅是城市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产业、人口和金融等禀赋潜质的过程,而且是城市政策把握和机会创造的结果。中国仍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其市场制度、财政税收、货币金融、土地规划、产业引导政策还在不断演进之中。所以,一个城市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政策把握和机会创造空间。这对于出于中西部的欠发达城市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城市聚集不仅体现为单个城市聚集,而且体现为城市集群聚集。在动态多变的社会网络中,单个城市能够动用的资源和挖掘的潜力毕竟有限,为了实现城市竞争的胜利,必然会产生城市集群。城市集群是城市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聚集,因为其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更加明显。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产生了分别以纽约、芝加哥、伦敦、东京、巴黎、上海为中心的六大城市集群,中国产生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以及其他城市群。

第2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产业集聚 动态机制

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提供配套支持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密度的集聚在一起。

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指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聚,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更明显,服务业大多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既有同行业的聚集,也有不同行业的聚集。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主要是追求企业间业务交流、合作的互补性和便利性以及高度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因此,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指向性:一是利益指向性,即为了得到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上聚集;二是劳动力指向性,即服务业的集聚使企业比较容易聘用到所需的专业性高级人才;三是信息指向性,即不论是大型的服务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服务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都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和交流。

当前,不少学者对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机理做了研究,但都没有揭示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际上是在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作用之下,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本文尝试给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机制。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要求所在的区域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某种产业在区域中的集聚潜力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该产业是否在区域经济中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已有的基础和区域本身的产业特点能否对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给予一定的支持;二是该产业本身是否具有集聚所需要的特性;三是该产业新增附加价值的比重和土地利用效率是否较高。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市场自发形成。自发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地区一般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比如旺盛的地方需求、良好的资源禀赋、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发展强劲的制造业集聚、优良的基础设施等。这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多见于以人力资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商业中心的批发零售等配套产业的服务业。

第二,引导培育形成。在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集聚特性、但还不足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地区,政府采取一定的扶持措施,给予税费上的优惠,同时提供金融和市场开发的支持,引导服务企业进入,从而促使服务业集聚产生。这类集聚多见于金融、软件、专业技术服务等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各类软件园、金融街等,以提供生产为主。

第三,强制培育形成。在不具备区域优势和集聚特性的地区,服务业集聚的形成通常是政府强制培育形成。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特定规划的目标,建立政策性壁垒限定特定对象的具体区位和活动范围,形成制度落差收益,从而诱使服务企业主体向预知收益高的地区移动。伴随着一定数量核心服务企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及机构逐渐向该区域集聚,最终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三种创新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要素之间的联结,既成链状特征,又有群落和网状特点。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企业的相互关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可分为三种模式,即链状共生发展模式、产业协同共进发展模式和虚拟共生发展模式。

链状共生发展模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诸要素是通过食物链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联结成有机整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种群生态系统,其系统中诸要素的联结方式同种群生态系统诸要素的联结方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系统中,诸经济要素是通过“食物链”――投入产出链或者生产消费链,统称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态价值链”的方式联结成有机的共生整体,同时通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部特有的信息交流,实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体的发展和壮大。

协同互进发展模式。同自然生态系统在发展中要使食物链成为食物一样,产业生态群在其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使几条价值链状组合结构进一步相互联结,并形成有新的内容的链状结构,最终使各个链状结构组合成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群经济网络结构,使其各个要素成为一个相互牵连的有机整体。现代服务业是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分工不断细化过程中,从第一、二产业尤其是从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仍在不断分工过程中深化,企业内部的服务性经济活动的专业化也在不断加强。随着企业活动外置使得企业增加对服务这一中间投入的使用,而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是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企业和现代生产业形成了产业生态群的共生经济网络结构。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制造业集聚区协同互进共生发展模式中,所有参与共生的企业同属于产业之间的共生组织―产业生态群。

虚拟共生发展模式。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出现了虚拟化趋势,即同业竞争者、互补品生产者、用户以及其他相互关联的组织不再局限于集中布局在某一地区,而是基于网络联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生产、共同主导和发展技术标准,以整合或开发全球市场,增强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促进服务企业的共同发展与创新。现代服务业虚拟集聚区是传统地理集聚区的发展与创新,是市场全球化与网络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虚拟产业集聚区将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若干企业资源集结而成一种网络化动态合作经济实体,企业仅保留其核心功能,而其常规功能虚拟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空间范围的聚集更强调功能的虚拟化和网络化,而突破了传统的集聚区意义的地理范围的局限。各种经济活动过程都可以不必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而是通过数字化网络来完成。

四、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性

集聚经济是指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现代服务业产生的集聚经济。

外部经济。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提出,他将集聚的外部经济成因归纳为以下三点:丰富的专业劳动力供求、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和技术知识的外溢。外部经济是经济活动集聚所带来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也就是企业相互作用会获得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企业经营范围增加所带来的范围经济。随着规模和范围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从而产生了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也即外部经济效应。

交易成本减少。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由于区域网络和密切协作,可以在分工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交易费用,减少信息交换成本和搜寻成本,降低综合费用,提高效率;此外,集聚区内企业空间邻近,容易建立信任机制和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从而降低了合同的谈判成本,提高了合同的执行效率。

知识溢出。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包括市场信息、经营管理经验等。通过人际间和企业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增加了知识的流通,处于服务业集聚区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信息等外溢效应,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搜集、研发等成本。

自我强化。集聚机制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集聚区产生极化现象,区域外的企业不断涌入,区域内新企业不断涌现,供应链进一步集中,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规模扩张,集聚效益更加显著,集聚区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一个正反馈系统。

五、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不经济性

集聚不经济指社会经济活动由于在地域上过度集中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费用或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损失。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现代服务业集聚产生的集聚不经济。

拥挤成本。因空间集聚而引发的拥挤成本是集聚不经济的首要表现。当集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既定空间内的交通、交易成本必然会增加,即出现拥挤成本。同时,过度的集聚可能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

知识溢出的负效应。由于知识溢出是双向的,集聚区中的企业一方面享受整个集聚区网络带来的外部性知识,另一方面自身也溢出了知识,因此这是一个相互反馈的机制。如果每个服务企业都希望从集聚区网络中获得超过自身贡献的知识,则知识溢出会趋于萎缩。

负外部性。现代服务企业的集聚虽然可以带来许多便利,产生正的外部性,但也可能会导致负的外部性。比如:废水、废气、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企业和居民都造成危害,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大量人员的涌入,使集聚区的办公、住宅等生活成本急剧上升,交通状况日趋恶化。

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由于创新需要较高的创新成本,服务企业往往选择的是模仿式发展,这导致了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从而导致恶性的过度竞争局面,削弱了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生产要素投入成本上升。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进入到集聚区中,要素的投入成本,如土地开发成本、能源供给成本等将随之上升。由于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随之上升。

安全风险增大。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虽然为企业带来众多的经济利益和便利,但是区域内企业和人员的安全系数却大大降低。企业在空间上的过度集聚使企业对恐怖事件及各种灾害的安全风险增大。

规模不经济。集聚规模扩大虽然可以导致规模经济,但是超过一定规模则会产生规模不经济,从而在整体上削弱了区域的集聚利益。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09CJY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研究――基于财税政策的视角”(08JC790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服务集聚发展研究”(2009020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财税政策研究”(20080430343);湖北省2008年软科学研究项目“两型社会现代服务业聚集功能园区与财政政策研究”(2008DHA006);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与财政政策研究”(200940833381-2);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研究”(2009b072);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竟争优势[M].华厦出版社,2006.

[2] 陶峻:现代服务业集聚机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3] 朱新艳、代文:浅析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成长机制与识别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

第3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2l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本文从集群经济的关系以及城市群经济体的内部整合模式等角度对集群经济进行分析,并运用分析结论提出四川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产业集群 企业集群 城市集群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关城市和城市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引起决策者们的热切关注,城市竞争力研究将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本文正是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在企业、产业和城市三个方面对集群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中的相互关系和丰富内涵。

集群的内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集群现象已从自然科学进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管理学者称之为产业的地理集群或战略集群,而某些经济学家则称为集群经济。

集群经济理论

集聚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韦伯首先提出的,他从集聚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发成本”降低,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 “消灭中间人”;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价值。

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提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一般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到,厂商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当产业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马歇尔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这种现象。

波特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把企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解释所谓企业集群,就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并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特征方面所创造出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企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价值。

城市集群

城市集群是一定区域内空间要素的特定组合形态,是由一个或数个中心城市和一定数量的城镇结点、交通道路及网络、经济腹地组成的地域单元,包括若干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组成的多个典型形态或非典型形态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庞大城市群体。它在结构状况(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空间布局、专业化程度)、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要素的空间集聚方面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通过中心城市形成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功能。

城市集群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联系性是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 城市集群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具有特定的空间地理范围。

群聚性 城市群是若干城市的集合体,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城市,或者说城市分布达到较高的密度。

中心性 城市群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在整个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

联系性 城市群的联系性特征是指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可见,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是不同层面上的集群,企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是在产业集群背景下各种相关企业的汇集;而城市集群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城市基于产业、专业化等方面形成的组合形态。

集群化整合模式

城市群主要通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企业的扩张等进行内部的经济整合。集群化的整合模式便是以核心城市为基点,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与发展,形成高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

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同时并存,互为条件,并通过企业的空间布局来实现。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群内各企业之间存在经济、技术、社会包括地域文化的联系,不同等级规模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和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以及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单位或部门在城市群内大量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促使城市群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走向成熟。当一定地域的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集聚的外部不经济而引起产业的扩散,产业扩散通过企业向外分散布局来实现。基于城市群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和企业布局的经济技术要求,加上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区域市场体系和成熟的城市体系作为支撑,产业的扩散与转移将遵从城市群的整体情况,将相应的产业转移到区域内部的最佳地域。通过理性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实现城市群内部的经济整合。

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扩张

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等因素促进企业的增长,实现企业增长的扩张战略有两种:内部扩张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建立新的工厂、部门、子公司等;外部扩张则是对其他企业进行合并或兼并。由于企业获取信息的原因、企业之间的联系程度和市场扩张规律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扩张必然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受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企业外部扩张对象的选择和内部扩张地域或对象的选择必然要考虑地域上的临近性和区域文化环境的相似性,以及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等因素。

内部体系网络化

城市群内部由交通、通讯、管道网络组成的物质性网络化组织为区域内部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通,技术与产品信息的开发与共享,劳动地域分工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由市场网络、企业网络、城镇网络等组成的非物质性网络化组织为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资源的分配与优化,产品要素的自由流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要素资源顺畅流通的市场环境为城市群经济整合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发达的网络化组织成为城市群经济整合必需的支撑系统,对城市群的经济整合起到促进作用。

无论从国际或国内经验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效应是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可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加速集聚。从我国很多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经验中可以看到城市化成长的若干机理:

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创造了一个为中小企业成长的较为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力支持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其非农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达94.2%。

中小企业的群集和产业的集中为城市化提供了支撑,明显放大了就业需求。企业群集和产业集中首先引起劳动力和人口的集聚,进而要求住宅、餐饮和生活消费等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服务产业与之配套。其次,为生产服务的销售、市场策划和推广、技术与信息咨询以及相关中介服务组织相应发展。最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使城市规模扩大,放大了就业需求。

城市规模的形成进一步强化企业群集的凝聚力。城市规模的形成表明这里能提供较为良好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以及软环境,反过来又成为吸引企业群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企业群集与城市规模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四川省城镇化战略选择

通过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实现城镇规模结构的多样化,城镇化模式的区域多样化,城市功能定位的多样化。要解决好城镇化中的产业支撑、资源环境支撑等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注意节约土地,处理好推进城镇化和保护耕地的矛盾。

大力发展成都市

成都市作为我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发挥其集聚、辐射和龙头作用,建成西南地区“金融、商贸、科技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加快发展大城市

适应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走集聚型城市发展之路,加快人口和要素集聚,积极有效地扩大规模,提高城市素质,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积极发展地级市政府驻地城市,把增强城市功能和扩大城市规模结合起来,力争使多数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发展成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部分城市加快向大城市迈进。以县城为依托积极发展小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在民族地区和盆周山区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带动民族地区和盆周山区的经济发展。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按照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保护环境的原则,以产业为依托,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建制镇,努力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功能,集聚人口。

努力构建城市群

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以提高我省区域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培育成都平原城市密集区,川南城市群、川中城市群,形成全省经济和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圈,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带动作用。

引导、推动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

城市群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得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群经济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升高比较利益低下或者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在城市群内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强化以核心城市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梯度或等级转移,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它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群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达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集聚;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224;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6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35-03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从古至今,如何实现有效快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学者们提供了探讨新的经济增长推动力的新的角度。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关注产业集聚效应,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他还指出有三个原因导致了产业集聚的产生,即稳定的技术市场、附属产业提供的经济的原料以及技术外溢。

马歇尔之后,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认为,产业集聚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就任何一个产业而言,集聚的企业过多或过少,都不会达到集聚的最佳效果。佩鲁(Francois Perruox,1955)的增长极理论认为20世纪的经济增长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通过“增长极”对周围资源和产业的吸聚和带动作用可以实现非均衡增长战略。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引入“集群”概念,揭示了产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并高度评价了其在形成与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Robin 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产业集聚机制以及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做了系统、严谨的模型化研究,提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制造业中心――农业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大量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朱英明(2003)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性模型,据此他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并以日本和韩国为例,说明了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定量分析了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增长的关系。范剑勇(2003)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定,从要素流动、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地区差距的因果关系。罗勇(2007)通过建立多个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不但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 。

然而,前人的研究结果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往往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为例来说明。但是由于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政策上的差异,使得更多时候对某一个地区的研究并不能代表总体上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只是简单构造研究产业集聚效果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而在模型中忽视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所证明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劳动力数量以及人均资本等。

因此,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缺陷:一是运用各省地级市的数据计算并观察各个省份的产业集聚效果,运用面板数据从全国范围考察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说服力较强;二是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产业集聚理论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的说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二、产业集聚的测算

在衡量产业集聚的指标中,区位基尼系数、E-G指数、产业方差系数的运用比较多,而计算泰尔指数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运用泰尔指数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由于泰尔指数需要通过省级以下地级市的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就业人数计算得出该省的泰尔指数,因而4个直辖市的泰尔指数无法计算,省和青海省工业总产值过低,产业集聚现象比较难以出现,本文通过计算全国25个省份(直辖市、、青海除外)的泰尔指数来说明我国工业产业集聚现象。本文采用以全国各省各地区工业企业总产值为计算对象、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为权重计算泰尔指数,公式如下:

■(2.1)

其中,Theil为各省份泰尔指数,Ei为各地级市工业企业就业人数,E为各省份工业企业就业人数,GDPi为各地级市工业企业年总产值,GDP为各省份工业企业年总产值。

泰尔指数越高,说明该省工业企业集聚效应越强;泰尔指数越低,说明该省工业企业集聚效应越弱。

通过计算出来的我国2005-2010年各个省份的泰尔指数,整体上基本都小于0.4,其中,黑龙江的产业集聚效应最大,5年平均泰尔指数不足0.1的省有17个,说明现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工业产业集聚效应不高,并没有充分利用好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效应,这也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阐述过关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创建了“资本深化”和“资本广化”两个概念,表明了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以外,更重要的是靠技术的进步、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而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说明了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的积累。可以总结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几个因素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以及资本的积累。因此,在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时,以上三个变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通过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构建用于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琢K?茁,工业总产量取决于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以及资本投入。根据新地理经济学的解释,产业集聚会通过规模经济以及知识外溢从而促进技术的进步。因此,本文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的A进行进一步分解,即

A=A(Theil,X)

其中Theil表示产业集聚效果的泰尔指数,X为影响技术进步的其他因素。进一步的,本文考虑到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比例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而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往往效率和生产力都很低下,而且国有企业内部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劣势和不足。所以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越高,工业企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就越慢。所以,本文将生产函数中的技术进步因素进一步分解为

A=A(Theil,SOE,X)

其中,SOE为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而模型中的X因素,本文将使用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量来进行计量。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的大小会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越多,生产及管理技术越先进。因此,

A=A(Theil,SOE,RD)

其中RD为科技研发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运用线性模型,本文将生产函数设定为

Y=Theil?酌SOE?啄RD?兹L?琢K?茁(3.1)

将上述函数等式两边取对数,得到函数:

LnY=γLn(Theil)+δLn(SOE)+θLn(RD)+αLnL+βLnK(3.2)

上述生产函数说明,总产出的变化率取决于产业集聚的变化、国有企业占比的变化、研发投入的变化、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以及资本积累的变化。

四、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计及变量选择

根据本文推导的生产函数,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Log(Y)it=c+?酌Log(Theil)it+?啄Log(SOE)it+?兹Log(RD)it

+?琢Log(L)it+?茁Log(K)it+?滋it(4.1)

Y为工业总产值,采用各省各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log(Y)则为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用它来代表各个省份工业的经济增长程度,该数值越高,说明经济增长越快。Theil为泰尔指数,用它来代表各个省份工业企业产业集聚程度, Log(Theil)表示工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其值越高,聚集程度越高。K表示人均资本量,采用的是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其就业人数之比,Log(K)为人均资本量的增加量,本文用它来代表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因素,Log(K)越大,资本深化越快,因而理论上经济增长越快。L表示劳动力数量,采用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就业人数,Log(L)为劳动力增长率,本文用它来代表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增加因素,Log(L)越大,劳动力增长越快,经济增长也将越快。RD表示研发指标,采用各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来表示,Log(RD)表示研发投入的增长率,本文用它来表示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Log(RD)越大,认为技术进步更快,经济增长也越快。SOE表示国有企业比重,采用各省份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与全部国有企业及其他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之比,Log(SOE)表示国有企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其值越高,国有企业比重越大,理论上经济增长反而应该越慢。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0年。样本数据来自全国25个省份(直辖市、、青海除外)的具体数据,分别取自国家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三)分析结果

经过Hausman检验,本文应该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通过Eviews5.0检验,各个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以及F统计量均显著,回归结果如下:

Log(Y)it=c-0.04Log(Theil)it-0.42Log(SOE)it+0.14Log(RD)it

+1.25Log(L)it+0.81Log(K)it+?滋it(4.2)

1、产业集聚与工业经济增长。Log(Theil)指数变量的t统计量P值为0.0031,在5%显著性水平下,其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4.2式中Log(Theil)系数为负数,由于泰尔指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所以,工业产业集聚对工业总产量的影响为正向的。这说明关联性企业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建造、集约化使用,以及共享性生产设备的专业化建造、专业化服务,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各个环节零配件与组装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创新信息在集群内的溢出和扩散,激励集群内企业更多地实施创新活动,从而提高本企业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2、其他变量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Log(RD)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也通过了检验,说明随着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的产值增长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本文之前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Log(SOE)即国有企业比重的变化量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不过与之前分析的结果不同,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反而会促进经济增长。国有企业虽然一直是效率低下的代名词,目前也仍然位于效率的最底层,但是毕竟近年来的改革也使其效率有了不断的提高。因此从动态上说,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的效率可能会导致产量的提高。

Log(K)即人均资本变量的变化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资本深化的确有助于经济增长。这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一致。

Log(L)即劳动力的增加幅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有助于经济增长。这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一致。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本文结论

本文通过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构建用于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运用2005-2010年25个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工业企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加、人均资本的增加以及就业人数的增加有助于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国有企业比重的增加由于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取得进步从而也对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加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尤其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园区。制定战略性的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和相促进的发展规划。在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必须规划优先,结合园区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发展潜力与优势等制定既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又满足集群发展机理的高级化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集群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要通过规划对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改造,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专业化的产业园区。

2、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工业企业扎堆却无法形成有效产业链条的现状,强调关联性企业的区域集聚与产业地区协同,改善和提升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生产,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3、其他方面,本文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投入,改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可以建立创新基金等。同时,注重企业资本积累,扩大企业规模,推动经济向前发展。采取相关措施继续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最后,还要坚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使企业更加市场化,更多的从科技研发成果、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综合指标考察企业的成绩,提高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从而间接带动整体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Development,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2] Michaele Porter. The Compr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on[M].New York: Free press,1990.

[3]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 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中译本),1992.

[5]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范剑勇、李方文.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一个综述[J].南方经济,2011,(06).

[7] 左和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企业经济,2010,(01).

[8] 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中部农区 产业集聚区 网络组织 竞争优势

一、产业集聚区及其区域竞争优势的网络化研究

我国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在我国中部地区大量涌现。虽然他们没有惠及优越的地理区位、也不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却表现出巨大的适应性,显示出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探讨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产业集聚区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和支持型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1]。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区不仅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更主要是由企业之间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网络联系。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虽然具有内部技术创新核扩散、专业化分工、外部经济等集聚经济的好处,但这些只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产生区域竞争优势的机理,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及其所带来的绩效。

二、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及其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大多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以小企业产业集聚区较多[3]。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这些产业集聚区并非集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但从产业集聚区的本质特性来看,他们也属于一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的企业与机构相互联系而在一定地域集聚。从其地理边界来看,并不局限于行政边界,而是由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相互联系与依赖决定。

河南省属中部大省。2008年,河南省对全省312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规范整合,确认有17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笔者对河南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沁阳市沁北工业集聚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以及洛阳、新乡、周口等地区产业集聚区进行的大量调研发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其区域网络系统也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网络构成主体具有差异性。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从形成到发展成熟,从其社会、市场、企业所结成网络关系来看,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从事经营的公司、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及银行金融部门所结成的网络体系。如成长在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的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有从事皮毛加工的大公司100多家,还有家庭个体加工户几百家,这是集聚区内的主核心体。同时,集聚区内有多家专门提供皮毛加工服务的部门,如皮毛加工技术指导站、产品加工设计咨询公司、法律咨询中心和农行、信用社、建行等金融机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与当地乡、村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4]企业(公司)结成的产业网络关系,是集聚区内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在相互合作、竞争、分工中进行,节约交易成本,从而分享规模与分工经济的益处。网络体系的形成使良好的地域文化、当地政策优势、各种服务资源和设施等在内部能够充分流动和共享,使经济活动充满活力和有效;网络组织使区域网络创新成为可能。产业集聚区的各行为主体在交互、协同作用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形成相互学习的环境,促进技术改进,形成网络创新。网络组织体现了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好处。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的收益,而且可以缓解由于分工深化与扩大规模而引起交易成本与协调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调研中发现,成长于中部农区的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一方面表现在上面所述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区域文化背景、不断地模仿创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农区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要素成本。

(三)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案例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中部农区也在市场力的作用下,很多地方利用传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保持了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东八公里的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是当地回民在皮毛加工经商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年加工皮毛量达1700万张,产值1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皮毛加工基地。

1.网络联系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内其竞争优势产生的根源。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内部的网络联系。在集聚区网络体系内,由于行为主体(企业、服务、金融等)之间结成了市场、产业、社会网络,网络绩效使其产生竞争优势。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十分紧密。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皮毛加工、产品销售、中间服务等企业群体。他们分工明确,存在一个既竞争又协作的经济环境中。同行之间以质量和服务占领市场,上下游之间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垂直关系主要是依产业链而结成的网络联系。从皮毛供应企业到皮毛产品生产企业,再到皮毛成品销售部门的串联而成(见图3)。桑坡皮毛加工企业之间的水平联系是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之间通过细致的专业化分工,一个企业可能只生产某个产品的一个部件或者完成某个产品的一个工序,这些企业通过相互网络联系,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集聚区创新环境。

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成长在回族集聚村落,是一个典型的村落产业集聚区。具有经商传统和创业精神的地域文化资本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其社会网络是由当地企业家、当地政府和家族、人情等各种关系中交织而成的。企业主与当地政府官员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可以提高用地、融资等办事效率。集聚区内具有共同的政策和地域文化优势,甚至有些企业具有血源相近而建立或联系。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甚至不受合同的约束。这就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显示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聚区内存在明显的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工厂,他们成为集聚区的重要特色之一。早期成立的雪羊皮毛公司和隆丰皮草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在集聚区内起着核心引导作用。其他小企业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购进技术和设备,转变加工方式,多以机械加工为主。多数企业将利润的大部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了产品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规模的扩大,也使集聚区内培育了品牌。品牌效应使整个集聚区抵御竞争的风险加强,也是整个集聚区内部规模经济展现的竞争优势来源。

产业集聚区外部规模经济首先体现在政府对整个区域环境的完善上。桑坡皮毛加工集聚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家庭工场是其基本格局。随着市场拓宽和资本积累,进入产品升级和集聚区扩张阶段。土地、资金、电力、交通、通讯等方面问题突出。当地乡镇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规划土地利用,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用电、通讯、环境治理、道路建设、金融机构的设置、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种种便利。为拓宽产品市场,政府部门还投资建设产品批发市场。环境的改善,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

产业集聚区外部的规模经济还体现在浓厚的行业氛围上。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是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在桑坡村,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亲朋之间的串门,都是以皮毛加工为主题。桑坡村吸收了附近近万人的打工者,有大量的销售人员奔波在全国各地。大量集中的企业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在桑坡村不断地溢出扩散,促进了区位品牌的形成,促使产生创新。

3.分工经济在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的体现。随着产业集聚区规模的扩大,在集聚区内外部产生了分工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在发展的早期,企业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从皮毛选购、皮毛加工和销售,都是由户主及家庭人员完成。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些家庭作坊业主就雇佣家庭以外的工人,从事一些专职工作。使其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业主比较注重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比如提高熟练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对有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员,还采取更好的待遇措施。

随着大量皮毛加工户的涌现,对皮毛加工中的辅助工业及中间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一些专门从事某一环节或服务行业的企业也不断地建立起来。皮毛加工业主从事皮毛原料鞣制、剪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等工艺过程的生产,分工更为精细。共同完成皮毛产品生产和各加工企业的配件供应。

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也会造成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在桑坡的皮毛加工产业产业集聚区内,众多的企业所处区位、运输、物流成本等条件都一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就需要在生产中富于更好的创意。一旦好的创意产品投入市场,就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很难长期占领市场。若长期领先市场,企业就要不断地创新,创新的压力促进整个产业集聚区内的产品质量不断上升。

4.产业集聚区内的模仿性创新竞争优势。成长于中部农区的产业集聚区,其研发机构、先进科技、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是相对缺乏的,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因此,他们主要依靠模仿性创新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当然,模仿虽然是普遍的现象,但创新确是很难的。模仿创新既能降低创新的难度,又能降低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模仿创新是其主要的创新过程。在调查中发现,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80%的技术来源于“模仿”。大企业的技术主要来自集聚区外部,而小企业的模仿多来自集聚区内部,小企业比较大企业更加依赖模仿。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部的各种信息、知识、技术和经验能在区域中快速地传播,从而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了整体区域的学习效应。桑坡内的龙头企业,他们往往深入国内外交易市场,搜集信息和新产品。发现好的产品,马上购回来,组织人员研究,取长补短,并将模仿创新的产品投入市场。而这种创新成果一旦流入市场,又会引起周围企业的模仿,并且更有创意。

在集聚区内部,一些企业好的产品创意往往很难长期独享。因为集聚区内部人员流动频繁,行业之间相互学习,从而促进产品的改进。可见,模仿性创新在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升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特殊性。一是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离开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制度取向,产业集聚区就不可能成长、壮大[5]。从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来看,其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本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博大精深中原文化的影响,培育了富于创业的当地企业家。他们利用传统皮毛加工经商优势,结合现代技术优势,发展现代皮毛加工产业。桑坡村村民是“家族而居”,初期的家庭皮毛加工小作坊,使得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一个村庄的人们,具有相同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其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是趋同的,企业间的冲突能够得到缓解,利于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发展。

二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发展来看,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在集聚区发展的初期,由于政策的支持,解决了土地、资金、技术等问题,使集聚区不断发展壮大。在成长期,政府部门通过扶持大公司的成立,树立了皮毛产品品牌形象。政府部门建立皮毛商贸城,拓宽了产品的销路。通过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的设立使产业集聚区不断完善。通过政府部门在污水处理、通讯、电力、关键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使产业集聚区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是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在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一些企业扩大规模需用土地,其地租只有每公顷每年只有5000元左右。皮毛加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多是桑坡周围村的村民,离家较近,生活方便。工人只需简短培训即可上岗。工人平均工资只有700-800元,但工人的满足感却很强,积极性也很高。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J].当代财经,1996, (7), 48-51.

[2]Williamson 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YORK:free Press,1985.

[3]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04,(2):136~141.

[4]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7(3):6-11.

[5][6]李政新,李二玲.区域文化差异对企业集群的影响――以河南省和浙江省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1.

第6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黑洞效应;名牌战略;新型材料

经济学中黑洞效应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初级阶段,黑洞效应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势必带动相应经济体的初次快速发展;二是中级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该经济体已初具规模,此时黑洞效应第二种特性发挥作用,不断促使该经济体复制强化,最终形成规模经济;三是高级阶段,黑洞在发展到一定巨大规模时可能会出现“大爆炸”,在第一、二阶段发展过来的经济体可能会出现经济“大爆炸”,但也可以无限生存发展下去。

一、新型材料运用产生的市场黑洞效应分析

(一)第一阶段: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市场吸引力

新型材料的运用必然是技术的创新运用抑或是新的理念转化为产业成果,在技术上高人一筹,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会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自然有很大的市场吸引力。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与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使该产业的产品价格升幅空间增大,有利于该产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从而有利于该产业规模的扩大,为形成规模经济提供物质基础。

(二)第二阶段:加强自身建设,形成规模经济

新型材料也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和潜力,因而企业家会利用新型材料已有的优势,促使该产业的初次快速发展,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当然规模经济并不是终极目标,所以企业家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必然加大对该产业的自身建设的力度,完善技术、优化营销、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无形资产的名牌战略,合理科学的吸收社会的资源、人才、技术、资本,不断地复制强化,规模也迅速扩大,从而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

(三)第三阶段:寻求有效机制,避免“大爆炸”

形成规模经济的新型材料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最终将会形成产业集聚,虽然产业集聚会进一步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然而一系列潜在隐患便会爆炸式的产生,最终的后果很难想象。产业集聚应对冲击的能力是变强还是变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群的竞争能力。随着集群内部的模仿与同构化的持续,产业集聚将进入趋同阶段,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成熟的产业集聚中,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及其他因素将导致集群内成本增加,出现集群不经济。

所以在产业集聚的发展初期,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注重市场黑洞效应的规律和作用,有效结合名牌战略,一方面注重企业自身内部的建设,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无形资产的构建与增值、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另一方面要协调区域内的联系,优化地区发展的软环境、积极引导产业集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避免市场黑洞效应“大爆炸”的建议方案

(一)从企业角度

第一,企业要兼顾规模与效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就是要合理确定集聚区域的规模,以尽可能地获得企业集聚所应有的效益,同时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注意集聚的质量,并以生态经济为目标,形成产业生态价值链,实现集聚区的生态效益和企业集聚区资源的增值效应,确保集聚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第二,协调经济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在发展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要加大自身建设,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生态经济建设,为自身创造和保持一个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体系,减少经营者的腐化行为和过激行为,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从政府角度

第一,政府要合理有效参与,引导科学发展方向。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确定政府干预的程度,做到政府职能的到位,提高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并注重政府权力的约束和提高政府的质量,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还要做好“有形的手”,对企业有效科学的引导,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要做好促进产业合作工作,为集群的发展建立技术平台,引导其进入全球产业链系和全球营销体系。协调经济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政府既要科学合理吸引产业投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要提高限制门槛或者不引入,还要加大实施对企业的环境考察监控力度。第二,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利用已有优势发展经济。产业集聚区域要做好以下两点:是优化组合、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区域内的特色经济,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认真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规避发达地区在发展产业集聚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选择适合在本地发展的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促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第7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聚;生产函数;特色产业

1.河北省产业集聚现状

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环抱京津两地,属于国家划定重点发展的京津冀都市圈。河北省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依山傍海,有着各种地形优势条件,资源也比较丰富,是资源大省。处于河北省一线城市的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等是经济发展比较高,实力比较强的经济区域。其主导的产业群有精品钢材、优质建材、医药制造、设备制造、视频制造、现代物流、新技术产业等。

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河北省无论是传统产业集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都受到外部环境、自身集聚的完善程度以及集聚主体的共同影响,尽管当前河北省大部分产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空间集聚,但是这种集聚只是地理上的聚集,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各个企业和各类机构没有形成真正的网络合作体系,产业集群区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竞争能力不强。

河北省目前的产业群只能被动获得初步的集聚效应。从严格意义上讲,河北省没有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聚效应的产业群,而是获得经济外部性带来的集聚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被动的、非动态的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效益也是有限的。此外,产业群的产业链短,产业分工并不发达,很多产业以初级加工方式为主,这反过来也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而且分工层次低,专业化分工也不够发达。如清河羊绒产业群区域内,梳绒业是当地拥有企业最多的行业,分布在各个羊绒专业村,规模比较小,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偏低。与梳绒业有前向联系的梳绒机市场虽初具规模,后向联系的纺织加工业却处于起步阶段,从事深加工的企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区域内虽然也出现了相应的包装厂、运输队等,但还处于未成熟时期,没有建立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所以不能保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现代化生产。

2.河北省产业集聚状况实证研究

有关产业集聚效应的测度,国外经济学家早有探索,他们一般采用生产函数法来度量产业集聚效应。测算公式如:W=AQβLγ来估计地区的集聚经济效应。但是对该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测量分析,通过收集时间序列P、Q、K的数据,通过对上式两边去对数,得到,lnP=lnA+βlnQ+γlnK。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出的值β、γ,通过计算h=(1+γ)/(1-β)来衡量集聚经济效应。当h>1,则说明该地区的规模报酬递增;当h=1,则规模报酬不变;当h

通过收集河北省1998-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进行计算,利用spss22对上述样本数据进行分10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分时段回归,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也可以分析出不同年份的差异。根据分段的时间跨度应根据计量分析中样本数一般为方程中解释变量数 5―10 倍的要求,由于集聚经济效应 h 的计量方程中有 2 个解释变量,故取 10 年可达到要求。根据以上的结果,带入公式h=(1+β)/(1-γ),计算出各时段的h值。

由以上数据表明,河北省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并不好,只有在第一个时间段呈现规模报酬递增,从2008年起,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就呈规模递减,并且递减程度逐渐加大。

再计算得出各时间段的h值对应的内部集聚经济指标(ISE)、布局集聚经济指标(LOC)和城市集聚经济指标(UBE)这三个指标。以h为因变量,ISE、LOC、UBE为自变量,利用spss22进行回归,得到:

h=31.905-0.017ISE+19.249LOC+0.16UBE

3.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知,内部集聚经济ISE的系数为负,说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而降低了集聚效应,呈现规模不经济;布局集聚经济系数为正,说明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有些行业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城市集聚经济系数为正,说明工业企业间的协作与分工对河北省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河北省产业集聚的贡献很小,表明河北省工业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还很弱,产业链的衔接并不紧密。总的来说,河北省的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并不理想。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产业集聚的发展。扩大产业集聚的规模,促进特色产业群的发展,并加强产业群之间各个企业的联系,促进企业与市场接轨,最终以发展河北省产业为目标,使河北的发展又快又好。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莉琴.产业集聚视角下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1).

[2] 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人文地理[J].2003(3).9-13.

[3] 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81.

[4] 江雯.基于产业转移的安徽省产业集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01).

[5] 冯清利.产业视角下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 2011.31.134-135.

[6] 猫江楠,温佩佩,杨丹萍.基于CES模型的宁波服装产业集聚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2010,07.85-87.

[7] 唐杰.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高经济效率-对天津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90,04.48-53+58.

第8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1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4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4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198)。

[作者简介]吴福象(1966―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王新新(1987― ),女,内蒙古赤峰人,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摘要]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理论视野,界定了单体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的最适规模经济等概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垂直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等相关概念,从技术经济角度给出了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的模型框架和测度方法,揭示了企业集团在地域上的合理规模即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的倒U字形钟形关系。利用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国际垂直分工视野下,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利用企业集团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并通过产品细分的差别化定位,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策略性替代。

[关键词]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国际垂直分工;范围经济;空间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2)03009708

一、 问题的提出

企业集团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企业集团如果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就难以确立其自身的竞争优势,难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而在当今国际分工日益细化为行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大背景下,一些大型全球性制造业跨国公司虽然横跨了制造业的许多领域,但他们正快速地收缩其自行设计和产品生产的战线,在保留了一些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为此,国际分工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也就是说当前垂直一体化已经不再是国际制造业的主要运作方式,相反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以及垂直非一体化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企业集团的规模普遍不足。以我国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为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些外向型企业虽然以参与外资代工方式深度融入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但长三角企业不仅长期被压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且出现了中小企业集群对大型企业集团的逆势替代现象。比如,郑江淮等的论文以中国转型经济过程当中的产业空间组织的特殊转型制度形式下的开发区为例,刻画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经历着的从企业扎堆向产业集群方式的转变[1]。该文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市开发区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以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以及技术升级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揭示了以开发区为载体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性质,说明了企业扎堆演变的结果是产业集群而不是中小企业集团。该文研究还表明,企业落户开发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政策上的租金,也就是说,企业在开发区内扎堆,并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效应,而是企图获得邻近要素或者接近市场的好处。不过,尽管这并不必然是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但企业一旦落户开发区,其技术和市场行为也会与当地政府和产业的关联要素发生交互作用,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并形成开发区的集聚优势。该文没有回答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问题,但由此却可以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不能培育出地区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与之相关的问题还有,面对国际分工的一系列新变化,现有的企业集团应当如何调整其最适经济规模边界?企业集团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战略选择上,何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企业集团片面地追求规模上的扩张,而不考虑有效规模的边界,进行盲目并购,其后果将会产生怎样?

本文基于国际垂直分工视角,从企业集团所在产业的自身特点出发,通过对企业集团内涵的拓展并构建企业集团最适规模经济的理论模型,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从而为企业集团如何在产业内开展规模竞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为政府既防止行业垄断又防止行业的过度竞争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二、 相关概念:内涵与外延

研究规模经济,首先应当区分不同研究对象的层次性,如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行业规模经济、产业规模经济等。关于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考察。从投入角度来看,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可以理解为要素在企业集团内部的集聚与集中状态,所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组织实力的大小;从产出方面看,则可以理解为企业集团联合体的总体产出水平,所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经营能力的大小,可以利用集团的产值或销售额等指标来评价。其次,对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还要区分其功能和结构上的层次性[2]。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单体企业的规模经济而言,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联合体所组成的规模经济。而根据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纽带之不同,以及各企业在联合体内部所处的位置和所起作用的差别,可以将企业集团的规模细分为五个大的层次:即控股层规模、持股层规模、参股层规模、协作松散层规模及企业集团总体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扩张主要是由于集团的核心层规模和控股层规模不断扩张的结果,并且企业集团的核心层规模和控股层规模所反映的主要是企业集团总公司和子公司的规模经济状态。而在产业组织理论当中,对规模经济效应的经验考察,通常是以斯蒂格勒所开创的技术生存法为代表的企业技术性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展开的。这一做法的实质,其实就是在比较静态分析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技术规模经济的概念。理论上讲,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企业的产出规模持续扩大,单位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不过,在超过某一临界水平之后,虽然随着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企业的生产规模在持续扩大,但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很有可能不再下降反而会出现逆势上升。

与单体企业规模经济判别方法相似,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的衡量,也可以通过观测FC=AC/MC的比值是大于1还是小于1来判断,以反映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常用方法是,假定存在齐次生产函数q=f(x1,x2),且μq=f(λx1,λx2)。当μ>λ时,存在规模经济;当μ=λ时,规模收益不变;而当μ<λ时,则为规模不经济。利用这一分析方法,可以将规模经济扩展为多个层次来展开。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分析有关集团成员企业的规模经济,如集团公司的规模经济、子公司的规模经济以及协作企业的规模经济,等等。在这些多层级的规模经济当中,最高的层级应当是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经济,即外部规模经济,或称多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规模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批量而言的。规模扩大表现为生产的产品批量增加,规模缩小则批量减少。在企业由单体演变为多体联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生产范围的变动。这里所说的范围,主要是相对所生产的产品种类而言的。如果对照范围经济的概念,范围扩大,就表现为产品生产的种类在增加;范围缩小,意味着种类减少。因此,在企业的持续经营当中,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多种产品生产的企业集团中,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降低,企业便会出现范围经济。

这里,范围经济的逻辑,通常被称之为“杠杆核心能力”(leveraging core competences),或“基于能力的竞争”(competing on capabilities),或“利用无形资产”(mobilizing invisible assets),等等。如果产品多元化是基于企业集团的核心技术、核心市场或核心资源上的产品多元化,那么企业集团的范围经济本质上与规模经济是一致的。此外,在企业集团的规模与规模经济之间,通常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集团的规模太小,自然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当然,集团规模过大,也未必会出现规模经济。因此,企业集团规模的变化,的确能够对规模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过,企业集团投入量的增加和产出规模的扩大,往往是规模经济的前提。而规模经济的获得,路径非常之多,可以通过单位投入的产出强度提高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降低来获得。

总之,企业集团的规模与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简单地说,企业集团的规模,反映的是生产要素在企业集团中的集聚状况和企业集团的总体产出水平,所衡量的是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尤其是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而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引起企业集团规模边界的扩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其所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规模、集聚程度与企业集团集聚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 适度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

(一) 理论基础

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测度,可以分为企业的单体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规模经济两个层次。它以平均成本曲线法为分析基础。该方法假定,企业受生产能力的约束,在生产设备未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之前,企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随着产出量不断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速度将趋缓,并将在某一点达到最低。此时,如果继续增加投入,随着劳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设备过度损耗,平均生产成本开始上升。长期来看,各种规模条件下的平均成本构成的包络线就成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理论上讲,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生产规模是企业的最适规模,对应的产量为最适产量。不过,在现实当中,最适规模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水平的线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底部平坦区域的任何位置均为最适规模,该范围称为最适规模范围,两个端点所对应的分别为最小最适规模(minimum optimum scale)和最大最适规模(maximum optimum scale)。

在空间经济理论中,如果把产品的运输成本即萨缪尔森的冰山贸易成本引入最适规模经济的分析框架,那么企业实际的最适规模将面临在聚集效益和聚集程度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类型的最适规模经济,会因燃料地指向、原料地指向、市场区指向、劳动力指向以及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的差异而出现较大的差别。聚集和分散因素定义为:企业生产按照某种规模集中或分散到同一地点或分布到多个地点来进行,从而给企业生产和销售方面带来利益。在聚集经济中,由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共同享受通讯信息,从而便于集中管理,使得聚集经济带来效益上的增进、聚集效益与聚集程度之间存在倒“U”字形关系。

上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性的获得,以技术条件不变、生产要素价格不变为前提。然而,在现实当中这些条件均会发生变化,使得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发生改变。比如,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向上移动;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下降,长期成本曲线会向下移动。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技术进步因素对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也会产生影响。当然,技术进步对企业最适规模的影响存在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技术进步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缓慢下降,企业最适规模扩大;另一种可能是技术进步使得平均成本快速下降,企业最适规模变小。

如果再考虑到开放条件下的贸易情形,则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可能。比如:反映要素禀赋与贸易结构关系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总是使用自己较为丰富的要素并生产出口相关产品,而进口自己较为稀缺要素生产产品;反映产品贸易与要素价格关系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PriceEqualization Theorem);反映产品比价与要素比价关系的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StopperSamuelson Theorem)定理;反映要素供给与产品供给关系的雷布钦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即如果产品价格不变,当某一要素的供给增加时,密集使用该要素的生产部门的产量会增加,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生产部门的产量会减少等。在以上各种情形下,不同的生产和贸易型式,反映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

(二) 模型分析

首先从纯技术层面考察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而不考虑非技术因素。假定成员企业既定的投入要素为X1,X2,…Xn,对应的要素价格为P1,P2,…Pn,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X1,X2,…Xn)。在目标产出水平Q给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规划求解:

求出min∑n1pixi

条件函数:S.t.f(X1,X2,…Xn)≥Q

求得最小成本C(Q),此时C(Q)/Q即为平均成本函数。

事实上,企业的规模变化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方面的技术条件,更多的还要受制于组织效率、企业家才能等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集团规模经济模型分析中,若引入组织效率和企业家才能等变量,可以建立如下的理论模型:

Q=Q(i,c,v,t,m,o)

Q为企业的最适规模,括号内变量为影响因素,分别表示产业规模(i)、资本密集度(c)、产业成长速度(v)、技术复杂程度(t)、企业家才能(m)和组织效率(o)等。对各变量求偏导,分别有:Q*i>0,Q*c<0,Q*v>0,Q*t>0,Q*m>0,Q*o>0。

上述不等式表明,企业规模与产业规模(i)、产业成长速度(v)、技术复杂程度(t)、企业家才能(m)、组织效率(o)等正相关,而与资本密集度(c)负相关。不过,该结论仅仅是就普遍意义上的企业而言的,同时仅仅是理论上的猜想。对于具体企业而言,i,c,v,t,m,o等变量则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企业的最适规模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范围也会发生某些变化。

(三) 测度方法

企业最适规模经济测度的常用方法是企业生产能力矩阵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假定某个企业的规模由该企业产值占企业所在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αi给出,在该产业中共有n种规模以上的企业。假定∑n1ai=1,且份额矩阵为a=[a1,a2,…,an]T。假定观察期为m期(每期通常为一年),观察结果由矩阵A=aij(m×m矩阵)给出,其中aij表示第i种规模企业在第j个观测期所具有的企业数目。相应的,每种规模的企业占该产业生产能力的百分比由矩阵B=bij(m×m矩阵)给出。

通过观察序列bi1,bi2,…bim可做出判断:若该种规模企业(αi)所占的产业生产能力比重持续且大幅度下降,则这一规模是不经济的;若该种规模企业所占的产业生产能力比重持续上升或不变,则为最适度规模经济的范围。若最适规模的范围在第i种规模与第j种规模之间,即求:

γ=minbimaim,…bjmajm和θ=maxbimaim,…bjmajm

该企业最适规模的范围就是:{γ,θ}。

四、 企业集团的最佳聚集经济

以上关于企业集团内部成员适度规模经济的分析,本质上是单体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且必须以不存在外部性为理论前提。如果引入外部性,那么各成员企业以多种纽带联结在一起,自然会产生一种新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集团总体层次上的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在这里,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聚集,是严格意义上的聚集,即以产权、技术、协议等方式联结在一起。这种因企业聚集而形成的整体系统功能通常要大于在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总和。与单体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相对应,其本质类似于马歇尔外部性原理当中的集群经济,因而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当中,尤其是在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生产体系中,这种外部规模经济完全类似于垂直的或水平的范围经济特性。

因此,企业集团总体层次上的规模经济的产生,究其原因,除了源于企业集团内部产品生产的统一性、标准化、专业化而产生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管理费用与交易费用的节约之外,主要还在于能获取建立在生产企业规模效益基础上的由完整产品生产体系带来的效益,亦即那种把整个连续生产过程统一在集团内部,使得集团获取这个生产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所有产品的效益。这里,所有企业间的横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与通常称之为多层次产业群体聚集比较相似。其外部往往会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和一个企业间多重纵、横向复杂联系的系统,其内部往往以某一主导产业的一家或数家大型企业为核心。在各种纵向关联所形成的聚集中,同属于一个产业内的上、中、下游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同时由此还会引起多重联系。因此,它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而形成一个大型企业综合体;另一种是未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众多企业由纵向联系而形成的产业链。在企业集团之间的水平分工或垂直分工网络体系当中,要达到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经济,就必须在全球采购体系之下发挥水平范围经济或垂直范围经济功能,并且借助于虚拟的网络平台来实现。

不过,在交互关系上,企业集团总体层次上的外部聚集经济与成员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通常,成员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要依赖于其外部的聚集经济,同样,企业集团的非紧密层企业也可以利用核心企业给它们带来的外部经济的好处,层层向外辐射。与此同时,核心层企业经济规模扩大,导致聚集规模的扩大。相互关联的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交互作用,为企业间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带来了外部聚集规模经济上的好处。因此,在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当中,企业集团的决策层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的相关性。

五、 企业集群集聚程度与效益

当前情况,在国际垂直分工模式下,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大多是以集群形态出现的。经验研究还表明,在企业集群空间布局的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通常存在着倒“U”字形的钟状结构关系。随着企业集群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集群的聚集效益非单调增加,在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后开始出现下降。关于企业集群在空间上的集聚,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框架有五种:一是基于古典区位论的集聚,二是基于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的集聚,三是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集聚,四是基于迈克尔・波特竞争经济理论的集聚,五是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集聚。其中,古典区位论框架的集聚,最有代表性的是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解释。所谓聚集因素,是指由于把生产活动按照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来进行,因而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了利益或造成了节约;分散因素则是指因为把生产分散或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了利益或造成了节约。

聚集效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共同享受通讯信息以及便于集中管理等。当聚集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其效益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说,任何聚集都是有限度的。特别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聚集程度更引起人们的重视,以防止过分聚集引发过多的环境问题。如果某一时点聚集效益引起的生产成本降低,超过了运费和劳动费增加之和,则更多的企业将向该地点集中。如果用ΔE表示聚集效益引起的生产成本的变化,ΔT表示运费的变化,ΔL表示劳动费的变化,那么,ΔE-(ΔT+ΔL)>0就是企业集团或企业集群在区域空间集聚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聚集效益引起的生产成本的变化ΔE与运费的变化ΔT和劳动费的变化ΔL两者之和的差必须大于零。

当然,产业空间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应当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如果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使得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增加,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就会下降,从而带来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聚集形成的规模,即为地域合理规模。与前面的企业分类相似,在企业规模效益的分类上,也有单体企业的合理规模和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之分。单体企业的地域合理规模,主要是要求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合理规模。比如,炼铁企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炼铁高炉的容积,煤炭企业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井的日产能力。通常,以企业工人数、固定资产价值和产品产量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规模。工业生产中的联合化,其实就是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联合在一个企业里来进行,从而构成一个生产的集团整体。

这里,联合工厂一般有如下特征:工艺的同一性、空间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统一性。对应的企业联合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产品连续加工阶段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化。如黑色冶金联合厂,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纺织联合厂,包括纺纱、织布和印染。二是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联合化。如冶金工业与水泥生产的联合。三是在综合利用原料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化。如焦化工业与黑色冶金联合在一起。大型企业集团联合生产的优势有很多,对企业空间布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生产的联合化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多种生产经营,是地区生产综合发展的前提之一,联合化促使地区工业生产综合体的形成;第二,生产的联合化使企业本身具备多种门类的综合性质,引起城市工业区企业配置的变化,出现以联合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第三,联合化使相互关联的生产过程相互衔接,节约运费;第四,由于联合体对资源更好的综合利用,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可能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因此,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程度与规模效益之间存在着非单调的函数关系,即企业联合体的规模(S)是企业个数(N)与企业平均规模(Sr)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S=N・Sr。如果某地拥有许多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众多企业的聚集将使集聚区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究竟在多大规模上生产才算合理,还取决于该地域的环境容量等变量。

从企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来看,不同行业在行业集中度与规模差异度方面,往往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对应关系[45]。原因有很多,可能与马歇尔集聚经济的知识溢出、劳动联合、要素共享等条件相关联,这些关联决定了企业集群或企业集团在空间上集聚的生态[67]。统计显示,在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属于行业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差异大的行业(Ⅰ型);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属于行业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差异小的行业(Ⅱ型);非金属矿物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属于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差异大的行业(Ⅲ型);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金属制品及专用设备制造,属于典型的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差异小的行业(Ⅳ型)。在国际分工体系中,Ⅰ型的大多数企业、Ⅱ型和Ⅲ型的部分企业空间集聚优势明显。Ⅳ型的大多企业、Ⅱ型和Ⅲ型的部分企业空间集聚优势不明显。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集团必须结合各种类型产业空间布局和产品需求的特点,通过走产品无限细分的差别化道路,才能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在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上的优势。

六、 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战略

以上分析表明,专业化催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会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终以更快的幅度上升。但规模经济所伴随的要素投入的增加常常会因为某些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的限制而停止,导致片面追求规模经济的投资收益递减。也就是说,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最终会因为要素投入不能整体增加而终止。其结果是,在U型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将是企业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追求规模经济成长的终点,尤其是在面对列昂惕夫型生产函数的要素最优投入比例约束时更加明显。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还表明,追求规模经济的限制还表现在要素投入中管理要素的限制。因为不断深化的专业化和精细生产,会导致企业内各管理部门资产的专用化程度提高,单体企业内部出现机会主义的道德风险增加,导致协调、监督和激励愈加困难,从而使得管理的边际管理成本上升。就市场运营来看,单体企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扩大使得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提高,企业会更多地暴露出道德风险和市场机会主义,使得单体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将面临不利的风险。因此,单体企业要降低资产专用性并且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转而追求联合经营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优势的获得,可能源于生产、经营、管理和资金使用以及技术开发等,只要企业联合生产能带来成本上的节约,联合体追求的范围经济就是有效的。这是企业由单体走向联合,并通过企业集团实现由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进而实施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根本动力之所在[8]。

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中间品贸易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要素成本逐渐降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企业集团的发展受到的市场和管理的限制在逐渐降低,成长过程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逐渐下降,使得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曲线下移,边际收益曲线上移,最终引起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便企业集团在追求范围经济时边际收益没有变化,企业集团专业化成长的规模也将不断地扩大,使得企业集团最终推迟实施多元化的时间和规模。可见,经济全球化引致的全球市场一体化,催生了更多专业化的大规模企业[9]。相反,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中,多元化经营的单体企业将会不断减少。从全球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一些最有实力的全球性跨国制造业企业虽然横跨了制造业的许多领域,但他们已经快速地调整了其规模战略,将主要精力转向核心业务。大型跨国公司战略目标的转移,在全球制造业中产生了大量专门化的供应商,使得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产品价值链发生了异化[10]。伴随着多样化的制度创新和产业空间布局在不同经济体中的政策实践,全球性的集团公司内部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趋势开始加速。

以上这些转变,不仅成为某些并不具有范围经济的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的国际驱动要素,也为其它大量的实证所检验。因此,随着国际垂直分工的日益深化,在产品组合方面,企业集团的规模化发展战略,迫切需要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而在垂直整合方面,企业集团需要从一体化向联盟化发展。这是当前国际制造业垂直分离的产品价值链垂直分工的趋势使然[11]。因为垂直分离作为垂直一体化的市场逆过程,使得市场内交易加厚,组织内交易变薄,单体企业的规模变小,企业集团的规模却不断的变大。可见,为了降低市场的交易费用和提高中小企业的谈判地位,以某些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在现实经济中,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企业应当如何制定其适度规模战略呢?为了做大、做强,是否意味着企业都要朝多元化、集团化及上下游一体化方向努力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中,全球化、专业化以及联盟化战略是国际分工条件下企业经营战略的客观趋势。因此,在进行更为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企业需要加强战略联盟建设,要构建虚拟的集团联盟,而不一定是实体的企业集团,以增强单体企业之间的外部规模经济和集团联盟的内部范围经济[12]。

总之,当前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为显著特点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企业集团竞争战略的理论前提,并且虚拟的战略管理时代已经到来。同时,就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而言,范围经济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最优选择,相反,企业必须创造异质的非流动性资源,并最终形成规模经济。而对于企业集团整体而言,关键是要发挥单体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及集团内部虚拟的范围经济优势双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全球经济及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震荡。本次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以给外资企业代工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之所以风雨飘摇,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少能与富可敌国的巨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企业集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行业,迫切需要由大型企业集团来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替代,尤其是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制造业行业形势更加严峻。

参考文献:

[1]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J].经济研究,2008(5):3346.

[2]赵玮萍.影响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因素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114117.

[3]雷新途,熊德平.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8996.

[4]吴福象,周绍东.企业创新行为与产业集中度的相关性[J].财经问题研究,2006(12):2933.

[5]吴福象,王新新.行业集中度、规模差异与创新绩效[J].上海经济研究,2011(7):6976.

[6]Rosenthal S S, William S C.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henderson and thisseeds[J].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2003,4(1):2835.

[7]Venables A 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37(1):341359.

[8]黄修权,顾银宽.论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管理世界,2004(7):142143.

[9]刘志彪,吴福象.新中国60年江苏工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基本经验[J].南京社会科学,2009(12):18.

[10]吴福象.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理论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5(5):101106.

[11]吴福象,刘志彪.中国贸易量增长之谜的微观经济分析:1978―2007[J].中国社会科学,2009(1):7083.

[12]盖地,梁虎.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税务筹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1722.

Optimum Scale Econom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y of Firm Group:

An Analysis Framework on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Vertical Division

WU Fuxiang, WANG Xinxin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第9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工业产业 聚集区 劳动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54-01

对产业聚集的定义和概括是可以追溯到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这个人身上的,他对产业聚集群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最早的,在他著名的文献《国富论》中谈到了与产业聚集群有关的经济发展思想,这种模式对小点的城市或者是一些相对较小的经济区域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可以给地区的经济聚集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实现聚集的方式,以此来推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1 我国工业产业聚集的现状

进入了新的世纪以后,科技在飞速的发展着,尤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作为西方的代表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高度聚集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工业技术的革新都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成为了他们在国际上竞争的典型事例。而对于我国来说,在施行改革开放以前,很多地区以它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的具有紧密技术联系的产业基地,这些企业的聚集不断的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增长。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相继划出了经济特区,沿海的经济开放城市,各个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每一个新的经济聚集区都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由于生产要素的聚集而带动了产业的聚集,区域和全国的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每个地区都利用这种产业聚集的方式来吸引外资,不断提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

2 理论分析及意义

2.1 产业集群

这种产业之间的聚集对分工的深化是非常有利的,以此来推动聚集区内各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工业产业聚集区中,整体的工业规模非常大,这里面存在着很多企业,他们在整个的供应链上都是作为一个生产与销售的角色,这样通过彼此之间集中自己的优势,就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在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更大的突破,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标。

2.2 规模经济

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规模经济,在工业聚集区内大量的供应和销售就可以实现区域内的整体规模经济。由于企业多,品牌就多,每种产品的质量都可以得到保障,采购者不用到全国的各个地方,只要到聚集区来就可以一次将所需的产品全部买齐,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此同时,由于来采购的数量较多,批量足,给聚集区内的企业也带来了好处,不仅客源足,可以源源不断的将货物顺利卖出,还可以给自己的销售成本降低一大块,在供应商和采购者之间达到了一种互利互惠的平衡状态。

2.3 信息交流

通过聚集区的形成,企业之间彼此交流合作,可以实现技术能力,管理信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提高与利用,例如在工业产业聚集区普遍存在的“技术转移”现象。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者自行研发出一种新的技术或管理的方法,并收获不错的效果,那么聚集区内的其他企业就比较容易去模仿。逐渐在整个区域内都实现了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整个聚集区的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对于人才培养方面,彼此之间进行学习,在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不要形成竞争现象,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与聚集区外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合作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战胜他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否则区内竞争,不仅不能带来收益,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营麻烦,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2.4 专业性发展

通过产业聚集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各种服务与配套设施都能得到最好的利用,尤其是各种政策面前,这样的效果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工业企业的经营性质都是大同小异的,银行方面对他们的信用调查和监督就会减低很大一部分成本,从而就会给银行对其的贷款有一个激励的作用,更容易得到银行方面的经济支持,为企业的内部财务周转提供便利,促进工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2.5 科技资源共享

在产业集聚区,由于生产及产品研发等的需要,技术支持和研究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科技资源共享可以更好的加强科研院所和园区产业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等的联系,使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产学研合作,使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更好地、直接地服务于生产一线。这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到产业集聚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6 工业产业聚集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

在所有种类的产业集群中,工业企业的产业集群效应最为明显,而且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工业企业的外部约束条件要少很多,更利于形成聚集区,再者就是对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掌握的比较全面,而且它的乘数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乘数效应在经济学中是指一种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就可以理解工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对于产业集群的效应――规模递增来说,存在两种情况,分别是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虽然是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定义的,但是在人均资本的占用量相等时,这两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意义是等价的。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产业聚集的专业化系数注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抛开企业内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控制因素,工业集聚能较好的改善影响生产力的外部约束因素。因此应通过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生产、管理、物流、中介等分工合作。针对落后地区更应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共享机制建设,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以科技引领、支撑产业发展,向集聚要效益、谋共赢,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3 结语

该文通过对工业产业聚集区的相关理论分析,找出优势,并将其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进行联系,找出存在的回归模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工业产业聚集区域中,应用良好的专业化技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专业化的不断提高,将聚集区内的规模递增效应表现的更加明显,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此来面对市场上日益严峻的形式。作为政府方面,也要积极对工业产业聚集化提出好的政策,推动本行业的发展,达到最佳的乘数效应,使得全国的经济都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注:专业化系数(LQ)是考察特定区域某行业集聚程度的相对指标数,计算公式LQ=Ri/Ni,Ri为考察区域某行业产出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出的份额,Ni为全国该行业总产出占全国工业总产出的份额。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