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写老师的诗句精选(九篇)

写老师的诗句

第1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质是等待,学生的成长是三分等待、七分成长。在教育中,老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促进学生成长。

下面,我试着以一道某地的诊断性试题中的诗歌排序题来说明。

题型再现:

下面是杜牧的五言律诗《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的第一句是“雪涨前溪水”,请排出其他诗句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①春嫩不禁寒 ②闻君亦多感 ③梅衰未减态 ④啼声已绕滩 ⑤年来事百般 ⑥何处倚阑干 ⑦迹去梦一觉

面对这道题,老师们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起承转合的特点,分类排序如下。

首句,雪涨前溪水是写“雪涨”和“初春”。第二句只能是“啼声已绕滩”来写溪水声。

③承前诗,仍写初春之景,再从押韵的角度考虑,顺序为③①

⑤⑦语意转换,从描写转为抒情议论,再考虑押韵,语序为⑦⑤,最后两句总结,从内容和抒情的角度考虑,应为②⑥,最后应为④③①⑦⑤②⑥。

这种讲法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学生却觉得收获不大。为什么?习题的作用只是范例,用来指导学生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讲法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效果不明显。因为学生名没有积极参与答案的生成过程,没有得到成长的体验,当然,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就是笔者以该题为例在教学中所做的教学等待尝试。

一、出示题干,等待思考,激活思维

师: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美丽的意象,鲜明的节奏,使我们爱不释手,读起来如痴如醉,其中,律诗、绝句以整齐的结构,有规则的音韵和平仄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那么,如果我们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你能够把它们重新排序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诗歌,但是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而且还要排出正确的顺序来。这也太意外了吧。)

于是经过短暂的讨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1:议论句放在结尾,这样可以卒章显志。

生2:把写景句放在开头。

生3:要押韵。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大家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是科学,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并掌握它,一切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一首律诗。那么,律诗的特点是什么?

二、引导分析,调动积累,自我发现

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很快做出回答。

生1:每首诗八句。

生2:每句字数相等。

生3:三四句对偶。

生4:五六句也要对偶。

生5:要押韵。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好,那么,能不能说出这首诗中体现的律诗的特点呢?

(学生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比较长的思考。老师这时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找到了一些特点。

生1:①③是一组对偶句。

生2:⑤⑦也是一组对偶句。

师:大家找的对,那么怎么决定①③句和⑤⑦顺序呢?依据是什么?

这下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有说这个的,有说那个的。老师呢,不置可否,只是倾听学生的意见。

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开始发言了。

生1:要注意两句间的意义关系。

师:那么两句间的意义关系怎样来分析?

生1:这个……

生2:应该是由押韵来决定。

师:你怎么知道押什么韵啊?

生2: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我们就找几句话中末尾字有相同读音的的句子。找出韵母的共同部分,就知道韵脚,也就是所押的韵了。

师:答得非常好。同学们认为这个答案漏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来。

很快学生有了反应。

生3:读音相近的也可以。

师:非常好。找到了韵脚又该给①③⑤⑦怎么排序呢?

生4:③句在①句之前,⑦句在⑤句之前。

师:非常好。这两组对偶句又该怎么排序呢?

每一个孩子都紧锁眉头,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突然,我们天天读诗歌,也在讲律诗的特点,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去注意,这两组的对偶句排序特点啊。

我看学生们有点困难,就要求学生找出律诗中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让学生来观察诗歌中两组对偶句的特点和差别。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登高》里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是写景色,第二组对偶句(5、6句)是抒写心理感受。

生2:《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和第二组对偶句(5、6句)都是写景。

师:这就告诉我们,律诗的对偶句可以使都写景,也可以先写景再抒情议论。要求排序的两组对偶句的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或议论呢?这两组的对偶句又该如何排序呢?

三、水落石出,自我实践,自我成就。

学生经过观察和短暂思考就发现了③①句在写景,⑦⑤句抒情议论,按照《登高》的对偶句排序特点,③①句应该在⑦⑤句之前。

解决了对偶句的排序问题,剩下的就需要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

(把问题交给学生,然后静静的等待。)

学生经过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意见逐步倾向于一致。

生1:剩下的三句中④句“啼声已绕滩”是写景,而②“闻君亦多感”和⑥“何处倚阑干”是抒情。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第④句应该在第一句之后。

师:为什么这样排序?

生2:因为第一句就是写景,这样内容才流畅连贯。

师:非常不错。剩下的两句怎么办?

学生开始展示答案了。

生1:②句是叙事,⑥句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凭栏远眺的深沉情感,这样排序也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所以末尾两句的语序是②⑥

到这里,诗歌的排序应该完成了,但是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又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相信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第2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第7课《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学校:XXX小学 姓名:XXX班级 一年级X班

一、教学内容:人教2011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

二、教材分析:《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老师重点纠错即可。小孩子模仿力强,老师的师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一定很好奇,所以动画就能吸引他们,通过视频孩子很容易认识逗号和句号。他们的表演欲望也强,分角色朗读很适合他们。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雨”两个字。

2、正确有感情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视频中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五、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

六、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吗?你们心目

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对吧?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有一只小青蛙也要写首诗送给你们,想看一看吗?(由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引起学生背诵儿歌或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

认识课题中“写诗”两个字,认识秃宝盖。

过渡: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我们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给学生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生评价。师指导读“点儿”的儿化音。强调“们”轻声的读法。

2、生学老师的样子练读,读准字音。

2、生读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

3、读带音节生字。

4、读去音节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偏旁四点底。师点拨“串”是象形字,展示演变过程;“们”形声字,右边的门表示声旁,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很方便。

5、新语境识字。(及时复习刚学过的生字,换环境是为了更好巩固生字)

6、学习书写“下雨”。

观察动画“下雨”笔顺。

书空(记忆笔顺)。

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师范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对照展示的字修改,再各背写一个

律动:青蛙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逗号和句号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淅沥沥”、“沙啦啦”。

问:这是两个拟声词,你知道是模拟什么声音吗?是大雨还是下雨?该怎样读?

过渡:“听,淅沥沥、沙啦啦,雨下起来了,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话齐读)

看图体会青蛙心情,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节。

过渡:青蛙说写就写,瞧,它的诗写成了。课件展示无标点的14个“呱”字。生自读,谈感受。(通过读不带标点的诗,感受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很累。)

过渡:听说大家不喜欢这首诗,青蛙的三个好朋友要来帮忙,是谁呢?打开书找一找。

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

问:小蝌蚪要怎么帮忙?找一找、读一读。板书“逗号”生看视频,(小蝌蚪游到诗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逗号)。师生共同圈出青蛙诗中的四个“,”。

师板书“,”。师小结:逗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读书时遇到它要停顿一下。

师范读青蛙的诗。(师范读时遇到逗号右手握拳向下拉一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读书遇到逗号时要停顿一下。)生跟读。生再谈感受。(学生通过读有标点古诗和无标点古诗初步感受标点的作用)

过渡:小蝌蚪帮上忙了,它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小节。

3、学习三四节

“水泡泡”和“水珠”要怎样帮忙?找一找,读一读。

板书“句号”、“省略号”。学生独立圈出“。”看视频(水泡泡、水珠游到诗中)认识“。”

汇报:指名到大屏幕上圈,说出理由。

集体订正,板书“。”

小结:读书遇到逗号和句号时要停顿,不过句号停顿时间要比逗号稍长一点。

师再次范读青蛙的诗,生跟读。(这次范读握拳向下拉两次)

“水泡泡”和“水珠”也帮上忙了,有感情读三四小节。

过渡:青蛙的诗因为有了三位朋友的帮忙变得更完美了,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扮演一下它们吧!(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回归全文,情感升华

1、配乐读全文。(回到整体,了解青蛙的诗就是它的叫声。)

2、还记得刚上课时大家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

3、小结:是啊,青蛙“呱呱 呱”的鸣叫声,在作者心中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这多有趣啊!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也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它们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继续学习本课的欲望)

五、作业:

从课外书中找到一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十、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青蛙为主线,青蛙带着新语境词语从河对岸过来,学生读完,青蛙来到教室同学生一起学写字。学生累了,在同大家一起律动。接着给同学写诗。开始没带标点,学生不喜欢,因为有三位朋友帮忙,学生又喜欢上了这首诗。

2、教学中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和象形字方法在今后生活中认识更多汉字。

3、通过学生读有标点和无标点诗感受标点的作用。

4、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环节,通过动画演示小蝌蚪、水泡泡、水珠一点一点游到青蛙的诗中,让孩子形象地认识逗号和句号。并且由师生共同圈出逗号过渡到学生独圈出句号,顺理成章。

5、读有逗号诗时,老师右手握拳向下拉一次,遇到句号时,向下拉两次,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明确了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第3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阵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三、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第4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诵读 情感 描绘 写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诗歌,其内在的文学性、艺术性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更现光芒。如何向初中学生展现诗歌的文学魅力和艺术魅力,教研室蔡明老师在2014张家港市教研员展示活动上的一节示范课《天净沙・秋思》,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打开了一扇美轮美奂的赏读之门。

蔡老师的这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诗歌画面的细笔描绘,教会学生写意读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特别是寓情于景)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轻吟浅唱、悟情会意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赵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往往是诗人们借助生活中的人、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象为表,情感为内。学生欲究其纹理,则需通过反复咏唱,沉入到诗歌中出现的人、景、物的背后,在轻吟浅唱中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体会诗歌内在的意旨。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蔡明老师带领学生赏读《天净沙・秋思》的过程中,采用了反复诵读这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多种诵读活动的开展,及时点拨、沟通,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诗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意。

【教学片断1】

师:请同学将这首小令朗诵一遍。

(生1诵读诗歌,此为一读)

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认为读得怎么样?请简要进行点评。

生2:我认为他的朗诵缺乏感情。

师:那你认为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2:我认为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很凄凉。

师:凄凉的感情,我们朗诵时的语速语调应该如何把握?

生2:应停顿有度。

师:在这首小令中,同学们认为感情是凄凉的,为了把这种凄凉表现出来,我们在诵读过程中应做到停顿有度。现在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这首《天净沙・秋思》,请你们对该同学的朗诵点评。

(生3诵读诗歌,此为二读)

生4:语速还是太快。

师:看来,对于诗歌的诵读,除了做到停顿有度外,对于诗歌中用来彰显诗人内心情感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语速要适当放慢。这首词体现的是凄凉悲哀之情,要将这种情感在朗诵时体现。请刚才的同学再将这首小令朗读一下,注意语速要放慢。

(生3诵读诗歌,此为三读)

师:这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了将“断肠人/在/天涯”进行停顿,同时语速放缓,将“断肠人”内心的悲凉表现了出来。但是,整首诗都是笼罩在这一片凄凉之中吗?这首诗的感情有没有变化的过程?

生5:这首小令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句,我认为应该是一种轻快的语调来读,与“枯藤”句不一样,“枯藤”句是缓慢的。

生6:“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西下”都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沉重,但是“夕阳西下”比前面一句更加沉重。

师:这两位同学真不错。“小桥流水人家”这句可能是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可能是纯朴恬静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向往,所以这一句的诵读和其他几句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轻快的语调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尝试着朗读一下。

(老师和学生一起诵读诗歌,此为四读)

师:我们发现,诗歌的诵读,要做到“轻重缓急”的区别,请你(指生3)将这首小令完整地展现给大家。

(生3诵读诗歌,此为五读)

(全班同学情不自禁的为该同学精彩的诵读鼓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推崇诵读的佳话。蔡明老师通过五次诵读,从学生最初的裸读、停顿有度、语速放慢引导到诵读过程的有快有慢,注意轻重缓急,有层次、有侧重的对学生加以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诵读中随着诗人内心的波动,转变诵读时的语音、语调、语速,情随意动,剥开文字的外衣,诗人复杂的情感波澜在诵读中一一外现,蜻蜓掠翅之时,水到渠成。

二、细笔描绘、写意读诗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短短29个字,却出现了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与绘画中的细笔写意手法相通,人、景、物一一细细勾画,笔中有墨、墨中有情,既细致地描摹出一幅秋风萧瑟断肠人的画面,又泼墨写意地点染出苍凉凄苦的意境。情寓于景、景融于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发展提升学生能力的一项资源。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借助了《天净沙・秋思》高超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嫁接课堂,由浅入深,雕词琢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画绘诗,写意读诗。

【教学片断2】

投影:

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进行景物描摹。

1.衰败的藤蔓、几根枯萎的藤蔓;凋谢了叶子或年轮很高或将要枯死的大树;黄昏时的几只归鸦。

2.黄昏时分。几根枯萎的藤蔓,缠绕着一棵凋谢了叶子的老树;一群晚归的乌鸦,盘旋在老树的上空,将要回巢栖息……

3.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发抖,黄昏里,归鸦在巢边声声鸣叫……

蔡老师出示的三段景物描写,第一段是对“枯藤老树昏鸦”画面的直接再现,这是景物描写的第一层次。第二段在描绘景物时,将有特定情境的画面前移,营造日薄西山的氛围,通过“缠绕”、“盘旋”等动词的运用,使静止的画面灵动起来,这是景物描写的第二层次。第三段描写,在画面的描绘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移情入景,加入读者主观的情感和感受,“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发抖”,人随景动、意随情抒,寥寥数语,灵动而有情韵,这是景物描写的第三层次。这三个段描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丰富画面的内涵,拓展画面的层次,增添画面的意蕴。

(学生当堂训练:模仿“枯藤老树昏鸦”句的第2、第3句写法,选择“古道西风瘦马”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学生当堂展示并互相点评。)

生1:能够将诗歌中的画面呈现出来,语言生动形象。

生2:发挥了联想和想象,并结合作者当时的情感思绪进行描写。

生3:在描写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适当添加些自己的想法。

师:自己的想法如何添加?

生3:可以联系当时诗人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想象一下诗人当时内心的想法。

师: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不能天马行空,对吗?

(学生齐答:对)

师:由此可见,对于诗歌的画面描写,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忠实于诗歌原作,提倡独到的视角,但是在思路上、感情基调上和风格上要尽可能忠实于诗歌原作;二是要合理联想和想象,凝练处适度稀释、含蓄处巧妙提示、留白处适当推想;三是语言鲜活灵动有韵味,要做到动静有致、物人倒置、画面有意境。

(学生有所顿悟,再次修改)

蔡明老师充分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文本价值,通过这首小令的学习,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体现诗歌画面悠远的意境;知人论世,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移情入景,使“一切景语”转变为“情语”,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感,写意读诗。

在教学过程中,蔡老师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也是对文本的再次阅读内化。文本不仅仅是授课内容,而且是学生写作的范本,这得益于老师自身渊博的知识框架、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对诗歌赏析的深厚造诣。蔡老师对《天净沙・秋思》景物的细笔描绘、情韵的写意赏读,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赏析文本的能力,而且有效训练了学生写作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软肋,开辟了学生自我创作的新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短短一节课,蔡老师活用文本,让学生在诗歌美妙的画面中轻吟浅唱、反复诵读,体悟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让学生在工笔细细描绘中,联想想象,写意读诗。蔡老师用一节诗意的语文课诠释了一首诗歌,展示了一个语文人真挚的诗样情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第5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思考 师生合作 师生互动

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面前总有做不完的试题。题海战术,确实在实践证明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中,教师是否更应该反思,我们可否提供条件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且更有效呢?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一、学生出例题,学生讲解,师生共同发问

比如我们在复习“古诗词鉴赏”这一考点时,对“古诗词”考点知识的梳理工作是由老师讲解来完成。但对这一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我们就“创设师生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来完成。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让我们的“教”合理转化为“不需要教”,这样使知识化为能力。

我们在复习这一考点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先预留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让一个学生来做“小老师”。学生把自己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诗词挂大到黑板上,然后自己做小老师来讲解。我们要求要讲得简洁、明了。

有个学生在讲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裘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时,他说: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雪下得很大,冬夜很寂静,同时也透露诗人心情的孤寂。他讲完后,我就举手发问(因为我和他已互换了位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说这首诗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他也确实做了一些准备,思考了一下他就回答:“因为诗人写‘窗户明’和‘折竹声’的目的是为了写雪下得很大,这就是侧面描写。”其他学生也一致赞同他的说法。从他答得有理有据中,证明他确实已思考;从其他学生的一致赞同中,也证明他们已会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诗词了。同时有个学生也在发问:“你怎么知道冬夜很寂静啊?”而另外的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我可以帮他回答。因为一般来说,在冬天,又下大雪,肯定会很寂静的。再加上诗句上又说‘时闻折竹声’,就是说在那个冬天的夜晚能时时听到雪压断竹子的声音,这种声音只有在很寂静时才能听到,时时能听得到,证明当时确实很寂静。”学生们都认为他分析得很有理。从中可以发现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较大的提高。还有一个学生问:“我不明白为什么说诗中透露了诗人心情的孤寂?”那位小老师回答:“因为‘冷裘枕’,可能是说他一个人睡觉,所以是孤寂啊!”全班学生笑了。我问:“笑是不是同意呢?其实下大雪,‘冷裘枕’也很正常啊!为什么你就能体会到诗人心情的孤寂呢?”全班同学都陷入沉思,而后又开始议论。有的学生说“可能没有体现诗人心情的孤寂”,有的学生说“应该有”。最后有个学生回答:“我认为应该抓住‘时闻’来分析,因为从‘时闻’中可以看出,诗人晚上睡不着,因此心情是孤寂的。”其他学生经他一提醒,也突然明白。这个“时闻”确实是暗示点,开始没有发现是因为它隐藏的比较深。学生通过有效的思考,就能较深入去分析问题了。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老师有意识去创设师生合作之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那么学生不仅学得较轻松、学得更有趣,而且可以把所学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当堂出题,师生共思、共答、共析

作为一个知识点,要明确知道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笔者认为关键点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能运用多少”。如果我们在复习时,只按照我们老师自己设计的题目来考学生,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值得商榷。

从平时的一些测练来看,老师认为一些很简单的、很易理解的题目而却有较多学生弄错。究其原因,那时因为那些题目是我们老师自己认为“很简单、很易理解”的,其实是我们老师一厢情愿的事情。那些题目在学生脑海里依然是那么的难。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高考中有所建树,那我们平时就应确切知道我们的学生究竟在哪些方面是有欠缺的。当然通过测练和考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发现问题,但如果要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让学生当堂把自己认为较难又较典型的题目,说出来或者写到黑板上,让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来解答,那么在出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又是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的有效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仅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易错的、难理解的问题暴露在老师眼前,而且老师也可在这时进行重点点拨,这种讲就不仅是老师在讲问题,更重要的是确实根据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把所学知识化成为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让老师和学生共思、共析、共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和自己共进退的,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这种融洽的关系和信任度,也就让“情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了另外的一个推动力了。

如我们在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知识点时,老师认为“语序不当”还是比较好掌握的,而我们让学生当堂出题时,他们就偏偏在这一板块中有较多的疑惑。下面就简摘一些学生在黑板上提出疑惑的例句:

(1)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2)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面对这样一些句子,首先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第一句的主语是“生产”,谓语是“供应”,宾语是“国内”。那么“生产供应国内”是错误的,应该是“石油供应国内”,所以是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调换了。第二句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交换”,宾语是“意见”。从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没有问题的。那是不是本句就没有问题呢?我们和学生一起探讨时,就告知学生,还要看看其他成分有没有用错。本句中用“就工资问题”修饰“交换”,用“广泛”修饰“意见”。从中可知,“广泛的意见”是说很多的意见,而本句要说的不是“意见”多,是要说交换的范围广。所以“广泛”这个词的位置有误。第三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他”,谓语是“不能”,宾语是“实事求是”;第二分句的主语是“事业”,谓语是“受到”,宾语是“损失”。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句子的主干都没有毛病,而两句也基本没有修饰成分,且这两个分句也确实是假设关系,那是不是就真的没有问题呢?在思考分析中,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关联词的位置是不正确的。因为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主语要放在关联词后,而不能放在关联词前。从中可以总结出分析这类病句的三个步骤:第一,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主干;第二,句子修饰成分的分析;第三,关联词语的分析。学生深入思考后,再根据这些总结性的规律,那么就会学得更轻松有效了。

第6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一类是阅读与鉴赏。

活动使用的文本很丰富,有小说、诗歌、童话、绘本等,体裁、主题、风格都很开放,只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文质兼美。

读的关键是入心,形式则不拘一格,有齐读,分组读,一人读一句,默读等。这个环节必不可少,是鉴赏的基础。鉴赏的形式则一定要活泼多变,最好能落实到有趣又有效的具体的语文活动中。比如诗歌可拟标题,续写,仿写;小说、童话可用一句话概括主题,续写结尾,进行角色体验与想象等。即使是直接的鉴赏点评,也避免与课堂相似的形式与内容。

另一类是文学创作。

每次活动的时间一般在一小时以内,要完成写作及交流讨论,这就要求我设计短小而有意味的写作活动。除了之前提及的、与文本鉴赏结合的续写和仿写等,还有很多:如找一首喜欢的古诗或其中的一句,改写或扩写成一首现代诗。句子接龙:每位同学想一句简洁而有接续空间的话,如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式的;大家选出最喜欢的开头(如“雨还在下”,“学校里有一只猫”,“我是认真的,别嘲笑我”等),然后依次接一句话,最后组成一个完整而又富有流动性的文本。从自己熟悉的方言中找一个生动的、很难解释清楚又无可取代的词,设置一个情境(对话或故事等),表现这个词的内涵。杜甫有诗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顾城则将自己想象成一只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的树熊;请你也将自己幻化成某个形象,并为其想象一个合适的环境。

这类写作与文本鉴赏一样,很少重复,核心在于趣味性、想象力与表达力,且费时不多。学生参与后,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自己竟然有这样的写作能力,从而获得自信;同学之间交流时,又可以彼此启发,对同一主题有开放而深入的理解与表达。我曾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写作:校园里的湖中有许多美丽的观赏鱼,请闭上眼睛,想象你正凝视着这些活泼地游来游去的鱼儿。如果你可以和它们对话,你会问它们哪些问题?学生的问题颇有意味:

你喜欢湖中间那个桔黄色、傻乎乎的喷泉吗?

你闻得到食堂飘出的饭香吗?

你感冒会流鼻涕吗?

你的兴趣爱好是吐泡泡吗?

小时候,你妈妈有没有轻轻地牵着你的鳍,隔着翠绿的水波去看游人?

她会不会笑着向你解释,岸上的生灵不能冲破空气的界限?

她会不会耐心教导牙牙学语的你:看!那岸上的,是鱼!

你们这样成群结队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空间里,会不会也希望能有一个独立的、可以将自己遮蔽起来的空间?

阳光洒在我的身上,这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我觉得很温暖。阳光经过水面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呢?你们也觉得温暖吗?

这些想象延伸至许多层面,对鱼的生命状态的关注;从鱼的视角审视人类生活,提供了一个很新鲜的视角;表达了突破障碍彼此交流的愿望……平时只是作为观赏对象和生活背景的鱼,成了可以对话的、有灵魂的生命。“轻轻地牵着你的鳍”的细节想象,更是神来之笔,本于母亲牵自己手的童年记忆,又巧妙地契合了鱼的体征。当这样的想象成为习惯后,校园里的草木、街上的行道树、邻居家的小狗,都可以成为有意思的对话者,久而久之,就可以积累起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写作资源。

对于大多数写作活动必须限时完成的要求,学生也提出过不同意见:短短的几分钟,有时候会出现思维短路,很难进入灵感迸发的写作状态。因此我也作了调整,将有些活动拆成两次,给学生更多酝酿的时间。同事张小兵老师曾开过一节构思新巧的公开课,名为“词语碰撞出的诗意”:自己想一组词,然后写一首小诗。我受启发,作了调整,强化“碰撞”和“诗意”,拿到文学社来尝试。我请每个同学写一个词,要求是随意,依凭直觉,此时想到哪个词就写哪个词;把大家想到的词记录下来,从所有词中选出你觉得最不搭的2~4个词;每位同学展示自己选出的这组词;活动结束后,写一首十行以内的小诗,要求必须嵌进你认为最不搭的这一组词(如果觉得其他同学的一组词特别有意思,也可选用)。同学们想到的词如下:静/滴答/葡萄/青菜粥/夏天/青年人/闸门/伪善/呆子/白开水/写/花裙子/芭蕉/雨/胃/技术教室/路灯……

第二次活动时,学生告诉我,他们用了许多零碎的时间琢磨诗句:上学路上,中午排队打饭,临睡前……有同学甚至用“痴迷”来形容自己的状态。最后大家选出了最喜欢的三首诗:

往往是

一个青年人肩住了技术教室的闸门

放一群呆子到光明开阔的地方去

于是这世界上充满了既得利益者

二元论者

沉默者

和一个更大的技术教室

雨在夏天的表面写滴答

滴答在芭蕉叶子上写静

饿在第九节课的技术教室写胃

胃在刚醒的路灯下写青菜粥

浑浊的灯光在丢掉月亮的天空写夜

短了一截的花裙子在失落的月色里写“呆子”

青年

迅速苍老

老者

一直死去

孩童

从未出世

第一首诗巧妙地化用了鲁迅的名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对教育作了深刻的反思。普通的“技术教室”,成为含义丰富的隐喻: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像一个技术教室;而分工细密、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正像一个庞大的技术教室。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并非鲁迅理想中奔赴光明开阔之地的进步青年,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思维简单的二元论者、沉默的大多数。

第二首诗灵动活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词语搭配,营造出浓郁的诗意。这诗意并非虚无缥缈,而是融入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开头两句则颇有俳句的意韵。作者告诉我她本想从头至尾使用顶真,但最后两句怎么也接不好,只好放弃。我说如果那样反而刻板了,现在这样或许更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随意之美。第三首诗则无疑是凝炼的概括,冷峻的哲思。十六七岁的少年写出这样的诗句,令人震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首诗嵌进的词语有十一个之多,而第三首诗则只嵌进了“青年”,但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而非符合要求,嵌入框架,这是写作的本质,也是文学社活动的宗旨。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会把大家所有的诗贴成一份讲义,下次再发给大家,这样大家就可以保留这些有意思的诗句……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用爱和想象力种下一棵大树,青春和诗性,自会在树上绚烂盛开。END

后记:周春梅老师做了十几年文学社指导教师,她用睿智的文学内容和诗意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一届届爱好文学的少年。“树人”文学社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这些活动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当然,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周老师的努力下,“树人”文学社始终保持着纯正美好的文学趣味。我们在此刊登周老师这篇发言,也期望能对其他文学社老师有借鉴或者指导意义,我们更希望那个神圣的文学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结出丰硕而精美的文学果实。在此我们也祝愿校园文学社蓬蓬勃勃发展,让青少年的文学梦展翅飞翔!

第7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摘要:小学古诗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一直令语文教师们颇感为难,总有顾此失彼的担忧。本文从“创设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创新”、“抓关键巧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多种方式整合,增强学生感受”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古诗教学改革,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古诗教学;整合;设疑;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40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本身,而忽略了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的内在意蕴。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从“以学生为本”这个高度出发,我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多种方式整合,增强学生感受

入选小学教材的古诗在文字上通俗易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的注释来理解诗句应该说不难,但要学生较好地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深远意境,就很有难度。因为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限于小学生的阅历和经验,他们面对文字所能产生的表象和情感体验是有限的,所以制约了学生对美好情感、意境的体验和领悟。《新课标》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的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去,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如我在教学《春日》中“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句时,学生对“景物一下子焕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感受,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景物“一时新”的表象,也就是学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体验到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情感。我就出示多幅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时新”的图。于是有的同学从茵茵绿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焕然一新”,有的同学从大片金黄的菜花中感受到“焕然一新”。

二、抓关键巧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唐代诗人贾岛 “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一“绿”字,《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句中一“裁”字,等等,在学习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应该抓住这些字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泊船瓜洲》中我们可以问问学生,这“绿”是否换成“到”、“过”等词,想想为什么呢?在《咏柳》中让学生想想:“裁”是否用错了?树叶能是“裁”出来的吗?在问题的刺激下,学生的心智高度集中,通过反复读、悟,体会到“绿”不但是写出了春天来了,更是女人仿佛看见了江南大地一下子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体会到了“裁”字不仅写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更是让人感觉到春风就像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在装扮美丽动人的春天。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光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诗句中字词的精妙,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三、创设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创新

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古诗具有简洁而意境深远的特点,注重诗句的言外之意,这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研究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古诗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活动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演中创新

这里所讲的“演”是指老师用表演的手段鼓励学生体悟诗句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补充和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组织指导一位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这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举杯喝酒状,还以指在空中“画”了起来。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想起这一别后不知何时方能相见,心中自然伤感,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所以用袖子擦眼泪。又因为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心中有感,自然马上要喝酒写诗了。师生都不禁为他鼓起了掌。这样的表演不是好看,而是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地阅读,展开了联想,继而进行了有创意的表演,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画中创新

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草》时,就引导学生画一画诗中描述的“草”。学生在细读诗句后,有的画了嫩黄色的草,说从“春风吹又生”这句中看出来这草刚长出来,应该是这种颜色;有的画的草是斜着的,说是诗中写“春风吹又生”,肯定当时吹着风,那么草肯定是斜的。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读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自然是一种创新。

(三)写中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给他们创设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机会吗?

第8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随读识字 新教材 例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06

以往的新课文学习,常见的是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就拿出一块黑板(现在是电子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生字词,美其名曰“扫拦路虎”。教学顺序一般是字―词―句。这样的生字教学,看似集中力量,环节清晰,但脱离了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感性认知,全凭无意义识记,费时低效。实际上,“拦路虎”是拦在“路上”的一只只“虎”,尚未行路,何来“虎”?

部编新教材的课后题,除了生字的读写之外,一般都把朗读课文放在第一题。这就告诉我们,朗读是第一位的。生字也需要在读课文中解决它。新教材应该有新教法。这生字教学的新方法就是随读识字。

随读识字是生字呈现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读前识字――扫除拦路虎的一种颠覆。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顺序一般是读文读句―句中读词―词中现字―聚焦识字。它依照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认识字,如何做到学文与识字并行?有的教师感到茫然,小学低年级,识字和学文孰轻孰重?有的教师不解,随读识字,课文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基于以上困惑,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发现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四大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潜心会文,确定教学思路,然后依据教学思路分散识字内容,再将阅读与识字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做到字随文行,快乐识字。现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一说对随读识字的一些理解和具体做法。

一、添画导入“趣”识字

好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要密切联系文本内容,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相契合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青蛙写诗》一课,因诗中的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都可以在圆圈上添几笔画成,所以我就想到和学生玩“圈圈变变变”的游戏:请发挥你的想象,在圆圈上添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一听,马上兴趣盎然,他们的想象五花八门。这时,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游戏中,在黑板上勾勒一片大大的荷叶;接着,又魔术般地画出小蝌蚪、小水泡、一串水珠。在学生啧啧称赞中,我适时地贴上词语[“小蝌蚪”“小水泡”“一串(chuàn),水珠],让学生和它们打招呼。然后,我又出示字卡“串”, 让学生读准字音,再板画“串”的古字,说说像什么;最后再说说生活中还有“一串

”。如此导入,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在丰富想象的同时,也记住了生字,感受了汉字文化的魅力。

二、揭示课题“巧”识字

有许多课文课题上就有生字。如,《青蛙写诗》,课题中有一个新词“写诗”。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词卡“写诗”,然后指名读“写诗”,认识“写”的偏旁,并与“宝盖头”比较。学生熟读词语后,我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本文课后还有读一读积累词语的习题。于是,我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诗’你还在哪儿见过它?”学生在回答中学积累了词语――写字、写作业,诗歌、诗人;同时黑板的副板书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词语“花”。

三、朗读课文“妙”识字

《青蛙写诗》这首小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共有五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写下雨了,青蛙要写诗了;第二至第四小节是写青蛙写诗的时候,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来帮忙;第四小节是写青蛙的诗写成了。第一课时学到第四小节。

第一小节是朗读指导的重点,因为“雨点儿”这个儿化音和雨点儿的声音“淅沥沥,沙啦啦”都比较难读;第二至第四小节内容有些许变化,但形式相似,相对比较简单,这三小节就整合在一起学习。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美丽的荷花池,让学生说说荷花池里都有什么;然后,屏幕变化,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呈现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学生练读两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荷花池里的小动物。

2.指名读词。引导:“这是‘雨点儿’,它的名字真好听。我们先看看它的拼音,后面加了个r,读时要在“点”后面加一个卷舌的动作。”教师示范,学生练读,于无痕中认识“点”字。

3.指名读句。引导:“雨点儿的声音真好听――淅沥沥,沙啦啦……雨点儿细细的、柔柔的。谁来读?”

4.师生合作复声读。“雨点儿下个不停,老师来读雨点儿重复的声音,你们读其他好吗?要让更多的人都听见这个好消息。”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复声朗读中瞬间感受到下雨的美妙情境。

5.当小青蛙。大屏幕出示句子:“青蛙说:‘我要写诗了。’”“谁来当当小青蛙?读出小青蛙的高兴愉悦之情。”教师出示字卡,让学生认读“要”,并说说是什么偏旁;然后,说一说青蛙写好诗了,你要怎么做――我要读诗啦!

(二)学、三、四小节

1.初读会生字。“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二、三、四小节,做到正确流利。”“读完后想一想: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2.合作读找生字。PPT出示句子: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同桌合作读,找出生字。

3.识字大比拼。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新词(过、给、当、我们、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请小老师来提醒大家。 (“当”是后鼻音,“们”是轻声)以各种形式反复读准生字新词后,出示“以”,给它找朋友,积累词语“以前”“以后”。

4.情境读文正音解义。“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小青蛙写诗,心里高兴吗?”(开心地、快乐地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适时比较“我”“我们”的异同。为了加深理解,我还和学生玩起了“词语变变变”游戏。(你――你们,他――他们,同学――同学们,老师――老师们)同时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词语“你们、他们”。

5.回文识字,齐读小诗。“经过大家的努力,生字宝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三小节小诗,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

四、写字指导“促”识字

这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字宝宝,而且还把小诗读得这么好,此时写字教学就要紧锣密鼓地跟上。屏幕出示“个、们”,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说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人在上,不变化,撇捺落在横中线;人在旁,捺变竖,左窄右宽要靠拢。教师范写,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练习时,要少而精,保证写字的质量。

第9篇:写老师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审美教学 实践探索

审美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文学素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少初中语文老师借助审美教学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单从这一点便可看出,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审美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笔者从“阅散文、读小说、赏诗歌”三个层面入手,让学生亲自体悟文本作品的美妙,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阅散文,寻美之踪迹

初中语文教材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教材中囊括了众多美文,蕴涵美的文章大多是散文,其形散神不散的体裁特征给散文添加了一份神秘之感,所以称散文为开展审美教学的最好体裁。在语文审美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选定散文篇目,事先挖掘出散文文本中存留的深层美,带领学生寻找美的踪迹,使得学生充分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比如,教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一状物抒情散文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仔细品阅文章,找出描写紫藤萝外在形态的句子“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找出描绘紫藤萝花朵的句子“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找出描写花朵神韵的句子“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等。仔细解读这些句子,我们便会发现作者将紫藤萝的形状、神韵、姿态写得十分和婉,描写得细致却不繁琐,处处溢出美的踪迹,无须学生细细详读,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美已令人心神向往。

2.读小说,育美之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说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更贴近生活,要是将小说作为审美教学的切入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自然是极为有益的。现实情况是,不少初中语文老师在讲授小说体裁的文章时,只停留在划分部分、提炼思想、捋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层面,丝毫没有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中的“美”,也就是没有发挥小说的审美功能。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惯式,积极带领学生深入故事、读懂故事,在小说解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短篇小说时,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先仔细阅读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挑选出文章中母亲的两句话:一是“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二是“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随后让学生根据母亲的话语,结合整篇小说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人物性格特征。单从母亲的这两句话便可看出,母亲得知叔叔于勒窘迫生活状况后对叔叔于勒的评价,简短的两句话便暴露出母亲自私、冷酷、虚伪、拜金、可怜又可鄙的性格特征,我却只是一个单纯、简单、具有同情心的善良孩子形象。之所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主要起到“以此及彼”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目的。

3.赏诗歌,晓美之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多具有节奏美、情景美、语言美和意蕴美,其基本囊括了初中语文审美教学所要实现的所有关于美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要重点讲授教材中的诗歌,借助诗歌挖掘出美的真正内涵,鉴赏诗歌中蕴藏的种种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诗歌,体验诗歌中的节奏美、语言美,其次跟随老师步伐读懂诗歌语言美、情景美,最后在自我理解、自我体悟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情感美,继而真正了解诗歌美的内涵。

比如,学习《沁园春・雪》这一首诗歌时,首先,老师应鼓励学生大声朗诵诗歌内容,用心体会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冰雪世界,感受诗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其次,老师可适当扩展一些关于的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的整体写作背景,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可从诗歌的上下片进行细致分析,掌握文中所用的写作手法、鲜明意象,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至知晓诗歌的完整内涵。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审美教学必须继续改进、完善,老师更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散文、小说、诗歌中的别样美,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爱萍.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