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总部经济产业分析精选(九篇)

总部经济产业分析

第1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2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天津经济

一、引言

天津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GDP达到11190.99亿元,同比增长16.4 %,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随着天津滨海经济开发区被划为全国重点发展战略,天津将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经济势必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一方面是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很大影响。如何利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机遇,大力发展天津的经济,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重大的调整。本文以天津的工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天津市近十年的工业产业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与全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天津市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天津市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天津的工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过程,以工业产业作为分析对象,利用2001年与2005年以及2006年与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各类工业总产值皆指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考虑到2003年前后国家行业分类的变动,本文选取了2001-2010年天津市33个工业部门总产值。本文所有的数据来源于2002年、2006年、2007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成SSM)是对产业结构进行效益分析时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o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的。此后,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在应用中对这种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现已成为在国际学术界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

基本原理:在选定时间范围和背景区域内把区域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更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总的经济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

计算过程:天津市和全国GDP分别用 b和B 表示,各时期基期均设为0 ,末期为t ,将区域经济划分为n 个部门用 j表示,即以bj,0 、bj,t , Bj,0、 Bj,t( j= 1,2 ,…,n )分别代表天津市和全国各个工业产业部门在即期和末期的增加值。则天津市第 j产业部门在某时期基期至末期期间变化率为rj= ( j=1 , 2,…,n )。同理可以计算,全国第 j产业部门在某时期基期至末期期间变化率Rj= (j =1 ,2 ,…,n )。以全国各工业产业部门所占份额将天津市各工业产业部门的规模标准化为 b'j= ( j= 1, 2,…,n )。将天津市某时期基期至末期第j 产业部门的增长量设为 Gj,三个分量设为N j、Pj 、 Dj,则Gj=N j+Pj + Dj ,其中N j =b'j・Rj, Pj=( bj,0- b'j) ・Rj,Dj =bj,0 ( rj-Rj)。其中,份额分量 N j代表全国平均增长效应,指天津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发展所发生的变化量。结构偏离分量Pj 代表产业结构效应,指天津市产业部门比重与全国该部门比重差异引起的该部门增长相对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其值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Dj代表区域份额效应,指天津市与全国同一部门增长速度不同引起的偏差,反映了天津市该部门相对于全国的竞争能力,其值越大,说明 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PDj为总偏离量,表示天津区域产值实际变化量与期望值之差,反映了背景区域内天津的经济发展状况,则天津市总的经济增长量G 可表示为:

三、2001-2010年天津产业结构演进的偏离份额分析

为了反映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本文分析中将分析时期2001-2010年分为2001-2005年(十五)、2006-2010年(十一五)两个子时期。根据统计资料,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经计算得到结果。

从总体效果上来分析,2001-2010年天津市工业发展落后于全国,2001-2005(十五)相对增长率 为0.877,2006-2010相对增长率 为0.871;从内部结构看,两时期总的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2001-2005年结构效果指数 为1.035,2006-2010年为0.945,结构效果指数下降,表明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下降。同时总体竞争力偏离分量两时期都为负值,竞争力效果指数由"十五"时期的0.848上升为"十一五"时期的0.922,工业总体上缺乏竞争力,但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增加。总体来看天津市工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培育行业竞争力。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天津工业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十五"期间,33各行业中总偏离为正值的仅有3个,"十一五"时期,总偏离为正值的增加至7个,仅占天津全部工业部门的21%。从表3中,也能看出,2001-2010年天津33个工业部门的相对增长率基本不变,基本维持在0.87左右,均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2.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

"十五" 期间,33个行业中,竞争力分量为正值的仅有4个,"十一五"时期,33个行业中,竞争力分量为正值的有14个,还不到天津工业部门的50%。十五期间,在天津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严重妨碍了天津工业的快速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十五"期间,33个行业中,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的有10个,"十一五"时期,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减少至8个,其中,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结构偏离分量由正值变为负值。同时,产业结构效果指数由1.035下降到0.945,表明天津产业结构并不合理,还需要调整和优化。

(二)建议

1.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滨海新区已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天津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冶金、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

2.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尖端核心技术的掌握,并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大科研投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培养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强大的区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倩肖.陕西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偏离份额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4,(9):92~96.

[2]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12~218.

[3]王林秀.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工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J].产业观察,2011,(16):108~110.

第3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产业;菲德模型;经济发展

一、引言

信息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先进的生产力,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我国已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来实施。湖南省政府也应响应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分析信息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作用及信息技术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制订相关规划和相关扶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关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研究大都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对两者之间系统的量化研究不多,然而仅仅满足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做出定量分析,这样才能对近年来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给出恰当的评价,为下一步政府在这方面的改进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为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就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

二、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其内涵和外延都会随着该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而变动。自弗里兹·马克卢普第一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以来,各国学者都对信息产业的概念、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由于各位学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不同,所以他们对信息产业都做了不同的定义,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被国际公认的信息产业的定义。

美国商务部在其的《数字经济2000年》中给出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是由硬件业、软件业和通讯设备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通讯服务业四部分组成的。

日本经济协会认为:信息产业是提高人类信息处理能力,促进社会循环而形成的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化产业构成的产业群,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及信息产品化。信息产业的内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数据库业、通讯产业和相应的信息服务业。

国内对信息技术产业也有不同的定义。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制造等活动的事业单位和内部机构的总称。同时,他认为信息产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信息产业是指与电子计算机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产部门;广义的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收集、存贮、检索、组织加工、信息传递有关的生产部门。经济学者曲维枝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开发、设备和产品的研制生产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检测、存储、处理、应用等门类众多的产业群,主要包括信息工业(包括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印刷和纸制品制造业、文具产品制造业等)、信息开发业(包括电子出版业、数据库开发产业、软件产业及其他内容服务业)、信息服务业。

综合以上对信息产业的不同界定,可以将信息产业的定义分为两种:广义上的定义和狭义上的定义。广义上的信息产业是一切与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相关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及新闻、教育、科研、出版等部门。狭义上的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信息设备的制造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可为两部分:一是信息制造业,二是信息服务业。

三、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间的溢出机理分析

(一)传统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

1.支撑作用

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信息化投入和高风险,而传统产业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体现在:首先提供资金,一些效益较好处于成熟期的传统行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将富裕资金投入到更先进的信息技术产业,以拓展其生存空间;其次为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信息市场需求空间;最后,为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人力资本、生产基地和原材料等共享性资源。

2.引导作用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瞬间完成的。它是在传统产业的发展改造中不断酝酿产生的,它是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信息技术产业在最初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不成熟、需求滞后等原因,直接产业化往往比较困难,而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来发展高技术产业相对更容易发展,因此体现了传统产业对高技术的引导作用。

(二)信息产业对非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带动

1.渗透效应

信息化产品可以渗透到一些非信息产业部门,使这些非信息产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等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提高了非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2.经济效应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各类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从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关联效应

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度都很高的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和扩散会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和变化。

四、分析方法:菲德模型

菲德模型是由菲德尔在1983年为解决出口对经济增长时提出的两部门模型。本文将借鉴此模型,以湖南省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来测度信息技术产业对非信息产业的外溢性影响及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模型建立如下。

将湖南省经济产出(Y)分为两个部门:信息技术产业部门(I)和非信息产业部门(N),设立生产方程:

I=f(Li,Ki)(1)

N=g(Ln,Kn,I)(2)

其中,Li、Ki为信息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Ln、Kn为非信息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公式(2)表示飞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不仅受生产要素的影响,还受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影响,这说明信息产业部门产出对非信息产业部门有溢出效应。省内的劳动力(L)和资本(K)是由信息产业部门和非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共同构成的,即L=Li+Ln,K=Ki+Kn,则湖南省的总产出是由两部门的总产出之和,即:

Y=f(Li,Ki)+g(Ln,Kn,I)(3)

对公式(3)微分可得

dY=fl·dLi+fk·dKi+gl·dLn+gk·dKn+gi·dI(4)

其中fl、fk是信息产业部门对劳动和资本的偏导,gl、gk、gi是非信息产业部门对劳动、资本和信息部门产出的偏导。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产业部门和非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很难收集,因此引入δ,δ代表两部门的生产力要素差异,即fl=(1+δ)gl、fk=(1+δ)gk。将其代入公式(4),进行变换后,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gl·■·■+gk·■+(■+gi)·■·■(5)

如果δ>0,则表示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要大于非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如果δ=0,则表示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要等于非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如果δ<0,则表示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要小于非信息产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假设非信息产业部门的边际产出为α,则有α=gk;非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的边际身产率(gi)与劳动率(■)成正比记为β,则β=gi·■。令γ=■+gi,分别代入公式(5)得:

■=α·■+β·■+γ·■·■(6)

公式(6)表明湖南省的总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的投入及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其中γ表示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总的促进作用。为了解析出信息产业部门对非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贡献,我们令θ为信息产业部门对非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弹性,则:

θ=■·■=gi·■(7)

由上式可得:gi=θ·■=θ·■=θ·■-θ,代入γ式化简公式(6)可得:

■=α·■+β·■+(■-θ)·■·■+θ·■(8)

其中,■是经济增长率,■是资本增量占总产出的比例,■是信息产业部门的增长率,■是信息产业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以上推导出的公式表明,对公式(6)回归的系数γ代表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总的促进作用,而对公式(8)中的回归系数θ为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也就是信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θ代表信息产业部门对自身的促进作用,也就是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五、实证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鉴于湖南省信息产业部门产出没有完整的资料,因此笔者用可以查询到的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邮政电信业的产出总和来代替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劳动力指标采用湖南省年底从业人员指标,资本指标采用湖南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代替,样本区间为1995-2011年。本文拟用eviews软件对湖南省数据进行分析,所用到的所有数据来自《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信息统计年鉴》、湖南统计信息网。

(二)结果分析

1.信息产业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总的促进作用(γ)分析:

在公式(6)中,■·■的系数为γ,因此可以对公式(6)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γ的大小。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即方程(6)的回归结果为:

■=0.863·(■)+4.377·(■)+0.521·(■)·(■)(9)

从表1对方程(6)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C和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虽然R2=0.851,比预期的拟合程度要小,但是鉴于数据的选取和变量的替换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所以总体的拟合效果还是可以的。γ表示信息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总的效应;γ=0.521表示在其他变量保持一定的前提下,信息产业每增加1单位的产出,湖南省的经济总产出会增加0.521个单位,表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

2.信息产业的溢出效应(θ)分析。在公式(8)当中,■的系数为θ,■·■的系数为■-θ,因此对方程(8)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两系数的具体的值,并且由此可以分别求出δ和θ。利用eviews软件对方程(8)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2的统计结果。

即方程(8)的回归结果为

■=1.003(■)+4.515(■)-1.182(■)·(■)+1.643(■)(10)

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得到,■·■的系数■-θ为-1.182,■的系数θ为1.643。并且α、■-θ、θ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T检验值分别为3.929,2.902,4.155。R2=0.971,表明方程(10)的拟合程度要比方程(9)要好,拟合效果特别显著。而且,D.W.统计值为2.415,表明方程(10)中各变量不存在共线问题,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说明估计结果是稳定的。因此,可以利用它来对湖南省信息产业的外溢效应做以下解释:如果信息产业增长1%,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非信息产业部门将增长1.643%,信息产业的外溢效果比较明显。

同时,利用表2中■·■和■的系数■-θ和θ可以估算出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边际生产力差异δ=0.86>0,说明湖南省信息产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要高于非信息产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

基于上述分析,虽然信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θ和边际生产力差异都为正数,分别为1.643和0.86,但是信息产业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仅为0.521,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总的促进作用不大,并没有发挥到支柱产业的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湖南省信息产业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4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SSM分析法 产业结构 竞争力

一、前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全州行政面积为482665平方千米,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巴州地处南北疆的交通要道,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如今巴州己经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己由1980年的47.47:31.54:20.99,调整到2006年的13.7:69.3:17.0。本文以SSM分析法为工具,对巴州产业结构变化与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新疆巴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偏离份额分析原理与模型

1.基本原理

SSM分析法,又称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法)是评价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基本方法之一,该方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由E・S・邓恩和A・M・胡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其基本思路:将被研究区域与标准区域(通常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省)的增长进行对比,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3个因素有关:地区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偏离因素与竞争力偏离因素,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模型构建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可用总产值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 和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 和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 和Bj,t所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1)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rij=(bij,t-bij,0)/ bij,0

(2)所在大区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Rj=(Bj,t-Bj,0)/ Bj,0

(3)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b′ij=(bij,0*Bj,0)/ B0

这样,在[O,t]时段内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三个分量,表达为:

(4)Gij=Nij+Pij+Dij(5)Nij=b′ij*Rij

(6)Pij=(bij,0-b′ij)*Rj(6)Dij=bij,0*(rij-Rj)

Nij称为份额分量(或平均增长效应),是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Pi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此值愈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愈大。Dij被称之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果),反映区域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区域i对于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增长率为:L=(bj,t/bj,0)/(Bt/B0)=W*U。其中:W为结果效果指数;U为区域竞争效果指数。由以上各式可知,若Gi愈大,L大于1,则区域经济增长快于所在区域。若Pi愈大,W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若Di较大,U大于1,则说明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三、巴州产业结构的SSM(偏离份额法)分析

以巴州2001年~2006年为研究时段展开研究,设初始年(基年)2001年的经济总规模(用GDP表示)为bij,0,末期(截至年t)2006年的经济总规模为bij,t。同时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分别以j=1,2,3表示三次产业的规模。并以Bj,0、Bj,t表示巴州区域所在的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对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的经济总规模,对巴州的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测算(省略原始数据)。

从上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若Gij=267.793,L=1.4251>1,则巴州区域经济增长比较快。巴州的结构偏离分量Pij=109.470,且W=1.091>1,说明巴州的产业在结构上较全新疆其他地区合理,区域内含有较大比重的朝阳增长部门,经济结构相对较好;若Dij=94.99,U=1.306>1,则说明巴州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对于巴州的第一、二、三产业中,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三个分量,各项的表现为“+++”型,说明巴州地区的各产业均为全新疆增长部门,产业规模处在扩大的阶段,且产业有盈余,竞争力较强。尤其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最高于第一、二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在巴州产业经济中的贡献最大,竞争力最强。

四、促进巴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巴州的产业结构比较好, 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但突出体现在第二产业上,在未来要继续增加经济发展潜力,必须继续加强其整体产业发展,根据巴州的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快巴州特色农业的建设

巴州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尤其是光能资源丰富,夏秋两季光有效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大,加上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十分适合喜光植物,如棉花、瓜果等农林作物生长发育、有机物质积累和果实着色。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不断扩大优势农产品规模;培育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鼓励提高各类农副产品的加工、保鲜、贮藏、销售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与技术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附加值。

2.延长工业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业为重点,发展特色和高效化工工业,加强煤化工新产品的开发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促进煤炭资源的转化。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以节能为目标,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尽快实现由资源区位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变。加快轻工业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利用多种纺织原料,开发纺织和服装产品新花色、新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3.加快发展服务业,壮大旅游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发达,有利于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巴州第三产业对巴州经济发展的作用次于第二产业,因此应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和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传统服务业,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同时利用巴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必然促进城市的餐饮、商贸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通讯、宾馆和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崔功豪 魏清泉: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西三角经济区 区位商 第二产业

自“西三角经济圈”构想提出之后,得到渝川陕政、商及学界的积极响应。渝川陕现已签订《关于联合助推“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2013年建成经济区雏形。2010年《西部蓝皮书》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应重点构建“西三角”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正从构想走进现实,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指日可待,其对整合西北、西南两大经济重心,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4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析三地产业结构后可发现,“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的着力点将会是第二产业。但现阶段,三地第二产业发展规模、水平、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此政策背景和三地产业结构现状下,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西三角”经济区的第二产业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意为加快“西三角”经济区实质性发展提供出路。

“西三角”经济区概况及合作可行性分析

“西三角”经济区以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为主体,包括渝川陕三省市的61个城市。据2010年重庆发展和改革报告,初步分析到2015年,西三角的GDP总量有望达到5万亿元以上,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45%左右,占全国比重达到12%以上,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55%左右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西三角”GDP总量有望达到9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50%,占全国比重达到12%,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60%左右的经济总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渝川陕联手具有很大的经济互补性。从区位来看,三座城市都毗邻中部,承东启西,有利于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从产业特点来看,西安、重庆、成都都是机械、装备制造、电子等产业集中的城市,具有产业链条上协同发展的机会;从资源状况上看,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重庆可以接纳和消化四川的水电产能,“陕煤入渝”也极具吸引力;从可行性分析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城市集群发展优势具有现实借鉴意义。三地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就决定了三座城市之间的联合。

区位商分析方法

区位商(LQ),又称专门化率,它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是衡量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第i个地区;j为第j个产业;L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指标;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若LQij>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LQij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

实证分析

“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分析。从总体上分析,1998~2009年重庆和四川第二产业区位商一直小于1,说明该地区第二产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而陕西自2002年开始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具有相对规模优势;从变动趋势分析,1998年来三地第二产业区位商逐渐变大,说明三地第二产业处于上升阶段,具有承担东部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潜质;从产业结构分析,“西三角”经济区整体第二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2009年三地第二产业区位商:渝0.98;川0.95;陕1.15),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西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渝川陕三地产业结构有待调整,2009年三地工业区位商均小于1(渝0.95;川0.96;陕0.97);川陕两地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比较优势明显(采矿业区位商:川1.44;陕4.1);重庆制造业(1.02)相对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渝川陕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西三角”能源供应充足,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西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内部细分行业分析。

由表1可得,三地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较少,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等4个产业。但渝川陕其中两地共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则较多,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1个产业,这就有利于“西三角”经济区11个产业的内部建设和相互调节。

从“西三角”整体角度上分析,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集中在表中17个产业。但分析“西三角”内部这17个产业的区位商可知,渝川陕三地这17个产业的区位商差距明显,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重庆(0.21)与陕西(7.35)区位商差距达7.1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5.13)与四川(0.85)区位商差距为4.28。说明“西三角”经济区整体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渝川陕三地的差异较大,三地发展侧重点不同。

结论及建议

首先,产业结构有待调整,1998~2008年间,三地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扩大,但整体上还有待加强,特别是重庆和四川地区。若三地想加强合作,形成实质意义上的经济区,则需加强第二产业建设;其次,经济区工业建设总体有待加强,渝川陕三地工业发展重点不同;再次“西三角”经济区工业内部比较优势产业差异较大,渝川陕三地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较少,而三地区位商前五的比较优势行业各不相同,且“西三角”经济区整体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渝川陕的差异也较大。

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工业建设。“西三角”经济区现阶段产业结构还处在“一、二、三”的初级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迫在眉睫。而根据前文分析,“西三角”经济区属资源密集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就要求“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目标要不同于其他三大经济区,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强工业建设,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产业定位,避免产业趋同。在构建“西三角”的过程中,渝川陕三地政府既要规划本省市发展定位,更要以整个经济区的大局为重,必须充分重视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合作,选择关联、互补产业,发展链条经济,避免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并通过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而更快地带动各省市长足、高效发展。

第6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一)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1.农业内部结构变动现状

我国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动,其中,种植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76.12%下降到2014年的70.82%,但是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结构中仍旧占有主导性地位。与林业、渔业相比,牧业处于第二梯队,牧业的生产总值在全国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处于21%左右。种植业与牧业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几乎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全部。近些年,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出台,林业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是逐年提高,2014年达到了7.38%,这一比例还有望在未来5年内得到提高。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1%,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2.农业内部结构转换速度与方向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涉及到的地理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速度还是相对缓慢的。2005年与201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种植业、牧业、渔业与林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以10为一个周期,对农业内部结构转变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林业是结构转变速度最快的产业,其次是种植业,牧业与渔业紧随其后。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在“十二五”期间,林业的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受市场经济刺激的影响,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加。由于种植业的面积广阔,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仍然占主体地位。

3.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可以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来进行分析各个因素对最终结果产生的影响大小排序。

(二)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1.农业外部结构变动现状分析

2004-2014年全国农业结构变化数据,在10年时间里,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出现一次。在2004年以前,为“一、二、三”结构期,2004-2006年期间则变成了“二、一、三”结构期,2006-2014年,变为“二、三、一”结构期。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发生了改变,现在已经成为所占比重最低的产业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注重,资金与社会资源都会流入到生产效率高、经济收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中。如表3所示,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37.16%下降到2014年的24.77%。而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31.82%上升到2014年的45.17%。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28.08%上升至2014年的33.06%。

2.农业外部结构转换速度与方向分析

不同区域农业外部结构变化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江浙地区,第二、三产业为支柱产业,农业外部结构变化并不明显。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农业外部结构变化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所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转换方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外部结构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换速度较快,以农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动力,而向第一产业转化的速度却十分迟缓。总体分析,我国农业外部结构的转换趋势是由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符合经济学原理。

3.农业外部结构变动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农业外部结构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2014年,已经初步形成了“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第二产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提升的情况下,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一产业升级,农业生产机械化、科学化、规模化成为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结合上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体现于方方面面,与第二、第三产业交织于一体,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向于合理化。

二、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一)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面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要着力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化农业。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就要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关系,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石,统分结合,分层管理,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更的情况下,创建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开始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形式,开发建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以及家庭林场。发展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要多举并重,统筹管理,因地制宜,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为契机,促使农业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适应农业外部结构转换,在种植业、牧业、渔业与林业多方面发展的同时,使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实现有效的融合。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以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效融合为核心展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数量的增加、效益的增长综合进行衡量,促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到相关产业中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长期计划,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展开。农业品种结构要按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农产品数量控制依据经济收益进行调配,劳动的配置也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渠道来实现。因地制宜地做好产区布局,既要抓种植业的产量和质量,也要大力推动渔业、林业、牧业发展,形成配置合理、效益明显的农业内部结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

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直接投资、专项贷款或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企业兴建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使科学技术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显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也是促使农业经济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投资环境,给农业中各个分支产业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三、总结

第7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税收高增长;经济因素;估算

一、引 言

近几年来,我国税收高增长的原因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重大实践性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税收增长原因问题的定性分析上,先后经历了“三因素论”、“多因素论以及“特殊因素论”。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视角。在实证分析方面,由于对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测算,不仅能说明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还能为税制和征管因素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对于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贡献作用的估算,一直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突破口。贾康、刘尚希在论述税制改革基本趋向问题的过程中,曾经提供了对于经济因素贡献作用的实证结果。金人庆等在总结税务部门工作成就时,也曾对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算。郭庆旺采用了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相结合的面板数据模型,从增长弹性角度确认了gdp总量和结构变化在税收增长中的作用。刘新利则通过经济分量与税收分量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分析确认了经济结构变动对税收收入的重大影响。乔宝云和王道树在对税收收入浮动率与税收收入弹性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对税制内在因素所决定的税收弹性进行了测算。原铁忠将产业结构变动与税负变动视为非经济因素,在分别测算了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并将其从税收增长中剔除后,提供了一组经济因素影响作用的测算结果。

但是,到目前为止,既有较为充分的定性分析又能详细说明估算方法和步骤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仍然比较少见。为此,本文在界定经济因素内涵及其与税基对应性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我国税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相应的分析步骤和方法,对主要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作用进行估算。

二、经济因素的界定

在经济因素内涵的界定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是经济因索应该包括gdp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还有学者根据税基与各类经济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经济因素细化为8个经济分量指标。应该说,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于经济因素贡献作用的分析。但总的来看,仍然缺少较为系统的测算方案和测算结果,因而还不能全面把握主要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格局。由于gdp的规模和结构变化问题,是经济因素影响税收增长的主要方面,因而,本文对经济因素的界定,首先从分析gdp与税基的对应性关系人手。

(一)gdp与税基的对应性分析

一般说来,流转税以商品和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与市场交易行为密切联系在一起。然而,gdp核算方法要求无论是否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对核算范围内的所有项目都要按市场价格计算。因而,在gdp与税基的对应性关系上,一方面,有些作为税基组成部分的经济量并不直接构成gdp的内容;另一方面,有些经济量是gdp的组成部分但却并不作为税基。

以gdp的组成部分是否可税为标准。可以将gdf划分为可税gdp与不可税gdp。可税gdp是指可以作为税收课税对象的gdp组成部分。不可税gdp主要指gdp核算中包括的未发生市场交易行为,却按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的虚拟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居民自给性消费。常住居民自己生产并直接用于生活的产品消费,主要包括农村居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并用于消费的部分,属于收入法农业gdp核算中劳动者报酬中的实物报酬部分。(2)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房租。包括农村居民虚拟房租和城镇居民虚拟房租。这一部分实际上对应于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增加值核算中的居民自有住房折旧部分。(3)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存货投资”。由于存货产品不发生交易行为,尽管其中的原材料、燃料存货和各种储备物质在上一交易环节产生了销项税,同时也形成了当前所处生产环节的进项税,二者相互抵消后,可以认为没有提供税收。(4)公共部门固定资产虚拟折旧。

在可税gdp中,由一定时期具体税收制度决定的应予征税的gdp称为应税gdp。而在应税gdp当中,根据税收负担的不同,还有税收负担率较高的gdp和负担率较轻的gdp之分。因此,gdp结构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应税gdp相对比重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应税gdp内部结构的变化。

不属于gdp组成部分的税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存量资产的使用和转移行为。存量资产主要是以前年度gdp的累积,与当年gdp的相关性较小。这方面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契税和遗产税等财产类税种。二是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三是一些特定的行为,比如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证券交易税就是对特定行为的课税。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考虑到进口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因而下面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

根据支出法gdp的组成公式,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即净出口计入gdp。因而,进口额的大幅增长未必会引起gdp的大幅增长。而当前税务部门的税收收入口径为:

税收收入=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未进行退、抵、免处理的国内税收(不含农业税收)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到,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收入大致对应进口额以及gdp中二、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应税部分。据此,可以得到其经济税源的涵盖范围:

经济税源=应税的二、三产业增加值+进口额

从税收收入所对应的经济税源的涵盖范围看,应税的二、三产业增加值,只是经济税源中的一部分。gdp总量的增长及其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应税的二、三产业增加值来影响税收收入。而作为另一组成部分的进口额,与gdp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包含关系。

(二)本文对经济因素的界定

从现阶段我国税制体系中税基构成的角度看,经济因素应包括:进口,gdp规模,gdp中二、三产业的结构,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的变化,二、三产业中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以及经济效益水平变化等方面。但从数据可得性角度考虑,本文主要考虑前四个方面,而将其余几个方面在实证分析中予以补充说明。

三、估算方法

根据可获得的税收经济数据情况,本文确定了如下估算步骤:(1)首先分析进口对税收收入的影响;(2)将剔除掉进口环节税收后的税收收入分解为gdp规模,二、三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这三个方面;(3)利用二、三产业中的不可税gdp数据,分析得到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变化的影响;(4)将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归总,得到主要经济因素影响税收增长的综合分析表,结合本文对经济因素涵盖范围的选择,对经济因素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进口影响作用的估算方法

由于进口不构成gdp的直接组成部分,因而进口对税收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容易分解。将本年进口环节税收增长额在当年税收增长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用于衡量进口对税收增长的贡献作用。

(二)规模及其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作用的估算方法

由于进口额并不直接作为gdp的组成部分,因而gdp规模和结构变动影响的主要是剔除进口税收后的国内税部分。为了对gdp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估算,首先需要将gdp规模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相关计算公式进行适当分解,得到相应的计算式。为此,构建如下税收收入决定模型: 

该模型只考虑经济中存在二、三产业,在经济总规模既定的情况下,每个产业的税收贡献取决于其经济规模和税收负担率。

其中,t(n)为第n年的税收收入;g(n)为第n年的gdp;p2(n)为第n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p3(n)为第n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t2(n)为第n年第二产业的税收负担率;t3(n)为第n年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率。

根据上面的公式,进一步给出第n+1年税收收人的计算公式: 

根据第n年和第n+1年的税收收入计算公式,税收增长额为:

将相应的表达式代入进来,得到

其中,δt为税收增长额。

从上面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到,gdp的规模、结构以及税收负担率都会引起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税收增长。根据本文对经济因素的界定,前两个方面是本文分析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得到这两方面因素影响税收增长的计算表达式,应对税收增长额的组成公式进行分解:

其中,δt1为gdp总量增长引起的税收增长;t2为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税收增长;t3为其他因素导致二、三产业税收负担率变化后引起的税收增长。

根据税收增长额的决定公式,从gdp规模和结构影响的角度看,税收增长主要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第一,gdp规模的增长;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其他因素导致的税收负担率提高。下面对这三方面的计算公式进行具体分析。

1.gdp规模增长的影响。gdp规模增长的影响,是指在税收负担率不变的情况下,gdp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税收增长。这实际上是指税收收人与gdp同比例增长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2.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不考虑农业税的情况下,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提高,则意味着gdp进入到工商税制课征范围的比例提高了。在税制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会提高单位gdp的税收贡献率,并在客观上起到加快税收增长的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3.其他因素导致的税收负担率的提高。最后一个方面是其他因素导致税收负担率提高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累进的税率结构、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加强征管以及政策变动等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三)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变化的影响

在二、三产业增加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二、三产业增加值中的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发生变化,也会对税收增长产生影响。应税gdp相对扩大的规模乘以上一年度的税收负担率,就可以得到其影响税收收入的数额。据此,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当年gdp×(上一年度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一当年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上一年度单位gdp的税收负担率。

四、实证分析

根据基本分析步骤和估算方法,对主要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按照如下顺序予以估算。

(一)进口环节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在不考虑进口环节税收增收中征管因素作用的情况下,进口环节税收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相对容易衡量。对此,本文将在综合分析部分直接对进口环节税收的增收作用予以实证分析。

(二)应税gdp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计算公式,为了计算gdp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首先应得到它们的税收负担率。

利用前面得到的估算方法,将gdp规模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和税收负担率提高这三方面因素的税收贡献计算并列示于表2中。

(三)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及其影响的估算

根据前面的分析,二、三产业中的不可税gdp主要包括居民居住虚拟消费、存货投资以及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这三个部分。这些项目在gdp中所占比重的下降,会提高当年二、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率,并对税收增长产生影响。本文根据已经得到的计算方法,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对这一因素的影响计算如下: 

    

(四)对主要经济因素影响作用的综合分析

为了对各类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将主要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予以综合,以概括和总结它们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见表4、表5。

通过对表4、表5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海关两税对税收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这突出表现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99—2000年;另一个阶段是2002~2005年。在这两个阶段中,海关两税对税收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一年发生在1999年,贡献率达到了37.48%。1997-2005年期间,海关两税对税收增长总的影响为15.62%。

第二,gdp规模增长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大致保持在41.7%-70.56%之间。1997-2005年期间总的影响约为55.57%。其贡献率较低的年份为1999、2000和2001。事实上,这也正是税收增长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几年。

第三,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在1997年达到了最高值10.19%。随后的几年中影响作用有所下降,但基本维持在3%以上。但在2004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税收增长的影响作用发生了逆转,成为了减收的因素。这应当是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当年农业生产所致。1997~2005年期间,其对税收增长总的影响约为4.01%。

第四,不可税gdp比重下降,在1997、1998、1999、2000、2005这五年中,对税收的快速增长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但在2001年却起到了减收的作用。在2002—2004这随后的三年中,又成为了减收的因素。1997-2004年期间,二、三产业中不可税gdp比重变动,其对税收增长总的影响约为2.76%。总的来看,二、三产业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税收增长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到,除了个别年份以外,本文所考虑的四个主要经济因素,对税收增长的贡献介于72.3%和90.6%之间。1997-2005年,四类主要经济因素的总贡献约为78%。但在管理因素被公认为发挥了巨大作用的1998年,四类主要经济因素的贡献约为84%,管理因素与政策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仅为16%,似乎与实际情况有不小的出入。这一结果主要来自于两个原因:一是政府部门当年强调的1000亿增收量,是在没有包括国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如果包括国有企业所得税,1998年税务部门税收收入增收额将下降为867.5亿元。二是由于本文在对经济因素的界定中,并未包括经济因素的所有方面,故而可能会出现一些未被虑及的经济性因素实际发生减收作用,从而对管理因素的增收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

五、结 语

本文在澄清了gdp与税收对应性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对经济因素的内涵做出了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可获得的数据情况,设计出相应的估算方法,并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计算得到了一些主要经济因素的影响结果。尽管从估算方法的角度看,本文还存在着诸如没有考虑利润率指标波动的影响,以及对进口因素的分析还有待深入等问题。但根据本文对四类因素估算的结果,仍然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基本结论:

1.在1997—2005年中,gdp规模因素在税收增长中的贡献,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应该说,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性正在逐步增强。

2.产业结构变动因素以及不可税gdp所占比重变化,在我国的税收增长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8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动态偏离-份额分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072007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晓玲(1964-),女,陕西周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宝山(1981-),男,山东济南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55-04 收稿日期:2007-10-21

一、文献综述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后经Per-loff,Dunn,Lampard,Muth(1960)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一个特定区域在某一时期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competitiv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最常采用的变量是就业人数,通常应用于对制造业各部门增长的比较研究(Hellman(1976)、Ledebur&Moomaw(1983)、Barff(1988)、Andrkopou-los(1990)、Rigby(1992)、Haynes&Dinc(1997)、Knudsen&Koh(1997)、Karlsson(1999)、Hanham&Banasick(2000)、Sirakaya(2002);其次是采用部门劳动生产率(Ledebur&Mooman(1983)、Tmmer&Szirmai(2000)。在近几十年的文献研究中,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不仅在经济学和地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其分析模型也得到了不断修正与拓展。Thirlwall(1967)提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思想,将研究时段分两个或更多的时段,以减少对产业结构中激烈变化信息的忽略,并且Richard&Prentice(1988)以新英格兰为例做了动态偏离份额的实证分析;Esteban-Marquillas(1972)引入了同位概念(homothetic concept)用来解释产业结构影响与竞争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增加了被称为分配影响分量的第四分量;Nazara&Hewing(2004)在偏离一份额分析中结合空间结构,考虑到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且推演了20种含空间结构和不含空间结构的区域增长分解公式;姚芳等(2007)通过修正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指标,解决了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来研究国家层面的经济问题时,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世界区域内的问题。

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周起业&刘再兴(1989)、崔功豪(1999)对该方法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此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仅仅是将传统的静态模型应用于一个特定区域、特定的产业部门中。虽然史春云等(2007)年将国外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研究述评的形式介绍到了国内,但是对这些模型的应用检验在国内文献中尚不多见。因此,本文在推导动态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型的同时,选取西部12省市为研究区域,以中国作为背景区域进行应用分析。

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一)动态偏离一份额法的基本思想

传统偏离一份额法是相对静态的,无法揭示考察期内各时间分段对总体变化的贡献与影响,以及时间纬度的变化趋势,因此引入动态化的思想,即将考察时间段作进一步细分,分析每个时间分段各区域、各产业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假定某大区域含m个下属区域,各个下属区域i(i=1,2,…m)按照某种分类依据可分为n种产业部门,设区域在经历了时间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发生变化,则可将经济规模在t年内的总增量分解成t-1个分量,以上标“p”表示第p年相对于前一年的增量,则可以将考察期的区域经济增量分解成如下的形式

其中Gij、Nij、Pij、Dij分别表示区域总增量、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因此,问题的实质就是,通过将时间段细分到年,如何得到考察期内每一年的份额增量、结构增量和竞争增量。

(二)动态偏离一份额法的推导

假设区域基年和末年经济总规模为bi,o,和bit,以bijo和bijt分别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基年与末年的规模,并以Bo和Bt表示下属区域所在大区在相应时期基年与末年的经济总规模,以Bjo与Bit表示大区域基年与末年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则可得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O,t)时段的变化率rij=(bijt-bijo)/bijo (j=1,2,…,n),区域i所属大区的经济规模在(O,t)时段的变化率为M=(Bt-Bo)/Bo,区域i所属大区第j个产业部门在(O,t)内的变化率为Rj=(Bjt-Bjo)/Bjo(j=1,2,…,n)。

下面介绍推导动态偏离一份额法的计算方法。

又因为

三、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应用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1997年为基年,2004年为末年,利用中国和西部12个

省市1998年~2005年统计年鉴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当年价),并且根据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对工业部门进行删减,最后分为37个工业细分部门,利用传统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12省市1997年~2004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传统偏离一份额法的分析结果

由表1可见,在研究期间只有四川省的总偏离分量为正,即只有四川省工业部门的实际增长值要大于预期值,也就是说在1998年~2005年四川省工业部门增长总体状况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反,除四川之外的西部11省市的总偏离分量为负值,说明它们的工业部门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从结构分量来看,甘肃、内蒙、宁夏、青海、陕西和四川的结构分量为正,说明这6个省份的工业结构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陕西省和四川省在工业结构上占据较大的优势;而广西、贵州、、新疆、云南和重庆的结构分量为负,尤其是云南省,工业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起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从竞争分量上看,只有四川和云南的竞争分量为正,说明这两个省份工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产业部门占了较高的比重;而其余西部10个省市的竞争分量为负,说明这10个省份的占主导地位的工业行业增长势头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从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的绝对值对比看,只有新疆竞争分量的绝对值小于结构分量的绝对值,其余11省市正好相反,因此在西部地区(除新疆外)竞争力是决定工业经济增长水平的主要因素。

(三)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分析结果

从表2的数据结果可以得出陕西省工业行业部门增长特点的总体判断,显然,表2总计为1998年~2004各年对应项之和。各年度的结构分量基本上维持在32亿元上下,年际间波动比较缓和,总体上逐年成递增状态;而竞争分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上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之态势,2002年增幅最高,2004年为最大的负增长。透过这一现象,进一步分析引发波动的主要原因,图1为陕西省典型工业行业部门竞争分量的逐年变化结果。

由图1可见,传统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所揭示的只是末年相对于基年的整体变化,或者整体变化的年平均水平。图1中采用平均值表示传统偏离一份额法的分析结果;而动态偏离一份额法则可以揭示不同年份波动的规律。由图l可知,各典型性工业行业各年的竞争分量围绕着平均值上下呈不同幅度的波动,结构分量的分析结构也呈现类似的现象,这种波动现象是传统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所无法揭示的。通过图1可知,各工业行业部门对总竞争分量的贡献呈现先升后将的态势,例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结构分量在1998~2004年,分别为-6.12、-1.98、-10.88、1.49、11.29、16.95、-178-24亿元,增量由负到正再到负值的现象,而静态分析结果仅得出-167.49亿元的平均值,完全将2001、2002、2002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对竞争分量起正贡献作用的事实掩盖了。

由此可见,传统偏离份额法仅仅用一个数值反映考察期始末的变化是不够的,它甚至淹没了不同年份间的先增长、后减小的剧烈波动的特征。而动态偏离份额法恰好可以真实地反映这样的波动性,使得其分析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四、结论与讨论

第9篇:总部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实际操作

一、企业集团建立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意义

经济运行分析是指运用经济的、财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集团及时掌握和评价各子公司在各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保障出资人资产安全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走势,是企业集团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子公司提高市场经济驾驭能力的基本功。对于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产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设计思路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以“一条主线,三个方面”为宗旨开展编制工作,即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这一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业务管理——及时进行业务发展导向;综合协调——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这三个方面工作。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运行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三个坐标轴构成,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分析坐标体系。其中,⑴运行监测是手段,通过对各子公司经济运行情况的纵向监测、对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的二维模式构成监测数据网,全面反映产业经济运行情况;⑵数据统计是基石,通过搜集、整理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重点数据,准确地量化反映经济发展态势;⑶汇总分析是结论,根据获得的详实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从反映情况、归纳分析、问题预警、措施建议四个层次逐步深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出具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根据财务报表和统计资料反映出的指标状况,从产品的合同、收入、支出、利润、主营业务运行情况、资产经营状况、人员情况、市场状况及前景、竞争对手对本单位的影响、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运用财务和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

1、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外贸收入等经济指标,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新产品研发投入费用等内容,概括反映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包括:⑴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运用销售收入、利润、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效益指标反映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的效益增减情况,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给予客观的概括和预测。⑵科技创新情况,运用科技创新强度(即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开发费用、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重点管理指标,阐明分析。

2、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

⑴主导产业经营情况。将本单位的主营业务归入主导产业的相应类别,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研发费用、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数据,反映主导业务领域经营情况。⑵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在总业务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对总体盈利或亏损做出因素分析,为产业导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重点产品/项目进展与市场开况

⑴重点产品/项目经济运行情况,对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点产品/项目,通过本月新增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新签订合同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反映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⑵重点产品/项目市场开况,通过新合同签订/中标、营销渠道建设、产业合作推进等市场开拓的重大事项,反映产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优劣势等因素分析,说明重点产品/项目的市场开况。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项目简介,投资总额(包括自筹资金、国家拨款、银行贷款),预期效益(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方面进行说明。

4、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根据大量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指标的升降、市场的大小、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情况,通过总结、归纳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关键的因素和重要的原因,给出发展趋势的判断或提示,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四、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管理制度及保障

1、信息来源

各子公司每月搜集一次经济运行材料,包括上月财务数据(财务标准报表)、产业实施情况,认真编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月度经济运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集团领导。

2、工作要求

各子公司信息统计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对编制上报的统计报表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所有对外提供的统计报表必须保持内外口径、前后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日常评价与管理

企业集团按月对各子公司上报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和各类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按季度进行情况通报,对报送材料及时、内容质量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多次不能及时报送和材料内容质量差的单位提出警示。每半年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工作通报会,总结分析企业集团当期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体系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