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盘古开天地课件精选(九篇)

盘古开天地课件

第1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有一道思考题,内容来源于著名的“汉诺塔”问题。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在一座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其中一根针上自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根据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一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毁灭。因此,能否依托丰富的背景资源,将一道题拓展成一节课,让它承载更多的教育价值呢?我们将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了“神秘的‘汉诺塔’游戏”一课,借助游戏的形式,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体验“化繁为简找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2.经历收集有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再验证猜测这一系列数学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从游戏开始,这个游戏和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有关,叫作“汉诺塔”游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微课)

2.激发需求。

师:这个传说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不可能,因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啊!

生:我觉得也不可能,搬完这些圆片几十年就够了吧!世界怎么可能毁灭呢?(部分学生点头附和)

师:搬完这些圆片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呢?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汉诺塔”游戏的神秘面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一开始,就从“游戏”切入,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的数学学习与以往不同。运用微课播放,创设生动情境,介绍“汉诺塔”游戏的古老传说,引发学生的讨论,激发研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自主探索。

(1)化繁为简:1个圆片的移动。

师:玩游戏前先要明确游戏规则,你能看懂吗?

课件出示:盒内有①号、②号、③号三根杆子,你能借助②号杆子把①号杆子上的圆盘移到③号杆子上而不改变圆盘的上下顺序吗?最少移动多少次呢?

移动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大圆盘不能放到小圆盘的上面。

师:如果按照传说,应该有64个圆盘放在①号杆上?怎么样,我们试试?

生:太多了,可以从少一点的数量尝试,再看看有没有规律。

师:1个圆盘要不要试?至少移动几次?

生口答,师课件动态演示:直接将红色圆盘从①号杆移动到③号杆上,移动1次。

(2)明确规则:2个圆盘的移动。

师:那么,2个圆盘至少移动2次吗?

生:不行!至少3次。

生边说,师边课件动态演示:

② ③][第三次][第二次]

师:两次为什么不行呢?

生:这样大圆盘就要放在小圆盘的上面了,违反了游戏规则。所以要将小圆盘先移动到②号杆,大圆盘放到③号杆上,小圆盘再放过去。

师:也就是说,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先将大圆盘放到③号杆上去,小圆盘就要先移动到其他杆上。我们用图将刚才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板书演示)。

(3)亲身实践:3个圆盘的移动。

师:如果有3个圆盘呢?又至少需要移动几次呢?拿出学具,同桌合作,边操作边把移动的每一步都记录下来。看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少的移动次数找到。

生进行操作尝试,绝大部分组都移动成功。

师:成功的请举手!最少需要几次?哪组同桌愿意上来给我们展示?

② ③][① ② ③]

(4)激发疑问:4个圆盘的移动。

师:3个圆盘的移动看来难不倒大家,如果增加到4个圆盘呢?再试一试!

师巡回,发现大部分学生有困难。

师:移动成功的请举手。(只有几组同桌举手)有什么困难吗?

组1:我们移着移着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组2:我们移对了,但好像是碰运气啊!

组3:我们觉得要将大圆盘先放到③号杆,但后面怎么移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师:看来,需要先梳理一下!再回过头分析一下3个圆盘的移动,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2.发现规律。

(1)梳理思路:3个圆盘的移动过程。

师:仔细观察移动过程,我们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生:要设法先将大圆盘移到③号杆。

师:那么小圆盘和中圆盘就要移到②号杆,至少需要几次?你怎么知道的?

生:3次,刚才2个圆盘移动时已经尝试过了。

师:这时,大圆盘就能移动到③号杆了,又需要1次。接下淼乃悸肥鞘裁矗

生:将小圆盘和中圆盘想办法移到③号杆。

师:2个圆盘移到同一个杆上,至少需要几次?

生:和刚才一样还是3次。

师:一共是3+1+3=7次。移动3个圆盘的过程中借助了移动2个圆盘的经验。

师:想一想,移动4个圆盘,你有思路了吗?

生:先将上面3个圆盘移动到②号杆上,借助前面的经验,至少需要7次;最下面的大圆盘就可以移动到③号杆上,需要1次;再将②号杆上的3个圆盘移动到③号杆上,又至少需要7次,一共是7+1+7=15次。

师:有思路了,试试看!

(2)归纳推理:多个圆盘的移动思路。

生操作,师巡回,大部分学生都移动成功。

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4个圆盘移动的过程。(微课演示)

师(顺势追问):5个圆盘呢?

生(很快口答):借助4个圆盘的经验,至少需要15+1+15=31次。

师(继续追问):6个圆盘呢?

生(很快口答):借助5个圆盘的经验,至少需要31+1+31=63次。

师:如果有更多的圆盘,还能继续往下推吗?

生(自信):能!

【设计意图】在研究之前,通过讨论,达成可以用“化繁为简”的思路进行研究的共识。接下来,分为三个层次,逐步推进研究进程。首先,1个圆盘和2个圆盘,借助flas的课件演示,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自由拖动圆盘,在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游戏的规则。接着,3个圆盘和4个圆盘,借助学具进行操作,当学生发现4个圆盘移动有困难时,因势利导梳理3个圆盘的移动过程,归纳出移动的一般思路。最后,依据这样的移动思路,学生脱离实物操作,以此类推,借助n个圆盘的经验就能推理出(n+1)个圆盘的移动次数。这一过程中,数学思考贯穿始终。

(三)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1.深入思考。

师: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古印度传说,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现在能个圆盘至少移动几次了吗?

生(困惑):必须先推算出第63个圆盘的移动数,要想推算第63圆盘的移动次数,还要推算第62个圆盘,要一直往前推算呢!

师:看来还是比较麻烦,那么有没有更加方便的规律呢?刚才我们是纵向观察的,横向观察看看,还有其他的规律存在吗?

生:圆盘个数n,移动次数2n-1。

师:现在可以个圆盘至少要移动几次了吗?

生:264-1。

师:到底需要移动几次呢?请计算机来帮忙,最少需要移动“18446744073709551615” 次才能完成操作。

生发出惊叹。

2.解决问题。

师(课件演示):假设搬1个圆盘要用1秒钟,就有18446744073709551615秒。1小时有3600秒,1天有24小时,1年我们以365天来计算,这样大约是五千多亿年。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宇宙从诞生至今还仅137亿年,地球从诞生到现在,也才只有大约46亿年的时间。看来,众僧们耗尽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完成金片的移动。

师:现在,你们对这个印度传说怎么看?

生:要这么多年才能搬完圆盘,这个传说也是有可能的。

生:如果传说是真的,也不必担心,世界末日还远着呢!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学生找到了递推的规律。可是,要解决64个圆盘至少需要移动几次时,发现还是比较困难,产生了进一步寻求横向规律的需求。这样“先破再立,再破再立”的环节设计,打破思维框架,将研究推向高潮。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对照课一开始时的讨论,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提炼方法,自主建构

1.提炼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边玩游戏,边探索规律,现在“汉诺塔”游戏在你心中还神秘吗?你知道了它的哪些秘密?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

根据生的回答提炼出结论:化繁为简―借助经验―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2.自主建构。

师:这样的数学探究过程我们曾经运用过吗?

生(恍然大悟):烙饼问题、打电话、图形找规律……

师:是的,数学问题有各种不同,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却是相通的,我们要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这一类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了充分的活动体验。回顾研究过程,提炼出“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初步感悟到这一策略不仅能解决“汉诺塔问题”,还能解决这样的一类问题,将策略进行推广,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一)游戏背景介绍:激活思维点

将一道题拓展成一节课,就是要让知识承载更为丰富的教育价值,驱动学生去自主探索。课一开始,通过播放微课,创设游戏情境:在神秘的音乐声中向学生娓娓道来,“汉诺塔”游戏源于一个古老印度传说,课堂被浓浓的人文气息包围,数学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那么,古老传说中的预言真的会实现吗?学生的各种猜测将今天的学习聚焦到一个问题“按照规则移动64个圆盘,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呢?”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游戏环境支撑:提升思维力

游戏是“形”,思维是“神”,如何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力?教学环境的有力支撑,让思维层层递进。1个圆盘、2个圆盘的移动是基础,利用flas,随着学生的回答,圆盘可以随意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游戏规则“小圆盘必须要在大圆盘的上面”,初步感知移动策略“首先要将最下面的圆盘移动到③号杆,上面的圆盘必须要先移动到其他杆上,让开位置”。3个圆盘的移动过程是关键,借助实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用画图记录移动的过程;当4个圆盘移动碰到困难时,教师再顺势引导梳理3个圆盘的移动过程,运用微课进行直观演示,进一步感知移动策略“4个圆盘的移动可以借助3个圆盘的经验3+1+3=7次”。多个圆盘的移动是迁移,脱离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操作,运用1~4个圆盘的活动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形象上升到抽象,归纳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游戏方法提炼:营造思维场

第2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1992年,北京文物市场的首场艺术品拍卖有“2188件上至商周青铜器,下至近现代书画,以及明清官窑瓷器、玉器等文物艺术品”,总共得款300万元。1993年,在中国书画拍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朵云轩首届字画拍卖会”上,155件书画作品,经卖方四处招揽及海内外买家踊跃竞投,成交额最终为835万元。然而去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达576.22亿元,“产生超亿元的作品28件”。

谁会想到,短短20年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竟能有如此巨大变化!尤其起步不是太早的“北京保利、中国嘉德两家公司成交额双双突破百亿,超过国际上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以至安德鲁博士在2012年3月的欧洲艺术基金会上在《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中惊叹:“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去年的30%,一举超越了美国的29%,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结束了美国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

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这一刻,当然是划时代的。无怪乎国人把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又称之为“财富时代”。

收藏不是富人专利

或许,中国由于跨入了财富时代,“收入不高的文人已无法进入高端藏品的收藏圈”了。但是,收藏不属富人专利,“钱多未必能收藏到真品和珍品,关键的还是学问,以及学问之下的眼力。”

针对瓷器行情,有文章称:目前“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不等,可见元明清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牛气冲天。不过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赝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在买入时,一定要加倍小心”[1]。

有关富人的收藏,笔者见过不少。有的收藏“大家”,满屋子假古董;有的花上近百万或数百万竞拍来的、业已被锁进保险箱或存放于银行库房的一件件“明清珍品”,却是当下景德镇造假高手的一些杰作,因而,“学问才是真本事”。收藏的乐趣,原本就是赝品堆里的寻寻觅觅、于真真假假中练眼力长见识,工薪阶层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现在,一些大拍卖行的门槛高了。以前,怀揣50万元,拍卖行可能把你当爷看,如今,这50万元刚够作保证金领个普通牌子,有的拍品,须保证金100万、甚至更高。当然,并非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瀚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中贸圣佳这六家拍卖公司的大拍才有好东西。他们的四季小拍,以及各省市的拍卖会,都会有宝可觅,收藏者应当多多关注。

以前,觅宝、捡漏,要么去地摊,要么去文物商店。1992年,笔者用1500元在地摊上买到一件稀世的带款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贯耳三足炉[2],又花7500元于上海文物商店到手一件顺治五彩八仙一统瓶。当时,文物店将瓶的时代定为清中期。经笔者告知,在其两年后所出的《清代瓷器赏鉴》一书中,此件原本应当转交给上博的五彩人物瓶(注:上海博物馆至今没有顺治时期的五彩人物瓶),才得以正名。[3]

如今,古董行情飞涨、且赝品满目。但是,机会与陷阱共存。人们大可到古玩城,到海内外诚信度较好、销售情况颇佳甚至比较火爆的拍卖行觅宝,还可在大大小小的拍卖网站上拾漏[4]。总之,“漏”,年年有,时时有,处处有,甚至永远有。除需要一定财力,关键看学问,以及学问之下的眼力。

我的收藏理念

“藏之不用,不用何藏”的藏,这里指搜集、收藏;用,指研究、使用及其展示。

抑或骨子里对古物有种与生俱来的恋情,笔者于1982年便开始收集钱币与铜镜。1988年起将目光转向瓷器收藏,迄今积累的古代瓷器已逾千件,几乎涵盖了瓷器历史的各个时期。在积累瓷器藏品期间,以个人的心得和收藏实践,先后写有《赏陶识瓷》《瓷器收藏实鉴》《说罐论缸》等五本著作,并在国际研讨会和《收藏家》《收藏》《文物天地》及《解放日报》《中国文物报》《人民日报》《收藏快报》等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达90余篇。

本人搜集铜镜的数量不多,总共二十余面。然而,我填补了“上博”在铜镜收藏中,对商代双凸弦纹铜镜的空白[5]。为此,上海博物馆在馆内举行了铜镜捐赠仪式,还于次年,在底楼大厅的捐赠者金榜上,镌刻上笔者的名字以示表彰。据悉,能获此殊荣的,近些年来全国寥寥无几。

2012年6月,《收藏》杂志的记者采访时问我:“50万元可买些什么古董瓷器?”碰巧笔者两年来,花45万元添了26件陶瓷,便回答:“50万元,可买一些包括官窑在内的自己喜爱和需要的藏品。”[6]

现在,从地摊上捡漏,已没有什么可能。而此26件器物,来自北京、上海中小型拍卖公司的拍品有23件,来自洛阳、上海和美国店铺的各一件。

为什么说,可买一些“自己喜爱和需要的藏品”呢?

其一,古董价值昂贵,世上没人能随心所欲。其二,笔者有幸于去年获得北京“龙腾榜2009-2010年度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家”称号及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的“陶瓷收藏鉴赏家”称号。作为一名收藏家,尤其作为一名草根收藏家,当不负此誉。然而本人不是富人,没有公司亦没有企业。为将“收藏”事业进行到底,只能把有限资金放大用,才可更多地获取那些被低估了的珍品。其三,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上海金城文物专修学院等处的授课以及其他场所的一些讲课讲座,无不以实物为教材。而这些“眼学”标本,以标准件或典型器最为适宜,故不时需完善与补充。

世上有不少人,因为有钱,才涉足收藏领域。可是,对于“起步靠6000元、并要养家糊口”的我来说,是“收藏”养育了我[7]。

回想起行走在收藏圈子里的这数十载,尽管时时感到囊中羞涩,但由此亦深深体会到: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第3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3月19日,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以《救人最重要,我没时间去想别的》为题,报道了漯河市一位武警战士路遇一位老人摔倒,不顾行人善意的劝阻,执意将老人扶起来一事后,在漯河市、平顶山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市民打来电话畅所欲言,其中更有不少老年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如今扶老人不再是个简单的话题,虽然有不少让人伤心的事情发生,可主流没变:人们的爱心依旧,看见他人遇困,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去帮忙;绝大多数老人被帮助后都会感恩,讹诈他人的只是极少数。

⑴请你结合新闻内容,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⑵针对社会上“扶人反被讹诈”现象,请你代替老人呼吁人们正确对待这类事件,你会怎么写?(不超过70字)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近日,一股“最炫文言风”的活动在某社交网站兴起,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其内容集纳了众多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涉及诗歌、歌曲等文艺作品。一时间,网友兴致高涨,纷纷开启文言文模式。更有网友抛出攻略,给出速成古代文艺青年的三步法。而在这股“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的同时,“古典文化回归”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

这股被叫做“最炫文言风”的网络热潮发酵至今,已在新浪微博累积了将近30万条的讨论。请你对“最炫文言风”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而前不久,珠算的申遗成功,又勾起了都市人对算盘的回忆。可是,都市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寻到算盘的踪影呢?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地进行调查后发现,多数人已不再使用算盘了,只有古玩城、中药材市场等地还可以寻找到算盘系列物件。

材料二:“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这些珠算口诀你还记得吗?珠算正式申遗成功,尽管淡出绝大多数中小学课堂已久,但合肥的十里庙小学依旧将珠算排进一至四年级的课程表,全校千名学生也每日必跳“珠算操”。12个两位数相加,二年级的“牛孩子”们7秒得答案,“脑中拔珠”更是快过记者手中的计算器。

探究结果:

4.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给围棋、书法、绘画各写一句话。

示例:古琴:高山流水万壑松,情思悠悠荡碧空。弹奏千载弦未断,天籁尽收瑶琴中。

仿写:

仿写:

仿写:

5.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文明旅游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了提倡文明旅游,你所在的社区也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

⑴社区开展以“文明与旅游同行”为主题的文明旅游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帮助拟写文明旅游提示语。

⑵埃及神庙刻字事件,故宫铜缸刻字事件,让“到此一游”的陋习广受诟病。请你为解决这一陋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史上也很重视文明警语,请你写出两则。

6.阅读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请你选择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的我、 的我、 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 、你的 、你的 ;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A. 沸腾 深思 迷惘 富饶 荣光 自由

B. 迷惘 深思 沸腾 富饶 荣光 自由

C. 沸腾 深思 迷惘 富饶 荣光 自由

D. 沸腾 深思 迷惘 自由 荣光 富饶

7.为下面一段文字选择恰当的结尾,正确的一项是( )

现在许多广告水分太多。它集形容词之大全,美好到可以把豆腐渣说成一朵花。其实广告越是自吹自擂,消费者就越是不买账。其结果是事与愿违。_________。

A. 广告还是少掺水为好

B. 广告还是少用形容词为好

C. 广告还是八月十五看月亮――正大光明好

D. 广告还是铁锤砸石头――实打实好

8.“海囤族”是网络新词,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囤族”,请概括出三个关键词。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答案】

1.⑴“扶不扶”何时不再讨论 ⑵我们摔倒时,如果你在跟前的话,不扶,我们没啥怨言;扶一把的话,我们会感到温暖。别有那么多顾虑,“扶不扶”与道德无关,大家本着良心做事就行。

2.示例:这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层次、有一定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网民,在展示语文智慧。虽然网民的目的在于娱乐和游戏,而非语言创造,但“最炫文言风”在娱乐的同时,也展示了古汉语的魅力,可以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和对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3.示例:珠算申遗成功,珠算课程有望列入小学选修课。

4.围棋:枰盘峻险任纵横,黑白对弈步步惊。或:绝妙残局伴长夜,棋子敲落满天星。书法:真草隶篆异彩呈,熔古烁今一脉通。或:龙飞凤舞传神韵,翰墨飘香中国风。绘画:水墨交融意无穷,妙笔绽开万紫红。或:娇美山河谁装扮,不问日月问丹青。

5.⑴示例:旅游美时美刻,文明随时随地;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文明游天下,快乐你我他。 ⑵对于此类的不文明现象,可以考虑通过创新旅游产品进行化解,例如设立涂鸦墙以改进游客到此一游的乱涂鸦。 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

6.B

第4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首先,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但经常令历史教师苦恼的是,好多书借不到,更买不起;只能靠手边的一些书来应付教学,无法达到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目的。这个问题现在容易解决了,如果上网看看,就可以发现网上的资源浩如烟海,五花八门,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可以说极为丰富。我仅查了一下首都在线、搜狐、新浪、雅虎中国、网易五大网站,就发现:在首都在线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5个分类目录、1084个网站、92886个网页;在搜狐网中,可以查到2983个关于历史的网站或网页;在新浪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46个目录、1399个网点,仅社会科学栏的历史类中,就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论坛与聊天、考古学、研究机构、史学理论、科技史、人类大屠杀史、文革纪事、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通史、艺术史、哲学史、地域文化等18个大类、478个网点,其中仅现代史类就有四个网点;在雅虎中国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57个类目、871个网站;在网易社会与文化栏的历史类中,就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652个网站或网页,其中中国历史490个,世界历史191个。每个网站都列了详细的目录,许多网站还列了友情连接或搜索引擎,例如历史时空网站就设了“网络极速导航”,列出了210个网站的名称。从这些网站,还可以再查到别的网站,找到想看的内容。从原始资料到最新动态,都可以从网上看到。例如《历史教学》杂志,就可以在“龙源国际”或“龙源国际名刊网”上及时地看到。更为难得的是,在网上还可以看到很多没有公开出版的书籍或发表的文章,以及台湾、香港和国外的很多研究资料、动态和教学情况,使自己大开眼界。例如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办的“史学连线”,就分了中国史、世界史、专史等七个栏目,内容非常丰富。凡是网上的文章,只要有兴趣,马上就可以下载或打印出来,真是方便极了。如果不断地以网上的资源丰富自己,自己的历史知识就一定能很快地丰富起来。

    其次,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很多网站都有关于历史教育的内容,例如在雅虎中国网中,就可以查到关于历史教育的3个类目和174个网站。有些网站,是专门登载图片的,例如“中国百年史图片展”,就收集了大量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图片。有的网站,则不仅有图片,还有现成的课件等内容。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网”中,就设了教学理论、试卷交流、史学论坛、电脑学习、网页制作等栏目,其中“课件下载”栏目中就有初中历史第三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初中历史第四册《蒋家王朝的覆灭》、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等课件。在佛山教育信息网的“中国历史教与学”网站中,也有不少历史试题和教案,还有《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独立战争》等课件。看看这些网站,不仅可以学到外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看到外地的试题试卷,下载现成的课件,还可以学到制作课件和网页的技术。如果把这些课件等用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肯定比仅仅挂几张图表好多了。我们中央党校这学期提出在主体班次要有50%以上的课应用课件,各位教师虽然是初次制作,有的课件还比较简单,但应用之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员普遍反映很好。挑??

    再次,还可以利用光盘在电脑上教学。现在不仅在大学中电脑比较普及,一般的中学也都设了电教室。有了电脑,就可以用光盘进行教学,而现在已经出版的关于历史的光盘很多。例如由西北大学编写、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制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大型多媒体光盘,就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张光盘,包含了7000张珍贵的图片,20分钟影视片断,30分钟录音解说以及虚拟动画片断,并增加了近200万字的文字教材,引人了近400万字的《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库》,涵盖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和着述。这套光盘,已经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改革》教材。如果利用这样的光盘进行教学,就会非常生动形象,引人人胜。

第5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我每天盘玉不已,专心一意,好像玉魂附体。有小诗为证:我与古玉,融为一体;爱不释手,须臾不离。一往情深,心旷神怡;不解之缘,自有天机;盘摸对话,心有灵犀。假设意外失去,我恐怕会失魂落魄,不能自已……

铭记“第一次”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许多的第一次,不足为奇,但我愿铭记我这最新的“第一次”——第一次在胸前佩戴了一块古玉。

以前我也曾试挂过一两件玉饰,都因感觉不自在而瞬间摘下。这次是一枚红山文化时期的古玉,像一只刚刚出壳、尚未睁眼的鹰雏儿,张着求食的大嘴,形神毕肖。我视为至爱之物,放在左裤袋、右裤袋、上衣口袋里,都觉不理想;放在抽屉或提包里,也不称心。于是试着挂在了胸前,果然十分如意。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古玉,送我古玉的任楠先生是位知名的红山古玉收藏家,当时他郑重其事地叮嘱我,“这是一件真的红山古玉,你好好留着。别人怎么说是假的你都别信。”

这件古玉起初不太起眼,品相灰白,像是粗粝的石头,而且半大不小。但经我佩戴和用手盘摸一段时日后,逐渐变得细腻,活脱脱一只令人怜爱的鹰雏儿。形状也显小了,出落得大小适中,而且圆润如肉冻儿,细嫩似婴儿肌肤,我越发喜爱,须臾不离。

我与这件古玉很投缘,那神似一只鹰雏儿的造型,一副天真无邪、柔弱无知的小样儿,正是我神往的“人之初”、“婴儿乎”;它的全身弯曲,刚刚破壳,嗷嗷待哺,正是新生命的象征,有着纯洁的美感和无穷的生命力……于是这第一块古玉成了我心仪的吉祥物。

融入生命里

自我与第一块古玉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

除任楠送我的外,我在地摊上买过古玉,随红山文化科考队在废弃的被盗古墓地域偶尔也捡到古玉,每次都让我欣喜不已,每件古玉都成了我的至爱和生活、生命的一部分。

废弃的被盗古墓地域面积大,捡拾古玉好比大海捞针,但我每次总有所获,藏友们都笑说我与古玉的缘分大。在地摊上,我会倾己钱囊,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也不讨价还价。有一次我看中一只好看的猪龙,别人都说是石头而犹豫不决,我却果断地买下,后请任楠帮我掌眼,确认是一件五彩沁猪龙,是件好东西。任楠积收藏古玉几十年的经验,曾率先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独创的鉴别红山古玉的“任楠方法”。

我收藏的古玉,几乎每件都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在野外河滩,任楠做一小游戏,他边开车、边向车窗外扔了一件小古玉,然后停车让大家回头去找,看谁能捡到,谁捡到算谁的。在参与的几位朋友中,数我的积极性高,我根据车速和时间,不断扩大范围,仔细寻找,始终不肯放弃。就在别人几乎绝望时,我找到了,众人刮目相看,我则喜不自禁。

我天生爱石头,更爱玉石,最爱古玉。玉养人,人养玉,尤其是古玉,古朴稚拙,神韵迷人,是五千年甚至万年前的古代先人们的智慧结晶。特别是经人手长时间盘摸,会脱壳、吐浆,变熟、变透,最后脱胎成塑化,美轮美奂,不仅有独特魅力,而且使人修心养性,其乐融融。

我退休后,空闲时间几乎都在赏玩古玉,我成了“玉不去身、手不离玉”的盘玉人,“盘玉养生,玉汝于成;享受过程,愉悦余生”是我的写照。

早上起床,我戴着我的吉祥物晨练,一次又一次地把头向脚部靠近,直到古玉平躺在床面上。这已然成为我首要的功课,做完后感到身心轻松,而小古玉则成了检验我晨练效果的参照物。

平时只要有空,我就会盘玉不已,乐此不疲,我的“甲子后”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充实愉快,丰富多彩。我对古玉真正做到了玉不离身、爱不释手。我深感“书中固有颜如玉,岂比手上婴儿肌;上天赐予古玉缘,爱不释手似胶漆。”

过去我看到一块漂亮的古玉,常想如能得到这样一块古玉足以让我一辈子无憾了。现在我收藏的红山古玉早已今非昔比,让我感到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可以说,我从未对任何身外之物的爱达到如此专一和痴迷的程度,它们已完全融入到我的生命和灵魂里,难怪我不敢想像如果意外失去我最珍爱的古玉,我会失魂落魄,不能自已。

随缘来与去

我对古玉的感情似乎与生俱来,心中充满了喜爱、痴迷;同时知足知不足,贪多又慷慨。我说,我对什么都不太在意,唯独对古玉情有独钟,难以割舍,甚至不知足,但我绝不自私。

我对古玉痴迷、虔敬,故而不肯轻率送人,更未卖过一分钱。我自称是古玉的有缘之人、收藏之人,也是它们的遣送之人、随缘之人。我很赞赏收藏家马未都的一句话:“收藏是人生的享受。真正的收藏家,买东西就是为了欣赏,跟是否升值没关系。”

我对收藏红山古玉多多益善,但对遣送红山古玉同样慷慨大方,从不吝啬。古玉随缘来,也当随缘去。正如大收藏家王世襄所言:“由我得之,由我遣之。”我送我的至爱亲朋、同道挚友等的古玉数十件,从不求回报,所有的得玉者无不笑逐颜开,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凡事求之不得,得之不求。得玉者皆为有缘之人,善良之人,可谓有缘千“年”来相会。我送人古玉,有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有的像在完成一项历史使命,更多的则如同看到自己的女儿找到中意的婆家出阁了一样甚感欣慰。尽管送出的古玉数量可观,也如同父母不会忘记每一个出嫁之女一样,它们都珍藏在我的心里。诚如戏言:“上苍委我保管员,古玉进出皆随缘;秉承天意嫁‘千金’,有缘之人笑开颜。”

TIPS:古玉收藏入门

1.心态要平和

收藏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不要抱着捡大漏的投机心理去买东西。买东西收藏是为了怡养情致,是精神上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聚财、赚大钱,这样或许能避免一些诱惑。

2.不要贪多、贪大

初学的古玉收藏者,对深不可测的古玩市场要谨慎小心,可以先买一点自己喜欢的小件,不要贪多、贪大。这样买对了更好,买错了也没有多大损失,而且可以吸取教训。

3.掌握一些基本常识

就我收藏的红山古玉而言,有一些基本常识可作参照,即“史前古玉12字鉴定法”的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其主要内容是:“净”的对立词是“脏”,脏乎乎、干巴巴或烂得浑身都是窟窿的多是造假者惯用的手段;“熟”的对立词是“生”,就像生、熟苹果一样可辨。出土的老玉又像水煮白萝卜,一半在水上,等煮到水里那段萝卜变了色,就是熟的感觉;“肥”,就是玉中的沁,分为内部肥和外部肥,内部肥是一种虚白的、云雾状的,这种沁是仿制不出来的。“次”是指古玉表面会生成“次生物”。古玉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它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不断“长”出来的,这也是造假者造不出来的。当然,这些参照要辩证地看,不可绝对化。

4.请行家“掌眼”

买到古玉后,可请行家“掌眼”。行家一定要是品行操守好、眼力也到位的真专家,而不是心术不正的伪专家。目前国家并无古玉的真假检测标准,通常是用传统“眼学”鉴定与高科技鉴定两种,而高科技鉴定更令人信服。在显微镜下,真古玉可见有磁珠,这是作假无法仿造的。这是鉴定古玉真伪的最重要的标准。

第6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在我们的概念中,学生这一群体仿佛永远是数码产品潮流的追随者,无论是最新款的手机、数码相机,还是各种各样最新的网络应用,往往都是从学生这一群体开始流行,渐渐成为大家接受的产品。

能够更亲密接触学生群体数码潮流的职业,恐怕非中学教师莫属了。张少艾就是这样一名年轻的中学英语老师。在北京的皇城脚下很不起眼的街道中,隐藏着一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这就是张少艾就职的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27中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她的前身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孔德学校。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剧作家吴祖光、才女石评梅等知名人士曾经在此就读。革命先驱先生也曾经在此任教。

拥有历史的厚重,走进27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让这所身在紫禁城旁边的学校和周围的建筑风格完美融为一体。仿佛古典宫殿建筑风格的飞檐斗拱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相结合,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追求新潮却又不会遗忘历史一样的结合。我们和中学教师的对话也是在这样一个假期的教室里面开始了。

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的,如今已为人师的张少艾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如果真要给数码时代画一个记号,恐怕还真有点难度。

不知道你最近是不是也被网上的一张照片感动—“如果你知道录音带和铅笔的关系,说明你已经老了”,回忆自己的数码生活,张少艾是从Walkman开始的。还是中学生的她也和同龄人一样,喜欢流行音乐,不过那还是卡带随身听的时代,相互传借磁带也是一种有时代代表性的传递感情的方式。

当然,作为比较新潮的时尚学生一族,各种各样的音乐产品也没少接触,CD、MD、MP3、MP4一个不落,现在虽然不太多地塞着耳机听歌了,但是手机上多少也有一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歌曲。

高中时,张少艾也略有攀比心理地添置了手机,虽然早已想不起型号,但她还记得当时因为那个手机是粉色的,的确让她在同学之间收获了不少羡慕。还好那个时候学校并不限制学生带手机,不过规定不让带进教室,即使拥有手机,更多的也不过是关机锁在走廊的柜子中—那时候“拥有”的价值恐怕远远大于实用。

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习惯也在悄悄地改变,查资料借助网络要比泡在图书馆更方便,所以进入大学不久之后,因为学习的需要,张少艾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选择笔记本电脑最主要的原因可不是为了面子的"苹果三件套",而是因为宿舍的空间实在不方便摆上一台笨重的台式机。

对于张少艾来说,数码产品并不是一个产品的划分,而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工作以后,这种追求轻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变化,Wii、PSP等都是张少艾给自己的奖励,喜欢赛车游戏的她还攒了台游戏专用电脑,还专门配了方向盘。

与《数码精品世界》相识,正是在张少艾追求数码生活方式的学生时代,当然在她眼中,不同时期的《数码精品世界》也在悄悄地变化。最早看《数码精品世界》,是为了了解有什么新鲜产品,怎样追风,还要参考杂志上的选购建议;而现在,在杂志上更喜欢看到的是各种产品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样是手机,以前只能打电话,现在却可以变身全程的导游,陪伴每一次旅程,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变化才是数码产品最吸引你我的地方。

相比以前学生在数码产品领域要比老师还先进的现象,现在的教师工作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些技术有很多地方都仰仗数码科技的发展。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已经用上了投影机,而作为教师需要准备的材料也从备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演示幻灯片。走进27中的教室,虽然是同样宽敞的窗户和整齐的桌椅,然而那“七尺讲台”早已经不是那个简单的木头桌子了,打开讲台的拉门里面是很丰富的电子设备,无论是需要连接电脑播放PPT,还是播放各种各样的影音资料,都可以直接连接使用。以前各种教具需要给学生传看,现在可以摆在实物投影台上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无论直观程度还是学生们的观看方便都提高了不少。

最新推广的电子白板教学在原有的投影技术上提高了不少,之前设计好的PPT可以同样在白板上显示出来,而且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可以随堂在白板上对投影的PPT进行各种标注,无论是强调重点还是书写板书都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进行,而白板还能帮你把你所记录的一切存储起来。

当然,如此方便的技术不能成为学生偷懒的方式,所以即使存储下来的重点,也不能让学生Copy走。

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英语课来说还是有很多发挥空间的,以前的英语课局限在老师的一言堂,而依靠这些多媒体设备,可以让课程上的内容生动立体起来,特别是很多课文都是来自英文名著,而关于名著,无论是话剧还是影片,都有各种各样的演绎形式,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们全面了解每一部名著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本身。

当然,随着数码产品的发展,学生和老师之间“斗智斗勇”的机会层出不穷。当然,张少艾做学生的时候,同样经历过课堂上偷偷发短信的日子,不过相比现在的学生一族,还是自叹弗如的—人家不仅早已练就了盲打的水平,甚至可以不看屏幕用手机挂机进行网游,好在手机能够做到的不过是挖矿、钓鱼等仅需要在线时间的挂机操作,不至于影响听课。

在所有的数码产品中,张少艾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最实用的要数U盘。毕竟工作仅仅是固定在教室,不需要各种设备的移动特性,教室里的各种设备也比较齐全,大多数课件只要用U盘带到教室就可以使用了。另外,现在的学生作业也不全是文字了,很多多媒体形式的作业也是通过U盘提交的,各种各样的卡通U盘是个不错的设计,至少能够更方便地分辨交上来的U盘是谁的。

想起上大学时最早接触到的U盘只有64MB,还是当时花了几百元购买的,现在的U盘容量早就达到了当时的几百倍,而价格迅速下降到几十元就能拥有,这样的反差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说到数码产品带来的感动,应该先汇报给各位一个喜讯—张少艾刚刚做妈妈了!拿起她的手机,上面全都是女儿的照片,和记录自己成长轨迹的照片相比,数码化的影音技术的确带来了更多的感动。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还是黑白的呢,而且只有过生日才会专门去照相馆留念,现在有了女儿的张少艾更喜欢用手机记录下女儿的一切,照片、录像,还有那些借助照片组合出来的动画,无论拍照还是处理,依靠手机就能进行,十分方便。然而相比之前的纸质照片,数码的记录既有趣,又能给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还能更全面的记载女儿的每一刻成长。

刚刚10个月的女儿镜头感特别好,天生就是数码摄影的好模特。

目前使用:Lexar Echo ZX

这是一个很小的U盘,整个U盘也就比一个USB接口大一点点,插在电脑上几乎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当时喜欢它也是因为觉得小巧,买的时候U盘还挺贵的,8GB花了300多呢,不过现在有点后悔,个头太小了,放在包里总是找不到,看来盲目追求小也不成。

DP推荐:SONY USM系列U盘

小,容易找不到的确是一个小问题,所以我要给张少艾推荐一个更适合携带的U盘。SONY USM系列就是不错的选择。金属的外壳和收纳式设计可以将USB接口安全地保护在U盘内部,而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像圆珠笔那样按一下伸出USB接口就可以使用,U盘的外形和口香糖的规格相当,放在包里不会感觉到负担,也不会担心不容易找到,并且USB接口还是3.0版本,再大的文件也能迅速复制。

第一款:Ericsson A2618sc

在那个手机还是黑色白色为主色调的时代,一个明快的色彩才是女孩子心中的最爱,家里决定给我买一部手机的时候,我跟着去到了当时的“中复”,一眼就喜欢上了柜台里面那个粉色的Ericsson,虽然只是可更换的彩壳,但是我就是喜欢。

可惜啊,我的数码产品里面手机更换得最勤,那个粉色的Ericsson早就找不到了,只好在网上找一个红色的照片来看看怀念一下了。

目前使用:HTC G11

这是我的第一款智能手机,在iOS和Android之间比较了很久,决定选择Android系统,当然关键的原因在于Android的游戏都不用花钱。

选中G11主要是因为它在智能手机里面算是比较小巧的,而且拍照水平不错,我没少拿手机给闺女拍照片,也装了不少各种各样效果的软件,做了不少有意思的照片出来。对了,iOS后来我也用上了,买了一个iPad。

精品推荐:HTC One X

既然喜欢拍照,那就推荐One X吧,还是HTC,还是Android,用起来肯定不会感觉有任何过度上的不适。相比之下One X稍微大了一些,屏幕为4.7英寸,而且分辨率更高,达到了720p高清显示,拍照更是达到了800万像素,我们杂志的封面都能用HTC One拍出来,拍你家小宝贝的照片肯定也不成问题。

白色更适合女孩子,年轻妈妈也一样,听我的,没错。

第一款:SONY VAIO S

现在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上大学时,舅舅鼓励我考取了心仪的学校,送我一台SONY VAIO S作为奖励。虽然这台笔记本电脑不是我自己挑选的,但是舅舅还是很懂女孩子的心思,知道我喜欢粉色,就为我选择了这款粉色的VAIO S。记得带着它上学之后不久,还在郑秀文的电影里面看到过同样粉色的VAIO S,着实让我兴奋了一把。

毕业后工作不久,学校组织了向贫困地区学校捐助电脑设备的活动,那台VAIO S被我捐了出去,也许那台粉色的VAIO S帮助不少女孩子开起了电脑学习之门呢。

目前使用:HP Mini 210

喜欢它关键是因为它的小巧便携,10英寸的小本比那些大家伙轻松了不少,买这个HP 210的时候学校里面的电子教学设备还不是很全面,不过已经有了投影机,所以喜欢把笔记本电脑带到教室里面用来演示一些内容,不过传统的大家伙背起来实在吃力,所以决定买了一个小的。

刚买的时候还真挺喜欢带着它显摆的,学生看着也羡慕,不过毕竟只是一个上网本,性能还是有点差,主要用来当作播放器,制作课件内容等还是习惯使用台式机。后来学校的设备越来越全面,也就不用带到学校了,在家偶尔上网用。

第7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学着下围棋已是“”中的事。一场浩劫,天地混沌,学生“造反”,学校停课,我们这些教师或进牛棚,或靠边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卖肉摊上得到一本被当作废纸的《围棋入门》,于是乎钻研起来。没有棋,自己画个棋盘,用硬纸板剪成棋子,一半涂上墨汁。走进围棋的黑白世界,简直有点着迷,比起象棋围棋天地更加广阔,变化愈发无穷。等到有了一副真正的围棋时,曾经横行一时的已经,真是世事如棋谁能料,天翻地覆慨而慷。

自从像模像样地手谈博弈以后,在三百枯棋、一方木枰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逸情雅趣,更多的是人生的彻悟。

围棋十分讲究布局,一盘棋开端的布局看上去寥寥数子,实际上举轻若重,关乎全局。这让我想到中国的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想起来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必须胸有全局,走好第一步。凡是精明的企业家,从不盲目开办企业或是设连锁店,无不十分重视此前的市场考察。一位日本名古屋知名百货巨头曾介绍,当初开办前他所作的市场调查,精确预测到每一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收益。这让他大获成功。反之,匆匆布局者,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一盘棋局千变万化,诡秘无穷,往往一个棋子、一步妙着,决定一块棋的死活。谁先手谁就赢,这就是机遇。如今抓住机遇已成为共识,然而在人生的实践中并不那么轻而易举,如下棋一样,得首先发现机遇,高明的棋手总会抢先一步,紧紧抓住,让后察觉者望枰兴叹。

两军搏杀勇者胜,这里所说的勇者,是指既有必胜的信心,又有智谋与韧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围棋比赛是韧的战斗。面对不利需沉着冷静,这才有扭转逆境、化险为夷的可能,否则昏招迭出,溃不成军。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失败有时难以避免,如果失败以后能像下棋一样复盘,认真总结,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就能向胜利迈进一步。

第8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关键词: 水上景观通道 盘龙江 昆明

前言

在巴黎,塞纳河水上交通游览成了旅游观光的必备节目;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游轮往来;意大利威尼斯、荷兰阿姆斯特丹更因水上交通和游览令游人流连忘返〔1〕。在国内,北京1998年就开始了“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广州开始了“环城水上游憩带”工程,……城市河流正被人们赋予了愈来愈丰富的时代内涵,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元素。

盘龙江作为昆明的母亲河,养育了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也曾发挥过巨大的水上交通功能。在新昆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今天,能否还盘龙河一个真实面目,作为昆明城市交通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城市水上旅游观光需要,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盘龙江自然概况和历史变迁

古盘龙江是一条养育了昆明数百万人口的美丽河流。它北起嵩明县西北梁王山的崇山峻岭间,南至滇池东岸官渡区福海乡洪家大村滇池人海口,全长105公里,如一条碧光闪烁的长龙,奔腾纵贯于云南红土高原上最富饶美丽的昆明坝子,注入烟波浩森的五百里滇池,哺育着一千余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人们。〔2〕盘龙江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是昆明境内的最大古河。历史上,盘龙江对昆明的交通运输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今得胜桥上下一段,一度曾是运载客货的大木船集中之地,成为本地水上交通线之一;中小型船只可直达今龙头街的罗丈村一带,大大方便了百姓,今德胜桥、巡津街和罗丈村都曾是古代盘龙江的主要渡口之一。元代文人王升曾写诗描述盘龙江当时的情景:“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船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万物,富昆明之众民。”〔3〕在那时,昆明水上运输规模超过陆地运输。〔4〕时至今天,它仍然是昆明商贸的一个重要交汇点。

历史上盘龙江多次河道壅淤,汛期溃堤成灾,造成昆明城市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为治理盘龙江水患,逐步在修建和完善了松花坝水库,并进行了盘龙江的改造改直工程,使得河道变窄,水流受松花坝水库的蓄积而急剧减少,盘龙江原有的交通功能彻底丧失。

历史上,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盘龙江一度成了恶气冲天的“臭河”。1994年昆明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控制盘龙江污染、综合治理盘龙江的议案,开始了对盘龙江的治理工程。该工程搬迁安置了沿江两岸4868户居民,腾出地方修建道路近6万平方米,疏浚盘龙江淤泥土石方4万立方米,改造截流排污168处,新建各种管网2万多米,并新修和加固了河堤。为配合城市环境整治,实施了盘龙江绿化工程,沿盘龙江两岸建设了宽6—28米的滨河绿化带,这条滨河绿化带把桃源广场、金牛公园、震庄等绿地串起来,宛如给母亲河戴上了一条翡翠项链。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河流水系,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的城市面貌,丰富了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了憩息和健身的场所。

2.重建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的必要性

2.1盘龙江的交通区位优势

今天所说的盘龙江一般指经松花坝水库开始至滇池洪家大村入海口,全长33公里,其中约19公里处于城市中心腹地。在约19公里的城市中心腹地,与盘龙江相连的东西向大小街道有60余条之多,与她相邻平行的是昆明最主要的南北主干线北京路和青年路,不远处还有昆明的传统商业街正义路和螺丝湾等;盘龙江两头挑着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北市商居社区和广福办公居住新区,中间串连着大量的居民点、商业区、集市和机关单位等;随着新昆明南北双向的发展方向,盘龙江沿岸的社会经济活动将更加繁荣,如此好的区位优势无疑是可以探讨盘龙江水上交通线的基础。

2.2盘龙江的景观区位优势

盘龙江地处昆明主城区腹地闹市,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核心景观要素。古老的盘龙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厚的古滇文明,围绕盘龙江的景观资源丰富多彩,现存的如圆通禅院、螺峰拥翠、东西双塔和五朝古桥等;重建的有金马朝??、碧鸡秋色、南坝烟柳和盘龙金牛等;可再建的譬如张渤凿江祠、赛平章德政碑、南坝晏公庙和云津夜市等;现代的桃源广场、金牛公园、孝牛泉、观鸥台、双龙小游园、震庄等绿地及盘龙国庆龙舟赛等;规划中的中心滨江公园、月牙塘公园和北城公园等;随着新昆明城市建设和盘龙江旅游休闲一条街的实施,古老的盘龙河必将焕发时代的青春,再现灿烂的辉煌,成为昆明市区最富观赏价值的风情景观走廊。

2.3重建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的必要性

2.3.1重建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的含义和作用

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是指以盘龙江为载体,建设一条集水上交通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使其具备:

(1)交通功能:能分担一部分城市生活中的客流量和货运量,缓解城市交通。

(2)旅游功能:盘龙江沿岸具有较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别是经过整治后的盘龙江,其旅游价值越来越明显,将盘龙江作为市内旅游景点加以开发,是增加昆明市旅游景点和提高旅游档次的具体体现。

(3)休闲功能:为沿河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憩、游览和开展各项公共活动的娱乐场所。

(4)生态功能:改善昆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昆明城区中心的绿色生态走廊。

2.3.2昆明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的景观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关心,并在

不断寻求理想家园,“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令人无比向往。城市河湖往往决定城市建设的景观形象,纵横交错的水资源形成了威尼斯独特风光,丰富的水文化造就了苏杭江南水乡。2001年初,昆明市论证了建设昆明山水园林城市的课题,水景观不是正在治理中的滇池可以代言的,盘龙江也应该在这个特殊的城市景观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试想,在全城的心脏部位上,出现了这样一片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的水面,风光明媚,山水相衬,如置画中,再加上沿河的人文美景,人们将乐于在此汇集,城市将在这里欢腾。

2.3.3昆明城市交通建设的需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昆明市市区的交通量仍然在不断地增长,昆明市市区交通将有可能真的面临瘫痪局面。单一的实行公交优先等方法,也不是发达城市采用的唯一“解堵”方法,应采取多种可行措施,改善交通形式,实行有效的交通载体分流,只有这样综合规划,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2.3.4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

昆明,作为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凭借的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优秀的遗产,但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祖先的瑰宝已被我们毁坏殆尽,以至于每两年国家组织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检查中,我们的有关部门都磨破脚板,问酸嘴皮,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寻找和打听历史的蛛丝马迹。

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建立,既需要历史文化的支撑,又需要现代文明的补充,而盘龙江就是一种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结合。重建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这不仅是对母亲河的一种回报,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更是对后人的负责。

3. 重建盘龙江水上景观通道的可行性

3.1盘龙江河道通航的自然条件

第9篇: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

[关键词] 古诗文 诵读 兴趣 意境 感悟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三千多年前夫子就教导他的学生:“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特级教师天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古诗文是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我班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展了“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至今五年,效果显著。我是如何带动孩子们“入经典之门,闻古韵之香”的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探法,供同行商榷。

一、好之,乐之――激起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亲切……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这样,学生在诵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从而感受到诵读古诗文的乐趣,喜欢上诵读,并以诵读为乐。然而,如果仅仅单一的用朝诵暮背的办法,读那庄重典雅、抽象凝练的语言,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更有甚者会让孩子在心里上对古诗文产生一种厌倦与排斥。为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在诵读诗歌之前,教师就应采用有效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古诗。如:要孩子们去诵读苏轼的诗,并对苏轼的诗感兴趣的话,可先用小故事引入: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这样的导入,学生对作者机智、幽默的印象颇深,也就会饶有趣味地去研读起苏轼的作品,当然也喜欢去诵读他的作品了。

二、读之,悟之――领悟古诗文的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这就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去品味、感悟,才能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真挚情感。如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先以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阳光三叠》浓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三、引之,放之――促进古诗文的个性化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想象、人生哲理。这些内容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意志品质、想象力培养的绝佳资源。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的熏陶和感染,在教学中抓住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艺术空白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积累,发挥独特的想象,诗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感受古诗文的情趣和哲理。

四、温之,伸之――增加古诗文的积累

古诗文教学还讲究积少成多,为了巩固所学的古诗文,我坚持在每天早读时与学生一起进行十分钟的诵读;每节语文课前与生问候语就是呤诵一首古诗。不用知道诗文意思,常年积累,自然会感知诗文节奏、意境与韵味,文学鉴赏水平与阅读能力自然也会提高。现在我们班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背完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文,进入了《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及初中古诗文等经典诵读。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能适当引进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使精读与博览相结合,既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诗。在诵读宋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时,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孩童奇思妙想的情景中,适时复习了他的《宿新市徐公店》,补充了阅读材料《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学生立刻明白了杨万里的童心不泯,怪不得写出了如此绝妙的诗。如此课内与课外,精读与博览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无不让孩子感受到古诗文的经典。同时还可把相关古诗文内容进行组合:如诗词中比较多的写“山水”、写“送别”、写“春色”等。就以“春”这个话题来说:可以把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另有叶绍翁的、崔护的、杜牧的、陆游的、晏殊的……这样组合在一起,各写春色,异曲同工,在欣赏一幅幅优美绚丽春天美景的同时,可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在吟诵中受其感染加深记忆。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认识就会有一定片面性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想学问深,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常学才能常新。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五年来学生那声情并茂地诵读时时将大家带回历史畅游,从而达到了联想和情感的共识,领会了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绝伦之处。

参考文献:

[1]黄益娟.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谈[J].新课程(小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