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豪情壮志的古诗精选(九篇)

豪情壮志的古诗

第1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苏轼 比较阅读 豪放 境界

中学教材中选入的的《沁园春・雪》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二词皆以“豪放”见长。坡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被誉为是“使千古词人尽折腰”。但细品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胸襟和抱负。

《念奴娇・赤壁怀》是苏轼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全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徐《词苑丛谈》)。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在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中把浩瀚的长江和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场景广阔而悠远,气魄恢弘。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把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古战场的险要,搏击江岸的汹涌波涛,卷起千堆雪的滔滔江流,全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黄庭坚《花草蒙拾》)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其豪壮情调跌入沉郁,但全词的音调也十分豪壮。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故事说明了苏词的豪放风格。词中的豪放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儒雅潇洒、足智多谋形象的塑造上,寄托着作者创不朽伟业的理想。他借周瑜这个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周郎年少得志,深得孙权信任,作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千古流芳。苏轼自小也有此抱负,“帕首腰刀是丈夫”(《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也有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想有朝一日能“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抗击入侵的敌人。这不就是想使“樯橹灰飞烟灭”吗?词人在借古人的衣冠,抒发自己渴望在抗击辽和西夏的入侵中立功报国的胸怀。可事实上,作者写这首词正值黄州遭贬之际,无以成就大业,壮志未酬,但人已衰朽,早生华发。人生失意,无以释怀,只好“一樽还酹江月”,流露出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写人物,以雄奇之景去衬托,有形貌描写,有情态的刻画,有英雄业绩的渲染,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苏轼的豪放词风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词作,情思豪迈奔放,表情激越壮伟,意境深邃高远,笔墨激昂飞动,具有雄豪劲健的阳刚之美。总而言之,苏轼豪放词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新人耳目,在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对豪放词均进行了开拓和革新,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益的推动作用,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弱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而作为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则不同,他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儒家的积极进取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他的诗词中,反映着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大思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现代中国革命战斗生活的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雨露阳光的滋润,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他的诗词,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作为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他是一个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视野开阔的伟大诗人。这些与诗人的人格魅力有极大关系。政治家的襟怀和诗人的素质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的结合,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词作大都气势磅礴,大多都能以壮景写豪情,意境悠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沁园春・雪》创作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当时日寇进逼华北,军队节节败退。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塑造的北国的冬天没有丝毫的枯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色多么的苍茫壮丽,气势雄伟,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雪后的山峦,茫茫的高原,给人们一幅惊心动魄、心情激荡的画面。也和苏轼一样,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江山景色,也引出一个个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业,但与为人民谋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人相比就不得不“折腰”了,热情地赞美了革命的“风流人物”,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读来气吞山河,韵味无穷,意境深远。词中洋溢着一股革命必胜,反动派必将灭亡的革命斗志和豪情。

从美学理论上讲,这种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表现在外在的美是崇高,是伟大而高尚心灵的反映,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古罗马朗吉弩《论崇高》)。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意境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是“情、气、格”。即心灵、情感摹写、生命的传达、人格的高尚格调的折射。由此可见,“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与苏轼相比,诗词的豪放不仅在于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其情感的抒发在于自我的真性情,而在于自我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折射出的是一种高尚的格调,即与人民融为一体,代表着一个民族,体现着历史的宇宙观。同在人生低谷时,苏轼有“我欲乘风归去,犹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出世”“入世”思想,随着政治的迫害越多,他的出世入世思想也越来越复杂,隐退思想也越强烈。而则在红军长征千折不回、革命处在低谷的危难关头,能从容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抒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时,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的改造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其内在的精神、生命的光芒、高尚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如,同时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生死离别的悲哀;而“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宏大,情都是真情,只是苏轼囿于个人的情感,而毛泽而的词是“胸怀天下”,是“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气势自不可同日而语。把个人的情感和革命事业、民族的解放融合起来,境界当然更为宽广了。

第2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一、了解作者本人情况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感情、志向,即诗言情又言志。古代诗人常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入自己的诗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含蓄、深邃的蕴藉,把握其情感基调提供了依据。如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二人都生活在唐代,但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给人一种豪放壮阔的感觉;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为国出力的远大抱负不能如愿,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感伤、叹息,多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给人一种沉郁顿挫感。了解了诗人的有关情况,再来学习他们的诗歌,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杜甫《蜀相》时,就可以知道,他是借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感叹自己功名未就的情感。

二、注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古诗和其他文学模式一样,也要塑造一定的形象,借助这个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诗人的感悟,传达人生的意绪。就抒情诗而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无疑是众多诗意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形象,尽管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诗人的本身,但是至少有着诗人自身的投影,有的诗人往往通过浓墨重彩的语言来描绘抒情主人公形象,于是分析这些浓墨重彩的文字也就成了教学这首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关键所在。如屈原在《涉江》里用了不少笔墨来描绘自己的“奇服”,其实也是有用心的,因为他的服饰是惊世骇俗的,这样便自然会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一个峨冠博带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时再试作引导,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来描绘自己,让自己穿上不合日常礼俗的服饰呢?这样一下子就由语言的分析逼近诗的内核了。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高洁不与丑陋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三、抓住最能体现感情的词来理解全诗诗人往往在诗中的某一个“词”上凝聚自己的感情,因此要理解全诗就一定要抓住感情词这个纲。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一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但引诗情到碧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悲秋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意象,在历代文人笔下,秋天大多呈现出一派萧瑟、悲苦的景色,风雨阑珊,万木凋零,天涯游子思归。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更是借咏秋色、秋声来抒发自己的寂寥与愤懑。但身处逆境的刘禹锡,却以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在《秋词》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昂扬向上的秋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心境摆脱了个人感情的束缚,面对挫折,冷静而不失热情,始终坚信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故能在代代相袭的“萧条”意象中豪迈的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是死气沉沉,万物凋零,而是有着比“春风桃李花开日”还要生动、美好的景致。诗中的“胜春朝”、“排云上”、“到碧霄”等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青天下的飞鹤振翅奋飞、排云直上的气势,也正是这只孤鹤的凌空一搏,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无限生机,给沉寂者增添了壮志和雄心,也使诗人兴致勃发,思路扩展,情不自禁地吟赞大自然中这令人感奋的一幕。

四、借助典故,深入理解内涵 古诗常借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宋朝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这是最具苏轼豪放特色的一首词,威武雄壮,风驰电掣,粗犷豪放,通过对打猎时壮阔的场面的描写,抒发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故事。苏轼在词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写出了自己虽然有了白发,但仍有少年的豪情,有抵抗敌人、为国立功的壮志。再比如说,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二是杜甫诗《石壕吏》中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根据这两个典故,读者可品味出诗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感悟出诗人那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五、深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很少浅白直露,大多是在诗中创造一定的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要想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教学时可作这样的启发,假如你面对这样的景,心情会怎样?假如你是这种感情,会写些什么景?问题设置好了,再来学习。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读到这里,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然而想象不仅止于此,还会让人更深一步地想到,诗人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了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第3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诗文教学渗透民族自豪感思想感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古诗词,不仅历史悠久,名家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特别是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音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因此,古诗词、古文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此,学校也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早操前背诵。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古文,在教学中有哪些渗透呢?下面浅谈几点: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词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诗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曹植也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人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对家乡的热爱。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热爱家多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还有自居易在《观刈麦》中也写道:“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对天气炎热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2、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和坚贞不屈志节的教育

崇高的理想和坚贞不屈的志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古诗文中常有的主题。唐代诗人杜甫就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的呼喊声中表现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屈原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苏轼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和激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面临死亡之时,他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婉约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学习中,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正气、他们的铮铮铁骨而感动和震撼,并激励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坚贞的气节,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

3、渗透了诚信和礼貌教育

“诚信礼仪”自孔子以来都是倍受推崇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精粹。《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的儿子元方的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有礼知信的少年形象。又如《送东阳马生序》申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些古人有礼貌、讲诚信的高尚品德时刻激励着学生要以古人为楷模,学习他们,使自己成为有诚信讲礼貌的新社会的文明人。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5、培养学生珍爱生活 珍惜感情的心理品质

《蒹葭》、《游子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春望》、《石壕吏》等诗篇,真切地表达了人间可贵的亲情、友情、思乡情、故园情、家国情。这些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足以让人回味一生,并激励鼓舞人不断奋进。

第4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一、借助想象,拓展诗词中的意想空间。在我国古诗词中,有的寄情民生。抒发忧国忧民情怀;有的怀古叹史,抒写昔盛今衰的感慨;有的写乡情乡思的哀怨惆怅;有的写绝意仕途的悲凉无耐;有的写归园田居的淡怀逸志,有的写边塞征战,坚苦卓绝的军旅生活;有的则以想象的描摹阐释至言哲理;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丰富的内容读出来呢?我们要借助想象,正确理解诗词中物象的含义。

比如,陆游的,《咏梅词》。首句是:“驿外断桥边”,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驿站外一座断桥的旁边。“诗言志”“诗传情”,那么,作者写这物象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就可以作这样的想象:驿站外,自然人少,又是一座断桥,便是绝路,绝不会有谁跑上去。因此可以看出,这短短五个字,给我们展现了极为荒凉的环境,极为落寞的情感。

再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廖廖十字,写了六种景物,无一字直接抒情,但通过我们的想象,那看似枯燥的语言就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化成动态画面;晨鸡长鸣,月映茅店,一位风霜仆仆的旅人在寒气逼人凌晨,踏过结满白霜的简陋的木板小桥,留下一串远去的足迹……因为我们这样想象,调动了自已已有的,相似的生活经验,透过文字进入诗人笔下的情境中,读到的就不蛤是“图景”,还有诗人给景中寄托的情感;羁旅孤独的心情,行路漫漫的艰辛。

二、知人论世,联想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欣赏。我们在读现代文时,往往会知人论世地去品评作品。而古诗文的意境往往比较深远。知其人,论其世,同样也能在古诗词鉴赏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萧,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字面上看,写的是沧海全境,虚实结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海面秋风秋波和天空中的日月星汉,勾画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无一字提到感情。但如果我们通过联想同曹操本人的气度,性格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的联想,就能体会到开阔的景色还是曹操开阔的真实写照,其中融入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远大抱负。

能深入地走进诗人的世界中,了解他的生平,个性等,我们就更容易把握词的内在世界——诗人的情志,这样就更有我们把握诗词的深远意境。

站在盛唐中间名垂青史的不是帝王,而是才华横溢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那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尽管他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但他却傲然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更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豁达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于是李白访遍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用浪漫的笔调,豪迈的诗文,绣出半个盛唐!

第5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一、说教材

作为精读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大气雄阔之景,衬千古风流之人,抒人生如梦之情。该词寄寓了一代文豪历经生死之劫――“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后的复杂感受。词中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更有寄情山水的旷达。学习该词,将有效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怀古体裁诗词的写作手法与情感特点。

“课程标准”对学习诗词的要求是“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本单元提示中强调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其声律之美,领悟词中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苏轼不少名作,必修二中《赤壁赋》的学习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学生仅凭个人阅历难以理解诗人的矛盾情感,鉴赏和分析诗歌还不熟练。结合“课标”内容、单元重点、学情,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知识和能力:感受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提高“感知―体悟―评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讨论合作等方法,体会怀古诗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客观认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学重点:从诵读、品味入手,领略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师将通过导引法、朗诵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涵泳法、讨论法、对比探究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导、读、品、比四个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即趣导先行奠基础―个性初读识苏词―合作品读析苏情―对比赏读探苏心。

1.趣味导入奠基础

教师: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作品,猜猜他是谁?(PPT显示)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教师启发:他是谁?

学生回答:苏轼。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经典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缓慢出示林语堂在《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让学生猜想被评价的历史人物的真实身份。此环节以趣味设疑导入,尊重了学生成长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形式有趣,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苏轼,激发学习该词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词的意境中。

2.个性初读识苏词

以宋代《吹剑续录》中载“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为例,引导学生以“关西大汉”之风进行个性自读。初步感知豪放词风。随后进行学生代表试读,教师配乐范读,全班感知齐读。

设置依据:课标建议,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要求的多样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多样诵读既可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又能在层层诵读中让学生体味到该词豪放不失婉约,婉约隐于豪放的独特风格,为之后分析苏轼的矛盾情感奠定基础。

以诗歌题目“赤壁怀古”引到诗歌体裁类别,明确本词类型是怀古诗,怀古诗歌特点是“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板书:景、史、怀)

设置依据:古代诗词内容丰富,但知识点庞杂。教师适当进行诗歌体裁分类,抓住怀古诗歌写法特征进行引导,简洁明了。既明确了鉴赏途径,又与后续教学环节相衔接,便于落实教学目标。

3.合作精读析苏情

教师启发:请用诵读的方式推荐分享上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可从景物描写、情感抒发角度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学生答案:包含意象选取、炼字艺术、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意象选取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炼字艺术如乱、穿、拍、卷等;情感表达如慨叹时光流逝,壮言雄壮奇景等。

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解读文本肤浅、分析不透彻,重要语句可能无法顾及。如重要字词“乱、穿、拍”等仅仅只能分析其妙处,却不能完全体会作者的用意。“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与起句相联,易被学生忽略。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黄版“惊涛裂岸”对比鉴赏,进行炼字艺术方法的归纳。

设置依据:课标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本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赤壁之景,请学生自行推荐喜欢的诗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借助已有学习经验对该词进行赏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上片写出眼前赤壁雄浑壮阔之景。(板书:雄浑壮阔)

教师启发:赤壁之战中,有许多英雄,作者为什么在词中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

学生答案:刘备、曹操、诸葛亮等均不符合作者情感表达需要。周瑜雄姿英发、美人在怀、韶华似锦、文武双全,反观作者自己却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设置依据:该环节结合“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一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对苏轼塑造周瑜形象的质疑。本环节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回顾三国历史人物,巧借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比得出一个“笑”字,两种形象。前者是风姿潇洒、文武双全,后者却被贬黄州,早生华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可得出,苏轼借三国风流人物感慨自身壮志难酬,华发早生。(板书:风流人物)

在合作精读环节中,学生既个性阅读,又合作共读,教师进行赏读指导,品析词句、分析意象与诵读 品味交错进行,一静一动,一张一弛之间,推动学生阅读鉴赏活动渐进深入,突出了教学重点。

4.对比赏读探苏心

教师启发:如何理解豪放之景与壮志难酬之情这一矛盾的情景关系?请结合前面环节中对意象、人物、情感的分析以及同期作品《临江仙・夜归临皋》,思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蕴含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小组讨论)

设置依据:选取苏轼同期词作进行参照阅读,可以更高效、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词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拓展学生阅读面,全面把握词作感情。若此处学生难以自行分析得出,教师应启发引导,利用《前赤壁赋》中“江月”意象结合得出该句的复杂感情――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有寄情江月的旷达。由此通过知人论世、对比探究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板书:旷达情怀)

学生答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现了作者渴盼摆脱尘世困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作者愿意寄情江海、旷达自在的洒脱情怀,这与《赤壁赋》中“唯江上之清风”句寄情江月的情怀相似。本词中,人生如梦,表达作者对“得意周瑜、失意自身”的释然,将一腔失落尽付无尽江月。虽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但也有旷达洒脱的自在。

5.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①比较阅读杜牧的诗歌《赤壁》;②阅读林语堂《坡传》卷三“老练”。

第6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豪放词 差异性

苏轼和辛弃疾称得上是豪放词的大家,世人习惯将苏辛并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词风毫无差别。时代、环境、个性诸因素影响下的苏辛词风,同中见异,各具神采。

苏轼生活在北宋相对太平的时代,他学际天人的知识修养使他成为一个超然旷达、理想型的诗人,在人生艰难的历程中,他既能坚持操守,又能随遇而安,面对险风恶浪,始终处之泰然,这是其词轻易不言痛的主要原因。而辛弃疾生活在动荡的南宋年代,国势衰危,饱受异族侵略,他积极主张抗金复土,战功卓著,但却屡遭投降派嫉恨,雄才大略无法施展,因此抒写抗金复国的抱负、倾诉壮志难酬的愤慨便成了其词的主旋律。[1]

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一、从题材内容看

1.写人

苏辛作品有大量写人之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周瑜既是他倾慕的对象,又是其自我的化身。他写这首词时已届不惑之年,面对三十岁已建功立业的周瑜,联想到自己空有抱负却一事无成,年华老去又被贬黄州,不禁感慨万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有些许伤感,但仍表现出其一贯的豁达、乐观的天性。末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虽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但又有超脱对待人生与自然的态度和对美好理想的积极追求。[2]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他一生抱定抗金复国的宏伟志向,但由于投降派当政,他的豪情与壮志受到极大阻遏,他不被理解,他的雄伟抱负也难以施展,于是,他的愤懑与不平,就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异常炽热,但“可怜白发生”,这种壮志难酬的愤懑呼之欲出,充斥着“壮士欲死无疆场”的悲壮之感。因此,辛词既洋溢着英雄之气,又渗透着其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真实悲凉。[3]

2.写景

苏辛多有借景抒情的作品,但二人的情感风格却有不同。苏词有的表达激昂的情绪,如“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有的则表现苦闷的心情,“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这些词除了表明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对离别有着格外深切的感受外,同时也说明他对仕途坎坷、政治磨难抱着一种不为所动的豁达态度。[4]

辛词在借景抒发个人际遇中,豪迈奔放且悲壮沉郁是其主旋律。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空有恨,奈何许”,“出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同是借景抒怀,苏词虽有心中痛苦无力超拔、解脱,但和辛词相比,他的忧愁很浅。而辛词的愁恨更多一些,力度更深一些,完全把“恨”带到了悲愤的境地,词中掺杂的多是一股壮志难酬的悲壮气息。

3.怀古

苏辛作品中的怀古词,往往苏词表现得更洒脱一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虽有些伤感,但最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显得那样的超脱、达观。辛弃疾缅怀古迹时往往深陷古人的遭遇之中,不能自拔。如同一赤壁,辛弃疾凭吊时却是表现出“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的悲壮。因此,怀古词上苏轼旷达洒脱,辛弃疾沉郁悲壮,两者风格一目了然。

从题材内容看,无论哪种题材,苏词都高逸旷达,雄浑豪壮。而辛词除雄奇豪壮外,基调颇悲愤沉郁,表现出了不同的意蕴。

二、从意境看

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往往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得到体现。而真正成功的艺术形象,总与饱满的感情交织而成意境。因此,词之形象,常寓于意境之中。[5]

1.苏词:旷达之中有思考

苏轼词境,无不为一个“旷”字所统摄,这个“旷”反映出词人旷迈飞扬的胸襟抱负,也反映出他“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独创精神。苏轼常常借助这种意境,塑造自我抒情形象。如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远离故土的悲哀,久别亲人的愁绪,如遍撒人间的月光,充溢于诗人的耳目心胸。但作者并未沦入人生缈微、流年似水的同类主题,而是将对时间的思考,融入了豪迈的举杯一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而使一位面对广阔宇宙、质疑生命涵义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6]

因此,苏词意境,就是为这样一个豪迈的自我抒情形象而存在的,就是这种理趣、诗情、画意的揉合,是其对宇宙、人生执着的追求和深沉的思考。

2.辛词:豪壮之中含真情

如果说,苏词的时空意境,于旷阔中透出对宇宙人生深沉的思考,那么,辛弃疾的词境特色,则在于通过空阔雄杰或清新奇幻的景象,流泻出异常浓烈的感情,表现出一腔的豪气,一片爱国的深情。

著名的《青玉案・元夕》,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渔龙舞”的繁华之夜,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热闹场景,反衬出那个独立于“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这是他追慕的对象,也是他虽无用武之地,却决不自弃的自我写照。词中寄寓着“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无限惆怅,也流露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的深沉苦闷。辛词中这类作品因情所牵,故能做到豪而不放,纵而能收,率直而不乏含蓄,极富真挚感人的浓烈情绪。

苏辛并称词史,但二者词风却同中有异。苏轼的种种磨难与坎坷,更多的是他个人的不幸。他开阔的胸襟以及他的修养和个性,使他将夹杂着一丝痛苦的“平静”化为动力,让他静下心来思考宇宙万物和自然时空,因此他的词空灵清旷。辛弃疾则把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对投降派的“愤”,对个人遭际的“悲”,一齐倾注于词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高昂豪宕,激情喷涌,处处流露出英雄的气魄。苏词平心静气,娓娓道来,包含着深刻的“情”与“理”,辛词给人一种动荡之感,处处洋溢着“情”与“志”。总之,他们的词丰富了“豪放”的内涵,使人们由其貌似相仿的作品中,听到了不同时代、不同词人的心声。

参考文献:

[1]于非,唐宋词十五讲下册[M],山东:山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薛国庆,“旷放清雅”与“粗直豪放” 苏州:宿州师专学报[J],2001(3)

[3]熊绍高,苏辛词风比较[J],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4]房日晰,词论家对苏辛词之比较略续,咸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D],2005(3)

第7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而学好诗歌,朗诵就是最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着。《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共有古诗词62首,其中需要重点学习的有38首。作为自主学习的选修教材而言,通过朗读来感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朗诵诗歌可以感受语言美

朗诵使诗歌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以至于成诵,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潜移默化。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而生物是人非的人世喟叹;诵“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而生逝者如斯的伤感之情;读“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自会如李颀般愁听鸿雁,惦念故友,唏嘘不已。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

其次,朗诵可以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李白的《将进酒》要读出其豪放不羁之情,岳飞的《满江红》要读出激越铿锵来,李清照的《醉花阴》要读出她的忧愁孤苦……。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再次,朗读能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须在脑海中确立傲视权贵,抗议社会,捍卫人格的李白形象。读《旅夜书怀》一个夜愁不寐,飘泊无依,孤寂愤懑的形象呼之欲出。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就相得益彰了。

第四,诵读可以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自清也认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第五,诵读能启悟人性美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高中教材中所选诗歌遵循了新大纲“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它们都是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如学生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美读《诗经》;如果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多读陶潜、义山、杜牧之诗,常诵李煜、柳永、易安之词;如果心情悒郁、心胸狭窄,多读李白诗、边塞诗及苏辛、放翁词,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总之,通过多次美读,学生将诗情、诗意、诗境、诗性潜藏于心,于美读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性被启悟,性情被陶冶。

第8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侠肝义胆、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唐代诗歌领域中,他独领,竖起一面大旗征服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给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仰望感觉。杜甫曾称赞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有着大家的风范,飘逸、豪放、达观又具有非凡的自信。写景,则形象雄伟,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跃起伏,变化多端。他笔下的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给我们带来雄浑壮阔、绚丽多彩的意蕴和直观的享受。他从天上的云端悄悄地走来,畅呼天地于笔端,又像云一样悄悄地飘去,留下了千首壮丽的诗篇让后世的我们品读享用、一次次激发隐于我们胸间的豪情壮志……

他寂寞、深沉、孤独、忧郁又泼洒着豪情、执着、乐观、自信。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早就浸入其心中,“佐佑王化、润色鸿业、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诗人秉性中的正直与自负,常常与现实相忤,他的才气,他的骨气,他的良知,都不会允许他在官场上做那种违心的逢迎、勾心斗角的争逐。因此,在通往政治目标的前途中充满了千沟万壑,使诗人陷于政治前途无依无托的苍凉心境,他孤独,冷傲,愤慨,把胸中所有的块垒不平与理想畅想汇于笔端,在熏熏醉乎不自已的状态中化为激荡的诗句、壮阔的奇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可能写的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千古绝句,试问有几人能体味其中的孤寂愁苦,又有几人能做以浪漫的消解。飘曳的诗魂中掩藏着一颗孤独痛苦的心,这种孤独感伴随了李白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他刻骨的孤独意识,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好诗句;其作品带来的崇高感和悲凉感,加深了诗歌的品位力度,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还。”诗人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意象,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在这种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下,戍客与思妇的愁苦思念多么荡人心肠,从而从另一方面揭示了战争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巨大痛苦,意境广阔而渺远,深沉而发人深思!

他顽强自信、不屈向上、豁达乐观,在坎坷的命运前途中,他以浪漫主义的理想激情高调超越了这屡屡不得志的苦恼,他把他的烦恼与理想用千树万树的豪放浪漫语言得以淋漓尽致的支解挥发,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见到了那个“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中,他化悲愁以想象的理想,化愁闷以浪漫的理想,这种浪漫理想可以与天地等高,能给人以心灵的舒展解脱从而旷达自放,神情高傲而不屑一顾,他始终带着这样的情调关怀政治,走向理想,痴心绝对,永不悔改!正是这样的心胸与抱负让他笔下的诗歌充满灵性,铸就诗魂的雄奇与壮美!“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种挺拔的自信凌傲感充斥心间,这种慷慨激昂的自信足以藐视眼下的任何困难,他的理想与壮志就像大江中的云帆一样于未来中顺畅实现,迎风而扬。可以说,李白来自于追求理想的浪漫,终结于追求理想的浪漫,浪漫的理想、孤独的执著信念陪伴他走了一生!

李白爱酒,尽人皆知。由于刻骨的孤独感,不得志的愁闷让他郁结千里、愤懑不平,唯一能助他排遣的就是借酒浇愁,用酒来麻痹自己,以逃避丑陋的现实,暂时得以解脱。月光皎洁时,举杯邀月,浮想联翩,对酒当歌,舞影零乱,不禁发出由衷的畅愿: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于是,我们见到了那个常常醉酒的李白,在酒的凌意促进下,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传遍四方,可是又有谁明白他醉酒的真正原因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恐怕也是李白醉酒须臾的欢乐带给他的感发,这种感发便成了贯穿他一生的人生常态。

第9篇:豪情壮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刘禹锡 贬谪 文学创作 影响

刘禹锡虽身处中唐,历“安史之乱”之余波,又因“永贞之变”惨遭流放,可谓“命途多舛”,但依旧不减用事之心,于中唐诗坛遗世独立。明代杨慎《升庵外集》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1]刘禹锡无论诗歌、散文还是论说文都表现出极深的造诣,虽文风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同略有变化,亦不乏彷徨、失志之叹,但横贯一生的是傲岸不去的独立品格和敏感而殷切的柔情及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盛唐的辉煌早已成为陈迹,经历“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可谓百废待兴,“中兴之志”无疑当仁不让地担起了重整乾坤的重任。在文化领域,韩愈领导了“古文运动”,白居易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政治领域则进行了“永贞之变”。

然而中唐党争严峻,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加之外族入侵,可谓内忧外患深矣。面对如此的现实困境,改革迫在眉睫,于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员便发起了“永贞革新”,不料未几风云突变,宦海浮沉,致祸身,结果“二王、八司马”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一场除旧布新的改革就这样草草收场,大唐江山因此每况愈下。最可怜的便是包括刘禹锡在内的这批改革之士,见放穷荒,郁郁终生。身处这样的时代,加之傲岸不屈的人格,刘禹锡参与救亡图存的变革是一种必然,而流放中表现出不同于他人颓唐消极而是昂扬的斗志,怡然的情趣,则是刘禹锡所受的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而这种素质教育并非局限于家庭、书籍,更得益于阅历、生活。

一、行藏在我,用舍随他

古往今来,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始终无法忘却的便是一颗用事之心,刘禹锡当然也不能免俗。然而一腔热血并不见怜于浩荡皇恩,更多的人会穷困潦倒一生。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贬谪对刘禹锡的文学创作却是一种涅槃。

吴乔《围炉诗话》云:“梦得佳诗,多在郎、连、夔、和。”[2]永贞之变后,刘禹锡虽身处蛮荒,却达观自适,“山秀而高,卉物柔泽,水孕金碧,信荒服之善部,而火裔之凉墟也!”与丘壑间,自得其乐,这种醉翁之趣,得之者几人乎?足见刘禹锡百折不挠之精神,穷且欲坚之意志。

然而,“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宦,跋扈之强藩”[3]的“永贞革新”却惨遭失败,带来的是接二连三的打击,更有甚者“制有逢恩不原之令”(旧唐书·刘禹锡传),“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纪》)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中,刘禹锡依旧没有丝毫退却,并高唱“人生不失意,焉能爆己知”,“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咏史二首》)。并在朗、连、夔、和及其后宦海沉浮中,书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展现了一个自由而超越的灵魂。

二、咏怀中的爱憎

贬谪的愤懑,刘禹锡往往借咏怀诗抒发,并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怀。虽然深谙“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的沉浮炎凉,但依旧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豪迈之曲。这种矢志不渝的追寻和对理想的执著及对待历史冷峻而犀利的见解,精警超迈,韵味深长。

最能突出刘禹锡不惧奸佞、敢于伸张正义的作者以《玄都观二首》为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表现出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气。“去过十年同赴诏”本应感激涕零,但一“戏”字将蔑视与憎恨在隐幽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又被外放,然而十四年后,英雄归来,故地重游,心底波澜难耐,故又高歌一曲“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种气度又有几人能比,几人能及。笑煞群小的快意溢于言表,讽刺极为老辣,同时展现出诗人宁折不弯的刚强斗志和穷且益坚的昂扬斗志。

《秋词》一曲,一扫千古陈说,琵琶反弹,独舒机杼。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始,秋天被赋予肃杀萧瑟之感,无不令人满目伤怀,心中抑郁,叹生命之将尽,残躯之易逝。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现出对生命的执著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不渝之志,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难能可贵。

三、竹枝词——别样的逍遥游

刘禹锡虽身处蛮荒,且屡遭小人刁难,但依旧乐在其中。一句“何陋之有”将其豪放达观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百折不挠的不屈精神无疑是世人的一种垂范,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傲然风姿,令人肃然起敬。

竹枝词在刘禹锡手中更是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刘氏集略说》中说到当时的创作情形:“及谪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4]刘禹锡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5]“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词情真意切,自然脱俗,达到风景画与风俗画、人情美与物态美、诗意与哲理、雅声与俚语的完美融合。明人谢榛云“措辞流丽,酷似六朝”(《四溟诗话》)[6],白居易更是赞赏有加——“听者愁绝”,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馥郁。

四、唱和中的慰藉

诗酒唱和在唐代蔚为盛行,而在贬谪之中能与知己酬唱应答无疑是逆境中的莫大安慰。唐代有“刘柳”之说,无疑是对刘禹锡和柳宗元这对生死之交的最佳见证和诠释。《柳子厚墓志铭》“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这种生死情意,后之览者,无不唏嘘感叹,有友若此,复何求?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交往甚密,亦是一段文坛佳话。

在唐代文人与宗教显得尤为密切,交往亦是频繁。仕途失意后宗教往往会成为一种寄托,一种缓冲,从而寻求一种和谐的状态。刘禹锡一直与僧侣交往密切,在被贬期间应僧道琳之请作《大唐曹谿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道:“我立真荃,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并在《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说:“上士解空而离相,中士著空而嫉有。不因相何以示觉,不由有何以悟无。彼达真谛而得中道者,当知为而不有,贤乎以不修为无为也。”通过以上文字足见刘禹锡对禅宗领悟之深,功力之厚。

五、结语

刘禹锡一生虽屡遭挫折,但依旧傲岸不屈,打破了古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传统,始终以乐观昂扬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境遇,以豪迈的性情和婉而多讽的性情书写了一段人生传奇。

参考文献:

[1][明]杨慎,王大厚笺证.升庵诗话新笺证[M].上海:中华书局,2009.

[2]刘禹锡,瞿蜕園笺证.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4][5]刘禹锡.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