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精选(九篇)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

第1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安装,调试,验收

一、范围:本见解仅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一般要求:收到施工图纸后,首先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提出影响施工或者找到设计图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将所有问题集中提交图纸会审,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经业主等相关单位批准,以批准的方案准备实施施工。

2主要设备材料:(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2) 主要设备:各类模块(中继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声光显示报警器;消防中心控制设备 图象显示与打印操作设备;消防备用电源控制箱;火灾探测器;消防通讯设备;消防广播设备;消防风机;防火阀,集中报警控制设备。(3)一般常用的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的防火等级,所有产品均应满足国家相应规范标准。

3机具:气焊工具、钢锯、套丝板、圆锉、套丝机、兆欧表、液压煨弯器、开孔器、电焊机、砂轮锯、电锤、压线钳子、手锤、活扳手、水平尺、台钻、钢卷尺、线坠、手动煨弯器、电烙铁、手电钻、扁锉、压力钳子、万能表、对讲电话、对讲机等机具。

4编写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根据工程特性编写施工方案,并对班组进行培训,使操作者了解质量、技术、安全的要求,满足工程施工。

三施工及工艺

1工艺流程:钢管或金属线槽安装防雷接地安装 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调试检测检测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2线管、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1)所有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均应有材质证明、合格证、检测报告,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2)电箱、线槽和管使用的支持件宜使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胀管螺钉、预埋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使用木塞等。(3)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管路长度超过30m,无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4)线管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3防雷接地安装要求:(1)防雷接地焊接应满足规范要求。(2)焊接后的接点应作防腐处理。(3)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使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4)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必须分开。

4线、缆安装要求:(1)所有进场线缆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写进场材料检查记录表。(2)线芯截面最小不应小于1mm2。(3)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4)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压接。

5设备安装:(1)进场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型号、数量、规格、品种、外观等进行检查,并提供给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效的检测检验报告、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2)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a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b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mm~600mm时,应按图6-6和表6-4来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c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d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3)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从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 安装 调试及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2) 调试前应先检查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电源安装转换是否正常,做好检查隐蔽记录。(3)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复查设备规格、型号、备品、备件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并做好相关记录。(4)分别对探测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装置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

四、系统验收程序:(1)火灾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调试质量情况做好工程资料,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报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验收,检测合格由该单位出具提交合格的检测报告。(2)三方检测全部合格后,再报主管消防单位验收,施工单位应请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与测试同步进行,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3)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a 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的消防审核文件、备忘录及其落实情况。b施工单位、设备厂家的资质证书和产品的检测证书。c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洽商、绝缘摇测记录、接地电阻记录、主要材质证明、合格证等。

参考文献:

[1]钱大治、王振生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第2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监测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当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设备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发生不正确动作(包括拒动和误动)时,将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危害。国内外都发生过因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造成的停电事故。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必须通过严格测试,确保其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及灵敏性满足要求,才能投入电网运行。

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是建立在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测的基础上,根据检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地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能有效地避免周期性定期检修和故障后检修带来的弊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检修方式,也是设备检修模式发展的趋势。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了愈来愈大的电力的需求,电力供应开始紧张,在许多地方都供电危机现象出现,使其只能采取停电、限电等措施,以使电力供应紧张得以缓解。鉴于此,加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在电力系统安全维护手段中,继电保护是其中主要一种,它能够使电力系统的安全及正常运转得到保障,原因是若电力系统有故障发生,继电保护能够在最小区域内、最短的时间,将系统中的故障设备自动切除,还能够发出警报信息给电力监控系统,提醒电力维护人员将故障予以及时解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从而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改善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重视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继电保护状态监测方法

2.1 微机保护自检功能

自检功能是微机保护的一项基本功能,当微机保护出现内部硬件损坏、程序运行异常且无法自复位、逻辑紊乱报警等异常时,要求微机保护具备自检能力,迅速发出异常信号。常规的微机保护装置理论上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输入回路、逆变电源、数据采样合理性、保护定值完整性、输入输出接点、数据通信环节、执行回路可靠性等的监视。但是工程运行经验显示,现有微机保护装置的自检效果仍然不能保证 100%,这也是当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体制中仍然需要进行预防性检修的主要原因。

2.2 二次回路监测技术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二次设备的电缆所构成,是提取一次系统电压、电流信号,输出保护控制命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点多、分散的特点。二次回路通常由交流回路、直流回路和操作控制回路构成。

交流回路可分为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其中电压回路的异常监测主要包括单相或两项电压的失却监测,正常负荷下三相电压失却监测以及线路充电时三相电压的失却监测。电流回路的监测依据为:在没有零序电压的情况下监测到零序电流,则表明电流回路异常,电流回路的监视。

常规的保护控制回路中一般不具备在线自检监测和数据远传的功能,成为限制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可编程逻辑 PLC 技术的智能操作箱的出现使继电保护的自检功能延伸到二次回路中。此外,伴随“无损”监测技术的逐步成熟,可采用“无损”监测技术实现对跳闸回路连接片状态的监测,有效地解决了常规保护二次回路的监测“盲点”问题,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决策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现有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

根据状态检修的思想,状态检修的工作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状态量及相关历史信息的搜集阶段,状态评价阶段和维修决策阶段。继电保护的运行状态评价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继电保护的状态评价应基于原始资料(出厂报告、检验报告等)、运行资料(事故、缺陷、跳闸、运行工况、日常操作等)、检修资料及其它资料(家族缺陷、运行分析报告等)等信息,结合相同类型设备的比较后,对其状态做出综合评价。

4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4.1 要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一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 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 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 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规范、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 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这样就可以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 中,也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三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4.2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 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 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 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

要搞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建立每套保护装置的“设备变更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设备变更记录”应详细记载设备从投运到报废的整个使用 过程中设备软、硬件发生的变化,包括软件的版本升级、硬件插件的更换、二次回路的变更、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检验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设备变更记 录”实际上就是该保护装置所有检修记录的摘要和缩影.因此可以作为设备状态评估的依据。

4.3 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实行状态检验以后,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定期测试,所有集成、微机和晶体管保护要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微机保护要打印采样报告、定值报告、零漂值,并要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晶体管保护要测试电源和逻辑工作点电位,现场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 及时处理。

第3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消防工程检测验收

1消防工程检测验收的意义

消防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技术含量高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建设部的有关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要对消防工程实行消防监督、专业许可制。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是整体建筑设计、施工等的专项工程,可以说是比其他专项工程还要独立的特殊工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控制、通信等各种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集中应用和体现,是构筑楼宇自控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法》明确指出,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经过建筑消防审核的建筑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开业的将被视作违反消防法律、法令的行为,将会受到行政处罚。由专业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进行严格的功能指标检测,公安消防机构提供必须的验收数据,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维护发包方、施工方以及使用者等相关方的的经济利益,做好消防工程的检测工作是任何一方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验收是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综合验收必须而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验收是确保消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实施的保证措施之一。

2顺利验收的基本条件

2.1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工程,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消防设计标准、规范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防火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防火安全强制性条款。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对消防设计负管理责任、总工程师要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具体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负直接责任。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建筑防火材料、构件和消防设备、产品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选用程序合法、实体合格的消防产品及其辅助产品。

2.2建设单位(以称“业主方”)应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企业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监理时,须将建筑的消防工程质量一并委托给监理单位。须按消防设计要求采购设备,不应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防火技术规范等要求,向公安消防机构报送消防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进行审核,重要的工程项目还要报送消防设计专篇,以保证建设工程的合法性、完整性。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建立消防工程质量档案。

2.3施工企业必须在政府核准的范围内从事业务,而且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应当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在专业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体现。

要忠实于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改变,并且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专业施工。但要模范遵守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发现违规和缺陷要主动及时报告。要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主体设计,特别是消防工程的专业内容即深化设计。要对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和辅助产品、材料进行复核查验,做好记录,不合格的决不能使用,切实做到正确的合乎规范的安装施工。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要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协助甲方选择质优价廉的消防产品。按照建设部2001年4月的《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规定,专业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系统施工时,一般只承接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最多加上水喷淋、消防栓及气体灭火系统。防火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对整个工程防灾系统逻辑功能不具备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土建总包方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计划人员又不清楚这些消防联动,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阶段迟迟调试不完,甚至验收不合格的被动局面。因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培养对整个防灾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包括电气和相关暖卫通风)和质量标准,不仅要懂消防电器,还应懂消防水、气、风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抓住了基础工作,把握了关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中防灾系统施工顺利,达到一次调试成功并通过验收。

2.4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施1-212艺及关键施工过程的规范化

明确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的敷设方式。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可靠性用以确保向消防设备正常供电和有效实施人员疏散与火灾扑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耐火性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且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可能处于火场之中时能持续供电。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结合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对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耐火耐热配线措施来达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智能建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防火安全的关键是按具体消防设备或自动消防系统确定其耐火耐热配线。从高层建筑变电所主电源低压母线或应急母线到具体消防设备最末级配电箱的所有配电线路都是耐火耐热配线的考虑范围。

2.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在暗敷时最好采用阻燃型电线穿保护管敷设在不燃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为3em或按如下两种基本措施处理:①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设时,通常采用普通电线电缆,并将其穿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氧指数I)埋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且穿管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②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明敷设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且采用防火涂料提高线路的耐燃性能,或直接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线电缆和铜皮防火电缆等并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或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总线制系统的干线,需考虑更高的防火要求,如采用耐火电缆敷设在耐火电缆桥架内有条件的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

2.4.消火栓泵、喷淋泵等配电线路

消火栓系统加压泵、水喷淋系统加压泵、水幕系统加压泵等消防水泵的配电线路包括消防电源干线和各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两部分。水泵电动机配电线路可采用穿管暗敷,如选用阻燃型电线应穿金属管并埋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或采用电缆桥架架空敷设;如选用耐火电缆,最好配以耐火型电缆桥架或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以提高线路耐火耐热性能。水泵房供电电源一般由建筑变电所低压总配电室直接提供;当变电所与水泵房相邻或距离较近并属于同一防火分区时,供电电源干线可采用耐火电缆或耐火母线沿防火型电缆桥架明敷;当变电所与水泵房距离较远并穿越不同防火分区时,应尽可能采用铜皮防火型电缆。

2.4.3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

防排烟装置包括送风机、排烟机、各类阀门、防火阀等,一般布置较分散,其配电线路防火既要考虑供电主回路线路,也要考虑联动控制线路。由于阻燃型电缆遇明火时,其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降低,所以,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明敷时应采用耐火型交联低压电缆或铜皮防火型电缆,暗敷时可采用一般耐火电缆。联动和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缆。此外,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和联动控制线路在敷设时应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避免穿越不同火分区。

2.4.4防火卷帘门配电线路

防火卷帘门隔离火势的作用是建立在配电线路可靠供电以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基础上的。防火卷帘门电源引自建筑各楼层带双电源切换的配电箱,经防火卷帘门专用配电箱控制箱供电,供电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环式。当防火卷帘门水平配电线路较长时,应采用耐火电缆并在吊顶内使用耐火型电缆桥架明敷,以确保火灾时仍能可靠供电并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阻断火势蔓延。

2.4.5消防电梯配电线路

消防电梯一般由高层建筑底层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顶层的电梯机房,线路较长且路由复杂。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采用耐火电缆。当有供电可靠性特殊要求时,两路配电专线中一路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垂直敷设的配电线路应尽量设在电气竖井内。

2.4.6火灾应急照明线路

火灾应急照明包括疏散指示照明、火灾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采用长明普通灯具;火灾应急照明采用带镍镉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或可强行启点的普通照明灯具;备用照明则利用双电源切换来实现。所以,火灾应急照明线路一般采用阻燃型电线穿金属管保护,暗敷于不燃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可能遇到土建结构工程已经完工,应急照明线路不能暗敷而只能明敷于吊顶内的情况,这时应采用耐热型或耐火型电线并考虑基本措施②的实施方式。

2.4.7消防广播通讯等配电线路

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火灾警铃等设备的电气配线,在条件允许时可优先采用阻燃型电线穿保护管单独暗敷或按基本措施①处理;当必须采用明敷线路时,应对线路做耐火处理并参考基本措施②的实施方式。

2.5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对关键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对消防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埋管、穿线等关键施工过程要编制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对确定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使用的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要进行严格的连续质量监视,并做监视记录。

2.6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公安消防机构相互之间应及时沟通并密切配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7检测内容为竣工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及竣工资料的标准性

2.8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完整地提交工程竣工资料

2.9竣工检测及验收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施工专业单位应当与检测单位消防验收部门很好地配合,做好系统检测验收工作.

3消防报警及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消防工程中的定位问题

3.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防火、灭火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在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和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次火灾的教训,使人们自觉提高了防火意识,因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火灾事件的主体,人的参与仍然是最为有效并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在火灾现场是最快速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并得到应用推广。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安全监控设施,利用火灾监控系统及相关配套技术手段对高层建筑及大型综合性建筑物形成有效的火灾探测报警、防火分区、防烟分隔、设备材料和建筑结构耐火以及消防设备联锁连动控制,及时发现火灾和控制火灾,可有效实施灭火操作。因此,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安装、使用自动消防设施,是现代消防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技术设施。必须指出,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消防工作,1998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届二次全会通过了《消防法》并于当年9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我国的消防工作,有关部门也依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并不断扩大消防专业队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加强对广大民众的防火教育,对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消防工程的检测不只是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检测,还应包括对固定灭火系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和防火隔离等设施的检测内容。消防工程的验收不仅涉及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验收,而且涉及对建筑物间的间距、消防通道、防火分区等的一系列验收。

4消防报警及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

4.1系统组成和原理

消防系统按功能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系统。前者的功能是在发现火情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指示出发生火警的部位,便于扑灭;后者的功能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现火情后,自动启动各种设备,避免火灾蔓延直至扑灭火灾。从二者的不同功能可看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有很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具有自动联动系统的功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现场,监视现场有无火警发生;火灾报警器安装在消防控制中心,管理所有的火灾探测器。当发现有火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有的火灾报警器还可启动联动设备灭火。有的火灾探测器具有声光报警装置,可以脱离火灾报警器使用,一般用于家庭。

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发生的原理是检测火灾发生前后某个物理参数的变化。例如:检测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可以断定有火灾发生。一般通过检测三种物理参数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这三种物理参数是:烟浓度、温度和光。由此可以把火灾探测器分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而实际使用中以前两种最多。感烟探测器检测现场烟浓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感温探测器检测现场温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火焰探测器检测红外光或紫外光光谱强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有离子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红外光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有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差定温探测器和缆式定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有红外火焰探测器、紫外火焰探测器和复合火焰探测器。现在,有的火灾探测器为复合探测器,它不只可以测试一个物理参数,而是能够测试多个参数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报警器的连线可划分N+I线制、4线制、3线制和二总线制。由于受施工的限制,前几种火灾报警系统都已被淘汰。目前生产的火灾报警系统大部分为二总线制。按火灾报警系统判断火灾的方式,火灾报警系统可分为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和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为开关量探测器,其报警原理是在火灾探测器内有一比较器,当火灾探测器探测的烟浓度、温度或其它物理参数达到一定阈值时,火灾探测器变为火警状态,当火灾报警器巡检到该探测器时,探测器把火警状态报告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使用模拟量火灾探测器,模拟量火灾探测器不断把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报告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由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一定的算法,判断是否为火警。如果确定有火警发生,遂发出火警命令,点亮火灾探测器上的确认灯。火灾报警器的算法很重要,好的算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而有些算法,如在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一报警阈值,实际与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区别不大,只是把原来火灾探测器上的报警阈值改在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系统的探测零点并且选用最佳的探测算法,减少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还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用智能型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探测零点,对自身进行补偿,使用合适的算法判断是否有火警发生。这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也可以降低误报,但由于受成本和体积限制,火灾探测器不可能设计得太复杂,其算法也不可能象模拟量火灾报警控制器那样复杂。在一个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人机界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机界面设计得好,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监视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状态显示主要有指示灯显示、数码管显示和液晶显示。由于液晶耗电少,可以显示汉字和图形,所以很多火灾报警控制器都使用液晶显示器显示火警信息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各种状态。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和操作都为中文提示,学习和使用都很方便。由于探测器地址一般为二进制编码,所以,显示火灾探测器所处部位有火警时,都显示为一个数字,然后由这个数字再查找火警部位,比较麻烦。现在,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已能够在发生火警后,用汉字直接显示出发生火警的部位,这就很容易确定火警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火灾自动联动系统用于控制各种联动设备,有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和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中,从联动控制器到每一动设备都要连接2条-4条线,一般适用于联动设备少的建筑。对于联动设备比较多的建筑,如果使用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施工比较困难,最好使用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在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中,火灾自动联动系统由联动制器和控制模块组成。在联动控制器和控制模块之间为二总线或四总线,每一组总线可以连接多个控制模块,在需要启动联动设备时,联动控制器发出启动命令,控制模块动作,控制模块再启动联动设备。一般一动设备为一个动作,但有的设备如卷帘门为两个动作。有的模块输出一个动作,有的输出多个动作。在设计时就要确定联动设备需要几个模块控制。

4.2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综合检测引用以下规范性文件

(3B50045-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6-87-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T2E艺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室内给水管道附件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室内给水附属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电缆线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3检测机构的组成、责任及义务

(1)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是一个获得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机构,由各个专业的消防技术人才组成;

(2)消防设施检测机构依法对建筑工程的消防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检查,提出初步检测意见书和检测合格报告书。

4.4检测的基本条件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系统,由具备消防安装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完成,检测前应具备:

(1)调试后正常运行,已经连续运行时间应达到15天-30天,有符合行业要求的系统运行记录;

(2)系统竣工调试报告及完备的竣工技术文件;

(3)提供检测申请报告并签订检测合同协议书。

4.5检测的基本内容

(1)消防控制室位置,并测绘系统设备设置平面布

(2)消防控制室与119台或公安专用网联网情况;

(3)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切换试验3次均应正常;

(4)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抽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抽验;

2)实际安装数量在6台-10台者,抽验5台;

3)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台抽验。

火灾探测器(包括手动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试验和故障报警抽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10只;

2)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5%

—10%的比例,但不少于10只抽验,试验均应正常。

(5)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功能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

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次—3次;

3)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验。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抽验,应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工作泵与备用泵转换运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次—3次;

3)水流指示器、闸阀关闭器及电动阀等按实际安装

数量的10%-30%的比例进行末端放水试验。

(7)卤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抽验,应在符合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次—3次;

2)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落下防火幕)试验1次—3次;

3)抽一个防护区进行冷喷放试验(可用氮气代替)。

(8)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抽验,应按10%-20%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号均应正常。

(9)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应按10%-20%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号均应正常。

(10)消防电梯应进行1次—2次的人工和自动控制功能及信号的检验。

(11)火灾应急广播设备的抽验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进行下列功能检验(各项功能应正常语音清晰):

1)在消防控制室选区、选层广播;

2)共用的扬声器强切试验;

3)备用扩音机控制功能试验。

(12)消防通讯设备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各项功能应正常并语音清晰):

1)对讲电话进行1次—3次通话试验;

2)电话插孔按5%-10%进行通话试验;

3)消防控制室与119台进行1次-3次通话试验,

(13)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

(14)检测汉化图形化的CRT显示、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15)检测消防控制室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可靠性。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

(17)新型消防设施的设置及功能:早期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大空间红外矩阵计算机火灾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煤气等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8)智能型火灾探测器的性能、数量及安装位置;普通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及安装位置。

(19)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系统共用时,应满足现行消防规范、标准要求。

4.6检测所需设备

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卤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系统、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和电源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泵等)所需的工程检测仪器及相关检测设备(公安消防监

督机构认可)。

4.7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结论及检测结果列表等。

5消防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

5.1验收条件

(1)申报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的基础条件是建筑物内各项消防系统施工、调试完毕,经建设、监理单位自检自验合格后,方可申报消防验收;

(2)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应是经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全部整改,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自验合格的工程;

(3)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应以系统为单元,保证系统施工、安装、调试工作完毕。系统单元内施工、安装、调试内容不得甩项或缺省;

(4)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必须得到该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督等单位的认可。建设单位必须以文字形式承诺。所申报消防验收内容严格按照已经审核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安装、调试,消防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公安部有关消防产品的管理规定,消防设计及施工符合相关的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5)参加消防验收的除消防监督机构外还应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产品供货单位。

5.2验收形式

一般意义上讲,消防验收可分为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精装修消防验收三种验收形式。

(1)隐蔽工程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无法行消防检查和验收的消防设施及耐火构件,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消防验收。例如:钢结构防火喷涂,消防管线及连接等;

(2)粗装修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内消防系统及设施的功能性验收。主要针对消防系统及设施已安装、调试完毕,但尚未进行室内装修的建筑工程。粗装修消防验收适用于建筑物主体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待租、待售前的消防系统验收。粗装修消防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须进一步完成精装修消防审核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精装修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全面竣工并准备投人使用前的消防验收。精装修消防验收内容包括各项消防系统及设施、安全疏散、室内装修等诸项。

5.3申报文件

(1)系统检测报告书:例如由中介消防检测机构对报验工程进行消防检测后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以及针对《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所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报告;

(2)系统调试运行报告;

(3)工程设计文件及变更说明文件:例如建设过程中消防监督机构签发的相关消防审核文件(包括初步设计审核意见、施工图审核意见、内装修图纸审核意见、煤气图纸审核意见、备忘录等)、建设及设计单位针对消防审核文件所提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报告;

(4)隐蔽工程记录(监理签字):例如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消防系统自检自验和施工单位的安装调试记录、打压试验记录等文字材料;

(5)工程竣工图(蓝图);

(6)设备器材合格证、检测认证报告、随机资料等。

5.4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的验收内容与检测内容应一致,这部分验收内容仅仅只是消防工程整体验收的组成部分之一;

(2)对文字内容应按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具体项目逐项逐条审核;对峻工图纸应按规范与建审意见相结合,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3)对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抽检。例如:通过对某一消火拴的实际操作实现对报警及联动系统的性能抽检;通过对某一感烟探测器的抽检实现对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以及与"119"网络连接状态等的测试。

5.5验收程序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是由国家或行业认可消防监督机构执行。验收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单位应事先编制验收大纲、检测报告(表格),包括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项目和结果列表。当验收中出现不合格项时,应限期纠正,直至检测合格。

验收的主要工作是审议系统检测报告和系统运行报告,并审查建设方出具的全部技术文档(见北京市地方标准DBll/146-2002《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第7.2.3条)。验收结论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情况。如果有不合格项应限期整改(当涉及到检测项目时,如有必要应重新组织检测),直至没有不合格项方能通过验收。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程验收中的特点

(1)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国家对系统中的主导产品有一系列的标准规定(归口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对各类工程的建筑防火设计,对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也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归口全国建筑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和地方也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测和管理。因此,当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和验收时,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已通过了专项检测和验收;

(2)消防工程的检测和验收是受国家正式法律《消防法》为依据的,它是一项强制性的要求。而智能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尚无相应的国家法律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3)由专设的监测机构进行检测,由国家公安消防机关专设的建筑工程监督审核机构来实施验收监督和审核的;

(4)它是唯一具有完全、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经受过时间考验的检测和验收标准。建筑与楼宇住宅智能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各种规范在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需强化,许多规范还在制定、补充阶段;

(5)智能化系统中其他子系统很容易并且有许多子系统已经实现在同一网络、同一软件平台上的开发和运行,唯独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的网络和软件平台是相对独立的。

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程验收中的重点

对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应以检测其系统联动功能和基本功能为主。不论系统在以前的专项检测验收中的结果如何,在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检测验收中,对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监测系统的检测,还应检查或抽测以下项目:

(1)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包括直流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以及双路交流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根据需要进行);

(2)火灾报警系统的检测功能,包括火灾报警的优先级、火灾报警的延迟时间、信号的传输、故障的报警火灾事件的记载等;

(3)火灾的探测功能,点型感烟、点型感温、线型感烟、线型感温及火焰探测器对现场火灾参数的响应情况;

(4)消防泵的启停、运行、双泵转换以及在消火栓处的启停功能;

(5)喷淋泵的启停、运行、双泵转换;

(6)其它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等)的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辅助灭火设备(关闭门窗、忉断空调、通风等)的联动,以及对一个防护区的代用气体喷洒试验;

(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一步、两步动作及相应的联动功能;

(8)空调设备和防排烟设备(包括送新风机、排烟风机和相应的阀门)动作及相应的联动功能;

(9)消防电梯的人工控制和相应的联动控制;

(10)火灾应急广播设备的选区、选层广播,扬声器的切换,备用扩音器的控制;

(11)消防通讯设备的控制室与现场的对讲(包括用电话插孔的对讲)以及与“119"的通话;

(12)风消防电源的强制切断;

(13)系统CRT屏幕的中文菜单功能和操作;

(14)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信息传播;

(15)消防控制室与安全防范系统(SAS)及其它系统间的通信;

(16)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

(17)其他新型火灾探测、报警、联动设备的功能。

参考文献

建设部《建设部资质管理文件汇编》2001;04

建设部《建设部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实施细则》2000;05

第4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注意事项;巡视检查

1 智能变电站基本概念

1.1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变电站智能化,光缆取代了电缆,数字代替了模拟,提高采样精度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简化了二次接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1.2 通讯规约。当前电力系统,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方便变电站中各种IED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就需要通过一种通用的通信方式来实现。

物理层:IEC 60044-8,传输速度2.5Mbit/s,曼彻斯特编码, 光纤或铜线传输。

链路层:IEC60870-5-1规定的FT3格式

1.3 GOOSE。GOOSE是IEC61850定义的一种通信机制,用于快速传输变电站事件,如断路器分、合闸、隔离开关分、合闸指令,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保护装置告警、电流、电压等实时数据显示等信息。

1.4 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1.5 合并单元。主要功能为采集电磁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光电式互感器的模拟量,经过同步和重采样等处理后为保护、测控、录波器等提供同步的采样数据。为了确保330kV保护装置采样及动作正确性,330kV保护采用双保护+双合并单元+双智能终端配置。

2 智能变电站常见故障

(1)GOOSE/SV网中断:设备、装置之间通过GOOSE/SV网进行的数据交换无法完成,相应设备采集或保护装置发出的指令无法传输,不能完成遥测或遥控任务,直接影响相关一次设备、保护及安自装置正确动作;(2)GOOSE/SV网告警:GOOSE/SV网数据传输因某种原因受到干扰,对网络长期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但尚不影响一、二次设备间正常数据通信;(3)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故障:智能组件发生故障,不能完成相关一次设备信息采集、上送和命令执行;(4)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异常:智能组件装置异常,不能保证长期稳定运行,但尚不影响智能组件功能;(5)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电源插件损坏,无法正常工作;(6)保护测控装置液晶显示屏无显示、装置运行灯熄灭、装置异常等故障。

3 保护测控装置的运行注意事项及巡视项目

3.1 运行注意事项

3.1.1 运行中,严禁随意按动面板上键盘,运行人员要按时做好保护装置的巡视检查。

3.1.2 保护装置投入运行时GOOSE、SV、远传及其它功能、出口软压板均应全部投入,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软压板均应退出;运行中禁止操作如下命令:(1)修改定值、固化定值;(2)设置运行 CPU数目;(3)设定定值区;(4)改变本装置在通讯网中的地址。

3.1.3 保护装置在新安装、改定值、保护调试投运前,应打印定值,并由保护人员、运行人员核对无误后方可投运。

3.1.4 定期对GPS同步时钟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时钟准确无误。

3.1.5 打印机应处于联机状态,且打印纸充足,无卡涩。

3.1.6 运行人员应定期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进行打印、核对定值。

3.1.7 现场运行人员结合设备巡视对数字化保护装置进行采样值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3.1.8 数字化保护装置动作跳闸后,现场运行人员应做好记录和复归信号,并立即向调度汇报动作情况,并打印动作报告,不得将将直流电源空开拉开,以免故障报告丢失。

3.1.9 数字化保护装置出现异常且闭锁时,因向调度申请将其退出运行,严禁将两套保护同时退出运行。

3.2 保护装置巡视检查

(1)保护装置外壳应无破损,无污秽;(2)保护装置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技术要求;(3)保护装置压板是否按调度下发定值应在投入和退出位置,装置检修硬压板应在退出位置;(4)对运行中的变压器,需要调整其继电保护装置时,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不得同时停用,对运行有影响时需将变压器退出运行; (5)保护装置运行正常,运行灯常亮,告警灯熄灭;(6)继电保护显示信息或者上传后台信息有无异常告警(如SV采样异常、GOOSE通道异常及断链等信息)。

4 智能终端巡视检查

(1)背面空开都应在合位,装置运行灯绿灯常亮,其他告警灯都熄灭;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指示灯与实际位置一致;(2)正常运行时,应检查智能单元检修硬压板在退出位置,只有该间隔停运检修时才可以根据需要投入该压板;(3)断路器“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在远方位置,“联锁切换”开关在“联锁”位置;(4)继电器、接触器二次线无发热,端子接头无脱落现象;(5)汇控柜门应关闭并上锁,柜内除潮、散热设备工作正常;(6)无异常光字牌点亮。

5 合并单元巡视检查

(1)各指示灯指示正常,运行灯、对时同步灯、GOOSE通信灯、各通道灯均常亮绿灯,远方就地灯常亮红灯,断路器位置灯指示正确,其它灯都熄灭;(2)检查合并单元是否失步,同步灯熄灭,检查本屏的交换机是否失电,保证交换机工作正常;(3)当告警点亮和采集灯闪烁时,要重新插拔相应采集光纤,如果仍然告警,则要通知相关调度和保护人员进行处理;(4)正常运行时,应检查合并单元检修硬压板在退出位置,只有该间隔停运检修时才可以根据需要投入该压板; (5)当合并单元与交换机的光纤中断时,间隔保护测控上会报出“SV 通道异常”,或者“采样数据异常”,需要马上通知相关调度和保护人员处理。

6 一体化直流系统巡视检查

(1)直流母线电压正常,浮充电流适当;(2)直流配电屏各开关位置符合运行要求,信号指示正常;(3)直流系统绝缘正常,各表针指示正常;(4)充电模块运行正常,无异常音响和异味,无过热现象;(5)充电模块组数投入是否充足、适当,输出电流、电压是否正常;(6)电源自投装置工作正常,备用电源电压正常;(7)蓄电池应无渗漏液胀肚现象,瓶体完整,无倾斜变形,表面清洁,无腐蚀现象; (8)各连接部位接触良好,无松动、腐蚀现象,极柱及安全阀应无酸雾溢出;(9)充电模块散热器风扇运转正常;(10)充电模块运行指示是否正常,有无告警信号;(11)屏内接线无松脱、发热变色现象,电缆孔洞封堵严密,屏、柜应整洁,柜门严密。

7 监控系统巡视检查

(1)检查监控系统装置自检信息正常;(2)检查装置上的各种信号指示灯应正常;(3)屏柜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4)检查显示屏、监控屏上的遥信、遥测信号正常,网络通讯及装置通讯状况正常;(5)监控后台语音报警音响测试正常;(6)五防闭锁等装置和通讯功能正常;(7)A、B网通讯正常,无通讯终端信号。

参考文献

[1]Q/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S].

[2]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S].

[3]Q/GDW 11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规范[S].

第5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调试技术 过程层 间隔层 站控层

1 前言

智能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实现测量监视、智能状态监测等自动化功能的变电站。其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使全站设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集中测试的调试模式应运而生。

2调试前准备

收集相关厂家资料,核对相关设备容量、型号、回路,根据设计院图纸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调试工作步骤,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局制定的反措要求。在工作前,试验专责工程师对调试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做好试验方案编写和报审,调试资质和人员资质的报审,执行工作票制度,认真填写好原始记录,准备好调试表格。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并熟悉设计理念。根据各设备屏柜实际位置及线缆沟槽管井的排布,结合现场实际,配合二次班,做好光缆及电缆的敷设策划准备工作。

3过程层调试

3.1过程层网络结构

过程层 GOOSE信息单独组网,按双重化配置,保护跳闸采用点对点方式,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方式, SMV网单独组网,按双重化配置,供录波、PMU、计量的网络采样值用。母线配置2台冗余GOOSE交换机,并按继电器小室集中组柜。测控装置出两个GOOSE口分别接到两套网络的交换机,组成星形双网结构; GOOSE、SMV交换机均支持IEC61588网络对时方式。

3.2合并单元调试

1、OEMU-702A电流合并单元主要测试项目包括:环境影响测试、电源检查、光功率裕度检查、合并单元装置测试、电磁兼容测试、互联测试。

2、OEMU-702A-PT电压合并单元主要测试项目:环境影响测试、电源检查、光功率裕度检查、电压并列功能、异常告警功能、合并单元装置测试、电磁兼容测试、互联测试。

4间隔层调试

4.1主变保护调试及母线差动保护调试

主变保护调试需主变高中低三侧模拟量输入,其中主变三侧采用转换模块将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出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再经合并单元处理后输入主变保护。调试项目:1) 外观及接线检查;2) 绝缘电阻检测 ;3) 直流电源检查 ;4) 通电初步检验 ;5)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检验 ;6) 模数变换系统检验 ( 零漂检查 、 电压回路检查、电流回路检查 );7) 保护定值和功能检验(差动速断保护 、差动保护 、二次谐波制动 、高压侧复合电压过流保护、高压侧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 、高压侧零序方向过流、高压侧零序过流、高压侧间隙零序过流、高压侧零序过压、高压侧失灵联跳、高压侧过负荷、中压侧复合电压过流保护、中压侧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中压侧限时速断过流、中压侧零序方向过流、中压侧零序过流、中压侧间隙零序过流、中压侧零序过压、中压侧过负荷、低压侧复合电压过流保护、低压侧过流保护、低压侧过负荷、公共绕组零序过流 、公共绕组过负荷 、PT断线试验、CT断线试验 );8)二次回路检查 ;9) PT、CT通流通压检查 ;10)整组实验(主保护整组试验、后备保护整组试验);11) 传动断路器试验 ;12) 80%直流传动试验 ;13) 带负荷试验 ;14) 差动保护回路六角图测量 ;15) 异常处理情况 。

4.2线路保护调试

保护调试需电流、电压模拟量输入,采用转换模块将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在经合并单元处理后输入线路保护。线路保护调试项目:采样值报文传送、GOOSE报文传送、保护装置开出测试、保护装置GOOSE开入测试、GOOSE跳闸性能测试、采样值整组测试、SV品质测试、异常情况下的SMV/GOOSE测试、数据同步检测、合并单元延时测试、通信异常情况下的SMV/GOOSE测试GOOSE整组测试(基于数字化测试仪)、保护试验:

5 站控层设备调试

网络报文分析仪是通过在线分析自动化所有通信报文,实时地在线监测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并及时对异常进行报警,并可根据所记录的系统通信报文进行离线分析,从而查找系统存在的隐患和异常,分析系统异常和错误原因,指导相关人员定位排除系统隐患和故障。主要功能如下:1)在线通信监视;a)GOOSE信息。对GOOSE信息的帧结构、组播地址与源地址匹配关系、StNum和SqNum组合方式、帧时序、频率进行监视,对异常进行告警和记录。b)SV采用值信息。对SV采用值信息的帧结构、组播地址与源地址匹配关系、序号、帧时序、频率进行监视,对异常进行告警和记录。2)通信信息记录;a)对各网段通信过程进行持续完整的记录。数据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和长度保存为记录文件,记录文件按时间存放在硬盘中。b)所有网络数据都包含接受时间标记,并按照不同网段分开保存。3)分析工具a)链路分析。解析各以太报文,分析所有链路通信过程,对异常报文、异常过程进行分析和提示。b)MMS分析。MMS报文解析、MMS过程分析,对异常报文、异常过程进行分析和提示。c)GOOSE分析。GOOSE报文解析、GOOSE过程分析,详细分析报文和过程各层信息,可快速准确的查找特殊信息和定位各种故障点。

6 监控及远动系统整组调试

带开关整组传动之前 ,应对整个直流及交流部分进行绝缘检查,通过保护来验证保护与开关之间配合,从开关动作情况到保护动作准确无误,灯光、音响、信号回路正确。通讯远动专业与继电保护专业配合,调通全站网络,实现全站所有接口通讯正确无延迟,并应调通与省调及网调的数字及模拟通道,配合调度将整站相关遥测遥信信息上传至相关调度及集控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调试:对网络分析仪的调试应在整组传动时进行,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全站各种网络报文,并能实时检测全站网络通信状态并正确评估。辅助智能设施功能调试:视频监控、安防系统、事故照明切换系统、站用交流系统应根据各自所承担功能的不同,按设计要求调试以实现其优化管理变电站的功能并与各级远控系统通讯良好。保护定值要认真核对,确认与调度定值相一致后方可投产试运行。

7 结语

随着生产厂家的调试设备不断改进,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集成调试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得到增强,更加高效; 调试软件的不断升级,以及新测试软件的开发,为以后的 。集成调试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每个调试环节的正确性验证变得更简单、准确。

参考文献:

1.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83-2009;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441-2010;

3.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4-2009;

4.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396-2009;

5.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31-2010;

第6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认真做好无线电台站年检验证工作,严格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

今年我处与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发出无线电台站年检验证通知共50余份,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用户办理手续,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和年检工作都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到6月底,全市年检率达到80%以上。为一家新设台单位办理了设台相关手续。

严格按照新版《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无线电台站审批程序”,对用户报送的申请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积极指导和协助用户填写好“无线电台站技术参数表”,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规划台站地址和指配无线电频率,做到建站合理,审批严格,办证迅速,服务及时周到。为确保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我市农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我们开展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农村“村村通”工程所用频率的清理工作,保证所用频率的电磁环境干净无干扰。

(二)、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宣传,认真开展执法检查

年初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为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准确把握和正确运行法律、法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平、公正执法的水平。在广播电视、网站等宣传媒体上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对无线电管理工作涉及的相关条款和国家对无线电管理的相关文件规定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为维护民航陆空通信秩序正常,确保民航通信和飞行安全。在监测站和台站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开展了对广安市辖区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调查、登记工作。联合排查了邻水县合流镇至高滩镇沿线安装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情况,取缔了大功率无绳电话两台(套)。

(三)加强无线电监测值班,加大干扰查处力度

坚持日常无线电监听、监测,完成上级下达的监听、监测任务,及时查处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进一步提高了无线电监测技术水平。上半年完成省无委、省监测站下达的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任务1次,监测人员在高登山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监听、监测29天,向省无委报送民航干扰排查监测情况29次,查处无线电干扰1件。

认真开展对本辖区内无线电频谱监测,紧紧围绕全面构建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技术监管三大体系展开。完成了省信息产业厅下达的重点频谱监测任务3次,其中对民航频率、调频广播电台、电视频道进行了重点监测,共计监测538小时,按时向省无委办公室、省监测站报送了《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通过监测月报制度实施的深入和推进,掌握了一批非法和违规台站,给无线电管理提供了技术监管依据。

(四)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上半年,我处在抓紧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放松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配合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比赛”,针对演练设定的内容,制定了无线电管理、监测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计划和内容及落实措施,印制学习资料31套,共2000多页。集中两个月时间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在全省监测技术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首先是采取前两小时学理论知识,后两小时实际操作监测、检测设备,最终达到每位同志都能熟练操作各种监测、检测设备的目的;其次是采取室内学习与室外练习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派专人到郊外放置干扰源,然后全体人员分两组开展实地查找干扰素源的模拟训练,以此提高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处理突发事件和干扰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全处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得到提高,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上达到了人人能完成监测、检测和查处干扰的水平,全处人员学习无线电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兴趣更加浓厚,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高潮。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各区市县没有专门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我处行政执法人员又少,导致日常工作中对区市县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设台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2、我处广安无线电监测站,属公益性管理职能事业单位,门市出租权收走后,事业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虽然去年底解决了一部分,但还是有相当的缺口,对无线电管理和监测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三、下半年的打算

1、强化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工作,按照省无委要求,全面展开对无线电频率台站的清理工作,为3g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2、继续做好保护民航陆空通信频率不受干扰,保障民航飞行安全。

第7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 远程心电图网络 临床 应用

心电图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常规方法之一,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多为阵发性发作,发作时间随机,发作时间短暂,当患者有自感症状及疾病突然发病后,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很难及时记录,为心血管疾病的早起诊断增加了难度【2】。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的远程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不断的增多。远程心电图是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多媒体通信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讲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医院医生通过分析网络传输的患者心电图数据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实现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避免了患者往返于医院。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之后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每月案例约为三千人次。其中选定研究对象3600人,其中男性患者1930人,女性患者1670人,患者年龄在28-55岁,平均年龄为45.5岁。随机将就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180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治疗组采用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表现等自然状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研究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系统配备了具有PDA传输功能的手持式心电图检测设备,并且联通一台连接有网络的计算机,诊疗中心的计算机内装备有心电图数据分析软件和中心心电图工作站【3】。手持式心电图配有连接模块、心电导联线、信号放大器、吸球和夹子组成。由医院医生和护士在服务站或家庭病床为患者做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之后将采集到的心电图波形等相关数据,通过卫生服务站的无线网络发送到心电工作站【4】。心电波形图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心电工作站通过声音提示心电图室内的专职心电医生,专职医生通过心电工作站上传输过来的心电波形图,选择心电波形图进行分析并且书写报告,报告结果自动到网络中,送检的医生或护士可在本站点内的电脑上查看检测报告或者将报告打印为书面形式。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 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当P

2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图形比较,选择II和V两段导联,P、QRS、T波形态及各个波型的时限及振幅、P-R、QRS间期较清晰并且容易测量。分别测量和记录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电图II和V量段等相关心电图波型指标,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心率、Q-Tc\P波振幅三个指标外,其他心电图波型指标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和表2 。远程心电图网络检测治疗组和常规心电图对照组的各项心电图图形及指标基本相同。

远程心电图网络在任何地方及任何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并且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从检测信息输出到结果出报告通常只需要10分钟左右。与常规的心电图造作流程比较操作流程简便,并且得出报告的时间明显缩短。

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检测1600例患者,发现异常心电图852例,53.25%。检测出心电异常的患者中心律失常为542例,占异常心电图的63.61%,心房肥大的患者12例,心室肥大的患者3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由于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工作相对紧张,心电图诊断技术和能力有限,不能快速满足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需要【6】。远程心电图网络诊断,可充分发挥医疗网络化协同诊断的优势,通过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实现服务站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心电图传输和诊断技术,可完成医院的心电图信息数字化和信息网络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发现异常心电图852例,53.25%。检测出心电异常的患者中心律失常为542例,占异常心电图的63.61%,心房肥大的患者12例,心室肥大的患者3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与常规的心电图造作流程比较操作流程简便,并且得出报告的时间明显缩短。选择II和V两段导联,P、QRS、T波形态及各个波型的时限及振幅、P-R、QRS间期较清晰并且容易测量。除了心率、Q-Tc\P波振幅三个指标外,其他心电图波型指标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远程心电图网络和常规心电图的心电图型基本一致,且远程心电图诊断的操作简便,并且方便患者的心电图检测。

【参考文献】

[1]程晓涛.葛琴芬.张秀义.SM100远程心电监测仪的临床应用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3):177-179.

[2]华伟.曹东芳.关月.远程心电监测记录的临床应用[J].心电学杂志.2005,24(4):206-207.

[3]谈剑诚.张天贶.查晴.远程心电图会诊对医师诊断能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89-90.

[4]卢喜烈.陈运奇.赵军平.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心电学杂志.2009,18(2):83-86.

第8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水电站;蓄电池;直流电源系统;高频开关;故障处理;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电站直流系统向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开关合闸、机组初励、事故照明、电气试验等提供工作电源,对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做用,它的缺陷将会影响到整个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对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时消除故障缺陷,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对水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防止和杜绝直流系统缺陷,提高水电站直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从GZDW 型智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入手,对水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进行了探讨。

1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功能

1.1 直流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充电模块、控制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合闸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公用回路以及事故照明回路等)、降压单元、绝缘监测、蓄电池组等组成。其中最主要的设备就是充电模块和蓄电池组。

1.2 工作原理和功能

(1)交流配电单元

交流配电单元 将交流引入分配给各个充电模块, 扩展功能为实现两路交流输入的自动切换。

(2)高频开关充电模块

三相三线交流电380VAC 经三相整流桥整流后变成脉动的直流,在滤波电容和电感组成的LC 滤波电路的作用下,输出直流电压,再逆变为高频电压并整流为高频脉宽调制脉冲电压波,最后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后变为220VDC 的直流电压,经隔离二极管隔离后输出,一方面给蓄电池充电,另一方面给直流负载提供正常工作电流。

(3)调压硅链模块

充电模块在蓄电池浮充时输出一般约为直流240V 左右,在蓄电池均充时一般约为直流250V 左右送至合闸母线,蓄电池则经蓄电池总保险送至合闸母线,正常时调压硅链的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经硅链自动降压后输出稳定的220VDC,送至控制母线,以上两部分共同组成直流输出系统。

(4)配电监控模块

主要是对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出的监控,可检测三相交流输入电压,蓄电池组端口电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合闸母线电压,控制母线电压,负载总电流;并且实现空气开关跳闸,防雷器损坏,蓄电池组电压过高/过低,蓄电池组充电过流,蓄电池组熔丝断,合闸母线

过/欠压,控制母线过/欠压,各输出支路断路等故障告警。

(4)绝缘监测模块

用于监控直流系统电压及其绝缘情况,在直流系统出现绝缘强度降低等异常情况下,发出声光告警,并能找出对应的支路号和对应的电阻值。

(5)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的主要作用是在交流正常时储存电能,在交流停电时释放电能,保证直流系统

不间断地向负载供电。

2 直流系统运行维护

2.1 日常巡视

①运行人员每天要对运行设备系统上各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检查。②定期检查系统上的各个装置的参数定值是否正常、各馈出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熔断器是否工作正常。③对于一个站使用两套或以上充电装置,每天要巡视各母联开关位置是否正常。④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检查螺钉有无松动。⑤定期检查各组蓄电池浮充电流值、蓄电池端电压和环境温度等是否在正常范围。

2.2 定期清扫保持设备整洁

2.3 定期进行试验

①各装置参数实际值的测量,装置显示值误差调整。②各装置参数设置值定期检查。③单模块输出电压调整校准。④各装置报警功能试验,同时检查各硬接点输出是否正常。⑤微机监控单元自动控制功能试验。⑥绝缘检测模拟接地告警试验。⑦降压装置手动、自动试验。⑧电池的定期充放电试验(注意:过度放电会缩短蓄电池寿命,甚至造成永久损坏)。⑨监控装置手动均浮充转换试验。⑩后台通信功能试验。

3 常见故障及常用处理方法

3.1 交流过欠电压故障

①检查交流输入是否正常及低压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是否在正常运行位置。②检查交流采样板上采样变压器和压敏电阻是否损坏。

3.2 空气开关脱扣故障

检查直流馈出空气开关在合闸的位置而信号灯不亮,确认此开关是否脱扣。

3.3 熔断器熔断故障

①检查蓄电池组正负极熔断器是否熔断。②检查熔断信号继电器是否有问题。

3.4 母线过欠电压

①检查母线电压是否正常。②检查充电参数及告警参数设置是否正确。③检查降压装置控制开关是否在自动位置。

3.5 母线接地

①检查微机控制器负对地电压和控母对地电压是否平衡。若负对地电压接近于零,则判定负母线接地。②采用高阻抗的万用表实际测量母线对地电压,判断有无接地。③若系统配置独立的绝缘检测装置,可从该装置上查看。

3.6 模块故障

①检查电源模块是否有黄灯亮;若黄灯亮表示交流输入过欠电压或直流输出过欠电压或电源模块过热,再检查交流输入及直流输出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和模块是否过热。②当电源模块输出过压时,将关断电源输出,只能关机后再开机恢复。

3.7 绝缘检测报母线过欠电压

①检测母线电源是否在正常范围。②查看装置显示的电压值是否同实际相符。③以上都正常则可能装置内部器件出现故障,联系厂家修理。

3.8 绝缘检测装置报接地

①检查故障记录,确认哪条支路发生接地,接地电阻值是多少。②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将故障接地支路排除。

3.9 电池巡检仪报单只电池电压过欠电压。

①查看故障记录,确认哪几只电池电压不正常。②查看故障电池的保险和连线有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3.10 蓄电池充电电流不限流

①确认系统是否在均充状态。②确认充电机输出电压是否已达到均充电压。若输出电压已达到均充电压,则系统处在恒压充电状态,不会限流。③检查模块同监控之间接线是否可靠连接。

3.11 阀控蓄电池的故障和处理

(1)阀控蓄电池壳体鼓胀变形造成原因: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电压超过了2.4V×N(2V 为单体的电池个数);蓄电池内部有短路或局部放电等造成温升超标;阀控失灵使蓄电池不能实现高压排气,内部压力超标等。处理方法:进行核对性放电,容量达不到额定值80%以上的蓄电池应进行更换;运行中减少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压,检查安全阀体是否堵死。

(2)浮充电时蓄电池电压偏差较大(大于平均值±0.05V)造成原因:蓄电池制造过程分散性大;存放时间长,又没按规定补充电。处理方法:质量问题,应更换不合格产品;存放问

题,应按要求进行全容量反复充放2~3 次,使蓄电池恢复容量,减少电压的偏差值。

(3)运行中浮充电压正常,但一放电,电压很快下降到终止电压值。造成原因:蓄电池内部失水干,电解物质变质。处理方法:更换蓄电池。

(4)核对性放电时,蓄电池放不出额定容量。造成原因:蓄电池长期欠充电,单体蓄电池电压浮充时低于2.23- 2.28V,造成极板硫酸盐化;深度放电频繁(如每月一次);蓄电池放电后没有立即充电,极板硫酸盐化。

处理方法:浮充电压运行时,单体蓄电池电压应保持在2.23- 2.28V;避免深度放电;对核对性放电达不到额定容量的蓄电池,应进行3 次核对性放电,若容量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应更换蓄电池组。

3.12 直流系统绝缘故障和处理

直流系统的正、负母线绝缘电阻均不能低于规定门限值,当任何一点出现接地故障时将会打乱变电站的整个正常运行秩序,造成控制、信号、保护的严重紊乱,必须迅速排除故障,以免出现两点同时接地短路而造成的直流系统熔断器熔断及使断路器出现误动、拒动等。

3.12.1 GZDW 系统绝缘监测两种方式

母线监测式仅监测母排同保护地间绝缘电阻的变化情况。支路巡查则可同时监测母排和各支路的绝缘状况,并作出相应告警。发生绝缘告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其分路出线受潮、破损或负载设备安装错误;GZDW系统在运输、开箱、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导电异物等。

3.12.2 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一般顺序

(1)分清接地故障的极性,粗约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长时阴雨天气,会使直流系统绝缘受潮,室外端子箱、机构箱、接线盒是否因密封不良进水等;站内二次回路上有无人员在工作、是否与工作有关。

(2)将直流系统分成几个不相联系的部分,即用分网法缩小查找范围。

(3)对于不太重要的直流负荷及不能转移的分路,利用“瞬停法”(一般不应超过3s),各站应根据本站情况在现场运规中制定拉路顺序;对于较重要的直流负荷,用转移负荷法,查找该分路所带回路有无接地。

(4)如果接地点是在GZDW系统内,可以采用逐段排除来确认告警具置。具体方法是:依次抽出充电模块;断开各功能单元和母线间的熔断器连接;断开蓄电池接入开关。分段、分步测量故障母线同保护地间的电压状况。通常,GZDW系统出厂后发生电气故障可能性较小,在找出“故障段”后,其故障点多可通过目测直接发现。

(5)确定接地点所在部位后,再逐步缩小范围认真查找,直到查出接地点并消除为止。

3.12.3 直流接地处理原则

当中控室上位机发出“直流系统Ⅰ/Ⅱ段接地故障”信号时,工作人员应检查直流系统绝缘监测仪,确定哪段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并读出接地故障回路号。同时判断接地故障为瞬间接地故障还是永久性接地故障。查找和处理直流接地故障时,应预先做好周密的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误动作。

(1)永久性接地故障。根据负荷情况,对于可短时断电的故障回路,如拉开此回路直流空气开关接地故障立即消失,合上后接地故障又出现,便可确定接地故障发生在此回路,应进一步检查此回路的各支路负荷,找出并消除接地故障。对于不能短时断电的回路,应将设备解列,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进一步排查。日常工作中多使用万用表查找直流接地故障。假设直流正极接地,使用万用表测量该故障回路时,其正极对地电压应<110V。将该回路所带支路负荷逐路解开,同时监视正极对地电压变化,若解开某一支路负荷后,电压值发生变化,则该支路负荷回路一定存在接地故障。若正极对地电压暂时恢复正常,说明该支路暂时没有与负极连成回路,即该回路继电器或线圈等负载经一些接点断开未形成回路(图1a)。若直流接地由正接地变为负接地,说明该回路此时与负极连成回路,即该回路某些继电器或线圈等负载通过闭合接点励磁,此时应重点查找励磁的继电器及线圈回路(图1b)。这点对于现场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十分重要,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当直流接地故障在蓄电池、整流充电装置或直流母线处时,使用万用表测量直流屏整流充电装置输出的正极对地电压<110V,瞬时断开高频整流充电装置的3ZK 或4ZK 直流输出开关,若所测电压明显上升,说明接地点在整流充电装置;若所测电压值无变化,说明接地点在直流母线或蓄电池室,应仔细检查屏内设备及蓄电池。

图1

(2)频繁发生的瞬间直流接地故障查找相对难一些,此时应重点注意电站中易受油、水、粉尘等影响的运行设备,并结合当时操作、设备运行以及天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中寻找突破点,进而找到接地点并彻底处理。

参考文献

[1] 马斌,武利俊.电厂直流系统试验分析及改进方案[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05

[2] DL/T 724-2000[S].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第9篇: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35KV;变电所;交接试验

变电所里运行着众多的电气设备,施工时将缺陷设备投入电力系统运行,送电时即可能会发生事故。电力生产的实践证明,对电气设备按规定开展交接试验工作,是防患于未然,保证变电所的施工质量及以后的安全运营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陕西富县芦村一号煤矿电源工程35kV变电所工程的交接试验进行分析研究,探讨35kV变电所交接试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陕西富县芦村一号煤矿35kV变电所工程概况

陕西富县芦村一号煤矿电源工程35kV变电所工程,实际上可以说由一个35kV的变电所和一个10kV的开闭所组成,它为整个一号煤矿的主斜井口、综采设备、采煤选煤、通风照明、食堂、日常办公生活等多场所,提供所有供电配送电服务,工程量大,设备繁多。

变电所主要包括以下工程:(1)主变:两台16000kVA三相油浸自冷铜芯双绕组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2)35kV部分: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柜两台,计量柜两台,主变出线两台,母联柜一台,隔离柜一台,PT柜两台,过度柜3台。(3)10kV部分: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柜2台,母联柜1台,隔离柜1台,配电聚优柜2台,线路出线柜20台,接地变压器出线柜2台,电抗器出线柜2台,电容器出线柜4台。(4)无功补偿部分:安装两套MSVC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每套补偿容量5.5Mvar。(5)消弧线圈部分:安装两套10kV ZDB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成套装置。(6)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两回35kV进线同时带电运行,互为备用,35kV母联断开。当其中一回故障时,由另一回进线供全部负荷用电;两台主变同时运行,互为备用;10kV母联断开。

2 主要试验内容

变电所交接试验主要包括: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变比阻别、介损等)、电缆(绝缘电阻、交流耐压)、高压柜(绝缘、耐压、直阻等)、断路器(绝缘、耐压、回阻、开关特性等)、电流互感器(绝缘、耐压、变比、直阻等)、电抗器(绝缘、耐压、感抗)等,检测试验按施工顺序和设备特性等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安装前,需首先进行交接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安装。如变压器、绝缘子、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等,这类设备的主要特点是进场时为独立设备,方便进行单独检测,所有项目检测都可完成。同时如未进行检测即进行安装,安装后不方便拆卸和检测。

(2)设备安装好后,再进行检测,如成套开关柜,电力电缆等设备。成套开关柜中一般集成了断路器、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等多种电气设备,一般进场后由已经由厂家统一安装就位。这些设备交接试验需要待柜体安装好后,逐一进行除耐压试验外的其他试验。比如断路器的开关特性检测,就需等开关柜安装完毕,且可进行送电后放能检测。电缆则需要做好电缆头后,将电缆本身和电缆头一并进行试验。

(3)成组设备进行耐压试验。同一规格型号的高压柜体本身和柜内设备的耐压试验,由于耐压等级相同,可等其他试验全部做完后,连同母线,多组柜子连在一起同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这样可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3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实验前准备工作

为确保变电所交接试验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编制完整的试验方案,落实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并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1.1 编制试验方案

人员设备进场前需要编制完整的交接试验方案。依据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程,结合设备作业指导书,编写针对本项目的完整交接试验方案,并对每类待检设备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3.1.2 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确认试验人员后,应首先对每名试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将详细的试验方案、每个设备试验的具体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逐一介绍给每一名试验人员,使他们在试验前就已熟悉试验方案和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整个试验要做到人员安排合理,试验、操作、记录和防护人员齐全,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从而确保试验结果准确,人员设备安全得到保障。

3.1.3 落实试验仪器

对于试验所需要的仪器,则必须确保设备齐全,安全可靠,性能良好,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交接试验一般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绝缘电阻表,变比组别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高压试验变压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自动介质损耗测试仪、、伏安综合特性曲线测试仪、智能断路器开关测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等。

3.2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压试验涉及动辄几万伏的高压,是一项危险性极强的工作,实验时必须采取切实有利的措施,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进行高压试验时,注意清场,保持室内清洁,试验场所设置围栏,安排专人进行防护,非试验人员严禁入场。比如进行10kV高压柜整体进行耐压试验时,就出现一个故障。10kV高压柜按国家规定要升到出厂试验报告试验电压(42 kV)的80%(34kV),但是在升到20kV出现击穿声音,立即停止升压,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柜子里有一个施工人员遗留的耳套,由于是铁丝包边,造成耳套被击穿,取出后再次进行耐压试验才成功。

3.2.2 严格规范试验数据

电气试验是有严格的温度和温度要求,国家标准和设备出厂试验报告温度大都是20℃,温度不同时需要进行调整,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将数据进行处理,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3.3 试验后应注意的问题

试验报告是对整个变电站变压器交接试验的一个审核和总结,是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试验人员在编写试验报告时,必须做到真实记录,对试验数据按规定进行必要换算,对数据进行认真核准,确保数据准确,从面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出具规范合格的试验的报告。

4 结语

总之,通过对陕西富县芦村一号煤矿电源工程35kV变电所交接试验进行分析得之,要做好交接试验,就必须在试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熟悉试验项目内容;试验时明确注意事项,严格操作规范;试验后认真分析做好试验分析,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试验合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35KV变电站变压器交接试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