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农林科技职业精选(九篇)

农林科技职业

第1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论文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产业化;职教集团;对接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生态、经济)为中心,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正确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多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的意见(林人发【2007】76号)是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促进林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坚强柱石

(一)湖南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

一、

二、三产业的大产业。到2008年底,湖南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面积达到1.48亿亩,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油茶林2000万亩,年产茶油8.9万吨,毛竹1068万亩,立竹15.35亿根,国有林场177个,经营面积1163万亩,森林公园63个,国有苗圃97个,经营面积5.89万亩,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化系统,2008年湖南省林产工业总产值为319.76亿元。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人造板429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16万吨,木竹地板(含强化地板)1442万平方米,松香等林产化学产品2.8万吨,林药加工产品3.94万吨,森林食品加工30万吨。

总的来看,湖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从横向比较,相邻省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区发展更快。从省内来看,林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与林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1)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中,

一、

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5:27:18。一产业比重大,

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用材树种结构上,松、竹、杨、优良阔叶树种供需偏紧,而传统树种杉木相对过剩。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人造板、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松香加工等主导产品发展滞后。(2)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必要扶持,不少企业靠原始资本缓慢积累,规模小,缺乏技术改造能力,产品多年一贯制。全省规模以上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只有8家,家庭作坊式的较多。全省林产品中,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仅4个。(3)政策不配套。一方面,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政策、木材和林产品运输政策等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滞后;另一方面,有些现有政策还未落实‘特别是中央林业决定和我省贯彻意见规定的多种优惠政策兑现较少。(4)对农户带动能力不强。湖南山地面积大,但农民从林业生产中获得纯收入仅28.44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无法带动广大的农民致富。

(二)湖南林业产业化需要高技能人才

(1)林业产业化需要掌握现代林业生产技术与操作,能运用现代林业生产工具从事林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林业生产者。实现林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林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林业生产者。(2)林业产业化需要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林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而林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林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3)林业产业化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林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林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体化经营,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林业生产,增加林农的收入。(4)林业产业化需要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拉长产业链条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林业产业化,要使林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三)高等林业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坚强柱石

湖南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林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林业相配套的林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林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林农,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湖南林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林业产业化企业已经成为应用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亟待拥有一大批有理论、有文化、懂技术、肯奉献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工人。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顺应这样的历史潮流。

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对接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层发展高职林业“工学结合”,适应林业产业化企业需要

以湖南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了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以专业调整与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和谐礼会为宗旨,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湖南省首家农林类职业教育集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师资、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集团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工学结合”,推进产业对接,推进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教师互派与培训、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组织体现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的新课程开发等11个方面的内容。

林业职教集团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及各自特色之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学研究与资源整合功能,出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试点与普及、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想破解“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增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力度。该院在积极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实现林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

1.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

林业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因为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所以一旦集团个别成员与企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或分歧,职教集团可以出面予以协调,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2.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去锻炼;而企业是用人单位,有用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有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工学结合”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职教集团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性。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人才互补功能,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创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服务模式,为林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由政府主导,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湖南”,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发展品牌林业是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林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林业增效、林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新晨

第2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集团2014年12月成立以来,在农业部和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牵头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真组织,全体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的原则,大胆探索政校行企协同新途径,不断深化产学研推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局面逐步打开,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5 年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集团成立以来,在农业部、教育部指导下,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集团单位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交流,协同科技攻关,联合培养人才,形成了“政校行企联动、产学研推并举”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组织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秘书长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落实了集团工作。牵头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年初预算100万元为职教集团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组织建设了集团网站,编辑了三期《集团简报》,已成为集团成员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集团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在各个领域联合协作,也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

(一)以现代学徒制为契机,联合培养人才

1、实施校企联动,联合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模式

这次教育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集团内有2所院校列为试点单位,以此为契机,联合集团内相关校企联合开展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在集团内共同探索由企业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新模式,列为试点单位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了12家企业,共同制定了招生与招工方案,共同制定了园林、园艺等8个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了52门课程和教材,校企联合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今年共招收现代学徒制学生300多人。其中江苏农林与亚振集团、上海农林与光明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办了“现代学徒制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受太仓市政府委托定向培养现代农业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创立了政校合作培养人才新途径。

2、实践专本贯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精神,集团开展农业专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探索,培养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人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工程大学合办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金陵科技学院合办园林专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南昌工程学院合办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两个专业。辽宁、广东、江苏等多省市的职业院校进行了3+2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制定了园林、园艺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3、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集团内7所学校主持联合50多家企业、20多个示范院校,建设了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林业技术等5个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园艺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南方、北方具有区域特色的园艺企业18家共同建设,形成普适和个性兼顾的信息化资源5000多个,在300多家学校和企业中使用,日点击率超过20多万人次,得到了一致好评,辐射带动了相关学校的专业建设。

(二)以校企科研平台为依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集团依托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安徽荃银高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现代种业发展研究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农产品深加工及安全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广泛进行调研,在科技创新、科技培训和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深化校企协同,打造科研平台

围绕产业需求,紧扣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应用等环节,集团各单位把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统筹融合,打造协同创新科研平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绿港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25家,建立江苏省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教学科研单位,共建中国—以色列旱作农业示范培训中心。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科研院所,以绿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建立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

2、联合科技攻关,提升产学研服务能力

集团针对各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依托科技团队和平台,围绕“特色果品生产、杂交水稻育种、杂交玉米育种、有机肥料生产、有机蔬菜栽培”等项目,联合成员企业协同攻关。据统计,今年校企合作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超过10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超过400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现代种业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20多项,争取科研经费2500万元;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20多家企业,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技项目40多项;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企业合作,开展水稻两系育种研究及辣椒雄性不育方面研究,今年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资助项目10余项。通过校企联合科技攻关解决了企业急需的技术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0多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3个,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3、推进成果转化,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集团内成员单位在共同争取承担科技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为企业的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服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院校与北京伟嘉集团开展合作,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师生,面向全国不同区域的2000多个养殖场开展技术服务,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参与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推广彩叶苗木、草坪草等五大产业,促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

(三)政校行企联动,加大产学研推基地建设力度

集团成员单位在已有的各类区域的部级、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基础上,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为纽带,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积极探索基地共建共享、良性运行的机制,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服务产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明显成效。

1、积极实施对口帮扶西部计划,提升中西部职教基地建设水平

根据农业部和教育部统一部署,集团成员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对口新疆、西藏和云南等地区职业院校开展职教帮扶工作。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西藏拉萨市第一职业中学和云南普洱市职教中心结对,规划了拉萨高原净土农业产业园、普洱澜沧特色生态农业园,为当地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2、充分发挥基地功能,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

集团成员单位立足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强化基地建设,增强了基地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部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秦岭山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了“江苏省粮油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承建部级武陵山区果树种质资源库建设;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建国家发改委杂交水稻国际培训基地。

3、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力争打造国际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近年来,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大的市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集团成员积极参与,力争打造国家一带一路东桥头堡现代农业国际产业示范区。

(四)坚持培养培育培训相结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集团成员单位以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优势和农业企业的熟悉市场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努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依托中法农业培训中心,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国际化视野

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法农民培训中心已经开始运行,现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多人,法国农业专家分别对提高农民培训的水平,提高农业和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传授法国的经验,拓宽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国际视野。

2、建设职教云学院平台,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

中央农广校、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职教云学院平台,积极构建种业、粮食、农资农药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提供综合服务,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3、采用团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首创在校大学生青年农场主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团省委、安徽农业大学和公司“团校企”合作,兴办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学校,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今年6月,首届2011级现代青年农场主班30名学生已顺利毕业,标志着这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以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载体,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

集团以成员单位的中法农业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中肯农业科技示范园、中航国际非洲援建项目等国际交流平台为载体,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1、中法合作,创新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5月中法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法兰西共和国农业、食品及林业部关于在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领域加强合作的框架协议》,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中法农业培训中心。中心成立以来,根据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国际化需求,中央农广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农广校等职教集团等单位与法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培养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教材改革等主题广泛协商研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培养、培训、服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中非合作,实施职教援建项目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农业部的中肯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援非项目,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选派3名农业专家赴非进行技术指导,依托园区开展师资培训、科技攻关,同时招收肯尼亚8名留学生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和加蓬共和国合作建立了农业职业学校,设置了食品加工、作物生产、农业机械等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制定了师资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六套方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国17名留学生。

3、东盟合作,产业输出与人才培养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部级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已在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了5个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杂交水稻专项人才培养。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大北农集团等企业与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合作建立了5个部级培训中心,面向东盟的开展了32批次培养技术人员420人次。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以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为引领,《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016年集团将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提高集团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彰显集团化办学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集团平台作用,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1、利用中法农业培训中心平台,开展法国在华企业与中国农业职业院校合作培育人才。计划举办中法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拟邀请10家法国在华相关企业、20家职教集团成员院校、30家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促成企业与相关院校签订合作培养人才计划,成立企业咨询委员会,为企业开展相关咨询服务。

2、利用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示范作用,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专题调研,切实找到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扩大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真正做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将集团内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人才培养经验集团内推广示范,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广集团内10所以上学校、30个以上企业,每年培养高技能技术精英人才2000人以上。

3、依托集团网站,加强集团内部院校、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收集、整理、科研需求。编制科研课题申请指南及申请流程、过程管理、验收标准等,并且在集团网站上公开。

(二)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提升集团运作管理水平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集团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优化集团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实现集团的规范、民主、科学、高效管理。扩充集团规模,严格准入标准,强化退出机制。

2、优化集团秘书处等工作机构,不断增强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了更加明确工作委员会定位拟将基地建设工作委员会更名为产学研基地建设工作委员会、招生与就业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

3、集团在法人治理、实体化运作、多元主体办学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中国农商学院等多元主体办学模式。

(三)调动成员单位积极性

1、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推进联合攻关科技项目加大协同创新。探索各类平台、载体和基地在集团内资源共享的机制,让集团成员能更便利地利用相互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输送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2、集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突出典型示范,共同打造集团示范工程,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在集团内遴选建设学徒制培养示范企业(学校)、校企联合培养示范专业、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校企合作科技示范创新团队、学徒制教学示范团队。

3、以职教集团的名义设立奖学金,将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的示范力和影响力放大。启动全国“十佳”产学研示范基地、“十佳”创业青年农民、“十佳”技术能手等评选工作等。

三、职教集团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一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1、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运转机制

目前集团内成员间联结不很紧密、无法以集团名义申报和承担政府项目。建议职教集团的性质要明确职教集团的法人资格,进一步优化集团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完善制度,鼓励校企联盟内集团间、部级集团与地方集团加大交流。

2、进一步调动职教集团企业积极性

相对来说院校参与集团内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比企业更高,校企合作的实质性项目较少,校企科研攻关、双向培养人才等工作进展缓慢。建议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通过人员互聘、平台共享,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集团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3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当前,我国林业工作站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加强林业站工作应该重视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注重对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积极把握机遇,抓好工作站基层建设,全面提升林业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林业站的健康发展;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林业工作站管理网站进行建设,科学、合理地按照林业种类划分,建设有效的林木管理系统,加强林业工作站的全面管理。

2加强林业工作站生态公益林的监管职能

强化我国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制度,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安全,是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保障。因此,林业工作站引导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经营者共同建设生态公益林有效管理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开发、利用监管以及对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的建设,责任重大;同时,只有做好基层林业站对生态公益林监管职能的建设,才能保证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的顺利实施和林木工作的有效进行。

3加强林业工作站的林权管理职能

强化林业工作站对林木、林地、办公设施以及建筑物的林权管理职能对林业站的正常运行和我国林木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加强基层林业证办理的审核工作,重视基层林业站的林权变更、林权注销工作等。在我国林业法的规范下,协调广大林农群众和林农经营者,共同完善我国林业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维护广大林农和林木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林权证的法律效应。

4注重林业工作站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职能建设

林业工作站应借助科技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对广大林农以及林木经营者进行管理,大力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同时,设置专业科技人员对广大林农和林木经营者进行科技造林指导,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站科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站的科技服务,与林业市场经济接轨。

5加强林业工作站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建设

首先,对护林员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发起广大林农群众共同组建护林联防体系,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时,加强林业站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护林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注重护林员集体意识的建设。其次,加强林业站的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经营生产者提供科学、高效、优质的服务。最后,要根据我国林业局要求以及林业法的规章制度,加强林业工作站管理制度、林业法律、林业政策的宣传与咨询服务。

第4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关键词]湖南 职业教育集团 农村现状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 ),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张文(1973- ),男,湖南溆浦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协同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编号:DJA120298)和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ZJ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18-02

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较为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以契约或资产为连接纽带,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2008年4月29日,湖南成立了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此后,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迅速,截止到2013年12月,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已经迅速发展到30家。这些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其中对接省内规模企业达1357家。湖南高职教育集团整体发展迅速,但面向农村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一、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状况

1.高职教育集团拥有农村职业学校成员的状况。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大部分是由一家高职院校牵头、其他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的教育集团,其中就包含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而农村职业院校地处农村,其校园分布在村、镇、县城。早在2000年前,湖南在全省范围内贯彻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辖区内的县城先后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逐步使得每个县城至少有一所职业教育中心,部分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县一级职业教育中心已经基本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的全面管控,对县域内的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经费、生源等方面进行指导。湖南的高职院校一般都纳入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集团成员。例如,衡阳农林职教集团不仅拥有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成员,而且把衡阳地区乡镇农校、常宁市烟洲农校、衡阳县职业中专、衡南县茶市镇农校、衡南县第五技工学校、隆回职业中专、武冈职业中专、湖南汨罗职业中专等纳入集团;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加盟单位56家,其中高职院校7所,企业43家,还有4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纳入农村职业学校为成员的办学模式,使得农村职业学校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得以提升,教育质量也随之提高,为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促进劳动力良性流动提供了基础。

2.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状况。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为农民服务。对农民培训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一个重要措施,旨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锻炼他们的劳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发展。据相关统计,湖南很多高职教育集团开设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业科技等涉农专业,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每年招收上万名学生。例如,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中非论坛农业援助项目,对有志为农村服务的青年搭建了成长平台;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从成立以来,已培训了2300余名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农村连锁管理人员,为湖南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建筑行业培训了4000余名农民工;常德职业教育集团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600人,困难企业工人100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已超过120万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超过300万人。此外,湖南高职教育集团还多次举行“送教下乡”活动。为了鼓励高职教育集团下乡送教,《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提出:“包括湖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在内的所有拥有涉农专业的部分省级重点以上骨干学校牵头,以县级职教中心、电大分校、乡镇成人学校和农广校为阵地,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一起做好送教下乡工作。”高职教育集团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满足了农民致富的需要。

3.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状况。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业产业化不仅提供了科技支撑,而且拓展了服务农业产业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目前,湖南省级农林畜牧企业有上百家,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饲养加工、食用油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粮食深加工6大产业化体系,大部分农林畜牧企业在农村都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基地。但是,目前阻碍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科技人员的缺乏。因此,高职教育集团不仅要直接培训农民,而且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一些农村科技人员。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大多数已形成了以农林畜牧学类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综合体系。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利用农林畜牧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培养了一批农林畜牧专业的综合科技人员,为湖南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面向农村、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所,如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湖南农产品流通研究、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动物疫病实验室等,为农林畜牧企业提供了科技支持。并且,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一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社会资源,扶持一些农林畜牧企业调整结构,树立品牌;另一方面深入农林畜牧企业,对农村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解决对策,拓展服务平台。在对接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集团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农村产业化领域,加强与企业合作。如衡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签订了为畜牧企业服务的种猪技术服务合同书;2008年4月29日,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就与衡阳巨东勤业农牧有限公司、耒阳温氏集团、新五丰养殖公司和金拓天集团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办学水平不高。湖南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发展仍然是湖南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缺乏大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国家的农村政策把握不深,对广大农村调研太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考虑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太少,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林畜牧专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培训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在对农民与农村科研人员培训方面还处于粗放型阶段,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不够,培训组织程序与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争取到相关农村发展科研项目少,科研能力差。因此,目前湖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还没有跟上广大农村发展的需要。

2.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政策不足。湖南政府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主要表现在:2011年省教育厅颁发了《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湘教通[2011]230号),从高职教育集团形成机制、校企共生共建共享资源建设,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对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省教育厅开始了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遴选,每年给予40万元的资金支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并连续三年给予点重点政策支持。2012年5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2]45号),首次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大中型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要求,落实校企合作的责任。但是,各级政府对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在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村服务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政府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政策都比较笼统。

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合作是教育集团化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村发展的根本方式就是与农林畜牧企业合作,加快农村发展。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为涉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优秀的科技队伍,而涉农企业利用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为农林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追求的目的不同(高职教育集团追求的是长期人才培养,着力于社会价值效益,而企业所追求的则是短期的经济利益),在高职教育集团内部成员中,对于各自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地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如何界定及划分等没有明确说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够,企业和学校的员工也陷入被动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三、提升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对策

1.提升高职教育集团办学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改善民生,服务国家,实施创新,必然要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湖南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湖南高职教育集团由于起步晚,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2000年之后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面对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难以跟上。因此,首先,高职教育集团需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内部培养、外面引进的方式,积极聘请行业的领军人物、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打造一批适应农村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次,加大对农村发展调研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涉农相关专业与课程,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并结合集团自身情况,积极探索一套农民工与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体系;最后,调整自身教学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争取社会、民间各行业的支持,加快面向农村发展速度,提高服务农村的功能。

2.听从市场召唤,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和企业参与力度。培训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集团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但高职教育集团培养的往往是通用型技能人才,而农村企业需的则是专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全面且有针对性。校企合作的育人理念就是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林畜牧企业参与进来,使企业由原来的被参与变积极参与,获得丰厚人才效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同时,由于国家在政策、财政上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力度不够,很多方面没有出台优惠政策,缺少体制机制创新,制约了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政策支持,改善教学条件,改善软件与硬件设施,加快高职教育集团向农村发展的步伐。

3.改善高职教育集团教育模式,塑造优质品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湖南现有30个高职教育集团,基本上属于高职院校主导型,区域型、复合型高职教育集团模式少见,政府主导、企业或行业主导、中介主导等模式缺乏。从区域布局来看,湖南高职教育集团主要集中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以集团龙头学校和多数成员单位所在地为标准),覆盖面窄,与广大农村衔接不够。此外,高职教育集团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展农村与农民调查研究、布局农村产业规划、实施农村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经验不足,模式单一。因此,应在行业(或专业)为基础的高职教育集团中有选择性地重点研究区域型发展,探索高职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同时,应重视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把利益共同点作为一个基点,从大到小,滚动开发,在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实体,包括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机构、知名企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集团,创造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吴跃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4034025.nh

&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YxMDV4WVM3

RGgxVDNxVHJXTTFGckNVUkw2ZVorZG1GeW5oVjczTlYxMjdHck83R3RIT3Fw

RWJQSVI4ZVgxTHU= ,2003-10-01.

[2]徐学.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平江县为个案[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

recid=&filename=1011069906.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

=&urlid=&yx=&v=MzI2NzhNMUZyQ1VSTDZlWitkbUZ5bmhWTHpMVkYyNkg3

TytGOWpN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2010-10-01.

第5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19-3

1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史

1.1 形成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1948年10月11日,吉林省政府农业厅成立。当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隶属农业厅管辖,农业厅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科。1950年2月,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吉林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农业技术推广会议,会议确定推广6种新式农业和实验并推广水稻、大豆等优良品种。

1951年3月,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吉林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增设农业处,农业处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科,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956年4月,吉林省农业厅举办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训练班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训练班,共训练农业干部604名,其中站长195名,受训人员回到地方,又协助各地举办各种训练班,共训练农具技术员37700名,畜牧技术能手17715名,特产专业技术员1361名。到1963年,全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588个,其中县级站45个,公社基层站543个,共2866人,其中技术干部2280人。

1.2 低谷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伊始,在“横扫一切”“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极左思潮冲击下,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被冲散,许多技术推广人员被下放劳动改造,办公用房被挤占,仪器设备和技术档案资料散失,技术推广工作陷入瘫痪状态。1970年4月,吉林省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农业科学实验站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应对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整顿,在农村普遍建立农业科学实验站。农业技术人员可视需要,调回农业科学实验站工作。”《通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新启动的标志。

1974年吉林省开始学习并推广湖南省华容县建立“四级农业科学试验网”的经验,即县设农科所,公社设农科站,大队设农科队,生产队设农科组的经验。这期间,由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可以冲击其它”,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引向了用政治代替一切的邪路,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质元气大伤,组织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大多“四级农业技术网”流于形式。

1.3 改革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1980年3月14日,省编委批准长春、吉林、四平、通化、延边、白城等6个市(州)建立土壤肥料工作站,列事业编制50名。1981年8月21日,省编委批准成立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10人。到1982年,全省有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992个,其中省级站2个(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保护站);地(市、州)级站17个(农业技术推广站6个、土肥站6个、植物保护站5个);县级站68个(农业技术推广站46个、土肥站6个、植物保护站16个);公社级农业技术推广站905个(27个公社未建站)。共有职工3754人,其中技术干部2744人。1983年5月6日,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吉林省建设商品粮基地县领导小组,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和小型农用水利设施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促进农业推广在实践中产生实效,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农业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吉林大地应运而生,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1981年7月13日,省农业局局长徐棠在全省农业局长会议上指出:“从试行的情况看,实行技术推广联产责任制是运用经济规律,推广农业技术的一种好形式,是一种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新的有效形式。”

除了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外,1984年吉林正大饲料公司向养殖户提供饲料和养殖技术,1991年吉林德大公司向养殖户提供饲料和肉鸡饲养技术标志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工作正式开始;1990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兴农标志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

2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

第6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农科教三结合的作法

1.美国科研、教育与推广的体系

美国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系,同时,建立了全国农业研究、推广、教育和经济学咨询委员会,由30人组成。职责:一是向农业部长、州地学院提供农业研究、推广、教育和经济学政策及各项咨询;二是评价有关农业研究、推广、教育和经济学的政策及各项成果和效率;三是检查农业部有……

对农民进行无偿的技术推广服务,这也是美国农业科技得以快速推广的原因之一。

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其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联邦政府,占50%;二是州政府,占25%;三是县政府占25%。地方县政府尽管在经费构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在发挥科技推广作用方面举足轻重。每一个县政府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由3-5人组成。该委员会负责当地农业项目的推广和协调工作。农业需要什么技术,谁能提供技术,由委员会负责人(站长)与有关大学专家及企业取得联系,进行协调。通过委员会这一中介环节将科技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

美国教育、科技与生产三者通过独特的科技推广网相互交融,联为一体。美国的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始终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源,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种具有强大桥梁功能的中介环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农业推广体系

(1)以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会组织和农户,农业发展的受益者是农会组织、农户和政府;推广主体是政府和农协,政府通过农协进行具体的推广活动。由于受农户生产规模小的制约,农业推广一般为非直接获利性的。

(2)以私营咨询机构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如澳大利亚推广模式。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大中型私人农场,规模生产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迫切,使得农业推广有利可图;推广主体是政府和私营咨询推广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政府推广以无偿免费服务为主,私营机构的推广则为有偿服务。

(3)政府推广机构为主的模式。如印度、韩国的政府单一化推广模式。农业生产的主体多是分散的农户或农场,农业推广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建立推广网络进行技术发表,以非营利性推广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模式有趋于多元化的趋势。

(4)大学、合作社和私营机构相结合的综合推广模式。如美国、 、法国等国的推广体系。这种模式的农业生产主体是各种农业供销社和规模不等的私营农场,推广主体包括政府、农业合作社和私营企业,其中政府与合作社的推广活动属非营利性的,私人企业的推广服务则是有偿的。美国公益性推广以大学推广中心为主,营利性的技术推广则以企业为主。 从1993年起放开全部推广机构,政府采取补贴的方式支持推广工作。1993年3月起 又将研究机构和大学推向市场,采取先放开、后收购的办法,收效很好。

(5)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如泰国的政府、企业相结合的多元化推广模式。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和农业企业,政府和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政府通过建立完善、高效的推广体系推广农业技术,农业企业通过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3.几点启示

(1)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单一的政府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多元化、复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必须引导企业、农协等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

(2)技术用户应是推广的主体。积极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引导用户以多种方式参与推广是世界推广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发展的方向。

(3)政府行为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坚持谁受益、谁推广的原则,实现推广费用的合理分担。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公益性的工作由政府支持,效益明显的技术由企业去推广。

(二)我国农科教初步改革的作法和成效

1.初步建立“三大体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农村的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多年的努力,这个体系得以建立并逐步加以完善。

(1)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示范区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其主要表现:①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实行定向招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为第一线培养和输送有技术的劳动者和经营者。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实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相结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②在普教中引入职教因素。一是实行“3+1”,即初中毕业后再学1年农村实用技术;二是对落榜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实行“绿证”换“红证”的办法,让他们学习农业实用技术课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到绿色证书的标准,回农村有一技之长。为了配合农科教改革工作,各示范区都加强和完善了培训中心的建设。一些地方的农科教结合培训中心还把短期、中期、长期培训三个层次紧密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强化农村人才培训,示范区的农村教育基本形成校内、校外两条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彼此衔接,协调发展的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得到完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建立健全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村为基础,专家和群众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得技术推广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目标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到位,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深入开展科技推广活动。各地都紧紧抓住科技推广这一关键环节,大搞技术培训活动。

(3)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撑了示范区农科教结合的发展。一是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促进了农科教结合的发展。使农民成功走向市场,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把农业生产引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二是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组织走向市场。示范区创办科技市场,集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产品、农用物资交易、农业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组织、围绕本地的龙头企业、支柱企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发挥科技市场在农科教结合中的促进作用,并依托他们的服务,把科技带入千家万户。

2.拓宽了农科教结合的领域,丰富了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1)拓宽了农科教结合的领域

各示范区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科教结合也由种植业、养殖业向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多种产业发展,并且进入了开发、农业项目引进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各个领域。科教兴村、科教兴山、青年星火带头人计划,特别是现代化传播媒介进入农科结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地方建立了农业教育电视台、站,并以县办、乡办、村办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2)农科教结合的形式不断丰富

各示范区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除了继续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和科技推广等方面实行结合外,还探索出农科教结合的新途径。

一是在产业化过程中实行农科教结合,生产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培养技术人员,并且与科技部门联合共同开发新技术,把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融为一体;二是以科技能人、专业大户为依托,带动周围农户科技致富,在示范中实现结合;三是集中专家意见,在决策上实现农科教结合。一些地方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确定工作思路、重大开发项目及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方面,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集中专家的智慧,在决策中体现农科教结合;四是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中结合。这是实现高层次农科教结合的重要途径。

(3)扩大了农科教结合的典型群体

示范区的农科教结合工作正在由点上突破向全面推进和提高阶段过渡。各示范区涌现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农科教结合的典型。进而全面开展农科教结合基地建设。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农科教结合工作深入发展。

(4)全社会积极投入示范区建设

近些年来农科教结合的一大特色就是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在充分发挥农、科、教等方面职能部门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统筹范围,把组织、青年、妇女等有关部门也纳入农科教结合的工作中来。

实践证明,建立农科教示范区有力地推动了农科教结合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绿色证书制度也就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绿色证书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从1993—1995年为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和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组织制定有关的程序和办法,编写、制作文字和声像教材等,为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做好准备。一些试点工作开始比较早,已经具备条件的省、市、县,可以由点到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面上的工作创造和积累经验。1996—2000年为全面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绿色证书学员的作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并帮助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顺畅地发展。通过实践,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制度。2001年以后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阶段,使我国的农民技术教育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建立农村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衔接的制度。

4.农技电波入户

农技电波入户是在农科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做法:

(1)建立体系,健全网络

河北省把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技电波入户网络作为突破口,探索出“两线一中心”的模式。两线即“天上”和“地下”两线。天上一条线指县电视台设固定栏目,通过天线电波传送节目;“地下”一条线,指在乡放像小分队并在村设放像点,作为拾遗补缺或强化培训,由县制片中心负责管理;“一中心”,即县(市)农业局建农业科教制片中心,集采、摄、编、制为一体,是该工程的中枢。同时在各级设通讯员、联络员和监督员,由县电波领导小组负责管理。

(2)搞好培训,建立一支精良的农技声像队伍

河北省县(市)制片中心为建立一支精良的农技声像队伍,加强对专职人员的培训,以中央七频道农业节目为教材,并举办培训班。还要请国家、省、市专家发表、讲评,在农业学校开办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由于采取了这些有效的措施,农业科技宣传教育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克服困难,求得支持,争取发展

农技制片中心硬件建设需要资金,河北省争取财政支持,同时各县、市又多渠道筹措资金。

(4)提高质量,多出精品

农技电波入户,选题是关键,制作是基础。只有抓住农民的需求和热点,才能吸引农民,提高收视率。因此,河北省要求节目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为三农服务,从采编选题入手,与农民需求紧密结合,围绕农民关心的热门话题做文章,力求形式要活、内容要新、层次上要深、艺术上要精,做到可看、可学、可做、可信。为了提高节目质量,1997年河北省举办了农业科教电视“兴农奖”评选活动,激励制作人员多出精品的积极性。

农技电波入户,定位在农民、市场、科技和效益上,利用了农村电视较普及的优势,把农村电视作为农民获得知识、获取信息的工具,建立起了直接通向千家万户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成为农民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业市场,掌握农业政策,寻求致富门路的重要渠道,因而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我国农业、农村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适应。高等农林教育的教育思想还不能很好地反映农业和农村急速的变革,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转变上还有一定的惰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等都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地位不适应。轻视农业以及农村的传统偏见和行为,严重影响高等农林教育的战略地位。如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学毕业生不太愿意报考农林院校,形成了恶性循环,危及高等农林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这就使高等农林教育的实际地位与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要求不适应。

3.体制不适应。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是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高等农林教育的教学、科研、推广,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科研、推广相分离的体制,使得高等农林教育不能很快地发挥作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投入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在高等农林院校基础设施差,现代化装备水平低。据教育部1998年底统计,全国50所高等农林本科院校仪器设备的价值平均每校为2283万元,是清华大学的5.58%,换言之,清华大学的仪器设备的总值是高等农林院校平均值的17.89倍。高等农林院校生均仪器设备为5371元,只略高于标准(5000元),是清华大学生均的1/3。农林科是研究生物及生命科学的,复杂的研究对象,要求有现代化的装备,但不少农林院校的仪器设备还是公私合营时的产品,现代化的仪器不多。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国家投入不足,也与高等农林教育的经济效益回报低,导致自我发展能力弱有关。

5.结构不适应。农林业生产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生产链已向产前和产后延伸,走向专业化,走向持续发展。尽管高等农林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不适应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需要。

(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需要

我国农村还有约20%人口的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8%人口的地区没有普及初等教育,扫盲和巩固扫盲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据1997年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文盲占14%。致使全国约40%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速度慢,全国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约20%左右,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

(三)农村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农村职业教育还很薄弱,农村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只有29%,比全国城乡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

(四)农业和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普通中小学差距较大,薄弱学校占有相当比例;职业学校教学设施普遍不足,实验实习条件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国家财政至今没有培训农村劳动者的专项补助经费,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简陋;高等农林院校装备水平低,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五)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制不顺

在教育内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统筹不够,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益;在教育外部,农、科、教等部门在教育培训上自成体系,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特别是表现在农科教推广体系不顺:

1.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以政府为主体的模式,运行机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使公益性及营利性推广工作均由政府承担。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生产一线推广人员少。目前,乡村一级组织不健全,大部分推广人员在乡镇以上,一线人员缺乏,使得推广工作出现基层断层。

3.推广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多。目前,我国农业推广队伍中,80%的人员都集中在种植、养殖、病虫防治等产中领域,而发展高效农业、特种农产品,以及产后加工等领域专业人才缺乏。另外,许多地方推广机构中安排了许多非专业人员,难以开展正常的专业工作。

(六)不少地方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过多地强调农村教育的升学功能,忽视农村教育的经济功能,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社会上及一些党政部门甚至拿升学率作为衡量农村教育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

(七)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据1997年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文盲占14%。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只有5年。一项先进技术在美国推广只需1年半时间,在我国平均是6年,甚至更长。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只有42%,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为400万,而玉米、大豆的产量却占世界产量的45%和51%,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5%和67%。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30%,且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优势可言。

三、今后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发表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发表,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落实农业、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农业、农村教育发展速度,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主动与农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二)总目标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在确保“两基”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适应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需要的新型农业、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运行体制,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战略目标

1.“十五”期间的量化目标

围绕农业发展新阶段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发展步伐,着力于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扩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提高创新能力,为生产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1)高等农林院校本专科招生数占全国总招生数的8%,其中农林科专业占4%;研究生招生占全国的7—8%。在校生数占全国在校生总数10%,其中农林科占4%;在学研究生占全国的6-8%。

(2)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继续提高,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有条件的地区基本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已实现“普九”的农村地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并大力发展学前二年、三年教育;已经普及五年(六年)义务教育的贫困地区,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初中,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年限;已经普及三年(四年)义务教育的贫困地区,要普及五年(六年)教育;全国青壮年非文盲率巩固在95%以上,“三片”地区青壮年非文盲率提高到90%以上。农村初中普遍试行“绿证”培训。全国成人非文盲率提高到95%以上。力争使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普遍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3)努力扩大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规模,使每年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比例达到30%以上。5年内,使农村劳动者都能够接受相应的实用技术培训,其中培训农户科技当家人1.15亿,“绿色证书”获得者达到2000万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对于务工农民要普遍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立健会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好10000所示范性乡镇化技术学校。坚持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方针不动摇,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力争使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广大群众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与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今后5年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800万左右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每个县要建设好一所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职业学校,其中1500所达到全国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辐射1万个乡镇,10万个村,培养100万新型农民、致富能手和村镇干部,带动1000万个农户致富奔小康,全面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每个省(区、市)建设好一所示范性高等农业职业学校。今后5年,高等院校要为农村培养50万左右高等专业人才。

(4)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加快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的速度,为农村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缓解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专业课师资、实验实习设备不足的矛盾,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10.5%提高到13%左右,高等农林院校要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专科(含高职),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通过努力,到2005年,使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以上培训,其中每2户中有一名科技当家人,每10户农民有一名获得“绿色证书”,每个行政村有10人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每个乡镇有10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搞好高等农林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战略性调整。

2.年至2020年的量化目标

初步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高等农林教育的行列,高等农林院校走向多科或综合,若干学科和专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储备。

(1)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13%提高到20%以上。与此同时,要使我国高等农林院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类院校的发展水平,并使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第7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走实训基地产业化发展之路,依据专业优势、师资团队水平、学院资源和历史积淀等元素的特点,丽水职院进行了有益和必须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按“四大板块”理念“引领产业,科技致富;融入产业,美化生活;孵化产业,开发创新;支撑产业,服务‘三农’”来建设基地。1.引领产业,科技致富食用菌产业是丽水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丽水职院园艺专业食用菌教研室师资一流、投身产业,对整个产业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食用菌基地为载体创办公司、组建研究所,提升基地实力和影响力,培养培训食用菌产业技术人才,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助推菌农致富。创办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凝练内力。公司与北京房山食用菌协会、江苏省规模最大的食用菌基地———连云港灌云食用菌园区、鄂尔多斯青海木业食用菌基地等10多家机构和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和技术指导。与丽水鼎宏农林公司合作开发的牛樟芝栽培项目已启动,与丽水东吴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着力于开发食用菌科技产品,灵芝孢子粉、香菇等产品供不应求。微生物研究所致力于食用菌实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已开发出具国内领先技术的中温灭菌剂、食用菌大棚黑白膜、根艺灵芝。开发了具国家专利的菌棒透气钉、食用菌菌棒接种机等产品。与国家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发利用杨树下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研究取得成功,并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丽水职院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浙江省突贡专家陈俏彪研究员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香菇生产技术规范》(GB26587-2011),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国家科技部食用菌浙江培训基地落户丽水职院,为食用菌人才队伍的建设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平台,促进了食用菌技术的普及、创新和推广,助推食用菌产业的高速发展。基地常年开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培养食用菌产业一线技术骨干;师资团队经常深入企业、走进农家,为菇农释疑解惑,为生产问诊把脉,助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致富一方百姓。与职业高中合作建成联合学院———庆元食用菌学院。培养地方产业亟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丽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融入产业,美化生活以相关专业为依托,建设校内实体,成为学生校内实训的重要基地。基地承接项目,提升学生真实情境下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丽水职院阳林绿化工程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服务美丽家园。公司主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室内绿化租摆、花木生产、盆景制作与销售等业务。近年来共计承接完成了丽水经济开发区绿化工程、丽水市花园路绿化工程、丽水市职业中学新校区绿化和中心区景观工程、丽水移动分公司整体绿化工程、市检察院绿化工程、市财政局绿化工程等10多个绿化工程项目,取得了丽水市行政中心、市建设局、工商银行、泰隆银行、宝马4S店等6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室内绿化租摆;承担了丽水市花园路、卢镗街、方正电机、市国土局、白云生态林场等10多个单位的草花种植和养护业务。丽水职院四维规划建筑设计公司主动出击,努力作为,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承担了森林城镇规划、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50多项,承担了城镇规划、村庄规划项目100多项,为非洲利比里亚国首都蒙罗维亚一个居民安置小区、一所学校等项目提供了设计服务,承担了援疆村庄规划项目10项。项目的承接为师生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应邀参加了“浙江省园林工程施工规范编制委员会”。与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工程研究所、杭州大通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编制《浙江省园林工程施工规范》,为浙江的园林行业转型升级做出新的贡献,也大大提升了丽水职院在园林行业及园林教育界的影响力。3.孵化产业,开发创新针对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学院支持学生创业、教学团队科研攻关,攻克技术难关,开发新型产品。支持学生创业,创办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园艺0908班学生温从发对苔藓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展苔藓小品、苔藓景观、苔藓地毯及苔藓主题园研发的探索与实践,在父亲支持下,注资100万元,创办了苔藓科技专业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由在校高职生创办的、注资过百万的实体公司。2012年,其网店在淘宝网苔藓工艺品类业务排名一直处在领先地位,业务量高居榜首。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是丽水林区将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苔鲜林下种植与生俱来,是助推林农增收的生态模式,更能彰显养生丽水的生态品质。公司掌握了大灰藓、大羽藓、细疣小金发藓等40多种苔藓的栽培技术,开发出苔藓盆景、苔藓球、苔藓瓶园、苔藓饰品等多种苔藓园艺产品。目前,正在与区域特色优势产品如龙泉青瓷、青田石雕融合渗透,开发高品位的苔藓园艺产品,将丽水苔藓产业做大做强。集成蓝莓生产技术,成为区域蓝莓产业技术推广的示范。蓝莓鲜果因其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随着蓝莓在我国引种驯化成功,丽水也掀起了“蓝莓热”。潘芝梅教授带领的园艺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蓝莓生产的丽水参数,建成蓝莓生产示范园,成为丽水蓝莓产业的窗口。在企业主的邀请下,团队成员深入松阳、遂昌、龙泉等地传授蓝莓生产技术,指导果农从事蓝莓生产,为丽水蓝莓产业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支撑产业,服务“三农”依托名特优果园、鸟巢大棚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练就本领、强化技能,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主动介入,服务“三农”。挽救改造中华名果云和雪梨,致富一方百姓。云和雪梨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以个大、皮薄、味甜、松脆可口成为浙江省三大名梨之一,曾被誉为梨中珍品,尔后,一度濒临淘汰衰败。丽水职院以潘芝梅教授为负责人的省级教学团队———园艺技术教学团队,立足区域传统果业,以丽水职院校外基地,为依托,转型云和雪梨产业研究,成功破解技术难题,挽救和改造了云和雪梨,使得云和雪梨起死回生,致富一方百姓。潘教授主持的项目《云和雪梨高效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研究》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她还走进中央电视台在绿色时空报道《多穿“衣服”的雪梨更值钱》中接受专题采访。此案例也被麦可思研究院、上海教科院收入《2012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学院连续三年应邀参加红提产业发展论坛,为红提产业提升献计献策。胡德华、朱向秋、潘芝梅、佘德松四位教授分别被二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聘为生产、销售顾问,为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藏与保鲜、有机生产、病虫草害防治问诊把脉。团队发挥科研优势,践行“心中有‘三农’、术业有专攻、身上有泥巴、农民有口碑”的理念,在科技、智力、人脉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服务立足丽水林区,学院积极开展林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工作。每年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油茶苗嫁接技术服务,以项目形式参加产业服务工作,在林权信息化、食用菌产业化、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园林绿化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农林类专业实训基地产业化形式

1.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结对乡村,助推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丽水职院先后选派9位教师到景宁县、龙泉市、缙云县、松阳县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他们注重在实地调研中理清工作思路,在不断学习中宣传落实政策,在服务为民中力求工作实效,在主动融入中排解农户纠纷,在搞好民主监督中加强制度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示范,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深受广大农户好评。2.派驻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攻克农业技术难题近年来,丽水职院先后选派20多人到青田县、景宁县、松阳县担任科技特派员。《畲药种质资源保护》、《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青田山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布鲁诺”猕猴桃病虫害防治》、《青田红柚示范基地建设与栽培技术推广》、《茶与括楼立体高效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畲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等30多项科技扶贫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他们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创新等各种形式,服务三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产业的发展。3.派驻产业联络员,走进田间地头,破解生态农业难题丽水职院组建服务“三农”教授团队、产业服务团队,与龙泉市屏南镇、遂昌县北界镇在高山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生产、农产品营销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把培养人才、服务产业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送技术、送服务、送文化到产业一线,在大地上写论文,在农户家留成果,走出了一条“校农共建”的新路子。4.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亟需的产业技术专门人才丽水职院牵头组建的丽水职教集团已建成丽水旅游养生学院、丽威IT学院等新型自由体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服务地方产业。与丽水市农办联合创办了丽水市农民学院,开通丽水市农民学院网站,在线、即时接受农户咨询。创办丽水市青年就业创业学院培训实用人才。开展了“服务创业感动丽商”系列活动,千里送教,情暖丽商,先后赴昆明市、西安市等市举办丽水籍超市经营创业人才培训班,数百名在外创业的丽商获得培训。5.创建省级高职园林园艺师资培训基地,构建起了以学院为辐射源的合作服务平台丽水职院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工作,构建起了以学院为辐射源,与政府、企业、农村、校(所)四方携手的合作服务平台。2012年浙江省高职园林园艺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我院,该基地首先是高职教育实际训练实施的场所,同时又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师资培训的实施,有效促进同行在专业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方面的互动交流、双赢合作,并借助这个平台提升学院在行业中的地位,扩大影响力。6.成立各类研究所,为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开展专项研究丽水职院成立了丽水微生物研究所、丽水苔藓植物研究所、丽水园林研究院、丽水山地经济研究所、丽水林业资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处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丽水产业经济研究所等10所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研究所,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核心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工作,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范式。

农林类专业实训基地产业化成效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产业人才需求实训基地产业化让教师有了更多的企业经历(经验),开始用产业化、市场化的视野重新审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的高职教育思想进行纠偏。因此,丽水职院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重新明确了农林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完成典型实训项目,在校内基地(校办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在校外基地完成真实项目,在合作企业中融入真实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产业人才需求,服务岗位及专业核心能力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园艺专业为园艺行业培养具有园艺产品生产、贮运加工和营销管理岗位相应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园林审美情趣,掌握园林植物识别与配置技艺、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园林工程预结算与招投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园林工程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岗位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紧贴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确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检验与质量管理两大岗位群,为绿色食品行业的生产、检验、质量管理等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产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升了学院办学实力、提高了学院社会声誉、练就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三年来,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学院农林类专业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签约率每年都在90%以上。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丽水丽人木业集团等企业每年都来学院召开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0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业奖学金。2.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与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依托职教集团,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接区域龙头企业、地方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庆元食用菌学院和旅游养生学院等新型自由体学院,创新了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的体制。增设技能鉴定所(站),拓展鉴定功能,职业技能鉴定5000多人次。探索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制度建设。拓宽成人学历教育面,提高社会认可度,成教年培训7000人次。3.产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农林类专业积极对接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为社会、行业、企业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明显提高。各专业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技术骨干,以下企业、挂职锻炼、派驻农村指导员等各种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服务三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行业产业发展,显著提升了服务社会能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级行业标准1项、地方规章4项、企业标准1项,在行业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已成功入选2012年《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办学十大案例。4.实训条件明显改善,示范辐射作用显著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建了开放式、具有农林特色的“专业—基地—农户”产学合作专业教学平台,设立了校企共建、教师入股、农户应用等平台建设机制;以平台为载体,开展了“校内学技能、基地练技能、农户用技能”的链式教学,形成了开放式合作育人格局,实现了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

对实训基地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第8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1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1加快生态建设,改善自然环境,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自然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日益扩展,植被草场退化严重,特别是人口不断增长,使人水、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建设在全国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全力做好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仅是现阶段甘肃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国家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甘肃省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左右;城市环境质量和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指标范围内。”《甘肃省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也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的重要位置,提出要“加快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敦煌生态和湿地保护、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防沙治沙、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实施荒漠化治理。坚持植树造林,完成营造林任务240ha,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左右。”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改善自然环境,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应对“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在甘肃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甘肃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但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从这一省情出发,在农业发展方面: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努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2008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劳务经济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推进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有组织、长期稳定输出转变。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劳务输转,已越来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减少农民数量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因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历史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对处在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地位的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肃的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应对化解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3发展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对甘肃生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建设和保护在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需要一大批能够在艰苦地区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林业是艰苦行业,待遇低,福利差,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林业部门就业,出于同样的原因,人才流失也比较多。目前我省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因此,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与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加快林业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6号)中提出,要进一步明确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密切与农林行业发展和区域农村建设的联系,坚持走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的办学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对“三农”问题,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问题。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科研推广、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结合我省以粮食、经济林果、花卉种苗、森林生态旅游、林木林副产品加工、综合养殖、中药材、畜牧业、木质装饰材料加工、城镇规划、公路建设、基础测绘等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的实际,着眼于应对“三农”问题,发展多数骨干专业为涉农林专业的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十分必要,学院也将在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有作为。

2构建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学院发展模式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培养大批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艰巨任务,和甘肃经济欠发达、生态林业建设任务重、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大等实际,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稳定规模抓质量、深化内涵图发展,突出技能促就业、立足林业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在政府的调控引导下,加强校企、校地、校行合作,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

2.1进一步确立学院办学的就业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就业导向。从高职发展本身来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存在三大瓶颈:办学难、育人难、就业难。高职每年培养数百万学生,如果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学科为导向,每年就可能给社会提供超过150万到200万青年失业人口,高职发展就会受到社会质疑。因此,必须进一步确立高职的就业导向,坚持在教育目标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落实就业导向的原则。

2.2政府主导调控,加大对学院的支持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物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省政府要采用政策引导、质量评估等宏观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只有适应区域经济要求,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省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统筹管理,促进高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要建立政府、社会多元投入的经费来源体系,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在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以加快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协调企业、行业、地方政府,在实训、职业培训方面加强与学院的合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创造优惠条件。

2.3创造条件,加强与企业、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

国际经验表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内部,而是来自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用人单位等密切合作,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决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相关部门,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形成合力,形成面向行业、企业、社区培养特色人才的模式,才能保障健康发展。

2.4面向社会需求,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发展

甘肃省2008年高中毕业生有27万多人,2009年有29万多人,而这两年的高校招生计划累计为29万多人。也就是说,在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中有几乎一半的学生上不了大学。高职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结合部。为此,学院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甘肃生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本着灵活设置、宽窄并存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紧缺专业,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努力做到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根据行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三个方面实施:一是针对在职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二是针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需要进行职前培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三是针对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开展农林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农村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干部管理能力培训等。

3构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构建科学的体制与机制。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巩固提高、适度扩张,突出特色、多科发展,完善机制、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要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构建科学的体制与机制。

3.1构建互动体制,增强办学活力

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之一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院要在政府的扶持、合作下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挖掘学院及社会教学资源的潜力,根据生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行合作、与地方及社区合作办学。一是主动构建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二是与产业部门加强联系,建立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优势互补与互动体制。三是形成以全日制教育为主,短期培训为辅的办学体制。

第9篇:农林科技职业范文

随着我省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作用,*林业工作站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载体,以塑造林业工作站“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新形象为目标,努力把林业站建设成群众欢迎、部门放心、政府重视的文明窗口,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学习,着力提高林业站的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教育先行。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坚持把学习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来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省《决定》精神为重点,以营林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开展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站里每月制定了学习日,要求林业工作站人员认真学习时事、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强化学习,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站员的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健全机制,内部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建立健全制度,实行规范管理,用规范的、可操作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做到教育、制度与监督并重,始终把强化内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1、工作职责实行制度化管理。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制定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相应制定了《林业工作站职能》、《林业工作站开门十件事》、《林业工作站站长职责》、《营林员职责》、《林政员职责》、《森林资源档案员职责》。

2、档案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林政管理档案、营林生产档案,做到一年一归档。档案做到有专人管理,有专柜存放。

3、工作任务实行目标化管理。年初,与县局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对营林生产、林政资源、资金征收、站务管理等方面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办法。

三、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服务管理职能

乡镇林业站是最基层的林业管理、执法和服务机构,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重要职能,也直接代表着广大林业部门的形象。*林业工作站结合当地特点,通过制定“青年文明号”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细化了责任,更加充分地发挥林业工作站的服务管理职能,

1、当好了林业政策的“宣传站”。积极做好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牌、标语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林业方针政策及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林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加快社会办林业步伐。

2、做好了资源保护的“管护站”。认真贯彻执行“限额采伐,全额管理”的林政资源管理指导思想,以源头管理为侧重点,加大管护投入,制定管护措施,从而有效地看住了山头,管住了斧头。为保护森林资源,阻止乱砍滥伐,打击乱收乱购木材的各种违法行为,全站人员,经常起早摸黑,不分昼夜地巡护在深山茂林当中,让青春在枯燥平淡的一年又一年中度过,毫无怨言。真可谓是森林资源的守护神。

3、当好了林业执法的“执法站”。坚持依法治林,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林业执法队伍的整体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同时,加大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积极配合县局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依法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林业行政案件,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林业执法氛围,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了林农的切身利益,有效地维护了林区秩序。

4、做好了科技推广的“推广站”。积极做好林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印发林业科技宣传资料,组织林农参加林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依托山地资源优势,走林业产业化道路,给林农传授最新的林业科学技术,带动林农脱贫致富。

5、做好了服务林农的“服务站”。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的服务职能,以服务林农为宗旨,传授林业科技,宣传林业政策,解答林农疑虑,认真搞好采伐、造林作业设计,积极帮助林农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树立林业行业服务窗口形象。

四、突出重点,做好全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省,为了接受此次改革的考验,全站人员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半年如一日,与林农同吃同住,同工同劳,可谓踏遍千山万水,千沟万壑,足迹行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人瘦了,脸晒黑了,犯病了,但他们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林农的微笑,领导的赞赏把一切都给融化了。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广大林农来说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所以林农对自已的山权,林权非常关注,哪怕有一点误差林农都会到站里来道个明、问个清。因此,接待林农来访又是站里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解说,合理合法的调解,让广大林农,真正体会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人民群众的真正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