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援庵先生遭遇沦陷敌后之痛,深感胡三省的爱国情怀及学术抱负与己相通,遂以《通 鉴》及《通鉴注》为文本,作《通鉴胡注表微》。他在《通鉴胡注表微小引》中说: “然身之岂独长于地理已哉,其忠爱之忱见于鉴注者不一而足也。今特辑其精语七百数 十条,为二十篇,前十篇言史法,后十篇言史事,其有微旨,并表而出之,都二十万言 。庶几身之生平抱负,及治学精神,均可察见,不徒考据而已。”在指出《通鉴注》是 “经世”之著的同时,说明自己的著述也是为“经世致用”。

笔者以为,《通鉴胡注表微》在继承经世史学传统的同时,还为今人提供了“经世史 学”的形式。面对眼前考证独秀的史坛,重读陈垣先生的《通鉴胡注表微》,对我 们今天如何治史,应有所启迪。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规模宏大,其目的却不复杂。其一,为皇帝提供经验 。其二,为读书人提供简明的历史读本。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他即表示将“略 依《左氏春秋传》体,为编年一书,名曰《通志》,其余沉冗之文,悉删去不载,庶几 听览不劳而闻见甚博”。[1]在呈进《资治通鉴》的《进书表》中则申明:书中“专取 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可使皇帝“监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 ,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慎重说明其书可为现实提供镜鉴。

以司马光之勤学,“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讫隋,正史或南北史,或未尝 得见,或读之不熟”。[2]等而下之者又怎样呢?刘恕在《通鉴外纪》的序中说:“本朝 去古益远,书益繁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 书》,而近代士颇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承平日久,人愈怠 惰。庄子文简而易明,玄言虚诞而近理,功省易习,陋儒莫不尚之。史学浸微矣。”可 见,史书难读,已到当时的学风。有感于此,司马光表示:“《春秋》之后,迄今 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余卷,诸生历年不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 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下迄五代, 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3]他将撰著史书视为培 育学人,扭转学风的必要手段,目的当然还在于“经世”。

司马光在神宗时期与王安石的政治斗争中,是个失意者。他执着坚持重农、简政的思 路,因而对王安石主张加强官营商业与强化财税政策持否定态度,对王安石改革的负面 影响也看得多些。于是,在《通鉴》中,他就不仅选取了不少保障民生的史例,还以“ 臣光曰”的史论形式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意见。《通鉴》以“陈古证今”的形式,蕴含着 更为现实的政治指向。这在《涑水记闻》一书中,则有更明确的体现。[4]司马光治史 ,始终是紧扣“经世”这一主题的。

《通鉴》“陈古证今”而有经世的效果,与司马光在编撰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有关:

第一,据撰著目的与体例确定陈述内容。司马光确定其读者为皇帝及政治精英, 又以编年为史书体例,故《通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 戒者”,即以涉及政治得失、制度优劣、百姓疾苦、社会风气的史事与言论为主要内容 。对文学、及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等,则多略去。

第2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宋代咏史诗;政治导向;学风;士风

两宋时期,咏史诗的创作群体空前壮观,王禹偁、梅尧臣、欧阳修、张方平、李觏、邵雍、刘敞、曾巩、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李纲、李清照、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刘克庄等都有叙议皆精、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咏史诗的体式也较为全面,既有传统的五七言古体、律体、绝句,还有楚辞体、乐府体、集句体及四、六言古体等。据《全宋诗》、《全宋诗订补》统计,宋代咏史诗共计7402首。而大型咏史组诗也以壮阔的局面、宏大的规模、可观的数量而引人注目,在古代咏史诗的发展历程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宋代空前繁荣的政治文化背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P675)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政治和社会世态的变化而变化,宋代咏史诗的发展也不例外。宋帝为了巩固君权与帝位,崇文抑武,以文治国,不仅重视编撰前代史书,以古鉴今;而且躬亲示范,以极大的热情倡导臣民熟读经史,赋诗写文,其内容多是对圣贤制作、经典义理、历史得失的思考与评论,发之为文,则圣制诏告;发之为诗,则咏史咏经。这些爱好文艺的行为对当时文坛风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帝还以科举考试命题的内容和形式为导向,调整举子读史研经的范围和视野,而且对史学人才不拘一格,提拔重用。总而言之,上至最高统治阶级,下至布衣平民,对史学的重视程度与积极探索精神,为整个社会浓厚史学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咏史作品的大量创作,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温床。

一、宋主出经入史,鉴往知来

史籍“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2](P1732),一直深受帝王、辅臣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后人既能够从前代的成败得失中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又能从历代典制的因革损益中为当下的措施规划寻找出路。司马迁创作《史记》就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P2735)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研究,探求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斟酌变通为经世之用。如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常命臣下讲说前朝史事,鉴往知来,而且提出了“以史为镜”的名言。宋帝在这方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不仅重视编撰前代史书,以古鉴今,而且身体力行,为举国人民做表率。宋太祖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3](P9607),在登基后就命薛居正等编写《五代史》,总结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他从五代政权更迭,战乱纷繁中深刻地认识到武人掌权的危险性,以“守内虚外”为“祖宗之法”。一方面宣称“宰相需用读书人”,以“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一方面率先垂范,尊儒重文,倾心于儒家经典中事关资治教化的思考实施。宋太宗酷爱读史,认为史籍乃“教化之本,治乱之源”[4](P217),承袭其兄文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贯彻以文官处理国家政务的原则,逐渐扭转五代以来重武轻文的社会习气。经筵讲官进讲史籍是宋帝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宋史》载有“崇政殿说书”一职,“制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5](P3815)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专门为皇帝编撰的历史教科书。神宗“每开经筵,常命进读”。[6](P9607)讲官还常联系实际对史事进行发挥,向皇帝提出有益的规谏。如刘敞给英宗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时,就着重强调舜的孝悌之德是享有天下的根本。英宗“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6](P10386)进讲之余,宋帝也勤于读史。宋太宗曾说:“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前代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

[4](P201)他每天阅读《太平御览》三卷,若有事耽搁,闲暇一定补回。他不仅喜爱读书,而且亲自编撰经史读物颁行于世。《宋会要辑稿》云:“太宗草书经史故事三十纸,诏翰林侍读吕文仲一一读之,因遣刻石,以数百本,并列秘阁官吏姓名,付内侍裴愈,令于江东名山福地道宫庙各藏一本。或高逸不仕,敦朴有行,为州里所称者,亦分赐之。”[4](P201)《玉海》卷二六“天圣景祐读史”条也记载了宋仁宗、宋神宗命辅臣进读史书的情况,涉及《唐书》、《前汉书》、《后汉书》、《春秋》、《贞观政要》、《史记》、《资治通鉴》《祖宗圣政录》等。宋高宗谕宰臣赵鼎曰:“朕喜《春秋》之学,率二十四日读一过。居常禁中亦自有日课,早朝退省阅臣僚上殿章疏,食后读《春秋》、《史记》,晩食后阅内外章奏,夜读《尚书》,率以二鼓罢。”[7](P1258)高宗在仓惶南渡,偏安之际,也不忘绍述祖宗家法,亲临太学,制《文宣王》及七十二弟子赞,并刊石置于太学,表达了对儒学的推崇之情及对孔门弟子的赞美。宋孝宗谕讲官周操曰:“朕在宫中并无他用心,只是看经史并骑射耳。”[7](P1641)宋理宗于淳祐元年(1241)正月,亲临太学,拜谒孔子,并撰《道统十三赞》宣示太学生,以示对理学的认可及推崇。宋度宗也撰有经书赞文,如《春秋赞》云:“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又《周礼赞》:“肇建六典,条章焕明。万世之则,太平之基。”[8](P43318)以赞体赋演经书之精义。以帝王之尊写咏史诗的历代有之,如唐太宗《咏司马彪〈续汉志〉》等,但是有意识大规模的写作并与馆臣唱和则始自宋代。宋帝不仅带头广泛阅读经史书籍,并且大量赋写咏史诗,令辅臣、宗室及馆阁学士等属和,或总结历史兴衰的经验,或颂赞明君贤相、忠臣义士,或思考与评论历史得失,而这些爱读好学的咏经吟史行为对当时文坛风气影响甚大。据《玉海》卷三〇“祥符读十一经诗读十九代史诗”条所云,宋真宗亲撰读十一经诗,有《周易诗》三章、《尚书诗》三章、《春秋诗》三章、《毛诗诗》三章、《周礼诗》三章、《仪礼诗》三章、《公羊诗》三章、《谷梁诗》三章、《孝经诗》三章等,遍咏所读经书。又写读十九代史诗,有《读史记》三章、《读前汉书》三章、《读后汉书》三章、《读三国志》三章、《读晋书》三章、《读宋书》二章、《读陈书》二章、《读魏书》三章、《读北齐书》二章、《读后周书》三章、《读隋书》三章、《读唐书》三章、《读五代梁史》三章、《读五代后唐史》三章、《读五代晋史》二章、《读五代汉史》二章、《读五代周史》二章等,让辅臣、宗室、两制馆阁等属和。其中在真宗时直集贤院,为国史编修官的夏竦集中就保存一组奉和御制读史诗,以五言律诗体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纪传体正史自咏自注了一遍,抒写阅读史书之感想,总结历史兴亡之经验教训。他在写法上承袭班固以来的传体咏史传统,直书史事,一题之下,一吟再吟,多达43首。如《奉和御制读史记》其一云:“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举正分星度,归余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8](P1771)诗人选取了帝尧陶唐氏确定历象、敬授民时等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事迹进行点评,称颂这是造福三世的创举,为后来的舜、禹二帝治理天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又《奉和御制读后汉书》其一云:“明帝章朝物,三雍复旧常。籝金赏西域,雅乐奏南阳。拜老鸿徽茂,祈农盛典彰。珍符昭美应,献寿表隆昌。”[8](P1772)诗人仰慕先贤,以古鉴今,歌颂东汉明帝遵奉先帝制度,提倡儒学,勤政爱民,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历史功绩。由此赓和之咏史组诗大略可见御制咏史组诗与前代相比规模是空前的,以史为鉴的意识非常明确。宋徽宗于大观二年作《题唐十八学士图》,其一云:“有唐至治咏康哉,辟馆登延经济才。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其二云:“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8](P17077)唐太宗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姚思廉、虞世南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后薛收死,召刘孝孙补之。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作赞,题十八人名号、籍贯,称十八学士,藏之书府,时人倾慕,谓之登瀛洲。宋徽宗以饱满的热情咏赞唐太宗招贤纳才之英明,又为崇宁兴学培育天下英才之盛大唱赞歌,颇有自得之意。又宋高宗《中和堂》一诗序云:“孟夏壬戌,来登斯堂。远瞩稽山,思夏后之功;俯瞰涛江,怀子胥之烈。赋古诗一首。”诗云:“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8](P22213)则是高宗在靖康事变后颠沛流离于江浙一带,于中和堂登高望远,抒志的佳作。远望稽山,赞美夏禹勤劳治国之神功;感念时局,痛恨金人攻陷汴京,掳掠徽、钦二帝之耻辱,表达要向越王勾践及伍子胥学习,君臣齐心,复国雪耻的远大志向。又宋孝宗《题张曲江像》一诗云:“鹿入深宫花解愁,牛登高鼎餗伤休。当时若听履霜语,岂到峨嵋山尽头。”[8](P26870)这首题画咏史诗因张九龄的画像而起兴,感念忠臣之良言,慨叹君王之拒谏。诗人用凝练蕴藉的语言概括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局势,赞美了张九龄的睿智远见,批评了唐玄宗晚期的昏庸独断。宋代皇帝雅好读书,观史不辍,并亲自撰写读经史诗,不仅直接开启了宋代咏史诗创作的繁荣局面,而且对后世帝王的咏经、咏史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清乾隆皇帝就历览古今史事,以史为鉴,创作了《咏史全韵诗》三卷;嘉庆皇帝从借古鉴今的角度审视历史,总结兴亡盛衰的教训,以五言古体写《御制全史诗》六十四卷。

二、宋廷重视史才,不次提拔

宋代皇帝非常重视史学,不仅广开言路,以科举考试命题内容为导向,调整举子读史研史的范围和视野,而且对史学人才不拘一格,提拔重用。如钦宗时臣僚言:“科举取士,要当质以史学,询以时政,今之策问,虚无不根,古今治乱,悉所不晓。诗赋设科,所得名臣,不可胜纪,专试经义亦已五纪。救之之术,莫若遵用祖宗成宪。”[5](P3669)又淳熙十一年十月太常博士倪思言:“举人轻视史学,今之论史者独取汉、唐混一之事,三国、六朝、五代为非盛世而耻谈之,然其进取之得失,守御之当否,筹策之疏密,区处兵民之方,形势成败之迹,俾加讨究,有补国家。请谕春官,凡课试命题,杂出诸史,无所拘忌;考核之际,稍以论策为重,毋止以初场定去留。从之。”[5](P3633)则科举考试重视史学,且不光囿于汉唐史事,兼及三国、六朝、五代,范围甚广。宋代公卿大臣只要长于史学,声名达于圣聪,就会被皇帝所器重。如《宋史》卷三百五云:“诏钱若水修《太宗实录》,奏亿参预,凡八十卷,而[杨]亿独草五十六卷。书成,……真宗称其才长于史学。”[5](P10080)又神宗元丰四年己酉手诏:“朝散郎、直龙图阁曾巩素以史学见称士类,方朝廷叙次两朝大典,宜使与论其间,以信其学于后。其见修《两朝国史》将毕,当与《三朝国史》,通修成书,宜以巩充史馆修撰,专典史事。”[4](P2923)又“[李清臣]作《韩琦行状》,神宗读之曰:‘良史才也。’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5](P10562)又“帝又称其[蒲宗孟]有史才,命同修两朝国史为翰林学士兼侍读。”[5](P10571)又“会翰林学士宋白等列奏其[梁周翰]有史才,邅回下位,遂命兼史馆修撰。”[5](P13004)又“宰相李昉言其[安徳裕]有史才,即以本官直史馆。”[5](P13036)可见,宋帝对史才甚为推重,必将置之史馆,使其才学得以充分发挥。宋代的修史者不论私修还是官修,都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文人与史学之间存在着先天的联系,而像郑樵、李心传、方寔孙等人虽为一介布衣,但因精通史学,多有撰述,或被皇帝召见,授予史官之职;或招入史馆,参与修撰史书;或赐进士出身,大加褒扬,不啻为人生幸事。

如神宗熙宁八年,赐欧阳修之子大理寺丞发进士出身。三司使章惇荐其有史学,乞特加奖擢,置之文馆。又郑樵以荐得宋高宗召对,帝曰:“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晩耶?”[5](P12944)授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又《曹彦约传》云:“又荐隆州布衣李心传素精史学,乞官以初品,置之史馆。从之。”[5](P12344)又宁宗嘉泰元年乙丑,“赐龚颐正出身,命修孝宗、光宗实录。……尝著《符祐本末》、《党籍列传》等书数百卷。淳熙末,洪迈领史院,奏官之,朝廷以其有史学,至是赐出身,除实录院检讨官,盖付以史事。”[7](P2036)理宗淳祐五年,“以太府少卿刘克庄文名久著,史学尤精,可特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少卿,寻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7](P2273)又淳祐十一年二月壬辰“诏故同知枢密院事李埴早从诸老,历事三朝,史学优长,风节坚正,已久谢事,犹未易名,赐谥文肃。”[7](P2293)可见,不管是平民布衣还是普通官员,只要在史学方面成就突出,不仅会得到皇帝的敬重优待,而且也颇受士庶的推重和好评。不仅皇帝重视史学人才,当权大臣也颇能慧眼识史才,揽为己用。《宋史》卷四四四云:“刘恕,字道源,筠州人……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5](P13118)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时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又“攽所著书百卷,尤邃史学,作《汉书刊误》,为人所称颂。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5](P10388)可见,在重视史学的宋代,具备史学才能的人可获得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具备史学专长之人也颇为世人所敬仰,得以史学立言,名垂青史。如《宋史》云:“[孔]平仲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戏》诸书传于世。”[5](P10934)又“[曹叔远]尝编《永嘉谱》,识者谓其有史才。”[5](P12481)又“[李]心传有史才,通故实。”[5](P12985)又“[吕南公]一试礼闱不偶,退筑室灌园,不复以进取为意,益著书,且借史笔以褒善贬恶。”[5](P13122)上述诸人,均因杰出的史学才能及著述得以名载史册。总而言之,上至最高统治阶级,下至布衣平民,对史才的重用,对史学的重视及积极探索史学的精神,为整个社会浓厚史学氛围的形成与咏史作品的大量创作,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三、宋人以史为鉴,经世资治

上自皇帝及百官臣僚,下至学者文人,都非常重视读史,以史为鉴的思想较为强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宋代官员注重史学,一些大臣还集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于一身,并在文学、史学领域都有所作为。如司马光、欧阳修、宋祁、陆游等都亲撰史书,与他代宰相只挂名监修完全不同。思想家朱熹也编有《通鉴纲目》,曾巩、黄庭坚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身为国史编修官,至于三苏父子,更是以善作史论闻名。两宋时期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的加剧,也促使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史学家们更重视对“治乱兴衰”的总结,强调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以史警世。他们撰写了大量的近世史、当代史著述,为统治者提供了一批优秀的历史教科书,并对历史教育的普及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宋仁宗时,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新唐书》,着重于总结历史兴衰,分析经验教训。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司马光曾奏《乞令校定〈资治通鉴〉》云:“臣闻史者,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故人主不可以不观史。善者可以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自生民以来,帝王之盛者,无如尧舜。《书》称其德,皆曰稽古。然则治天下者,安可以不师古哉!”[9](P773)这里强调帝王要认真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资治通鉴》以详实的史事雄辩地证明了史学对于政治的重要性,成功地实现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得到高度关注。“《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赐以颖邸旧书二千四百卷。”[5](P10767)及书成,宋神宗为之作序赐名。《资治通鉴》撰著者之一的范祖禹在《唐鉴》序中云:“今所宜监,莫近于唐”。[10](P3)因为唐代的治乱兴衰之迹,于宋朝来说才是最切近、最有借鉴价值的。这与《尚书》中“监于有夏”、“监于有商”的思想一脉相承,即用近代史作为治理国家的有益借鉴。《资治通鉴》、《唐鉴》对宋帝影响深远,被列入宫庭讲筵的史学书目之中。

宋高宗曾与讲官言:“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11](P413)可见二史并重于当世。南宋时期,国势日非,出于对国家政局的关注,史家们掀起了一股撰写当代史的热潮,希望能为统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如李焘花费四十年的心血,撰成编年史巨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为现存最为翔实的北宋史著。宋孝宗对该书极为赞赏,“谓其书无愧司马迁”。[5](P10767)朱熹在教导门人读史时曾建议,如果要了解本朝史事,当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佳。又徐梦莘搜集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事旧闻,撰写《三朝北盟会编》。而李心传则录高宗朝三十六年间的史事,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历史文献价值极高。此外,还有王称《东都事略》、李攸《宋朝事实》、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岳珂《桯史》等记述两宋朝野轶闻的历史笔记。诸如上述,充分说明了南宋私人撰写史著的繁荣程度。南宋理学家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例》云:“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受语,别为《目录》三十卷并上之。晚病本书太详,《目录》太简,要撰《通鉴举要历》,以适厥中,而未成也。至绍兴初,故侍读南阳胡文定公始复因公遗稿,修成《举要补遗》若干卷,则其文愈约而事愈备矣。然往者得于其家而伏读之,犹窃自病记识之弗强,不能有以领其要而及其详也。故尝过不自料,辄与同志因两公四书别为义例,增损隐括以就此编。”[12](P3)则是病《资治通鉴》过繁而胡安国之作不能领其要而及其详,故运用春秋褒贬笔法,别为义例,增损隐括之。尹其莘评其书为“尊君父而讨乱贼,崇正统而抑僭伪,褒名节而黜邪妄,贵中国而贱夷狄。”[12](P30)在书中严分正闰,大行篡弑之诛,严辨纲常名教。凡《资治通鉴》纂述中与朱氏史学观不一致的地方,一律予以纠正。

如《资治通鉴》纪三国史事是以曹魏为正统,《纲目》则改蜀汉为“正统”。唐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有年号,《通鉴》据实直书,《纲目》则仿《春秋》“公在乾侯”之例,记唐中宗之年,例书帝在某地。对于像王莽、梁翼之类的乱臣贼子,则直接书写其姓名,以示贬斥。而像汉翟义、龚胜之类的贞节之士,皆异文以示褒赞,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以适厥中”的政治伦理教科书。袁枢也是苦《资治通鉴》浩博,一事首尾难稽而改写的,“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5](P11934)此书既贯穿了“资治”的主旨,又避免了编年体史书在编排形式上的缺陷,故受到统治者重视。宋代学者在教育方面也极重视史书的鉴戒作用,理学的开山掌门二程观史就是如此,“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败,然后却看有不合处,又更精思,其间多有幸而成,不幸而败,今人只见成者便以为是,败者便以为非,不知成者煞有不是,败者煞有是底。”[13](P259)在读史中精思穷索,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深入探究历史成败的内在原因。同时,他们在教育学生读史时也常说:“凡读史,不徒要记事迹,须要识治乱安危兴废存亡之理,且如读高帝一纪,便须识得汉家四百年终始治乱当如何,是亦学也。”[13](P232)又“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今人只将他见成底事便做是使,不知煞有误人处。”[13](P258)则强调不要为了记诵史事而读,要注意探索历史成败的教训,学习体会贤人君子之行藏,见贤思齐。又朱熹谈读史心得云:“示喻读史曲折,鄙意以为,看此等文字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初不必于玩味究索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也。”[14](P2141)又云:“大抵是日前为学只是读史传、说世变,其治经亦不过是记诵编节,向外意多,而未尝反躬内省,以究义理之归,故其身心放纵,念虑粗浅,于自己分上无毫发得力处。”[14](P2563)又:“昔时读史者,不过记其事实、摭其词采,以供文字之用而已。近世学者颇知其陋,则变其法,务以考其形势之利害、事情之得失。而尤喜称史迁之书,讲说推尊,几以为贤于夫子,宁舍《论》、《孟》之属而读其书。”[14](P2573)则更强调于读史中体悟修身养性,反省体察的内省功夫。金华学派的创始人吕祖谦也非常重视史学教育,教育弟子云:“看史书事实,须是先识得大纲领处,则其余细事皆举。譬如一二百幅公案,但是识得要领处,方见得破决得定,切不可只就小处泥。”[15](P145)强调读史要从大处着眼,纲举目张。又《丽泽论说集录》卷八云:“观史当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如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髙,方为有益。”[16](P442)强调观史要设身处地加以思索,以己度之,增长知识和阅历。又云:“看史须看一半便掩卷,料其后成败如何?其大要有六:择善、警戒、阃范、治体、议论、处事。……看史非欲闻见该博,正是要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16](P448)可知吕氏中原文献之学对史学的重视,不仅向门人传授读史之法,而且强调观史时能身临其境,覃思精择,明辨是非,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综上所述,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王朝,自建国伊始就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轰轰烈烈的修史、读史、论史、咏史的政治文化运动,上至帝王臣僚,下至文人平民,都非常重视修撰史书,阅读史书,吟咏史书,借古鉴今,鉴往知来。而宋帝对史学知识的汲取、借鉴及吟咏,极大地促进了宋代咏史诗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宋)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元)佚名著,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8]傅璇琮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明)黄淮、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10](宋)范祖禹.唐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1](宋)张端义.贵耳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12](宋)朱熹撰,清圣祖批.御批资治通鉴纲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13](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宋)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宋)吕祖谦.左氏传续说?纲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第3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

多次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嗜书如命,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在致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因此“劝大家读历史”,并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正是在对历史典籍充分研读之后,他得出了历史演进的规律,“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后,更是以史为伴,且终其一生。马背上读书,行军中读书,吃饭前后读书,夜深人静时读书,病魔缠身时读书,罹患眼疾时还“听”书,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一部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他反复阅读,直至逝世;一部300万字的《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之多。他是名副其实的读史大家。

不仅自己读史,还号召和带领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和研读历史。延安时期,面对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他提出, “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号召全党“都要读历史”,并说, “我们是历史主义者”, “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把读史、鉴史作为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独特的工作作风在党的一代领导干部身上打上了深刻烙印。曾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回忆: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期间,一口气看完了吴晗主编的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 “并建议我们买一套,浏览一下。之后,我照办了。读后感到很通俗、很生动、很受教益”。他深有体会地说,“把阅读和研究中国文史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些是值得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人反复思考认真学习的”。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德生,听从建议读了《通鉴纪事本末》后,对学习历史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以史为鉴,对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往往会有更深的感触和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参鉴历史“指导实践”,“是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把握好的一门艺术”。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

读史、鉴史同学习、工作可谓水融、不分彼此。早在童蒙时代,他就阅读了四大名著、 《说岳全传》、《镜花缘》等传统经典;上小学时,课余时常爱读《离骚》、《史记》、《汉书》等书籍;到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涉猎西方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等的经典著作。

走上革命道路后,他以历史作为革命武器,领导文化界开展斗争。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同进步学术工作者保持密切接触。皖南事变后,沉闷的政治空气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鼓励大家多搞历史研究,他说: “形势不利于大规模地搞公开活动,但这也是一个机会。有研究能力的人,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坐下来搞点研究,抓紧时间深造自己,深入研究几个问题,想写什么书,赶快把它写出来。”“等革命胜利了……想研究问题、写书,时间就难找啦!”的话使很多人豁然开朗。许多重要史学著作,如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侯外庐的《中国古典社会史论》、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邓初民的《中国社会史教程》等,便是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作或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他说: “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1959年4月29日,他专门发表《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讲话,强调“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1971年4月20日,他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时指出:要多出历史书,“要讲历史”, “不讲历史、割断历史怎么行呢?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

的读史状态同样令人颇多感慨。1973年3月26日,他在送给的一个报告中说: “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而两周之前的3月10日他刚刚写了治病请假报告。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病重体衰之际依然坚持读史鉴史,一句“愧未能及”,足以看出以历史先贤为标尺提升和磨炼自身修养的不倦追求和人生境界。

刘少奇:不研究历史“就理论不起来”

刘少奇幼年时代就酷爱读古书,小小年纪就成了家乡宁乡炭子冲附近有学问之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九,同学和乡人送他一个雅号“刘九书柜”。20岁准备考大学时,还阅读了《御批增补袁了凡纲鉴》、《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等。长沙宁乡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刘少奇当年读过的《资治通鉴》,从其批画来看,他已注意到不少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他依然孜孜不倦地研习历史,他的书架上除了马列著作外,基本上都是文史古书。1951年秋天,刘少奇积劳成疾,让他到杭州休假一个月。动身时,他把厚厚的几本《中国通史》塞进了行李包。据工作人员回忆,他每天戴着老花镜,一边读,一边思考,不时在书上圈圈点点。刘少奇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地读书。几大本《中国通史》读完了,刘少奇的假期也结束了。

作为党内杰出的理论家,刘少奇多次号召党员干部要知史、懂史,认为加强历史修养是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前提。1948年12月14日,他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说,要想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首先要学习历史,“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不研究历史“就理论不起来”;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西方历史,不懂得西方历史,就是“跛足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体现了刘少奇对学习历史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学习历史与提升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反映了他独特的历史观。

:历史是“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作为中国人民总司令,虽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历史的笃爱及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却构成他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在早年私塾中就熟读四书五经,并涉猎了《二十四史》等史书,还读了不少世界史。他后来曾说: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拿破仑,也喜欢乔治・华盛顿,“美国革命中农民志愿军的成功史大大地鼓舞了我,我知道将来总有一天中国农民也会像他们那样,为自由和独立而战斗”。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后晋升为滇军旅长并驻防四川泸州,随即利用这一相对安定的时间阅读史书,至今泸州市图书馆还收藏着1900多册他当年购置的经史子集。后来到德国和苏联留学,特意购买一部德文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汇编,并研习苏联军事历史。读史,最显著的特点是注意总结借鉴历史上各种战役和军事行动成败的经验教训,他的战友曾这样评价的读书生活:在“长年的战争岁月里,经常手不释卷,熟读古今中外兵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去”。通过读史获得的教益,同他创建革命军队、开辟根据地、指挥人民战争等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是分不开的。通过读史、研史,深刻地指出: “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其他的研究和经验,我就找到了了解历史――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在四川仪陇纪念馆保存的一套33册的线装本《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中,留下了的大量批画,每册均写明阅读时间。如第33册末页用红铅笔写道: “自1976年3月18日开始至1976年4月5日阅完,共18天。诸同志帮助念读此书,……建议同志们都看这本书。。”以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把读史和生命融在了一起,在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依然彰显出以史育人、借史资政的革命家本色。

邓小平: “懂得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少年时期的邓小平在家乡广安的10年读书生活,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从此,一生对文史典籍兴趣浓厚。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锄奸部科长的刘复之回忆说:邓小平好读书,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我几次在行军出发前整理文件挑子,箱子里总装几本书……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渡江战役,渡江前让部队在巢湖昼夜进行演习,他说这么做是鉴于三国时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这个亏。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1月5日,邓小平谈到关于工作的方针问题时借古喻今地指出: “稳定起来,对平叛也有好处。我最近看了《资治通鉴》,历史上遭到严重破坏后,真正搞起来两年就恢复了,瞎指挥破坏也快。”从战争到建设,邓小平古为今用,贯通娴熟。

阅读文史古书,是邓小平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9年离开北京到江西,他的主要行李就是装满了书的几个大木箱子,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学和外国文学书籍。1970年的一天,身在江西一隅的邓小平看到报纸上登出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时,他立即找江西省委有关人士代购这批书籍。当他接到全套共11本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时,显得非常高兴。女儿毛毛谈到父母亲在江西的读书生活时说: “在那谪居的日子里,父母抓住时机勤于攻读,特别是父亲,每日都读至深夜。那几年中,他们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读了《二十四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其他书籍。对他们来说,能有时间如此坐下来读书,确也是难得的机会。……在读书中,他们抚古思今,收益不浅。”也许正是在这段离群索居的读书岁月里,邓小平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构想。

邓小平注重以史育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针对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很多青年人不了解历史,就容易受蒙蔽,盲目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由此,邓小平郑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陈云: “没有历史知识就连毛选也看不懂”

陈云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只能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并阅读大量历史书籍。1923年他曾去杭州西湖文澜阁看过保存在那里的一部完整的乾隆年间手抄的《四库全书》,时隔54年后的1977年旧地重游,他专程到与文澜阁毗邻的“青白山居”参观保存在这里的《四库全书》。陈云重视和关心青年人的历史教育和学习。1981年4月,他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才行。今后,在继续办好理工科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的文科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学生读点古文。”关于党史教育,陈云强调: “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件事情现在要抓,以后也要抓,要一直抓下去。”陈云的好学之风造就了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他对子女的教育要求是:读好书,做好人。1970年12月8日,陈云致信女儿陈伟华提出的四条读书建议中有两条是:找一本《中国近代史》看看,找一本世界革命史看看。就在这封信中,陈云提出“没有历史知识就连毛选也看不懂”的著名论断。陈云夫人于若木曾回忆:“陈云同志还特别重视孩子历史课的学习。伟力是家里第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她上中学时,陈云同志把她叫到办公室,特别提醒她要好好学习历史课。”

陈云不仅注重读史,还注重治史。鉴于中国典籍大多是文言文,影响现代青年人阅读,陈云主张: “集中一些老人,一些旧文学基础好的老人,对一些古典书籍做些圈圈、点点的工作。……做些翻译工作,翻成白话,我觉得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古书的研究工作做好了一半,这样就能传下来。”陈云大力支持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 “”后重新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明确提出“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赢得了文史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的读史,早年是出于天然的主观兴趣,一种求知若渴的少年抱负;走上革命道路后的读史,主要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客观需要,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航向,读史成为他们工作和事业的一部分;步入晚年后,他们依然孜孜不倦地读史、研史,哪怕重病缠身也不轻易放弃,如、、等在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具备独立读书的条件时,还坚持甚至请工作人员帮助读史。最后读书的时间,根据记录是1976年9月8日晨,也就是临终前一天的5时50分,在全身布满多种监护抢救器械的情况下读了7分钟。这样的读史状态与精神,恐怕古今罕见,真可谓“生命不息,读史不止”。

第4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咸阳年鉴》自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了8卷,质量逐年提高,屡获全国大奖。《咸阳年鉴》以其丰富翔实的地情信息为宣传咸阳、建设咸阳服务,以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深得各界人士的信赖,在咸阳市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咸阳年鉴》*卷,质量上又有了新的跨越,内容丰富全面,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鲜明,得到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这是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开拓创新、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年鉴工作者通力协作、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地方志办公室和全体年鉴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

刚才,张英民主任全面总结了*卷年鉴工作,对《咸阳年鉴》2007卷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很具有操作性,达到了以会代培的目的。我原则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年鉴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年5月18日,总理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作为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文化基础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具有重要的资政、存史、教化作用。《咸阳年鉴》是咸阳市唯一的由市政府主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地方综合性年鉴,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了解、研究咸阳提供较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料,是宣传推介咸阳市情的第一手权威资料。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做好《咸阳年鉴》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各级各部门,包括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都要提高认识,予以高度重视,以自己的辛勤努力干好这项工作。

二、加大创新力度,张扬城市个性,提高年鉴质量,打造特色年鉴、精品年鉴

年鉴编辑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大容量的信息载体,必须自主创新,创新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没有止境,年鉴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客观实际,就必须在不断创新中作到常编常新。我认为今年年鉴工作会议的主题“加大创新力度,张扬城市个性,打造精品年鉴”的定位很好。在这一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四点。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编辑出版年鉴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地方综合年鉴是政府的公报性资料,是政府的代言人。从政治方面而言,年鉴的内容涉及到方针、政策、时政、要闻、人事、机构和社会的热点、焦点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缺乏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对时代的关注力,那么,就会影响年鉴的政治质量。年鉴工作者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领年鉴工作。在编纂年鉴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贯穿进去。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年鉴编纂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第二,张扬城市个性,打造特色年鉴。张扬城市个性,必须正确把握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年鉴是一项长期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一要抓住地域特点。要深刻挖掘咸阳市所特有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区域性特点,在我们的年鉴中彰显出咸阳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的深厚人文底蕴和独特魅力风彩。同时对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特色都要反映。二要抓住行业特点。要反映咸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深层次的地方特色,如农业上加快粮、果、畜、菜优势产业,工业上加快建设能化、电子、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医药、建材等七大支柱产业等等。三要把握年度特点。*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快速、和谐发展,一批批重大项目进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三创”活动取得重大进展,西咸经济一体化进入实质运作,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年底,全市人民瞩目的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对此,年鉴都要作出充分反映。四要抓住咸阳人的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咸阳人民既是这方热土的生活者,更是这方热土的建设者。我们要加大对建设者的记述力度,记录他们坚实的历史足迹。今天,我很高兴地看到,在2007卷总体设计上,市志办的同志们突破传统定势思维,大胆地将党政机关有关内容调整到经济社会内容之后,突出经济建设中心,使年鉴整体结构上更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第三,学习先进经验,进行版式创新,打造精美年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用图、表等手段来体现年鉴的资料性,已成为年鉴的必然趋势。在年鉴中穿插一定数量的随文图表,既可美化版面,又可形象、直观、简练地展示事物的形态、特点,增强文字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使读者产生新鲜感和阅读兴趣,达到活跃版面、图文互补的作用。丰富翔实的内容和多彩多姿的外在形式结合起来,才能打造一本高质量的精美年鉴。要充分利用彩色插页、图片宣传全市人民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风采。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一定要认识到宣传彩页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咸阳年鉴》这个宣传的最佳窗口,大力宣传自身形象、企业文化、名牌产品等,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打造品牌年鉴。年鉴工作者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年鉴的质量。编辑出版年鉴既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求年鉴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同时,年鉴工作者还要有整体把握度和文字鉴别力。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使入鉴的内容体现时代性;只有吃透市情,才能使入鉴的内容体现规律性;只有把握编辑出版的规律,才能使编纂工作富有创造性。市志办要做好年鉴工作者的业务指导和学习培训工作。所有从事年鉴工作的同志都要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以自身优良的素质,打造优质年鉴、品牌年鉴。

三、通力合作,加快进度,缩短编纂出版周期,确保年鉴时效性

《咸阳年鉴》2007卷预定7月完成编辑任务,时间短、头绪多、任务重。编纂工作涉及到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部门和驻咸各企事业单位。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统筹尤为重要。各单位的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努力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质量是生命线。《咸阳年鉴》2007卷的编辑工作涉及到200多家单位,有数百人参加撰稿,可以说是“众手成书”。各县市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紧密配合,通力协作,精心撰稿,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对年鉴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要大力表彰;对工作不力、敷衍了事、影响工作进程和质量的单位和个人也要通报批评。

时限是硬杠子。年鉴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有很强的时效性,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早计划、早安排、早布置,要稳定编辑网络,给编辑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证他们有充分的编写时间,并要经常过问和督促。在这里我要提出明确要求,各单位为2007卷提供宣传彩页、图片和文字资料包括电子版文稿,务必于1月15日前报送至市地方志办公室。市财政要按期拨付《咸阳年鉴》2007卷的编辑出版经费。

四、拓宽渠道,加大发行量,开展读鉴用鉴活动,提高年鉴的社会效益

第5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通过对“友善用脑”相关理论的学习,我转变了一些观念,并掌握了一些加速学习的新方法。于是,我把这些理念与方法在《孙权劝学》的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在反复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逐渐察觉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其中一条出路:努力上出文本价值,体现文言文的文化气息。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部书,历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明太祖朱元璋每天早晨都要研读,清圣祖康熙对它极其迷恋,我们敬爱的也曾经将其反复读了17遍,直至书面残破,仍爱不释手。这部书就是《资治通鉴》,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孙权劝学》。

二、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请一位学生读。

(2)其他学生评价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顺。有些不到位的可以由教师最终明确。

(3)学生试读。(PPT出示去掉了标点的课文,可以请学生试着挑战)

(4)全班齐读。

2.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3.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学习小组内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4.请学生看课件显示的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述旁白部分,一个复述孙权的话,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

三、品味语言

1.思考: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

2.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

3.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分析之前让学生用现代汉语解释这些句子,着重点出一些重要词语,如孰若、治经、博士、涉猎、往事等,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

4.播放录音范读,学生跟读。

5.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

分析之前让学生用现代汉语解释这些句子,着重点出一些重要词语,如及、过、见事,体会两人对话时的语气。

6.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语气上有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说话训练

1.“吴下阿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PPT出示《三国志》中关于吕蒙的两则材料,进行对比)

材料一(教师读)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蒙年十五六,窃(私自)随当击贼(去打仗)……母恚(fèn愤怒)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他日与蒙会,又蚩(嘲笑)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

问:从这里我们看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无谋)

材料二(全班读)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问:这里的吕蒙又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有谋)

2.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并将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与学过的《伤仲永》做比较。(PPT出示中央台主持人敬一丹的一句话:只要你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五、扩展训练

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2.进一步了解《资治通鉴》:《孙权劝学》短小精悍,告诉我们一个似乎人人知道却又经常被人们遗忘的道理,其实在《资治通鉴》里面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如(PPT出示学生熟知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很多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作者司马光编纂本书的目的。PPT出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让学生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第6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在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个别学生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将阅读课当成了休闲课,所看的杂志多是休闲类的,文学类杂志很少阅读,辅导类杂志更是视而不见;有的学生仅凭兴趣,想当然地拿上一本,走马观花,几下就翻完了。可见,学生阅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盲目性。高中生时间紧、任务重,低效的阅读会让他们蹉跎岁月,收获无几,所以教师就要介入,指导学生除了选择感兴趣的读物,更要选择对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高质量读物。

二、强化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批注式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捷径,我认为就是批注式阅读。如多次通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名著,作了大量的圈画批注。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能成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并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与他这种读书习惯不无关系。高中生运用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是一种有思考、有深度、有个性的阅读。为此我让学生准备红笔、蓝笔各一枝,红笔用来画书中经典的句子、段落,标记重点,蓝笔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灵感等。

2、作好“读书笔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如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或抄下好词好句,或摘抄真知灼见,或积累鲜活有趣的经典素材供自己参考借鉴。久而久之,不仅积累了一笔丰富的“宝藏”,而且会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加强交流。根据艾德格・戴尔的理论,和别人讨论或者把书的内容讲给别人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为此,我定期在班里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让学生把近期的阅读所得“说出来”。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通过交流,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人,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阅读的成果,从而增强多方面的阅读兴趣。其次,我想,学生要想讲给别人,需要阅读者自己对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写好读后感,并按照一定的逻辑讲出来,否则内容不熟、逻辑结构不合理,别人听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会听不懂。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如果有两位或几位学生读过同一本书,互相交流既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注重朗读和背诵。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渐能驾驭语言文字。”朗读可以最直接地品味到语言的美。早读时可以让学生读课本上的内容;阅读课上可选出一些美文、好诗,班内组织朗诵;每学期,年级也可组织一场朗诵美诗文大赛,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诵,读多了,读好了,水平自有提高。 “读”与“背”是学习语文的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有些文章,它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不容易讲解得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体会什么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也主要靠熟读和多背诵。

第7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欢迎阅读!

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1《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部短篇小说,女主人公是马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的人,虚荣心作祟导致了她悲剧的一生。人生如戏,也许不经意的选择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马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她为了去参加一场晚会,特地从自己的好朋友福蕾斯捷夫那里借了一条精美而又昂贵的项链。果然她在晚会上成了全场的焦点,赢得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时的她如同珍珠一样光彩夺目,晚会结束以后,噩耗也随之降临——她戴在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

但是她并没有将这个事实告诉她朋友,而是选择买一条一模一样真正的项链还给她的朋友,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一条项链,使得她过着窘迫的生活,使她变成一个厌恶的粗壮的妇女,项链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她的生活水平。窘迫的生活持续了十年,十年后再次遇到她的朋友,却得知哪一条是假项链。

十年光阴换取一晚的焦点,若不是她的虚荣心作祟,她会为了一时的满足而却付出十年的光阴吗?若不是虚荣心,也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她在弄丢项链之后,选择告诉她的朋友,是不是她不用用十年光阴的还债呢?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没有如果,这是她的选择,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虽然结局是一个悲剧,但马蒂尔德却是取于承担,在当今社会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面对繁华的世界,我们面临许多选择,一个选择也许能够决定我们的一生。在困难面前,若选择奋起的人他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若选择一蹶不振,那么就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出生和环境,但我们却能选择自己的将来和改变自己。别因环境和出生而怨天尤人,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

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2简,有着坚强的性格。即使她背负着自然与社会给她的一切不幸,微不足道的她却依然独自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这使她成为英国19世纪中一名少有的独立女性。

小时侯,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却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后在学校与海伦相识,彼此相互照顾。直至海伦感染病菌而死去,冷酷的校长无视于着一切,但简一个人悲痛了几天几夜。

长大了起初,她先在富有英俊的罗切斯特先生做家教,之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相恋。他们爱得义无返顾。可是简她在此时却毅然离他而去,凭借自己一人的力量在外闯荡漂流。这种“风潇潇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反”的坚定主张与不悔行动,完全是夏洛蒂笔下一名勇敢独立女性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那天,我虽然花了两小时将此书“啃”光,但却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将它不停的回味。十六岁一个不该轻言“爱”的花季却想说:“他们如此坚定的爱情真是令人羡慕!”——

简,没有双亲,没有钱财,雪上加霜的是她并不漂亮。因此她在世人眼中她更失去了魅力!可罗切斯特一点也不在乎这一切而将自己那颗火热的心赤裸裸的交给了简。随后,回来的简,再次看到这位曾经俊俏的罗切斯特为了救自己已“疯”的妻子而失明并且残废。即使是如此巨大的糟糕的变化,却一点也没改变简对他的爱。简毅然重新回到他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大概正是这颗不离不弃的“真心”感动了上天,在书的结尾罗切斯特先生最终再次“重见光明”。给我们以书外,漫漫的深思。女主人公并没有《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柔情,没有《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美丽,但她“简”以自己的顽强独立获得了众人的肯定。

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3以前只是听过这本书,没有读过,偶尔也就是读过一两篇节选。其实读后,也就没有感觉到什么,只是很懵懂。

这个假期我又读了一遍,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屈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人物对成为一个大人物的渴望,追求和憧憬。

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主人公,也许并无太多新颖独特之处。可是在一百五十年前,在维多利亚时的英国,社会上贵族富豪踌躇满志,神父教士“神恩”浩荡,等级森严,习俗累累,金钱第一,男权至上,文学作品中则绅士淑女济济一堂,欢宴舞会连篇累牍。突然间,在那众多的男女主人公中,钻出了一个无才无貌的小女人,观念新颖独特,个性坚毅倔强,居然还敢批判宗教事业,嘲笑社会风习,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感情真挚,直率坦诚。

她真实的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于追求,细腻的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作品抒发了个人的热烈的感情,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简爱》虽然有着曲折感人的情节,但更侧重于写女主人公的复杂的心路过程,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活在人们中间,也许还在于这本书的主旨是告诉人们: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正直品德和聪明才智,只要坚忍不拔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是有可能冲破重重险阻,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简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同样有凡人的优点和缺点,书中写了只是他的个人生活,工作,爱情,婚姻,家庭之类的凡人的锁事,也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就是这种凡人的真实情感,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简爱》这本书可以从人的内心世界里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就因为这个才是这本书更加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走近《简爱》,它让你感受心灵的阳光;走近《简爱》,它为你开启智慧的天窗;走近《简爱》,它引你步入生活的殿堂。

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4放暑假了,我读了一本来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看完的我感触颇深,我第一时间给我的感想就是现在的我真的太幸福了!想想作者高尔基的童年是多么的悲惨,生于俄国中部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走入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人民的痛苦,看到社会的丑恶。

我,虽然出生在乡村,但是想想现在的生活条件,我看自己都得偷笑了,童年时候的我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活泼,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嘻哈,想起来自己都在笑。比起高尔基我真的是幸福一千倍一万倍了。虽然比不上那些城市里的小孩子,但是我的生活学习条件并不差,自己在心里已经觉得很开心,每天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进步,这种感觉真的很棒,老师也很有耐心地传授知识。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

《童年》这本书里的主人公:阿辽沙彼什科夫。阿辽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他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

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和阿辽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仅要珍惜眼前的幸福,而且要学会制造幸福。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名著的读后感600字左右5《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作。何以写作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尝听朋友说及,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史学本身即帝王之学。纵观中国史书,大多皆为帝王家传,抑或纪传体,多加润色及(作者个人喜好),多以评价,部分人物充满英雄或传奇色彩。

自之后,唯此书以编年体记叙,以时间排序,严酷真相,以上帝视角,看圣贤如何以百姓为刍狗,看天地如何以万物为刍狗。望帝王励精图治,治世治时。虽如此,但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崇尚皇权,崇尚权威,崇尚专制的国家,可以说『几乎全部的思想,都源于为政治服务。故此书虽看似无所不包,实则为政治服务,用以教导天子。有些内容,仍是避重就轻,更何况司马光乃当朝宰相,以政治家的思维写史书,定不是以常人角度去以理解历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换血开国,励精图治,鼎盛时期即旋而走向下坡路,迅速溃败。

周而复始,不曾停息。而中国古代所崇尚的极权主义及专制统治是非容易让帝王沉沦,准确来说,这个准则方之四海而皆准,好比法国路易十四只管生前享乐,不顾死后洪水滔天。享乐乃人之常情,为人之本能也,如西方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佛罗伊德的理论『广义上的性乃人类全部活动的本源。。

而作为帝王,但这种猪栏式的理想,则绝非帝王之道,故司马光以刘备为例,避重就轻,删其享乐之恶习,留其沉稳之品质,教导帝王,胸有大志,沉稳为人。

正反皆有历史,兴衰成败,共计记录约250名皇帝或政治领袖。姜鹏老师以开国君主或承袭君主为例,细化分类。其中有一点颇为玩味,开国帝王打下江山后,须转型为平稳过度王朝。故以转型进入平稳发展为目,又对帝王进行分类。

第8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历史就像一条沙尘飞扬的征途,又像一条奔腾激涌的河流,纵观历史,能够名垂青史者莫不博古通今、胸怀大志。同志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的高唱和“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发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铮铮呐喊。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将个人修身置于前人未竟的事业之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以生生不息的活的历史,作为矢志向前的动力源泉,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掌控未来。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一个鼎盛繁荣的黄金时代,被后世称道为“贞观之治”。晚了唐太宗一千年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并身体力行,首次总结出基于历史实验数据的科学实验的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头脑里装满历史的人,必然具有让人敬畏的睿智的历史眼光,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聪明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通过不断修身实现经世致用。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功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最能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典型的立德者。道德品行往往可以直通人的心灵,折射人的本性,而本性的好与坏、高贵与庸俗又往往与一个人的史学涵养有关,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治的愿望。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靠自治自修,将历史的长度折叠成自身的厚度,将历史的重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第9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若以这种理念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仍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诸如介绍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这种千课一面的程式化教学,漠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触发。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到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第四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教师,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来自学生,来自生生间的互动。由于课堂阅读处于一种群体的交流之中,更易激化情绪,诱发灵感,有利于阅读主体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初中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的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再现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仅局限教材内容的分析容易导致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着,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与家长探讨,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并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我眼中的刘备》为题写好自学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

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阅读教学是以作品为媒介的,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意义空白”,而阅读自身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为此在本堂课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符号后面潜在的有价值的意义,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联系前后事件,体味关键性语句;第二,抓住矛盾冲突,对比观照人物;第三,填补阅读空白,把握人物心态。把这三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组合的形式加以呈现。

问题组合一:刘备一进曹府,曹操为何劈脸就问在家做的好大事?一听此话,刘备为何吓得面如土色?至后园,曹操为何又言:“玄德学圃不易?”问题组合二:刘备在回答曹操的试探时,为什么连用:“可为英雄?”的探询语气,而曹操则直接否定“非英雄也。”从两者不同的语气中,试着分析各自不同的心态特征。在曹操步步紧逼的情形下,刘备明知处境危险,为何偏偏不说曹操是英雄?问题组合三:曹操识破英雄,刘备匙筷落地,你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刘备拾筷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吗?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笑中有哪些深义,试分析曹操此时此刻的心态。

这三组问题不是教师一人设计的,而是教师紧扣上述三种学习方法,在汇总学生的课前提问后加以筛选、整理、组合起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争论、想象、探究。

在思考争鸣中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提出颇具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认为多疑猜忌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但在本章回中这恰恰体现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应具有的政治敏感,否则曹操何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力挫群雄,逐鹿中原;曹操锋芒毕露,傲视一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种王者霸气非曹孟德莫属,敢说敢作乃真英雄也;曹操固然老辣多疑,但也不乏天真,轻信的一面,刘备一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就轻巧加掩饰,瞒天过海,当然他的天真、轻信往往是过于自负造成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曹公的致命弱点;更有学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小说作家明显存在尊刘贬曹的倾向。不同思想交锋、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求异、求新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迸射出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阅读教学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窠臼,避免了鉴赏人物时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培养了学生以辨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以上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些粗浅的体会。通过这次教学尝试,我们进一步意识到:第一,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应注重课前的学习准备。在这一环节中,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应尽可能把媒体选择、使用、控制的权力交给学生,以利学生广收各种有效信息资源,拓展视野。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胶着状态时,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以协作的态度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通过巧妙的点、拨、导、引,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第三,研究性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文本。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的同时,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脱离文本,不切实际的穿凿附会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