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马云精彩语录精选(九篇)

马云精彩语录

第1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关键词 田壮壮 客观纪录 主观选择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德拉姆》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酝酿四年之久并于2003年拍摄完成的个人第一部纪录片,它被电影界评价为“田壮壮一贯‘艺术影片’路线的一次延续”,该片获得2005年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最佳导演奖。

影片以往来于丙中洛到察瓦龙这一段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的马帮足迹为线索。用镜头真实纪录了在公路尚未触及到的怒江两岸沿途区域内原住居民的生活样态。与此同时,导演田壮壮调动多种电影语言元素展现了他们丰腴的精神世界以及承载着现代化背景的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解读。

一、语言・形式的意义

1.客观纪录

真实与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田壮壮说:“人的想象是很苍白的,真正的一个环境和人文的‘元气’是最有力量的。把它们编到故事里面,是一种悖论。”‘所以在面对茶马古道上这样的人与物时,田壮壮并没有夸张他们的生话样态,没有以猎奇的眼光看待他们已有的与习俗观念,也没有刻意设置戏剧化的情境与冲突,而只是真实纪录与倾听。

影片中涉及到的12个叙述主体均采用坐姿平视拍摄,且不保留发问者的声音,需要时只以字幕或留白的形式出现,叙述主体讲述时摄影机的机位极少变化,可以说,在保持机位、景别与角度不变的前提下,《德拉姆》中的单镜头长度均在10秒以上,有的甚至长达4分钟,这样的拍摄手法使影片的节奏在美学上呈现出一种安静的力量。叙述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在外界干扰晟小的状态下得以自然表现。

2.主观选择

纪录片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即便是纪实,在创作过程中也无法完全排除主体的介入,它只不过是利用看似客观的手法来表现思想倾向,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导演田壮壮就是在不干扰、不伤害这样一种生活样态的前提下,进行着自己的选择取舍:《德拉姆》是一部连镜头,场景,光影,色彩都能“说话”的风格化极强的影片,“画面整体渗透着一种意、象、人、物合一的特异的美的质索。”。影片中几乎每个画面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无论是碎石坡、丛林、河谷,还是牲几、喇嘛庙、天主教堂、生活习俗等,这些都不只是作为“风景”而被摄影机纳入视野中。

(1)取景构图

影片开始的第二个画面是雨后的云南小镇丙中洛,马匹静静地在路边摇着尾巴吃草,固定的全景画面配着低沉大气的音乐整整持续了半分钟,这样的取景暗示着随后引领观众进入这个地区、这种生活的就是马帮,马帮是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之后出现的台球桌、现代医院以及邮递员则告诉观众,看似寥落的边缘山区。其实与外部世界也保持着联系,也会有来自“广东的、北京的信件”;马帮行走一天,夜晚在沿途的路边燃起篝火煮饭休息,持续一分十五秒的固定长镜头纪录了天色渐暗之后,画面切换为月夜下波光粼粼的s型构图的河流静静地流淌。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构图暗示着马帮生活正如这美景一样地自然与平常,这是赶马人生活的一部分,早已融人到他们的生命之中;82岁的藏族老马锅头在空旷的藏屋内述说着自己不堪回首的经历,徐徐绕袅的炉烟配合固定全景镜头使得观众看不清老人的脸,看到的只是他犹如岁月沧桑般的轮廓,读懂的只是老人如烟的往事;影片结尾处,一个老喇嘛坐在靠窗的位置朗诵经文,窗外是一座座大山,之后镜头就切换到远景的群山,而此时诵经的声音被有意放大,直至覆盖了群山,大山造就了千百年来这种封闭的生活状态,但信仰的坚持却在维系着茶马古道上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并赋予他们淡然安宁的内在品性。

应该说,《德拉姆》用这种“主观融洽于客体”的电影构图,使影片中的叙述主体与其所处的环境自然地融为一体,不同的叙述主体看似独立的只是关于其自身的故事,却因他们共有的情感关系和精神世界而在镜头面前从分散、零碎的状态中整合为充满生命魅力的影像时空,他们的生活空间演变为观众思索的空间,这样使得画面在客观纪录的同时具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意。

(2)写意空镜头

“拍《德拉姆》的时候,我和摄影师谈得最多的就是你不要看见美的东西就拍,在美的背后找到一种感受的东西,就是让你心里有一种震动的东西。”而田壮壮的写意空镜头正是这一艺术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体现。

影片最值得一提的是开始和结尾两处空镜头的遥呼相应,可谓导演田壮壮的匠心独运。开始处持续四十余秒俯拍的固定长镜头气势恢宏,云雾慢慢流动、散开,拨开云雾,依稀可见下面的公路和小镇,之后第二个镜头就切换到小镇的场景,这种从外向内看的视觉逻辑层层推进,引领观众的视线逐渐深入到这个地区的生活里;而结尾最后一个镜头。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采用同样的机位、同样的景别,且整整持续两分钟,云雾又慢慢流动着,逐渐弥漫开来,遮住下面的公路与小镇,直至一切都被掩埋在云雾之下。外来人的介入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茶马古道上的人们还要继续着他们的生活。继续被大山淹没阻隔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不为外人所知,天地之间自有一种淡淡的愁怅。而此时的音乐也大气低沉,彰显着影片的气质和格调,这种带有节制的音符跳动就如导演田壮壮一样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克制着自己对茶马古道的这份情感,音乐在诉说着一种岁月沉淀的永恒。最后漫天的云雾裹住了群山和建筑。让外来者捉摸不透她的神秘,就像永远捉摸不透的人生一样。

当然写意空镜头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空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不仅有了更加丰富的客观内容,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特异的韵味,让人主动去思考品味它所蕴含的美学内涵与指向。

对于田壮壮来说。影像重要的不是如何面对现实,而是如何呈现现实,如何表现出美感,传达出个体生命在审美感知中所体悟到的心灵脉动。在上述分析电影的语言特点中可以知道,作为一部纪录片,《德拉姆》无疑做到了影像的真实与客观;但是细究又可以发现,片中取景构图的安排、叙述主体及其话语的选择、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景别以及空镜头的运用等都是经过精心构思有所取舍的,这样一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其实饱含了导演田壮壮自己对茶马古道上人们生存现实的观照。

二、视点・精神的力量

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谈到关于“视点”的美学概念时,强调在文本叙事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1、谁是故事的叙述者?2、叙述是由哪个人物的视线引导的?”第一个问题可以简单说是“谁讲?”第二个问题可以简单说成“谁看?”。热奈特认为,对于第二个问题有更为广义的说法:“谁感知?”,“它包含着‘谁看’和‘谁听’两个含义”。而《德拉姆》就是通过“看镜头”的“感知”记

录远离现代社会的茶马古道上原住居民的“叙述”,“叙述”成为一种生存的声音,而“感知”则是在导演与观众所组成的现代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反思。

与马匹相依为命的赶马人正多,他与牲口的情感联系简单纯粹到“知道骡子死了会难过,会哭的,就像家里死了人一样”;走过了3个世纪、历经世事的104岁怒族老太太在炉火旁讲述着自己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她知道选择和争取自己的幸福,“曾有过三个军官要来娶我,我都没有答应……我知道我不能嫁给军官,军官坐轿子。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做人要做个刚强的人,不管家里的生活怎么样,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这些鲜活而自然的个人生活自述,是生命的流程、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缩影,也是对茶马古道上生命河流的一个个抽样。一个个叙述主体看似简单、直接的述说,在没有以所谓现代文明、特别是现代物质文明的滤镜打量之前,其实蕴藏着对生活和情感积淀的力量,吸引着观众对自身本体存在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样态,作为导演,田壮壮冷静理性地通过他的镜头把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视角引入其中。展现这里的人们所拥有的坚韧而安然、真诚而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丰腴纯粹的精神与情感世界;但是作为一名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人,田壮壮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抱有仰视、欣赏与赞美的态度,认为这些鲜活的生命迹象元气十足,活得很安宁。所以田壮壮在拥有这两种视点的前提下,把对茶马古道的情感融人对她美的拍摄之中,最终使得这种美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庄严的宁静,从而形成一种属于《德拉姆》、田壮壮的美学思维。

三、语境・镜式反思

纪录片《德拉姆》用影像语言的形式以自己特有的美学风格与创作手法真实纪录的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马帮群落的独特生存状态及其沿途居民信仰、文化与情感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生活在大城市的现代人看到了他们在现代社会看不到的另一种人类生存景象和价值理念。就像导演田壮壮所说,“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愉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影片所纪录的这些“鲜活的生命迹象”通过导演田壮壮的视角使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这种思考包括对我们自身现有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包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现有的价值体系和集体信念。

第2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关键词:“色”“彩”;马王堆;汉代漆器

中图分类号:J01;J1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06

马王堆漆器是汉代漆文化载体的典型代表。从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遗存来看,不仅产量多、规模大、应用广、传播远,而且“色美”、“彩绚”、“工巧”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它从初期简单、朴素、厚重、含蓄的色彩格调走向了高贵、典雅、鲜艳和精致,展现出汉代漆器色彩审美情趣的华丽转变。本文从“色”与“彩”的内涵、生漆的质色之美、尚“色”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工艺技法的装饰美等方面剖析汉代漆器色彩的艺术风貌、审美品位及文化根基。

一、“色”“彩”辨义

远古时期,人们选择天然颜料对自身进行装饰,这种本能需求的色彩活动,色域十分狭窄而且颜色单一、纯洁,无法突出“彩”的成分,使得色彩最先呈现出“色的生命起源的特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色”与“彩”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在汉语词义上,“色”与“彩”的含义并不相同。其一,“色”即指有明确色感的颜色形象。犹如生漆,它固有黑、棕、白之色,俱为其自身之显现,是漆的自然之本色,正是“色”狭义美的体现。其二,“彩”则是“色”的集合,乃指“诸色之文”,即诸多纯色相互交汇所形成的华章之表象。由此,“彩”是多种“色”构成的视觉美感,它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可以说“彩”是依靠“色”的配搭、衬托所呈现出自身价值的一种视觉色彩表现。汉代漆器正是借助于色漆的特质,以单一、纯正、鲜艳的形态在“色”的构成中进行对比、调和统一,使“色”与“色”交相辉映,产生出“彩”美的视觉感染力,突出“彩”的内涵。这种典型“色”的配搭成为漆器“彩”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使“彩”在“色”的配搭中大放光彩,形成汉代漆器独特的色彩审美风范。

二、生漆质色之美

生漆是漆器之母,是漆器最原始的材料。人们对生漆质美的认知,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木胎碗,器上髹有朱、黑两色,无论是朱漆还是黑漆,至今仍艳丽如新,带有一种纯净高贵,不妖娆、不暗淡,沉稳而悦目的色彩品相。生漆,它淳厚温润、深沉内敛的色彩品色勾起了古人对它的情思和热衷。古代漆工唱道:“白如雪,红如血,黑如铁。”[1]这正是对生漆神奇质色美的真实写照,白的洁净而温厚,红的鲜艳而滋润,黑的幽亮而含蓄。常言道“物各有性”,漆性使然。生漆不仅能赋予漆器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色质,而且干涸后的漆器愈用愈亮,常用常新,色泽依旧优美、明亮、滑润,光彩照人。简言之,生漆有着持久的光泽、柔美的色泽和细腻的质地,其包容性、表现力和装饰美的潜质是其他材质无法匹敌的。由此,汉代马王堆出土的漆器运用了生漆漆质的色美,所有的器具无不制成漆器,或给木器髹彩漆;或给青铜器彩绘;或给陶器施漆,其纹色与底色互相衬托对比,或是沉稳美丽;或是色泽光亮,或是鲜艳夺目,耳目一新。

三、漆器尚“色”与漆色之美

《韩非子・十过》中写道:“虞舜做食具,流漆黑其上;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 [2]。这是古代漆器有关朱、黑两色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汉代,黑红两色虽是汉代漆器色彩的主流,但在马王堆漆器上已有黄、绿、金、银等色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红、黑两色一统天下的色彩格调,使漆器集多色为一体,对比强烈、鲜艳显目,相得益彰。

(一)尚“黑”――光艳之美

《周礼》记:“凡漆不言色者皆黑”,这是古人尚黑漆,以“黑”为“贵”的审美品味的最早记载。汉代,黑漆之为用,善者多也。如马王堆出土的饮食器皿、化妆用具、家具、礼器等汉代漆器,都有黑漆髹涂其上。汉代漆器尚黑,这与道家之“玄学”,以无色之感为最美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将黑色看成是天的颜色,以黑色为灵魂,黑色在道家的色彩理念中有着最稳固的地位。道家后学综合师祖之说,提出黑色是色之父,白是色之母的主张。“黑”在古汉语中与“玄”语义相通,黑在道家看来恰是其精神体现,有博大宽厚而沉稳的内涵。这种尚“黑”的特殊心理定式从商周到汉代一直是漆器色彩的主宰。

黑色,它有着超越五彩即“绚烂复归平淡”之说,深沉、内敛、凝重、优雅、朴素,给人予庄重、神秘、威严、尊贵之感。黑漆,它纯正、典雅、光洁,是漆器最为本质美的特征表现。它或是光莹如墨玉,或是古色如乌木,显现出朴素无华、清新淡雅的特质,而且它有很大的稳定性、表现性和调和性。从马王堆出土的漆器看,多以黑色为地,器上或以朱漆填绘纹样,或以多色彩绘纹样,黑漆对色漆的调和、界定和衬托,使色彩对比鲜明,色调协调美丽,漆器显得古朴敦厚、光洁鲜亮、蕴涵雅致。尤其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黑地彩绘漆棺》,棺内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用流畅简练的黑漆勾画出人和奔马,朱黑两色的单独对比,色块对比强烈,色调鲜明,主题突出;棺外黑漆为地,用银箔镶边,以沥粉勾边,线内填有朱、黑、褐、白等色漆彩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纹,云气间绘有怪兽、仙人和动物等形象,鲜亮、华美的彩绘与银箔色相融合,更见富丽、典雅,又在黑地的调和、界定中,格外沉稳、绚丽、含蓄,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汉代黑色漆器的典范之作。

(二)崇“朱”――典丽之美

古人制作器物都要涂上丹朱色的大漆,以其为最后的一道工序,谓“丹朱而后成”。汉代有“土木之崇高,彤楼为美”之说[3]。这说明汉人有尚朱之情趣,漆器也不例外。可见,汉代漆器虽尚“黑”,但它不是独唱,还有另一主色――朱漆,而且是黑漆亲密、永久的伴侣。

朱漆,艳而不俗,典雅淳厚,永不退色。而且朱色因掺入不同颜料而漆色有别,如银朱入漆,鲜红、明亮;丹砂入漆,漆色灰暗而带黄,这为汉代漆器美的表现增添了新的魅力。如马王堆出土的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漆器,多为朱漆绘其上。其中《朱地彩绘漆棺》最为突出,通体棺内外髹朱漆;棺表朱漆为地,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大面积的朱色夹杂着柔和、鲜亮的冷暖色,在绚丽单一朱色的基础上使画面色彩丰富明亮起来,色彩富于变化又协调美丽,漆棺更加典雅耀眼。其中,盖板上绘有以赭色勾边、填有绿色斑纹的粉褐色二龙和与其双双对称的赤褐色二虎,盖板周缘饰有赭黄色的纹样;足档以白色谷纹的玉璧居画面中央,两条藕色的绶带拴系悬挂的绿色青龙穿绕洁白、剔透的玉璧,其旁边饰有藕白色的云气纹,盖板典雅、沉稳的赭褐色与足档纯洁、柔美的浅白色相互间隔、关联和重复,色的对比和谐,增强了画面的节奏韵律感,美妙极了,带有画家本人强烈的思想情感。

(三)尊“黄”、尚“白”――金光银辉

古人有“黄生阴阳”、“地谓之黄”、“五色莫胜于黄”、“天玄地黄”[4]之语,这足以说明黄色在古代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古人这种尊“黄”的美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汉代漆器用色之道。白色不单是生漆本身固有的漆质美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色彩美学的哲理,由此汉代髹饰漆器少不了白色的修饰。例如,马王堆出土的《云气纹漆奁》,先用堆起的白线勾边,在线内填绘绿、红、黄等色的云气纹,这是汉代漆器尊“黄”尚“白”的很好例证,黄白亮色的配搭不单使色调更加鲜艳明快,而且使黄色倍加尊贵、白色更加神圣。

生漆一经空气接触后则变成茶褐色,不易调制亮漆,但漆器色彩少不了亮漆的配搭与陪衬。由此,汉代漆器擅以金色替代黄色、银色取代白色,以精美、靓丽的金、银来修饰漆器,这给汉代漆器色彩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中,汉代的金银“@器”、金银箔平贴的漆器最具有代表性。它有光皎如月之银色,有金碧辉煌之金色,是汉代漆器艺术风貌的独特体现。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银@漆盒》,纯洁光亮、充盈朴素的银色赋予内敛、沉稳的漆器予新的美感,格外华丽而高贵。汉代,金银“@器”等金属漆器的盛行是在战国金银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个新的高峰,这种以金属制成的圈箍镶包器物口沿或底圈的漆器,工艺精湛,集美化与加固装饰为一体,是汉代统治者权势、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与汉代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之缘。

此外,汉代漆器用色不单有红、黑、金银之色,绿、赭、褐等色的运用也不少。绿色、褐色漆始于殷墟侯家庄商王墓中的漆木鼓、馨陈设,其以褐漆作地,朱漆描图,绿彩、白彩勾填花纹,色彩简洁,和谐美观。汉代漆器色彩在此基础上得到启发,使多色集聚为一器成为可能,以朱、红、黄、绿等色绘制图样,色彩缤纷,华丽醒目。特别是绿色系的普遍运用,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尤为突出,有《兵器架》,在黑漆上用绿、朱黄等色彩绘云气纹;有《彩绘漆钟》,以灰绿色、朱色在黑底上绘云气纹;有《云气纹漆屏风》,用绿、朱等色在黑底上油彩云气纹;有《云气纹漆枋》,用绿、红等色在黑底上绘云气纹,深沉、静穆的绿色与明快、鲜亮的朱、红、黄互为对比,运用补色关系使画面更鲜明、活泼、洋溢之感,再有黑底与色的交织,让素洁静穆的绿色归于统一,漆器鲜亮沉静,异常绚丽,是汉代漆器色彩的另一特色。

四、漆器之“彩”

《乾集》载:“四善合、五彩备而工巧成焉。”[4]这说明良好的漆器不仅要有漆质之色美,也需要髹饰等工艺的妆扮,漆器才能倍加精美、光彩焕发。所以说,流光溢彩的汉代漆器离不开“色”、“工”、“材”三者的完美合一。

(一)“色”的施彰,“彩”的舞蹈

在汉代,漆器不单有黑、红两色,还有黄、蓝、紫、绿、白、灰、金、银等色,彩绘从单一向多元颜色的领域迈进。其色彩在对比、衬托、调和、呼应中归于统一,或是绮丽斑斓,或是华贵绚丽,或是富丽堂皇,或是古拙朴素,完美而有别,丰富而多变。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陶胎漆方壶》器具,器表髹黑漆,用黄、绿、银灰三色填绘花纹,壶顶漆盖用银朱、朱红色绘柿蒂纹,黑朱两色冷暖的鲜明对比,又有黄、绿复色的点缀和灰色的调和,色彩既厚重又雅丽,感染力强。汉代漆器“色”的施彰、配搭和组合赋予“彩”独特的表现空间,呈现出“彩”的美丽,使“彩”进入一个崭新的漆器色彩文化时期。

红与黑两色是汉代漆器最多、最好的色彩搭配。红色的鲜亮饱和,黑色的深沉内敛,在色的构成中呈现出“彩”的纯正、朴实和华美,它不仅是色美的体现,更是“彩”的典型代表。汉代漆器不是朱涂其内,黑涂其外,就是朱画其外,黑画其内;或在黑色底上绘饰朱纹,或在朱色底上绘饰黑纹;或是乌间朱线、红间黑带,黑、红两色轮流替换,或为地,或为纹,它们“夫唱妇随”,完美无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器具就是最好的例证,如《龙纹“君幸酒”耳杯》,杯里朱红为地,黑漆绘四条藤蔓式龙纹,内底中心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以黑漆为地,朱红绘几何文样;《“君幸食”漆盘》,盘内红漆,中心部分黑地上朱绘四组卷云纹,卷云纹中间朱漆书“君幸食”三字,口沿朱绘线纹、点纹、波折纹和B形图案,画面色彩虽简单,但丝毫不单调乏味。它们不是黑色对红色的界定,就是红色对黑色的衬托,色彩对比鲜明、美妙、生动和含蓄,烘托出“彩”的魅力,使漆器更生韵味之美,是汉代漆器“彩”的艺术语言的独特表达,是中国古代漆器色彩的风范和符号。

(二)“工”的巧饰,“彩”的绚丽

汉代,漆器的美少不了工艺的修饰。纵观马王堆汉代漆器,技法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战国时期最盛行的工整绚丽的描绘、精美纤丽的针刻外,还有厚重华美的堆漆、雅丽细腻的彩绘、淳朴光莹的镶嵌和精致华丽的金银贴箔等技法,精湛工艺的修饰,使色彩韵味无穷、深邃神奇和深具内涵。

汉代,漆器的图与文,或是沉于漆下、或是堆于漆上、或是嵌于漆面,不同技法的髹饰使漆色深浅有别、明暗奇妙;漆彩变幻百端、缤纷异彩;精工灿丽,含蓄、耐人寻味。如有在朱地或黑地上勾描轮廓,用深浅不同、色相有别的湿漆渲染或描绘纹样的彩绘漆器,色层丰富、精细、巧妙;有镶嵌金、银“@件”的漆器,金碧辉煌的金属色泽与轻盈光洁的漆色相揉和,华美而高贵;有贴有金、银箔的漆器,金光银辉,闪闪烁烁,鲜艳夺目。尤其是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器最具有代表性,如《堆漆云气纹长方漆奁》,内髹朱漆,外髹黑漆为地,白色漆堆起的线内以朱、兰、黄三色彩绘飞动的云气纹,图纹有高于漆上又渐埋于漆下的视觉美感,图与纹的鲜明对比,鲜亮明快,绚丽华美。可以说,汉代漆器无论是高低有别的填漆,浓淡深浅不一的彩绘,斑斓绚丽的施金,还是沉稳浑厚的堆起,古朴敦厚的嵌@件技法,它们或是古色苍莹,或是丹青妙趣,或是金光银辉,或是光彩夺目。

(三)“材”的魅力,“彩”的斑斓

汉代,漆器色彩之美离不开金、银、铜、玉等材质美的修饰和表现,它或是嵌于漆上,或是贴于漆面,或是埋于漆下,若隐若现,或明或暗,趣味无穷。材质与漆色融为一体,使得漆器有着斑驳陆离、变化莫测之感,为汉代漆器之美增添了“彩”的丰富性和装饰美。其有剔透明亮、洁白朴素的玉片;有如霞似锦、自然光彩的螺钿;有五彩云锦、金碧辉煌的金银;等等,它华贵、柔和、典雅、含蓄,富有的装饰美使漆器更加焕发光彩。

金银是汉代漆器较为常用的一种辅助媒质,它华丽、闪闪发光,能反射出漆的色泽,是其他材质所不能达到的极至。若在金银箔片上绘有厚薄不一的色漆,金银箔片反光出的色泽与漆色浑然一体,或是金红色,或是金黄色,或是黄白色,色彩柔美雅致、明亮华丽,有着变化微妙、朦胧含蓄之美,丰富了“色”的表达,增加了“彩”的表现。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器分上下二层,连同漆盖共有三部分;器内边、底沿髹朱红,器的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和盖内、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以及下层漆奁槽内放置九个小奁的器表均髹黑褐色,在髹漆上贴金箔,再在金箔上施金、白、朱红三色油彩云气纹,色彩丰富华贵;莹亮眩目,精致美丽。

精美的蚌壳、蚌泡、玉石等材质很早就被古人所使用,在安阳候家庄商代王陵掘出的漆绘雕花木器上就有蚌壳、蚌泡、玉石的镶嵌,这些材质是汉代漆器色彩表现的延续和点缀。如有绚丽如虹,晶莹如玉、璀璨、宝石般光彩的螺钿;温润剔透、洁白华美的玉片,它们与内敛、含蓄、沉稳的漆色相配搭,给人以雅丽、润泽、耐人寻味之美,在汉代漆器中别具一格。

综上所述,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器有超出了作为实用器皿存在的意义,承载着汉代漆器色彩的美学内涵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汉代漆器之美不单是生漆、辅助材质独特的质美、工艺髹饰的装饰韵味美,更有的是它以战国漆器开始取代青铜礼器为主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为根基,使得漆器在“色”的构成中呈现出“彩”的魅力,它含蓄典丽、温厚神秘、静穆优雅,是汉代漆器“色”与“彩”卓越的结合。汉代漆器,它一枝独秀、独领,是我国漆艺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伊 文.漆水寻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2.

[2]毕国勤.漆艺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3.

[3]黄成长.髹饰录图说[M].北解,说.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25.

[4]翁纪军.漆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102.

第3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贺资阳师范毕业生联:

四载培师资,淑世淑身,民族宏扬赖多士;

百年承大业,树人树木,儿童教育是初基。

此联表达了她对师范教育工作的挚爱、追求与厚望。朱老身体力行,做到了淑世淑身,树人树木。她告诉学生,民族的复兴,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强盛,靠的是千千万万有识之士,首先要从儿童教育抓起,否则我们就要永远受人欺凌。

勉资阳县中毕业生联:

乍逢益友良师,如对秋月,如坐春风,从此深研新学问;

正直英年锐气,或作名驹,或成飞隼,更须同具大精神。

句句是至理名言,如对秋月——苏轼诗《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或作名驹——《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即后世所谓之天马。韩愈《马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或成飞隼——《诗·小雅·采芑》:“鴪彼飞隼,其飞戾天。”毛传:“隼,鹞属,急疾之鸟也。”唐钱起《送河南陆少府》诗:“朝夕诏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典出有据,有如慈母般的殷切期望。

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写了一副充满欢乐情趣的赠学生毕业联:

翠柳飘丝,师生筵上歌俪赋;

红榴绚彩,姊妹班头夺锦标。

对仗工稳,笔调绚丽,把严格而慈祥的老师和健康活泼的女中学生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刻老人仿佛也变得年轻了,似在追寻自己那“翠柳飘丝,红榴绚彩”的年华。

最后,录朱老贺资阳县中学毕业生联作结:

入升学,出从军,看君等武略文韬,佐一代中兴成大业;

第4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天空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似一把把碎金,撒落在碧玉盘上。此刻是那么的宁静,安详,树叶在沙沙作响,星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天空景色语录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语录一

我在那色彩纷呈的晚霞中,看见一匹骏马,它狂奔呼啸,是那么的桀骜,不一会它累得气喘吁吁,一动不动啦!这些云变化莫测,一会是一只顽皮的小狗一蹦一跳,一会是一只凶恶的猎豹再追赶小白兔。

晚上,天空漆黑一片,就像玉帝写字时不小心翻倒了墨盒,天上闪烁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好像天上的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照亮黑夜,照亮了贪玩的孩子回家的路,像黑夜的照明灯。而我,躺在爷爷怀里,听着爷爷讲关于月亮的故事……

夜空中浓云密布,借月的微光,可以看到一团团乌云,像一群专事毁灭的精怪,趁着风势在混乱一团的天空骤驰。

细细的聆听,细雨从云间脱颖而出,缓缓地降落,擦耳而过;静静的看,云彩缭绕相互争高,忘我的飘浮,洗涤了尘埃;悄悄地思觉,鸟儿在这一刻轻盈的划过,无忧地穿透每一层空气膜,留下灿烂的身影……踏着风的步儿,拂袖而去,竟舍不得带走任何一片云彩,回想,这里是梦想的田园,是精心营造的天空啊!

时常想找到我的那一片天,可却无法用心灵感知它的存在,只能隐约地察觉到它每一次的变化,它就像一个空间世界给我不同的心境与环境,让我在剖析生活的点滴中成长,一次次地顿悟。不知道天空的下面是怎样一个美妙的世界,我想应该像大地初始般的自然与和谐,就像孩童纯洁无暇的心空。

天空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似一把把碎金,撒落在碧玉盘上。此刻是那么的宁静,安详,树叶在沙沙作响,星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天很高很蓝。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阳光没有夏天那么酷热,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望着秋天的天,宽阔舒畅。满是自然,满是美丽。秋天的天,广阔的胸怀,让人暂时忘记平日的忙碌,忘记日常的琐事。或是天空的胸怀,可以感动你,让人的心胸变得更宽广。如秋天的天空。

大暴雨来到天空爷爷家做客,掀起了一阵阵风声。那是天空爷爷生气了吗?那是天空爷爷在落泪吗?不,天空爷爷永远都是快乐的。天空爷爷很喜欢这件灰棉袍,但是人儿不喜欢,天空爷爷忍久了就忍不住,所以就趁暴雨叔叔来做客,赶紧拿出来秀一秀呀!虽然灰色让人感到寂寞,让人感到孤独,让人感到心凉,但深深吸一口气,又是凉爽的,让人心花怒放。所以,灰色的天空还是很让人开心的!

夜幕像一条无比宽大的毯子,满天的星星像是缀在这毯子上的一颗颗晶莹而闪光的宝石。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天空,广东的天空是瓦蓝的;山东的天空给人一种高高在上;完美的碧天如水;青藏高原的天是苍穹的;黄土高原的天空,是深邃无垠的,仿佛亘古未变。

天空是蓝的,万里晴空,一片湛蓝。那种蓝是浅浅的,就像是块蓝水晶,它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纯洁,清爽。望着它,我整个心仿佛都是空的,只有眼球前的这个蓝天。这时候也许会有只燕子掠过,但是,它那乌黑光亮的羽毛与蓝天相比,怎能及呢?深吸一口天空带来的空气,好清爽哦!云儿来了,在它们的衬托下,天空越发地湛蓝,越发的清纯。

天空拥有着火热的太阳,皎洁的月亮,闪烁的星星,神奇的流星。还拥有着闪电的瞬间,雷鸣的轰动,狂风的怒吼,雨点的爽快。它包含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天空空吗?

当太阳渐渐爬上了天空的高处,那种蓝色,不再那样的深,慢慢变淡了。不知不觉,云彩和微风追逐打闹着出现在了天空中。那明媚的阳光,给天空上了一层柔美的暖色,很安逸很闲适。

啊!春天的天空是最好的天空!好想在你那浩浩长空中遨翔,美妙而又清静,有鸟儿的悦儿歌声,陪伴着我,有云彩的轻柔身体,温暖着我,更有那美好的蔚蓝色彩,使我有一个甜美的梦。

墨汁撒了一海,马上导向了天空。夜,娇嗔着。羞涩的撩起蒙蒙雾水。我看到了他一袭黑衣,苍劲的洒脱着什么捡拾着什么,他悠悠的长吁……命运曾经的钦定

语录二

秋天的天空,不止一种色彩,太阳初升时天空红似火,之后天空变成白色,上课时,天空是蔚蓝的,秋天的天空,是五彩的。

早上,太阳公公把许许多多的云撒满了天空,将蓝蓝的天空点缀得格外漂亮,好像一块巨大的华丽的色彩缤纷的织锦。金色的太阳,圆圆的像是天空的大圆球,更像一只挂在太空中的大盘子。天空白茫茫的云朵一朵比一朵大,看上去一会儿像狮子;一会儿像小狈……总之变化多端形态万千。

天空是橘红色的。傍晚时候,太阳回家了,天空变成了橘红色的,像是块金币,又像是堆稻谷。鸟儿又来了,它总是压抑不住自己,它总是被天空所吸引,它总是忍不住想吻一下天空。天空拥有了它喜爱的那稻谷般的颜色,天空是鸟儿心中的唯一,是鸟儿的归属。橘红天空是黄昏老爷的骄傲,是时间老爷的自豪。再吸一口气,暖暖的,柔柔的。云儿又来了,在它们衬托下的天空越发地橘红,越发得灿烂。

秋天的夜晚,如果没有阴天,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的亮,月亮上的山脉都看得非常清楚,就是看不到吴刚在砍桂花树。星星围在月亮的周围,好像一群宝宝在听妈妈讲故事,星星宝宝太顽皮了,不时的向月亮妈妈眨眼睛。

春天,天空的颜色是浅浅淡淡的蓝,雪白的小动物们时常在这片蓝色的海洋之中嬉戏,玩耍,真是无忧无虑!偶尔,飞来了一只小麻雀,轻飘飘的在天空中盘旋翻飞,那婀娜的舞姿,映衬着蓝天这个广阔无限的大舞台,显得舞姿是那麽优美,天空是那摩高深莫测,令人充满幻想。

东方泛起了鱼肚似的淡白色,接着,渐渐光亮起来;那白色像水一般漫向天空,一会儿整个天空变得透明晶亮。

乡村早晨的天空真美!你看,红的如火一般的太阳升起了,害羞的她拿着雪白的云朵,遮住了羞红的脸庞。厚厚的白云层层叠叠,一团团的簇拥在一起,看起来软软的,就如诱人的棉花糖一般,令人垂涎欲滴。

时至中午,天空就像蔚蓝色的大海,一碧千里。接着从远处漂来几朵白云彩在空中,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雪白的云彩,煞是好看极了。云朵还不停的运动,它们变化多端,一会变成小绵羊一会变成小白兔?有几只候鸟在天空中的练习着高难动作。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西边的天上出现了迷人的晚霞。红红的太阳将要落山了,收起它那强烈的光辉,渐渐的变成一个柔和鲜艳的大火球,挂在西天边。后来太阳的影子无影无踪了,留下的是一个神奇美丽的火烧云,这就是人们所喜欢的晚霞!

晴天的夜晚,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像无数银珠,密密麻麻镶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银河像一条淡淡发光的白带,横跨繁星密布的天空

抬头仰望天空,有时侯像一块丝手帕,十分透明,蓝天上停留着细碎的云块,像是绣有纱巾上的白玉兰花。有时却没有一丝云彩,只有太阳公公高高地挂在空中,耀眼的光芒刺得我们眯着眼睛,像广阔安静的大海。天气很好时,抬头一望,湛蓝湛蓝的天空,极明,极静,极宽广,顿时觉得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黑色的天空必有星,因而喜欢叫它星空。黑夜的天空原本是孤独的,上帝不甘让它寂寞便有了星天使,像郭沫若说的提着灯笼在天空中游走,静静的。当我在夜空中数着山羊水瓶双鱼牧羊座的时候,当我在夜空下思考的时候,早已被那份宁静覆盖,黑色的天空赋予我,宁静的真谛…

望着蔚蓝的天空,看云聚了又散,接受阳光的洗礼,得到的是平静,淡定。“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回忆过去,而是跨越过去,把握现在,与其徒增伤悲,不如“怜取眼前人”。

天蓝得像一汪海水,几朵飘悠悠的白云,洋洋洒洒地点缀在天空,像一个美妙的梦。

黑色的天空必有星,因而喜欢叫它星空。黑夜的天空原本是孤独的,上帝不甘让它寂寞便有了星天使,像郭沫若说的提着灯笼在天空中游走,静静的。当我在夜空中数着山羊水瓶双鱼牧羊座的时候,当我在夜空下思考的时候,早已被那份宁静覆盖,黑色的天空赋予我,宁静的真谛……

天空由于多变化,又是晴朗的天空是蓝蓝的,有时天空是黑沉沉的,有时天空像披上了雪白的衣服。

东方的曙光给天际编织成一幅彩图:天空中间呈现青蓝色,两边淡蓝色,就像一块蓝宝石。东方是一道五颜六色的彩霞,像一道道金光闪闪的利箭射向天空。不久,蓝宝石旁的镶边比先前更多了,更绚丽了,像一条条彩带把东方团团围住,那是太阳快要升起来了。

我爱天空。万里无云时的天空,纷飞飘雪时的天空,漫步时抬头望见的天空,独坐时斜视窗外的天空――它那样遥远而又真实的存在,在我的心中,变幻着缤纷的色彩。

天空是蓝的,万里晴空,一片湛蓝。那种蓝是浅浅的,就像是块蓝水晶,它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纯洁,清爽。望着它,我整个心仿佛都是空的,只有眼球前的这个蓝天。这时候也许会有只燕子掠过,但是,它那乌黑光亮的羽毛与蓝天相比,怎能及呢?深吸一口天空带来的空气,好清爽哦!云儿来了,在它们的衬托下,天空越发地湛蓝,越发的清纯。

雨天时的天空也十分美丽。电闪着,雷打着,风卷着云,雨带到风,整个天空,就像一个大舞台。慢慢的,雨也就停了,雨后的天空会显得比平时更晴朗,一望过去,无边无际给人带来了一种爽快的心情。

总喜欢一个人,安静地仰望我最喜欢的那片蓝天。偶尔有一群飞鸟在空中不时变换着队形,偶尔有孤独的苍鸟在空中掠过残缺的弧线。仰望天空时,总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一切的一切,仿佛还是发生在昨天,可是昨天已经非常遥远了。当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一张张笑脸。我是个喜欢忆旧的人,然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无法逾越的,所以总会望着天空感伤。

抬头仰望天空,有时侯像一块丝手帕,十分透明,蓝天上停留着细碎的云块,像是绣有纱巾上的白玉兰花。有时却没有一丝云彩,只有太阳公公高高地挂在空中,耀眼的光芒刺得我们眯着眼睛,像广阔安静的大海。天气很好时,抬头一望,湛蓝湛蓝的天空,极明,极静,极宽广,顿时觉得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当我们仰望蓝天,感受那一缕暖阳的同时,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怎能不感谢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美好,那种辽阔,那份悠远,会走进你心灵深处,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会随着那蔚蓝的蓝天一起消散;放下心中的包袱,包容一切的不美好,或许,郁闷的心情也会因晴朗的天空而顿时豁然。

家乡的天空是碧蓝碧蓝的,像一块蓝宝石,又像一片海。虽然那时的我从未看过海,但我想,海也该像我家乡的天空一样。你看,那淡淡的云朵不是很像海边的浪花吗?那在天空中翱翔的飞鸟不正是在海中遨游的鱼儿吗?此刻,我就像那个童话里抬头仰望的海的女儿,望着这碧海蓝天向往着那无限的未来。

语录三

天,湛蓝湛蓝的,像透明的镜子那样明净,厚厚的白云,一团团的如棉花,一阵阵的如波涛,挂在天这边,缀在天那边,把天空装飾得如画一般。天空的颜色是变幻莫测的;天空更是令人向往的。当然,天空在不同时刻是有着不一样韵味的。春天的天空是最好的。

蓝天是鸟儿们的天空,海洋是鱼儿的天空,而我,也有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空。我的天空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天空领域组成的,想知道都有哪些内容吗?不要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家,我的一片天空领域。

傍晚时刻,太阳已经不像中午那么灿烂了,蓝色的天像喝醉酒似的,变成了淡红色,太阳逐渐地脱下了橙色的外衣,换上了红色的,周围一切也是那么红,它慢慢地回到西山的怀抱里,光芒微弱了,好像快要熄灭的火柴。它落山了,留下了一片红霞,好像仙女的衣裳从天上掉到凡间,周围非常安静。人们沐浴在霞光中,是那么的惬意呀!

乡村早晨的天空真美!你看,红的如火一般的太阳升起了,害羞的她拿着雪白的云朵,遮住了羞红的脸庞。厚厚的白云层层叠叠,一团团的簇拥在一起,看起来软软的,就如诱人的棉花糖一般,令人垂涎欲滴。太阳愈升愈高,散发着万道金色光芒,一架飞机划过天际,在天空中留下了美丽的弧线。湛蓝得如水一般天空映衬着红通通的太阳与雪白的云朵。多么美丽的天空啊!

我爱天空。万里无云时的天空,纷飞飘雪时的天空,漫步时抬头望见的天空,独坐时斜视窗外的天空――它那样遥远而又真实的存在,在我的心中,变幻着缤纷的色彩。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天空无边无际,打得比深蓝有宽大的大海还要大。天空中有许多东西,早上,太阳从东方神起,太阳光照射在天空身上,是天空更美丽更耀眼。晚上,星星在天空中玩耍,月亮在深夜里讲了许多故事红星星睡觉,那故事愈来愈精彩。——描写天空的好句好段精选

天,像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一样;它又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蓝莹莹的天空陪衬着雪白的云,煞是好看。

天空靠着地平线是绯红的,在较高一些的处所转成了淡金色,再上去是黄的,再上去,又是碧色,一种被光辉渲染出来的浅碧色,再上去到了天顶。另是一种清洁而鲜明的蓝色了。

我喜欢蓝色,我喜欢天空的蓝色,所以我喜欢仰望天空,所以仰望天空时,我可以找到我的快乐。于是在我难过时仰望天空,尽管那时的天空很灰,我也会找到一种浩瀚的感觉,于是难过可以变得渺小;于是在我想念我曾经的那些朋友时,仰望天空,尽管那时他们不一定也在仰望,可是当他们也仰望天空时,那云层里会有我的祝福;于是在我不小心想起你时,仰望天空,云会把我的祝福和思念传送给你。

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底下了,那一团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上面的天空已经从青苍色渐渐变成鸭蛋青一带的湖绿色,并有一种幽静的暮色暗暗向她四面围拢来。

冬天的早晨,我一张口就有白白的气冒出来升到天空。有时,天空中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人走在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就像在仙境里一样。

天空无边无际,打得比深蓝有宽大的大海还要大。天空中有许多东西,早上,太阳从东方神起,太阳光照射在天空身上,是天空更美丽更耀眼。晚上,星星在天空中玩耍,月亮在深夜里讲了许多故事红星星睡觉,那故事愈来愈精彩。

海边的天空是可爱的,高高的空中,明丽的蔚蓝色,流动的彩云在空中随风翩翩起舞,彩云随着早中晚时间的变化,不断变换着颜色,时而金黄,时而洁白,时而象火一样红,我很少看见这么美的天空。

第5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近日苏州博物馆的《金色江南――江南地区藏金银器展》展示了宋元明清一百二十余件金银器,其中明代江南金银首饰更是光彩夺目,品类完整,成为整个展览的点睛之笔。明代的江南,可谓“山川秀丽,人物色泽,歌喉婉转,海错珍异,百巧川凑,高士云集”也,如此风气之下,首饰的设计与制作,不但有能工巧匠云集,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争奇斗艳,熠熠生辉。一、品类丰富的明代金银首饰

明代首饰的样式与风格,与宋元相比,使用功能分工之细为前代不可及,更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随着类型和样式的增多,在首饰名称上亦有了细致的区分,各类簪钗,依照插戴位置或者纹饰、尺寸的不同而各自有了定式。

明代女子的发饰,以满头簪钗不留空隙为特点,此类盛妆的样式今人可见于明代流传至今的仕女画、先祖画像、命妇画像、皇后舆服图等。藏于苏州博物馆的这幅容人像,画中人物头戴完整的一幅头面,挑心、掩鬓、花、顶簪、小簪等一应俱全,林林总总,珠光宝气。(附图一:明人容像,明,苏州博物馆藏)

明代妇女用以罩住发髻并插戴头面首饰之具为 髻,尺寸略大于拳,通常以金银丝或马鬃、发丝、篾丝等编就,里外又可以衬帛、覆纱。此类 髻大约兴起于明中期,女子婚后于正式场合都戴着 髻,讲究者更以珠宝镶嵌。 髻加上挑心、掩鬓、分心、满冠、小簪等,使金银首饰以一副头面为单位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组合关系。藏于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的一顶漆纱 髻,以覆有黑色漆纱的银丝编织网罩为框架,顶端插戴一枝金镶绿松石花顶簪,冠前插戴一枝金座佛挑心,冠后有一枝金云龙纹满冠,是非常难得的一副出土时即插戴完整的 髻和头面首饰。(附图二:漆纱珠翠庆云冠,明,常州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

“头面”之称在宋代已经出现,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曰“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帔。”而明代的 髻头面已发展为有一套插戴规则的首饰组合,每一款皆有其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范濂撰《云间据目抄》云:“妇人头髻,在隆庆初年,皆尚圆褊,顶用宝花,谓之挑心,两边用捧鬓,后用满冠倒插,两耳用宝嵌大I。”南京明代功臣墓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的一套嵌宝石金头面,是一幅完整的明代贵族妇女头面,挑心是其中最为耀目的,造型为一颗宝珠,中心一朵金托,花心嵌红宝,周环宝石叠绕。同时出土的有掩鬓、分心、顶簪、小插,以流光溢彩挥洒出一幅荣华富贵图。(附图三:嵌宝石金头面一套明南京将军山明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

挑心是插在 髻正面位置的一枝簪子,即《云间据目抄》云“顶用宝花,谓之挑心”。一般自下而上以挑的方式簪戴于当心,是全副头饰插戴中最光彩夺目的一类,金光闪耀,炫目夺人。常同顶簪、分心一起用来表现头面的主题,装饰纹样很多都取自释道题材,例如佛陀、观音、麻姑、刘海等,造型取自坐佛图,因此都是三角构图,亦可突显其中心地位。挑心是一幅头面中的要件,每每制作精巧,用材讲究,追求华美富丽之效果。(附图四:金嵌宝凤凰挑心,明,江阴邹令人墓出土)(附图五:金梵文挑心,明,常州武进明墓出土)

掩鬓的形制是明代才出现的,因簪戴于两鬓而得名,亦可称作“捧鬓”,即范濂撰《云间据目抄》谓“两边用捧鬓”者,明记《客座赘语》说:“掩鬓,或作云形,或作团花形,插于两鬓,古之所谓‘两博鬓’也。”掩鬓的通行样式为云朵造型,云朵之上加饰各种吉祥纹饰,祥云之上托仙人、鸾凤等,此外亦流行以人物故事为纹饰题材。(附图六:金艾虎五毒鬓簪一对,明,江阴邹令人墓出土)

插戴于 髻背面的一枝簪,称作满冠,它的插戴使 髻上的簪钗充满,“若满冠,不过以首饰副满于冠上,故有是名耳”。分心是插戴于 髻正面的一枝,较满冠略长而矮,二者外形相近。“分心”一名主要见于《金瓶梅》中“头上银丝 髻,金厢玉蟾宫折桂分心,翠梅钿儿,云鬓簪着许多花翠”。又有“月娘头上止摆着六根金头簪儿,戴上卧兔儿。也不搽脸;薄施胭粉,淡扫蛾眉。耳边带着两个金丁香儿,正面关着一件金蟾蜍分心”。(附图七:金满池娇纹满冠,明,江阴邹令人墓出土)(附图八:金云龙纹满冠,明,常州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附图九:金累丝楼阁人物分心,明,江阴长泾九房巷明墓出土)

顶簪是插戴于 髻顶端的一枝簪钗,多作立体造型,是一幅头面中必不可少的一枝。题材有蝶恋花、蜂赶菊、牡丹、等。(附图十:金嵌宝顶簪,明,南京将军山明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附图十一:金嵌宝花顶簪,明,江阴长泾九房巷明墓出土)

花头簪的形制为簪首作一个花头,下与尖锥式簪脚垂直相接,这一类花头簪在宋元时期已经流行,明代时更为精彩纷呈。明代的花头簪经常是银簪脚,簪顶一朵金花,如梅、菊、牡丹、莲花等四季花卉造型,时称“金头银簪子”或“金顶银脚簪”。花头簪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有一至三对,分别插戴于 髻左右两侧,用以固定发髻。(附图十二:金花头簪一对,明,常州武进明墓出土)

二、工艺精湛的明代金银首饰

在金银器上以玉石、宝石、珍珠、玛瑙等镶嵌,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采用。至明代,嵌宝石工艺的应用在金银器中已占了很大比重,明代金银器中镶嵌珠宝种类主要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猫眼石、水晶、琥珀、珍珠、玛瑙、芙蓉石等,色彩绚丽,尽显华贵。(附图十三:金累丝嵌宝镯,明,南京将军山明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附图十四:金嵌宝挑心,明,南京将军山明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

锤E是一种充分展示黄金延展性的古老工艺,将黄金捶打成所需要的器形,或者置于某种模具上捶打成复杂的器形,一般用于纹样制作、凹凸起伏、造型要求准确的器物。锤E成型的器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唐宋依然是金银器制作工艺的主流,至明代锤E技艺已经完熟,可制作出非常精美繁巧的饰品。(附图十五:金闹蛾饰件,明,南京岗子村明吴忠墓出土)

累丝也叫花丝,是明代细金工艺的主流,即将金银加工成圆素丝,再经盘曲、掐丝、填丝、堆累、编织等手法制成各种图案,往往体现出玲珑剔透的设计,不但让纹饰显得繁密,还能控制整器的重量,节省金材。累丝工艺于春秋时期即有雏形,发展至明代,配合掐丝镶嵌、锤E、錾刻等工艺,表现玲珑剔透、层次分明的镂空图案。(附图十六:金累丝凤簪,明)(附图十七:金累丝楼阁人物簪,明,江阴长泾九房巷明墓出土)

明代金银首饰实在是类型丰富,工艺精湛,本文只从本次展览中略取数件佳品以飨读者,若是能对其光华有瞬间的捕捉,使我们略略窥见江南之奢丽旧景,即足矣。

参考文献: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1月。

〔2〕范濂《云间据目抄》,奉贤褚氏重刊铅印本,民国十七年。

〔3〕陆粲、顾起元《客座赘语》合订本,中华书局,1987年。

〔4〕《重校本金瓶梅词话》,香港梦梅馆,1993年3月。

〔5〕龚国强《中国古代金银器》,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6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艺苑卮言》(卷三)曰:

沈以四声定韵,多可议者。唐人用之,遂足千古。然以沈韵作唐律可耳,以己韵押古选,沈故自失之。

这里,明人王世贞认为沈约所倡导的声韵 问题 ,虽对后代的律诗产生巨大 影响 ,但与当时的文流不相符,故而沈约“自失之”。

当然,我们在这里批评锺嵘坚决反对沈约等人四声八病的主张,不是因为他没有预见到它的巨大文学史影响,因为他毕竟也是凡人。他说:“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当然,沈约等提出的四声八病的诗律,人为的限制过于严格,连他们自己也无法遵守,锺嵘批评他们“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锺嵘看到这种过分拘忌声病的害处就笼统地反对讲四声、讲格律,就未免有点“因噎废食”了。

结论

文章有关《诗品》 内容 的质疑,仅仅是笔者拙见。但笔者以为,在锺嵘的品评之中,确实存在如上所述的偏见或是评论的绝对化和形式化。就拿民间乐府来说,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品评诗歌当不可绕过她。笔者在此文中,就是要让诸位不要忽视两汉南北朝的优秀的民间乐府诗歌。至于锺氏所存在的其他譬如有关“用事”、“用韵”等绝对化的评价,以及有关诗人品第问题的再探,实为续貂之作。笔者以为,虽然《诗品》自开始流传以来,有誉也有毁,即便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人对其提出疑义,但是,瑕不掩瑜,《诗品》在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历代诗论之祖。

附:评《陈注》所选录的曹植之诗

这里,笔者将结合锺嵘《诗品》之中对陈思王曹植诗歌的评价,简要地对《陈注》中所录曹植之诗予以评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弄清楚陈先生所录的曹诗是否符合锺氏之评。经笔者检索,陈注中共选曹诗十余首。其中包括了《公宴诗》、《送应氏》(二首)、《七哀诗》、《箜篌引》、《赠白马王彪》、《赠王粲》以及《杂诗》六首。在评论之前,我们先来锺嵘对曹植诗的评价。

《诗品·上品》“魏陈思王植”条曰:

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 音乐 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可以看出,锺嵘对曹植的评价是极其高的。尤其说他“诗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论之备矣。何焯谓子建诗云:“缱绻有风人之旨”,同时又认为“小雅嗣音”(《义门读书记》语,《陈注》引)。《陈注》中还引用了清人刘熙载语:“子建隐有‘仁义指认其言蔼如’之意,锺氏为人伦周、孔,可谓知言。”陈延杰先生说:“盖子建诗学国风,而有以雅与骚化之,故自成家矣。”当然,在锺嵘的眼里,曹子建无疑是当时诗人之中成就极高的一位。结合锺嵘之评,来看看陈延杰先生所选录的诗歌是否与之符合。

首先,我们得承认,《杂诗》六首是完全符合锺氏之评的,《序》中所引的“高台多悲风”即是起句。笔者以为,这六首诗,真正体现了子建“骨气”、“情兼雅怨”、“词彩华茂”等特征。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其一)、“何意回飙攀,吹我入云中”(其二)、“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其三)、“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其五)等,无不体现出这些特点。由此说来,选录这六首诗是符合锺嵘评价的。

再来看看《赠白马王彪》。历来对该诗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如:许学夷在《诗源辩体》[29](卷四)中说:“子建《赠白马王诗》,体既端庄,语复雅炼,尽见作者之功,少时读之,了不知其妙也。元美(余按:明人王世贞,字元美,著有《艺苑卮言》)极称之,谓‘悲惋宏壮,情事理境,无所不有’”。何焯在《义门读书记》[30]中评论该诗“小雅嗣音”[31],盖其“情兼雅怨”。近人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32]中说:“曹子建诗工于发端。诗情不够,只能工于发端。《赠白马王彪》诗情足够,故不露竭蹶之势。《赠白马王彪》好在不工于发端。‘谒帝承明庐’数句如旅行纪程,不是诗,但是诗,徐徐写来,力气不尽。此篇虽不工于发端,而到底不懈,乃曹子建代表作。”这种种评论表明:《陈注》选录该诗是极有理由的。

至于《送应氏诗》二首,“骨力甚健,与后来孙许不同”[33];《七哀诗》,“情有七而偏主于哀,惟其所遭之穷也”[34];《赠王粲》,“缱绻得风人之旨”[35]。由此说来,这几首诗被入选,是应该的。我们同意陈延杰先生的观点。

我们以为,《箜篌引》一诗,多忧叹生命之辞,实则“怨”滥于“雅”,虽说立意尚高,但尚不能称“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且该诗亦非“词彩华茂”。可以看看其中的诗句:“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实难以从中看出锺氏之评。后文:“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民谁不死,知命亦何忧。”我们更多是看到了子建的嗟叹,那是对人生短促的嗟怨。诗中流露出的这种“怨”,可以说是“裸的”,“雅”实则是难以寻觅。再看看入选的《公宴诗》。何义门评曰:“何等兴象”[36]。该诗写的是宴会,“兴”当然不足为奇。“词彩华茂”,亦是当之无愧,如:“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然而,我们以为,锺嵘时期的诗风,对“词彩”的要求都很严,正如他在《序》中所强调的诗歌的做法当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丹彩”即是诗的表层,即词彩。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诗歌多是“词彩华茂”的。那么,为什么单单曹植的成就被认为如此大,诗歌能被列入上品呢?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曹植的品第当不是由其“词彩”来决定的,而是“骨气奇高”、“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而使得他“卓尔不群”、“粲溢今古”的。然而,我们从这首宴会诗中,几乎很难读到“情兼雅怨”的东西,甚至也难感受到奇高的“骨气”。综上所述,我们以为,作为有利于理解锺嵘对曹子建评价的 参考 材料,陈延杰先生选录《箜篌引》和《公宴诗》,不是很妥当的。

笔者认为,虽然《陈注》中在选录曹植之诗作为参考资料时存在如上所述的瑕疵,但总归是瑕不掩瑜,该著作仍然是 研究 《诗品》的必读,对《诗品》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 文献 :

(1)汉·班固著《汉书·艺文志》,商务印书馆1955年

(2)梁·锺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岳麓书社,1995年

(5)梁·沈约撰《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97年

(6)唐·李延寿撰《南史·锺嵘传》中华书局,1978年

(7)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8)宋·叶少蕴著《石林诗话》,《历代诗话》本(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

(9)明·谢榛著《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0)明·王世贞著《艺苑卮言》,《历代诗话续编》本(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

(11)明·胡应麟著《诗薮》,中华书局,1962年

(12)明·许学夷著《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3)清·乔亿著《剑?说诗》,《清诗话续编》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4)清·章学诚著《文史通议》,中华书局,1956年

(15)清·王士?著《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6)清·何焯著《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2000年

(17)清·方东树著《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8)清·沈德潜著《说诗??语》,《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19)清·王士?著《渔洋诗话》,《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20)清·冯班著《钝吟杂录》,《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21)顾随讲叶嘉莹笔记顾之京整理《驼庵诗话》,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3)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24)张伯伟著《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注释:

[1]本文所依据的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为文章行文方便起见,后文将其简称为《陈注》,均同,不再注出。

[2]清·乔亿著,《清诗话续编》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清·章学诚著,中华书局,1956年

[4]按:胡应麟此处所引锺氏之言,与原文不尽相同。《诗品》原文言:“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

[5]明·胡应麟著,中华书局,1962年,下文与此同,将不再注出。

[6]清·王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7]参见张伯伟著《钟嵘诗品研究》第117页至第15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本文主要参考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下文凡涉及《文心雕龙》中的内容,所依据的均与此同,将不再注出。

[9]汉·班固著,商务印书馆1955年

[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1]清·冯班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12]明·谢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3]按:冯班在《钝吟杂录》中,首篇便是《古今乐府论》,既包括了文人乐府,当然也包括了民间乐府。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亦有多则关于民间乐府之论述。如:有关《木兰辞》的(见第七则)、有关《紫镏马歌》的(见第十一则)等。此处不能详尽,所引只是为了说明锺嵘在品评诗歌时当不可忽视民间乐府。

[14]应璩(190—252),字休琏,汝南人。世称其“博学好文,善为书记”。其诗文“多切时要,世共传之”。(按:《文选》李善注引,《文章录》语)但应璩的诗大都散佚,今天学者一般认为仅存《百一诗》一首(昭明太子《文选》录)。由于其诗的散佚,很难对其予以确切评说。但考察前人对其评价,当知他的地位。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三处论及应璩,而就有两处提及《百一诗》。(参见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之《应璩诗论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宋·叶少蕴著,《历代诗话》本(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

[16]按:《陈注》卷中引《太平御览·文部·诗之类》曰:“钟嵘《诗评》(即《诗品》)曰:古诗、李陵、班婕妤、曹植、刘桢、王粲、阮藉、陆机、潘岳、张协、左思、谢灵运、陶潜十二人,诗皆上品。”从而《陈注》以为,“陶诗原属上品。迨至宋陈振孙着《直斋书录题解》,则云上品十一人,是又不数陶公矣。”我们认为,《太平御览》乃北宋时期著作,其记录事情的真伪尚待确证。而根据一个没有十分把握的材料来断定其它论述,我们以为不是甚妥。本文依据世所流传的《诗品》之品第,以锺氏列陶诗为中品而论之。

[17]清·王士?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18]清·沈德潜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19]清·方东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20]按:《诗品》原文“魏武帝魏明帝”条云:“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辈蝗缲В?喑迫?妗!笔墙?何涞塾胛好鞯鄯旁谝黄鹌菲赖摹4舜λ??闹皇怯泄囟圆懿俚钠兰郏?嗾呱崛ァ

[21]明·王世贞著,《历代诗话续编》本(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后与此同,不再注出。

[22]岳麓书社,1995年

[23]见《诗品》中品“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条曰:“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中郎仰之,微不逮者矣。”

[24]参见《诗品》上品“魏侍中王粲”条曰:“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

[25]《陈注》曰:“未详所出。”今按:逯钦立辑《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张华《诗》作:“清晨登陇首,坎?靶猩侥选A脍婢?枨??虺Χ琅袒浮!

[2]6参见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7]沈约撰,中华书局,1997年

[28]按:《南史·锺嵘传》曰:“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及约卒,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云:‘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余论,固知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于时谢?I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翦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故当词密于范,意浅于江也。’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我们以为,此说当不可轻信。

[29]明·许学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0]清·何焯著,中华书局,2000年

[31]按:《陈注》曰:“《史记·屈原传》曰:‘小雅怨诽而不乱’。按子建有忧生之嗟,故乐府赠送杂诗诸什,皆具小雅怨诽之致。”这更加印证了子建诗之“情兼雅怨”。

[32]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何焯语,《义门读书记》,2000年

[34]同上

第7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党性修养专题的学习,告一段落了。翻看笔记,一个个讲座的场景再次浮现。从提升领导力到重要精神讲话,从《共产党宣言》的导读到了解陈云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从学习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坚持依法管理。在短短的四天中,我们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

这样的精神盛宴很实在,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有好几位专家领导都提到陈云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其实,初次看到党性修养专题安排时,我不禁担心自己能否听得懂,一直以来对于时事政治关注较少,相关的书籍阅读也不多,总觉得这些离自己还远,只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行了。但是在连续听完几场讲座后,我发现自己原先的认识是错误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国家的每一件事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看似枯燥的《共产党宣言》在莘校长慷慨激昂的讲述下,竟变得如此生动。他在讲述的过程之中,不断以中国伟大革命者的光辉事迹来提点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话语之中饱含对我们殷切的期望,尤其是那个录像,让我很清晰地了解到《共产党宣言》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看到莘校长对《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珍视,我特别佩服,也激发我要好好阅读这本书的强烈愿望。

这样的精神盛宴很生动,在这几次的讲座中,我们感受到不同专家领导的讲座风格,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循循善诱,有的慷慨激昂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告诉我们、感染我们。在听陈云纪念馆马书记讲陈云一生时,我感觉自己在听《百家讲坛》,在参加培训班之前,我恰巧囫囵吞枣读完了《图说陈云》这本书。马书记的讲述别具一格,他以陈云为主线,将他革命的一生与当时革命中重要的事情联系起来,一下子将这段历史都捋顺了,还有许多书中都没有讲到的故事,马书记的讲述很有感染力,尤其是在说到许多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时,我整个人的心都揪起来。

能拥有这样的一次精神盛宴,我们无疑是最幸福的。同时,每一位为我们上课的专家领导为了将最好精神食粮呈现给我们,都是精心备课。坐在第一排的我,就有幸看到他们厚厚的讲稿,有许多还是手写的,还有各种资料卡片正因为他们的精心备课,他们在平时用心地积累,才让我们拥有这一堂堂精彩的课。同时,为我们讲课的专家领导都是早早来到会议的现场,有的甚至是提前了半小时,而住得最近的我许多时候,却踏着点过来。

这次的党性修养专题,我不仅学到了专题中的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党性的知识,同时内心也油然而生各种激情,。在晚上与学员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对于自己将来该怎么做也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那就是要做一名有德有才的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化为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第8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2017年4月,来自十余家国内知名航空、渠道媒体的记者从昆明启程前往贵州黔西南州开启了为期5天的精彩旅程。采风团以自驾游方式,行程1500多公里,深入了黔西南州1 6个景点采访拍摄,通过发现并推介黔西南州山地旅游资源、民族文化风俗风情和休闲旅游文化的丰富资源,让云南乃至全国游客全方位认知了黔西南的无穷魅力。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云南画报社、巨洲传媒共同承办。《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民航》《厦门航空》《四川航空》《西南航空》《祥鹏航空》《昆明航空》《瑞丽航空》等航空媒体受邀参与,云南画报所属《云南画报・云南铁路》杂志也作为新兴渠道媒体派出记者全程参与并报道了此次活动。80余名云南自驾爱好者及部分云南旅行社也踊跃加入组成了自驾团队全程同行。云南多家活跃自媒体参与了活动报道。

黔西南自治州,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与云南山水相连,是一个自然景观壮丽、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境内分布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仡佬族、回族等35个民族。黔西南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部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以下风景区50多个。黔西南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贰鞍艘糇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行,采风团先后深入了兴义万峰林、马岭河、万峰湖、安龙张之洞纪念馆、安龙国家山地运动公园、贞丰双乳峰、自驾曹地、北盘江大峡谷、晴隆古城、抗战公路24道拐等地,首次“发现”并体验了黔西南的壮丽山河和多元民俗,行程虽远,但团队一路充盈欢声笑语,在奇趣之旅中,各兄弟媒体记者进一步增进了友谊。

此次活动是云南画报社继“2016全国航空媒体大理采风行”之后,作为中国画报协会理事单位组织的又一场媒体交流之旅。活动的圆满成功,无疑也将为滇黔旅游合作与开发打开一扇“神秘之门”。

第9篇:马云精彩语录范文

王凤池(1824-1898年),字兆木,号丹臣、敬庵,别号福云小樵,湖北阳新人。1865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871年授编修。1875年,因亲老告养,即以知府分发江右。与御窑厂画师金品卿、王少维关系密切,与二人合作浅绛彩瓷多件。经过最近几年的发掘,王凤池在金品卿、王少维作品上题款的浅绛彩瓷发现了多件,其中每一件都深深吸引着浅绛收藏爱好者的眼球。2009年初夏,一套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合作的八条屏横空出世,再次震动浅绛收藏界。这套八条屏共50块,最底下的3块博古图缺失,余47块,创作时间跨度为三年。真实记录了金、王两位浅绛大师与四品官员王凤池在环翠亭前吟诗作画的场景,及王凤池三年的心理历程。从这条八条屏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金、王两位大师的绘画风采,更可贵的是,此套八条屏文字颇多,解读后解决了许多浅绛研究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难题。

此屏以八仙故事为主线,辅以山水、人物、花鸟、金石文字,题材非常丰富。其中八仙故事和山水及人物多为王少维所画,花鸟为金品卿所画,五块博古图没有文字,从风格看也是金品卿所画。金石文字板部分为王凤池所作,其中集古诗词和临摹钟鼎文的瓷板落款名字很多,大多为晚清官员。现分别介绍如下:

八仙故事共四块,每块绘两位仙人。第一块(图1)为张果老与铁拐李,画面中铁拐李一手指向远方,张果老弯腰与铁拐李交谈,上方大片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题款为:“张果老怜铁拐之不趋,而持以步空,仙亦不能不借助于前途。小樵。”印章“少维”。第二块(图2)为吕洞宾与韩湘子,画面上吕洞宾负剑而立,韩湘子横笛而歌,画面左上角一松枝倾斜而出,使整幅画面布局更加平衡。题款为:“吕纯阳剑韩湘笛,未免神仙有世情。福云氏选,少维写。”印章“吴门氏”。第三块(图3)为蓝采和与汉钟离,二人席地盘膝,相对而坐,身旁古木参天。题款为:“蓝采和与汉钟离坐语忘机释仙记之景,少维。”印章“王氏、吴人”。第四块(图4)为何仙姑与曹国舅。何仙姑倚坡而坐,倾听天籁之音,如醉如痴。曹国舅背靠古松,击打檀板,有声有节。题款为:“韩姑听曹国舅之檀板,为天乐初奏。少维临。”印章“王少维”。此处疑错一字,“韩”姑应为“何”姑。

还有四块人物板也是王少维所作,一块绘童子骑鹤(图5),一块绘张果老倒骑驴(图6),一块绘福禄图(图7),一块绘麻姑采药骑狮归来(图8)。可贵的是前两块落款“少维”,而福禄图和麻姑采药图落款为“吴道子”和“吴道人”,王少维这两个名号为首次发现。

山水板共五块,其中四块横板山峦苍郁,氤氲飘渺,茅屋草舍,高士独行。题款分别为:桃园出路,少维作(图9);似辋川余景,王氏少维(图10);一杖万山子,写意。印章“少维”(图11);仿子久意,品卿做(图12)。四块板共同描绘了一幅绝世山水,使一千多年前王维笔下的辋川在瓷笺上得以再现。还有一块大板为王少维所作,绘牧童放牛之景(图13)。远方一大山横亘,近处桃花初绽,绿草盈盈。一牧童于牛背读书,两水牛悠然自得,乐趣天成。题款为“花红草绿春风暖,牧童牛背读汉书。少维写,王福云氏选。”印章“王氏”。

文字板共21块,其中两块大板录王凤池自撰诗,文学价值极高。一首为《黄鹤楼次韵》(图14):“第一长江第一楼,涛声帆影几经秋。凤凰岭罩霞千萼,鹦鹉洲笼月半钩。纵有诗人才子笔,难将黄鹤白云留。仙人与我真俏息,玉笛飞声景上头。”落款为“福云山房”,印章“丹臣”。诗情画意,溢于笔端。另一首为《咏西湖图湖心平眺》(图15):“平湖荡漾不风波,韵绕四围泛棹歌。白传诗随潮到早,黄签画入镜中多。亭前树色分青霭,桥畔黄荫映绿蓑。云影天光双眼豁,催缨狂拟百东坡。”另两块大板一录《金川将军传》(图16),内容为:“小仓山房送传,将军之金川,天威西讨莫离支,有诏将军匹马飞。万种头颅堆甲帐,九边风色试征衣。频教铁勒惊三箭,不用官兵杀一围。夜半雪花如掌大,硬弓还射白狼归。金川难筑受降城,将军单骑自请行。泼水刀光迎上客,吹灯吊穴听鼾声。捧盘香火朝利耳,传箭江山夜罢兵。椎尽肥牛三百双,归来残月在西营。次选。”一录《灵飞经》(图17),内容为:“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九通,平坐,思东方东极玉真青帝君,讳云拘,字上伯,衣服如法,乘青云飞舆,从青要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青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青上帝君,厥讳云拘,锦帔青裙,游回虚无,上晏常阳,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通灵致真,五帝齐躯,三灵翼景,太玄扶舆,乘龙驾云,何虑何忧。’临于珠山之敬事轩,改屐从游庐山小樵。”印章“樵”。

八块文字板为集古诗词碑拓铜镜铭文。其中两块节录陆游诗,第一块(图18)内容为:“陆务观诗‘客从谢事归时散,诗到无人爱处工’之句,何等精致?”印章“仿古”。陆游原诗为:“白尽髭须两颊红,颓然自以放名翁。客从谢事归时散,诗到无人爱处工。高挂蒲帆上黄鹤,独吹铜笛过垂虹。闲人浪迹由来事,那计猿惊蕙帐空。”这里节选的是第三、四句。第二块(图19)内容为:“宋集陆务观之晚盹诗‘云归每带雨数点,不落又添山一峰’之句最新。王臣弼。”印章“臣弼”。还有一块(图20)节录王勃诗,内容为:“杜工部春郊问游句‘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极妙。李沅。”印章“李氏”。这两句诗语出王勃《圣泉宴》:“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此处写杜工部句,有误。第四块集句板(图21)为“节临许浑《宿咸宫观》诗‘步虚声尽天未晓,露压桃花月满宫’。”落款为“丙子秋月,王福保”。第五块板(图22)集苏轼谢刘景文诗:“远意发孤鹤,尘心洗长松。”第六块集句板(图23)节录《灵台碑》:“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临拾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享身礼华,帝王自讲。”第七块(图24)集古铜镜铭文:“增福益寿,清而光肌,辟不羊(养),延年作镜宜侯王,定当大富乐未央,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世世昌。”第八块为对某事的考证:“考之上古既如彼,考之汉代又如此。事维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及也。文山崇琦。”

临摹金石文字板七块。内容分别为:“宝尊彝,伯英无所考,见与周叔彝相似,知伯英为周人,无疑矣。易后临。”印章“后”(图25);“宝尊彝,伯英于经传无见,大概与周叔彝相似,知伯英为周人,无疑矣。陆光祖临。”印章“光祖”(图26);“汾阳共宫铭鼎盖十枝凤二斤十两。按前汉地理志,河南郡属县有曰汾阳,有曰平阳。而平阳有铁官,此曰汾阳宫,则宫之在汾宫者也。长安厨孝成庙铜三斗鼎盖一合第一,集古痴子临于珠山室。”印章“珠山”(图27);“按欧阳文忠公集古录云,尚书问命序曰:穆王命伯问为周太仆正。则此墩周穆王时器也。按史记云,年表自厉王以上有世次而无年数,共和以后接乎”(图28);“吉金自作铃钟中县卢,丙子秋临于昌江珠山东麓。”(图29);“乙亥秋临两汉儒林姓氏:孟喜 杨何程曾 何休服虔款宫许慎京舫 丁宽甄宇 张元 李育 谢该 蔡元。 王先谦。尊经堂藏本第三十册。”印章“益吾”(图30);“丙子秋临于昌江珠山之东麓,伯咸父作宝鼎六字。右铭藏全为,吴氏曰伯咸父作宝鼎,而师魁敦亦云,朕剌祖乙伯咸益宝敦与此铭文。”(图31)

上述七块集句板和七块临摹金石文字板落款复杂,有王臣弼、李沅、王福保、许善长、张盛荫、李嘉乐、易后、陆光祖、集古痴子、王先谦、崇琦等十人,经查,王臣弼、许善长、李嘉乐、王先谦四人均为同光年间官员,其他人不见经传,估计亦为清代官员。王臣弼,字右星,江苏太仓人。光绪时(1875-1908年)湖北知县。工篆书,俨然石如真传。许善长,号玉泉樵子,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德宗光绪初前后在世。尝守建昌,其他事迹不详。李嘉乐,字宪之,光州人。同治癸亥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西布政使。王先谦(1842-1917年),字益吾,号葵袁,室名虚受堂。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会。历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城南书院院长、岳麓书院主讲。从这些人的身份看,他们当时经常和王凤池一起到御窑厂谈经论道,谈笑之余,亲自动手在瓷板上临摹集句,吟诗作画。

记事板两块,一块内容为:“光绪二年丙子夏五月选于昌江珠山南麓之敬事轩,环翠亭前内造。福云堂兰亭后轩珍藏。”印章“王氏、福云”(图32)。这块板印证了敬事轩是御窑厂内的一间陶室,而非皇宫内的敬事轩,解决了一些落款“敬事轩制”浅绛彩瓷的创作地点问题。另一块内容为:“丁丑冬十二月后,昌滨陶室佳瓷片如玉板纸,随手录近来所记拙音。福云山房观棋后樵丹臣氏凤池自制。”印章“臣”(图33)。

从这些文字板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凤池上任三年来的心理历程:怀古、伤感、憧憬交织在一起,既有吟读“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的快乐,又有“远意发孤鹤,尘心洗长松”的感慨。还夹杂着中国古代官员出仕与入仕的彷徨与艰辛,以至于借助八仙之口,发出“仙亦不能不借助于前途”、“未免神仙有世情”的慨叹。而“纵有诗人才子笔,难将黄鹤白云留”的诗句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万种头颅堆甲帐,九边风色试征衣”又抒发了卫国保家的壮志豪情。“丁丑冬十二月后,昌滨陶室佳瓷片如玉板纸,随手录近来所记拙音。福云山房观棋后樵丹臣氏凤池自制”的语句可以说是此屏最好的注释。“福云小樵”、“庐山小樵”、“云樵”、“福云氏”、“词垣痴客”、“太史氏”等名号同时出现也为研究王凤池增添了新的内容,解决了只落“福云小樵”、“太史氏”的浅绛彩瓷的作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