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精选(九篇)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

第1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衔接

通过对近几年初高中历史在新课改要求下发展现状的观察,我发现,初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依然是通史体例,基础知识在改革中被大量删减,一般课本中常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历史叙述,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而且,从教师方面来看,初中教师不教高中,高中教师不教初中,因此,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把握只是从一个独立的阶段来进行的,忽视了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在学生方面,由于初中历史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采取课上勾画重点,课下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仍旧采取原来的学习方式,这就给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觉得高中历史难、深、广,衔接问题相当突出。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因此,我将从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中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来进行研究,从教学角度来寻求有效的教学衔接对策,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研究新课改之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首先需要从初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方面入手,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此能够更权威、科学地发现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进一步找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依据。

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有关于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结构上,初中历史课的开展主要是以主题形式来进行的,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和线索性。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初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简单,通史不通,理论概念比较模糊。在古代政治制度的讲解上主要是以史实为教学重点,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不做深入的要求,即点到即止。而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初中通史的体例基础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在这种体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较于初中阶段就显得翔实。此外,高中历史也不像初中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教学内容,此时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教学。这种教学标准的安排也规定了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例如,在知识能力方面,初中历史主要从客观角度入手,而高中历史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从而使高中历史向学生提出更加宏观的能力要求,这就给高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只需要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即可,而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情感态度方面,高中历史相较于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教学衔接对策

1.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我们首先可以从课程标准入手,改进完善学校的教学标准,使学校的教学标准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升华,具体解读和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每一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师在牢牢把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融合进本校的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此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维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细化教学目标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分析,因为学生也是设计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在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加上学生的已有历史认知和对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和学生学情的。下面,我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教学内容方面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归结到历史教学中,主要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历史教学中,“知识”就是指知道、理解和记住教师教授的历史事实,并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解释、评价。“技能”就是指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复现”。在《秦始皇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一课中,我常常会设定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重要概念,例如,中央集权等;②阅读有关资料,提高过去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流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进行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导课、新课讲授、小结等部分。下面我从知识结构整合和材料的选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知识的衔接。

(1)知识结构的整合

由于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在设计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进行适度地“取舍”,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中,知识点比较琐碎,再加上古代史是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内容,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便,这时我就会用归类学习法来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衔接。

(2)材料的选取和运用

历史主要是以史实构成的,这些史实距离学生已经很远了,学生对此了解不多且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与现代政治有关的内容来进行补充教学,而且对这些材料的运用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展示给学生。我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都会补充一些当时的人物画像、名言、代表作品等;在介绍历史事件的时候,会播放与之有关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史料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层析性,以此引导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内容进行衔接。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这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收他人的教学成果,为历史教学献计献策。我还将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有效方法,以此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第2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 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教学衔接 课例分析

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老话题。然而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又赋予了这个老话题新的关注点。如何做好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笔者分别对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周老师的一堂高一历史课“国共十年对峙”及杨老师的一堂初二历史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录像资料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教学时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这一问题。

一、教学过程的时序分析

(一)初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主要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分析:

1.从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序过程中,不难发现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的比重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本课一共播放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视频资料。占了总时间的11%,相比较以前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除了播放视频,该教师还时常展示图片、史料及当今热点,将当今的一些影像资料应用到了课堂中,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相比较之前的枯燥的讲授法,这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能更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

2.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堂课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展示图片、影像资料的方式详细地讲述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内容、背景,时间、经过、领导人等。可以看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更加重视历史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片展示,视频的播放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能带动课堂气氛,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如:让同学做“导游”介绍图片中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朗诵诗歌,等等,这些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

(二)高中:“国共十年对峙”课主要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分析:

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内容展示、回顾旧课的比重占了将近25%,高中历史教师不像初中历史教师那样把事件的内容、经过、影响讲述得那么详细,更多的是一带而过,主要是让学生复习回顾。高中历史教师更多地延伸了课程内容,提问一些书本之外的问题。这些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主流,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

2.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的史料比重占了整堂课的10%,几乎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有史料引用。教师通过引用这些史料提问学生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博古的故居,让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评价历史人物。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是在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在整堂课中,国情这条主线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的导入和结束都点到了这个主题上,做到了首尾呼应,从而也突出了课程主旨。课程也与当今热点紧密相连,引用十的报告作为导入和结束,间接地促使学生关心时事。

二、对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一点看法

通过以上两节课我们清楚地看出了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初中主要着眼于历史学习间接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内容的情节、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而高中则着眼于历史学习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到历史问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冲击。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外在形式的生动活泼,把更深刻的历史魅力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为深刻、较为抽象的历史理论、历史规律和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能对历史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1]

初中形成可以同化高中新内容的认知结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而高中采用合适的同化策略[2]。

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学生长远,做好教育理念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但现实是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初高中教师往往“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对学生的“一体化”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和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同时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初中时段的成长,而且关注学生初中以后的发展。从自身做起,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搭建初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科平台,为学生初中以后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二)熟知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做好评价标准的衔接。

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只具备初步的历史时空概念、史实意识、问题意识,评价也只着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考查;而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以理性认知为主,着重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线索意识、比较意识、归纳意识、论从史出的意识,评价上更突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史料分析、概括、联系、比较等能力的考查。[3]两者在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要求上具有明显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初高中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是分属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阶段,但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暑假的时间间隔,因此初中教师唯有明确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准确定位初中教学在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衔接[4]。

(三)夯实初中基础,培养历史思维,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历史学本身有其基本的体系和脉络。初中教师要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做: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知识及知识结构特点,寻找主干信息和最佳突破方案;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阅读,发现有效信息和知识。当然,实际问题的设置必然隐藏着一些未知或已知但未及时被提取出来的信息,这时教师可以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另外,还要经常渗透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就会产生质的飞跃[5]。

(四)提前渗透差异,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的衔接。

在平时的教学中,初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做一些引导性教学,让学生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只有让学生适当接触高中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初高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转化带来的陌生感和无助感,及时从初中那种学习思维定势中跳过来,让他们在行动上很快融入高中历史学习中去一般来说,初高中的历史学习之间有以下明显区别:第一,从知识层面上,高中历史偏重于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影响,而初中历史偏重于历史事件的过程;第二,从学习方法层面上,初中历史偏重于学生了解历史事实,而高中历史偏重于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实。[6]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这些区别,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上有很大不同,才能为他们以后学习高中历史做好思想准备。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学好高中历史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事先对如何学好高中历史有了初步认识,就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减少了阻力。

(五)畅游历史长河,感受历史魅力,确保学史兴趣的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一,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只有感悟到历史能带给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才能对历史产生持久的、浓厚的兴趣,从而为高中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兴趣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幕颖.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何成刚.在继承与发展中创新—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学科教学,2004(4).

[3]黄建华.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撰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3).

[4]周晶.略谈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教学与初中的衔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7(4).

[5]聂幼犁.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福建教育学报,2008(5).

[6]翁晓波.搭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台阶.教学参考,2008(10).

第3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27-03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感悟历史所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第4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世界史教学;初高中衔接;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94-1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为基本结构,以中外合编的专题历史为课程体系,这样就把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大大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使高中新课程得以在比较合理的平台上顺利进行,从做好初高中课程整体衔接的目的出发,实施初高中世界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措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适量填充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

目前解决新课程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合理衔接问题,只能从现实状况而不是理论出发。 最实用主义的作法是:在初中阶段做一些“头疼医疼”的补缺,使之有较为丰满的血肉,在相对宽广而稳固的初中基本知识平台之上新高中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

补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某些“关键”内容。所谓关键内容,不但在历史上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世界历史全貌,而且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如,由于俄国的中古社会在初中涉及很少,在高中的政治专题史中也没有任何铺垫,所以十月革命的出现显得陡然。 另外,在初中阶段丝毫没有涉及中古俄罗斯,但是在高中选修一中设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专题,而且是占有几课时的专深问题,跨度便自然显得过大。另外,从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来说,在初中阶段的世界历史中是应当涉及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历史。

第二类知识点的补充是从地区平衡的原则出发。2000年以来,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对亚、非、拉美历史越来越不重视,如古代非洲、美洲概况、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战之后出现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内容在初中课标中被全部忽略,这显然对理解高中课程中相关的中外合编主题非常不利。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列有古代非洲、美洲概况的知识点。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在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介绍了古代美洲三个文明中心。虽然言简意赅,但是简要勾勒出西方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的美洲历史。补充这样的知识点,可以说有一举多得之效。

第三类知识点的补充,纯粹是从国情出发,反映中国特色。中国是亚洲大国,需要更加重视亚洲历史和周边国家的历史。与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相比,我们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历史的忽略相当明显。以韩国2000年历史教育课程为例,其特点是对亚洲文明、特别是邻国文明的高度重视。比如在小学社会科课本中有关中国的篇章有24个,其中用近85%的篇幅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力图说明中、韩、日在历史、文化、风俗方面的相似和相互影响。在初中社会科初一、二课本中的约300页内容中,有近60页专门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亚洲古代史、近现代史部分的3个单元中,都首先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无论从地域、文化,抑或现实关系讲,中国与朝鲜半岛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对朝鲜半岛古代历史完全忽视,从历史的相对完整性和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来讲,应当说是较欠考虑的。

二、建构初中世界历史框架体系

在如何选材以及比较全面反映整个人类历史的问题上,世界历史教材选材方面往往有某些独特要求:第一,要以世界为一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忽视各族、各国、各地区人民对历史总体的贡献;第二,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文明常常是多中心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现象的复合,常常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洋为中用,欧美国家初中世界历史课程标准也有可借鉴之处。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对初中世界历史教育相当重视。美国从非常低龄的幼儿园起,就开始设有最基本的历史教育。美国的《幼儿园到四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为什么要加强世界历史的教育时指出:“今天的学生比已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更要全面了解拥有不同于自己的观念、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多种文化、多种文明的人们。 从均衡的、兼容并包的世界历史中,学生可获得对世界的许多文化和他们共有的人性及共同问题的正确评价。学生可以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他人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特别重要的是,理解了世界诸多文化的历史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需要的相互宽容、尊重和公民精神。”认真琢磨美国的世界历史课程标准时,我们的确发现它对世界历史“均衡”“兼容并包”选材原则的严格遵循。

第5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一、具体做法

《初中不同年级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究》需要教师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从初中阶段的地位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切实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各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保障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开拓理论视野,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积极关注、吸收有关历史教学衔接的信息,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历史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积累各种资料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找准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将衔接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寻找确定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措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各年级同时探究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科能力和与其它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衔接,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有所侧重。

如:初一年级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衔接意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历史学习应该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初一年级是衔接的起步阶段,所以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为此我们尝试如下:

1、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并且知道记笔记要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

初二年级是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二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衔接意识,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衔接习惯、方法及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法方面:教师要从讲课做起,进行学法指导,宣讲本学科学习常规,教会学生科学地学,鼓励学生独立地学、自觉地学,进行学法过渡,逐步学会学习,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防好转差,这也是搞好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主要做法是:

(1)预习方法的指导。

(2)听课方法的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方法的指导。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初三年级有了前两年的基础,衔接意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衔接的契机适时加以引导即可。这样通过三个级部的共同努力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教学衔接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教学事件中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我们应该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与历史教学衔接起来。下面是在知识衔接方面的做法之一:

讲述欧洲文艺复兴中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我们把美术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于是课前请教了美术老师,然后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案例]“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片段

老师带领学生从构图、技法、人物表情三方面欣赏这幅画。

1、构图:符合审美者、欣赏者的基本审美要求,即黄金分割的规律。

2、技法:达& #8226;芬奇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即“薄雾法”来画人物的背景,蒙娜丽莎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可是轮廓线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蒙娜丽莎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背景具有三维空间的效果,符合人的视觉效果。

3、人物表情: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含蓄、内敛,气质高雅,表现出当时意大利上层女性的美。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消除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画中的呆板、僵冷的面孔,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向学生展示两幅画)

从美学角度介绍完后,再向学生提问“这幅肖像与中世纪西欧绘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说“绘画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中世纪的呆板、僵冷的面孔,体现出以人为本,反对神学”、“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后教师总结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潮就是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利用美术的知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起到了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平行班教师进行授课前的集体备课,能够年级内解决的年级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难点提到学科组大家集体讨论解决。备课的重点首先是准确把握课文中知识点的内涵,其次是弄清本课知识点之间、本课知识与其它课文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教学衔接的切合点,加强历史知识之间、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历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衔接与渗透,从而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目的。

4、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教师上研讨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教研活动的主阵地,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缮教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缺陷。为此我们尝试使用“导言设计”,“情景再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年末,在教研中心进行的教科研检查活动中,姜丽芹老师执教的《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课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5、坚持开展集体备、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坚持不懈,一年来始终如一。每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集体备——个人讲,集体听——集体评这一主线进行。整个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前先由执讲教师从对教材的理解、授课思路、准备使用的教法、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2)全组教师集体探讨,互相切磋,修改、完善教案的设计。(3)课堂上主要听下列内容:首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其次,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再次,课堂组织情况;最后,听课人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别人讲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4)课后评课时,首先授课者自己要“抖包袱”,即授课教师上完课,把在反思的过程中感觉到的一些遗憾的地方或者困惑,在评课时说出来,以求得大家的帮助。之后全组教师一起进行评议。主要围绕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是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知识教授的是否准确科学;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机的进行了历史教学衔接以及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价与评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优点、谈不足、谈改进办法、谈新的思考等等,让更多的思维火化产生碰撞。这样通过评课,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促使了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总结,每周都有一次固定的集体研讨日。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对本周的研讨课进行针对性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宗旨;二是研究决定下周进行的研讨课的年级、研讨内容及主讲教师。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目前,全组教师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执教公开课的水平。这样通过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历史组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7、经常进行学生学习体会、教师教学反思等成果交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检验学生是否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提高,我们经常开展学生学习体会交流活动。我们也从中听到了学生的心声。普遍反映,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以前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等不良习惯,现在逐渐掌握了“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日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心声是真诚的,这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另外,参加课题组的每位教师至少都写过5篇以上教学反思和教学于校园网上。多篇优秀教案于历史天地上。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这些探索与实践收到很大的效果:

1、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打破了以往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相互孤立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的相互衔接与沟通。

4、通过多层面的教学衔接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效调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

5、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高。在2006的系列课立标活动中,我组3位教师参加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型均被确立为立标课,其中姜丽芹老师的复习课、隋娜老师的讲评课均被评为全市第一名。同时我们也确立起了自己的课堂授课模式,我们历史课题组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全市第一、新授课教学模式荣获第二名。姜丽芹老师还参加了威海市优质课评选,她执教的《三大改造》一课获得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第6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教材;高中教材;衔接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高中历史教科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由原来的根据时间的编排方式,发展为现今的主题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高中历史专题式模块化的编排体是以初中通史学习为基础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必须成为高中教学的宏观思考。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扬长避短,因势力导,即充分认同他们的长处,认真研究存在的不足,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得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新课标初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内容合理选择

选择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知识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尽量减少知识密度,增大知识跨度,大量删减旧教材中一些繁琐的,或者是偏离主题的知识内容,选择一些对初中生比较有用的知识。教材每课都有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文物、图画等。如在介绍历史人物时,不仅描写人物的活动和作用,还注意补充人物的品格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以《美国的诞生》为例,教材不仅仅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更是在课前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五月花”号,和当时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结合初中学生经验型思维特点,合理的运用图片等,使学生对独占前的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材每课都配有学习导言。它虽然很短,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课文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的,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及主要知识点的了解。课文的正文,有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叙述的内容。其中,大字部分的内容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小字部分的内容是大字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时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能力,所以探究式学习方式更是被普遍使用。在初中教材中,学生的一种自主能力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课前和课后的讨论,探究中得来的,因此,课后的探究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3、要求学生的参与性加强

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需要学生更多的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以活跃整个课堂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美国的诞生》来说,中间加入了“想一想”的环节,就英国官吏和殖民地人民对于征税的两种不同看法进行辩论,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高中教材的特点

1、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

以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强化教材的综合素质教育功能。新课标历史教材在体现基础知识教学时,不再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简单的机械识记,而是注重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发挥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掌握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观察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2、体现时代精神,拓展教材的教育功能。

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着重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秀品德的传承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国际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构建互动体系。

教材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从教学的基本过程出发,尽可能注意揭示知识获取的思维过程,体现学科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一般先质疑,再思考,后活动,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特点

1.知识面宽而缺乏系统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施后,对知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中考招生方案的调整和倾斜,学生对音、体、美等课程比以往重视,部分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才华得以挖掘和展示。但由于强调了知识的广度而淡化了深度,学生对某些学科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途径获得的,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把握是零碎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是模糊的。

2.自信心足而缺乏耐挫力。

新课改首次提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磨练,不少同学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有所增强,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喜欢参与活动、展示自己,希望轻松愉快的课堂模式;他们渴求民主,渴望成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同时对活动的结果非常关注,但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常常估计不足,容易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大。

3.好奇心强而缺乏主动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探究、合作、交流、实践的能力得到加强。有部分同学也想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究,但由于中考的制约,绝大多数人只是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为应付考试而做的一些机械练习。尽管很多同学在初中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其内驱力只是升学,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不是其自觉行为。

高一学生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的出发点。

四、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在课程目标和要求上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的优点是概括性很强。但是有些比较重要的历史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的课程中,使学生不容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思维。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

另外,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和积累是完成高中学业取得优良成绩,并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初中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并不重视历史,考试前划划书,背一背就是学历史。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指导要求学生,在继承衔接初中时期记忆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1、从高中角度连接初中教学内容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初中历史教材虽已涉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史实,为高中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中教材对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制和总统制只是一笔带过,不提两党制,只讲了共和党和的矛盾,不仅如此,受目前中考体制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薄弱,因而课前应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并将课堂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交于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过程。高中生的思想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所以应正确引导学生的科学思考、理性思维和感情的升华。所以在课前进行好两种教材之间的协调是很必要的。

对照初高中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没有关联。《美国的诞生》中主要介绍的是美国独立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以及《独立宣言》的发表。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则介绍殖民地的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针对初中的已学内容,在进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简略的提一下独立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作为一个复习的内容而不需要完全拓展,这样课程重点就可以放在高中历史课标所要求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的讲解上。

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借助央视《大国崛起美国篇》中的片段节选进行导入: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然而,五百年前,这片广袤辽阔的陆地却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园,他们挥洒着与生俱来的激情,培育了独特的风俗。直到15世纪,欧洲人发现了这片新大陆。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个殖民地。美利坚合众国的起源,正是从这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这样我们就很好的把学生的记忆唤醒了,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进行互动,将美国独立的过程进行排序,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之后,重点放在了1787年宪法的讲解上。

在讲述1787年宪法的时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设问一:如何使美国现有的邦联政府变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设问二:众多宪法的制定者选择照搬他国经验还是选择创新?

设问三:为什么宪法制定者能够创新?

总结学生的回答:美国一大批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对即使是君主立宪的君主仍然深恶痛绝,所以更不会接受当时世界普遍实行的君主制,他们认为未来的美国应该是共和制。在这样的一个共识基础上,1787年5月25日12个州派来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大会,经过近4个月激烈的讨论,最终在1787年9月17日制定出了一部宪法。接下来就可以引出对于《1787年宪法》的进一步学习。这样我们就很好的把学生的记忆唤醒了,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独立初的背景、经过一笔带过,将重点放在了1787年宪法的讲解上。在讲解三权分立的政府构成时,要着重把握“分权与制衡”原则,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这也需要联系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建立来谈。

再者,初中的内容更重视的是趣味性的东西,所以想要将其引导到高中的内容上来说,在单就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上来说,就需要联系到当时美国建立时的一些问题,美国的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共同政体的一大特色。

最后通过对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异同,达到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从初中角度连接高中教学内容

初中教材主要讲述的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来克星敦的枪声、《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三大块内容。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的讲解。课本中加入大量的图片和小字部分的解释,以及“想一想”部分的内容,希望更直观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材内容生动化。

为了联系高中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教材内容扩展化,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所学知识内容与以后可能学习的内容相关联。例如在讲述《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的部分内容中就涉及到了1787年宪法的内容。虽然在教材中只是谈到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并且交代了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所享有的权力,但并没有就此内容进行清晰地讲解,因此,为了联系高中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此处将高中部分的“三权分立”的概念引出,稍微透彻一点的将三者间的关系以脉络图的形式标出,是学生的脑中对此有一些概念,可以在高中学习时方便回忆知识。

再者,在学习最后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时,也可以联系当代美国的发展问题,引出两党执政的话题,为高中的学习埋下伏笔。当然在初中的课堂上更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而非强硬的记忆学习。所以,我们对于高中知识只需要点到即可,让学生产生印象,而不是一定要记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无论是对于初中的教学还是高中的教学来说,将初高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都是有很大意义的。但更多的是对于高中教学的帮。用初中所教的基础知识加以辅佐高中的历史教学,可以使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加系统、具体。所以,我们要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将教材融会贯通,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困难与教学对策》,刘红首,《科教文汇》,2007.12

[2]《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黄慧虹,《教学法研究》

[3]《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思考》,阚韶辉,《教学研究》

[4]《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做好初高中衔接》,林春连,《学科教学平台.历史》

[5]《略谈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教学与初中的衔接》,周晶,《新课程研究》

第7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一、细察学情,做出反应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着鲜明的独特性与发展性。高中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他们情绪稳定,性格也相对成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他们当作“大人”、当作教学主体,平等对待,而非以严格的“受――授”观念高高在上地要求学生。因此,在细节处,我们首先要观察活跃在课堂中的学生,不露声色地留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动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对课堂节奏、教学内容做出机动化的调整,有张有弛,提高历史课堂的张力。

在教学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时,在开篇介绍“李贽”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清瘦的思想家是陌生的,对于他的介绍与认识,学生显得有些冷淡。考虑到思想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枯燥的事情,我设计了一个“闯关”的教学任务,以“离经叛道的李贽”为主题,启发学生对李贽的“怪行为”展开探究,从他的“个性”入手,来认识这个人,并说说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都不愿意接受他。在这个活动中,我将他的思想作为第一关,让学生在主动发现中认识他,随后,在评价处设卡,让学生在“人物评说”中总结自己的看法。插入这个探究任务后,我发现这些个性鲜明的高中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话题也就展开了。

二、细磨衔接,游刃课堂

衔接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当我们从一个话题跳跃到另一个话题,从一个活动过渡到一个活动,都会遇到“如何衔接”这样的教学问题。在精致的课堂中,衔接处往往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不唐突,简洁而不拖沓。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要重视课堂衔接环节的设计与完善,通过这个过渡小细节的完善,提高课堂的流畅性,强化学生对课堂的信赖,促进他们的课堂参与。同时,在处理过渡细节时,我们要尝试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如利用历史人物的名言、历史片段、历史事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书籍、历史影视作品等作为过渡的内容,提高课堂的历史味儿。

教学《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这单元时,在与学生谈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时,我发现当学生接到这个命题时,将讨论的焦点都集聚到它的正面意义,就其“正能量”作用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在学生就其正面意义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我打了个手势,向大家展示了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并朝上扔,让学生猜正反面。在这个衔接小互动中,学生立马心领神会,意识到“硬币有正反,事物也是如此”的道理,这个时候,学生自然就其局限性,展开了探索。

三、细雕对话,诱发思考

对话是教与学之间碰撞的产物,是师与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我们历史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因此,要构建精致的历史课堂,就不能少对对话的细致雕琢,而其重点在于教师如何“引”、如何“导”,以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每一个课堂中,我们都要重视对话的导学性,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比起发送指令,更加注重信号的传递,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实践,让他们在历史学习的道路上主动摸索。另外,在课堂外,我们更要积极展开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课堂对话中的不足之处,也及时记录自己在对话处理中的精彩做法。在总结与完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言语艺术。

例如:还是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我在导入“《新青年》的创办”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新文化运动之风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在导入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为师有一言,想请各位赐教:“鄙人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而今如何说?

生1:不了,谢谢。

生2:我能力不足,不会干。

生3:我能力有限,帮不上忙了。

师:(放声大笑)你们是喜欢老师之乎者也,还是……

生:“说人话!”(全班哄堂大笑)

第8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一、历史课堂过度语的类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组织状况,过渡语可分为单元或学习主题间、课与课间、一课中各部分内容间的过渡。在新课标历史教科书中,单元或学习主题间过渡尤为明显。现行历史教科书以主题或专题来编排,他们与通史题材教科书相比较,各主题、专题间的独立性很强。在实际教学中,从一个主题转入另一个专题学习时,就需要过渡,以使这两个主题很好衔接。譬如,人教版必修1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二个主题的衔接,若使用过渡语,就能很好解决历史发展的空间“空挡”,即从古代中国转向古代希腊罗马相关知识的学习。

每个主题下,由若干节课组成,每课之间如何衔接,使用过渡语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现行历史教科书虽然打乱通史编排,看似每课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其实不然。很多老师在上新课前,总是要对旧知识予以复习,事实上这个复习就是新课与旧课间的衔接过渡。老师复习旧课,联系新课而使用的语言可谓不折不扣的过渡语。比如,人教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第10课《鸦片战争》与第1l课《太平天国运动》间衔接过渡,老师先复习旧课,让学生回忆前一节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再导出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老师授课中有很多子目,老师如何从上一个子目讲到下一个子目呢?如何将一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一课浑然一体呢?这就涉及一课中各部分内容间的过渡,这种过渡使用得较多,几乎每节课都遇到。例如《鸦片战争》中,第一个子目是“虎门销烟”,第二个子目是“鸦片战争”,讲完第一个子目,老师直接讲第二个子目,显得突兀生硬,所以可以设置过渡:虎门销烟后,英国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呢?接着就讲英国议会决定发动战争,这样两个子目间就非常流畅而自然。

根据过渡语所起到的功效来看,又可分为承上启下型、自然型、小结型。其中,承上启下型一般用得较多,用于课堂教学各环节都行。比如讲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在分析了第一个子目“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后,运用承上启下型可以这样设计:秦一统东方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为了巩固统治,秦王赢政决定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从而过渡到下一个子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通常,承上启下型是将上一个问题作为下一个问题的背景、原因,从而自然完成过渡。

自然型过渡通常是为了直入主题,给人醒目提示而用得不少,比如,讲《南京条约》内容时,老师可这样直接过渡:第一条内容是什么,第二条内容是什么。

小结型是过渡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前面所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而引起下面要讲授的内容,以达到知识过渡的目的。比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先讲甲午中日战争,然后总结归纳甲午之战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为后面讲八国联军侵华做好铺垫。

在历史课堂中,可以使用过渡语的种类多种多样,同样其方法也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悬念过渡法、迁移过渡法和粘连紧凑过渡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用悬念过渡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这种方法是利用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设置悬念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关切渴望之情,以求获得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鸦片战争》课文时,学生明白了英国侵华的主要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这个意图在《南京条约》内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是教科书紧接着编排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如何衔接好这个问题呢?英国不是在《南京条约》中得到了五口通商了吗?关税不也让英国与中国共同协商吗?为什么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呢?这是“空白”:五口通商后,英国等国家并没有实现当初所梦想可以销售很多商品,反而是大量商品滞销。于是可以留下悬念,问学生为什么英国商品会滞销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会采取什么样措施呢?这样过渡就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兴趣。

迁移过渡法就是利用材料间的内外联系,通过联想和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以达到紧密衔接的方法。教学《抗日战争》这课时,讲“全民族的抗战”,可以安排迁移性过渡法,设计这样过渡语:“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我台湾,继续贪得无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仍旧垂涎我国土;发动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i发动华北事变,华北日趋殖民化,妄图灭我中华,此时此刻的华夏儿女还会坐视不管吗?”运用这样迁移,深化题意,由此引出全民族抗战。

粘连紧凑过渡法是指老师在讲解中将过渡连为一体,不露过渡的痕迹。它将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有很大意义。这种过渡法一般对条理性很强的知识内容较为适用。比如,讲唐朝诗歌繁荣原因时,可以这样过渡:关于影响诗歌繁荣的主要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考察。首先看政治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其次看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的?再次看文化因素如何影响的?

过渡语在使用过程中,并非是漫无目的在乱加使用,一些基本的要求和原则必须遵守。

其一,简洁、精炼原则。过渡语毕竟是起辅助作用,而非教学内容的主体,为免于喧宾夺主,浪费教学时间和资源,过渡时要做到简明、概括和精炼。

其二,合理、实用原则。过渡语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使教学过渡流畅自然,所以设计中要注意避免生搬硬套和生拉硬靠,不是为了过渡而过渡,所以实用、合理才是应有要义。

其三,连贯、自然原则。过渡就是要衔接前后,使得教学内容前后自然连贯,不至突兀。

总而言之,过渡语是教学语言中的浪花,虽小但其功能却不可忽视,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做到会用、善用和巧用,这样才能更吸引学生,课

第9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衔接;对策;

随着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尤其是历史学科课改的力度最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高一的教学由于存在着初高中课程的极大差异,如何上好高一课堂教学显的更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初高中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的对策两方面来阐述。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中与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的“脱节”

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力度很大,引发了高中历史教学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较大欠缺和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初中历史无论是从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上,甚至在中考的模式上都只是针对一些重大历史知识的介绍和掌握,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历史知识只是一知半解。而我们的高中教材却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编写,这样就使高中教学需要教师补充大量的历史事件背景的介绍,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无法实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2、必修课教学内容过深

高一历史首先就是必修内容的教学,师生们普遍感受到一个大问题,就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具体说,就是教材时代跨度太大,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一学期每周两节的课时量无法完成所有教学内容。教材设计存在着新的偏、难、繁的情况,脱离高一学生实际的水平。学业评价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情况。用模块专题的方式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了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在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四节“民主政治的扩展”中,教材把 1789 年以来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建立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旧教材里起码要用 3课时来完成。如此一来,便增加了教师驾驭和把握教材的难度,若展开讲吧,教学时间肯定不够;若不展开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试想,连这一时期法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都不清楚、不理解,谈何对法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得出曲折性艰辛性的认识。像这样的例子,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以,教师们深感课时不足,每次上课总是在赶时间。诚然,在课堂设计上,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内容适当放开讲,哪些应该点到为止,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摸索中解决的问题,但毕竟是加深了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难度,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课外自我阅读的兴趣。教材编订者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想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的学习能力,但在客观上却适得其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对历史学科产生反感。

3、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历史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是历史课程了。因此,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必须以历史学科为基本依据,反映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呈现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课程要反映人类发展的基本进程,以使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而且人类历史包罗万象、涵盖面广,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历史课程应尽量全面反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不但要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民族,还要涉及到外交、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另外,历史的发展必然具有时序性的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具有时序性特点。充分体现历史的时序性,才能客观地展示出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性。事实上,新教材的编写原则却是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空观,不按历史发展的进程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支持,而按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跳跃性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对历史事件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体系,也不利于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更无法进一步去揭示历史的本质。

以上这些充分表明了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学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这无形之中就要求作为指引者的教师一定得认识到高一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高一教学中即要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让学生很快的从初中的学习方式转变过来。怎样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二、教师的教学对策

1、注重初高中知识的整合衔接,养成预习习惯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要充分的了解本地区的初中教材,做好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所以初中教材相对浅简化, 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而高中兼有升学与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高中教材以专题教学为主线,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客观和及时的评价,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于初中较大的知识落差,普遍反映高中历史东西多,知识点之间联系零散,比较难以理解记忆。所以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预习回顾已学知识,学生自己的讲述有时比教师的讲解更有凝聚力,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同时应注重初高中知识的整合,使教材更适应自己学生的习惯和口味(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可以以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线索为核心的整合;也可通过对比中西同时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的整合;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与新中国以来外交发展的整合;以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整合:如中国人民抗争之路;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等等。使历史专题的脉络更清晰、主题更突出。不仅能够更好体现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能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融与碰撞。这样教学既跟初中历史衔接起来,又满足了高中教学的要求。

2、紧扣课标,把握核心,进行“换位”思维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得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核心目标及每节课的内容要点。人民版在课文的标题下面总会有几点课前提示,这正是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角色换位” ,多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层次和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与学生一样作为知识的探究者,而不能以“过来人”自居。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难学生之所难,面对一个问题,不要光讲“应该如何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样想的?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评价,从中得到结论和启发。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一目可以展开来讲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与局面,并且加上“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得出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使教师教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些。

3、开展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处理,提高业务认识;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难重点;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做好集体备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集体备课要有交流性:集体备课应当要求备课组成员都主动发言,不能成为独台戏,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要注意备课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同时各班学情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指导方针下创造性地去编写,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可以说是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应当鼓励老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补充教学内容。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并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缩短适应期

要想尽快让学生实现从初中向高中的学习习惯的转变,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关键,要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呢?第一,多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补充直观的图片和文字史料,加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兴趣。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即把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使学习内容比较符合时代特点。把现实中看得到的现象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让历史变得更有时代感和人情味。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瞬间思维火花。使学生思维火花绽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激动,收获成功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有成功感的学生才能愿意学、乐于学。

5、循序渐进,以人为本、自主探究

我们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一历史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去解决问题。但学生从认识到理解、掌握这一规律,再到应用这一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切不可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要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生为本,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新课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教师应该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课程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知识是培养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这样一来,学生需要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和初步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身边的课题:你的姓氏的来历、我们的服饰变迁、我家乡的古建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给予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我想学生会不知不觉取得实效的。

实践证明,尽管高中历史难学难教,但只要把握学生历史知识储备情况和学习能力的特点,注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求实效,注意初、高中历史知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解题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张静.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中专题体系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