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文学成就范文

天文学成就精选(九篇)

天文学成就

第1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王绶琯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福建福州人。1943年在重庆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改攻天文,入伦敦大学天文台进行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开创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对提高中国时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王绶琯90年代与苏定强等共创“多天体光谱望远镜”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长期致力于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倡导并精心创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多次在中学、科技馆、天文馆讲演、座谈,编著一系列青少年科普读物。曾当选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半路改行 结缘天文

1923年,王绶琯出生在福建厦门,自小就喜欢看天文界先驱张钰哲等人撰写的书籍。1936年,13岁的王绶琯考上了马尾海军学校,那时的中国笼罩在战争阴云下,“七七事变”后,随着局势的发展,他随学校先后辗转到贵州、重庆等地。求学期间,书店里最让他爱不释手的,就是那些讲解宇宙星辰的天文科普书籍,他经常一看就是大半天。

“现在回想起来,还要非常感谢那些文章的作者,让我在青少年时期就接触到天文;同时还要感谢书店老板,没有驱赶像我这样爱看书的学生。”王绶琯笑着说。

虽然对天文情有独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并不能从事相关工作,于是选择了学习造船。1944年,21岁的王绶琯从海军学校毕业,第二年他取得了前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的资格。或许是上天不愿埋没一位优秀的天文人才,在英国求学期间,王绶琯意外地发现,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与自己就读的学院仅有一墙之隔。作为当时的天文大国,英国孕育出大批优秀的天文学家与科普作家。课余时间,王绶琯如饥似渴地自学相关知识,并主动与当地人交流。

1949年,在一位朋友的鼓励下,王绶琯写信给当时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里高利先生,请教一些天文学问题,并对自己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很快,他就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并被建议到其所在的天文台工作。

当时,王绶琯学习造船的成绩也不错,他的毕业论文是一艘军舰的设计,但“转行”的愿望却日趋强烈。“我当时没做什么考虑,就是一种本能的选择。”就这样,离开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放弃了即将获得的硕士学位与上尉军衔,王绶琯来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开始新的人生轨迹。

学成归国 投身天体

1953年,王绶琯在祖国刚刚解放正需要人才来建设的时候,他毅然回国到紫金山天文台。当时王绶琯属于中年骨干,和张钰哲、李珩、陈尊妫等老一辈研究员一起工作。王绶琯一到紫金山天文台,便投入到修残补缺,创建新中国天体物理学的事业中。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一年多的时间,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还开展了对时间和纬度的研究,为中国授时以及天体测量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1978年,由王绶琯、苏定强两人共同提出,把攻尖的目标定在一个新的开拓点上,那就是:配置多根光学纤维的“大天区面积大规模光谱”。这样的高难点选题,懂行的人深知:这是和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飞跃。像这样的竞赛项目,没有真知灼见是很难进入角色的;而问题的关键,恰恰是怎样“疏通”大规模天文光谱的测量。这是此领域的“瓶颈”,自然成为天文光学发展的一道险关。

王绶琯曾诙谐的说,这场恶仗应该由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仪器专家来配合,进行一场别开生面、龙腾虎跃的“双打”比赛。从苏定强“主动反射板”这画龙点睛的一着妙笔,到最终的多天体光谱望远镜方案的如期形成,反复经历了十个春秋!先后参加者接近二十人;而作为主题论证的负责人,王绶琯和他的“双打”同行苏定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王绶琯和苏定强两位院士配合如此默契的“乒乓双打”,以超前、高效而震撼整个天文学界。当两位青年科学家褚耀泉、崔向群在英国一次国际会议上报告他们导师的方案时,会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一九九四年的七月。

人们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的“多天体光谱望远镜”方案,将最终导致阻碍天文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彻底解决。一旦那个迷人的目标在王绶琯指挥下得以实现,人们就可以同时在大片天区中测量几千个光谱,而观测效率将比以往提高几千倍。这样的“乒乓双打”是如此精彩,让国内外无数同行频频叫好。令人欣慰的是,这种体现“乒乓双打”精神的“多天体光谱望远镜”课题,已被列入“九五”期间中国的一项重大基础项目。

开拓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

王绶琯最突出的贡献是开拓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领域。如今,架设在密云水库旁边的天线射电干涉仪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试备,正是王绶琯二十几年呕心沥血建造的遨游宇宙之“船”。驾驭着它们,中国天文学家便可以捕捉遥远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进入到国际宇宙研究的行列。

王绶琯开创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领域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在中国天文学的学科基础建设和天体物理学观测研究的奠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完成了将中国时号精确度提高到0.01秒的紧迫科研任务,同时开拓并有力地推动了作为“时间服务”理论基础的天体测量学的发展。

王绶琯负责创建了北京天文台的射电天文研究,主持创办了全国性的射电天文训练班,负责首次研制成中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制定了在北京创建射电天文科学研究的方案与分阶段发展的技术步骤和射电天文研究目标。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获得多项中国科学院一等科技成果奖和部级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在领导和管理全国天文工作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主导作用,并在“全国一盘棋”的天文研究布局和“学术中心”的组织等方面作了有力推动。在培养天文科技人才、北京天文台的筹建和科学领导、发展天文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射电天文方法》等专译著多种。

创办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挖掘“未来科学家”

王绶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王绶琯于1999年发起,联名60余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倡议组织“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并为俱乐部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先后捐款27万元给俱乐部作为活动经费,并自费购书近万元捐给甘肃、青海等偏远地区。

在中国科学界,王绶琯名气很大,大到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93年发现的3171号小行星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他王绶琯却很容易亲近,尤其在培养青少年方面,常带领孩子“亲近”科学,为中国科技界培养后备人才。

王绶琯认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30岁左右在他的“主领域”做出“成名的贡献”,那么也许在他24岁左右就已投身这一领域。所以,孩子十六七岁时,就是其探索人生、发现自我的“志学”之年,能否得到“走进科学”的机会至关重要。

当初为了取得科研单位和课题组的支持,王绶琯曾一家一家拜访。但他还是认为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他说,有志于科学的优秀学生数以万计,但科技俱乐部能够为之提供的“学生会员”却是有限的。根本限制在于能够接纳中学生进行“科研实验”的课题研究组的数目有限。王绶琯表示,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对可能的“科学苗子”发现一个就帮助一个。今后要再努力,尽可能使这个活动得到更多科研团组的认可和支持,使其规模不断扩大。

王绶琯还提到,参加“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学生,成长为杰出科学家的概率有限,但又是必有的。所以,更确切地说,这个“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根本的作用应当是帮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走进科学”,从中发现并造就出科技的栋梁之才,投身到科学事业中去,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智力保障。

去年,王绶琯90大寿,他的学生在世界各地为恩师贺寿。其中有一个学生叫洪玮哲,2000年在人大附中读高一时,他加入了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很快,王绶琯就发现这个孩子的天赋,他甚至亲自写信向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推荐这名高中生。最终,洪玮哲被清华免试录取。他也没有让王绶琯失望,读大三时,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

如今,仍有不少年轻人上门找王绶琯探讨科研课题,他来者不拒。虽然身体已不及从前,但他每天一起床仍要“听”电视,接受最新的信息,天文、地理、教育、政治……“我们搞科研工作的人,哪怕有一天脱离一线的科研资料,马上就会落后。我不想落后。”

历程评述:

第2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哲学;真科学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从众多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在少昊氏时,人人私下研习天文,都搞起了沟通上天的巫术,致使天下大乱。颛顼帝命令重、黎二人“绝地天通”,禁止了平民与上天沟通交流。之后与天交流的权利就专属于天子,也只有天子钦定的巫觋才有资格去沟通上天。从此天文学在古代中国就成了皇家的专属品,而天子也开始拥有了对“天命”的解读权。这也就是中国漫长天文学史的开端。

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我国天文学至于夏商周代时已经有了一定水准的历法。特别是到了周代,已经有人开始观测流星、行星等天象及星辰。相比于上古时代,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传统的天文学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不仅二十八星宿体系确立,而且在历法方面有了重大的进步。我们古人开始通过观测日影长短的周年变化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并且在这一时期流传了大量人们观测流星、彗星等天象的详细记录。这些都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宝贵资料。自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天文学大框架建立之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天文学进一步蓬勃发展。不仅历法得到统一,二十四节气,浑天仪等天文知识以及天文学仪器的进一步发明使得我国的天文学一路高歌猛进。到了元朝,由于铁木真缔造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辉煌帝国,我国古代天文学甚至传到阿拉伯等国,可谓是盛极一时。明清时期,中国开放了千年来“严禁私习天文”的禁令,使得我国古代天文学有机会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三、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质疑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服务于皇室,很多中西方学者就质疑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是真正的科学。甚至有些激进派的学者直接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打入伪科学的深渊。在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历史发展总过程的精华,这个精华显然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每一种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构成每一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总体上便构成总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规律的概括,都是人们在感觉经验基础之上用“理性方法”整理概括的结果。此外在科学的本质与功能上,马克思还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思想。按照马克思的观念,我们反观中国古代天文学,这是一门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学科,毫无疑问它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数古代先贤们定历法、造仪器、编文献来研究这浩渺天空中天体运转的奥秘。这分明就是在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对社会发展变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便是航海。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根据天文学中观测到的星辰位置,发明了具有指向的“司南”。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为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大家觉得航海之术离我们日常生活过于遥远,不能说对社会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了吧。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石器时代,人们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粗放的耕作模式导致了极端的低产。不过正是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历法的完善,节气的确立,使得传统农业高度关注农时后,精耕细作的优良方式才逐步趋于成熟,造福了无数黎民百姓。如果说马克思的观点太过于阳春白雪,那当代科学哲学界的泰斗吴国盛教授在《什么是科学》一书中精辟分析了科学的两种基本用法,堪称下里巴人式的真知灼见。第一种是可以依靠它来振兴国家,第二种是某种积极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根据这种观点,中国古代天文学及推动了航海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同时,它又大力推动了农业的进步,在价值意义上来讲也是毋容置疑的“好东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承认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真正的科学呢?

参考文献:

[1]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张之沧.科学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4.

第3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在美国和加拿大,公众要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主要是在业余爱好者团体和学校的天文台中实现的。但是对于偶尔想要观察一下月球或木星的家庭来说,要找到这些地方并与对方协调好时间,那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最近的一次到捷克共和国的旅行,倒是给了我(Peter Foukal)一种另辟蹊径式的启发。

在中欧小国家捷克,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由44个市政府出资支持的公共天文台网络。现在,其中的24个天文台有专职的雇员、课堂设施、展示空间,甚至还有附属的天文馆。对比之下,在我的家乡马萨诸塞,连建设一个图书馆的经费都很困难,那么捷克又是怎么使职业天文学家们在那么多城镇中都能受到重视呢?

事情最早要从布拉格附近的小镇Pardubice说起。1912年,小镇上有一位开明贵族名叫ArthurKraus男爵,他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天文台配备了一架品质精良的Merzl50毫米折射望远镜,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常规的太阳观测,但主要是用于向镇上的居民讲授天文学。

这位社会名流的热心,也鼓励了1917年捷克天文学会的成立,而他的天文台的建成就是天文学会的起步之旅。然而捷克天文台网络的第一个重要成员位于布拉格的Petrin山,名为Stefanik天文台,1928年建成。这里是可以俯瞰首都布拉格的美丽的山顶公园,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和旅游者来此游览。通过天文台里的四架主要望远镜,每年都有超过33000人次在这里观赏太阳和夜空。望远镜中有一对分别为200毫米和180毫米的蔡司折射望远镜。

另一处观测点建成于1937年,地点在CeskeBudejovice,随后在1938年还建成了另一个,地点在小镇Tabor。这些早期的天文装备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夜空中天文奇观的便利条件,也成为了业余天文团体活动的中心所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捷克斯洛伐克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了民主政体,天文学被当作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大部分天文台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政府认为,弘扬天文学理论可以抵消教会的影响力。其实并非如此,不过这种观念倒是促进了捷克的业余天文学的发展。1948年以后,天文台的数量快速地增加了。在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升空之后,业余爱好者广泛开展了对其追踪的观测活动,这也促进了对天文观测的资助。

为了完成任务,天文台需要有能力和富于热情的工作人员。最近的一次夜晚观星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黑暗的圆顶室中,除了我们一行,还有两个家庭包括他们的孩子,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值班天文学家的讲解,内容是关于双重双星天琴座ε、球状星团M13和一颗彗星。天文学家解释了如何分开双重双星的每个成员,球状星团中密集的成员恒星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以及周期彗星的可能的来源。孩子们则提问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享受这样难忘的夜晚,费用仅是每人约1美元。

天文台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从天文专业的本科生到拥有博士学位的天文学家都有。所以天文台网络也为大学里天文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业余天文学的计划也造就了天文学人才。例如,Kamil Homoch因为在河外星系中发现了10多颗新星,获得了2006年太平洋天文学会业余天文学成就奖。他现在已是一名专业天文学家。

与公共天文台网络并行,捷克的天好者们拥有不少的私家天文台,其中许多人参与了前沿的研究项目。例如,捷克天文学会的变星与系外行星分会就管理着系外行星凌星的国际数据库,会员们还承担着全世界范围内大约20%的这类凌星观测。另一些爱好者们则在研究密近双星的拱点运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波士顿附近的一个滨海区,我(PeterFoukal)建立了自己的小天文台,这儿已经接待了数以百计的参观者。通过望远镜的目镜来观察太阳、月亮和每一颗行星,会给人带来一种与在计算机屏幕上观赏“哈勃”拍摄的天体照片很不一样的精彩和亲近的感受。我已经收到了好几箱来自少年学生们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足可以证明这一点。那么,为什么在美国我们只能拥有很少的由市政支持的城市天文台呢?

那种认为在有光污染的城镇不可能进行天文观测的观点,我看是不正确的。其实许多人不了解,即使在曼哈顿的市区,那些适合小望远镜的天体目标也是可以很好地观察的。

第4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可我担心他这样为孩子们励志,大多数孩子会被文学玩了。文学之路最不成全他的热爱者了。如果换成我与那些小朋友们文学互动,我就不那样说。

假装着我被邀请,假装着我具备了与祖国花骨朵谈文学的资格。于是我就说:孩儿们,你们这么小就喜欢写作,但要知道,文学是创造性地捕捉灵感,不是技术性的写作。生命的基因中不具备文学的天赋是成不了文学家的。木匠、铁匠、工程师、博士都可以培养,但作家培养了也无法毕业。作家班也只能帮着已是作家的人提高鉴赏水平,甚至可以改变作家的价值观念,但就是不能帮着作家的艺术创作。如果作家也能培养,鲁迅的儿子就是小鲁迅,老舍的孩子就是小老舍,莫言的后代也是小莫言,可惜文学创作不能传授,最不能子承父业的就是文学。

写作的才华在同龄的孩子中崭露头角,但这绝不保证他们今后就能成为作家。如果这些孩子们真的喜欢文学,又被作家认可具备了文学天赋,那么与作家的这一次交流就等于给他们输入了一次积极的正能量。如果不具备文学的天赋,你就把他送到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深造,毕业之后再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他也不过是个懂文学的公务员,而不会成为作家。

人成为什么,并能在某个领域成功,其前提一定是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就是天才。别说文学了,就是体育人才也是这样。参加田径少年体校的孩子全国有数百万,能成为田径杰出人才的从来就凤毛麟角。可是在牙买加,要找出几个短跑名将进入国家队那是易如反掌。在肯尼亚,国家从来就不用花钱培养长跑运动员,人家自己找个教练,训练训练就去参加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银子、奖牌就都划拉到肯尼亚了。那些国家的人种就适合那样运动项目。就像欧洲人出哲学家,人家的思维方式就是思辨型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是解读型的。师者解读孔孟,臣者解读帝王,学生解读试题,商人解读买主,反正就是“解读”着证明自己接近了正确,绝不思辨着证明自己有了发现。谁敢说自己在某个领域是个天才?有了创造性的发现,那就是找死,必须说我是笨鸟,但我能起大早,我先飞了,所以才吃到一条小虫。

经常听到一些官员对作家说:我这人就是不够刻苦,工作一忙,好多事情就放弃了,等我退休之后一定把创作的事情捡起来,写一些属于自己的作品。我真想说:我现在写作太忙,没时间当官,等我退休之后就去从政,听说居民委员会的主任今后公开竞选了,60岁也不超龄,当官就当民选的官,当上级任命的官不过瘾。可是我没敢说,我怕他听了恼火,我年底的奖金可是他说了算。但自认为干啥都能成功的人绝对是个蠢材。

第5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一、天文知识学习

1.探求本质渊源的好奇心

探索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善于探索是一个天好者必备的优秀品质。天好者对于一些天象,要积极探索其本质。上网查阅、与爱好者交流、自己创立模型来解释,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用自己创立的模型来解释一些天文现象可以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刻苦钻研精神和较强自学能力

由于我国天文学普及率低,而中小学生天好者,大多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观测设备还是师资力量,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很薄弱。目前,“老师教学天文”在许多地方并不现实。那么如何学习天文知识呢?唯有两个字:自学。对天空充满无限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探索宇宙本质奥秘的愿望,是学好天文的前提。笔者在学习天文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进行深入思考,求之不解就上网查询或询问专业人士,直到自己有个满意的答案。学习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无需探究一些复杂的问题,而应该扎实学习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偶尔遇到难题,就需要刻苦钻研的精神。当由浅入深解答了一道道难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知识,更领会了一种别人没有的精神——刻苦钻研。只要抱着一颗热烈、爱好天文的心,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探索的道路。

3.天文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相得益彰

天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以数学、物理为基础,与地理、英语、历史、语文、计算机等学科联系紧密。天文学习从来不孤单,它与学校文化课的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地理课上当你认识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时候,你的视野自然就会移向遥远的天空;当你探索天文理论的时候,数学就是基础和工具,督促自己平时对数学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当你进行天文观测的时候,促进你对物理学问题和历法的探究和思考,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当你面对全英文的天文设备和摄影器材说明书的时候,你不得不刻苦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计算机是天文观测的得力助手,想要获得更加丰富的观测数据和得出更加精确的观测结论,必须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当你在对天象的观测和摄影上取得点滴成绩的时候,心旷神怡、踌躇满志,想动笔写点心得与同好分享交流,就必须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

4.学会与广大爱好者交流

交流可以增进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也能与广大爱好者切磋技艺,砥砺思想,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学习。由北京天文馆牵头组织的“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天好者带来了福音,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本人作为甘肃省惟一入围决赛的参赛选手,参加了2013年的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队,有幸与参赛的全国中学生天好者进行交流,受益颇深。

二、实地天文观测

1.关注天象

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名合格的天好者是十分关注天象的。无论是日食、月食,还是行星的合与冲,天好者都会饶有兴趣甚至欣喜若狂地扮演它们的“追随者”。当今网络十分发达,做为初学者,可以先从网络上查询近期天象,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罕见天象,什么时候上弦,什么时候土星合月,什么时候水星凌日;在查询的过程中了解天象发生的原理及如何进行观测等知识。

2.勇于实践

天文观测至关重要的两点就是热心与耐心,而天文观测正是培养热心、耐心的良好途径。许多天象,对于初级爱好者是比较容易观测的,如日月食、行星合月、行星冲日、月象、活跃的流星雨、明亮的人造天体等。但是,有些天文现象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观测的,是对观测者耐心和毅力的考验。2013年有一颗叫作 C/2011 L4彗星在3月10日过近日点,而在3月15日左右对于中高纬度观测者来说观测条件最佳。3月17日17时笔者到达之前选择的“最佳”山顶,从18时一直不间断寻找到快20时,相机里忽然出现一个带着小尾巴的亮点,用不同参数拍下它。3个小时中,笔者忍受着三月天北方的寒冷和手臂的酸痛,直至手指冻得没有知觉。缺乏耐心和毅力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天好者,这是笔者天文学习的最深体会。

第6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文化与人类个体的生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文化是某个群体(如种族)中的个体生活的总和,是这些个体生活情态的总体表现;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这种总体表现,又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内在基础,为个体提供价值体系和意义中心。因此,可以说,人类个体以群体活动的形式建筑了文化这座房屋,而这座房屋就成为个体生存的精神家园。

与传统文化相对照,中国当代文化有三种因素在起结构功能作用:流行、形象(明星)和消费。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文化的相应特色,使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尚,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都有流行与过时的问题,而对这 一问题的具体解答,形成了文化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不是流行性而是稳定性起着结构功能作用。与西方古代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有求变精神,如《周易,系辞传》所言:“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然而,这种求变精神的目的却又是统一不变的道(规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同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讲团时顺势,另一方面又讲虚静守一,理想的境界是达到变与不变相统一的中庸之道。与此相反,当代文化放弃了变中求一(道)的传统理想,以流动不居的新景象、新风尚为追求目标。当代文化的一味求新,表现了个体自我从传统文化禁忌解放出来,而自由地实现自我个性和欲望这一事实,并且通过求新加速了文化发展。但是.因为“新”变成了目标,在无限制的新旧替换中,当代文化的求新又不仅难以形成文化发展的整体积累,而且也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个人风格。这使当代文化缺少意义深度,更多的具有表演性和游戏性。“流行”因此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定。流行既表现了当代文化在求新的游戏中不断被时间削平(意义消解)的事实,又规定了在普遍化的求新活动中个人风格的实现只是一种模式化的形象表演。

以流行性为规定的当代文化,破坏了传统文化和个体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代文化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包括精神价值和形象表现两个层次。当代文化使这两个层次分裂,并且抑制精神价值而扩张形象表现。无意义的形象表现就沦为单纯的形象游戏。所谓“无所归依”,就文化活动而言,即指在这种形象游戏中得不到自我实现的肯定意义,只能徒然追逐流行形象的过眼烟云。这造成了精神漂泊与形象游戏的恶循环:越是无所归依,越是追逐形象;而越是追逐形象,越是无所归依。因此,与传统文化相比,当代文化不仅在个体解放的意义上是感性的(否定了传统的理性束缚),而且在自我失落的意义上必然是更加感性的(因为缺少意义的支持)。这是当代文化难以消除的“形象悖论”。明星是形象悖论运动的产物。一方面,明星作为文化工业制作的当代形象,肯定了形象游戏的无意义性(它只是形象);另一方面,明星又作为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偶像赋与形象游戏某种超越意义和可能价值(它被制作为某种风格或个性的象征)。在明星崇拜中,个体得到某种个性的肯定或可能性提示——你也是,或也可以这样!在形象潮流运动中,明星成为个体精神的暂时居所。但只是暂时的居所。由于它作为文化形象的平面性,明星不仅没有突破当代文化的流行体制,而且正是这一体制的一个生成基因和调节机制。明星以它们的生灭明晦引导当代文化的流行性运动。

在形象游戏和明星崇拜中,展现了人们对形象的强烈贪欲。这种贪欲不仅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沉迷,而且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加速度消费。出于对形象的贪欲,入与形象的关系完全被流行性所决定。实际上,传统审美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人与形象的内在的(即有生命的)和超越的(即关于精神的)关系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形象之间的物的关系——纯粹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关系。形象变成了日常消费品,文化或审美变成了消费。这是当代文化发展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事实。在这一变化中,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根本问题。比如,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形象与意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自由与享乐的关系问题……在向消费转化的过程中,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正在审美化。但这是否就是席勒所展望的“审美文化”的到来?在消费化过程中,以大众文化模式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是否是文化民主的真正实现,还是被一种似是而非的经济民主所替代(操作)?但是,对当代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确切地表明,在消费化过程中,形象对人们的感观的刺激与满足不但没有提供相应的精神慰藉,相反更加强了人们的精神饥渴。这种精神饥渴表现为不可遏制的形象欲望。同时,人们自由的享乐形象是以放弃精神对形象的自由为代价的—一他被束缚于对形象的无限欲求之中。传统文化主张“立象尽意”,但又追求“得意忘象”。然而,在当代文化的 形象消费活动中,人对形象的双重自由都被取消了。

由于当代文化以流行、形象和消费为结构要素的功能性转换,作为当代个体生活的总体情态,当代文化表现了个体心理的结构性失衡。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失衡的正反价值,越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当代文化能否再次为人们提供一个可栖居的精神家园?而现在,这个家园却是日益不可栖居了

二、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中国美学

对当代文化困境的考察提出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必要;而当代文化在其结构功能性转换中所表现的审美化趋向把视点集中于传统美学。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作为现实的人伦文化(非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文化),正是通过美学,或以美学的形式,完成了它的最高境界的创造。在天地之间立其心,是中国美学所表现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意义,这也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重要启迪所在。

构成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兼三材而两之。” 《易传·系辞下》三材,即天地人;两之,即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又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行。西方传统的宇宙观,一是天人相分,以超人的天(自然理念)为真,以现实人生为幻;二是动静相分,以静止不变的形式(亦即理念)为真,以变化生灭的事物为幻。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既不承认天人相分,也不承认动静相分。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天人不仅不相分,而且是天人感应的。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也因为同以阴阳为本体,阴阳之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所以,天人都不是以静为真、以动为幻,而是以动为静,“唯变所适”(《易传·系辞下》)。在中国特殊的宇宙观中,是一个人伦化的宇宙世界,也是一个宇宙化的人伦世界。这一方面使中国式的心灵不向现实人生之外更求一个越然冷漠的宇宙,不把对真理和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天外境界;另一方面也否定了在物我对峙中,以征伐掠夺自然为事功的主体人格。中国的宇宙精神是“取其中”,所谓取其中,即谓人生天地间,天地亦不离人生。这就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易传·系辞下》)。

在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基础上,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心胸——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又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宇宙就是人生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与人生不可相分的不断生成的世界。这可以说,宇宙的行为就是人生的行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下》);又可以说,宇宙是为人生的(“人之生也……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郭象《庄子注疏》);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人生的行为就是宇宙的行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也就是为宇宙的(“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传?系辞上》)。所以,一方面是一个人伦化、情感化的天地(天地可感,鬼神可泣),另一方面是一个最现实最真切,同时又是最超越最空灵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伦理意识的形而上情怀。所谓天地之心,就是以一种“浑与万物同体”(程颢)的宇宙意识泛爱众生万物,“以合天心”(张载)。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这就形成了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因为天地的人伦化、情感化,天地直接向个体人生呈现一片可观、可游、可居、可感、可思的境界——一个身心俱适的居所;因为人生与天地一体,人生也就展现出混同天地的无限生机和玄远意蕴。中国美学精神永远是指向人生的,即使是在一片荒寒无着的意象中仍然运行着深烈的人生情怀。但是,这种指向人生的审美精神又是归于宇宙的,即归于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新原人》)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艺术意境中,总是既感受到缠绵茵蕴的人情意味,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宇宙荒寒。因此,中国美学精神的真正对象,不是具体的有限景象(实景),而是“那无穷的空间和充塞这空间的生命(道)”(《宗白华全集》)。就是天地之心所感受领悟的天地境界。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这确定了中国美学处理有限与无限、有我与无我、形象与意义关系的特殊路线(如“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这里要指出中国美学精神的特殊旨趣:包涵着人间意味的超越意识。在此意义上,中国美学精神是归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进一步讲,作为一种精神表现,中国哲学在其天地境界中展现为中国美学的意境;作为一种精神的生成(如冯友兰所讲的哲学在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中国美学又归于中国哲学的天地精神——这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玄远之致。就此而言,李泽厚把“天地境界”直接等同于“人生的审美境界”(《华夏美学》,93页)则失于含混。冯友兰坚持两者的区别,是自有其深意的。

转贴于 三、在现实生存中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就是要“立其大”,为自我的存在提供一“安身立命的境界”(冯友兰)。中国哲学以体用不二、知行合一为要义。“君子志于道”(《论语·述而》),“道”,不仅是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把握,而且同时必须是身心以赴的实践于道。换言之,道不仅意味着形而上的知,并且意味着形而上的生——以自我生命的实践创化出一幅博大充实的人生境界。而且,生是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辞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是为生命的哲学。以这种为生命的哲学作基础,中国美学精神在成就一片天地的审美境界的同时刹那间,就超越了这片审美境界而指向具体现实的生命(人生)境界。中国美学精神的最高理想是超审美的,是以天地之心为内含的生命意识及其实践。乐生,则是这种生命意识的核心。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美学精神,就是要以此为基石,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乐生首先是重生,是孔子式的以生为要义:“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但重生不是贪生,而是以天地之心在现实人生中创化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的生命境界,以获得自我有限生命的无限生发和拓展。因此,乐生既是尽心知性而知天命,以天地之生为大德,以合天地之生为至诚(孟子);又是与天地井生、与万物为一,从而物我两忘、与道冥一的达观(庄子)。乐生即是爱生,也是养生。爱生,即以万物一体之情泛爱众生而亲仁(程颢);养生,即是以自然为本,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郭象)。乐生是对生命的形而上意义的领悟(知),也是这种生命意义的个体实践——生(行)。知深化了生,进而生又超越了知。因此,具体实现的生,当下成就的却也是个体身心与天地万物精神贯通的灵明境界。

第7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一、坚持占有、分享,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语文教育场

这里的占有,是通过学习培训来占有开放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策略,通过占有使自己变得更充实、更丰富。唯有了占有知识的欲望,学习的能量才会爆发出来,才会使自己在占有的过程中赢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的优势。在今天这个多元的、开放的教育世界里,我们还要学会分享,在分享中去粗取精,提升自我的内有价值。我想,一个教师如果有了这两个方面,那么他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一种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教育场,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敏感、想象,语文教师要有语文的生命激情

不知为什么,在今天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却对外界信息越来越缺乏那种应有的敏感力,特别是对文本审读的敏感度,另外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力也在逐步地递减。我想,这一切是不是源于我们跳下了文化的平台,丢失了自己的生命激情。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的就是生命的激情,要的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要逐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培养自己对文本的敏锐度,对生活的想象力。于漪老师说过:“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那就让我们试着站起,以自己的文化智慧,积淀学生的文化智慧,以自己的文化激情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

三、延伸、掘进,语文教师要有语文的价值认同和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生涯中,不断地培养提升自己主体的精神文化内涵,并辐射出自己的语文价值观。有了语文的整体认识,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与途径。我想,我们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使他们更好地向善向美,从人性的角度,语文就是使人更美好。所以说,这一过程,是一个内核延伸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实施的策略和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平等的目光,珍视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的语言吸收与转化的能力,并由内而外形成情感的折射。

四、追求、敬畏,要有语文教学的一个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追求和敬畏,追求的是至高无上的灵魂和坚不可摧的责任,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要常怀一颗敬畏的心,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个人,让每一个靠近你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生命的茁壮、精神的高贵、思维的灵动和情感的真挚。我想,在这样的精神驱动下,慢慢地你就会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一个七彩的天,这一个天,我想,就是责任的天、奉献的天、向善向上的天。在这个天里,我们才会有大智慧和大境界,才能真正做学生的贵人。

第8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校园文化建设 早安天狮 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78-0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始终建立在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任何与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不相符、脱离现实而凭空臆造的文化建设都将是无源之水。高校辅导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和具体事务的指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对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基于辅导员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实绩,通过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可行措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参照。

一、“早安天狮”文化现象及其意义

“早安天狮”系天津天狮学院早操文化现象,以集体舞蹈学习、身体锻炼、队列队形练习、传统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早安天狮”是在天津天狮学院早操活动的基础上加以校园文化构建的社会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将随着早操活动的深入开展而得到不断发展。早操活动通过文化构建,将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伴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早安天狮”的文化形态与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在某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天津天狮学院系天津市唯一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推进,“早安天狮”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开展的早操活动,尤其是在学校“迎评促建”相关工作的激励下,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基于校情与学情的综合考量,辅导员结合自身学科背景,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在贫瘠的土壤里盛开的花朵。“早安天狮”作为校园文化大家庭的一份子,将为构建更加丰富和成熟的校园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早安天狮”文化构成及其启示意义

诸如所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早安天狮”必须要回答其文化构建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鉴于其特殊的背景,以及尚未被认知的文化内涵,本文只能就当前的文化构建要素及其发展状态做简要说明。

1.“早安天狮”文化构成要素

“早安天狮”文化构建要素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制度与行为、物质文化是象征与实物。

“早安天狮”文化构成要素如下:

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养成教育、建立“健康第一”思想、倡导公平的合理竞争。制度文化具体体现:《天津天狮学院早操管理办法》、《天津天狮学院“早安天狮”文化设计大赛》、《天津天狮学院“早安天狮”优秀集体及个人评比办法》、 “早安天狮”管理小组。物质文化具体体现:“早安天狮”活动展示、“早安天狮”形象大使、 “早安天狮”庆典、“早安天狮”口号、标语及活动场馆等设施。

2.“早安天狮”功能意义及价值导向

2.1功能意义

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社会适应。“早安天狮”以集体舞蹈学习、身体锻炼、队形队列练习、传统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每一项内容的掌握都是学习的过程、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早安天狮”活动内容当中,每一项都以身体的练习为基础,而适当的运动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愉悦身心,有助于大学生相互间的了解,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2价值导向

教与学的结合。“早安天狮”的活动内容,有自发学习的活动、有民俗民间的体育活动、有体育课程内容,当然每一项内容的选择,都是在教师或学生之间传授的内容。不仅有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还有学生自己作为“教师”,实现自我学习的模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早安天狮”的文化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塑造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人才培养。就学校而言,需要培养一定资质的教师来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应当是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认识早操的文化内涵到实施具体的文化构建过程,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一直贯穿其中,拓展了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途径。

三、“早安天狮”文化构建的收获

1.立足校情学情实际,积极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任何偏离学校发展的事物都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早安天狮”文化构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环节,也是教育内容的拓展,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早安天狮”的文化形态因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学情信息反馈将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其必须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即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综合校情实际和学生活动的有效实践,才能有利于校园文件建设的塑造。

2.选择正确途径,合理规划建设路径

在确定校园文化构建的同时,必须对构建的技术路线做尽可能详尽的设计,任何文化构成要素的缺失都将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重要影响,尤其是其精神文化要素,失去了精神的引导,就如没有灵魂的躯干,不具有任何生命力。

3.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超越情感与认知障碍

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各自的学科背景与不同的成长经历,学生亦如此。基于此,对每一事物的理解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在未制定详尽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很难想见会有相互的协作和积极作为。强制性约束将会致使情绪受挫,不利于校园文化构建的具体实施。当然,其本质是人的不作为所致。强调共同认知将会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一阻碍。突破自我认知阻碍和集体认识障碍,需要做宏观性的引导。深刻理解事物的文化内涵是实现目标的内在要求。

第9篇:天文学成就范文

关键词:文天祥;白鹭洲学院;启示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19-02

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概被后人万世敬仰。千年绵绵不绝的江西地方书院中,白鹭洲书院以其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崇尚气节而闻名于世。文天祥与白鹭洲书院,二者在宋理宗宝三年(1255年)发生了交集,这一年,文天祥20岁,入白鹭洲书院就读。尽管在书院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然而,文天祥思想抱负的形成,生活道路的选择,与他在书院受到的熏陶教育密切相关,其后来常自称“某青原白鹭书生耳”[1]23。后人访谒白鹭洲书院,诗文多感慨系之:“自昔庐陵地,名贤史册香,文章宗永叙,节义重天祥,滟滟清波漾,振振白鹭翔,江公风范在,千古仰遗芳”。

一、白鹭洲书院的教育造就了后来的文天祥

江西地方创建书院,始于中唐而盛于宋。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书院大多是“民办公助”的形式,或由地方政府出面筹建。书院教育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书院教学与官学的不同,在于它的特点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试获取功名(当然也不反对科举)。

白鹭洲书院由江西吉州知州江万里于南宋嘉熙五年(1241)创办。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江西都昌人。他是朱熹再传弟子,出林夔孙门下,“少神隽,性峭直,遇事敢言”[2]22,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正直官员。白鹭洲书院,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古称庐陵或吉州)东面的赣江中,因其地处江心,双水夹流,早在北宋,人们就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称赣江中的这一块沙洲为“白鹭洲”。白鹭洲江水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幽静别致,是求学穷理之佳地。书院创办后,江万里明白,育人目标与教师遴选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他给书院确立了读书做人的标准:要求学子诵书须心领意会,切莫为应付课试而心浮气躁,做人应坦荡廉洁,切莫为贪图名利而丧志失节。在没有合适的人担任山长(书院里主持讲学的人)的情况下,作为知州的江万里就亲自授课。后离任时正式聘名儒欧阳守道做白鹭洲书院山长。此后,接任书院山长的,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硕醇儒,不只山长,邀请到书院讲学的也都是各界大儒名家。自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后,首开庐陵良好学风,使得学子能以读书穷理、针砭时弊、振兴国家为己任,这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品格的形成。白鹭洲书院开办以来最为成功的是培育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如刘辰翁、邓光荐、罗开礼、刘子俊、王炎午等。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五月初二日出生于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顺化乡富田寨(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文家村)。文天祥自幼就在父亲文仪“蓄书山如”的“竹居”书斋接受着严格的家庭教育。理宗宝元年(1253年),文天祥18岁,在家乡参加了科举乡试,成绩优异。20岁那年,文天祥因为仰慕江万里而进入其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学习深造。

文天祥进白鹭洲书院学习时,正值欧阳守道为书院山长。欧阳守道字公权,号巽斋,吉州人,他品行正直,学识渊博,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吉州白鹭洲书院山长,长沙岳麓书院副山长。在白鹭洲书院,欧阳守道继承并发扬了江万里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品格,坚持倡导务实学风。在欧阳守道看来,把理想寄托于个人入仕而忘记国家民族的耻辱,是气节丧失的表现。他鄙视那种醉心科场,逐名图利的士风,认为学子们如果自幼在这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氛围中成长,自然为日后不能保持名节留下隐患。假如学子都以科举致仕为治学之鹄的,必将忘记求学之真谛,必然会成欺世之伪士。欧阳守道认为知识分子沦为游末之士、吏青之士与盗窃之士,成为蚕食百姓、鱼肉乡里之人,这是读书人的耻辱与国家的不幸。因此,他在讲学中一边抨击时弊,一边要求学子们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这种浩然之气人人有之,不必外求,只需内养,它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物质利诱和困苦磨难而毫不屈服动摇。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被深深地烙印在门人弟子身上。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白鹭洲书院一年来的求学,文天祥在经史方面受到了严格、规范的训练。欧阳守道的教益及其高尚道德与精深学识让文天祥耳濡目染,日夜浸润,获益匪浅。其后来在给欧阳守道的祭文中赞扬先生之学“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1]23。可见欧阳守道的思想对文天祥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扩大了白鹭洲书院的声誉

宋代是个奢靡而积弱的社会。尽管当时的科技、文艺、经济非常发达,可从皇帝至士民,都崇尚纸醉金迷、肉林酒海的生活,国防实力却羸弱不堪。尤其到了南宋,国家更是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宋宝四年(1256年)正月,在白鹭洲书院受业的文天祥赴京城临安(杭州)参加省试。临行前,文天祥写了一首《次鹿鸣宴诗》。“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1]24。诗描写作者取得了贡士,但其抱负不在于徒取空名(高科),而是保持住清节。这与一般只以猎取功名为目的的考生相比,确实不同凡响。经过省试,二月初一日,礼部发放初榜,文天祥榜上有名。五月初八日,21岁的文天祥参加了集英殿殿试。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文天祥“读书不忘报国”,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在回答理宗皇帝殿试题中的“人才乏而士习浮”这一问题时,他痛陈时弊,指出了士习不正、气节沦丧与国家人才衰败的重要关系:“何谓人才乏乏?士习蛊之也……士习厚薄,最关人才。今之士大夫之家,有子而教之,方其幼也,则授其句读……父兄之所教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矣!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厚今之人才,臣以为变今之士习,而后可也。”这个论述是深刻的:在唯利是趋的教育制度下,有几个能自拔于流俗呢?结果只能培养出趋炎附势之徒,而不是安邦治世之才,只有改变学风才能造就真人才。应该说,文天祥这一番对于人才与教育的论述与其在白鹭洲书院的亲身体会密切相关。从“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江万里与欧阳守道的教育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由于文天祥的“御试策”切中了时弊,提出了改革方案,表述了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是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1]32。凭借这篇策论,文天祥被理宗皇帝亲点一甲第一名――这造就了吉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理宗感怀于白鹭洲书院培养了文天祥这样优异的人才,特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赐给书院悬挂,自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

尽管在白鹭洲书院就学的时间只有一年,但书院和先生对文天祥的影响却从未中断。作为江万里的再传弟子,文天祥后来在给江万里的信中说:“某在门墙诸孙辈行中,而所以蒙钧天造就,知爱绸缪,出乎诸先生之右。”[3]95这说明文天祥深受江万里思想的影响。后来江万里任湖南安抚大使时,仍不忘对时任湖南提刑的文天祥进行勉励:“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1]69。江万里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为国效力,把挽救危局的希望,寄托在文天祥身上。文天祥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老师的教诲:在国家危难、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社稷将倾的严峻形势下,作为一介书生的地方官,文天祥毁家纾难挺身而出,以九死一生的气概,与元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当他不幸兵败被俘,又以浩然正气,顶住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死节不降,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正气”。正是因为培养出了名动天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白鹭洲书院后来更是名震天下,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在白鹭洲书院的榜样引领下,遍及吉州城乡的千百书院相继建立繁荣起来。在千百书院培育下,“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成为江西文化的重心所在。因而世人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4]124。仅南宋宝四年一科,全国举进士360人,吉州就占39人。兹后一发不可收拾,仅状元就出过17名(自文天祥起),进士出过2700名。正如《白鹭洲书院志》所言:“自文忠公创书院,而后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宇内之半。”[3]94

三、启示

尽管当代大学面临的现状与古代书院已经大不相同,但在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上与古代书院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争取培养一流的人才,争取成为一流的大学。白鹭洲书院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像文天祥这样的爱国志士,影响了一代代后辈学人;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后辈学子们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与爱国之举,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反过来又让白鹭洲书院享誉全国。从白鹭洲书院与文天祥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书院这种中国古代大学形式中,书院大师们的办学胸襟与识见在人才培养与书院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反过来又对书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书院教育对我们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一是大学需要洞悉教育规律的教育家以及大师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二是好的大学校长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三是优秀毕业生有助于提升母校的声誉,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友。

参考文献:

[1]修晓波.文天祥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高立人.白鹭洲书院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