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母亲小传范文

母亲小传精选(九篇)

母亲小传

第1篇:母亲小传范文

母亲是遭受过不少苦难的,在那个贫苦的家里,身为一家长子,早早的就担负了家庭的重担。每天除了学习还得干农活,可母亲不是个轻易能被打倒的人,所以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可命运弄人,一场家庭的变故,母亲最后还是不得以选择了退学,她是隐忍着的,她的骨子里有一股倔强和对命运的不屈服。从那以后,母亲做过许多农活打过许多工,成了家里的主劳力,连一般成年男子也比不上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干活干得利落。但她从没叫过苦,我说过,她有一种倔强,一种执着,更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成了一位母亲,而那份女性的慈爱也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虽然为了生我和姐姐差点丢了性命,可她却把我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对我们更是百般呵护,那温柔与关爱是一个母亲独有的。

为了让我们未来有一个好的生活,那一年,母亲孤身一人去了浏阳做生意,一个女人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出她的一片天地有多难可想而知,但她咬咬牙把生意就那么做起来了。在这期间她最不放心我们,从未间断的关注着我和姐姐的学习和生活。她会在我们考试即将来临时叮嘱我们,鼓励我们,更会在我们生病之际及时出现对我们小心呵护,百般疼惜。

最终,为了我们她还是选择回来了,她的孩子远远大于她的事业。可她并不宠溺,专有好性子与温柔的她,在我和姐姐吵架时,她总是拥有那么严厉的眼神,像是一道无法抗拒的圣旨,警示着我们。特别是当知道我被别人欺负时,她的温柔更是不见了踪影,只有冷静和冷漠,直至为我处理好一切。

第2篇:母亲小传范文

[关键词]张翎;小说;母亲形象;文化思考

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被看成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代表作有《余震》、《雁过藻溪》、《金山》等,其小说曾多次获得重大文学奖项。

张翎的作品多侧重于描写女性,涉及女性意识、女性成长等方面,如《望月》、《邮购新娘》、《阵痛》等。其中,母亲是张翎的文学世界中塑造较多的一类人物形象,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母女关系以及母亲精神的嬗变等成为张翎创作的重要主题,母亲形象也因此成为了其小说的情感中心。无论从母亲的世俗性描写,还是从母女冲突中挖掘母性形象,张翎重新审视观察这些母亲,她们身上既有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影子,又由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从一定程度上探讨了母亲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苦难而坚强的良母

在张翎笔下有不少贤妻良母的形象,长篇小说《金山》描写了一个苦苦等待着与丈夫、孩子团圆的母亲形象――六指。十九世纪末,三十一岁的“金山客”阿法衣锦还乡,违背母亲当年为其订下的婚约,执意要娶能写诗作画的六指为妻。新婚之夜,阿法与六指许下金山团聚之约。新婚之后,阿法又离家前往加拿大谋生,留下六指一人在家陪伴母亲,期间,阿法三次回乡,六指先后生下儿子锦山、锦河,女儿锦绣。在封建传统悠久的中国社会,家庭中以父权为中心,男性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父子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女性处于家庭的附属地位。这样的家庭结构使女性一直处于劣势,男权社会给很多女性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所以阿法可以将两个儿子锦山和锦河陆续接到金山,但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六指却要与丈夫、孩子分离,似乎这种苦痛就是她天然地该去忍受的。之后的几十年间,阿法在加拿大的生意起起伏伏,1947年,鉴于华人在二战中的杰出贡献,加拿大国会废除排华法案,但阿法年岁渐高,想要衣锦还乡却始终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也无法凑够妻子六指的“人头税”,与六指在加拿大团聚的“金山之约”终究没有兑现。留在家乡的六指经历着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战乱、动荡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忍受着分离的痛苦、人生的煎熬和命运的作弄。作为女性的六指似乎只承载着一个女人默默地传宗接代的责任,独自一人养育儿女,其他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功能被忽略,她只是家庭中的配角,不具备社会地位,丧失了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年老的六指望向金山的方向,发出了撕心的呐喊,可以说,这正是作家的呐喊。

《女人四十》中听力康复师络丝为给儿子准备学费,省吃俭用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陪读爹娘》中,在国内曾是一家大医院的主刀医生的项平凡辞职随夫留学加拿大,为贴补家用,项平凡放弃了在国外进修的机会,在外国大学医院实验室做了一名负责清洗实验用品的清洁工。出国数年后,已育有一个女儿的项平凡依然想要为“三代单传”的丈夫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这些贤妻良母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能干、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等特点。

中国曾长期处于男权统治之中,男性处于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女性屈从于男权,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都低于男性。她们长期遵从“三从四德”的道德准则,争取成为听话乖巧的女儿、贤良淑德的妻子、坚强隐忍的母亲。久而久之,她们

逐渐习惯了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受制于这个困境无法解脱。在这些母亲形象的塑造中,作家表现出了对传统“良”母的无私奉献与坚忍耐劳的肯定与赞美,但同时对她们一味的隐忍与安于命运又流露出了明显的忧虑和锐利的审视。

二、凌厉专制的“恶母”

“在女性主义批评中,‘母亲’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把母亲视为女性之源,是女性历史的源头;另一层与之相反,‘母亲’是父权制的同谋,是被父权制文化所熏染、所驯服的在女性中的人。”除了书写传统型贤妻良母的颂歌,张翎在小说中也着意表现了母女之间的冲突关系,揭下世俗观念中母女关系的温情面纱,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母女关系中爱恨交织的苦涩与难堪,写出了女性生存现状的某种真实和惶惑。

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以一个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第三代女性江涓涓因其母亲竹影昔日保姆方雪花的介绍,打算远涉重洋去加拿大准备做一个咖啡厅老板林颉明的邮购新娘。作家的笔墨围绕第三代女人江涓涓展开,她的身世相当复杂,养母竹影是温州历史上一度家喻户晓的越剧名角筱丹凤的女儿,竹影是筱丹凤同温州首富崔府的长孙一夜缱绻的结果,而竹影后来却阴错阳差地成了地委专员江信初的第二任妻子,而江涓涓并不知道的是,她真正的生母是曾在江家当保姆的方雪花。筱丹凤生下女儿竹影后却不能把她当做女儿抚养,只能把她当成身边的佣人,暗暗里照顾,本来竹影对筱丹凤的照顾颇为感激,但当她得知筱丹凤即是自己的生母时,先是震惊,后是愤怒,这辈子都未原谅筱丹凤。而江涓涓与养母竹影之间的关系更是剑拔弩张,父亲死后,江涓涓因为爱上一无所成的艺术家而与母亲闹翻,搬出家庭,母女都难得见面,偶尔回家也必定是不欢而散。竹影对江涓涓一直很冷漠,江涓涓不知道的是自己并不是竹影的亲生女儿,一度因为母亲不待见自己而很苦恼,但在婚姻恋爱问题上母亲却又限制自己的选择。母亲对女儿婚姻的主导态度和女儿的自由选择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日积月累使母女关系更加冷漠,在这种有关自我独立性和个人自由问题上,母亲对女儿的干涉成为母女冲突的重要原因。另外自己悲惨的身世、丈夫的背叛也让她将这种仇恨的情绪发泄到养女身上,一手构建了母女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短篇小说《丁香街》中,清高傲气的慕容婉约独自一人将女儿慕容皑抚养长大,逼女儿留洋,希望在女儿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女儿是她的骄傲,是她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她的期望与重托。但是,女儿却在国外偷偷怀孕回国了。母亲不肯原谅女儿,却又舍不得女儿,为了女儿巴结心目中的女婿人选,而倔强的女儿执意搬离母亲的家,造成了母女之间更大的疏离,直至女儿生下孩子,母女之间的关系才慢慢缓和下来,或许,只有成为了母亲,才会真正地理解母亲。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标准要求母亲要事无巨细地关心女儿,女儿是从属于母亲人生的一部分,母女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因此母亲完全有权利干涉女儿的任何事情,包括个人自由,而这种“关心”恰恰造成了二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细细研读张翎笔下母女生活的家庭环境,可以发现有一个共通点――父亲的缺席。《邮购新娘》中竹影没有父亲,江涓涓的父亲早就去世;《丁香街》中慕容皑的父亲在其年幼时就与其母离婚;《余震》中王小灯的生父在地震中丧生,而养父又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家庭中本身缺少父亲这一环,就无法起到调和的作用,这就极易助长母亲的专制。母女关系向来就是很复杂的,“在母亲的眼中,女儿既是自己的复制,又是另外一个人;她既对女儿有过度的亲爱,又怀有敌意;她将自己的命运又缚在女儿身上;这是对自己女性命运的骄傲的申张,却也是为自己向它的报复。”

三、漂泊无根的移民母亲

由于旅居海外的生活经历,张翎的笔下还出现了许多移民到国外的母亲形象。萨・拉什迪说:“传统意义上,一位真正的移民要遭受三层分裂:丧失他的地方,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发现自己处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年轻的移民在经历过最初的文化冲击和生活考验后最终得以融入国外的生活,但是年过半百的母亲由于自身性格或经历等原因难以融入西方社会,最终踏上了回国的归程。

短篇小说《母亲》中,已经移居加拿大的苏伟将母亲接来与自己团聚,但来自农村的母亲与自己的妻子在生活习惯、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妻子对母亲的冷暴力让母亲在家里无所适从,苏伟想反抗却不得,因为妻子学历比他高,薪水比他多。而语言不通又让母亲只能待在家中,母亲不得不自己提出回国,他只能看着母亲的背影消失在机场的安检口。小说中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苏伟的女儿嫌弃母亲粗糙的手,不愿意让母亲碰她;母亲临走时,苏伟偷偷塞给母亲一万块钱,后来发现母亲又偷偷还给自己了,这些细节读来让人心酸。苏伟的母亲是眼下中国社会中千千万母亲的投影,她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供他读书,本以为可以跟着孩子享福,最后为了儿子的家庭幸福,又默默地选择自己独居。《陪读爹娘》中项平凡的母亲为给女儿带小孩来到加拿大,出国之前她是个女强人的形象,是管着一个科室的医生,人人都得听她的。异国生活却带给她种种不适,女儿因为电梯事故数落她,今昔对比使好强的她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对于为了女儿才漂泊异国他乡的项妈妈而言,注定“月是故乡明”。

第3篇:母亲小传范文

作为赛珍珠的代表作之一,《母亲》无论文学创作角度还是社会思想解放层面,无疑是成功的。其创作时大胆采用自然主义艺术手法,文本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细腻的文笔描摹下一位性格鲜明但又命途多舛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呼之欲出。独特的女性选材及特定的母亲身份将中国传统女性身上女性与母性的双重色彩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展示与表达,对于研究旧中国传统女性在当时社会制度与社会背景下的努力与挣扎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小说以两位母亲在炉火旁的对话点题并开启全文,年迈的老母亲扮演着旧中国婆婆的形象,而真正的主角是不断向炉火里补充干草的年轻女性,这温馨温情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底层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生在辛劳中度过,心甘情愿。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国这种底层妇女的生活仿佛传承了千年,是注定的宿命,没有抗争只有习以为常与日渐麻木,几乎很少有女性去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屈服于这样的生活安排,也很少有女性去思索我是否应该通过什么努力去改变什么,无一例外地都选择承受,自己的命运始终由男性操控。而赛珍珠似乎要打破这种既定的女性宿命,因此她在小说《母亲》中塑造了一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书中她没有具体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母亲,她是千万个母亲形象的缩影与融合。同时她又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新时期女性代表,她是生动化的个性化的文学人物,在她身上始终显示出精力充沛与勇敢有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旧中国的传统女性她逐渐摆脱了奴隶气质,当丈夫离家之后,她为了孩子选择了自己撑起这个家,因此她的身上又折射出自强自立,她始终用强大的心理暗示支撑着自己不倒下。即使是小儿子因为参与革命而被斩首,她依然没有选择向命运臣服。后来孙子的出生将她对儿子的爱延续下去,承受着命运挫折的考验。在这位母亲融汇着多种气质,敢爱敢恨,情欲意识,对命运的挑战,对男性的反抗……但是故事的结尾仍没有摆脱悲剧的限定,带有浓郁的忧伤色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母亲又是生活中的胜利者,是命运的主宰者。悲情并不意味着母亲作为女性反抗的失败,相反这种悲情意蕴的背后彰显出的是母亲作为女性与母性的双重人性光辉。 

二.赛珍珠《母亲》中的主人公母性光辉的阐释与母性意蕴的解读 

立足中国传统话语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母亲话语权往往基于男性得以体现,其话语权的获取与使用带有极强的被动色彩。母亲往往是生儿育女的工具,是相夫教子的代言,是繁重家务任劳任怨的操持者,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对母亲对母性几乎每个人都心怀敬畏之情,因此受这种既定女性形象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形成了“贤妻良母”的女性审判标准,母亲作为母性的光辉被无限拉大。中国母亲与牺牲、奉献、忍辱负重等同起来,成为义的化身。我们完全忽略了母亲的主体意识,固执地认为当主体意识丧失才更能彰显母性的光辉与伟大。赛珍珠作品《母亲》之所以取得文学上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主要原因是打破了中国传统思维意识里对母亲形象的界定。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母亲独立的人的形象,开始关注其本能的原始的生命力与情爱欲望,因此母亲不再是完全道德化的模范典型,母亲形象才开始真正脱下神圣的外衣,让自己的人性与欲望得到充分的暴露,将自身生存状态中的阴暗面进行了话语的表达与倾诉。赛珍珠的《母亲》无疑为僵化的旧中国女性刻画打开了一个缺口。赛珍珠在着力塑造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时也不惜笔墨对母亲的母性温柔光辉进行了描摹与抒写。其次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没有丝毫的重男轻女。这也是母性温情光辉的折射。在旧中国,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心理。但是赛珍珠笔下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公平而无私的。她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当不满三岁的小女儿患了眼病,焦急的母亲希望自己的丈夫进城卖完稻杆时能够给小女儿带些眼药来,当女儿眼病被耽误最后双目失明时,她不停地责备自己而很少意识到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当看到大儿媳妇故意欺负瞎眼姑娘时,她心理像被针扎一样痛苦。最后小女儿被迫出嫁,母亲极力反对,担心女儿日后的生活,担心女儿离开自己的庇佑后会遭遇不幸,当最后女儿惨死的噩耗传来,当她目睹女儿的遗容时,她最终无所顾忌地放声大哭将她对孩子的爱推向高潮。最后她的母性光辉还表现在她对鸡鸭猪等牲畜家禽的关照中。母亲的爱已经超越了人与人的界限,在人与畜之间得以深刻体现。当牲畜在夜里打闹,她会平静地对他们说,“请安静些吧,天亮还早呢”,温柔的语气是母亲对这些动物打闹的容忍,也是对他们的哄劝。像对孩子一样,充满了母亲的柔情。母亲没有姓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却在身上集中体现出温情的母性光辉。她的整个生命都在诠释着母亲的职责与母爱的深沉。对比同时期涉及母亲形象的文学作品,无论是鲁迅笔下哀怨的祥林嫂还是张爱玲笔下被金钱所束缚的七巧,我们都很难感受到《母亲》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母性温情光辉。如果说祥林嫂的爱是因为过度惊吓,那么七巧的爱则显得过于畸形。只有赛珍珠的《母亲》对人世间真实的母亲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展示,对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呵护进行了灵魂深处的解读阐释。 

第4篇:母亲小传范文

一、人伦美德的凸显

一家四口三代人出去散步。散步前,母亲本不愿去,在“我”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听从了――她知道散步对身体的好处,理解儿子的一番心意。听话的行为,说明母亲像“老小孩”,“我”变成了她生命中的依靠。散步中,母亲和孙子发生了分歧:一个要走大路,一个要走小路。两难中,“我”决定委屈儿子,将就母亲,原因是“我”伴母亲时日不多。这体现了“我”的孝顺。而母亲却要依从孙子,改走小路,这表现出了母亲的慈爱。妻子的不反对,表现了妻子的贤淑以及对老年人的孝敬。孙子的安静,表现了孙子的乖巧以及对奶奶的热爱。母亲的慈、“我”的孝、妻子的贤慧、孙子的乖觉,这种种人伦美德,让人感动。

二、家庭亲情的传递

母子情深、夫妻情真、父子情浓、祖孙情醇――《散步》传递出至善至美的亲情。在散步的先后顺序上,“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表明了“我”的扶老和妻子的携幼。“我”扶母亲,正是儿子对母亲的亲敬之情。但是母亲并未倚老卖老,当与孙子的路径选择发生冲突时,母亲主动放弃自己的想法,不顾自己的不便毅然选择走小路――这一方面也许母亲觉得小路确有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她不愿扫孙儿的兴,其宽厚慈爱之情跃然纸上。走不过去的地方,“我”就背着母亲。“背”的动作是文中感情最深的一笔。儿时母亲背“我”,老来“我”背母亲,一背见深情。整个事件中,妻子的乐意奉陪,孙子的不哭不闹,都传递出浓浓的婆媳融洽之情、夫妻恩爱之情、父子的信赖之情。

三、个体生命的传承

生老病死,子子孙孙,生生不息。年老的生命慢慢衰老,青壮年承前启后,承担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责任,年幼者健康快乐地成长。个体的生命消亡了,整体的生命却代代延续。新春终于来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不正是生命传承的象征么?生命的年龄表现,不外乎是老年、青壮年、少年,分别代表生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们合起来不就是生命的全部吗?

四、家庭和谐的构建

第5篇:母亲小传范文

了解了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进一步弘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母亲节宣传总结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母亲节宣传总结一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我镇中心学校主动响应__区妇联关于开展“倡扬孝道,感恩母亲”系列活动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母亲节”纪念活动,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安排,广泛宣传。

为把“倡扬孝道,感恩母亲”的系列活动落到实处,镇中心学校统一安排,要求各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讲座、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法,广泛宣传母亲的博大胸怀和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歌颂母亲对家庭、对社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理解母亲、孝敬母亲的优良风尚,让同学们了解母亲节的由来,知道母亲的不易,教会学生学会感恩,要求学生能在母亲节那天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进一步弘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主动组织感恩活动。

1、“母亲节”期间,全镇各学校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写一封感恩祝福母亲的信,为母亲承担一天家务,向母亲送一束鲜花,拍一张照片,带母亲做一次体检,亲手制作礼物送给母亲,陪母亲吃一顿饭,唱一首祝福母亲的歌,为母亲洗一次脚等一系列感恩活动。

2、各学校组织学生创办了一期歌颂母亲的手抄报,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了感情,感悟到“爱”的内涵。

3、进行了赞颂母亲的征文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对母亲的理解,写在文章中,用诗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三、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组织得力,学生参与度广,影响深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对母亲的爱,做家务、送贺卡、送礼物,办手抄板,诵诗歌,写文章等。这次活动也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理解,增进了母子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了主动感恩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了当代学生感恩的心。

这次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扬,同学们也感到收获很大。一是同学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锻炼。对于义卖活动,不少同学一开始有畏难情绪,不敢讲、不敢卖,经过家长和同学们的帮助,后来大方交流、大声叫卖;有的同学最初口齿不清、讲不明白,经过锻炼,能够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能够读懂对方的眼神。从卖不出去到卖花小能手,增强了自信心。二是学会认知钱币,增长了知识。同学们自己买卖、找零,巩固了课堂上有关钱币的知识。三是雨中卖花,有苦有乐,大家体会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对朴实节俭有了更深的认识,辛苦劳动的来的几十块钱,份量沉重,耐人寻味。四是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节,唤起他们对妈妈的思念,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传递感恩母亲、感恩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母亲节宣传总结二

五月的母亲节伴着渐渐升温的天气如约而至,我__大学__院为庆祝母亲节特此举办了母亲节主题活动。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期间,通过我院_同学的热情参与和我院学生会宣传部的辛勤组织与精心策划使活动得以圆满结束。

1、“勇敢表白,趁时光正好”

因为我们都是大学生了,小时候那个粘人爱撒娇的臭丫头和那个爱和妈妈分享自己心里的小秘密的小男孩早已因为成长消失了。经过调查了解到现在的同学们几乎大部分自长大以来都没有对妈妈表白过,来了大学之后除了伸手要生活费的时候,更是很少和父母交流。针对这个现状,我们准备了“勇敢表白,趁时光正好”的活动。

在教学楼前的平地上搭建一个表白棚,棚里只有一位记者和一台摄像机,同学们可以在安静封闭的环境下向母亲讲述平时不敢说的话,也可以向母亲表白,表达祝福,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来可以发给自己的母亲看,我们剪辑了精彩感人或者有爱的瞬间合成时长半小时左右的告白视频放在学校的官网上,转发给各位的爸爸妈妈看。

因为是封闭的环境,有很多同学都过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们也收获了很多的感人故事,同学们也从中更加懂得感恩与表达爱。

2、“游子一封信,爱意传千里”

从前车马很慢,人们之间的爱意全靠一份来自遥远地方的信来表达。口头难以表达的情感,就用文字表达吧。写信的表白方式含蓄而郑重。我们会收集100封信件来传递对母亲的爱。

这个活动只需同学们负担邮费,我们会免费提供信封和信纸,及一支赠送的康乃馨,这也鼓励了很多不敢表白自己心意的同学含蓄温暖的向母亲表白爱。信件提早送出了,可以保证妈妈们在母亲节的当天能收到,相信这种温情的表白方式很多妈妈们也会很感动吧。

3、“我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这个活动是特地为女老师们准备的,很多女老师都是有孩子的母亲,同时,老师也是我们的另一个妈妈,她们教授我们知识,为我们解惑,指引我们走向成熟,把我们引进社会的大门,是我们学习工作上的妈妈。活动主要是各班级自行准备礼品和贺卡或者小惊喜和老师表达爱意与感谢。

感恩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的一门课程,不仅是父母,还有老师,我们都要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总的来说,活动形式还是比较新颖的,摆脱了传统的手抄报评比、主题征文比赛的形式,同学们也都比较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根据县团委安排,我校大队部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布置了活动方案,开展了“温馨五月天,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以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并用真心和行动来回报母亲。

此次活动分为“宣传教育”和“践行实施”两个阶段。5月9日下午班会课时间,各班开展了《妈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进行了感恩教育动员,引导学生积极畅谈对感恩的认识和感受。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了“算算亲情帐,感恩父母心”活动,看自己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或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阶段要花父母多少钱。并组织学生传唱《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感恩歌曲,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各班安排学生回家为自己设计一种感谢妈妈的方式,如:向妈妈说一句真诚的问候或祝福;为妈妈捶一捶背;为妈妈洗一洗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送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为妈妈唱一首动听的歌……并建议3—5年级同学悄悄地收集妈妈的信息,并把它记录在自制的亲情卡上,不时地给妈妈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如: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妈妈的姓名、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兴趣、爱好、妈妈最喜欢的食品、妈妈最快乐的事、妈妈最想做的事、妈妈的心愿……

除此之外,还布置了“给母亲写一封感谢的信”的家庭作业。我校还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及“红领巾”广播站进行了题为“用行动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母爱无边,让学生懂得感恩,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通过这次活动,爱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的爱,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培育之恩。

母亲节宣传总结三

本周x活动的主题是“感恩”,主要是根据是母亲节展开。我们本次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下午。总得来说,此次的活动还进行的顺利,达到了所期望的效果。但是回顾周x的活动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早上的宣传活动不到位,在宣传的过程中不够积极主动。另外在去宣传的时候,没有志愿者留在活动中心,致使在回来的时候,图书室很凌乱,这是我的失误,我想着只有两姐弟,而且现在施工,孩子应该较少,可事实却不是如此;

2、下午的活动没有按流程进行,在一开始本来打算有一个关于感恩的交流,可是当看到孩子们不认真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个环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遇见困难时就退缩,这样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3、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未能好好的考虑孩子们的心理,致使在让大家谈感受时,都没有孩子积极主动的讲述,幸好一个志愿者想出一个游戏来实现我们的目的;

4、因为电影是母亲和孩子间的事情,未能及时的与那些没有母亲,那些与母亲关系不好的孩子进行交流和引导;

5、对活动整体没有进行好的控制,使得孩子在后面活动中混乱;

6、在活动中我做了个错误的手势,我不应该用手指指向孩子,这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7、对于周x的活动没有事先和其他的志愿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活动不完善,例如我们在引导孩子们感恩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让他们为父母做些事情,例如洗脚,但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没有表达出来,足见沟通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再犯,并且汲取这次活动中好的方面,争取在下一次活动能办的很好。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欣慰的地方。当问到感受时有的孩子说要学会关心母亲,很朴实但是却很暖心;后来有些孩子开始做贺卡送给妈妈,她们那么专注,那么用心,我想当妈妈看见的时候,会很高兴的,还一些孩子让他们给妈妈写信,然后折成心,有几个孩子认认真真的给妈妈写,似乎是想把所有的话写进去,然后给她们的妈妈送去她们最真挚的祝福;还有个孩子还折心送个老师来表达他的感谢之情;还有那个在五一和妈妈闹矛盾的那位女孩,我看见她折的纸上写着“妈妈,我爱你”,看着这一幕幕,真的很开心。

在总结的时候说到孩子的父母对这边的不放心,其实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和孩子的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做好我们的事情,这样别人才会放心,因此有必要加强活动中心的管理。另外图书室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孩子一次性拿很多书,同时拿了书却不放回原位,使得图书室显得很凌乱,我们还应该对图书进行分类,不然孩子找书麻烦,这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很多事情多可以得到改善。关于培养孩子读书,这是需要深究的问题,我们要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即便他们喜欢看漫画,但每本书都会讲述一定的道理或者传递一定的信息给我们,我们要引导他们看向正确方向。在总结时说过,不要对现在的现象气馁,要积极地看待。刚开始我就是很悲观,但是现在我发现其实还是在慢慢变好,每天多一点点,聚少成多,慢慢的会发现变化很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用心投入,如果不用心,总是不会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志愿者要融入这里,用心的投入这里,了解这里的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这样遇到情况时才好对症下药。

第6篇:母亲小传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嬗变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一改以往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声音被放置在非正面场合,用母亲的叙述为线索,通过母亲的人生经验帮助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摆脱困境,这一新的视角引起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瞩目,让许多海外华人作家激动不已。经她的作品《喜福会》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四位母亲教导自己在美国成长的女儿,其中发生了许多母女间的矛盾冲突,最后母女又在欢笑中走向了和解,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但是“在这个远离亲人和家乡的地方,她们(移民)依然无法改掉身上的中国味,处处留有中国的烙印。”(芦海英,84)在这里,笔者想通过影片中人物的悲喜离合,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由统治一切的单一意义的孝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从中透视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孝顺的权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仁”是儒家文化的中心观念,所谓仁就是个人对他人、对群体的责任与义务。在家族范围内,仁中的二人对立关系包含夫妇以及子女与家长,这里,笔者将仁理解为孝顺,即一种听从。人只有听从家族,对家族尽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身。当君小时候不愿意被逼着练习钢琴的时候,她的母亲素媛就说:“女儿只有两种,孝顺的或不孝顺的,只有孝顺的才能住在这房里。”这句话对于接受美国教育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为长期以来,西方文化都是以个体自由为重点,“即从个体自由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精神”(博修延,38),而中国传统文化常重群体,在仁中的二人对立关系中,“实际上是由家长统治的‘家’去定义个人”( 博修延,135)。

孝顺成了家族统治、定义个人的权力话语,压抑人的内心世界,正如被卖到黄太太家做孙媳的林多所言:“丈夫是控制我整个命运的,决定我一生悲喜的”。她到黄家遵守着三从四德,孝顺黄太太,为黄太太熬汤,最终还是因没有为黄太太生下个孙子而遭毒打。家族内,婆婆和儿媳二者就是处于等级对立关系,婆婆身上体现出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儿媳只有生儿育女才算尽了孝道,在家庭里有一席之地,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源自于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

传统的道德观念不仅反映在婆媳之间,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当社会从母权制转为父权制之后,男人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统治着家族,男女处于不平等地位。在“男权为中心”的文化中,女性处于被忽视、被抑止的他者地位,权力意识被淡化。《喜福会》中,安美的母亲成了吴清的四姨太之后,也没有得到被认可的地位,生下的儿子被二姨太抢走,最终没有逃脱自杀报复的命运。莺莺嫁给了一个浪荡公子,即使很好地服侍丈夫,但丈夫却仍在外面另养女人,且时常不回家,当丈夫偶尔回来的时候,自己还被辱骂成。莺莺的生活空间正像张爱玲在作品中描绘的女性世界,孤独的、苍凉的,女性始终都被捆绑在压抑的家庭里,她们共同的命运就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女性成了失语而温顺的奴隶。

“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上、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刘忠孝,216)女性在这种传统孝顺文化下成长,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安美在回忆自己母亲的人生经历的时候,感叹到:母亲只有到死才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安美的母亲曾经遭到有权势的人,其父母不知根源,认为是女儿不孝,丢尽祖宗的脸面,将女儿逐出家门,但是在母亲弥留之际,女儿还是回来了,回来尽自己的孝道,根据古老的药方,如果孝顺的女儿肯割肉熬汤给母亲喝,母亲就会痊愈。其实这一仪式并不一定能救活母亲,而是证明女儿的孝道,能为母亲做出牺牲。安美也是从小接受中国式的教养长大,从小被教导孝顺、服从,默默地忍耐,没有发现真正的自我,不懂自己的价值。安美是在自己的女儿婚姻受挫的时候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目的就是要唤起女儿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她和母亲的关系就像阶梯,一阶一阶的,或上或下,永远重复着同样的宿命,不能这样”,“不能这样”的含义就是结束人性受到压抑的局面,实现心灵自由。

二、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影片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老太太曾经在上海的菜市上买了一只天鹅,这只类似于丑小鸭的天鹅伸长脖子,企图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天鹅,最后它成功了。正如天鹅的羽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冀,这位移民母亲开设喜福会,在教堂认识的中国朋友相聚在此,分享着难以用英语表达的来自于中国的辛酸经历。影片中相聚在此的四位移民母亲不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还有共同的希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恒定的、单一的,这一点在移民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应时代情境而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与新文化和异国文化矛盾冲突中发展,同时又传承着自己优秀文化的特质。

中国新文化运动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新旧文化矛盾日益突出,女性意识逐渐提升。在《喜福会》中,林多15岁嫁到黄太太家时,由于自己婚姻不幸福,就暗下决心,不听任恐惧摆布,凡事由自己做主,永不妥协。林多利用疯狂和老祖宗在梦境之中所说的三个不祥之兆的方式来摆脱自己婚姻的束缚。在这些母亲移民到美国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现代文化的冲突在影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例如素媛和她的女儿,素媛期望女儿成为一个钢琴家,但是女儿却在钢琴演奏会上表现得一塌糊涂,女儿本以为从此可以不再弹钢琴,但是母亲仍旧逼着她练,服从母亲的教导,君气愤地反抗母亲:“我希望自己不是你女儿,你也不是我妈。” 林多和薇弗利在生活细节中的矛盾更多,薇弗利小时候就是个棋王,林多认为这是家族的荣耀,看到亲朋好友到处炫耀,也遭到女儿的反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孝顺的观念一直深埋在母亲的心中,然而新一代却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的教育,尊重个人,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欧洲文化……最珍贵的是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人的特殊思想的尊重,对个人享有的私生活不被侵犯的权利的尊重。”(昆德拉,160)

从生活中的细节展示出的文化冲突也让母女两代人长期在沉默中度过。林多向素媛抱怨,要求女儿帮忙提点东西,女儿拒绝,继续练习自己的西洋棋。在中国传统中,对父母的承诺也是一种孝道,但美国成长中的女儿,当母亲要求她去美容院时,女儿没有去,没有答应对母亲的承诺。就像薇弗利所怨烦的那样,不管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她(母亲)总是唱反调。理奇为她买的大衣,母亲认为质料不好,理奇吃饭的方式和饭桌礼仪也不符合中国文化。这些文化差异都影响到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完全顺从的思想日益走向尊重自我的平等对话,同时女儿也要理解母亲的心愿,文化认同不再是单一化,就像东南亚华人研究专家王赓武指出的那样:“现代的东南亚华人,与当今的大多数人民一样,并不仅有单一的认同,而是倾向于多重认同。”(王赓武,235)

三、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度里,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变革,它由孝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发展到一种尊重人性的包容孝文化。新加坡当代最重要的华文诗歌五月诗社诗人林方曾经表示:“人类有时变换改造旧的东西,有时发现征服新的东西,有时把新旧文化混合溶化,而使世界向前挺进。”(朱立立,171)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面对全球性的外部世界发出自己“边缘”的声音,彰显于海外的空间,但同时也面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从而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 这一现代转换不须反传统,也无所谓回归传统,而是思考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创造新的传统。

《喜福会》中,母亲临终时把一根天鹅羽毛送给了女儿,羽毛象征着母亲的一份希冀,希冀蕴涵着多重意义,它“用对历史的描写来阐明他目前的难题或者更进一步来预示未来历史的发展轨迹。”(张京媛,180)母亲通过自己的历史告诫处于边缘地位的女儿认识自身的价值,坚强起来,希望女儿能够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立足,同时也像素媛一样,希望女儿能找到自己的姐姐,因为她们都分享着同一的根,“都像母亲,同样的眼睛,同样的嘴巴”;母亲的希冀是一代传一代的,以平和、稳健的方式教育后一代的成长。

林多的女儿与哈洛结婚,在这位西方丈夫的眼里,生活费用各自分担,爱情才能平等,在这样的家庭里,一切精神价值都面临被挤尽抽空的危机。母亲通过自己在中国经历的故事,让丽娜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汇集自己的力量,释放自己被禁锢的灵魂,重获婚姻的幸福,长期以来母女间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得到了和解。安美的女儿罗丝也是嫁给了一个西方人泰德,丈夫家族显赫,无形的压力让她感到自己的地位低下,一贯顺从丈夫,将自己放置在禁锢的牢笼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渐渐地丈夫开始冷淡她,母亲也是用自己的故事,让女儿明白了一切,在丈夫面前夺回了自己的尊严。当薇弗莉批评君的作品不符合美国大公司的要求时,母亲也跟着批评君的过失,君感到很羞愧,觉得自己太过于平凡,母亲对自己过分的要求,与母亲发生了争执,母亲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让君正视自己的价值,薇弗莉有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地,她也有自己的好心肠。女儿最后明白了母亲的心愿,与母亲和解,这也象征着中国文化传统得到了认同,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探索文化认同的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挑战,具有面向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结 语

影片《喜福会》所展示的代际关系由冲突走向了融合,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由传统的单一性发展到传统特性融合于现代,这也是“‘海外中国群体’力倡传统的创造性转换的基本途径。”(黄万华,28)谭恩美钟情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性,坚定人性向上,并与现代自由心灵结合起来,为华人文化认同提供了丰厚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博修延.沟通与超越: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教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 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2.

[4] 刘忠孝.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 芦海英.文化冲突与和谐趋向――谈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02).

[6] 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第7篇:母亲小传范文

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使女性乐于做母亲;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让女性成为合格母亲;有助于培养健康个体,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层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华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称为中国最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国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母亲的性别地位使她们不会也不能像父亲教育那样,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较多采用“说理”“垂范”等正面、温和的方式,这样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市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市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社会人的渴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当代女性既要担负社会职责,又要承担家庭事务,还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担。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着她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园的经营者。她们时时刻刻为子女做榜样,用自己慈爱、贤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亲敬老、相夫教子的行为去引领孩子。为使子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点。母亲教育正是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感染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释放出爱与和谐的元素。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第一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7)。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第8篇:母亲小传范文

关键词: 小说《第五个孩子》 女性主义 母性 父权 女性主体性

一、前言

多丽丝・莱辛于1988年发表的小说《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是其在创作太空系列小说之后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因第五个孩子本的出生而分崩离析的“恐怖”故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动荡的英国,年轻的中产阶级夫妇戴维和哈丽特经济宽裕,连续生了四个孩子,生活过得充实幸福,但是第五个孩子本的出生却破坏了家庭原有的快乐。本在娘胎里就极不安分,拳打脚踢,让母亲吃尽苦头。出生后的本身材庞大,是一个类似“妖怪”的畸形儿。他性情粗暴又难以控制,搅得家里不得安宁,除了哈丽特,没有一个人敢亲近他。逐渐的,整个家庭因为本而分崩离析,只有哈丽特仍然留在本身边照顾他,挣扎于母亲的角色之中。在故事的结尾,本结识了一帮恶少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少年犯罪者。

莱辛否认这个小说含有任何寓意,称它只是一个“经典的恐怖故事”[1],然而在多次采访中,她又承认小说表达了对“差异”的思考。诚然,《第五个孩子》远远超越了莱辛的“经典的恐怖故事”的简单解释。简・皮克林认为它是二十世纪人类生存状况的记录[2]。而本作为差异“他者”也一再地被拿来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进行比较。克劳迪娅・皮尔庞特认为小说是一部现代的关于母性的噩梦[3]。的确,从母亲哈丽特的角度出发,这正是一部关于母性的小说,因为它描述了一位母亲异样而又痛苦的怀孕、生产和养育经历。虽然小说名为“第五个孩子”,它实则聚焦于家人,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反应,孩子实则是审视母性主题的跳板。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小说中的母性经历,以及莱辛对这一主题的严肃思考。一方面,莱辛笔下的母性体验颠覆了传统的母性神话,挑战了父权体制下为母之道的意识建构,为母亲实现主体性开辟了途径。另一方面,作者又通过小说结尾处母亲的迷惘暗示了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不能局限于母亲的价值这一观点。

二、母亲身份和女性主体

没有什么要比一位充满爱心的母亲更“自然”的了,这个形象可谓是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但是女性主义批评早就指出母性并非天生,也不存在本质的及永恒的母亲身份,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的:“根本不存在母性的本能……母亲的态度,取决于她的整个处境,以及她对此的反应。”[4]在任何一个文化中,主流意识往往将主流群体的母性经历自然化及普遍化,使这一制度化的母亲角色成为理想化的母性模范,安德丽亚・里奇称这种意识建构为“为母之道”(Motherhood),并将它与作为主体的“母亲体验”(Mothering)区分开来。里奇认为,母性指女性作为母亲主体的真实体验,而为母之道则是父权制下的母亲角色规范,是由男性定义及控制的,被制度化的母亲角色与女性作为母亲的真实体验之间永远都有着差距[5]。

事实上,女性主义批评始于对“为母之道”的解构和批评并伴随着对母亲角色的不断认识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指出,为母之道被父权社会确定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道路,这种母亲的规范一方面确定了父权族谱的延续,另一方面则归训了女性的行为,加强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因此它不但缩小了女性气质的定义范围,更否定了女性的主体性。在对母亲角色进行解构和反思的同时,女性主义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压迫性并非母亲角色的本质,因此他们对母亲身份的认识从第二次浪潮女性主义对母亲身份的决然抗拒走向了新的方向。一方面,他们继续批评父权对母性的制约性及单一的定义,解构主流的性别、种族或阶级意识构建的“为母之道”,以及其带给女性的压迫。另一方面,他们努力建构起一种更宽广、更具多样性的,强调女性主体性的母性话语,以及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性体验。正如克里斯托娃所说的,女性解放“并不能通过声讨生育”来实现,女性主义者急需做的是建构母性的新话语,因此她将女性主体构建与母性联系起来,认为母亲作为异质他者,构成了与“父亲之法则”相抗衡的“异质的爱的伦理体系”[6]。母亲的角色得到了正面的肯定,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性体验甚至被视为赋予女性权力的一种标志,用安德丽亚・奥赖利的话来说,母性是“赋权的”,具有带给女性力量的潜能[7]。

三、“为母之道”的建构与“母性体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父权对母亲角色的建构。大卫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建筑设计师,行为老派而保守,他的家庭观念也非常传统,认为家庭生活的全部中心就是母亲。因此,他娶了跟他一样保守的哈丽特以实现其家庭梦想。婚后不久他们就买下了一栋维多利亚风格的大房子,开始生儿育女,建立传统的大家庭,努力建造属于自己的“小王国”。作为一家之首的大卫以父权社会的价值观决定女性的价值,认为女性的一切就在于其母亲角色,“他的妻子必须跟他的观点一致,她应该知道幸福在哪里,以及怎么保持它”[8]①。而在他眼里,理想母亲的标准是自我牺牲并能“生很多孩子”,他对母亲角色的设想总是美好而幸福的。卡普兰指出,这实则是男性理想对母亲角色的投射,这种对母亲角色规范的强大的文化意识推广,对理想的“家庭天使”般的母亲的文化话语构建起到了操纵女性以维持父权秩序的作用[9]。

根据大卫的标准,哈丽特的确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她是一个有着母性本能的传统女性,她认为家庭幸福就是建立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之上的。哈丽特婚后立即辞去了工作,而那个“是否要成为职业女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困扰过她,因为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庭生活才是幸福人生的基础”P7。 她欣然地接受了父权体系赋予她的角色并如此沉醉于这一传统模式以至于她完全从母亲的功能来决定自我价值。从头至尾,哈丽特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怀孕、生产和养育孩子。

在故事的开头,莱辛用高度简练的语言记述了他们甜蜜的婚姻生活的开始,以及前四个孩子的养育。 他们建立起一个以理想的母亲角色为基础的王国,一个由父权价值统治的地方,但是这样一个社会秩序却被第五个孩子本的到来而打乱,他的出现证明了对母性理想的文化建构根本上是虚幻。本的身份通过差异而定义。他的出现可谓粉碎了洛瓦特夫妇所持的母性理想,他所代表的断裂也展现了母性体验中令人不快的甚至是恐怖的一面。

当本还在娘胎的时候,他已经极不安分,让哈丽特饱受痛苦,坐立不安,终日在重复“她一再的、痛苦的长时间地来回、上下走动”P47。本出生以后,更是让母亲日夜难眠,吃尽苦头。本的出生场面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母亲体验中的痛苦,跟前几次分娩的描写渲染的祥和幸福的气氛不一样的是,本的出生可谓让母亲痛苦至极:“当她到了医院的时候,她就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她知道这比以往几次都要利害。”P48不像他的兄姐般有“缕缕金黄头发、蓝眼睛和粉红脸蛋”P20,刚出生的本肩膀厚重并且驼背,前额斜削,头发狂乱。周围的气氛一点都不像在庆祝生命的诞生,而是凝聚着紧张和恐惧。而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了养育本要比分娩更加痛苦。本从一出生就拳打脚踢,力大无穷,并且食量惊人,他总是把母亲的咬得又青又紫。不但如此,照顾本还占用了哈丽特的绝大部分时间,“跟本待一天后,我感觉世界上除了他就没有其他东西存在了”P65。作者通过描写这一进退两难的窘境来强调为人母的困难:由于照顾本占据了哈丽特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她无法照顾关心其他孩子,第四个孩子保罗甚至因此变得孤僻怪异。这是从母亲哈丽特的视角出发的关于母亲体验的描述,是一幅充满紧张、疲惫和孤独的图景,这一真实的画面跟大卫刚开始想象的美好图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颠覆了男权文化对母亲形象的文化想象,将被精神化和崇高化的母亲的生育体验还原成充满身体疼痛的女性个体生命体验,强调了母亲的主观感受和思考,打破常规,还母亲形象一个真实的面貌,这种对母亲多样性的挖掘和个体情感的书写使母亲形象更趋于完整。

四、赋权的母性和女性身份

父权的独裁统治正是通过对待本这个异样的孩子中体现出来,本实际上是被主流社会疏离的受害者。因为他的异常的能量和行为,他被视为“动物的”、“原始的”和“不文明的”,是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入侵”P58。因为他的差异,他甚至被剥夺了作为人的身份,周围的人用各种名词称呼他:“外星人”、“怪物”、“妖怪”、“尼安德特人”、“返祖现象”等,父亲大卫甚至逃避他作为父亲的责任并且不承认本是自己的孩子,他直言他的责任只能是对着那几个“真正的孩子”身上。最后,整个家庭决定将本送到一个收容所。

本周围的人都无法容忍他,但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却乐于与他交往。这个对比引发了一个问题:本属于非正常人,还是主流社会无法忍受差异?他是真的不正常抑或他是在主流文化的疏离下变成的陌生人?在故事中,这个由父亲建立的小小王国代表着主流社会,而父亲作为这一机构的权力控制者,决定什么是“正常的”和“可以被接受的”。而本,因为他异常的能量和行为,则被视为动物的、本能的、不文明的。他代表的是无法与家人相处的外来者,是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差异他者。因为他的“他者性”威胁到父亲秩序并使之不稳定,所以他遭到了排挤和疏离;而恰恰通过排除“他者”,父权统治维持了它的秩序。

对本的处理方式也揭露出父权统治对母亲的限制和控制。为了劝服哈丽特将本送到收容所,最初大卫和他的父母只是试着说服她放弃本,后来他干脆使用了威胁:“不是他就是我。”P74当整个家庭达成一致要把本送去精神病院的时候,“除了哈丽特,所有人都笑了”P74。把本送走的那天,大卫留下来“对付”她,“用他一贯的目无表情的脸,用双手拦着他”P76。这一武力威迫更多地象征着母亲与父权的力量对比,母亲代表着弱者、无权,以及主体性的丧失。将本送到收容所后不久这个家庭又回归了正常,听到丈夫和孩子的笑声,哈丽特逐渐说服自己放弃本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通过放弃这个差异的孩子,她重新获得了“好母亲”的头衔,又重新回到正统的母亲角色规范之下,这可以视为她消极地参与父权统治。

哈丽特的觉醒是随着她对自己和本的关系,以及对母亲身份的思考而开始的。事实上,现有的父权社会结构已经扭曲了他们的母子关系,母亲认同了主流社会价值观,因此她觉得放弃本是一种解脱。但是同时她又无法将本从脑海中挥去,愧疚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并最终促使她将本从收容所接回来。她这一决定强调了母子之间的自然联系。这一自然的联系在克里斯托娃的“异质伦理学”里有着重要的作用,她认为这一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自然联系是对父亲的法则的超越[6]。通过拯救本,母亲超越了父权限制,拒绝了传统的母亲规范并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

哈丽特将本接回家中,在她的努力下,本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她还坚持维护本作为“他者”的生存权利并尝试让他在家里获得一席之地,但是她却无能为力。随着本的回归,其他孩子纷纷离开家庭,大卫跟她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夫妻间形同陌路,最后,这个家庭彻底地崩溃了。她的失败,正如莱辛暗示的那样,正是这个社会所导致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她事实上摧毁了这个以母性理想为基础的家庭。主流社会企图通过排斥他者来达到自身的稳定,但是母亲的力量却形成了一股抵抗并最终导致了家庭秩序的崩溃。当哈丽特勇敢地承担起照顾本的责任,她找回了其作为主体的位置,她这时的母亲角色超越了父权范围并且成为了一种赋权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本就代表了同样会被父权文化排斥的母亲的自我,又或者说,这时的哈丽特正是本这一差异他者的同盟。母亲因为自身的性别差异构成了父权社会的“异见分子”,也代表了不可吸收的他者,他们遭主流社会排斥,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抗衡。在小说结尾处,哈丽特和本占据了那栋本属于大卫夫妇和其他孩子的房子,这也暗示了他者的胜利。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描绘一幅幸福的画面,哈丽特无力维系原来的家庭,而她想要将本抚养长大的愿望也落空了。对于作者莱辛而言,母亲找回主体性并不代表就能通往一个女性理想国,相反,它导致了家庭的崩溃和母亲的迷惘。本上学后成了问题少年,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而她对本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无能为力。此外,她还遭到亲友的责怪,意识到自己成为了替罪羊,她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从本出生以来我就一直被责备。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罪人,我总是被感觉是个罪人”。在小说的结尾,哈丽特因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而迷惘无助,她不但心力交瘁,而且面容衰老,以至于很少有人能认出她。这里,莱辛揭示了女性主体通过母亲这一角色来寻求自我的局限,哈丽特的迷惘似乎暗示了过度依赖母亲角色并不利于建立女性身份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女性不再利用生育的身体并找到母亲之外的角色时,才能建构起一个真正的身份[10]。

五、结语

在小说的结局,作者从哈丽特的视角出发详细描述了父权社会对其母亲经历一般化导致的哈丽特的挫折和愤怒。每次哈丽特带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都会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焦虑的母亲,是一个不能应付自己的孩子的母亲。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对母亲体验的事实毫不理解的社会,哈丽特呼喊社会对自己的困难处境的承认并渴望有共同的感受:“我要它被说出来,我要它被承认。”P106随着洛瓦特家庭的完全崩溃,作者似乎暗示一个事实,即如果一个社会不承认多元文化,它注定要毁灭。确实,一个新的母性话语的成功建立,提供宽度和广度,需要强调母亲主体性的母性展示也需要社会对此的肯定。

注释:

①小说引文均由作者本人翻译,以下只注明页码.

参考文献:

[1]Rothstein,Mervyn.The Painful Nurturing of Doris Lessing’s Fifth Child.New York Times.New York:June 14th,1988,21.

[2]Pickering,Jean.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0:191-196.

[3]Pierpont,Claudia R.Passionate Minds: Women Rewriting the World.New York: Alfred A.Knopf,2001:248.

[4]波伏娃・西蒙娜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79.

[5]Rich,Adrienne.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1986:13.

[6]McAfee,Noelle.Julia Kristeva: Routledge Critical Thinkers.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4:75-90.

[7]O’Reilly,Andrea.ed.Mother Outlaw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mpowered Mothering.Toronto: Women’s Press,2004,5.

[8]Lessing,Doris,The Fifth Child.New York: Vintage,1989.8.

第9篇:母亲小传范文

让我们和美德结伴同行

六五班 于舒婷

中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提起“中华”这两个字,首先浮上我心头的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有多少传统美德的事例,它们如同暖暖的春风,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感恩父母、尊老爱幼、谦虚谦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长辈教育了我们成长,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的童年充满阳光。

子路是个很勇敢孝顺的人,在子路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困,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要是能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也是勇敢孝顺的孩子。在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暖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孔融是个聪明机敏、懂得谦让的孩子。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美德故事不仅仅只发生在远古的时代,现代,也有许多感人的美德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是谁无怨无悔地照顾母亲?是谁带着母亲上大学?是谁 从8岁到20岁,4000多个日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料养母,她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她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她就是“最美的孝心女孩”——孟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