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精选(九篇)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

第1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关键词:华龙区 干部教育 培训调研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391-01

在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区委党校为了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干部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安排,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02份,收回率85%,其中有效问卷92份。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调查对象包括区委党校2013年中青一班、科级进修一班和新任职干部培训一班,其中男75人,占总人数的81.52%,女17人,占总人数的18.48%。参与调查的学员中,35岁以下的8人,占总人数的8.70%,35岁的4人,占4.35%,36-45岁的人数最多,48人,占总人数的52.17%,46-60岁的32人,占34.78%。数据显示,华龙区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占到了总数的76.54%,本科以上的占19.75%,由此可见,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和学历层次大幅提高。

二、干部教育培训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1.干部学习心理特点

干部在自我概念、对学习需要的意识、自身工作生活经验的作用、学习的准备状态等方面,被调查者选第一个选项的答案的比例均在76%以上,充分体现了成人自我指导的学习心理特点: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负责地进行有关学习的决策,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具有务实性。超过四成的学员希望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灵活地进行学习,而接近六成的干部学员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方式,超过一半的学员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见,干部具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对灌输填鸭式集体教学方式已有相当的依赖性。

2.干部培训动机和培训内容需求

对于当前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动机,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为了学习目前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理论常识和实用知识(67.39%),为了学习解决分析问题的方法(63.04%),为了增大交往面(40.22%),为了提升党性修养(31.52%)。几乎所有参与问卷调查人员都选择了一个以上的选项,其结果表明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动机是多样的,尽管也出于一些外在动机,但干部学习更有效的动机是内在性的,主要是为了不断的自我实现。

从干部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看,干部培训内容需求同样呈现多样性。认为现阶段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的多项选择中,排序前四位的是:领导科学、经济学、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选择人数均在一半以上。其后依次是行政学等现代管理知识、心理学、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学。从调查数据看,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需求比较高,反映了干部对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和方向,这也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方向提供了参考。

3.干部培训课程设置需求

在培训时间设置方面,38.46%的学员认为领导干部一次培训时间以一个月为宜,27.47%的学员认为以两个月为宜,这说明党校已有的培训时间设置比较符合学员的要求。同时,也有学员建议培训时间长短应视培训内容而定,弹性调节,这些调查结果对党校新一轮干部培训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考。

4.干部培训方式方法

81.18%的被调查者参加过的培训中,教学活动大多是由教职人员规划的。86.36%的学员参加培训时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向学员集体地讲授。说明到目前为止,干部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培训,缺乏学与教之间的双向互动。干部培训形式要求同样呈现多样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干部更倾向于实践考察、案例教学、交流式教学和专题调研。党校目前的培训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同时辅以讨论交流、专题调研、实践考察等教学形式,可以说基本上满足了干部培训的需求,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仍是主体,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加强。

5.干部培训师资

88.64%的参训学员认为干部教育培训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给学员以必要指导和帮助,以利学员自主、灵活、有效地学习,而不是详细地向学员讲授课程。这提示党校教职人员应让学员尽量自主负责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的是一个促进者的作用。选择市委党校教师的有34人,选市内外特聘教师的有35人,选市内领导干部的有39人。调查数字显示,党校教师选择率只是稍稍偏低,反映了党校教师队伍与市内外特聘教师的差距并不大,而市内领导干部的得票是最多的,这也说明我市领导干部在学术研究上的高水平,他们的专题报告与当地情况紧密结合,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帮助学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拓宽思路,因此颇受欢迎。

6.干部培训考核

在干部培训考核应当采取哪种形式的选择中,排序第一位的是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55.43%,排序第二的是开卷考试,占38.04%。也有不少学员选择了其他,表示考核方式也可以多元化,比如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30%,调研占总成绩的30%,讨论交流占总成绩的20%,平时表现占20%。这即反映了干部对培训考核的选择,又体现了成人教育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参加过的学习培训中,76.25%的学员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考核培训成果的,说明现阶段已有的考核方式基本符合学员对培训考核方式的需求。

三、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加问卷调查的学员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在服务干部全面成长的基本评价是满意的。尽管绝大多数干部对当前培训的整体效果感到基本满意,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培训方式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大家认为当前培训形式还是较为单一,灌输式授课多,启发式教学少;教师讲的多,互动式教学少;论点、观点多,案例分析少;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是有待强化。

第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问卷调查中,有47位(51.09%)参训学员认为干部的培训仍然存在针对性不高、实用性不强、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性知识太少等问题;有20位(21.74%)学员认为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感到培训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

第三,培训师资力量不够强。尽管在前面的调查中学员对党校教师群体授课的满意度颇高,但仍有40位(43.48%)学员认为教师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大家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引进高级人才,成为党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四,培训体制不够完善。有不少学员(33.70%)反映当前的干部培训体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调训制度不足,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市直机关干部的培训机会比县、乡级干部的机会相对更多,建议适当将调训制度向基层干部倾斜。有学员建议副科以上的干部应分类规划,具体到人,一般每人两年内不要超过2个月的各类培训为宜。

四、此次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必须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

干部培训方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增强学员与老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干部分析问题能力和行政操作能力。要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异地同步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二,突出重点,拓宽培训内容。

按需施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必须更加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充分利用这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将领导干部选项比较集中、真正想学爱听的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安排专门的教学单元,突出科学性、体现时代性、注重适用性。按照培训的总体目标分类培训、分级实施、分步落实。

第三,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对他们进行理论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挂职锻炼、参与市委、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研究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性,便于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第2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在顺水推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在全市乡镇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二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三禁”规定执行坚决,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先锋作用有所弱化。一是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身份麻痹”的现象,党员干部混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来;二是在党员干部人数较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个体淹没”的现象,即党员干部因力量单薄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述现象,往往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争先意识减弱,责任心减退,工作标准、自我要求降低,或者是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容易滋生松口气、歇歇脚、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如行政村少数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挫折时意志不坚定,总是拿客观原因作挡箭牌,导致村级经济难以走出落后、发展迟缓的“怪圈”,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障碍。

2、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当前,我们正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现实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经常接受各种思想“碰撞”,理想、信念在种种实惠面前褪色、淡化。少数党员干部过分求实惠,怕吃苦、怕麻烦、怕得罪人,抓工作畏难情绪重,导致单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作风散漫。少数党员干部囿于小集体观念,在工作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能按政策办事,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把服务喊在嘴上、要求挂在墙上,碰到实际问题敷衍塞责、逃避责任。少数窗口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3、创新能力有所钝化。少数党员干部发展意识衰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作为不求上进。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破解难题,勇创大业,而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疲沓、飘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疲于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接触上级领导多、直面群众少,坐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掌握情况少,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工作马马虎虎,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机关部门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热衷于办私事、上网聊天,更有的离岗串岗、说三道四、影响团结。

4、堡垒作用有所退化。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凭老框框老经验办事,导致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少数党员干部思路不清、标准不高、工作教条,只会讲不能办,却不研究如何办,遇事推诿。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主动为基层挑担子,而是静候上级下指示,等待领导抓协调,致使有些问题、矛盾久拖不决,积重难返。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于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全镇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镇党员干部应在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方面作出示范、表率,以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三个环节。

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干部实际需求,拓宽和丰富培训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实践中,杨舍镇委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力求精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膊,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新”的需求,开展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年来,杨舍镇十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胜任岗位需要,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微机应用能力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近二千人,目前机关工作人员中50岁以下已有95%以上的同志达到了省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考试中级水准。20*年又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广大干部中全面进行英语300句和普通话达标培训,经过测试,参训人员合格率达100%。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博”的需求,举办专家讲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全镇党员干部统一到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上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出击,外引高水准的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辅导、培训,迅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和人文修养,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著名专家、教授分专题作辅导讲座,让全镇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社会思潮等发展动态。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专家讲座15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直接培训党员干部和基层骨干9万多人次,此外,还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利用VCD光盘间接反复地教育、培训。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精”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以往开展读书学习的经验,本着求新、求深、管用、把党员干部“逼向书本”的指导思想,由镇委宣传部门和党委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篇目及书籍,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学篇目,通过抽查笔记,组织考查,展示学习心得,会议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20*年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被评为苏州市级先进集体。

四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实”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杨舍镇党委十分注重学习培训的实效,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镇四套班子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党委提出40个领导干部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足兴镇亲民,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研和破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许多务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对全镇的一些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和积极弘扬,把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共同探讨,先后编印了20*年和20*年《杨舍镇党委中心组调研材料汇编》,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全面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势和发展前景,增强工作中争先创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务实为民,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阵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杨舍镇围绕加强阵地和基地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分级分层原则,建立三级培训阵地,即通过加强镇党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构筑一级(镇级)阵地;通过街道、办事处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建设,构筑二级(街道、办事处)阵地;通过加强村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构筑三级(村级)阵地。在这些阵地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全镇党员干部的“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聘请党校专职人员,建立了从全镇各部门、条线筛选出来的近百名不同专业、名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人才库”,聘请市委党校及市电大教师任兼职教师,以高水准的师资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形成了六大基地:杨舍镇招商引资和省级工业开发区示范基地;“神园”葡萄示范基地;晨阳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塘市肉鸭养殖、芹菜种植基地;东莱食用菌、水产养殖基地;乘航花卉苗木基地;城区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途径和效果,让党员干部在真实环境中受到教育,提高实际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围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解决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常规制度建设,用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镇组织办、宣传办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党员干部理论考试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三是村级干部培训上岗制度,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所有村级干部均须培训后方能上岗。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镇有136名干部参加了镇党校组织的培训。四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骨干培训学习情况整理建立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首先,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第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各级基层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镇党校网站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搭建一个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抓进篮子就是菜”,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倾心优化党员教育环境

构筑一流的社区教育中心

“强基工程”是展现时代新风貌,永葆先进性的大事。为此,杨舍镇前溪巷社区始终把社区教育、锤炼思想放到突出位置。去年以来,前溪巷社区以文化立区、共建兴区、自我管区为抓手,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融教育培训、陶冶思想、志愿服务、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十大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它们分别是党史展览馆、电化教育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荣誉展示室、社区名人馆、社区艺术陈列室、技能培训室、特色家庭展示室、健康教育室、社区愿景等。

前溪巷社区党支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认真开展“先锋工程六坚持”活动:

一是坚持树“三风”:树求实的学风,树从严的党风,树亲民的作风。

二是坚持讲“三争”:争当服务于民的表率,争当工作创优的表率;争当传播文明的表率。

三是坚持重“三帮”:关爱弱势群体,结对认帮;关爱特困家庭,志愿相帮;关爱下岗市民,就业互帮。

四是坚持送“三暖”:突出群众满意为标准,说暖心话,办暖心事,送暖心物。

五是坚持抓“三促”:以爱心基金帮扶促稳定,以家政就业岗帮扶促增收,以楼道党员户帮扶促和谐。

第3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正。从上交的理论测试卷及心得体会来看,本次试卷的测试题是培训专题中最基本的内容,只要按时参加培训、做好笔记就基本能得高分。但实际情况是80分左右的成绩依然大有人在。心得体会本是最举差异化的,应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在其中1期学员上交的心得体会中,居然有4篇完全相同。

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不重视。学习动力不足,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或是年岁已大、学习晚矣的想法,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答题过程中认为所做试卷没有人会认真批改,就算批改也不会给低分。二是学习目的不明。认为“干好工作,完成任务就行了”,把理论学习当作软任务,抱着“要我学”的思想参加培训,学习坐不下来,深入不进去,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三是答题不得法。一说测试就不知从何处着手,人云亦云。回答联系实际题时不会从自己工作实际出发,假、大、空的答案随处可见。

2、政治纪律淡化、工训矛盾交织。整个培训过程中,由于纪律要求严格,考勤严肃,绝大部分学员能按照培训要求,认真参加培训,课堂秩序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培训工作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个别领导干部对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有自己的看法,借口工作忙不按时参加或找各种理由延缓参训。并且还存在迟到、早退、缺课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工训矛盾交织。尽管组织想了很多办法,较强考核管理,但是由于不是封闭性培训,难免存在干扰,学员无法完全放下自己分管工作,静心学习。二是政治纪律意识淡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淡化”:理论武装方面,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把握上还存在知之不深、知之不全、知之不新的问题,在改造思想上还存在就事论事多、流于表面多、自我反思少的问题,政治学习的意识有所淡化。理想信念方面,忧患意识、主动意识、阵地意识不够强,为党组织建设建言献策不多,有的对社会流传的灰色段子见怪不怪,抵制不够,党性修养的意识有所淡化。严格自律方面,有的同志应酬较多,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不好,个别同志自我要求不严格,有的存在追求享乐意识,对自身约束抓得不紧、做得不够,遵章守纪的意识有所淡化。

在这次培训中,加入了谈论交流环节,学员参与积极,对我县干部培训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层次延伸、增加灵活性。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干部轮训活动,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基层干部队伍庞大、人数众多,县级党校培训一般只到部门机关、镇主要领导,从去年开始延伸到村主要干部。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的培训依赖各单位、镇、村自行进行。这就无法保证培训的全面性、系统性。有同志说像这次大规模的培训咱们县上似乎是第一次,他快50岁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还有同志说他们平时工作忙根本没机会,不是组织部门要求必须参加,他们没有机会坐在这,静下心学习。

可见基层干部迫切希望培训的触角能向下延伸,使最基层的领导干部有机会听到最新的、较高层次教授的讲课;业务部门开展业务培训,多举办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能力;有可能的话希望能走出去看看,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2、培训内容适当、增强实用性。

(1)方针政策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员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学和培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学只能学到皮毛,知道中央、省市县的一些新政策、方针,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怎样准解执行基本上是靠自己理解了。大家都知道,基层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最直接的贯彻执行者。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内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做到大局与小情相结合。

(2)法律法规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干部素质,做好工作。基层干部经常要与群众打交道,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到各种法律法规。只有自己学深、学透法律法规,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各种矛盾,依法行政,取信于民。

(3)业务知识培训。不同的岗位要学习不同的业务知识,才有利于做好本职工作。

(4)形势教育培训。形势教育培训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更好的统一干部思想,解决基层干部对社会上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理解认识。有利于基层干部改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转变发展理念。

3、培训方式多样,融入感受性。

在授课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分组讨论及实践类型的课程;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授课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1、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培训内容

(1)加强理想信念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培训。这是党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党校姓党”,党校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基础,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关键。通过培训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理念。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党的政策不说三道四,对小道消息做到不听、不信、不传。真正坐下来、静下心,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把有关方针政策文件学习领会好、理解把握好,确保政治理论根基扎实,对党忠诚。让基层干部通过学习及时把握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使基层工作于中央、省市县中心工作项一致。避免出现上下政策脱节,政策不到位现象。

(2)加强群众工作的方法培训。任何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党的执政基础。在培训中加强群众工作方法的探讨和培训,有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执政为民的能力,增强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意识,让基层干部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

(3)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基层干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首先要知法、守法,然后才能做到更好地执法,推进法制社会建设。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各种新知识的培训。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升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基层干部的

综合素质。2、根据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

(1)培训时间上长短结合。继续坚持不定期地举办“短、平、快”式的培训方式,比如凤县大讲坛等,加快广大干部知识结构的全方位更新。这种方式对于快速传达各级会议精神和解答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有独到的优势。

(2)培训地点上内外结合。在传统讲座式培训的基础上,创造走出去,实地学习考察的机会,为开拓基层干部视野,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3)培训方式上传统与创新结合。在继续坚持课堂教学、在职自学等传统培训模式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步扩大和探索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借鉴无纸化普法学习模式,既丰富了学习形式,又节约了学习成本,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强化学习效果。

(4)在培训师资上做到专兼结合。根据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参训群体,建立专兼职教师师资库,分专业将教授、学者、专家、精通业务骨干纳入其中,推动干部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提供智力支持。

3、根据实际需求加强培训管理

培训工作要适应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实际需要的培训管理机制。

(1)合理设计培训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制订年度培训指导性计划及中长期培训信息,调控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之间的关系,做好培训的组织实施。

(2)强化培训考核职能。建立学习培训的考试制度,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考试,将考试成绩记入学员档案。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库,主要包括干部参加培训、在职自学、学历教育等内容,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综合成绩与干部年度考核和职位升迁挂钩。

第4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关键词】干部 教育培训 差异性 探析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93-02

一 引言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指出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能力模型,制订分类培训大纲,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为完成《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改革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充分考虑不同受训干部的差异性,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任课教师等,满足不同受训干部的差异化培训需求,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二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差异性

1.差异性

差异性指统一物内在的尚未激化的矛盾。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差异性主要指在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受训干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年龄、领域、经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此,我们应提倡多元化思维,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因材施教、分批施教,进而达到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的目的。

2.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差异性现状

随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均对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差异性提出了相关要求,这使得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界逐步认识到差异性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针对不同批次的受训干部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初步形成了对干部教育培训中差异性的关注常态,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因师设课、教学方式同一率等诸多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 尊重差异性,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1.明确差异需求,制订教学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干部教育界就开始对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培训需求的差异性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其动态性使得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继承以往的培训需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建立长效培训需求差异调研机制,适时掌握干部教育培训的动态差异性需求,按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明确差异需求,设置多元化培训内容

由于广大领导干部各自的阅历都存在较大差异,也就造成了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如高校领导干部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地方领导干部则在实践经验和应对能力方面更为出色,但两者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总体差别不大。所以广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受训干部的差异性需求后,要针对不同批次的受训干部按需合理设置党史教育、执政能力提升培训、党风党纪教育等多元化的培训内容,以此来避免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空洞、因师设课、针对性不强等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3.明确差异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经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更极大地挫伤了受训者的积极性,影响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所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针对不同批次的受训干部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广大受训干部在教学方式上的不同需求,按需采用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案例教学、交流研讨、情境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尽量避免以课堂讲授、异地封闭培训、网络在线学习等为主的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切实调动广大受训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明确差异需求,实施多元化评估

近年来,随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规范化、规模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考核方法主观性强、考核主体不明确、评估模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干部群体差异性的不断增大,过去简单的终结性评价已难以满足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要求。如党史教育可以简单通过终结性评价来了解培训成效,而对于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党性教育就难以用一次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来决定培训的成效。所以广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了解不同批次受训干部的差异性需求后,也应根据受训群体、培训内容、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合理选择多样的教育评估媒介,实施多元化评估。避免将教育培训评估简单地等同于学员答卷、撰写论文、学员给授课教师打分等流于形式的评估方式,进而达到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的目标,构建科学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体系的目的。

5.明确差异需求,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

由于广大受训领导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与发展路径、自身个性特点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广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通过培训需求调研了解了广大受训干部存在的诸多方面差异性后,应积极针对差异性去构建由广大领导干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典型先进模范人物、党校专职教师、高校专家教授等多领域、多元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以满足不同批次的受训干部对不同师资队伍的需求,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

四 结束语

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广大干部的培训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动态性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建立长效培训需求调研机制,适时动态掌握干部教育培训的差异需求,按需合理设置多元化培训内容,因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估,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但唯物辩证主义认为,差异性包含在同一性内,差异就是矛盾。所以在充分考虑差异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同一性,不能走极端,要以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0

[2]夏征农主编.辞海[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68

[3]敖祖辉.依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113~114

第5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2013年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教育部党组《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两个服务,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干部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推进干部培训工作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全年培训规模大幅增加,教学改革迈出新步伐,培训质量稳步提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09个,比2012年增加73%;面授培训学员12107人次,比2012年增加95%;其中教育部重点规划项目(包括高校领导进修班、高校中青班、职业院校校长进修班、思政班、地县教育局长班、省地督学班,以及年度重点专题项目省教育厅长研修班、主管教育副市长研修班)32期,专题项目76期,重点规划与专题项目比重约为1:2;全年培训司局级以上干部13期,483人次,高校管理干部34期,3841人次,教育行政管理干部56期,7590人次,中小学校长6期,619人次。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院实现了培训项目数、人次以及自主项目三个翻倍。根据无记名调查问卷、学员访谈等评估结果,参训学员对所有培训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持续增强干部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一)坚持把十精神学习作为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年初,按照中组部和教育部的部署要求,学院及时把十精神学习纳入培训课程,突出学习贯彻十精神主题,体现教育干部培训的政治要求,着力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年度各类班次的教学计划,突出十精神学习主线,通过集中专题培训与专题学习单元相结合、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开展了学习贯彻十精神的培训活动。一是集中举办专题培训班,系统学习十精神,上半年学院共举办专题培训班4个,培训学员1164人次;二是在所有重点培训项目中,均增设了学习十精神的专题单元,先后安排十辅导报告几十场;三是深刻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把“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重大课题纳入培训课程,通过春季、秋季大型论坛、专家讲授、课题研究、学员研讨等各种方式深化对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理解和实践推进;四是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开设“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共培训9164人次。全院上下持续形成了学习贯彻十精神的热潮。

当前,根据中组部《关于做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集中轮训工作的通知》精神,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研究部署了培训准备工作。目前,教务部、培训部正在紧张筹划即将展开的“教育部直属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集中轮训班和“部属非直管高校书记、校长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 集中轮训班。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工作方案与教学计划上报教育部。

(二)聚焦新形势,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整体提升干部综合能力

学院培训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基本原则,坚持教育部党组工作重心在哪里,学院的培训就服务到哪里;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急需干部什么样的能力,学院培训就给予着力提升。首先,在常规重点项目中,始终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聚焦新形势,研讨新任务,学习新精神、交流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思考新举措,整体提升干部综合能力,促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次,围绕《教育规划纲要》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举办各类关键岗位干部的专题培训班,通过组织学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先进地区或单位的典型经验,以及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的研讨交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订行动方案等,帮助学员提升岗位能力,增强大局意识;第三,通过重点抓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引领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筑牢人才基础。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体验式学习以及分班研讨、专题论坛等形式,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来源和深刻内涵,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第四,针对当前教育战线的热点问题,及时举办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直属高校维稳办主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依法治教等专题培训,有效维护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第五,主动服务司局,承接相关司局专题项目26期,培训人次达4000以上;在各类培训项目中开设司局座谈教学环节,积极为司局开展工作搭建调研、交流沟通平台。

(三)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需求调研,激发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点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学院在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需求导向,调研先行,全面推行需求调研制度,做到培训有的放矢,有效激发学员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其一,学院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学院培训管理部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提出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并运用问卷、座谈、社会调查等形式,对培训项目尤其是新增加的培训项目的干部需要、组织需要和岗位需求等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此为依据设计培训项目,提出教学计划。其二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力求及时准确掌握学员思想动态和研修需求,始终坚持按需施教。在培训报名和学员报到环节,学院就对学员的需求进行调研,鼓励学员提出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员的需求;加强入学学员结构分析,根据学员班级构成,不同层次干部的培训需求和党建形势的需要,精心安排党性教育课程,精心选择党性教育教师,力求党性教育有的放矢;学院还非常重视结业调研总结会,每期进修班、培训班结业,党委班子成员都面对面听取学员代表意见,对学员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切实整改,对学员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记录在案,为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课程研发,不断丰富更新课程资源,持续提高培训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干部培训需求,持续提升培训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学院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及《2013-2017年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精神,积极探索培训课程体系完善的长效机制,加强课程研发力度。其一,设立专人负责课程研发,并责成相关人员对部分课程,尤其是新开的课程进行听课,基于对教学课程的分析和建议,撰写研究报告,并刊发全院教师交流。其二,加强调研,启动2014年课程研发实施方案,根据新形势的发展以及学员培训需求,将以专业团队方式重点研发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教育管理基本理论、领导与管理科学、党性修养与廉政建设四大专题单元课程;其三,加大拓展类课程开发力度,充分调动本院专兼职教师积极性,倡导自主开发符合我院学员特点的拓展活动类课程,增大此类课程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提高干部培训科学化水平

根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要求和教育部党组指示精神,按照“一个中心、四个平台”(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为教育领导部门构建决策调研咨询平台,为教育管理干部构建教育科学研究平台,为教育干部培训构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教育系统会议和学术活动重要平台)的规划思路,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干部培训院校的奋斗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深化培训改革创的新举措。

(一)调整部门分工,推进培训科学化

为切实提高教学计划研发、教学资源开发、培训组织管理以及核心课程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探索有利于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学院去年进行了培训业务部门的分工调整,在原来培训部、远程培训部的基础上,新设了教务部、涉外培训部。新设教务部主要负责协调学院各类培训项目的规划与立项,与院内培训业务和后勤保障部门沟通生成年度培训规划,统筹学院核心课程方案与教材开发工作,负责学院培训项目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组织开展对培训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等工作;新设涉外培训部负责涉外项目和境外合作单位的开发,以及学院对外交流合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调整后的培训部职能定位于全力以赴进行院内所有面授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提高培训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二)创新培训模式,推动培训现代化

学院牢牢把握教育干部学习规律,系统总结和凝练培训工作经验,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影响的成人培训机构的有益做法,锐意改革创新,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背靠教育部优势和自身培训资源丰富的特点,探索出部长报告、司局座谈、春秋季论坛、新视野讲座等特色鲜明的培训模式;鼓励教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案例教学、小班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调研、圆桌论坛、热点追踪,选修讲座、学员论坛、学员沙龙、情景模拟等丰富多彩的现代培训方式已得到普遍运用。

一是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学院要求专职教师深入教育一线,了解和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挖掘先进经验,开发可用于培训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根据教学主题模块,聘请实践一线优秀管理者和领导者,来分享学校的办学实践探索经验。二是增加小班教学。小班教学在各培训项目中普遍开展,成为学院培训模式新亮点。小班教学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培训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小班教学中,学员能够根据关注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加强。三是加强参与式教学。学院进一步尊重和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学员资源,发挥院内外专兼职教师专业作用,整合出多种参与式教学模式,如学员论坛、专题调研、学员沙龙、主题研讨、司局座谈、参与教学等,利用学员已有经验,催化和建构新知,促进反思实践,提升综合能力。四是加强现场教学与专题调研。在各类培训项目中淡化考察环节,加强现场教学和专题调研,不断把培训教学引向深入。现场教学强化在真实工作情境中促进教与学,专题调研把以前大规模考察变为不超过3人的团队的调研小组,让学员由 “走马观花”为“下马赏花”、“扎下去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并及时启动了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保障专题调研活动深入、持续推进。五是增多选修课程。学院适当压缩必修报告数量,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在培训项目中普遍开设专题讲座作为选修课程。六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形成面授培训与网络课程优势互补教学模式。网络的发展以及MOCC的迅速推进,极大扩展了培训资源,我们及时在相关班次中进行了网络课程与面授课程互衔接,互相补充的模式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七是衔接式、嵌入式培训模式力度加大。我院承担的思政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多年来一直坚持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合作,开展衔接式培训。今年,进一步加大衔接式、嵌入式培训模式工作力度,先后与延安大学、四川大学、临沂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了合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三)坚持分级分类分层培训,不断优化培训组织管理模式

今年,学院培训干部类别更加多样,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学院针对重点规划项目和年度专题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明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科学化水平。

常规重点规划班次设置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在教学计划方面坚持不断优化,精益求精。今年学院共举办15个类别32个常规班次,分为教育行政干部和高校干部两大类,其中,教育行政干部分为9类, 包括分管教育副市长,省(市)教育厅局长、地市、县区教育局长、省地督学、县区督学、教育部新任处长、新任公务员、教育部驻外干部;学校干部分为6类,包括普通高校领导、高校中青年干部、高等职业院校领导、中、小学骨干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可以说,每一个项目均是在继承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调研,形成教学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优势显著,特色鲜明,进一步凝练品牌特色。

在年度专题培训项目组织实施中,我们一方面加强需求调研,一方面依托业务司局提供的专业力量,增加科学性,避免盲目性,同时充分发挥我院专职班主任的培训组织专业经验,做到专题培训课程设置科学、专业,组织管理科学、专业,确保培训规范、及时,有效。

(四)坚持开放办学,着力汇聚优质干部培训资源

成人干部培训需要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开放的视野,这种需求很难以一家之力满足。我院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充分整合和汇聚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努力构建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一是以开放的视野,充分整合院外各种培训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按照学院培训事业发展需要,学院有关方面不断挖掘和整合院外各类优质培训教学资源,服务于我院培训,形成了院外专家队伍,院外考察基地、院外合作单位等多方面合作支持系统,构建了开放、多元、优质、立体的培训教学格局。

二是充分挖掘学员资源,变学员为教员。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学员具有三高特点,学历高、职称高、职位高,具有三多特点,专家多,精英多,能人多,我们充分挖掘学员资源,通过研讨、交流、学员论坛等教学模式,为学员展示才华搭建舞台,也利用这一平台,发现人才,发现案例,及时把握理论发展和实践动态,及时吸纳和培养学员为教员,充实授课专家队伍。

三是加强与企业合作,跳出教育看教育,拓展学员视野。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展“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已经持续多年,先后组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承办单位完成了1000人的影子培训任务,完成了10000人的远程培训任务。目前,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项目已经成为行业品牌,对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多年来,学院一直与多家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汤森路透、联想、用友等多家企业领导人经常在我院培训项目中授课,并提供考察、现场教学等支持,丰富了教学资源,帮助学员跳出教育看教育,拓展了学员的视野。

四是积极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干部培训。学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积极利用境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开展干部培训,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2013年,在教育部人事司支持下,学院与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了高校教师发展高级研修班;与英国大使馆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在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上成功举办“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先后组织九个出国培训团组赴海外研修,全年共接待国外著名大学校长和代表来访20次,安排了6位国外大学校长为中青班和高校领导班做专题报告,有力拓展了学员的国际视野。

五是开辟院外培训基地,有效拓展培训资源。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主要面向西部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干部培训。2013年,云南基地共举办10个培训项目,培训学员1021人。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6期国学经典教育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57人。

三、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干部培训专业化步伐

(一)着手组织基础建设,推动培训组织管理专业化

培训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均有专业化要求。学院从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上着手,推动培训工作专业化。教务部负责培训项目立项,规划和评估,培训部负责所有项目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教研部一方面负责相关学科建设,目前三个教研部,社会科学教育部、教育行政教研部和学校管理教研部分别从社会科学、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三方面进行学科建设和相关领域研究,凝聚专业力量,为培训专业化提供学科基础和专业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组建班主任团队方式负责具体培训项目的实施,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和学员管理。教务部、培训部、教研部三个机构从培训流程上形成互相配合,协同合作的工作体制,推进培训工作专业化。

(二)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专兼职教师专业能力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院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力保障了培训质量。目前,兼职师资库已达上千人,学科领域分布广泛,基本满足培训需要。今年,学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师资库新增专家40人;并启动新一届兼职教授聘任工作,经过认真筛选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选聘了69位专家作为学院第四届兼职教授,比上一届新增7人。

学院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分布在三个教研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培训组织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训专业化的重要保证。学院积极倡导本院专职教师开展科研、培训、教学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依托培训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舞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目前,在各培训项目中普遍开展的小班教学全部由我院教师承担,一些教师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名师,深受学员欢迎;2013年,学院承担了国家重大招标课题“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研究”,二十多位本院教师深入学员、深入教育一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研工作,目前形成了近50万字的阶段研究报告,为推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年,学院还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加强教育智库建设,依托在院学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咨询报告16期,报送教育部,进一步发挥了咨询平台作用。

(三)加强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动培训教学工作专业化

坚持专职班主任带班工作,一直是我院培训工作鲜明特色,也是学院培训专业化重要保障。专职班主任由教研部专职教师担任,在我院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专业作用,他们参与教学计划起草制定,全程主持和参与培训班的各项教学活动,做单元学结工作;组织并参与学员课题研究活动,收集有关信息撰写专题简报;做好培训班管理服务工作,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对学员培训情况进行考察,为学院培训鉴定提供基础材料。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专职班主任发挥了专业优势,一方面确保了培训教学活动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起到管理学员、组织学员、指导学员的作用,成为学员认同学院工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规范培训环节,促进培训组织流程专业化

作为专门负责承担教育系统高层次管理干部培训的院校,我院培训工作具有量大,专题各异、类型多,长短不一,委托主体多元等诸多特点,除去短期寒暑假外,学院每天基本上都有5-6个培训项目,400-500余人同期在院受训,住宿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针对这些特点,学院坚持规范办学,细化每一个流程,向环节要质量,办圣洁的培训学院,不断提升培训流程的专业化。每一个培训项目,从立项、到筹备、启动、学员报到、教室布置、开班、运转、结业,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要求做到专业,规范;运转期间,每一个教学环节,如报告、研讨、现场教学、学员论坛、学术沙龙等,也都是责任到人,并有明确的组织流程和规范要求。规范的培训环节以及流程的细化,保证同期在院的多个项目都能运转有序,学院整体培训工作有条不紊。

(五)改革教学评估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更专业、更科学

学院进一步改革教学评估,完善管理机制,开展培训全面质量评估,从培训设计、实施、管理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问卷评估、访谈评估、座谈评估、网络评估、追踪评估等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学员的真实感受,对培训的课程、计划、组织管理、班主任工作、保障支持、后勤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测评,及时形成综合性的评估报告,推动培训工作不断改进,确保培训工作更专业,更科学。

四、强化精细管理,

全面加强学风建设

(一)立足制度建设,推进培训管理规范化

高质量的培训是建立在高标准的制度体系和高水平的基础能力之上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学院从建设一流培训院校的目标出发,全面梳理了各种管理制度,通过“废、改、立”,构建了一套适合学院特点、符合现代培训理念的规章制度体系,推动培训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培训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学院培训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是学院开展培训工作纲领性文件,对组织管理原则、课程、教务、班务、经费等各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二是修改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学院细化了班主任工作流程,从学员报到、主持报告、组织专题研讨、记录工作日志、撰写简报等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引导班主任工作不断专业化、科学化。三是重新修订了《学员守则》,年初,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讲话精神,对原有《学员守则》作了修订,增加了对学员就餐及相互交往方式的具体要求,明确提出“三禁”,即严禁同学间公款送礼、公款支付各种消费活动、公款相互宴请。年中,根据中组部《规定》要求,再次修订完善了《学员守则》,逐条落实《规定》要求,对培训纪律、学习要求、赴外地考察、训外生活和同学交往等均提出严格细化便于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四是出台拟定了一系列新的新的规章制定,对各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如若干教学环节规范要求,班委职责规定,学员通讯录管理,班务、教务基本流程等,培训工作制度化程度显著提升。

(二)加强学员管理,推出“1+1+2”培训管理组织模式

以学员自我管理为重点,学院创新了培训管理模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1+1+2”培训管理模式。即:一个学院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一个培训部加两个培训管理团队,包括班主任管理团队和学员班委会党支部管理团队。学院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副院长为组长,教务部、培训部主任和总班主任为副组长,各分班班主任为成员。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下,学院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对培训班工作全面负责。培训部负责培训项目的统筹管理、组织实施,两个培训管理团队既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员培训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班委会作用,调动学员严格要求、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员之间关系融洽、真诚。

(三)全面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勤学自律新风正气

学风建设从根本上制约着培训质量,教学管理从整体上反映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学院在长期培训工作中确立了“严格培训管理,建设优良学风”的管理理念。

一是以入学教育为契机,重视培训第一课。学院高度重视学员入学教育,每年春秋季集中开学及各专题培训班开学,都以全体会形式,针对不同班次学员特点,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明确培训纪律、强化研修要求,帮助学员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学院利用培训第一课,结合之前学员管理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及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典型案例,对学员各项纪律作重点强调。同时充分发挥学员班委会和学员小组作用,将《规定》要求细化为具体管理职责,通过签订责任书、保证书等,促使学员将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有效结合,引导其自觉遵守各项培训纪律,自觉营造良好学风和作风。

二是以关键环节为抓手,不断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员考勤管理。新修订的《学员守则》进一步细化了学员考勤管理要求,突出规范性、操作性。学院明确规定学员考勤采取自查报告和抽查相结合方式,严格履行请假制度,每周对每个培训班不定期抽查2至3次,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对缺勤学员实行约谈制度,考勤情况如实记入结业鉴定。学院明确规定培训工作归口教务部、培训部统一协调管理,院内外任何部门及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在教学计划外组织学员开展集体性活动,为学员在院期间不受干扰、专心学习设立防火墙。学员实地考察严格按方案确定的调研内容和路线开展调研,学院不组织参加与调研考察无关的旅游和娱乐活动,按照朴素和节约原则在考察学校内按标准安排住宿和工作餐。教师要模范遵守《规定》,不以各种名义宴请学员,不参加学员宴请,不收受学员各种方式的纪念品和礼品。

三是以关爱学员为内容,有禁有疏活跃生活。加强学员管理既要“禁”,也要“导”,让学员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有张有弛,使学员有充实活跃的校园生活。为此,学院下力气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为学员开辟学术中心;安排了新视野讲堂和其他专题讲座,请国防、外交、养生、国学、摄影等方面的专家传授知识;每周安排文体活动;定期播放电影和安排学员聚餐,增进学员之间感情交流;每学期组织一次学员趣味运动会,同时组织太极拳、广播操表演、游泳等比赛,使大家在丰富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这些安排,大大减少了学员之间的相互宴请等活动安排,但学员并未感觉培训外生活因此枯燥乏味,反而感觉更加丰富充实。

第6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近年来,__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始终坚持干部教育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大胆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的制度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尝试,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实践培训专题设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拓展师资队伍建设等“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制度体系:

1、在培训专题上,建立起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差异化实践锻炼内容体系

实践证明,以干部成长阶段性特征为导向,开展个性化的实践锻炼专题培训是提高干部教育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从2005年伊始,__市以加大干部教育实践锻炼培训分量为重点,不断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市委党校主体班中,针对不同类别干部岗位职责和成长经历,设计实施个性化定制培训。如,对于中青年后备干部“80后”居多、普遍缺乏严格党内生活磨炼和复杂社会环境考验的问题,通过开展党支部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教学,解决新时期中青年干部在思想、经历和情感存在的“缺项”等问题;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视野不够开阔的乡镇基层干部,组织开展到省内外等先进地区实地考察的“视野教育”;对于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立场弱化等倾向问题,通过开展“情感教育”,使学员在访贫问苦、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培训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

2、在现场教学上,建立起以需求为牵引的多样化实践锻炼基地体系

__市立足实际教学需求,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用七年的时间,先后建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国防教育等8大类30个现场教学基地,先后进行现场教学240多次,累计培训12万余人次。实践充分证明,依托现场教学基地开展教育培训,对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提高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现在,现场教学基地已经成为我市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紧密联系实际开展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各级各类干部进行现场学习、调研和实践的重要阵地。

3、在培训师资上,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实践锻炼教师队伍体系

教师是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__市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经过挂职锻炼、实践调研能力较强教师,担任主体班次的主讲教师。从2005年起,先后选派了13名市委党校骨干教师到乡镇基层挂副职锻炼一年,还明文规定每开一门新课,教师至少要去1-2个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开展“基层为我提课题,我为基层送学习”等活动,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完成20天的调查研究工作量,其结果与教师绩效考评挂钩。目前,市委党校主体班次的主讲教师中,至少有5%是经过下派挂职任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近些年,__市每年坚持由市人才专项资金和市财政拨付20万元,专门用于市委党校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本土师资力量。市委党校已拥有省级名师1人、市级名师2人、校级名师11人。同时,加大了对有实践经验党政领导干部和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兼任培训教师的选聘比重,市委党校兼职培训教师现已占总数37%,呈历年上升趋势,师资队伍构成正由以专职为主向以兼职为主过渡。

一项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靠实践来检验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制度是否能有效实施,也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推动。__市紧紧抓住培训需求调研、教学实践管理和实践培训评估等环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制度的有效落实。

1、大力开展“一选两带来”培训需求调研

准确把握工作和个人需求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实践中,__市始终坚持“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坚持把实践锻炼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备环节和逻辑起点。2007年,创建了“一选两带来”培训需求调研制度。“一选”就是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不同类别层次干部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倍数于选择培训课程要求的实践专题,由干部自主选学;“两带来”,就是发放带来“培训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和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问卷。通过对“一选两带来”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梳理与分析,坚持问题导向,顶层设计生成实践锻炼培训项目和教学专题。七年间,共发放问卷1万多份,依据问卷调研结果调整教学课程年均30%左右,有效地确保了培训需求有的放矢、合理对接。

2、严格规范现场教学基地实践

锻炼全程管理__市在市委党校一直坚持严明的现场基地教学管理方式,全程由包班副校长和班主任跟班教学。在学前,由市委党校主要领导与包班副校长共同研究确定教学考察学习路线,并对学员进行预培训,让学员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及应遵守的纪律;在学中,严明纪律,未经校委研究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考察路线、不得擅自离队、不得超标安排食宿;在学后,包班副校长和班主任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从近些年现场教学基地的应用情况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地区各级干部院校各类培训班次的现场教学需求,没有出现过一起违纪行为。

3、坚持进行实践锻炼培训量化评估考评

多年来,__市在市委党校建立校委评估小组,将理论教学量化考评工作引入实践锻炼培训之中,创建了“一听一看一评议”制度。即,在培训结束后,通过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实践锻炼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员撰写的调研文章看实践锻炼的效果和成效,通过学员调查评估问卷评议实践锻炼的不足和问题。经市委党校校委评估小组的考评,对整个实践锻炼的专题设计、师资配备、施教方法、组织管理、服务保障等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实践锻炼培训评估专项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建议,为全程培训提供借鉴。

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如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作风不正,那党的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如何发挥实践锻炼对提升干部素质、培养优良作风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要的课题。目前,__市在实践锻炼培训工作中还面临着实践锻炼岗位欠缺、实践锻炼教师队伍经验不足,实践锻炼考评指标不够全面等与从严治党、从严教育管理干部的新常态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下功夫加以解决:

1、建立阶梯式实践锻炼岗位培训制度,着力解决“在哪培训”的问题

随着实践锻炼培训的逐步推广,存在着实际岗位与逐年递增的实践锻炼需求岗位不相匹配和吻合,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群众工作、招商引资、应急处理、新闻媒介等岗位资源有限等问题。为此,应将干部教育的实践锻炼培训放在干部培养的大框架下统筹谋划,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干部实践锻炼平台。每年,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根据参训干部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位层级,与相关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设定实践锻炼培训岗位,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优秀青年人才等分批次地开展跨层次、跨部门、跨单位实践锻炼,形成干部梯次性岗位培训机制。

2、建立以兼职为主的师资培训制度,解决“谁来培训”的问题

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业人员来引领操作。而目前,__市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训主要是由办学机构的包班副校长和班主任教师来承担,实践锻炼培训只能当作理论教学的补充,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因此,应将实践锻炼单独立项,建立干部教育实践锻炼培训项目专家组,遴选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及承担干部实践锻炼工作部门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等,对干部教育实践锻炼培训项目进行专业化设计和指导,通过制定培训大纲、优化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效果评估等流程管理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融会贯通。

第7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 阳谷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15-02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阳谷县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的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专门对阳谷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抓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实现干部培训工作实效的大提升。

一、阳谷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1.齐抓共管,加强培训管理

为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效果,县委成立了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总揽培训全局,提前预谋、积极组织实施,全县各系统、各部门年初制定学习计划上报组织部备案。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针对部分干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差、纪律性差的问题,加强管理。

1.1实施人性化培训。每一个班次的培训下两次学习通知,第一次是预备通知,告知各单位这次培训的性质、课程、时间、期数以及每期的参训人员名单等内容,让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做相应调整后上报组织部。组织部门根据各单位的上报名单,结合党校办班条件,下发正式通知,通知到每一名参训人员,告知其参训相关内容,准时参加。

1.2加强班次纪律管理。县委党校设置跟班班主任,负责班次的日常管理,从吃饭住宿到课堂纪律,不间断跟班管理。组织部门结合县委党校跟班班主任,重点查替学人员、无故不到课人员、上课不注意听讲人员等。

2.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2.1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作用。针对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政策的学习和传达,干部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等方面问题统一到县委党校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对象为阳谷县科级干部、村支书、村委主任、入党积极分子等。积极组织党校教师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精神解读等方面的宣讲。针对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的教育,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重新整合资源、充实人员,使乡镇党校焕发新活力。

2.2搞好外派实地调研学习。前几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协调下,借助外地党校,组织科级干部赴外地学习、调研。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临沂红色革命纪念基地、孔繁森纪念馆等实地学习,接受革命理念再教育。外派实地调研学习回来后,要求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写学习体会或者调研报告,由县委组织部负责验收、把关。

2.3各单位自行组织学习。针对如何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专业技术技能、更好的服务群众等问题,采取了各单位自行组织培训和自学的形式,由组织部备案。

3.更新培训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3.1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近年来,阳谷县委组织部在党校先后举办了全县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全县农村支部书记暨第一书记培训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等20几个专题研讨班,满足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提高了广大干部服务发展、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3.2推荐优秀干部外出学习。推荐了一大批青年干部参加上级组织部门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省委党校党政干部研究生班、省委党校专业理论研究生班、省委党校教师进修班、省委党校理论骨干班等几十个班次,围绕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据调查显示,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4.1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阳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上讲台”的基础上,形成了短期培训班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讲党课、科局负责人或者专家讲授部门业务课、优秀乡镇领导人谈经验、优秀支部书记或者带头人典型发言等机制。例如,在阳谷县委党校举办的全县农村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培训班上,县委书记、县委常委等县级领导干部都做了专题报告,聘请相关部门,如税收、财政、法律、卫生、经贸、计划生育、金融等主要领导以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授课、聘请部分优秀街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作专题报告,全县优秀党支部书记作经验交流发言,效果就很好。

4.2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满足广大干部和党员的需求,在我们的协调下,阳谷县委党校在一些专题培训班上采取了“外请名师授课”的做法,聘请省高校和省委党校知名教授20余人次,市委党校知名教授40十余人次,聊城大学教授10余人次,还邀请外县的优秀干部、优秀支部书记来阳谷党校谈经验和体会。这样既丰富了广大参训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强了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得到了社会和党委的一致好评。

4.3继续实施送教上门的宣讲方式。由于基层面对的群众、一线党员干部,他们迫切理论来解决工作中疑惑,且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且时间靠的紧,同时把他们调到党校统一培训不但难度大而且不现实,在县委的同安排下,由宣传部、组织部牵头,会同阳谷党校,从各单位选调优秀人员组成宣讲团深入企业、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送课上门。据调查显示,效果显著,社会反应良好。

二、阳谷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分析

1.部分干部对学习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培训工作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有一部分干部对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主动性差,其原因在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偏重任用、升迁和调动等项工作,忽视了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对抓培训工作思想不够重视,工作上力度不够强。这样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受训人员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测验衡量,对受训后缺乏跟踪管理。

2.干部培训的方式陈旧。我们依旧是以“满堂灌”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方式陈旧,缺乏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在 “您认为当前影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最主要的原因”这样的问题,69.4%的人选择了“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参加学习”,这说明了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员干部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两项就占到了78%,这说明了学员参训认知上存在问题。因此,下一步干训工作的重点在于改进管理方式,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3.培训理念的陈旧。当前的培训工作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上面安排什么就组织培训什么”,“以前怎么培训现在就怎么培训”,培训理念的陈旧。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您最想通过培训提高哪些能力”问题,回答组织协调能力206人占57% 、“科学决策能力”的198人占55%,政治鉴别能力185人占51%,依法行政能力181人占50%,分析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177人占49%,这说明了我们阳谷县的干部面临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感到十分棘手,办法不多,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践的变化决定了干部学习内容的变化,我们要紧跟不断变化的学员需求。

4.师资力量亟待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要搞好,必须要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保障。硬件设施即教学场地、教学设施,软件设施即雄厚师资力量,合理的教学计划,严格的考核的制度等。培养干部的能力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与关键。这要求教师既要自身业务素质强,还必须懂干部语言和领导心理,能与学员有效对话相互学习、思想交流,并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牢牢地控制住话语权和引导权,对学员进行启发式教育。由于软件设施的提高不像硬件设施那样见成效,中共阳谷县委党校师资力量仍然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三、对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多搞调研,摸清干部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当前干部的总体需求具有一致性又有巨大的差异性。“建设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这个总体需求主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上、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本职工作的热切期待上、实现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上。当前干部的需求又有巨大的差异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对党校教学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在“您最想通过培训提高哪些能力”这个问题选择上,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间选项就有所不同,县直机关干部选择“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比乡干部多,在“分析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上则相反。针对“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的培训需求,应当认真搞好调查,摸清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培训。

2.加强领导和管理力度,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从学员角度讲,一些领导确实工作繁忙,日常事务繁多,上级检查、业务目标考核应接不暇,有些工作又必须亲自办理,他们是想学习却又不放心工作。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不重视学习,抱着“混日子”的想法,着“功利主义”想法,抱着“看透一切”的想法,工作对付,学习应付。这需要加强管理,严把学习关;从培训的角度讲,一是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紧跟形势要求紧贴时代脉搏,及时更新党员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解决领导干部急需的案例指导,尽量满足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提高实用能力的渴望。

第8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模式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培训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在培训中出现了抓小放大、包办过多过细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施教机构对培训需求缺乏统筹;干部所在单位及干部本人对培训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培训效果差,存在学员学用脱节现象。干部调训部门对干部参训计划不做统筹,引发了多头调训、重复调训、多年不训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干部教育培训各主体间统筹协调不够,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不协调造成的,这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达不到培训效果,又使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融合及合理利用。需求调研分析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按需施教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从培训管理部门到培训施教机构都很少能够全面的进行需求分析,存在对干部的整体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对干部的培训经历缺少分析、对干部的近期培训需求缺少更新,缺乏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忽略了不同岗位具体要求和公务员个人特征的差异性等问题,从而使得培训内容安排传统单一,存在着“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并存在培训内容异化现象。培训计划主要基于行政管理实践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来安排,而不是以实现组织战略为目标来制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从而使培训实效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现阶段,培训质量评估主要由培训机构自主评估,大部分局限于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教学实施环节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估,缺少管理部门、用人单位等组织部门对培训质量的评估和培训效果的反馈;在仅有的学员评估中依然存在指标设置针对性不强,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不高,属于封闭式评估,缺少贯穿于教学培训工作全过程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使得评估流于形式。对培训的评价多数停留在“效果不错”,“收获颇多”等状态,那么究竟哪里不错,收获在哪里,没有明确出来。公务员培训工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如果公务员培训缺乏完整的体系,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为基础,不仅无法实现既定的培训目标,而且还使培训投资白白浪费,甚至还会使公务员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在培训设置没能很好地结合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发展战略、工作重点和可用培训资源等现实条件,致使培训不能为政府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与提升竞争力服务。在培训成果转化方面,因缺乏同事、上级领导的支持,使得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并不能有效的运用于实际工作,导致培训效果无法实现等等。现阶段培训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与学员管理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教务教学不深入班级,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员的切实体会和需求。上述问题具体应该如何解决,笔者通过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教学团队的不断交流和探讨中,逐步进行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模式创新研究。

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改革模式实证研究

笔者以辽宁行政学院于2011年3月初举办的“县域产业集群专题研讨班”为依托,重点研究探索培训计划生成模式、培训需求调研模式、培训教学计划形成模式、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模式、培训效果评估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提出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1]如何既能提高和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是重点专题研讨班培训计划生成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县域产业集群专题研讨班”培训计划生成,首先,由业务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共同商讨确定培训主题初步意向。其后,共同就专题研讨班的选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同时到省政府有关部门就专题研讨班选题和内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形成了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为县域产业园区主任,培训时间两周。研讨班培训计划生成模式实现了一种由培训管理主体和培训实施主体联合主导的重点专题研讨班培训计划生成的新模式。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需要进行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原则,项目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首先要求相关人员做好调研前期的相关知识准备工作,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初步了解,从战略高度,系统的把握国家、省里的要求与园区现实建设的差距;其次,到省内三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就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园区建设的需要和学员自身的需要。再次,对实地调研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就相关问题与省直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组织发展规划与组织需求。最后,学员在培训期间,针对学员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发展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深入调研,并做好理论分析。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相关项目人员进行培训需求基础分析———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学员深入交流———业务主管部门座谈交流———学员问卷调查的需求调研模式。这种调研模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以及学员的个人需求,从而为有效的开展培训奠定基础。

原有专题研讨班的教学设计基本上由下达或委托部门主导来完成,培训机构仅做操作性修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培训教学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专题研讨班”实践中,教学计划在前期深入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形成初步方案,而后邀请省直主管部门领导及相关业务处室的负责人和学院研讨班项目组的成员共同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确定方案。由此,实践创新了一种研讨班培训教学方案形成的新模式,即根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并经充分讨论形成初步方案———邀请业务主管部门完善方案———形成具体实施方案。一般来说,现行各种培训班的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模式,都是由培训机构的一名中层领导总体负责,同时指定人员分别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和班务管理工作。然而,这种实施模式与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管理项目化的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为此,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研讨班”实践过程中,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模式采用了项目制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首先,建立由不同职务等级人员构成的分工细化的教学管理团队,采用项目制的运行方式,负责研讨班的全部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又邀请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研讨班的各项活动,负责对学员进行政策法规和产业指导方面的顾问咨询工作。通过逐步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模式:即实行“建立教学管理团队+项目制运行方式+专家指导”的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模式。这使得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全面的满足学员需求和为学员提供指导和服务。#p#分页标题#e#

第9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鄯善县按照干部教育五年发展计划和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整合资源、注重质量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师队伍日趋优化,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1、阵地资源整合不够。近年来,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场所、设备等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区域优势、合作交流、优势互补等方面探索实践不够,致使培训资源难以共享。

2、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以县委党校为例,现有人员15人,其中管理、后勤人员11人,专职讲师仅4人,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与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多样化、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等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讲的不好讲、听得不愿听”,培训过程中机械“灌输”多、教学互动少,理论宣讲多、联系实际少,在讲课艺术性、语言趣味性和知识系统性、内容针对性上较为欠缺,有的老师在各种班次的教案多年一成不变,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独到的观点和见解,缺乏艺术,缺乏新意,缺乏吸引力,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培训是被动式的。

3、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在培训方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行的是你讲我听、你读我记、上面讲讲、下面听听、记记笔记、写写心得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育培训内容上,长期偏重于政治理论等传统内容,忽视了市场经济、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等新的专题知识的培训,没有根据干部职业、年龄、文化、心理特点和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适应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急需的业务知识培训没有跟上,存在“一个单子吃药”的现象,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队伍的知识需求,不能很好体现教育培训的全面发展。培训内容单一滞后、形式单调、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成效,成为制约干部培训质量和效益的瓶颈性因素。

4、办学特色不明显。近年来,鄯善县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逐年扩大了培训规模,增加了培训班次,平均每年要培训600—1000名党员领导干部、后备干部,达到了大规模培训的目的。但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培训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上,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对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来推动干部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效益最大化的探索上力度不够。

二、原因分析:

1、探索创新不深入。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量与质的统一是各级培训机构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因受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师资队伍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培训机构有心无力,对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开发培训模块、工作探索创新存在畏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拓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2、师资结构不合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培训工作中干部知识“需求”多样化与干部教育“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新的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对我们的党政领导掌握新知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目前干部教育师资队伍骨干教师后备力量储备不足,教师知识面狭窄、单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知识优势往往在政治理论方面,教育的内容也主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广大干部急需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实际应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补充,导致“学”与“用”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训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3、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方面,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简便、易于操作的评估体系,由于对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未能进行科学评价、评比,兑现奖惩措施,无形中弱化了培训机构的责任意识。在师资队伍管理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奖惩机制,教师既无压力、又无动力,无法充分调动和激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部分教师满足现状、客观上助长了消极、懈怠的心理。在教育培训的质效落实上,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脱节的现象,滋长了培训学员中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不良倾向,有的参训干部把培训过程变成交朋友找关系的过程、联络感情的过程,把干部培训场所当成了“疗养院”“度假村”,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三、对策建议: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进入了突出能力建设和质量效果的攻坚期、转型期、发展期,干部对培训的需求从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机制到培训基地建设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干部培训工作的创新,努力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时代特色的干部学习培训体系。

1、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阵地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强基础建设。要牢固树立树立质量效益的观念,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投入是最具有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的重要意义,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目标,切实加大对干部培训机构的投入力度,在软、硬件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封闭式教育培训、管理模式。针对当前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基地资源,在改善培训机构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统筹校舍建设、实践基地划拨等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建立集日常教学、封闭管理、实践体验为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努力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综合教学、服务功能,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科学准确定位培训机构发展理念、方向,依托现有资源,在突出办学特色、培训规模、教学质量上做文章,并积极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区内外著名教育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开展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拓宽急需、紧缺的专业知识培训,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上挂著名培训机构,横联本地涉农部门、教育基地,辐射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的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服务。

2、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

一是落实知识更新机制。实施干部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分期分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采取外出培训、专题培训、业务交流、学历培训等中、短期培训形式,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培训机构学习培训,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鼓励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业务创新,教育引导教师及时涉猎理论前沿信息,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教学研究、交流,以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方永刚同志为楷模,当好干部、群众“政治翻译”,用宣讲的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充分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同时,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每年要确定一定数量的调研课题,积极开展理论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承担重大科研课题,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三是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需求,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选聘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资源库,并通过加强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努力促进优质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四是要优化整合教师资源。在全地区构建大培训体系,按照地县联动、统分结合的原则,根据培训模块需求,在全地区培训机构进行合理整合,结合教师自身优势,精心优选政治理论宣讲、涉经涉农知识培训、专题研讨、实践体验等专业教师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选树专业典型,在继续强化提高培训的基础上,对县级培训机构教师进行分专题培训,保证各培训机构在每个专业领域、学科范围都有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并对培训效果、授课质量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对专业教师讲授、学员反响进行跟踪了解、科学评价,坚决避免重复老套,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以增强培训质量为核心,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

针对当前干部培训需求差别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以适应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为重点,加强培训需求分析,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积极推进培训模式的创新,推行专题讲授、现场教学、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保证理论宣讲有亮点、知识培训有重点、实践体验有特色。一是要选准“切入点”。继续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积极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头脑的新途径,把理论培训课堂搬到时展和改革的前沿,实行教师跨地区讲授制度,从全地区党校系统优选理论水平高、学员反映好的授课教师,组建相对稳定的理论宣讲团队,两县一市的政治理论培训均由其承担,并适当扩大聘请区内外资深专家授课规模,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及时下载刻录专家学者的理论宣讲,定期更新干部培训资源库,学习领会最前沿的研究理论,突出理论培训的系统性、前沿性、生动性、实效性,增强理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确保学员每次听课都有新的收获。二是要关注“兴奋点”。要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着力解决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特殊需要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推行个性化、差别化培训,重点加强素质与能力、技能与素养、领导艺术与心理健康、涉经涉农知识培训,在课堂讲授、专家辅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等新方法,推广“菜单式”选学,力争解决以往培训中的教学内容雷同、培训方式单一、学员吃不饱、不解渴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学习需求,实现由一般知识技能培训向综合素质的教育转变,从“要我学”的点名调训向“我要学”的按需培训的转化,从应急培训向系统培训转化,在培训中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干部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同时,开设网上学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积极搭建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鼓励干部自主参加各种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灵活性,满足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三是要挖掘“闪光点”。运用头脑风暴、拓展训练、情景模拟、参观考察、现场体验等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把教育培训同调查研究、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推行体验式教学,要求学员培训前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搞好调研,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培训中除专家学者释疑解惑外,着重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努力思考,相互启发,引导广大干部认真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真正把理论上的提高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干部,把学习上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实践、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实现教与学互动、知与行统一,实现干部由执行型、封闭型向通才复合型、开拓创新型转变,使学员的知识在课堂讲授中拓展,思想在现场体验中升华,认识在互动研讨中深化,培训质量和效益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