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财务与财务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与财务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与财务管理

第1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0)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确保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企业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战略,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功能,才能确保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需要以自己所处的经济、政策、行业完善度以及企业的财务和管理者的能力等环境为依据,科学分析,然后制定并实现财务战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文章主要探究了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下财务战略管理的规划以及实施控制。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战略管理;规划;实施;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18-03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付兴梅(1975-),女,四川德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为品牌营销和现代财务,这种经营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产、制造、销售”的经济理念。也就是说,加入一个企业的整个运营情况出现了危机,则它的品牌也出现了不良情况,进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出现了一定的风险,最终无可避免的影响整个企业。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管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的实现和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的利益。财务管理在传统意义上指狭义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日常使用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核算职工薪酬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当前的财务管理结合了现代战略管理的财务战略思想,所以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财务目标的实现,并且促使企业财务战略的管理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企业需要以自身的经济、政策、行业环境以及企业的财务和管理者的能力为依据,然后科学分析,制定财务战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需要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也需要有自己的战略。所以,在整个循环系统中,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中的核心战略,提供资金给企业战略,并且提高经济活动的价值,然后实施管理。战略管理属于风险管理,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从长远的角度把握各种潜在机会,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从战略的角度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财务战略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下财务战略管理的规划和实施控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下的财务战略管理规划

1.财务战略管理规划的总原则

企业财务战略指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实际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并统一于企业总战略,促使企业管理实现战略目标具备稳定基础。企业首先要对全局性和长期性进行考虑,依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财务管理战略,指导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采购和生产计划等。财务战略方案制定的情况影响着企业将来的财务活动。制定财务战略也要对企业运行过程中财务风险和企业受益、负债和盈利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和解决,实时控制和调整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过程,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以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为了保证有效和合理的财务战略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选择的财务战略要适应和协调经济周期;选择的财务战略要协调产品属性;分别建立阶段性的财务战略;实施的财务战略要匹配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2.对企业选择财务战略有影响的因素

财务战略管理分为:筹资战略、资金管理战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企业需要结合市场选择和实施财务战略,充分考虑市场中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因素,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法律环境

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税收和财务法规等相关法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需要遵守不同的法律,所以企业面对的约束和保护也有所不同,进而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时,也要充分了解其他组织形式对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然后制定战略方案。

(2)经济环境

企业所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等也会对企业选择财务战略产生影响。国际和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政府在不同经济时期实施的计划、金融等政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等都会对企业选择财务战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企业选择财务战略时一定要重视经济环境的影响。

(3)金融环境

因为不同的体制和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域具有不同的经济环境,致使其具有不同的金融环境。企业的财务活动,例如投资、融资等的实现需要借助金融环境,所以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影响企业选择财务战略。我国的市场经济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导致金融市场也不够健全,因此金融机构的种类、数量、业务、服务质量等的发展情况对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也持续变化,所以需要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企业需要充分考虑金融环境中汇率、利润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然后再制定和实施企业财务战略。

(4)税收环境

企业选择财务战略也受到税收环境的影响,税种不同,税法针对其涉及的具体经济业务情况有不同的规定,征税范围的不同、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税收组合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所以企业也要充分考虑税收环境对财务战略产生的影响,然后选择制定财务战略。

(5)政府的产业支持

政府如果支持某一产业,通常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些扶持政策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所以企业也要充分考虑政府方面的因素,然后再制定财务战略。

(6)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有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等,这些对企业选择和实施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情况和效果有决定作用,如果企业内部结构足够成熟和高效就会促使企业实施财务战略获得良好的效果,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达到最好。所以,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7)产业结构

企业所在的产业的机构决定了企业的选择和约束范围。有些产业选择很少,约束很多。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此种经营此种产业的企业只能产生正常的经济利益,回报不会高于成本很多,可是如果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并不激烈,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少的约束,如果做出正确的选择,还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所以企业也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然后在进行战略规划。

(8)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制定财务战略计划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决定于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规模越大,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计划就更加困难,实施起来也更复杂。企业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规模,然后制定财务战略管理。

(9)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会面临不同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在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和战略管理的管理思想相结合,充分了解企业在不同生命时期对企业选择财务战略产生的影响,进而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适应该阶段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更好的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

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面对的环境、问题都不相同,所以不能自始至终制定一种战略,而要具体分析每一个阶段,然后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规划,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划,更好的实现财务战略目标。

(10)企业的成本

企业选择制定财务战略直接决定于成本。成本指的是完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的相应的代价。企业的成本包括:战略成本、入场成本、生产经营成本。战略成本指企业制定选择财务战略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入场成本指的是企业想要进入某一个产业需要付出的代价;生产经营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为获得某种利益而付出的代价。制定的财务战略带来的价值利益决定了战略成本的高低,一般财务战略的价值高,战略成本就高。企业将要涉足的产业领域决定了入场成本,不同产业面临的不同情况也深刻影响了企业选择和制定财务战略。通常,产业具有越大的吸引力,其入场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其面临的选择也很少,所以制定财务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产生了生产经营成本,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就会带来更大的经营效益,也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因此,不同成本范畴涉及不同的内容,所以具备不同选择制定财务战略核心。

(11)企业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影响企业选择制定战略主要在于,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科学性会对企业制定运算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判断未来产生影响;预算编制基础科学性会影响预算所采集计划的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的偏差产生影响,进而对预算结果是否正确产生影响,促使企业正确认识实际情况,制定良好的财务战略;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制定选择财务战略。企业需要依据预算结果制定财务战略,所以预算管理的情况会对企业选择制定财务战略产生影响。

3.企业选择财务战略的对策

在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各项因素之后,企业想要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就要对各项因素机会进行合理利用,并且解决各项影响因素导致的不良影响。

(1)应势策略

此策略就是顺应时势,遵纪守法,以经济和金融环境,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充分认清企业自身的状况,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确,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管理方案。

(2)成本领先策略

成本领先指企业将经济成本降到竞争对手成本之下。这样一来,即使竞争企业生产类似的产品,也具备成本优势。此策略指企业面对一样的环境,生产一样的产品时,也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同一个行业中生产类似的产品时,各种不同的获得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途径也会引起企业成本差异。生产要素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投入的劳动、资本、原材料等。一个企业如果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得到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生产要素,就会具备较低的经济成本。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获得低成本要素的成本,需要比这些要素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企业运用成本优势时,要充分考虑优势的成本以及优势将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企业的产量也会对生产要素的获取途径产生影响。如果企业的产量较高,可以以市场份额赢得原材料或者供应产品的优惠。

企业管理业务的不同技术也会对成本优势产生影响。企业如果具有较大规模,就很有可能具有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机器、计算机或者其他业务管理的工具上。所以即使规模相同的企业,也会因为技术差异引发成本差异。

企业选择的行业、销售的产品以及服务也会对产品的相对成本定位产生影响。如果企业战略以成本为导向,就会选择比较简单的标准产品,此种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销量较大,所以大量销售会有效降低成本。

(3)和企业产品经济周期相适应的对策

市场环境具有周期波动规律,当市场发生波动时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所以,企业要依据市场发展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如果整个经济处于低迷状体,企业制定和财务的财务战略是紧缩型的,可以出售不用的厂房等;如果经济处于恢复状态,企业制定和采取的财务战略是扩张型的,可以将产品价格提升等;如果经济处于繁荣后期,企业制定和采取的财务战略是稳定型的,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4)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对策

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就要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可以加大投资基础项目,促使企业基础项目在行业内的领先性,进而对企业财务投资的战略进行调整。也要加大创新财务制度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减少高投低产的项目,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

(5)和企业产品属性相匹配的对策

产品属性策略也就是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时期风险相适应的对策。一般企业发展很有规律,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充分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进而制定与特点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6)阶段性的财务战略对策

企业依据自身的财务目标制定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以企业即将进行的经营过程制定长期的财务战略方案,此方案要对企业将来的发展有指导作用,也要全面长远的思考判断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和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以及地位相结合,对将来可能面临的环境进行估计,进而可以更好的将财务和管理目标完成。然后,以会计分期为原则,将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并以长期财务战略方案为基础,详细制定每一个阶段的具体财务方案和规划。最后,制定每一个阶段经营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且以具体的财务指标为标准描述完成目标的情况,最终将这些整合成企业财务预算报表。

(7)加强预算管理的策略

企业实施财务战略规划离不开预算管理,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预算管理技术的操作影响着企业规划财务战略。所以,建立健全预算体系,加强管理预算,有效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可以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参考给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二)实施控制财务战略

1.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的过程

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的过程有两种,一种是:依照计划实施制定的战略方案、以方案内容为依据投入资源、对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随时调整;另一种是:产生权变问题、已制定的方案部分或者全部不可行、重新制定战略方案、实施战略方案、投资资源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调整。

2.企业实施财务战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可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资源不足、工作人员不配合等。其次,战略方案规划是以过去的情况和经验为基础的,然后计算、分析和总结出来的,以一定的环境假设为基础形成的,可是在实际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在假设的环境中发生,之前制定的战略规划就失去了价值。

4.解决企业实施战略规划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实施财务战略的过程本质就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财务战略实施环境变化很大或者预算基础变化很大,先前制定的财务战略就失去价值了,需要合理调整财务战略规划,这就是企业实施控制财务战略中的权变问题,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权变观念。权变观念促使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了解对战略有关键影响的因素,并且提早制定调整方向,确保关键因素的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也要积极创新财务战略,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三、结语

企业只有制定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案,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财务战略,就能充分发挥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作用,确保企业完成财务管理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保真.建立以经济价值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标准[J].大经贸,2005(11).

[2]唐滔智.财务战略及其战略控制系统[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7).

[3]郭云.论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特征与管理策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03).

[4]向锐,李琪琦.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财务战略剖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5).

[5]程秀珺.财务战略理论中几个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

[6]李永峰,张明慧.论企业生命周期[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7]黄国良,潘华,田刚.战略财务管理时代CFO的职责和素质[J].煤炭经济研究,2004(06).

[8]黄国良,潘华,钟晓东.基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财务战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4(05).

[9]田永,任波.关于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辨析[J].石油教育,2004(02).

[10]王满.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9.

[11]刘娟.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08).

[12]任淑敏.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09).

第2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竞争力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财务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现。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入,事业单位自逐步扩大,在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上的成效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忽视对事业单位财务行为进行必要调控和严格监督的倾向,致使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成功案例:39家事业单位的Z分数模型检验

(一)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样本就选自2009年1月1日以来,到2008年04月初以前共两年多的时间里被实行ST并且在2008年底尚未被撤销事业单位中随机抽取的39家;样本数据来源:本研究所有检验数据都来自中国证监会(csrc.省略)和国源证券(省略)的有关个股资料,每股市价取当年12月31日收盘价。

(二)指标计算说明

采用公式: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研究根据Z模型的需要,到相关网站查找样本事业单位的相关年份的财务报告,分别摘取了每家单位三年中各年的流动资产、总资产、流动负债、总负债、股东权益净值、股本净额、资本公积、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股份结构,并且查询到每家事业单位每一年年底的股票市场价格。其中部份通过计算得到的变量本研究采用的公式如下:

X1: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X1越大,说明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X2:中的留存收益=股东权益-股本-资本公积。即留存收益包括了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而资本公积不被认为是留存收益。资本公积一般被认为是所有者所共有的,并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它是资本的储存形式,主要用途是转增股本,所以没有把其归入留存收益。

X3:中的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尽管财务费用包括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费用、收入,汇兑损益净额、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因筹资而发生的其他费用几个项目。但是考虑到财务费用的绝大部分是由利息组成,因此本研究近似地将财务费用视为利息。另外研究使用的是年报中的合并数,销售收入使用的是销售收入净值。

(三)检验结果

39家事业单位的Z分数模型计算结果见附表1,结果分析见下表

基于样本事业单位ST前一年的Z值统计结果

平均值 0.432631 小于0.5的占总数的 0.66667

最大值 1.4246 小于0.6的占总数的 0.79487

最小值 0.0594 小于0.8的占总数的 0.92308

中位数 0.5165 大于0.8的占总数的 0.07692

标准差 0.365378

结果显示,这些事业单位的Z值都比较小,而且无一例外的小于Altman指出的警戒线1.81,特别是平均值0.432631相差这条警戒线很大的距离。从分布密集的角度来看,39家事业单位的Z值标准差为0.365378,这也是相对比较小的,将它与平均值0.432631相比较,可以知道这些样本普遍存在于0.43左右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我们从对区间的研究也可以看出分布规律,这些事业单位的Z值普遍集中在0.6以下,特别是在0~0.8的区间内的样本高达92%之多。简而言之,事业单位的Z值呈现出了数值偏小,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新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想

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事业单位自1999年起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其主要部分为银行存款。由于银行存款可以通过编制银行存款金额调节表和对银行存款进行函证查实,比其他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易确认、查实且现金流量表是建立在现金收付制基础上,避免权责发生制下会计对盈余的操纵,因而反映的信息更为真实更为客观。

现金流量分析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和评价事业单位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事业单位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事业单位价值,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有助于评价事业单位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负债和利息都必须由现金支付,用现金流量分析事业单位偿债能力从理论上比以利润为基础的财务指标更为科学。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来说对现金流量分析则是洞察事业单位盈余操作,分析事业单位收益质量和事业单位成长性的重要手段。

(二)考虑行业区别的Z模型修正建议

考虑行业因素的影响,对Z模型的修正可以有如下三种思路:第一在模型整体上加上行业修正值;第二针对每个财务变量设定一个行业修正值;第三使模型中所选取的财务变量呈现行业性差异。通过修正以期使财务预警模型更精确更有针对性,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客观情况进行调整。

在借鉴和部分改进Z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考虑行业间存在的财务性差异,在模型整体上加上行业修正值。如下所示:

F1=A+B*∑CiXi

其中:A为常数;B为某行业财务指标的行业修正值,视行业而定;C为参数的系数,i=1,2,3,4,5;X为自变量,i=1,2,3,4,5。

行业修正值B可以在大量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过程中,以较为成熟的Z模型结果为参照值,依据行业变量对事业单位财务危机的影响来确定。选取某行业的事业单位样本,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得到Xi和Z模型的值,有Z=∑CiXi将其代入F1=A+B*∑CiXi中,通过统计技术筛选出那些在两组间差别尽可能大而在两组内部的离散度最小的变量,从而将多个标志变量在最小信息损失下转换为分类变量,这样根据样本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回归分析求出Bi,进而获得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的多元线性判别方程。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新论[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第3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战略;实施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的提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日益得到经营管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性、保密性,财务信息管理始终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战略的实施也因此落后于企业其他战略的推进和实施。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财务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本文从财务信息的搜集和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两方面,探讨财务信息管理对于财务战略实施的推动作用。

一、财务信息搜集与财务战略实施

现代社会除了创新之外的一切提升和变革,无不建立在数据信息的搜集基础之上,由量变而到质变。因此,传统定义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可以引申定义为财务信息管理,包括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财务信息两部分。财务信息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成败。

1.内部财务信息管理

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更专注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搜集,即我们常常论及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等。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几乎是一切财务管理的基石,本文不做过多的论述。

2.外部财务信息的搜集和管理

首先,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本文主张一切外部财务信息的搜集都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

外部财务信息既包括国家的法律、政策、制度、条例等可以公开获取的信息,又包括财务数据、税负比例、融资成本、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半公开或非公开信息。相较前者,那些半公开或非公开的信息,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1)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搜集的财务信息

①行业内标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流程、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信息等。

②行业内平均盈利水平、单位生产成本、平均税负比例等。

③各类渠道的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等。

④行业内企业适宜采用的税收筹划方法或方案。

(2)财务信息的搜集渠道

①通过财务人员参加的各种培训班、研讨会进行信息搜集。

②借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各种财税类网站、论坛、博客上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③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中介机构、会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等。

(3)财务信息的提炼、比对和分析

对于搜集到的各类财务信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借鉴的吸收。通过比对分析所提炼出的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在制定财务战略规划,设定财务战略目标时可以作为参照依据,更能为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实施方案。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财务战略实施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财务管理手段日益丰富,管理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顺应时展趋势,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为财务战略实施服务。

1.网络银行与资金管控

在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资金管理由于受到银行资金划拨、单据交换时间、信息反馈时效等多种因素影响,资金收付时点至反馈到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时间较长。尤其是集团企业对下级分子公司的资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网络银行参与资金管理能够极大提高企业和企业集团资金管控的效率和品质。

目前,网络银行产品主要包括单银行单机平台的网络银行(简称单银行系统)和多银行多平台资金管理系统(简称多银行系统)。一般的单银行系统投资成本在0至几千元不等,多银行系统则需要十几万元的初始投资,且每年的运行费用也在几万元。显然,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选择的产品和投入的费用也大不相同。

(1)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①有计划实施是指:单一企业可以先实施单银行系统;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的实施应该与公司集团化建设同步,随着集团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完善,具备一定条件后实施。

②分步骤实施是指:多元化、多集团公司不适宜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多银行多公司资金管理。可以分步骤在单一集团先实施,然后借鉴推广成功经验。

(2)网络银行对于企业资金管控的作用:

①财务风险防控,尤其是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这是最主要的作用。

a.可以使决策者实时掌控集团公司全部的资金使用、占用和节余情况;

b.可以最快速不受限制地在集团公司内部调配资金,应对突发性事件,提高集团抗风险能力;

c.可以全方位监控集团内各公司资金的流向。

②可以极大地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实时进行银企对账,解决会计账务处理不及时带来的财务信息滞后的顽疾。

③是集团对下级各类公司最有效、最灵活的授权管理工具。

(3)网络银行的局限性:

①网络银行,尤其是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需要企业投入相当大的资金,不适于中小企业实施。

②网络银行本身不能单独发挥资金管理的全部功能,需要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授权管理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协同使用。

③网络银行并不能取代财务人员的作用,只有经财务人员整理后的资金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

2.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与财务战略实施

(1)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财务管理系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的,一般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发展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建立单一公司财务管控流程,通过部门级的系统建设,使用单部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用友U8单机版、金蝶KIS等),以EXCEL表格建立台帐进行辅助管理。

②建立单一行业小集团化公司财务管控流程,通过异地部门系统建设,使用网络化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用友U8网络版、金蝶K3等),以EXCEL表格建立台帐进行辅助管理。

③建立多元化经营大集团化公司财务管控流程,通过全集团资源整合,使用一体化ERP系统进行财务和业务的集成(用友NC、金蝶EAS等),为经营决策服务。

(2)比较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①财务信息搜集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财务报表系统、财务指标分析系统等,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分析的信息化平台。

②经营业务信息搜集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各类生产经营数据、统计指标、经营指标分析报告系统等,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分析的信息化平台。

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编制、汇总中长期项目、年度、月度的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人员计划、成本费用预算等业务计划,通过比对计划预算执行的实际数据,协助企业监控战略目标及其年度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

(3)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财务战略实施的价值

①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搜集和整合最有效的工具。

长期以来,让企业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深感困惑的是,企业内部信息的搜集总是存在生产经营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等多个不同渠道、多种不同的归集口径、多种不同的数据结果。很难判评哪一个数据更具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亦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的搜集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使得数据归口的统一性和实用性得到根本保障。

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与预算计划数据比对最实时有效的工具。

实际经营成果与预算计划数据的匹配和适时汇总比对,一直是让财务管理部门深感头痛的一项工作。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财务部门在实施资金管控的同时,实时监控企业战略和预算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战略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最有价值的工具。

很多企业都感到绩效考核标准制定难,考核更难,难在指标的分解和量化,难在完成情况的归集和匹配。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预算、计划制定阶段,就将战略目标、年度或项目经营指标分解至各个责任中心与责任人,使决策层与被考核人都能适时掌握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价值的实现情况,并且两者的价值依据是高度统一的。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密切关注财务信息的搜集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进步。

第4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财务信息化

当前,随着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集团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实施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性和同步性。因此,集团企业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随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管理活动日益紧密的结合,会计电算化已经从事务性的核算处理向网络化、集成化的管理型方向发展,我国会计软件已逐步从“核算”步入了“管理”时代,这一切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不断扩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概念遭遇到严峻的挑战,不能只停留在“电算”上,而是要体现在“智能管理”和“信息化”上面。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多元化进行预算管理。首先,要解决多行业预算体系的融合问题。由于集团是属于综合业务型集团,如何解决不同行业的预算差异同集团统一预算体系之间的矛盾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解决财务预算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和实时监控(重点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现行的预算控制很大程度上主要靠“人治”,人为参与使预算管理随意性大,难以使管理“硬化”。进行预算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在于服务于集团的统一管理,只有所有下属企业的各种预算数据汇总在一起,进行预算数同完成数、预算的同比和环比、各下属企业预算差异对比等各种分析才是有价值的。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将所有下属企业的数据在统一的标准下方便快捷的汇总起来,进行各种预算分析,必须依赖一套信息系统的支持――建立标准的预算指标体系和控制体系。

(二)资金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健康的资金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落后,突出表现在财务预算管理之“虚”,资金结算管理之“散”,监督考核环节之“弱”和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方面。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许多集团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困难;对分、子公司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失控;贷款、担保无控制,资金风险大;集团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随意性大,信息滞后失真、效率低下。

(三)集团监管问题

集团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集团预算体系下,预算编制事前缺乏计划性,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有走过场的问题,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审计及采取经营指标和利润考核的管理方式,都是事后管理的方式。经营考核、任期考核和与此相关的干部任免,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不可能代替财务管理准确、全面的信息。

(四)信息共享问题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展和管理级别的提升,集团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软件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在集团的各下属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汇入到财务软件中进行核算,即系统间不能无缝联接,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大量的业务单据整理后的结果制作凭证,一方面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手工进行业务处理核算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常出现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类数据存在差距的问题。由于有些企业领导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晓各类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仍然习惯于粗放式、宏观式的管理和决策方式,从而使财务信息失去了决策支持的作用。

二、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其实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是财务信息化水平不够高而产生的,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种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软件管理解决方案:构建IE模式下的WEB财务管理软件

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财务软件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软件的另一个面孔,在客户端实现了零安装,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把握公司的财务脉搏。操作员通过IE即可进行日常的各种账务处理,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理财,满足当今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需要。目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已经开始注意并尝试使用IE财务软件系统。

(二)资金管理控制解决方案: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

集团结算中心是一种将银行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旨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效率和管理水平而采取的一种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存款统一在“结算中心”开户,存放在“中心”(结算中心再将此款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存放在真正的商业很行),各成员企业向中心贷款,由中心在集团内部调节余缺,若需要向商业银行贷款时才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由结算中心向商业银行贷款。集团结算中心业务基本上全部模仿银行,有完整的实体,有柜台承接前台业务,有成熟、完整的业务体系。

由于集团结算中心子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建立在同一个服务器平台上,所以由结算中心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各公司资金状况的随时查询,进而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集团下属各公司合并银行账户,将所有结算业务转移至集团所规定的银行,下属公司只要通过指定的银行进行货币结算,那么这些资金流动就会被集团公司管理层清楚了解。结算中心子系统能有效地防止资金损失,方便各公司之间资金余缺的调配,为企业发展提供健康的资金流,切实有效地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

(三)基于财务控制为目标的解决方案

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上,就是将所有单位的账套(包括其全部财务数据)集中建立在本部的一套服务器上,各单位仅仅作为一个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来实现账务处理,无权进行数据备份、恢复等处理,杜绝其在后台数据库对财务数据进行修改的可能。集团通过从最基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加工处理,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CFO和企业高层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各自的账号登录任意一家公司的账套,来查询自己需要掌握的数据,并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公司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操作和修改。网络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跨单位、跨年度、跨期间及溯源、合并查询多单位数据,直接查询到原始业务单据的功能,切实体现了数据的实时、直接监控。运用财务信息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从系统中随时提取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切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并为预算管理快速、便捷地提供参考数据,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使决策依据数据化,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三、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财务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控制是从流程角度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财务业务流程进行的,流程可以规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地方可以用更优的方法来做,哪些地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优化后的流程和信息化载体相结合,并反过来影响流程优化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监督和促进,所以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非常必要。

(二)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战略管理模式,构建一套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1.完善集团企业财务核算体系。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在同一数据库下,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下进行账务处理,母公司可快速查询其凭证信息、报表数据及实时生成母公司的汇总报表,从而构建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真正做到业务协同处理、经营实时监控、数据实现集中、信息及时掌握,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完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支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到监控再到事后分析及业绩考评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从上到小及从下到上的多回合协商、多种编制模式和编制过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可执行性,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与管理,方便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与分析。

3.完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应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全面掌控,实现集中管理,对下属单位资金进行全面监控,实行统一调度。该系统应以账户管理为核心,实现与财务会计系统的统一协调。同时要与票据管理系统接口,要与结算中心接口,实现网上银行服务。

4.完善集团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集团企业关心的问题,运用相应的分析指标,建立可靠的财务分析体系,分别从财务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读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友好的检索模块和分析模型,让集团管理层及时了解全集团的盈亏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知道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经营成果等,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如:业务收入分析、业务费用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客户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

(三)做好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最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一致性和同步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完全动态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而是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和进行管理,是信息及产生信息的系统之间的互动,其业务处理范围从财务部门延伸到业务部门,它在处理业务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体系对应的方式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所以更多地表现为动态行动。

(四)加强内控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从信息系统的维护上来看,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障系统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通过授权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揩.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2).

2.张海.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J].中国总会计师,2008,(12).

3.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4.贡华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

5.(美)庄莉娜,(美)萨顿,(美)费奥多罗维奇.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欧阳峰,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日益尖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先进的发展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企业核心管理之一的财务管理更要与时俱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财务管理理论中,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一、绿色财务和绿色财务管理的含义

所谓绿色财务,系指将自然环境资源、环保与财务活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是财务学的一个新生分支学科。绿色财务对象是指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行为,包括直接环境行为和间接环境行为。直接环境行为是指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且能够用货币准确计量的经济行为,如企业治理“三废”支出,绿化费用支出,用替代资源取代稀缺资源生产的节约等,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及以后各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间接经济行为是指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但不能用货币准确计量的经济行为,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对员工的环境意识教育,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标准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

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保护性(使环境不受破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发生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它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

二、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考虑如何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取得社会的支持只有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来分析产品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使企业产品“绿”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的有效措施。

第二,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可使企业获得政府方面支持的优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经济模式,而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使变革后的经济模式获得政府的支持。在现如今的法律环境下,任何一种活动要想持续下去,除了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外,还要获得政府的承认。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资源的利用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只有在获得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措施,才能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又不破坏生态平衡。绿色财务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方法。

第三,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相统一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根据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目标制定出长远的绿色目标,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眼前利益与未来长远利益,也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考虑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要结合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等问题,制定长远目标,寻求实现的途径和所要采取的措施。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绿色战略目标的前提也是企业盈利。这里的盈利是广义的盈利,不单指短期的利润,而是指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盈利。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毕竟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管理,因此,在考虑企业盈利性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环境资源问题。倘若财务管理方案中利润较小但对环境有利,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从而在长久竞争中获胜,也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三、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使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并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中,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没有考虑环境资源限制的条件(或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在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于是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中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财务管理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资金运动和协调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且还必须遵循生态环境规律,自觉协调企业资金运动与环境的发展关系,使企业、社会资源、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多赢”。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财务管理中来,形成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当局及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关联单位、顾客的利益,折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

四、绿色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概念,其理论与实务必定有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所以现阶段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几乎失效。因为市场经济是强调行为自立和利益主体的,而生态环境资源很难进行产权界定,这就使得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性同企业生产效益的个体性之间存在矛盾。

第二,环境效益很难计量。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很难进行产权界定,与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不具相关可比性,使得绿色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成为难题。若想把环境效益的计量方式转换,统一量纲到衡量经济效益的货币计量方式上,目前看来很难实现,也很繁琐。

第三,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相应的环境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成本,所以环境成本就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削弱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来就处于劣势,倘若再实行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把环境因素考虑进生产成本,将更不利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进而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第四,社会支持不够。如今主要是政府部门使用环境资料信息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改善环境,而只靠法律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只有广泛的公众压力才能迫使企业公布其环境资料信息。

五、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所应采取的措施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适应全人类资源环境保护潮流的理论,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和发展。为使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尽快应用于企业实际经济活动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第一,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时,要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问题。现今市场,由于绿色消费的兴起,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朝着绿色商品迈进,并且日渐激烈,这要求企业必须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尽量开展绿色经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全人类的重要影响,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加快从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转变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要求实行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首先,应该新增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在应用时对一些要素有案可稽。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指标用以考察企业对于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所作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使企业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等。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8)。

[2]张梅琳。绿色财务管理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2)。

[3]阎晓红。刍议绿色财务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1,(04)。

[4]谢德仁。企业绿色经营系统与环境会计[j].会计研究,2002,(01)。

[5]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02)。

第6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摘要: 企业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Abstract: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is onl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through scient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financial risk, and to ensure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competition.

Key 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制度缺少硬化约束。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预算控制相对薄弱,预算往往流于形式。一些企业集团即使制定了预算,也缺少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监控,甚至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结构;又无事中控制;至于事后分析,因年终考核的需要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并在年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会计资料,但其有效性也很受影响,预算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资金管理手段缺乏,使用效率低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多企业集团试图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因缺乏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作支撑,无法解决成员企业资金严重沉淀与闲置、不能将资金集中投放于优势领域等问题。

(三)财务人员受制于行政领导,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委派会计主管的人事关系、工资报酬、职称评定都由所在单位决定,这些会计主管在日常会计工作和财务监督控制中往往无法保持原则性和独立性,甚至与所在单位融为一体,共同实施财务欺诈行为,共同应对企业集团的监督检查,导致财务收支审查监督失效。

(四)控制、监督、考核不力。由于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易受利益驱使,这使集团企业财务控制中普遍存在“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的现象,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审计人员多数时候只能按领导意图处理,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图走”,导致财务管理失控、无序和混乱。

二、加强企业集团管理的对策

(一)理顺母子公司之间有效授权、明确权债、建立集团内部重大经济决策控制制度。首先是资本运营方面,如投资、筹资、对外经济担保、签订经济合同等。资本运营管理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母公司应集权管理,但也要给子公司适当的分权,即母公司可赋予子公司一定限额的管理权,超过权限范围,一律由母公司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及筹资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的制度,并重视跟踪管理,规范子公司的行为。其次是资金管理方面,为降低资金成本、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借助银行网络,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母公司控制子公司,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针对经营活动中的购入、销售、收款、付款、理财等各环节及有关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货币资金收支,费用标准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的操作程序控制。这些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与审批制度以及收支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财务检查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等。它可以使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实现横向可比、纵向可分,为从单一的合并会计报表、统一申报纳税,向统一处理财务收支、统一对外经济业务往来、统一盈亏计算等方面扩展,为资金、资产、负债集中管理打好基础,也有利于领导层掌握公司财务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整体财力。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其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集团可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等进行预算控制。当前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应紧紧抓住效益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不断拓宽财务预算管理的范围、提高预算精度、加大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真正使预算起到刚性约束的作用。

(四)建立以内审为主、外审为辅、审计工作日常化的长效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将内部审计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企业集团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发挥内部管理强有力的控制监督作用。一是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强化企业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并对一定金额的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经济合同等进行专项审计;二是实行常规的年审制度,年终时对子公司全年的经营情况全面审计,根据审计报告,确认各子公司经营者的经营成果,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罚;三是实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制度,对子公司领导离任实施审计,审查评价子公司责任主体的经营业绩以及经营责任履行情况,从而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与内部审计相比,外部审计相对比较客观,审计结果可信度较高,且外部审计人员富有经验,更为专业,更能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的改善建议。因此,企业集团还应通过审计机构对其子公司进行外部审计。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水平。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者的财务决策水平。管理者平时应多参加专业培训,培养科学的决策观念,从而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种种因素,应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和分析方法,并且运用科学的管理决策模型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企业应该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分析,把握环境的变化规律,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适时的调整财务决策,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来加大对公司债务、资产、现金回收、投资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

(三)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市场调查报告等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分析,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早地化解财务风险,降低危害程度。

(四)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规避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偿债能力等确定资本结构。负债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带来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自身规模、实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偿还能力、企业销售的增长率等因素。在应收账款金额巨大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应当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方式,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严格控制企业贷款规模;在外界金融业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各大银行在不同种类的业务上的不同条件和优惠,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趋利避害,降低筹资成本。

(五)投资决策要慎重。投资风险主要是由投资决策失误和投资环境恶化引起的。企业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投资风险管理:一是企业应对投资活动持有慎重的态度,严格的管理程序,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方法,测算出采用不同方案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充分考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二是企业必须加强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确保决策正确,对由于不可抗力等客观环境引起的投资风险,应通过加强预测的方法来降低投资的风险;三是企业要合理选择长短期投资,投资活动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企业要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投资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四是要注意进行投资组合,优化投资结构,企业管理者要合理运用资金,在固定资产、存货、股票、债券等多方面进行投资,使各种投资合理搭配,尽量降低投资风险。

第7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一、财务柔性的内涵和获取方式

(一) 财务柔性的内涵

柔性,是指在环境变化下的一种选择性和适应性,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柔性理论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于生产和管理领域,并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财务柔性,与柔性理论相同,也是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指企业通过持有闲置现金、储备剩余举债能力,在面对未来不利冲击和有利投资机会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地获取和调动财务资源,避免冲击或者抓住机遇,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从内涵来看,财务柔性强调了预防和利用属性。基于此,企业柔性财务管理,也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柔性进行财务管理的策略。

(二) 财务柔性的获取方式

1. 现金持有。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预防和投机这三类动机。为了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而持有现金,这是交易动机;为了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到的意外情况而持有现金,属于预防动机;为了确保企业在未来遇到有利投资机会时不至于因现金缺乏导致出现投资不足情况而持有现金,这是投机动机。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能够利用所持有的现金满足其资金需求,还能够在发生有利投资机遇时,抓住投资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发生不利状况时,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为了预防与利用的动机而持有超额现金,能够为非预期的现金需求提供财务柔性安排。

2. 保留举债能力。由于代理成本和税的因素,过度持有现金会造成成本较高,因此,最好的财务政策是能够长期采用低杠杆目标来保持债务融资能力,也就是说,短暂的债务问题可能会为企业获得重要的财务柔性能力。企业当前的借款成本,是为了满足未来发行债务以避免无法借到所需款项而造成投资扭曲的机会成本。但是这种机会成本体现了各种负债筹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若是企业过度使用当前的举债能力,那么很有可能会面临将来投资扭曲的风险。因此,企业若是希望能够在未来不确定性发生时较快利用举债能力筹集资金,当下就应当采取高负债柔性的财务政策。

3. 股利政策。企业往往能够通过股利支付政策影响财务柔性决策。若是企业目前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现在投资所需的现金量,则企业可能会选择将多余现金支付给股东或储备以备将来之需。但是,若企业面临高成本的外部融资或投资机会时,可能会选择低股利政策,将现金储存起来。

二、财务柔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 缓冲作用

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变化时,事先具备一定现金储备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环境转变,促使企业顺利度过危机时期。因此,为使企业具备防范环境变化的财务柔性,企业必须储备一定的企业财务柔性资源,有利于企业缓冲不利冲击的影响。另外,具备财务柔性资源,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约束,柔性资源突破短期瓶颈还会改变企业管理者的心理预期,有助于改善企业非效率的决策行为。这样看来,具备财务柔性较强的企业,不仅能够缓冲当下的财务危机,更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 适应作用

财务柔性使得企业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调度所储备的柔性资源,适当调整企业的管理决策,如对企业财务杠杆结果的调整,对持有现金进行调整等,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 创新作用

财务柔性的创新作用是指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财务资源,引导企业适应外部环、改变内部条件来应对危机。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将财务柔性资源重新加以配置,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整合,将整合后的财务资源应用于企业需要调整的各个方面,确保企业顺应环境变化,应对环境变化,提升企业价值,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

(四) 提升作用

财务柔性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为预防经济低迷、抓住有利机遇,会保持一定的财务柔性,而面临的融资约束又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柔性,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合理的财务政策优化自身的财务柔性,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提升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企业储备一定的财务柔性,能够增强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能力,抓住有利机遇,创造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价值。

三、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的运用

(一) 柔性融资管理

融资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来说非常重要,是企业从内外部各方面获取资金的关键,企业之所以会进行融资活动,或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是为了偿还债务,或是为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等,但无论企业出于什么样的融资目的,都必须仔细研究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融资策略,以应对不同的融资环境。柔性融资管理,是指对筹资数量和时间上的管理,以及对资本结构上的管理。对筹资数量和时间上的管理,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形式在合适的时间调整资本需要量,增加或减少企业的筹资数量。对资本结构的柔性管理,是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弹性,不仅要使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能够实现灵活转换,如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转换,也要通过运用不同的融资方式,或是增加权益融资,或是增加债务融资等,调整企业现有资本结构,最终达到相对于企业来说的最优资本结构。

(二) 柔性投资管理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当留有余地和弹性,提出多种应对方案和措施等,实施动态投资管理。这些方案和措施,不仅是指企业在投资规模上具有柔性,也指企业在投资构成上具备柔性,或是增加某一投资,或是减少某一投资,注意相互搭配,确保企业在投资调整时能够灵活应对。

(三) 柔性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管理,柔性营运资本管理就是对营运资本进行柔性管理:一是对流动资产规模的柔性管理: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越大,变现能力就会相应越强,获利能力却越弱,反之亦然;二是对流动资产内部结构的柔性管理:流动资产内部结构是指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等的构成及其占比,企业应当根据各种因素及时、适当调整流动资产内部结构,避免结构失衡,确保各构成项目比例适度;三是对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柔性管理:对流动资产各项目具有不同的柔性要求,例如为防止意外事件对现金收支的影响,需具备一定的现金储备、保险储备,或为防止存货需求增加,需具备一定的存货储备、保险储备等。

(四) 柔性收益分配管理

柔性收益分配管理,是指企业在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和进行分配数额上,采取不固定原则,保留出一定的调节空间。例如,当企业实施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时,企业会留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第8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企业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的另一个名称是对内报告会计,管理会计通过专门方式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后做成报告,并向管理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抉择、考核和控制的相信息,最后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财务会计的另一名称是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主要依据是财务准则,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相应的确定和计量后所做出的报告,同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企业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服务的,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析、计算和评价,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事实依据,这样有助于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发展目标的良好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由传统会计演变而来的,它们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存在,它们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效果,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运用的原始资料大致是相同的,管理会计所用的数据资料是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中得到的。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都是对企业内部资金运动的管理,对企业资金进行记录、考核、评价和控制,促进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更好的进行企业经济项目的抉择,更合理的运用企业资源和资金,为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明显的区别有四种。其一,两者依据规范不同。会计准则对管理会计的要求没有那么的严格,它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处理,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的制约。在处理管理会计工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形式进行记录,报表的格式、时间和类型没有严格要求。财务会计则必须遵循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计算、记录,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工作。企业必须根据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分类计算,必须按照实际企业生产、销售、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和计算,也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定期记录发生的业务、发送财务报表,让管理人员可以准确无误的了解企业整体情况。相比之下,财务会计要严格执行准则的规定,计算更加规范,结构更加严谨。其二,两者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根据企业过去的分析进行评价、控制,并预测、抉择企业的未来发展,所服务的人群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而财务会计则更注重过去的状态,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反映和监督,并向企业内外部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其三,两者信息质量特征不同。由于需要预测和决策的关系,管理会计可以运用灵活和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记录和计算。管理会计只需遵循企业成本效益原则来开展工作,再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定性或者定量的信息记录,比如,货币计量信息记录和非货币计量信息的记录。这样管理部门的效益相关信息可以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财务会计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要以货币为计量数据,并按照会计信息规范处理相关数据,最后运用财务报表和附注等作为媒介传达企业过去的经营信息和数据,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并且遵循严格的要求。其四,两者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同。管理会计人员要在分析企业过去的基础上预测和决策企业未来,既要具有扎实的财务处理能力,也要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运用统计学、信息经济学和运筹学等进行财务处理工作,还要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拥用较强的综合处理、分析财务问题的能力。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只需熟练操作处理程序,并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关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懂规范,熟悉财务软件,工作细致专心。

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优势

(一)可以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利用的是相同的资源,如果单一的运用一种财务管理系统,得到的信息可能过于繁琐或是遗漏重要信息,让管理者很难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无法及时评价企业运行结果或者给企业带来损失。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结合可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进行良好的分类整合,也让企业各部门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企业相关信息,可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

(二)可以及时计量和评价企业经营工作

企业财务会计主要是记录以前和过去的经营活动,也是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正确的企业信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是为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观察并重点记录企业内部需求,让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和了解企业发展过程,并且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结合,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并进行准确计量,最后找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相应解决。

(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各个部门不断增加,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密不可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结合可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如果只运用一种会计系统,那么,有跨级信息时,难以解决相应问题,很难全面处理问题。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良好结合,可以适应企业内部强大的人力资源规模,让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可以及时找到相应的信息内容,有助于更好的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可以良好的结合数据与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主要是处理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变现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数据需要进行专业的分析与判断,这样数据的真正作用才能被的发挥出来。但是,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主要是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并预测各项工作的需求,最终做出抉择。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方式与数据处理系统良好结合,会更好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并且提高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措施

(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会计是记录、计量、统计和确认企业经济的工作,但这只是简单的财务会计职能,完全没有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结合。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制度,把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准确设定,这样可以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结合,既可以为企业经营项目的获得提供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也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企业财务管理要采取渐进式融合策略

事物的发展和融合要经过一定时间和阶段才能完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合也是要循序渐进的。企业要统一计划出合理的会计体系、人才管理方式和数据处理系统等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良好融合,要根据企业各个方面的运作情况,对于混合结构的企业来说,要将财务管理与预算决算会计分开进行,并且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再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既要具备会计技能,也要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交融,简单的会计技能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程。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让会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全方位运行状况进行良好分析,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良好结合,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

(四)从基础数据的采集来保证两者的有效结合

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采集过程是会计确认、计量填制会计凭证,模型运算就是编制会计分析与记录,模型运算的结果就是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是挑选循环的原始信息,模型运算过程是对比、计算和差异分析,最后产生相应的报告。两者都遵循的起点是企业经营活动,所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合并原始信息资源的方式达到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两者的完美结合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但是两者的结合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企业要运用有效的方法让两者可以发挥其本质优点,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启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71-12

[2]李栋,何云.推广管理会计应用,提高财务会计水平[N].中山人学学报论丛,2013(4) :34-35

[3]肖丽丽.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67-68

第9篇:财务与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格局的日益成型,中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仅有一条,即加强自身建设。那么,企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从大多数企业成功发展的实践中看,加强财务管理,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是通往企业通往核心价值的最佳途径。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所有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始终,而财务风险也相应存在于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两者既有管理范围上的区别,也有管理内容上的统一。基于此,本文以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对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探讨

1.财务管理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永远的主题,其以投入少量成本为手段,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不断地积累差额中创造资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财务管理就成为了贯穿企业发展始终的核心环节。用加减法来代表企业的投入产出过程,其成本投入可用“减”来代替,其效益产出可用“加”来代替。其中,“减”代表了缩减投入成本,“加”代表了增加企业收益。进而,站在企业的大方向来看,其财务管理则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的管理,即减法管理和加法管理,而综合起来,则构成了当代企业的“加减法”财务管理理论。

2.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财务风险管理具备较为特殊的管理功能,它主要是指企业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或者是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和控制,并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加以处理,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保障企业利益最大程度避免受损的过程。在其中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是其重要内容。当企业对其风险进行辨识和度量之后,如何控制、如何决策成为了关键所在。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中的每个环节,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财务风险管理。现代化企业如果想在新时期有所发展,只有正确的辨识风险、把握风险,洞悉环境变化与财务风险之间的特殊关系,强化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1.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企业的运营实践中,其财务管理质量主要受五个方面的制约:①财务人员素质;②制度;③管理环境;④管理条件;⑤企业决策者的态度。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效用,就必须制定对于上述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其一,加强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可面向社会招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来补充当前财务部门整体素质不足的状况;或开展对现有职工的教育培训,这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首要前提。

其二,完善现有制度,制定符合法律性、人性化、可践行性原则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

其三,创设更有利于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例如,在财务部门设立宣传栏,将相关制度在宣传栏中展示出来,或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加强现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结精神,从而提升员工间的凝聚力。再如,创设企业文化,或以学习为主题,或以奉献精神为主题,加强员工对工作的认识,从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其四,更新工作设备,为财务部门员工提供更高效的工作条件。如推行计算机工作系统,普及电算化会计工作模式,或利用互联网创设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平台,用网络来加强各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加强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其五,从企业决策者视角探讨,其应尽快转化思想,以信息时代的新理念来武装自己,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推动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为财务管理创设更多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这一论点是主要针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的,其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且家族观念严重,不重视财务管理,不重视提升员工素质,而加强理念认识对企业发展而言则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较为薄弱,这与大部分企业,即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融资能力弱、投资能力差以及内部管理低效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应从企业自身特点着手进行: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重新的正确定位。受经济利益驱使,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将最大化利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将利润作为目标的弊端在于容易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潜在的风险。因此,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第一步就是以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为引导,在综合考虑最大化利润的基础上,最大化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短其效益结合起来,让企业在对财务管理做出相应决策的同时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综合考虑。

二是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财务环境是时刻充满变化的,这也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如何将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做到及时的预测与评估,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关键。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要关注市场的各种变化,对因资金链中断和财务成本上升而可能引发的财务困境做到及时掌握。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对企业投资方向以及经营策略进行及时调整,使企业远离财务危机。要通过建立企业交易台账来对企业整体财务状交进行动态了解,认真分析相关的财务指标从而建立起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问题与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处理。

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健全监督体制。要加强企业资金运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使资金的使用风险得以降低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效率,例如控制企业货币资金,控制对外投资、成本费用等;对企业内部实施回避和牵制制度;对贷款项目、投资项目加强可行性研究;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使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注重财务资料的保存完整,健全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等等。

综上所述,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广泛存在性,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虽然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但笔者认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唯一途径即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控制。而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为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以核心竞争力作为最大资本,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栾玲.基于不同财务管理模式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J].商情,2012(42): 152

[2]吴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2(29): 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