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语文教育范文

新语文教育精选(九篇)

新语文教育

第1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创新教学已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而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要在职业院校进行语文教学的创新,更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在实践中推进语文教学的创新,使之更加完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职业院校的总体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学。它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特点,要在这类院校中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有新颖的思路和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特点

在学习上,职业院校学生不像初中生和高中生那样有升学压力,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另外,他们进入学校基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认为学习语文对将来找工作没有很大作用。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初中或高中已学过语文,知识早已掌握。再者,大多数职业院校也是以专业技能为主,文化知识为辅。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学校还是学生本身,都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授课理念,从新的高度出发,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

职业语文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更能影响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高尚人格的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尊严》中主人公曲小雪用自己坚毅顽强、聪明机智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国乐章。《跨越百年的美丽》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向我们展示了只有执着于事业,淡泊于名利,才可以永葆美丽。

(二)提高审美素养

职业院校的语文课本所选内容不同于初中、高中。它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选取了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通过老师教学和学生自身的感悟,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懂得了美的真谛,对真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审美素养和审美位,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三、创新能力的提高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人才。指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及它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应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当前形式下,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

(一)引导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需要兴趣,如果没有兴趣,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再加上心不在焉,就无从创新了。想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传统观念,让教师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充分发挥他们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有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充满活力、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二)改进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创新思维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突出独有的特点,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个步骤构成。比如课文《黄鹂——病期琐事》第一步:导语激趣引入情境。首先向学生提问,黄鹂是什么样的鸟?有没有见过?大体描述一下,然后向学生展示黄鹂的图片。黄鹂鸣声清脆悦耳,音韵婉转和谐,一直被人们喜爱,常常成为诗人所吟咏的对象。第二步思索、质疑。喜爱?诗人吟咏对象?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回忆古诗中有关黄鹂的诗句。如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的《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第三四步提问、讨论。作者在本课中写到看见黄鹂共几次?每次情况如何?作者的感情是有着怎样的变化?(从三个方面入手:见到黄鹂的时间、环境特点及其生存境况)。小组讨论,一人做记录,15分钟准备时间。第五步创新。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宣读讨论结果。最后发现学生讨论、合作成功,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热烈、思想活跃、积极主动。这样,本课教学结束,课文的主旨一目了然,对于作者的感情学生也把握得很好。至此,达到了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的良好效果。

(三)改进考核方法,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阶段单凭一张试卷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考核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形式有闭卷、开卷及口试等。比如理论知识、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可采取笔试的方法。对于文学欣赏、理论见解可要求学生写赏析文章,增加开放型试题,这样虽然会增加阅卷难度,但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创新思维。口试对于考核学生的读、听、说能力很有效。职业院校的考核更应重视口试。在平时的考核中加入口试,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口试考核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诵读、演讲、讨论、辩论等,通过考核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也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教学离不开考核,好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当今的语文教学的创新还有很多新的方法和思路,我们只能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推进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创新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刘红 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基础部

第2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第3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唤醒教育;语文新课程

Abstract: The awakening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process which makes a person totally awake so as to realize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life freely an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 awakening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with life, meaning, multi-dimension and proces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In the reform of Chinese curriculum, it is urgent to awake the awareness of educating people, culture awareness, life awareness and classroom affection, to construct a totally new outlook of value, culture, ecology and learning in Chinese curriculum,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the learning-based educational idea.

Key words: awakening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of Chinese

一、教育的唤醒本质

我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觉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遵循儒家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内在觉醒与完美。“教育”在英语中的表述是education,源自拉丁语的educoatus,有“引导、抚育、自身生成”的含义;德语中是erziehung,有“引导、唤醒”的意思。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和唤醒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即是对人的本性、潜能的引导、唤醒并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臻于完美的过程。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①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唤醒成长者的人格和心灵,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创造力。可见,斯普朗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本体的总体生成,实施人本体结构的唤醒,使文化价值与本体生命融合,使人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因此,从本体论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对人的唤醒的过程。

二、对唤醒教育的当代审视

当代教育挣脱了知识本体和智力本体的束缚,重新回归到人性本体上来,确立了以“人之生成”为主题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即自由”。[1]唤醒教育正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它着力于对人性的全面唤醒,从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过程。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唤醒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更深广的内在意蕴与价值。

首先,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在心灵觉醒的过程。斯普朗格把教育看成是人文陶冶、人格养成的过程,看成是使人从依循本能的自然人蜕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即所谓“人文化成”。笔者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能力训练,它还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生命对话,借助这种对话,学生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和内在心灵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作为“人”的内涵。总之,唤醒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唤醒、充盈与放飞。

其次,唤醒教育是一种围绕“意义”所进行的全面的、立体的唤醒。一方面,从关系论角度说,在唤醒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和交流,都是围绕着“意义”进行的,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真正的生命对话时,这种由意义而引起的共鸣会使师生双方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跳动的活力、一份探索的愉悦、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与冲动,而在这个意义生成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文本也因意义的昭示而最终得以完成。因此,唤醒教育是一种以意义为媒介,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包括教师和文本在内的全方位的唤醒。另一方面,从个人全面发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也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张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萌芽。大教育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重德性,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启迪智慧。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内在心灵的启发与唤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有所动,教师的引导才具有更大的效力。

再次,唤醒教育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自我生成与建构的过程。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说,强调教育对人格的作用是以生命为中心不断发展的。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教育。受教育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觉醒与领悟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真切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我,从而逐渐地根据真实的自我来自由自觉地建构与完善自我。人的一生永远处在动态的自我觉醒、理解、生成与建构的过程中,处在由种生命(自然生命)向类生命(自为生命)的永恒超越与趋向之中。

三、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

唤醒教育的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过程性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紧密相连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存在,它与人的生活与生命形态有着内在同构性。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感、价值观进行全面唤醒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唤醒教育呢?

(一)唤醒树人意识,构建全人发展的新课程价值观

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斯普朗格所谓的“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也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将他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使他成为自主自觉、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怀他人、心怀社会的具有类意识的健全的个人。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2]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是一种完整性教育,指向人的完整性建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往往把受教育者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学生被作为“标准件”加工出来,以备社会某一职位和角色之需,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完善,造成了人的片面和畸形发展。唤醒教育则挣脱传统教育的知识论藩篱,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关注有关生命成长、精神发展、人格完善等价值领域的问题,致力于人的完整性建构,为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打开了一扇理论与实践的窗口。叶圣陶说:“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做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3]这就是要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首先要唤醒广大语文教师的树人意识,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树立培养全人观念,以学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

(二)唤醒文化意识,构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新课程文化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据此,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与要求,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文化特征。斯普朗格批判“教育是知识获得过程”的说法,把教育当作是通过“摄取吸收文化价值,体验陶冶多维的人,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文化过程。唤醒教育将教育、文化、人三者连接起来,融为一体,把教育看作是一个人生完成、文化建构的永恒过程,注重教育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提升,表现出对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视。

人文性即语文的文化内涵。语文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是一种文化的构成与存在。首先,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构成,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形象与意义的世界,一个情感与审美的空间,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其次,从汉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来看,凡是经典作品,都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再次,民族语言积淀着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汉民族语言是汉民族的文化存在方式,蕴含汉民族文化的精神与闪光点。因此,语文教育应该体现文化性,通过分析、阐释、体验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唤醒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识,使其产生自觉的文化追求。20世纪以来,我国课程重科学主义、轻人文精神所造成的弊端已日益显露,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唤醒文化意识,提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新课程文化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三)唤醒生命意识,构建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生态观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为了满足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依据自身的潜能,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对于外在世界和自我具有认知、理解、建构和创造能力的潜在灵智和欲求。但它潜藏于人的意识深处,有待于教育的唤醒。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因为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生活世界唤醒了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生命意识,“只有将生活世界作为人的价值的存在基础,那一度失落的人的意义才能重新复归”。[4]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教育应该呵护、关怀、唤醒并张扬人的这种生命冲动意识,使之能够在已有的现实规定中奋然而起,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充分、全面的发展。

语文教育的工具是语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文学作品。它们饱含着文化智慧和生命热力。语言和文学独具的文化、审美特征使得语文课程具有动态生成性和多元开放性,这种类似于生命系统的动态过程要求“回归性反思”,即“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它体现了人类的自觉性,生命感、创造力由此而生。[5]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打破学科界限,提倡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中,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存在,获得生活与生命的体验,形成“自我感”,实现自我超越。

(四)唤醒课堂情绪,构建自主建构的新课程学习观

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美国学者梅里尔·哈明指出,鼓舞人心的课堂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五种品质: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和意识。[6]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学生心灵得到解放,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唤醒课堂情绪,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触及学生灵魂的过程,成为贯穿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成为解放学生内部力量的过程,改变以往那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被不断唤醒、生成、张扬和提升的过程。这种被唤醒的建立在生命层次上的课堂,是师生展开对话的平台,是意义生成的重要场所,也是激发生命成长、进行自主建构性学习的空间。

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性与跃动的生命化特征往往极易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关注学生所关注的,进行师生间的多边对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伴随着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诉和接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生命的唤醒与融合,这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① 转引自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载《外国教育》1988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王啸. 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20.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3]叶至善. 父亲的希望[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9.

[4]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3.

第4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问题 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有侧重地运用,做到二者兼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因循守旧,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只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走上讲台就开始传统的辛苦的讲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生完全处于接受学习的被动的填鸭教学中,没有主动参与积极参的机会,同时导致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强,即使有这方面的愿望,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设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图文并茂地把课堂知识展现给学生。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相反的作用。很多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时髦,并没有真正把多媒体的功能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听过多的录音和看过多的大屏幕,过多地采用表演、演示等手段。这样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耽误了学生体悟、读背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中体现很少,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脱节,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多元化原则。

只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创新得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而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把很多科学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来。多媒体并不等于现代教学方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并不就是现代教学了。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念。一是学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主体,转化学生的从属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可以利用话筒这种手段现场采访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校的主体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和图片,利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为学生并没有走出校园亲自观察的机会,经过剪辑后的录像带恰可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帮手和学习的工具。

2.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固定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力求求新求异,提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锻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这种思维方式,变因为果或者变果为因,从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2)正确反推,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冲破习惯思维的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通俗地讲,求异思维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目的在于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层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改变已经讲解过的课文的某些条件,启发他们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每篇课文都有每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小学课文并不是每篇都特别精彩,有很多课文是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解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我们就必须引入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语文,效果更佳。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根据课文的难易点和重点,把课文中讲解的顺序颠倒一下,先把果说出来,再由果导因,这样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讲解课文就得像电视连续剧,每一环都是相互连接的,一环套一环,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有一部分课文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完全能够表达清楚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续写课文的结局。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第7版).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第5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一切创新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开课时,教师应运用激趣引入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新鲜,富有趣味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黑板中间可挂一朵大白花,然后教师臂缠黑纱,肃穆而庄严地走进教室,此时再播放朗读带,低沉的朗诵,哀伤的乐曲和那朵大白花交互作用,渐渐地把学生带入了对总理深深的思念中……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或设计有趣味的教学环节,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二、引导质疑,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和途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质疑环节可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如教《再见了,亲人》时,我引导学生对课题提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小金花为什么在失去亲妈妈时没有哭,却与志愿军分别时流泪了?”……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意识。启发学生主动地读,主动地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作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谈见解、下结论,这样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他们就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就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如《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个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自己的疑问:“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呢?”这个意思虽然提得突然,但是很有价值,我当即表扬了他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全班同学参与思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性劳动为前提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课堂教学应成为指导学生窥视课外读物和社会生活的窗口,“语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作为引导,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促使他们动脑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探求新知。

第6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观念更新自己,想办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1.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2.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3.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和谐课堂氛围要求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通力配合,要有默契感,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的,要在日常教学别注意培养这种感情。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课堂氛围,语文高效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体现。

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和主体这两个群体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体谅,实现感情的相互传递,引起感情的共鸣,才能使课堂氛围得到升华。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时,教师要放手大胆去做,给学生这个主体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创作者,学生一旦出错了,切记不能马上给予否定,要让学生再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和其他学生共同改正。让学生有"安全感",让学生无后顾之忧的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4.深入实际、思考生活

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可仍然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融入课文所叙述的环境中,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把学习当作任务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

5.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

首先,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的《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革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然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后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单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第7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建文秘专业;语文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30-01

语文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模式受到冲击,作为新建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正处于青年时期的他们性格容易冲动,加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流动和共享速度加快,但目前对于网络信息的传播缺乏一种有效的管制方法,高校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获取者,就更加容易受一些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刚刚新建的高职院校,与老牌的高职院校相比,学校内部的语文教育文化底蕴不足,缺乏合适的氛围熏陶,同时新建文秘专业还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学人员人数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将学校发展重心放在教学科研方面,从而忽视了语文教育工作,有的时候虽然抓住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也会造成高校语文教育工作的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的语文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任务也非常艰巨。新建文秘专业应充分认识到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正视现今大学生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优化语文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将语文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加强新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希望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加强语文教育队伍建设

新建文秘专业,其最大的劣势在于教学工作人员较少,所以无论在人员配置上还是人员素质方面,语文教育队伍建设都显得相对薄弱。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建设一支包括党团干部、政治辅导员、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业指导工作者以及兼职的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高、组织结构合理的语文教育队伍。在队伍组建完成之后,必须加强队伍的培训,不断增强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让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激励与淘汰的机制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努力追求上进,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语文教育队伍的活力与质量。

二、优化语文教育方法

新建文秘专业的语文教育应该优化教育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一是在语文理论课的教学方面,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和说教的模式,更加重视营造一种氛围,通过积极的暗示和引导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积极将学生推向社会这个“第二课堂”,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去参观、去访问、去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二是积极抢占网络教育阵地,通过建立专门的语文教育网站和网页,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例如发挥学校的广播电台、校园网主页在语文教育上的舆论导向作用、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作用。第三个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而有效的使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误导。

三、着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语文教育工作的成效不单单局限在语文理论知识的传播与教育上,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实际的帮助上。首先,新建文秘专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其次,学校更应该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语文教育工作,针对贫困生的特殊情况,为贫困生提供实际的经济帮助,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帮助贫困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再次,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给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实习、培训机会,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之后,学校应积极与已就业的大学生取得联系,通过大学生的反馈,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社会培养更加合适的人才;最后,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来自不同地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学校应该针对不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四、增强校园文化底蕴

新建文秘专业很容易将发展目标定格在追求名校的脚步上,重复着别人的工作,重复着别人走过的路,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应该立足本校实际,挖掘历史,传承优良传统,抓住学校特色,积极营造属于自己的、有着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情况下打造出来的校园文化才是生机勃勃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不仅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总之,新建文秘专业一定要立足本校实际,正视现今语文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出发,创新语文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大学生语文教育,为把我国高校语文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8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鲁迅认为,长者应该是指导者,而不应该是命令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育之本”。要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使每个学生学习情趣的主动意识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越学越爱学。这样让学生“自主命题”的学习方式便悄然成形。在小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的特征。因此我们应做到:

一、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力

要正确理解学生的创新。学生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幼稚天真而充满幻想,个性品质的充分展示,思维和表达不受任何限制,疑问看似平常却有新颖奇特,回答跟老师的预设答案总有距离却又有其客观合理性等等。教师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创新,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是天生的创新人才,他们的成长经历凝聚着他们创新的胆识和能力。孩子的创新意识,学习欲望,生命发展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常常不以为然,不置可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置学生的质疑于不顾,仍按自己的设计组织教学。这种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越学越没灵气”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创新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其创造力同样深厚,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开采、挖掘。要实现小学生的发展和创新,就要切实采取多样化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榜样和典型示范,树立多层次的目标,开拓多样化的发展和创新道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道路。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向习俗挑战,敢于表现自我,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张扬个性的机会。对于爱幻想,爱标新立异的学生不但要倍加关注,还要充分肯定他们求异思维的价值。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

首先,自然环境要布置为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环境,达到清新舒适,有新意又有美感的程度。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思维会异常活跃。其次,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切实做到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真正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机会增多。

三、 挖掘课堂教学的创新因素,培养创造力

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原地,学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要花大力气来研究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怎样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多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一位教师教《称象》,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称象的方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地切实可行的方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是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找课文中一个观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虽然学生可能会争辩、争执,但这一过程中,却能撞击出灵感、顿悟,因为讨论中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异常活跃。

四、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创新性的课外活动

第9篇:新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审美情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令语文教育界欣喜万分,它与以往的教育大纲相比,更加突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要完成此任务,就需将美育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由于审美心理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审美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愉悦,审美想象必然是以一定的形象为主。基于审美对象的形象特征和审美心理的情感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把握审美对象的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积极利用新教材中信手可得的审美素材,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义教课标说:“品味作品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赏读课文。只有在美的品味与鉴赏中,才能培养起学生感官感觉的审美能力,形成审美趣味,树立起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其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力,拥有分辨音律的耳朵,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语言文字是作品、作家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蕴藏美的物质外壳。赏析语言的重要方式是强化朗读。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语言,是感知课文美情美意的桥梁。纵观新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很适合学生诵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做到语音抑扬顿挫,语调富有变化。如此美读,品味语言,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

二、挖掘作品的形象美,增强学生的评判力

好的文学作品,都极其注重对事物的形象描写。因为塑造的形象具有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并能激起美感的品性,所以能感染和教育读者。审视、挖掘文中的形象美,可以扬善弃恶,让学生明确为人之道。加强修养,培养美德,明辨是非。能让学生受到感召和启发,以增强学生的评判力,不断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三、探究作品的意境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意境是艺术形象触发的联想、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的境界。要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离不开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即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想象是学生审美的翅膀。新课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对情景和形象的体验 ,则是要开启学生扩散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开拓创新。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学生就能把作品中精彩纷呈的美传递到大脑中,这样课文中的知识就会立体化,逐步清晰起来。让学生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许多美文都讲究言尽意丰,有意为读者创造一个艺术的空白,让读者去咀嚼回味。如《最后一课》留下一个空白的尾声,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时,教室里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入合乎情理的续写,既丰富了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领悟作品的思想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图画的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方式,是学生认识生活的源泉,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领悟作品的思想美,就是指审美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在学生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评价,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蕴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如《再塑生命》中海伦?凯勒从“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走出来”,热切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学生可以领悟到这个人物身上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思想之美。再如学生会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崇敬不已;也会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这都是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美后获得的升华。教师一旦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情弦,学生就会用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的理解去领悟、鉴赏,进入共鸣的境界。他们会从《散步》中领悟到家庭的和谐美满需要家人的谦让与体贴;从《老王》中领悟到对不幸者的关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从《珍珠鸟》中领悟到信赖创造了美好,自由、宽容培育了信赖等。这些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无不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让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凝铸自己优良的品格,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