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精选(九篇)

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第1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摘 要: 土木工程近些年的发速度较为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土木工程相关技术的循序发展使得其无论在施工质量方面还是在施工效率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提升,但是土木工程的发展却大部分偏向于技术发展以及高新材料的应用方面而对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盲区,这就导致在很多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其质量与工程进度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对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应当说只有根据土木工程的自身特点来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的管控尤其是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与生产建设安全性。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目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特点;探究;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一次同时土木工程行业也因此而逐渐崛起。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的规模在世界上也能位居前三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高新土木工程技术被我国逐渐应用使得我国的土木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不过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土木工程施工本身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其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关注,否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在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管理费方面的滞后性使得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现象,从而阻碍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谈一谈以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来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进行探究的相关话题。

1、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

首先我们要来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只有我们对其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才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从而找到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1.1 土木工程的规模庞大

通常而言,大部分的土木工程的规模都是较大的,在一个土木工程当中会运用大量的设备机械以及工程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期间会有大量的材料设备进出施工现场,而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各类设备的健康状态都由于其规模较大而无法进行较为详细地管理以及检查导致大部分土木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都采用较为粗犷的管理方式而这种方式无疑会使得其管理效率降低许多。土木工程的规模庞大应当说是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其他的特点几乎都是为照着这个问题所展开的。

1.2 土木工程涉及的工种和设备、材料较为复杂

土木工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不同的工种进行配合,而每一个工种在施工环节当中出错都可能会引起整个施工质量的下降,不仅如此其对于各类施工设备的需求也是较高的,而在各类是设备的进场时间、操作应用的专业性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最后则是材料因素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是极多的,而无论是采购还是仓储人员其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材料进行检查,而一旦这些人员由于数量过多或种类过多而出现了失误,则必然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1.3 土木工程的投资规模较大

土木工程的规模较大其投资规模也自然会较大,而大量的资金在运用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合理运用并且能够及时地对各环节进行资金支持则显得尤为重要,其投资规模较大就意味着土木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有这较为优秀的资金管理能力才能够保证其资金运用的合理性,从而避免由于资金问题而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是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1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

很多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并不具有较为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力以及相关的经验,其在进行大规模工程管理的过程内必然会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缺失而无法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更好地协调,经常会出现施工顺序错乱或者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地对各类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发现,从而造成了整个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由于其自身存在隐蔽性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发现和修正极有可能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隐患。

2.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缺乏对工程机械以及材料等方面的管理意识

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部门大部分都忽略了对工程机械以及工程材料的质量把关问题,很多工程由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众多因此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很少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有效管理,这就导致了很多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较为低劣或者是工程机械的性能无法达到工程标准的情况发生,这些情况的发生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很可能会对施工项目造成不可逆的质量问题。

2.3 土木工程施工资金分配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本身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如何使用这些资金则成为了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虽然对材料、设备以及工程施工人员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但是对于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则相对较小。实际上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本身也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无论是市场调研还是聘请专业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都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但是目前来看很少有建筑工程企业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从而使得很多土木工程的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或者是没有过多的资金去对建筑材料市场以及人力市场进行调研,从而导致其很难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3、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根据土木工程自身的特点以及目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提出了下面几条能够有效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个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如果想要提升就必须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首先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且强调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地对各类工种接续问题进行协{,而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认真对一些较为容易存在问题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使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风险。

3.2 增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机械以及工程材料的管理意识

应当从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上规定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各类工程机械以及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的义务,在工程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机械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标准以及各类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并且要对各类材料的放置进行安排诸如水泥等对保存条件要求较高的材料必须进行妥善保管,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导致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降低。

3.3 对土木工程施工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在土木工程进行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就应当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考察,如果发现其无法较好地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就必须予以撤换而聘请更加专业的监理人员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管理。不仅如此,在施工进行期间应当给予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一定的资金支持让其能够对材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充分地调研,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结束语:根据土木工程的自身的施工特点对其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降低企业由于质量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说这是一种一举数得的良好措施,相关土木工程企业应当对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予以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13(01):227+229.

第2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工业、农业、交通、通讯、教育等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诸如工厂、矿井、铁路、公路、桥梁、商店、住宅、医院、学校、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统称基本建设,都是土木工程的“用武之地”。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土木工程的进步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大大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土木工程施工是以各工种工程( 如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 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保证能够选择适合具体施工对象的施工方案和制定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不断出现,大规模、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相应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促进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

由于土木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组织与一般的工厂生产组织不同,每项工程都需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单独进行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败,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固定性和流动性: 流动性包括施工队伍的流动和在同一工程上工人在作业空间上的流动; 多样性和单件性: 每个工程各不相同,即便外观结构看似相同也会因水位地质条件和其他施工条件不同造成施工时的差异;

协作性和综合性: 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多家不同单位配合协作完成,各单位沟通协作对工程的实施影响很大,同时,每个工程都有多个分部工程构成,涉及专业很多,综合性较强;

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 技术、管理复杂,易受气候、周围环境等外界因素干扰; 投资大、生产周期长。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软土地基施工与石方爆破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特点: 往往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施工时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失稳或严重下沉,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 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化学法等; 土石方爆破施工: 适用环境:开挖时遇到岩石,施工现场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施工的工序: 打孔放药、引爆、排渣; 特点: 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有震动和粉尘危害,对旧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还可以采用静力破碎等配合施工工艺,是拆除在低震动、低粉尘、无公害的情况下进行。

2、灌注桩施工与墩式基础施工

( 1) 灌注桩施工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 而成的一种施工方法,成孔工艺: 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成孔、爆扩成孔等。其特点: 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工艺要求较高、施工后混凝土需要养护且不能立即承受荷载。

( 2) 墩式基础是在人工或机械成孔的大直径孔中浇筑混凝土( 或者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而成的大直径基础。目前,我国多用人工挖孔,故又称为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墩式基础特点: 端部直接支撑在岩石或坚硬土层上,桩的强度和刚度都很大,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3、沉井基础施工

沉井是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重型设备基础、桥墩、水泵站、取水结构、超高层建筑物的基础等,施工过程: 施工时首先制作井筒,然后在井筒内挖土,使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井筒的最下端为刃脚,形状如刀刃,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沉井的外壁为井筒,在下沉过程中起挡土作用,同时靠其自重可以克服筒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底部的土阻力,使沉井能在自重作用下逐步下沉。

4、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能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性能,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施工具体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 1) 先张法施工: 先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构件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过程是在浇筑混凝土构件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之间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 2) 后张法施工: 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预应力钢筋的一种施工方法,要施工过程: 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传入孔道,利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 3) 粘结预应力施工:是在后张法基础上发展起来,要施工过程: 采用表面有涂料、外面包有塑料套管的预应力筋,铺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到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

四、结束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近几十年虽然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土木工程施工至今仍以手工操作、半机械作业为主,劳动效率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部门,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除了要有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设需要而与之配套的施工技术,还要向高效率、无公害、高质量、机械化、智能化、高技术含量、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树金主编. 土木工程概论.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湖南大学等四院校合编. 土木工程施工.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3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facilities is the floorboard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type of work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typ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in order to assure to choose to suit specific construction obje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for technical organization measure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etc. Mak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level will continue to mature, and will constantly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service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对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工业、农业、交通、通讯、教育等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诸如工厂、矿井、铁路、公路、桥梁、商店、住宅、医院、学校、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统称基本建设,都是土木工程的“用武之地”。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土木工程的进步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大大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土木工程施工是以各工种工程(如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保证能够选择适合具体施工对象的施工方案和制定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不断出现,大规模、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相应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促进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由于土木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组织与一般的工厂生产组织不同,每项工程都需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单独进行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败,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固定性和流动性:流动性包括施工队伍的流动和在同一工程上工人在作业空间上的流动;多样性和单件性:工程各不相同,完全一样的工程几乎没有庞大性和协作性、综合性: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多家不同单位配合协作完成;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技术、管理复杂,易受气候、周围环境等外界因素干扰;投资大、生产周期长。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3.1软土地基施工与石方爆破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特点:往往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施工时如果采取措旅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失稳或严重下沉,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化学法等;土石方爆破施工:适用环境:开挖时遇到岩石。施工现场地下障碍物的除、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旖工的工序:打孔放药、引爆、排渣;特点: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有震动和粉尘危害,对旧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还可以采用静力破碎等配合施工艺,是拆除在低震动、低粉尘、无公害的情况下进行.

3.2灌注桩施工与墩式基础施工

1)灌注桩施工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a成孔一b放入钢筋笼一c浇筑混凝土。成孔工艺: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成孔、爆扩成孔等。其特点: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工艺要求较高、施工后混凝土需要养护且不能立即承受荷载。

2)墩式基础是在人工或机械成孔的大直径孔中浇筑混凝土(或者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大直径基础。目前,我国多用人工挖孔,故又称为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墩式基础特点:端部直接支撑在岩石或坚硬土层上,桩的强度和刚度都很大,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墩式基础施工如下图2所示:

3.3 沉井基础施工

沉井是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重型设备基础、桥墩、水泵站、取水结构、超高层建筑物的基础等,施工过程:施工时首先制作井筒,然后在井简内挖土,使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井筒的最下端为刃脚,形状如刀刃,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沉井的外壁为井筒,在下沉过程中起挡土作用,同时靠其自重可以克服筒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底部的土阻力,使沉井能在自重作用下逐步下沉。

3.4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能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性能,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施工具体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先张法施工:先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构件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过程是在浇筑混凝土构件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之间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2)后张法施工: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预应力钢筋的一种施工方法,要施工过程: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传入孔道,利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3)粘结预应力施工:是在后张法基础上发展起来,要施工过程:采用表面有涂料、外面包有塑料套管的预应力筋,铺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到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

图1工艺过程

(a)在保护圈下开挖土方;(b)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护圈;(c)浇筑墩身混凝土

图2 墩式基础施工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近几十年虽然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土木工程施工至今仍以手工操作、半机械作业为主,劳动效率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部门,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除了要有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设需要而与之配套的施工技术,还要向高效率、无公害、高质量、机械化、智能化、高技术含量、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树金主编,土木工程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湖南大学等四院校合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引言

目前大部分的普通高等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教学以实践和应用为主,尤其最近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也说明了这一点[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这给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土木工程施工来之于实际,用之于实际,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是其主要的特点.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施工工艺的描述和施工方法的总结,理论内容繁多而枯燥,这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3].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各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实际的操作过程,这些内容是由工程实践得来的,大部分来源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4],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应用性强.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届本科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以及房地产开发行业,并且建筑施工企业所占比例最大[5],该课程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对他们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他们的“看家课”,特别是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等知识应用更多.(3)综合性强.土木工程施工研究的主要是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两方面的内容,该课程的内容庞杂,知识点琐碎,大部分教材的章节基本都有十几章[6],教学内容更是涉及到三大力学,钢结构,基础工程,工程测量,项目管理,经济法规等多学科的知识,并且各个章节相互独立,内容跨度大.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陈旧繁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施工技术和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然而众多教材仍有多年前落后淘汰的建筑材料、施工机具和施工工艺,教材内容已然过时,例如最近几年建设部推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以及清水混凝土工程等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7].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两大方面,教材内容一般都有十几章,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但是总课时大多在48左右,相对于不多的课时,授课内容就显得有些过多,表1为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计划.

2.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主要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多媒体”,大容量、快节奏的多媒体教学却又让学生陷入了高科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同时,有别于其他课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施工工艺、机械性能等实践性知识,这些内容单纯依靠课堂讲授来完成,学生的认识则只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且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

2.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是紧密围绕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而开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安排是先进行半学期的理论教学,之后接着一周的课程设计,最后进行四周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无法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想教学模式[8-10].这是弊端之一.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长时间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论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并且课程中关于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和施工机械性能等内容很难单纯用语言来讲述,这对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是不利的.这是弊端之二连续四周的生产实习对于长达一两年的施工项目而言,学生只能观看到某一静态的施工过程或工程的某一施工环节,能见到的施工过程非常有限,不利于施工项目全过程的理解学习.另外,考虑到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现在很多单位也不太乐意接受学生去工地实习,即使去了工地,有些也仅安排学生做一些内业工作,如工程测量放线等,体现不到实习的“生产性”.这是弊端之三.

2.4授课教师的工程经验不足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11,12].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授课教师均来自于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很少有现场的工作经验,并且在进入学校以后,处于教学和科研等各种压力,也很难再有机会到工程现场进行长时间的锻炼,导致授课教师的工程经验不足.

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认真选择教材,合理优化授课内容

土木工程包括房建、道路、市政等八个专业,不同的专业施工的侧重点不同.教材选择时应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定位以及教学大纲的内容,认真筛选教材,建议从部级或省级获奖的优秀教材中选择.教材确定后,授课教师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大胆舍弃过时的、不适用的旧知识,授课内容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力求“少而精”,同时也可补充一些课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

3.2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师生互动

理论教学采用师生双主体进行,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为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12].例如在讲解某一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时,可结合校内外实际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观摩教学,理论结合实际,不仅能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听得进,记得牢.

3.3三个教学环节相互交错,相辅相成

三个教学环节相互交错就是将一周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四周的生产实习穿插于半学期的理论教学中,同时将施工教学的时间延长四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交错和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想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课程设计参照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布置好,在后期的理论教学中,当涉及到课程设计的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说明,也即将原集中一周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分散到半学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去学,一边去做,避免了期末盲目去做,甚至为赶时间相互抄袭,最后将学生做的课程设计与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相比较,找出差距和原因,弥补不足.同时,将连续四周的生产实习分散到理论教学中,当理论教学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和施工机械性能等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时,则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施工工地参观学习,时间为一至两天即可,不过在学期初需要联系好实习单位.另外考虑到实习的安全性和实习单位联系的不便,学校也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试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将一些代表性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在实验室内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循环利用.

3.4丰富授课教师的工程经验

承担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亲身参与现场工程建设,掌握一定的施工经验.丰富授课教师的工程经验,一方面需要鼓励授课教师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工地实习锻炼,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脱岗学习的深造.另外,学校也可以把施工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请到教室来举办专题讲座,以弥补授课教师工程经验的不足.

4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它源于实际,用于实际.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授课教师必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合理优化授课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以及丰富授课教师的工程经验等,从而达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梁,孙林华.应用型本科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宿州学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6(01):37-40.

[2]李黎,张仲先,朱宏平.土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06):19-24.

[3]李爱群,孙利民,徐礼华,等.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6(04):111-116.

[4]祝江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05):271-271.

[5]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01):79-82.

[6]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7]李立军,杨秋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1):83-85.

[8]祝彦知.“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129-131.

[9]邱洪兴,吴京,王恒华,等.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9):83-87.

[10]余群舟,陈海滨,江义声.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05):128-130.

[11]倪国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01):58-61.

第5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1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导致各种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然而,这也给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带来极大的挑战。所谓的土木工程,不光指的是各种民用建筑,还有不同的工程勘测,就是因为土木工程这种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单独的施工作业,也就是说土木工程内部的生产组织不同于传统的生产组织。如果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组织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水平。然而,土木工程总体特点比较多,它的施工现场是固定的而不是进行不定向作业,但是针对施工人员或者是施工作业的空间是有流动性的特点的;同时,土木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也就是说要想完整地完成一项土木工程,需要各个不同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工作;在土木工程建设途中,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建设技术本身还是外界环境的干扰,都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建设的情况。以上介绍的就是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的主要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下文将展开详细讨论。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配合的意义

在施工前对施工做详细的设计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途中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给施工具体项目提供一定的指导以及参考。只有设计合理,设计完美,根据设计进行的相应工程才可以趋于完美。也就是说,土木工程的设计决定施工起点的高度。然而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就是完美设计之下能否出完美施工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就可以满足我国国民对土木工程的个性化要求以及多样化发展理念。因此,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相结合,是我国目前对土木工程发展的期望。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高要求,将施工计划与设计相互配合,合理施工才是实用价值最高的方案。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配合的原则

3.1环保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施工现场给环境带来的是无尽的污染,因此,在施工途中,最应该保证的就是环境不被污染。不论是光、声、电还是废物排放,都应该在最初的设计以及技术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环保的思想。在设计以及技术应用上,加入环保的思想和原则,创造更加干净无污染的工程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也就是说,保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相配合的同时,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为施工工程节约资源,还为周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3.2质量原则,保证建筑的可靠性。

在建筑物的建设途中,居民最关注的还是建筑物的质量。要保证建筑物可靠安全,才能满足居民的最基本要求。建筑物是否安全可靠,主要影响因素是施工设计结构是否合理,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可靠,如果能够保证这两方面是可靠安全的,那么针对恶劣天气的考验也就不在话下,居民就可以安心居住。

3.3经济原则,满足开发商需求。

土木工程建设不光要考虑居民的基本利益,还应当满足开发商的经济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求高水平,还要求低投入,所谓的低投入就是为开发商节约开支,避免浪费,这就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经济适用,只有经济适用的建筑物,才可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设计理念是创新又经济的,在满足现代人高审美水平的同时,也要保证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配合的策略

4.1绿色施工设计与实施。

绿色施工是工程建设向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绿色施工的推行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①绿色施工理念普及与设计,要开展绿色施工理念,首先需要进行绿色施工流程进行详细的设计,这当然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对绿色施工理念具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可以通过理念宣传或者理念讲座等方式,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一些施工设计方案设计评比,让绿色施工的思想深入人心;②绿色施工落实和实施,对于施工管理以及技术人员进行绿色施工操作培训,严格操作流程,保证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的效果,同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了解设计图纸以及“绿色施工”方案设计的作用以及原理,从而保证能够将绿色施工技术运用到施工建设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2切实调查设计保证质量。

施工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过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规划的过程,特别是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建筑,进行施工设计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进行设计以及采取的技术也有所差异,例如:在深基坑防护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般来说,设计过程采用计算机设计,考察分析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基坑土质以及土壤高度等数据,然后结合建筑物平面图进行合理设计,然后施工部门通过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解和分析,开始进行相应的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所规定的的标准。

4.3完善经济管理减少消耗。

工程建设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都涉及到一个成本投入的问题,所以相关需要完善工程建设的经济管理,减少一些多余的消耗。就设计方面而言,设计人员可以考虑设计的建筑物的结构,采用一些优质的材料或者科学经济的结构,例如:对比C30混凝土与C40混凝土结构,C30的消耗要比C40要减少10%左右,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避免墙体出现开裂等状况;针对施工方面,可以从水资源节约入手,要求施工部门避免使用自来水,而是采用附件河道的河水,对于水龙头出现漏水以及拧不紧的现象进行及时更换和修理,同时规范淋砖和润墙作业的用水量,减少作业过程中浪费的现象。

5结束语

第6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1.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实际中的施工特征

作为现代建筑技术学重要的分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地基施工实践中被不断的创新。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具有固定性、流动性和多样性。固定性指土木工程施工场所固定,已经确定施工场所一般不会轻易变更。流动性是指工程施工作业单位经常在施工场所流动作业。多样性是指土木工程施工中,需采取更多专业施工设备,运用更多专业施工技术。一项完善有序的土木工程的开展,都深刻体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上述三个特点。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土木工程规模更大,施工周期更长。土木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具体描述如下:1)土木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事业要想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要重视采用先进科学的土木施工技术。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可以把更多建筑新材料、新设备等融合在建筑施工中,这让土木工程的施工更加科学、节能和环保。3)现代建筑规模的扩大,大范围土木工程越来越常见,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可以适应更复杂的大型架构、转换结构等土木施工作业要求。这可以极大提升土木工程的作业效率,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4)土木工程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作业中,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技术可以更好的保障工程建筑目标的实现。总之,土木工程技术在现代建筑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高质量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日益强大的技术保障。

2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施工

地基基础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最基础的施工环节。按照现代建筑地基施工要求,在地基施工中需要检测地基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现代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主要包含端承型桩和摩擦桩施工两种类型。端承型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两种类型,而摩擦桩又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两种类型[3]。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标准对施工土桩进行相应的划分。制作各种桩体,需要进行各种土木施工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基桩体在施工中承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要对桩体基础进行钻孔灌桩作业,如放定位线等,最后要考察成型桩体的质量情况,如进行承载力技术检测等。

2.2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施工场所的要求,开展预制施工和现浇施工等灵活的技术作业。如已经提前设计好施工场地对预制板的尺寸等技术标准,可以采用预制施工的方式。而如果发现施工场所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可以采取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运用钻孔浇筑技术进行个性化的施工作业。

2.3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中的构件采购、材料的准备和装备的检测等准备工作。钢结构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流程进行,根据施工技术进行前后施工环节的衔接,需要注重施工中各种构件的设置,如采用合乎规格的枕木等载体进行构件的支撑等。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中构件的清洁干燥。同时,施工人员要恰当选择施工中的焊接工具,根据不同的施工构件材质选择不同焊接技术等[4]。随着现代钢结构施工的普及,焊接工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往传统的铆接技术已经在逐步被淘汰。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探讨

3.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关键点

在施工项目中,需要基于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不同的项目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非常重视的环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快速实现安全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的保障。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首先要重视关键点施工技术的创新,同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项目的生态、职能以及节能建筑等方面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技术创新。同时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含量,发挥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中的催化剂作用。

3.2如何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今天的创新主要包含以下环节:1)从土木工程技术的设计环节进行创新;2)从土木工程的施工中进行技术创新;3)从土木工程的验收环节开发更高效率的验收技术等。土木工程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在施工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结合土木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施工技术的不同环节的技术创新是现代土木工程有序进行的保障。同时,土木工程技术创新还要充分考察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地质状况、气候条件、施工材料性能、施工环境和施工设施等。因此,做好土木施工中各种施工技术的创新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3.3土木施工新技术的探讨

1)新型预应力技术探讨。在实际项目施工中,该技术主要分为后张与体外两种预应力技术类型。现代土木施工技术中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截面进行钢筋结构加固等方式获得施工中的预应力。这种技术是对以往外界面钢筋结构布置和无粘结技术的创新。目前国内建筑土木施工中,在大型桥梁涵洞建设和大跨度的建筑工程之中使用这种施工技术最常见。因为这些大型工程对预应力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按照不同的后张预应力发展特点,现代新型预应力技术逐渐演化出两大技术体系:a.无粘结技术体系,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把各种摩擦力系数做到最小。b.粘结技术体系,这种技术优点在于易操作,摩擦力相对较小。比较上述两种技术体系,前者比后者需要的技术要求更高。2)深基坑支挡技术探讨。在实际工程项目上,本技术多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之中。结合高层建筑对于地基承载力和地下空间负荷力等要求更高等特点,加上现代高层建筑均要求进行承载力效应检测,这些都需要开发新型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否则无法真正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高层建筑事业发展的地基施工技术的需要。具体做法:a.可以采取“桩—桩—锚”支挡体系。该技术适用于那些地基土质较差的土木工程作业区域,一般采用预应力灌注桩方式。b.承重结构与支挡一体化结构体系。在一些隐秘性较强的施工作业中,该技术可以实现施工场所墙体一体化,让桩柱能够获得更大的承载力。由于这种方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此采用钻孔灌注技术进行承重结构与支挡一体化作业越来越常见。3)地基土方旋挖施工技术探讨。与上面第二种施工技术相似,这种技术也主要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之中。由于高层建筑对地基的要求更高,现代建筑工程多采用旋挖等方式进行地基挖掘和建设。这种旋挖技术可以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打下更加坚实的地基基础。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以往人为钻孔方式带来的施工质量差异明显的缺陷。同时采用旋挖方式还可以减少人工作业成本,提升钻孔施工作业的效率。在实际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施工技术。但是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旋挖效果,需要不断对旋挖技术、旋挖设备等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促进现代土木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4结语

第7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际情况;工程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般而言,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固定性。指的是土木工程的施工地点相对固定,在选定施工区域后,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变动;第二,流动性。指的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在同一工程进行施工,人员往往需要很大的移动空间,而不只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进行施工;第三,多样性。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多工种联合施工的特点,这些工种的施工过程,劳动时间和施工方法都是有所差别的。

一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推升了土木工程中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大量出现,而土木工程的设计和建筑也越来越复杂。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遍布全国的大量工程从技术层面和经验层面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土木工程与一般的工程施工和组织程序有所不同,每个分项工程都要单独进行计划,并在最后将所有的单项工程汇总。所以,土木工程施工中,组织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甚至决定工程的成败。一般而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的特点包括固定性和流动性。所谓固定性。指的是土木工程的施工地点相对固定,在选定施工区域后,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变动;所谓流动性。指的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在同一工程进行施工,人员往往需要很大的移动空间,而不只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进行施工。在土木工程的组织中具有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和综合性。多样性表现在工程的各部分几乎各不相同,需要多工种在同一时间进行不同的施工作业;综合性指的是在施工的组织过程中,要对设计、建筑、监理、材料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把控,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由于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工程的组织协调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2.1理论研究还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施工的研究方面,我国在高校以及企业的实验室进行了多种分析,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如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分析、边缘反馈分析、系统识别理论以及材料刚性柔性分析等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对于土木工程的理论建模有一定帮助,但是仍然不能够将这些分析的成果集成应用,对于实际操作的意义较小。

2.2缺少验收标准与规范

我国对于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研究投入有限,使得一些领域没有成型的标准,在施工中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施工工程控制参数的制定,是涉及到土木工程行业长远发展的问题,也是当前工程面临的首要问题。而目前我国缺少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在没有工程标准借鉴的工程中,需要监理部门以及质量主管机构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2.3管理体制问题

多头管理一直是困扰中国土木工程发展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管理责任不能够准确的落实,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各部门只对工程所带来的利润感兴趣,使得一些特大工程忙于上马,前期研究不够,对环境、社会以及政策等客观环境不能够进行很好的解读。目前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净化工程的承包思想,使权力和责任明确,避免在问题面前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施工

桩基施工是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在设计桩基时,可以考虑两类极限状态的承载设计,分别是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极限以及承重状态下的承载极限。根据建筑物的特征、施工要求、工程用途等引述,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具体标准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桩基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桩基按照承载的性状进行分类,摩擦桩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我们将其称作端承摩擦桩。该种类型的桩基,在承载能力接近极限时,桩体顶端所受正压力,桩体的侧面不受压力,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种我们称为典型摩擦桩,这种摩擦桩在承载能力处于极限时,主要是由桩体的侧面对力进行分担,而桩体的竖直方向几乎不受力。在制作桩体时,成桩的方法有木桩、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制作基础桩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一般情况下,材料是由木材、混凝土和钢筋混合而成。具体应用那种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2、混凝土结构施工

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现浇法,主要是在施工的工程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浇筑混凝土,适用范围很广。另一种为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了解工程的钢筋结构以及刚性的延展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浇注之后的质量较好,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使用该种方法时,要保证在预置模的准确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3、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制作构件的吊装。这项工作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场地的清理、相关道路的修筑、基础建设的准备、吊装的相关设备检测、运输等。在钢构运送至场地后,首先用木托进行垫底,防止钢构损坏和偏移,并且对于表面进行清洁,之后进行钢构的安装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准备好氧气和乙炔等焊接设备和材料,并且要同时准备好灭火设备,要提高对火灾等的防护等级,做到安全施工。

此外,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关于焊接点、螺栓等部分的施工。在处理该类连接问题时,要注意连接方式的选择,如果是经常拆解的部分,最好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若该部分相对固定,并且需要承载多方面力的荷载,则可以进行焊接作业。总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钢构的具体连接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1 深基坑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土木工程的地下结构稳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对于深基坑施工要求就相对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基座进行深度挖掘施工,同时对深基坑的周边进行必要的支护工作以及加固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我国高层建筑逐渐普及,深基坑技术也有了相对成熟的实际施工经验,并且在一些工程中已经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深基坑施工进行分析,保证了深基坑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精度。

2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钻孔灌注桩施工也被大量的使用,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家缺乏对该方面的标准,使得灌注桩的设计、施工、用料等有着随意性。这样一来,工程标准没有办法统一,工程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国家以及有关部门需要对灌注桩技术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使其更加完善和成熟。

3新型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是现代土木工程的进步。而这种预应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体外预应力上。体外预应力指的是对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在混凝土的截面之外,与传统中布置在混凝土截面中的预应力钢筋相对应。这种预应力筋的设计,使大跨度的混凝土结构建设成为可能。其中对于粘结体外预应力的应用,是体外预应力最为典型的方式,这种结构的预应力筋,布置于管道外,使施工更加简单,并且在受力分析时发现,钢筋的承载效率很高,几乎没有应力损失。是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的施工操作方法。

四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施工智能化。在新时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充分的运用计算机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进行施工,提升工程的技术含量;第二,设计多样化。在今后的设计中,会越来越多的体现设计的灵活性;第三,施工生态化。在施工中,会更多的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进行生态施工、和谐施工。

结语

土木工程的综合性较强,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这些都取决于施工的技术。对于工程施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是推动土木工程整体进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且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这才是解决土木工程相关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土木工程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1(19 ).

[2]胡晓武,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

第8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施工;应用能力;能力培养;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时效性、抽象性、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等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土木工程施工人才的基础。通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与学,学生基本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能够胜任施工现场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及处理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一般技术问题。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胜任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提出土木工程施工的综合能力培养应着重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与资源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通过制定与完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为出发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强调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为适应这一要求,课程内容设置应能跟上先进技术发展水平,选择重点放在那些先进和适用的施工技术上,兼顾传统的成熟施工技术,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科学制订教学大纲,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

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并适时进行修定,以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大纲的制定应与现代土木工程施工发展相联系,要根据学科发展信息来确定和更新。

教学大纲的内容应涵盖以上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明确教学内容知识点、重点、难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选择方面应体现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相关管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合理设置教学课时总量,以提高教学效果。

认真制定授课计划,授课计划应严格执行大纲的要求,明确授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重点、难点内容宜安排充足的授课时间,确保教学效果。在满足大纲规定时间要求下,授课计划时间安排应有一定的松弛度,在满足教学效果的同时,使授课计划真正起到指导和控制教学进度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教材研究,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和主要内容,选用科学、合理的教材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和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首先认真制定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建设工作要立足于培养适应 21世纪要求的人才,教材选用应坚持适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多样性的原则。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对所选用的教材进行评价,不断提高教材的选用质量。组织教师编写补充讲义、学习指导书,及时将最新的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加强教学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上网自学。

四、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工地实习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资源,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有土木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和校办产业,它们属于校内资源,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自身优势,发展与校外施工企业的良好关系,建立起完善的校外挂牌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基地,指定专人负责与合作施工企业进行联系与日常沟通工作。

五、创建多元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

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兼具时效性、抽象性、综合应用等特点,教学中若只依据黑板、粉笔进行传统式授课,则学生颇感抽象、枯燥, 兴趣索然。如何根据本课程特点,寻求生动、直观、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重点。采用恰当的手段,活泼、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多年来老师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通过几年来对土木工程施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确立了土木工程施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1、优化《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将工程实际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本课程教学中,使本课程的教学适应工程发展的需要。

2、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培养学生土木工程施工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3、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工作要立足于培养适应 21世纪人才的需要, 与时俱进, 及时吸收土木工程施工的前沿技术。

4、巩固实践教学基地,使之成为培养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

5、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与应用“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多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

6、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9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范文

关键字: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进展和趋势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灾害的频发是阻碍人类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都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木基础设施也得到快速的兴建,但还是难以避免灾害的侵袭。灾害对土木工程的破坏主要有工程灾变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工程灾变包括由大规模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地表塌陷,边坡失稳和地基失效等情况,工程系统自我损伤的积累也有可能导致突发事故。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台风,地震,火灾,泥石流,滑坡等。我国向来重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在多个重点项目上资助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进展与成果,逐渐走向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科学前沿。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进组和趋势。

一:灾害危险性分析和损失评估理论

对灾害危险的了解和损失评估是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在研究洪水,台风,洪涝,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灾害后,根据灾害模式和负荷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的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和理论,分析了灾害的传播规律和形成机制,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基于AI(人工智能)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危险分析理论,建造了STLS(地震构造信息)系统,使得地震的划分等级和危险评估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提高了精确度和分析效率。

(2)建立了一组城市极值风速的危险评估概率法,两种危险评估方式与风场函数法。

(3)通过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建筑物烟气和火灾形成原因和燃气爆炸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建筑物燃爆灾害的预测模型和烟气控制系统。

二: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和防灾示范研究进展

研究不同灾害负荷下的工程结构,可以得出不同优化设计方案。主要有

(1)研究比较高层建筑物在风和地震的作用下可靠分析数据与结果。

(2)提出结构灾害负荷近似无限负荷的假设,并给出相应负荷下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3)研究抗灾结构的优化特点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水平,对比分析最优化设防的可靠性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负载。四,对铁路工程给出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预报方法,建立相应路段的可靠分析办法。根据水利结构的特性,分析研究坝址随机地震模型,在强度非平稳和平稳的随机地震动场假定下确定建立抗震可靠办法和相应结构反应。

我们将镇江,鞍山,唐山等有着不同特色的城市作为灾害的典型区域,选择昆线—普雄段作为防治多种灾害的重大典型区域,选择广州作为我国大城市防洪典型,在这些区域运用仿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损失评估,危险性分析,人工智能,决策和应急反应系统等先进的土木工程防灾系统,充分展现了高新减灾技术在土木基础设施减灾领域中的优势,为我国重大土木工程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土木基础建设减灾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生命线和大型结构工程控制

根据灾害的动力作用特性和灾害作用空间的分布,研究生命线和结构工程以及周边介质作用产生的非线性灾害响应,提供相应优化的控制方法与理论。为了确定大型非线性结构灾害的响应,要对桥梁,建筑,海工,水工等大型构件,材料和体系进行灾害模拟试验,分析其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破坏,失效与坍塌的可能,还要研究周边介质互相作用的材料。为了确定结构灾害性设计和控制,需要研究多级防灾的性态水准,性态目标和防设水准,建立起性态追准和结构灾害的关系,确定结构灾害的性态设计与控制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减震装置和大出力,低耗能,高性能的智能驱动装置,研究大型结构灾害控制的技术和措施,配备智能控制系统。

(二)岩土工程灾害的防治

岩土灾害的防治需要对土体的非均质及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地下空间使用后的环境损伤和诱变灾害可能,重点关注灾害和工程的作用力,灾变行为与减灾的新技术。高应力深部地下工程防治要研究深采条件下岩体特征和围岩顶板灾害,变形破坏,岩爆和瓦斯突出的关系,使用地下承运和岩体结构的运移关系,开采突水的机理来确定优化方案。大型地下工程环境控制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使用和开挖工程导致的地表塌陷,做好控制工作,保护地表水和含水层。重大土木工程地基失效防止需要根据岩土的材料特点,研究岩体与原位土的动,静力学性能,土体液化及液化后的变形,建立起岩体构造面—非连续介质模型。探索地基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下残余变形,失稳和结构作用的机理。确定地基加固的办法和定量评估技术。

四:数字减灾工程系统

数字减灾是针对重大工程和城市灾害的分布不均和复杂性等特点,运用现代数字模拟技术,再现灾害破坏特征,过程,灾害分布,模拟减灾策略和减灾效果。重大工程数字减灾模型是重点研究地震灾害试验和风灾试验的系统,主要再现了灾害的分布的范围和过程,找出控制的办法并模拟。城市数字减灾系统主要依据城市灾害的评价模型,主要针对城市典型灾害历史,建立城市数字减灾工程。

结语

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是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涉及工程,信息,土木,地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综合性较强。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开拓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今后的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增强减灾基础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茹继平;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进展与趋势[J]土木工程学报 2000(6)

[2]瞿伟廉;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3)

[3]项海帆;结构风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振动工程学报 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