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寻梦环游记范文

寻梦环游记精选(九篇)

寻梦环游记

第1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1、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2、You cannot be forgiven, but it should not be forgotten.可以不需要原谅,但不应该被遗忘。

3、Remember me before the memory of love disappears.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请记住你爱着和爱过的人。”、“我受够了征求同意,我不要循规蹈矩,我要跟随自己的心。”

“请记住我,虽然我要去远方;请记住我,当听见吉他的悲伤,这就是我跟你在一起,唯一的凭据,直到我再次拥抱你。”

“我一直以为爱的反义词是不爱,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爱的反义词是遗忘。我不会忘了你,因为我一直爱着你。”、“要不是我丑怪无比,她或许会对我在意。”

“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是当所有人都忘记你了,那么你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第3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为了这一童心飞越,乔纳森很早就进行了准备。此前3月,乔纳森曾到英吉利海峡试飞,不过却遭到法国和英国空管人员、海关以及移民部门官员的“驱赶”。 4月,乔纳森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随风飞行14小时,行程大约175千米,最高飞到5500米处高空,刷新同类飞行纪录。

身为专业飞行员,乔纳森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在筹备的过程中,他一共动用了54个巨大的氦气球,除此之外,他还装备有异频雷达收发机、无线电接收器、紧急降落信标、飞行定位器、无线电追踪系统,以及其他所需的通讯设备、卫星导航、氧气面罩和紧急信号发射器,装备可谓一应俱全。他还在他的“飞行器”上携带了一个类似于登山者用的氧气筒和一个压载重量用的水箱,并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飞行之前,乔纳森已经为此次不同寻常的空中之旅申请了一切必需的文件。

据报道,当天天初亮,乔纳森乘坐特制座椅,由众多色彩鲜艳的氦气球提拉升空,自英国肯特郡启程。半空中,强烈大风将他带向比利时附近,在经历大约5小时的飞行之后,他于上午9点零5分安全降落在法国北部的一片卷心菜田里。在这次飞越过程中,乔纳森的最高飞行高度达到2286米,时速高达40千米/小时。落地之后,立刻有法国警官上前对他进行询问。

当36岁的乔纳森徐徐降落在法国敦刻尔克的土地上时,两名闻讯赶来的法国警官盯着他和他背后那些五颜六色的气球,目瞪口呆。他从哪儿来?他疯了么?

第4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是卖出所有的火柴。在汤姆。索亚的眼里,梦是找到许多的金银财宝。梦想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我的梦: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导游。导游,这个职业看起来不算太好。但是,导游可以让游客了解到更多的风景知识。自己又可以四处周游。更好的是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我的梦:做一个语文老师。让我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梦想。

我的梦: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一颗爱心。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消失路边疾苦贫穷的人。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

中国梦: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我们都是逐梦的孩子,在我们年轻的哲学里,从来没有做不到的事。勇敢去追逐梦想,你会发现梦想近在眼前。

第5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一个在长沙工作的男子兴冲冲地跟媒体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于是有记者跟着这名男子像模像样地踏访了一番,给出个结论是,这个地方的确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几分神似”。

据说,这名男子是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到《桃花源记》原型地的,他逐字逐句将原文进行逻辑分析,得出20多个特征信息,并将这20多个特征信息设为命题的边界条件,在结合了社会背景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后,他采用数学命题证明上的逐步逼近法,将《桃花源记》原型地锁定在古武陵郡和长沙郡的交界线上。可见,他寻找到的地方不仅与《桃花源记》原型地“神似”,就是寻找方式也很神奇。

且不说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一个文学作品描写过的景物是不是靠谱,单说这个新闻,得承认,这条新闻写得很妙,妙就妙在“神似”一词的使用。自家阳台上如果有花有草,主人几页书读罢在混沌梦乡半睁开眼,也会发现此地与“桃花源”有几分神似。这样的新闻完全可以当作娱乐新闻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何处不飞花,难道我们就能据此认为到处都是“桃花源”吗?

这种近似指着海市蜃楼信誓旦旦说这是“北京、上海”的扯淡事情,多半是某地为了宣传当地旅游风景的一种炒作,但这样的消息能够被媒体报道出来,并且被广泛地转载引起网民的注意,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在的,那就是自陶渊明以降,中国人寻找“桃花源”的心愿一直是如此地强烈,乃至随便一小处风景就迷惑了双眼,自以为身在“桃花源”中了。

《桃花源记》原文不过400余字,不足三条微博的信息量,里面涉及景物的描写,也就这几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最后陶渊明还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断了后人追寻的念想。在课堂上学习过该名篇的同学们都知道,《桃花源记》原意不在写景,而是借歌颂乌托邦式的“桃花源社会”,来发泄对黑暗、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篇意境优美的文字,实则是当时的盛世危言。

关于“桃花源”的原型地争夺,闹出了不少笑话,前后有多个市、县30多处景地自称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甚至连棵桃树都很难找到的北方某地,也想沾点“桃花源”的光。但有一种观点认为,“桃花源”就是陶渊明他老人家杜撰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结合原作的寓意,我个人比较认可这种观点,众人都以为陶渊明为后世编造了一个梦,实际他只是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不要相信“桃花源”的存在。

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想找到“桃花源”真的是艰难的事情,柏油公路修到上千米的山顶了,风景秀丽处建满了富人住的别墅,人工制造的各种巨大雕像非常难看地戳在风景中令人大倒胃口,景区门票迎风涨一年一个价,花费巨额资金申请了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名头,却没钱用于文物保护……人迹能到的地方,几乎都挤满了手持数码相机的游客,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哪来半点《桃花源记》描写的悠然世外景象?

当下中国,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活在这个工地里的人们,背后是环境、人际、工作等带来的综合压力的折磨,所以,明知“桃花源”不存在而去寻找,是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寄托。这两年,“逃离北上广”的白领们日趋增多,他们不甘心只做“桃花源梦”的畅想者,而货真价实地踏上寻找之路了,只是对于他们能否最后找到,我持担忧态度。

第6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题记

童年的梦

夕晖中,院子里,枫树下。

“奶奶,好漂亮!那是什么?”女孩指着从矮墙外飘来的蒲公英,眨眨眼,道。

“那是蒲公英的种子。” 老人不禁抚着女孩的头,道。

“蒲公英的种子?那蒲公英呢?”

“ 在远方。”

“远方在哪儿?”女孩试图抓住飞舞的蒲公英,但却什么也没抓到。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孩子,奶奶也不知道。”来人看着那天真样,不觉被逗乐了。

“世界吗?奶奶,我要环游世界!”女孩也笑了,坚定的目光焕发着耀眼的神采。

为梦而狂

儿时的梦想,成了我生活的主题曲。于是我学会了攒钱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就听到耳畔一声“哐当”——一枚硬币顺利地投入我的地球存钱筒里,我就在心中呐喊:世界,我来了!在小小的存钱筒里,存的不只是那一枚枚coin ,还有我的梦想,我的世界。

长大了,我懂得了在书籍中寻找我的梦想。在一本本书中,我领略了法国埃菲尔铁塔的奇思妙想,观赏了希腊雅典娜神庙的精美华丽,饱览了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壮观,也体验了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惬意风情,当然 还有北京的万里长城的气势雄伟,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异国风情,让人目不暇接。畅游在书中,如同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江南楼阁,精致富丽的欧洲古堡,小巧怡人的威尼斯小艇……闲适的情调,幽雅的色调,再配上悠扬的小调,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啊!书籍似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我通向梦想的大门;书籍似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通向梦想的征途。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摄影。无论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间,还是银装素裹的腊月,我总喜欢带上心爱的相机到处逛逛,寻找属于我的镜头。在喧哗的城市里,一眼喷泉,一塑花雕,一座雕塑,一个个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捕捉对象。而在郊外,我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拍下那金黄的麦田,红彤彤的彩霞,碧蓝的天空,平静的湖面,拍下沉甸甸的稻穗,农民脸上的汗滴,欢唱的鸟儿以及水中的小鱼儿。我更向往能用我的相机记录世界每个角落的精彩瞬间画面。我在我的摄影天地里陶醉着,娱乐着,疯狂着,追随着那个梦……

梦想NO。1

一次振奋人心的旅途,使我向我的梦想走出了第一步。那年夏天,我带着我的相机独自一人来到了首都北京。挟着满心的欢喜,我在北京城里东走西逛。我走进了故宫的三大殿,鉴赏了我国古建筑的精巧绚丽。我还攀上了八达岭长城,触到了由毛主席亲笔题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我也蹿入了北京胡同,品味了北京烤鸭的美味,见识了景泰蓝的缤纷。而当我踏进圆明园遗址的大门时,眼前的凄凉不仅是我想像到在八国联运入侵前这座东方神华的华美富贵。北京之旅,虽是仅仅几天,却早已印在我的脑海里,触动着我的心灵。

第7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凝眉敛眸的刹那,调皮的鱼儿亲吻了我的脸颊,温暖了浮躁的一夏,冰冷间深触海洋的光华,浩瀚博大的海洋书不尽的时光韶华。浩浩淼淼升起串串呼吸的气泡,温馨了一颗孤独的灵魂,嘲笑了所有的浮世繁华。

缓缓舒展着躯体,静静领略海洋深邃的蓄意,或许尘世间太多的聒噪,在地狱般的天堂里漂洗得异常渺小,温暖着怀抱,无法释放的拥抱。

来生,我愿做一条鱼,游来游去,人们看不见我的眼泪,懂得我的丝丝忧伤;闻不到我的体臭,亲昵着我的每寸肌肤;听不到我的心跳,感受得到我每一连串呼吸的韵律。

鱼儿也从不嫌弃什么,啄过我的脚丫,抚弄过我的秀发,趟过珊瑚,睡过泥巴,晒过太阳,吮了星光,吞得了浊水,吐得了珍宝。

没有人情世故的烦扰,错落有致的环抱,忘不了回家的路,错不了拥堵的旅途。浸染在大缸里的海藻,随波飘摇,便是晴天阳光普照。

静静是汹涌海涛的前兆,只是期待每次的海浪退潮,拾起贝壳的吵闹,或许是今生最美的童谣。梦里晶莹的珍珠招摇,感受一辈子孕育的煎熬。

仰望蓝蓝的水色,温暖里的襁褓,专属童稚的娇小,无依无靠,躺在内心最深邃的层里,搏动的心跳,清晰明了,只欠一个深情的目光环绕。

蓝色的心是玻璃编制的情,清纯睿智而富有弹性,透明是我的本性,干净利落青翠有声,一碰就碎的哭泣吵闹伤了身,无法弥补的伤痕,拾不起的灵魂,洒落满地晶莹……

嗅着茶香渐渐地睡意,眯了眼缓缓盖上了的棉被,梦里依稀亲吻的呢喃,是你最幸福的回馈,守候,只是静静的一夜,品味,却是你今生的美酒。有你,蓝色海洋,拥你,云蒸霞蔚。

天空有风的声音,海洋有雨的浸润,不管上天下地,都是躺着的惬意,一片蓝色的真谛,静谧,舒缓的别驿。

听,海洋的声音,和谐的低鸣,不似猿啼狼嚎的苍凉,也不是蜂嗡羊咩的惆怅,那是一曲摇篮小调,亲和得像母亲蒲扇的大手触摸我的额头,轻轻舒缓筋骨,安详的催眠,小心翼翼的拾掇,从未伤及精神暖到心窝。

忘了许久的疲惫,也许只有触及的刹那,才感觉睡觉的恣意。

或许,废寝忘食不是我的本意,世间的美好尽收眼底,我都来不及记忆,触手可及,怎么轻易失去了再去可惜。

第8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水,还是那么清

树,还是那么绿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幸福的气息,到处散发着光芒,星星挂在夜空中,闪啊闪,让大地洒满了花香。

简单的人生中,就像一杯充满韵味的苦茶,没有苦尽甘来,哪来香甜可口。

极美的星夜,天上没有一朵浮云,深蓝色的天空,满缀着钻石似的繁星。

我抬头望着天,这美丽的星夜,始终有空隙可寻。那一缺陷的空隙从何寻起h呢?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的发着光。

寂寞的秋的清愁,辽远的海的相思。

闪闪的金光,环绕着大地。大地似乎也陶醉于唯美之间,一阵风吹来,眼前一片亮丽的景色也随之而吹散了。

一片迷茫的云雾,使大地充满了生机,把青山染成了血色,放出耀眼的红光。

这眼前的梦幻似乎一碰就碎,让我不得不小心翼翼。

人生何时何地才能做到完美,梦幻的只悄悄然而又流逝去了。

第9篇:寻梦环游记范文

然而当下文言文教学整体低效,局部负效,笔者也切身体会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尴尬。尤其是对如何处理文言文中“文”与“言”的问题,存在不少疑问。可以说文言文教学中文言与文化的协调,是对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次审视,也是对课堂教学生成的直面冲击与价值追求。“文”和“言”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然而更重要的是“文”与“言”还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并行的教学模式,必然也应在在这一形态下运行。那么在“文”“言”并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探索课堂生成策略,挖掘文言文文本内涵,就需要我们去追寻问题背后的存在与缺失。

基于以上对“文”“言”并行的课堂生成的认识,在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笔者不单纯停留于文言文的常态教学,同样也试着挖掘文本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文”与“言”并行下寻找课堂的生成策略,着力追求有效的“弹性”教学。结合相关教学片段,笔者以为“文”“言”并行下的课堂生成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 以预设为基础,提升文言文课堂生成的价值指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适度的“言”的预设是实现“文”教学的基础。预设中的生成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指向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因“言”才能悟文,才能探文,才能生成对文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笔者以为文言文要实现“文”“言”顺畅并行,首先必须以充分的预习为支撑,而支撑的三脚架就落在了字词之上。“言”包袱的下卸,答疑释义的先行,才能有效组织课堂。如此课堂中对文言字词的疏通,相对不会过于密集,学生的视野能够迁移到对文化意义之上的文本的认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涉及通假字“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中的“而”和“箕踞”,“引觞满酌”的“觞”,“颓然而醉”一词的理解等。有了这样的预设基础,也就有了通过文章的理解来反推文字含义的可能。比如对“倾壶而醉”中“而”,学生有疑义。

师:“披草而坐”“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中的“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大家似乎没有疑义,但对“倾壶而醉”的“而”好像有些困惑?

生点头。(学生有说修饰,有说承接,意见不统一)

师:到那目的地以后就拨开杂草而坐,累了就歇一歇。接着就拿起酒,倾壶而醉,喝醉以后呢,就靠着卧下,做梦。如何?

生齐:承接。

师笑:为何意见又统一了呢?

生1:仿佛是一个人单一、无趣的行为。

生2:我觉得是一连串乏味的行为,作为承接关系理解更能体现这种瞬间的连续性。

师:你们的看法太有见地了。〖HK〗

笔者试着引导学生将之放置于整一个语境中来加以推测哪一种关系更能体现单调乏味的无目的出游状,学生自然也就生成了“仿佛是一个人单一、无趣的行为”“我觉得是一连串乏味的行为”这一初步认识,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教学设计能有效满足教学环节的弹性实施需求,也是提升文言文课堂生成价值指向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原先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问题是——也许此时的西山已不再是山,西山是?(试写一两个句子)这一问题本身带着综述性,然而考虑到课堂时间的仓促,教学中就调整为生成性的小结:“柳宗元”和西山之间能否填上一个表示情态的词语。可以说这一动态的生成,其前提也正是基于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只是在形式上予以再开发、再处理,课堂的价值指向却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二、 以情境为入口,拓展文言文课堂生成的思维广度

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情境的环环相衔。如果说预设是为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那么课堂生成正是为了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无序性。笔者以为文言文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教学文言文应关注丰厚的文本思维广度,而这一广度绝非预设所能完全消化,课堂的非线性结构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习惯性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的角度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需要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去体会大自然对丰富人类生命体验的重要作用。文本与学生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创设一定的情景,有助于课堂动态生成,也有助于学生向文本靠近。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情境:

师:你的看法太有见地了,我很赞同。那么大家想想看,柳宗元的梦,有可能梦到什么?

生1:年轻的时候多少意气风发。

生2:又被贬到哪里去了。忧惧不安。

生3:我的想法刚好与他相反。也许有一天皇帝又把“我”召回去了。

师:我好像也有这一种想法。多么想圣上能够英明,把“我”召回去。梦境太多了,但这个梦肯定是“浅”的梦吧。〖HK〗

这一情境的生成实质上是对柳宗元当时心态的揣度,简单的动态生成既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探究,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笔者以为情境创设的最终导向还是对话。以情境带动学生对话,以对话触发学生对文本的兴奋点,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一次有质量的对话,能拓宽文言文教学宽度与广度。如教学中对“披草而坐”与“箕踞而遨”进行比较的一次对话。

师:他首先是“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这其中的“而”如何理解?

生齐:修饰关系。

师:那什么叫“箕踞”呢?

生齐:呈簸箕状坐着。

师(微笑):我突然发现这个坐姿与先前的形态大不一样啊,游众山时柳宗元如何而坐?

生(看书寻找):披草而坐。

师:两种坐法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在游西山时的心情是?

生1:“披草而坐”说明很疲惫,哪能坐就坐哪。“箕踞而遨”好像很豪放。

生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作者仿佛融于山水,很惬意、很轻松,柳宗元好像带着一份迫不及待的心情去看西山的。

师(微笑):我很赞同你们的看法。两种“坐”的姿势恰到好处地折射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态,前者的生命体验是被动式的,而后者的生命体验显然是主动的。〖HK〗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很到位,他们的剖析直接将课堂导向了对“西山之游”的探寻,课堂的流畅性自然就提升了,思维的开放性也逐渐呈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也在文本研读中得以生发。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生成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对柳宗元在西山之游时内心情态的探寻,可见情境之下的课堂对话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三、 以质疑为亮点,实现文言文课堂生成的内涵深度

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开放的课堂容易形成发散性思维,容易对一个问题提出质疑。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聆听,于无疑处生疑,达成课堂教学的亮点。笔者以为这也是当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瓶颈,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质疑。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于文言字词之上,比如对“倾壶而醉”的“而”的质疑,对“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这一句省略的疑问。很少能够触及文章内涵。整堂课中最集中的一次质疑是对柳宗元“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中“为何不归”的疑问。

生:可是老师,我每读到这里就一直在想,柳宗元“为何不归”?是真正“心凝形释”了呢,还是内心还是有无法释怀之处?

生议论。

师: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思考。大家如何理解呢?

生1:我觉得柳宗元确实还是在逃避现实世界,所以这种“心凝形释”是暂时的。

生2:我想作者越是“不欲归”是不是越是说明柳宗元内心的重负呢?但作者应该还是在山水中获得了一份心凝形释吧。

生笑,议论。

生3:我觉得这是一种短暂的救赎,但也因为这样一次经历,让作者似乎有了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瘾”,所以文章中才说“始得”,而这种“瘾”大概就是一种精神升华吧。

师:大家的思考确实很有价值。我个人认为柳宗元在西山之游中全然不是先前的索然无味了,他忘掉了自己肉体的存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忘记了内心的恐惧,因此也就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才有了物我合一,心凝形释。这个问题大家还可以再探讨。〖HK〗

笔者以为这个疑问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尽管多种资料中都认为柳宗元在此西山之游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然而这种融合是停留于超我世界中的,并不能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重负。西山之游柳宗元确实在呐喊,在畅游,在释放,但在终极意义上他的挣脱又是乏力的。遗憾的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还是过于重“带引”,而忽视了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做到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鼓励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创设更大的行为空间。

四、 结语

对于“文”“言”并行下的课堂生成策略,应该说是一项长期的探索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努力捕捉生成点,创设情境感,实现有效对话,有效互动。笔者也仅仅是在摸索中,眺望文言文教学中的迷人风景。课堂可以说是一个半封闭的系统,因而也就有了预设与生成。而作为教学,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服务于有效的教学,都应引导学生对人生态度和生命意义的体悟。当然任何一堂文言文教学课都不可能完全是预设,也不可能完全依赖生成。但是无论是课前预设,还是课堂生成,两者都应统一于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基点之上。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