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清明古诗杜牧精选(九篇)

清明古诗杜牧

第1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蹭蹬一生抱负未遂

两枝仙桂一时芳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杜牧生于唐朝都城长安。杜牧的家族是号称“城南韦、杜”的世家望族。杜牧远祖杜预,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征南大将军,也是大学问家,撰有《左传集解》;祖父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勤于学问,精通史事,著有《通典》一书;父亲官至驾部员外郎;堂兄做过宰相。杜牧对自己的出身极为自豪,他说:“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家族文化传统对杜牧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可惜,在这个名门望族中,杜牧一支却未能兴旺发达,反而渐渐衰落。在诗人十岁的时候,祖父杜佑去世。过了不久,父亲也英年早逝。父亲死时,杜牧仅十几岁,家道中衰。杜牧家很快落到变卖房产、走亲乞讨、无衣无食的境地。少年的杜牧,在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和炎凉不定的世态中,塑成了自己“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谨小慎微)小谨”的性格。

在生活困境中,杜牧开始了他的读书学习生涯,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杜牧更通读了《尚书》《毛诗》、十三代史书。与一般士子不同,杜牧读书的目的在于研读治国之道。他的政治理想是,用文德教化开导四方边民,打击外族入侵和藩镇割据势力,从而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杜牧生长的年代,距离盛唐已有七八十年之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改变不了。杜牧成长的数十年间,藩镇相继作乱。读书阶段的杜牧,已经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这时,宪宗皇帝稍稍振作,出现了人“元和中兴”。杜牧一生始终存在着挽救唐王朝危运的幻想。可惜宪宗晚年好神仙,炼丹药,昏聩腐败,于元和十五年正月被宦官所杀,穆宗即位,改元长庆。杜牧其时十九岁。这一年藩镇割据故态复萌。朝廷讨伐,久攻不克。杜牧认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在于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军事力量必须由卿大夫来执掌,假使卿大夫不能担负起这个任务,那是自己的耻辱。杜牧注重军事研究,曾注《孙子》十三篇,提出许多精到的见解。

二十多岁的杜牧,虽然还未曾入仕,为了削平藩镇向带兵将领慷慨陈词。可惜穆宗也贪念酒色,服金丹,执政四年就短命而死。其后敬宗继位,这又是个贪耍好玩的儿皇帝。杜牧本希望有一个清明圣哲的君主,自己好施展才力,然而,穆宗、敬宗都让他大失所望。他为此写成名作《阿房宫赋》,借秦始皇骄奢淫逸而亡国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忧愤,希冀当朝皇帝有所醒悟。

不久宦官杀了敬宗,拥立文宗。那年杜牧二十五岁。他察访风土人情,发现吏治腐败,社会骚乱的根本原因是藩镇割据。诗人感到无官无职,再有才能也无从发挥,所以在第二年赴洛阳应举。由于才学出众,杜牧以第五名及第,一举成名。录取后杜牧和朋友到城南禅院游玩,遇到一个和尚,和尚问其姓名,杜牧为和尚不知自己这个名动京师的新科进士而惊讶,因此题诗:“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一来见出诗人科举考试高中的得意之情,二来也显示了诗人的洒脱不羁。

十年一觉扬州梦

杜牧中举后,仅做了半年京官便离开京城,先后在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和淮南节度使幕府当了近八年的幕僚,三十三岁时,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但不到两年,弟杜便患了眼病,双目失明,为了给弟弟治病,诗人告假百日,与医生同去其弟居处扬州。按唐代的规矩,请假满百日,依例去官。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错过了。于是,杜牧只好再去做幕僚。在三十五岁的那年秋天,诗人带着双目失明的弟弟去了宣州,在观察使崔郸幕府做殿中侍御史。这一去又是两年。杜牧三十七岁至三十九岁间,又赴京供职,先后任史馆修撰等职;四十岁时,被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京。诗人的济世经国之理想,又一次遭受打击。

第二年九月,沈传师迁任宣歙观察使,杜牧随之到了宣州。公务之余,杜牧研究自然科技,对古代百工之事产生浓厚兴趣,给《考工记》作注。

三十一岁那年,沈传师命杜牧到扬州拜问牛僧孺,其时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不久诗人留在牛僧孺幕中担任掌书记。扬州是唐代第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笙歌沸天,珠翠塞途。张祜诗云“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可见扬州对士人的吸引。杜牧来到扬州,更加放浪不拘。牛僧孺非常器重杜牧,派士卒在暗中关照他。等到后来杜牧离开扬州将赴长安供职时,牛僧孺置酒送行,叮嘱他注意小节,保重身体。杜牧当时还辩驳说:“幸亏我一直比较检点,您不必担忧。”牛僧孺笑而不答,让手下人取来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某月某日杜书记在某家宴饮,某月某日杜书记在某家唱歌。一共一百多条。诗人当时十分惭愧,拜谢牛僧孺,终身铭感。

诗人在扬州及以后的一段生活,确实有放纵的一面,不过这是唐代风习,白居易、李白甚至牡甫,都有类似行为。可能杜牧更为多情一些,所以后世有了不少关于他的浪漫故事,基本当不得真。诗人后来回顾这段生活写下《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浑名”,倒是道出此中真谛。繁华梦醒,忏悔艳游,诗人对自己落魄江湖十年梦幻般的生活是十分不满的。

衣上尘痕拂渐难

诗人四十岁那年离京外任,做了六年多的地方官,先是任黄州刺史,后转为池州刺史,再迁为睦州刺史。与过去做幕僚大不相同,此时诗人是一方父母官,可以用自己的才华造福一方。在黄州刺史任上,诗人革除弊政减轻赋税,还上书宰相李德裕,陈述用兵策略。李德裕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获得胜利。四十六岁时杜牧迁调回京,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曾著《孙子注》一书献与宰相。但江河日下的唐王朝使他倍感失望,自己无力扭转乾坤,心情不由消极起来。

一年后,杜牧自请外放,出为湖州刺史。这时的诗人,感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在失望和无奈中,似乎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晚年的杜牧大概有病在身,厌倦了仕途,“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

杜牧当年自感“星宿罗胸气吐虹”,到了人生暮年,还是不愿以诗人的身份传名后世,临终之时,诗人焚烧了自己诗稿。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十一月,诗人病卒于故乡老宅,终年五十岁。

俊爽清新风华流美

从个人期许上看,杜牧主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理想;对于诗歌创作,他也企盼能紧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为一代著名诗人。尽管诗人死前将自己诗作大都烧毁,表明遗恨;但死后,他外甥还是将平素搜集抄录的杜牧诗文四百五十首编为《樊川文集》二十卷,诗人的作品才得以保存下来。杜牧的诗歌涵盖的内容较广,从题材的角度说,有咏史抒怀、咏物记游、咏人诗等,而各类诗中均有脍炙人口的名篇。

咏史言志 锐气英发

杜牧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已经衰落。内部宦官专权,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吐蕃扰边。杜牧是星宿在胸、吐气如虹的人,透过唐王朝衰落的内忧外患,诗人有对政局的深刻思考,自然要借诗作抒发其政治理想。

我们都熟悉杜甫“致君尧舜上,还使风俗淳”的理想,其实杜甫这句诗说得很抽象,而杜牧则说得更为具体深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这首诗比杜甫的理想更具体。

杜牧继承了左思“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传统,将政治理想和主张寓于诗中。其咏史诗借古鉴今,或讽刺封建统治者荒淫误国,如我们熟悉的《过华清宫绝句》讽刺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或借古代人事申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如《题乌江亭》借项羽言志,说假如项羽能“包羞忍耻”,那么当“卷土重来”再创业。

《赤壁》一诗更是锐气英发,咄咄逼人。我们熟悉苏轼笔下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风流得意,而在杜牧笔下周瑜则是被批评和嘲笑的对象。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意外情况,冷静地反思周瑜成功的原因,如果没有东风之便,说不定惨败的是吴军。前文已说杜牧曾注过《考工记》,实际上,他还研究过《孙子》,并为之作注,杜牧精通兵书战策,他审视赤壁之战,用歌阐述自己的军事观点,告诫朝廷用兵时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切不可盲动。

杜牧写诗喜欢议论,不仅感怀咏史诗中有突出的表现,在记游诗中也时有反映,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这一特点深深影响了宋诗的整体特色。

风物记游 足见襟怀

杜牧的记游诗最为人们激赏,写景干净清爽,议论警醒世人,虽不有意言志而怀抱自现。

先看借景生情,抒写生活感受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寒山石径白云缭绕处,还有人家居住,天色将晚枫林如火,直让诗人流连忘返,字里行间凝聚着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钟情爱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前句以大写意的手笔描绘了深秋之中扬州的山光水色,流露出对扬州旧地的深深留恋。后句设想今宵盛况,以明月、玉人、箫声点染,绘出一幅鲜活的画面,又以问作结,透露出对友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寒蝉悲秋,松桂飘摇,脚下满阶青苔,眼前小鸟归巢,斜阳时落,暮色渐起,与彻夜歌吹的扬州城比起来,禅智寺总是冷落的,看上去是悠闲的风景,实则暗示了诗人怀抱空落的苦闷。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草色连天,引出六朝兴衰之思;天淡云闲,逗来古今变迁之想。鸟去鸟来,朝出晚归,人歌人哭,消于水声,人生过客之感继之而发。自然大化而人生渺小,遥望五湖烟树,生出追随隐者避世之想。

再看借景物生发议论,指斥时弊的: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长空广漠,一只鸟儿悠悠远去从视野里消失;其实亘古以来的一切变化都好像这只鸟儿,也消失在无尽的时空之中;远望着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园,秋风起处一片荒凉,那辉煌的大汉王朝如今只剩下废墟。诗人在对汉朝兴衰的凭吊中,慨叹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

第2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论文关键词:杜牧,诗,解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2](P89)。

杜牧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面广。他的诗“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又精致婉约”。【3】(P45)从其诸多诗文里透露出的不只是杜牧少有的才气,更有他拳拳爱国忧民之情,下面我们就通过作品来品读一下杜牧。

第一类作品,关心世事,爱国忧民。杜牧的出身是值得骄傲的。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从小聪颖好学,年轻时杜牧就创作出以《感怀诗》为代表的饱满报国之志的诗作,诗中写道“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聊生感怀韵,焚之遗贾生”。通篇夹叙夹议笔力雄健。慨叹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歌颂太宗顺应民心,以文德治天下的业绩,肯定宪宗李纯武力削藩平叛的功勋,同时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诗中“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等诗句,质朴简洁,感情真挚。又如《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箭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这一事件,对朝政的混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连元载这样曾经想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人文历史论文,尽管河湟的人民还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欣赏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诗人心头似压千斤重石。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哭泣、流泪,甚至看到诗人心头在滴血。

《郡斋独酌》一诗更是直截了当地 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早雁》一诗则用比兴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惊飞四散的哀鸿则象征回纥侵略蹂躏之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回纥南侵,驱虐人口,杜牧忧念北方人民凄婉逃难,借雁以寄慨。“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一联,用笔爽健,如飞鸟之出山林,而以“仙掌”“长门”“孤影”“数声”的凄凉可悯,犹为警策。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百姓的漠不关心。这一类作品是杜牧爱国忧民之心的最直接表现。

第二类作品是品评历史,借古讽今之作。此类作品是杜牧诗中较引人注目的诗什。杜牧很注意研究国家治乱的经验教训和经济、军事问题,且往往有新颖独到的简介。如《题乌江亭》一诗:

胜败乃兵甲常事,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开篇直接点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常识,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然后对那位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大有批判之意,接下来的议论不落俗套,让人想象一个“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妥”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再如《赤壁》一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通过赤壁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不仅引起了“怀古之忧情”。诗中的议论把赤壁之战胜利归于东风,看似难以想象,恐怕还意在于他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罢了。

此外,诗人还借古讽今,针对晚唐朝廷的黑暗政治和腐败没落的社会现实,借历史上盛衰兴亡的事实,讽劝当朝引以为戒,《过勤政楼》一诗: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

勤政楼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这首诗是诗人极度感伤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从诗的整体看,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道是今日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今日紫苔之盛,实际上诗人愈加感到“勤政楼”今日之衰。一衰一盛,一衰一盛,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第三类诗,关注下层,大多为女性而歌。《杜秋娘》是杜牧早年的一首名作,太和七年春间,杜牧奉沈传师之命赴扬州聘问淮南节度使牛僧儒路过润州,听到杜秋娘的故事深有感兴写下了这首诗。杜秋娘曾得宠于宪宗,穆宗时,放还故乡,杜牧“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杜秋娘诗序》)。这首诗用叹唱的笔调,对照的手法,默写杜秋娘一生遭遇的变化,篇终才发议论。诗中写杜秋娘入宫得宠一段,词采极为华丽:

联裾鉴于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景奁蟠蛟螭。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壁门,桂影凉参差。

下面写她被放后的凄凉情况人文历史论文,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归来邻人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诗的末段就人生升沉难定命运无常发了一大段议论,并举出许多古人事例作证,说明人不鞥掌握自己的命运,归结说“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此诗在张祜、李商隐赠杜牧是诗中都曾提到。

《张好好诗》也是属于这一类作品。大约在太和九年(835)八月中,杜牧在洛阳东城遇到歌女张好好。张好好在宣州时嫁给沈述师为妾,与杜牧熟识,后来又被遗弃,流落在洛阳,当垆卖酒。杜牧与张好好谈起别后的情况,一直谈到天晚。他一方面同情张好好的身世遭遇,一方面怀念故交,尤其是沈传师的逝世,于是“感旧伤怀”,作了首描写旧时妇女悲惨命运的长篇五古《张好好诗》。此诗以舒徐委婉,韵致馨逸见长,篇中写张好好在江西幕中能歌善舞的一段,词采华艳,结处变为疏淡,抚今感旧,情韵绵邈,有不尽之味: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卓卓为酒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阳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矜泪,短歌聊一书。

读罢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忧国忧民的伤感情怀。此外,杜牧的其他类诗作中也还有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的范例,此处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洪亮吉.北江诗话【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1983

[2]杜牧.上李中承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胡应麟.诗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第3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杜陵诗意图》作于1991年,为其晚年妙笔。纵138.5厘米,横68厘米。此所谓“杜陵诗意”是指杜甫永泰元年(765)十二月一日所作三首七律,题目即为《十二月一日三首》,此为第首,作诗地点在云安即今四川云阳县,地处川东长江沿岸。三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安史之乱”后离开成都身处漂泊境地的杜甫思归不得的感受。虽然作诗时节正逢腊月,但是夔蜀之地冬天暖和,才入冬即如见春,万物复苏,农事亦忙,这让漂泊在外的杜甫起了思家之念。这恰恰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陆俨少携家眷在四川避难时的情形相仿佛。相类的遭遇,共通的情感,甚至连身体状况都为肺疾所累(杜甫一生为肺疾所累,陆俨少也因常年肺疾而至哮喘)的相同命运使陆俨少的画笔与杜甫的诗歌非常容易联通,这是陆俨少一生画下大量杜甫诗意图的重要原因。

这幅《杜陵诗意图》与他的许多直幅构图的山水作品不一样,没有险峻的山峰,而是截取一段江水以平远构图营造既深且阔的画境,其目的正是为了准确体现诗意和承载杜甫的归家之念。陆俨少以其最擅长的勾水法作精心描绘,在浓墨勾勒的礁石的衬托下,水天苍茫,风景广远,左岸一队纤夫背牵驮船,逆流而上,极目远处,更有人形雁阵款款南飞,正所谓“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这是杜甫的诗眼,也是陆俨少此画看似平淡实为着力的地方。何谓“百丈”?旧时四川人背纤,因岸边多石,纤索易折,故将竹劈成六瓣,用麻绳连贯做成篾缆,是名百丈。陆俨少作古人诗意图,态度严谨,不是随便画一幅画,然后找几句古诗往画上一题了事,而是一定要读懂读透古人的诗后才展纸濡毫,这是他为学治艺的态度,多么值得后人学习啊如此佳作,出自晚年,尤可珍贵。

《九华山图》则是陆俨少描写杜牧诗意的一幅绝妙佳作。杜牧也是陆俨少非常喜欢的一位唐代诗人,文学史上有“大杜小杜”之谓,大杜即杜甫,小杜就是杜牧。然而大杜和小杜不一样,大杜身世坎坷,作诗沉郁顿挫,小杜世宦之后,性格风流潇洒,作诗也多风流旖旎。但是他的诗歌理论又非常正统,他曾经阐述自己的作诗态度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既无其才,徒有其奇。篇成在纸,多自焚之。”尽管杜牧所说与其所作的诗歌时有矛盾,但是他反对作诗奇丽艳浮则是千真万确。陆俨少与杜牧有柜类的文艺观,我想这是他喜欢杜牧的原因所在。

此作所绘诗意取自杜牧七律《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诗。当年杜牧在安徽宣州(即今宣城)做官即将离任回京,他的朋友、一同从京城来宣州做官的裴坦也于此时受命赴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他任,两人同时同地而来,却陌路异地而别,一种怆然袭在两人心头。古人不比今人,我们今天即使千里之遥,上午分手下午乘上飞机不到傍晚又可以见面了,中间还可以打手机,发短信,网上聊天,而古人一别就被山水阻隔,从此难觅音信,甚至别成永远。所以古人非常珍视友谊,珍视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也重视道别。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古人那些描写离别的诗赋词章容易被打动?就是因为古人一旦分别见面太难,所以写来凄婉缠绵,那是真情写照。在古代“生离”和“死别”常常可作等同观,从诗意的角度讲,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如古人,因为古人比今人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第4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网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第5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关键词:杜牧;忧患意识;责任;使命

晚唐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杜牧,是一个诗歌史上以“风流才子”而著称的形象。但历史上的杜牧,为官做人,才气纵横,抱负远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其作诗,风格独特,意境深远,有独创性,追求情致高远,笔力劲拔的诗风;其为文,有感而发,切中时弊,以有助于政治教化,能裨益日用民生为核心。其诗文中充斥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包含了更多的家国命运的深厚内涵,而更显出它的严肃性。在他深广的忧患情绪中,我们感到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严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忧患意识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显著特色之一,它既是一种仁者心态,又是一种通达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忧患自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普遍心态。“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式的人文精神,这种忧患意识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纯洁的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入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有志的知识分子。他们关注社稷的清明与混浊,关心百姓的饥饱与冷暖。拥有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在古代文人看来,忧患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不需要外力介入的。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经》与《尚书》中多有对忧患状态和特征的描述。如:《周易·上经》乾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尚书·周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其所反映的是人们的普遍存在的所谓“小人常戚戚”忧患意识,只是患得患失俗人之忧。而儒者则抛开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荣辱进退,是忧天下之兴亡,百姓之困苦,忧文明能否延续,风气是否淳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进亦忧,退亦忧,“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正是这种君子之忧。从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后,“忧患”意识逐渐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说,人们的“忧患”总是与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在一起的,是人对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所处困境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忧虑。

其次是唐代社会的心理投影。一曲曲忧患的悲歌从屈原、贾谊、司马迁唱到唐代。一个强大的帝国崛起了,一个繁盛的时代诞生了,在唐朝开明鼎盛的时代,贤相魏徵以政治家特有的忧患感和敏锐的眼力抓住唐太宗忘记“以民为本”、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写成的《谏太宗十思疏》,成为初唐“居安思危”的典型代表。陈子昂的《感遇》诗,以博大的胸襟,注视着时空无限的宇宙,把个人的生存放在巨大的背景上来观察,表现出对永恒的渴望。盛唐的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慨抒发出诗人对岁月流逝,怀才不遇的深沉忧思,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和思考。杜甫的“三吏”、“三别”,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一方面表现出人们为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坚强意志,一方面又真实地写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无穷灾难,充分地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社会、人民生活疾苦的冷静思考和关怀。中唐白居易在诗歌中反映国事民生,为民请命,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晚唐社会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这三大瘤疾的恶化,边疆民族的入侵,加速了晚唐的衰败,封建大滑坡趋势已颓沉难挽。晚唐的诗人们凭着深厚的生活功力,敏锐的政治嗅觉感受到了这种动荡不安、岌岌可危的社会局势,晚唐士人虽然大多感到政治局势的危难,但是他们多数只能在令人忧伤的现实面前徘徊,面对风雨飘摇的王朝,他们无力挽回颓势。而杜牧却是晚唐士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他关心朝政,尚存用世之心,不仅看到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痼疾,而且高昂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之志。尽管他没有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但是依然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思考人世盛衰兴败的哲理,并且把经过思考后的这种忧患意识化为行动,企望以自己的才力拯救这个危亡的世界,虽然百遭磨难,依然壮心激烈;同时也为这个朝代已逝的繁华而依依眷念,表现出沉痛的亡国之忧。

二、家世与个人的促成因素

杜牧独能抱补天之志,原因何在?

首先是家学的传统。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历代封建士大夫在儒家文化熏染下积累起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政治忧患来自于入世精神,世业儒学的家学传统,高华的氏族门第,深厚的学养,使杜牧比一般的士子更能感到、看到、体味到晚唐社会的深重矛盾,比一般人有更深重的忧患意识,更有儒士的兼济情怀。

杜氏为魏晋以来数百年关中之高门世族,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时的大儒,同时也是伐吴的军事统帅,泰康元年率兵灭吴。杜预不仅通晓战术,而且博学多才,人称“杜武库”,曾为《左传》作注,其学说在魏晋南北朝时盛行,杜牧是杜预的十六世孙 ,杜牧的善于论兵,无疑有先祖杜预的影响。

在家学传统上其祖父杜佑无疑对他的影响最大。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佑“性敦厚强力,尤精吏职,虽外示宽和,而持身有术”,并且“性嗜学,该涉古今,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所著《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这种家庭环境,使杜牧不容选择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点上来安排人生道路,他显然是把自己当出将入相的政治家来要求的。家庭的熏陶使杜牧有深厚的学识,杜牧自幼读书学《礼》,“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开始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杜牧由“识”而生“忧”,这是杜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因为在晚唐、在任何时代并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具有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

对于祖宗的事业,杜牧为之骄傲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经世致用的巨著,二是官至宰相的位里。杜牧不仅继承了深厚的家世传统,而且还希望这种传统能在他身上发扬光大并影响后代,并且在这方面也作了努力,杜牧的这种做法充分反映了家学传统对他的影响。

杜牧家世对他的影响,也反映在他的创作思想上,那就是其文章要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这是他在《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中发表精辟政治见解的思想基础。杜牧从政治家的观点出发把文章与世事紧密联系起来,是他对经世致用的家学主张的继承和光大。

其次是尊儒的思想。忧患意识是中国人文精神之大原,儒家忧患意识的内涵:自觉、慎独、悲悯、责任。杜牧深重的忧患意识与他尊崇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信奉“仁义忠信”,杜牧经常称颂儒家的仁义之道,对孔子十分景仰,他在《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中写道:

天不生夫子于中国,中国当何如?曰不夷狄如也。……

有天地日月为之主,阴阳鬼神为之佐,夫子巍然统而辩之,复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之助,则其徒不为劣,其治不为僻。……彼夷狄者,为夷狄之俗,一定而不易,若不生夫子,是知其必不夷狄如也。

对孔子的学说,他认为能够统“天地日月”而辨之,也是天地宇宙间的最高学说。他认为中国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了孔子。

因为杜牧的思想基于儒家的仁义,因此才能看到更多的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榨和剥削,看到更多的社会忧患。使得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从政治家的需要出发,把文章与当时的事功联系起来,使他的文学创作更切合实用。

儒家思想在两汉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以后,虽然属于封建思想体系,但也存在着若干积极合理的可取的优点。主张“入世”,主张“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就不同于佛家和道家的主张“出世”,主张消极无为的逃避现实,杜牧正是接受了儒家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儒家学说虽然主张“尊王”和“忠君”,但同时也主张“节用爱民”,反对暴君“独夫”,反对过分剥削。儒家思想虽然有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忧民爱物”的一面,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的真理,这些进步性的表现,杜牧都有所继承。杜牧不仅对唐王朝忠心耿耿,接收了儒家思想中“忠君爱民”这一最基本的主张,而且反对暴政,主张施行“仁政”。在杜牧充满忧患意识的诗文中,充分体现了儒学的忧患精神——对国家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不畏艰难的积极参与精神;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而杜牧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也正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超越个体生命、追求永生不朽的一种独特形式。

参考文献

[1] 彭定求主编《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2] 杜牧《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毛水清《隋唐五代文学史》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第6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1155—1221)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于翰墨,擅于诗文,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词著称于世。其词多写个人身世之感和离别相思之情,也有一些纪游和咏怀之作。在部分作品中反映了一定的爱国思想。特别是到了晚年,他力主抗战,同情沦陷区人民,使他词作的思想性有所加强。

在南宋词坛上,他和辛弃疾、鼎足三分,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词风清空峭拔,格调甚高,但失于文字的雕琢,意境较浅。正如王国维所评:“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⑧

扬州,这座古代的名城,有多少文人为她的英姿所倾倒,有多少诗家为她的繁华而歌唱!然而,如今面对这座屡经兵火之灾的“空城”,词人姜夔却是感慨万端。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是写词人要在这里逗留的原因。“淮左”,即淮东。宋朝设淮南路,后分为东西两路。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竹西”,扬州城东禅智寺侧有竹西亭,那一带景色幽美。这里是用来代指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解鞍”,解开马鞍,这里是指停下马。“初程”,长途旅行的头一段路程。程,里程。以上几句意谓,扬州是淮河东部的著名城市、风景美好的去处,我在长途旅行的开始,停下马在这儿稍事休息。这里极言扬州是繁华的胜地,目的是为下面写现实扬州的凄凉作反衬。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前一句语出晚唐诗人杜牧的《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青青”,茂盛貌,《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这里不应作“青色”讲。以上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当年风光绮丽的扬州路上,如今却是遍地杂草,满目荒凉。这种景况是怎样造成的呢?下面接着写道: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既是写扬州萧条的原因,又是进一步描绘这里遭受严重破坏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是指金兵的第二次南侵。“窥(kuU亏)”,暗中偷看。“江”,指长江。这一句不仅描绘出敌人作贼心虚的丑态,而且表达了词人憎恶的感情。“废池”,荒废的池台。“乔木”,指古老的大树。以上二句是用拟人手法写兵燹给人们造成的深重苦难和心理上的创伤。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上写扬州城的冷落、空寂。“渐黄昏”,即近黄昏。“清角吹寒”,凄凉的号角声送来了寒意。这暗淡的景色,这凄凉的声音,这空荡的城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仅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而且在心理上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词的上片就在“清角”的余音袅袅中结束了。接着,词人又以哀不可抑的心情转写下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即晚唐诗人杜牧。“俊赏”,高超的鉴赏能力。钟嵘 《诗品》:“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这里引申为喜爱游赏的意思。以上三句意谓,像杜牧那样喜欢游赏的诗人,如果今天重到扬州,看到当年的繁胜之地变成一片废墟,也会大为吃惊的。一个“惊”字,不仅意在突出扬州城的面目全非,而且表现了词人触景伤怀的沉痛感情。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词人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作进一步的虚拟:即使有杜牧写《赠别》《遣怀》诗那样的才华,也难以表达出此刻忧伤的深情。“豆蔻词”,指杜牧的《赠别》诗句:“娉娉袅袅三十余,豆蔻梅头二月初。”“青楼梦”,指杜牧《遣怀》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杜牧这两首诗虽然都是描写艳情的,但词人征引其中的名句,并非为了追求“过去的绮梦”,而是意在说明词人感慨殊深,难以言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是实写眼前的夜景,也是烘托冷清的气氛。“二十四桥”,一说,泛指扬州的名桥。唐代扬州有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指出,唐时确有二十四座桥,但到北宋时已不全存。一说,二十四桥旧址在今扬州西郊,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这里当从后说。“荡”,摇荡。以上几句意谓,当年的二十四桥依然存在,凄冷的月影在波心摇荡,毫无声息。很显然,这是词人有意和杜牧当年描绘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相对比,以抒发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感。 也是词人“难赋深情”的进一步注脚。

既然这里是一片沉寂,那么美好的自然景物也便无人欣赏了,所以不免引起词人的浩叹: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即红芍药花。王观《扬州芍药谱》:“扬之芍药甲天下。”而二十四桥附近尤多植芍药。故《扬州画舫录》谓二十四桥“一名芍药桥”。这两句似化用杜甫《哀江头》中“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诗意。所不同的是这里是运用虚笔。词人过扬州,时值春雪过后,本不会有芍药花开,所以只不过是联想而已。其目的在于表现花虽好而人离散的遗恨。这不仅进一步照应了“空城”的“空”字,而且点出了词人的“黍离之悲”的主旨。

姜夔主张写诗“贵含蓄”,要做到“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⑨。但他的有些词却写得不够蕴藉,往往“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⑩。而这首《扬州慢》则写得很好,它不仅情景逼真,而且饶有韵味。本篇的写景运用两种手法,一为实写,一为虚拟。如“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都是实写景。但词人并不是单纯写景,而是化实为虚,移情于景,所以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耐人寻味,正如陈廷焯所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11。

处处对比,也是此词的一个突出特点。由于词人是通过抚今追昔来表现主题的,所以必然要运用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对比时,往往是两句对举,一虚一实,如“过春风十里”与“尽荠麦青青”,“桥边红药”的乐景与“知为谁生”的哀情等,都属这种情况。此外,还有总体对比,如上片以历史上的“名都”与今日之“空城”对比;下片把杜牧的诗作为历史背景以昔日之盛与今日之衰对比等,都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章法谨严,脉络分明,是此词的另一特点。这首词上片纪游,侧重写实。首二句直破题面,“过春风”二句承上启下,转写今日扬州之荒废,以下几句,层层深入,极写“空城”之凄寂。下片志感,反实入虚。以联想起笔,以对比生情,写景物依旧,点人事已非,紧紧扣住了题旨。并且,在结构安排上,还将横向排比与纵向交织结合起来,使逻辑思维十分严密。

注释:

a淳熙丙申,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至日,指冬至日。

b维扬,即扬州。

c霁(jK计),雨雪止后转晴。

d荠(jK计)麦弥望,野草满眼。这里的荠麦是指野生的麦子。一说是指荠菜和麦子。

e戍角,军中号角。

f自度,自己创作。

g千岩老人,即萧德藻,自号千岩老人。《黍离》之悲,怀念故国的悲哀。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hj《人间词话》卷上。

第7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关键词: 杜牧 浙西 睦州 湖州 长安

会昌六年九月,杜牧由池州刺史转睦州刺史,大中二年八月,回长安,四年秋,出任湖州刺史,五年秋,回长安。睦州、湖州属浙西,浙西时期是杜牧重要创作时期,缪钺先生《杜牧传》完整勾勒了杜牧在浙西的行程和创作,导夫先路[1]88-108。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所以,后续研究极为罕见。

会昌六年三月,武宗崩,宣宗继位,政治局势风云大变,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杜牧浙西时期的诗文创作出现全新的面貌,睦州时期,基于对新的政治局势的憧憬,杜牧逐渐流露出对李德裕的不满,原来的抑郁情思逐渐消退,轻松心境成为主导,但是,返回长安的心情越来越急切。湖州时期,因为对大中政治有了深刻的认识,杜牧的政治热情冷却,产生了强烈的知天命意识,从诗文创作来看,浙西时期是杜牧思想最终定型时期。

一、杜牧睦州时期创作

会昌年间,杜牧由比部员外郎出任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祭周相公文》:会昌之政,柄者为谁?忿忍阴,多逐良善。牧实忝幸,亦在遣中。黄冈大泽,葭苇之场,继来池阳,栖在孤岛。僻左五岁,遭逢圣明。收拾冤沈,诛破罪恶。会昌之政,柄者为李德裕,杜牧之言即指自己为李德裕所抑。而且,大中年间,杜牧又不止一次地在文章中表达对李德裕在会昌年间排斥异己的不满,《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时李太尉专柄五年,多逐贤士,天下恨怨,以公德全畏之。《唐故东川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墓志铭》:李太尉德裕伺公纤失,四年不得,知愈治不可盖抑,迁公江西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在这里,杜牧对李德裕的怨恨之情跃然纸上,但是,会昌年间,李德裕一相独大,所以,杜牧空有怨恨而无可奈何,抑郁情思由此而来,这在黄州、池州时期诗文创作中多有体现,学界也有论述,此不赘。

会昌六年三月,武宗崩,宣宗继位,四月,李德裕出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十月,为东都留守,同时,大批牛党成员纷纷得到重用,政治局势风云大变,显而易见[2]613-615。正因为如此,杜牧对新的政治局势满怀憧憬,《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祝尧千万寿,再拜揖余樽。《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当时杜牧身在睦州,远离长安,而且,宣宗继位不久,并没有什么政绩,“中兴”、“太平”之言足以说明杜牧的喜悦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杜牧逐渐流露出对李德裕的不满,《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髡。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暗指自己因为与李德裕之间的矛盾而遭到贬谪,《新定途中》: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时在赴睦州途中,杜牧以张文纪自比,等于是以梁翼比李德裕[3]1817。《代人举蒋系自代状》:尝为谏官,无所避忌;及领藩镇,实惠疲羸。顷者不附权臣,例遭左官,今逢明代,犹典小州。《旧唐书・蒋系传》:“武宗朝,李德裕用事,恶李汉,以系与汉僚婿,出为桂管都护御观察使。”[2]4029虽是,但是,杜牧对蒋系的肯定一览无余,尤其是肯定蒋系面对李德裕的风骨。当然,李德裕贬潮州司马在大中元年十二月,所以,当时杜牧对李德裕的不满发而为诗多为暗讽。

睦州户口不足一万,当时只是下州,而且地处偏僻,《祭周相公文》:东下京江,难走千里。曲屈越嶂,如入洞穴。惊涛触舟,几至倾没。可见,睦州环境闭塞,交通不便。但是,睦州山水在杜牧诗中却颇为秀丽,《睦州四韵》: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方回评《睦州四韵》:“轻快俊逸。”纪昀则认为:“风致宜人。”[4]402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轻松,于是,当时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也少了批判的锋芒,《江南怀古》: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当然,杜牧的轻松心境是基于自己能够返回长安的认识,所以,当时杜牧返回长安的心情颇为急切,《朱坡绝句三首》: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自注:文帝岁余思贾生。分别以文帝、贾谊比宣宗、自己,隐约可见杜牧对自己在新的政治局势中获得重用的憧憬。《寄沣州张舍人笛》: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是写张笛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期许?这种急切的心情甚至在杜牧启程回长安的途中还存在。《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苏台节,何处与开樽?

于是,杜牧多次主动上书权贵,请求提携自己返回长安,《上刑部崔尚书状》:某启。某比於流辈,疏阔慵怠,不知趋向,唯好读书,多忘,为文格卑。十年为幕府吏,每仲束於簿书宴游间。刺史七年,病弟孀妹,百口之家,经营衣食,复有一州赋讼。私以贫苦焦虑,公以愚恐败悔。仍有嗜酒多睡,厕於其间,是数者相遭於多忘格卑之中,书不得日读,文不得专心,百不逮人。所尚业,复不能尺寸铢两自强自进,乃庸人辈也,复何言哉!今者欲求为贽於大君子门下,尚可以为文而为其礼,《诗》所谓“有面目,视人罔极”者也。谨敢缮写所为文凡二十首,伏地汗赧,不知所云。谨状。同样的意思杜牧不止一次地在不同的上书中表达,《上吏部高尚书状》:某启。人惟朴,材实朽下,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拘挛莫伸,抑郁谁诉。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将欲渔钓一壑,栖迟一邱,无易仕之田园,有仰食之骨肉。当道每叹,未路难循,进退唯艰,愤悱无告。今者大君继统,贤相秉钧,遗坠必举,髦隽并作。伏惟尚书秩高天爵,德冠人伦,为缙绅之纪纲,作朝廷之标表。

当杜牧如愿以偿地回长安时,睦州的山水在杜牧的诗中再一次风致宜人,《除官归京睦州雨霁》: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自注:曾在史馆四年。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秋晚早发新定》: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二、杜牧湖州时期创作

将自己的贬谪归咎于李德裕,既然李德裕已经失势,政治局势就应该焕然一新,自己也能够获得重用,这是杜牧的基本政治判断。

虽然大中年间,务反会昌之政,但是,因为主导会昌、大中政治局势的都是仇士良宦官集团,而这一宦官集团拥立宣宗继位,在大中年间势力猖獗,连宣宗都有强烈的掣肘感觉,大中之政并非善政[5]8055。杜牧很快就深刻地意识到政治局势的实质,因此在《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中对当时粉饰太平,权贵纸醉金迷的豪奢颇为不满[1]101。值得注意的是,杜牧一生在长安仕途的时间并不长,大和二年十月,杜牧就出为沈传师江西观察使幕府幕僚,九年,数月在长安,随即分司东都,开成四年,回长安,会昌二年,出任黄州刺史。杜牧在长安期间都是当时政治局势风起云涌之时,大和九年的“甘露之变”、开成五年的文武朝代更替,而大中二年,政治局势已经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并没有出现杜牧觉得应该出现的善政,杜牧的思想终于定型,因此在《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中虽有不满但表达得颇为含蓄。

于是,杜牧主动要求出任外州刺史,《上宰相求杭州启》、《上宰相求湖州第一启》、《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上宰相求湖州第三启》,竟然脸上四启,可见杜牧外出决心之强烈。《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杜牧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题白洲》: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静处知生乐,喧中见死夸。无多组累,终不负烟霞。在湖州山水中,杜牧颇有从政治中解脱的愉悦。《题茶山》: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茶山下作》: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湖州产茶,杜牧沉醉于茶山中,流连忘返,当时的杜牧政治热情已经冷却,所以,对于湖州山水的感情就极为真挚,以至于临别之时,依依不舍,《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杜牧政治热情的冷却是因为强烈的知天命意识,《自撰墓志铭》:去岁七月十日,在吴兴,梦人告曰:“尔当作小行郎。”复问其次,曰:“礼部考功,为小行矣。”言其终典耳。今岁九月十九日归,夜困,亥初就枕寝,得被势久,酣而不梦,有人朗告曰:“尔改名毕。”十月二日,奴顺来言“炊将熟甑裂”。予曰:“皆不祥也。”十一月十日,梦书片纸“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傍有人曰:“空谷,非也,过隙也。”予生于角,星昴毕于角为第八宫,曰病厄宫,亦曰八杀宫,土星在焉,火星继木。星工杨曰:“木在张于角为第十一福德宫,木为福德大君子,救于其旁,无虞也。”予曰:“自湖守不周岁,迁舍人,木还福于角足矣,土火还死于角,宜哉!”复自视其形,视流而疾,鼻折山根,年五十,斯寿矣。从来注重经世致用的杜牧竟然在晚年以如此戏谑的形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总结,看透政治的杜牧已经不在乎政治的得失,关心的只有自己的文学创作。裴延翰《樊川文集序》:上五年冬,仲舅自吴兴守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尽吴兴俸钱,创治其墅。出中书直,亟召昵密,往游其地。一旦谈啁酒酣,顾延翰曰:“司马迁云,自古富贵,其名磨灭者,不可胜纪。我适稚走于此,得官受俸,再治完具,俄及老为樊上翁。既不自期富贵,要有数百首文章,异日尔为我序,号《樊川集》,如此顾樊川一禽鱼一草木无恨矣,庶千百年未随此磨灭邪!”时在杜牧自湖州返回长安之时,可见,当时杜牧思想已经最终定型,而这在杜牧湖州时期创作中已经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缪钺.杜牧传・杜牧年谱[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刘等.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范晔.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5.

第8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A. 王昌龄 B.王维 C.李白 D.李商隐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C )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3、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 A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4、 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 D )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B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将进酒》的作者是( C )

11、《行路难》中,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的是( C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反诘与比拟 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比喻

1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B )

A. 欧阳修 B. 苏拭 C 陆游 D、辛弃疾

1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隐

15、“中原干戈古亦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用典 B.比拟 C.暗喻 D.借代

16、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1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D )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杜甫《登高》

18、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1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

A.《泊秦淮》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短歌行》(对酒当歌)

20、《蜀相》一诗是一首 ( B )

A、乐府旧题 B、律诗 C、古风 D绝句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7、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C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D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9、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C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0、《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C )

第9篇: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三、创设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

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家住河南洛阳城,本月我乘船来到这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江南。于是,将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江边,欣赏起这里的风光。远方旅客过往的山路曲曲折折,好像已经跨出了青山之外,明天也许我就走在这逶迤的山路上,为前途而奔波。再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我来到江南,正是冬末腊月,就在江边度过了一个冬夜。独在异乡为异客,往往不能入睡,黑夜还没有散尽就看到一轮桔红色的太阳冲破黑暗,从东边海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这里不光太阳来得早,好象春天也来得早,寒冷的旧年还没过去春意就来到了长江边上。唉!江南虽好,却不是我的家乡。想念家乡,想念亲人,该写一封家信了。家信写好了,该怎么寄呢?古人传说鸿雁能够传递书信,那就托归雁捎信到洛阳去吧!

2、音乐烘托法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样,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因为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

3、绘画激趣法

除散文描述法、音乐烘托法外,还可利用古代山水画、课文的插图或教师绘制的简笔画创设情境,演绎古诗。如制作《观沧海》多媒体投影图画,在图画中,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强烈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人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四、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4)潭影空人心:空,使……一扫而空。空人心,使人的追名逐利的世俗杂念一扫而空。

2、补(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品]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五、角色表演

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渐渐进入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进而引起情感共鸣。在表演时,可进行适当的分工,有导演、有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有模拟场景,通过揣摩诗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