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九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第1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学案教学,首先要编制学案。体育课学案的编制不能一味模仿文化课,而应该遵循体育课的特点。体育课是以学生模仿动作、反复操练习得运动技能的,一项运动技能也许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动作,落实到课堂上就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整个运动技能动作的完成往往是一气呵成的。那么既要方便学生练习,又要保持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在体育学案的编制上应完整地呈现教材内容,而不必像文化课那样按课时编排。比如,在水平四七年级排球教学中,首先看这个年级学生排球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我们从参考教材上可以看到水平四七年级学生学习排球的主要内容有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传球、正面下手发球及一些简单的战术配合。在学习一些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以一个小单元的形式做学案相对课时学案要好,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学习时,不可能一课时就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要分几节课时完成的。那么编制学案时,我觉得以完整的小单元学案呈现可以让学生在自学时对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有完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对我校八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分为A实验班、B对照班,提前两天将《排球正面垫球》的学案发给实验班,内容涵盖:垫球的手形、身体站位、击球部位、击球时机、图解、垫球的小视频网址。提醒实验班的学生提前预习学案。经过一课时的学练,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测试,球落地为失败,结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实验班优秀为20%,合格以上为95%,不合格5%;对照班优秀为5%,合格以上为50%,不合格为50%。经上课的观察及课后的讨论得知,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前已熟悉垫球的基本姿势及击球部位,课上学习后,只需着重练习找准击球时机,相对任务较少,而对照班的学生则在课上要学习手型、姿势、击球点、垫球时机等一系列连贯的知识。由此可见,让学生预先通过学案,了解上课的内容,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连贯动作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出有特色的导学案,使其真正能够起到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体育学案导学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的。上课时教师宣布本课任务后,学生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此之前学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学目标一时很难达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任凭教师调来调去,教学何谈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案导学在编制过程中就已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在自学时的目标。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没有说明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学习目标则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目标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学案导学十分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达到教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统一。如果说教案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学案导学就可以使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同步完成。比如上文提到的排球墊球,一般会安排四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那么编写学案时用小单元的形式来完整备课的话,学生能对怎么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有利于总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只是对象不同,但总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一切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每一次发展都跟教师每一课时的教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每一课时的学习,累积起来才会显现出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提高每一课时的课堂效率,关系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慢。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学案以每周或者双周的形式发给学生为好,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双休日对体育学案进行预习,适当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学生提前知道下周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在学习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手段,在课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学习,最大限度地达成学生学习目标。

三、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任何教学都是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来共同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是教与学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的。由于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知道教师在每一课时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课前的相互沟通经过学案的发放达成,并且在以小组形式的学习中,学生知道怎么样分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通过提前与小组学习伙伴的沟通,针对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先行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课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沟通、默契配合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案导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2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理性思考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1989)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出现滑坡。”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反思性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认为反思性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对反思性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并能快速地把教师塑造成学者型教师。

2.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科研活动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科研活动,可以快速的积累经验,获取新的观点、理念,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教研能力,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反思,形成再反思。通常有以下三个层面:(1)教师个人的反思,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教师的自我对话;(2)同伴互助,即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3)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我利用双周教研组活动中的备课、开课、听课、评课。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中观察,小范围结思;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将自己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

3.注重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方法,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理性梳理自己零散的实践经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并写出论文,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形成文章、论文,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升了对教材的认识、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才有可能进行更有效、更彻底的教学反思。

4.反思性教学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

个体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包含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教育实践(自己的或同事的),或与他们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研究,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常常体现在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研讨中。

如果说个体反思是一种静态的自我完善研讨(种子发育,发芽)的过程,那么集体反思就是在动态中暴露自己的优缺点、吸取集体智慧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当于种子钻出地表后,只有能经受风雨、阳光、干旱历练的,才能生存,茁壮成长。因而,只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升反思性教学的实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因而案例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具备的案例特征

1.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若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有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案例必须要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程序

1.案例描述

记录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

2.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即想法,当时和事后的想法,同事或同行的想法;做法,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效果如何。

3.案例归纳

即由某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若干教育教学策略。

4.案例创新

即从“追溯研究”走向“试验研究”,由此产生另一个或多个相关新案例。

(三)案例研究的功能

通过案例研究、案例撰写、分析案例,对于自身教学的成长有诸多帮助。

1.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可以促使自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可以对自身行为促进反思,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课例研究

(一)《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教材介绍与分析

关于《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位于《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章节中,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这一教学课题中。教材的编排非常简单,教材中没有详细罗列相关知识点,而是要由教师来整理教材,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及经线、经度与半球之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教材,由地球仪引出经线、经度的概念及特征。在解决经线、经度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及如何利用经度来做出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利用经线、经度的相关知识,对东西半球作出判断是初中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比较抽象又涉及空间知识,因而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一直以来有关这部分知识的得分率一直非常的低。本人利用反思性教学,针对《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在一定程面上解决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

(二)第一次教学

1.第一教学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东西经度划分的教学。结合图示一,进行讲解。

(1)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2)由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为东经区,由0度经线向西至180度为西区。(并结合图一进行讲解)

(3)自西向东的方向观察,可发现自西向东,东经区度数在递增,西经区度数在递减。由此规律,给予任意二条相邻经线的度数,就可判断,这两条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如:自西向东依次出现20°、25°,一般可判断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再来讲解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对任一点进行东西半球判断的教学。

结合图示二,进行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①分界线,由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②半球划分由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以西部分为东半球,另一部分为西半球。在讲解的同时作图、标注,如图二。

由以上方式、方法讲解这一知识,问学生听懂了没有,90%以上的学生都会说听懂。但随便出一道题目,如:“25°W,位于什么半球?”结果发现正确率只有50%左右,而且这50%正确率中还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在。这么低的正确率,促使我去反思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2.第一次教学后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其原因,其一,90%以上的学生说听懂了,其实大多数说听懂仅仅是听懂,并非真懂了,并非真理解掌握。大多学生在听懂与真正知识的落实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其二,当时是听懂,而且会了,但一离开图示,就会出现无从下手,说穿了还是没掌握,没能落实到实处。其三,这一知识点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而言,在空间思维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因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弱,致使掌握起来的难度加大。

发现以上问题之后,思考解决的途径。方法一,讲解时放慢速度,给予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方法二,图文结合,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图示、视频,以降低难度,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方法三,加强练习来加以巩固。通过这样的教学操作,应该说有效,但效果不理想,像我们学校基本达到57%左右。因而考虑改进教学方案。

(三)第二次教学

1.改进

在以上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中,东半球具有以下特点,如图三。

(1)西经中除度数小于20度的经线在东半球外,其余西经区的经线都在西半球上。

(2)东经中除度数大于160度的经线在西半球外,其余东经区的经线都在东半球上。

(3)刚好位于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上的点,就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2.改进后教学

由于东西半球划分在东西经度上有以上特点,因而在第二次教学中,在第一种教学方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与教学补充,并着重强调有关东半球的以上三个特点。通过以上的调整,做题时,学生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了67%左右。但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3.改进后反思

分析学生造成错误的主要因素,总结后概括为:上述的三个特征,一是没能记住,二是没有理解,做题时当然也就不会应用了;东西经不分,不会分;没有图示,不会做;有图示,落实不到准确点上。

在教学中,每每遇到这一问题,促使我去探究思考:有无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今年的九年级复习中,又遇到了这一老问题,在备课、画图示、观察图示与相关的数据时,发现一种针对这一问题,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规律。

(四)第三次教学

1.再改进

这一方案,是在第一、第二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示与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东西半球判断中,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有以下规律,如图四。

(1)经度小于20度的点,不管东经、西经都位于东半球(某点

(2)经度大于160度的点,不管东西经都位于西半球(某点>160°)。根据这句话,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大于160度的,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西经171度,只要看到度数大于160度的,不管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因而,由于171度,大于160度,位于西半球。

(3)经度大于20度,小于160度上的点,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20°

(4)经度刚好等于20度的点,是西经20度的,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是在东经20度的,就位于东半球(某点=20°)。这句话,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20度,所采用判断方法。如:某点(20°E,30°N),判断出是东经2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半球。又如:某点(20°W,70°S),读出是西经2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5)经度刚好是160度上的点,是西经160度的,就位于西半球,而是东经160度的,就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某点=160°)。这句话,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160度所采用的判断方法。如:某点(160°E,66°N),判断出是东经16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又如某点(160°W,70°S),读出是西经16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西半球上。

2.改进后再教学

由于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有以上规律。因而在教学上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时着重渗透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的以上规律,适当配合题目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只要练习几次,就能掌握领会。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及考试反馈,采用这一教学方式,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到95%以上。做到了,只要提供任意一点经度位置,采用以上观点中的相应观点判断,就能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某点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还是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因而针对《东西半球划分与判断》教学点,这一教学方式无论在操作性、实用性,还是在实效性上都非常好。

思考之,针对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度,降低学习难度,使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案,对于解决利用经度对东西半球的判断,目前只在九年级学生的复习阶段进行了行为研究,效果满意,但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生,在缺少地球空间知识认知状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效果如何以及有无影响到教材设计中,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空间上对这一知识的认知有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四、研究后的反思与结论

(一)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研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不断深入,积累不断增加,越加感触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正如叶澜教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教研活动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运用于教研活动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教研组的功能,极大地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因而,对于我来说,教学反思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了教学实践,而且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有利于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怎样进行教学性反思

我是这样一来做的。把自身的教学反思渗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中。在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中,再配与实践(行动)─反思─调整─再实践(行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效反思,也会出现无效反思。教学反思的有效无效在于教师自身对于所面临的问题的把握程度,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及对学生认识学情的把握程度。同时,对于无效反思经过改进,不断的改进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有效反思。

具体在课前、课中、课后中我是如何做的:

1.课前反思,要有前瞻性

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它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有监控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中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行为跟进

反思性教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仅仅是摸到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才能窥到门道,提升实践。目前本人正在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1.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畅通反馈渠道,不断地获取自己及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整合。教学反思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通过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反思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

2.案例分析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文献案例,从他山之石中汲取精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特别是教学思想,通过交流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07.

[2]殷伟康.论反思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2-04.

第3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一(答案)文章 一(答案)马车 一(答案)字典 一(答案)风 一(答案)老人 一(答案)小路 一(答案)小刀 一(答案)小山二、补充句子。

1、一言既出,(答案)。

2、(答案),行必果。

3、(答案),增强人民体质。

4、站如(答案),坐如(答案),行如(答案)。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注意标点。

例:爸爸(答案)地说:“丹丹,你快点出门吧!”

1.李丹(答案)地说:“我必须去敬老院!”

2.小灰兔(答案)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3.妈妈(答案)地问:“我的儿子怎么样啊 ”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军舰在大海上巡逻。

飞机(答案)飞行。

例: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教室里很安静,安静得(答案)。

例: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答案)虽然(答案),可(答案)。

五、读一读,把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用“___”画出来。

1.跳高 跳远 跳绳 跳脚 跳水 (答案)

2.足球 篮球 踢球 水球 乒乓球 (答案)

3.观众 裁判 运动员 教练员 观看 (答案)

4.滑板 赛车 游泳 锻炼 竞走 (答案)

六、照样子,写一写。

例:交——校

甬——(答案)马——(答案)

七、把词语补充完整。

(答案)门求教 添砖加(答案) (答案)直气壮 腰酸背(答案) 固执(答案)(答案) (答案)(答案)不息 自(答案)奋(答案) 不(答案)落后八、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lǎng dú róng yì rèn wù xiū bǔ gǎn xiè pī píng 答案

九、排列顺序。

(答案)我们先到动物园去看动物。

(答案)一直到下午,我们才高高兴兴地回家。

(答案)春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公园玩。

(答案)最后,我们在草地上休息吃午饭。

(答案)接着,我们到儿童乐园玩了个痛快。

十、填反义词。

1.两只袖子一正一(答案),可笑不

2.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得(答案)点。

3.两只包,一只轻一只(答案)。

4.我们植树是为了(答案),也是为了将来。

第4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篮球课;学案;导学

一、学案的概念

学案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而提出的,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出的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学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更多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案与教案在角色定位、目标的选择和出发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教案侧重于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学案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教案着眼于教师的主导性思路,而学案则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教案侧重于将知识掰碎了如何“喂”给学生,而学案则侧重于研究学生如何“取”。教案一般更多地考虑如何将知识讲深、讲透,而学案则更多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二、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1.教学理论依据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激励学生思维、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理论的特征在于先学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有三个特点:(1)通过尝试活动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2)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3)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性问题。

学案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使知识的获取与能力培养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

2.学习论依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学案的设计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习者思考,使其在认知上出现新的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②在教学设计中,应提供机会并帮助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区别“现有发展水平”。认为“教育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运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类问题的掌握程度,然后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最后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即在学生需要时,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三、学案的设计原则

1.时间原则

学案应该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知道学习内容,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自我或与同伴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的难点,使得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课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应尽量精而少,腾出时间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

2.方法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是学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3.梯度原则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难度适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大多数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认真努力能达到目标,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4.参与原则

不仅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还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编写学案,融合师生共同的心智和学习方略。但是学案的设计无论是自学预习,还是课堂的演练,都不能离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四、学案的基本内容

1.学习目标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认知目标、体能目标、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在学案上明确、具体的体现出来。但不能面面俱到,而只能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突出重点。

2.学习内容与重点难点

学案要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体、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深化理解,培养体育学习能力。

3.问题设计

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又要通俗明了。

4.教法与学法设计

学案,不仅需要设计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媒体使用设计

媒体既能弥补示范之不足,突出重点难点,加快学生对基本技术的理解、掌握,又能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正确地使用媒体,如挂图、模型、幻灯片、教学视频以及学校的网络学习资源等。

五、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中运用学案教学模式的分析

1.篮球教学中运用学案教学的主要优点

(1)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每次课都是教师宣布内容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教学(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分组或集体练习评价教学比赛)课堂小结,这样周而复始。教师讲什么学生预先不知道,课上学生被动地看、听、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

学案教学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根据学案自学相关内容,发现疑难问题并反馈给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问题,再根据反馈的问题精讲并给出总结性结论,最后进行相关练习。在学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处主导和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只占总学习时间的小部分;教师引导过程中,尽量不给现成的答案,而以指方向为主,学生不靠教师“喂着吃”,而是自己学习探索新知识,并用自己独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自我价值,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体现篮球运动的特点。学案教学模式着眼于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的培养视为核心,将训练大学生应对篮球比赛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作为学习的关键,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教授各种技术动作。教学由比赛开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确定学习的重点,然后经自己和小组探究,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不只是教单纯的动作技巧,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和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强调对战术的理解。教学比赛的经历强化了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又促使比赛水平的提高。

2.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1)精心备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钻研教学大纲,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根据学习重点设计问题,创设比赛情境,备好学法,促进学生领悟和掌握要点。

(2)合理分组。为了便于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探究、合作和比赛,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按水平分组、寝室分组或自由组合。每小组的人数在4-6人为宜,一段时间后视比赛情况可以再次分组,但不宜频繁变动组内成员。

(3)学习资源。学案必须提前一周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学案中学习内容与目标查阅资料、探究、演练,以便在课上更好地学习或展示。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学习材料,它不只是教材,还包括篮球图书资料、教学课件,如:图解、ppt、flash、教学视频等供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论坛、邮件等进行在线或离线的咨询与交流。

(4)课堂导学。以“问题引入――比赛中发现问题――自学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练习巩固――比赛运用――学习小结”为主线,通过学生看、听、问、练、演、赛、评等活动体验和分享学习成果。

3.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网的优势

将大学校园网与学案相结合,主要体现以下方面:学生可以下载或浏览将要学习部分的学案;可以将篮球教学视频、课件和技术图解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或浏览;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新知识;通过EMAIL反馈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组织学生们在统一时间在线讨论;教师根据反馈问题及讨论情况精讲等等。

基于校园网的学案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篮球基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果学会某个动作或不知道动作的技术细节,可以重新观看、模仿、练习;可以自己支配学习的时间;学习进度可以自己把握。

4.基于大学校园网的篮球课学案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学所需的资料库。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大量的学习资料,教师要预先准备好充足的学习资源。在建立资料库后,要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使学生能按需“点播”,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材料,更有利地利用各种网上资源,促进学习进程。建立资料库时,每个资源要给出其相关的其他知识的链接资源清单,使学生可以通过个别问题学习到很多相关联的知识。

(2)互动问题。与在线教师之间的互动。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系统适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建议、暗示和反馈,帮助学生做出适当的对策。

与同学之间的互动。通过在线交流、讨论、互助、小组评价等合作形式,以单元、活动、兴趣、话题等组织方式,来互促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与网络工具之间的互动。通过篮球学习的QQ群、论坛、邮件列表、答疑区等工具,保证自主学习的一些基本环节,如教学内容的、答疑、讨论等能在系统中获得很好的支持。

与学习评价系统之间的互动。学习评价包括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的难度评价;学习者的答疑情况评价;学习者的讨论情况评价;学习者参与的态度评价;最后通过加权评分作综合评价。

以上互动是直接影响师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能否准确评价学习状况,是决定网上自主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3)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在课外(课前、课后)利用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能代替课堂学习,相反更需要课堂学习。基于校园网的学案教学下的篮球课堂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舞台。课堂要以模拟篮球比赛为主线,设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课上不是简单的教授和练习篮球动作技巧,而是通过比赛强化学生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来促使比赛水平的提高。

六、学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不能成为教案的翻版,学案也代替不了教案,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教学过程要将学案与教案有机结合。教师要能充分预计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师不能将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成为答题的机器。问题要精、有深度,学案中要有一定的“留白”,能激发学生动脑筋去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总结,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如鹏.“学案”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4,

(7):35-37.

[2] 范一龙.试论“教案”与“学案”[J].宁夏教育,2001,(12):

42.

[3] 米祖林.基手WWW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远程教

育杂志,2003,(1).

[4] 廖玉光.球类领会教学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 杜军,余勇.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学案设计的思考

[J].体育教学,2007,(2):16-17.

第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除了描述网球的一些物理特性外,应该如何向一个外行人介绍这项运动?我的观点是:网球运动需要拥有下象棋般的战术技巧、跑马拉松似的毅力,以及从生活中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们在运动中的大多数技能都源自他人。正如同老师和父母的启蒙教育参差不齐,不同的网球教学方法的效率也各有高低。有两种极端的方式,一种是旧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孩子们被动地去听课,处处受束缚,结果是他们或者被迫屈服,或者被逼到了排斥和反叛的地步。而另一个模式以完全自由为核心,称为”进步教育”。孩子们被安置在一个无人监督的空间里自主学习,他们很少学习自律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寻求平衡才是更好的模式。事实上,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引入“引导发现法”(Guided Discovery),这种方式是指教练不能采用军事化的命令口气,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鼓励球员,并使训练充满趣味性。以下,我们将介绍一些“引导发现法”的原理。

不要轻易说出答案

听上去非常简单,其实不然。不信,你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或者兄弟姐妹做个试验。找一个空闲的时间,你只是不停地提出一些问题,而不给出答案,你能坚持多久?事实上,很多人就会习惯性地站在权威的立场上马上给出自己的命令,这包括学校的老师、家长和球场上的教练。

更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举例来说,向一个准备接发球的选手提出问题:“那么,你准备如何接下一个发球呢?”大多数情况下,接发球者根本没有制定计划,这是个相当严重的坏习惯。因为,接发球是除了发球之外,网球比赛中最常见的击球方式。

关键的是,家长或教练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第一时间给出答案,还是等球员回答之后确认答案。马上给出答案似乎会节省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年轻的球员培养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一直坚信:少命令,多交流。

自我决策的好处

网球选手需要遵循网球特殊的运动规则。每一分之中和之后球员都不能接受教练员的指导。因此,只有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球员才能成为顶尖选手。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每一次击球方式的选择和决策的能力。据统计在单打比赛的每一盘中,一个选手平均有150次的击球机会,因此,一个警觉的选手将会面对300次左右的决策情景(对手和自身各150次击球)。更具挑战性的是,球员必须在瞬间做出决策。

如果你曾怀疑过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和战术决策力的重要性,事实数据将使你放弃这些怀疑。

决策训练

所有球员都需要应对两种情景,以下介绍的一些基础训练将有助于不同水平的球员做出这两类决策。

接球的决策

一些简单的基础训练,将帮助球员判断来球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

举例来说,可以在底线与那些能用正反手击出上旋或者下旋的球员进行对攻练习。球员在来球越过球网时必须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上旋”或者“下旋”。通过大量的练习,球员将在对手击球前甚至仅仅依靠观察对手的挥拍即能做出判断。比如:由上而下的挥拍是下旋球,而由下而上的挥拍则意味着上旋球。

使用同样的训练方法,球员除了判断来球旋转之外,还需要判断并喊出其它特性,包括速度(慢速、中速、快速)、飞行(低、中、高)、落点(斜线、直线、中路)等。在小球判断练习中,球员需要喊出是“底线球”还是“小球”。

击球的决策

决策的另一方面就是球员自己需要在击球时做出聪明决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正确的击球方式。对于网球来说,仅仅保持对打状态是不够的,球员必须掌握变化节奏和落点的能力,以使对手失去平衡。以下的一些练习将帮助球员增加比赛的多样性和隐蔽性。

举例来说,球员可以与一个稳定性好的搭档或者发球机器进行对打训练。尽量使用同样的挥拍姿势击打不同的击球。球员在球弹起时,喊出即将击打“上旋”还是“下旋”。如果是和搭档进行训练,则可以让他们猜测击球的方式(在击球之前喊出“上旋”或者“下旋”)。如果球员的击球方式极其隐蔽,那么对手只有一半的几率猜对。

注意:最困难的变化就是“伪装”旋转球,使用不同的飞行轨迹、方向或者前文所介绍的其它的变化,将使球员受益匪浅。

第6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数学学科的本质,就是教给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科学态度。然而,小学数学知识大部分只强调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方面则相对较匮乏。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以题海战术为手段,最终为了迎合考试,而让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甚至偏离了数学课堂的本质。作为培养下一代社会全面的建设人才来讲,我想失去了思维能力和创新研究的人才,一定只是些机械的“蠢材”吧!为此,强烈建议教师,不要在数学课堂中把孩子们变成“计算器”“打字机”“搬运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孩子们形成良好地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总结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更要让孩子们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下面我将个人在工作中的几个案例展示给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一: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材中强调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很多教师在这里都是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办法,并在随后的练习巩固中进一步强化。我讲到这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后在将自己的意见和同桌交流。”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几分钟过去了情况依旧,我知道他们是没办法独立完成了,于是便叫停了,让他们反过来这样想:“如果余数可以比除数大或可以和除数相等,那么81÷2可以怎么算?大家拿出作业本自己试着找答案,看谁找的答案多。”只见学生争先恐后地找着答案,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小声讨论了。忽然有个学生举手,我试着让他回答。他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了,因为如果余数可以比除数大或相等的话,那么就有很多个答案,这个算式的答案就不确定了,这样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机算了。”同学们深有同感,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案例二:在教学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时,我也没有让学生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想一想除数为什么不能为0?”教室里学生依旧苦着脸,有的紧锁眉头,有的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入手。紧接着我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个算式‘0÷0=’和‘108÷0’学生们拿起笔开始计算了。不一会儿学生们开始讨论了,“我的第二个算式怎么找不到答案”“我写了好多答案验算都不对”……我知道学们已经可以确定原因了。于是我顺势作了总结:如果除数是“0”,当被除数是“0”时,大家的答案是多少都对,因为验算都是正确的,但这个无限答案的算式显然就失去了意义;当被除数不是“0”而是其他数时,你们能找到答案吗?验算一下对吗?对!无法找到正确答案,这个算式也失去了意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其实从除法的意义上讲,如果除数是“0”,就表示把单位整体分成“0”份,“0”份即一份也没有,分都没分怎么知道是多少?

案例三: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地球赤道的半径a是6378.14公里,如果我们在离地球一米的地方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比地球赤道的周长多多少米”?请同学们回家计算,明天来和大家交流。当时,我听到不少学生在议论:“哇,不晓得有好多米了?”第二天,早早地就有学生到办公室找我,“老师你昨天给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数字太大了,我无法计算,干脆把答案告诉我吧!”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自己找答案吧!只见孩子们个个遗憾地走出了办公室,在教室里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上课了,学生迫不及待地请我给大家讲解昨天的家庭作业。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6.28米”。孩子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说:“老师不对吧,这么大个圆就只多出6.28米,怎么可能呢?”这时有个同学说,我用计算器算了是6.28米,但我不敢讲,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说:“看来有些同学还是没有动脑筋啊!听我来讲解吧!”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那么地球赤道的周长是:C=2πa,而地球赤道外一米的周长是:C=2π(a+1),可分解为C=2πa+2π,大家比较一下是不是只是多了2π,即6.28米。孩子们立即恍然大悟。我又补充道其实任何圆的半径增加1米,周长都增加6.28米。在日常生活中小圆的半径增加1米,我们可以看见明显的变化,可是地球赤道的半径增加1米,在宇宙中观察就犹如沧海一粟,看不出变化,这也是学生以后要学习的相对论。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大堡小学)

第7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28-01

从对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应用题题材上过于封闭,教师所给应用题多为定向的;教学目标浅化,以会解题为最终目标;题材上多以教师编制为主,和学生实际脱离。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和小学数学的教育目的相去甚远。笔者认为,数学应用题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起。

1 收集材料、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甚于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解题”的教学,更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组建应用题所需材料进行整理,教师辅助学生来提出问题。这一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来提供问题的套路,实施起来也较方便。因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例子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只要教师稍加改编,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是难事。

以平均分教学为例,教材中所呈现例子大多为将一组数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整体平均分配,如40个桃子分给8个人等,但对实际问题中的对将一组数量进行多组平分却较常见。于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来组织学生进行材料收集,如一班级学生体育课教学为实例,先提出教师能提供23个篮球,学生分男女生分组练习。于是,学生们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来分配篮球。

这样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对平均分有深入了解,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必须根据实际的男女生数来确定分配的篮球数,从而保证公平。而且,如果出现除数小于被除数时,又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信息,探索方案

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收集的材料组建成应用题后,就需要根据已有应用题题干中找到已有信息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在个人分析综合的基础和小组成员进行综合整理,从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首先,找出已有信息。如在本题中,篮球数量为20个,班级总数(50个)和男生数(30个)、女生数(20个)可以确定。然而问题又出来了,在教材的学习中,只学过被除数大于除数的平均分,而对除数大于被除数的平均分如何解决。这就过渡到第二个步骤。

提出假设,要把20个篮球分给15个男生和25个女生,那么,男生得到的篮球数加上女生得到的篮球数就应该是20,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0:20,即3:2,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整个班级人数看为是5份。由此,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上述的分析中是将20个篮球平均分成5份,于是,男生得到应该分配的篮球数:20÷5×3=12(个),女生应得到的篮球数20÷5×2=8(个),对于女生得到的篮球数,还可以用总篮球数减去男生的篮球数,即20-12=8(个)。

在分析解决问题阶段,教师更多的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从解决方案的优选和学法上予以指导。特别是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对问题产生疑惑时,教师应以引导性话语来作为指导。

3 反馈评价、知识梳理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中,凝结的是学生对应用题的自我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明显优于教师以讲授的方式来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因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是通过自我认知进行构建的。而学生的认知始终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中在引导的同时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来加强学生对应用题背后所隐藏的数学知识进行掌握。

首先,以鼓励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生在探究中,总会碰到很多问题,而自己对问题的解答会有多种思考,当学生能正确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哪怕只是对问题的一个步骤有了独立的想法,教师就应在鼓励的基础上予以引导,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分析。如上述案例中,学生对30÷20的问题认为不化简也能求解,教师可让学生做做看,结果有的学生就得到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学生数是50,男生是30个,那么,男生所占比就是30/50,应得到篮球数是20×30/50,同样得到了计算结果。

其次,当问题探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本案例的问题背后隐藏的是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只不过将总分数分成了男生和女生。当找到这一知识点后再反过来看这个应用题,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更加清晰了。

4 活学活用、形成技能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只会解一个题,而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点来进行类似问题的解决。原因就在于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会解题的知识灌输。笔者认为,在解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探究后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点后,教师要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让学生解决新问题,以此来促进技能的形成。

如上述的案例学习后,教师编制了这样的问题“某班数学期中测试中平均分为91.25分,事后发现将某同学的76分误算为67分,重新计算后平均分为91.40分,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在分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少算出来的分数是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同学。因此,少出的分数为76-67,正是因为少算了才导致全班的平均分减少,于是得到少算的平均分,91.40-91.25,在用少算的分数来除以少掉的平均分,即得到总学生数。

在利用已构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出发。上述案例中少算的分数是虽然是一个同学少算了,但却在算平均分的过程中分配到了每个学生头上,故而成了总数量,而平均分少出部分是所有学生的平均分,是平均数,因此,根据总数量÷平均数=总分数即可求解。

参考文献

[1] 易良斌: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1年第09期。

第8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工程物探;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48-02

《工程物探》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是工程建设、水文和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勘探方法之一。为了利用好地球物理方法,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工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工程物探》课程,这一课程是一门重要勘探方法课。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掌握物探方法技术,以便在勘查工作中结合物探方法技术解决工程地质学中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

对于水工方向的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其中的三个部分:某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如何将分析解释结果与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们提出一种:利用物探方法解决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实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案例教学法[2,3]。通过这些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一、《工程物探》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物探》课程理论内容多,不易在短时间内掌握。该门课程几乎涵盖了应用地球物理学专业的6种勘探方法: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和地温测量。其中,常用于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技术的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是主要讲授内容,其他方法为辅助方法,只是简单介绍。对于水工方向的学生而言,工程物探方法仅是各种勘探方法中的一种,配合其他勘探方法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在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经济快捷的物探方法。在课程理论内容多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有限的课时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改进教学思路,研究教学方法。

2.《工程物探》课程实验课时多,易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工程物探》课程理论内容偏难,为了利于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安排了5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实验课,让学生直观了解利用物探仪器获得地球物理信息的方法、野外施工的设计及施工人员的配置等实际野外工作技术。学生们对这些实验课程非常感兴趣,但这些实验课程往往停留在地球物理信息的获得上,没有进一步和水文、工程问题结合起来。在学生获得了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利用这些实验课程,进一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对物探方法的理解、使用的水平上。

二、《工程物探》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认为,《工程物探》课程的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利用实验课程,深化学生对物探方法的理解;联系实际工程地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关注点从物理概念转移到与工程地质问题相关的物探方法上。以解决某种具体工程地质问题为案例:研究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特征―寻找适合的物探方法―分析物探信息―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从寻找适合的物探方法开始,使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物探方法的目的。

在《工程物探》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设计案例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引出合适的物探方法;学习某种物探方法原理及分析物探成果;归纳总结物探方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特点。

1.提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工程物探》这门课的授课对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水文、工程地质学基础,并已经学习了一些勘查方法,对本专业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比较熟悉;在大学期间,还学习了大学物理,具备了学习地球物理知识的基础,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将工程地质问题与介质的物理性质联系起来。因此,用案例教学方法教授《工程物探》课程,首先要选好案例。

首先选择的案例所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应该是有代表性、学生普遍了解的工程地质问题。这些案例中的物探方法有效性非常突出,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学生很容易对物探方法的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所选择的案例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仅需要多种勘探方法配合,还必须采用物探方法。第三,案例具备课最重要的基础在于让学生理解岩土介质的岩土成分、结构和胶结物质等方面的差异如何表现为岩、土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这些物理性质的差异如何被测量出来,测量出的信息如何理解。这些概念对各种物探方法的后续知识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反复强调。方法介绍、公式推导在比较好的概念基础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设计案例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在《工程物探》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关键内容为:第一,案例所代表的某种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地质特征。提出案例后,首先分析案例中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地质特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要求学生分析地质信息的差异。例如,以探测大型厂址内隐伏断裂为例,要求学生分析覆盖层与基岩的岩性差异、断裂带两侧的地层及岩性差异、断裂破碎带与两侧的岩性差异。第二,分析各种地质差异与地球物理特性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地质或岩性差异讲解物性差异,即给出案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依据。然后给出案例中的物探成果。以综合剖面显示的物探异常与地质剖面的关系,较直观地说明了物探方法的有效性。例如,在寻找隐伏断裂的工作中,断裂破碎带与覆盖层、及其两侧的完整岩石都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在覆盖层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方法来确定断裂位置、倾向和埋深等地层结构参数。从物探图件可以看到反映断裂带存在的明显异常。学生们认识到电阻率方法寻找断裂的作用明显,增强学生对地球物理方法的认识,愿意进一步深入学习。第三,讲授与案例有关的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仪器、方法特点和资料解释技术。在这一部分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以物理分析为主,只给出关键的公式,并进一步理解产生物理差异的原因。学什么还可以在实验课了解物探仪器并学习获得物探数据的方法。例如,寻找断裂所的主要物探方法为电法,其中用于浅部勘探的电阻率法,所依据的物理差异是岩土层的导电性差异,断裂破碎带由于破碎岩石的导电性好于完整岩石,因此会产生良导体异常。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现

对《工程物探》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探讨了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关键问题,经过实施,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2.1节中的原则,教师选择5个与5种物探方法相关的案例。即采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磁法勘探和放射性勘查等方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案例,其中有些案例为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应用,配合钻探方法,解决疑难工程地质问题的案例。

提出案例后,学生在讲解的是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性等特点时,能够积极发言,与教师一起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地质情况。给讲解与之对应的地球物理性质打下良好基础。教师重点分析地质特征到地球物理特征后,分析岩土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差异大小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差异。

随着案例数量的增加,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物探方法。这时学生会发现一种工程问题可能可采用多种物探方法来解决。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比较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这种归纳分析和对比应该是全方面的,即包含技术层面:方法的有效探测深度、抗干扰能力、技术难点;也包含非技术层面:成本、施工难度等。力求让学生对物探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工程物探》的实验课加强学生对物探方法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探方法的仪器设备、野外施工统计、数据采集方法及野外勘探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室外场地进行实验。

为了配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将实验设计为具有特定勘探目标的实际演练,这样学生不仅关注仪器如何使用,也会关注如何分析采集到的信息。

四、结论

根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工方向)的“工程物探”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工程物探”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工程物探主要解决的工程和水文勘查实际问题给出有代表性的案例,每个案例突出某种物探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工程物探》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致付,孟小红,郭良辉.“地球物理学”课程在地质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79-81.

[2]汤崇辉,魏晓捷.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9):162-163.

第9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一堂数学教学活动就是一段生活,一段教师与学生相依共进、交流互动的生命历程。有效的数学课堂生活是“开心果”,学生乐在其中、兴趣盎然;有效的数学课堂生活是“创造坊”,给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有效的数学课堂是“助推器”,使学生在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走向有效呢?

一、在“无言”中放飞思维

课堂上,面对充满生命活力与成长潜力的学生,教师不是精彩的演员,而应变成运筹帷幄的导演,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究数学知识奥秘的舞台留给学生,将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无言”中放飞思维。

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我不用传统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呆板的方法来教学,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概括。在上课时,我准备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先问学生:“任意摸一球,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学生回答:“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有可能。”接着我又问:“每次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摸到红球和黄球哪个次数多?”这时,同学们各种答案都有。有的认为红球多,有的认为黄球多,也有的认为一样多。这时,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话锋一转:“既然各种答案都有,那让我们用事实来证明是哪种结果。”我请同学们一个接一个上来摸球,请班长作好记录,把每次摸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一画表示1次,一个“正”字表示5次。最终班长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看到这个统计结果,同学们的表情各不相同,猜错的学生很诧异,而猜对的学生很得意。这时,我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为何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因为放在袋子里的红球和黄球一样多,所以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正是我的适度“无言”,换得了学生探索后的“多言”,学生们经历着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

二、在“无案”中促成探究

教案只是一种预设,本来没有约束力,但有的教师却人为地给自己和学生画上一个圈,害怕自己跳出这个圈,在课堂中每当学生的思路与自己设计的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得出自己预定的答案,这样就让“死”的教案成了一双“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活动”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演变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其实,数学课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生命活动,是动态的,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中,教师不应被自己设计的教案所奴役,而应抓住学生即时生成的所思所想,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积极地走入学习的境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教学《圆的认识》,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我不用原来的预设教学设计。而是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投地镖游戏:让14人围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投地镖,比一比谁投得准。生1:“老师,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因为每个人距离中心的位置不一样,当然距离近的人成绩好。”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间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这是好事。所以我不应权威式地否定,而是应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讨论中进发出新的知识来。于是,我接着问:那怎样才公平呢?生1:“我认为围成正方形肯定比上一次公平,这样每人离中心的距离就差不多了。”生2:“我看围成圆形最公平,因为每人距离中心的位置都相等,这样每人投的距离就一样了。”师:“大家以为呢?”生(齐):“生2讲得对。”(鼓掌)师:“既然大家都认为圆最公平,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圆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本堂课的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当“预设”与“生成”之间出现“干戈”时,教师应巧妙地进行引导,以化“干戈”为“玉帛”,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这时的“无案”,使探究更具生命力。

三、在“无知”中开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