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阳光心理范文

阳光心理精选(九篇)

阳光心理

第1篇:阳光心理范文

关键词:孤儿 孤儿学校 心理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11-02

孤儿学校是一所特殊学校,学生个性差异大,家庭背景复杂,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恐惧、逆反、自私等心理问题。作为孤儿学校一名心理教师,在工作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最重要的是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放大,以表扬为主,达到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目的。

我们教育工作者现在都明白,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培养他们成人,其次是成才。但在真正教育中,我们往往把后者放在首位,可以说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但在社会上的孩子,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解决要容易些,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不只是来自学校,开放的空间会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影响。而我们学校的孩子就不同了,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所以老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暑期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了《国际心理学积极研讨会》,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它的精髓是要有正面的眼光,而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正在成长的幼苗,他的基本趋势是向上的积极的。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性,积极的发展都可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这样我们就要为学生创造发展的平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眼光老是放在消极的上面。

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用阳光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遇事换个角度思考,积极应对。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融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放大学生的优点,聚焦学生的发展;多一些高峰体验,少一些批评挖苦;坚持正面关注,积极引导,相信,我们会给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会给自己创造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

2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自卑和自信是对好朋友,一个人不自信往往是由于自卑引起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点自卑,只是程度不同。心理学研究认为,适度自卑感可以成为推动人发展的动力,但是,当自卑感已造成了心理困惑甚至引起问题行为时,就会导致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适应不良。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2.1 实现人格平等

从尊重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营造出每一名学生在班级都备受尊重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七年级有一名女生是9月份来到我校的,她曾经来到过我的办公室,讲述一些她的事情。她说在社会学校她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并且总是遭到其他同学的歧视,比如班级里哪位同学的东西丢了,学生很自然的第一时间都会怀疑是她,班级里什么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时,她也是重点怀疑对象,因为她的身份是一名孤儿。即使老师一再为她辩解,也得不到同学的尊重。所以她压力很大,学习成绩也不好。自从来到孤儿学校,她有了和同学们平等的身份,能够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在其中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前五名。她在孤儿学校收获了尊重;收获了成功;收获了自信。但她对我说:“老师,我现在压力非常大”,我有些吃惊的问道,这个时候你应该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有压力呢?她对我说:“老师,在家的时候我从未想过我会考上大学,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亲戚家的哥哥姐姐都是大学生,我从未想和他们比过,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大学,所以我的压力很大。”

这名同学是幸运的,因为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心灵得到了慰藉,也许她的人生会因此而发生重大的转折。可见,一个人的自信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源于自己对人生的美好追求。那是不是班级里每一名同学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呢?

记得我在七年级问卷调查时,这个班级里有一名智障的学生,学生第一时间就告诉我:“老师他傻,不用给他发卷子”。我首先纠正了这名同学不正确的叫法,要学会尊重他人,也许一句好话他听不出来,但他或许知道“傻”字,不是一个好词,会对他造成伤害,然后同样发给他两套问卷,让她享受到和其他同学平等的待遇。这名同学笑了,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他思维的简单。交卷的时候,从不发言的他突然问我,老师我不会写名字怎么办?“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我帮你写”,他高兴地跑到前面来,即使试卷是那样的干净,我也写上了他的名字。他回到座位,直到下课都规规矩矩的坐着,并且乐呵呵的看着我。一个这样的学生能够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有希望看到其他的学生也会发生思想的转变,行动的质变。

2.2 帮助学生寻找归宿

虽然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班集体,但有的同学并没有归属感,认为班级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自己无关,把自己的内心完全的隔离。这种现象每个班级都有,记得在上课时,我为他们进行分组。为了打破常规,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分组,结果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生被孤立在外面,而有的小组人数根本就不够。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找组呢?他们却说:“不知道上哪个组,怕别人不喜欢他,再说平时都习惯了”,我转过身看看其他的组,问问哪组同学愿意接纳他们,同学们都抢着要他们,并且他们在一起合作的也非常愉快。所以我们要为为他们的改变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学习,使他们获得有归属感的喜悦,多活动,为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感受到自身的价值,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同时,加强与孤儿亲属的联系,要让孤儿认识到,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自己活着,这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奉献,才会这么丰富多彩,教导他们学会走出固步自封的天地,去接纳别人、爱别人,懂得感恩。并不断的加强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建设,让他们从疑惑转化为信任,由对人对事敷衍转化为对集体负起责任。这样他的内心世界会逐渐丰富起来,孤独、厌倦情感会越来越少,从而成为心理健康的学生

2.3 多与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很多人都有过不够自信的经历,包括老师和学生,所以在平时要多和学生交流一下经验,可利用班会时间,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经历,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虑,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不自信的想法和做法。

记得在上课时,有的同学不敢正视失败,当老师说给这样的同学一个小奖励,每名同学要表演一个节目时,很多同学都吓得往后退,甚至逃避游戏。游戏结束后,让同学们分享感受时,令人惊喜的是这样的学生一般都会率先站起来,畅谈自己的想法,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了自信,同学们也都喜欢上了这样的上课方式。

做为一名老师我曾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我在小学时,不是班级里学习最好的,在中学学习成绩超过我的很多,求学路上的艰辛超过了在做的任何同学,当时自己也很不自信,但是却坚持了下来。通过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有不自信的时候,让他们不要太畏惧这种情况,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自欺欺人;同时也要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不够自信的情形,然后让大家讨论,共同商议对策,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不自信的问题。

3 从心灵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

我们在实践中证实“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孩子。”如果孤儿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与老师坦诚相见,那么谈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对于这些孤儿学生来说,师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老师既做良师益友,又要做家长。

记得我在初中一个班级上课时,只有一名同学不爱要求来做,不是睡觉就是看与课堂无关的书,我曾说过他几次,但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对着全班同学说,如果哪名同学没有听清老师说的话,做些与别人不同的动作,那就证明你想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老师就给你一个这样的机会,奖励你到讲台前来表演一个节目。这名学生立刻抬起了头,以后再也没有做与上课无关的动作,而且变得非常的积极主动。后来这名学生找到我,老师你这招太绝了,如果那次你让我站着,就冲我的脾气也许咱俩会打起来,老师你就是我亲姐姐。我们的孩子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无一例外的存在着情感饥渴,所以老师要从温情角度出发,教育上要爱心与耐心相结合,从心灵上给孩子更多关怀。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沟通及实践活动

我们的学生虽然有着国家的养育,老师的教导,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感恩,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一点点的个人利益,抱怨环境,抱怨学校,抱怨老师,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他们。其实在学校的倡导下,我们时刻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且在每学期都召开有关品德教育的主题班会,但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我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的空间过于狭窄,与外面沟通的机会少,外面新鲜的东西进不来,内部不好的思想慢慢扩散,最后导致学生整体思想境界不高。

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考上高中、大学的孩子回来变得懂事了。他们的变化不排除孩子长大了,思想成熟了,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融入了社会,接受了新鲜事物,对学校和老师又有了新的定位。

所以我认为可以为孤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活动,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同时也为社会力所能及的作一些事情,强化孤儿的社会意识,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使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上就是我此次调查的一些见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工作,我会针对孤儿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了解,仔细分析,合理解决,为营造我们校园的和谐氛围、传递智慧的信息,增进情感的交流;更为我校孤儿的健康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晶.把每个孤儿都培养成人格健全的有用之才[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1-2.

[2]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

[3] 臧帆.离异家庭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

[4] 李国强,郑力.120名在校孤儿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2).

第2篇:阳光心理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阳光体育运动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阳光体育运动的发起是为认真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精神,而围绕广大青少年学生而开展的群众性运动。阳光体育运动是指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促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阳光体育运动包括丰富的内涵和要求:

(一)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 强健体魄”为目标。本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 强健体魄”活动,力争使部分青年学生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达到更优秀等级。

(三)阳光体育运动以“每天一小时”,养成好习惯为落脚点。本项运动为了促使85%以上的学生达到健康体制,发出号召,促使广大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四)阳光体育运动方式上与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在保证体育课实践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同时,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五)阳光体育运动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但由于网络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上社会发展节奏加快,青少年的父母更多的精力忙于工作、学习和生活,家庭成员一起户外活动的时间、机会相应地大大减少,因此,要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青少年体质,从而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从生理上看,青少年青春期由于激素大量分泌体征比较明显,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发展和提高身体能力、保持体形和美化外表。经常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体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加速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加速造骨过程。运动时骨骼所承受的适度压力,可促进软骨板的增生,加速骨的生长。在室外运动时,日光的照射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增进成骨活动,并使骨质坚实。青少年经常在户外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也大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有促于青少年智力的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集体体育活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得更多的养分,有促于促进大脑的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提高大脑工作的效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大脑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此外,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成材的物质基础。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日渐活跃,成人感、独立自主性、对客观事物的辨别能力逐渐提高,自尊心、自信性和好胜心增强,因此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活动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正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校经常进行集体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在活动中尽情的游戏、运动和竞争,不仅可以广泛地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尊重。还可以从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

(三)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运动中,伴随着运动的激烈进行,个体要经历情绪的波动起伏,有胜利时的喜悦和兴奋,也有失败时的忧郁和着急,而且各种心态经常交错出现,这就要求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必须及时调整心态,用情感的动力去调节自己的能力,保持动作与情感的协调~致,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特别是在激烈的运动中,人的情绪往往更难控制,而体育运动游戏规则的权威性能促使运动者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逐渐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另外,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落、犹疑等心理,也有来自外界的,如地理、气候环境和运动场景的复杂多变等。为实现目的,就必须承受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压力,努力克服困难,消除障碍。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逐渐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空间,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再者,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参加者必须遵守同样的体育规则,只有相互协作才能使群体具有更有强大的竞争力。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这种公平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对进入教室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四)培养青少年合作与竞争意识,调节情感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在体育活动中,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这种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及行为必定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并且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与他人合作、竞争的能力。同时,体育运动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具有抵抗作用。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也都证明了体育运动对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积极参与竞争,接受挑战,从而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使自信心增强。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必要性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凸显

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联合进行的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在我国青少年在学生在身高、体重增长的同时,肥胖与超重继续增加,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并且与2001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肺活量水平下降;速度、爆发力、耐力水平迸一步下降,令人忧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质下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让人担忧,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在学校期间感到“疲惫”、“厌学”、“郁闷”、“紧张”、 “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

(二)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满足不了青少年心理成长需要

对于学校青少年学生来说,一天当中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学校,因而学校体育课的开设、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变的非常重要,但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少场地和器材,为了节约器材或为了避免伤害事故,干脆不开设或少开设一些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以至于学校只是象征性的上体育课,单调枯燥的课程活动很难吸引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出现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三)网络时代要求青少年走出户外,加强身心锻炼

网络作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给他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内容丰富,网络活动随意。青少年好奇心强烈,自控力薄弱,长期上网,极易造成认知的困惑与惰化;然而,身处网络,以情感为纽带的人际依存被入机关系所取代,网络中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时真时假的交往,严重影响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淡化了他们与社会、与他人的交流,使他们失去了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现实情感日趋冷漠。网络言行的自由化造成青少年自我约束力下降,自我意志丧失,导致网络攻击、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问题行为与日俱增。

四、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质举措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保障,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并经常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国家普及相关法规

国家相关部门应修改或增补现有的《义务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首先应把体育课和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课以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尤其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在课次上明确要求,任何人不得占用;其次把学生体育课成绩(学习或参与的态度等)和身体素质提高程度(进入学校之初和结束对比)按一定的比例列入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立法。硬性的法规会迫使学生重视、适应、习惯,会使学校转变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大踏步迈进。

(三)提高体育课质量、协调好课内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的质量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方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贵任感和敬业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理念,进行体育教学,保证体育课中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更要注意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驾驭不同体育健身器材、适应不同体育健身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健身理念”的培养,把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对参与课外活动辅导的体育教师按相应时间计算其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五)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l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利国利民之举,并已经在全国广泛地健康有序地发展之中,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全民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正蔚然成风,从而促进了我们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美丽。

参考文献

[1] 刘军.对“阳光体育”的推行障碍因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0(10).

[2] 王艳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农村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9).

第3篇:阳光心理范文

[摘 要]在学校里,出现问题最多的往往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最难实现家校联合的也是这些孩子。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造就了这些问题。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关爱留守儿童,特别要防止过度同情,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阳光家园;成长

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些话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深思。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心理问题

对于那些父母都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而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监督和关注孩子的学习。这种孩子学习上有了问题,无处求助,久而久之会导致学习方法不适用、学习无动力等问题。

2.缺乏完整的家庭氛围及亲情抚慰导致的情感心理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使得他们在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二、学校组建“阳光家园”

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勇于承担这份重任。学校仿效于生物圈中有一种叫做“共生效应”的现象,组建了一处新的天地“阳光家园”,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快乐成长的蓝天。

1.健全档案,留下生命成长的轨迹

在“阳光家园”里,有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档案,这份档案记录的不仅有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而且有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兴趣特长、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生命成长档案。阳光家园的老师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资料,让每一位留守儿童留下生命成长的轨迹,为他们的成长指导提供有效依据。

2.开展学习互助,修正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阳光家园”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开放,在这里有专门的老师辅导留守儿童做家庭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为他们提供学习指导和方法帮助。高年级的孩子帮助辅导低年级的孩子,一些孩子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3.每周一节心理辅导课,开设专门的心语信箱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每周加开一节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主要针对感悟亲恩、调控情绪、换位思考、自信心培养等方面,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留守儿童具有的问题,往往因人而异,团体指导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就通过“心理咨询室”或“心语信箱”可以进行个别交谈,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4.与镇妇联联合,聘请有爱心、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师、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担任留守儿童家长

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扮演留守儿童思想辅导员、情感交流员、日常行为监护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5.牵线举办一些亲情活动

如每个学期开展“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促进亲子沟通交流,感情融洽。同时,通过亲情免费专用电话、亲情QQ视频以及学校温馨家园化管理等有效方式全方位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角”。

第4篇:阳光心理范文

每个人绽放生命的方式千差万别,有的人生机勃勃,如阳光般灿烂,有的人却暮霭沉沉,只见灰暗阴雨。心理辅导,就是在与来访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中,甚至经历狂风暴雨中,深入理解他们的痛苦、忧伤,助人自助,从而感受他们的快乐、喜悦,共同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成功的过程。心理辅导,就是拨开云雾,看到希望和前景,给他人带来心灵阳光的过程。在倡导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今天,心理辅导是充满阳光的事业。

二、心理辅导从营造气氛中走近心灵,在细心观察中给予支持

开学不久,王老师焦急地找到我,说A几天不来上学了,这可怎么办?我建议征得A本人的同意来心理辅导室与她面谈。中午A准时到来。她文静秀气,含胸,显得较文弱。“你给徐老师的印象是秀气、恬静的”,一句话换来了她淡淡的微笑。“愿意接受徐老师的帮助吗?”“愿意。”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这段难忘旅程。

外表的安静无法掩饰内心的波涛汹涌。A很痛苦:害怕数学考试。凡是有数学考试的这一天就故意躲避,不来上学,即使勉强参加数学考试,也会害怕得眼睛模糊,甚至有自杀念头。看过心理医生,被诊断为抑郁症。这种状态从进入初三开始,持续半年了,最近感觉严重些。

A在陈述时表情有些紧张。我轻轻地问:“现在怎样?”她说:“即使现在与你谈话比较轻松,但提到考试还是怕。”我摸了摸她的手,凉凉的,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却挡不住内心的寒冷,我用自己温暖的双手传递给她一些暖意。尽管这是外在的支持,还不能解决她内心对考试的害怕,但她体会到辅导老师真诚、友善的爱护,逐渐缩短了心灵的距离。

辅导老师与来访者相处的过程中,通过细心观察,及时用言语或非言语动作给予心灵的支持,用真诚的爱心融洽关系,为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打下基础。

三、心理辅导中来访者的倾吐是情绪宣泄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危机的重要手段

A的家庭很普通,生活条件一般。父母曾经闹离婚,这给当时还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A带来阴影。有件事她至今不忘。一次,父母又闹矛盾,气走了妈妈,天色已晚,她跑出去追不上妈妈,就一个人回来了,感到很无助。在一次母亲也参与的辅导中提到此事,她较为激动,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你们不要我。”她呜呜地哭了,妈妈也哭了。“妈妈哪能不要你,只是爸妈当时闹了些矛盾,没有照顾好你。”无需太多解释,母女俩在汪汪泪眼中有了更多理解。此情此景,我为母女的重新认识而感动。生活中如果多一些真诚的倾听和沟通,生活将会多一些阳光,多一些快乐。

A还有许多学习过程中的不愉快记忆。小学时数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动作慢,被称为“老油条”。“你交了吗?拿出来看看!”老师经常很怀疑地问她,她心情一直压抑,成绩不好,分数经常被公布,很难为情。A的境遇确实让忽略了孩子心灵的成年人感到惭愧,一个经常处在挫折、失败环境中,胆小且自尊的孩子,面对着成人的世界,是明显脆弱而自卑的。A的妈妈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到女儿内心这么多故事,很内疚。妈妈也明白了今后自己的责任。

心理辅导中关注现在,还要重视过去。为了将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辅导老师必须仔细倾听来访者的陈述,比如追溯童年经历、重要事件,对化解危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使来访者摆脱压抑已久的郁闷,还可以帮助辅导老师和来访者深入了解危机的根源。

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问题引发的,因此家长在孩子问题的解决中将起到关键作用,辅导中不仅要倾听来访者的情况,还要根据辅导进展请家长一起来倾听、倾诉。家长参与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加强父母对孩子心灵支持和安慰,也有利于家长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误,有利于今后改进教育方法。

四、心理辅导从调整认知中化危机为生机,通过鼓励强化正确认知

在A的倾诉中,我渐渐发现她的危机与长久以来形成的负性认知有很大关系。A害怕在学校考数学,害怕分数太低没面子,害怕不能毕业……害怕背后是一系列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是失败的,认为别人会笑话自己,对未来抱有悲观的态度,不断预期未来的失败……这些不合理的认识左右着她的情绪,害怕、紧张、恐惧,毁灭了自信心,使她无法面对现实的困难,行为上表现出躲避、退缩。这就是A的危机。

调整已经形成的负面思维定势,改变思考角度才可能使A获得新生。当A面对分数感到害羞时,帮助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分数。她认识到分数无论是达到及格线还是没有达到,首先是对自己获得一定知识的肯定,然后再仔细研究、弥补在知识层面上的遗漏。与她探讨如何进行分数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发现自己的进步情况,激励自己更好地去弥补知识漏洞,继续前进,而不是用比较打击自己,让自己变得害怕。通过这样的探讨,我发现A对分数的恐惧减少了。

A面对学习经常会有一些悲观的认知,比如“我完蛋了,我不行,我很笨……”辅导过程中,一方面及时肯定她的优点,如文雅、善良、有上进心;给她布置寻找优点的小练习,帮助她发现优点,树立新的自我形象,调整对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直截了当指出不合理的观念,让她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思考方式不正确,指导她一旦陷入这种思考立即对自己喊“停”,阻断思路,在纸上写下这些错误观念,反驳自己的悲观思考,将反驳的内容写下来,比如“事实不是这样,我努力了,已经有了进步,我能行……”矫正自己的负面惯性思维,给自己以希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不断与不合理的想法较量。克服这种负面认知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A自我改变意识强烈,主动尝试后认为效果不错,我和她都看到了辅导所产生的力量。

A害怕在学校考数学。我要求她在家里做数学考卷,有意识想像成学校环境;在学校做考卷时,先做深呼吸放松,然后想像是在宽松的家中做练习。通过想像法训练她对场景的重新认识和适应,没想到一周之后A就可以在教室参加数学考试了。这为后面顺利参加中考创造了条件。

危机处理得当就会变成生机。有的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敢而成功地克服了危机,而有的青少年如A “摔了一跤”,但借助心理辅导的力量,面对危机,看到了转机,也渐渐成熟了,这是在成长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五、心理辅导不吝啬鼓励

A在叙述时,我不失时机地表达对她优点的发现,比如真诚地表达A是文气、内秀的女孩;当她对自己的成绩很在乎以至于害怕时,一方面帮助她调整不合理认知,同时也表达她看中分数其实证明她积极上进的优点;尽管模拟测试的成绩不十分理想,但她已经毫不害怕地考完几门学科,对此巨大的进步进行表扬。同时通过学习策略的辅导,使她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心理辅导中有句话:辅导教师应该像圣诞老人那样不惜派发给孩子们以各种鼓励的礼物。中国有句古话:“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鼓励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其内心的潜能,激发动力系统,增强自信心,实现潜能。鼓励是增强来访者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一大法宝。

六、心理辅导是调动各方支持力量的“整合剂”

A脆弱的心灵需要家长、老师的关心。当A提到曾经想过自杀,出于安全考虑和辅导要求,我及时通知相关老师,多从细微处关心她,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家人多陪伴她,多与她沟通,收好家中的危险物品;班主任是很有经验的教师,为了增强同学们面对困难的勇气,特意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对A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来访者脆弱的心灵需要精心呵护,需要全方位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给予支持,辅导老师是整合各种力量的核心人物。

七、让我们成为孩子生命中有积极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家长、老师是孩子成长中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A的那位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说是对A造成消极影响的代表。但愿老师都能尊重、理解和支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与孩子一样的角度去认识、揣摩孩子的心思。只有真正以人为本,孩子才会更加健康快乐。

A的父母如果及时关注孩子的生活事件,及早发现孩子的成长困惑,用家庭的温暖化解孩子的紧张和害怕,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学习难题、人际关系矛盾,她的生活就不至于持续数年被阴影所笼罩。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由于只重视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忽视了对孩子从心理上进行正确引导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困惑长期得不到疏导,日积月累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怎样做称职的好家长不仅是教育界的义务,也是家长必须思考和承担的义务。

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积极的影响力将会使孩子受益无穷,消极的影响力所制造的阴影会左右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毁灭生命,愿我们成为积极影响力的代表。

八、结束语

A由刚开始害怕考试拒绝上学,通过两个多月的辅导在六月份顺利参加了中考,取得了毕业证书,考取了一所职校,我们都为她高兴。她妈妈在最后一次辅导结束给我写了一封信:“……我看到了孩子的希望,这是心理老师的开导、鼓励、支撑的作用……我觉得心灵的安慰非常及时和重要。”

在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中,无数事例不断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各级各部门对心理辅导的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有关文件,我们不断感受到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量,这也更增强了我们从事这份阳光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5篇:阳光心理范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我国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增加,使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越来越激化。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最可怕的是大部分人对心理卫生知识一无所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抚慰及治疗,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对社会不满甚至于仇恨,已经成为当前一种很普遍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病”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很多犯罪其实并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发泄内心对社会的不满。然而仇恨并不能解决问题。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说: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世界看待你的方式,当你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理去看待社会,把仇恨化解成爱,相信你也同样会得到社会对你的关爱。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相似的矛盾,大多数人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心理恢复平衡。但不善表达的人可能会闷在心里,伤害自己的健康;更有个性偏执者可能会产生极端的想法,采取极端的报复措施,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心理危机。如果只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某种心理压力。因此,当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不可改变的事物上。怨天尤人不能改变现状,只有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改变命运。

第6篇:阳光心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需求 耐心引导 走向成功

面对班级转学来的“差生”,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方法来宽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适时表扬以激发他学习的内驱力,也许才是班主任转差工作的关键。

一、案例分析——从昨天走来的陶某

2009年8月31日,高中一年级新生报到,一个头发零乱、左顾右盼的瘦高个男生走进教室。“哎呀”一声抱怨,松开双手让行李袋自由滑落在地上。我关切地问:累了吗?他既不抬头也没回答,转过身去在离我两米左右的地方来回走动——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陶某。

(一)家庭背景

陶某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后来母亲改嫁,家中又添了个小弟弟,心理孤独,情感上没有归属。与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从过密,经常和这些人一起在外吃喝玩乐,迷失了方向、辨不清是非。

(二)现状表现

(1)学习上:不认真听讲,作业潦草,有厌学情绪;

(2)纪律上:喜欢讲话,自习课尤其“活跃”,经常迟到、早退;

(3)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自由散漫;

行为不规范、学习少习惯、心理多灰暗、人生无目标是陶某的典型特征。

二、追根索源——寻找陶某内心深处的需要

我们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寻找陶某行为不规范、心理多灰暗、人生无目标的原因,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缺乏“归属和爱的需要”

由于心理孤独,没有归属感;学校中,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不足以弥补他的情感需要。所以他变得心理紧张、徬徨不安;思考能力、道德观愈加脆弱。

(二)缺乏“尊重的需要”

由于常受到指责、批评,获得表扬的机会极少,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虽然擅长体育,但也被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由于没有得到内心“需要的尊重”, 自我否定价值,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三)缺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长期缺乏“归属和爱的需要”、 缺乏“尊重的需要”,无心学习、情绪低落导致了他胸无大志,学习无目标,缺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与追求。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乘虚而入,使他迷失了方向。

三、转化措施——从陶某的“心灵需要”做起

“假如我是这个孩子”“假如他是我的孩子”,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来宽容他,尽量满足他内心的渴望,适时表扬以激发他学习的内驱力。

(一)创设温暖的集体,让后进生心理有归属和爱

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发现,父母虽然爱他,只是方式不对。在和陶某的父母第一次交流时,我不仅当着陶某的面,表扬他进入高中后的进步,而且在细节上还作了一定夸张。在周记中,他说自己终于觉得有了家。借此机会,我建议他与不爱学习的同学断绝往来,要求他拿出行动来证明自己。为了营造温暖的班集体,陶某生日那天,我还组织全班同学为他唱生日歌、让他许愿吹蜡烛……

当后进生在父母、老师、同学身上找到关怀和爱护后,情感就有了归属,从而唤起他们的责任感,有了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二)发挥后进生特长,让他们成功,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

所有人都希望成功,从心理上实际上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在班级活动中,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足球运动会中,陶某被对方踢倒了,脚在流血,但他咬紧牙关站起来,拼命的去争抢足球。在班会上,我赞扬了他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令他非常激动。对一个常受到歧视的学生来说,基于心理上的尊重,他还会去干有损班级荣誉的事吗?

但转化并非一蹴而就,我就不断提供活动让他去实践。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都发动他积极参与,使他在实践中不断反省自己、赢得尊重。“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用理想点燃前进的路

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陶某的学习渐渐有了内动力。我还与他一起制订了“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计划书,制定了近期目标、学期目标、高考目标、远大理想、修订目标栏、反思栏、总结栏等。接下来的时间里,按照计划书的要求,他拿出了浑身干劲一个目标一个目标,跌跌撞撞地不断前进…

四、陶某同学转变的收获与启示

(一)收获:经过三年来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慢慢走出心理阴霾,走进希望的阳光的陶某同学,在2012年高考中考上了重本,成为了四川大学的一名国防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哭着拥抱起老师们。

第7篇:阳光心理范文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地查找出当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认真完善、落实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案,并在高校组织心理教育课堂,开展一些符合当前大学生特点的活动,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使得大学成为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的第一战线。

目前全国高校正在逐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发现了不少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办法。高校心理教师应该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在高校展开各种关于心理教育的宣传活动,并结合适当的主题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把心理健康工程建设当做高校发展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特点,且组织的特色活动要足够新颖,同时还需要具有健全的体制,使大学生产生兴趣。

此外,在后期的建设中,要更加注意对以往活动进行总结,并总结和改进特色活动的模式,进而使得塑造大学生阳光心理品质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阳光心理活动的主旨

为了使得高校大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实践活动顺利展开,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组织的特色活动要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特色活动的主题最好是围绕大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用学生们欢迎的形式展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大学生灌输贴近生活的心理知识,使得大学生在特色活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以及心理调节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逐渐变得有自信,提高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二、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举办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特色活动

1.通过主题为校园生活的心理话剧来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举办主题为校园生活的心理话剧比赛。活动的前期,需要学校的心理社团对此特色活动进行前期的宣传,宣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宣传、校园广播宣传、社团活动宣传等。特色活动的初期需要进行校园心理话剧的剧本征集大赛,并对参加比赛的心理话剧剧本进行评选,分出优胜等级,并给予奖励,颁发证书。还要把获奖作品的名单公示到校园文化网站上,同时组织人员演出剧本。

此外,还需要专门的人员把话剧拍成视频挂到学校的宣传网站上,结合当前大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把其重现在校园话剧的舞台上。这种学生自己写、自己演、自己看的心理话剧更会给大学生带来新的思想感悟,并从中得到启发,进而达到塑造大学生阳光心理品质的目的。学生以自身为角色进行扮演,可以得到切实的心理感受,在宣泄自己情感的同时,可以使现场的观众得到心灵的共鸣,进而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对自己有个合理的评价,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举办特色活动的目的。

2.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心理委员,成立心理咨询社以及组织特色心理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设置班级的心理委员。在班级中选出积极向上、身体健康并且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同时学校统一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参加心理培训活动,邀请心理教育机构前来宣讲,并组织心理专家进行现场的解答。班级心理委员不仅仅扩展了自己的心理知识储备,还可以帮助班上需要心理援助的同学。心理委员不仅仅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能改善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往。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立使得学校的心理特色工作落实到了基层,增强了学校心理特色活动的活动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了心理问题所引起的突发事件。

学校的班级心理委员项目的开展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在高校得到良好的普及。此外还可成立心咨询社团。为了使关注心理健康的学生有一个平台进行交流,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社,组织学生讨论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社团可以组织有关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辩论活动等,并使活动的参与人员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举办各种特色心理沙龙游戏活动。在学校多方面的心理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策划和组织各种特色心理活动,不单单要传递心理知识,还需要在心理特色活动中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并通过猜谜、访谈以及游戏等活动来活跃现场的气氛。心理沙龙活动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并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发现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解决问题,提高心理问题的自愈能力。同时学校的心理辅导部门还需组织一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交往能力的团队训练,使得学生们在集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活动中思考和学习。

通过此类团体培训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经过团队的训练模式,可以使得队伍中适应力不强的学生被适应力强的学生所带动,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增加互帮互助的意识,并提高自身的能力。风筝是放飞梦想的象征,学校可以在课余组织学生参加风筝节活动,在增加学生课余乐趣的同时调整学生的心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晚会,增加学生间联谊的机会,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扩大大学生的参与面,促进校园心理文化的建设。

三、建立心理危险预防机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更早地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在开学初时可以组织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帮助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同时在学校建设一支心理预防机制的队伍,建立整个校园的心理预防以及心理问题干预体制。配合学校的心理社团以及班级的心理委员,把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传达到每位大学生,进而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平台。

四、小结

第8篇:阳光心理范文

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保护让他们缺少了很多的锻炼,一进行练习家长就会在那儿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他们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下降。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较簿弱,不怎样喜欢上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上从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与积极性来进行练习。

一、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没有自信心,如果失去了自信心,那也就等于失败了。由于少年儿童比较弱小和容易产生恐惧,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发挥自己的潜能,给学生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体育课上有些学生就是认为自己不行,这时教师就要降低难度或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并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要给予肯定和及时进行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太过饱满了,嘴上说得很好,但是他们缺少了练习与思考,导致了最好的失败,这个时候我们要教会他们虚心接受教学与练习。

2、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人以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争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习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催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特别是低年级在学习垒球动作学生很难掌握动作,又不能专心学习。这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些同学投的最远,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得更好。

3、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行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自觉性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因为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或长辈又十分疼爱,生活又比较优越,各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特别是表现在高年级身上,如体育委员整队时他们无法做到“静、齐、快”,也不能自觉较好的上好课等等。这要老师在课上不断的对他们讲解自觉性的重要,以后在工作中它的用处,经过多次教育,有许多的学生表现的比以前更好了。

2、坚持性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就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我记得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曾说过“如果你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或不错的工作那你就要坚持的做下去。”这说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要有坚持性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工作。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练他们的意志。所以,体育教学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们对某些体育项目没有很好的完成,因为他们缺少了坚持。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1、兴趣与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给吸引过去。比如在三年级一次跑的考核中,准备跑的学生因为和旁边的学生谈话而没有注意教师的口令,这就造成了成绩的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教师所教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那如何使学生产生注意力呢,而兴趣就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使在校的学生不视学习为负担,而感到非常愉快……”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而没有兴趣时,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多关心学生,少一点批评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上课,孔子不是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不是体育教学中最需要的吗!例如在二年级的前滚翻有些学生始终掌握不了方法,慢慢的起初愉快心情和学的兴趣也没了。教师改变了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跨下看天空,他们当时觉得很好玩。看完了天空在练习,他们就基本能完成了。学生们又恢复了一点学习的兴趣。

只要教师不断的从实践中创新,就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2、安全意识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和不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在安排教学内容之前,一定要进行准备活动。但有些学生做活动操很马虎,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准备活动中呢?我往往会对他们说准备操不做好容易受伤,但练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在一次少儿节目中看到小朋友的活动操,觉得很有新颖,就试着让学生练习,效果很不错,学生都很积极参与了准备活动中。

第9篇:阳光心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理念;员工心态;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一、爱心、平安、和谐理念的基本内涵及重要作用 

(一)爱心理念的基本内涵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构建“和谐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程,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刻把握安全稳定工作规律的有效途径,将广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实现安全长治久安、队伍和谐稳定、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而做出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 

树立“爱心、平安、和谐”理念,广泛应用于企业发展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明确理念的概念和内涵是前提,也是关键。爱心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之一。企业文化中的“爱心”理念应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爱心,即企业在社会中的人文关怀,包括企业捐款、公益服务等;二是关爱员工,即企业内部对其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包括精神关注和物质支持等,主要通过职工大会活动、企业制度建设、奖励措施等体现出来。 

近年来,鞍山台安供电分公司高举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创新载体,增强活力,广泛开展“支农、援农、助农”活动和帮扶弱势群体活动。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客户、奉献社会”为主题,开展“爱岗不下岗、诚信是品牌、奉献塑形象”和“忠诚企业”系列教育活动;分公司先后帮扶12个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还多次开展“牵手特困户、爱心助光明”活动,深入实际帮扶弱势群体,长期开展为敬老院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与党员奉献日、志愿者活动相结合,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用爱心回馈社会。“希望工程”的爱心倍至,“城乡共建”的积极扶持,“排忧解难”的肝胆相照,“情系三农”的热心解困……不胜枚举的事例使供电人赢得了社会各界良好的口碑,“千人问形象,万人测行风”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形势所需,“人民电业为人民”已成为电力员工的时代追求。 

在公司内部,爱心体现为用真爱温暖员工。对全体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必须做到不漏下一个人,都要对其关心,施以爱心。党总支、党支部建立了对所属员工的“必谈”、“必访”、“必到”制度,基本实现了员工冷暖之处有人问、急难之际有人帮、生老病死有人管。为员工设立了安康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检,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彰显电力员工彼此关爱、共谋发展的企业理念,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分公司党委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温情寄语”活动。在每位员工的生日当天,通过内部网站传送生日祝愿,表达对员工的关爱与关注,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〇〇九年,台安供电分公司全体员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来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分公司党委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汶川灾区中小学生捐赠“爱心包裹”行动的号召,分公司领导班子带头捐款,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员工和农村电工踊跃参加,仅三天时间共捐款肆万叁仟壹佰元,捐赠“爱心包裹”肆佰余件。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一年,台安供电分公司“企校共建”爱心代表先后二次赴灾区四川绵竹天河小学进行慰问。二〇一一年七月,四川绵竹天河小学校长带领20名师生到台安供电分公司回访。通过此项活动,增进了企校双方的友谊及员工与被资助学生的感情。一方面也将绵竹天河小学的先进教学理念融汇到台安供电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推进“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台安供电分公司发动一百名党员与天河小学一百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资助,分公司一百名党员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并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金不定期资助天河小学受灾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才的同时感受到我们供电人热情和关爱;并通过这些“企校共建”活动,加强企校双方学习交流和互帮互助,建立长期稳定和谐的企校共建关系。 

开展“爱心活动”,就是要围绕“奉献爱心、营造和谐”的主题,大力倡导并形成关爱企业、关爱员工、关爱社会、关爱自己和关爱家庭的良好风尚,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员工的思想理念水乳交融,切实培育起员工的爱心理念,使广大员工从思想和行动上,自觉维护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努力,从而为公司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外部环境。 

(二)平安理念的基本内涵 

平安生产是现代企业生产理念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的利润与外部形象,更直接关系员工的工作安全与身体健康。生产平安工程以“平安干事”为基本理念,在实际生产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操作分析找出影响生产平安的主要因素,及时处理、防治结合,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从加强设施建设,保障现场安全控制,保证员工的操作平安。 

2、科学实现电网平安,保障“电网扩能”建设。 

3、随时检测设备,实现设备平安,按照“健康、无损、标准、规范”的目标严格要求。 

4、加强广泛宣传,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培训,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巩固大众基础,保障公众平安。 

5、围绕增强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开展活动,赏罚分明,完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软环境。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机制。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不断激发干部员工树立“高危行业一样可以干得出类拔萃,一样可以干出世界一流安全水平”的坚定信念,不断强化员工对“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干部清正廉洁、任人唯贤的正确理念与领导关,从思想意识上防微杜渐,营造和谐、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还体现为干部述职述廉和业绩考评,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评价,建立健全廉洁从业评价体系与评估机制。以利益透明化为根本,重点加强对重大经济活动、重要经济环节和重要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严格审计标准,健全经济平安监控机制。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加强和完善风险评估与控制,实现经济平安。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过去的年年安全月,变成现在的天天安全日,培育员工个人和企业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引导员工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在内心升华为爱己、爱人、爱家、爱企、爱国的“我要安全”,从而形成促进公司安全发展、长治久安的动力源泉。 

多年来,公司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举办“反事故、反违章”大讨论、党员身边无违章、安全生产誓词宣誓等各类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营造了“全员崇尚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在实施“平安工程”过程中,电力公司突出用制度建设引领活动的有序推进,针对生产平安、经济平安等目标制定和梳理规范了大量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工程”的实施。 

总的来说,实施“平安工程”的目的是真正实现企业安全稳定的长治久安。就是要使企业上下牢固树立“平安理念”,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平安机制”,实现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目标,实现员工、企业的共同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三)和谐理念的基本内涵 

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价值目标的文化内涵和着力点。和谐企业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给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企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企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企业和谐应当具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企业作为盈利性社会组织,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价值目标。深入理解和谐理念。 

具体来说,和谐企业文化内涵包括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企业与员工利益关系的和谐、员工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机、环境关系的和谐,将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贯彻和谐理念,引导员工塑造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工作心态,在企业和谐的大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正做到快乐工作,爱岗敬业,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电力公司,必须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勇于承担责任,克服急功近利的生产运营方式,全力发展循环经济,致力于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和谐理念建设的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和谐理念培育,结合电力行业实际,提炼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准则,倡导“积极承担双重责任,努力追求双重效益”,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参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良好氛围。 

二、员工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心理素质概述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等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企业要实现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而且得到社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要求企业每一个员工站在同一起跑线,目标一致、价值观一致、规则一致,把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企业价值之中,以对社会、企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评判个人的价值高低,实现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和谐统一,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依靠员工。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企业质量才能提升;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才能提升;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才能提升。员工素质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了一流的员工,谁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素质管理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成败,加强素质管理,提高员工的思想、业务技术、作风素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把公司员工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统一,即企业发展目标、努力方向的统一,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和运行规则的统一。员工的心理素质关系到其工作心态、工作热情,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操作水平,关系到和谐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1、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选拔与培养 

研究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量化心理测评标准,对应聘人员进行筛选和选拔,吸收引进技术过关、素质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在对公司已有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时,也可以根据心理素质测评,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2、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资源范围广泛,包括生产设备、生产资料、社会信誉、资金支持、员工人才等,其中员工作为最具能动性的生产主体,是企业资源的核心,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主体的心理支配和调解下完成的。电力公司员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工作中细致、准确,稳定注意力,敏捷、及时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联想能力,培育坚韧的意志品质,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有助于员工自我心理调控和完善 

总的来说,公司员工应具备以下几种心理素质能力。第一,情绪控制能力,包括准确认识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以及有效地调节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不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工作,时刻保持冷静、平和、乐观、积极。第二,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往往能开朗、坦诚,在交际中如鱼得水。第三,应变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电力系统具有许多突发性因素,要求员工沉着应对,随机应变。 

4、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象的树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深入,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各个方面,特别是人权理念推广后,企业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文化。员工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和工作心态,传承并发扬企业传统文化,合理构建一种安定、团结、严肃、活泼的企业大氛围。爱岗敬业、积极奉献、锐意进取、良性竞争、丰富多彩,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企业品牌。 

三、塑造员工阳光心态的有效途径 

国家电网公司、省市公司都吹响了创建和谐企业的号角,提出了创建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以“爱心、平安、和谐”理念引导员工心态建设,营造知足、感恩、达观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内心和谐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一)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导向 

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公司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又离不开公司的发展壮大。因此,要维护、发展和实现员工利益,就必须要通过建立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体系,努力将员工良好的意愿融入公司的发展目标中,形成企业尊重关爱员工、员工乐于奉献公司的团队精神。同时,还应根据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与公司激励人才和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二)宣传员工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企业应提高员工对塑造阳光心态建设的重视,各级领导在关心员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还要提高重视程度,从制度建设和技术角度加以完善,并通过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及精神文化活动中去,切实增强员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积极向上的员工活动 

公司内部应定期组织各类文化、体育、学习培训,开展体育、文艺、技术活动,引导员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觉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团结和谐,使员工之间真正形成互尊互爱、坦诚相处的良好氛围。 

台安供电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和能力培养,从深化“读书学习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入手,广泛开展技能展示和应急演练,多种形式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争创岗位技术业务能手活动;定期对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爱国言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文明礼仪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服务守则、文明道德公约、《员工守则》,广泛开展学习体会交流、理论研讨和技能竞赛;为员工统一发放学习书籍、辅导材料,基层所开辟每周一题学习园地;多层次举办员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适时开展职工诗歌、散文、论文征文活动。 

在此基础上,台安供电分公司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对员工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结合农电整体上划工作,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后进员工的一对一帮教、病困员工的帮扶,推进党群心手相连互帮互助工程,积极为员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员工的后勤保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确保员工队伍稳定。组织青年员工开展了“青年身边不违章”活动,举行了“以青春的激情化压力为动力,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做贡献”主题签名仪式;开展了选树典型活动,请公司肖平等模范典型做先进事迹报告,从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四)引导员工调整心态、改变态度 

塑造阳光心态,就是让我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出强劲的影响力。首先,应积极调整心态,追求快乐。在工作中做到遇事平和冷静,宽以待人,变得更为洒脱、平淡。遇到困难时,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勇于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戒骄戒躁,冷静处理。其次,要有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勇于完善自己,同时也要学会自我安慰和知足常乐,把心态放平。最后,要学会感恩,以公司为家,感恩于帮助过自己的同事、领导,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从精细化管理到人性化管理直至树立“员工第一”的人文理念,从理念灌输、行为养成到倡导快乐文化,创新的活动载体,增强了员工幸福感。台安供电分公司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文明和谐氛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我工作我快乐,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构建“快乐工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使台安地区的电网建设和发展呈现出全面、科学、安全、高效、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电力企业解决当前稳定、和谐、发展的创新实践。切实把“爱心、平安、和谐”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把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机融为一体,全面推进公司的内质外形建设,为实现“一强三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