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鹬蚌相争文言文精选(九篇)

鹬蚌相争文言文

第1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非遗;鹬蚌舞;现状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56-02

一、鹬蚌舞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流变

(一)邢台鹬蚌舞的历史沿革

鹬蚌舞,又叫蚌壳舞,是流行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种经典民间舞蹈。以夸张的手法,将鹬、蚌拟人化,表现鹬、蚌河边争斗,互不相让,结果双双被渔人所获的情景。舞蹈幽默,妙趣横生,富有民间色彩。其乐曲采用打击乐谱配合演出。鹬蚌舞的故事情节,是根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演变而来,因此,该舞蹈又被称为民间寓言故事舞蹈。目前,在河北以及安徽、河南、陕西、广东等地的灯会、庙会、节庆等时节,我们都能看见形式各异的鹬蚌舞上演。

在我省,鹬蚌舞广泛流传于民间艺术舞台,以邢台鹬蚌舞最具特色,历史久远。这支珍贵的鹬蚌舞分支,起源于邢台地区沙河市一个叫做南汪的古老村落里。南汪村位于沙河市南部,据市政府所在地三公里。据该村出土的石斧、红陶罐、陶景群等所见,从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周代形成村落。据传,本村有条红沙河 (现大沙河),下大雨时河水经常泛滥成灾,南汪村处于一片之中,又因南汪村处于大沙河南岸,故取名为南汪。

南汪村民长期过着半农半娱的生活,人们在劳动之余时常模仿鹬蚌动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鹬蚌舞的娱乐形式。明隆庆三年,南汪村在元宵节搭黄河时便有拉旱船、鹬蚌舞等娱乐活动。清嘉庆年间,该村李秀才根据战国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又赋予故事情节,使之真正成为了鹬蚌舞。三百年来,村民们间间断断的表演,使这一民间艺术一直流传至今。1954年,该村韩喜成从部队转业后,汲取万旅经验,重新排练了鹬蚌舞。195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来南汪村拍摄大型记录片“春节在南汪”,拍摄内容以鹬蚌舞、黄河为主。1977年—1978年,南汪村经县文化馆老师再加工后,使之真正成为高雅艺术,曾两次参加民间艺术汇演,并荣获一等奖。2001年褡裢办事处文体工作站站长李从现,组织南汪村民间老艺人进行排练,由原来的一个河蚌增加到五个河蚌,既能陆地表演又能舞台表演。

二、鹬蚌舞的基本现状和结构分析

(一)邢台鹬蚌舞的生存现状

据可以查证的史料记载,自隆庆年间的三百余年来,南汪鹬蚌舞在邢台乃至河北省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南汪鹬蚌舞自创编以来,间间断断演出至今,由于年代久远,一直处于濒危状态,文化空间在慢慢的变小、变少、变弱。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员数量贫乏,老龄化明显又多有自己的工作。排练时间不能固定且次数很少,导致动作生疏,使原有的魅力、气魄、神韵和风采都大为削减。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

因为支持鹬蚌舞发展的经济支撑较为薄弱,所以服装道具的制作工艺上一直延续较原始的状态。老渔翁为古戏当中老渔翁的扮演形象,河蚌、鹬鹰头部、鱼篓由竹子条为骨架,编织成外壳,用宣纸糊裱三层,再用彩布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糊裱装饰,最后用油彩进行美化。鹬鹰的翅膀部分和身体躯干由白布进行制作,然后油彩进行绘制,呈现出羽毛布满身体的效果。双腿穿着健美裤,脚的部分则由鞋梆布制作成为有爪子形状的鞋子。整个制作工艺传统简易,许多舞蹈动作受到服装限制,不能更完美的呈现。影响鹬蚌舞更大程度上的优化与生存发展。

南汪鹬蚌舞生存的环境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再加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鹬蚌舞的生存岌岌可危,后继乏人、市场前景萎靡。

(二)省内外鹬蚌舞的一般内容与形式

在我国鹬蚌舞的多以《战国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为故事情节,以保守的地会舞蹈为节目形式,多与“打瓜园”、“高台芯子”共同出现。

河北南汪鹬蚌舞在内容上的特点是,由一个河蚌增加为五个河蚌,适合舞台和陆地等不限制场地的演出需要。虽然属于地会舞蹈,但是由于内容完整,舞蹈较为成熟,所以在当地经常作为独立的节目形式进行演出,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民间打击乐器大鼓、大锣等作为伴奏,烘托出宏大的演出气氛。不同于省外一些支系的鹬蚌舞,南汪鹬蚌舞没有加入演员的唱词,演员只是依靠丰富夸张的舞蹈动作来诠释故事的情节,完成全部的演绎内容。

有些省份加入了螺蛳、红鱼、虾等作为陪衬。安徽省则加入了渔婆的角色,使内容更加的贴近生活。江南地区蚌壳由女童饰演,加入了男童扮演鹭鸶的角色,使内容诙谐而富有童趣。更甚者还加入了滇剧的唱白,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减少了舞蹈动作受到故事情节局限的问题,使得鹬蚌舞具有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三)邢台鹬蚌舞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邢台南汪鹬蚌舞,起源于明隆庆三年。清嘉庆年间由该村李秀才编导,真正成为鹬蚌舞。建国以来,人们在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空间和生存保障之后,精神文化领域也跟着发上了变化,获得了充实和丰富。鹬蚌舞间间断断的演出过程中,已经流传了三百余年,其艺术魅力一直影响至今。

南汪鹬蚌舞作为典型的平原地区民间艺术形式,属于地会舞蹈。它源于当地人民半农半娱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地群众闲暇之余的主要娱乐形式而流传。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一直被传承,具有独特的风格。适合传统节日中的陆地表演,方便广大劳动群众观看。南汪鹬蚌舞长于抒情,运用比兴的手法以动物为主角,使得鹬鹰和河蚌具有人类的色彩。表现了老渔翁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当地处于平原地区,临近大沙河。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鹬蚌舞反映出当地老百姓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地民间艺人以古代寓言故事含义作为表现内容,赋予渔翁真善美的含义,使表现对象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而且揭示了深刻的民间文化内涵。流传至今已经渐渐演变为节日庆贺舞蹈,日常不多出现。

第2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一、 在品析词句中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积累了必要的语言,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学生才能流畅、得体地进行表达。因此,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从理解课文内容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读懂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行必要的语言和方法积累,为学会表达打下扎实基础。以《鹬蚌相争》为例,在这节课上,教者不仅关注故事表达,而且关注故事的表达,引导学生在揣摩表达中了解内容;不仅关注故事内容,也关注学习方法;不仅关注写了什么,也关注是怎么写的。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就找到了有力的支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教者引导学生紧扣一个“争”字,循着“理解关键词语―体会言外之意――揣摩人物心理――读出说话语气”的方法,一步步体会“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体会“争”的过程时,引导学生抓住“威胁”“毫不示弱”这两个词语,了解词语意思,进行角色转换,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鹬蚌之“争”。为了感受“争”的情形,抓住“相持”进行想象说话,进一步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充分体会“争”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的句式,想象“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还原鹬蚌相争的情形。

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教者始终注意渗透学习方法,从表达的角度学习故事,帮助学生揣摩表达,学习语用方法,形成语用能力。例如,在学习鹬的“争”时,先让学生找出直接写鹬“争”的词语――“威胁”,接着说说什么叫“威胁”,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威胁”的意思。然后联系学生生活,回忆自己被别人威胁或威胁过别人的经历,揣摩人物心理,最后进行角色转换,以鹬的身份读出“威胁”的语气。学生抓住“威胁”这个关键词语,通过了解意思、联系生活、读出语气,一步步体会鹬蚌之“争”。学生在了解内容的过程中,体会用词的准确,习得表达的方法。整个感悟故事内容的过程,立足文本,围绕重点,紧扣词句,创设情境,着眼表达,把理解内容和学习方法紧密结合,把感悟词句和运用词句紧密结合,夯实表达的基础,为迁移运用做好充分准备。

二、 在联系实际中提升理解水平

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寓言最难的就是理解寓意。实际上,只有理解了寓意,才可以算是真正读懂了寓言。在《鹬蚌相争》这节课上,教者在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讨论鹬和蚌傻在哪儿?学生在讨论中知道鹬和蚌为了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后果;没有学会退让,不会随机应变。此时,学生对故事的寓意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教者没有止步。为了深入理解寓意,教者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说说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从而升华对故事的理解。学生在互相交流中逐渐明白在生活中与别人争执时应该宽容、谦让,否则,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不应当钩心斗角,否则就容易给别人造成可乘之机,彼此都遭受损失。

教者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没有照搬现成的道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在思维碰撞中互相启发,逐渐生发出对寓意的理解,这仅仅是理解寓意的第一步。教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有过这样类似的事例吗?学了这个故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学生在回忆生活经历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内化了对寓意的理解。在理解寓意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不仅理解了寓意,还努力实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升华对故事的认识。

三、 在具体情境中形成表达能力

我们学习寓言故事,不仅要读懂寓言故事,还要学会讲述故事。如果说读懂故事是吸收,那么讲述故事就是倾吐;读懂故事是习得方法,讲述故事就是迁移运用。而且,讲述故事也是学生基于故事内容、语言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语用过程。

第3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④,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导读]

本文通过叙述赵人养猫驱鼠的故事,告诫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尤其是在做出对自己的未来有重要影响的决定时,应该理性思考,反复比较,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注释]

①选自刘基《郁离子》。《郁离子》是一部寓言兼议论的笔记体散文集,是刘伯温传世著作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书;是他协助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巨大功勋的思想理论宝库,是治国安邦大智慧的锦囊秘籍;也是待人处世、解决人际关系、交朋结友、革陈图新的镜鉴箴言。 ②诸:“之乎”的合音,即“它(指猫)呢”。③垣墉:墙壁。④已耳:罢了。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读后思考 ]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乞猫于中山

中山之人予之猫

盍去诸

去饥寒犹远

二、与“是非若所知也”的“是”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问今是何世 D.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

是非若所知也。

不病于无鸡乎?

四、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老鼠的祸患是___________;“其子”的担忧是___________;“其父”不同意赶走猫的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你认为“赵人”的取舍选择正确吗?请你以其邻居的身份表明你的观点,并给他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求,讨;送给;何不;还。

二、C(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用法相同;其他项是指示代词,意为“这,这里,这个,这样。”)

三、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

四、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鼠尽而其鸡亦尽;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五、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第二问:开放性题,对赵人取舍选择的评价,能自圆其说即可。建议示例:如,今后,可在养猫的同时,圈养保护好鸡,以求鼠灭鸡存,两全其美;再如,可以将猫赶走,借助鼠药或老鼠夹子来灭鼠,然后照常养鸡(言之成理即可)。

楚人隐形①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②,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④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⑥,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导读]

“楚人隐形”的故事被后人提炼为一个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注释]

①选自邯郸淳《笑林》。三国时代魏人邯郸淳编辑的《笑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②《淮南方》一种讲医药的书。③隐形:隐藏形体,别人看不见。④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⑤赍:携带。⑥受辞:接受了诉讼的状辞。

[译文]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方》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大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螳螂执叶伺蝉

妻始时恒答言

绐云“不见”

吏遂缚诣县

二、请为文中以下句子断句并加上标点。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三、下列句中哪一项没有通假字?有通假字的请指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螳螂伺蝉自鄣叶 B.螳螂执叶伺蝉

C.汝见我不 D.嘿然大喜

四、翻译下列句子。

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五、这则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一叶障目”后成为成语,但意思有所变化,请联系现实说说它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侦察等候;常是,总是;哄骗;到……去。

二、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三、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A.鄣,同“障”;C.不,同“否”;D.嘿,同“默”

四、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

五、讽刺了那些利欲熏心,想不劳而获,自欺欺人的蠢人。一叶障目:现一般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是说人们的认识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可是这个楚人,以一叶障目,“对面取人物”,就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是行动上的贪心和不道德了。

鹬蚌相争①

赵且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④方出曝,而鹬⑤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导读]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二》。②苏代: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战国时有名的说客。③惠王:赵国国君,即赵惠文王,名何。④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⑤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⑥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赵且伐燕

蚌方出曝

不肯相舍

得而并禽之

二、下列句中哪两项有通假字?请指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而鹬啄其肉 B.蚌合而箝其喙

C.两者不肯相舍 D.渔者得而并禽之

三、下列句中哪两项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找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蚌方出曝 B.今日不雨

C.不肯相舍 D.以弊大众

四、翻译下列句子。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后人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还与哪个成语的意思相似?

[参考答案]

一、将要;晒太阳;放弃;一起,一齐,一同。

二、B.箝(qián):同“钳”,夹住;D.禽:同“擒”,捕捉,抓住。

三、B.雨 (yù):名词用作动词,下雨。D.弊:本义是名词“弊病,害处”,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是“使……疲弊”的意思。

四、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

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寓意:告诫人们不要自相残杀,要宽容,不然会使他人得利。其寓意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些相,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

曾子杀猪①

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⑤也。”遂烹彘也。

[导读]

这个故事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文中的曾子非常看重诚信的价值,对孩子言而有信,是十分明智的。而他的妻子随意欺骗孩子,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本文告诫我们:为人做事要讲信用、讲原则,即使是面对年幼的孩子,也不能欺骗。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②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③彘(zhì):猪。④婴儿:小孩子。⑤成教:教育有成效。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她便骗孩子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了给你杀猪吃。”不一会她回来了,看到丈夫正要捉住猪杀掉它,她赶忙阻止丈夫说:“我只不过是同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对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不明事理,希望跟着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这样欺骗他,那是在教孩子学会欺骗啊!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他的母亲。这可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妻适市来

特与婴儿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

遂烹彘也

二、下列句子中的“顾”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顾反,为女杀彘 B.元方入门,不顾

C.顾野有麦场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翻译下列句子。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四、如果换作是你,你将如何更好地来处理“杀猪”这件事?试作简要地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适逢,正好;只不过;是非判断能力;于是,最终。

二、D

三、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第4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提问 导向 矛盾 兴趣

一、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的提问要讲究章法。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同时,组织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

例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提问:“大家读了课文,谁告诉老师滴水穿石表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学生很快回答:“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有恒心。”“做事要认真,不能马虎。”“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且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你们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课文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三个人的例子,他们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那谁可以从文中找出最能反映这三个人的滴水穿石精神的词语?”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绳锯木断”“冰冻三尺”……

根据几个富有层次的问题,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积累了词语,而且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深深地感受到面对困难,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人生的目标、智慧、信念、勇气、毅力等的追求与向往。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应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可诱导学生思考:“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许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跳出去,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也许有的学生认为跳出了井口,青蛙会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要是我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说的话。”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大拓宽了。

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教师会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主次不分。缺乏启发性、控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问要有导向性

课堂中的提问除了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外,还要能起到诊断和导向作用。要通过灵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从中获科自身发展的信息。

例如:教学《鹬蚌持争》这篇课文时,预设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但是在请学生发表对鹬蚌的看法时,有学生提出,鹬蚌都没有错。理由是:鹬去啄食蚌是因为它饿,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这样做;蚌夹住鹬,也没有错,它只是为了保命。所以它也没有其它选择。它们都是为了生存。这个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同学赞同,有同学迟疑,有同学仍试图维护寓言的本意。我紧张地思考之后发现,这位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关注的不是寓言的文本,而是将寓意借以传达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的自然界中去看,这种想法本身并无不可,但是若按照这种思路,显然无法理解寓意,无法认可“不为了一已小利争执不下,以免两败俱伤”的道理。

我索性让这位同学顺着自己的思路,寻找鹬蚌相争的原因。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为了生存。”

我表示赞同:“确实,生命是可贵的。可是,请告诉我,它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犹豫了一下:“都没有能生存下来。”

我走过去摸摸他的脑袋说:“孩子,你们想法没有错,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它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生存下来的原因吗?”

孩子得到我的肯定后,迫不及待地说:“它们不该纠缠个没完,只要有一个退一步,先放开就好了。”

在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所偏差的时候,教师接下来的提问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在此时沉默或者敷衍而过,就会失过诊断和导向的大好时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第5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第6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一 课堂生成“随遇”而生

“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伟大策略,一个“时代”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新课堂”,时代召唤着“生成性”语文课堂。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一味地认可,把它们都当做是“无法预约的精彩”,那就有可能让课堂失控,让教学失效,而这种生成不是超越预设的生成,而是随遇而安的生成。

1.课堂现象

(江苏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时的一个片段)“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学生语气很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而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乍看这一教学片段,我们真的要为周老师理智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教学处理方式拍手叫好。但是,细细琢磨、回味,到底生成了什么呢?表面的热闹似乎影响预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也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学生已经“跑了题”,教师没有及时把他们拉回来,而是和他们一起跑到了“寓言之外”,去寻找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这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思考呢?因此这一生成是无效的,不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出现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不能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要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这时教师更应该通过机敏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二 文本拓展“随意”而展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了拓展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拓展也开始步入另一歧途:不适时机或过度,甚至失去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拓展的量度、和深度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笔者听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被她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构思所折服。特别是她 “超越文本,走出文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她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发现她拓展文本资源的次数相当多。以《火烧圆明园》一课为例:

1.课堂现象

教学中,窦老师首先是出示了一首课外小诗:“……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让学生谈谈感受;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感受,让学生阅读文章《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接着又让学生看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的回忆录;随后又出示的诗等。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窦老师在整节课中所呈现的拓展资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同 “云里雾里”一般,但对课文本身语言文字的理解倒是一知半解。试问,孩子们连课文本身都没有熟读,没有完全吃透,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些文本之外的东西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把握“超越文本”的密钥就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教师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放得开还能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牵住”学生的同时,又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思考的有个性的个体。同时,拓展的资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有机的筛选、取舍,而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拿来,再抛给学生。文本拓展是属于语文课堂的,要姓“语”;文本拓展是“文本”的拓展,必须立足文本;既要重视内容,也要关注形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经验”;要能“放”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三 师生对话“随兴”而对

克林伯格说过:“教学本身就是形形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倡“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师生对话”更是摆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教师们都积极进入到了对话新时代,将对话进行到底,将对话玩得死去活来已成为时髦话题。

1.课堂现象

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

生:(纷纷举手,说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龄啦?

生1:20岁!

师:低了。

生2:48岁!

师:高了。

生15:100岁!(全班哄堂大笑)

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

(最后总算一学生猜到了)

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当时刘备的年龄。这一猜,时间过去20分钟。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以上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层次低,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童言无忌,戏说歪说。所谓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的心扉,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第7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一、插图是理解词句的桥梁

在《视听教学法》中,戴尔在总结了经验塔形结构的同时,还指出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然后逐步上升为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直观形象的帮助,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句,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插图。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看》一文中,就有三人赏菊图、六朵图、大幅图等。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插图入手,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读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看三人赏菊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看三人赏菊图,思考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句式训练:(谁)―(什么时间)―(干什么),然后自然地学习第一节内容。

2.巧用书上的六朵图,引导学生理解的颜色及一朵朵的意思。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颜色的把握不准,于是利用六朵不同颜色的图,学习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由于做到了图文结合,学生理解了什么是“黄的”,什么是“白的”,什么是“淡绿的”,什么是“紫红的”,然后再选用一个词来概括的颜色。接着,教师就要求学生数一数共有几朵,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他们明白一朵朵的意思。

3.巧用书上的大幅图,引导学生理解“一丛丛”、“一片片”的意思。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一丛丛”、“一片片”的意思,并体会的多与美呢?于是,笔者想到了书上的大幅图,同时结合自己制作的二丛图和二片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一丛丛”,什么是“一片片”。

4.巧用插图中人物的衣着,理解、感受的品质。如何理解不畏严寒的品质,并学习相关的语言文字呢?在读到“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时,笔者适时提问:“深秋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是寒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他们看看图上人物穿的毛线衣,并结合演示开放的手势动作,配上北风呼啸的声音,进而感悟到不畏严寒的品质。

5.巧用插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快乐心情。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一方面是阅读文字、品读语言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读者从内在心灵出发,与作者实现心灵交互、求同存异的过程。笔者一方面通过朗读等形式品味语言,另一方面运用插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公园里的一个游客,以体会文本中蕴含的快乐心情。

6.巧用插图上“爸爸”带的照相机,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进行说话训练。对文本的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也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那么,在感悟文本时应怎样做到入情入境呢?笔者结合书上插图中“爸爸”带的照相机,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有照相机,你准备拍什么样的照片,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照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我要拍五颜六色的,因为它们好看极了。”有的说:“我要拍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的,因为它们一点儿也不怕寒冷。”有的说:“我要拍游玩的一家人,因为我喜欢爸爸妈妈的笑脸。”

看到孩子们学得那么欢快,笔者真想说:“感谢你,书上的插图。”

二、引导读者与编者对话

插图是编者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因此,教师应利用插图与编者展开对话,从而将教学引向深入。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插图描述的是一位渔夫手执着还在争斗的鹬和蚌哈哈大笑的情景。有教师认为这是编者的一厢情愿,并非如图所示――鹬蚌被抓后还欲置对方于死地。事实上,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鹬和蚌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双方已陷入僵局而不能自拔:想飞也飞不走,想跑跑不动,只能任由渔夫宰割。但如果教师有利用插图展开与编者对话的意识,意识到语文插图是编者提供的一种对文本解读的个性诠释。那么,上课时完全可以利用插图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展开与文本、编者的对话,不妨这样设计:先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插图上鹬和蚌仍在争斗有何依据以及从中明白的道理。接着让学生思考,被渔夫捉住的鹬和蚌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画面出现呢?(争着逃,互相埋怨,捶足顿胸,对渔夫怒目而视……)如果你是鹬和蚌,你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这样,把读图与读文结合起来,在两者的共读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和智慧。

三、学生学习的范例

插图是引领学生成长的范例,教师应用好这个范例,并做到因时而变。如苏教版第一册练习六“学用字词句”中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写词语、为画面涂颜色、根据画面编写故事。画面上有用实线画的太阳、白云、正在飘落还剩几片叶子的梧桐树、雪松、小河、小鱼、冬眠的青蛙、小草,虚线画的小鸟和小花等,图中景色带有明显的深秋的特征。但教学时已经是冬季了,梧桐叶也已经落光,如何针对一年级学生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呢?笔者的方法是:

1.调动旧知,导入画面。

(1)练习六“学用字词句”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请同学说一说那上面的故事。(重点检查开头句和结尾句)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2.观察画面,填词和想象画面的颜色。

(1)填词。

(2)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季节的画面。(为使画面更具有冬季特征,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可在小河上画出一层冰。)并提问:冬天有小花和小鸟吗?

(3)要求学生说一说该怎样加色。

3.带着上面的问题观察。要求:①观察梧桐树、雪松、柳树、小鸟、小花、小草。②观察路线和纪律。注意: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解说。

4.回教室小结、填色、说写句子。①观察小结。②学生上黑板填色。③评价,适时擦掉两片梧桐叶。④根据画面说一句话。⑤根据画面说两句话。⑥说几句话,指导说话顺序:从天空到大地、小河。加上起始句和总结句。

⑦加上北风图,由原来的晴天图变成阴雪天图,加上小鸟缩在鸟巢图。⑧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四、插图是“文”的补充拓展

图与画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有的插图还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的教学,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课文教完后竟不知茱萸应插在哪儿。其实,通过观察图中王维提笔时若有所思的神态动作和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就能直观地看到唐人重九登高,头插茱萸的风俗,另外,也能理解诗歌从“作者”和“亲人”两种视角来写的手法,表达了思乡的感情。又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4课《元日》一诗的插图,图中门上贴了一幅对联,这幅“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对联,是我国最早的春联,作春联的是五代的孟昶。如果引导学生读图中的爆竹、对联,就能有效地深化课文的教学。

五、把读图视作一种能力来培养,在读图中放飞学生的思维

第8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 幼儿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1唤醒“美”――点燃律动教学的学习激情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共同来唤醒孩子心中“美”的嫩芽,激发学习激情。

1.1发现美的事物,吸收感性经验

大千世界,律动之美无处不在,缺少的是发现。《指南》指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

1.2呈现美的音乐,诱发内在动机

《指南》关注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律动教学中,美的音乐是点燃学习激情,诱发学习动机的前提。美的音乐该如何有效呈现,也极有讲究。

1.3实现美的链接,点燃参与激情

为了让幼儿在经验与作品间架起 “见到”音乐、“读懂”音乐的“桥梁”, 教师需做全息思辨,实现美的链接。下以《鹬蚌相争》课例加以说明。

2表现“美”――关注律动教学的品质培养

《指南》强调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为了让“美的种子”开花结果,可从以下方面突破:

2.1选择美的路径,引发自主学习

一是引出作品,初步感受,自我认知。借助谈话、诗歌、故事、图片、动画等形式引题激趣,形成初步认知。如《小老鼠和泡泡糖》以故事“小老鼠乘妈妈午睡溜出家门,忽然它踩到了泡泡糖……”引发想象,初步认知。二是细读作品,解决重点,自我表现。可利用图片、图谱等,结合幼儿经验进行乐句乐段分析,尝试创编,运用肢体感受和理解音乐等。三是领会作品,创造提升,自我发展。由于师幼共同的自我享受性体验才是最好的结束性体验。因此,该环节中常通过同伴共舞、师生共舞等,将快乐体验最大化。

2.2选用美的方法,引发大胆探索

2.3选编美的动作,触发艺术创造

艺术教育家滕守饶说过: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只能“有中生有”。因此,律动的动作学习中应关注:观察和学习同步、模仿和创造互通、动作与情感共鸣。

3解读“美”――珍视律动教学的多元体验

《指南》强调幼儿多元表现,萌发多种多样的情趣。在《指南》引领下,我们调整互动模式,珍视幼儿多元体验。

3.1释放美的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爱”,教师要活用“边学边赏”“边玩边说”等对话模式,机智退位,成就幼儿“自我的释放”,并通过相机、摄影机记下精彩瞬间或教学过程,在课中或课后交流展示,引发个性表达。

3.2寻找美的互动,体会同伴互悦

《指南》强调同伴交往。教学中,教师需从指导者,调整为参与者,到撤离者,逐级递减。幼儿则从参与者,到协商分配角色,合作表演,逐级递增。如《鹬蚌相争》同伴共演“鹬”和“蚌”诠释情节,体会同伴 “互悦”。

3.3营造美的氛围,浸润师生情感

第9篇:鹬蚌相争文言文范文

2、梦若琉璃,年华未央。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6、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7、以我浮生,渡君一梦。

8、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