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多种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多种教学论文

第1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谈几点尝试与体会:

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儿童的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引起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而,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品德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我先用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创设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生活情境,给孩子敲响安全的警钟,所用的图片与录像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有一种真实感。九顷小区活活烧死五岁小女孩,新华小区一位一年级女生在假期被邻居杀害等。然后让孩子寻找身边的危险,孩子们从家庭、小区、路上、学校等生活场景中列举一些危险实例。从这些身边的真实案例中,我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只有树立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险。我又设计了一个小品表演环节:我们要远离危险,但是遇到下面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家里着火。(2)放学途中遇坏人。(3)有人落水。通过生活情境表演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是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使学生对安全的认识提高了,自我保护与防护能力也增强了。

又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小学德育论文,在家中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自己的?由于父母的疼爱表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中能够体现父母关爱的地方很多,通过寻找,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中,都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如在炎热的夏日里,母亲为自己扇风;在过生日时,父母准备丰盛的晚餐和精美的礼品;在自己生病时,父母守候在病房里…当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件件小事都凝聚着父母的爱时,真实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有了这些真实体验,当教师要求学生讲述父母疼爱自己的故事时,孩子们跃跃欲试。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二、以游戏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大特点。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组织活动,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五册品德教材中从“自画像”“猜猜他是谁”到“为父母过生日设计活动方案”,处处闪烁着游戏的魅力。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儿童开展比较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中国论文网。如教学《我不耍赖皮时》,我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亲身参加“击鼓传花”游戏。游戏前老师提出规则,鼓声停,花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节目。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懂得了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玩得愉快,并能增进同学间的友爱。

三、以角色转换为途径,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我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我让学生回家假想一下和父母换角色:自己就是这个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父母假如就是你的孩子,你每天要承担多少事情?通过这么角色转换,学生突然觉得当个父母真的不容易,现在的我应该做父母的小帮手,而不能做父母的“小烦恼”。一位同学充满深情地说:“我体会到了父母每天烧饭菜很辛苦,而我有时还嫌菜难吃。我真是太不对了。以后,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开心快乐,多和父母换角色,让他们多多休息。”

四、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探究与表现的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有效的评价就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寻求进一步探究与表现的欲望。

1.教师评价

对学生品德学习的评价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重视学生活动的态度小学德育论文,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考和创意等。其次,可适当采用延迟性评价。因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生活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内化,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要过早地轻易地就给学生下定论。

2.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使评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激励、调节作用。如:让学生自己评价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情况等。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如上《自画像》时,在让学生“画画、写写我自己”后,可以让同桌两人互相评价对方画得怎么样,写的个人特点是否符合实际,从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家长评价

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如学完《家庭树》一课,让学生回家画画家庭关系图,可以请家长联系实际,如实予以评价。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今后,我们应根据学科和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一)辩证法思想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体的哲学方法论为其可靠的基础。“方法论”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亦指关于这种方法的理论。学术界一般把“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讨论科学对象、理论和方法的关系。一般科学方法论应属于一种共同性学科的方法,它介乎于哲学和具体科学方法之间。具体科学方法论是由一定的科学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对象不同,往往所用的方法也不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涉及多种关系,如师生关系、语言与思维关系、导学与自学关系、课内与课外关系、继承与创新关系、智力与非智力关系、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

(二)教育学理论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继承了孔子、老子和《学记》的教育思想。针对传统语文“少慢差费”的弊端,刘永康先生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学而行导”的教学方法。“重学而行导”的“学”指学习方法,“导”指指导方法。从语文的教育功能出发,着力于研究和总结“重学而行导”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基本规律,落脚于给出系统的规范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教育的指导方法,这样建构出来的语文教学法理论,具备指导实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他不仅这样主张,而且还常常“下水”亲自为中学生上课。

(三)心理学理论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有鲜明的心理学特征,注重根据一般心理认知规律,去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他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法的本质就是学法,要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靠什么来教的问题。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发现法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都遵循着心理学原理。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对心理学运用最为典型的是把格式塔心理学与语文教学对接和融合,格式塔心理学很契合汉语母语的学习特点,其主要观点如“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记忆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一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并不具有固定的特性,个别部分的特征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

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的主要思想

《西方方法论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一书“带给读者的至少有十八个领域的知识,而且是指导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哲学知识。它不是一种方法论知识,而是多达十八种方法论知识。其种类之多、方面之广、角度之新,实属罕见。一部书能包容这么多知识已属不易,而更值得称颂的则是主编者把这十八种方法论分别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相联结,而重点又在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它将导引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能从语言的、文学的、教育的、心理的乃至文化的、科学的领域观察和驾驭语文教学,还能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观察乃至驾驭语文教学”。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观点是:

1.遵循规律,确定方法。课堂教学体系构成中,教学主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构成这样的关系:教师支配教学方法;学生影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论关注的重点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关系,“因材施教”、“以生为本”讲的都是教学方法要立足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知识体系中贯穿着语文学科知识、学生个体知识、教师知识和教师教学法知识等,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关注这几者,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教师、学生)才能产生教学效益,才能称之为科学的方法。

2.多法兼用,形成合力。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相容性、殊途同归性为多法兼用提供了可行性,刘永康先生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像机械转动一样,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序运转,而要依据条件和需要不拘一格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多法兼用。事实上,“方法论”讲究方法运用的整体性,整体性要求多种方法在整体运用中产生合力,形成最大的教学效益。

3.以法示范,法中生法。刘先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本身应具有可效性,教师在授课中,把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知识,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这与古之“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之论,今之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之说具有相通之处,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授学生以“渔”而非“鱼”,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方法。

4.根据发展,更新方法。刘先生认为,根据观念的发展更新方法:由单一的教学质量观转变为三合一的教学质量观,由单一渠道的教学观转变为多渠道的教学观,由整体划一的教学观转变为基本统一又灵活多样的教学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方法。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这些思想与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大体吻合,尤其是“三合一”(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教学质量观同语文新课程核心理念———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一致。他具有前瞻的眼光,预见到语文教学将出现的深刻革命,而这在今天已变成了现实。

三、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价值

(一)从克服原型启发式的局限性中去突破与超越原型启发式原型启发式主张并实施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反对学习上的包办代替。《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中还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研究西方方法论时,刘先生发现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些缺陷。比如我国古代的原型启发式教育理论,其合理性表现在着眼于引发矛盾,开启思路,诱导教学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都体现了这些精神。孔子的“克己”、“自律”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这种儒家的人本思想与西方那种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大相径庭。这种人本思想给启发式原则若干束缚,把启发式局限在仅仅是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知识上面,从根本上说即不鼓励学生去发前人所未发、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索。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墨守陈规、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这与发展的现代科学教育观是相违背的。刘先生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人本主义、发现法、接受美学等西方方法论均能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求异思维为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弥补以求同思维为特征的我国传统的原型启发式教学的缺陷。

(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的本土化、民族化“本土化”就是把外来思想文化与本民族思想文化有机结合、相互融通,是本土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同化和顺应。面对西方各类方法,要反对两种倾向:盲目崇拜的“失语症”和孤芳自赏的“封闭症”。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引入了对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十余种理论,包括建构主义、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纲要信号等,尤其是心理学(格式塔)、语言学(符号学)和美学(接受美学)方法引入阅读教学的文本分析,大大拓展了文本理解的视阈,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化静态为动态,化单一为丰富,化枯燥为生动。我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各国的文化教育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西方方法论必须与我国教育改革实际结合,尤其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实现西方方法的本土化和民族法。实际上,西方的很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话语系统中都能找到踪影。格式塔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一个事物的性质不决定于任何一个部分,而依赖于整体,这个从该事物整体中产生的性质,即所谓格式塔质”[3]。格式塔整体联系的思想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布白”异曲同工。刘先生运用该理论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实践整体性原则的具体思路:一是始终把课文看作一个整体网络;二是从整体出发,注意抓点睛之笔;三是注意作品结构的协调完整性;四是不能肢解有机整体,断章取义地说教;五是分段只是认识整体性质即格式塔质的一种手段。

(三)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拓展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视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它不仅没有弥补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缺陷,反而淡化甚至取消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严重扭曲了我国的语文教学,导致重讲练轻诵读、重聚合轻发散、重肢解轻整体、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一些方法论被引介进来,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开始用西方方法论研究成果来审视我国的语文教育,但研究成果大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零碎而不系统,抽象而不具体,肤浅而不深入。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全面调整原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地有选择地移植西方近现代方法论中对语文教学有启迪作用的科学理论,与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使之逐步民族化、本土化。

第3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相互构造:文学理论内部分支学科的彼此支撑

文学理论教材在我国的编撰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适合教学的“文学概论”,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另一种是“文学理论经典原着选编或汇编”,例如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伍蠡甫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文论选》。这也是在文学理论内部呈现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两种不同构造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论建设思路。前一种是“六经注我”,即用此前古今中外所有与文学相关的理论为当代的文学理论教学框架服务。这一种思路的优点是形成广阔、整一的学术视野,一切理论为我所用。其突出的缺点是教材内容杂多,板块化严重,再加上教学实践中课时有限、学生理解困难等各方面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宏大的教材体系与实际教学课时严重不符的矛盾。后一种则是“我注六经”,选编经典理论原着文本,力图还原理论语境与内涵,从而使经典文本的面貌得以近乎完整的呈现。这种思路的编撰方式所带来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它让教师与学生看到了文学理论的多样形态,原来理论可以有漫谈、书信、宣言、系列论文或专着等多种形式,同时也使学生跳出唯本质论、唯一元论的窠臼而打开新的视野。但这样的“我注六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从编者的角度而言,中西文论以什么样的标准选编,选编的各类主题怎么安排;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没有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例如“文本”、“文学活动四要素”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他们拿什么样的知识去解读经典文本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在这里,似乎形成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饶舌问题。当我们把两种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两个结论。首先是关于“概论”和“文论史”的时间关系问题。其实它们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我们看到,前一种思路更适合被命名为“概论”,而后一种基本可以称为由不同文论文本构成的一部静态的“文论发展史”。然而,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实际上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学科叫作“文艺学”、“文学理论”、“文论史”,而且也没有哪一位古人试图去进行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写作。我们不能说,文学理论从德谟克利特或者柏拉图开始,尽管他们提出了“摹仿”这一思想;我们也不能说文学理论从《尚书?尧典》开始,尽管其中有“诗言志”这一朱自清所说的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文学理论或者其他理论的形成,并不是一种自古就有的自觉行为和自觉意识,也不是各种相关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发形成的自然事件,而是在现代学科体制影响下的一种回溯性质的摘选,[11]于是才形成了一代人自己的“文学理论”,这其中既包括我们开头所谈的“概论”性质的文学理论,也包括由各种资料汇编而成的“经典文论选”。在这个意义上说,“概论”和“经典文论选”都是现代学科形成之后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共生的关系,在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不应该偏废其一或进行简单的拼凑。因此,在《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12]中,以“概论”问题为经、以“经典”文论文本为纬的教材编写体例笔者不能完全赞同,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也很难进行全本讲授,学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文本阅读,不符合本科阶段的教学要求。其次,“概论”和“文论史”经典文本阐释所形成的互文关系,也并不能够彻底还原原作者本来的用意和目的,我们只能说是后人站在自己的学术基础和学术立场上进行的解读。如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样,一代人也有一代人自己的文学理论。“概论”的形成,是现代学科体制建立的成果,特别是现代艺术体系、现代美学体系将文学纳入到艺术的家族之内的结果,所以我们在众多版本的《西方文论选》中才看到很多谈艺术的理论文本,最典型例证便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进入到“文论”框架下的经典文本选读。由于建立了“概论”的学科视野,才使得后来的学者审视先前的资料,进而把它们甄选出来,进行新的解读,从而成为“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各种“文论”被挑选的过程,也丰富和发展着“概论”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理论。于是,“概论”和“文论”之间在空间上存在这样的互文和阐释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概论”和“文论”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着相互构造的双向互动关系。那么,“概论”和“文 论汇编”的构造关系在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种构造关系呢?本来,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概论应该是大学本科教学中不同时段的三门课程,而且都有相应的学分设置。笔者认为,这种文学理论分支课程之间的整合应该形成在教师讲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对相关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时开设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等分支课程就成为一个可以尝试和具有操作性的办法。因此,在文学理论教材的设计上,笔者认为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说,文学概论应该保持它“概论”的特点,而不是混入各种经典文本的汇编。还以童庆炳主编、赵勇副主编的《文学概论新编》为例,除了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之外,从第二章开始,“文学与语言”、“文学与审美”、“文学与文化”等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并不特别明晰。此外,每一章的标题下放置了中西文论相应的文本,其实我们细看之后就会发现,每一章标题中所涉及的问题和范畴都是从西方文论中来,中国古典特色的文论思想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本文的观点是,“文学概论”还应该保持“概论”的特点,而学科内部的构造性特征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而没有必要要求一本教材承担太多的功能。

平等构造:营造理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

每一个人都是依据自己所处的语境、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对世界进行着认知构造,这种构造性使得每一位文学思想家以自己不同的体系、学说提供给文学理论大家庭关于“文学理论”的不同版本。这些有关“文学理论”的不同版本之间可能会有重合,但却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这才形成了当代文学理论多样性的魅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文学,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文学理论。而面对经典文献进行学习时,也一定会带着当代人特有的眼光来重新解读。构造理论观为教材与教学中的民主与平等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所接触的世界其实从更表象、也更直接的层面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构造的世界,所谓本体世界只是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就赋予每个人以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从根本上道出了理论教学中人人平等的思想。鉴于此,笔者在自己的文学理论课堂中进行了有关平等性的尝试和实践。第一,摆正中西文艺理论的位置,纠正学生对中西理论文本阅读的认识偏差。文学概论课从学科诞生到引进我国,再到自主教材编写,都遵循了现代学科体制影响下的知识框架。例如,从新中国早期以群先生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到蔡仪先生的《文学概论》,再到当代在高校教学系统内影响最大的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莫不如此。这一点当然是现代学科体系建立的实践成果,也是我国高校文艺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高校古代文论的教学中,也是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建构,如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为纲,或以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作品论等文学活动四要素为纲,对中国古典的“诗文评”进行学科化的剪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学习。这样的方法是本科教学绕不开的途径,但同时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国的文学理论缺乏系统性,需要靠西方的学科框架来对材料进行统摄。这样就给学生一种错觉:我们传统文艺理论中所谈的内容,只是西方文艺理论的内容,只能是“人家有的咱也有”,终究不过是努力地在西方文论强大的系统面前寻找自己零散的支撑,因为游戏规则是以西方的学科体制为基准的。笔者在课堂上做过一些调查,有很多同学认为“西方文艺理论非常系统,而中国文艺理论比较零散”,而且有不少同学从文字结构、文化形态、研究方法等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在纠正这类思想倾向时,笔者首先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们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以“分”为主导,而是以“合”为主的,我们的文化天然地强调着集体的作用。在文艺理论的认知构造中,我们也有独具特色的范畴,如气、韵、神等。其次引导学生建立思维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指出当代在中西文艺理论交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从中国古典资源中汲取营养,从中国当代的文艺现状与理论研究中吸取经验。再次则引导学生打破“中国文艺理论=古代”,“西方文艺理论=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中国当代亦有很多独特的文艺理论范畴,如“话语蕴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它将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话语”的概念和我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蕴”、“藉”观念兼收并蓄,成为我国文艺理论的独创,并在文艺批评实践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此外,北京大学叶朗先生将古典文艺理论中的“意象”注入当代人的独特理解,融入了西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一点在2010年的世界美学大会期间,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具体到教材中的例子来看,在《文学理论教程》中,一直保持着将“典型”、“意境”和“意象”三个审美理想并列的学术思路,这就为我们中国的文艺理论与国外的文论进行平等的定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笔者在教学别重视纠正学生对待中西文艺理论材料的不良倾向和不正确的态度,将教学民主贯彻在每节课当中。第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构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打破教师“一言堂”的课堂。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教学为例。每一节课在开始时都会简要介绍这位思想家的生平,如同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简单介绍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之后,笔者在PowerPoint课件中用动画形式给出亚里士多德着名的箴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后告诉学生,在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进行学习时,始终要把握的重要线索即是亚里士多德与其师柏拉图思想的不同之处。用对比法进行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印象,而且也在对比中复习了前面曾经学过的内容。于是,在《诗学》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一步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并在本课教学的最后对二人思想异同进行总结。特别之处在于,在这一总结过程中,教师并不给学生固定的答案,而且是请同学自己积极思考,自己进行整理。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回答:首先,柏拉图是在《理想国》中谈诗歌问题,并没有专门的一本专着来谈“诗”;而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在专门的《诗学》中系统地分析“诗”,并对“诗”作出细致的比较,并给比较的结论以有力的论述支撑。其次,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诗”比“史”更高明,是因为诗用形象的、情感的手法来表现规律,而史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记录;但在柏拉图那里,诗歌仅仅是摹仿,是影子的影子,不能把握本质。在该生回答结束之后,笔者就她的答案给出点评。在肯定该生阅读理论文本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比较并不仅限于课堂所列举的这些内容,在阅读中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这一部分进行再充实。于是,又有同学提出,可以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诗”的创作方法进行比较,柏拉图说诗歌是神灵赋予诗人以迷狂,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为契机,更多同学提出了读者的反应、诗歌的社会作用等更加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教师事先给出的答案,是同学们自己在课堂上探索的成果。

多元构造:文艺理论教材与教学中的民族性体现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众所周知,“全球化”首先是一种经济与政治现象,其次扩展到文化领域。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全球扩张和全球贸易往来的不断密切,地球早已不再是一个个封闭国家的集合体,转而变成了联系日益紧密的“小村庄”。随着大规模机器生产模式的全球扩张,机械复制的单一文化模式也逐渐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化带来了生产效率的绝对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化。全球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语境。就文化领域而言,全球化所带来的单一化、同质化则是文化沙漠的表现之一。毋庸置疑,克服全球化弊端的不二途径,必然是不断发掘各民 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在提倡文艺理论教学民主化的过程中,发掘各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独特文艺理论资源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参考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在教学举例中适时引用少数民族文艺理论,一方面拉近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文艺理论课的距离,同时也使构造中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使这门诞生于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概论和西方文论课不再只是现代西方知识体系的“一言堂”。在此略举两例。例如,在西方文艺理论课涉及当代生态美学时,笔者不仅从生态美学的诞生背景,即现代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谈起,而且从我国古代文论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生态美学相结合的理论依据;更为重要的是,适时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从生活习惯、文学作品、哲学理念上所体现出的对“生态”之美以及人与环境之和谐关系的重视。例如,在壮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大量人与生态共生共荣的例子,壮家人所谓“山中千年树,刀斧不能近”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习俗。每当狂风暴雨之后,壮族村寨家家户户都要关心护佑平安的“神树”是不是受到伤害,如果树木平安无恙,壮家人就会特别高兴,围坐在树下唱树歌:“老树面向东方,枝叶繁茂根长。一年四季平安,千载百姓吉祥。树有神灵长寿,人有神树安康。”[13]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壮族独特的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依生”、“竞生”和“共生”状态。再如满族的“鹰把式”(驯鹰手)每年都要把驯好的老鹰放归山林,为的就是让老鹰繁殖后代而不赶尽杀绝。另外,白族作家景宜的《美丽的红指甲》也体现了人与环境的融洽关系。如果仅仅停留在例证的引用上,还是不能赋予民族文艺理论足够的意义。换句话说,引用只能说明在西方观点的统摄下,中国的材料仅有例证的作用,民族文艺理论的独特价值并不能就此说明。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对民族文艺理论进行现代阐释,让具有理论价值的民族文艺理论再次绽放它绚丽的光芒。这就需要用比较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将我国民族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艺理论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和寻找中西文艺理论的差异,构造彼此可以对话的平台,进而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讲授西方文论中的悲剧意识时,笔者结合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之作《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来唤起学生对于西方悲剧观的深层体认,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中西悲剧理论完全对立的思维套路。因为在笔者的课堂上,曾经有很多学生赞同“中国没有悲剧”的观点,他们认为“大团圆”的结局打破了“悲剧”所应该具有的悲怆之情。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悲剧也不只是“过程悲怆而结尾团圆”这一种模式。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个步骤:首先,从《俄狄浦斯王》这部戏剧入手,引导学生看到古希腊人在面对各种人生境遇时的主动选择。其次,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看到主人公在种种主动选择之后所表现出的“被动”,而恰恰是种种“主动”一步步走向命运所注定的“被动”,所以这种悲剧性就来源于人面对命运安排时所遭遇的“不可抗衡”。第三,引入《红楼梦》中黛玉焚稿和宝玉出家等情节,展示宝黛二人在面对命运安排时所做的挣扎和抗衡,并道出贾府这样显赫百年的大家族却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惨淡结局。这时学生对于古希腊悲剧、王国维所谈的“《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这一观点以及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就有了感性而具体的体认。由于学生对《红楼梦》非常熟悉,在这样中西对照的教学环节下,学生不仅能够对西方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还能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产生直观但不乏深刻的学习感受。

第4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多元化;教学改革

音乐是重要的艺术门类,不仅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力,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形象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特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西方一些音乐模式逐渐渗透到国内,使我国的音乐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音乐理论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学生接受和认可,音乐教程的实际应用实施也很困难,很多学生对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很迷恋,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对高雅音乐的认知度和喜欢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与审美缺乏应有的标准。有些人仅仅从西方音乐的角度来评论中国音乐文化,这种片面的方式不仅无法真正有效地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价值,同时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终导致对中国音乐的理解不够全面,认知存在偏差。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表现方式十分多元化,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道德艺术,其表现的不仅仅是娱乐功能,更多的是一种审美功能,是价值观的有力体现。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音乐理论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实际应用,现代音乐理论要与实践相互联系在一起。由于当前音乐理论教学比较单一、枯燥,因此音乐理论失去了活跃、愉快的特征,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此外,从当前的音乐理论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音乐理论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理论枯燥落后,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的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因此难以形成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再加上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还存在一定距离,因此也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导致我国的音乐理论教学的整体水平不高。

1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当前音乐理论教学中,音乐主要发挥着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音乐理论教学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音乐理论教学是音乐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音乐学习能力与质量。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需要从更多层次的角度实施音乐理论教学,通过对音乐理论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真正实现音乐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当前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缺少民族特性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不同的音乐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好的音乐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乐的作用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影响人群也越来越广泛。西方的流行音乐一度成为我国音乐市场上的主流,这些音乐从节奏旋律到表现形式上都迎合了时下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思想需求,由此受到广泛欢迎。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音乐教材模式单一陈旧,尽管这样的音乐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但却无法真正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如果音乐理论教学不能从根本的教材上加以改革,那么会给音乐理论教学带来巨大的制约,也会严重影响音乐教育的效果。

1.2缺少实践性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门流动的艺术。只有通过音响等设备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提升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才能在音乐的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艺术的魅力。相比之下,音乐理论更注重其理论学习,无论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相对枯燥,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反感,无法融入音乐学习当中来。再加上音乐理论不能与实践科学相互联系,就造成音乐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起来,音乐的应用空间也越来越小,逐渐遭到冷落。1.3缺少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在音乐理论教学中,逐渐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尽管如此,在一些学校中,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尤其是在音乐理论教学中,为了减少教学设备及资金的投入,一些音乐理论教学还在采用落后的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口头教学阶段,设施比较陈旧跟不上时展,自然效果就大打折扣。

2当今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的多元化新思路

2.1当今音乐理论教学要在思想上突出民族性

我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语言,给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其中不仅融汇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也融和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音乐的学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融合起来,才能使民族精神更好地渗透到音乐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应适当借鉴西方音乐理论的精华,与我国的音乐理论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音乐理论的优势,使我国的音乐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2.2提高当今音乐理论教学在文化上的品位

音乐是一种丰富的艺术形式,而音乐理论却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如何增加音乐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将其变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将枯燥的理论变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理论,来增加学习的兴趣,讲一些有关的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和体验音乐的文化特性。

2.3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音乐理论教学不仅是理论的教学,更是音乐的教学。因此,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使音乐知识得到更好的掌握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获得更丰富的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罗玲玲.让创意破壳而出[M].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1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美)GaryMorrison,著.设计有效教学[M].严丽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钟起权.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高文侯,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7](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8]宋瑾.国外后现代音乐[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1.

第5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大同大学 文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开设文艺理论课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观,提升文学水平和文学理论素养。当前高校文艺理论课程的改革方向由纸质教材升级为多媒体教材,在教学方面努力追求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文学理论课程要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运用文学理论“诗化”。在信息时代,更需要研究者尝试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和创新,在教材的选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方面,更多从接受角度探索文学理论的出路。

关键词 :文学理论;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56-02

一、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现状分析

1961年中国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了美学课,以文学理论课程作为美学基础课。文艺理论课的目的是学生培养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观,提升文学水平和文学理论素养。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首先是课程内容的枯燥和难懂。1978年以来,高等学校文学理论教材不断的修订与再出版,文学理论课程的多次调整与筛选,目前的教材可以说已经很最适合学生的学习了,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之间、教与学之间距离仍然很遥远,难以实现课程预期目标。从教材本身来说,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联仍不密切。文学理论被架空,拉开了理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教材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设置。而文学理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深的文学理论基础,从而用辩证思维和理论武装头脑,用理性作用于文本分析,给予作品以美学判断。其次,教材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难以融合。文学理论的教授对象大部分是师范类学生,而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在实践性方面没有突出师范功能。

由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很难安心学术,潜心研究。文学理论课程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收到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审美被功利性目标被冲淡,很少有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文字当中,徜徉在文学殿堂与作者进行灵魂上的对话,真正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学成了更为普及的文学形态,很多学生用手机看小说,但网络小说较过去传统的文学作品更趋玄幻、浮躁,脱离实际,其内容低俗肤浅,不具多少艺术价值。常读这类小说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反而会使他们流于俗套。文学理论被束之高阁,或被当做一种纯理论,文学理论正在被挤压并与文学本身渐行渐远。

现在大多高校使用的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这本教程是多年来不断研究推选的结果。但这本教材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容不生动,表达比较冗长,语言生硬,不便于理解和记忆,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这本教材理论联系文本的内容不够,理论性过强。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以教师站在讲台的方式整堂课进行理论讲解,致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董学文说:“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繁复的进程中,现象和实质、正确和错误、积极和消极、新思和旧念、传统和叛逆、本土和外来、官方和民间、一元和多元、学术和市场,是极其庞杂地交混在一起的。”[1]尽管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仍然有很多弊端,但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对教材过于苛求,只能立足实际,从我们目前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力量出发不断进行探索和追求。

二、当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课件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课件包含影音、动画、文字、图片等,用影音来表现文本,用动态结构图来解析文本,再用文字和图片交叉进行理论解构。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文艺理论的兴趣,解决纸质书本理论枯燥的问题。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授课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悉和运用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形式,鼓励走出课堂。教师带领学生以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为主题,到文本作者所在地或文学作品表现地参观并感受。这样讲授文学理论,可以借助文学情景,拓展想象空间,增加思考维度,用文学理论直接分析作品,以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并自觉接受文学理论。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问题时,教师可以出一个具体题目,选取激发灵感的场景,如夕看落日、夜望星辰、凭栏听雨等,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印证教材中的创作理论,体验作家的心理状态,增加课程的实践因素,提高学习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探索的重中之重,目的是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角色转变。课程环节设置可以多样化,以便增强课程内容的形象性、典型性。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是巩固文学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都是文学理论的直观验证。从直观经验出发与文学理论交织碰撞,完成文学功能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教师也要适应学生的身边文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以便于突破教与学的界限,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方面,实践性教学方式是对教师的考验和磨练,上好文学理论课要求教师思维灵活,用全局意识周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程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要基于教材,不囿于教材,最后还要回归教材。实践性教学给教师教学增加了难度。文学理论教师必须是具有能力全面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通过高超的教学技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面,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借助课程内容进行性灵对话,精神交融,最后获得共同提升。研究文学理论就是为了探寻文学的本质,文学本质不是用理论来说明的,而是要用感性去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最终形成理性结论。在“文学活动”内容部分,要把文学原理融汇到教学中,使其符合文学创作规律,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造”的教学设置要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为目的,“文学作品”部分要注重对文本的朗读和赏析。“文学消费与接受”部分应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授课,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以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教材的每一个部分貌似独立,实则是一个整体,利用不同的形式来设置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保持新鲜感和热度,并对下一个环节有所期待。每一个教学部分都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完成教学内容。

三、当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创新思路

文学理论课程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有模式,实现某方面或全面突破。文学理论课程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更多的是形式创新。这种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当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目前的文学理论改革创新思路是更多的引用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大多由西方哲学演变而来,照搬西方理论会导致我们在文论体系中缺少自己的东西,缺少自己的创造。实际上西方的文论是很难被我国全部消化吸收的。王国维曾经指出:“我们学习西方所学到的都是形而下的皮毛而没有形而上的精髓。”[2]我们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受苏联影响较深。希腊文化与舶来文化有着本质不同,一种向内,一种向外,一个唯物,一个唯心。所以,我们学习西方文论,却不能真正理解、接受和运用。自文学理论课程开设以来,学术界就在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合中国高校的文艺理论内容。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文学理论课程要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高校的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有着最前卫的时代意识,更容易出现精神饥渴。文学理论给学生的文艺研究提供导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学知识建构。在这个时候,单纯的西方文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知识的内化来增强学术自觉。如柏拉图的“洞喻”认为:“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情感灌注在里面的。”文学理论正是文学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离开文本谈理论只能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文学理论课程创新中,只有把理论和文学作品紧密相连,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贴近实际,理论分析紧贴文本,才能使学生理解文本的理论价值,借助文本来掌握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要注重与时俱进。尽管高校的学习内容大多属于西学体系,但学生植根于中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我们习惯于不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注重功能、价值和影响,经世致用。中国的文学理论就应该从中国文学出发,用中国的审美和判断力驾驭文学作品,打造中国式的审美维度。理论对现实的阐释能力就要使理论应对现实不断变化。文艺的性质和功能随时代变化,文艺理论课程就要顺应时代潮流。今天我们流行怎样的思维方式,就要创造出适应这种变化的文学理论,总之就是要用发展中的文学理论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哲学形而上学可以静止地看问题,文学理论却要必须随着人的思维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变化导致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变化,用过去的文学理论来阐释当前的作品,显然不合时宜。创新文学理论就要有赫拉克利特的眼光,新的文学理论要从新的作品中淬炼生成。在今天,文艺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大众价值观抵制精神游离、信仰缺失、物质至上,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也要体现社会价值。思维的时间性在文艺理论课程改革中应该得到重视。

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要运用文学理论“诗化”。“诗化”是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座桥梁。“诗是直观形式中的真理,它的创造物是肉身化了的观念”[3]。理性与非理性揉捏交错,用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渲染疏解。在课堂教学上,最佳的效果是教师和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在理性的殿堂寻求非理性的共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要研究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波动,换句话说,文学理论研究的本质是性灵和精神意志。柏拉图认为文艺是“灵魂的事业”,文学理论课堂上,教师、授课对象、研究对象在精神层面获得共振,通过文学作品展现思想映像,以美感来陶冶情操,才能产生精神愉悦。

参考文献:

〔1〕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8.

〔2〕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3卷)[C].线装书局,2009.56.

第6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理论课程;多媒体;可视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73-03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对体育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术、战术、运动训练指导、专业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性作用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化社会。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黑板、粉笔和教案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做笔记、复习和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熟悉掌握这些课程。特别是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进行体育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更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必须把传统的“三中心”(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变为现代的“三中心”(以学生、强化个体实践、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因此,把多媒体应用到其中,探讨适合高效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非常必要。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吸引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兴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多媒体电脑为代表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模式;随着各个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完善,加速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媒体结合起来表达教学内容。因此,多媒体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能被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然而,多媒体技术在高效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还没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针对整个学科的研究体系,只有个别课程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尝试从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学科理论教学的特殊作用人手,探讨多媒体教学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查询、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文献和资料,为本文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二)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多媒体技术及其先进性

多媒体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现代科技在教学领域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rhics)、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和视频(Video)等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屏幕上将媒体的多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它的最大特性就是集成性和交互性,其集成性主要表现在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结合起来。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大大改善了人机接口界面,拓宽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先进特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集成控制性。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密集地推出一系列相互支撑地教学内容,把多种信息的不同形式通过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和文本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少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的传递速度。第二,时空性。即其多维性非线性,多媒体技术具有将信息处理范围空间扩展的能力。可以极大地丰富信息的表现力和增强动态效果,能把许多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把时间过程缩短或拉长,把空间距离拉近或变远,可以在操作中任意地暂停、重放、放大和缩小,可以较好地解决讲授与图片脱节的问题。第三,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衡量课件制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主动地介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自由选择内容,当然作为专业基础课是必修的,但是也有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部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教程,变过去的单向被动接受学习为双方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及思维活动。

(二)传统的体育专业理论教学方法的不足

1.传统的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双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潜能的发挥。教师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讲解不能被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达不到预期效果。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导致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没有改进的原因是体育学课程教育教学软件平台缺乏,很难开展生动活动的课题教学。因此,课程教学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统一口令的“说教式”教学,使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主用的发挥。因此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软件平台的建设,急需探讨能够有效改善体育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2.体育理论课程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

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存在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他们对专业技术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动作概念的认知。通常上学习者可以分成3种类型: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和触觉/动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通过对老师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听觉学习者通过对老师演讲、讨论和刺激创新性教法从而学得更好。触觉/动觉学习者通过手动和课堂上使用合适的教具而掌握课程知识。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好的教学模式很重要。通过对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体育统计学课程上的评估发现,仔细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欠扎实、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技术特长、兴趣各不相同以及学习风格各异,在视觉、听觉及动感上使体育统计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程变得生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各种图形、表格、动作以及各种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这些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模拟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可使

理论课程中的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和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方法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可视化教具的一个类型,能够创建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演示。可视化教学可以使演示更加有趣,更有活力和更有效果。可视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所述事实、援助思想认识、明确物理布局的关系,将听众引入一个新的主题领域。图形和动画是多媒体可视化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具。教学中使用图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行为,代表具体的和抽象的概念和简化复杂的信息。通过使用图形,学生可以更快理解统计知识。很多研究显示,使用可视化的图形比仅用文字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Reiber认为动画在下面3个方面发挥功能:吸引注意力、演示和实践。动画有助于减少长期记忆长期存储所需的时间,然后在随后重建短期内存。动画有助于双重编码,即当信息可以在视觉和口头上编码,学习就会提高。当信息是双倍编码,那对信息的获取就会加倍,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取信息。由于动画具有动态性能,比静态图片在长期记忆中更能深刻。不过课程设计者必须考虑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观众、要传递的方法,从而选择合适图片和动画。因此,针对实践性很强这一特点,体育理论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可视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结合图、动画、文字以及教师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质,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多媒体技术与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推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而且多媒体教学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不能忽视教学的目的,不加选择的模仿。教学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培养,要主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在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中,更应该注意,因为它们比较枯燥,知识点也比较杂、碎,如果应用不当容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情绪。

第二,不能不结合教学实际,不分场合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幻灯教学最适合的场所是100人以内的小型教室,场地太大、距离太远会由于照顾不到所有的学生,影响学生视觉效果,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的对视”。运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互相补充,兼容并进,择优而从,方能相得益彰,最终融于一个体系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四,不能过于强调多媒体的使用,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多媒体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多媒体,不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无论在哪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主导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

第7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严寅贤,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滨州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滨州地区学科带头人、中 学高级教师。十多篇论文或在省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在省以上专业杂志上发表。《山东教育》、《语文学 习》、《滨州日报》等均对其事迹作过报道。

    * * *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 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展趋向 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 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 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 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 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 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 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 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 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 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 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 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 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 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 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 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 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 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 (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 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 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 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 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 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 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 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 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 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 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 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 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 ,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 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 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 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 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 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 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第8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知识观;教育教学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文化教育

随着现代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开始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无数的教师们包括思想家、教育家都投入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中去,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应该是所有人都享有的平等权利,这是世界公民普遍认可与接受的观点。所以文化教育应该是从人权主义出发的一种每个人都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群体组成的,包括受地域、文化、能力和喜好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正是这些差异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更高的目标去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人们逐渐认识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而且多元智力理论也提倡教育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尽管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力能力,但是不同的人在各种智力中所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可能受遗传、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人在智力发挥方面会表现出不同风格特点,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所以,教育应该考虑和尊重学生之间产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认识世界,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文化教育和多元智力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要尊重差异性,二者可以说是互为统一的。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总结出自己的学习认知方式,将多元智力理论教育很好的与文化教育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知识观

加德纳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多元智力和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他在定义智力时,特别强调了文化环境与智力的关系,认为智力是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的,它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因此,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其智力组成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要想使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在现实的教育中,在不同人群的智力发展时,教师却很少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绩不良。其实这是一种文化歧视,这种文化歧视会影响一些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压抑了一些学生学习、发展的权利。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教育中是平等的,能在教育中实现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弄清楚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让人们在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智力及教育,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各自的生活、能力及学习法也是不同的。这种观点不得不使我们要重视学校教育是否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发展才能的平台。对于教育者,要从学生的文化背景出发,以新的观念去认识每一个学生,可以使他们从自己的文化为起始点,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倾向,不存在一种对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的好方法。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随时变换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更加的教学效果。

三、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的理论背景相结合

第9篇:多种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主流教学理论;缺点;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10-02

收稿日期:2006-04-25

作者简介:郑确辉(1958-),男,广东恩平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夹杂着本体论、价值论以及认识论的探究,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是什 么”、“教学应是什么”以及“教学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问题的回答与探讨上,工具 主义是其明显的缺点。

我国当代主流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存在于复杂的教学现象之中,抓住了这个本质便可以 把握教学现象中的各种规律了,循此便可以找到教学的基本原则,而用教学的基本原则去指导教学活 动,便可以使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更好更优。但事实并非如此,“规律本质”教学观只不过是古典教 学观在我国教学观上的一种反映,是柏拉图式的本体论追问。 我国当今也有学者认为,“教学本质问题”是主流教学论的主要问题[1]。本体论 倾向在教学本质的研究中主要表现为,肯定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差别,认为千变万化、流动不居的现象之后存在 着内在的、稳定的、终极的本质。然而,教学活动中到底存在多少规律呢?复杂的教学系统中的各相关要素的运 动有固定的模式吗?能否有一般性的最优化的模式呢?它的运动是否有规律?当然,这个谁也说不清,或许是研究 者的终极理论企图在作怪。可是,从客观性的教学现象和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教学规律最终是用来指导教 学实践的,那么,到底用什么样的规律与原则去指导教学实践?这一传统的教学论问题,无异于在一个死胡同 里寻找出路。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行的教学观打上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思想的深深的烙印,以致 今天仍未根本上从凯洛夫的体系中挣脱出来。赫尔巴特以“统觉”心理学为手段,以伦理学为最终目 的建构其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工具理性。凯洛夫则主要是从认识论来论证“教学是什 么”和“应该是什么 ”的命题,他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并没有脱离康德式的“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的纠缠,是现代工具理 性在教学领域的表现。受他们的影响,我国教学理论工作者一直在“道德工具理性”与“认识工具理性”上构 建教学观。比如从教学目的上看,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学目的大致有三个方面,即“双基”的目的、身心 发展的目的及德育的目的。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著作中看出。但目的由谁来定, 如何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目的,又应如何组织教学与评价教学以确认目的已经实现;政治、经济 现实如何干预教学,传统文化如何筛选,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何归纳等等,这类问题在现行教学理论的框架内 变得相互矛盾,使教学理论失去应有的解释意义。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说,方法与手段如何保证教学伦理学与 认识论目的得以实现,如何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或已经优化,这类问题同样无法回答。 由此可见,“目的―手段”教学理论的背后隐匿着教学事实上的不平等。

现行主流教学观的另一个理论不足是,它基本上是从探讨教学的逻辑起点出发,即先找 出什么是教学的本质,然后是教学的目的、过程、规律、原则、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环境,最后是教 学评价。这种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存在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即认识论下的教学本质观。这些年来,教学论的生 长点问题是很多学者都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这令以认识论为核心的我国的主流教学论体系越来越庞杂,成了 顺利实现理论多元化走向的瓶颈。我们认为,要冲破这种认识论的束缚,就应当在不相同的教学观及其理论基 础上重新建构多元的教学理论体系群。另外,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坚持客观性原则,甚至把主观性 当成是理论的包袱无情地抛弃了。由认识论的逻辑主义与客观性的实证主义构成的“逻辑 实证”的研究思路 ,使教学中的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空间变得封闭化、工具化与技术化。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纯粹客观的实证 过程是不够科学的。实际上,教学活动更是一个人的心理与精神自组织过程。说教学现象是一个纯粹的事实世界也欠妥当,教学现象更 是一个文化与价值的世界,其个体性、多元性、习得性色彩是非常强烈的。教学现象同时也是个语言的世界, 教学思想的表达与交流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与解读构成了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对待教学实验的成果上,我 们应持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地克服经验理性的束缚。把零碎的实践活动当成普遍的教学规律加以运用与推广,这 就是逻辑―实证论的难以克服的毛病。

基于以上主流教学观的不足,需要我们在教学观中加以完善,把关注学生、功能理性 等观念充实进去。

一是要补充“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现场创作”的观念。之所以要补充这样的观念,是因为知 识除了具有先验性和确定性的成分以外,还有在教学语言中不断创生的、具有不确定性、自组织性 、非线性和解释性的成分。补充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现场创作的观念意味着,教学的任务不单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 让知识活起来。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材是文本,教师也是一种文本,知识则是在教学 的系统要素的互 动中及作为个 体的学生的解读中不断生成的。

二是要补充“教学就是生命过程”的观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以教学的功能意义来完善主流教学理论的工具意义,认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对教师来说 ,他不仅仅是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介入教学活动,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生命历程的方 式;对学生来说,学习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即学习并不是为表征未来生活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种 生命历程的活动,学习不仅具有知识意义,而且具有生命意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尽可能地突现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地位,使教学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基础课程改革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 待教学,把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师的尊重,看做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及关系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三是要补充“教学就是社会交往”的观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社会交 往活动。它之所以是社会交往活动,是因为它具有一般的社会交往的特征,即交往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工具,只 不过它不像人的社会生产交往与经济交往活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及其教学论意义具有社会交往的间接性 与隐形的特点。教学交往是语言性的交往,它与制度性与道德性的社会交往稍有不同,具有多因素的交互性与 不确定性。教学交往并非是教学系统内部的事情,而是社会交往在教学领域中的表现,它不是封闭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介入社会与学 生家长的各种期待,因而是开放与动态的。因此,应该用“社会交往观”来完善教学理想,倡导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差异性、独特性的人际关系和个体开放的包容心态。这意味着,在 教学交往的活动中,不再有任何主体可以声称是理性的化身,教学交往不可能由特定的主体来承担,而只能体现 为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沟通。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并非是对主流教学理论的抛弃,而是理性形 式的完善,即增加功能理性的作用以补充工具理性的不足,以教学语言论充实教学本体论与教学认识论。

四是要补充“教学就是系统合作互动”的观念。无论教学的系统要素有多少种或多少层次, 它们之间都不会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结构,这是由教学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学系统存在许多动力结构,它 们是不能用类似程序和线性的数理模型来分析与预期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互动结构。教学过程即教 学系统要素相互博弈的过程,从认知发展领域到道德与精神层面皆是如此。教学的系统互动 观是对牛顿时代以 来稳定的教学系统结构观的完善,它除了有稳定结构的要素,还有松散的、分形的要素。这种动态的结构观追 求教学效果上的经济与实效。我们必须正视教学系统的合作互动,通过追求教学系统要素之间的均衡来达成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系统合作互动观将有可能解决传统的“教师―教材―学 生”的线性动力结构,教学的系统合作互动观实质上是为传统教学观增加了一种教学动力 。

要用以学生为本等教育理念去进一步完善现行主流教学论的概念、范畴,甚至命题。

一是在研究范畴上,不宜只是一味追求那种普适性原理。因为教学的特点具有即时性和过程性,因此,不 能忽视这方面的研究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普适性原理的追求变得更完善、更有意义。我们要尊重教学 研究中的各种理论观点,运用文化和价值批判的观点,在教学论的研究中创造一种更加完善的教学理论新形 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内在地要求教学论的研究应在肯定不同对象、民族、地域、性别与年龄等差异的基础上 ,完善研究体系与范畴。

二是在研究方式上,应进一步丰富过去的“意识方式”。古典教学理论的演绎方式或归纳方 式,以及工具教学理论的几种方式,都是“意识”的产物,即形而上学的先验理性或科学主义工具理 性的产物,这是有不足之处的。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当代教学论研究的焦点只是集中于认识主体与意识内容之 间的关系上,而应加入语言学的讨论以及讨论研究者“共同体”之间的活动与关系,使“意 识方式”与“语言方式”结合起来,这是使教学理论研究从刻板走向活跃的体现,可以指导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说话 ”与“对话”。

三是在学科基础上,要加强借鉴与引进各种不同学科的方法论。教学论应吸收包括文化学、 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以及包括协同论、混沌学、耗散结构论、复杂性科学等横断学科的 方法论基础,这当然是在保持自身的学科相对独立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来吸收。同时,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也 应加强对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的借鉴与引进。事实上,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物理 学史上的许多变革已经成为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四是在研究方法上,应重视诸如解释与理解等人文方法的运用,因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如实 证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构成人的现实的世界,科学是在这个 世界之后才有的,而人们要理解和解释的世界就是这个生活世界。如果说康德主要探讨“认识如何可能”的认 识论问题,那么伽达默尔则要探讨“理解如何可能”的解释学问题。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以 对话为目标,旨在达到教学活动中的“当事人”可以相互理解,促成教学理论与实践双方面 的繁荣。如果说认识论指导下的教学本质的探讨,旨在发现真理,那么,在解释学的方法下 研究教学则是通过语言的中介来理解或诠释教学。教学中的理解意味着对“教学即生命过程 ”的尊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