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来去兮范文

归来去兮精选(九篇)

第1篇:归来去兮范文

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绮丽绘画梦,那是人类最初拥抱多彩世界的愿望表达,倪萍也是如此。她从小喜欢画画,从她的叙述中,我们想象得出那个用树枝在姥姥的灶台上画小鸡、照着《三毛流浪记》画三毛的小姑娘,她还自称“工农兵素描画得很好”。近几年她写《姥姥语录》,出于对姥姥的深情怀念,她要自己画插图,便重新拿起了画笔,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她既没有老师,也没有砥砺经年的画技,画起画来一任性情驱使、心意流淌。我相信她在写书和画插图的那些日子,的确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仿佛重新回归了心灵的故园。蛰伏内心已久的所有美好都被唤醒,田间地头、一草一木、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无不伴随着姥姥的话流露于笔端。由此,那些画也便自然而然地打上了深深的故园情结。她在悠长绵厚的人生岁月里蓦然回首,看到的却是年轮围绕的同心圆。归去来兮!倪萍画画,在圆一个童年的梦。

说到底,艺术要做的不过是把美的发现传达给观者,这种传达是融入了自我生命情状的。对于倪萍来说,不管是做主持、演电影,还是画画,都是在做艺术,其本质的规律是共通的,只是呈现方式的不同而已。倪萍画画,显然是靠着这种对艺术规律的体察破门而入的。看了倪萍那些“无师自通”的画,我相信她的内心,不管感性也罢,理性也好,是已经深谙了这种规律了的。倪萍性情率真、胸襟坦荡,无论是在荧屏上,还是在生活中,她所呈现给人们的,都是一种没遮没拦的温良、美好和澄澈。所谓“澄怀观道”,这种心性的人对于美的体验和捕捉,是可以靠着潜意识一般敏锐的感知能力而获得的。归去来兮!倪萍用画笔张扬着人性中的真与纯,回归她所追寻的美的本体。

倪萍画画“无法无天”,她顾不了那些森严的法度和精微的讲究,更愿意放笔直取,直抒胸臆,直切心性。一个“直”字,却是消解了多少画者千回百转的纠结。遥想当初的文人画,也不过是文人抒怀遣兴的墨戏,只是历经千年流变,不断被贯注了越来越多的精神负载,人文、道义、学养、品格……终集大成,也终入空中楼阁。进入当代,尽管百变模样,百般诠释,却仍难免落入坚硬而苍白的茧壳,再难觅得当初模样。经典浩如烟海的年代,不识字的慧能听闻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顿悟了。归去来兮!倪萍这样画画,难道不是对文人画本来面目的回归么?

倪萍的画贵在自然而然、不假雕饰。她不会“强说愁”,也不道“好个秋”,看她的画,总是轻松的,愉悦的,沉静的,温情的。她用不温不火的笔调娓娓道来,让人不知不觉走进了她所编织的诗性世界。无论是惊鸿一瞥的瞬间情愫,还是太阳花一般的炽热情怀,也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山花野卉,还是夕阳下的背影、老屋前的繁花,在这里都以那样的素朴而圆融的笔调呈现出来。我尤其注意到了她画中的“圆”,圆的笔触,圆的造型,圆的转折,全然没有初学者的锋芒毕露和妄生圭角。这或许就是她用多彩而厚重的人生,修炼出的圆融心境使然。归去来兮!倪萍用绘画回归内心的真性情。

第2篇:归来去兮范文

尽管拳坛内外早已在谈论后刘易斯时代,但2月5日BBC电台传出刘易斯退役的消息之后,人们都还是被它所震动了,总觉得这位当今世界的拳台巨无霸是否退役得早了一些。尤其是对正处青黄不接的重量级拳坛而言,刘易斯的退役可以说雪上加霜。但对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拳王而言,退役可能是他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毕竟,以他38岁的高龄,在充满了对抗与血腥的拳台厮杀,已经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成为一种负担。能够以这样一种超脱的方式离开拳台,既无损于他的一世英名,也给后来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功成身退是东方人的特立独行,对于与东方文明截然不同的西方文明而言,似乎战斗才是永恒的主题。基于这样的文化影响,刘易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更是颇具超凡脱俗的意义。刘易斯从来就没有设想过要永远独霸拳台,他早在击败泰森之后就萌生退意,此后关于他何时退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只是在他的一次次胜利之后,人们都觉得退出似乎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话题,总觉得刘易斯在当今的职业拳台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是面对那些不成器的“后起之秀”们,刘易斯的实力也是勿庸置疑的。可以说,随着刘易斯年龄的增长,实力有所下降已是必然,但有实力击败刘易斯的人还是寥寥可数。即令是面对这样的拳坛大势,刘易斯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无疑,这更值得我们尊敬。

刘易斯就这样离开了拳台,离开了那个曾给他带来了无限荣光的拳台。但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一个个难以逾越的辉煌。刘易斯击败了当今所有的成名拳手,称雄一时的里迪克・ 鲍、不可一世的泰森、老而弥坚的霍利菲尔德、曾经爆冷击败过他的拉曼、重量级的未来维塔利・克里钦科,这些当今拳坛的霸主人物都曾经被他所击败。一路走来,刘易斯已经是重量级拳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拳台辉煌的同时,刘易斯还为拳迷们奉献了一场场经典的拳坛对决。在他与泰森大战之前,曾经有人击败过泰森,但还从未有人能像他那样将曾经独霸天下的泰森打得如此狼狈,刘易斯做到了,他将这位昔日的拳坛霸主戏弄于股掌之间,将这位拳王打得不知所措,一时间成了拳台的笑柄。刘易斯还在与霍利菲尔德的三番对决中将霍拳王打得王气全消,如果不是由于那位爱国的女裁判从中作梗,刘易斯甚至用不着与老霍大战三个回合。当然,在刘易斯辉煌的背后,也曾有过许多的挫折与失败,尤其是在他与拉曼一战中,由于轻敌和准备得不够充分,竟然被拉曼击倒拳台,拉曼成了拳台的新贵,而刘易斯则不得不饮下自酿的苦酒。但失败也恰恰印证了刘易斯的不凡之处,他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选择了复仇。终于,刘易斯在拳台用拳头为自己找回了尊严,将那位侥幸得胜的拉曼打回了原形,从而再次登上了拳王宝座。可以说,正是在一次次的胜利与失败之间,刘易斯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个拳王称号,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之路。

当今的职业拳坛处在美国人的掌控之下,刘易斯作为一个英国人,虽然与美国人同根同种,但也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之处,在由美国人一手操控的新闻媒体当中,刘易斯的实力经常被有意的低估,即使是他已成为拳坛霸主之后,他也依然经常受到种种指责。刘易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巨大成功尤为不易,这也体现了他的超人之处。

刘易斯别离了拳台,他给拳迷们留下的还有他的绅士风度。在莽汉充斥拳台的大势下,刘易斯大概是唯一一个没有什么负面消息的拳手。无论胜负,他都能坦然对之;无论何时,他总是温文尔雅。刘易斯给这个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的拳台增加了一些清新之风。惟其如此,刘易斯更值得我们尊重和留恋。他的离去,无疑是重量级拳坛和拳迷们心中永远的痛。

归去来兮,刘易斯在他的辉煌将尽之时,将自己的拳路历程戛然而止,为拳迷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但他的这个理智的决定无疑也为那些汲汲于功名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考。

第3篇:归来去兮范文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翻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2、出处: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3、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

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归来去兮范文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春节是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盛大节日,是中国人情感上的图腾,除旧接新、迎春纳福、合家团聚……过年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伦理、文化,承载着中国人全部的情感,还包括信仰与梦想。

两千多年来,这一天,不论离乡千里,还是去国万里,游子都将踏上回家过年的路。然而,当信息时代的城市霓虹映照出乡土的贫瘠,生养我们的那片故园已支撑不起日渐膨胀的欲望,大批青壮年进城谋生,回家的路,遥远而漫长。生养的家,仿佛成了最远的远方,我们短暂驻足,又一次次离开。

似乎,人类所有的文明和进步,都让我们离家越来越远。我们背井离乡,失却了天伦之乐;我们远离故园,远离祖先生息之地,也远离生命的源泉,以致灵魂无处安放。

生存很重要,但生活才是人生的根本;金钱是生存的基础,但爱与守护才是活着的意义,温暖、慰藉着我们与生俱来的孤独。回家,不仅仅是为了过年短暂的团聚,更应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回归。

爱,是我们永远的回家路。

因为2000元加班费,结婚第一年没有回家过年

接到女儿虹虹自杀身亡的电话时,刘建武正在广州一个制衣厂搬运货物。他只是嗯了一声,就挂掉电话,继续干活。

中午吃饭时,面前的米饭里开始浮现出女儿虹虹的脸。他努力回忆与女儿有关的一切,发现记忆如此苍白,他唯一能清晰记起的,就是春节,女儿穿着红色的棉袄,两腮的冻疮结了疤,两手交叉插在衣袖里,和邻居三岁多的小孩站在墙根玩。当时他举着手机执意要给女儿拍照,13岁的女儿开始爱美,连连后退,遮住脸拒绝拍。

2014年正月初六他离家前,还特意带女儿赶集。1.55米的女儿走在他旁边,俨然一个小大人。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女儿站在一个卖头花的摊位前,摸摸这个,拿起那个,犹豫不决。他说:“喜欢就多买几个。”女儿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奶奶会骂我乱花钱。”最后女儿选了两个头花,放在棉衣兜里,用手捂着兜,怕人多挤坏了,也怕挤丢了,捂了一路。

女儿很内向,一天也不见她说几句话。他主动示好,问女儿学习成绩。女儿笑笑:“还行吧。”他再问,女儿的眼睛便看向别处,不再答话。

家境贫寒的刘建武33岁才找到媳妇,这在鲁西南的农村,已经是高龄成婚了。26岁的媳妇小白来自四川,皮肤白皙,瘦小娇俏,很多人都称刘建武“守得云开见月明”。刘建武心里也美滋滋的,小学没毕业的他,婚后一个月就南下广州打工。出门前,他跟妻子保证:“我一定努力赚钱,我们好好过日子。”

小白和六十多岁的公婆一起生活。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几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怀孕了,小白也要和公婆一起干农活,种玉米、摘棉花、刨花生……给玉米施肥时,密密麻麻的玉米秧比小白高出好多,玉米叶子像刀一样滑过脸颊,脸就像被利刃割了一道。一天三餐都是馒头,早晨配咸菜,中午炒白菜或者萝卜。丈夫远在千里之外,偶尔的嘘寒问暖也不过是蜻蜓点水。公公脾气暴躁,婆婆爱唠叨,这样的日子,让小白倍感煎熬。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刘建武没有回来,因为“留下来看厂子给2000块钱”,他对小白说。一直到农历二月,孩子要生了,刘建武才回来。但看到生了个女娃,一心想着传宗接代的公婆,“脸立马阴了”。

小白一出月子,刘建武就又扛着行李出发了。对刘建武来说,迟来的老婆和女儿都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他对小白说,努力挣两年钱,把家里的旧房子拆了,盖新房,“回头再生个大胖儿子”。

可是,刘建武前脚刚走,小白后脚就悄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女儿希望和爸爸一起赶集,被爸爸高高举在肩上

虹虹在爷爷奶奶的抱怨声、咒骂声中倔强地长大了。不会走路时,奶奶把她放在脚蹬三轮车上,推到农田里。她躺在三轮车上哭,哭累了便会睡着。两岁多,跌跌撞撞地走在爷爷奶奶后面,走累了,直接倒在乡间小路上睡一觉。爷爷不耐烦地踢她几脚:“要睡回家睡去。”即使这样,她依然生长得不折不挠。粗茶淡饭、斥责白眼,都没能阻止她长个头。

七八岁,同龄的孩子还都在父母怀里撒娇,虹虹已经开始担水、做饭、洗衣。她一大早就要起床为出门做农活的爷爷奶奶做好早饭,自己来不及吃,拿个馒头就往学校跑。女儿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刘建武很欣慰,常常在电话里问女儿:“你想要啥?爸爸给你买。”但刘建武并不舍得为女儿买像样的礼物,一件一百多元的棉服,他去看了三次都没舍得买。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两千多元,父母身体都不好,女儿要读书,还有个在外面打工的弟弟,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他如果结婚还要盖新房子”。他也还盼着再婚,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花大价钱买个媳妇也行”。

虹虹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好。每天都不怎么说话,奶奶一度认为她“脑子缺根筋”。被爷爷奶奶训斥了,她会偷偷躲起来哭。爸爸妈妈这样的称呼,对虹虹来说,“那是电视和课文里才有的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布置过无数次有关“爸爸妈妈”的作业,虹虹每次都把这道题空着,她对同桌说:“我好像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虹虹自杀后,刘建武从虹虹抽屉里翻出来厚厚一沓作业纸,那是虹虹这些年写的有关爸爸妈妈的所有作业。在虹虹写的《我的爸爸》的作文里,刘建武没找到自己一丁点儿的影子。虹虹想要的爸爸是“每晚可以骑在爸爸脖子上摘星星”“像邻居小菜头的爸爸那样,和爸爸一起赶集,爸爸高高把我举在肩上”。刘建武蹲在黑暗里把那些作业看完,泪水爬满了这个山东大汉的脸。

虹虹越来越沉默寡言,爷爷奶奶包括爸爸在内,都没指望她能有大出息,“不饿着,不冻着,身体健康就行”。虹虹的人生走向早已被设定,“长大找个就近的对象结婚,以后为父亲养老送终”。这是虹虹在这个家庭里存在的唯一意义。

对爱的渴望,压倒她生的希望

刘建武不知道女儿几个月学会的走路,不知道女儿几岁学会的骑自行车。十多年来,他就回来过了三个春节,春节的票太难买、路上太拥挤、春节值班工资翻倍等,都让他放弃了回家过年。每次回家,他都发现女儿有新的变化:长个头了,会做饭了,会洗衣了,可以骑着自行车载着奶奶去田里干活了……女儿是刘建武暗淡日子里最美的风景和期盼,他每周都打电话回家,想跟女儿聊聊天,可自小父女俩少有见面,让他和女儿之间总有着淡淡的生疏。

虹虹12岁时,家里因煤矿拆迁,新房子还没盖好,全家人租住在离原来的家四五公里的村子,但每天还是要回原来的农田里干活。于是,除了做家务之外,虹虹又多了一项任务:每天早晨上学前,骑着自行车载着奶奶,把奶奶送到田里,她再去学校;下午放学,再去田里接奶奶回家。为了方便,爷爷在田里搭了个棚子,天气好时,他就一个人住在棚子里,支了一个旧铁皮桶用来烧火做饭。

在这一年,虹虹的身体开始发育,她学同龄女伴,悄悄去集上花5元钱买了两件小背心,套在贴身的衣服里面,既羞涩又紧张。虹虹在日记里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穿这个小背心,但同学都在穿,大家还会在课间偷偷比较颜色和款式。因为这个话题,觉得跟她们亲密了很多。”

搬家后的第二年暑假,虹虹小学毕业了,初中要去镇上的中学读书。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虹虹曾有过憧憬,她第一次在电话里开口跟爸爸要礼物:“你能不能给我买个粉红色的自行车?家里的自行车太高了也太旧了。”虹虹还在日记中写道:“新的学校会认识新同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可以听到风在耳边唱歌。”

累了,烦了,虹虹也不会告诉爸爸,她把所有心事都写进日记里。她写自己不小心打碎了碗,“奶奶会唠叨一上午”,没有及时把晾晒的粮食收起来,“爷爷骂起人来凶得像驴”。她写到自己经常会躲到被窝里哭,但“想一想,最坏能坏到哪里去呢?大不了像村东头的小荷一样,不上学了,每天下地干活,伺候瘫痪的爷爷。日子不还是一天天过。或者死去,没有知觉就不会觉得自己可怜,也不用羡慕那些有爸爸妈妈的同学了”。刘建武在女儿生命中长久的缺失,让他未能成为女儿的依靠。

虹虹跟几个要好的同学不止一次谈论过死亡。在她们看来,“死亡就是永远地睡着,没有疼痛,毫无知觉”。而在农村,她们听到的最多的死亡方式,不是病死就是喝农药而死。喝农药,是农村人最常用的自杀方式。

和虹虹玩得好的几个女同学也都是留守儿童。小童父母长年在上海,她和弟弟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莎莎的父母因为超生,带着超生的一儿一女在青岛打工,把莎莎留在家里上学。三个女孩各有各的心事,上课时会偷偷传纸条,分享各自的秘密和烦恼。

就在放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前夕,小童看到虹虹和莎莎还没说话就大哭起来。原来小童的婶婶怀疑她偷了钱,不但狠狠骂了她,还把她的抽屉撬开,拿走了她的零花钱。她在电话里跟爸妈哭了半夜。“觉得无助极了,爸妈不在家,谁都可以欺负我。”小童说。莎莎也有烦恼,“爸妈说暑假接我去青岛,我既想去又不想去。去了之后弟弟妹妹都觉得我是外人,嘲笑我这也不懂那也不会,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去;不去吧,又好想跟爸妈在一起,想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干吗,吃什么,做什么。”而虹虹对长大满是憧憬,“我想去找妈妈,哪怕看她一眼也好。”可是说完,她的眼神又暗淡了,声音弱下去,“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连妈妈的照片都没有。”

说完各自的烦恼,三个孩子开始计划即将到来的暑假生活,从来没过过生日的她们一致决定,2014年7月18日,用零花钱为小童过个像样的生日。她们沿着村外的河堤走了很远,天黑下来才各自散去。

所谓像样的生日也不过是三个女孩子和小童10岁的弟弟,在大人都下地干活的下午,偷偷用零花钱买了一袋蛋黄派、一包瓜子、几瓶养乐多,围聚在小童家,把蛋黄派拆了包装,堆成一个大蛋糕的模样,学电视上一样唱“Happy birthday to you”。一下午打打闹闹,过得很快乐。在大人回来之前,虹虹和莎莎各自回家了。

因为车胎漏气,虹虹只好把自行车放在小童家,让莎莎载她到爷爷的田里,在棚子里等爷爷干完农活送她回家。其间,爷爷回来一次,她告诉爷爷自行车车胎坏了,脾气暴躁的爷爷骂了她:“这么大了就知道骑车到处玩,就不会干点农活么?!”

当晚,爷爷奶奶在棚子里吃饭时,发现虹虹在床上睡着了,爷爷叮嘱奶奶:“别叫她了,让她睡吧。”第二天早晨,奶奶叫虹虹起床,叫不醒,推她,才发现她的身体已经冰凉。在靠墙的床的那一侧,是已经空了的农药瓶。

接到消息的当天中午,刘建武蹲在广州炙热的大太阳下哭到哽咽,然后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老娘在堂屋里抹眼泪,老爹蹲在院子里闷头喝酒。看到刘建武,老娘恶狠狠地骂道:“这个小害人精,辛辛苦苦把她养这么大,还没等她报答,就这样走了。早知道如此,小时候就该把她掐死!”

家人邻居都不同意为这个“害人精”立坟,老爹甚至要邻居把虹虹的骨灰“随便扔在野外”。刘建武执意为女儿在最远的一块荒田里堆了一个小小的坟,尽管他心里也清楚,说不定哪天就被铲除了,“重新种上庄稼”。但这于他,“可以减轻一点心里的负疚”,“她活着我没能给她一个家,希望她来世能生在一个好人家”。

葬完女儿后的那三天,刘建武每天下午都去女儿的坟头坐一下午,给女儿讲他的打工生活,讲他对女儿的想念,讲他憧憬的父女俩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个沉默了半辈子的男人,几乎把近五十年的话都讲完了,讲到仰头大笑,讲到泪流满面。

年迈的父母,想跟很久不见的儿子说说话

处理完女儿的后事,刘建武又将再次踏上打工的征程。母亲病倒了,刘建武站在母亲床前,说春节回来过年。母亲开始念叨:“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哪。”继而转过头去,深叹一口气。

孙女没了,她和老伴成了真正的空巢老人。其实,除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在鲁西南农村,像刘建武父母一样的空巢老人比比皆是。由于依靠贫瘠的农田无法维持生计,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

这些老人对明天有无比的恐惧,有些老夫妻吵了打了一辈子,老了变得格外恩爱。“至少其中一个病了,另外一个还能照应,不至于死了几天还没人知道。”村民林大志的去世,是他们心里的隐痛。林大志养育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嫁了出去,各有各的家庭和生活,儿子儿媳在青岛打工。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女儿们隔三差五来看看他。

2013年冬天,71岁的林大志起夜,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倒在院子中的露天厕所里,再也没有起来。邻居王大爷连着三天敲他的门都没敲开,“以为他去了女儿家,还埋怨他出门也不说一声。”等林大志的二女儿过来,撬开锁进了门,发现房间的灯亮着,父亲在厕所里脸贴地蜷曲着趴在地上,裤子还没提上,身体已经僵硬。

此事犹如一枚炸弹,把老人们的心炸得波澜起伏。他们纷纷给在外地的儿女们打电话,把这件事添油加醋地讲给他们听,希望自己不要像林大志一样,“连死都这么可怜”。孩子们安慰着孤苦的父母,但语言苍白无力。

撇不开的是生存。要活着,有了温饱,还想要活得更好。育儿、孝道、养老送终,在生存和诱惑面前,都变得无足轻重。

有很多打工者,在外面挣钱不少。他们在村里盖起了二层楼房,把房子装修得跟城里一样“明亮堂皇”。但房子再美,装修得再好,他们每年也就住几天,更多的时候,这些房子都空着。大大的、明亮的房子,像这些被他们留下的老人的心一样寂寥。

老娘也把林大志的事情多次说给刘建武听。刘建武一再安慰她:“你和大大(鲁西南对父亲的称呼)不会有事的,有事就给我打电话。”而在临行当晚,当老娘再次提及这件事时,刘建武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扑在老娘怀里嚎啕大哭。

第5篇:归来去兮范文

1.将有事于西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将要到田里去开始耕种”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下册第832页)。 可是“有事于……”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字眼,联系古籍中“有事于……”的使用环境和场合,就会体会到陶渊明借用这个词组,绝不是信手拈来的无意之笔。

简体印刷的书籍中“于”、“於”不分,《左传》中是分开的,《左传》中“有事于……”共6例,其中5例指祭祀,1例指战争,各举一例:

(1)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 (《左传·僖公九年》)

(2)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 (《左传·哀公十四年》)

《左传》中又有“有事於……”7例,其中5例指祭祀,2例指战争,也各举一例:

(3)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於东方,则可以逞。” (《左传·襄公十八年》)

(4)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於雒与三涂。 (《左传·昭公十七年》)

《论语》中“有事於……”1例,指战争:(5)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论语·季氏》)

可见,“有事於(于)……”的句式主要用于古代诸侯国国君的重大活动:祭祀或战争,《论语》“季氏将有事於颛臾”中“季氏”虽不是国君,但他那时是鲁国的权臣,他比鲁国国君更有权威,所以他可以“有事于……”。陶渊明套用“有事于……”句式,其实是把他下地种田的活动与古代君主的祭祀、征战活动等而同之。

2.或命巾车:按说,“或命巾车”并不难懂,关于“巾车”的注解也没有多大分歧:逯钦立解释是“有帷的车” (《陶渊明集》第163页); 郭锡良解释是“有布篷的小车” (《古代汉语》下册第832页)。 总之,这种车,应是农村普遍使用的,不会是豪华高贵的车子,否则就和陶渊明当时的身份地位不符。

其实“巾车”也是用典,《周礼·春官宗伯》有:“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钱玄、钱兴奇编著的《三礼辞典》对“巾车”的解释是:“巾车:职官名。掌王、王后各类车辆及其旗物之等级,管理车辆之配用及收回。车管之长,下大夫,属春官宗伯。”

“巾车”作为“命”的宾语,颇有些耐人寻味。“或命巾车”的“命”,据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的解释是:“指套车。”从字面看,这样解释没什么不好,但“巾车”作为“命”的宾语,则有可能指人,所以,在“或命巾车”一句中,至少包括三种修辞手法:一是夸张,即陶渊明把很普通的农用小车说成“巾车”;二是用典,让人想到古代王、王后出行时才可以“命巾车(官名,指人)”;三是双关,“命巾车”既是说“套上有布篷的小车”,又是说“命令掌管车马的官”。

3.或棹孤舟:这句话中,都把“棹”字理解成词类活用,逯钦立的解释是“棹,划船工具,这里当动词用” (《陶渊明集》第163页)。 这仅仅是解释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没有解释它的修辞意义。

原来“棹”与“诏”谐音,“棹”与“命”相对,正是借用了“诏”的意义。在《切韵》时代,“诏”是之少切,属于章母效摄笑韵开口三等去声;“棹”是直教切,属于澄母效摄效韵二等去声。“棹、诏”两字都属于效摄去声,只是声母略有区别。据于安澜《汉魏六朝韵谱》,魏晋宋时期,“啸、笑、效、号”四个韵的字可押韵。通过诗文用韵,也可以把“诏、棹”两字系联起来。潘岳《西征赋》有:“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楫棹。收罟课获,引缴举效。鳏夫有室,愁民以乐。”其中“教、棹、效、乐”四字为韵。又《宋书》所收沈演之《嘉禾颂》:“颁趾推功,登徽睿诏。恩覃隐显,赏延荒徼。河溓海夷,山华岳耀。憬琛赆,兼泽委效。日表地外,改服请教。”其中“诏、邀、耀、效、教”押韵,可知“诏、棹”都和“效”押韵,两字韵相同是没有问题的。

“诏、棹”两字韵同,韵母必然相近,声母一是澄母、一是章母,两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舌齿音,“诏、棹”两字在魏晋时代,读音很接近,完全有可能用作谐音双关。而且,谐音双关是六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常以“莲子”谐音“恋子”,以“藕”谐音“偶”。陶渊明作为当时的一代文学巨匠,对谐音双关的表现手法肯定很熟悉。

“或棹孤舟”的“孤”字,同样耐人寻味,

古代君王才可以“称孤道寡”,陶渊明所说的

“孤舟”,可以是“孤独的小船”,也可以是“我的小船”。因为他既然可以像古代的帝王一样“有事于……”,自然也可以遮遮掩掩地称“孤”。

所以,“或棹孤舟”的“棹、孤”两字,都是双关,“棹”谐音“诏”,“孤”则一语双关。

陶公用“棹”字与“舟”搭配,在六朝时期并非孤例,《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裴注引孔融给王朗的信中有:“曹公辅政,思贤并立。策书屡下,殷勤款至。知棹舟浮海,息驾广陵,不意黄熊突出羽渊也。谈笑有期,勉行自爱!”其中有“棹舟”搭配。

第6篇:归来去兮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意识 职业指导

一、职业教育患了“丧魂失魄”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25号)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最近有关报道说,总理召集有关专家座谈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经被列入中南海议事日程,“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成为了今年“两会”的热点问题。这些迹象表明,职业教育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笔者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十多年的一名教师,从心底里感到振奋、感到高兴和自豪。

但欣喜的同时,还总是摆脱不了长期以来抑郁沉重的心理阴影。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可谓呼声如雷、群情振奋,但是,现实却不得不令人寒:一方面高级技工大量短缺,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量学生学无所长,并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基本上不能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多数学生毕业之后,所能从事的工作同普通农民工并无多大差别。

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会过硬的专业技术?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许多职业院校并没有真正把专业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际上还是空头口号。例如:某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综合素质,要与当今社会上哪些岗位对接,学校、教师并没有充分研究,学校不甚明了,教师也不甚明了。因此,许多职业院校并无职业特色,并无勃勃生机与活力,似乎得了“丧魂失魄”之症。学生更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加上本来基础不好,自律性不强,所以许多学生在学校里根本就是混日子,混文凭,有的甚至顽劣异常,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事件就是其中一例,类似不读书的情况,恐怕有很大的普遍性。学生心无所向、心无所求,精神萎靡,他们也似得了“丧魂失魄”之症。

这些情况,职业院校的教师们最清楚不过了。我并不想为职业教育抹黑、泼冷水,只是想说明问题,以期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二、“职业意识”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笔者认为,“职业意识”的缺失,是“丧魂失魄”症的症结之所在,要根治此症,首要问题是培养“职业意识”。何谓“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职业意识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到近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具有“职业意识”,就是要对社会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能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地设置专业,以就业为指针来制定并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切实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顺利找到并能适应较好的工作岗位。

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包括自我剖析意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自我剖析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兴趣、专业、特点,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意识,是指知道如何将学业与职业技能应用于谋求人生目标,了解学业及职业技能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知道如何开发与个人目标有关的学业与职业技能;了解专业技能对不同职业的通用性和改换职业时对技能的要求,以及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具备寻找、获得、保持、更换工作的能力并了解职业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职业教育规划意识,是指学生能较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能为自己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开发学生内部动力系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否则,教育教学就会收效甚微。

当下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因为没有人生目标,没有职业目标,很多人处于“学习无意识”和“学习无目的”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学习不主动,没有兴趣,总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感觉。他们对人生怎会不迷茫?他们怎会不厌学?怎会不迷恋虚幻的网络?我们不能把责任统统归咎于学生,职业院校和整个社会(包括学生家长),既要自己有“职业意识”,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一旦有了“职业意识”,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理想之火就会在他们的内心中燃烧起来,他们就会如痴如醉地去追求自我实现,这种自我追求就会成为巨大的内驱力,推动他们去自我奋斗,获得成功。这样,他们才会有生龙活虎的精神面貌。

总之,“职业意识”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培养“职业意识”是根治“丧魂失魄”症的良方。

三、归去来兮,职业教育之魂

既然“职业意识”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业意识”呢?我认为,职业院校本身既要有“职业意识”,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 “职业意识”。许多职业院校投入不足,这是客观原因,但这并不完全是培养不出技能型人才的充足理由。我们首先要利用现有条件,研究市场,设置在现有条件下能办好的专业,将专业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培养适应市场的技能型人才。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教育学生职业意识:

1.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院校与企业单位的联系,针对各专业可能出现的就业岗位,将各岗位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师技术工人请进来,让他们跟学生对话,请他们帮系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甚至请他们任教。这样,在交流中,学生懂得了干好某一职业、某一岗位的具体要求,他们就会建立学习的具体目标。目标的定向,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能使得教师的教学具有针对性。

学校还可以把各行各业的人员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介绍各种职业的情况。每个学期定期邀请各种从业人员,到学校里义务进行职业教育,包括工作要求、内容、性质、条件,求职方法,薪水报酬等等。“走出去”,加强校企对话,加强校企衔接,让学生走上相应岗位体验生活,在“做中学”,提高学习兴趣。这种体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理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大有好处的。

2.可采用邀请专业人士主办“就业形势报告会”或请已毕业的学生回校与学生交流的办法。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有的甚至幼稚地认为,混张文凭总能找到份工作,所以学习没有压力。如果能邀请专业人士报告就业形势,有可能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利用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年龄差距小,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学校最好能搜集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学生树立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榜样引导他们力求上进,以教训警示他们避免重蹈覆辙。

“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必须从小抓起,它要取得全社会,包括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的中学里十分流行“职业兴趣分析”。在上高中之前,很多学校都为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帮助学生在“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提供分析。每年4月22日是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不少公司鼓励员工这一天带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来上班,让他们了解和学习其父母的生存之道。美国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当长大成人正式进入社会时,孩子们已经成为了“老江湖”,一般不存在择业的困惑和痛苦。或许他们在二年级的“职业日”教育中就可能已“私定终身”了。

事实上,不对职业方向进行长期的筛选、提炼,不对个人的知识、素质、能力进行长期的训练,是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知识结构,以及作为优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高素质和能力,都不是在职业院校的短短几年里可以培养起来的。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待人接物、与人周旋的本领,对知识与职业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为社会服务和谋生的技能,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有效、现实的职业规划以及付诸实现的能力等这些意识的建立,必须从童年、少年时代开始。能力、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只有经历长期的锻炼,才会渐趋成熟、老练和完美。

这方面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孩子童年起,家长就应该经常在家庭中营造氛围,共同探讨孩子感兴趣的职业,有意创造接触各种工作的机会,让孩子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多接触、交谈,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职业以及工作对个人素质和知识能力的要求,了解这些工作的性质、未来发展前景等等。同时,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征,潜移默化地给以引导。这样长期培养起来的职业意识,可以使孩子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训练他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必需的全面素质。

此外,社会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多为孩子们了解职业提供平台。目前,企事业单位为中小学生甚至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情况还非常少见,至少,尚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希望这种做法能够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成为风气以后,必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这些制度施行也有赖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

当然,这种职业指导应当顺应学生的爱好、兴趣、特点,是人性化的,而非强制性的。

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范了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进行与就业有关的十二种,六、七十项的能力训练。美国的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如果职业院校和学生都有了“职业意识”,职业教育的面貌定会焕然一新。诚能如此,则是学生之大幸,职业教育之大幸,更是民族之大幸。

参考文献:

[1].高定燕:《人生设计在童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归来去兮范文

19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摄影是内地摄影突破政治宣传单一功能的助推剂。陈复礼于1979年在北京e办的个展在当时的内地摄影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香港的资深摄影家络绎不绝地被邀请到国内讲学,并在国内频繁举办展览。直至回归前,香港一直是内地摄影获取外来信息的重要窗口。可以说,对香港摄影的拥抱,让中国大陆摄影顺畅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续接起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摄影的画意潮流。

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关注着香港摄影的发展,分别于1997年第6期、2002年第3期和2007年第7期集中刊发过关于香港摄影的专题。1997年的“香港传真”专题不仅展现了香港和内地摄影师拍摄香港的纪实性作品,还呈现了当时香港的沙龙画意摄影作品;2002年的“香港摄影百年”专题以香港文化博物馆主办的“影艺春秋――香港艺术摄影百年回顾(1900-2000)”展览作品为主体,该展览是对百年来香港沙龙摄影的一次大检阅;2007年的“瞬间・十年――当代香港摄影”专题对“九七”后香港摄影师10年间的艺术创作和社会纪实作品进行了集中呈现。

本期专题“香江看一看”再次聚焦香港。13位香港摄影师创作于2007年之后的11组作品为专题影像呈现的主体, 6篇由香港和内地学者以及本刊编辑撰写的文章勾勒起从19世纪中叶到当下香港摄影发展的脉络。近年来,香港摄影倾注于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香港本土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摄影媒介本身的探索。香港摄影曾经是沟通中国摄影与世界摄影的重要桥梁,伴随着影像焦点的转向与回归,而今香港摄影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摄影图景中一个重要而充满活力的板块。

本期的“海外”,我们以20多页的篇幅介绍了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的意大利摄影家马里奥・贾科梅里(Mario Giacomelli)。这是一位一辈子都在进行影像实验和探索,讨厌谈论技术细节,漠视艺术市场游戏规则的艺术家,他对摄影的理解和他的影像一样特立独行。在2000年去世之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世界摄影界的重视。本刊特邀意大利学者、策展人朱莉娅・普拉・弗洛利亚尼撰文评介贾科梅里,并对贾科梅里的孙女,现任马里奥・贾科梅里档案馆主任的卡提余莎・比恩迪・贾科梅里进行了访谈。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贾科梅里的零碎中文资讯,但是对其人其作大篇幅的系统介绍,在国内媒体上还属首次。

第8篇:归来去兮范文

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2、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归来去兮范文

上世纪40年代的某个晚上,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带着古琴登门拜访了重庆富商杨少五。杨少五是清末民初重庆第一钱庄顺祥掌柜杨庭五之子。杨家在当时重庆富甲一方,现在龙湖一带当年大半都是杨家的地产。虽为经商世家,却三代都是琴人,杨少五继承家学,经商之余,更是痴迷于古琴,常常与重庆琴家及社会名流雅集聚会。家中更是珍藏古老琴谱,及唐宋元明数床古琴。1937年,家人一起创建了七弦琴会,成为重庆当时很有声望的琴社。徐元白正是因此而来。月白风清之夜,在杨少五家的琴室,飘起了徐元白悠悠的曲子,影竹参差间,香篆清远,令杨少五之女杨清如也怦然兴起,当即弹奏了一曲,得到徐元白的大加赞赏。

这一夜的雅集直接催生了抗战期间重庆的“天风琴社”。他们的意图是,江上北望国破家亡,如果中国文化精髓消失,民族就很难在废墟上重建信心。1939年的天风琴社,以与古人截然不同的创社初衷,悲壮地登上了历史舞台。陪都政界和文化名流于右任、冯玉祥和后来国际学术界知名的荷兰汉文学家高罗佩都是天风琴社的成员,在当时成为重庆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抗战胜利后,流寓西南的名流们都一心准备回迁,琴社也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一些稀世古琴有的散落人间,有的被收回躺进了博物馆的文物库里,一“睡”就是数十年。直到在黄建华带领古琴爱好者积极推动下,使得古琴得到重新的修复,走出尘封与世人晤面。如今,天风古琴已申请为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黄建华看来,物质层面的修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神层面的唤醒,需要时时勤奏以唤起它们往昔的记忆。

古琴的艺术原则

一提到古琴,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把时光回放到千百年前。仿佛看见一位着一身青衫,略显消瘦的沧桑男子,他或许是一个经纶满腹的才子,也或许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总之,他是要携一把木质古琴,可能琴角已经开始有了裂痕,可能嘴边还挂着一抹不屑一切的风情,然后在山水之间默然一坐,无需说话,手臂游走,指尖一动,便是道不尽的绵绵言语。坡如是,李白如是,刘禹锡如是,等等。自古文人墨客似乎都离不开那一把并不华丽却能发出绕梁妙音的古琴。三千年的历史,从最先是作为祭祀的神器,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修身养性的方式,再到现在似乎渐渐的落寞无人问津,这一切都看在古琴爱好者黄建华的眼里。

身为公务员的黄建华和古琴结了姻缘是在2005年,他偶然结识了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的再传弟子金蔚先生,交谈之下,发现彼此对书画见解相契,甚至平时都有用文言写作的习惯,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后来出差去俄罗斯,途经北京特意拜访了金蔚,秉烛夜谈,之后就开始学古琴。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对艺术的追求,让黄建华如痴如迷。走进他的居室,宽敞的书房,硕大的画案,仿古书柜中挤满了各类画册、书帖。客厅一角整齐得摆放着一把古琴,谈笑之余,还抚琴一曲,让来访者好似春日闲散的午后置身于昔时时光。

黄建华一直认为,艺术有它的快乐原则。他极力想要推广古琴这门艺术,商业因素并不放在第一位。黄建华说:“只要古琴能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减缓压力,就是值得尝试的。”

不再是孤独的吟唱

黄建华重建天风古琴院也还是源于受到了一个刺激。

有一次他去听一位来渝的北大教授的讲座,讲座上,教授提出要恢复古代礼仪,即讲座之前请一个古琴师演奏一曲,这个要求让主办方略显尴尬,因为大家对古琴都知之甚少。“不肯承认重庆这个城市没文化,但又确实在这方面有欠缺,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重庆成立琴社推广古琴。”黄建华如是说。于是,在他及其琴友的努力下,“天风古琴院”终于在2008年于湖广会馆挂牌成立了。在成立的几年中,琴院的活动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除了经常在公园、茶楼和风景幽雅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把古琴带入了高校课堂。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其中有企业家、白领、公务员、艺术家、家庭主妇等各行人士。至此,古琴雅聚的传统在重庆中断半个世纪后,终于又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接续了。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