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动化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动化专业论文

第1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一.培养目标1

二.培养标准1

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知识1

2.2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专门工程技术知识2

2.3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3

2.4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

2.5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4

2.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

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12

一.基本能力要求12

二.培养方式13

三.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及说明14

3.1.课程设置基本框架14

3.2.课程设置框架说明15

四.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18

4.1.课程体系18

4.2.理论类课程设置18

4.3.实践类课程设置2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23

一.培养目标23

二.培养标准24

三.管理模式24

四.培养计划26

4.1实践教学计划26

4.2.企业联合培养环节课程内容介绍27

五.企业实习基地29

六.教师队伍建设30

6.1.校内专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培养30

6.2.企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分类30

6.3.企业教师聘用31

附件-企业实践内容相关文档模板3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报告3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指导教师总结3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管理规定3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任务书3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进度计划表3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文档37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报告39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标准

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求,紧密追踪前沿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工程设计类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和存疑的态度,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作风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机电复合型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知识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知识电工电子基础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素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电气传动机械制造自动化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1o'P)s,@*V#~6|0_+o.S/b3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2@fr8W4n:K.J#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邮件内部处理自动化搬运装卸机械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营业窗口电子化邮政自动化,邮政计算机网等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用科学方法,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技术,设计,开发,生产工艺,设备操作或维修领域的问题.参与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外语应用能力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

知识与

能力要求实现环节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1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1.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领域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具备工程相关的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等人文知识,

1.1.3具备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思想政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类,实践环节等1.2掌握系统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1.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数理知识,

1.2.2了解工程学基本理论,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掌握工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基础.

数学类,物理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导论,工程训练,实验环节等1.3掌握扎实的工程领域基本技能1.3.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1.3.2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3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3.4通过工程训练实习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技能.外语类,计算机类,科技文献检索,工程训练,电动自行车拆装及其它技能类,实验环节等1.4掌握坚实的大类专业基础知识1.4.1熟练掌握理论力学,电工电子基础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5掌握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1.5.1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电气传动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6掌握机械系统理论1.6.1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1o'P)s,@*V#~6|0_+o.S/b3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2@fr8W4n:K.J#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1熟悉机械工程应用背景,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1.1能够及时了解机械工程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改善机械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

2.1.2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或维修产品领域的问题.参与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2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2.2.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

2.2.2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制定工程项目的规划和预算,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和任务,有效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工作,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

2.2.3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2.2.4能够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工程文件的编纂,说明和阐释,并能够进行相关工程的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实习

课程实习

学科竞赛

科研训练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选修《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经济》2.3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1能够使用专业工程技术语言,与现场工作人员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并能从中汲取企业文化内涵,

2.3.2具备个人和社交的技巧,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2.3.3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能够很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实习环境中,

2.3.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

2.3.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外语应用能力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4.1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2.4.2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

2.4.3具有较强的能力.2.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5.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2.5.2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

2.5.3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2.5.4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2.5.5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遵守企业机密.专业实习

企业高管讲座

学习企业文化

第2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自动化专业英语;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07-02

一、引言

英语是国内外从事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人员的通用语言,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以控制类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为例,国际企业的自动化产品和设备的使用手册及说明书用英文编写,优秀的控制仿真软件、控制领域的研究论文、自动化专业国际经典教材、互联网上的自动化技术信息等多数资料也以英语作为写作语言。如此大量的自动化专业信息被非母语国家的理工科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知识[1]。因此,开设“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或有选择地开设其他双语教学课程成为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2]。合理地配置“自动化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的提高,而且更有助于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具有“一石二鸟”的人才培养效果。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为自动化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分两个学期教授,总课时量为64学时。目前,“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在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如下几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学习“自动化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学生学习的课堂积极性不高[3];(2)教师现有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主要以科技文章翻译和生词讲解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内容死板,以自动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英文原版教材节选的章节为主要学习内容,各教学内容之间彼此相对独立,教学效果等同于普通的“英文阅读理解”,无法形成对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宏观认识和专业认同感。鉴于以上自动化专业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课题组提出以“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为主线重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新思想,在统一的“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引入高等数学、电路、液压传动、信号系统、系统建模和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点,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强化各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在掌握“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大纲所要求的科技词汇和科技文献翻译能力的同时,对“动态系统理论”体系融会贯通,为进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动态系统理论”思想指导下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结合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科技文献阅读、研究论文写作以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体会,笔者深切认识到:“动态系统理论”是自动化课程的方法论核心。动态系统理论最初来源于经典力学中对于物体运动和动力过程进行数学描述的需要,美国数学家G.D.伯克霍夫发展了法国数学家H.庞加莱在天体力学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基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对动态系统的研究,使其应用从经典力学扩大到一般意义下的系统,并成为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那么什么是动态系统呢?动态系统是指按确定性规律随时间演化的系统。严格地讲,任何有记忆的系统都可被称为动态系统,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目前,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几乎所有工科专业,广泛开设被称为“系统动态”(System Dynamics)的英语教学课程,涵盖的内容包括: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电气、力学、机械、化学、生物过程的动态建模、微分方程的时间域和频域求解、控制理论基础知识、非线性系统理论基本知识、典型动态系统的仿真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控制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本质的理论核心,和由这一“系统动态”观点派生出的理论体系及其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从而加深对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开展以“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为指导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借鉴国外工科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经验,并顺应当前我国人才的培养模式向“厚基础宽口径”方向改革的趋势,课题组提出加强以“动态系统理论”思想为主线的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以深化自动化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结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本质和前沿动态,在增强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本专业知识应用的认同感。

我们在自动化本科双语教学过程中明确和强化“动态系统理论”教学这一主线,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建设。

(一)整合现有“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提升课程的教学内容至方法论水平,将其统一到“动态系统理论”这一宏观框架下。课题组尝试使用一种具有连贯内容的“系统动态”讲义来进行专业外语教学,这一新颖的形式在“自动化专业英语”的学时内讲述了“系统动态”课程,学生既学习了专业英文词汇、翻译技巧,又掌握了“动态系统理论”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获得了专业知识的提升。授课讲义以自编部分为主,同时参考“系统动态”方面的国际经典教材(如,Katsuhiko Ogata教授编写的《System Dynamics》)[4],吸收了这些经典教材中大量的有益内容,讲义涵盖动态系统理论的大多数内容,不求精,但求逻辑上的连贯性和理论体系上的系统性。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矩阵论、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等主干课程的核心内容统一到动态系统建模、分析、仿真这一完整框架中进行概括总结。

(二)改革了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安排学生就某一理论、观点、概念进行专题讨论(内容涉及:系统、信号、线性向量空间、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测性、鲁棒性等基本问题)。鼓励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发表形式,学生根据课前调查、研究,在课堂讨论中明确表明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观点。课下采取大作业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广泛介绍“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其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

重点结合系统生物学和飞行器控制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实例,来进行“系统动态理论”的讲授。科研实例的引入,帮助学生在掌握系统科学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的同时,还切实体会到本学科理论知识在其他各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本专业所学方法论的强大力量和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四、结语

本教学改革研究为促进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认识,提出在现有的自动化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以这一主线来改革课程内容安排和调整教学方法,帮助自动化专业学生构建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框架,加深对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采用双语或者英语教学方式来进行“系统动态”等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参考国际经典教材,编写了英文课件和讲义,不但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笔者希望,这种双语教学改革的“理念”能引起国内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重视,从而推动其他工科专业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使广大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于宗艳,王丽,孟娇茹.“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48-149

[2]王海泉,王东云,马薇.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11,(4):67-69.

第3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连续性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一次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原有的课程与教学传统,要求语文教师变革创造。而“语文课程内容的笼统,语文教材在‘确定性’方面的简陋”要求“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每一堂语文课都要对课程内容或教材进行这样或那样的阐释。”即语文教师要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呢?众多研究表明:成为反思型教师是其有效途径。

一、何谓反思型教师

反思型教师是针对技术型教师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师观。教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反思。

反思型教师不仅是教育实践者,也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反思型教师会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准,进行自我评价,并坚持不懈,从而进一步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成为反思型教师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量的实践表明,成为反思型教师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原因何在?接下来本文将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连续性原则两个方面探析其理论原因。

1.成为反思型教师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的必然趋势

从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有一个从群体被动专业化向个体主动专业化转变的过程。

语文课程开发和语文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已融为一个统一的过程,相应的,教师专业化也由“技术熟练者”即“技术型教师”转向“反思性实践者”即“反思型教师”。

2.反思型教师可以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连续性

我们倡导语文教师个体内在的主动专业发展,然而一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贯穿教师发展的一生。

首先,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看,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其次,从语文教师这一职业来说,职前师资培养的功效已经非常有限,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是在在职阶段获得的。

第三,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个学无止境的领域,想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不断学习、探究、实验、总结,接受终身教育。

可见,反思型语文教师所具备的反思能力和态度是语文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因此也是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成为反思型语文教师的实施策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反思型语文教师呢?首先要具备对自己教学方法、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那么,又该如何提升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呢?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的反思习惯和态度呢?主要依赖于以下三点:

1.要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对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就为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常规的语文教学往往依赖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并不能超越原有的教学传统,而反思型教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是因为他们注重的恰恰是对原有经验的批判性反思。

2.坚持写反思札记

坚持写反思札记有利于语文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所谓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断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3.参加观摩讨论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当其他教师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或质疑时,往往会使我们的思路更为开阔,激起我们更为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成长为一名反思型语文教师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然而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并不仅仅是靠教师个体的主动努力得以实现的,其阻挠因素还有很多,因此这就需要外部环境(尤其是学校环境)的支持和监督,建立一套教师评价体系,为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推动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最终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2).转引自:李海林.《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再认识.语文教学通讯,2005(Z2):10.

第4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实践 专业思维 专业方法

中国图书馆学

[分类号]G250

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困惑。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图书馆学界,还是置身于图书馆实践的业界,在专业研究中的积极进取精神毋庸置疑。同时,也不无遗憾地看到,相当部分研究论述只有纸面上的存在价值,在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不能形成科学的导引作用。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基础理论不足的背景,也有实践探索短暂的因素,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与实践中,比较大的问题是简单套用一般社会科学理论,过度依赖其他专业与学科的现有方法,使得图书馆活动在时新社会科学理论和高新科技应用的大潮中,迷失了自身的专业方向,放弃了自身的内在规律探索。图书馆实践也无可避免地处于“阵发性悸动”状态:昨天忙着搞“特色”,今天一起推“免费”,明天全面“社会化”?……在一波波的轰轰烈烈中,社会给予图书馆活动的发展资源一次次地大量耗费了,但活动成效大多只能停留在本系统的总结报告中,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有多少改观,则很少见到积极的反馈。

专业思维的缺失,是当代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学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专业思维缺失状况的改变,无需引进高深玄妙的理论,也不需要炫人眼目的理念,只需要专业工作者回到自身活动领域,以当代图书馆实践为依归展开专业研究,科学提炼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管理变革,系统归纳不同图书馆工作岗位的创新探索。当代中国图书馆活动管理和专业进步,需要以专业思维为科学前提,图书馆学的发展研究需要专业思维的回归。

1 图书馆研究中专业思维意识的缺失

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专业思维缺失由来已久。在20世纪50年代的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有学科的专业思维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挤压,社会科学领域的冲击相对更大一些,而先天薄弱的图书馆学所受影响自然更甚。前半个世纪的专业实践被全盘抹去,以前的专业教科书被彻底改写,图书馆社会文化活动成了不知所谓的“公共文化”构成,专业研究成为行政决策的文字阐释。当专业学术思维离开了社会分工规定专业实践领域,这门科学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如果说,老一代图书馆学人还能依凭惯性的专业意识,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坎坷前行,则部分当论家似乎已习惯于在流行政治术语中讨生活,全然没有了专业思维的意识。特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此类理论家,他们也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而获取了主流发言权。其结果是专业实践工作者对当代图书馆活动发展路向迷茫,专业研究活动的领域与目标被无限放大,众多专业论著呈空洞化,高深莫测的语词后面其实是一无所有。

1.1

专业活动定位的迷失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其专业工作内容都不能按照研究者的主观愿望去确定。专业活动的具体内容界定,首先取决于社会生活的客观实际需求,其次决定于专业工作者服务相关需求的实际能力。这样的社会需求与服务能力了解和把握,是一个随着专业实践而逐步深化的求索过程。

一方面,需要对专业活动领域的社会需求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够随时把握这类需求的动态变化,为此也就需要有一套把握社会需求的系统工作方法。在当代图书馆活动中,各种相关学科的专业方法借用甚为多见,但却很少真正进入本专业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服务社会需求的自身专业能力研究更为薄弱。任何一种具体社会需求都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产生或消亡,这类需求还经常伴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而变化或增长。因此,把握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尤为重要。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根据自身服务能力,明确服务社会需求的各种具体目标,它决定着不同时期专业工作的基本定位,也是专业研究需要随时回应实践的基本课题。

在当代图书馆学专业著述中,充斥着“满足社会公众的知识信息需求”一类豪言,似乎有了宏大的理念,加之从业人员的服务热情,就能够满足全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走向“知识公平”了。某些“研究”甚至把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局限,图书馆不同服务领域的界定等斥之为“歧视”。此类哗众取宠的言词,在当代环境中相对容易引起社会共鸣。其结果是近年来的专业研究中,对于不同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定位,阶段发展目标等研究几乎绝迹。在流行政治话语导向下,一些论述居然声言所有图书馆向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服务,荒诞到了无可理喻的程度。此类似是而非的流行理念,其本质是早就被社会历史淘汰的民粹主义臆想,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界居然得到热捧,只能是一种悲哀,给专业实践领域造成的困惑就无须多说了。

有趣的是,当专业实践显然无法达到“满足全社会需求”目标时,一些理论家又“转换”出了个“基本需求”的概念来搪塞。但是实践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公众和专业工作者还在继续追问,“基本需求”是什么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具体差异何在?语词游戏终究没有操作指导功用,而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与工作定位,没有人去关心研究才是发展困惑的关键所在。没有专业思维的前提,仅凭时尚理念导引,专业实践返回以往“运动模式”的陈旧轨道就是一种必然。

1.2 社会职能认识的虚幻

人类社会的文献资源集藏活动由来已久,现代图书馆活动模式的出现并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也有了数百年的历史。这一社会分工源于社会文献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只要有一点社会科学常识,就不难明白,文献专业集藏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源于这一社会分工的内在规定性,根本无须用一些不相干的高调言辞来证明。同时必须指出,文献集藏管理机构的社会服务,与宗教精神、普世价值等,原本没有必然联系。西方社会的文化优越论者出于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渗透和精神控制的需要,刻意把此类先行一步的社会设施和活动等,与、意识形态等纠合在一起,编造出一些动人的童话诱惑无知的追随者。缺乏对此类宣传的辨识能力,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专业职能意识虚幻化的原因之一。

当代社会似乎是无限增长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转变传统信息交流渠道的大众网络信息交互模式的出现等,迫使传统图书馆活动急迫地探寻自身的未来。而当代中国图书馆活动中专业思维的缺位,必然地影响着发展思考。

较早流行的“技术决定论”,试图在文献信息资源领域超越一般信息处理技术行业,抢占文献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地,获得数字文献资源领域的主动权。图书馆为此大量投入计算机信息处理装备,竭力推进集藏文献的资源数字化。但几年后发现,图书馆的数字化

文献在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上,远远落后于社会信息处理专业的产品水平和使用功效。这一反复也证明了,专业思维的丢失必然导致对客观的社会分工失去敬畏,试图依凭主动热情去实现超领域的发展,只能是脱离现实的空想。

其次是所谓“人文论”,把图书馆的职能简化为“服务”二字,宣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就是“服务”,“做好服务”是为了实现“人文关怀”。由此,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之类就成为主要问题。“人文论”从本质上逃离了当代图书馆行业面临的专业发展课题,因为它不用去思考数字时代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更不用去探索数字文献资源社会利用的效用提高等现实课题。事实上,“人文论”把当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展轻巧地推到普通图书馆员身上,自己则充当起“文明督察”角色,这是当代官僚学者的共同特色,其无视专业思维则是一种必然。

最玄妙者以公共知识分子形象示人,凡当代社会风行的词语或概念,都可以嫁接于图书馆学研究,依凭文字操弄能力,借助当前特定发展阶段中的民粹主义社会情绪,集合激进词汇编造出种种时尚的图书馆学课题。在这些居高临下、道貌岸然的滔滔话语中,当然不会有任何基于社会分工与能力基础的专业工作职能思考。它或许能使缺乏社会科学基础造诣者以及没有社会阅历的青年群体产生敬畏或崇拜。但对于科学工作者和普通图书馆员而言,近五六十年来反复演绎的理论庸俗化风气已经够令人厌烦了。

2

以专业思维导引专业方法研究与探索

当代中国图书馆活动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挑战,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文献、信息的载体变化问题,而且是社会信息交流方式的根本性变异。数字化环境中的信息交流,将在大众文化领域给文字类信息交流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声、光、动画等组合而成的新型信息传递模式,在社会信息交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诸多中老年人按照传统思维模式认真地批评青少年“浅阅读”,过分沉迷于“动漫世界”时,也许没有发现,对于当代“动漫文本”演示时所传递的信息,不仅是习惯文字阅读的中老年人,包括倚重文字交流的青年学者,也失去了理解和把握能力。新型信息传递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信息内容表现的某种不确定性。能否接收信息单元的全部内涵,并不完全取决于信息接受者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还要求接受者具备新型信息环境内逐步积累的个人领悟能力。

现在无法预料数字化信息资源在未来的社会交流中,最终会演变为何种模式。而对于把图书馆活动领域定义于社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则需要认真地去了解社会新型信息交流环境,在缺乏对外在环境实际把握的时候,豪言壮语没有意义。当各项具体研究在缺乏阶段性发展目标时,也就只能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专业的身后亦步亦趋了。

2.1 依托专业思维探索工作规律

在应对社会变革浪潮的过程中,当代图书馆专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努力适应外界的各种需求。但是在专业工作者笔下的相关论述中,普遍存在着实践归纳不足、理论提升空泛的弊端。一些图书馆创造性地实验了某种新的工作方法,并取得初步成效后撰写的论述,在介绍具体工作进程以后,大多随即转向社会政治领域去进行“理论提升”,相当一致地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知识公平”挂钩,似乎非如此不能体现自身经验的先进性。

图书馆的各种创新实践对于社会进步发生的影响与作用,原本不需要专业理论去证明,严格地说,这并非专业学术的任务。这一研究模式盛行所带来的现实问题是,当各个图书馆纷纷把自身的实践总结与提炼,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直接挂钩以后,专业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也就没有了活动空间。

典型如图书馆的社会大众文化服务课题。多年来,各地的图书馆,尤其是东部地区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珠三角地区先后有“佛山模式”、“深圳模式”和“东莞模式”等;长三角地区近三十年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伏,近年来“嘉兴模式”、“杭图经验”呼声甚高;天津地区的“延伸服务”,因总结交流时文化部的参与和操作,一跃成为全国图书馆服务普及的“标准用语”。

但各地图书馆员在参加了历年多次现场交流会以后,依然很困惑。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环境有着一定的差异,到兄弟图书馆听听看看感觉不错,联系本馆实际学着具体操作就问题多多了。一些相关研究将此类现象归之于图书馆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或管理智慧,这也是一种很不严肃的说词。少数人无法学,或许是能力问题,多数人学不了,就必须回过头来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了。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专业思维的缺位。基层图书馆管理者多半是因为缺乏理论准备,不懂得从专业活动角度去进行理论的提升,但此类工作更多地应该由专业研究人员来承担。专业学术研究人员决不应该停留于实践经验总结与社会发展原理一般衔接的层面,而是要对各个图书馆的创新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各种成功经验中的一般共性,进而总结出“延伸服务”的一般组织模式与管理方法等。同时,更要研究各地图书馆成功经验中的各自特性,追寻各地特性何以形成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内外部因素,才能为各地不同社会环境下,各个具体图书馆的服务发展,提供相应的有效工作方法参考。

失去专业思维前提的创新工作总结和交流,只能停留于思想动员层面,可以鼓舞人心,但不能真正形成推进事业健康发展的效用。专业学术研究工作者若没有专业思维意识,就等同于思想工作者了。不幸的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界此风颇盛,与社会大环境也有一定联系,所谓不看概念重理念,应该是专业思维空白的典型概括。

2.2 理论借鉴要注重原理把握而非语词搬运

学术研究中注意坚持专业思维,需要在社会科学一般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过程中,避免片面地将不同学科中语词层面的相关,当作不同社会领域活动原理的一致性,以致简单照搬类似语词,套用一般结论,代替了本专业活动特定规律的探索和专门方法的研究。

因为社会历史原因,当代生活中以一般政治社会理论替代专业活动领域原理研究的陋习根深蒂固,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刀切”、“一窝蜂”之类行为模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理论或思想根源。在当代世界和社会生活充满震荡的环境中,对社会流行理论需要抱有一定的警惕。这并非意味着对新理论或新观念的拒绝与排斥,而是要求我们在面对新理论、新观念的风行时,能够保持基本清醒的意识。

十年前,“知识经济”一词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风行世界,和之者众。图书馆学界因为文献集藏机构内的“丰富知识资源”而欣喜若狂,似乎看到了专业活动走向社会活动前列的光明前景。一时间,行业内各种刊物无不以此为理论依据,由此生产了无数篇论述“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论述。尽管图书馆收藏着大量不同学科、专业的文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其他学科对“知识经济”的态度。事实上,当时其他各

学科的基础研究,大多将本专业的未来描绘为新世纪福音。物理学家宣称新世纪将是“物理时代”,化学家坚称21世纪将是“化学世纪”,其他学科莫不如此,这大概才是真正的“职业精神”。惟有图书馆学紧紧贴着一般社会思潮,几乎完全没有了专业思维意识。

2005年初,“知识经济”概念的发源地――美国某权威咨询公司调查报告称,对新世纪头五年美国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带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对外贸易与旅游服务业,“知识经济”并无实际影响。至于报告没有指明的,就是“知识经济”乃计算机和网络生产厂商们的宣传伎俩。普通人是否上当在于个人的悟性,科研人员是否受骗的关键,则在于专业思维意识的强弱,这也许可以作为“职业精神”的检验标准之一。

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相对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借鉴,类似的问题普遍存在,无须一一列举。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就是看到、读到一些时新理念,或新鲜词语就急忙搬运过来,全然忘记必须先行追索一下,了解这些理念或概念得以产生的社会环境及其思想理论根源。简单化的概念搬运,对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专业活动的科学推进,会引发致命性的判断失误。

前文已经提到,现代公共图书馆活动以社会文献集藏管理为基本职责,这样的社会分工本身也包含了社会文化服务的基本义务。由于当代社会文献信息环境的变化,现代图书馆重新思考与探索自身的活动定位是必须的。但是,这种探索必须建立在自身专业工作探索的归纳与提炼上,而不能长期维持于其他学科现成理念的简单移植。

多年来,中国图书馆学已经习惯地把“知识(服务)交流”定义为专业活动领域和整体发展目标,并通过语词层面的大量推理来反复论证。建立在“知识观”上的图书馆学理论林林总总,其基本理论构架大体就是图书馆集藏了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内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信息,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图书馆服务,让这些知识在公众中得到充分的交流,籍此成为推进社会文明前进的力量。

从图书馆活动的单一视野观察,貌似有几分道理。但若把它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视野中审视,就显得十分突兀了。人类社会的知识交流从来不以单一形式实现,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判断与区分哪些活动是信息交流,哪些活动为知识交流,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即便压缩到社会的文化知识传承这一相对狭小领域,图书馆服务与学校教育在专业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若学校也把“知识服务”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那么图书馆与学校的本质差异将如何表述,两项专业活动的界限又如何划分?

同样,稍作严谨的思考,就不会把“知识”这一极其抽象的概念,作为一项专业活动的工作对象与发展目标。不妨仔细看看科学的“皇冠”――哲学或数学,也有着各自特定的知识领域或范畴。尽管当代社会中曾经有所谓“知识产业”的提法,但去仔细盘点这一产业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的内涵或是无所不包,或是不明所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临时性的指代用语。

3 简短归纳

社会各个活动领域中知识交流与服务,原本是一种生活常态。每一门科学活动的对象,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为基础。所谓基础研究,就是专业活动内在规律的探索,专业科学研究所提炼或抽象的内容,只能来自于专业实践活动本身,而非专业工作的对象。

第5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教学 研互动

近30年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它指从教育基本理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巧、教育实践与体验等诸方面提高。它包含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等内容的教师专业素养。纵观目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一般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对某一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极少,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则更少。本文从一般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出发,论述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概念的内涵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标准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其本质内涵和标准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之一: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结果。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教师自身素质与客观环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其内外两方面标准都必不可少。 

观点之二:必须从两个角度来界定教师专业化。一个角度是从专业出发,另一个角度则从个人入手。前者又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考察方式。静态论者参考专业特质学者的观点,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伦理、专业自主、专业成长。他们以此指标为参照系来评价教师职业是否达到了专业的水平,并提出达成教师专业化的措施。动态论者则把“专业化”看作某一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水平的过程。在此观点的支持者霍利(Hoyle,E.)看来,教师专业化必须具备两个标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从个人角度看,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职业社会化过程并不以进入这个职业作为结束点,也不在早期教师职业的任何一点上结束”。[1] 

观点之三: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组织发展”阶段,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此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二是“专业发展”阶段,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既要有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又要有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并且通过职前、职后培训的理智取向;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探究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同时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或途径,通过小组教师的相互合作,确定教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态取向。[2] 

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界定 

第6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第7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专业发展;学校文化

学校是专业文化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形式,学校教育发展的优劣是衡量一所学校专业水准的风向标。从文化的视角看,学校教育就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存在样式。因此,学校教育发展就是一种具体的文化专业发展。本文将从学校专业性的文化检视、学校专业发展必要的文化自信、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三个方面来阐述学校的专业发展。

一、学校专业性的文化检视

学校是文化传播和生产的场所,是承载专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有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专门化教育。这里的“专门化”其实就是指学校及其教育的“专业性”,同时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特性。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可以供给专门从事知识活动的人,才会导致知识群体的独立;只有当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人们通过一段时期的专门学习才能习得;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从事相应社会事务或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能胜任。在这样的情势下,独立形态的学校教育才应运而生。

第一,专业性的文化样式。学校教育是一种形式化或制度化的教育。在组织机构设置与制度安排上,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没有专门教育主管部门和机构,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系列学制安排和相应的制度设计。在场地设施上,学校教育需要建立基本的场所及硬件设施保障。这种形式上的重视程度,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水平。

第二,专业性的文化队伍。这一点是业内外共识度最高的。正是有了专业性水准的教师,学校教育才能因为专业人员的推动而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化及其水平是学校教育专业发展程度的“试金石”。因此,关注学校专业发展,一般意义上也就转换成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教师准人制度的设立,教师职前专业教育和职后专业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因此,很多中小学(幼儿园)也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那么,教师专业发展了,是不是学校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专业发展呢?其实不尽然。事实表明,一些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普遍很高,无论是教师的学历、职称,还是其敬业精神、工作成效等,但是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整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没跟上。

第三,专业性的特色文化。文化是历史的印迹。学校文化是一个组织与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象征。它具体演绎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师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和班级文化。真正强大的学校文化具有教育、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这些功能会让每一个置身学校文化氛围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校的文化认同,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如果说学校在形式上的“专业性”体现了学校的硬实力,那么学校在队伍和文化上的“专业性”就体现为学校的软实力。然而,队伍的专业性建设不单是学校的事情,其职前专业发展依赖于个体在专门机构的持续努力和培养。学校文化上的专业性主要靠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这是当前或者长期以来学校专业性发育不良的软肋。

二、学校专业发展必要的文化自信

在很多业内外人士轻视我们的教育,羡慕发达国家的教育时,其隐含的价值偏向体现出本土化教育价值的迷失和自卑。其根源牵扯到近百年来,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被动接受与适应所谓近代化、现代化标准,以及社会人心的躁动、迷茫与彷徨,最后导致盲从、跟风,乃至迷信。甚至机械地认为,应该抛弃传统,重建文化。在新世纪以来轰轰烈烈推动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持有这种观点和做派的人不乏少数,且酿成一种盲目崇外的风气。客观而论,不是借鉴或模仿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对国内教育指导没有价值,而是对自身教育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判断,一味否定,失去了起码的教育自信。这对于民族教育、本土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主要危害在于,我们的教育文化将导致“无根化”,在世界教育丛林中,将失去民族的色彩与尊严。

教育是文化的基本样式。文化以其历史的“绵延性”(自古而今的流传与发扬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和“共时性”(个性文化与集体文化的互动与共振)而不断展开和生动演绎,其中就包括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是与人关系极其紧密的文化类型。教育文化“绵延性”述说着教育的文化流传,包括在过去适宜的教育文化传统和延续至今不乏睿智的教育传统文化,这种教育文化传统烙上先人们对教育的合理化诉求和规律性认识。教育文化的“共时性”是对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等文化群落的积极回应。它一方面汲取时代文化的鲜活因子;另一方面反馈和影响时代文化,从而体现出教育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文化总是共生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同时以文化的包容性接纳外来教育文化。这种包容和接纳是文化自行发展的自觉行为,而不是盲目的自我否定。教育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内外优化,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发挥最佳的教育功能。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一直以来倡导尊师重教,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形成了诸如《学记》、《中庸》等世界早期教育经典。近代以来,从书院到新学,从陶行知到晏阳初等,无论从办学形式、办学内涵,都汇聚了一批又一批充满教育情怀的人。他们为之求索、耕耘,并获得了优异的成就。而今,在深化素质教育,拓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很多人反而显得底气不足、悲观失望或消极沉沦了。这就是一种对本土教育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由此导致推进学校专业发展乏力,学校教育成效低迷,难以赢得社会的基本尊重。

没有专业自尊,就难以形成专业自信,也就缺乏专业发展自觉。因此,需要我们重拾传统优秀教育文化,奠定我们对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自信。同时,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立足实际与中西结合的办法,优化我们的工作思路,形成我们的科学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增进专业能力,提高推进学校专业发展的觉悟,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专业发展。

三、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那么,基础教育学校的专业性问题,即学校专业发展应秉持怎样的文化标准、思路与具体途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确立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按照“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设置、学校规模)、建设用地标准(学校建设用地构成、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校舍建筑标准(校舍建筑构成、学校建筑标准、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装备条件标准(通用教育技术装备、专用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等细则加以具体规定。该标准主要确立了学校硬件型外延专业化标准,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软件型内涵专业化标准建设,只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所体现。而以现行《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为例,在项目A级指标中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占权重18%、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占权重32%、食堂和宿舍占权重10%、教师队伍占权重14%、教育管理和质量占权重26%。该标准在教育管理和质量软件型内涵专业化标准建设上有很大凸显,但是不够深入和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的专业标准体系。

确立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首先要确立标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学校专业标准体系的确立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出发,梳理出学校专业标准的基本维度,同时结合区域特色与个性化需求,形成适宜当地学校专业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然后,完善体系维度。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先要有形成构建体系的基本维度,再在各项维度中形成具体指标。这些指标体系就具体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

2.理清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思路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是促进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准则。基于此,学校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形成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技术路线,构筑起学校专业发展的道路。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落实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思路,即文化、课程、课堂。具体而言,就是理清学校文化,并整体规划,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贯穿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系统实施学校课程,生动演绎学校文化特色。由此,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统整、理念一体的学校发展格局,奠定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如图1所示。

在上述结构图中,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是学校的基本定位与发展总体方向,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宏观思路;《学校章程》及学校相关规划体现了学校全面系统的专业发展构想,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中观思路,如学校文化的整体规划涉及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是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操作与落实,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微观思路。由此,总体构成为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文化思路。

3.寻求学校专业发展的主要文化途径

根据优质学校或说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校发展经验,以及笔者对诸多学校专业发展的正反案例的分析与提炼来看,学校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加强校长为首的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校长,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否则学校专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很难打开。教育部在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校长应该具有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个方面的基本专业发展标准。但就现实的情况而言,能够全面有效达成以上基本专业发展标准的校长比例并不太高。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要求,是推动与落实学校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需要持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另外,还要根据个体差异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使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成长为具有丰富教育实践、教育经验和具有一定基础的教育思想认识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同时,要重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与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同步并进。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同伴互动和合作精神,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既可以带动教师所在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又可以通过专业对话充分发挥团队内部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和相互欣赏的作用,进而增强学校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聘请学术顾问或建立专家咨询常规机制。学校的长足发展需要智慧与理论引领,因此有必要“请进”相关专家进行专业服务。同时,建立一定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专家的理论智慧为学校把脉和引领方向。另外,我们更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和高校的合作。高校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相比中小学来说更具有文化高度,能够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学术引领,这正是中小学在学校专业发展中最为欠缺的。而中小学反过来又可以作为高校的学术实践基地,将高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小学进行实践和应用,进而丰富高校的学术、理论研究。同时,高校相比中小学而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美誉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于中小学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促进中小学的高位发展。

再次,与优质学校结对借力。目前,倡导学校教育的开放就是提倡学校要“走出去”整合资源,通过友好学校结对、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实现学校教育多元优势互补,在相互借鉴中扬长补短,不断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特别是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名校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由于名校的品牌、管理、师资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的输出,使得原本发展较为落后的薄弱学校、新建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托并整合名校资源,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最后,通过“管评办”分离的机制促进学校长效专业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形成的“管评办”统筹的方式导致“裁判与运动员”身份同一,极大地不利于专业化办学。学校常常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怎么考核就怎么办学,甚至有些教育主管部门还在沿用数年前的考核办法,考核的实效性,存在的弊端也未及时进行调整。这就造成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考核而办学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这就使学校的创新较少,办学特色也无法得以凸显,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很大,想要办出“一校一景、一校一品”的有个性的学校难度较大。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要专业化,要进一步放手学校专业化办学。同时,要让社会专业教育评估机构介入对学校教育的专业评估,并通过评估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进行抉择调整和优化制度设计,用考核来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专业化发展,而不是制约学校的发展。

第8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业化;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18-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科学界定之前,我们首先应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那就是何谓“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它是一个标准,一种共识,也是一项事业。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主要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师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1]简而言之,“教师专业化”侧重于整个教师队伍,是一个理性化的状态,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侧重于教师个体,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在学界极力倡导“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否则光有目标而没有具体的践行,那么“教师专业化”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树立专业信念,遵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实施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既包括学科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功底),又包括教育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内涵的发展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对它的真正理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地体会和感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专业信念的坚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信念表现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广泛认可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自觉的理性投入教育事业,自主自为地追求专业素质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正走入大学生的头脑。因此,本专业价值的认可与赞同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

2.专业素养的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态度、专业情感、专业道德、专业形象等外在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职业态度――敬业、乐业、勤业;高雅的生活情趣――求真、求善、求美;高尚的道德情操――合作共事、团结协作、和谐共处;优秀的形象人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专业知识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职业特殊要求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它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深化学科知识,即解决“教什么”问题的本体性知识。二是精通教育知识,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条件性知识。三是加载相关知识。为了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势必要加载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四是总结实践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相关知识这三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加以整合,即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最终内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4.专业技能的掌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的“教书匠”形象,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重点加强对理论问题和社会实践的科学研究,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去努力解答当今社会提出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5.专业自主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指在其专业领域里依靠专业智慧,根据专业判断,执行专业任务,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自主确定其行为范式及实施策略。专业自主的实现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地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应得以充分彰显,不仅要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让他们拥有相当的自,而且要在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中让他们也拥有一定的自。只有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自,他们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掘,社会地位才能得到充分认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将四年制本科的7门政治理论课调整为4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体系由于科目变动、门数减少,课时压缩,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广博的专业化知识;二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娴熟的专业化技能;三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良好的专业化素质。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底气,即复合的知识结构、流畅的语言表达、娴熟的媒体操作;要有鲜活的专业灵气,即深刻的思维品质、灵活的教学艺术、机智的应变能力;要有和谐的专业人气,即民主的教学思想、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生活体验。由此可见,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加成熟,他们不仅渴求知识的欲望增强,而且显现出强烈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较低的识别力与强烈的求知欲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2]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强烈需要与心理特征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全面、更标准、更专业的咨询与向导。由此可见,只有努力建设一只精明强干、学有专长、有专业依托的专家型、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要求

目前社会一些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政治宣传的工具,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程度不高。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而通过专业地位的提高,求得其社会地位的改善。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如果不强调其工作需要独特的、系统的、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劳动的社会价值。如果不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即不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就不能充分体现其工作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化发展,包括建立与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专门的教育培训制度、专门的考核认证体系、专门的工作标准与职业伦理体系,发展属于自己职业群体的专业团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社会地位问题,也才能保证持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服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国家政策导向,优化专业环境

首先,行政部门要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环境。只有在一种由国家支持、社会信任、民众认可的人文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会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和专业来做,从而形成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宣传部门要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力度。要注重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价值性、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从而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平台。一方面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心本职工作,逐步向“职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出路,支持他们走上其他社会工作岗位,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中观层面:学校科学管理,提升专业地位

首先,高校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进行科学规划。要把行政力量与学术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投入、机构建制、人员配备等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做出明文规定;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规划等方面则可以通过学术力量来规范。

其次,高校应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共同体。该共同体应以高等院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相互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的组建可以进一步地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专业知识的拓展。

再次,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到位,并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地位得以充分彰显。

3.微观层面:教师积极进取,搭建专业阶梯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持续学习理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把学习贯穿终身,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自觉追求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增加学习的“长度”,努力拓展学习的“宽度”,不断提升学习的“高度”,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反思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有反思的意识,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反思的真谛在于要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研究上要做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强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使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第9篇: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下面仅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以及参与发表点个人看法。

一、群众文化理论建设应该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益建设服务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群众文化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和地方各级文化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对这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和阐释还很不够,很多课题还没有列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野。而且,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群众文化理论刊物,仅有的几家报刊也很难发现有关理论文章。任何一项实践都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前进而取得成绩,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前行,因此,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目前,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全国群众文化论文评奖"活动坚持数载,"群星奖"也曾设立过“群众文化科研成果”评奖,架设了“出人才、出理论”的桥梁,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高端的研究课题,还可采取申报研究课题的方法,由文化部支持、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办,地方各级群众文化学会、群艺馆、文化馆立项申报或联合申报。另外,在行业规范、标准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定等专业化建设方面都应是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群众文化队伍应提高层次

人是发展群文事业的关键。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如借鉴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的经验,由相关学校承办,面向群众文化以及文博、图书馆系统的优秀青年专业人员举办长期性的文化管理研究生班。另外,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保证。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农村文化管理机制。上级文化部门要把为农村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帮助农村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业务交流。建立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结对子,继续大力开展“三下乡”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三、社会参与方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