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国语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国语学习材料

第1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材料特性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材料特性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学习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与国际接轨。我院的双语教学对象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刚刚进入大二专业课程学习时就开设了本课程。

此时的学生还没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英语基础不牢,对材料的了解和认识明显不足,因此,我们确定的材料特性双语教学目标是:(1)提高学生对材料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2)夯实材料专业的外语基础,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的开设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教学设计,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寓教于课堂讲授、动手实验及网络课堂学习。

2 双语教学的实践

本次材料特性双语教学是我院对材料学科双语教学的首次尝试,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初步实践。

2.1 教材的设计

双语教学中,语言是依托载体,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的构架和灵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国际化趋势,我们通过国际交流学院了解国外大学的教材,将国内已有的教学内容与国外前沿进展的教学内容衔接,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辅导教材互为补充。

我们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为第一教材,同时遴选一至二本国内优秀教材,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教师结合自己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情况,讲解时依托英文原版,中文为辅,配合专业术语及专业文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为了体现双语教学的先进性,教师在每周的答疑环节中,介绍英文期刊中材料研究进展,将材料领域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教学内容,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我们的双语教学力求实效,针对学生层次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开发了中英文对照课件,教学内容全面,通过幻灯片、动画、工程照片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材料结构模型、微观图片等。教学别对材料结构等内容加入实体模型,直观效果强,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容量。

此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全套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复习或深入,并将网络学习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督促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

2.3 引入导学模式及优化学习方法

导学模式是指正式教学前,教师主导导向作用,指导学生先前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英文基础及知识积累都不同。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

我们将导学过程安排在预习阶段,重点扫除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障碍,详细讲解专业词汇,指导学生学会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明确双语学习的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效果。

2.4 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开展实验课外,积极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我院机械及材料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在双语教学团队的帮助下,教师帮助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并将所学的材料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 结语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我院目前刚开始对大二的学生进行材料特性双语教学,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学习和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借助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目前,我院材料特性的双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3.1 双语覆盖率不高

由于师资条件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没有实现全英语教学。而双语教学中外语覆盖率程度是体现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上课时,会有畏难情绪,用两种语言同时讲授时,部分学生会主动回避英语内容,致使对英语部分的内容掌握不全。因此,中英混杂型的教学只能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或过渡阶段,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最终达到教学要求全英语环境的教学要求。

3.2 开课时机适当推后

Marsh 等研究者在上世纪90年代对香港中学生双语教学进行的一次大型实验研究发现,由于英语水平有限,香港中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英语为教学语言),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因而无法应付学科的复杂,无法吃透课文的内容,使其非语言类学科的课程受到了教学语言的负面影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建议将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放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或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在具备一定英语水平时,较轻松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在一定积累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材料特性,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3 拓展多渠道的交流和实践

国际交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随着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交流,如讲座和暑期的实践活动。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提供国外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这些活动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对双语教学起到循序渐进的推动作用。另外,在高校教师出国研修时,除科研交流外,设法引入对教学改革的学习和交流,使双语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提高,能在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做好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内容分析;学习方法

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编写背景及其目标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一直没有供学习者使用的全国统编英语教材,广大自考生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他们特点的英语教材。有鉴于此,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5月举行会议,讨论了各省市公共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考试情况。会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决定修订公共英语考试大纲和新的教材进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而编写的,供各个专业的学习者使用的全国材。

《教程》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做到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译汉能力和初步的听、说、写及译的能力,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内容分析

1.语音

大纲要求能拼读国际音标和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在考试中,虽然不考语音题,但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却是学好《教程》的基础。

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要求发音准确,不要求英国音还是美国音的区别,不要求读或说的流畅动听,但会读会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学习将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习成绩也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学习者在语音学习方面应该做到会读单词和课文,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按照教学大纲,从朗读课文入手,将语音放在课文学习中提高。

2.词汇

《教程》分上、下两册,上册25单元,下册 15单元。全书共有生词2343个( 上册1428个,下册915个) ,加上中学学过的单词 1600个,共计3943个英语单词,每课都有分课词汇表,书的最后还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

对于单词,要求能流利地读出并说出词的语法特征(词类和形态变化),而且要能说出汉语词义,对比较常用的词要能英汉互译,拼写正确并记住固定搭配。此外,还要了解基本的构词规则,记住常用前缀、后缀的意义并能根据他们猜测词性和词义。所以,应该认真学习课文,把单词的记忆放在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中,还应该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基本词汇和常用词组,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里都有一部分是词汇练习,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3.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语法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 而且也有助于说与写能力的提高。该教材共有语法点25个(上册20个,下册5个),语法体系的编排全面清晰透彻, 从词类和句子成分、基本句型一直讲到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大致覆盖了英语的所有基本语法,每一个例句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难易程度适中, 便于老师有条理,有重点的讲解,学习者也容易掌握、理解。

4.阅读

《教程》的阅读材料分为A篇(Text A)和B篇(Text B)。上册的阅读材料共29519词,下册的阅读材料共22509词,合计共52028词。B篇阅读材料一般比A篇阅读材料长些,但难度稍低。另外,两种阅读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对A篇阅读材料要有一定的主动掌握,而对B篇阅读材料则只要求理解。

《教程》的阅读材料基本符合大纲的要求。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阅读技能,能读懂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一般性材料。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阅读速度要达到70词/分钟,理解正确率在70%以上。

5.翻译

大纲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将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材料译成汉语,译文正确通顺,同时能把结构不太复杂的句子译成英语。下册教材简要介绍了英译汉的一些基本技巧,共5讲。主要介绍了一些翻译时采用的语言处理方法和一些翻译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解决翻译问题。

三、《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学习方法

1.应该处理好课本上下册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程》的考试内容覆盖上下两本书,在学习中不可偏废。上册更偏重于基础语法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下册则更偏重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检验,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教程》的考试要求,没有偏重哪一本之说。所谓上册和下册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只有大致的难度之分。

2.应该处理好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门公共课,其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检验学习好坏的标准是应用能力。自学者不能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书面理解。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尤其是针对考试的综合性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限于篇幅,在此不便展开论述。

3.应该处理好学业考试和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问题

水平考试按照设定的标准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能力,从而决定其是否适应将来某一任务,不管他们从前学过没有或学了多少,也不考虑是如何学的,其命题不以某一教材为依据。和《教程》对等的水平考试是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3 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学业课的学习和考试都是围绕着课本进行的,它是用来考察学习者完成某一教学大纲或教材的情况,因此考试命题都是以教学大纲或教材为依据的。《教程》课程考试也基本上属于学业考试。具体说来,占卷面总分一半的试题所用的句子是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子编写的。其余的试题所用句子虽然不是引自教材,但他们的选择也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范围进行的。因此,《教程》的学习和准备工作应始终围绕教材进行,认真学习一遍教材,通过考试则不会成很大问题。相反,总是离开教材搞复习资料,搞所谓突击复习,则往往事倍功半。但是,由于学习者基础水平差,所以,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套精心准备的辅导材料并进行认真的练习是通过考试必不或缺的。

4.应该处理好自学与社会助学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除非基础很好,否则完全靠自学要通过考试是比较难的。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选择一家良好的社会助学机构,选择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学好《教程》并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但是学习者自己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本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相比较而言,《教程》要比其它课程难于通过。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相对地集中精力和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突击仗、歼灭仗。

《教程》是一套编写比较成功、具有特色的英语教材。本教材选材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语法讲解系统且深人浅出,倍受英语学习者欢迎。学习者只有在了解教材编写背景和目标,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有效的利用本教材,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一)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第3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ESP教材建设;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ESP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教材研究与教材理论指导。教材建设作为一门学科或学问,远非通常理解的教科书或课本那样简单。国外对外语教材研究十分重视,德语中出现了“教材研究”和“教材理论”两个专有词汇,英国的Luton University很早就创办了“第二语言教材建设学”学科硕士点,并于1993年成立了国际性学术组织“教材发展协会”。(莫再树,2003)在我国,ESP教材编写者在教材建设方面几乎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没有相关研究和理论指导编写的教材质量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材选用过于盲目随意。国家教委没有组织各系统、各专业统一编写教材,基本上各校以选编或自行编写为主。有的全盘采用英文原版教材,难度大大超过学生已有语言与专业水平,阻碍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有的是国外专业书的片段拼凑,而绝大多数则是独立或联合编写的杂乱无章的教材,无法与相关领域国际最前沿信息知识接轨。任何ESP课程的设计都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而在我国,ESP需求分析对绝大多数课程设计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样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教材难易度控制不当。由于有些ESP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通常盲目照搬原版专业书籍中的部分篇章,读起来晦涩难懂,专业术语也没有相应的注释,难度大大超出了学生专业知识范围,未能体现教材循序渐进、难度递增的原则;还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是普通英语和专业词汇的叠加,学生除了学到一些专业词汇外,一无所获。究其原因,不外乎ESP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作为ESP课程主体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Krashen(1982)对教学材料难易度的看法是: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四)缺乏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必须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ESP教学评价机制。ESP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大部分ESP任课教师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对课程相应的考试和考核,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ESP课程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无疑十分重要。

二、ESP教材建设改进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的、重点与内容。教学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着眼于知识面广、学有专长、强调培养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利用目的语作为载体来完成专业信息的交流或与专业相关的资讯活动;教学内容与特定的专业、职业有关,以专业知识的基本结构为框架,以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平台,以科技、经济、法律等多元信息为承载内容。

(二)从“需要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设计。“需要分析”是进行ESP教学首要、基础的步骤,是寻求“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过程。以“需要分析”为基础选择教材可以减少教材选用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在评估基础上选用教材。教材评估按照时间划分有用前评估、用中评估和用后评估。用前评估的目的是将教科书与学习者目标、背景、信息等相结合,针对相应群体分析评估教材优缺点,选择适合学习者的相关教材,这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筛选过程。在此之前,应完成语境分析和学习者需求调查,这是教材评估的首要任务。接下来可以选择教材中几个单元进行仔细分析,验证所选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用中评估和用后评估通常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学生、教师以及有相关需求的潜在教材使用者。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容选择指该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提出的总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材设计和编排是否符合当前具体的教学目标、师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2)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编排的先后次序应科学合理,符合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教材内容应具有启发性、多样性、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灵活性和时代性;(3)教材内容展示:教材内容展示除考察教材的媒介形式和版面设计的外观印象外,还考察温习材料、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配置是否合理等。

教材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教材进行不断地评估,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才能提高教材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四)材料要有真实性。要选用真实的交际材料,采用实用语篇,即把真实材料放在一个特定的专业语篇环境中,表现特定语篇环境中的语用关系。众所周知,学习者接触的真实语言越多,掌握语言的能力越强。在英语非本族语的情况下,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下听、说英语,地道的语料能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接触目的语。对符合需求的教材,还应进一步分析其“真实性”含量,确定是否“在目标方面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在选材方面具有真实的交际内容,在练习方面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真实的交际任务”。

选择地道的语料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和社会以及学习者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材料进行教学有很多好处: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满足他们从另一种语言视角看待身边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抱有好感,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富有成效。

应当注意的是,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不宜太难,应具有通用性、恰当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语体上应尽量接近实际交际语言,在呈现方式与练习形式上体现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注意与教学法可操作性相衔接等。

(五)充分发挥语料库功能。语料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大量口语、书面语或两者兼顾的一种语言或该语言某范围内一部分有代表性样本的集合,其功能有统计词汇频率和词汇意义使用频率、提供词汇使用语境信息、提供语法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信息等。语料库既可作为教材的语料源泉,又可作为教材的检验手段。ESP教材编写者为教材选编的语言素材要真实、地道,符合学习者周围的现实生活、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要满足这些要求,计算机语料库能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语料库调查获得的语言输入,可以使学习者学到更贴近现实、更有实用价值的语言用法,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料库的功能。

(六)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学习的调味品,可避免单调的重复,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多样性包括:课文、录音、录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多样性;陈述者、采访者、谈判者、评论者等角色的多样性;听、说、读、写、译技巧的多样性;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科学技术等主题内容的多样性;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对话、独白等文体的多样性;准确度、流利度、语音语调、篇章结构等焦点的多样性;练习形式和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七)借助图片增添信息,促进理解。配有图片的文字材料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文字材料,因为图片能给人以除实物以外最为直观的感知印象,这一直观的感知印象能大大加速人脑新图式的建立和对已有图式的增添和修改。在教材中给难度较大的文字材料配上相关插图或照片,一方面可以将学习者未能正确解读的材料内容大意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迅速激活大脑中已有图式,加速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促进理解;另一方面配有精美图片的文字材料更具吸引力,能增加学习者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缓解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帮助理解。国外ESP材料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字材料配备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图片,这些视觉提示使得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变得神秘,富有诱惑力,吸引着学习者深入其中探个究竟,对加深理解颇有帮助。

(八)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人类的认知是有规律的,即由简单到复杂,这应该说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总是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并沿着认知发展的轨道认识世界,完善与发展自我。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法则安排教材内容,循序渐进。

(九)通过测试了解学习情况,评价教学质量。测试作为ESP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材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测试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测试对学生来说是再学习的过程,可以借此总结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教师来说,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ESP课程测试主要有三种:分班测试、学业成就测试和水平(熟练水平)测试。水平测试以检查应试者的英语熟练程度是否达到进行某种活动应有的要求为目的,比较适合ESP课程的特点。由于测试参照标准直接影响测试效度,在制定参照标准时要做到客观、全面、合理。

三、结语

在对教材建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教材建设的改进策略,为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外语界,2003.4.

[2]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第4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近年来,不少国家尤其是泰国在中小学设立汉语课,使之成为正规的课程,对中小学汉语课程的师资和教材需求大增。要编写优质的儿童汉语教材,必须深入了解外国学校课堂学与教的需求,可是范围太大,我们选取泰国作为目的国家,笔者所在教学学校作为目的学校,所教学生作为对象,分析其教材优劣,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泰国玛丽威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需求分析

学习者需求是课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依据。要探讨适合玛丽威学校对儿童汉语教材编写严重,首先要研究这个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1.1 针对学习者特点编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玛丽威学校幼儿园学生年龄在3-5岁。他们有着儿童学习者的一半特性,可塑性高、活动能力强,但分析能力和注意力非常弱,缺少耐心,兴趣不会持久。每班人数35人,于语言教学来说相对较多,不好管理,幼儿园小班课堂没有桌椅板凳,可随时走动,但中班和大班的学生在课堂的活动空间较小,座位固定,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上课的表现情况,学生较喜欢活动性强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喜欢跟读。虽然每个年级都有教材,但难度太大,学生和教师均不使用。根据学校高层领导的理念――“使学生能用汉语进行简单地交际”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是最重要的汉语教学目标。课程实际应配合这个取向,以交际为主,着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汉语的教与学都处于不利的环境

在玛丽威学校的汉语学习者身处的并非目的语环境,而且学校也不是只进行汉语这一种外语的教学,英语的教学更成熟,学生英语水平也较高,学校以泰语和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在日常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都是不利的,只能靠汉语课堂的环境促进汉语的学习;而课堂的语料与生活上运用的真实语言有一段距离。在学校教学中,学生要接触三种语言的学习,学校因此要设立不同语言的教学目标,这种复杂性增加了汉语课堂教学的难度,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收到了局限。

1.3需针对老师面对的问题做出支援

幼儿学习汉语的动机不强,教师充当了重要的引导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生活上缺乏汉语环境,教师要尽量多地创造汉语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由于汉语教师缺乏,每个汉语教师每周要上二十节课左右,工作量大,希望汉语教师们能有更多支援。

1.4教材需配合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要求

调查显示,教师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教材未能配合学校课程要求和学生程度。此学校选取自编教材《汉语乐园》作为其主要教材,把图片和汉语词语相结合,虽较常用,但未配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而是较为独立地由汉语教师自行商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教材编写者应积极考虑学校的发展需求,向教师提供针对口语课程而编写的汉语教材。

二、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想编出一本适合儿童的对外汉语教材,要求编者不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对汉语有深入地研究,还要具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还要了解汉语文化,并且在编写过程中严格地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2.1针对性

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在玛丽威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年龄一般在3-5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善于模仿,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个究竟,比较好问,喜欢通过动手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律能力较弱。所以,教材在每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的内容、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都应针对泰国儿童学习汉语的特点来进行编写。

2.2实用性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从学习者需求出发,语言材料尽量真实,有利于学习者开展交际活动。在此学校,对幼儿园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说简单日常的汉语对话,且对汉语感兴趣。由于书写方面要求学生不写汉字,只注重口语,那么教材偏重口语教材。所以,以泰国幼儿作为教学对象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语言材料,应尽量满足其交际需要,语言材料尽量真实自然并且与其文化紧密结合。

2.3科学性

语言材料要尽量规范,注释要准确,教材的内容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在翻阅现在所用教材后,笔者发现其中许多错字,没有对话形式的图片,不适合口语教学,也不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教材还有许多改进的方面。

所以说语言要规范,顺序要合理。尤其要注意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要避免出现方言词和方言句式,文化知识的注解也要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在语料的安排、题材的选择以及语言技能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4趣味性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丰富、生动、不死板、能吸引学习者,让学习者产生兴趣。趣味性是儿童对外汉语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无论是教材的形式还是内容,都要做到多样化,适当穿插小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内容,吸引儿童的注意。同时,教材的版式、插图、颜色等方面要丰富且富于美感。但要与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不能单纯为了教材的趣味性而牺牲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样的教材活泼有余而严谨不足。

2.5系统性

教材在言语技能方面的安排要平衡;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各部分分工要明确,初中高级教材要衔接,形成系列的立体教材。在笔者调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从小班到大班的教材相差不大,而且每个年级的汉语课内容都是相似的,水平不够衔接。

所以,要求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包括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要相对平衡,教材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均要配套,难易程度从入门到高级教材要衔接得当。

三、结语

儿童对外汉语教材在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儿童对外汉语教材不仅要符合一般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还应在课文的内容、语言材料的选择、知识点的实用程度、教材的趣味程度等方面能够做到更加符合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熟知汉语的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更要深谙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护行业 英语教材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59-03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9年10月试行)规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和评审体系应该贯彻“面向社会,针对岗位,辅助主修,强化应用”的方针,要分类指导,体现特色,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虽然适度强化行业英语教学也是多数学生的共同愿望,但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后发现,实际教学过程对此所做的努力则明显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占41%,其中,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依次是37%,41%,45%)至今都没有开设行业英语课程;有些院校即便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也往往存在着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合理过渡与衔接问题(刘黛琳,2009)。

笔者所在学校这一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根据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存在的就业压力,通过英语课程学习,既要使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为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又要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英语水平考试,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 A/B级)和高级职业英语证书考试,甚至是超越大纲要求、但社会认可度高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4/6)。另一方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和评审体系应该贯彻“面向社会,针对岗位,辅助主修,强化应用”的方针,要分类指导,体现特色,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上,既要注重校内实训,也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采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网上教学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基础+行业”的英语教学模式,即“3个学期的基础(公共)英语+1个学期的行业英语”。然而,我院各专业的英语课程只开设两个学期,共136学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只能完成两册公共英语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基础+行业”四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院自2009年起一直在探索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结合的有效途径,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比如,在第三学期开设《医护英语》公选课。但第二学年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普遍较紧,且作为公选课,覆盖面和学生的重视度都不够,孤立地学习行业英语,收效甚微。此外,我们在教学中尝试拓展教学内容,如学习公司架构时布置学生利用到医院见习的机会绘制医院的英文科室结构图;在口语、词汇或语法教学中,尽量选择与医学相关的例子。但是这种由语言教师选取的例子主观性、随意性强,未必具有真实行业的代表性,同时也无法确定例证的量和度。

为解决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基础和行业的衔接问题,笔者自建了公共英语教材《高级职业英语》语料库和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以期通过两个语料库进行词汇、话题分布、语法分布研究,找到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结合点,探讨基于语料库手段如何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最核心的知识合理、有效地结合,使学生通过两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既能打下一定语言基础,通过相应英语水平考试,帮助就业;又能满足其未来职业对外语应用能力的实际要求,充分体现“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接轨,基础课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为卫生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教材语料库发展现状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立了一批英语教材语料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主持建设的300万词次的、以国内外初、中级英语教材为主体的大型EFL教材语料库(含110多套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英语教材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同类享有较好声誉的或者是独具特色的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郑树棠教授等研制开发,规模达到150万字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语料库,以及广东中医药大学薛学彦老师建立的COLEN语料库(包含《21st Century College English》、《college English》、《Complete New College》、《New College English》四套教材。)等。

在国内外通过语料库来研究教材逐渐形成一种新趋势,其中包括探讨英语教材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基础性和典型性;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排序以及练习指令语的分析来揭示教材隐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参看何安平、郑旺全,2009)。王战旗、吴欣(2008)运用英语教材语料库对小学教材进行词汇分析。谢家成(2010)利用语料库方法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调查国内中学英语教材对“大纲词汇”和“基本词汇”的覆盖情况和对常用语义与典型范式的呈现情况,调查展示了教材词汇评估的多维度框架及语料库工具、方法和实证资源对教材词汇的选择、呈现和评估的重要价值。冯一晗(2010)通过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和相关软件的编制,利用大学英语语料库对所选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出教材中有关的量化数据,尤其是对词汇的分析,给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何安平等(2009)对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如:听读内容、语言知识呈现等)和教学设计(如:各种学知识、练技能的活动)这两个方面做质和量的分析,并由此推导教材所显现的或隐含的各种教育教学理念。

虽然目前运用语料库手段对教材的词汇、常用语义、典型范式及教育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均有关注,但大多数是基于建设较为成熟的中、小学或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而进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语料库建设相对滞后,卫生类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对卫生类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研究很有意义,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2 教材语料库的建设目的、设计思路、构成和应用

(1)语料库建设目的。

建设这一语料库的主要目的有三个考虑。首先,弥补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建设的不足。近三十年来国际上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迅速,建立了多个英语教材语料库,主要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英语教材及部分基于某个语域或专业学科的英语教材语料库,高职高专卫生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非常少,有待于丰富。

其次,通过建设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再结合笔者早期建设的公共英语教材《高级职业英语》语料库,通过两个语料库进行词汇、话题分布、语法分布研究,找到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结合点,探讨基于语料库手段如何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最核心的知识合理、有效地结合,使卫生类职业院校极为有限的英语教学课时得到最有效利用。

再次,以教材语料库收集、整理教材语言素材并赋予适当标注,使研究者更充分地观察和分析教材,做出更为客观的教材评估;同时利用语料库和相关检索工具,更好地满足教、学所需,使教材的使用更为灵活和科学,有利于DDL(data driven learning)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2)语料库的设计思路。

语料库的总体设计或研制方案,是决定今后语料库研究和应用的关键。如何选材,如何架构,都决定了语料库的后续发展,甚至决定了能获取什么样的研究成果(Sinclair,1991:13)。笔者首先对语料库的规模、用途等进行了整体设计。总体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目的:应用于教材评估、教学研究、DDL学习模式构建。

②语料库规模: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初期收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医护英语》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标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之《医护英语》两套教材,上述两套教材为我院开设选修课的参考教材。待时间和人员充足时再收录其他教材。

③语言类型:作为建库第一阶段,主要考虑英文文本,语料存储格式为后缀“.txt”的纯文本文件。为满足DDL学习模式的需要,另外建设一个包括:阅读材料、翻译练习、语法归纳和练习汉语译文的部分双语子库,为老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后复习提供帮助,也为进一步利用该语料库,如建立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做准备。

④取样和先导分析: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医护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进行先导分析,确定了文本采集的方法、内容、存储格式、篇头(Header)标注样式等。

⑤标注加工:首先做到教材各部分语料经系统的整理,可链接检索,以方便各种研究上的需要;其次是初步的词性标注,并预留今后在句法、语义等层面上深加工的余地。

(3)语料库的构成。

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包括4个子库,分别是:外研-医护英语库,29090词次、收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医护英语》教材词汇、课文及练习等;外研-语法库,收录上述教材中每单元归纳的语法内容和相应练习,因含有中英文,以word文本记录,约20000字,48100字符(不含空格);外教-医护英语库,27184词次,收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标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之《医护英语》全部内容;外教-录音文本库,8281词次,收录外教社上述教材中的录音文本。

(4)语料的标注加工。

标注(annotation)是语料库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标注格式(annotation format)和最终的文本呈现方式、信息检索都有极大的关系。(薛学彦,2005)作为英语教学资源来使用的语料库,如果不进行加工它的价值会大打折扣。通过对语料库进行标注可以给它带来“附加”的价值,通过标注明显地扩展了语料库的语言信息含量,从而提高了语料库的使用价值。

笔者对收录的文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对,并进行了元信息标注。为以后可能进行的研究需要,参考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主持建设以国内外初、中级英语教材为主体的大型EFL教材语料库的标注方式,对单元标题、指令语、输入语料、听力、写作、语法等各个部分分别进行了标注。利用Treetagger软件对语料库进行了进一步的标注,另存为标注版。

(5)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语料库是一种专门语料库(special

ized corpus),它虽然不具备大型语料库的许多特征和质量,但具有极强的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何安平,2010)。建设卫生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对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学研究很有意义,也会对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可以用科学可靠的方法研究教材。另一方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等都可借助语料库来进行。以下举例说明卫生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在我院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①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利用语料库的检索功能,从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中获取包含该检索词、语法项的例句。利用语料库特有的批量语例呈现和凸显手段让学生作局部的或周边的语境观察,发现倾向性或典型性的语言特征;利用语料库的语境共现界面,将教材中出现的语言点批量呈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图式而进入大脑记忆。例如,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关键词居中索引(KWIC),记录语料库重点所有词形每次出现的信息,据此就可以提供指定词形每次出现的上下文信息。教学英语单词时,不管是学习生词还是复习旧词,都可以使用KWIC来检索例句,老师使用起来会十分方便。利用行业英语语料库检索,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该词汇或语法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所呈现的例句与医护行业相关,可帮助学生拓展医护行业英语词汇和表达,可谓“一石二鸟”。

②教学题材的有效结合。通过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与笔者之前建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语料库《高级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笔者所在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使用该系列教材)相结合,将相似题材的章节有效融合,既节约了的教学时间,避免了内容的重复,也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公共英语教材中第一单元主题为“Adjust to new environment”,教学内容涉及机构组织的介绍等。通过检索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的相关主题发现,外教-医护英语库中第一单元“At the surgery”中涉及医院科室的介绍等,于是教学中利用语料库进行了内容的整合。

③构建DDL(data driven learning)数据驱动学习模式来辅助专业词汇学习。语料库研究手段(如:词语索引行、词频表、关键词表等)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实施。(何安平,2010a)如对语料进行关键词检索(KWIC)进行词汇学习,通过抽取有意义的搭配(collocation)进行词块学习等。辅助专业词汇学习的模式之一是利用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来辅助生成一个医护行业英语词汇表。应用Wordsmith Tools等词汇索引软件对语料库重点词汇进行检索和复现率统计,剔除像the,and,of,to等这样的功能词后,把在教材中复现率超过一定次数的专业词汇按词族(word family)和词形(word type)归类,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的专业词汇表,用于扩充学生的专业词汇学习,提高医护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针对性。利用本研究建设的语料库和其他已有大型语料库,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再进行深加工,设计成教师备课参考、直接走进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合适材料。对教师而言,语料库可以用于备课,自编和设计适合自己学生水平的如:语音、词汇、语法和阅读练习活动;对学习者而言,可用于课堂内外的拓展学习,便于自主学习,利于探索学习,构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因为课题组成员知识、经验所限,再加上研究时间仓促、工作量较大,语料库的建设过程和结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目前建立的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仅收录了两个出版社的教材,规模有待扩大。其次,原计划将教师用书所有内容收录进该教材语料库,在研究中因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等原因,暂时未能收录。最后,语料库收录了部分音频、视频资料和常用的语料库建设、分析软件,也初步建立了语料库教学平台,但各项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目前,初步建成的高职高专医护行业英语教材语料库已开始应用在我院的外语教学中,同时,基于该语料库的教学研究也正陆续进行。我们期待该语料库能为更多同行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Sinclair, John. Council of Europe Multilingual Lexicography Project[R].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Council Of Europe under contract no.57/89, 1991.

[2] 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 何安平,郑旺全.语料库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战旗,吴欣.英语教材语料库与小学教材词汇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8(6).

[5] 谢家成.中学英语教材词汇语料库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6] 冯一晗.语料库与语料库检索软件在英语教材评估中的作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7] 薛学彦.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建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

第6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真实语料 听力理解 信息差

前言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听者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认知活动,并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及各种非语言知识,把语音信息转化为语义信息的过程(王守仁,苗兴伟2003:3)。在外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听”往往是学习者较为薄弱甚至是最为薄弱的一环(刘润清,戴曼纯,2003:256)。近年来,针对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差的现状,专家学者与外语教师进行的听力教学研究和改革不在少数,但大多围绕听力策略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阶段来展开,从听力材料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的许多研究者早已对真实语料对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予以了肯定(Nunan 2001:200-212;Ur 2000:105-119;Alejandro等)。本文以听力材料的选择为视角,探讨真实语料的运用对于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积极意义及其具体实施途径。

1. 听力教学中语言材料使用现状

从国内一些外语教师对于听力教学中语言材料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听力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

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听力材料,一般是按特定的语法规则编写的,是把生活语言加工改制了的书面语言材料,正是由于它的规范、刻板、脱离实际,反而使学生的听力训练受到了局限(赵晓梅,李国芳2005:192)。

经过近十年的课堂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无法很好地领会他们话语中的含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听力练习过程中接触活的语言太少,他们习惯了听力教材中人为、清晰、慢速和规范化的非真实语言材料。课本与现实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交际的失败(周晔昊2006:60)。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听力、听说教材所用的口语语料以人为编辑、修改过的非真实语料为主。仅仅依靠这些材料进行教学的话,难以帮助学生真正听懂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日常交际交流内容(陈冬兵、苏理华 2007:46)。

由此可见,非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的使用使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局限,而听力训练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成功的理解和交际(Ur 2000:105),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改变听力教学现状,就必须在听力理解训练中使用真实的语料。

2. 关于真实语料

根据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2000),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指“语言教学材料所具有自然的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品质的程度”(the degree to which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the qualities of natural speech or writing),“选自报纸、杂志等的文章和录自一般电台或电视节目的录音带等,都称为真实语料”。可见真实语料是指取自于真实的英语语言交际场景的语言材料,融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或意义为一体。真实语料源于生活,贴近实际、语言自然、鲜活、生动,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能较快地反映目的语语言的发展,使学习者较真切地感受目的语文化的各个侧面。

3. 运用真实语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1 必要性

3.1.1 信息差的弥合

信息差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话人所发出的言语信息与受话人所接收的言语信息不等值的现象(王德春,陈晨1989)。在言语交际中,信息差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因为:

首先,言语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包含诸多环节与因素的复杂的过程。根据申农的信息论原理,信息的传递要经过信源―信息―编码―信道―解码―信宿的过程。由于信息在各个环节的传递与转换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如听话人的情感因素,说话人的语速,噪音等),造成信息的失真或流失,出现信息差。

其次,在言语交际中,人的大脑并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能动性的高级体系,它承担着主动地选择、注意、领悟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和记忆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大脑对信息筛选、加工中的任何不当都会导致从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的流失,造成信息差(袁燕华2007:124)。

再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承载语义的语符系统经受话人解码后所获得的语义并不是与发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等值。发话人的语符系统在承载表层信息的同时也承载了与表层信息在形式上有关的蕴涵意义,而受话人在解码时,往往只能根据自身体验、文化背景及语言知识来对言语信息进行解码。当发话人和受话人处于不同经验世界时,信息中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就无法得到真实的传递,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差(罗钱军2005:29)。

长期以来由于听力教学中非真实语料的使用使得学习者对外语语音信息的敏感性较差,对听到的语音信息在反应速度上也较慢,加之文化知识的缺乏,往往使较多的有效信息在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被丢失,造成对语料理解不清甚至不知所云的情况。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加大真实听力材料输入的质和量,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真实的语料,增强其对外语语音信息的感受力和敏感度(袁燕华2007:125),以尽可能地弥合听力理解中的信息差,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3.1.2 口语的自发性特点

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自发性(spontaneity)的特点,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事先计划好他们所要说的话(in most cases,people do not plan ahead of time what they are going to say),这就决定了口语并不像书面语那样规范、严谨、准确无误,而是带有口误、起句错误、重复、不完整句和短语等(王蔷2006:156-157)。另外,在实际生活中语言的传递往往伴有各种干扰因素,如噪音、口音、语速、语音差异等,只有运用真实语料对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才能使其了解并熟悉口头语言的这些特点,从而有意识地弥合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提高其听力技能,为其进行跨文化交际或国际交流与合作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3.1.3 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要求

采用真实语料进行听力训练也符合教育部对各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中所提出的规定和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时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要求中指出:“学生应能在实际生活中较熟练地进行信息沟通;能听懂一般英语新闻广播;在用英语与各国人士进行交谈时或在听不同国家人士讲英语的录音时,能克服不同口音带来的困难,听懂大意……”

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即“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较高要求,即“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更高要求,即“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自己专业方面的讲座……”。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四、八级听力教学要求分别为: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听懂电视时事报道和电视短剧中的对话。

上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无不体现了对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视。既然我们要提高的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对书面语言朗读稿的理解能力,而是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信息交换和意义建构的能力,那么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真实语料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3.2 优越性

与传统的拟真听力材料相比,真实语料的优越性又有哪些体现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 真实语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及记忆效率

首先,在听力教学中合理使用真实语料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把抽象的语言材料具体化、生活化,通过声、形、义的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由于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了意义建构的过程,增加了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单靠视觉记忆,其效率为27%,单靠听觉记忆,其效率为16%,视听并用其效率为66%,而不是二者简单相加的43%(吴建强2005:55)。

最后,真实语料对学习者理解真实语言提出了挑战(Nunan 2001:200)。真实语料的使用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场景中,使语言学习和使用都更有意义(meaningful),一旦完成意义建构,学习者就能从这种体验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语言交际的信心,增强学习动机,这对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和交际能力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2.2 真实语料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

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真实语料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中自然、鲜活的语言,更因为其承载丰富的文化因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充实其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固有图式,以提高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形成“听力理解吸收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促进听力理解”的良性循环。

3.2.3 真实语料带来学习者语言输出质、量的提高

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真实语料,能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接触活的语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出的质、量,并使语言的输出具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大量接触真实的口语语料是理解和习得地道口语的一个先决条件,能够听懂现实生活中自然的英语口语是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信息交流的前提(熊婷婷2006:92)。

3.3 实施途径及方法

什么样的真实语料可以被运用于听力教学中呢?如何做到合理运用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途径来具体探讨。

3.3.1新闻广播

VOA,BBC,CNN等一些国外知名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着大量可供选择的听力训练材料。教师可通过广播录音或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新闻语料。由于新闻报道是连续的、动态的,尤其是对于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常常会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而每一则报道都构成了其后续报道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为学生集中提供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引起学习者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帮助他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就某一新闻事件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听力资料,在课上以不同电台的名义进行报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英语新闻在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点,丰富他们固有的英语新闻知识的图式,从而在收听英语新闻时,快速地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参与对外部语音信息的解码和编码,达到对语料的准确把握。

3.3.2 英语歌曲

英语歌曲也是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的良好素材。在听力教学中适时地插入英语歌曲欣赏环节,设计歌词听写、跟唱等形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的有趣味的自然口语输入,培养学生语感,同时也为语言的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3 影视剧

由于学习者对于影视剧都比较感兴趣,在观看时教师一般不需要给设计学生太多的听前、听中活动,过多地增加学生听时的压力或负担。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之前介绍影片的内容梗概,要求学生在观看之后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讨;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之后让他们对影视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在整部影片欣赏完之后,教师可以对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回放,对其中的语言或剧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或某一角色进行评论,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

3.3.4 电视访谈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也是一个有效的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语料。教师可以在听前就访谈的主题进行班级讨论,以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表意见,在听第一遍时,让学生记下访谈者或主持人的问题并揣摩被采访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在听第二遍时重点听被采访者回答中的一些细节。对于比较专业或复杂的话题,如经济或政治等,教师可在学生听之前先提供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有利于学生对语料的理解。听后活动可以设计模拟访谈、集体讨论等活动,在内化语言输入的同时实现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4.结语

本文从听力材料角度对我国外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真实语料运用于听力教学中,以提高学习者对外语语音信息的敏感度,有效弥合言语信息差,激发他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丰富其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图式,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使其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得以平衡地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Richards,J.,Platt,J. and Platt,H.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Z].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Alejando G. Martinez. Authentic Materials:An Overview. .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J].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10]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1]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3-5.

[12]周晔昊.听力教学与真实语言材料[J].内江科技,2006,(3):60-61.

[13]赵晓梅,李国芳.英语教学中采用真实材料强化听力训练的研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5,(6):192-193.

[14]罗钱军.应用图式理论,弥合听力理解中的信息差[J].外语电化教学,2005.8.

[15]吴建强.英语听力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5,(102):53-55.

[16]陈冬兵,苏理华.从新托福听力测试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5):46-48.

[17]袁燕华.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的调控策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24-126.

第7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真实语料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一、真实语料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关于真实语料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国内外语言学家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Brown(1994)指出,学生最关注新学语言的实际用处,他们不堪忍受那种毫无回报的、既不真实也无意义的语言内容。他建议语言教师应该把“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富有语境意义的而不是干瘪抽象的”语言教给学生。真实性原则绝不仅仅是从课堂外面引入材料那么简单,非真实性的活动来使用真实材料就会极大地削弱课外教学效果。如果充分挖掘真实材料,就能有助于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使用语言交流思想而不仅仅是展示语法知识和词汇。

二、运用真实语料进行英语教学的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中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传统的教科书或单纯地使用规定的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读懂和听懂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以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如能说和写地道、流畅的英语)的需求。因此,语言专家们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运用真实语言材料。

Higgs在1982年指出,教师通过运用真实材料进行阅读教学,学生们将能够获得在现实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用技巧”。Pauline Robinson在1991年指出,真实性在交际英语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他强烈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应使用真实语言材料。Ellis及Johnson把真实语言材料定义为“任何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材料”。他们指出,真实材料包涵了学习者需要接触的以及需要表达的各种语言类型,比如具体的术语、行话及典型的语言组织特点和句型,而这些语言类型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未来职业中所要接触和使用的。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各种真实材料来补充教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多给学生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学家如Moffett和Wagner在1992年指出,教师可提供一些适当的真实阅读材料,并配备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讲故事时可用一些卡通图片及系列图画,阅读报上的文章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口头报告或文章摘要总结。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专家们还建议,在学生练习使用语言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心制作的场景对话及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这些都将激发学习者使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James W.Porcaro在2001年也建议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真实英语材料,诸如科技杂志中的文章及教育电视录像,再加上一些有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性的阅读材料,这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真实语言材料,只要进行恰当的挑选及运用,可以通过各种体现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架起一座语言知识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桥梁。真实英语材料是规定教材的很好的“补充材料”,运用真实语料不失为一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三、可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真实语料

正像文献综述中所提到的,真实语料反映了交际英语教学的特点,它把语言看作以语篇为单位,既注重语言的结构层次,又注重语言的语义层次及文化层次。因此,各种真实材料如文学艺术作品(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戏剧)及功能文章(报纸、杂志),都可以用作教材的辅助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语言丰富,适合各个层次的学习者。如果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同时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辅助材料,学生就可以接触到出现在真实英语环境中的各种词汇、语法形式和语言结构,从而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当然,真实语料教学并不一定限于课堂学习,教师既可以自己搜集实用而有趣的真实语言材料,也可以从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获得这些材料。教师可鼓励学生收集诸如英语故事、真实信件或卡片,与外国朋友往来的E-mail,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书籍、小说以及各类商业文件和手册,从因特网、图书馆中收集的英语资料或信息,等等,这些均可作为课堂或课后的学习和讨论材料。

总之,运用真实语料进行英语教学,既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可发展其语言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外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reen.M.P.Authentic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pplied Lingistics,1985,6.1:60-70.

[2]Lee.W.Y.Text Authenticity and Learner Authentic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ELT Journal Volume 49/4 October,1995.

第8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真实材料

二语习得研究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潜意识的完成。而真实的阅读材料提供了语言学习者和文章的写作者之间真实且自然的语言习得平台。相信,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运用真实材料不仅让中国中学生潜意识地更接近真实的目的语文化,也使得英语学习变得更激励人。

一、文献综述

1.真实材料

真实材料指那些“不是特意为外国学生编写或录制的材料,而是本来就是为讲本国语的人提供的材料”(Wilkins, D., 1976:79)。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语言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并在外语学习中得到积极提倡。语言交际教学法认为,真实材料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的获得(Little, Devitt&Singleton, 1989:26);真实材料和媒体能帮助学生加强语言课堂与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Bdnton, 1991, cf.,Gail K,2001:65);真实材料被视为一个具体化语言的方法(Gebhard, 1996, cf., Gail K, 2001:68)。因此真实材料有很强的内在教育价值,是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

2.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理论与真实材料的选择

Krashen(1981:100)指出:“只有学习者理解了(通过听或阅读)难度上比他现有水平高一些的输入语言,才能习得语言。假设学习者英语水平是i,他能理解的输入就应该是i+1。”换句话说,仅达到学习者已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对习得语言毫无意义;相反,太难的材料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学习者接触的真实材料应该是足量的、可理解的、分级的、在他们“i+l”舒适范围内。

二、大学英语真实材料阅读法研究设计

这个实验已在三届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实施。下面我介绍一下第一次的实施过程及结果。该研究历时三个月,24人组成阅读组,25人组成非阅读组,两组水平相等。非阅读组只是一个对照组,没有参加阅读项目。项目的目的是:(1)创造一个自然的、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进行真实阅读的习惯;(2)潜意识地获得语言习得多;(3)扩大背景知识面,提高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力。项目实施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宜的阅读中心,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充足的真实图书资料。资料丰富才能吸引读者。阅读中心备有9种英文原版期刊和350本原版图书。“充足”也意味着时间的充足:中心每周开放三个下午,并且允许每周借出两本书刊。(2)轻松的环境(tension-free)。中心是利用一间空闲教室建立起来的,内有6个书架及一些桌椅,这有利于创造阅读的氛围。学生自己选择材料阅读,没有任何形式的学习要求,以此鼓励他们注重内容,从阅读中得到乐趣。但是要求他们每两周作一个口头报告,内容包括:他读了哪些资料?有没有值得推荐给同学们阅读的资料?为了引导参加者真正进入状态,也为了掌握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采用过以下几种做法:

1.进行了三次阅读理解测试

阅读组和非阅读组同时接受三次测试。每次测试均由5篇短文和30个多项选择题组成。第一次测试是研究开始的第一天,第二次测试是研究结束日,第三次测试是研究结束后两个月学生所参加的全国英语四级统考。这便于比较真实材料阅读法是否能有效地提高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力。

2.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

这只是在阅读组进行。第一个问卷――“阅读兴趣”是在研究实施前一周进行的。这便于教师为中心准备资料以及能了解到学生现有的阅读背景。条项包括:(1)每星期所读过的真实材料时间;(2)喜欢的阅读的材料种类;(3)有困难的阅读材料种类;(4)是否喜欢阅读。

第二个问卷――“你对真实材料阅读法试验研究的意见”是在实验的最后一天完成的,以便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赞同、非常赞同、没意识到、反对、非常反对中选一答之。

(1)帮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使我对阅读感兴趣

(3)对我的写作有积极影响

(4)让我对阅读产生厌烦

研究结束后两个月,阅读组接受了第三次问卷调查“坚持自读阅读”。我想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培养了阅读习惯以及试验的长久效果。调查项目包括:

(l)在这两个月中,你是否一直坚持进行真实材料阅读训练?

(2)你的英语能力是否有提高?

(3)是否提高了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3.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档案包括两个表格。表1:“每天用于真实材料阅读时间”,它要求受试者标出每天阅读时间,目的在于鼓励学习者坚持下去。表2:“个人阅读纪录”,它要求受试者把每天所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刊名(书名)、作者、页数、资料难易程度、阅读方式。这便于学习者对自己的自读进度有所了解,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哪些刊物(书)受欢迎。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只是偶尔单个查看所填内容以便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实验结果

为了清楚地了解真实材料阅读法实施效果,我们可以分析前面所提到的测试、问答调查及表格的结果。

1.测试结果分析

下面是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分数。

从表中结果可以清楚看出:阅读组进步比较明显。在第一次测试中,两组水平相差很小。第二次测试中,两组距离显著拉大,在第二次测试中,对照组几乎保持原有水平,而阅读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该项目结束后两个月,两组学生都参加了第三次测试一一英语四级统考,第三次阅读测试成绩实际上是统考成绩。阅读组平均高幅度很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真实材料阅读法在提高学习者阅读理解力及其应试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来逐个分析三个问卷调查结果。从“阅读兴趣”问卷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学生平时只花非常少的时间进行以兴趣为日的的自读。问题(l)每星期所读过的真实材料时间?问卷统计结果为:18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5%每天阅读1~2小时;5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1%每天阅读2~5小时;1人占总实验人数的4%每天阅读5~8小时。

B.学生阅读兴趣非常广泛。问题(2)喜欢的阅读的材料种类――学生偏好的顺序是:报刊,短篇小说,读者文摘,侦探小说,经济新闻。

C.科技读物是他们感到困难的读物。问题(3)有困难的阅读材料种类?测试所有学生一致认为科技读物,和国际时事类材料很难;6人自身在进行经济内容读物阅读有难度。

D.学生其实对自读很感兴趣。问题(4)是否喜欢阅读。该问题统计结果为:19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9%对于真实材料的英语阅读感兴趣;5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1%)对于真实材料的英语阅读感觉一般;没有人对于真实材料的英语阅读不感兴趣。

虽然学生对自读很感兴趣,但由于时间、场地、环境及资料等原因使他们不能如愿以偿。所以试验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从第二个问卷――“对真实材料阅读研究实施的意见”,可以总结出:真实材料阅读研究积极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提高了学生阅读水平。下表就是他们的意见总结:

这份问卷还有最后一个自由回答问题:“请你评价真实材料阅读训练”。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纳如下:(1)它提高了我的阅读灵活性。培养了我能根据阅读目的不同随时调整阅读速度。(2)这个训练应纳入教学计划中去。(3)培养了我阅读技巧。(4)增加了词汇量,扩大了背景知识面,而且提高了语言书面文字交际能力。从个人阅读档案的两个表格中,可以总结出:研究实施期间,参加者大多数每天花2小时自读,平均为1.5小时。在项目完成后,虽然时间少了,但比项目实施前每天多出1小时,可见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自读习惯。可以看出,真实材料阅读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自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了真实阅读,同时也为外语学习尽可能提供了一个正常的、真实的交际环境。

四、结论

真实材料阅读研究是在充分考虑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外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真实交际潜意识获得语言习得能力。本试验项目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结果:

首先,80%的学生非常愿意进行真实材料阅读,它让学习者在轻松正常的阅读环境下进行非正式的学习,且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提高了阅读的灵活性,培养了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这种注重语言内容而非语言形式的阅读使学习者觉得阅读不再是语言形式的学习,也摆脱了教师过于中心化的课堂局面,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中心。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学生不但扩大了词汇量和知识面,而且也潜意识地提高了语言的交际能力,获得语言习得。但是,本实验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如实验样本仅是来自两个班级的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学生等。为此,我们期待进一步验证中学生阅读真实材料的可行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Littlewood, W.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Nuttall, 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1982.

[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国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听力教材;任务型教学法;编写原则;英语专业

作者简介:戚伟燕(1977-),女,浙江海宁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YCX11202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G2110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33-02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听一直是比较难提高的一项。这与整个听力教学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也与听力教材的选用息息相关。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学习材料。[1]高质量的听力教材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目前,国内对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和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及改革等方面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关于听力教材编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本文试从分析国外听力教材(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Lecture Ready》系列)编写出发,学习其先进理念,用于指导英语专业听力教材的编写。

一、目前听力教材编写和使用情况

目前国内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丰富、更新快。各高校广泛使用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主要有:《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新编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1世纪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等。这些教材大部分为2004年之后出版或再版,特点鲜明,如教学理念先进、教材体系完备、主题内容丰富、视听说相融合等。

相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英语专业听力教材数量有限,更新慢,有再版,但鲜有新教材出版。这一现状很难适应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要。目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主要使用的听力教材为:《Listen This Way》(第二版,张民伦主编)、《Listen to This》(第二版,何其莘主编)、《英语听力入门3000》(张民伦主编)、《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系列(杨利民主编)、《听力教材》(施心远主编)。这些教材均按照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听力方面的具体要求编写,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语言的人文性。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目前使用的听力教材为张民伦主编的《Listen This Way》(第二版)。此套教材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难度的循序渐进,难易度较适合我校学生。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增加、丰富了关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学习光盘内容,但大部分仍为第一版内容,选材较老,不太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Lecture Ready》编写特点

《Lecture Ready》系列共三册,由San Francisco州立大学的Peg Sarosy和Kathy Sherak编写,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每册各五个主题十个章节,所有听力材料均配有视频和音频,主要针对初、中级水平学习者,以便他们听懂学术讲座、有效进行笔记、成功参与小组讨论,使他们熟悉大学真实课堂的学术氛围、掌握相关语言及技能要求,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本套教材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结构系统、材料真实、视听结合、侧重听说技能训练。

1.结构系统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法。众多学者曾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他们在教学的程序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任务教学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在这个阶段,教师介绍本单元主题,然后学习者进行活动;任务中阶段(during-task),在这个阶段,学习者一对一或分组进行活动,然后将向全班汇报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及得出的结论;任务后阶段(post-task),这个阶段强调任务中的一些特殊的语言并进行练习,对学习者在上一个阶段的表现给予反馈。[2]

《Lecture Ready》系列正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编写结构体现听前、听时、听后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每一环节学习目标明确,练习设计针对性强,层层推进,结构清晰系统。例如,教材注重听前训练,包括:词汇、对话、讨论等形式。在听正式讲座之前配有相应的听力练习材料,重点在词汇(包括专业词汇和讲座学术词汇)和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前期准备。

2.材料真实、视听结合

每一单元的讲座均为真实场景的视频,并配有音频。演讲者的动作、表情、板书等都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绝好视觉线索。真实的讲座现场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境和学术氛围:演讲者自然的语言表达,包括停顿、回述、起句失误、填充词使用、扼要回顾等,都使学生身临其境,避免单调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其次,选材虽为学术讲座,十个章节的内容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商务营销、社会科学、大众传媒等。广泛丰富的选材能吸引众多背景各异的学生,利于课堂讨论。这与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须接近真实世界活动的要求一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3.侧重听说技能训练

听前、听时、听后三个环节分别针对不同听说策略的训练。听前活动和练习侧重学生已有图式的激活和新信息的输入,为后面环节做准备。听时环节的策略以预测和笔记为主。听后环节围绕讨论技巧,以输出为主。输入与输出相结合,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消化,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本教材练习设计听说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机会,通过完成任务,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真正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倡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及主动性能力培养的目标。[3]

三、英语专业听力教材编写原则讨论

综上所述,《Lecture Ready》系列教材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自成体系,特点鲜明,不仅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学生熟悉真实学术讲座的氛围,并进行词汇、讲座语言和背景知识的储备,不愧为一套优秀的听说教材。但另一方面,《Lecture Ready》主要针对的是非外语学习者如何听懂讲座、了解大学真实课堂的学术氛围,不能直接用来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教材。但其相关编写理念可为我们借鉴。

束定芳教授等指出,教材编写的原则应包括:真实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趣味性原则、现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4]这些原则在《Lecture Ready》这套教材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亦与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英语专业听力教材同样需要体现这些原则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首先,听力教材必须体现真实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Helgesen & Brown认为,老师在教授高级阶段听力学习者时应尽量使用真实的听力材料,即那些能够反映真实语境中人们交际活动的听力材料。[5]只有那些具备真实情景和真实语言的听力材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在选材上下功夫,选取真实场景的对话、会话、独白、讲座、新闻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听力理解。而传统的听力教材基本上以文字材料为基础,由教师播放录音,严格控制语速、词汇和句子结构。这样的材料不够真实,缺乏趣味性,与现实交际中的口语差距甚大,比较适合语言初学者,[6]不适用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另外,听力材料不仅仅只是听,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视听相结合。视频的选用不仅能增强材料的真实性,创造真实语境,还能加强其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听力教材的难度必须循序渐进,有系统性。每册书各个单元的难度以及各册书之间的难度都需要递进式编排,以符合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自然规律。听力材料难度的体现有多种方法,其中Shenamy和Inbar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进行实验后发现:新闻最难,讲座次之,对话最易。[7]此外,听力材料的语速体现了其难易度。因此,选材可以考虑到不同的题材类型、语速的快慢,各册书各有侧重,体现难度的递进。

再次,听力教材的系统性还体现在输入与输出的相结合。听前、听时、听后三部分目标明确,听前已有信息的激活和新信息的输入、听中的信息输入以及听后讨论的信息输出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加深理解和巩固接收的新信息,还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

可见,教材编写必须以科学的原则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Lecture Ready》这套教材正好为听力教材编写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和理念。

四、总结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就必须有适应学生实际的教材。此外,教材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英语专业听力教材要以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和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其编写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符合课程编写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学习国外听力教材的编写理念,取其精华,以任务型教学法指导英语专业听力教材的编写,使教师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并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明,桂弘.谈谈好教材的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5,(4).

[2]李学书,辛敏芳.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论丛,2008,(2).

[3]龙桃先.从任务型教学法看英专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Helgesen,M.,S.Brown.听力教学实用技巧[M].刘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