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离子反应教案精选(九篇)

离子反应教案

第1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教学大纲范围内的课程理论体系,二是掌握与理论对应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通过案例,引领学生去思考、分析、判断,把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留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克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弊端,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并为学生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案例式教学是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培养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案例式教学可加强与其他各学科如:药物合成、药化、药理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案例列举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环丁二烯、苯、环辛四烯、轮烯、轮烯、轮烯哪些有芳香性?哪些没有?为什么?

(2)环上带有电荷而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很多,它们是一类重要的非苯芳烃。请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同时列举出一些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为什么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为什么有芳香性?问题提出后,把学生按每十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统一时间集中讨论,老师最后把关。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芳香性的定义虽然在国际化学会议上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机化学家们都同意的定义。因此休克尔规则也一直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是历届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的一节内容。学生们经过准备、课堂分析讨论,归纳如下: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没有芳香性,理由是环丙烯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是SP3杂化,不是一个具有平面的离域共轭体系环;环丁二烯、环辛四烯体系中π电子数分别为4与8,不符合4n+2,没有芳香性;苯为单环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6,符合休克尔规则,有芳香性。轮烯、轮烯、轮烯π电子数分别为10、14、18应该有芳香性,但在轮烯分子中,双键如果是全顺式,由此构成平面环内角为144°,显然角张力太大。要构成平面且符合120°,必需有两个双键为反式,这样在环内就有两个氢原子,他们由于空间位阻相互排斥而破坏环平面,因此虽然具有4n+2个π电子,但非平面结构,故是非芳香性的。轮烯也是非平面结构而没有芳香性。轮烯虽然环内有6个氢原子,但环较大,可以是平面环,因此有芳香性。

(2)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有:环丙烯正离子、环丁二烯双正离子、环丁二烯双负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及环辛四烯双负离子,这些带电的单环状共轭体系均符合休克尔规则,它们的π电子数分别为2、2、6、6、6、10;同时列举出的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有:二茂铁、环丙烯酮及杯烯等。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不符合休克尔规则,因而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符合休克尔规则,组成环的每一个碳原子、杂原子均为SP2杂化,是平面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4n+2,因而有芳香性。通过用休克尔规则对化合物芳香性案例的判断、分析、讨论,使多数同学对共轭效应、立体效应以及杂原子孤对电子的作用、中性分子和离子等概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案例二: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而发生的。烯烃的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为了证明该反应为亲电加成,首先我们做如下实验: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

问题

(1)溴水会不会褪色?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又说明什么问题?会不会有CH2ClCH2Cl生成?(4)写出这个反应的反应机理。

经过同学们的准备、分析、讨论,教师最终总结归纳:

(1)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溴水不会褪色,因为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离子型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进行的,而乙烯与溴均为非极性共价键化合物,发生异裂需要有外电场(极性溶剂)极化。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溴水会褪色。说明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因为加入少量水后,乙烯和溴分子会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相互极化,反应的结果证明了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说明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亲电加成反应,即试剂中正的部分首先加到电子云密度大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反应体系中的带负电部分再加到碳正离子上,最终的生成物主要是CH2BrCH2Br,还有CH2ClCH2Br,但不会有CH2ClCH2Cl。(4)该反应生成的中间体是CH2BrCH2+,分两步完成,碳正离子的生成是关键步骤,一旦碳正离子生成,马上体系中的负离子部分就加了上去。

通过上面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讨论,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提高,对离子型反应、亲电反应、马氏规则及后面要介绍的亲核反应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与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亲电试剂,什么是亲核是试剂。

3结束语

第2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离子不大量共存;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指的是在同一个溶液里,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离子就可以大量共存。如果离子间会发生反应,则认为离子不能共存。只要知道该溶液中有离子会反应,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根据离子间发生反应的特点,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可分四大情况:

1.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此类反应产物一般有四种类型:

(1)产物为难溶物。又可再细分为4种情况

①多数弱酸弱碱盐类

如Fe2+、Cu2+与S2-不能大量共存;CO32-不能与Ca2+、Ba2+、Ag+、Mg2+等大量共存。

②强酸盐

如Ag+与Cl-、I-、Br-,SO42-不能大量共存等;SO42-与Ca2+、Ba2+不能大量共存等。

③弱酸

如H+与SiO32-、AlO2-不能大量共存。

④弱碱(金属活动性在Mg以后的金属氢氧化物)

如Al3+、Mg2+、Cu2+、Fe2+、Ag+、Zn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产物为挥发性物质(气体是常见的挥发性物质)

如HSO3-、SO32-、S2-、HS-、HCO3-、CO32-等易挥发的弱酸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3)产物为弱电解质(水为常见代表,其次还有弱酸和弱碱)

①H+与OH-生成水不能共存。

②H+与HSO3-、SO32-、S2-、HS-、HCO3-、CO32-、PO43-、ClO-、HPO42-、H2PO4-、CH3COO-等弱酸酸根因生成弱酸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OH-与NH4+生成弱碱不能共存。

其中生成弱酸弱碱常被忘记。如CH3COO-与H+, ClO-与H+、S2-与H+;NH4+与OH-。

例题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为

A.Ca2+、NO3-、H+、SO42- B.H+、SiO32-、NO3-、Na+

C.Cu2+、K+、H+、SO42- D.Fe3+、OH-、CH3COO-、Cl-

【参考答案及解析】:C。A.Ca2+、SO42-生成微溶物硫酸钙;B.H+、SiO32-生成难溶物硅酸;D.Fe3+、OH-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铁。

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具有氧化性较强的离子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因为离子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离子浓度大大降低。

常见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ClO-、Fe3+、MnO4-、NO3-(H+);

常见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I-、S2-、SO32-、Fe2+。

其中Fe3+和Fe2+不会相互间发生反应;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相当于硝酸溶液,较多考生看到NO3-没有产生敏感性,因此而失分。

例题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为

A.K+、Fe2+、SO42-、Cl- B.MnO4-、NH4+、SO32-、Na+

C.ClO-、Fe2+、Al3+、SO42- D.I-、NO3-、H+、Cl-

【参考答案及解析】:A。B.MnO4-、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ClO-、Fe2+放生氧化还原反应;D.I-、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共存。如氨水与Ag+,Fe3+与SCN-,Fe3+与C6H5O-。

例题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为

A.Ag+、NH4+、SO42-、OH- B.K+、NH4+、SO42-、Na+

C.ClO-、Fe3+、Al3+、SCN- D.C6H5O-、NO3-、Fe3+、Cl-

【参考答案及解析】:B。A.Ag+、NH4+与OH-不能共存;C.Fe3+、SCN-生成红色络合物;D.C6H5O-、Fe3+生成紫色络合物。

4.因发生严重双水解而不能共存。许多弱酸阴离子、弱碱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

如:NH4+与SiO32-、AlO2-;

Al3+与HCO3-、CO32-、AlO2-、S2-、ClO-;

Fe3+与HCO3-、CO32-、AlO2-、ClO-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

注意:双水解程度不大的如CH3COO-与NH4+;HCO3-与NH4+可以大量共存。

例题4: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为

A.SiO32-、NH4+、SO42-、K+ B.SO42-、NO3-、Fe3+、Cl-

C.Al3+、S2-、Fe3+、Cl- D.Fe3+、NH4+、HCO3-、Na+

【参考答案及解析】:B。A.SiO32-、NH4+发生双水解;C.Al3+、Fe3+与S2-不能共存;D.Fe3+、HCO3-发生双水解。

除以上四种情况,离子间不能共存还要考虑一些附加条件:

①如“无色”,则要注意一些有色的离子(Cu2+、Fe2+、Fe3+、MnO4-)。

②“酸性”、“石蕊变红”条件下要考虑H+的存在。

③“碱性”、“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条件要考虑OH-的影响。

④“甲基橙变黄”、“加Al粉有H2产生”、“HCO3-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则要考虑溶液可能是酸性或者是碱性。

⑤注意“一定”还是“可能”等的限制。

例题5: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SiO32-、NH4+、SO42-、K+

B.石蕊呈红色的溶液中:SO42-、NO3-、Fe2+、Cl-

C.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Al3+、SO42-、Na+、Cl-

D.HCO3-不能大量共存的溶液中:NO3-、NH4+、SiO32-、Na+

第3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误区;剖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0-008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授该内容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误导,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现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

误区一: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活动性顺序,这与非溶液状态下金属的活动性并不完全一致[1]。

[教学案例1]教师讲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先是对前面知识学习时做过的金属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进行了回顾,并陈述“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会是怎样呢?教师于是演示了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取少量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铝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据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分析:点燃的镁条在空气中就能剧烈燃烧,铝、铁在纯氧中点燃才能剧烈燃烧,但是金属铝比金属铁燃烧剧烈、铜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够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中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对比镁、铁、铜、铝分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我们便可以归纳出相关的金属活动性:镁铝铁铜。

本案例中教师步入的教学误区有两点:首先,金属本身的性质、金属粉碎的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温度等都会影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案例中教师点燃的是铝粉,对比的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和铝粉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以此得出“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的结论,显然是不妥当的;其次,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活动性顺序,这与非溶液状态下金属的活动性并不完全一致。教师不可使学生把金属在高温下、非水体系中的表现与其在水溶液中表现出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建立直接因果关系[1]。

误区二: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从科学角度看,金属与酸(或水)能不能反应,和金属与其他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是可以的,而根据金属与酸(或水)反应快不快来判断则是不科学的[2]。

[教学案例2]学习金属与酸的反应,教师安排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将铁片、铜片、铝片、镁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盐酸的四支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四种金属中,金属铝与盐酸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金属镁,铁丝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位居第三,铜丝与盐酸不反应,反应的现象如图所示,于是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铝镁铁铜。

本案例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本没有什么错误,但学生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中给出的结论却是相悖的。于是,教师把原因归咎于学生实验不认真、观察不仔细,以至于得出了错误的实验结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应该是:镁铝铁铜,为什么事实与理论会出现较大误差呢?

尽管本案例实验中所用盐酸的体积、浓度相同,铝片、镁片、铁片大小相等、形状也相同,且都经打磨除去了氧化膜,但是Al3+与Cl-存在有Al3++4Cl-=[AlCl4]-反应,大大加快了铝片与盐酸反应速率,以致得出“铝的活动性最强”的实验结论[2],其实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学生的记录是准确的,教师存在的教学误区在于试剂的选择上,实验中使用了金属铝,教师又选择了盐酸,导致了实验现象的“异常”。若将盐酸改用同浓度稀硫酸可以控制新生变量干扰[3],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从金属与酸“能不能”反应和“反应快不快”两个方面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在目前看来,根据金属与水、酸等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是不严谨的[2]。

误区三:活泼金属在酸溶液先与水发生反应

金属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金属离子,而氢离子得到电子形成氢气。

[案例3]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教师讲到: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在盐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活泼金属不能把盐中的金属置换出来。如把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2Na+2H2O 2NaOH+H2,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课堂练习时教师展示了这样一道习题:

题目: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1)把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SO4 Cu+ Na2SO4

(2)把金属钠放入盐酸中:2Na+2H2O 2NaOH+H2

(3)把金属锌放入硫酸溶液中:Zn+H2SO4 ZnSO4+H2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很容易得知(1)、(3)是正确的,但老师告诉他们第(2)题也是正确的,并解释道“钾、钠、钙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酸溶液中,一般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碱后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盐和水,并非像其他金属一样直接被酸中的氢离子氧化,……”。

听到之后,心里便犯起了嘀咕:是不是自己听错了?询问其他听课老师,自己确实没有听错;是不是教师讲解时出现了口误?询问授课教师,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如果将文章中的酸溶液换成某些盐的溶液呢?即改为:“钾,钠,钙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盐溶液中,一般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这句话成立,而后半句则不通了,看来不能随意替换,但教师的答案却让我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较活泼的金属与酸的反应,实质上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金属离子,而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的过程。“金属钠在酸溶液中的反应本质是金属钠与氢离子的反应,在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很少很少了,可以忽略不计了(但并不等于没有),金属钠投入到酸溶液中绝大部分的钠是和酸中的氢离子的反应的。”因此把金属钠投入到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2Na+2HCl 2NaCl+H2而不是2Na+2H2O 2NaOH+H2。由此得知:活泼的金属在酸溶液中首先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待酸溶液耗尽后,金属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教师步入的教学误区在于把金属与酸的反应混同于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教师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之所以产生误区,是因为他们混淆了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两个不同的概念,元素的金属性指的是元素原子的性质,是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气态阳离子倾向的大小。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定量标准通常是电离能(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气态阳离子所需的能量),而用到较多的是则是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元素的金属性越弱。金属活动性指的是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定量判断标准是标准电极电势[2],标准电极电势值越小,表示该金属在水溶液中越易失去电子变成水合阳离子,其金属活动性越强。

参考文献

[1] 卢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一、知识构建学案

我们将适用于新授课的知识构建学案设计,分为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化学实验导学案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导学案三大类。

(一)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

新授课注重知识的生成,导学案设计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性质学习至关重要。学案设计时,要抓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层层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中得出结论。

例如《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导学案设计,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在【知识链接】板块,回顾酸性氧化物概念;碱性氧化物概念;酸,碱化学性质,激活学生记忆库,从而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类比和迁移。在【预习导引】板块,提出一些通过学生自学可以在书本上发现的知识,如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让学生在自学中归纳总结、体验自我学习的成就感。【查找资料】板块,学生分小组查找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制成卡片,以便上课时交流,这样能帮助学生多渠道学习知识。“探究—发现—合作”导学,即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

又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已有氧化还原知识基础,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什么性质,学生推测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引导设计实验;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从而得出SO2的化学性质。

(二)化学实验导学案

性质教学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借助学案,可以理清教学思路,将实验关键处空缺,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可以边上课,边将实验现象、结论记录在学案相应的地方,节省记录笔记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进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学习时,鉴别两种物质时学生无从下手,学案给出学法指导: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实验时现象要明显,要注意操作简捷、无污染等。

再如在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学习中,上课时,充分借助学案,将课堂实验探究条理化、系统化:在[实验探究1]观察氧化铝粉末,并将氧化铝粉末适量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滴加2mol/L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学生分小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归纳Al2O3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紧接着进行[实验探究2](1)在试管里加入10mL0.5mol/LAl2(SO4)3 溶液,滴加氨水,观察现象,继续滴加氨水现象如何? (2)将(1)中产生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滴加2mol/L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现象怎样?学生继续实验并进行探讨和归纳,通过分析得出氢氧化铝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

教师点拨原因: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Al(OH)3 Al2O3+H2O,至此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导学案

1.基本概念导学案

设计问题情境,逐层探究。在弱电解质电离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些情境:【问题的提出】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假设与预测】选用盐酸不选用醋酸的理由?进一步探究:【想一想】(1)醋酸溶液中同时存在CH3COOH、CH3COO-、H+三种粒子,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进行逐层启发诱导。(2)向冰醋酸中加入一定量水,分析电离过程中体系各粒子浓度的变化。

试推测浓度可能的变化,并予以解释,由此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理解推向更深层次,探究得出分子电离速率减小,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增大,为平衡的建立打下基础。用速率——时间图象描述以上电离过程。

学生用化学平衡建立的基础,结合以上的问题探究自然轻松得出电离平衡概念。概念课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是探究概念的生成和辨析应用。

2.理论课学案导学

理论教学往往很抽象,那么,怎样利用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如学习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新知预学】在【自学指导一】首先观察实验2-2,得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影响的。先形成初步印象,再进一步感知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何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呢?回顾绪言中有效碰撞模型理论,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状态,利用多媒体展示投篮球时情形,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理论形象化,再通过模型演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引导用理论解释: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多,有效碰撞的频率加快,导致反应速率增大,并且给出注意事项:(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的浓度,与 的浓度关系不大(填反应物或产物);(2)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学生自己小结、归纳,教师再给予学生及时评价,帮助他们逐步完善知识建构。

二、巩固提高学案

第5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本节课通过视频、工业电解水的模拟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再通过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同作为本课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操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但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混淆,特别在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导电能力的关系上容易判断失误。本堂课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高二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视野更为开阔,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喜欢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操作是否准确等,本堂课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探究结果为依据,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和工业上电解水的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推理、归纳、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

2.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播放新闻事件:焊接工人小张在高温操作时,因为焊把误触湿衣导致电击事件。

提出问题:工人在焊接操作时,焊把误触湿衣,为什么会发生触电?

学生:因为湿衣中含有人体分泌出来的电解质,使水溶液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

教师:很好,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定向移动,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下面这个实验。

[演示实验]这是工业上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两极材料为石墨电极。

如下操作:

(1)电解槽中放的是水,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2)向水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电解槽中盛放纯水时,无明显现象,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两极出现大量的气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和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的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课引入作一个良好的开始。)

[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接通电源后,两极没有明显的现象?

学生:纯水中溶液的自由离子浓度小,几乎不导电。

2.加入NaOH溶液后,在两极看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NaOH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学生:NaOH在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3.NaOH还可以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导电?

学生:熔融状态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强调其特点:(1)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2)电解质自身不一定能够导电。

提出问题:SO3溶于水也能导电,SO3是不是属于电解质?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是H2SO4电离出H+和SO42-,H2SO4才是电解质,SO3本身没有直接电离出来,是非电解质。

问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而是在水溶液中能否直接电离出离子来。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问题的层层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问题: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

学生讨论、回答。

化合物电解质:酸、碱、盐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氢化物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

①氨水 ②液态HCl ③Fe ④固体BaSO4 ⑤冰醋酸 ⑥SO2 ⑦Na2O ⑧CO2 ⑨NH3 ⑩NaCl固体 {11}KOH溶液 {12}蔗糖

[课堂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氯气溶于水也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2)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3)NaCl是电解质,所以NaCl固体能导电。

(4)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和是非判断帮助学生巩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过渡]盐酸和醋酸是两种常见的酸,它们的电离程度有没有差异?如果有,请同学们书写出这两者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书写]HCl=H++Cl-;CH3COOH?葑CH3COO-+H+

(设计意图: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过离子方程式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两者电离程度的差异,为实验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问题交流与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两者的电离程度存在差异?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各小组经过讨论后,提出很多种方案:

方案1: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方案2: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等长镁带发生反应的快慢?

方案3: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值。

方案4: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值(即氢离子浓度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量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师生活动]针对上述方案,帮助学生对实验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科学地思考,与同学们评价一下上述方案中的优缺点。如方案2中的镁带表面要除去氧化膜;方案4中由于pH值相同的醋酸溶液难以配制,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用此方案。

[探究实验]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并根据讨论的结果按方案1、2、3进行验证:

[现象及结论]方案1:上述实验中,插在盐酸溶液中的灯泡更亮,说明盐酸溶液中的自由离子浓度更大,即电离程度更大。

方案2:盐酸和醋酸与镁带反应,盐酸与镁带反应更快,说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更大,即电离程度更大。

方案3:盐酸溶液的pH值为1,而醋酸溶液的pH值约为3,说明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投影、讲述]

经过精确实验表明,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很小,只有极少部分电离,1mol/L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约为0.004mol/L,即在溶液中醋酸分子与离子共存。

(设计意图:验证氯化氢和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差异,关键是要在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通过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探讨和优化,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问:什么叫强电解质?什么叫弱电解质?

学生: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之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交流与讨论: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学生: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和少部分盐属于弱电解质。

提问:列举常见的强酸、强碱、弱酸和弱碱有哪些?

学生:常见的强酸有HNO3、H2SO4、HCl、HClO4、HClO3、HBr、HI等;常见的强碱有KOH、NaOH、Ba(OH)2、RbOH等。

[师生总结]

电解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少部分盐

[课堂练习3]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属于弱电解质?

①氨水 ②液态HCl ③Fe ④固体BaSO4 ⑤冰醋酸 ⑥SO2 ⑦Na2O ⑧CO2 ⑨NH3 ⑩NaCl固体 {11}KOH溶液 {12}蔗糖

[课堂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2)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属于弱电解质。

(3)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属于强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属于弱电解质。

[师生活动]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对一些物质的判断肯定会分歧。教师利用这道题强调:(1)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电离程度,与物质的溶解性,导电能力无直接联系。(2)强弱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通过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认知上的错误,帮助其理解基本概念。)

[课堂小结]小结本课内容,列表比较强弱电解质。

六、教学反思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堂课首先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和电解水模拟实验,将教材中的两个思考问题直观地展现出来,课题引入新颖,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问题驱动了教学过程,巩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下面课堂实验探究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设计验证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差别的实验方案时,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很多学生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在相同的温度下利用镁带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比较反应速度时,就有人提出镁带可以用碳酸钠粉末或碳酸氢钠固体更具有说服性,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镁带很难从气球中同时倒入到盐酸和醋酸溶液中,这样对比实验就有了较大的误差,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粉末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思维水平,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思维点拨、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

参考文献:

第6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0

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解答问题,更应该让学生拥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以“离子反应(第3课时)”为案例来说明运用“以变导学”的方式来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策略。这一节的重点在于从微观角度看清反应的本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并据此来引导学习比规则的直接呈现应该更有价值,也更加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和魅力。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学生分析

“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由于前面已学习了电解质和离子反应,可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以变导学”的探究式教学,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拨,巩固定义的外延和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书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着采用“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探讨、自己讲授、自我反思、自我检测”的课堂模式,唤醒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只是在“激发、引导、点拨、点评、启发、设计”上下工夫。

三、教学片段与分析

[片段1]

1. 离子方程式

2. 书写步骤: 写出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鄢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

?鄢 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改)

?鄢 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删)

?鄢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查)

[片段1分析]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学习、独立领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巧激发,精心设计一些自学题,让自主学习趣味盎然。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问题不能太多太杂;尽量用“你判断的依据?你发现了什么?”等来激发学生思维。

在“问题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寻求问题解决的着力点(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等。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

[片段2]

[动动手]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鄢 HCl + NaOH

?鄢 H2SO4 + KOH

?鄢 HNO3 + Ba(OH)2

[片段2分析]

学生通过“动动手”发现: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居然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达。据此引导学生建立 “类”的思想。进而加深了对离子方程式意义的理解。也开始觉得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片段3]

[想一想]

是不是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离子反应:H+ + OH- = H2O 来表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鄢 HCl + Cu(OH)2

?鄢 HCl + NH3·H2O

?鄢 H2SO4 + Ba(OH)2

?鄢 CH3COOH + KOH

[片段3分析]

和前面的[片段2]是有连续性的,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巧引导,让自主质疑问到关键。没有质疑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课堂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情景,引导学生设疑,学生一定非常有兴趣。学生有了质疑的愿望和兴趣后,教师还要适当引导,使他们的质疑有分量、有深度。

经过激活、梳理、辨析等渐进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议一议”、“辩一辩”、“理一理”等探究性“以变导学”方式,构建“知识链”。在教师的适度点拨下完善“认知网络”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认知结构得到了完善。“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用法中”。这样,学生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挑战性过程中,知识的统筹整合能力会逐步增强,化学的实际应用意识会逐步浓厚,“化学知识”的价值也会在应用实践中得以亲身感悟。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逐步学会整体构建的方法,形成整体构建的思想。

[片段4]

3. 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出现的错误

(1)强弱电解质不分,易溶与难溶不分

例:①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OH- + H+H2O

②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O32- + 2H+CO2+ H2O

③ 纯碱与醋酸反应

CO32- + 2H+CO2+ H2O

(2)违背反应事实

例: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 + 6H+2Fe3++3H2

(3)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例:① 金属钠和水反应

Na + 2H2ONa+ + 2OH- + H2

② 铁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

Fe+Fe3+2Fe2+

(4)漏写离子

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5)系数化简时错误

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H+ + SO42- + OH- + Ba2+BaSO4+H2O

(6)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没有删除

例: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Na++Cl-+Ag++NO3-AgCl+ Na+ + NO3-

[片段4分析]

让学生体验错误,比向学生直接呈现错误应该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时段的教学主要由学生自主讨论、思考,让学生对自我发现问题在教材上寻找答案或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形成一种互学互帮的学习氛围。通过自我检测,及时反馈学习的情况,从而学会自我查漏补缺。在教学中,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主体意识及探究的精神。

整个过程之中始终以学生研讨的方式进行,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教师作为研讨的参与者加入到学生讨论的行列之中。汇报交流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自主探讨是学生化解疑难、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探究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反复体会挖掘的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去探讨,学生会主动去参与,主动去思考。当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时,就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探讨的热情。教师巧点拨,可以让自主探讨有声有色。

以学生所学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途径,使原本相似、相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如同将一颗颗珍珠串成项链一样。对于学生而言,犹如开启了一道道原来不畅通的知识通道,使他们在重构知识体系时,惊异地感受到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的认识。

四、教学设计意图

把学生的学习与任务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特定的任务为手段,将要得到的教学目标体现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自主学习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模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模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质疑、自主探讨;从“学案检测反馈”的自我检测,到“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易错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己讲授、自我反思。

“知识点”是新授课中的核心内容,但它如何呈现在学生眼前是有讲究的。如果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学生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散沙”机械地填入脑海中。于是,学生记忆负担重,学习枯燥乏味,等到要应用知识时也因缺少必要的线索无法提取而使知识变得“惰性”。 因此变“知识点”为“任务”, 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体验” ,变教师“教”为学生“学”。 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化学学习活动“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同步。

从学生主体的视角分析,化学课堂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心态,给学生主体暴露思想轨迹、表达认知疑惑、倾诉学习困惑提供充分的时空余地。提倡鼓励学生与教材、教师对话,让对话使化学教学充满智慧和激情,让对话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创新。水常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引导学生在观点碰撞、意见争论、交流解惑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化学知识来龙去脉的清晰把握和深层感悟。在这里,“问题”不再是阻碍个体学习的消极因素,而是促进学习深入的重要资源。

五、课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有目标地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相应分析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教学素材,设计相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放出去,再引领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化学课堂上,巧激发、巧引导、巧点拨、巧点评、巧启发、巧设计,“以变导学”达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构建以及对知识的融合和提升,使得知识与能力在深度、广度上螺旋递进。灵活地对教材内容压缩、拓展、重组、整合、超越,把平面的、静态的、沉默的文本,变成立体的、鲜活的、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挑战学生智慧的课程。引导学生在预设情境中重现“知识点”,在主体探究中完善“知识链”,在质疑纠错中明晰“知识点”,在问题解决中感悟“知识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合理设置目标,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准确把握教学进程,分步推进教学目标,才能促进学生步入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向高效课堂更进一步。

正如新理念倡导的:“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参考文献

[1] 韩宝娟. 中学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2] 邵瑞珍.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第7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摘录;评价;情境;实验技能;高效课堂

一、两位化学教师的课堂摘录

1.云浮市云硫中学刘建国老师的课堂摘录

(1)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第四次释放孟获后,孟获逃至秃龙洞,秃龙洞的毒泉中有一口泉叫“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不久,蜀军先锋王平率数百军士前来探路,由于天气炎热,人马均争先恐后地误喝了哑泉水。军士们个个说不出话来,生命危在旦夕,诸葛亮也毫无办法。后经一老叟指点,喝了万安溪安乐泉水后转危为安。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士兵喝的水中含有CuSO4,造成了重金属中毒。那安乐泉解毒的原因是什么呢?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一般味苦),在人体误食CuSO4后又大量饮此泉水,其中碱先中和了胃酸,然后多余的碱又会在胃肠中与CuSO4发生离子反应Cu2++2OH-=Cu(OH)2。致使原来可能被人体吸收的可溶性铜盐变成不溶性的Cu(OH)2沉淀而不再被人体吸收,因此,具有解毒作用。

(2)请学生做课本31页的实验2-1,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学生实验完成后教师进行提问,混合前,溶液中各存在哪些离子?请写出电离方程式。混合后,宏观上看到什么现象?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得出结论,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教师总结离子反应的定义。

(3)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学生阅读课本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书写步骤中的“拆”和“查”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还总结了高中需要掌握的盐的溶解性规律和易电离的酸与碱。

(4)学生练习:①请写出Ca(OH)2和HCl、KOH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②请写出硫酸和氢氧化钠、硝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学生练习后总结出化学方程式不同,但离子方程式可以相同。教师总结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5)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并让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附表)。

学生完成后由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再进行有关练习。

2.茂名市第一中学詹金全老师的课堂摘录

(1)复习:通过练习,复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请学生分析浓度都为1 mol/L的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提出若将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离子会怎样变化呢?并让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附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提供的试剂有:酚酞溶液)

教师引导学生试用离子符号将反应事实表示出来:OH-+H+=H2O,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并强调离子浓度的减少是反应导致的结果,并非稀释的缘故。

(3)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析以下两种溶液混合是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是怎样变化?你能总结出离子反应的条件吗?a.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b.NaOH溶液与CuSO4溶液;c.NaOH溶液与盐酸;d.Na2SO4溶液与KCl溶液。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对有水生成的实质是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4)教师让学生用离子符号将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NaOH溶液与CuSO4溶液、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HNO3溶液与KOH溶液的反应事实表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用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与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有何不同,进而归纳整理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定义和表示的意义。

(5)教师提问:请学生根据刚才的练习,总结如何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进行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练习。

(6)下课前让学生反思:本节涉及的内容有哪些是新的?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有了怎样的认识?

二、对课堂的评价

1.教材资源的整合

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其中刘老师基本是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的,即按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及发生的条件这个顺序进行的,显得中规中矩,新意不够。詹老师则对教材重新做了合理的编排,即以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定义和表示的意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这一顺序进行教学的。但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是非常流畅的,教学思路清晰,符合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极富逻辑性。特别是詹老师始终都以a.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b.NaOH溶液与CuSO4溶液;c.NaOH溶液与盐酸这三组溶液的反应贯穿课堂,使课堂的连贯性很强。

2.课堂情境的创设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刘老师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引入,这个故事浅显易懂,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有新意性和趣味性,但给学生“转眼即逝”的感觉,其原因是“情景”无法转化为“情境”。詹老师以让学生分析浓度都为1 mol/L 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提出若将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离子会怎样变化呢?并提供试剂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詹老师的新课引入起点低,但落点高,层次性很强,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特别是这种引入方式能与广东高考的实验探究题联系起来。近年来,广东考生在高考中解答实验探究题的得分率还是较低的,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类题型的训练,这样就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实验的处理

两位教师都很重视学生实验,把教师演示实验都改成让学生演示,在学生演示过程中能及时地指出学生在操作上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学会思考、学会技能,使实验教学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知识技能的形成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两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刘老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讲解例题,然后总结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对书写步骤中的“拆”和“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技能的目的。这是教学中比较常规的做法,主要强调了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对这一方法也比较适应,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但学生的思维、分析、总结能力得不到较强的训练。詹老师则体现了主体构建,他先让学生用离子符号将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NaOH溶液与CuSO4溶液、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HNO3溶液与KOH溶液的反应事实表示出来,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角度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然后让学生讨论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学生归纳总结后,詹老师再进行点评分析,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遇到了一些障碍,费事较多,但最终得到了解决,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在知识技能的形成中,应以学生为体验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得到锻炼。

三、对高效课堂的反思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求课前师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这样才能迅速地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但课前要精心备课,在课堂上还要满怀激情,以此唤起学生的热情,形成师生、生生积极互动的良好课堂气氛;(2)授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课本为基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要自然流畅、层层递进,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又要让学生体验探究之旅的那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但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3)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细节。一节课是由一个个小环节构成的,也正是这些小环节的处理体现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显得充实,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学设计的方案,验证了不同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也让各授课者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习策略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技能 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95-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心理学家诺曼也指出,“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类似地,我们有时候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材料,然而却很少教他们记忆术,现在是弥补这些缺陷的时候了”。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的、复杂的传递过程。

1.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本身是一种知识范畴,它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又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应当将学习策略的培养纳入学生的学习当中。高中化学科的学习,也可在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案例1:已知试剂:0.2mol/L H2C2O4溶液、0.1mol/L H2C2O4溶液、0.01mol/L KMnO4溶液、稀硫酸、MnSO4固体。试根据已知试剂,任选仪器,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先写出实验设计的表格,然后写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最后相互交流与评价。

(1)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表格即提出任务或问题,对学生也属于一种计划策略;学生明确探究任务或问题后,就要进入主动探究活动过程,这是学生通过搜集和分析各方面信息、资料和证据,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即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属于一种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并获得结果;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是核心部分,也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阶段。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即评价和小组学习,是学生表达其探究结果,并相互讨论、互相补充以达到某些共识的过程,这种在学习过程中被用来促进学习效率的活动就是学习策略。

2.利用探究实验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做探究实验,实验不是做给学生看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获得验证。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的指示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机会,以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案例2:探究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实验

操作一:按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闭合电路。学生观察现象及分析原因。现象是电灯变亮,原因是:Ba(OH)2= Ba2++2OH-,电解质发生了电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形成闭合回路,所以灯泡亮起来了。操作二:由滴定管向容器中滴入硫酸溶液,随着硫酸的滴入,烧杯中有沉淀产生,并且电灯变暗,最后电灯完全熄灭,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分析现象的原因是:Ba(OH)2+H2SO4= BaSO4+2H2O,反应过程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为硫酸钡沉淀,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Ba2++ 2OH-+2H++SO42-=BaSO4+ 2H2O 。所以电灯逐渐变暗最后熄灭。操作:继续滴加硫酸,烧杯中沉淀量不再变化,但电灯又会逐渐亮起来,原因是:H2SO4= 2H++SO42-这时候让学生归纳总结原因,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通过这个探究实验的实践操作,不仅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原因,同时让学生接受了电离方程式和离子反应的区别,突破了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探究实验中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有关知识和技能,最关键还在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就牵涉学习迁移的问题。我们日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实上都是对学习迁移现象的一种描述。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当前知识激增的时代,培养能力是学校的主要目标,而迁移能力与学生的高考成绩密切相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化学实验直观的实验现象,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学习迁移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创造,非得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动手活动就是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应是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第6期(总第346期)

第9篇: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关键词:离子检验;学案;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1-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设计的基本依据

1.1课标要求

上海科技版《化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是物质检验的实验专章,也是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的最后―章,其中汇集了学生在高一、高二学习过的一些简单离子的检验。根据课程标准,该主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要求均为B级。教学中需要在复习简单离子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

《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在拓展型课程部分提出了多个与“水”有关的活动建议,例如,“了解各种饮用水中的含钙量”,“测定水样中悬泽胜固体”,“收集上海市水体污染的资料”,‘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等。如果本节教学能够在基础型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与之相关的知识,既可以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化学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上述内容的教学做好准备。

1.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物质检验为载体,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逐步感悟。由于临近会考,教学复习任务很重,教师常常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会使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方面缺乏实际锻炼,影响总体能力的提高。

本节内容通过把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相结合,在水质监测这个情境中把整节内容层层展开。课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是通过河水水质检测中的简单离子检验,引导学生学会在处理有离子干扰的问题时考虑试剂的选用、试剂的加入顺序、试剂的用量等问题,其次是通过实验室废水样本分析的实验和讨论,归纳出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优化自己的实验方案,采用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

水质检测的定量分析和污水处理的知识,可以通过选学内容和练习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课堂教学约需一课时,练习的分析讲解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机动安排。

1.3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常见离子的检验已经在高一至高二的各个章节中学习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阅读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对受污染的小河进行简单的离子检验,把分散的离子检验综合应用在水质分析的课题中,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常见离子性质的同时,进一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离子检验的实验中,由于学生在离子检验时的顺序和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对各方案进行评价优化,从中找到最佳方案。对于部分对化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设置选学内容,摧导他们自学一些水质检测的方法,也可以在作业中留确选作的部分,提升选修化学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教学的基本思路

让学生在阅读水污染具体数据的基础上,了解水质检测的必要性和饮用水检测的部分指标,从水质的简单检测,发展到定量检测,再通过作业巩固离子的检验,同时也介绍污水处理的不同方法,最后通过学习小结,思考整理整节课的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本章学习物质的三类检验,是定性地认识物质,为了与高二第一学期第10章的三种定量测定基本方法的学习相结合,既能复习所学知识,又能提升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所以设置了_一些水质定量检测的选学内容。

尽管课内教学的时间和内容都有限,但是通过基础性内容和拓展型内容紧密地结合,使整节课的内容更加丰满,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且所有的练习都与“水”的主题有关,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学以致用,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学案设计

“离子反应知识在水质监控中的一些应用”学案

[导言]

学习化学知识要重视应用、善于应用。离子反应知识可以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应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离子反应知识在水质监控中的一些应用。学习时主要采用思考与讨论的方法,有时还要做有关的课堂实验。学案中共有5个思考与讨论问题,分别涉及溶液中一些离子的检验;水质定量检测和水污染治理。其中有一个问题可在课外选做。通过解决问题初步积累一些经验后,要注重进行总结、提升认识。所以,同学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小结和交流。

[阅读材料]

(1)世界水资源现状

据联合国统计,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千米,其中97.5%是海水。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

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而人类用水增加了5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例如,据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估计,每天仅印度就有200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趋严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思考与讨论2]我们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也会产生一些废液,如果把这些废液直接倒人下水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处理或回收利用这些废液,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废液的成分。老师今天准备的废液中可能有Na+、Fe3+、Al3+、Ba2+、I-、Br-、CO3-、NO3-,通过实验分析废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2)检查老师所给的实验试剂,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哪些离子无法检验,还需要什么实验用品。

[课堂实验2]实验室废水样本中的离子检验。

实验结论:废水样本溶液中―定存在__。

废水样本溶液中―定不存在__。

废水样本溶液中可能存在__。

[思考与讨论3]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井水取来久置后,井水由澄清透明变成少量棕红色絮状沉淀积于缸底,水面浮着一层“锈皮”,当地居民常采用加明矾的方法处理。

(1)井水久置后,水面浮着的一层“锈皮”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

(2)用化学方法鉴别该井水的步骤是__。离子方程式是__。

(3)用化学方法鉴别经明矾处理后的水的步骤是__。离子方程式是__。

2.水质检测中的定量分析(课外选学)

前面的实验只是一些对溶液中的简单离子的定性检验。但是同学们已经能够运用在高2学期学习过的一些定量实验的方法定量检测水中的溶解氧、生物耗氧量等数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思考与讨论4]

(1)通过上网搜索,了解上海的自来水水源,以及水质情况,及一些水质检验的简单方法。

(2)为了防治水的污染,环境监测站需要经常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情况,主要方法是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4和碱性KI(含KOH),完全反应后加入硫酸使之生成I2,再用bmol/L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VmL Na2S2O3溶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2++O2+4OH-2MnO(OH)2

MnO(OH)2+2I-+4H+Mn2++I2+3H2O

I2+2S2O32-2I-+S4O62-

①该滴定过程可以选择__试剂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

②上述反应的氧化剂分别是__。

③水中溶解氧的计算式表示为__。

④如果取50.00mL水样进行测定,消耗了0.004mol/L的Na2S2O310.00mL求每升水中的溶解氧是多少克?

(3)水在自然净化中,要把有机污染物自发地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质,需要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使有机物中所含的碳、氢、氧等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1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所需要的氧气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常用g/L表示,如果水中的氧气比BOD少,水就发臭,鱼和其他淡生生物就不能生存。某地区一条河水含0.001%的有机物(质量),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以C6H10O5表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0.0092g/L,鱼类在含氧量小于0.004g/L的水中不能生存。

①写出该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转化为无机物的方程式;

②计算这条河中的生化需氧量(BOD)。

③判断此条河中鱼能否生存?

(4)为了度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升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的质量(O2mg/L)来表示,成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我国规定COD>500mg/L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为了测定工业废水的COD,实验如下,量取废水20.00mL,加入0.100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10.00 mL和少量稀硫酸,在_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用0.2000mol/L的草酸钠溶液Na2C204滴定过量的KMnO4,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C2O4溶液11.00mL。

①写出酸性KMnO4(被还原成Mn2+)和Na2C2O4溶液(被氧化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计算该水样的COD,写出计算过程。

3.水污染的治理

[思考与讨论5]

(1)下图是某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常用的凝聚剂可以是__(任填一种凝聚剂的名称)

②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__。

③写出相关的离子化学方程式__。

(2)甲、乙两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8种离子(Ag+、Fe3+、Ba2+、Na+、Cl-、SO42-、NO3-、OH-)中各不相同的4种,若单独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再经沉淀后,排放的污水转变为无色澄清的NaN03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

①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__;

②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__。

(3)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共含有K+、Ag+、Cu2+、Cl-、OH-、NO3-6种离子。

①甲车间的废水含有3种离子,明显呈碱性,则甲车间的废水中所含的离子是__。

②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另外3种离子,其中阴离子是__。如果加足量的__(选填活性炭、硫酸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填写元素符号)。

③如果将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填化学式),可以用来浇灌农田。

(4)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13+、Hg2+、Fe3+、Cu2+4种离子,甲、乙、丙3位同学设计从污水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

4.学习小结

(1)实际生活中的离子常常是一个混合体系,并不是单一离子,离子之间有时会相互干扰,我们在检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通过前面的学习,总结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设计实验过程中如何优化实验步骤,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4)针对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隋。

(5)我们国家污水处理的现状如何?通过学习你对于污水处理有哪些思路和方法。

4教学说明

在实验室废水样本离子检验的实验中,教师可以

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离子进行组合,在帮助学生复习简单离子检验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处理离子干扰,离子共存等问题的能力。程度好的学校,甚至可以每组学生检验的离子都不相同。笔者准备了Na+、Fe3+、A13+、Ba2+、NO3-一的溶液请学生检验。在分组实验中进行比赛,看谁的实验方案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明显的最佳实验方案。

在教学中发现,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一般只会照方抓药,每种离子单独检验。通过最佳方案的讨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简化一些实验操作,带动这些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总体思维水平。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检验Fe3+、A13+的实验中,很多学生无法正确观察或描述实验现象,由于氢氧化铁沉淀的红褐色,掩盖了氢氧化铝沉淀的白色,很多学生由于没有看到白色沉淀,就认为没有氢氧化铝。有的即使观察到了沉淀部分消失,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说有白色和红褐色沉淀混合,然后白色沉淀消失。如果学生只是会机械地做题,碰到具体的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将会是教育的失败与悲哀。化学教学_定要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从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通过离子共存或者实验分析得出,I-、Br-、CO32-都不存在,通过电荷守恒,可以推断NO3-一定存在。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实验方案,有一位学生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盐酸溶液,结果在上清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与下层的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验方案和效果让人有惊艳的感觉。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