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享受人生作文精选(九篇)

享受人生作文

第1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总是那样亲切。路边光秃秃的老树不知有多少年了。

一间间房屋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沧桑。小路在延伸着,我信步向前走着。

到家了,红色的大门陪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记录了我家的风雨沧桑。

进门,走累了,躺在柔软的床上,看着窗外的景色。

灰蒙蒙的天空,好像只有夏天才会变得蓝一些。

转头砌成的围墙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门前的一棵枇杷树以外,一切都毫无生气。

第2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由于文献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各具“共享性”和“排斥性”,两者就产生了对立性,其主要表现在对文献资源的使用上有了前提条件,即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一定报酬,此时无条件的共享已成为历史。作为文献资源共享,当然是前提条件越少越好。因而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对著作权过分保护,就会对文献资源共享过度限制,产生消极作用。反之,如果对文献资源共享不加限制,又必然侵害著作权人的权利。所以,要解决“共享性”和“排斥性”的矛盾,必须使文献资源共享行为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只有全面地理解和执行著作权法,才能促进文献资源共享活动更广更深地开展起来。许多国家因此规定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的范围,对作者的专有权利加以适当限制,以利于作品的传播和利用,平衡作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图书情报机构文献资源共享的方式很多,如提供借阅、复制、咨询、汇编专题资料、计算机检索服务等。资源共享一方面使信息资源可以迅速方便为广阔空间的公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文献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文献信息网络内,全部的文献资源均可供特定的图书情报机构、特定的用户或网络内成员分享利用。

对文献收集的影响。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的颁布与完善,我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还与有关国家签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协议,这样外国的作品在我国也受到了版权的保护。图书情报部门不能象以往那样,为了节省外汇而直接翻印或影印外国出版物,而必须花费昂贵的外汇来购买原版书刊。许多公共图书馆没有这个能力,就会造成书刊的残缺不全,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资源共享的服务质量。对文献加工的影响。根据读者的需要,图书情报部门经常编印一些二次、三次文献以及情报信息刊物,这些工作的开展必将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限制。如在编制专题书目索引时,不能直接从享有著作权的国内外其它书目工具中摘取某一类或某一主题的书目数据作为自己的书目数据,以免造成侵权。另外在编制文摘、索引等文献时,应按照著作权的规定,不能将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作品予以收编;对没有该项声明的作品,如选用了则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做无疑是增加了图书情报部门工作的难度。

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知识生产本身需要知识生产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能使知识生产者所耗费的投资得到应有的报偿,体现了对智力劳动的尊重,以及对知识成果的保护,从而激励知识生产者进行新的智力投资,创造出更优秀的知识作品;而丰富和不断创新的知识作品又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是文献资源共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了文献信息的质量。由于版权法只保护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为了保证文献资源共享中的严肃性与纯洁性,就必须严厉打击和制裁假冒、剽窃、抄袭等各种不良行为,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产品创造者的热情,提高文献信息的质量。促进了国际文献资源共享有效进行。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间文献信息交流的保障,由于它保护了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从而推动国际间文献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加入WTO后,一些外文文献资料(如外文原版书刊和电子软件等)的价格及关税都将有所下降,使得图书馆又有财力继续采购,这样就弥补了因外文影印期刊及非正式电子软件的停止订购而使外文期刊失去的连续性又得以恢复,从而促进了文献的收藏和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

要使文献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挖掘不受知课产权保护的文献资源实现共享。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本身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文献资源,如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有关文件等;第二类是指已经过了保护期限的文献资源,这是一个庞大的文献资源群,知识产权对文献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期限规定,超过这个期限任何文献都进入社会公有领域,他人可以不经过授权而自由利用;第三类是指权利人放弃其知识产权权益的文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组织主张实现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通过开放存取、创作共用等形式鼓励知识产权权利人放弃部分权益。权利人放弃其知识产权权益后,社会公众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文献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第3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干部离休的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供给制”?

什么叫“包干制”?实行包干制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既享受过“供给制”又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如何理解“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

对“个别老解放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应当怎样理解?

“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指的是什么?

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后提为干部的,可否办理离休?

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符合离休条件的,可否办理离休?

“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中的“委派”如何理解?

因历史或现行问题,组织结论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未受刑事处分的干部,可否办理离休?

依法被判处过管制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符合离休条件的外国籍干部,可否办理离休?

在军队工作期间被军事法院判刑,但仍保留军籍的转业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1948年以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入党的农村党员,1949年月提拔享受薪金制待遇的脱产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享受薪粮制待遇的教师,可否办理离休?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小米、工资分以及其他实物工资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铱”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符合离休条件但犯有隐瞒重大历史问题错误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的待遇有何规定?

对派成员离休有何规定?

已经办理退职手续的干部能否改办离休?

老干部的含义及范围是什么?

老干部的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称的老干部,一般是指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其中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会逐渐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老干部。

干部离休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国发[1982]62号文件规定,干部离休的条件是: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达到离职休养

年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当改为离休。

劳人老[1982]10号文件对上述规定作出解释:可以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是指: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建国前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什么是“供给制”?

个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给制的属于“供给制”:(1)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2)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3)极少的普通津贴费。这三项是个人享受供给制的完整概念。凡按当时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同时享受以上三项供给的,方可认定为供给制。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除此之外,其他支付形式不属于供给制。

什么叫“包干制”?实行包干制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在供给制的基础上,增加必需的城市生活费用,合并计算,包干使用,称为包干制,也称包干供给制。凡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包干制待遇的干部,可以办理离休。

既享受过“供给制”又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建国前享受过供给制待遇,也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按享受供给制待遇对待,可以办理离休。

如何理解“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

所谓“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是在供给制基础上演变来的一种供给形式。这里是指有的原在老解放区享受供给制,进城后,以工资形式增加了一部分城市生活费用;有的原在老解放区享受的是薪金制,调到新解放区后改为供给制,当时为了照顾这些同志的生活,还保留了一部分薪金;有的在当地解放后,个人生活部分享受以供给制为主体,同时又发给一定数额的薪金。

对“个别老解放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应当怎样理解?

凡1948年底以前解放的地区,都可视为个别老解放区。由这些地区的人民政府规定的薪金待遇办法,即为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也包括经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薪金待遇。

“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指的是什么?

中组发[1982]11号文件指出,“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是指经我党组织决定,接受党的任务,在、日伪统治区以公开的社会身份为掩护,主要从事地下革命的工作。仅有某些革命活动,例如为我地下党传递过信件、张贴过标语、参加过反帝反蒋游行示威的,应肯定他们为革命做的贡献,但不能算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后提为干部的,可否办理离休?

根据劳人老[1983]20号文件规定,可以办理离休。

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符合离休条件的,可否办理离休?

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符合国发[1982]62号文件规定离休条件的,可以办理离休。

“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中的“委派”如何理解?

劳人老[1983]20号文件第7条中,关于“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是指原是国家干部(包括军队转业干部),由上级主管部门调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从军队复员、退伍又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不能办理离休。

因历史或现行问题,组织结论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未受刑事处分的干部,可否办理离休?

按劳人老正[1983]34号文件规定,不能办理离休。

依法被判处过管制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依法被法院判处“管制”的,属于刑事处分。因此,按照人退司函正[1988]2号文中关于“凡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分的干部,都不能办理离休手续”的规定,建国初期及以后依法被判处过管制的干部,不能办理离休手续。

符合离休条件的外国籍干部,可否办理离休?

凡建国前来我国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一直在我国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符合干部离休条件的外籍干部,在他们达到年龄并申请离休时,可办理离休。

在军队工作期间被军事法院判刑,但仍保留军籍的转业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按中国人民总政治部等六单位《关于1987年做好军队刑满释放和其他处分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1987]政干字第312号)精神,虽被军事法院判刑但仍保留军籍的转业干部,如符合国家规定的干部离休条件,可以力、理离休。

1948年以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入党的农村党员,1949年月提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脱产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1948年以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入党的农村党员,1949年1月至9月提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脱产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享受薪粮制待遇的教师,可否办理离休?

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教师享受的薪粮制属于薪金制范畴,按国家规定不能办理离休。目前仍应按国家关于干部退休的规定执行。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小米、工资分以及其他实物工资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小米、工资分以及其他实物工资待遇,属于薪金制范畴,不能办理离休。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铱”待遇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1949年1月至9月参加革命工作享受“铱”待遇的干部不能办理离休。

在1949年1至月至9月期间,既享受过“铱”待遇也享受过供给制待遇的干部,可按供给制待遇对待,准予办理离休。

符合离休条件但犯有隐瞒重大历史问题错误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

符合离休条件但犯有隐瞒重大历史问题错误的干部,已认定不是敌我矛盾的,允许办理离休。

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的待遇有何规定?一、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即不再按离休干部对待,其离休荣誉证要收回。

二、受刑事处分未收监的,执行期间可按当地一般生活水平发给临时生活费;执行期满和刑满释放后,其生活待遇及管理等由各省研究确定。

对派成员离休有何规定?对派成员的离休有以下几点规定:

(1)建国前派成员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按中组发[1982]11号文件《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处理,符合离休条件的,可办理离休。

(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之前,加入各派的成员,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工作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可从1949年9月21日算起,并可享受离休待遇。

(3)虽与中共党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但确为革命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的派成员,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由中央统战部审定。

第4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文献资源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文献信息网络内,全部的文献资源均可供特定的图书情报机构、特定的用户或网络内成员分享利用。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一定的知识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成果即人们在氏期的实践中,通过脑力劳动创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知识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非物质性;②创造性;③一定的表现形式;④永存性;⑤公共性;⑥可保密性。知识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

文献资源共享所涉及到的作品或出版物,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对于图书馆来说主要涉及著作权方面的问题。文献资源共享与著作权法构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统一性表现为:①著作权法对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进行了充分保护,以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去生产日益丰富的智力作品,为文献资源共享创造了物质条件;②由于著作权只保护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不承认抄袭、剽窃、假冒作品的著作权客体地位,并对侵权行为依法进行制载,保证了作品的创作性和新颖性,又防止知识生产的重复,从而提高了文献资源的质量,减少了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③著作权法保护了传播者的利益,保护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文化生活、获取知识的权利,促进了文献资源共享渠道畅通得以蓬勃开展。

由于文献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各具“共享性”和“排斥性”,两者就产生了对立性,其主要表现在对文献资源的使用上有了前提条件,即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一定报酬,此时无条件的共享已成为历史。作为文献资源共享,当然是前提条件越少越好。因而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对著作权过分保护,就会对文献资源共享过度限制,产生消极作用。反之,如果对文献资源共享不加限制,又必然侵害著作权人的权利。所以,要解决“共享性”和“排斥性”的矛盾,必须使文献资源共享行为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只有全面地理解和执行著作权法,才能促进文献资源共享活动更广更深地开展起来。许多国家因此规定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的范围,对作者的专有权利加以适当限制,以利于作品的传播和利用,平衡作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影响

图书情报机构文献资源共享的方式很多,如提供借阅、复制、咨询、汇编专题资料、计算机检索服务等。资源共享一方面使信息资源可以迅速方便为广阔空间的公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文献资源共享的不利影响

对文献收集的影响。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的颁布与完善,我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还与有关国家签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协议,这样外国的作品在我国也受到了版权的保护。图书情报部门不能象以往那样,为了节省外汇而直接翻印或影印外国出版物,而必须花费昂贵的外汇来购买原版书刊。许多公共图书馆没有这个能力,就会造成书刊的残缺不全,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资源共享的服务质量。对文献加工的影响。根据读者的需要,图书情报部门经常编印一些二次、三次文献以及情报信息刊物,这些工作的开展必将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限制。如在编制专题书目索引时,不能直接从享有著作权的国内外其它书目工具中摘取某一类或某一主题的书目数据作为自己的书目数据,以免造成侵权。另外在编制文摘、索引等文献时,应按照著作权的规定,不能将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作品予以收编;对没有该项声明的作品,如选用了则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做无疑是增加了图书情报部门工作的难度。

第5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学习 人文性 审美性 实用性

语文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学生喜欢语文吗?语文学科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学生主体意识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只有时时带给学生快乐与享受,碰触到学生敏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变繁重的学习为轻松的享受,才能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怎样才能使学生享受语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享受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方面,这是新世纪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不仅要着眼于让青少年在求知过程中学会做人,而且要引导他们协调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有志气、有抱负、有民族优秀精神的新人。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人自身发展完善的问题。语文课本中丰满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生活情景,抒发的人间真情,折射出崇高的人性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享受文章的人文性。例如,诗词欣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音乐的辅助,画面的展示,配乐朗诵的渲染,引领学生在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叹诗人所叹,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未知领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凸显的人文性,借助场景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彰显,时代背景的渲染,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知,去领悟。学生通过自身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同龄人的对比,可体会《清兵卫与葫芦》中学校与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清兵卫的无奈;认识到《风筝》中的文学巨人鲁迅,对世事人生形成深刻的认识,站在巨人的肩上俯瞰人间万象,认识社会。

至于语文课文中那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文史见证,以及对世事的评述,无一不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特性。老师可带领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姿态融入到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之中,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了解和掌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种协作关系,从而在语文学习中享受语文。

二、据情析文,享受语文的审美性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和审美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与体验,进而按照美的规律自觉地表现美和创造美。

语文教材是作者感受生活、理解生活的情感结晶,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剖析人物性格特征,感受情节的跌宕起伏,领略章法的变换有序。在动情的分析中,感受作品中昂扬奋发的豪情,拳拳的爱国爱民的真情,依依惜别的柔情,对敌人的憎恨之情,对丑恶的厌恶之情,对弱者的怜悯之情。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美的感受,借助语言媒介,学生体验情感,美感,产生美的联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文学的熏陶,在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中享受语文的审美性。

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之美,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水田园美,《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义无反顾的行为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的高深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美,《沁园春・雪》中傲视苍穹、主宰命运的豪迈气势,《孔乙己》里众人麻木笑声带来的哀怨之痛……这一切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多种形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学得妙趣横生、意兴盎然,甚至情绪高涨、热血沸腾,进入如痴如醉的境界,审美的功效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激活,进而达到学习语文也是为了享受语文的目的。

三、亲历体验,享受语文的实用性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培养学生对该语种的感悟、内在和外化、运用之综合能力。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综合的广义的语言学科。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亲历体验,在各种体验中享受语文的实用性。

1.在多种活动中体验。开展辩论赛、故事会、演讲、知识抢答、课本剧、知识板报、名著阅读与欣赏、佳作展示等一系列语文活动,既能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趣,在活动中长智,在活动中享受。

2.在课外实习中体验。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实习,是体验语文实用性最便捷,学生最受益的方法,在实习中学生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要面对复杂的交际场合,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要处理繁琐的事务所有这一切要求学生应当听得懂客人要求,说得清要表达的意思,看得明白工作计划、程序要领、写得出规范的文本。平日语文能力的训练,在实习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同时在运用中学生切身感受到了语文的实用性。

第6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公共图书馆发展至今,已经在各个方面初具规模,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及其为公共建设服务的水平,对公共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将以信息搜集整理和传播者角色,融入到整个社会信息网络中去。所以,现在在实现资源共享环境下,对图书馆实现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挑战。不管从那个角度出发,都要去探索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发展道路。

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将形成一个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图书馆里也不例外,为适应未来图书馆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引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管理图书馆,组织各项业务。适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认清发展趋势,主动接受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和质量,使图书馆工作为教育改革和经济建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窗口,其形式不断丰富,范围正存扩大,要实现科学管理,就必须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推行图书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一、现代管理制度下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优势分析

随着经济脚步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文化和教育的追求逐渐加深。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认为“获得知识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分享知识则是基本义务”。但是现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众多的限制。

1.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多个文化中心站点,并投放大了大量的资金成本。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的来临,从而带来了图书馆的高效发展,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应运而生。

2.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法制和社会条件

现在文化资源共享成为人们当下生活关注的焦点,所以一系列关注此方面的制度应用而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图书馆的建设标准、用地情况都有了法律依据,尤其会改观县级图书馆的生存境况。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着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加强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构成了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存在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滞后,资源共享合作不易,协调困难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体制仍处于滞后状态。我国现有的 3 大系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系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分属教育部、科学院和文化部领导,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缺乏总体上的宏观管理和协调,成为图书馆在建立协作网和图书馆联盟过程中的首要障碍。即使成立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机构,也只是一种松散的共享形式,缺乏强制力和约束力。因此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口号喊了多年,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的现状仍是各自为政,平行重复,合作不易,协调困难。加之共建共享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使一些基础条件差的馆只能“望洋兴叹”。

2.共建共享意识淡薄

由于图书馆的“条块分割”和“块块封锁”现象的存在,人们对于网络环境及其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作用与意义在认识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一些人希望共享,不愿意共建;只重视本系统的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忽视整体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这势必阻碍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受“重藏轻用”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图书馆在文献收藏方面片面强调“大而全”、“小而全”,文献重复收藏,资金大量浪费;许多图书馆的“自给自足”观念仍强于资源共享观念,不能摆正存取和拥有的关系。资源多的图书馆担心自己的资源被过度利用,资源少的图书馆则担心无从利用而不受关注;各馆之间缺少协作,许多图书馆往往将信息资源建设视为“各馆的自家事”,而较少从共建共享的角度来考虑,结果造成资源重复建设,人力、物力、财力被大量浪费。

3.共享资源建设标准化程度低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是要组织各馆将其馆藏书目信息上网并同时提供其特色馆藏文献电子化网上服务。因此,文献信息标准化、规范化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一个关键。我国自动化系统软件有很多都是在没有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的环境下研制的,各图书馆自选的软件系统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联机网络统筹规划。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缺乏全国统一的分类、著录、标引、检索标准和计算机网络规划,许多图书馆还处于“自成体系”的状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眼前的需要,进行各馆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规模小而且互不兼容,标准化程度低,很难组织起区域性、全国性的系统间的网络信息服务。这种标准不一致的现状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障碍。

三、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个性化服务项目的前景展望

1.运用信息化管理

随着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有应运而生,很多方面已经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个人数字图书馆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图书馆中的资料管理员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应地方进行文献搜索。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现在已经被很多方面认同,受到了广大全体的认同和喜爱。将各种信息和元素呈现在每一位读者 面前,从而符合读者阅读和研究需求,具有很多的优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从藏管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应用,中国网名的数量得到了急速的上升,从而中国互联网市场巨大。成长于“数字原生态环境”环境中的年轻人逐渐成为阅读的主体。这种潮流形式正在不断扩大,现在公共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这种功能。

2.努力创新

公共图书馆有着自己的属性和特色,基本上每个地方收藏着不同的资料和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活化这一部分资源,培养经营人才队伍,吸引社会文化产业,共同组成图书馆文化产业多元化的经营主体。

同时,在这方面的分析中,图书馆要能真正从文化市场中进行了解,要使得这一资源能够实现全民共享,就要从很多方面对此进行创新才行。

3.拓展互联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会提升到新的高度。文化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图书馆的服务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在互联网技术能够培养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解决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拓展知识传播的途径和空间。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另外,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庞大的网民群体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环境。

4.加强政府作用

信息时代之下的文化宣传,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信息文化保护工作的转型。很多至理名言都是有关于此的,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学已经从书籍世界发展到了信息世界。这一时期,就要注重政府的作用,同时注重实践方面的信息。政府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接受平台,从而成功的实现对方面的系统对接,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系统建设更加完善,从而方面更多市民的阅读。

四、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对策和措施

1.制定文献资源共享相关法规,为文献资源共享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要积极宣传和呼吁,争取上级决策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重视,形成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立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要由一个统一的专业部门制定“中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法”,明确规定文献资源共享的性质、社会地位和范围,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文献资源共享各级职能机构的职责范围,规定对阻碍甚或破坏文献资源共享的行为的惩罚办法及对文献资源共享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的奖励办法等,使我国文献资源共享有法可依。

第三各级各类图书馆要以“中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法”为依据,结合本系统、本地区以及本馆在文献资源共享中的地位和任务,制定出各系统、各地区以及各馆的文献资源共享。

2.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各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改变我国文献资源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在现有图书馆协作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一个实质性的共同体,即一个跨行业、跨系统、全国性的统一综合信息中枢机构,形成国家和地方两级链式网络模式的协作网。在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管理下,做好共享网络和资源建设的规划设计,遵循一定的标准法规,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工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在组织协调开展文献资源联合采购、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共建共享、馆际文献资源互借、网上联合知识导航、文献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将是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目前,我国这方面较为成功例子有: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4 年成立以来,联合上海地区公共、科研、高校、情报 4 大系统的19 个图书情报机构,所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网上资源共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资源共享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延伸。这对于文献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提高市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乃至提升上海市学习型城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参加协作网的图书馆和情报科研单位已增加到 72 家。

3.坚持核心文献资源建设

核心馆藏是图书馆藏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在知识门类和出版物类型方面都与图书馆书特色相一致,是馆藏最有用的,必备的低数量的出版。核心文献资源的建设应当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效益至上的原则,宁缺毋滥原则,专家协作原则,复本文献适中原则,奖惩分明原则等综合性原则。针对不同核心资源,无论在纸质文献还是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采购上都应满足读者的需求。

第7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记得去年52岁生日那天,我在市教科院参加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刚好是52人(包括我和张泉),这是一次巧合;与蔡凤茶、张国宇两位同行49岁就离开心爱的学生相比,我是幸运的52;今年虚岁54了,工资刚好开始涨到每天54元,这又是一次巧合。与刚刚撒手而去的同龄人朱锋相比,我是幸福的,我活着并工作着,应该说,这就是享受,因此,我把这一学年度述职报告的话题定为——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主管的工作,享受主带的课程,享受兼职的身份。

享受主管的工作

我虽然是一个50多岁的老家伙,但我并不羡慕行政干部的那种退二线的休闲式生活,也许是没有机会体会才说这种话罢,我真的觉得,工作着是幸福的,工作着就是享受。上学年学校计划分工把我的工作定位为“主管教科研和宣传工作。”说实话,工作的效果也不太尽人意,但我还确实在尽力而为地享受着——

一是享受计划的起草;二是享受课题的申报;三是享受会议的热闹。

享受计划的起草。上学年的的计划中列了四大项内容,可惜只完成两项。一是筹备创新教育,从举办讲座到正式会议。因时间关系,讲座也少了一次最精彩的;二是进行新的课题申报,这项工作已报批立项,课题名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还有两项研究因普九复查等时间冲突而自然削弱或落空。一是新课程计划削弱了,只停留在几节课的听课上,恐怕连说课、评课都不充分,因此“研究”二字的收效也就可见一斑了;另一项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计算机常用简单操作的培训,全部落空。

享受课题的申报。也许可能有人在喊:让所有人烦心劳累甚至让有些人反感的创新教育快点结题吧!是啊,“创”在哪里,“新”在何处,恐怕至今还有人迷惑不解。

我倒觉得那是“不识创新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外。”我们要的是研究过程,不要急功近利过于期望它的理想结果,当然,这次我校创新教育课题研究面太大了,要求参与的人也太多了,有点牵强。因此对下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不要求全员参与,欢迎有热情者,执着者加入其中,在综合实践活动大课题前题下,主攻三个子课题:一是茶文化研究;二是毕升文化研究;三是英山民俗文化研究。希望有志者踊跃投入。

享受会议的热闹。你我都身临其境。全市80多人(教科院就有10人)齐聚在这披红挂彩、包装一新的校园里,看创新节目,听创新课,听创新汇报,参观创新展览,查阅创新资料,评点创新会议概况,好不热闹。为了这场热闹,几乎忙坏了我们每一个人。

我作为这次会议的“统筹”官,仅仅出了些思路而已,迎接会议的思路,展览的思路,资料的思路,节目的思路,汇报的思路,享受的内容可多了,除了硬件外,其余的好象样样都让我享受了。

享受主带的课程

我去年主带了一(七)、一(八)两班地理,只带两个班,才四节课,轻松,太轻松了,是享受呀!今年上学期,减去了一(七)班,加上了三(一)、三(二)、三(八)三个班,共四个班地理,平时每周5节课,还是轻松,双休又安排了3节,多充实呀!加起来,才8节课,还是在轻松中享受,与同科邓老师18节比才是个零头。

先是享受备课。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上,虽然难知天文;下,学校给我机会要让我知地理呀,不然老了想出去转悠。不知东南西北,你看该不方便?莫说,地理课里,还真能学不少知识:地球七兄弟、四姊妹的渊源与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人类的种族与信仰,帕米尔高原比黑龙江要迟几个钟头见到太阳等等,可谓包罗万象。不带地理,怎么知道?再说,下载并应用那些制作得惟妙惟肖的地球课件。也是一种享受呀,地球公转与自转,演示得一目了然。

其次是享受讲课,面对求知的面孔,围绕教学内容,你可以轻言如小溪流水,你也可以神侃如大江泄洪,全在于察言观色,适可而止。

再次是享受学生的收获。去年的两个班,一个第一,一个第五,一平均还可以;今年我还不知道名次,好象冒扣什么分,初三只知道有7人的中考得了满分。我替这些学生高兴。

在校内我还特别享受了“两多”的待遇,一是外出学习比别人多(省2次,市3次,县数次);二是抛头露面比别人多,一开大会,要么就当主持,要么就当主讲,你看,多优越!

享受兼职的身份。

我这个人特能享受,嫌学校身份享受得不够,还经常弄一些兼职活儿来享受。

人家请你写,人家请你吃,人家请你喝,那是别人看得起你,说明你还有点价值呀,何乐而不为呢?话可得说回来,绝不是“吃公饭,拉私屎”呀,因为多数还是官方约请的,并非“私通”,是以学校身份去领受任务的。

举几个举子吧,信不信由你

第一,我享受了全镇教育应急特派的身份

几乎次次是专车,还有领导作陪,女士作陪。路上,是观光旅游;到了,当贵宾伺候,茶,掇在手上;酒,倒在杯里,年轻的领导说:喝一点,肖老师;老同事则说:老肖,不喝也得喝!够意思吧!这样的时候,一学期两次,一次3—5天,惬意不?89年到现在,16年了,教育站换了四任站长,可写集训报告的人一直没有换,沾光吧,中间我去搞城建城管两年,先叫别人写的,后来,还是送我重写,没有办法,人家信任我呀!

第二,我享受了教育局应急特约的身份

大的有:普九复查专题片的撰写。普九验收时,游平大手笔写了《悲天动地普九曲》的专题片,去年年底,人家早已是副局级,怎么好还要他动笔呢,可能有人推荐说,找老肖。于是我磨破大脑几层皮,编了个《继往开来普九情》的专题片,还马虎吧!还有“迎中秋庆国庆”大型歌咏演唱会的设计与撰稿。

小的,名目可就多了。一年来,曾为局长写过去年集训时的讲话初稿;为分管县长写过集训时的小结,替普教科搞过论文评判或会议材料的评审,为校产办写过分管局长在大别山地区联议会上的经验总结,为人事科写过上报全市师德报告团教师个人典型材料,为教研室设计

过文艺晚会创意并撰稿,撰写全市创新会议经验材料。

此外,两赴孔坊中学,解剖麻雀;三上草盘中学,敲定七年级语文新课改研讨会,从定方案到听课,再到说课。

第三,我享受了社会人事应急特请的身份

这里的萝卜籽更多:一年来,为政协两位委员写过《人物传记》,为两位竞争正、副局人士撰写过演讲;为县政府确定的讲解员编写过“全省文明新村拉练检查编过解说词,为三对新人提供过服务:为一对——司仪;,为一对——主婚;为一对——写完整的串词。为两位评选省级先进个人撰写典型材料(教育、团委),为本县在全市示范小学经验交流上的材料动过大手术,本校份内的材料自不必说了。不是自夸,你们看看毕升广场的宣传橱窗共六所学校的展览,从文字到图片,我最满意还是我校的。

第8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论文摘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启这7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例,论述了基层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为文化共享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通过工程服务网络,以互联网、卫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光盘、移动播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努力实现“村村通”。

1文化共享工程的特点

1.1海量资源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总量已经超过69tbo 28个省级分中心已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日均资源传输量最高可达到100gb,实现了大量音视频资源的传输下载。根据文化共享工程的规划,到2010年,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00tb,其中国家中心要建设20tb,将形成以国家中心为主各省级分中心共同建设的资源建设体系。

1.2传输手段多样

    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共享工程的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渠道、不同手段的传输方法。互联网、电视网、卫星网等等,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法。

1.3资源丰富多彩

    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分为十几个类目,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影视艺术、文化曲艺等等。这些信息资源贴近百姓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文化共享工程在霸州的开展

    霸州市是文化部2006年确定的全国中西部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00个试点县市之一。目前,霸州市共有共享工程支中心一个,乡镇基层网点巧个,村基层服务点41个,已初步形了成以市馆为主干、以乡镇为节点、以各社区村街网点为基点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并且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专报制度,各基层网点每月将本网点的工作内容、意见建议等上报霸州市文化共享支中心,再由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上报廊坊市中心。

    霸州市文化共享体系建立以来,支中心以及各基层网点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与设备为全市农民提供了的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尤其是电影与戏曲节目,农林科技节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温馨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强有力地推动霸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霸州市文化共享工作的突出表现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与鼓励,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及省中心的领导曾多次来霸州参观指导工作。

3文化共享工程在基层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文化共享工程一步步开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笔者简单提出了基层工作中巫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间题的思路。

3.1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

    目前,由于很多地区的文化共享工程的传输模式是卫星传输,国家通过卫星向各层级网点传输信息资源,所以导致各地的信息资源是一样的。卫星方式的优点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卫星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其广播式的资源传输与服务方式,不因服务网点的增多而增加网络带宽的负载,这就使得基层网点越多,卫星模式的性价比越高,而且卫星模式不受地面网络线路的限制,在网络建设薄弱的偏远地区越发体现该模式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种单向广播方式,它缺少互动性,在实际利用中我们不得不考虑针对性的问题。例如,霸州市南孟镇的某村有种植大棚韭菜的农户,而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中并无这方面的资料。这时最好的选择是由市级支中心甚至是县级来补充资源,把农户需要的资源送到基层点。在文化共享工程今后的工作中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加大对市县级支中心的投入,充分利用支中心的资源,辐射支中心本地各基层网点。在加大对市县级中心投人的同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某地需要什么信息,先在平台上需求,若其他地区已经建设了相关的数字资源,两地之间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传递、共享相关资源,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节省了资金。

3.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要与当地情况相结合

    在前几批次建设的共享工程各基层网点中,网点的的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卫星天线、投影仪、幕布、音响等。这其中的服务器与卫星天线属于较难维修的设备,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专门的工具来维修与调试。而目前基层网点的人员一般只具备使用的能力,维修对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来说较为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共享工程基层点的建设应该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以方便实用为原则,综合各种共享手段的优劣,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使文化共享工程真正成为当地人民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比如霸州,作为一个比邻京津的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基础设施完整,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而不必依赖卫星传输,这样也不会有转星、高频头损坏等一些复杂的问题出现,也方便基层工作的开展。霸州地区下一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即将开展,接下来即将覆盖基层点将采用iptv十电视网的方式,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是一条适合霸州地区建设文化共享共亨的路,是结合了3年来本地区工作经验及学习全国其他文化共享工程先进地区经验所得到的成果。

3. 3文化共享工程的人员素质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主要面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目的是打破这些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的“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广大农村地区,懂电脑、会操作的人员有限,经常出现有些地方有设备、无人会操作的现象。因此,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巩固技术队伍基础,结合工程的现状,因地制宜、分级组织培训,开展技术交流是促进文化共享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亚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基层网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各级中心应该采取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高基层网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与方法。培训授课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其直接性和反馈性可以使受培训人员更好的掌握关于共享工程的相关技术知识。2007年9月20日,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会议在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举行,来自全市各个基层点的30多人参加了培训,支中心的技术人员向受训人员做了有关共享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及排除等技术讲解,每个参训人员都要实际操作,遇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受训人员真正掌握相关技术。

第9篇:享受人生作文范文

关键词: 儿童;分享意识;重要性;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06-01

与人分享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有了“分享”这个社会,社会才能够更和谐、人际关系才能更融洽。儿童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分享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儿童抓起。当前独生子女非常普遍,有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享意识相对缺乏,这样会为儿童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儿童的分享意识进行探讨。

一、分享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享也称共享,是指在物质或精神上与他人共同分享。儿童期物质上的分享主要是玩具和零食,精神上的分享主要是分享同伴对事物的感受,让同伴拥有共同的情感,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具有分享意识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分享过程中,儿童的情感、品德、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分享意识的培养是儿童社会行为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分享意识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儿童素质,使儿童成长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儿童分享意识现状与原因

(1)儿童分享意识现状。以宜春市直属机关儿童小班为例,有50%以上儿童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同时有30%的儿童由于争抢玩具发生矛盾摩擦,甚至有10%的儿童因为争抢玩具伤害到对方。可见,刚刚离开家长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的分享意识非常缺乏。

(2)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儿童年龄太小。学龄前儿童一般都在3岁~5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般自我意识非常强,缺乏与外界联系的意识,内心只有自己的感受,不太了解、甚至不愿意去了解伙伴的真实想法,不懂得分享,一味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家庭环境影响。现如今,很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家长对孩子的需求一般都会满足。因此,给儿童养成了“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心理,无形中助长了儿童的占有欲。所以,当儿童刚进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时,很乐意接受伙伴的东西,却非常不情愿分享自己的东西,致使矛盾摩擦不断发生。

三、儿童分享意识提高的策略

(1)对儿童进行分享是互利而非失去的教育。儿童之所以不愿意分享,在他们看来,分享就意味着失去。对此,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教学题材,让儿童明白分享是共有的互利行为,而非简单的失去,让儿童明白分享的重要意义。

(2)设立分享日,进行体验教育。与儿童讨论协商,确定每周的星期一作为班级玩具分享日。每周的星期一,允许儿童从家里带来各自喜欢的玩具。到了分享的时候,大家带着玩具到操场上集合,围成一圈,依次让每个儿童介绍自己心爱的玩具。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其他儿童了解新的玩具,同时让儿童们相互讨论并尝试玩具的新的玩法,增加相互间的感情,让儿童从分享中体验快乐。

(3)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儿童实施教育。对于生活经验不足的儿童来说,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童话故事能够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童话故事中的正面形象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例如,在儿童故事《小松鼠的苹果》中,小松鼠因为不愿意与伙伴分享自己的苹果,独自把一个硕大的苹果一次吃完,因为吃得太饱,肚子开始疼了起来,最后连路都不能走了。伙伴们在山里四处寻找,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把昏倒在山洞里的小松鼠救回家。教师引导儿童一起讨论小松鼠受伤害的原因,让儿童从中受到教育,进而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

(4)营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氛围。在儿童分享意识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分享氛围。如果有儿童主动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玩具时,教师应该予以赞扬,并以该儿童为榜样,号召其他儿童向他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分享意识的好孩子。这样,班级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分享氛围,儿童在分享中体验到了关心和爱护,从分享中得到自我满足和快乐。

(5)与家长合作,强化分享意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正确教育,也是强化儿童分享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分享,具有分享意识。教师要提醒家长起模范带头作用,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分享意识。

四、结束语

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需要教师和家长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而使儿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分享。

参考文献:

[1]林水玉.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初探[J].时代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