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怀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关怀教育论文

第1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普遍关怀,强调在尊重人、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差异特点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的关注与满足。二者之间密切相连,有机统一。

第一,它们都以“人”为价值主体。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文关怀的主旨,围绕“人”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以人为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渗透“人”的理念,体现“人”的价值,运用人性化的手段对“人”施加有效的影响。离开了人的主体,离开了对现实的人和实际生活的人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发展的误区、盲区,变成了泛泛的政治宣传和理论说教,变成了机械性的、缺失生命力的传声机,其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提升人的功效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它们都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切从事与人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人文关怀之所以拥有无限魅力,说到底就是满足了对“人的需求”的关怀。这种需求既是人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是人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整体需求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恰恰是有效契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重不同需求,即国家培养‘接班人’需要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以及个人融入社会、提升素质、印证本质属性,进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它们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理想,又是彰显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皈依。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作用人的主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它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可以通过精神的关怀与指引,提升人的主观意识水平,进而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它首先离不开丰富的、具有创造力的精神空间,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与满足,是发挥人的潜能的动力支撑,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人的发展毕竟无法独自进行,它要取决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实践条件,人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的成熟度是一体化的过程。所以,凸显人文关怀既不能忽视“人”,更不能忽视属“人”的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正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强调妥善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运行,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

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党在新形势下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时刻“协调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需要,或将个人需要外化为社会需要”之中。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彰显了新的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意义和价值内涵。

第一,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本质功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工作,是通过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往往就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着人、满足着人、实现着人,在多大程度上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价值。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力的。可是,这种能动的实践过程不是抽象或任意的,它总是要反映特定条件和时代环境所固有的规定性要求。人对这种规定性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要引导“人”清楚地认知内在的规定性,发挥调节、激励、引导的功能,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进而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精神关怀,而且是一种间接的物质实践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运用和人文情怀的调动,就会变成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教育过程;若只流于形式、简单地说教、硬性地灌输,只能是扼杀掉它的生命力,既不能关怀人,更无法展示“人”。

第二,注重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生命线”作用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一切工作任务的“生命线”。之所以叫做“生命线”,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发挥出调动、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独特功效,更是能够协调和影响其他各个领域的工作,形成共识、汇聚力量,集中去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与挑战。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自身的“群众”意识,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注群众的“需求”,无论是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竞争无比激烈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是这种需求的汇集与展现;始终致力于提升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实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更要奋力体现人的发展夙愿,而整个这个过程都要建立在社会统筹运行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是与时俱进地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问题和利益关系的时代需要。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是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精神”的现实需要。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国家实力的增强、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在不同程度地优化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在触动和调整旧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能量也得到了良性的释放,然而随之而来的还衍生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消极的、悲观的、质疑的甚至对抗的情绪时有发生,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彷徨无措、焦躁不安、精神空虚的现象也不乏存在,各种负面的、情绪化的、甚至是极端性的社会行为也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层出不穷,是不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良性运行的。有些人还在肆意误读和恶意曲解,企图煽动民众、挑起纷争。党和国家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殊的方式来进行适当地调整和疏通,毕竟解决人们头脑中的疑惑和问题,还得从精神层面入手。另外,中国身处改革转型期,如何引导民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凝聚共识,如何在各种困难和风险中迎难而上、汇集力量,这都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执起充满民族性与时代感的“中国精神”的鲜明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发挥人、调整人、引领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社会、作用社会、推进社会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地认识、挖掘“人”的特有因素,也要注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发展程度,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与合力支撑来发挥作用。任何社会中所要实现的人文关怀都不是抽象的、随意的,而是要遵循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

第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立场引领多元化的人文资源。正确的行为,只能通过科学理论来引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引领民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倡导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公开讲过,共产党人要“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工人阶级,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而且,思想一经为群众掌握,才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实现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可能。每一个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人文精神贯其始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的生成起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掌握“人”的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将凝结着几千年人文智慧的、透着独特人文魅力的传统精华注入其中,既丰富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思想资源,“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假象、挣脱各式人文理念的漩涡,不被错误思想侵蚀,不畏各种艰难险阻,保持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第二,要根据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国情确定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不能脱离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和国情基础。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党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当前,面对社会节奏的加快、激烈竞争的存在、多重思潮的冲击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倦怠、焦虑、疑惑等不良情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及时地关怀和疏导,以解民众的思想之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有效引领民众对中国国情和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社会主义表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同时,需要清楚地引导民众意识到,我国的国情基础还很薄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够兑现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能够承载的人文关怀还无法达到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致力于对人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基础性关怀,更多地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关怀,政治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全方位关怀还无法实现和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展开以“人”为核心的真切关怀,更不能以此来束缚和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的发挥。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对人民幸福的深度关怀。

第2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现实背景 内涵述评 实现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谈谈人文关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人文关怀提出的现实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必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认真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化浪潮、现代流行文化、后现代哲学思潮等文化变迁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

全球化浪潮已经从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思想面貌。具体到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国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一些腐朽的思想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滋生,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青年群体中有所滋长,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复杂。

著名学者王岳川指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在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时使理性归于消失、真理失去标准、价值丧失主体、知识失去尊严。“时尚缺乏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导向和稳定的审美趣味,鼓吹漫无边际的消费观和享乐观,助长不健全的好奇心理和廉价幸福观,在广告化的生活场景中泛滥媚俗的人生喟叹和委琐的个人胸襟,从而出现了价值解体、意义消隐、心性失落的后现代价值观”[1]。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述评

在国内,王东莉是较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研究的学者。早在1993年,她就在《浙江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为指导思想,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科学理论基础和自身独特规律的学科,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相吻合,它所关注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和完善,体现了特殊的人文关怀价值。文章从促进思想观念现代化、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熔铸新型的精神品质、培养丰富的创造力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2]自此以后,她始终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理论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联系起来,深刻阐释和发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3]她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表层往深层推进的过程。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的建构主要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五个层面,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4]

党的十七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人文关怀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的学者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关怀”是对他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人文关怀”关注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文关怀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则和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的现实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5]还有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尽管对人文关怀有多种理解,但归纳起来,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探索

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层面,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政治性”、“社会道德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众多的层面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教育,即“人文关怀”。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现象,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塑造人,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发展,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

1、人文关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所谓观念,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思想观念或哲学观念。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人,特别是作为个体的人,充分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精神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中,追求和谐统一,目的是使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和谐、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发展。

在这样的哲学观念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它不是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来束缚人。它强调规范对人的约束,强调德育对人的转化,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人在社会的道德规范面前只能是被动服从者。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向对话式转变。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对话式教育会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方式。对话式教育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对象型教育向主体型教育转变,由说服型教育向关怀型教育转变。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和工具理性的时代,在理性的主宰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被中断了,哈贝马斯称之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早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就警告说,专门化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有学者指出:“本质上说,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是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6]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这也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色。在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普遍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一般的学校都配有学生活动指导员,并设有咨询处、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部、纪律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服务机构。同时,学校还聘请一些顾问,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病治疗专家等,来诊断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在解决学生具体困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国家的存在和社会的温暖,其公民的主体人格和爱国情怀也由此得以萌生。这种人文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始终充斥着一种训斥或说教的因子,这既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主旨精神。

3、提升精神品位,丰富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

学者周国平认为,人之为人,一个更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越性。超越性是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的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他把人的这种超越性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种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种爱,不愿虚度生命,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二是灵魂的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三是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上述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其实质是对个人内在的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周国平认为,这比外在的生活更重要。[7]王东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对于人类而言,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就是在这种超越中不断地从动物性存在提升到人性存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不断地提升人性发展的层次和境界。”[8]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精神品位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趋向的目标,也非客观上‘先验’逻辑的精神推演,而是人在历史活动中不断升华的人文精神追求的客观要求。对精神品位的性质追求,从对象性角度看,是对‘世界’的否定性超越;从主体性品格角度看,是人向人的世界的历史生成。”[9]人的精神品位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或者说,精神品位的提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人文关怀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它蕴含了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包含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总之,人文关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审视、把握和阐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全面贯彻“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75-185.

[2]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 (4):131-136.

[3]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220-223.

[4][8]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85-90.

[5]卞敏.人文关怀:对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关注[J].江海学刊,1999(2):110-113.

[6]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第3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人文关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为教育方法错位、互动性严重不足以及学生的需求被忽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增大教育投入,注重教育改革并强调教育效果的反馈。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应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通过人文关怀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传统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单纯地灌输某些教条和理念,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展开一些深入的探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有所裨益。

一、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表现出程式化、消极化的特点,一些学校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师说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现象表现得相当明显。在笔者看来,这些现象的出现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元素缺失的表现:

(一)教育方法错位

以“填鸭式”的宣讲为主要教育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高校中还普遍存在。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师生在思想意识层面也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教育方法的误区在于,仅仅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讲完教材,不作深入拓展,未能引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阐发。甚至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无所知,学生出席听讲只是为了满足学校的课程秩序要求,形式主义相当严重。

(二)互动性严重不足

师生互动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通过教育实现被教育者内心的反省,从而进一步改变被教育者的言行,本质上说是一种“攻心之术”。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缺乏了师生的沟通,学生在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将无从知晓。遗憾的是,一些高等院校由于教育方法错位,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导致师生之间互动性严重不足。这一现象不仅仅表现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也出现互动性不足的现象,如学校热衷于组织思想汇报、观摩学习等活动,但是仅有活动而无交流,其具体效果无从知道。

(三)学生的需求被忽略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被教育对象,而是有着思想和情感的鲜活的个体。学生的需求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往教育工作者往往强调因材施教,但这是针对一些文化课程而言的,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的是因人施教——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存在差异,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自己独有的迷茫和困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发现、探索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当然,因人施教的成本是很高的,面对大量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往往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需求,这是造成当前学生的需求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价值

(一)什么是人文关怀

我国思想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如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问题严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还有学者认为,“在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入人文关怀,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空间。”这些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但是未能更深入地揭示究竟什么是人文关怀。

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人文关怀被等同于人文素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观点忽略了“人文关怀”的重点不在于“人文”,而在于“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指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需求和观点,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尊严得到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得以激活。

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应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观点的客体,而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尤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教育关系中的主体。

2.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求学过程是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学生对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这种需求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在强迫和高压下产生的。

3.鼓励学生的表达。学生在教育关系中有权表达,且学生的表达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学生的表达欲望应得到鼓励,而不是压制。

4.拓展学生的空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意味着只是为学生的成长设定各种条条框框,而是创造空间,促进学生成长。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

在笔者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

1. 需求释放

目前缺乏创新性和人文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无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传授之间无法有效对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学生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着较高道德素质的人;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学校和教师也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是一个有着较高道德素质的人。双方的需求可以在人文关怀下得以释放,使彼此均了解对方的需求,从而进一步采取措施满足对方的需要。

2. 信息传递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攻心之术”,因而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则教师难以获知学生的具体想法,而人文关怀元素的加入可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表达得到鼓励,主体需求得以呈现,学生在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均可以明确地知道,从而有助于教师实现因人施教。可见,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简单来说,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才能更善于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对策: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

在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问题上,研究者们各抒己见,常见的解决方案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回应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要求”,等等。这些对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提升确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笔者看来,还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教育成本投入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元素的加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育成本问题。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回应学生个体需求等最为重要的人文关怀对策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这些,首先面临的就是教育成本的高企。换言之,之所以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人文关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由于教育成本问题没有解决导致的,即学校和教师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如下两个途径进行:第一,适当增加教育投入,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出现的某些教师或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足重轻的观点是有害的,应予摒弃;第二,实现整体上的人文关怀和个体上的人文关怀相结合。片面要求教育者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体观察,在教育投入上可能会面临成本过高的难题,因而可以采取整体和个体上的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成本上的均衡与适当。

(二)注重教育方法改革

“填鸭式”或照本宣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单纯的灌输某些理念和价值,还应积极进行教育方法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如下一些教育方法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第一,平等沟通,教学相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历程,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探索。学生不应被看作客体,而是应被视作教育关系中的一个平等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平视化”,而不是居高临下,以此增进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氛围和人文关怀;第二,增进互动,促进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和了解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加强互动,才能促进了解,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主体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因人施教;第三,有的放矢,个体甄别。限于教育成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工作者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方法,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实现个体甑别,将最需要思想政治辅导的学生有效识别,实现对“问题学生”的特别关爱。

(三)强调教育效果反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出现“人走茶凉”的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严重不足够,思想政治教育徒有虚表的表现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应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应确立全天候、无休止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效果反馈机制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掌握教育效果,以改革教育方法,实现进步。笔者建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增强非课堂教育的比例,尤其应结合当前的互联网工具如微博等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关怀。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元素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高校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而这些努力又将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人文关怀的增进而终点,以培养出具有更高道德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翟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 高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3] 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第4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内在关系

党的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新的提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新发展。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二者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原则,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价值统一性

1、理论基础相同

首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强调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追求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关怀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坚持“人始终是主体”原则,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塑造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培养人的一切社会属性,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自身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切素质与能力都能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紧密结合现实中的人,贯彻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与发展理念,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升人的道德情感、使人的个性不断提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提倡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强调要为广大人民在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还非常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主张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重视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还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实行疏导的方针,强调人格尊严和主体地位,对待学生要鼓励其自己发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地解决一切可能解决的困难。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彰显人文关怀意蕴。科学发展观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供了理论支撑,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2、实践准则一致

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要着重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能力。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激发人富有创造性地从事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有许多需要,将需要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地依次递进。随着人的生产活动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扩大,人的层次性与多样性的需要决定了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依据受教育者的需求不同,满足受教育者的正当需要,从而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会出现不同的主体性,是具体的。[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是主体与客体,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要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启发和激发受教育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影响。

3、价值追求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旨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自我实现的受教育者。借助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三观”,消除人的异化和畸形发展,激发大学生寻求精神寄托,引领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唤醒大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发展,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

此外,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个性本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尊重关心人的精神需要、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塑造人的独立人格、完善人的道德境界、引导人的终极关怀。[2] 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统摄心理疏导

1、人文关怀树立心理疏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人文关怀,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心理疏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发展的视角关注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疏导服务,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独特发展,凸显心理疏导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2、人文关怀确定心理疏导“助人自助”的目标诉求

心理疏导是要以教育者为主导,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发展要求出发,引导大学生寻找深层次原因,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要培养受教育者自主的思考能力,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减少对教育者的心理依赖性。心理疏导致力于培养有积极心态、人格健全的“心理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规定了心理疏导“助人自助”的发展方向。[3]心理疏导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受教育者成为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在实施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反思自我、发展自我,使自身不断趋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

1、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心理疏导要以个体为着眼点,遵循个体的规律,影响个体的行为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侧重于心理健康层面。人的思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关注的问题,人的心理惠及人的整个精神面貌。[4]人的心理既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人的需要引发内在动机,推动着思想品德的不断发展。积极而健康的个性心理才能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在需要。

2、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谐。市场经济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使人们心理负荷过重,极度沉迷虚拟世界,进而诱发过激行为,极大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心理疏导是自我革新,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转移到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层面上,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疏通和化解误会、隔阂和矛盾,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协调个体全面发展,是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人性的提升,为受教育者提供价值引导与心灵关怀,更加彰显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耿俊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7).

第5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人文关怀 行动支持

分类号 G760

特殊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教育水平和社会公平的天然指标,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怀与行动支持,保证了特殊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预示了科学发展特殊教育的路径,这必将对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提出“关心特殊教育”是在唤起社会大众对特殊教育态度上的重视与转变,那么“支持特殊教育”就是国家履行关心重视特殊教育、切实提升特殊教育幸福指数在实践行动上的庄严承诺,是推进幸福中国、幸福民生和幸福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里程碑。

社会对特殊教育的态度从人文关怀走向行动支持,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从注重规模数量到注重质量提高的必然走向。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转变及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路径就是这一走向的明证。

1 社会对残疾人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事物的本质往往深藏于大量复杂现象之中,因此,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发展阶段。”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残疾人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排斥与隔离、慈善救济、接纳与融合。人们自身对于残疾人问题经历了一个由“远离”到“走近”,再到“融合”的认识过程。理性对待残疾人理念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残疾人观、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观,是奠基特殊需要儿童幸福人生、实现幸福教育的前提。

1.1残疾人受排斥、隔离的命运

我国自古虽有“大同主义”、“仁者爱人”的伦理观等,但漫长的封建社会造成了近代文明的虚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动荡不安,国民教育水平很低,特殊教育更是很少有人问津。残疾人始终处于社会最底层,谈不上被社会关心,更谈不上接受教育,加之医学、心理学不发达,残疾人被认为是“残废人”。这种认识与社会生产力低下密切相关,在一个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的社会里,健壮的体魄是最有价值的“资本”,残疾人由于其缺陷而不能成为这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并由此被认为是无能的,被当成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排斥在主流社会生活之外。因此,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残疾人处于一个自生自灭的集体无意识阶段。

1.2残疾人受慈善救济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的人文传统,颇具“早熟性”,远在周代,就有“重人、敬德”观念,先秦典籍中“惟人万物之灵”、“人者,五行之秀气也”,便是中国式人文精神的先期表述。基于人文精神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政府开始收养、救济残疾人。这一时期,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慈善救济,境遇有了转机。但是,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甚至出现了偏差,认为残疾人是需要社会救济的群体,人们抱着同情与怜悯的态度,通过社会福利与慈善救助对残疾人进行关心与帮助。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残疾人在这一时期虽然受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但仍然处于社会边缘。

1.3残疾人受接纳、融合的行动支持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人们对特殊教育对象的关注焦点由残疾缺陷转向个体差异、特殊教育需要以及各项权利的保障。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由基于生存的慈善救济,走向注重其潜能发展、人权保障的行动支持。

我国的特殊教育从对感官残疾人的教育发展而来,教育对象的称谓经历了由“残疾儿童”到“特殊儿童”,再到“特殊需要儿童”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的部分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其他教育行政法规等为发展特殊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使我国特殊教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迎来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新局面。当前,“人本特教”倡导“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不同类型特殊需要群体的教育问题受到关注和重视,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格局与体系。特殊教育不仅促进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促进了特殊儿童的潜能开发,也保障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的人权。

“支持特殊教育”正是残疾人观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首先,残疾人并非不幸,仅是不便。只要社会对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支持,变不便为方便,残疾人也可以造福社会。其次,残疾人残而不废。社会条件的限制、自身功能的障碍,阻碍了残疾人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支持特殊教育”需要人们着眼于残疾人能干什么,根据人体代偿功能扬长避短。第三,残疾人的问题并不全是“残疾”所造成,主要是外界支持不够。“支持特殊教育”就是要为残疾人提供适宜的支持条件,构建残疾人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正是全社会“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所倡导的。

2 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路径: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

2.1特殊教育的产生保障了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为接受教育而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作出一定行为,并且具体表现为公民有权从国家和社会那里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早在民国时期的《小学校令》中就有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只能给予特殊教育有限的关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级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大力发展,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实施政策倾斜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总数达1706所,在校学生数达425613人。我国特殊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多层次体系,形成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的融合教育系统,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在经费投入方面,投入大幅度增加,建立了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在专任教师方面,截止2010年,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数量已经达到了49249名,此外还有大量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的教师,保障了特殊儿童的“学有所教”。政府加强了对特殊教育的统一领导,成立了权威的专门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了国际交流,参加和举办国际特殊教育会议,邀请国外专家来华等。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这是我国人权保障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2.2特殊需要教育体现了特殊儿童接受适合教育的权利

由“特殊儿童”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由“特殊教育”到“特殊需要教育”,一个专有名词的改变往往带有深层次的理论变革。特殊教育只有以教育对象的现在与未来的需要以及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以融合与支持为有效途径,以关注每个儿童的平等教育与发展为目标,才能真正保障特殊儿童接受适合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随着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态度转变,以及受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等先进特殊教育思潮的影响,人们不仅关注特殊儿童,更关注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注重特殊儿童的潜能与可教育性,注重为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支持,以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实施特殊需要教育,“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亦成为当今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由特殊教育到特殊需要教育的转变,保障了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关注了每个人的存在、发展与价值,是实现“学有所得”、“学生是幸福教育的主体”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从传统的“缺陷补偿”到“需要满足”的复归,也是特殊需要教育的灵魂所在。

2.3融合教育体现了特殊儿童平等、公平、公正受教育的权利

建国前,特殊教育多为教会举办,建国后大量特殊教育学校被政府收为公办,直到1951年,盲、聋等特殊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中,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殊教育性质由此发生转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回归主流运动成为一种特殊教育思潮,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隔离式安置的教育方式,提倡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的融合教育,并被认为是保障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融合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一种教育创新,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我国随班就读学生超过26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4%。同时,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巡回服务中心、行为训练中心、咨询中心等机构相继建立,受教育的特殊儿童数量急剧攀升,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实践与发展,保障了特殊儿童平等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权利。近年来,政府在保障特殊儿童接受合适、公平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特殊教育质量和特殊教育师资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颁布,我国特殊教育正在从关注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

3 构建特殊教育支持系统的未来思考

3.1弘扬人道主义情怀,营造支持特殊教育的精神家园

“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将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之类纳入这种结论中,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即中国人文主义的人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道主义情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完整人格的尊重,对残疾人更为重要。作为残疾人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不仅孕育于人道主义之中,而且呼唤着人道主义的援助,更渴望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从人文主义的人论出发,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对残疾人的观念,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积极社会意义的宣传力度,让民众认识到发展特殊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宽容,文化更包容。

3.2制定《特殊教育法》,完善特殊教育的法律保障

虽然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是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要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立法。我国现行的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极大推动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但特殊教育法制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特殊教育立法层次低、立法体系不完善、不具备可操作性、法律规范过于笼统等,导致了特殊儿童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缺失核心的《特殊教育法》。因此,首先必须遵循平等、公平、包容性、适宜性、参与性等原则制定《特殊教育法》,而且《特殊教育法》各条文的表述要清晰,对各方权利和责任界定清楚,具有可行性,避免产生歧义;其次,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条款,明确责权关系,加大执法力度。要建立评估验收“一票否决”预警机制,使特殊教育法律条款真正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

3.3明确政策倾斜,落实发展特殊教育的资金保证

教育经费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更是影响教育规模扩大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最直接因素,这一点在特殊教育中尤为明显。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发展特殊教育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投入,“支持特殊教育”,首先就是经费的支持。建国以来,特殊教育在相关政策适度倾斜与支持下稳步发展,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来保障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在经费投入过程中也存在着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费投入差异显著和办学条件不均衡等问题。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倾斜,要从源头落实发展特殊教育的资金保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扩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将特殊教育财政政策条目细化、具体化,确保政策的明确性与可操作性,避免模糊词语的使用,以保障我国特殊教育的普及与可持续性发展。

3.4构筑“四位一体”教育支持网络,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发展、政治进步、文明提高、民族素质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参与,需要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支持网络,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

家庭支持特殊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家庭是特殊儿童早期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对特殊儿童的发育、成长、人格完善举足轻重。家庭成员是特殊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训练”的重要参与者。家庭的参与对学校教育和社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起着辅助作用。家庭在支持特殊教育中主要表现在:积极争取权利、做好家校合作、营造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培养特殊儿童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与独立能力等,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社区是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社区活动是维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纽带,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对于残疾人来讲,社区不仅是一个社会空间概念,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的文化群体概念。残疾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社区支持就是要营造接纳、关心、支持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生态环境。社区支持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包容与理解;减轻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来自于社区、社会、身心等方面的压力;给特殊儿童提供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开发适合特殊儿童康复、参与社区活动的资源等,为特殊儿童进入社会减少障碍与压力。

第6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摘 要 以

>> CET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论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指导意义 论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指导意义 论先行组织者教学原则对高师素描教学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论学习风格的研究价值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论“基于设计的研究”对英语教学创新设计的指导意义 论罗杰斯“真切学习观”对思品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人文视角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合作原则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网络游戏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研究与探讨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改革 人文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论职教英语课程改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意义研究 论汪懋祖“教育化成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论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深层价值及指导意义 论目的论对提升导游口译水平的指导意义 浅谈运动基础理论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指导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6-22.

② 人文关怀.SOSO百科.词条编辑[EB/OL]..2011-06-18.

11 鄢莉.基于仿生的家庭音响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9).

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网易[EB/OL]..2012-11-22.

参考文献:

[1] 鲁娜娜.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

[2] 康昆成.人性的复归,教育需要人文关怀[J].中华少年.2013(4).

[3] 吴玉梅.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J].现代语文.2013(2).

第7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需求与价值等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以“人”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它不仅承担着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还帮助人们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 但是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探索人文关怀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仍然是我们当前急切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注重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才能切实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思想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

(一)注重人文关怀,是应对思想政治工作严峻挑战的需要。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期,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人的问题也大量凸现。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逐渐增多,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导致这些问题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明了社会环境,明确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宏观层面看,社会变迁的速度快、程度深、力度强,使人们对生活世界感觉表现出很大的陌生性。客观方面看,社会变迁这一最重要的宏观背景,具体、直接地表现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对人们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系统会形成巨大冲击,从而构成对人们适应性的一种考验。个体的适应性较弱,则是导致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现象产生的微观和主观层面的原因。社会变迁加剧与人们适应性减弱之间的矛盾,具体地表现在现实生活的不同领域之中,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及其形式:如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心理上的困惑等等。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因素,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问题”,是一个比“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大的概念。它包括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层面、人格层面和社会适应能力层面等出现的障碍性症状。之所以称其为一种问题,是因为这种障碍性症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被当事人个体所感知,而且也会被社会有关方面所感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思想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势必反应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带来事实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应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问题疏导。

(二)注重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四个深刻”是党中央在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之后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既是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人文关怀是统摄心理疏导的,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二者都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归宿,而不是脱离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或归结为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失效。注重人文关怀则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实效性。把注重人文关怀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与在借鉴中发展相结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体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二,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石,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第三,广泛吸收和借鉴有益成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囿于工作领域不同之管见,凡是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成果都要广为吸纳,当前尤其要重视借鉴心理咨询工作的方法。

(三)注重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新途径。注重人文关怀、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

第8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基本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求应该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所谓基本原则,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应该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提出了“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中心地位、人的主体价值最彻底的确认和倡导。“以人为本”科学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根本的,什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就是始终关注于“人”的发展,“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主体,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应当独立、自由和实现全面发展,并且走向自由和完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立足于以人为根本。”但是,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程中,重视“以物为本”,表现为:教育者被视为传声筒,受教育者仅仅被当作教育的客体和被改造的对象,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的具体目标,教育结果被作为教育起点,教育内容简单重复,整个教育活动也被简化为“我说你听”的说教。人的整体价值被忽略,导致“人的缺位”。因此,在彰显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应人的发展的新变化,理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二、坚持情感性原则

坚持情感性原则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而且会遇到诸如学业、情感、就业、发展等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稍有不顺,容易走极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殊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经常关心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避免一些悲剧发生。实践经验表明,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把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坚持差异性原则

坚持差异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个同学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是很难用标签来定义的,更难用人群来划分。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共性的问题可以共同解决,个性的问题就只能一对一地面对。有鉴于此,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在同一层面上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正如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在时间和空间纵横扩展中,每个人都以其独立的个性存在着”。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培养有个性的人,因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四、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比单纯的认识的形成还要复杂得多。它不仅要有认识的因素,而且还要有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行为因素参加作用。一种品德的形成不是只要有知、情、意、行等因素齐备就行,而且还要经过多次反复,变成习惯。这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这个形成过程决定了改造人的思想品德更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因为人的思想品德已经在深层次上形成了认识上的结构定势,要改造人的思想必须打破旧结构才有可能。可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评价时,很难立即做出否定性的判断。当它还坚持肯定性判断时,旧思想品德的转变和新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不可能。只有当自我意识在知、情、意和行几个方面一起做出否定性判断时,思想品德的改造才有可能。而这更是一个复杂的有序的渐进过程,操之过急,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必须依据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变化规律,才有成功的可能。

五、坚持自我教育原则

坚持自我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目的实现的客观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具体地说,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通过受教育者的思考与分析、选择与认同,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观念,继之再由观念转化为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是绝对离不开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归根到底要依靠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教育者只有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起来,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效果才能巩固和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所说的“不教育”,是指在没有教育者参与的条件下,教育对象按社会规范化的集体要求实现自觉自主地活动,实质上就是自我教育的实现。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运用科学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的矛盾运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关怀教育论文范文

一、人文关怀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还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应用人文关怀教育,无法使大学生的政治学习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的政治学习明显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出现厌学心理,使马克思理论课程失去开展的意义,对学生政治知识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在高校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的人文思想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主要因为马克思理论教学的课程内容没有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而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教材知识的学习与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没有对大学生进行逐个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只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政治知识,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发展。同时,大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是受教育的载体,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消极学习状态。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关怀教育,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不止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关系到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得以显著提升。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只将人文关怀教育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课堂中,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应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追求高成绩,没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素质提升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马克思理论人文关怀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人文关怀教育

高校教师在应用人文关怀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课程的教学时,要对其加以重视,高校必须要求教师清醒认识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必须要求学生对人文关怀教育进行重视,例如:教师在讲解马克思理论课程时,要求学生不断进行自学,并向学生讲解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此时要注意,只有高校领导与教师对人文关怀教育进行重视,才能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视实践课程

在高校政治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对学生来说,产生着较为良好的影响,可以使其更好的学习政治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将生活中的事件引进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马克思理论知识之前,要求学生搜集身边的事件或视频、图片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展示,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必然会生产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挑选出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还会对政治课堂更加感兴趣。

(三)人文关怀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融合

在高校政治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发挥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要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责任意识。要求学生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进行仔细的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情感沟通状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讨论,也可以开展辩论会,通过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在辩论会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产生正确认识,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四)全方面引进人文关怀教育

高校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采取有效方式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恰当的引进相关新闻、图片等,尤其是各种灾难中的人文关怀图片,大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还可以提升思想素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

三、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