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梅州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梅州文化论文

第1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部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第2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现在的泰州中学内,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手植的古银杏,岁逾千载依旧生机盎然。和这棵古银杏一样,胡瑗的教育理念至今依旧芳香四溢。他亲手创办的安定书院,青砖碧瓦,四角飞翘,书香袭人。书院有联云:“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胡瑗讲学二十余年,弟子数千,名臣学士无数。宋神宗称之为“真先生”,范仲淹誉之为“孔圣衣钵,苏南领袖”。他的“明体达用”成为“湖学”教育精髓,风行天下。而这一切,都深深植根于泰州。泰州自古崇文重教,“儒风之盛、夙冠淮南”,绵延至今。

数百年前,那个从海边走来的盐民王艮,并没因为生活的困厄低下思想的头颅。他师从王阳明,传承“心学”而创立“泰州学派”,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学派,泰州因此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凸显一份厚重。在“生而知之”唯皇权、唯神权的封建王朝,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犹如黑夜中升起的启明星,虽然微弱但足以穿透黑暗。这种看似朴素的“民本”思想历经数百年风雨后,再次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并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了许多惊人的巧合。受“泰州学派”影响,李贽的“心学”、汤显祖的《牡丹亭》、袁宏道的散文,成为晚明最灿烂的风景,并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

泰州所辖兴化里下河地区,河网交错,淤垛星罗棋布,舟行其中,似游水泊梁山。这方水土既养育了这方儿女的英雄豪情,也激发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当年施耐庵撑篙激浪,随张士诚起兵,一直打到苏州城。尔后兵败,他划舟潜回施家桥,在此完成巨著《水浒传》。这位“中国长篇小说之父”为兴化开启了文学殿堂的厚重之门,舞文弄墨之风长盛不衰。与施耐庵同乡的刘熙载则树立起我国文艺批评理论的又一座高峰,其专著《艺概》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的杰作。正因此著,为他赢得了“东方黑格尔”的美誉。“兴化文学现象”自古而今,绵延不断,其中荣膺茅盾文学奖的毕飞宇便是当代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2011年,兴化设立“施耐庵文学奖”,贾平凹等文坛大家成为首批获奖者,水乡小城办成一桩文坛盛事,引起海内外一时轰动。

京剧之为国粹,肯定离不开梅兰芳跨出国门的那一步,也就是那一步,让梅兰芳跻身于世界当代三大戏剧体系。从此,在世界舞台上多了婀娜迷人的东方身影和悠扬温婉的天籁之音。1956年3月,梅兰芳携夫人福芝芳与幼子梅葆玖,返回故乡泰州祭祖。梅兰芳在泰州连演5天,“万人空巷看梅郎”,古城泰州为之倾倒。为了怀想当年大师的风采,2006年,泰州市专题举办了“纪念梅兰芳返乡演出50周年”庆祝活动。市政府举办的“泰州梅兰芳艺术节”也成为追寻大师足迹、感受梅乡风采的文化盛宴。梅兰芳不仅是泰州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华悠久文化的卓越代表。

回望历史,泰州的书画可圈可点。唐之张怀瓘,明之唐志契,清之郑板桥、李鱓,当代之高二适等无不妙笔生花。张怀瓘是个气度、气势非凡之人,他自称:“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独步于数百年间。”可惜他的手迹已散佚无存,但他的书法评论专著《书断》、《证书药石论》、《书议》留存下来。他在《书断》中提出“书有十体源流”,评判“学有三品优劣”,构建了书法的科学分类和审美评价的标准机制,对书学的影响巨大。明赵僎将《书断》比之“大《易》之制”、“《春秋》之大典”,足见其地位与影响。

明朝唐志契家居三水交汇处,守着万贯家产,不搞营生,却耽于绘画。为求山水之境,他在家中开塘引水、叠石成峰。因无山川之魂魄,他遂踏破芒鞋游历名山大川,“经日坐卧观赏”,所作《绘事微言》四卷,对“气韵生动”、“山水性情”说作出颇具新意的阐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删除芜冗,汰取精华”给予高度评价。

“瘦竹拔节风有声,民间疾苦梦催醒”。“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脱下官服拿起笔,成就了卓尔不凡的诗书画“三绝”。他强调为文为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他写青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画竹“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写兰“霜雪不凋春不艳”;他漫步麻石街头,远观水乡农夫撑篙,于是悟得书法真谛,“乱石铺街,浪里插篙”,自创“六分半书”。他常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以至“糊涂”得让自己美名远扬,永载史册。与郑板桥同乡的李鱓同样让人肃然起敬。李鱓是明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6代嫡孙,为宫廷画师。他大胆用粗笔写意、泼辣恣肆、挥洒自如,为“扬州八怪”中颇具创新才能的画家。

谈泰州书画,不可不提高二适,不仅因为他卓越的书法成就,更因为那场被列为“20世纪十件文化大事之一”的“兰亭论辩”。这位从水乡走出的汉子保持着传统文人的秉性,用以水击石般的韧性,不卑不亢地捍卫文化的家园。“兰亭论辩”这场笔墨官司谁输谁赢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正如所说,“有比无好”。这场论辩,引发了新一轮关于中国顶尖书法作品的深度研究,并最终形成“兰亭学”,成果蔚为大观。高二适站出来发声的底气,不仅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还来自于他深厚的国学、对书学的深刻理解以及独特的创作实践。他的书法在当代独树一帜,堪称“草圣”。

进入20世纪80年代,泰州也出现了不少书画名家,不少书画家也名享一方,对泰州的书画事业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紧随时展的步伐,泰州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向文化进军的号角,建设“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鲜明主题,泰州大地兴起新一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2010年,泰州书画院在全国公开招聘8名画师,充实全市书画创作力量。2005年、2010年泰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承办了“纪念兰亭论辩四十周年暨高二适书法高层论坛”和“千秋草圣高二适—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入推进了高二适书学的研究,而且促进了泰州书法整体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泰州市还成功举办了“江苏写意花鸟画邀请展”,以及十多位全国知名书画家个人邀请展。更为可喜的是,本土书画新人不断脱颖而出。近年来,先后有一百多人加入省书协、省美协,三十多人参加中国书协、中国美协,逐步形成老中青梯次结构人才队伍,涌现出一批省内外知名书画家。

第3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形象串口;文化;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追求,城市景观大道的形象和环境品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进城大道作为城市的“迎宾大道”和“形象窗口”,多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城市入口,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其景观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

1 工程概况

梅州世界客都大道起点为梅大高速公路和梅州西环高速公路3期三角梅州出口收费站。自西向东穿越206国道、泮坑路、站前路,终点为中环路与彬芳大道交叉口,全长3.5km,是集交通、景观、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大道。该大道设计车速为80km/h,路幅宽度为80m,道路两侧各10m绿化控制带,按双向8 车道,两侧外加8m辅助车道进行建设。建设好世界客都大道对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缓解进出梅州市区车辆的交通压力,形成进出梅州市区的梅城江南车辆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品位,使之成为展示世界客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的“窗口”。

2 指导思想、设计主题及设计定位

2.1 指导思想

客都大道是梅州城市南面的主要出入口,是城区与梅大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是整个城市的南窗口。因此,设计定位是:客都大道是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干道,同时,也是展示世界客都城市风貌的景观大道。使其成为集“交通、景观、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2.2 设计主题

客都溢彩,文化传承。

2.3 设计定位

以“世界客都”为背景;以“梅州精神”为主线;以“生态景观”为载体。(1)满足功能需求,顺应城市发展的生态景观长廊。(2)强调绿色崛起,设计结合自然生态环保理念。(3)展现梅州客家风情,创造丰富的主题意向和景观体验。

3 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节点中的分析与表达

3.1 区域文化景观节点设计

3.1.1 山歌迎宾节点。梅州是山歌之乡,客家山歌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时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客都大道与三角出口收费站间在道路中心设置了迎宾广场。迎宾广场是来宾对梅州产生第一印象的地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迎宾广场在满通组织的情况下,以椭圆形花园式广场为中心,配置色彩丰富的常绿花灌木,欢迎五湖四海的来客,展现梅州人民的热情好客。

3.1.2 梅花映香。梅花是梅州的市花,“梅州”因梅江两岸多梅花而得名。梅花,其姿态“冰清玉洁”、“疏影横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性能“傲雪经霜,不为贫寒”,更得到人们的称颂。梅州人爱梅,梅花象征着梅州客家人奋发进取,努力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精神。“梅花映香”节点突出梅花主体,烘托火红的场面,营造热烈的迎宾气氛,以“梅”为媒介,让梅州走向世界。

3.1.3 足光溢彩。梅州是足球之乡,早在1873年,外国传教士就将近代足球技术介绍到梅州的五华县长布镇,1914年,梅州开始真正出现足球运动。“足光溢彩”节点将足球设计成景观灯柱,铺装拼花也由不同球面的足球组成,从平面和立面上突出梅州近半年的足球运动风采。

3.1.4 翠茶雅韵。梅州是中国的单枞茶之乡,“翠茶雅韵”将梅州的茶文化展现给了天下客人,铺地图案刻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修剪茶也形状的绿篱给来客带来清新宁静祥和的气氛。乔木的选择以柚树为主,向家人展示梅州的又一特产金柚。茶与金柚的清香香飘万里,带着梅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3.1.5 拥抱客家。围龙屋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它隐含了丰富的客家文化精神,展示了客家人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拥抱客家节点提取了客家围龙屋的色调,白色、深灰色与土黄色,应用于广场的设计上,整体效果既有城市道路的规整大气,美观大方,又不失家园的浪漫温馨。

5个节点之间植物种植兼顾远观与近赏的尺度感,整条道路以主调树种形成统一感和主色调。每个特色段道路按不同的风格搭配植物,充分利用多种植物的不同形态、色彩,以形成不同的道路种植特色,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现,创造各异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上,以适宜梅州气候、土质的常绿树种,如榕树类、香樟、美丽异木棉、梅类(梅花、郁李、樱花等)、紫荆等为基调树种,保持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适当搭配一些具有“春、夏、秋、冬”四季特色的开花有色树种。如在春天种植紫荆、木棉等开花植物;在夏天种植大叶紫薇、夹竹桃等夏季开花树种;在秋天种植秋枫等观叶类植物;在冬天种植梅花,与梅花映香节点相呼应,使整条道路并不孤立,融会贯通。

3.2 文化景观小品的运用

景观小品中雕塑、立体植物造型花坛在整个空间环境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空间环境的艺术境界,强化了环境气氛。题材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比如,客家文化、元帅丰功伟绩等,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使人们在行车、观景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设施布局、尺度比例、用材设施、主次关系和形色连续等方面的系统性,在变化中求统一。

整条道路气势恢宏,人行道设施完善;车行天桥和人行天桥的外部装饰均采用“蓝天一色”,寓意客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花木与路灯交相辉映中,“车在画中行”的效果浑然天成。

4 结论

设计道路景观时,既要满通安全和改善乘车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美化道路和城市景观的要求。以道路为线,景观节点为点,并辅以局部点缀光源设计,使道路夜间呈现出彩斑斓的美丽景观。景观设计以“树”和“灯”为主,营造白天“林荫大道”,晚上“灯光大道”的景观效果。

城市景观大道能够提升道路两侧的景观风貌,使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城市空间得到延伸,城市结构获得调整。设计时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地方特色融入道路景观设计中。形成整体统一、独具一格的地域性文化景观。充分表达生态、景观与文化三者合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根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和季相变化,打造富有生态性、美观性、文化性的道路景观,构建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彩图版[M].北京:中国城市 出版社,2001

2 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4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梅州;生态农业;立体农业;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化

一、引言

2002年,梅州市政府提出实施“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四个梅州”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梅州”成为梅州未来发展的主基调。经过10多年探索,梅州农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生态农业结出了丰硕果实。如今,只要到过梅州,就会赞叹这里山很绿,水很清,空气净,天很蓝。我们正享用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所带来的红利。在生活环境日益得到重视,雾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关心的今天,反思梅州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确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事实。

二、梅州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梅州地处广东东北部,是南岭山脉南侧,粤东丘陵的一部分。自然与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山多地少,人多地更少的客家人聚集区,农业的发展,确实需要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全力发展生态农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成农业可持续发展。拥有客家独有的人文背景,更奠定实施生态农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一)形式多样的自然条件

1. 土地资源

梅州土地面积15835.7km2,其中丘陵面积占56.6%,山地面积占24.3%,平原面积只占13.7%。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岗台地、丘陵地、低山地和中山地等土地类型齐全。地处韩江上游,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和汀江等几条支流分布,盆地呈串珠状分布,灌溉条件较好。

土壤自然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砂页岩和紫色砂页岩。其中花岗岩成土分布面积最广,占山地土壤的55.8%以上。这类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是造林和种植果树较好的土壤条件。缺点是土壤结构疏松、酸性重,植被破坏后容易水土流失。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山地土壤的35.5%。这类土壤土层浅、贫瘠,石质较多。只能零散生长耐旱、能浅土生长的马尾松和一些生长能力特强的本地树种。紫色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6.7%。这类土壤富含磷、钾,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但岗台地多,土壤养分容易流失,利用不好会产生严重土壤退化问题。

2. 气候资源

梅州市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带,光、热、水的条件良好。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在460~510MJ/m2之间,夏秋季多,冬春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85~2065小时,冬春季少、夏秋季多,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多、谷地少,低丘多、高丘少、山区谷地更少。年平均气温为20.6~21.4℃。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11.1~11.3℃,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28.3~28.6℃。年平均≥10℃的日数283~318天,有效积温为6850~7598℃,年无霜期304~326天。雨季长,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442~1784mm,雨日在140天以上。70%集中在4-9月。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呈山地多、平原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全市光照与水热条件配合同期。多样的地形地貌,促成多样的小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3. 生物资源

梅州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超过2000多种,其中可作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等经济植物达几百种。主要水果有柚、橙、柑、龙眼、荔枝、橄榄、杨桃等几十种。其中富有盛名的优质品种有金柚、蜜柚、龙眼、细核荔枝、香榄、无核芒果等。茶叶有单丛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小麦、芋头等。经济作物有水果、烤烟、甘蔗、花生等。

(二)独特的客家人文背景

梅州是“客家之都”,是客家人聚集地区,也是客家地域文化的核心之地。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对客家人文特征做了很好阐述。

1. 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

传统客家人,“靠山吃山”。 “客人家庭,除掉兼营各业外,又必兼养一二牛猪,若干鸡鸭,或狗猫等类。秋收完后,各家必酿些米酒,以备一年饮用。他们真可说是自给人家。”可以看出,客家人长期居住人多地少的山区,利用家庭种养和合理配制,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满足日常生活。其实,透过传统客家人居住的围龙屋,从屋内建制,到居住环境周边的农作选择和搭配,取之方便,用之自然,就能很好展现客家人道法自然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2. 兼顾各业的文化传统

传统的“客人家庭,很奇怪的就是同一家内往往兼营农工商学仕兵种种不同业务。他们度的是在家庭生活。一家中,普通总有多少田地,耕植的工作,大体由妇女或一二居家力练的男子任之。农隙无事,则在家从事普通工业,如织布制扇。或其他手工艺。农和工,简直分析不开;二三比较精明的男子,则往往于所居县邑,或国内各地,或南洋群岛,经营工商各业,就是资本短绌,没一定商店,也必展转负贩,奔走谋生。其一二比较聪明的子弟,则必令其读书成名,或叫他游宦各地,或操其他专门职业。”尽管客家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但面对客观生存环境,“以商入仕”也是次优的选择。所以在历史上,富商入仕名人不少,比如张弼士。正是由于客家人一直以农为本,兼顾其他,只要有机会拥有土地使用权,就会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生产率,靠农致富,依农强家。

3. 勤劳开放的生存态度

“客家是最喜勤劳的民系,无论男女,皆以勤劳为做人唯一本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广义的)的青年男女,虽就有钱有势,在客家社会也没人看得起的。” “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家勤劳和男性出外从业,也有别于其他汉人民系。“他们苟不幸罹着穷困的境地,往往能出人意表,运其过人的气力与精神,负担普通汉人所不易胜任的劳役,种田也好,做工也好,做买卖也好,当兵也好,只要可以维持生活,他们都能甘之如饴,勤之不辍,劳而无怨。”正是由于客家人的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积极进取的生存态度,创造出近现代海外华侨及社会各界客家人突出的成就。

三、因地制宜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梅州市实施了“希望在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农业的综合开发。2002年,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根据气候资源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近似性,把梅州全市划分为6个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土地承包农户和农业企业配合下,利用生态农业示范点,逐步形成了林果结合,以果促农;果草结合,以草兴牧;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农工结合,以工补农等,逐步形成了循环利用,搭配有效的生态农业。今天,走进梅州,常常可见山顶林木葱笼,山腰果实飘香,山下稻禾茁壮,低处鱼肥水美的景象。为此,介绍如下几种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

(一)“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韩江上游及各支流所冲积的串珠状盆地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属于大面积的耕地保护区。尽管现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劳力不足,但有些愿意投身农业的农民利用土地承包或流转,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保护的耕地采用大面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二季优质杂交水稻,冬季蔬菜或烤烟轮作。住家附近择地修建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禽畜废料生产沼气作为家用燃料,沼液沼渣还田。

(二)“林-果-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合地势较高,坡度较平缓山坑谷地,山下有溪流取水,风化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布局采用山顶保留原有植被,补种松树或竹,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崩塌和水土流失。山腰建梯形台地,种植优质水果,如金柚、慈橙、香榄等,果林下种植牧草,园内放养鸡鸭,坡下建养猪场,禽畜粪堆积发酵,沼气用作家用燃料,剩余废料供日常施肥和冬季果树填肥之用。

(三)“林-果-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规模比较大,处在盆地与丘陵过渡带或谷地较宽阔的地方,园内有溪流或河流取水,适合多种农作物配套综合生产。布局采用丘陵山顶植树,防水土流失;山腰及山前种优质水果和建养殖场,肥沃的长期保水的农田种植优质水稻,沼气用作家用燃料,沼水浇地肥田,沼渣用作冬季果园填肥之用。

(四)“林-药(茶)”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一些山高、雾大、多雨的山区或某些具备优质南药、茶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针对高价值南药和优质茶叶的生产要求,园区周边做好植被覆盖,加强水土保持,营造南药和茶叶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南药和茶叶的生产质量。

(五)“林-果-粮-畜-鱼”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耕地面积较大,园区拥有盆地、丘陵低山和开阔的平原地带,根据土地本身优势,结合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完整的、纯农生产的、山区立体式的生态农业。布局采用丘陵山顶种树、山腰山前种果、长期保水农田种粮、盆地低洼处挖塘养鱼、园内搭舍养殖等,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土地综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生产。

(六)“林-茶(果)-旅”模式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精致农业引入,梅州不少企业加大农业投入,逐步建成森林覆盖很好、茶园或果园布局合理、精致农业生产规范、适合开展观光旅游、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农庄或农业产业园区。结合梅州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各大自然与文化景点联结一起,构成广东最热门旅游线路,愉悦旅客,展现客家山区和生态梅州独特的魅力。比如5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南飞和4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鸣湖,都是林茶果旅结合在一起的优秀案例。在发展生态农业,突出农副产品高质量的同时,有效推进农区的环境建设,把观光农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梅州旅游的生态品质。

四、生态农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10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全面系统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梅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因地制宜,逐步改善山区农业的产业结构

梅州是广东重要的山区农业市。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因素,很早就定位好自身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生态梅州”的发展战略。根据梅州201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材料,从2000年到2012年,在粮食产量有所保持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产值86.33亿元增加到253.79亿元;农业增加值从56.02亿元增加到157.17亿元。造林面积、水果产量、茶叶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已授牌的农业龙头企业个数从0至373个。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逐步形成农林牧渔并举,农业综合开发区域扩大,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强,山区现代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

(二)协调综合,逐步建成农工商旅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对于梅州来说,发展好农业将直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从21世纪始,采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企业加大投入,重视农副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商贸营销。如梅州金柚,现已成国内优质农产品,名扬海内外。对优质生鲜水果,注意冷冻储存,延长保鲜期,运用分选包装和快捷货运,减少运输和销售损失。如平远慈橙,设立“采摘节”,规范鲜果分选包装和订单包送,大大提升销售质量。合理采用提取、淹制、干制等生产工艺,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比如金柚,推出饮料、柚皮果脯等农副产品。梅菜、萝卜苗等利用干制技术,提高干鲜品质。协调农工商旅,促成以农为基地,以农产品为原料工业生产,伴随现代物流,依靠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打造富有特色的土特产,整合旅游与观光农业,形成富有梅州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合理资源配制,增加现代农业的生产效能

梅州山多、森林覆盖率高,丘陵、盆地、小地形、小气候多种多样,为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环境资源和农作物生长条件。政府利用自然资源的调查,合理规划,合理配制,合理布局,引进优质适应梅州种植的农作物,指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不但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也突出了山区农业良性发展的自然与社会效能。 比如种植高价值南药,针对其对光照、气温、水分和土壤等条件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技术引导,扩大规模生产,提升生产品质。经济林木,比如速生毛竹,指导农民选择山地坡度和土层深浅,做好冬笋、春笋挖留和竹林密度控制,增加成年竹与其林下经济作物生产配制,大大提高了毛竹的经济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山区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重视环境建设,促成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梅州开始打造“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品牌,提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口号,梅州的旅游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农业能够协同旅游业共同发展,梅州市政府要求所有经济发展都必须从加强环境建设开始,建设宜居环境,发展宜居经济,促成绿色崛起。作为农业,影响面最广、关系最复杂的产业,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是梅州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为了更好利用本地农业生产资源,积极采用订单农业和精致农业,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益。结合梅州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和追求“慢生活”,从农业生产准备、过程和结果上,做到以生态为出发点,以环境友好为发展方向,确保过程安全、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优质生态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可持续。

(五)引进精致农业,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与水平

梅州市委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实施“一园二特带动一清”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中“一园”就是全力推动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特”就是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和特色家居城乡;“一精”就是精致高效农业。2010年5月,经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广东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随着“农民创业园”规划出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区、特色家产品加工生产区、休闲农业区等功能区设立,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给梅州农民和农业发展做出很好的示范作用。如今,利用土地流转和承包,出现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势头,让更多农民愿意参加土地承包合作社,从农产品的种子选用、生产过程的技术控制、肥料配比,农药施用、水分供给到采摘技术,严格规范和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土地的利用价值,推进了梅州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孙博,巫春华主编.客商文化与产业发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3]陈章和.廖运生主编.生态梅州建设的战略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梅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M].梅州统计年鉴2013.

第5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梅州;江南新城;设计体系,中轴线设计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一体化、城镇快速化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各城市为了在这一浪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承担更高的职能分工,不约而同的将新城开发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突破点,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为促进省内区域均衡发展,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珠三角以外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与梅州相关的包括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等,从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均给予梅州一定的倾斜和扶持。近年来,整个潮汕地区的发展对于推动粤东地区发展,促进广东省区域均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梅州通过与潮汕地区的紧密合作,对于带动整个粤东北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梅州江南新城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江南新城规划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1 项目概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梅州江南新城位于梅州中心城区南部,规划范围为26.94平方公里。规划除上述范围外,还将北部包括芹洋半岛及金山片低丘缓坡地纳入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2.29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772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66%。总建设量约2200万平方米,其中安置区建设量约2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约18万人。

2 新城发展概念规划

2.1 空间发展战略

江南新城位于大梅州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轴、产业发展轴和城市功能中轴线”交汇之处,是畲江工业新城、雁洋核心区与梅州中心城区联系的契合点。根据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江南新城是“城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双核”之一的 “城市现代服务中心”,“七个中心”中的“长沙组团”和“泮坑文化旅游休闲区”两个中心,六园中的“泮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园”,是未来梅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发展目标

江南新城是梅州城区扩容提质的龙头项目。2011年,梅州市政府以“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为目标,拉开了江南新城建设的序幕。目前,江南新城定位为“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生态适宜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其城市设计由此展开。规划充分利用城区南拓的机遇,以生态文明与城市运营为理念,涵纳休闲旅游、综合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等功能。

3 新城规划原则

(1)传承创新的原则。传承客家文化与建筑风格,合理开发利用传统建筑,同时结合时代元素积极融入创新,建设世界客都展示区。

(2)务实科学的原则。围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水系是城市的血脉、生态是城市的衣裳、功能是城市的命脉”等六要素进行科学规划。

(3)超前规划的原则。高标准公共服务配套、高效交通系统构建、高质量生活环境营造,建设集约、高效、生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创新区。

4 客家地区新城规划设计体系构建要点

4.1注重城市文化与空间尺度

梅州江南新城规划范围内有多处的历史建筑,但是普遍分散,想立足成片保留、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带动新区文化发展有相当难度。而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下,新城肩负着筹集资金、反哺老城的历史使命。因此,城市设计借助城市门户地位,提出三条文化空间发展策略,其一,聚落再现。提供发展文化旅游的载体,在保存现有传统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观光、农家体验、养生体验为一体的养生文化旅游。其二,注重场地因素与建筑细部。新城承载旧城人口的疏解,城市建设多,且江南新城毗邻两大城市交通枢纽设施(梅县机场、梅州火车站),远期可能形成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量大,考虑新建的公共建筑,在建筑细部的设计上结合地方建筑特色,将快速有效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其三,突出城市公共设施、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对当地材料的利用,传承古城文脉。

(1)宏观层面――聚落再现

空间特色上,新城应继承旧城空间格局,且形成新的特色。新城利用现状水塘广布的特点构造水乡特色,形成由水、路相间的方格网形道路系统与水网系统组成的新城街坊。

由于新区开发,传统的聚落将面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小区形式出现现代聚落。但千人一面的风格形成的现代聚落难以体现当地固有的文化风情。在新城建设中,适当考虑对传统聚落的再现,城市新面貌与文化融合。(此处不用新开一段)梅州市的传统群落具有三大特点:其一,顺应自然山水地势;其二:以祠堂、风水塘为村落公共活动核心场所,其三,具有融合山水环境的街巷空间。充分借鉴和应用客家传统聚落环境的空间形态,保留原有肌理与尺度,形成新旧文化的聚集地,力求营造富有文化传承和新场所功能的地缘空间形态。

(2)中观层面――注重场地因素、建筑细部

规划设计应尊重场地自然环境。在场地设计中,做到以下三点,有利于新城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其一,对地区内水体空间及其他自然要素进行抽象提炼,分析水体空间的形态、功能、格局等特点;其二,以保护为前提,确定场地的景观格局与特色;其三,分析滨水地段的原有肌理,如建筑布局方式、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在具体设计中应有所延续。

规划设计应注重传承与创新。客家建筑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空间布局上以围龙屋的布局形式为主,即中部堂屋,两侧横屋,后部围龙的结构形式(见图1),室外空间呈“半月塘――禾坪――天井――化胎――风水林”的序列(见图2);其二,是在建筑上以具有四大立面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特征的水木山墙、白墙灰瓦、凹式大门、青砖勒脚。利用这些立面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结合,引导新建公共建筑设计。特别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会展综合体这三大公共建筑。其目的就是公共建筑打造为具有客家特色地标典范。

(3)微观层面――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城市公共设施

街道空间上布置地景草坪、景观水道、光柱等景观小品,融入客家历史人文的介绍。使人行走其中,犹如在时光中穿梭。将梅州的、客家的标识,如独有的灯笼造型灯饰,融入到街旁景观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中,形成一个系列的景观小品,打造新城环境品牌效应。注重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有利于塑造整体和谐的感觉,刻画出本地区的传统特色。

4.2注重城市文化与空间要素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要素,书中提出:以人的视觉为中心,城市通过上述五要素共同作用于人脑,形成个体对城市的整体感知与理解。文化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对应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规划形成“点――线――面”为结构的文化体系的空间布局。

(1)点――公园、广场、商业综合体

江南新城策划汇聚公共建筑、民居保护群、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小镇、市民节庆广场、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于一体,形成一条产业集聚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客家文化长廊、商贸消费长廊、休闲健身长廊。规划节点空间,通过在建筑色彩、环境景观塑造等设计手法,体现客家文化中崇文重教、重乡崇祖、兼收并蓄的精神,在城市节点空间中注重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营造客家风貌和现代城市风格复合相融的生活空间。

通过规划廊道,延续山青水绿的梅州风貌,通过绿化、水系等大面积公共空间与城市开发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山体和水体,规划2条生态廊道。中轴线生态廊道宽800-1000米,长7-8公里,泮坑、路人坑生态绿廊宽100米,长4公里。打造两大景观湖,在梳理现状水系的基础上注重活水连通,将梅州山城风貌引入到新城景观中,营造“森林里的宜居城市”,体现“森林围城大公园”的当地城市景观特色。

以城市道路及生态廊道为边界形成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区域的定位来源于地块功能,文化意象则源于传统文化要素,包括:耕读传家文化、重乡崇祖文化、客家养生文化等。依照文化风貌,将江南新城划分“三大区段,九大分区”的功能分区。三大区段:剑英公园区段、文化商贸产业区段、客家万博园区段。划分剑英公园区、文体公园区、金融信息服务区、文化教育区、旅游服务区、世界客家艺术区、客森林文化综合区、泮坑森林休闲区、小密生态度假区。建设景观制高点,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形成呼应旧城由点状绿地组成“城市花园”与“森林中的花园城市”的新城格局。

4.3注重城市文化与旅游空间

(1)举行节庆的空间

结合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道路,规划新建广场空间作为串联相邻城市区域的场所,作为提供市民进行特色文化盛会(山歌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梅州足球节)、为传承梅州非物质文化提供展示与表演的空间载体。

(2)提供游览的慢行系统

城市新区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城市生活的区域,同时也往往成为某一地区展示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地方繁荣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肩负着都市旅游的功能。对于江南新城这一个规划策划汇聚公共建筑、民居保护群、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小镇、市民节庆广场、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具有强大的旅游功能。城市新区建设初期难以有老城区一样的林荫大道,而具有梅州当地特色“慢活,乐活”的生活节奏,对于居民和游人,都是同等重要。因此,在规划满足道路交通空间的基础上,打造一条长约7公里人行连贯的轴线,两条共21公里长,具有吸引力的慢行绿道。

(3)文化景观道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的时展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建设成为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热点,成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梅州市江南新城规划城市设计实例分析,总结了客家地区新城规划目标和原则,从中就如何构建客家地区新城规划设计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有效地发挥城市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科学有效的城市规划管控方法促进新城规划设计的不断发展,同时为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第6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海西建设;梅州;机遇

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梅州被纳入海西经济区,这是我们梅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契机。

一、融入海西是梅州的最后机遇吗

1.纳入海西区的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对台战略中的重要部署。海西区合作对象主要是台湾,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敏感区域,这给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往来带来很多困难。比如两岸之间的贸易协定,既不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与台湾签约,也难以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名义进行签约。而有了海西经济区这个框架,未来就可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名义与台湾签订合约,从而避开政治障碍,为两岸合作开辟更大空间,同时对促进国家统一亦具重大意义。这就是国家积极推动海西发展战略的原因。

这样,如果一个城市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员,届时便可望获得制度性安排的诸多好处。如海西地区和台湾地区签订的所有互惠的制度性安排的条款,都会适用于这些城市。同样,如果中央给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对台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同样适用于海西地区。海西就能成长为一个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新兴经济区。源于此,同被纳入海西区的粤东四市正在争抢海西大蛋糕!正是瞄准了这一重大战略利益,其他被纳入海西区的地市近年来一直围绕着融入海西,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的部署,梅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2.山区不是穷和欠发达的代名词

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不仅在沿海,而且有许多是在山区。世界上几个最富裕的国家都集中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如卢森堡、瑞士、比利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人居环境,以及优良的人才,这才是发达的现代象征,一味的以为只有沿海才发达,这是简单思维。

德国最强的地区不是沿海的汉堡,而是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州,也是山区。事实证明,发展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和环境优势。

二、梅州:融入珠三角还是海西区

1.从台商观点比较珠三角与海西区发展

目前,以累计投资金额看,珠三角对台商的吸引力仍优于海西区。如广东省2009年台商投资比重仍占全国的25%左右。但这种情况在改变中:

台湾电电公会(TEEMA)每年对台商进行问卷调查,2009年评估的城市有93个,有效问卷达2,588份。研究发现有两大投资趋势与珠三角和海西区直接相关。

趋势一,台商投资区域依旧是长三角优于环渤海及珠三角。台商极力推荐的城市有22个,其中位于长三角有14个(63.64%),环渤海有4个(18.18%),珠三角则没有。

趋势二,海西区首次受到台商关注。海西区所涵盖调查城市的评价有显著提升,并有2个城市(福建漳州和泉州)首次进入极力推荐名单。原因在于海西区吸引台商的优势在不断加强,地缘接近、语言与文化相通、其规划已提升到中央对台经济战略层次。

2.梅州应成为对接珠三角经济圈和连接海西经济区的新节点

一个地区的发展,仅靠自身的原始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梅州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广东省的七分之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唯有大开放,才能有大投入;只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和强大的带动效应。因此,梅州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梅州有6条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原有的广梅汕铁路和正在修建的梅坎铁路已经并入全国铁路网,梅县机场已经陆续开通至广州、香港、深圳、珠海、台湾航线,内河水运可直达潮汕沿海,梅州到各县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梅州被纳入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和潮汕“2小时经济圈”。梅州把自己从传统观念上的偏远山区重新定位为内陆与沿海过渡地带的次沿海地区;在大粤东的范畴规划新发展,成为对接珠三角经济圈和连接海西经济区的新节点。

三、推动“三大”崛起,融入珠三角与海西区

目前,梅州正逐步摸索出一套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不足陷阱的模式。通过选择反传统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生态和文化崛起从而推进科学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做好三件大事。

1.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

2012年,梅州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扎实推进了梅大高速及其东延线,动工建设了汕湛高速五华段、济广高速平兴段,畲华、大潮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梅惠高铁已开展了前期工作;全市72.2%的森林覆盖率和4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公益林,为梅州营造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生态保障线。方便快捷的梅州对外交通网络正在完善,使梅州与外界的联通更为便利。

2.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专业人才,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梅州是“文化之乡”,历来崇文重教,劳动者素质普遍较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梅州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如大学本科生,每年考上的学生有15000人左右,但回来的还不足500人。目前,梅州尤其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工人才、营销人才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人才。为此,梅州制定了人才兴市战略。一是重视人力资源素质提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委托大学培养一批本地懂生产开发、产品营销、农业产品改良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三是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引、用、留”的政策和环境。形成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为企业和求职人员架起桥梁。

3.建设美丽城乡和幸福家园

梅州市按“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的规划理念。按照建设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功能要求,推进中心城区扩容,致力抓好江南新城、梅县新城、畲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雁洋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等规划建设。按建设精致慢城的内在要求,梅州市不断强化城市的精细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素质,城市亲和力和人情味不断增强,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梅州还加快“大百汇品牌发展创新园”规划建设,打造区域总部经济基地。抓好丰顺新区、兴宁新城、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另外,梅州还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幸福村居建设。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实施以封管为重点的“森林安保”行动。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万村绿”创建活动,清理垃圾、疏浚河道、清洁城乡。动员全市力量,共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梅州在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还注意引入新要素,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在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产业,在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梅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不足陷阱正露出希望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谢弦.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集群品牌问题探讨[J].三明学院学报,2010(1).

[2]蔡秀玲.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林子波,等.海西区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2008(1).

[4]俞海宏,等.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因素分析[J].中国水运,2006(8).

第7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梅州;三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梅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梅州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一个特点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存在二元分割。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一定时间内有所缩小。但是,这种改革只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激发了农村经济自身的活力,并没有触动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基,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发展体系。随着后来的改革向城市延伸,加上国家财政收支、国民收入再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向城市倾斜,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使一度被掩盖的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再度激化,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难、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等种种难题。

反过来,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增收困难,又严重制约着我国内需的扩大。这一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梅州的情况亦如此,一直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也严重地制约了梅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增强梅州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2006年,全国的人均GDP超过1800美元,广东是3500美元,而梅州只有区区900美元,不仅跟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就是跟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而的差距更加突出: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差距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到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梅州农村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才能不断增强梅州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梅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城乡协调,共同发展。我国虽然在2000年总体已经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还较大,在相当部分的农村地区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小康,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脱贫。在梅州,情况亦如此。在八个县(市、区)中,仍有三个扶贫重点县,总人口超过两百万人,占梅州总人口的四成多。因此,要把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贯穿在梅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国家必要的政策扶持下,鼓励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综合治理方式,集中力量改善贫困人口集中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要始终把最低收入的贫困人口作为帮助扶持的基本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只有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奔康致富,才能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梅州“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为了解决“三农”难题,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就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这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薄弱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安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梅州作为农业大市,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条件异常条件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上梅州农村耕地的逐年减少、个别地方水资源的趋于紧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等情况,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消除城乡壁垒,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对策

(一)发展和壮大梅州的县域经济

梅州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县域经济。但是目前梅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多数市(县、区)经济实力弱,还有三个扶贫重点县。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这是梅州经济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各地的发展上看,县域经济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从梅州本地看,市(县、区)工业企业并不多,特别是龙头工业企业更少,这种状况必须逐步地加以改变。否则,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借助目前梅州已经形成的招商引资的热潮,下功夫抓好投资软硬环境建设,降低门槛,放宽领域,改善服务,大量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置业,鼓励当地能人创办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其次,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项目审批、土地开发、税收、金融等方面给子更大的支持,充分调动各市(县、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再次,县域工业的发展要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能有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找准优势,认清前景,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自己的强项,打出自己的品牌。同时要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选择部分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重点加以培育扶持,使之尽快发展成为县域工业的骨干和支柱。

最后,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梅州当地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在各市(县、区)的经济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及体制上保护、支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在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梅州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得到加速。但是,目前梅州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与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要摆脱困境,就必须摆脱传统思维定式,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把加快工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用工业化理念大力推进梅州的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业。要切实抓好农业企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使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工业化进程要与城市化相结合,充分提高小城镇的地位,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梅州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于过去梅州的农业是“重生产、轻加工”的不合理发展,虽然当前农业产业化开发和经营有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产业链条还不完整,甚至有断裂。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个环节取得突破后,应尽快把整个产业链条续接起来,完成“由一环突进”到“各环节连接”的跨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毋庸置疑,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梅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必将日益明显。因此,要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相应加工工业布局及发展的规划,以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以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以利于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以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多渠道安置农民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通过发展本地的非农产业,如工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农产品的流通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可以大量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可以减少劳务输出成本、提高劳务经济效益。

2、广开门路,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各地一定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本地区的产业来抓。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要有序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两个市场实现战略性转移。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安排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村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的业务培训和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做到条件许可的农户每户都有一人及以上投入到了劳务输出的大军中,这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也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梅州,也是全国广大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杰,翟瑞先.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经济论坛,2005(4).

2、陈承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第8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建筑;油画艺术;艺术创作;文化传承;融合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客家文化是客家民众在长期的迁徙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油画是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凭借其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具有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能长期保持光泽等特点收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粤东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梅州的从事美术油画工作者正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具有丰富内涵的客家特色,将客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使地方文化、美术的优秀特点在油画这种文化载体中的表现得以发挥。本文从梅州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展开梅州客家文化油画艺术创作中前进的方向。

一、挖掘梅州油画的客家文化艺术风格

(一)梅州所特有的客家风土人情、世态习俗、文化生活是组成与丰富油画题材的源泉。

梅州客家文化的发展,是在与当地畲瑶族群的交往互动中,以客家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优秀的畲瑶族文化,并经过精心雕琢细选,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中原文化经客家人带入到南方壮、瑶、畲地区,其优秀的一面亦被当地少数民族所采纳、所接受,这种文化的互动是双向的、自然进行的,不论是在武装斗争时期,还在和平共处时期,都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并非单纯的汉文化单向传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通过通婚、贸易,加速了这种文化过程。于是,梅州客家文化与当地壮、瑶、畲各族的土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水融的关系。从客家人的服饰、民间信仰、语言、民间文艺等方面可以看出这种融合形成的艺术。如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中原传统的服饰“束发冠带”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语言方面,与一般汉语不同,而与南方畲等少数民族语言相近。这些现象,都可断定为受土著语所致。换句话说,就是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汇而成为客家话。

(二)梅州因历史环境所诞生的独特建筑是油画入画的魁宝。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五凤楼、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勤劳能干的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最具“客”味。

围龙屋是客家地区一种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除客家地区之外看不到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围龙屋,又简称围屋,其主要特点是后围建成马蹄,叫“围龙”,一般为一条围龙,甚至有多达二三条围龙的大型围龙屋。从建筑特点来看,围龙屋的主要特点有:1、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平面布局;2、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环境;3、大屋顶、高台基和玲珑的屋身;4、以木材为主、石头、三合土三种建筑材料的传统民居结构;5、建筑内绘画复杂,色彩浓郁。

从这许多的客家特色建筑风格可以大致看出客家人的思维方式。刚刚南迁时,为了防御追兵和土著族的追杀和侵扰,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房屋的防御功能。此时出现封闭式的圆形或方形土楼、四角楼等。屋建得很大,外墙造得很厚,且设有瞭望孔或枪眼,屋内打有多口水井,供人、畜饮用。屋大则可全族聚居,人多力量大,当遭遇外敌时,则可群起而攻之。墙厚和屋中的水井则可防御外敌的火攻。因此,客家人的思维方式首先体现在“防”字上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成为客家人的顺口溜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迁移,追兵没有了,客家民居由封闭式衍变为半封闭式,最后变为开放式。如果说五凤楼和围龙屋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的话,那么,走马楼的一字式和曲尺式则不具有防御功能。客家后裔与客居地的土著族人的通婚,消除了土著族人对客家人侵扰,于是,客家民居的防御功能便失去了意义。客家人的思维方式从“防”走向“开放”。

那些独特的客家风俗、民间文艺、文化生活反映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为梅州油画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资源,是油画题材创作的源泉。因为生活是创作的原料和想象的土壤,没有原料就没有艺术创造,而地方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感情。梅州的独特建筑的“客味”等传统文化展现于油画之中将更加突出体现的是油画的地方文化色彩。地方性是民族性的一部分,是构成油画的世界性的重要条件。挖掘梅州油画的客家文化艺术题材,可为构建中国油画的民族性起着推动作用。

第9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雷州方言;古语词;承继;雷剧《秦雪梅》

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岛的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及湛江、茂名市郊的部分地区、廉江、电白、吴川、阳江等县市部分地区居民所使用的一种次方言,亦称之为粤西闵方言。因为雷州半岛上居民的祖宗,大多是由福建省经粤东迁徙而来,因而归属于闽南语系。雷州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这既是一种鲜明的方言特色,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文化打在方言上的深刻烙印。以下,笔者以雷剧《秦雪梅》为例,试建构起雷州方言词汇与古语词之间的联系。

一、人称代词:“ ”

《集韵・模韵》:“ ,俗字。”是雷俗字,且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是老婆,其二是妗,其三是家婆的含义。在《秦雪梅》一剧中应当表妻子的含义:

(1)不讨子儿不讨 。

(2)讲是以前未娶 。

以上两个例句皆是秦雪梅对陈世美无情抛妻的控诉,指责他考取功名利禄后就抛妻弃子,忘却了从前对她的承诺,故 是表达“妻子”的含义。 ,波何切;妇,《唐》:“房九切”;《集・》:“扶缶切”;《正》:“房缶切”;《f文》:“服也”;《雅・H》:“子之妻D”,可见妇与 在雷州方言中不是读音亦或表意都较为相似,因此笔者猜测 是雷州歌剧的新造字,对 的解释还需要回到“妇”字作为“妻子”之意的理解上:

(3)《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4)古乐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回到 字在雷剧中具体的语境便可发现,该字除了表“妻子”之意,还有着为人儿媳的意思,而这在古语中同样有了相应的用法:

(5)《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G。”(妇姑勃G指的是婆媳之间的争吵)

(6)《左传・襄公二年》:“礼无所逆,妇,养姑也。”

雷州方言中对儿媳的称呼特定为“新妇”,其用法同样承继了古代的用法:

(7)《后汉书・周郁妻传》:“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郁妻)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从以上例子不难发现, 与“妇”皆有人妻之意。且从语音的角度出发, 与“妇”的读音完全一致。据此笔者揣测, 应该是由“妇”而衍生的新字。先前有学者指出,雷剧存在乱造方言字的倾向。方言大多都有一些有音无字的音节,亦或是人们暂且不能将音与相应的字对接上,因此就会习惯性地取一个音相近的字去替代。不仅仅雷州方言有这样的状况,粤方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广州方言中的“睢薄O”即是配合方言沟通的新造字。

二、名词:“青盲”

“青盲”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惟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而在雷州方言中多指“瞎眼”,从雷剧《秦雪梅》中也能找到相应的例子:

(8)主上青盲招才郎。

这句话意思是皇帝瞎了眼才会招陈世美做官。秦雪梅的这句言辞旨在一阵见血地指出陈世美品行恶劣,因此主上青盲绝不是指白内障的眼病,因为句子的核心在于“招才郎”行为的失妥,因此青盲意指“瞎眼”。古语已有这样的用法:

(9)《诗・大雅・灵台》:“瞍奏公。”疏:“有眸子而无睹曰,即今之青盲也。”

(10)《墨客挥犀》载杨某尚书诗:“一心更愿青盲了,免见高家小马儿。”

(11)《说文・目部》:“盲,目无牟子也。”段玉裁注:“无牟子者,白黑不分也,今俗谓青盲。”

由上例可知“青盲”一词古义主要是指瞎眼,而不是现代汉语里面特别指明的某种眼疾。在雷州方言中,“青盲”一词通常是以骂辞的形式出现,比如“汝呀个目青盲”,意思是“你这个瞎了眼的”,通常是指责对方没有把事情了解清楚就胡说一通或是为所欲为;“死早青盲鬼”,这是雷州当地人民指骂的常用语,意思是“这个该死的人儿瞎了眼”,表现出对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及其行为的憎恶,但也可能是一种日常化的戏谑,并没有特定的辱骂指向,“死早”并不是真的死的早的意思,是雷州方言中的俚语,只是一种骂辞的形式,而不是一种字面意思的理解。

三、动词:“食”

“食”在雷州方言中泛指各种摄食的活动,包括饮、喝、吸、吞、吮、啃等皆能用该字表示,如“食水”、“食饭”、“食苹果”、“食药”等。在雷剧《秦雪梅》中亦有着这样的用法:

(12)食碗冷水私私想。

在普通话中,一般用“喝水”来表达这一动作,粤语则用“饮水”,而在雷州方言里表达为“食水”,这亦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程:

(13)《礼记・大学》:“食不知其味。”

上例中“食”的对象涵盖了各种食物,可见在古代,“食”包含了广泛的对象。如今雷州人民在谈论与吃有关的事情时也是用“食”,而不会用特定的“喝”、“饮”、“啜”,而是泛用“食”,比如“食水没”、“食苹果”、“食汤”等,都用“食”来表示吃的动作。

通过以上例证不难发现,雷州方言最突出的特征即是承继了大量的古语词,但并非是由古至今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方言亦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语言逐渐伴随着人们的迁移以及约定俗成的演变而变化,但也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变化同样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不论文字的概貌亦或是字义与原初有着怎样的差距,都始终处于特定的框架内,因此通过对辞源的探寻,终能窥见其本初含义以及演变行径。笔者借助雷剧《秦雪梅》,从名词、代词和动词三个方面粗略提取了相应的古语词,然而不可否认,方言中古语词的承继现象是一个亟需深入探研的课题。我们期待以古汉语与广东方言这一研究视角,能窥探到雷州方言熠熠不衰的光辉。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陈大进.雷州话实用字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3]林伦伦.粤西闵语雷州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湛江市文化局.雷州民俗文化[M].湛江:湛江文化局,199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