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存货审计论文精选(九篇)

存货审计论文

第1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存货审计是指对存货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进行的审计。存货审计直接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客观反映,对于揭示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弊端,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降低产品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由于存货种类繁多且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因而存货高估构成了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在会计核算上,存货对应的会计账项很多,存货项目的真实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会计账项,因此存货审计在整个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相应地要求实施存货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一、评价和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了解企业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确定企业存货真实存在和准确计价的基础。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采购、运输、验收、出库、储存、付款、入账各个环节,是事先经过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稽核、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通过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一方面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另一方面能确定存货审计的重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环节,问题较多,应列作审计的重点。应注意的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工业企业,要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要了解产品成本结转流程。

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审计人员可通过观察、询问、查阅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加以了解和调查,其范围包括企业的购货、验收、存储、领料、生产、销售等环节。经过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对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初步评价存货的控制风险,实际上就是评价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要错报或漏报中的有效性。

二、审查存货计价的正确性

存货计价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因此,做好存货计价方面的审查工作,对于存货审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对于存货计价的审查应侧重与存货的发出、摊销及结转等环节,并在审计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存货存在于生产循环过程的各环节,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存货进行详查,抽查核对成了存货计价测试的主要方法。抽查的关键是选择样本,对存货余额较大、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存货作为测试重点,测算期末存货价值是否等于存货的结存单价与结存数量的积,测试期末单价是否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相符。特别注意的是审计工作并不是对被审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重复,审计人员不应受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干扰,独立按照适当的方法进行。(1)应审查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年度内有无任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2)在加权平均法下,审查客户是否在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型号的存货范围内进行计价,有无异类存货混淆计价的现象。(3)对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客户,应重点审查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成本差异的结转是否正确,有无不按期结转成本差异,或者利用成本差异调节利润的情况。

三、重视对存货的监盘程序

监盘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常用的审计策略和手段,通过对存货的监盘能够获取监盘对象的存在性、完整性、权力性、估价与分摊、分类与披露的认定是否恰当的审计证据,存货监盘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是判断上述其他认定的辅助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实施对存货的监盘,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会计期末。实际上多数情况的监盘是在会计期末以后进行的,这就需要我们编制从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来证实期末存货余额的正确性。(2)盘点参与人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供应、保管、财务、生产等部门的有关人员都应参与;(3)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监盘范围,不应事先透露监盘地点;(4)应特别注意存货的质量,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冷背残次的存货,对这一问题发现途径一是通过实地盘点,二是在审阅企业存货会计账薄时存货数量余额没有变动的账户,其多为冷背残次的积压货物。

采取恰当的盘点方法。①盘点前准备盘点表,同仓库保管明细账进行核对,由于仓库实行保管负责制,一般情况这种核对是相符的。②抽点样本量。企业盘点人员盘点后,审计人员应进行抽点,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存货总量的10%。③审计人员应向被审单位索取存货盘点前的最后一张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最后一张货运文件(或出库单),作为截止测试时的依据。④异地库存货的盘点。如为外单位代为保管,不能亲自盘点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替代程序,如发询证函、查看原始单据等;如为本单位保管,则一定要亲自监督盘点。⑤对一种存货有几个存放地点的,我们应尽量对其一次、连续不断的盘完,防止有关人员利用空隙,串通作弊。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表核对。

结束语

存货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比较复杂和耗时的一项工作,面临的难点也比较多,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就能获取存货实物资产确实存在、计价正确的审计证据。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监盘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6)

第2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存货 监盘 审计 问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一般情况下,存货对企业经营特点的反映能力强于其他资产项目。存货不仅对于生产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行业十分重要,对于服务业也具有重要性。通常,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总资产、销售成本、毛利以及净利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于其他某些项目,例如对利润分配和所得税也具有间接影响。审计中许多复杂和重大的问题都与存货有关,存货、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构成了会计、审计乃至企业管理中最为普遍和复杂的问题。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相应地要求实施存货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分配较多的审计工时,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一、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在编制存货监盘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2.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相关的内部控制。

3.评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重要性。

4.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6.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7.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二、存货监盘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3.参加监盘人员的分工。

4.检查存货的范围。

三、非特殊情况存货的监盘程序

1.观察程序。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已经适当整理和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对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未纳入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存货监盘过程中,应当跟随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存货盘点人员,注意观察被审计单位事先制定的存货盘点计划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盘点人员是否准确无误的记录了被盘点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2.检查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检查的目的既可以是为了确证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得到适当执行,也可以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实物总额。如果观察程序能够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管理得当,盘点、监督以及复核程序充分有效,注册会计师可据此减少所需检查的存货项目。

四、特殊情况下存货的确认方法

1.由于存货的性质或位置而无法实施监盘的程序。

(1)存货的特殊性质,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存货监盘,如存货涉及保密问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特殊配方或制造工艺、存货系危害性物质等。

对具有特殊性质的存货实施审计,通常需要依赖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采购、生产和销售记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还可以向能够接触到相关存货项目的第三方人员询证。

(2)存货的特殊位置,通常可以通过审查相关凭证加以查验。

2.因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无法在预定日期实施存货监盘或接受委托时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盘点已经完成。

(1)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气候因素、不可抗力等。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良好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改变存货监盘日期,并对预定盘点日与改变后的存货监盘日之间发生的交易进行测试。

(2)接受委托时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盘点已经完成,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存货进行适当检查或提请被审计单位另择日期重新盘点,同时测试检查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3.委托其他单位保管或已作质押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向保管人或债权人函证,若此类存货的金额占流动资产或总资产的比例较大,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实施存货监盘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五、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

1.关注存货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尽管盘点存货时最好能保持存货不发生移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存货的移动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盘点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仍将持续进行,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对此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程序,确保在适当的期间内对存货做出了准确记录。

2.存货的状况,应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并将详细情况记录下来,这既便于进一步追查这些存货的处置情况,也能为测试被审计单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提供证据。

3.存货的截止,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存货验收入库、装运出库以及内部转移截止等信息,以便将来追查至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注册会计师通常可观察存货的验收入库地点和装运出库地点以执行截止测试。

六、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

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存货而言,被审计单位通常使用的盘点方法和控制程序并不完全适用,这些存货通常或者没有标签、或者其数量难以估计、或者其质量难以确定、或者盘点人员无法对其移动实施控制,在这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对存货的数量和状况获取审计证据。

七、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表核对。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存货作为企业生产制造或销售过程中供血、造血及升值的关键的基础物料,在企业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水下养殖业企业的存货很多是在水中,难以直接观测,存货的计量与确认容易受到人为操纵,此类企业存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对其存货项目审计会面临诸多不可控的因素,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审计风险。本文通过对“獐子岛事件”的思考,对水下养殖业存货项目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总结,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关键词:

存货;水下养殖业;审计判断;审计风险

一、引言

存货作为企业生产制造或销售过程中的基础物料,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水下养殖业企业的存货更是具备普通企业存货所没有的特点,这类企业存货通常品种繁多,生产周期长,而且生物资产往往占据很大比例,生物资产的生命受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大。一旦出现灾害,存货将面临减值,而减值准备的计提往往受到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而且此类生物资产往往是在水中,难以直接观测,存货的计量与确认容易受到人为操纵,此类企业存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对其存货项目审计将会面临诸多不可控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带来审计风险,需要审计人员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综观资本市场中的财务造假,从“银广夏”、“蓝田股份”、到“万福生科”、“绿大地”,大都与存货有关。2014年10月,“獐子岛”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又突然出现“黑天鹅事件”,对价值近8亿元人民币的扇贝计提减值。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此次事件中进行了监盘,然而,所计提减值的存货位于海下直接造成了监盘的难度,不恰当的监盘过程将难以对此次事件作出合理保证,同时会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笔者希望通过对“獐子岛事件”的思考,总结獐子岛公司存货项目特点及对其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尝试性地提出应对相关风险的方法。

二、獐子岛公司存货特征

獐子岛公司的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獐子岛的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较大,2012年这一比例为49.77%,2013年这一比例为50.50%,2014年由于“獐子岛事件”的发生,这一比例下降为34.99%。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在存货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从表一中不难看出,獐子岛的生物性资产在2012年和2013年占存货总额的比例基本维持在80%左右,2014年由于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这一比例有所降低。此外,在其年报中披露的营业收入来源来看,水产养殖业是第一大收入来源,按产品分类,虾夷扇贝是最大收入来源。然而,獐子岛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将导致风险,公司其它海珍品海参、鲍鱼、海胆、海螺等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对其经营业绩形成重要支撑。因此,优势产品的变动将会影响到獐子岛公司的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獐子岛公司采用的“野生野长”底播增殖方式受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如底质、水文环境(水深、水温、盐度)、敌害、台风、风暴潮、冷水团、养殖容量、自然灾害等环境胁迫因子,均会对养殖区域的养殖产品带来重大影响,影响到养殖产品的生存安全。目前,我国A股市场中,主营业务涉及水下养殖的公司主要有6家,分别为獐子岛、东方海洋、壹桥海参、国联水产、大湖股份、好当家。观察图1中2014年行业内各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企业的存货占到了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一比例最低的是壹桥海参,其存货也占到了总资产的14.14%,整个行业这一比例的平均值则达到了29.41%,远远高出了A股市场存货占总资产比例的平均值。因此,不难看出水下养殖业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占用了大量的营运资金。

对于水下养殖业企业,由于水产养殖都要经过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养的生产过程,生长周期较长,导致其存货周转较慢。由表2可以看出,2014年水下养殖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119.55%,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358.14天。较长的存货周转天数导致企业的资金被存货长期占用,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受到限制。从2014年水下养殖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行业整体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十分良好。此时如果管理层有较大的业绩压力,那么管理层很有可能会通过造假来提升业绩。水下养殖业企业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较大,而且存放地点特殊,对其真实性、存在性、完整性的识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判断,很难掌握百分之百完整的信息,因此存货往往是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重要项目之一。基于以上分析,与水下养殖业存货项目相关的事项应当引起注册会计师的重点关注。而獐子岛在2014年第三季度发生的巨额减值,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由于其存货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面临相关审计风险。本文下一部分将重点对注册会计师对獐子岛进行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总结。

三、“獐子岛事件”中存在的审计风险

(一)獐子岛三季报计提大额减值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季报,公司根据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报告发现的底播虾夷扇贝灾害损失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2014年9月30日)的存货进行了相应账务处理。獐子岛公司同日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预计盈利修改为预计亏损,原因为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其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其抽测结果,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25.2万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二)獐子岛公司内控存在缺陷对于“獐子岛事件”,相关部门最终的调查结果是,发现其经营过程中存在表3及表4中所示的多项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但并未查出其在此次大额计提减值的事件中存在信息造假的行为。证监会的调查结果虽然并未发现獐子岛存在造假,但是从其调查的结果来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獐子岛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存在发生管理舞弊的机会。对于獐子岛公司这样一个存在业绩下滑压力,又有发生舞弊机会的公司,其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对其内控上的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关注,在取得足够的审计证据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三)“獐子岛事件”中存货监盘存在风险“獐子岛事件”中对獐子岛公司实施审计的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华”)。笔者对大华“关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专项说明”(以下简称“专项说明”)中公布的“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点:1.审计人员进行监盘的时间受限专项说明中提到,大华于2014年10月18日、10月20日、10月25日对獐子岛公司2011年度、2012年度底播虾夷扇贝的部分海域的盘点情况进行了监盘。整个监盘过程只有三天,而獐子岛公司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显然大华仅仅用三天时间进行水下存货监盘将大大减弱监盘结论的可靠性。但大幅增加监盘时间也是不实际的,因为獐子岛自己发现问题时已经是十月中旬,而十月底前就要披露季报,因此留给大华进行监盘的时间受到严重限制。另外,即使时间上没有限制,也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存货的监盘。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权衡成本和监盘的可靠性,最终确定实施监盘的时间。2.审计人员进行监盘的地点选择受限专项说明中提到,整个过程中,獐子岛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是组织盘点工作,制定盘点程序,并按照程序的规定在指定的海域进行下网、起网、点数、测标及称重等,并保证盘点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这里大华缺乏主动权,监盘的地点完全由被监盘单位选定,这样就给被监盘单位留下的内部操作的空间,獐子岛完全有能力将监盘的地点选在对自己有利的海域。那么由注册会计师选择进行监盘的海域是不是可行呢?在当前的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注册会计师一般情况下对海水养殖方面的知识是不熟悉的,所以如果由注册会计师随机选定监盘海域,那么其选定的海域也未必是具有代表性的。无法确定被选海域是否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监盘的结论就会存在错误的风险,从而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3.进行监盘的审计人员组成受限专项说明中提到,参加盘点人员有盘点船只的船长及船上作业人员、公司的财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盘人员。这里监盘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獐子岛公司的人员,大华没有邀请其他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监盘,此时就需要注册会计师掌握一些航海的知识,否则一个对航海知识一无所知的审计人员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到达预定海域。如果审计人员连这一点都无法准确判断的话,那么其得出的监盘结论将说明不了任何问题。4.参与监盘的审计人员知识受限专项说明中提到,监盘人员主要工作包括:观察实际盘点时是否按事先选定的点位下网、起网;对采捕上的虾夷扇贝的计数、测标、称重是否正确,盘点数据是否正确、完整地记录在盘点表中。监盘,从字面上理解即是看着(监督)别人盘点。审计人员此时如果不懂虾夷扇贝是如何进行计数、测标、称重的,那么审计人员就真的只是看着,最终是被监盘单位说是多少就记录多少。这样监盘的意义显然就变得微乎其微。5.不同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标准存在差异专项说明中提到,大华在“獐子岛事件”中得出的监盘结论是:本次监盘海域1,498.39亩底播虾夷扇贝的平均亩产分别为2011年度1.95公斤、2012年度2.33公斤,獐子岛公司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报告中相同海域平均亩产分别为2011年度1.10公斤、2012年度2.14公斤,二者数据相比较,差异不大,基本吻合。在大华给出的监盘结论中,笔者发现对于2011年的亩产,大华测量的数据和獐子岛公司的数据相差了近1.8倍,大华给出的结论是“二者数据相比较,差异不大,基本吻合”。这里注册会计师显然运用了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对于1.8倍的差距其他会计师极有可能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这里是否存在审计判断偏误是值得探究的。

四、审计风险总结与应对

通过对“獐子岛事件”中大华对獐子岛公司海下存货监盘整个过程的分析,笔者初步得出注册会计师在对水下养殖业企业的存货进行监盘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由于考虑成本效益和盘点地的特殊性,监盘的时间和人员数量受到限制;(2)注册会计师缺乏水下养殖的专业知识,很难合理设定抽查范围,只能听从被审计单位安排;(3)注册会计师不是专业航海员,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到达了指定位置;(4)注册会计师不懂水产计量规则,可能被一些专业术语所误导,作出错误的职业判断。针对上述风险,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安排实地盘点的时间;(2)学习水下养殖业的相关知识;(3)掌握一定的航海知识以确定到达预定抽样点;(4)聘请或咨询相关领域专家辅助审计工作。另外,在“獐子岛事件”中,还存在苗种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对其进行审计时还应该对其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测试,评估其在采购环节对苗种数量、质量等的把控程度,评估采购中采购业务员与养殖户之间存在的利益交易的可能性。只有当期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室切实有效时,当时采购的相关凭证和发票,以及对提供苗种养殖户进行走访询问,才能有效证明其存货的存在性,否则注册会计师将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

五、启示

第4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存货审计;难点;提高质量;建议

对一般制造业或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存货在会计报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主要项目,也是现金流量表中影响营运资金的最大组成项目,同时存货计价的准确性还会对利润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审计实务中,因存货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数量和质量鉴定的特殊性,而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审计大部分停留在成本价值处于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数量和质量方面直接采信被审计单位账面的反映,不能满足审计目标的要求。因此,要想对存货取得较满意的审计结果,对存货审计中的技术及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存货审计的现状和难点

(一)存货审计的现状存货的审核与其他的资产项目审核相比,较为复杂,其审计现状为:对存货方面的审计,因其存货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数量和质量鉴定的特殊性,大部分停留在成本价值处于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数量和质量方面直接采信被审计单位账务反映的数量和质量。

(二)存货审计的难点

1.存货计价方面,存货成本计算繁琐。审计人员需通过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数据进行验算,或经过非会计资料,如:生产部门、劳资部门提供的资料另行计算,而分析评价其价值是否准确可靠。

存货成本计算中,要涉及原材料的耗用、人工工资的计入、制造费用的分摊。如果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还要在不同产品之间按产品产量比例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工时比例法等分配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采用计划价计价的企业,还要在存货成本中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2.存货数量方面,因存货存放于不同处所(包括工厂、销售机构及分支机构),控制及盘点困难。

3.存货质量方面,因种类、项目繁多,差异性大,观察与鉴定困难。可能因为呆滞、过时、陈旧及毁损而使其价值减损,审计人员因对被审计单位产销活动及业务认知不够,而难以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是审计人员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工艺,也未深入现场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而仍停留在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含糊其词,一笔带过,致使被审计单位将一些不相关原材料摊入成本而未发现,如领用材料制作专用设备,而将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另外,审计人员未进行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的分析性复核,对被审计单位产品成本的组成未进行相关分析,而简单地对账面数字进行计算后,即确认存货成本计算无误,但未警觉到被审计单位可能有更普遍的其他差错存在。如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调节当期利润。

二是审计人员预先告知被审计单位监盘存货的地点,使被审计单位得以预做准备,就未观察地点之存货做不实调整。存货监盘人员经验不足,审计人员允许被审计单位人员跟随在旁边并记录审计人员的抽点项目,使被审计单位在事后有机会对未抽点项目做假。

三是审计人员缺乏存货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审计组中也未配备专业人员。如期末存货计价中,因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即使被审计单位期末存货发生减值,其是否应计提减值损失及正确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都不能使审计人员有很大的把握性,致使在存货质量方面只能取信于被审计单位的报告。

三、提高存货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存货成本计价方面1.审核材料计价方法、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分摊是否采用了一贯性原则。可抽取其中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材料出库单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被审计单位在材料计价方面是否适当、公允。

2.生产成本审计中,要审核企业工艺流程、管理要求、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否适用、科学;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是否合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适当;还要检查生产通知单、产量和工时记录是否完整;与生产成本明细账及成本计算单是否一致等。审计人员可收集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料构成、配比消耗情况的定额、企业同类品种前几期的材料消耗对比情况,行业内同种产品的消耗定额等资料,相互联系印证分析疑点及异常,还可收集企业产品的工时定额或经验耗费数据、生产产品车间及厂矿的生产统计报表或车间的考勤记录、车间产品的耗用及开工记录的日志或台班记录、车间核算员核算的相关资料、劳资部门的人员分布及工种、职位及薪酬报表的原始记录等资料。与财务归集分配的人工费用,用以相互印证及分析复核,以辨别是否存有人为调剂利润的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求企业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其合理性与真实性。

3.在产品成本的审计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如难以期后抽盘;期末成本是否真实合理,主要取决于期末在产品计量的准确性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科学性。由于这一特殊性常被少数审计人员忽视,他们往往在总账与明细账核对相符后,就给出一个“确认”的结论,这显然是草率的结论。要确保在产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审计人员应尽可能侧重其成本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和一贯性,并辅助一些分析性复核,如:通过产成品单位成本的变化,分析已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合理性,从而观察判断在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当然作上述分析时不可忽略材料及其他费用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

4.对于领用材料购制专用设备,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的现象,在加强盘点的审计程序,进行重点抽样或全面盘点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具体分析盘盈的原因,收集当年的产值及产量统计报表、生产产品材料的正常消耗定额、正常的经验消耗数据,企业前几期及近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资料,对两者作比较分析,看是否存有异常,同时根据机器设备的全年或某时段的工作记录推算其生产产品需耗用材料的数据,与企业的统计数据及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领用材料购制专用设备,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的现象。

此外,在生产成本审计中,还应审查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不仅要重视金额的配比,而且要关注成本结转数量是否配比;同时注意加强异常产成品项目的盘点和成本计算工作,收集相关的销售、生产、出入库等原始资料,与统计报表相互印证及分析以辨别异常的现象。可先作分析性复核(收入成本的配比分析、各月波动分析等),也可直接依据存货审计时产成品减少量与存货销售在销售收入账户中反映的销售数量结合起来,进行数量方面的配比测试,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存货数量控制方面对于存货数量方面,审计人员可以做好存货的监盘,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是否真实存在,还要获取相关证明文件,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存货拥有所有权,并且与账面记录相符,查明有无短缺、毁损及贪污、盗窃等问题。

1.应由熟悉客户状况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负责存货监盘。

2.审计人员应当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执行盘点观察时:(1)抽点的重点应放在高价值的项目上。(2)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监盘,不要事先或太早告知被审计单位前往的地点。同时,应分成不同的审计组同时进入监盘场所,以免被审计单位提前或根据不同的监盘时间进行安排、调整。对于审计人员并未亲自抽点的存货项目,审计人员应进行分析性复核,避免被审计单位将存货盘点数及汇总资料加以操纵或歪曲。(3)盘点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公司间及工厂间的存货调拨收发活动,否则,应确定是否已做好适当控制。

3.审计人员抽查存货数量时,应亲自计数,而不应听信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报数,以防止“空箱”和虚报或结果被修改,应将抽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审计人员还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4.根据存货不同的存放特点,对那些不易计量的、需通过测算的存货,应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5.对于已经监盘确认过数量的存货,审计人员还要获取相关证明文件,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存货拥有所有权。

(三)存货质量控制方面1.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审计人员应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地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及存货价值远远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很久未用的存货项目,或存放地点和保管方式不寻常,应保持机警以确定是否有受损、过时等情况。

2.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在存货质量确定审计业务中有很多环节都将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例如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和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计提,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丰富的会计经验,还需要审计人员了解掌握各种材料、产品、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审计人员只有具备会计、评估、市场等复合的知识结构,才会得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结果。所有这些对政策的把握、对企业风险的选择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势在必行。

3.利用专业的评估机构或相应的专家服务。在组成审计组时,可将专业的评估机构或相应的专家列入审计组中,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弥补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S].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人民出版社,2006(2)。

[3]刘建军。审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第5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存货; 内控; 监盘 ;审计; 问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由于存货种类繁多且流动性强、 计价方法多样,因而存货高估构成了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在会计核算上,存货对应的会计账项很多,存货项目的真实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会计账项,因此存货审计在整个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相应地要求实施存货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一、评价和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了解企业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确定企业存货真实存在和准确计价的基础。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采购、运输、验收、出库、储存、付款、入账各个环节,是事先经过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稽核、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通过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一方面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另一方面能确定存货审计的重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环节,问题较多,应列作审计的重点。应注意的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工业企业,要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要了解产品成本结转流程。

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审计人员可通过观察、询问、查阅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加以了解和调查,其范围包括企业的购货、验收、存储、领料、生产、销售等环节。经过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对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初步评价存货的控制风险,实际上就是评价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要错报或漏报中的有效性。

二、审查存货计价的正确性

存货计价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因此,做好存货计价方面的审查工作,对于存货审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对于存货计价的审查应侧重与存货的发出、摊销及结转等环节,并在审计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存货存在于生产循环过程的各环节,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存货进行详查,抽查核对成了存货计价测试的主要方法。抽查的关键是选择样本,对存货余额较大、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存货作为测试重点,测算期末存货价值是否等于存货的结存单价与结存数量的积,测试期末单价是否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相符。特别注意的是审计工作并不是对被审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重复,审计人员不应受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干扰,独立按照适当的方法进行。(1)应审查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年度内有无任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2)在加权平均法下,审查客户是否在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型号的存货范围内进行计价,有无异类存货混淆计价的现象。(3)对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客户,应重点审查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成本差异的结转是否正确,有无不按期结转成本差异,或者利用成本差异调节利润的情况。

三、重视对存货的监盘程序

监盘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常用的审计策略和手段,通过对存货的监盘能够获取监盘对象的存在性、完整性、权力性、估价与分摊、分类与披露的认定是否恰当的审计证据,存货监盘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是判断上述其他认定的辅助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实施对存货的监盘,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会计期末。实际上多数情况的监盘是在会计期末以后进行的,这就需要我们编制从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来证实期末存货余额的正确性。(2)盘点参与人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供应、保管、财务、生产等部门的有关人员都应参与;(3)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监盘范围,不应事先透露监盘地点;(4)应特别注意存货的质量,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冷背残次的存货,对这一问题发现途径一是通过实地盘点,二是在审阅企业存货会计账薄时存货数量余额没有变动的账户,其多为冷背残次的积压货物。

采取恰当的盘点方法。①盘点前准备盘点表,同仓库保管明细账进行核对,由于仓库实行保管负责制,一般情况这种核对是相符的。②抽点样本量。企业盘点人员盘点后,审计人员应进行抽点,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存货总量的10%。③审计人员应向被审单位索取存货盘点前的最后一张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最后一张货运文件(或出库单),作为截止测试时的依据。④异地库存货的盘点。如为外单位代为保管,不能亲自盘点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替代程序,如发询证函、查看原始单据等;如为本单位保管,则一定要亲自监督盘点。⑤对一种存货有几个存放地点的,我们应尽量对其一次、连续不断的盘完,防止有关人员利用空隙,串通作弊。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表核对。

【结束语】

存货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比较复杂和耗时的一项工作,面临的难点也比较多,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就能获取存货实物资产确实存在、计价正确的审计证据。

参考文献:

[1]陈少勇.注册会计师监盘的难点与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6

第6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一、说服性审计证据的形成原因

(一)审计程序的性质审计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某个时期,对将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搜集的详细指令。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一是审计程序的目的。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重大错报风险由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只能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还应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对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得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作进一步修正,并相应修正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控制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二是审计程序的类型。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发表审计意见所需的审计证据,但实施这些审计程序大多只能收集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审计证据。

(二)审计程序的时间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说服性审计证据的形成原因。注册会计师无法在资产负债表日执行所有的审计程序,有时由于审计委托的滞后,全部审计工作都只能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开始,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执行审计程序时获取的审计证据推断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有关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盘点现金,再根据盘点结果和资产负债表日至盘点日的现金收支情况(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倒推出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现金余额,此时盘点现金获取的审计证据对于资产负债表日现金的“真实性”审计目标而言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三)审计程序的范围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选取特定项目和选取全部项目的方法,确定测试项目。出于成本和时间等因素的考虑,注册会计师通常大量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再通过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审计抽样将导致抽样风险的存在,可能与总体全部项目实施同样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审计抽样获取的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注册会计师可以从总体中选取大额或关键项目、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或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等进行测试。当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组成,或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注册会计师还可能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无论是选取特定项目还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都不会导致抽样风险,但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或可能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因误解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误差等,非抽样风险总是存在的,注册会计师仍可能得出错误结论,获取的审计证据只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二、审计证据说服力的决定因素

(一)适当性证据的适当性是指证据可信的程度。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证据非常适当,这些证据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信财务报表的列示公允。例如,注册会计师盘点存货所取得的证据比管理当局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数据更为适当,证据的适当性只与选择的审计程序有关,选择较大的样本规模或者不同的总体项目不能提高证据的适当性,只有通过选择含有适当性证据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高质量的审计程序才能够提高。一是相关性,可靠的审计证据必然会与注册会计师测试的审计目标相关。例如,注册会计师关注客户对已发货物但没有向顾客开出账单的情况,注册会计师选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副联并将每张销售发票与有关的发货凭证进行核对,所取得的证据与完整性目标无关,则不能认为是该目标的可靠证据。相关的程序应是抽取一定数量的发货凭证并与相关的销售发票副联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每张发货凭证均已开出发票。第二个审计程序是相关的,而第一个程序不相关,因为发货是用于确定销售业务是否发生以及应开出账单的一般标准。通过将发货凭证与销售发票副联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发出的货物是否已经开出账单给顾客。注册会计师只能在某一具体审计目标条件下考虑相关性,大多数审计证据与多个审计目标是相关性的。二是提供者的独立性。从企业外部的渠道取得证据比从企业内部的渠道取得证据更为可靠。例如,一般外部证据(如注册会计师与银行,律师与顾客进行的信息沟通)比询问客户取得的答复更为可靠。同样,来自于客户以外的单位的凭证比客户编制并且从未离开过客户的凭证更为可靠。三是客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客户内部控制有效时所取得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情况下取得的证据更为可靠。例如,与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相比,如果销售和开单的内部控制有效,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销售发票和发货凭证取得更适当的审计证据。四是注册会计师直接取得的信息。注册会计师通过监盘、观察、计算和审阅直接取得的证据比间接取得的信息更为可靠。五是提供信息的人员的资格。尽管信息来源于独立的渠道,只有在提供信息的人员具备相应资格的情况下,取得证据才是可靠的。因此,与律师的沟通和向银行寄送询证函比向不熟悉业务的人员进行应收账款函证更为可靠。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能力评价证据,那么注册会计师直接取得的证据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六是客观性。客观的证据比需要大量判断以确定其是否正确的证据更为可靠。客观证据的例子包括应收账款和银行存贷款余额的函证、实地盘点证券和现金、加总应付账款清单以确定合计数是否与总账余额一致。主观证据的例子包括:客户律师提供的、讨论针对客户的未决诉讼可能结果的信函、监盘存货时观察过时存货、询问信用部门经理长期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评价主观证据的可靠性时,提供证据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至关重要。七是及时性。审计证据的及时性指的是搜集证据的时间或者审计涵盖的期间。对于资产负责表账户来说,接近资产负责表日取得的证据比较可靠。例如,注册会计师在资产负责表日盘点可流通证券所取得的证据比资产负责表日之前两个 月进行盘点更为可靠。对于利润表账户来说,从被审计的整个期间选取样本所取得的证据比从该期间的某一时段选取样本更为可靠。如对全年的销售业务随机抽样所取得的证据比从该年前6个月选取样本更为可靠。

(二)充分性取得证据的数量决定了证据的充分性。主要通过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规模来衡量证据的充分性。对于某一审计程序,从100个样本中取得的证据通常比从50个样本中取得的证据更为充分。决定恰当审计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多个,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注册会计师对错报的预期值和客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例如,假定在审计某公司时,注册会计师认为由于客户所从事行业的性质,该公司很可能存在过时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在这类公司的审计中抽取的,关于过时存货的样本比那些存货过时可能性低的公司要多。同样,与记录固定资产业务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相比,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客户方面的内部控制有效,在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审计中就可以采用较小的样本规模。除了样本规模以外,被测试的单个项目也会影响证据的充分性。包含大额项目、发生错误可能性高的项目和能够代表总体的项目的样本对应的证据通常是充分的证据。相反,很多注册会计师认为只有在总体中金额较大的项目占其合计比例较高时,仅包含这些金额较大项目的样本对应的证据才是充分的。

(三)综合影响只有在考虑了审计证据适当性和充分性的综合影响(包括影响适当性和充分性的因素的作用)后才能评价证据的说服力。注册会计师选取的由独立的第三方提供的大量证据只有与被测试的审计目标相关的情况下才是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注册会计师选取的与审计目标相关但不客观的大量证据则不具说服力。相类似的,只有一两个非常可靠的证据的小样本同样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证据的说服力时,须评价证据适当性和充分性的程度(包括影响适当性和充分性的所有因素)。

第7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仓储物流;流程优化;信息系统

一、研究背景

W企业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业绩最辉煌、信誉最卓越的专业吊顶材料营销公司,赢得建材行业销售专家的声誉。

随着企业的发展,仓库不断扩大,仓库管理水平也不断进步。1993年由于销售量少,库存量小,仓库与门店合二为一;2001年为了提高企业门店形象,满足企业销售门店及库存需求量,以便于发货及各门店配货,在张庄建立仓库,其占地面积为750平方米,1辆货车及叉车;2003年由于自然原因张庄仓库被损坏,仓库迁居至五洲区,其占地面积扩大为2000平方米,有12名工作人员,增加了一辆叉车及货车;2005年企业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莆田门店专门负责对经销商的管理,在其附近租用250左右平方的小型仓库,配备了1辆叉车,同年企业上了用友T3系统,减少了部门间订单的传递及货品管理,提高了仓库的发货等效率;2010年企业开始发展自己的品牌,为了其品牌管理,在总仓库附近200米处租用了960平方的仓库。发展至今企业总共有三个仓库:总仓库、莆田仓库、JH仓库;25名员工:莆田3名,总仓库23名,JH仓库根据需要随时从总仓库调配;信息系统由T3升级为T6。

二、W企业仓储物流流程现状及问题

(一)W企业仓储物流流程现状

1、部门会计制好电脑销售单后,通过QQ告知仓库单号,仓库审核:眉头是否齐全(销售员名称,客户名称,收款方式等),货品库名,数量是否是单位数量,配比是否正确等。如果发现有问题通过QQ告知部门会计,修改过之后进行审核、打印,放入未发文件夹。

2、打单员或者审计根据单据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操作:货在车间需要将该销售发货单传至车间;如果货在莆田且销售单不是莆田店的需要把销售单传真至莆田并安排车辆把货拉回。

3、备注上注明有运费,审计需要填写运费结算单,注明销售单号,运费,司机名称,司机联系方式,客户名称,送货地点等相关信息,将结算单交给提货司机作为去部门结算运费的依据。

4、备注栏中注明门店发,打单员直接签写"门店发"等字样,放入已发文件夹。

5、如果发货,即通过货运部发至客户,打单员或审计需要填写信封,信封上注明收货地址,收货地联系方式,客户名称,货运部名称,如果需要代收货款需注明卡号及代收货款数量。然后审计或打单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保管员给车辆装货发货。

6、客户提货时候报销售单号,审计或打单员在未发文件夹中查找该单号,如果有则通过对讲机根据销售单号上的货品传呼对应保管员。

7、保管员装完其保管的货物将单号传给下一保管员,或者第一个保管员在拿到单据根据货品呼叫对应的保管员说明单据上的货品名称及对应的数量以备货,然后依次给客户装货。

8、客户装完货之后,某一保管员进行验货,如果不对进行改装,补装,审车通过放行车辆。当一个单子需要数次拉完,保管员将未拉完的销售单注明已拉货物的名称及数量,并送回打单处,打单处将该销售单放入未发文件夹,直至发完。

9、审车通过之后,保管员在已发销售单上签字并送至打单处,打单员或审计审核是否签字,如果已签则将其放至已发文件夹,如果未签或不完整比如非一个库里的货品必须有审车员及发货员两个署名,则督促保管员签字后放入已发文件夹。

(二)存在问题

1、权责不明。同样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可能造成工作空隙及责任考究不当。仓库中好多工作都是审计和打单员共同完成,这样就可能造成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也没做,打单员也没有做的现象,造成时间上的耽搁,如在给车间传递带有定尺的销售单的过程中,打单员打出单据之后审计传递,但是当由于某种原因需要稍后传递,审计忙别的工作,打单员可能会以为已传递将单据已放入文件夹,而审计回来也会以为已传递,从而造成漏传单据的事项发生。另外当货物发送完毕,保管员需要将发货单据签字后放回打单处,然而一张发货单上可能有多个保管员,如果单据没有放回或者丢失无从查证谁丢了单子,就没有根据确切的依据查证货物是否已发以及发货情况。由此可见,责权不明是造成失误的原因之一。

2、传递较多。销售单据传递给仓储打单处,如果有误仓储打单处告知销售部门会计,经过修正之后审核;销售单据上如果有定尺则需要将该销售单据传递给车间,作为生产依据;如果其他部门的销售单据上的货物有在莆田的,需要将该单据传递给莆田门店作为发货依据。对于单据传递这样可能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且上一流程是下一流程运转的依据,拉长了流程运转时间。除了单据传递之外还有物品的流通,如果货在莆田仓库或车间还需要将该货物拉回,如果货物在莆田发送则五洲仓库还需要将货物送至莆田发货;对于其他部门的送货比较少。单据传递是时间上的间隔,物品的传递是空间上的间隔,给客户以及企业造成了很多浪费,如增加了客户等待时间,增加了车辆车程,因此其环节存在增加物流成本,拉长流程运转周期,降低客户满意度等问题。

三、W企业仓储物流流程优化

1、在ERP系统中增设生产模块,销售单最后审核过后自动生成生产订单,生产车间生产完毕之后更新生产状态,仓库安排车辆拉回。库存信息更新计划销售产品量。

2、仓库打单员打单,并将其放入未发文件夹,如果需要拉回门市的,通知审计安排车辆。

3、客户提货,审计查找单子,安排保管员装货。

4、保管员依次给客户装货,最后的保管员负责审车、签字并将单子放回打单处。如果没有发完填写已发数据,叫打单员放入未发文件夹,直至发完。

5、打单员更新销售单状态为已发,系统实际库存量更新。

四、流程优化前后比较分析

1、优化后的流程将三个仓库合并,这样可以减少1号仓库和2号仓库之间单据的传输,以及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漏单状况而给整个流程所带来的不便;减少了1号仓库与2号仓库之间的运输时间和相关费用;仓库的合并可以优化企业的整体库存量,减少库存产品对资金的占用率;减少2号仓库及3号仓库的日常维护费用如租金,同时可以提高1号仓库的利用率;便于对仓库及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及调配。

2、信息系统优化。增设销售发货单状态栏,由打单员更新其状态为已发,并将其作为库存量更新点,在其之前为改单产品量为计划销售库存,这样就减少账实不相符状况发生;同时销售员可以根据状态来跟踪客户提货状况,特别是欠款客户,及时与客户沟通;增加生产模块,销售发货单生成时自动生成生产单,这样就仓库与工厂的单据传递,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减少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及可能造成的失误。

3、在失误点实行责任制。对于审计和打单员的责任分配为:打单员负责销售单据的审核及打印、单据状态的更新、信封的填写,审计负责车辆及保管员的调度。由于发货具有特定的顺序因此由最后装车的保管员进行审车及单据的签字送回。

五、结论

本论文通过流程现状的描述分析,针对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实施优化,减少仓库物流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其运作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资源消耗。从而实现仓库的物流流程能够更好的服务销售,服务客户,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王玉蓉.流程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120-124

[2] 李相佑.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重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5-37

第8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存货;计价方法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到2008年底,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新准则中绝大部分会计政策和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执行新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会计准则中存货会计计价方法的改变来探讨其对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存贷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影响

存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对应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因此该科目的变化对企业损益、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所得税数额都能产生一定影响。企业若采用不适当的计价方法或任意分摊存货成本,就可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能够带来应税收入;二是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在传统的存货计价方法中,“后进先出”法是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的原材料存货的价格,而“先进先出法”,则是参考最早购入的原材料存货价格。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而用“先进先出法”,则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反之。可以说,“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不过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后进先出法与准则的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严重背离,才被排除到允许被使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之外。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这一要求,具体到存货发出这一事项,就是要求存货的成本流转应当与存货的实物流转相一致。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也应当一致。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品种繁多,成本多变,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完全一致是难以做到的,但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都能比较好地体现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一致性。个别计价法无需多论,它能完全保证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一致性。同时根据生活经验,也容易发现后进先出法的不合情理之处。如果分几批买入同一物品,按照后进先出的顺序使用这些物品,可能会使人们丧失最先几批购入物品存在瑕疵的追偿权利。这说明,即使企业能够实现零库存,按照后进先出的顺序发出存货也是不理智的。总之。取消后进先出法的理由,不在于它的计算烦琐或者企业可以利用这种计价方法调节利润,而在于这种方法不符合存货发出的实物流转顺序,不能提供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相一致的会计信息。

二、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尽管存货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法,一段时间内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总和应该是相同的,因为一批存货在一段时期内会全部转入企业的损益,但在这段时期内前后各段时间中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却不一样,并由此影响到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时候,要选择有利于本期多结转成本,能使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从而减少计税依据,减轻所得税税负的方法。而又因为所得税税金支出是一种强制性的现金支出,所以还要以所得税的税金支出的现值作为评判标准,立足于使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充分最快的发挥,即所得税税金支出现值最小的方法。这就要针对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1)在盈利企业,由于存货成本能从所得税中税前扣除,即存货成本的抵税效应能够完全发挥。因此,在选择计价方法时,应着眼于使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尽可能早地发挥作用。即选择前期成本较大的计价方法。在通货紧缩时期,选择先进先出法。(2)在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由于减免税期内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会全部或部分地被减免优惠所抵销,应选择减免税期成本少,非减免税期成本多的计价方法。(3)在亏损企业,选择计价方法应同企业的亏损弥补情况相结合。选择的计价方法,尽量使能得到税前弥补亏损年度的成本费用较高,而不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税前弥补亏损年度的成本费用较低,从而保证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保障企业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政策和法规

可以考虑对公司首发、配股、增发新股及对亏损的处理采用新的标准,从动机上消除部分上市公司操纵存货计价方法的可能。应该改变目前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单一的上市公司业绩考察指标体系,采用包括经常性经营收益、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产品创新与成长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管理业绩指标在内的短期与长期指标相结合的考察指标体系,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减少企业管理当局进行存货计价改变的外在诱因。

(二)加强和规范存货管理审计的外部监督

上市公司滥用存货计价方法的行为大大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工作难度与审计成本。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滥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存货计价方法的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明确、具体的各项存货计价方法的审计程序,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和轮换制度,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最终达到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等,从而达到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存货计价方法滥用行为的目的。

(三)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价格市场

第9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审计方案 制定 实践

审计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审计实践中经常发现,在实施许多审计项目尤其是小型审计项目过程中,最终实施的审计程序、审计时间甚至是审计范围均与实施之前最初制定的审计方案大相径庭。原因在于不重视审计方案的制定,对此必要程序大都走过场;甚至有的在项目收尾时,或整理归档时再事后补做审计方案的,也是为了应付归档。这一现象恰恰说明有的审计人员尚未理解审计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何时制定,还有调整审计方案等都未能整体把握。

一、审计方案制定的三个阶段

笔者认为,审计方案从开始制定之初直到完成必要的审计程序、形成审计意见,始终具有“试探性”的特点,为了应对在审计中发现的新情况,审计方案也应随时作出调整。因此,审计方案的制定始于收到审计项目立项表,后续甚至可延续至出具报告前。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制定阶段、完善细化阶段、实施调整阶段。

1.初步制定阶段。在审计立项后,审计人员即可着手审计方案的初步编制工作。由于这一阶段尚无法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审计方案,因此把这一阶段的工作称为制定审计实施计划更确切一些。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甚至尚未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初步调查,仅仅通过立项文件了解了审计项目的大致背景,或者仅获取了被审计单位部分报表数据以及工商登记等基本情况。此时主要应考虑:一是基于有限的审计资源调配的要求,受成本限制,我们目前的审计资源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合理调配有限的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审计实施计划可以起到一种内部提醒与约束的作用;二是如果审计实施计划制定过晚,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不充分和审计程序在时间安排上不经济,或者是无法优化审计程序。当然,此时的计划将更多地套用基于以往经验所制定的格式化方案,仅是对审计资源占用的粗略预估。

2.完善细化阶段。这一过程一般是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初步调查之后进行。此时,通过调阅资料、人员访谈、实地走访、比照分析等方法,审计人员已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主要风险、经营环境、业务模式及内部控制等有了较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着手对先期制定的粗略计划进行完善和细化,对格式化的初步方案加以必要的裁剪,进而形成审计方案。概括而言,审计方案的内容就是四个“W”:Why――为什么,即要达到什么审计目的,获取什么审计证据;What――做什么,即采取什么审计程序以及如何实施审计程序;When――何时做,即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Who――谁来做,即人员安排。

3.实施调整阶段。这一过程将贯穿于整个外勤工作阶段。根据笔者的经验,即使是经过细化的审计方案,仍有可能忽略掉某些重要事项,之后更可能发现有新的情况,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在外勤工作阶段随着审计项目的进展,不断调整、更新审计方案,以适应各种新情况的出现。此外,在初步调查中的一个小问题,就是有可能在外勤工作阶段随着审计程序的不断进展,最终会引出大问题。此时,审计人员不应被既定的审计方案束缚了主动性,应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判断,适时调整审计方案以应对预期方案与现实情况的差异。

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推进过程中应该保持动态调整,确保每一项重大的程序变更均形成书面记录,客观上可对审计人员起到了提醒作用。通过对照审计方案,审计人员能清楚地了解什么工作已经做了,什么工作待完善,从而避免了因粗心而疏漏了审计程序,或者重要信息由于变更未形成记录而在报告阶段被忽视。

二、审计方案制定的实例解析

笔者所在的审计部门曾对一家大型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的待报废存货实施审计。在收到审计立项表时同时了解到,涉案存货数量共计27万余箱,账载价值近7 000万元,分布于全国23个城市的22个分销中心中;涉案存货已单独存放并经被审计单位清点造册。被审计单位为老牌知名大型国企,制度健全,业务成熟,但近几年投资方及管理层变动较频繁。

(一)审计方案的初步制定

根据上述情况,该案虽然涉及存货数量较多且分布较散,但由于均为待报废存货,不存在业务流动,与正常经营活动相对分离,且被审计单位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与控制基础,因此项目整体难度并不大。在此基础上,结合类似审计项目的既往经验及该项目所涉存货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我们拟定了一个初步的审计实施计划。审计目的系证实所涉存货的真实存在,检查所涉存货的计价,检查所涉存货的实物保管状况;审计范围为涉案待报废存货。审计程序定为:(1)获取并审阅被审计单位存货管理的内控制度;(2)获取被审计单位盘点文档等书面证据;(3)实地观察存货管理状况,检查现场台账记录并作必要的分析比较,检查出入库单据并作跟踪测试;(4)抽样复盘,获取被审计单位存货计价文件并进行复核,汇总计算存货价值。组织人员力量上,安排10人分5组进行现场工作,其中2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质。项目共计安排20天,其中初步了解和查阅被审计单位文件及现场准备3天;各地外勤工作10~12天;汇总情况及沟通2天;补充程序及出具报告3天。

(二)完善细化审计方案

在之后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异常状况:(1)财务部门所提供的ERP存货明细账与实物管理部门的台账无法对应,经管双方相互指责对方记录有误,且据实物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该企业财务人员存在随意改动ERP数据的行为,该信息尚未经证实;(2)企业提供的数据经审计人员分析复核,发现矛盾频出且企业无法自圆其说;(3)审计人员了解到,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财务部门从不主动与业务及实物管理部门对账,且彼此矛盾重重;(4)近年来由于投资方及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导致政策多变,矛盾不断,客观上为舞弊创造了条件;(5)有举报反映,该企业领导迫于业绩考核压力,存在虚增销售、存货损失长期挂账不处理等舞弊行为,由于本次报损的损失已明确由上级单位承担,因此已集中上报处理。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该企业控制环境欠佳,该案的审计风险较预估明显增大。因此在初步调查阶段后我们对初期的审计方案作了相应的完善及细化,概括如下:

1.考虑到企业的内控现状,我们决定增加实质性测试程序,由抽样监盘改为主导盘点。

2.重新考虑审计资源的分配。为避免异地仓库间的转库充数来舞弊,拟将审计人员增加到30人分10组,在全国同时实施盘点。同时提出申请,向外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借调人员解决审计资源不足的问题。

3.为有效应对估计不足的异常情况,由项目组长带一个组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分销中心的仓库进行试盘。试盘后进一步调整审计方案,再全面推进项目。

4.试盘后召开盘点动员大会,明确各组具体线路、负责人员、注意事项,并提示风险。

5.修改审计程序。考虑到各组人员素质及掌握标准参差不齐可能对审计认定带来的影响,这次审计采用现场打分法确定抽样开箱比例。即我们制定了包括台账记录、堆位码放、报表勾稽关系等10个方面数十个量化标准,由审计人员现场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价仓库现场管理水平,进而确定1%~20%的抽样开箱比例。

6.增加审计程序。各点盘点结束,当场封存并拍照留取证据。盘点全部结束后,决定若干飞行回访点,查看货品封存情况。

7.调整时间安排。资料准备、择点试盘、盘点动员及人员培训时间增加到10天;外勤工作时间减为10天;报告前的沟通及补充程序、出具报告时间增加到10天,整个项目的时间安排增加到一个月。

(三)审计方案实施的调整

项目组长所带领的试盘小组对三个分销中心占涉案存货总量27%的待报废存货实施了试探性盘点。盘点中发现:(1)个别仓库将待报废品与正常库存品混合堆放且仅从外观较难区别,存在由于货品混淆引发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2)发现约有400余箱存货在5年前的一次大规模的资产清理中已获批报废并经账务处理,但实物尚未销毁,客观上形成了账外资产,本次又重复报损。(3)有2.3万箱经销商退货,由于未开具退货凭证而是以供货价由经销商反开发票,导致计价有误,涉及金额约500余万元。

基于上述新的发现,项目组对审计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

1.扩大审计范围。对涉案待报废品与正常库存品混放的仓库,适当增加正常存货的检查及抽样,目的是验证正常存货的管理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仓库管理水平,评估相关风险。

2.增加一个审计程序。对上次资产清理中所涉及的产品品种,增加抽样比例,关注产品批次及日期,目的是检查相关货品是否存在重复报损现象。

3.增加第二个审计程序。检查相关发票、移库单、退货凭证等书面证据,验证存货的报表列示。 并在其后的外勤工作阶段中,受各地仓库管理条件、人员配合、抽样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各组的具体审计方案又作了多次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在本审计案例中,审计查实涉案存货实物库存24万余箱,较上报清单短缺约3.5万箱;经重新计价的涉案存货实物库存价值4 998万元,与上报金额相差共计1 800余万元。另查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账外资产共计1.7万余箱。此外,项目组通过现场打分,对被审计单位分布于全国的25个仓库管理状况作出了定量评估。其中被认定为管理规范,数据可信的仓库7个;被认定为管理较规范,数据基本可信的仓库9个;被认定为管理有瑕疵,数据需验证的仓库2个;被认定为管理较乱,数据存疑的仓库2个;被认定为现场基本无管理,数据无法确认的仓库5个。各方均认为这一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存货管理的现状。

三、结语

从上述实例不难看出,审计方案的制定与调整贯穿于整个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项目的立项、初步调查、外勤工作等各个不同的阶段,审计方案始终起着引导审计方向、记录审计过程、提示审计重点等多重作用,并且为审计人员后续的项目自检及接受监督提供了检查轨迹。因此,审计方案的完善过程也就是审计项目的完成过程。

(作者为审计室主任助理)

参考文献

[1] [美]劳伦斯・B・索耶.邰先宇,周瑞平,等译.索耶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译.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