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环保与安全论文精选(九篇)

环保与安全论文

第1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一、引言

我国经过长时间的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过度破坏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公敌。社会主义生态安全到了不能再忽视的地步。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社会主义生态安全观的内涵

“生态安全”又称“环境安全”的内涵:一方面应避免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引起的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的威胁,维护环境和资源对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避免生态严重退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引起暴力冲突,对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马克思主义生态安全观研究的核心是生态安全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从工业文明反思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安全的威胁,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公平公正等原则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1]。如同封建制度之于农耕、资本制度之于工业;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必然联系的。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未来社会的存在形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趋势。这对于中国现代化高速建设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来源

马克思阐释的生态观是指: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对自然界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之间对立――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必须以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前提,而这一和解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结合自身实际、继承和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环境观、生态伦理观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3]这种思想对于解决危机,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在于: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以及历史观六个维度整合与超越西方环境哲学,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哲学[4]。马恩的“自然生产力论”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维度,“循环经济论”是其一贯主张[5]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循环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却导致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因而,必须进行社会性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变革,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形态”“价值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都关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十中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新高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方面,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7]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维护生态安全提出以下思路:一严格法律制度,加快建立有效约束机制和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二强化生产者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三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安全本质是要求自然资源在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约束条件下稳定、协调、有序和永续利用。我国面临的现状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本已薄弱的生态环境的冲击,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生态的严重破坏。生态安全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与全球性;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生态恢复的长期性。

生态破坏恢复周期长,难度大,各方利益协调困难。生态破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安全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用严格的法律来保护生态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安全的法治保障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来理解环境,理解自然,着重考察的是人化自然。人类活动的每一步成功都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人越是主动地去改变自然,越是受制于自然。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的构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应是有机统一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标志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伟大实践。

保障生态安全要有充足的法治保障:首先,我们应当坚决执行目前已有的关于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新规章填补空白,建立切实可行保护补偿、惩处等机制,形成建设生态和谐社会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国家应协调好各部门各地方的关系,让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去协同完善生态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和机制。

其次,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违法者的惩戒性。严肃公务执行纪律,从严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加强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充分提高各部门打击破坏生态建设与违法排污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处罚力度,严格排放标准,强化保护手段,赋予生态环保部门强制处罚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过程是同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一致的。从“对马克思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理论之探讨”到“对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矛盾之认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期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演进。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曲折中、探索中不断发展。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及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本框架。“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8]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以国外经验为参照,不断发展完善理论,不断在实践中修正;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和理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核心,吸收传统生态和谐思想、西方生态安全思想,真正成为科学、全面、成熟的生态社会文明理论,成为指导和带领中国社会走向新生态文明的理论之光。

此外,生态安全问题毕竟不是一个政策或学术问题[9],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准确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可以提供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推动广大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并成为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其实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手,如何让环境公益运动成为人民群众的潜意识而不是政府主导的行政运动对于“大社会、小政府”的政府建设目标的一个值得实践的过程。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来驱动的。全能型的政府,他的老百姓往往公德心不太好。

中国古代兵法和西方战争哲学的最大差别在于,西方思维是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增大己方确定性。而中国传统兵法的重要内涵是“造势”通过引导对方的行动来增加对方的确定性。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机制,就是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往往要把这个事情抹掉重新当一个好人。环境保护中也是如此,会运动公众的逆向心理化。如何不要让坏的事情发展到后面,可持续发展才有了一种坚实的保障。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政策红利的释放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10],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政府主导型社会向公众主导型社会转变,让很多政策不仅仅再是一句口号,限制权利,建立行政追责制度,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法治国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文明》,2007年第12期,第8~9页。

[2] 郇庆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向度》,《江汉论坛》,2009年第9期,第17页.

[3] 杜秀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 杜秀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 钱箭星、肖巍:《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循环经济引申》,《复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第32页.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39.

[8] 王明初、杨英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第2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安全链;石油安全;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081-03

[作者简介] 张立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

李 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苏 南京 21001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源。解决好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能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发展方式从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重视环境效益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能源安全观。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确保石油经济合理的持续供应和高效使用;减少与石油生产、使用相关的环境污染。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历史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安全形势的前提下,给出了新的石油安全概念;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能力安全观”。

二、石油安全概念的拓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石油安全概念的内涵也不断拓展。从以能够在数量和价格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安全概念,逐渐演化为考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概念。例如,崔新健把石油安全的概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定义为:石油安全主要是指一国拥有、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李树芳、潘懋探讨了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认为现阶段的石油安全概念已经发展到了关注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有限性,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阶段。

石油作为支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资,石油安全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同时,石油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能源约束,它的使用效率和消费安全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实现石油安全供给、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和谐是石油安全概念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石油安全是指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该概念强调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其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石油安全的相关理论

1.传统的石油安全观。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是建立在仅关注石油供给安全概念下的安全观,主要有2种:一是“储量安全观”,认为有了储备和储量就能保证石油安全;另一种是“资本安全观”,认为依靠资本运营,通过在石油市场上购买石油,可以获得石油安全保证。但是,通常本国内的石油储量是自然天赋,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在短期内单纯依靠增加储量获得石油安全是不现实的。而储备是应急措施,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对于“资本安全观”,石油市场一向风云变换,晴雨无常,所以,单纯依靠石油市场,也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二者对保证石油安全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从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角度来看,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2.石油企业与石油安全。国内的石油生产,由国家控股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主导。由于勘探权的登记制度,我国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被授予原油勘探开发权。这种开采业的垄断经营,决定了石油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同时,我国的石油企业集团多为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掌握着国内绝大多数的炼油厂,它们控制着国内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拥有近80%的市场零售份额。所以,几大石油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好坏,其整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的大小,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与国家的石油安全息息相关。

3.相关的竞争力理论。主要就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介绍。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四、从“价值链”到“安全链”:新的“能力安全观”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我们给出石油企业的价值链,见图1: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由上图我们发现,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给出石油安全链(见图2)。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由于油气资源是在千万年乃至上亿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富集起来的,它深埋于地下,而且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目前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油气勘探、开采的不确定性很高,进而造成油气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这样不但能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保证,更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石油产品的销售一方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生产的有效需求的关键。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网络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4)辅助服务部分。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是指研究与开发以及与油气开发和炼化、销售相关的服务性部门。影响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因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开发资源还是节约资源,都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不高,探明储量中只有20%-30%可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并且其中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因此,提高勘探储量要依靠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创新;提高采收率要运用先进的开采手段。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要表现,是增强企业效益和保障石油安全的主要手段。

总之,石油安全链上各个环节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决定了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五、结论

由上述分析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密切相关。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因此不仅对于提高国内石油产量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其跨国投资控制境外石油资源的能力。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中国石油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石油企业与跨国石油公司竞争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贯穿于企业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表现为企业的各种能力,正是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能力,决定了安全链各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而决定了整条石油安全链的石油安全保障能力。由此我们得出新的“能力安全观”:通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石油安全保证程度是长久的、全面的和现实可控的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真正的石油安全在于不断增强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J].财经研究,2004,(5).

[2]李树芳,潘懋.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经济学诠释[J].经济师,2004,(5).

[3]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1).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4).

[5]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May, 1990:79-90

第3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生问题;构成要素;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035―04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线。本文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克思的生活需要理论等对民生问题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民生发展的制度设计和科学度量提供理论支撑。

一、我国民生问题构成要素的理论依据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克思的生活需要理论为基础研究民生问题的构成。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意愿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主要包括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需求;社交需求主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人际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能力,完成与自身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求。因此,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人类需求,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问题就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二)马克思的生活需要理论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民生问题的出发点。民生问题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人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人的需要是有递进层次的,也就是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生活需要具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改变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的对立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劳动的产品将由劳动者自己享用,超出他们生活需要的剩余产品,将用来满足工人自己的各种需要,用来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用来平等地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因此,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

二、我国民生问题构成要素及内容

根据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分析,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生存民生、安全民生、发展民生和公共服务民生,四要素既有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

(一)生存民生是民生的生命基础

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个体人的存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吃喝住穿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满足这些基本需要后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就会随之产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基本的目的和归宿是维系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就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满足人的生存问题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

1.生计来源。人们基本生存的关键问题是收入问题,收入关系到其生活质量,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决定收入的流向及其合理性与公平性。就业是人们获得收入的最基本来源,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是衡量人们获得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人们是否“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民生问题,是民生层次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没有就业就没有生存和发展,因此,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社会救助是保障人们维持基本生计的最后一道制度性防线,可以有效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因此,社会救助是民生之伞。

2.生活状况。生活状况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层面上所达到的生活水平,包括消费、住房、交通、医疗卫生四方面。首先,消费方面。消费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方面之一。在确保稳定收入的同时,合理的消费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我国扩大内需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消费与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住房方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前提条件是安居,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和兴业。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因素。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的民生问题。因此,住房是民生之基。再次,交通方面。交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出行难是各个城市普遍存在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激增,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压力。同时,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等商品走人大众消费的视野,城市居民家用汽车增长很快,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加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交通出行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交通也是关系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最后,医疗卫生方面。健康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是民生之根,医疗卫生与人民的生命与健康息息相关。疾病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因素,医疗卫生的职能就是与疾病作斗争。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格罗斯曼认为健康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投资品,健康既能使人们感觉更好,还能增加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增加收入。因此,医疗卫生也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二)安全民生是民生的生存保障

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另一重要需求。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安全需求就会出现。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民生。安全是其他民生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在一定意义上,安全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只有安全民生问题解决了,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向更文明、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着力解决安全民生问题,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安全民生建设,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使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工作中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减少恐惧和后顾之忧,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可见,安全稳定是改善我国人民群众生存状态的客观要求之一。

1.公共安全。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都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不仅能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还可以化解由于社会各方面利益群体的矛盾。安定团结是民生之愿。

2.环境安全。环境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水和空气受到污染,必然影响到居民生活并损害居民健康。因此,保持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民生问题的应有之义,这里主要指环境质量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程度、环境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等。

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存需求、解除后顾之忧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障是基本民生问题。

(三)发展民生是民生的价值旨归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存与安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发展民生的基础和保障。发展民生是在满足基本生存和保障的基础上满足更高层次需求必不可少的民生内容。现阶段,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问题已不再是满足简单的衣食住行,人民群众对生活有了更全面和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表现为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机会均等的发展空间都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这些都是当前重大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离开发展,民生就是不完善的民生。发展民生主要体现在教育发展和公平正义两方面。

1.教育发展。教育是民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把教育作为衡量民生发展的一个方面,是我国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是人们获得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的最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求得生存与发展。教育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也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同时,教育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因此,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保证,是民生问题的核心内容。

2.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民主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强烈。人民群众的尊严来自于法律的有力保护,来自于公平与公正的社会环境。因此,民生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四)公共服务民生是民生的主导领域

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民生最能突出民生问题的直接相关性特征。民生问题虽然涉及广泛,但最重要的并且让人民群众感受最实在的是那些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生活状况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民生。而现阶段民生的重点领域是就业、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主要特点是公共性,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主体之一,其主导作用非常突出,建设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民生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能。公共服务民生体现政府保障和促进民生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进度,涉及政府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保障能力方面的多项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基础设施指为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设施。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对民生有着重要意义。

2.教科文卫建设服务。教科文卫建设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民生科技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的科学与技术,民生科技直接服务民生,造福百姓。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解决好教育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等,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是民生之魂。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民生之根。

3.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生态文明是提升民生的环境保障。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包括新鲜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民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4.住房保障建设服务。住房是人们的基本物质资料,是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住房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住房保障建设就是为买不起住房的低收入居民提供房子住,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

5.社会保障建设服务。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对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改革,取得明显改进,但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国家应加大社会保障建设的投资力度。

三、促进我国民生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民生问题的大民生观

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民生改善能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就是人民福祉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领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国家层面讲,民生问题是个大课题,是一个国家前进或倒退的重大核心问题,因此,民生问题是一个大民生观问题,必须树立大民生观的理念和战略思维才能把民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

(二)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系统化

大民生渗透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需要认真、全面的把握。经济领域需要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重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改革与建设;政治领域需要加大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生问题的思想理念宣传教育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民生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文化领域需要发挥新闻出版等媒体的特殊宣传教育作用,形成强大的服务民生舆论态势;社会领域需要积极的民生政策,衣食住行全方位服务民生,民间活动围绕民生开展,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对空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的健康开发、利用和保护,严肃立法执法监督,严惩破坏环境和人身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民生工作是一项大系统,需要全面、科学、有序的系统化推进。

第4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原理安全立法管理模式

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

LuoYun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Abstract: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werediscussedinvolving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andmethodandmodeofsafetymanagement.

Keywords: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MethodofsafetymanagementModeofsafetymanagement

1引言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安全管理作为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将为21世纪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2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会不断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1)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人类历史进程证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统论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人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但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3)安全经济学原理。阐述清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4)安全管理学原理。研究从法理出发的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监察与监督的原理;论证清楚安全组织学原理、人员优化的原理;阐明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本的理论。

5)安全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技术原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3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永恒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的《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到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未来的21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必将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安全法规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

2)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

4)安全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将会陆续颁布和实施。

4管理方法-事故预防对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妍。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5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

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1世纪,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在企业,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至是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为人们所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人类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4)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机构、组织、立法、管理体系等)。

通过这些努力,将实现全面防范来自于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意外事故与灾难,减轻来自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和危害,防止和减少来自于社会因素的公共事故与危害、治安案件及“黄、赌、毒”等消除或控制其对人类身心和生命的危害与毒害。■

作者简介:罗云教授“”版权所有

作者单位:罗云(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邮编:100083

参考文献:

[1]罗云.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1997.

[2]肖爱民、唐紫荣等.事故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董立斋、巩长春等.工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4]金磊、徐德蜀、罗云.中国现代安全管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第5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一)社会安全之确立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人民、国家和恐惧》一书。基于立法层面对社会安全予以的保障,则最早出现于美国1935年制定的《社会安全法案》(SocialSecurityAct),1938年新西兰通过的社会安全保障立法案中,也使用了社会安全一词。1942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发表了题为“走向社会保障的途径”的报告,此后,社会安全一词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使用。“作为法的价值,社会安全通常具有下述几种含义:其一,相对交易安全而言,是指整个社会总体的安全状态。其二,相对国家安全而言,是指在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安全在内,即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状态。”⑧事实上,生活于社会之中的社会成员必然会遇到普遍存在的生活风险,这些风险具有广泛性、社会性,是公民基本生活的主要威胁,诸如自然灾害、年老、疾病等生活风险,都是难以预料的纯粹风险,都可能威胁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只有消除和化解这些威胁和风险,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选择的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转型加速等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社会安全存在着诸如社会保障体系脆弱、信任危机加剧、突发公共事件增多等诸多社会安全问题。⑨这些社会安全问题显然单单依靠民商法已经无力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借力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法,运用社会调节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社会安全之不足尽管社会安全理论对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以及增强社会合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法,却缺少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关注。“社会本位强调‘人类利益’至上,主张以人类为中心,在立法上把自然界及其生物作为权利客体,即使法律规定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也是着眼于人类的功利主义立场,这最终导致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导致生态危机的加剧。”瑏瑠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视角看,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外部不经济、产权界定不清晰、规制成本的代际分配等方面;从社会分析的视角看,帕森斯所创建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转变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但显而易见,这些理论模式的核心都是社会系统本身的安全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安全。因此,“社会安全观为回应环境和安全问题,必须继续展开,考虑环境问题所提出的挑战。”

生态安全的提出

生态安全(EcologicalSecurity)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在提出建立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时首次使用,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概念。根据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IESCO)的界定,生态安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生态安全,包括火山、地震、飓风、海啸、极端天气等;二是生态系统安全,包括森林、海洋、湿地、微观生态系统安全四个组成部分;三是国家生态安全,包括非传统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命安全、城市安全、核安全与辐射、自然遗产安全、资源安全八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生态安全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社会安全理论的继续展开,使得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交易安全与社会安全,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交易安全与社会安全理论的‘妥当性’,重新考虑其制度安排,由此形成交易安全、社会安全与生态安全的交融状态,使法的安全理论与安全秩序更好地回应现实社会的挑战。生态安全的‘基线’基准主义与合作主义是社会安全理论的基线,仍然是生态安全理论的基线,只不过进行了拓展。”在全球化的今天,生态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观念,已经同交易安全、社会安全一并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原本为生态学概念,随着国际与国内生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安全逐渐纳入了法学调整的范畴。如果说,生态学语境下生态安全的强调的是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完整和可持续性,社会学语境下生态安全所关注的焦点是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法学视野下的生态安全则既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也强调人的安全,强调用法律的手段对生态安全的保护,并试图将生态系统方法(TheEcosys-temApproach)运用到环境资源管理与生态法治建设领域的产物。因此,环境法语境下的生态安全,指的是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人的生态环境权利及其实现受到环境法律保护,相对处于无生态危险或不受生态危险威胁的一种状态,是由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的一个复合安全系统。这个定义函摄了“生态安全”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出生态安全乃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可持续性与人类生存环境或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状态;其二,是说明生态安全是法律实现环境权的一种标志和状态。生态安全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正如交易安全的提出映衬的是当事人对交易予以法律保护的渴望,社会安全的提出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对社会保障予以法律界定的诉求,生态安全的提出则表征着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我们对更高层次安全状态的需求。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凸显,面临着诸如国土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等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典型的实例如2007年太湖水污染蓝藻暴发事件,2008年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案事件,2010年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污染汀江事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对现代化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政治诉求。而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提供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无疑将生态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草案第4条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完善制度、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生态安全的原则。”

生态安全的法律意蕴

“任何法律制度的构建都必须注入当时社会所特有的元素,体现一定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导向,反映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面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急剧变迁的自然事实,以及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社会现实,法律必须通过不断地变革来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生态安全的逻辑起点———人与自然生态安全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将人还原回生态系统之内,强调生态安全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两者的安全,它们是一个统一、和谐、有机的整体。可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多维关系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基础。生态安全并不是空洞无物,不可捉摸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法益保护对象。例如,日本以《环境基本法》为基础,“建立了以环境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为内容的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俄罗斯2002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中,将生态安全保障确定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我国《防沙治沙法》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也都将维护生态安全作为立法宗旨。生态安全主要指的是人类生存环境或生态条件的一种必备状态。生态安全“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说明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安全基础。它的这种整体性特征,使生态安全成为人类与自然更基础和根本层次上的安全关系。它是人类生存、活动空间永远处于第一位的问题,因而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安全。”瑏瑥生态安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里的“人”是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共存的人,即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在生态安全的语境中,所谓的“人”的指的并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一种人的模式,一种“生态人”模式。因为,“法律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已从‘经济人’塑造模式发展到‘社会人’塑造模式,现在已经进入‘生态人’塑造模式。”而所谓“生态人”模式,则指的是基于生态契约理论主体假设下的一种“理想类型”。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处于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风险意识和生态品格,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协调、和谐发展、以“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为中心的理性人。

(二)生态安全的媒介指涉———社会技术“所谓社会技术,乃指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涵盖道德规范、宗教教条、哲学理念以及法律、政策、制度等。”在交易安全、社会安全中,民商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社会技术”更多的运用于传统法的技术手段,然而传统法律制度设计的技术手段用于环境法的规划设计中,其弊端和不足已然凸显。这需要我们在民商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环境法律制度之间进行一种所谓“制度利益的衡量”,即“通过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的利益达成平衡,从而构建恰当的制度利益。”在风险社会与生态时代的语境下,“我们感觉到了作为近代法或现代法的前提的人类观、自然观、人的意思论、交易和民事责任等的法律结构的局限。对环境法的问题如果只从法上是难以找到法的理想状态的。为探索法的理想状态,就需要动员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领域,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因之,我们需要运用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型塑环境法律制度,确立生态安全观念,保障生态安全价值,使它具有别样的性格与特征。最终目的在于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使其能够更加契合我国环境、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夙愿。对于生态安全社会技术的认知,我们需要吸纳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论等新兴“社会技术”,恰当的运用风险评估方法、瑏瑩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瑐瑠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遵循生态规律,形成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法律、生态政策和生态标准,不断的创新“社会技术”,建构生态安全法律秩序,这对生态安全的不断认识深化具有重要的制度支撑功能。

(三)生态安全的实践载体———环境权利法律视野中的生态问题需要通过新型权利义务关系、责任形式和规制机制来实现,重构权利的基础和构成要件使新型权利的出现成为可能。生态安全的核心要义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状态,一种必备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状态。而环境权则是自然人(包含当代人与后代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法律权利,其法律属性是一种公权力,其所保护的法益是人在生态系统上的利益,所保护客体则可以定位为“环境生态功能”。所谓“环境的生态功能,是指通过土地、森林、水、大气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污染、破坏与冲击的容量、环境的舒适性、景观优美性、可观赏性等生态价值。”由是观之,两者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一方面,依法确立相关主体的生态安全保障责任,运用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等管理手段,构建生态风险预防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态风险,维护生态安全,为实现环境权奠定坚实的基础,亦表征着环境权实现的标志和状态,毕竟良好生态功能的保护是环境权保护的客体,也是环境保护法立法的最终价值目标之所在;另一方面,环境法律通过确立环境参与权、环境知情权、环境请求权等程序性权能以及良好生态功能的保有权、享受权等实体性权能,在实现环境权的过程中,必将直接或间接的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两者的积极互动。故此,环境权的确立对生态安全的实现与法治保障极为重要,它能有效避免生态安全概念的虚无化,为构建生态安全的信息制度、风险评价制度、生态安全保护区制度、生态安全事故应急等制度谱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法对生态安全的反思与回应

生态安全不仅仅要求对传统法律部门进行生态化变革,更需要反思其核心法律保障基础———环境法的观念和制度。具体地讲,生态安全的实现,需要合理地把握其法律意蕴,建构以内在关联性、有机主义、整体主义、践行生态系统安全与人类社会安全为内核的环境法观念及其法律制度。

(一)生态安全的环境法反思纵观人类历史对安全的认知历程,经历了所谓的“对象的观念化”和“观念的对象化”这一辩证的过程。“在对象的观念化阶段,发生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变化,而在观念的对象化阶段,则发生着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变化。”在环境法的视野中,更需要全面检视交易安全、社会安全之不足,确立新的生态安全观,即将人还原回生态系统之内,强调生态安全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两者的安全,它们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更为协调的世界观,它应该既包含自然世界也包含人类世界。这种自然观能够将把我们的科学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简单地聚合在一块,这种世界观也应该能够在我们实践中实现以上融合。”如果说“契约的死亡”到“契约的再生”彰显了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社会安全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变化,那么,生态安全的提出则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部门法的安全观念内涵。由于“传统法律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急剧变迁,特别是地球超负荷运转所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混乱、失序的全面生态危机所造成的剧烈冲击”,生态安全“呼唤一种回应生态秩序现实,反思生态秩序重构的新的回应型与反思性的法律范式的出现,一种融合了回应型法、共同体法、程序正义法和反身法的反思性法律范式。”为此,作为保障生态安全最为重要的环境法,必须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探索环境法的代际更替与功能嬗变,回应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之诉求。面对生态安全的挑战,环境法需要从哲学高度检讨其认识论(如生态整体论、生态契约论、生态资本论、生态责任论的提出)、方法论(如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引入、方法论上的多元性、主客一体的新视角等)、本体论(如环境权、生态权等概念的提出)、价值论(如生态主义、生态本位等),并由此拓展传统法哲学的疆域,推动着法哲学领域的变革。在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更加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反思环境法的安全观。因而,生态安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概念创新,它更是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生态安全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环境法的价值取向与立法理念,思考环境法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生态安全,践行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诉求。

(二)环境法的生态化变革随着风险社会与生态时代的到来,“环境法存在的目的不再是配合财产法去实现社会和个人财富的增值,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法律规制手段,降低社会的风险,增强社会乃至整个生态的安全。”显而易见,环境法所保护的法益已不再仅仅是是交易安全与社会安全,而是人在生态系统上的利益,“包括环境本身,确保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健康与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以及维护当代和未来世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因此,环境法正面临着代际更替问题。“环境保护法要从以污染防治为重心向以生态维护为重心转移,自然资源法要从开发利用资源向资源保护转移。从法理念来说,整个环境法必须以代际平衡、可持续发展为价值重塑环境法新理念。”我们认为,实现环境法的代际更替,根本途径还在于生态化变革。环境法的生态化将使环境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主义法哲学的背景下,促使环境法实现从第一代环境法向第二代环境法的代际更替。环境法必须将生态系统方法运用到环境资源管理与法制建设当中,积极寻求着自身的功能嬗变。Nich-olasA.Robinson教授认为,第二代环境资源法需具备以下七个特征:(1)基本价值观和环境伦理准则应当是所有环境法的基础。(2)环境法由众多法律关系构成,环境法必须要有关联性以反映自然规律。(3)环境法是法律与科学的结合,环境法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4)环境法涉及众多领域,同一原则和法律手段应当可以同时适用于不同领域。(5)必须尊重不同社会的文化传统。(6)应当建立有效地机制消除废弃物。(7)应当制定新的并且实用的社会模式来管理我们共同的环境。第二代环境资源法超越了传统的“围栏公园”(parkswithfences)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系统”(ecosystem)模式,核心是“以人为本”(peoplecentred)。事实上,在环境法生态化的过程中,俄罗斯率先提出生态法概念。生态法一词是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法学界广泛使用的一个词汇。“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俄罗斯生态立法运动,将传统的以‘人与法’关系的调整作为逻辑起点的法律观逐步地向以‘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调整为价值本位的现代型法律观过渡。它不仅仅立足当前人利益的保护,更着眼于人类未来的发展。”瑑瑠由于“生态法”主要在俄罗斯使用,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冲突,我们更愿意使用“环境法的生态化”这样的表述,而尽量避免使用“生态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环境法的生态化还是第一代环境法向第二代环境法的转变,抑或是生态法概念的提出,他们的核心观念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强调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强调生态安全、生态正义、生态公平与生态秩序,强调环境立法、立法、执法价值评判标准的“生态性”,最终要实现的诉求,可谓殊途同归。

(三)环境法的制度回应在制度经济学派看来,制度既可以是指具体的制度安排,即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可以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即制度结构。正如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正式约束又称正式制度,包括法律与宪法、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等。它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或由有关各方共同制定,具有强制力。非正式约束又称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它是对正式制度的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它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标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按照这个逻辑展开,我们所谓的环境法的制度回应,主要指的是由众多环境法律规范构成的系统性制度框架体系回应,当然也包含具体环境法律制度的回应。

1.法律、规则、政策一体化的制度框架体系。“环境法必须将环境安全纳入其考虑范畴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从维护环境安全出发设定人类活动的底线和维护环境安全的底线。”因此,围绕生态安全设计环境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应涵摄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因此,有必要借鉴俄罗斯的生态安全保护法律体系,将生态安全保障确定为一切行政行为、经济活动与国际合作的前提,在、经济、社会与国际四个层面构建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规范系统性制度框架体系。此外,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法律改变了其规制方式从而更好地管理生态系统。这就是从所谓的‘立基于规则的诉讼(Rule-BasedLitigation)’到‘后规则执行(Post-RuleEnforcement)’模式的转变。这样,从法律人原来喜欢的最理想的,统一的,永恒的,或者至少是清楚的、严格的和可强制执行的规则管理到持续实验、临时的政策制定、新的认知、动态的、适应的反应机制,法律以新的调整机制更好地解决了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瑑瑤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规则、政策在生态安全保障上的功效,恰当地运用各种生态环境政策工具,及时地总结环境治理由“环境规制”向“软性治理”的转型经验,重视通过“以一种软手段和硬法律相组合的政策模式,”实现环境法对生态安全的系统性、体系化保障。

2.立法、执法、司法一体化的联动框架体系。在生态立法方面,我国目前在核安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电磁辐射、光污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生态安全方面法律或行政法规。因此,应加强环保立法,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生态安全观、生态正义观、生态公平观、生态民主观等基本理念,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坚持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障生态安全,同时,尝试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鉴定制度、生态监察制度、生态保险制度等制度框架体系。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强化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进行环境保护的严格执法监管。《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环境监察体制机制,明确执法责任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建立跨行政区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改进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环境安全监察,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深化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挂牌督办等督查制度。开展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和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诉求。在生态环境司法方面,尽管我国2012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但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方面却瑑瑧

结语

第6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安全管理作为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将为21世纪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安全原理-安全管理

实践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会不断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1.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人类历史进程证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统论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人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但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3.安全经济学原理。阐述清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4.安全管理学原理。研究从法理出发的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监察与监督的原理;论证清楚安全组织学原理、人员优化的原理;阐明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本的理论。

5.安全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技术原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安全立法-安全管理

永恒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的《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到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未来的21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必将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安全法规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

2.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

4.安全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将会陆续颁布和实施。

管理方法-事故预防

对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

探索的命题

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1世纪,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在企业,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至是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为人们所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人类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第7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文章导读: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劳动保护的观念、习惯、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员工工作活动中的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和做事的方式是这个“总和”的外在反映。

“安全文化”一词来源于美国,按照其定义和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安全文化”对团体、企业而-

言叫“安全文化”,对个人而言叫“安全素养”。对于个人来说,其强调个人的安全素养决定个人的安全状态,即意识决定行为。

二、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安全行事。对于一个团体、企业来讲,就是把人的安全放在生产活动中的首位,从整体性安全考虑,通过解决人所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及条件来达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目的。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

1、无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宿命论,被动承受伤害。

2、知觉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经验论,知道事后补救。

3、认识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系统论,知道了采取人、机、环境对策。

4、认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本质安全论,知道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该阶段讲求行为一致性,重在沟通;提倡员工互动,全员参与;要求安全是作业的前提,提前预测和控制风险;提供人性化环境,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

我国的安全教育方针是:安全从娃娃抓起。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在一个团体、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措施的采取,安全管理的实施,研究、分析、解决安全控制过程中问题都是由人来解决;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受益对象也是人,通过研究人,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保护和能力,从而达到保护员工、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员工既是企业安全文体建设中的主体,又是客体。

五、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个大的层次。

1、安全物质文化:包括安全行为和安全条件;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的具体安全表现行为及其所使用的相关的安全工具,材料、工艺、劳保用品等。

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实施;重点在于人人参与事故的预防工作,明确危险源,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劳保用品等。

2、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安全技术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该层次介于物质文化与安全精神文化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看得见摸不着。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在制度上实行奖惩化,在技术上鼓励员工科技创新;目的:使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念及安全反唇相讥达到有机结合,使大家由“我要安全”实现“我会安全”;工作重点:重在理解 、执行和深入人心。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执行文化:一线领导监督的责任和力度;

现场文化: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的安全我有责;

沟通文化:提醒你,是因为关心你;

事故文化:提前预防,内外吸取教训,避免事故再发生;

违纪文化:安全是被雇佣的前提。

3、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和安全习惯。安全理念指人的安全思想、安全价值;安全习惯是指人的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思维方式、行为安全潜规则等。

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深层文化,看不见摸不着,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软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对员工安全素养的培植,安全价值理念及行为规范的建设;目的:改进员工的安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作业方式,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工作重点:重在员工思想观念的改变,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意识文化:如果存在问题,就可能出问题,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风险文化:提前预知,事先预防;

建设文化:人人参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

投入文化:有效的安全投入是遵法的需要,是一种回报。

六、企业安全文化的六要素:

由以上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安全精神、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行为安全及条件六个要素。

第8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 防污染;国际公约;停业船舶;停泊

Abstract: the economic cris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ny ships forced to either go out of business, the anchor, and 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set out, find out the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ships anch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scheme and methods. To ensure the best possible during the ship docked, the surrounding waters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from pollution, and ships can be safely to anchor, makes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s and will not be a little damage. Let the shipping business can build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good atmosphere.

Keywords: pollution preven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Business for shipping; anchor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的航运事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浙江、广东沿海一带海港及,我国广西贵港、广东佛山等内河水域也停泊了大量的停业船舶。很多船舶被迫停业,停泊在码头,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船舶的抛锚、船舶配员、船舶维护保养、对通航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给码头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所以针对此类长期停泊船舶的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问题,怎么样才能确保船舶停业期间能够安全停泊而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就成为了各个地方的海事局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1、船舶在停泊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

首先在船舶停泊期间,船不经营,没有收入,那么船舶运输的企业肯定资金就会出现短缺,那么它必然会想进办法降低成本。在设备设施配备、船员配备、保养等方面必定会不按规定去执行。要么没有值班人员,要么就是不能正确抛锚,假如发现危险或者事故不能及时应对,对付火灾和台风能力都有限,这样就大大加大了事故的安全隐患,对通航水域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所以停业船舶停泊后的安全问题和与防污染管理,涉及到环境污染保护、水域环境、船舶安全等很多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对对船舶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问题各方的义务和权力作了规定,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去浅谈如何很好地落实安全与防污染,如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而且国内和国际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正常的营运船舶,以前没有出现过因为经济危机而导致船舶停业的现象,所以相应的规范标准在国内外都是空白,虽然有一些这方面的探讨,但是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浅层次上的。然而国家立法程序复杂且周期较长,立法周期经常是1-3年,而目前停业船舶的锚泊现状越来越严峻,这时候法律监管的脱节已经不可避免。

2、解决船舶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具体方案和思路

(1)完善法律法规

国际公约只是公约均仅适用于国际航行船舶,对配员、设备、操作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但是,对于停业停泊没有具体的要求,只是针对航行与临时停泊、等待泊位期间,但是对船舶停业停泊后的管理,包括水域环境、环境污染保护、船舶安全和保安等相关事项,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有关的监管部门需对此方面的法规尽早地作出相应的补充。暂时没有法律可依据,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酌情处理。

(2)采取措施,降低船舶公司成本

参考国外的经验,目前可采取的措施。停航船舶经过注册之后可以不用定期检查,也不用配备全额船员,降低船舶在本国的注册费用。但是,停业船舶必须遵守最低安全和污染预防的要求,同时还不能侵占正常运行的航道,否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发生撞船或者交通阻塞。监管部门可以船舶技术状况、水域环境、气象条件等方面给停泊船只指定/划定水域。只要船东想要再次使用船只的时候,船东只要提供一个由认可组织(RO)检查,涉及防治污染保护海洋、安全,并且能够严格遵守所在国以及国际的法律法规,经过认证后船东就可以很快地再次启用自己的船只。对于停业船舶的证书或者资料等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不需按照正常航行及营运的船舶的标准。在港口国检查、船旗国检查等方面也可以做出一定的豁免,但是对于停业船舶的某些关键性设备,如主机等,仍需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这些关键的设备能正常运行。

(3)船舶配员和设备设施方面的改进

在船舶停泊期间,不但要遵守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还要充分考虑停业船舶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至少应配备足以让船舶安全移泊的船员,值守船员必须合格,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保持锚泊、系泊、船舶应急值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紧急状况,能够及时处理,保证水上交通安全。在停泊期间,可以对设备的基本性能要求可以稍微降低,例如、“操舵装置”“主推进装置及为其服务的辅助设备”、 “信号航行设备”、“电气装置”、“锚泊与系泊设备”、 “应急设备器材(消防、救生等)”和“无线电设备”等设备方面。

(4)监管当局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船舶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不仅仅只是针对本国籍船舶,还有很多的外国籍的船舶也停靠在我国的码头上,如果监管不当也会对我国环境污染保护、水域环境、船舶安全等很多方面造成危害,而且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去更好地保护海上安全与环境。监管部门可以利用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对停业船舶的监控,在日常监管中假如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解决。切实保证必要时能为船舶安全与环境保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防污和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地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保护水域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各船舶上设防污和安全停泊警示牌或者固定标语等进行重点宣传,以提高广大船员保护水域环境的自觉性。

(5)停泊期间的防污处理

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在各码头设置垃圾回收箱,各船舶应可以把船上的垃圾集中起来,倒入 垃圾箱里面。应向油轮舱内充入惰性气体并采取一系列防火防爆措施,减少船舶失事后 的溢油的可能性,确保航行安全;还可以在油码头应设置专门的污油水处理场,及时就地处理油轮的压舱水和洗舱水。

结论

本文研究停业船舶的目的,就是在履行国际公约前提下,能够确保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同时又能考虑到船东的切身利益,给予其帮助。总之,船舶设备不但要不对船舶、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或构成威胁,同时还要兼顾船舶最低费用支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宋家慧.船舶污染海洋环境 “防、救、赔”系统工程的研究 [J].中国航海,2009,(2).

[2]《停业船舶停泊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标准》课题研究报告

[3] 罗贤锋.对于船舶做好PSC检查工作的探讨[A.2011船舶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

第9篇:环保与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原理;应用

安全工程是工学门类中的边缘性学科,通过对工程技术相关方法的科学化运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合理控制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创造优良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工程的涉及范围较广泛,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此种情况下,积极探讨安全工程原理理论及其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安全工程原理概述

1.1 定义

安全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相交融的学科,是一种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对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对相关原理、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科学化运用,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工程原理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功能的科学有效发挥。安全工程学原理的基础是安全学和工程学,通过对系统工程、环境工程以及技术设施的科学化运用,准确分析、评价及控制工程风险,促进系统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工程原理主要研究安全系统中设备设施的设计方式及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从而保证人体活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1.2 研究对象

安全工程原理是安全工程学的基本准则,主要对其自身学科范围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推进学科发展,促使社会群体准确认知事物规律并加以合理运用,从而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安全工程学原理下,安全系统主要包含人员、及其设备以及作业环境三个部分,具体来讲,就是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生产活动中所应用的机器设备和仪表设备、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等三个层面。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这三个部分之间需要协调配合,以保证生产作业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从而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安全工程原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研究系统原理及方法的具体应用方式,分析系统运行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这些风险因素,保证整个生产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安全工程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安全系统工程中人为主体的胜利因素、心理特征与生产安全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探讨工程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方式以及管理手段等是否满足人的主观能动性需求,是否与人的特性保持高度一致,是否遵循人体的生物能量变化需求以及活动空间的适应标准,进一步探讨安全系统工程对人的劳动效率和安全行为的具体影响。

二是探讨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项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判断其工作效率是否满足整个系统的运行标准。基于生产设备的材料、形状以及强度大小、工艺可靠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多种机器设备与生产作业安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各种机器设备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具体影响。

三是研究人体劳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作业条件和环境的适宜性,分析各种恶劣环境因素对人体人健康和劳动效率的影响,以及各种职业因素危害的预防方法,其中包括高温高湿、噪声、照明不适、振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等因素。

2 安全工程原理应用分析

2.1 安全工程原理应用机理

安全工程二级原理在安全工程整个原理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级原理相互联系作为安全工程原理的理论支撑。安全工程原理可以分别从人、物、环境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而各下属原理也从不同方向来指导人、物、环系统的发展。人造物宜人原理是从人的角度来对人造物的设计构建提出指导要求;设备设施功能安全原理和人造物稳固原理则是从物的安全角度来对各种设备、建筑物的设计标准、操作制度进行指导;环境安全原理和合理空间尺度原理是环境发展必须遵循的安全原理,保证作业环境的舒适和健康;最小能量原理则分别从人和物的角度来对安全作业中各种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也从能量方面将人因素与物因素相互联系起来。输入输出畅通原理在人、物、环境3方面都得到了体现,物、环境方面的信息根据输入原理的基本准则传入至人体,而在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后通过输出原理将指令下达至物和环境方面,完成信息在人、物、环系统之间的运转。

2.2 安全工程原理实际应用例子

深井受限空间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试验系统旨在模拟深井作业空间环境,研究人体在特殊作业环境中工作时人体各种生理、心率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安全行为和劳动效率的影响。根据设备设施功能安全原理,试验系统内均采用本质安全性的电气设备,而且设有专门的人员操作区,即使出现机器故障或操作失误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根据人造物宜人原理,该试验装备采用的是全自动化操控模式,人体只需在操作平台上即可完成对整个试验系统的各种参数的控制,从而使人的活动舒适高效安全。

根据环境安全原理,该试验装备从温度、湿度、噪声、照度、空气压力、风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方面来模拟深井作业环境,目的在于研究恶劣环境对人体生理健康和安全行为的危害,从而预防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整个试验舱采用钢制材料建造,使其牢固可靠,并且整个舱体内外喷涂具有隔热、消音、防辐射功能的涂料,可保证舱体放置在室外长时间不受损害,符合人造物稳固原理。试验舱设计为正方体舱型,设置有专门的操作区、试验区和储存区,空间充足能供人自由地操作活动,满足合理空间尺度原理。各环境模拟参数仪器均采取的智能化控制,即当参数水平值低于设定值时,仪器可自动启动运行,当水平值高于设定值时仪器则自动停止来维持稳定值,从而避免了资源能量的浪费,达到了最小能量原理的标准。整个试验系统安装有声音、图像的监测监控系统,舱体4面设有观察窗,利用内外进行沟通交流,舱体前后都设有安全通道利用人员正常的进入和疏散等,保证了信息、人员、物质的输入输出畅通性。根据安全工程原理的要求,设计研发受限空间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试验系统,并介绍了试验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与各原理之间的联系,使得安全工程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工程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其实际应用价值得以有效发挥,应当从安全工程原理出发,准确把握人体、机器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装备的相关功能、设备和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优化空间布局,保证整个生产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从整体上推进社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宝东.安全工程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