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钱塘湖春行原文精选(九篇)

第1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世界各大古代文明多起源于大江大河,如古埃及文明之于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印度文明之于恒河,以及中国文明之于黄河、长江。不仅世界各大古文明如此,即中国各区域文化,其形成与发展也多与河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山西文化之于汾河,陕西文化之于渭河,四川文化之于岷江,岭南文化之与珠江,湖南文化之于湘江,江西文化之于赣江,浙江文化之于钱塘江,等等,多是如此。而且,这些区域文化都显示出这样一种地理模式:一条河流,一座沿河的中心城市,一种区域文化。仍举上述这些区域文化为例:太原——汾河——晋文化,西安——渭河——关中文化,岷江——成都——蜀文化,珠江——广州——岭南文化,湘江——长沙——湘文化,赣江——南昌——赣文化。浙江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条钱塘江,一个中心城市——杭州,然后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一个沿河的中心城市在区域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有些江河长度长,流经区域大,可能被分成多段,形成多个中心城市,发展出多种区域文化,如长江沿流有重庆、武汉等中心城市,分属巴文化、楚文化等不同区域文化。有些支流也是如此,如长江的支流汉江,历史上产生了汉中、襄阳、武汉等区域中心城市,它们也各自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类型。

当然,有些区域,一条河流,其流域不同地区的开发有先有后,中心城市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如长江中游,江陵、九江曾是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但现在他们的地位已被武汉取代。又如汾河流域,其最初的中心应在汾河南部,这里曾是传说时代的尧都;西周封晋,曾为晋国都城的翼、曲沃、绛,都在山西南部;晋三家中,韩氏初封韩原,后迁平阳,魏都安邑,皆在汾河流域南部。到战国以后,随着赵国势力的向北扩张以及韩、魏两国南迁,晋阳(太原)才开始崛起。至于黄河下游地区,其中心城市受历史上黄河改道及运河修建的影响较大,情况相对复杂一些。

二 历史上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的多变

浙江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江河改道,但浙江中心城市的变化以及区域文化形成过程却也显得非常复杂和特殊。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中心城市的多变。为了说明问题,先让我们看一下历史上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变化情况:有文献记载以来,这一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中心城市是吴国首都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和越国首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这两个城市自春秋至于两汉,一直都是长江下游的两个中心,堪称这一地区的母亲城市。六朝以后,建业(建康)成为首都(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成为该地区最大都会,也是自然的中心城市。隋唐以后,政府为抑制南朝旧有势力,对建康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打压”政策,南京相对“没落”。同时,随着大运河的贯通,扬州崛起,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也自然成为长江下游当然的区域中心。同时,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与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分别为浙江西道与浙江东道的治所,也都不失为当时重要的区域中心。五代以后,杭州崛起,南京也重新崛起,分别成为吴越国和吴国(南唐)首都,至北宋分别为两浙路与江南东路的治所,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被重新洗牌。长三角开始由苏越并峙走向宁杭争胜的时代。杭州至南宋成为一国之都,南宋亡国后它虽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仍不失为一个全国性的中心城市。明朝之后,南京为首都,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陪都仍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宁杭之间,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南京、杭州分别是江南、浙江的首府,苏州为一大经济都会,扬州因盐运重新崛起,长三角呈现多城争胜的局面。太平天国之后,受战乱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大量人才、财富向上海聚集,上海异军突起。通观全国,除东北地区长期是游牧民族聚居地,情况有些特殊外,中国的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比较稳定的,如西安、广州、成都、太原等中心城市,甚至历数千年而不变,罕有长三角这么多变而复杂的。

二是浙江地区,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其文化发展,一开始时并没有形成一条河流、一个沿河的中心城市、一种区域文化类型这种地理模式。这一地区刚开始出现的两个中心城市,姑苏和会稽,都不是沿大江大河的城市。姑苏处于太湖流域的低洼地,会稽南靠山,北面海,位于在山——原——海阶梯地形中的平原地带。

三 杭州特殊的水文环境

吴越地区为何会出现这种特殊情况?后来一河一城一区域的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首先要探究钱塘江的特殊性。钱塘江发源于今安徽省南部山区,河道主流及支流大部分在浙江境内。钱塘江北派自西向东流经淳安、建德,自建德后折向东北,经桐庐、富阳、杭州后入海。钱塘江南派,自西向东流经开化、常山,经衢州后折向东北,在兰溪汇入金华江,再东北流至建德,与钱塘江北派合流。金华江沿江有金华、义乌等城市。钱塘江的另一大支流是曹娥江,从金华山区北流,经嵊县又称作剡溪,至上虞折向西流,入钱塘江干流。

通观钱塘江,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河道曲折,二是沿流多山。这种情形与北方一些河流如汾河有明显区别。汾河自北向南流入黄河,一路之上,地势开阔平坦。而钱塘江,上游为山溪性河道,中游在丘陵,山连着山,曲折而行。这些群山是江南丘陵的一部分。

钱塘江流经过杭州之后,地势突然变得开阔。杭州本来最具有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优势。但早期的杭州,其地理环境却非常恶劣。

杭州地处太湖平原南端,先让我们看一下太湖地区的自然地貌。太湖地区是一典型的碟形低洼地。其地势西北、西南高,东面低。太湖平原之西是地势较高的太湖,之北沿长江为宁镇高地,之东为大海。近江、沿海有一条不规则的弧形地带,地势也高于太湖平原中心地区。四面高地把太湖平原低洼地围在中间,湖沼密布,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人们要在太湖流域定居,最初的选择是周围的山地和高平原,而不是中间的低地。这一点从唐以前水利工程的修建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太湖地区在秦汉以前尚属未开发地区,所修建的水利工程,见于史籍记载的并不是很多。到魏晋以后,随着大量北方移民南下,这一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镇江、常州一带的练塘、新丰塘,湖州一带的获塘、吴兴塘,大都分布在太湖南北两侧的高地。

再看杭州的情形。杭州城区西依西湖,东南临钱塘江。西湖的西面、南面是连绵的群山,阻断了杭州城向西、向南发展的可能;钱塘江江面开阔,钱塘江潮波涛汹涌,也成为杭州向东扩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向北则是太湖平原低洼地,湖沼密布。

杭州连接钱塘江与太湖两大水系,杭州西北有东苕溪。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地,向东流经临安、余杭(此处余杭非指今余杭区政府所在地临平,而指古余杭县治所在地今余杭镇),自余杭镇折北而流,经德清、湖州,与西苕溪汇合,流入太湖。但这是苕溪现在的河道,古苕溪流路并非如此。在古代,苕溪出余杭之后,顺势东流,经今杭州城北,注入钱塘江。东苕溪现在的流向是古苕溪经过两次改道,到东汉时才逐渐完成的(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1983年第38卷2期)。

因此,杭州城区的形势是:西湖、东苕溪、钱塘江,三面包围。古代钱塘江的江岸在今天钱塘江江岸之西,杭州城区的范围非常狭隘。西湖之外是连绵的群山,无法逾越。东苕溪西依险峻的崇山,东俯低湿的洼地,至今是浙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四 杭州崛起的“水”因素

四件大事改变了杭州,也进而改变了整个钱塘江流域的生态与文化。

第一是东苕溪的治理。东汉熹平生意,余杭县令陈浑,于县城西南筑塘围南湖,以分苕溪水势,南湖东南建泄水坝,沿溪广置陡门堰坝,遇旱涝可蓄可泄。。经此一役,加上苕溪改流北注太湖,苕溪古河道下游情形得到很大改善。也是在那个时代,华信在钱塘江修筑海塘。也正是从那时起,钱塘县治开始从灵隐山麓迁到宝石山东麓。

第二是大运河的贯通。隋朝开凿大运河,杭州在大运河的南端。由杭州向北,是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连片的平原地带,由杭州往南,是连绵的江南丘陵。因此,杭州是大运河自然的终点。杭州也因此成为交通枢纽城市,不但浙江,甚至福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的物资都可以通过杭州向北输送。杭州的经济腹地变得广阔了。在同一时期,陈末隋初,先是钱塘郡,继而是杭州,杭州终于从一个县级城市升格为州郡城市。也正是在隋朝,楊素开始在杭州筑城,杭州开始以一个大城市的面目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是太湖流域水系的整治。五代时期,吴越国与吴国(后演变为南唐)分占太湖流域,吴国占有常州,吴越国占有杭州、湖州、苏州。太湖平原的低洼地集中在吴越国的控制之下,吴越国在太湖平原低洼地建设圩田,在太湖东岸修筑堤坝,同时疏通太湖的出海河道。吴越国还志设撩浅军,负责捞河泥肥田,同时疏浚塘浦,维护堰闸堤岸。经此整治,太湖流域的经济重心开始从西、北的高地区转移到中部的低洼地带。由于低洼地土地肥沃,虽然开发甚晚,但一经开发,就发挥出极大的功效。相比之下,高田区由于过度开垦,它的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如黄震所说,“常、润渐北,则地渐高,而土渐硗,所收亩多止五六斗或四三斗”。[1]也正是从此之后,宋代出现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谚语。苏州自陈末隋初析置钱塘郡(杭州)之后,一直没有大的行政区划变动,但到五代时,吴越国从苏州析置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湖流域低洼地带经济发展与人口聚集的事实。对杭州来说,太湖流域水系的整治,不但促进了杭州自身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打开了杭州向北发展与交流的空间,经济腹地更加广大。

第四是捍海塘的修筑。杭州城市发展最大的困难来自海水的侵淹。为了避免海水的侵袭,早在三国时就已有人修建了防海大塘。当时的海塘是土石海塘,取材方便,但技术简陋,经不起海潮的冲击,特别是在接近海口的河段,迎水面常常一触即溃。到五代时钱鏐新筑捍海塘。钱氏捍海塘遗迹在1983年出土。从中可见,钱氏筑塘采用“竹笼沉石”并以木桩巩固,是筑塘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改进。[2]钱氏捍海塘的建造,消除了潮水对杭州城的威胁,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宋元,杭州更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中心城市。杭州能够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大都会,捍海塘功不可灭。

至此,一条河流,一个沿河的中心城市,以及以此为中心的文化区域在吴越大地上开始形成了。

五 余论

大江大河对于对于区域文化的意义,有时会表现为截然相反的两面:一方面,大江大河两岸气候与自然地貌大致相近,两岸的人们同饮一江水,交通往来,在文化上联结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大江大河江面阔大,在古代交通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这反会成为两岸人们交往的障碍。有时,大江大河还在军事上被当作防卫设施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江河常形成两种不同的区域文化,中国古代有河南、河北、河东、河西,江南、江北等地理名词,便因此产生。这不但使黄河、长江成为行政区划上的分隔线,也在事实上推动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产生。钱塘江流至杭州,江面异常开阔,钱江两岸因此被分割成两部分,吴与越,浙西与浙东。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讲:“原来钱塘江两岸,自唐以前,经常分属于两个政区:在春秋为吴、越两国,在秦汉为吴、会稽二郡,在唐为浙西、浙东两道。政区既然分为两个,则浙西的都会当然在苏州(历史的,也是地理的中心);浙东的都会当然在越州(历史中心。浙东地理中心在金华,但开发较晚。杭州地处浙西的边缘,只能做一个属县或属郡。”[3]当然两浙政区也有合而为一的时候,但总来说,分多合少。至于两浙在农业生产、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差异,前人有很多研究。这里不一一赘说了。

但自五代之后,一个沿江的中心城市杭州崛起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入宋之后,两浙并为一路,杭州为两浙路首府。至元为江浙行省,杭州仍为首府。明代正式形成今天的浙江省域,仍以杭州为首府,沿革至今未变。其间北宋后期,因为人口的聚集,到南宋又因国土的窄小,两浙曾经分治,但总的来说是合多分少。与此同时,两浙文化也日渐交融趋同,杭州因为是首府,全省人才所聚,表现尤为明显。

共和国建立以后,原隶绍兴的萧山被划到杭州,现在又成为杭州的一个区。近年以来,钱塘江上修建起一座又一座大桥,昔日天堑,变为通途。杭州提出要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究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原因, 正是一个区域、一条河流、一个沿河的中心城市这种区域文化模式发展过程的延续。

第2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它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清冽的山泉一路奔流,漫过乱石,劈开山谷,汇聚百溪,迅速壮大,最终汇入东海,孕育了悠远流长的钱江流域文明。它拥有25座千米高峰,是浙西地区首屈一指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钱江源中国的亚马逊雨林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从这些描写钱塘江潮的诗句,那壮观古今天下的钱塘江潮,仿佛要破壁而入,然而追寻着这些潮水沿江而上至源头——钱江源,却又是另外一种深邃、古朴、壮美。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开化县。园内有木本植物720余种,还有大量蕨类、藤本、禾本植物,鸟类80余种,经济兽类40余种,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园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很多地区仍保留着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7%,是浙西地区森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雨林”。

世外桃花源——枫楼坑

进入钱江源景区,进入眼帘的便是那碧波荡漾的水湖景区,泛舟湖上,只见水湖四周群山起伏,绵延叠翠。湖面波光粼粼,倒影如镜。湖中有一孤岛,岛上林木蓊翳,曲径通幽。划桨前行,微风拂面,花香扑鼻,如入水上仙境。群山、碧湖、孤岛三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精致优雅的山水胜景。

“钱江源里桃花源,枫楼坑里尽风流。”水湖的对面有一个叫枫楼坑的地方,这里清新幽静,绝对是个恋爱的好去处。当恋人们下船踏进这片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回头看那渐行渐远的游船,会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就属于他们的了。携手慢慢逆水而上,就像在一个绿色的走廊里穿行,忽而有几缕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到身上、地上,星星点点的,让人感觉这阳光是那么的可爱与善解人意;那忽近忽远的鸟儿婉转的叫声,如一首动人的小夜曲,伴人深深地陶醉在爱的世界里。就这样步行数里,还没有从那原始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的时候,突然出了林谷,豁然开朗。一个农家小村子展现在面前:梯田、菜园、袅袅的炊烟、欢快的小鸡,这不就是我们久久寻找的桃花源吗!

江南第一瀑——神龙飞瀑

继续深入森林公园,数十条溪流山泉,从纵横交错的沟谷涌出,随地形变化,水流时急时缓,时溪流时碧潭,时飞瀑直泻,时湖水荡漾,如果说俊美的山体构成了整个森林公园的风景骨架,那么多姿多彩的水景增添了公园的生机和活力。

越往里走,山越窄,树越高,水越急,轻轻地饮一口钱江源的水,那至清至纯、至甘至冽的味道,沁人心脾。再鞠一把水洗洗脸,所有旅途中的劳顿、倦意一扫而光。

走进钱江源大峡谷,那绿色的林海之颠突然飞出的百米白花花如珍珠的大瀑布,让人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钱江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诗意。还有那“江南第一美瀑”——神龙飞瀑,瀑布下段刻有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的亲笔题字“钱江源”。该瀑布落差为125米,分三段,中间巨石如屏,常年水流不断,远看瀑似神龙见首不见尾,近看瀑布飞扬,水从天降,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源头留下的杰作。大峡谷源起莲花峰,汇流莲花溪,大峡谷内群山环抱,崖悬壁削,源远流长,四季如春。“小桥流水翠竹簇,跌水幽潭鱼虾游,山花烂漫劲松傲,瀑布飞扬水车悠。”在此一游,足让你回归自然,醉入梦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游钱江源大峡谷,千万别错过攀登峡谷栈道,大峡谷栈道阶梯536级,终点设有观瀑览景长廊。倚廊遥望——水帘洞中猴王垂政,峡谷飞瀑汇聚钱塘,钱江之源生态屏障,锦绣山河一饱眼福。

一脚踏三省——寻梦莲花尖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最深处,便是那钱江源发源地莲花尖,莲花尖由莲花塘和莲花溪两大部分组成。主峰莲花尖海拔1136.8米,山体气势雄伟,谷涧交错,茂林修竹,林相变幻,与莲花尖对峙的那座山峰叫伞老峰,是浙、皖、赣三省交界的地方。登上伞老峰,有一三省界碑,站在界碑旁,可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壮阔,饱览浙、赣、皖秀丽群山之胜景。在莲花尖与伞老峰集合处便是莲花塘,莲花塘的得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塘原有七个,呈莲花七瓣状分布;二是传说观音曾在此脚踩莲花升天,故而得名。

那莲花尖下有两条山谷,谷内山涧的溪水之清、之多、之美也让人留连忘返。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其间流泉飞瀑,常年飞流不止。巨如银河倒泄,细若白练轻纱,飞花溅玉,跌宕起伏的山间小水塘里还常见鱼游虾戏,美不胜收。

景区内瀑布众多,千奇百怪、各具特色,最壮观的要数那祭坑瀑布,该瀑布从1020多米高的山上直泻而下,常年奔流不息,瀑布上段30多米处有一巨石腾空而立,近观只见水花飞溅,不见水从何来,令人称奇。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有纯净的山泉水,碧蓝的天空和清馨的空气,还有优美的憩息场所。在这里,可以戴一顶斗笠、执一根竹竿,学一学“孤舟蓑笠翁”去“独钓寒江雪”,也可以学一学伟人去“会当击水三千里”,个中体验,其乐无穷。

Information 旅游指南

Ticket information | 门票信息

莲花景区门票60元(含大峡谷);枫楼景区门票50元(含游船接送)

Traffic line | 交通路线

205国道穿境而过,旅游道路直达景区。

Cate and Delicacy | 风味美食

开化清水鱼、钱江源土鸡煲、狗肉炊粉、马金贡面 、十八洞腊肉、苏庄蒸菜 、品螺蛳、蟠姜。

钱塘江潮

它来自大海,汇聚万钧之力,贯入钱江,犹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排山倒海,这是“天下奇观”、“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大潮,轰鸣声中迸发的巨大力量,它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观,也是浙江精神的象征。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它开凿于春秋,贯通于隋朝,是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孕育了一座座名城古镇,对沿线地区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贡献。经过多年治理,运河杭州段已成为居民休闲观光的胜地,充分展示了杭州的运河史话。

湖州南浔小莲庄

江南小莲庄,十亩荷花塘。它是清末南浔首富刘镛父子40年心血修筑而成的私家花园。它是细腻入微的隽雅笔调,它是淡雅轻盈高洁的风景,中西合璧,气派、幽深、秀美、别致,逐一呈现,淋漓尽致。

泰顺廊桥

它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雄伟长廊,遮风避雨,护桥安民。这不仅是交通要道、集市所在,更是居民祈祷安泰的场所,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临海江南古长城

它裹挟着1600年的风霜逶迤而来。战争期间它抗击敌寇,和平年间它防御洪水。它用雄伟的身姿、坚实的臂膀,筑起了铜墙铁壁,固守一城安宁。它铭刻历史,见证荣辱,迄今人们仍然在追随着它的传奇。

缙云仙都鼎湖峰

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有“天下第一笋”之称。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它是传说中轩辕黄帝跨赤龙升天的地方,“眺望苍穹立天柱,俯瞰峰巅出平湖”是对其景观的生动描述。

云和梯田

它跨越了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它是人类农业生产千百年来改造自然的智慧所成。四季朝夕轮回,水汽蒸腾不断,造就了白云缭绕的“浮云世界”,成为极具震撼力和光影之美的独特景观。

遂昌金矿

这里是历代帝王的财富之源。历史悠久、迭经兴废,让遂昌金矿成为中国矿冶历史的生动篇章。纸醉金迷已是陈年往事,却似乎能听见斧凿相击的声响,能触碰黄金的传奇典故。

安吉天荒坪

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排名前三。竹海浩瀚的大溪峡谷内,雄伟的现代化建筑与纯朴秀丽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它拥有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古迹,灵峰禅寺位列“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第3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杭州拥有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叶之都”“人间天堂”的美誉。

有着2200年地悠久历史的杭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隋开皇九年废钱塘,臵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她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行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把大禹登陆之地成为“禹杭”,“禹杭”后来有改写成了“余杭”,“多余”的“余”,现在杭州的余杭区。

说到杭州的水,不得不说到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最早是春秋时期吴王下令开凿的邗沟,但是真正开凿的是隋炀帝时期,直至元代才大体全线贯通,这条贯穿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也为杭州这个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繁荣。

钱塘江是杭州另外一大水系,每到阴历八月中旬,就形成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浙江的地形多种多样,丘陵山地占到了七成,水域面积占到一成,平原占到二成,所以浙江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由于有限的土地种植水稻只能填饱肚子,所以浙江人都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桑树,发展蚕丝养殖业,因此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

茶叶在全国各地都有,可是绿茶中的精品——龙井,只有杭州西湖边才有。“虎跑泉水配龙井茶叶”就是杭州的双绝。十大绿茶之首的龙井茶更不是浪得虚名。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匀称,翠绿略黄,泡在杯中,嫩芽成朵,一旗一枪,交响生辉,芽芽直立、栩栩如生、馥郁若兰、清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日鲜。人们夸称它为“黄金芽”“无双品”,是部级礼品茶。所以杭州被称为“茶叶之都”。

杭州被称为天堂般的城市,南宋在杭州的阶段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军事力量相对弱小的王朝,一直边患不断。1127年,金兵南侵,首都开封被攻占,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以后,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南逃到了杭州,定都临安,史称南宋。临安指在杭州临时安家,希望有朝一日能还都开封但是很遗憾,宋高宗定都杭州后,发现杭州怎么样啊?山美水美人更美,于是天天在西湖边花天酒地,莺歌燕舞,早把还都开封的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结果南宋在杭州一待就待了150多年,使杭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宋高宗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听信奸臣秦侩的谗言,连颁12道金牌把在前线打仗捷报频传的岳飞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和岳云杀害于风波亭,酿成了千古奇冤。现在西湖边还有岳坟、奸臣秦侩和他的老婆王氏,还有陷害岳飞的张俊和万俟谢都被铸成了反绑着手对着岳飞墓跪着的四尊铁像,世代受人唾骂。当时还有位叫林升的诗人敬仰岳飞,对于岳飞的被害感到非常愤怒,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西湖边的一家酒店的墙壁上提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说完了杭州的历史,再说说杭州的经济:江苏是对外型经济、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值很大,但是利润的大头都被跨国企业拿去了,中国人只拿了少部分的税收、房租、工资。而浙江的主体经济是民营经济,公司都是自己的公司,企业都是自己的企业,赚的钱都在自己的兜里,钱都留在了浙江,所以说浙江是藏富于民,著名的企业有哇哈哈、天堂伞、张小泉剪刀、温州报喜鸟西服、森马休闲服、宁波的雅戈尔、杉杉、太平鸟,说明浙江是藏富于民的。 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杭州有一个美丽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一处在杭州”

1.杭州之美,美在西湖,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景区,也是全国首批的十大文明旅游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底,西湖申报成为杭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她三面云山,中涵碧水,山水辉映。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

2.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绸带,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独有风韵。

3.西湖之美,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杭州历史名人众多,三国吴国的建立者孙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明朝的抗金名将于谦等等,而在这里任职过的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苏轼、岳飞等,无一不为杭州的山水风光增添了无限风采。

杭州除了西湖,还有灵隐寺、六和塔、云溪竹径、九溪十八弯、岳庙、万松书院、宋城等众多景点,这些景点都充满了优美的传说,而其中的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与阮郁、石娃与花姑等故事使得杭州成为了一个爱情之都。

关于杭州,关于西湖,历来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但关于杭州西湖的来历,也有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据说远古时期,天河东边石窟里住着一条玉龙,天河西边里住着一只金凤,他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他们一起琢磨璞玉,多年后璞玉成了一颗摧残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得知后,赶往天宫向王母索取,王母誓死护珠争夺中,明珠从天宫滚落人间,变成了晶莹碧绿的西湖。

西湖古称武林水,钱塘湖,又名西子湖。西湖原本为海湾,因为江潮夹带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泄湖,又经历不断疏浚建设,最终稿成为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这西湖分布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锋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正所谓“西湖景致六吊桥,闽株杨柳夹碧桃。”苏堤两遍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天色空蒙,青山滴翠,杂树生烟。正像苏东坡描述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美景不仅是春天的繁花绚烂,更有夏日里的接天莲碧,秋夜中月印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梅。还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即使是同一景色也随节气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色。一年有四季,一季有六节,六节上中下,七十二变化。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会领略到她不同的风韵。

断桥

位于白堤的东边,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有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步入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为宝詁桥,元代称为段加知。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取名断桥呢?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臵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好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雪融化,而桥的阴面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因此而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杭州历史悠久,并有很多传说。像吴山酥油饼,油炸桧。相传岳飞被秦桧夫妇谋害后,

杭州百姓痛恨他们夫妇。当年望仙桥有家专卖油炸面食的小店,业主眼见奸臣秦桧天天坐轿,从店前经过,愤恨不已,一天,他将面食捏成了秦桧的样子,放入油锅,边炸边喊道:油炸秦桧,油炸秦桧。从此而得名。

杭州又有哪些旅游景点呢?除了西湖以外,还有凤凰山。凤凰山因梁祝故事而得名。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曾经在杭州凤凰山北坡的万松书院同窗共读。由于他俩千古情缘,使得凤凰山的游赏魅力再一次得到提升,在一座煌煌禁院的历史名山之中,叠加了爱情之山的美誉。

此外,还有吴山景区,是纵览西湖风光的最佳之地,登高远眺,左江右湖,风景绝佳。 白沙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兴建的。以风光旖旎而著称,白居易有诗云《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江原名浙江,又名之江,源于安徽,江西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全长605公里,是浙江省流程最长、流域最大的河流。

林徽因纪念碑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在这块新颖别致的纪念碑上,人物像和记叙文字全部镂空。纪念碑由杭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学者和诗人,祖籍福建福州人,生于杭州,出身官宦家庭,祖父进士出身,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她曾在美国留学,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英雄纪念碑设计,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丈夫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她与丈夫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他又是一名著名的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才女。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造成破坏,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经心血完成的。但梁思成希望盟军能将另外另外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他说:要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但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梁思成不一定有徐志摩的艺术才华,也不一定有胡兰成的浪漫,但是他确是那种有胸怀的男人。

东坡肉

第4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1、浅草才能没马蹄翻译: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2、出处与原文:《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译文:

第6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2、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0、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1、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1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19、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0、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2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23、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25、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7、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2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9、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30、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1、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34、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35、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36、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3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3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39、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0、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4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2、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45、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4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9、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5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1、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52、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5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5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5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5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6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3、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64、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6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6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68、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69、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寄兴》

7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7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73、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74、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75、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7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78、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7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80、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8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8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3、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8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8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8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8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90、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9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9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9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9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9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9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8、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9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7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关键词:钱塘江流域 跨江发展 拥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84-02

钱塘江(包括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下同)是杭州的黄金水道,沿江区域是杭州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杭州“跨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但在城市空间扩张步伐减速、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统筹沿江各类要素资源,推动从“跨江发展”向“拥江发展”转变,已经成为新时期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通过对钱塘江沿岸资源、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布局的调研和分析,提出杭州由跨江到拥江发展的战略路径,推动杭州开创“钱塘江时代”新局面,为杭州建设重大平台、优化空间布局提供基础参考。

一、杭州钱塘江流域“跨江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杭州不断突破因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空间瓶颈”,逐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城市空间和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初步形成多中心大都市空间格局,由依托西湖围绕武林商圈的单中心、团块式发展逐步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带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一批承载杭州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功能平台逐步形成。根据杭州城市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背景,可将杭州跨江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初始阶段:1978年至1990年。钱塘江两岸尚处于“划江而治”状态,经济关系相对独立,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要素流动和经济联系不频繁。

萌芽阶段:1991年至1995年。初步确立跨江发展战略,但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城市空间没有获得实质性拓展。

发育阶段:1996年至2001年。杭州正式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两岸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以钱塘江为地理中心的城市空间版图。

加速阶段:2001年至2008年。跨江联系通道逐步完善,各大新功能板块重塑城市功能空间框架,逐步勾勒出新世纪“钱塘江时代”的杭州大都市轮廓。

深化阶段:2009年至2015年。随着钱塘江两岸建O力度加大和交通干线增多,各大新城城市功能凸显,特别是江南地区快速发展,沿江两岸多中心区块发展格局呈现。

(二)跨江发展阶段特点

泰晤士河(伦敦)、塞纳河(巴黎)、莱茵河(德国)、汉江(首尔)、黄浦江(上海)等国内外沿江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在经历跨江发展的不断积累后,沿江城市将步入拥江发展阶段,实现跨江一体化发展和城市集约化转型。杭州正处在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时期,跨江发展战略已无法完全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快转变战略思维,实现从“跨江”提升到“拥江”的华丽转变。

从市域空间看:城市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协调,内在整体性和凝聚力有待提升,迫切需要破解现实格局困境,构筑江南江北一体、东部西部联动、市域有机融合的都市新格局。

从沿江平台看:沿江各板块缺少统筹谋划,发展合力有待增强,迫切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差异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增长新动力。

从“江”本身看:钱塘江沿线城市功能偏弱,中枢纽带作用有待大幅提升,迫切需要提升江的功能和地位,打造一条融合产业、交通、生态、文化、休闲等多元功能的复合型发展走廊。

从发展模式看:粗放型跨江发展弊端显现,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展现人文古都魅力,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

二、杭州钱塘江流域“拥江发展”战略构想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杭州钱塘江流域发展的总体构想为:突出一个方向,聚焦一个主题,打造五个品牌。

(一)突出一个方向

推进杭州城市发展方向从“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向“中心提升、新区集聚、拥江布局、一体发展”转变。“拥江发展”是统领杭州市域空间的一个总体概念,因此,对“拥江发展”的谋划,也应该是着眼于整个市域范围的。于是,以“拥江布局”为主导,推动杭州市域空间优化布局,应是一个关键方向,未来的总体要求为:以城市国际化为契机,加强市域空间统筹,加快西部区、县(市)发展,完善“一主三副六组团”市区空间布局,开启“中心提升、新区集聚、拥江布局、一体发展”新进程,推动形成“江、湖、山、城、乡”有机融合,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一体、功能配套的新型市域空间新格局。

(二)聚焦一个主题

建设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和钱塘江金融港湾“一带一湾”,迈向“钱塘江时代”升级版。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流域经济、湾区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统筹钱塘江流域的各类资源要素,重点建设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和钱塘江金融港湾“一带一湾”,赋予杭州城市从“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的新特征、新内涵。研究推进钱塘江连接长江航道工程,促进杭州“黄金水道”与我国“黄金水道”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

(三)打造五个品牌

依托钱塘江黄金水道,努力打造以生态经济带为基础,以金融带、生态带、景观带、城市带、产业带为特点的五大品牌。立足钱塘江流域资源禀赋本底特征,突出个性,分类施策,坚持流域联动,推进区域一体,从五个维度出发,培育五个“带状”品牌,构建“五位一体”模式,努力把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一条特色金融带、特色生态带、特色景观带、特色城市带、特色产业带。

三、杭州钱塘江流域“拥江发展”战略路径

杭州钱塘江流域迈入“拥江发展”阶段的战略路径可初步考虑为“四大一新”:统筹大空间、建设大廊道、打造大平台、创新大产业、构建新机制。

(一)统筹大空间:以钱塘江“城市中轴”为核心,南北一体,东西联动,形成“拥江发展”市域主体框架

打响“江”的品牌,增强钱塘江“城市中轴”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复合型发展走廊,努力将钱塘江培育打造成为“世界名江”。注重南北一体,推动江北、江南融合发展,共同承担“拥江发展”时代的杭州“主城”职能。坚持东西联动,推进钱塘江上下游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内核区沿江区域(沿江朔流而上,大江东、杭州经开区――萧山科技城、钱江世纪城――滨江区、之江地区――富阳东洲)优化提升各类城市功能,加快一体化发展。

(二)建设大廊道:以航运、综合交通、生态、景观、文化为重点,建设杭州城市发展“第一廊道”

加快推进钱塘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打通钱塘江中上游航运瓶颈,提升黄金水道航运功能。依托钱塘江黄金水道,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顺应自然,保育生态,强化钱塘江流域水、林、山等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突出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融合,有效串联沿线山水景观和文化要素,建设休闲景观新走廊和复合型文化纽带,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三)打造大平台:以钱塘江两岸重点区块为着力点,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建设重大平台

着眼于优化沿江空间布局和提高集聚集约水平,结合区域发展基础、空间潜力和功能定位,强化资源要素统筹,优化提升各类存量平台,着力拓展新兴承载空间,有序推进一批重大平台。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临江国家高新区建设综合科技新城,高水平规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积极推动杭州空港经济区创建部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密和优化沿江特色小镇布局,争取创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四)创新大产业: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养老养生、信息经济、绿色生态等产业,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沿江产业迈向中高端。按照钱塘江流域特点和不同江段区域的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分段引导,推动各板块联动发展,共同打造钱塘江特色产业带。突出上下游“一盘棋”的理念,把上下游产业园区合作作为区县(市)协作的重要内容,引导下游地区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的,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

(五)构建新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探索构建高度协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市级层面协调指导,研究建立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启动建立钱塘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共建共享流域基础设施体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俗迹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和优化配置。强化对环境突出问题的联合治理,建立健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钱塘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加快推进流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

四、关于杭州钱塘江流域“拥江发展”阶段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谋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

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建议着眼杭州区划调整、城市国家化发展等实际,与时俱进优化“一张图”,抓紧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着眼长远,面向2030年、2040年启动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与浙江省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对接,探索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编制模式,积极促进全市各类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

(二)加快沿江上游和西部县(市)发展

西部县(市)是杭州市域统筹发展的“短板”,也是重要的潜力空间。要突出“东优西进、以城带乡、以东带西、流域下游带中上游”发展导向,围绕构筑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市域空间,推进钱塘江流域中上游与下游以及三区四县(市)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城北地区优化发展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特别是杭钢转型发展顺利推进,城北地区迎来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建议从战略高度和区域视角谋划好总体发展思路,科学研究制定城北地区发展规划,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谋划重大平台,推动和引导城北地区实现从“有”到“优”的重大提升。

(四)研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

目前,杭州的部分城区行政区划已显得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结合杭州城市格局、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建议继续推动临安市撤市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推动上城区等地域狭小的核心老城区的行政区划整合;借鉴上海市的改革方案,通过撤镇设街改变“小马拉大车”局面,在有条件的大镇析出街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议综合考虑滨江区与之江度假区两地区位毗邻、发展空间和资源的互补性强、信息经济和大文化平台的融合潜力广等因素,研究整合高新区(滨江)和之江度假区。

(五)研究推动下沙大学城转型发展

自下沙大学城投入使用以来,为杭州城市,特别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国内外各大学城布局情况来看,像下沙大学城这样布局在城市工业集聚区的情况还不多见。建议按照“统筹谋划、稳妥审慎、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下沙大学城转型发展。譬如:加强科学研究和论证,审慎推动下沙大学城逐步向城西搬迁;科学研究下沙大学城城西新址,如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研究合适的转型方式,可考虑重新规划高教园区、存量异地置换等方式。

[本文为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邵波,李王明.国内外跨江河城市发展比较研究――杭州市城市跨江发展经验分析[J].经济地理,1993(4)

[2] 杭州大学《杭州城市跨江发展研究》课题组.跨世纪杭州空间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1995(5)

[3] 王兴平.我国滨江大城市的跨江扩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6(2)

[4] 李俊峰,焦华富,韩玉刚,杨成凤.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0(3)

[5] 王肖惠,姚士谋,陈爽,王成新,余成.我国省会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规律――以沿海省会城市南京、杭州、济南、广州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第8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杭州导游欢迎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杭州),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夏朝之前,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县)赴诸侯大会,在此“舍航(杭)登陆”,因称“禹杭”,日后讹传成“余杭”。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又属越。战国时期,楚灭越后,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于今杭州地域置钱唐县,同时置余杭县,同属于会稽郡。杭州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唐朝时期,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为避金兵自扬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为行宫,升杭州为临安府,亦称“行在所”。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杭州导游欢迎词2

从现在开始,车上的各位就是我们的朋友了,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会,早就被民间誉为“人间天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钱塘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总人口大概在660万左右,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况每天还有成千上万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

由于杭州历史悠久,文化和物质遗产丰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杭州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吴越国的建立者——钱王镏,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养生息的土地。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突出,飞来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宋室南渡,全国的艺人云集杭州,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繁荣。到了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而华贵的城市”,这无疑是对这座城市作出的最高赞叹。

明清两代杭州作为江南最繁荣的城市,不但名人辈出,而且经济特别繁荣,作为杭嘉湖平原上最大的城市,由于交通便利,贸易也非常方便,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

杭州可以用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概括:人间天堂、丝绸之府、茶叶之都、美食之城。

说到杭州是人间天堂那可来不得半带虚假,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篇章。

而文人墨客赞誉的杭州之美,美于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没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所以西湖就是杭州的心脏,从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五代钱镏、明代杨孟瑛,到如今的新西湖,只有西湖美丽,才有杭州的美丽,才有这么多文人的赞美诗篇,才有这么多如织的游人。

说到杭州的水,不得不说到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虽然最早是春秋吴王开凿了邗沟,但是真正的开凿是隋炀帝时期,直至元代才大体全线贯通。这条贯穿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也为大运河终点的这个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繁荣和发展。

钱塘江是杭州另外一大水系,发源于黄山,从千岛湖新安江一路往东南奔流而下,由于钱塘江入海口是个喇叭口,受月亮的影响,每到阴历八月中旬就形成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江南丝绸自古有之,苏杭的丝绸更是闻名全世界,杭州城外一路的桑树林更说明了这一点,在古代,丝绸衣物就是贵族和官宦人家的代表,而今,从丝绸衣服、蚕丝被,到丝绸雨伞都走入了民间,为广大百姓所喜爱,而杭州丝绸的各种制品更是其中的代表。

茶叶在中国各地都有,可是绿茶中的精品——龙井,只有杭州西湖边有,“虎跑泉水配龙井茶叶”这就是杭州的双绝。十大绿茶之首的龙井茶更不是浪得虚名,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匀称,翠绿略黄;泡在杯中,嫩芽成朵,一旗一枪,交相生辉,芽芽直立,栩栩如生;馥若兰,清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鲜。人们夸称它为“黄金芽”,“无双品”,已成为国家高级礼品茶。所以杭州又被称为“茶叶之都”。

杭帮菜,如今在全国都非常著名,许多菜肴大家都耳熟能详: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干炸响铃、叫花子鸡、龙井虾仁等等。其中楼外楼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餐厅了。而每一道菜肴都有自己一个美丽的传说啊!

杭州历史名人众多:三国吴的建立者孙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明朝的抗金名将于谦,等等,而在这里任职过的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苏轼、岳飞等,无一不为杭州的山水风光增添了无限风采。

杭州的景点除了西湖,还有灵隐、六和塔、云栖竹径、九溪十八湾、岳庙、胡雪岩故居、万松书院、宋城等,景点众多。这些景点都充满了优美的传说,而其中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与阮郁、石娃与花姑等故事使得杭州成为一个爱情之都。年轻的情侣们在黄昏慢慢踱步在西湖边、柳树下,浸淫在浪漫的传说与美丽的风景之间,这将是多么充满诗意啊!如果你想看看这些传说如何真实展现在你眼前,建议您可以去宋城看场精彩的表演噢!

第9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范文

王安石在鄞县的三年,就被人们称为种“试验田”。至今在鄞州(即原鄞县)的百姓中,还流传着不少王安石治政的趣事呢。

砻糠漂浮治钱湖

当年王安石初任鄞县县令时,很是想利用冬闲时节,对宁波东乡的东钱湖作番治理。然而治湖费用巨大,他一时犯了难。

王安石在实地考察中看到,东钱湖中盘根错节的“葑草”积沉了从上游山处冲刷下来的泥沙,湖岸收缩,湖底变浅;不少湖湾地段被当地豪富圈为田地,湖界也在不断地受到蚕食。东钱湖的抗旱和蓄洪功能已经萎缩,亟须修废完固,订建湖界,疏浚水道,以“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在筹划中王安石想到,即使通过在全县地区差役费的摊派收取与县署向商富户等融资两条途径来看,也只能解决一半工程所需的雇工费用,而其余的一半用工所费无论如何要向东钱湖灌区内的受益田户收取了。

细细算来,东钱湖区的佃农家庭是难以承受的。

有什么好法子能减轻佃农的负担呢?王安石经过深思发现,鄞县耕田登记面积有1700顷,除去它山堰灌区与广德湖灌区等的田亩外,按理说东钱湖灌区的田亩应在500顷上下。可是在东钱湖名下登记的为何却只有300顷呢?

经过多次暗查,王安石又发现东钱湖名下登记的灌区田亩多是位于东钱湖近旁一带,而远一点的例如邱隘、五乡、潘火等地,却少有田亩登记。尤其是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财主,多以“不是用东钱湖之水”灌溉为由而隐匿不报,即使填报,也是以少量的近水田地来应付。

于是王安石又踏上了实地考察之路。

这一日,王安石带着随从来到了东钱湖边的莫枝堰坝上,见堰坝下河道岸边的河埠头处,有一个妇人正在淘洗淘箩内的谷米,想是到做饭的时候了。

王安石见那河埠头下,有一条由糠屑尘灰组成的线带正漂浮在河面上,缓缓地向着下游漂浮而去……

“啊,有办法了”。王安石见此情景,心里有了主意。他私下吩咐手下人在东钱湖的莫枝、大堰、高湫、平水和钱堰、梅湖、栗木等湖堤的堰塘口,堆放从城区和附近各地紧急搜罗征集而来的数百担砻糠。

待准备就绪之后,王安石又以放干湖水,整治湖泊为由,令人打开了所有的湖堤堰塘口,尽最大流量向下游放水。同时吩咐叫来了附近乡境内的数十名保丁,分成各个小组,在衙役的监督下,在各放水的堰塘口处连续不断地投放了大量的砻糠。

三五日过后,这些随水流而下的砻糠经过大水量的冲击漂浮,泛泛而下,不仅在鄞东的前塘河、中塘河和后塘河上均已漂满了砻糠。连那些支流上的、岔港中的河流内,也陆续发现了随水漂过来的砻糠。

与此同时,王安石又派出了一些吏员下到各河道地段,并督促当地的保长、大保正、都保正们,对河流中漂流的砻糠状况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实情登记。

有了这第一手现成的实物佐证,拥有大量土地的财主们不得不将田亩面积如实报了上来。这样一来,东钱湖的灌区面积也就从原登记的300顷提高到了500顷,每亩受益田亩的负担也就减轻了四分之一。

夺地风波催放粮

春荒时日,王安石又带着伴随来到民间。

这一日他发现有位老妇人正坐在田埂上,捋了稻穗顶处的几颗粒谷,放在口中嚼碎后又反哺给怀中搂抱着的小孩。他见情有异,忙上前询问。

不料就在此时,两个家丁似的人物边从后面蹿了上去,边喊叫着:“偷了东西还想跑吗?”欲将老妇人连小孩一起抓走。

王安石见那老妇人死命抗争,那小孩更是被吓得哇哇大哭,就上前拦阻动问。

那几个家丁人物见是过路陌生人敢坏自己事,就瞪起了三角眼,蛮横地说道:“吃了豹子胆,敢管这闲事!”边说边挥拳向王安石的脸上击来。

王安石的那个颇有功夫的随从见那两人欲打知县大人,怎生了得,遂敏捷地一展身手,一个反击之下,将那两人抛出了几丈之外。

那两人见远不是对手,从泥地上爬了起来,边威胁着说道:“有种的,等着瞧吧!”边狼狈地一逃了之。

几个在附近地中干活的农人闻声赶了过来,对王安石俩劝道:“这下你俩闯了大祸,赶快逃了吧!”内中的一个农人又忙说道:“你俩可知刚才的那两人是谁啊,他们是这里的大保正杨苗家的。别说是惹了他的家丁,就是惹了他家的狗啊、猫啊畜牲的,也是不得了。”

王安石记得刚才那两人欲抓老妇人时说过“偷了东西”什么的,就转向问老妇人道:“老嬷嬷,那两人说你偷了他们家的东西,就是在指你捋了田中的谷粒吗?”

一提这话,那老妇人边哭边说道:“咱小百姓的,怎敢去惹那杨苗瘟神家的!不瞒乡亲们说,我老头病在床上有些时日了。儿子被抓去当兵多年在外不知死活,儿媳嘛,也早已走了。如今啊,咱家断烟火已经有好多天了,爷孙仨人都将饿死。”

她泪流满面地用脚蹬地说道:“邻居阿婶们都晓得,我站着的在捋谷的这五亩田,实是我家祖传的,但紧傍我家的好几十亩田则是杨苗家的。因我家的田处在上游,紧扼在杨苗家农田的进水口处,所以杨苗千方百计想夺田到手。”

老妇人用衣袖擦了擦冒着泪水的眼眶,又继续说道:“今天早上,还是孙儿的爷爷见无法可想,在病床上咬着牙发了话,活命要紧,将田变卖一半给杨苗吧。于是,我就拖着有气无力的孙儿,拿着田契去找杨苗。原想将祖田变卖一些现钱后以度饥荒。早先,那杨苗财主啊,也曾出过价钱,说若我家让田给他,愿出两千文铜板钱一亩计数。可这次我去找他时,他不仅说从未说过这样的话,还动了恶心思,想乘机一口吞了我家的所有良田。”

说到这时,不知是愤怒所致,还是肚饿力亏而起,老妇人刹那间气紧脸紫,一时换不过气来,竟双手紧握,跌坐在田埂上,再也说不出话来。在场的乡亲们见状,一个劲地边抚边劝。让她喝了几小口水之后,老妇人方才缓过气来。

稍息一会之后,老妇人就坐在田埂上断断续续地说了下去:“杨苗财主见我家已处绝路,压价为每亩铜钱五百文。他还说,我家若是真的要想将田卖给他,那就得将全部稻田让给他。否则,即使是少一分田,他也是不要的。”

老妇人接着说道:“正当我再三央求他给我家孙儿日后留点养家糊口田时,杨苗这个畜生啊,暗中吩咐管家人等将我与孙儿拦到厨房旁的厢房内,让那烧得喷喷香的饭香来引诱我俩。但我的心里还算是明白的。可是,正在这个时候,我那可怜的孙儿想是饿得太久,身子实在是太虚弱了。他一闻到饭香,就见喉咙处骨碌碌地动了几下,竟一下子昏过去了,唬得我立时失了魂魄,放声大哭。”

说到此,老妇人又心酸得哭了起来。她哭泣着说:“这时,在厨房里烧饭的好心肠的曹妈闻声跑了过来,见状赶紧跑回到厨灶边,把将熟的米饭中少许米屑和糠末混杂而成的饭沫汤水,拿来给我孙儿喂着喝了……我孙儿被喂喝了几口热汤水之后,马上醒了过来。这下,我再也顾不上自己已饿得头昏眼花,就拉着孙儿跌跌撞撞地离开了财主家。”

“在归家路上,我想到无法去面对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急等着食物解饥救命的孙儿他爷。我想这一双手空空回去啊,真的会要了我那老头的命。无法可想之下,我就抱着孙儿来到了自家的稻田边。”

“我想在饿死之前再来看一眼这一祖传的良田。不想来到田间一看,却发现这田边上的稻穗顶处的谷粒已有几粒黄熟。于是,我急忙捋来放在口中一嚼,甜滋滋的,可以食用了。这以后的事你们都看到了。”

稍停之后,老妇人又转身面向王安石说道:“好心人啊,你得给咱穷人评评理啊。我孙儿喝了几口曹妈给的烧饭废弃之物‘饭锅盈汤’能叫偷吃吗?”

王安石听到此时已是心中大恸了,他掏出了身上带着的半贯铜钱交给老妇人,并作了一番安慰之后,在老妇人的千恩万谢中,就想离开此地去找杨苗了。

然而就在此时,从那远处的田野上传来了一阵嘈杂的人声。王安石知道,是刚才那两个逃走的家伙带人来了。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