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新式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新式教育论文

第1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结合当前的学生知识需求、社会发展背景、人才培养现状、就业情况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从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角度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特殊艺术知识的追求与渴望等,尤其是希望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良好、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人。③高等院校是学生接受系统知识和培养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特定技能需求的同时,有责任提供其他方面的艺术知识。其次,各个高校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指定性要求与规定,比如《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高校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等,对于素质教育目标、艺术教育内容、学科规划架构、评估标准、体系与模式的具体规定,不仅内容系统而丰富,同时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宽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系统性与权威性特征,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重要标准。再次,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还必须满足社会工作岗位对特殊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标准。有人曾说:21世纪的国民产业发展与突破将集中体现在各个行业人才综合艺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方面。只有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同时又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的人才,才能实现社会产业的不断革新与升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外,这也是高校增强竞争力,体现办学特色,增加就业,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对于社会工作岗位人才需要的满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目标。最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还必须满足社会快速发展与不同个体间和谐共存的目标。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将会很快被淘汰。而且从群体构成的角度来说,社会是由不同个体所构成的一个团体组织,它的有序运行,一方面需要人们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也需要人们的奉献精神,互帮互助才能长久共存。事实上,这种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社会法律规范之外,更需要高校的知识感化与道德熏陶作用,特别是通过艺术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使他们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履行奉献精神,增强集体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意识。因此,满足社会环境变化与不同个体间长久共存也是诸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众所周知,部分学科之间存在极大的关联性,比如外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史、艺术设计与艺术欣赏、摄影艺术与广播电视编辑等。在课程安排上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搭配,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省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对于艺术素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是为了设置课程而设置课程。既未对科目间的合理搭配进行深入研究,统筹规划;又没有对特定专业学生选修内容做具体规定,导致选修科目相互孤立,课程结构松散,缺乏整合教学效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艺术素质教育所发挥的整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正如上文所说,当前各个高校都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设了艺术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然而,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合理与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一些高校存在着“压缩”使用艺术院校教材的情况,没有符合自身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目标上,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作为选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甚至认为是为学生挣得学分而设的,当成一个流程来做,因此,在内容安排上局部化、随意化、片段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缺乏合理的评估模式首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课时比较少而教学内容又比较多,教师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各个高校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与衡量。其次,这些课程是以选修的形式出现的,最终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提交一至两篇论文或者是作品,这也很难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进行衡量,这极大地影响了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健康发展。(四)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课程间缺乏协调效应,重复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从文学、艺术学院引进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态度与内容安排,以及学校缺乏严格、科学的学习考核方式,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轻视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学分的一个手段,因此,很多选修课只有寥寥数人在专心听课,甚至很多人都不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对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文化、艺术、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考核力度2010年1月,河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了河南省69所大专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的考核结果,其中有50所学校进入了一、二、三类行列。这种行政考核方式既可以提升院校领导对艺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对于优秀院校的宣传,也为其他诸多学校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他们可以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在强大的评估指标作用下,各个学校也会不断地加大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投入,主动进行教学改革。

(二)建立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研究与管理机构事实上,一门学科要想真正得到重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就必须有专门的研究与管理机构。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目前已经成立了省、市一级的艺术素质教育管理委员会,但各个高校内部的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与管理机构尚不健全,甚至很多学校都不存在。④针对这种情况,各个高校建立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与管理机构迫在眉睫。该机构一方面要研究艺术素质教育学科间的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与搭配;另一方面要能够规划、组织、评估、督促并定期检查各门课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素质教育不同,高等院校艺术素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文化层次较高,具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参与意识与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群体。因此,其师资队伍必须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也就是说,他们集教学与指导艺术实践于一体,不仅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较高的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道德修养,从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第2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将就业的意识融入整个实习教学环节中,更新观念,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型专门技术人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一方面,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淘汰了大批传统产业的劳动力,对新型劳动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教育势必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高职高专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熟练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备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不同于以往本科教育的鲜明特点,可与企业直接实现无缝对接。要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特别是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的实习方式的创新。

1实习观念的创新

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办得好不好,有没有特色,应该由社会、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认同情况来决定,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基准,最终以较高的就业率来赢得高职高专的发展空间。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紧紧抓住作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桥梁的实习环节,对旧的实习观念加以创新,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因此实习环节的教学指导思想应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习强化关键技术的训练,将学生的“有所知”变为“有所为”,体现以“应用”为主旨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二是通过实习让学生以“准职工”的身份较长时间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快速适应企业对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力争做到就职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企业人”的过渡,以达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最终教育目的。

2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按照以上精神的要求,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一就业”的五步培养方案,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不同阶段的实习。

第一阶段的认识实习,我们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新模式。譬如办公自动化专业,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第一学年结束时,安排到云南南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虽然学生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具备任何专有知识,但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感性地了解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理论教学将要接触到的知识建立一些基本概念,为今后教学中突出“应用”的理论学习作准备;通过顶岗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整对就业的期望值,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平稳的心态。一般学生在经过这一阶段的实习后,都能对今后要学什么、毕业后要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就业态度的转变和对企业职工敬业精神的认识,有80%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都会有“师傅的工作真不容易”的感想。

第二阶段的生产实习,将办公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云南金碧办公设备公司及云南华业高科技公司实习,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基本上可以独立胜任一些维修和销售工作,我们对这次实习的要求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强化专业技能,首先在专业技术上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通过生产实习,大多数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取向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一部分学生甚至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就业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整体已进人了“大众化就业时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样的现实,第三阶段的毕业实习,我们采取了开放性实习的方式,在实习中更加强调学生不同个体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技能专长、就业取向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进行就业练兵,学生在联系实习单位时,就已经在不断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如果说生产实习实现了专业技能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那通过联系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就业理想和就业现实之间的“零距离”。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其实,找实习单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走出校门,只要你敢于去找,只要你眼光放低一点再低一点,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其实,这也同样可以用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二是创造就业机会,近半年的毕业实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让用人单位能更全面更深人地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考察和了解,我们要求学生在半年的实习中,将自己定位于企业的职工位置,着重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实现学生素质与企业环境的“零距离”。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承担了实际岗位的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准职工,也同样接受企业的管理,这样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获得了重要的非技术能力,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等。我们发现通过毕业实习的“准职工”锻炼,学生在观念上成熟了不少,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谈到相关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头头是道,已经可以称得上“专家”了。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实习,打破了以往实习仅仅是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的旧观念,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实现个人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同时使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由浅人深,对业的期望值由脱离实际到切实可行,把实习和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习成为就业的预演和彩排,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就业理想与就业实际、个人素质与企业环境三方面“零距离”,在就业上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更平和的心态,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3建设具备专业特色和水平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学生实现三个“零距离”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配套性。譬如针对办公自动化专业我们发动各位专业教师进行联系,先后走访了近l0余家与办公设备相关的企业,最后本着就近、有实力、有特色的原则,选定了4家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和公司作为实习基地,分别是:云南南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碧办公设备公司、云南华业高科技公司和华震高科技公司。在联系、实习、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这些企业建立感情,并逐步开展合作,最后签约成为正式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按计划接收学生进行实习,无偿或优惠地提供实习设备和实习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最新的设备,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另外实习基地还可以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技术培训,缓解了校内实习教学安排上的压力,他们用在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直接与学生交流,既生动又实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差距。在实习中更突出“实”、“专”、“新”的特点,所谓“实”是指内容的实用性;“专”是指职业技能的专业性;“新”指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贴近企业,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针对实习基地反馈的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学生的实习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办公设备市场营销”的课程和相关的设计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实习与就业挂钩的想法,在各个实习阶段都安排学生到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并由实习基地指派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环境中,建立模拟就业环境,既磨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调整了学生的就业心态,培养学生自理自律、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应急应变、耐劳耐挫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为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同时也接收或帮助推荐表现突出的学生,实行预就业制,这激发了学生的就业潜能,对实现学生向“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4完善实习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针对就业的实习方式要取得成效,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为此我们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

1)层次性。在制定实纲时,应以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人手,针对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编写。例如,认识实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对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知;生产实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是进行就业预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

2)整体性。实习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3年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类实习活动。通过三个阶段的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发展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学生的整体的职业素质进行提高和磨练,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毕业后的就业进行较全面的准备,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3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21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140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围绕新课标要求,并根据学生现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的思维,努力挖掘教材内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改大环境下,语文教学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记忆深刻,懂得学习,学会思考,获得丰富的体验。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会阅读的学生,他不会只侧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广泛阅读。学生接触的不光是教材,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视野,获得丰富的语言课程资源。有效的阅读需要边读边思考,不能漫无目的地去读,既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也能大胆质疑,对书中的观念主动思考、探究,以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内容。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成效的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适应情况为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功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姿多彩,灵活多变,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最重要的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课堂的主宰者,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辅助者和合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针对阅读指导课、作文课等等来说,要想启迪学生的智慧,要为学生呈现大量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借助课件丰富的图片或者视频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灵活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没有任何的交流互动,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没有保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在欢快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新颖的导入,多层次的问题启发,小组合作讨论,课本剧表演等,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达到高效课堂。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打造成功课堂,教师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水平方面,还得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在这样灵活的教学环节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变化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与时俱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教育的发展演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另外,国家重视和支持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者,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非常重视。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着自己的未来发展,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分数为中心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成绩,忽视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育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下产生的种种问题,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纠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习惯。学生只有保证积极的情感,才能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对哪一学科产生兴趣,接受的就比较快,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真实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三、变化的结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对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的传统观念得到更新,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自然就能提高,并且他们的学习过程是愉快的、轻松的,厌学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整堂课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新课改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四、改革的思考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可以看出,教育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有立足之地。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改革中要参照传统教育,汲取精华,不断地实践和创新,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焕发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核心概念的界定

探讨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内涵,是为了确定本研究的边界和内容,继续教育的机制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继续教育的层次机制;第二,继续教育的形式机制(包括计划形式机制、服务指导式的机制和监督服务式的机制);第三,继续教育的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借用上述机制和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的概念,并结合以上研究文献的归纳,在此可以描述性地给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定义为:指的是由高职院校举办的继续教育的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此继续教育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其它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环境

环境是系统的外部规定性,环境决定着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反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只有涌现出特定的整体性,才会与环境相适应。随着环境的改变,系统会出现新的整体涌现性,以达成与新環境的依存关系。可见,继续教育的环境对于继续教育的顺利运行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前面的研究已经把国家和地方政府划分到了继续教育系统的物理层,把国家政策、制度等划分到了继续教育系统的规则层,其余与继续教育联系更加紧密的部分也就所剩无几了,最重要的也就是继续教育的市场和产业结构状况了。

三、机构改革和模式创新

1.继续教育体系的边界拓展

高职院校扩大开展继续教育的边界有助于拓展业务,这就将原来的环境纳入到了系统当中,但是也要处理好定位的问题,不是鼓励高职院校盲目开展业务。在此,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市场定位的问题。市场定位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即对市场精细区分、精准定位,为进入市场做充分的准备,关键在于充分识别和调查市场的区分度和差异性,对市场进行精细区分和精准定位。

2.改组继续教育机构,为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为适应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求,2003年初专门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并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各有关院系、处的专家和教授组成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继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运转灵活、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继续教育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结合初期的经济目标责任制管理方式,逐渐设立了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的多个业务部门,领导班组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凝聚力强。

3.继续教育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和完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形成与学历证书等值换算的证书体系,实现国家层面的证书统一认证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评估制度,形成多元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从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教育收益等多个侧面综合加权评价。改革继续教育协会制度,加强协会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功能,增进协会的资源调配和指导功能,弱化继续教育协会的教育培训服务功能,保证其他继续教育机构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

4.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下面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建设质量保障或者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其质量保障或者管理机构也只能是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机构可能包括:继续教育部门的领导,各培训项目小组以及临时或者常设的继续教育质量保证小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部门等。

5.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运行环境的创新

高职院校面临的继续教育市场环境是其最重要的运行环境,其问题最多,创新的空间也很大,而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不可调整和干预的环境,而且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契机。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就是要培育适合自己的市场环境并主动开拓这个市场环境,这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与动物的被动适应环境所不同的。

第5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数学教学;实施方法;自主探究

一、概念分析

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肯定是不同的,这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且需要定期测试,及时获取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信息。当今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采用科学教育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可以使课堂氛围更为积极,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使用这一方法,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慢慢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实施方法

(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在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但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学校需要开展大量的自主探究活动。比如在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进行实地研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科学知识的存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存在,获得知识的时候也会更为理解。在进行室外探究活动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探究的课题,并让学生先提出假设,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自主探究的能力也都能得到培养。

(二)提高学生能力

实施科学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使用这一方法能帮助学生对于各种知识原理的理解,加深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不仅如此,运用这一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全方面提升一个学生各项知识能力。在这之后,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的原理后,就能够使用知识来回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事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加减法的知识,例如我们去商店购买糖果,有4种不同的颜色,黄色的,紫色的,粉色的,红色的,在我们选择之后,我们购买了5颗黄色的,3颗紫色的,6颗粉色的和7颗红色的,那么我们一共买了多少颗糖果呢,答案是5+3+6+7=21颗糖果,通过这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学生们对加减法的理解会更容易也更深刻,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形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更加高。同时老师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这其中的知识。在上课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最后进行指导。

(三)培养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发展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教育这一教学方法不仅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对于这个要求来说,每个老师首先需要做的是着眼于自身的科学素质素养,保证自己与当今时代的步伐一致,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代符合。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让学生能够确定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一个很好的基础。

(四)合理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教学评价机制这一机制检验成果的,在旧时的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一机制主要是依靠试卷考试的分数来评定。完全依靠考试分数评定这一方法太过片面,并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完全注重分数这一方法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在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中,老师要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不能完全依靠考试分数来评定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要从各个方面考核学生。结合书面考试与课堂表现和各阶段学生的变化,全面客观地评定一个学生,使用这种考核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6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转型期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进行创新,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从理论创新、方式创新、实践创新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转型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依据时代背景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

一、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自西方国家的新思想、新观念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日趋多元化,“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使人们在多元的思想文化中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对人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人们的人格教育和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式方法和实践的创新。而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准遵循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疏导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疏导方式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疏导就是要在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思想、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加强引导。对于正确的观点、意见和思想,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帮助受教育者依照正确的思想观点行事,争取更大进步;对于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也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要对受教育者开展民主评议,进行耐心说服教育,是受教育者真正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并在以后的行为中逐步改正采取温和的方式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乐观、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

(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科学性与方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把握科学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时展的脉搏,并且要保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把握方向性,就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要矜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弘扬先进思想,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思想感染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允许散布和传播反马克思主义的奇谈怪论或歪理邪说,保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 转贴于

(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时,必须做到创新理论,实事求是,并且将创新的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从多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和时代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区的实际的成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从理论创新、方式创新和实践创新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一)理论创新。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将我国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维护祖国与民族的统一等的传统文化思想发扬光大。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将多学科的理论融入在其中。在坚持马克思理论的同事,我们可以将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的先进理论加以借鉴,以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二)方式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创新目标是“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采取疏导的方式方法,入。

(三)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创新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受教育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心灵层面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阵地以及多年的经验教训,都要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不断地进行变革与创新。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以及对教育者的自身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变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应包含内容与教育模式两个方面。灌输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不断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的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的必然性

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延伸与体现。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发生变革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都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理论教育模式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不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展的主题。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而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各种考验,正致力于这一人类崭新制度的伟大实践。时代的更替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理论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这~点。但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有新的领域需要去认知,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西方理论的进入,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也相应地造成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错误认识。因此,要使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消除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建立与时代相协调的新的教育模式。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发展的结果。作为资产阶级理论对立物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为资产阶级所仇视,在理论混杂的年代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初期,势必要不断地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斗争。因此,让劳动阶级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其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列宁指出:“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越是年轻,也就必须越加积极地反对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企图”,“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忽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共产主义思想“灌输到群众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由此可见,在当时灌输的教育方式尤为适宜。而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权已经经受过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考验,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舆论环境也已形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原有体制弊端显现和西方理论冲击的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任务的转变也必然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3.新的理论阵地催生新的教育模式

在社会主义国家,校园成为系统宣传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阵地,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接受系统教育的对象。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我国有一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所以代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很快进入了教材,进入了课堂,但要进入并真正固化于青年学生的头脑中,还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运用适当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当前,局部理论的偏差已使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产生误解。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如果不采取适宜的教育模式,将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知、偏见和误解也将由此而生。所以,改变不适宜的教育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4.多年来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发展的教训迫切要求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理论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根本指导方针,不断地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尤其在理论内容方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应包含内容与教育模式两个方面。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要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内容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部分,要么以坚持经典部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模式不适宜。只有改变这种仅依靠内容创新而忽视传递方式变革的“一条腿走路”的发展格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才能真正消除社会上业已存在的一些因教育方法不当和滞后而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知、偏见和误解。

(二)与时俱进,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模式

虽然基础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但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选择适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学”。

1.在教育理念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突出开放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这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20世纪初,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开创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先河。从此,倡导“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意志的教育理念被广泛接受。尤其是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涌现了多种流派,比如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等,提出构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无灌输的德育模式。对此,“我们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或以后,即使在当代西方,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学科中曾经取得的某些成就。但对我们而言,我们不能无条件、无区别地沿用或引进西方的东西,而要在吸收人类全部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同样也要善于借鉴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在教育内容方面,体现系统性与时代性

要准确地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消除不应有的误解和无知,首先应建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体系,不能对某些局部的“枝叶”进行断章取义,而应该在宏观上形成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体系。恩格斯在给魏德迈的信中说过,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是系统的钻研,那就得不到任何成就”。因此,在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时,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系统性,以理服人,力求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其次,在内容上应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就是“要充分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形成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同时,无论在编写还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时,都“应该站在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而全面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在教育方式方面,注重互动,增强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在教育方式上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自我教育和内化过程;而且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方式,确立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双向教育方式。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说教和高雅的学术研究层面上,其“落脚点”不但要放在“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上,而且还要放在对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回答与解决上。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把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离开工作,离开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为这种书本只是仍然保持了资本主义旧社会中最令人厌恶的特征,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4.在教育手段方面,突出先进性与多样性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宣传提供了现代的科技手段。通过建立网页等形式,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使其内容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注意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

5.在教育环境方面,注重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既然成为系统宣传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也就应该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传播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又是潜在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的创建,可以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把显性的教育转化为隐形的方式,使学生时时都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第8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第9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技能型课程;理论培养;实践训练;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3-02

国家教育部正式决定:今年九月全国中小学将执行经过十年实验的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十年来,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过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基础教育课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给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教学,带来重要启示,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也相应调整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堂结构,但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型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改变过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无疑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创新型的课堂模式的研究,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教学一样应“在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创新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活动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对象是学生,因而开展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注重分析、研讨、探究的思维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高校的教育教学直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基础教育课程服务。基础教育理念要成为师范院校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更应在技能型课程方面,进行课程的培训,做中学新课改的引领者。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思路,突出实践训练环节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帮助在校生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在新教育观看来,教育不在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知识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身心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现代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的科研能力,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等等都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师范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语文教师应在汉语言文学理论、教育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结构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关注新课改。掌握基本理论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融入教学之中。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改革以来出版的论文及论著,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探究语文教学规律,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只有打下坚定的课程改革理论知识,才有把握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从教时有可能用所学的观念来引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强化在校师范生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高校优化课堂教学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和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地性学习。”基础教育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目前高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也使师范教育存在明显“重专业、轻职业”,学生轻视教育类课程学习,语文学科教学论课沦为摆设课、“逼修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少投入精力,仅满足混毕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让学生参入课堂之中,对中学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研讨、交流、示范、评价,达到有直观的感受。教学中要增加教育案例比重,直观教学为主,删除重复空洞陈旧的理论知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外开展诗歌、绘画、书法、演讲、艺术表演等多种活动,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论课程的积极性。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