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雨巷赏析范文

雨巷赏析精选(九篇)

雨巷赏析

第1篇:雨巷赏析范文

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雨巷》是新的代表作,也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它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政治格局动荡、诗风新旧交替的时代,戴望舒轻踏着音乐般的节奏,泼洒着朦胧柔美的意象,饱蘸着惆怅寂寥的深情,带领我们走进幽深狭长的雨巷,去期待那丁香一样的姑娘。这首诗的音韵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都值得我们诵读涵咏,细细品味,深入探究。

高一学生有着诗一般的年龄,正处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朦胧的青春阶段,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但鉴赏能力不强。因此,我由浅入深地设定了如下几个有层次的教学目标:①美读雨巷,感知音韵美;②品读雨巷,感受意象美;③研读雨巷,探究情感美;④悟读雨巷,抒写个性美。其中②③是重难点,这个步骤和传统课堂是一样的。

录制两个微课

根据《雨巷》的重难点,我录制了《雨巷的意象美》和《丁香姑娘的多元解读》两个微课,它们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设计制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分为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部分。学习指南中的“学习方法建议”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向指导;“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能让学生对第二天的课堂充满期待和渴望。例如,学生知道在课堂学习形式中有“展示”环节,就会认真准备自己的观点,以期在课堂上分享时获得教师的肯定、同学的掌声。任务的设置也要具体、可操作,如任务一,读准全诗,掌握“彳亍”“颓圮”词语读音和意义,就是“通过看课文注释和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两条路径,非常具体。如果学生有困惑与建议,可以在“困惑与建议”一栏中写上,我会根据学生提出的困惑与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精选进阶练习

我精选了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希望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能用第二个微课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赏析。

设计以问题为驱动导向的教学详案

1.诗意导入(音乐起)

是谁,让油纸伞成为风景;是谁,让雨巷充溢温情;是谁,让丁香飘进梦里;是谁,让惆怅爬满篱墙……

音乐的渲染,加上围绕文本的抒情性的语言,目的是营造一种柔美忧伤的氛围,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期待。

2.美读雨巷,感知音韵美

步骤一:教师配乐范读,并提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步骤二:教师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朗读,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目的是检测任务一。

3.品读雨巷,感受意象美

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雨巷》要上春晚啦!导演正在物色姑娘人选。经过层层筛选,“丁香”和“牡丹”进入决赛,如果你是导演,会选“丁香”还是“牡丹”呢?我们先请“丁香”和“牡丹”各自为自己拉拉票吧,时间2分钟!然后请大众评委投票,并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其目的是检测任务二。检测的时候不要沿用原题,最好换一个说法或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有趣,不呆板。

4.研读雨巷,分享探究成果

①“丁香姑娘”的多元解读。

问题:戴望舒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同时又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塑造的丁香姑娘是真有其人,还是具有象征意义,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请根据微课介绍的诗歌解读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各组推选组员代表本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即“丁香姑娘”的解读及其依据。

②教师适时亮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对于多元解读,只要言之有据,不必强求统一。

目的:检测任务三,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文本解读的四种路径。另外,帮助学生建立宽阔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的观点也是这个环节的设计理念。

5.进阶练习

你能用第二个微课学过的方法赏析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吗?

目的:检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6.拓展

《雨巷》发表后,人们开始用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字等来诠释他们心中的雨巷、梦中的丁香姑娘。

我出示歌曲《丁香花》、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舞蹈《小城雨巷》、美术图片和文字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才艺来展示《雨巷》。

设计理念: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雨巷》的魅力和影响,让学生接受多种艺术形式的浸染熏陶,同时让他们也参与进来,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流程。

7.悟读雨巷,抒写个性美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或朦胧或清晰的渴望。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真情抒写一个真实或期待中的“相遇”片段,并将其发到生命阅读工作室班级主页。

最后,我通过音乐的渲染和富有抒情性的语言,让学生在悠远而柔美忧伤的氛围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达到首尾呼应、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将微课运用于《雨巷》翻转教学的整个思路和流程。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的迁移,让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指导融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些准备要求教师除了有传统的教学功底外,还应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音视频技术等方面有一定修养。在整个翻转过程中,只有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

参考文献:

第2篇:雨巷赏析范文

一、微课主题设计

微课主题设计是微课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础。明确的主题设计有利于把握教学内容的正确方向,也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带着目标开展学习,这样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学习效果也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抒情诗歌,是学生在高中诗歌学习中最早接触的一首,在学生接下来的诗歌学习中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就本课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对《雨巷》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从而确定微课设计的主题。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雨巷》的内容和含义,掌握重点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掌握抒情诗的鉴赏技巧。在接下来的微课设计当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优化,提高微课教学设计水平,确保《雨巷》教学效果。

二、微课整体设计

微课的整体设计是整个微课教学设计的架构,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微课进度

在《雨巷》一课的教学当中,由于诗歌教学重难点内容较多,而且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较为复杂,可以适当延长教学课时,一般以1~2个课时为宜。雨巷教学的微课进度设计可以根据其内容划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雨巷的作者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本诗的作者是戴望舒,在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和熏陶之下形成了追求朦胧和意境的创作风格,而且这首诗的创作是在发生反革命四一二之后,作者在这首诗中体现的是对社会的惆怅和无奈,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自己的理想追求。

第二部分,对诗歌当中的具体意象进行深入解读。在雨巷这首诗歌当中出现了“雨巷”“丁香姑娘”等不同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具有不同的内涵。教师在这部分教学视频设计当中要重点对这些意象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诗歌内涵和主题所在。

第三部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深刻体会诗歌结尾呈现的意境,从整体角度对全诗进行情感解读。

第四部分,对象征主义进行深刻阐述,在微课设计当中着重对象征主义的内涵、作用、理解、方法等进行讲解。

2.编排微课内容

编排微课内容最为常见的排序标准有重要性、时间、地点、结构等,但是雨巷是一首抒情诗歌,在对备课内容进行编排时要采用重要性这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本课内容进行编排时需要将重要性顺序和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结合起来,并在编排当中突出对诗歌当中不同意象内涵的解读和象征手法的释义。这首诗歌当中的重点字词、语言、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作为次要方面,辅助学生加强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

三、微课单元设计

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当中的单元内容设计主要指单元内容的构成和编排。在对微课单元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微课单元内容的构成设计必须遵循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设计目标,突出设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有更深刻的收获和感悟。

学习《雨巷》,重点是掌握象征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单元内容构成设计时,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确象征写作手法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象征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含义。接下来要让学生了解戴望舒为什么采用象征手法,他选择象征写作手法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最后也是最为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象征手法的鉴赏技巧,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对象征手法进行应用。

高中语文微课单元内容的编排要保证主次有序和详略得当。就《雨巷》的微课单元内容编排而言,教师首先要明确《雨巷》教学的三大目标:第一,增强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诗歌内涵,提高生活感悟,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进而形成审美素质。第二,对诗歌的情境之美和意象之美进行全面了解,透过诗歌的情感了解作者想要借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对诗歌的特征以及表现手法进行掌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诗歌创作的尝试。《雨巷》教学的三大目标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微课单元内容的编排设计当中必须体现主次关系,让学生明确必须了解、应该了解以及重点要求的知识内容。

第3篇:雨巷赏析范文

一、核心素养为目标,集中一点解难题

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阶段的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内容,笔者确立了《雨巷》的三大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言说,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三是结合背景,赏析作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分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意向含蓄,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是对每个意象进行碎片化解读,不加引导,甚至将主题讲出来,必将使这首诗歌的教学流于形式,以至于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所教某班级,以女生为主。她们热情、情感细腻,平时喜欢诗歌朗读,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缺少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朗诵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创造思维能力更是不足。

基于学情,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突破,紧紧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紧扣一个“闻”字,形成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动态合作课堂”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中找到阅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言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动态合作搭框架,闻“香”寻人增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闻香寻人品雨巷”樯杓扑悸罚通过初闻香、再闻香、品诗道等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经典中阅读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言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和对话中实践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突破。

1.任务清单做引领,合作学习打基础

课前,笔者设计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雨巷》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丁香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初步诵读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

2.诗中寻香设情境,教师朗诵激兴趣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笔者以寻香导入:“生活中我们都爱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闻到花的香味,下面,让老师来朗诵一首关于花香的诗歌,请你来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出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3.朗诵“PK”初闻香,充分诵读品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朗诵“PK”初闻香的活动项目。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朗诵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寻找诗中体现诗人情绪化的词语,为开展小组诵读“PK”赛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通过个人“PK”、小组竞赛、班级诵读等环节,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技巧指导,感悟诗歌节奏美、韵律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笔者还设计了“吟唱”诗歌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吟唱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实现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

4.解读意象再闻香,互动言说抓重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解读意象再闻香。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解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这一环节笔者设置了闻“香”寻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前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首先是再闻香,在朗诵基础上结合诗歌说说诗中的丁香花是什么香味的,提升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接着是寻人,主要是围绕诗中“我”在找谁,循着香味,“我”有没有找到,她最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诗歌要把她描绘成这样一种形象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闻香”和“寻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和主题的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5.合作“闻香”出成果,展示评价促言说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在“闻香寻人”的基础上开展“闻香识人”的小组活动,即在课前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和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基础上,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雨巷意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位神秘人物,诗中为什么选择“丁香”这个意象,而不选择桃花、荷花这样的意象?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和雨巷的特殊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丁香”的真正内涵和象征意义,从而由象入境,真正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主旨,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知道诗歌“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在活动评价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闻香寻人”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提出作品的改进建议,为课后完善小组活动作业做好了准备,同时评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诵读小组和最佳成果展示小组。

6.读诗言志又闻香,品诗悟道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是品诗悟道再闻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适时地将学生引导到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中去。诗人难道仅仅是在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如果不是,他又在寻找什么?结合背景,请说说诗人在寻找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与诗人相似的经历?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有什么收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次对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我们找到了作者内心的答案,而在于每个人都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

三、素养提升要总结,教后说教明得失

第4篇:雨巷赏析范文

2、译文: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3、赏析: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4、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第5篇:雨巷赏析范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育人价值;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一般由两大板块构成:“文学史”和“作家作品”。从20世纪纪50、60年代到80年代,该课程较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且偏重于思潮争论的介绍评价,而轻视对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80年代以后,教学重心向“作家作品”转移,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渐渐被提升到突出位置,既照顾到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又适应了时代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外来理论包括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说的涌入,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又出现了“科学主义”的趋向,在文学作品分析过程中追求可操作性,追求类似自然科学式的本质规律的分析,这固然会有些新意甚至生机,却又暴露出明显的弊病:扼杀审美灵性,远离文学的感悟和想象,忽略了文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挖掘与体现。

现当代诗歌在思想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诗人们自觉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将诗歌作为一种启蒙、宣传、教化的手段;在形式上从早期的用白话写诗,分为自由诗、格律诗,到后来不断地吸收传统和外来的经验,“格律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朦胧诗派”,诗歌的手法不断地创新。现当代诗歌形式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语言或直白或朦胧,艺术风格更是多种多样。鉴于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案臼,在高校课程设置上依然强调其工具性、知识性、计划性,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讲授“操作”技术,即使文科教学也不例外,缺少新世纪所要求的注重经验类的、领悟性的课程及教学意识。于是,本来存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中的育人价值被忽视了、遮蔽了。本文以诗歌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诗歌鉴赏的方法与课堂应用

诗歌最注重的就是抒情,除叙事诗以外一般没有故事情节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会显得比较难理解,甚至是枯燥,所以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引导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有一种观点认为,诗歌是很抽象的东西,无法用具体的方法去讲解,其实诗歌并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只不过诗歌所侧重的并不是知识的介绍,而是注重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诗歌所给与大众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籍和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可以被分为声音、意象、意义三部分。

以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为例:这首作品是诗人的早期代表作,戴望舒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极强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牛称赞《雨巷》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只有让学牛反复诵读,才可以体会到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如果再加以音乐的衬托和场景的渲染,就能更准确地体会到整首诗的主基调――诗人“寻梦”的过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育人价值的实现途径

1.文本细读是基础

中国诗歌向来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特质”,白话新诗也不例外。通过诗歌教学培养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实在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因为悟性思维排斥认知过程中具有共性的“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而追求从主体出发去体验事物,讲求“直觉”、“顿悟”、内心体验等极具个性化的认知方式。

诗歌文本的细读,体现为解读者对文本特殊韵味、独特风格的精细辨识力和判断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它的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面入手。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这是一种能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主要体现在句式和音韵上的特点。诗歌打破口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井然;听觉上抑扬顿扑,节奏分明。比如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意境分析是关键

这一教学内容在此有双重含义:一为诗歌本身所刨设的语境与意境的分析,另一指读诗者经由诗中意境所获致的鉴赏趣味与审美境界的升华。这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境研究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见读者的鉴赏心理。在诗歌艺术的殿堂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进入诗歌特定意境,方可称得上是“登堂入室”。因此诗歌的奥妙,从意境中可以获得许多。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意境的不同层次:诗人意境之形成、诗歌意境之表现、读者意境之感受、第一层次的赏析着眼于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互相交融;第二层次的赏析立足于诗人营造意境的艺术手段;第三层次的赏析则是读者基于前两层次的“超越”和“升华”。在此过程中,一种高雅纯正的鉴赏趣味也在养成。当师生进入意境的第一层次时,有一种温馨亲切之感,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仿佛回到热悉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有故友重逢、旧地重游、旧梦重温的快慰。吟《再别康桥》,我们也会随诗人一起沉浸在夕阳西下的轻悄与伤感;诵《雨巷》,我们便怀着同样的戴望舒式的寂寥与惆怅……告别“康桥”、走出“雨巷”,我们自然而然会惊奇于诗人营造特定情境的手段:从意象语境的设置到象征隐喻的运用,无不给我们以艺术的启迪。最后,当师生在诗人的引领下穿过缪司女神的艺术殿堂,会油然生出一种人格或智力上走向完美的喜悦之感。好象超越了故我,变得更纯净、更智慧、更完美了。由诗歌艺术境界之美而熏陶了接受者精神境界之美,这种“境界教育”,对于师生纯正艺术趣味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情感体验是升华

诗缘情,诗主情。诗与情感,好比生命与血肉。但是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说,诗歌教学中的“细读教育”是对“诗味”的捕捉与体味,“意境分析”侧重“诗意”的把握,那么对“诗情”的感受则属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人格教育了。同样以刚才提到的诗人戴望舒的作品为例,他的创作以抗战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代表作《雨巷》的写作背景是大革命的失败,诗歌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灭、迷茫,却仍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态,整首诗是诗人的一个寻梦的过程。而他的后期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则是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在身陷囹圄、备受摧残的情况下所写的。诗歌的风格由软变硬,诗歌由具体可感的动作―抚摸祖国的地图开篇,进而转入虚幻想象,仿佛看见了祖国大地的种种隋形,沦陷区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和解放区的温暖、明亮,表现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一教育过程也应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切忌给诗情贴上政治的、道德的标签,把文学欣赏变成道德说教或思想评判。诗歌中的情感教育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分理解尊重诗人的情感,怀着一种开阔博大的包容胸襟,既能欣赏诸如郭沫若式的狂放不羁,也能认同徐志摩的缠绵绮丽。这样的情感教育,既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陶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其二,摆脱对诗人风格的单纯艺术分析,秉持风格即“人格”的理念,将艺术风格的分析延伸到诗人的人格领域,实现对诗人创作的总体把握,进而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诗歌教学当中,使现当代文学的诗歌教学成为“人性化”教育的潜在课堂,似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 陈国恩.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2] 刘丽霞.文化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廓新[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6)

第6篇:雨巷赏析范文

诗歌赏析,我们为何“山重水复”无思路,“柳暗花明”擦肩过呢?原因可能有三:远离时代,孤立思考;生吞诗歌,糊涂理解;缺少思路,迷乱解答。

其实,“柳暗花明”不难见,只需“四步”眼前现。在教学中,我归纳总结了“四步赏析”法,现赘述如下:

一、 看—整体感知

首先,看标题,知题材:诗歌的标题,往往有一两个字表明题材或内容,我们只需“窥一斑”就可以“见全豹”:王昌龄的《送魏二》、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中的“送”表明是“送别”类的诗;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乌衣巷”“金陵凤凰台”表明是“怀古”类。

其次,看作者,知风格:诗歌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我们看作者就可以知其风格:王维的《新晴野望》就想到起“诗画一体”的风格;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就想到其“通俗易懂”的风格、李商隐的《端居》就想到起“朦胧隐晦”的风格。

最后,看注释,知关键:诗后的注释,或注解词义、或简介作者、或交代背景、或叙述典故,这是命题人特别的暗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诗后的注释是(1)碛(qi),沙漠(2)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是我们准确理解诗句的关键;刘一止的《小斋即事》诗后的注释是“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作者的遭遇与本诗的主旨密切相关;岳飞的《满江红》词后的注释是“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一注释告诉我们宋徽宗的奢侈生活,可以看出作者的痛心。

二、 找—重点突破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意象的灵魂。找意象,悟情感是诗歌赏析的关键。

首先,找名词,知意象:意象,从词性上来讲都是名词,只要抓住名词,就能找到意象。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中的“清秋”“日暮”“月”“落叶”“流萤”“孤灯”都是名词,也是诗中重要的意象。

其次,找动词,形容词,副词,知情感:名词前后的修饰词,往往体现诗人的情感倾向,我们必须抓住。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早,正抱疏桐也半黄”中“月”前的“缺”、“漏”后的“未央”、“身”前的“病”、“梦”前的“归”、“蝉”前的“鸣”、后的“乱”、“叶”后的“黄”,这些动词、形容词把诗人的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烦乱之意全部表现出来了。

三、 想—快速整合

诗歌赏析,主要围绕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与情感态度五个考点命题。面对考题,我们应快速整合记忆中已有的知识与方法。

首先,想考点,知方向: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面对诗后这样的一道题:“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我们立即整合“语言”考点的相关知识,明确了答题方向。

其次,想题型,知步骤:诗歌赏析的题型基本稳定,每种题型的解答步骤也相对固定,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面对“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的题目,立即想到这是一道“技巧”类的题目,一般有三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题的参考答案是:(1)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3)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四、 答——清晰表达

首先,答得准,知要求:题目是专家反复推敲,精心命制的。每一道题目都渗透他们的命题思想,每一个要求都体现他们的命题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反复斟酌,细心揣摩。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有这样一道题目,“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第一问,必须抓住“点明送别季节”和“词语”的要求,第二问,必须抓住“直抒离别”和“两个句子”的要求,否则很难答准。

第7篇:雨巷赏析范文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

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

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

乌衣事,今难觅。

但年年燕子,晚烟余日。

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

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作者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

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柳带榆钱”,写的是春末景况,故下句云“又还过,清明寒食”,深有光阴荏苒之感。清明时节正是出游的好时候。下面就写游园所见。“天一笑”,指天晴,化用杜甫的“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罗绮”,此代指游女。这几句写游乐盛况:连天公也显得特别高兴绽开笑脸。游女如云,笙歌满耳,一片欢乐。而此时花园里的景色也格外清丽,正是雨后初晴之时,经过春雨的滋润清洗,花红欲染,山青如滴,色彩分明,十分夺目。以上数句,作者把游人、景物、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写得那么美好,他的心情应当是愉快的,但实际却非如此。“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他是此地的官员,来游此地的池馆即乌衣园,却感到是作客(“江南客”自指并兼指其兄),感到与此地游人、景物很不融洽,可见其心情的悒郁。这里是反衬写法,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呢?大概是由于仕宦的不如意。前一年年底他曾一度以淮西总领兼沿江制置使并知建康府,那是两件很重要、也很能见才干的职务,可是为时不久就停兼了。管理钱粮的总领比起威行一方的军政长官未免有些冷落,再加上其兄吴渊的投闲置散,自然会产生郁郁不得志的心理。这一个是用乐景写哀,达到了十倍其哀的效果。

上片结拍以问句题明“江南客”今日来游乌衣园,下片顺理成章地转入怀古。“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两句以“乌衣”并提,但巷犹昔,事难觅,对比十分鲜明。王谢的德行已成历史,今天不复存在,所以难觅。来到此地,只见小巷依然,于是自然生出物是人非之感。“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

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凭吊一番,“晚烟斜日”,景象何其萧条。燕子当年经历过乌衣园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体呈现。这里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诗句,但用意不同。

第8篇:雨巷赏析范文

在古诗中桥的作用主要是通行。“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最早的联结船舟为浮桥的桥,就架设在诗经的《大雅・大明》中。而名声最大的则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那一座:“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首诗的声名远扬,主要来自颔联。作者选择了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将其有机组合在诗句中,创造出一幅凄清的、有声有色的乡野秋日早行图。其中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都是独具特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可谓是“早行”,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两句仅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便有无穷意蕴,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具足”的佳句。

在古诗中桥也是诗人对历史、对人生感喟的媒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诗中以桥名、巷名为对,不落痕迹地融入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诗人以此抒发了对旧日权贵中落覆灭的慨叹。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精心选取“枫桥夜泊”这一独到的地点,从中撷取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古寺、钟声等众多独特的意象,烘染游子的羁旅愁怀。而杜甫《兵车行》中的诗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更是选择咸阳西边的渭桥,以这西行必经的送别之地为背景,揭示了战争给成千上万家庭造成的妻离子散的悲剧。

在古诗中桥还是一种观赏性的景致。白居易就写有一首《天津桥》:“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天津桥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南北交通的要冲,在这首诗中,水如美目,月似蛾眉,风缲柳丝,雨剪芳草,黄鹂在树间唱着它们代代相传的歌。白居易以他诗意的角镜,为我们摄取了天津桥头所见的早春美景。而孟郊的《洛桥晚望》,则是另一番气象:“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上嵩山雪。”写的还是天津桥,却充满寒意,给人一种高远而落寞的观感。张旭在《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诗句中,借助那横跨山溪之上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的长桥,渲染出烟雾迷蒙、隐隐约约的环境氛围,营造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链接】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枝 词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 简要赏析诗中“桥”的意象。

2. 诗中“清江一曲柳千条”中的“清”字,一说是“春”,你觉得哪个字较好?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9篇:雨巷赏析范文

【关键词】梦幻美;情感美;《雨巷》赏析

1927年,在举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形之下,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一切幻化为一首朦胧而雾霭迷离的《雨巷》,戴望舒因此而成为了著名的“雨巷诗人”,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时过境迁,这首诗亦和当时的政治情形不无关系,但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如痴如醉。细阅此诗,在感受到艺术美感的同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情愫仍摄人心魂。

《雨巷》具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极富有音乐的美感。该诗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全诗几乎都在这样的基调里展开。读第一小段,能够直接地读出节奏的紧张与松弛,仿佛音乐推进又低回,又似浪花击打沙滩后又回落,带给人听觉和触觉上的错落有致的感受。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悠长”的叠用,给人一种绵延不尽的感觉,但又用一个“寂寥”收回,使诗歌在节奏上戛然而止的同时,又拥有了无尽可能的延展性。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她身上的丁香一样的气味和芬芳吸引着“我”,尽可能的展示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之情,从节奏上将人的想像和欲望推向了顶点,但在将抒情形象即将推至幕前的时候又让其飘忽不定,以造成心理落差来强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紧接着,全诗的格调低沉,直到姑娘重新走进,情绪再度高涨,可是当她走近又飘远,在用文字和节奏构成的无形画面中,“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主要形象飘然而逝,一切都已不在,但记忆还在,感觉生成,余韵无穷。

如果比成一幅画作,那么《雨巷》就是一幅泛着冷光的油画,她的画面唯美而含蓄。她是带着东方韵味的西方女神神秘的微笑。说她带着东方韵味,是因为她是那么的半遮半掩,含蓄蕴藉;说她是西方女神,是因为她是那么的浪漫写意,令人神迷。朦胧诗的特点之一意象在这里运用的颇为传神,可以说是中西合璧。首先是诗歌形象的选取以及意象特点的描述。冷冷的雨巷,潮湿、狭窄、寂静、孤独、泥泞、浪漫、诗意尽显;具有东方神韵的油纸伞,彷佛又是迷离梦幻的水墨画里的元素,是诗歌朦胧的主要道具;盛满了缠绵情思的雨中小路,曲径通幽处,情思何渺茫。其次是诗歌女主人公形象的半隐半现。这里以意象比意象,用中国古典意象里的丁香来比画出的姑娘形象耐人寻味。如“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李)将雨和愁联系在一起“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唐代李商隐)喻人春恨绵绵,愁心不解。而丁香又多为白色或紫色,在诗人心中是美丽高洁的象征。所以和丁香里联系起来的姑娘形象幽怨多愁,纯洁芬芳,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她的真容怎样却无从得知。和传统不同的是,在这里对美的向往被彰显出来,有了一个大胆的表露,这是这首诗歌中形象出新的所在。而当我们期待更进一步的了解时,展现我们对美的渴望时,油纸伞,雨巷,朦胧的背影留在了画面上,主要的形象却逐渐消解。最终画面上只留下朦胧柔和的色彩,但背后的那一抹明艳,依然魅力不减,这样的画面主次分明,层叠有致,具有了立体的美感。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雨巷》具有朦胧诗的多义性和不透明性,梦幻美所产生的艺术影响力使这一首诗卓尔不群。《雨巷》里的姑娘是一个朦胧的像雾一样捉摸不定的形象,但是却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换句话说,是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这和诗歌塑造的主要形象本身的特点不无关联。一是这个形象是一个矛盾体;二是这个形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这两点都有它的心理基础。人类自古以来就对矛盾体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期待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或是愉悦,或是失望,或是怜悯。达到一种清晰的情感体验才是审美的结束。所以文学艺术中总是用矛盾的个体来引起人们探究个中奥秘的兴趣,如悬而未决的疑念,如重重铺垫背后要揭晓的谜底,如在期待一个故事完美结局的心理历程,越是矛盾的事物越是对人有一种吸引,这个形象传导给我们的印象无疑是美的,但是她又是哀怨的、彷徨的,这一点给“她”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她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既勾起人的无限遐想和愿望,又让人难以碰触。这首诗的特异之处就是让审美永不终结,无限延续。这就是诗一样的感觉,含蓄内敛,朦胧唯美。所以《雨巷》是一首真正的诗。同样的,诗歌中给这个形象设定的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变幻莫测,让读者无限接近又失之交臂,好比在生活中想吃吃不住,想看看不到,想玩玩不成,想够够不着,从而造成了无穷的兴味。文学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也由此而生,不但含蓄而且带有了含混的多义性。

如一首缠绵悱恻的曲子一样,这首诗之所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她的哀婉缠绵的基调以及全诗散发出的幽怨之美,这个特点加深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在一支曲子于高高低低中徘徊而进时,哀怨凄婉的情绪循环跌宕,撼动内心而生成的精神震撼使读者的精神为之沉淀,从而赋予了这首诗作以熔铸了生命情感的文化力量。这使得诗歌既缠绵悱恻又不失深沉,既轻渺空灵又韵味悠远。整个文学接受过程是在叮叮咚咚的富有音乐美的背景中进行,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在一场听觉与视觉通感的审美之旅中展开。

《雨巷》之所以具备流传到今日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号召力的。是与《雨巷》的节奏相对照的情感。诗与情做到了统一,声情并茂。只从字面上读这首诗,除了感觉到朦胧的美的一面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气闷的朦胧”。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在中国的传统意象里,雨是很能寄托沉闷的哀思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即是一种无法消解,搅扰肚肠的哀思的无处寄托之举。诗歌的形式是西化的,但依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和本土情感的灌注。在渐进的节奏里,在高亢起来又被突然收回的情绪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压抑,政治欲望的无处宣泄也好,人的生命本然力量的被压制也罢,当希望与失望交织,困惑和期待轮番登场时,一种前方无路的忧郁情节带来的升华使诗歌成了时代的化石,具有了更加久远的生命力。

再读此诗,只感觉到它如诗如画如音乐,已经完全超越了语言的表意效果。在色彩与节奏中,它以朦胧魅惑,亦真亦幻的艺术特点如诉如怨的抒写着个中情感,演绎着文学的含蓄与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1980年《诗刊》第8期发表的署名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