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雨巷原文范文

雨巷原文精选(九篇)

第1篇:雨巷原文范文

关键词:《雨巷》情感;想像;节奏;筋肉感觉

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徐秀(1971―),女,山东省枣庄市人,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雨巷》一经问世,在文学界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隔数载,如今《雨巷》仍散发着它独具的色彩,令一代又一代人心旌摇动,荡气回肠,它的魅力何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试图从朗诵的角度对《雨巷》再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引向情感

诗歌无论它内在的含义有多么抽象、朦胧,它终归还属于“情”。朗诵时,只有引向情感,主题的深刻性、目的的准确性、愿望的迫切性、对象的交流性才可以负载在有声语言中实现由己达人的意图。

李渔云:“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时代此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情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来自于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真挚感受。

1. 忧郁

戴望舒生前共出了四本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与《灾难的岁月》。一走进他的诗歌世界,你会感到一种忧郁扑面而来,几乎弥漫于诗人创作道路的始终。这不仅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生活环境有关,更与戴望舒独特的气质有关。尹在勤先生认为:气质对诗人的观察体验、意态倾向、艺术风格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按气质分类,戴望舒应该属于抑郁质兼黏液质类型,这就使他不能像郭沫若那样进行热情洋溢地呼喊与痛快淋漓地抒写,而只能“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以幻想为真实,以忧郁为美丽,用朦胧的意象来宣泄积淀在心底的感伤和郁闷。

《雨巷》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在绵绵细雨中忧郁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丁香姑娘”内心也充满了“冷漠”、“凄清”与“惆怅”,最后,她“哀怨又彷徨”,“像梦一般地走近这雨巷”。

2. 孤独

据赵聪、郑择魁的传记记载,戴望舒于1926~1927年因遭通缉曾匿居于施蛰存家中,深深爱上了施的妹妹比他年轻好多的施绛年。当时施绛年俊秀活泼,不谙世事,与戴忧郁内向的气质截然相反。戴因小时天麻造成面部疤痕,追求施绛年时有强烈的自卑感,加之施绛年在爱的网络中忧郁彷徨,这就使戴陷入了狂热的“单恋”而无法自拔的地步,他时刻有失去施绛年的危机。《雨巷》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完成的。诗人把诗当作灵魂的出逃王国,在一种超脱的幻象中寻求“苏息、净化。”诗人在诗中刻划了“我”与“她”两种形象,但这个“她”――“丁香一样的姑娘”不论是走近走出,总是“冷漠、凄清又惆怅”,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谈心的欲望。诗人明知爱不可得却依然在绝望中苦苦寻索,依然“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种绝望与希望的哀婉叹息更强化了“单恋者”的凄苦、孤独。

3.希望

如果说诗人是因为追求人类纯真而苦涩的爱走向绝望,这未免过于简单了。绝望一方面取决于主体,另一方面还来源于客体。

《雨巷》产生于1927年夏,正是反革命不久,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黑暗的年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所造成的白色恐怖,使一部分原来拥护革命的青年“由于方向不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在痛苦中坠入迷惘,在绝望中渴求新的希望。由此,《雨巷》成了黑暗时代的一面镜子,是当时很大一部分进步青年无奈心境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雨巷》不仅是诗人内心忧郁、孤独的象征,而且还是时代苦闷的载体。

“单恋”的痛苦、“前途”的黯淡双重苦难促使诗人由忧郁、孤独到绝望,然而诗人又是理智的,在他看来,绝望不等于灭亡,而是应该继续去追求美好的理想。

朗诵一首“忧郁――孤独、绝望――希望”情感跨度大的诗歌,朗诵者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气质特征。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好的歌手总是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气质特征为自己选择歌曲,这样他们的歌曲才会唱得如意、自然、有特色。汉语朗诵也有酷似唱歌的特点,要想真实地传达诗人的心声,朗诵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为之。

其次,朗诵者要做到真正理解诗和诗人,朗诵时要统筹全局,不可随意停顿,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雨巷》的情感魅力。

二、借助想像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有段精彩的台词:“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的狂放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像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想像是诗歌创造的翅膀,也是朗诵诗歌必备的素质,朗诵者也要象诗人一样充分调动想像的能力,把隐省、跨越的部分“体会”出来,尤其要把诗中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出来。

朗诵者由《雨巷》的文字语言,由诗人创造的“丁香姑娘”的形象,可以看到、听到、嗅到甚至触到文章符号所代表的诗人内心世界的种种情愫,这是再造想像的过程,下面作一简单的分析:

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写了“我”在窄窄的雨巷中苦苦求索。镜头从远处慢慢拉近,由一把油纸伞看到满脸忧郁的诗人。后三句解释了忧郁的来源,诗人苦苦求索的是一位“丁香般的姑娘”。这一形象既包含了诗人对“她”的追求,也包含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憧憬。朗诵者在这儿要细细品味,要贴近诗人的思想。

二、三、四、五节,写的是诗人创造的“丁香般的姑娘”这个形象。这一象征意象源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以及南唐诗人李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浣溪沙》)。二位诗人皆把丁香结像征人的愁心愁绪,而戴望舒则把丁香想象为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不仅有丁香般的忧愁,还有丁香般的美丽与芬芳,由古诗中单纯愁心的借喻变成隐含着的忧愁的美好理想或者爱情的象征。意象的内涵在更富诗意的想像中大大拓展了。这几节应是诗中最心潮澎湃的部分,它隐含着丁香姑娘的思绪:踌躇不定――同情怜悯――毅然决然。朗诵者在此应做到心中有音乐,心中有感触。

第六节,是“丁香姑娘”的离去给诗人留下的沉重的感受。这种离去是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也是人类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一切的一切如昙花一现,诗人的理想抱负转化为泡影,他已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第七节,诗人并没有因理想、爱情的幻灭走向绝境,而是继续带着渺茫的希望在布满泥泞的小巷中寻觅。

三、重视诗味

《雨巷》属于自由诗,它不同于格律诗,因此它在诗的音节数、字节的音步节奏和用韵方面,比格律诗来得自由。也正因为它的自由,在朗诵时我们往往听不出诗行,品不出诗味。如何诵出《雨巷》的诗味呢?

1.了解《雨巷》的形式

戴望舒认为:“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绪,或使诗绪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如此说来,戴望舒在《雨巷》的形式创造中不失为一个智者:魏尔伦极力追求的诗的音乐美在《雨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民歌和西方诗歌重唱的手法在《雨巷》中也得到了印证。

《雨巷》在形式上的创新,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朱湘认为诗的音节“完美无疵”,“它兼有诗的行断意不断的长处,在章节上比起唐人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

全诗共七节,每节均为六行,各行字数不等,音节和谐,节奏明快,语句流畅,诗人有意识的在一定间隔后重复一个韵,如“雨巷”、 “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构成了一种回荡往返,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整首诗像一支迷忽飘离的人生梦幻曲,使人回味无穷。

2.把握《雨巷》的节奏

划出《雨巷》的音步和韵脚,不但能展现出《雨巷》的意境美,而且还可显示出它的音韵美。如此,诗味便如影随形地飘散出来。

3.诵诗要有筋肉感觉

朱光潜认为:“读作品,如果不从筋肉感觉上体会到其中形象的意味,就很难说对作品懂透了,历来在诗文上下功夫的人都要讲究高声朗读,其原因也正是要加强抑扬顿挫的筋肉感觉,从而加深诗文意味体会。”朗诵《雨巷》时,诵者要有筋肉感觉,这样才能诵出《雨巷》的个性。造成有声语言的节奏,并给听者以回环往复的感受。全诗的筋肉感觉是:松弛――紧张――松弛。一张一弛,相映成趣,语流自然跳跃,节奏丰富多彩,情调清晰、明朗。

至此,《雨巷》的情调、语气、节奏便在内外统一、情声并茂中浑然融为一体了。

参考文献:

[1]李渔著,李德原译注. 李笠翁曲话译注【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8.

[2]尹在勤.诗人心理构架【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 36.

[3]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4]卞之琳.雕虫纪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

第2篇:雨巷原文范文

清澈的流水穿梭在粉墙黛瓦的江南小镇之间,在一座座青石板桥下流淌。两岸的庭院都紧闭着深红色的大门,门外是几棵孤独的草木,庭院的每个角落在都长着青苔,墙上有着一道道裂痕,那是岁月划下的痕迹。路边是一口青石砖围成的井。

只有老巷里才留有苏州古色古香的气息。

在遥远的老巷那一头,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一位老伯伯的身影逐渐清晰。一根长长的扁担压在他那肩头,两头的水桶有节奏地晃来晃去,不时从里面晃出点水来。河面上漂来一只白篷船。岸边店铺上都打开了大门,迎接新的一天。这时路边那口井边多了许多笃笃定定的老妇人,有的正打着水,有的在洗菜,有的在洗着衣服,街旁还有几位老人操着方言开心地交谈。

只有老巷里才留有苏州安详的气息。

苏州最充沛的便是雨水了,雨轻轻地滴在房顶的瓦片上,发出悦耳的“滴嗒”声。下雨时的天空带着几分灰暗,几分阴沉,雨中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时的树叶像一只只绿巴掌,拼命地鼓掌,向来自天地之间的这份洗礼致谢。这时候的水面上再也看不见几只船了,只留下顽皮的涟漪在水面上荡出一个个酒窝。岸边开出的一朵朵野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变得格外鲜艳。冷清的老巷里难得走过几个撑伞的路人。

只有老巷才留有苏州宁静的气息。

雨后初晴,一阵阵微风拂在脸上,风里有些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花儿丝丝令人陶醉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时的小草上还带着偶尔的一两滴雨水,摇摇坠坠,熠熠生辉。这时的老巷又回复到以前热热闹闹的样子,巷里人来人往,井边依旧是那些老妇人,依旧在打水,洗菜……

这才是拥有苏州气息的老巷。

第3篇:雨巷原文范文

戴望舒由于写出了《雨巷》而被称作“雨巷诗人”。这首诗的创作受到法国象征派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是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抒情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写实。因此,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要从其主题以及象征意义入手。本诗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雨巷”中相逢又离别的寂寥哀怨,以及惆怅不已的朦胧情绪。众所周知,抒情诗主要是借助意象来体现具体的形象,而《雨巷》将感性、理性以及客观具体的形象结合到了一起,从而刻画了极具内涵的生活画面和景物。

一、雨和巷渲染意象氛围

读过《雨巷》后,我们往往都会被诗中那种朦胧的飘忽不定的惆怅哀怨的情感感动。那么什么让读者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呢?这恰恰是因为诗人在诗中独具匠心地创设的独特意象。这首诗的开篇就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江南的雨总是绵柔的,在这阴沉的天色中,自然而然让人产生伤感的情绪。而作为最熟悉的雨巷,作者从小到大走的都是这条幽深、静寂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绵柔的细雨再加上蒙蒙的雨雾,更让人觉得哀怨惆怅。绵柔的细雨为这首诗着了艺术底色。艺术底色就是一种情感符号,诗歌更是一种凝聚了情感精华的符号。通过情感的注入让诗歌更具有生命的活力,《雨巷》恰恰就利用了这一点。如,诗中描述的小巷中的那一系列遥不可及的梦幻式邂逅,就是一场被渲染了古典基调的哀怨爱情。从文学角度讲,《雨巷》的写作风格摆脱了格律诗的拘泥和自由诗的直白,而是让诗歌有了唯美的外形以及朗朗上口的乐感。对于读者来说,《雨巷》流传至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字字珠玑呈现出的朦胧而不枯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浮的诗中意象。

二、具有生活情趣的油纸伞

油纸伞是上世纪人们最常用的雨具,无论其造型还是颜色质地都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文化特色。在油纸伞的描写中戴望舒并没有动用过多的笔墨,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复古、神秘等特点,再加上天空飘下的寂寥绵柔的细雨,更为本诗添加了凄凉冷漠的氛围,也让雨打油纸伞的过程中彰显了朦胧的意境美。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幽暗深远,没有阳光,又有着没有尽头的寂寞。主人公走在这条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巷子里是孤独彷徨而无助的,但是却怀揣着理想和希望,那就是希望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成了理想与美的寄托和化身。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看不难发现,在作者二十一岁时,反动派残酷地迫害革命青年,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社会。革命青年们坠入了无底的恐怖深渊,他们在痛苦中苦苦挣扎,希望找到革命的前途。戴望舒就是想通过这首诗来反映自己的心境,来再现革命青年灵魂深处的声音。这也是一种无助的情愫和失落的表白。从上述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诗中的主人公在理想破灭后,内心非常痛苦。但是如果仔细地品读此诗,也会发现诗中的主人公并没有要永远彷徨在朦胧、没有方向的小巷中,而是开始憎恨这个没有阳光的雨巷。因此,他渴望出现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三、具有文化底蕴的丁香

纵观《雨巷》,最让人感到迷蒙的就是丁香这两个字。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一直都是象征着具有高贵魅力和高洁愁怨的意象。南唐李璟的诗词中就有描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往往在梅雨时节,诗人们会见丁香而伤春,可以说丁香就是愁的结晶体。因为其花呈紫色或白色,雨中的丁香花更是让愁的结晶体增添了凄美。但丁香花虽美却易凋,所以,丁香花象征的姑娘也是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在本首诗中,诗人将丁香这一意象彰显得淋漓尽致,摄人魂魄。

美丽的事物往往与美丽姑娘等同起来。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正是作者一直追逐的理想。这份理想与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样,有着芬芳的颜色,在哀怨飘渺中的遥不可及。从诗中不难看出,当理想逐渐走近的时候却出现了叹息一样的目光,随后又像梦一样消散,这也正暗示着理想的虚幻与飘渺似近似远让人充满了迷茫。诗中的主人公,独自一人,心事重重地走在雨巷中,既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又是一个追求理想的革命青年。如果对比一下现代诗人冯至所写的《警者的暗示》,就可以更好地体会《 雨巷》中,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在黑暗与绝望的因素下,在幽暗的雨巷中想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希望这位姑娘带着主人公走出绵柔茫茫的雨巷,走出黑暗找到光明。这种暗示性的象征手法,不仅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感觉,还让人对抒情意象和主题的把握也是多元化的。整首诗所感受的就是哀怨中的旋律和迷茫无助中的痛苦,以及一个对光明和理想充满了追求与渴望的执着的革命青年的心境。

在诗人的反复渴求下,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了,美丽的像丁香花一样淡雅。这也正符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追求这种难以捕捉的理想。在诗中,诗人用了“哀怨、彷徨、惆帐”等一系列的词汇来形容丁香姑娘的神情,又用了默默的走进、叹息一样的目光进一步的渲染这种理想。结尾丁香一样的姑娘,最后消失了,这恰恰显现的是革命青年们的革命理想在遭受了灭顶之灾后的失落。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诗人默默的送这丁香姑娘远去时候的眷恋与依依不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诗的最后一句,此处与开篇遥相呼应,不仅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而且还传达出另一层深意:即使在心中充满了感伤,即使丁香姑娘已经远去,但是作为一名革命青年,诗人依旧在不懈地追寻着,这也正是体现革命青年的执着。

第4篇:雨巷原文范文

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描写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写好场面要注意四点: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与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写,这偏重于动态描写;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写场面要有顺序。

读一读

梦中的天地

陆文夫

在各种小巷中比较起来,我还是欢喜这一种小巷,它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形式上也是把各种小巷的特点都汇集在一起。夏日的清晨,你走进这种小巷,小巷里升腾着烟雾,巷子头上的水井边有几个妇女在那里汲水,慢条斯理地拉着吊桶绳,似乎还带着夜来的睡意,还穿着肥大的、直条纹的睡衣。其实整个的巷子早就苏醒了。退休的老头已经进了园林里的茶座,或者是什么茶馆店,在那里打拳、喝茶、聊天。也有的老头足不出户,在庭院里侍弄盆景,或者是呆呆地坐在藤椅上,把一杯杯的浓茶灌下去。家庭主妇已经收拾了好大一气,提篮走进那个喧嚷嘈杂的小菜场里。她们熙熙攘攘地进入小巷,一路上议论着菜肴的有无、好丑和贵贱。直等到垃圾车的铃声响过,垃圾车渐渐地远去,上菜场的人才纷纷回来,结束清晨买菜这一场战斗。

买菜的队伍消散了,隔不多久,巷子里的活动就进入了高潮。上班的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拥出来的,有的出巷往东走,有的入巷往西去,背书包的蹦蹦跳跳,抱孩子的叫孩子和婆婆说声再见,只看见那自行车银光闪闪,只听见那铃儿哨儿响成一片。小巷子成了自行车的竞技场、展览会,技术不佳的女同志只好把车子推出巷口再骑。不过这种高潮像一阵海浪,半个小时后便会平息。

上班、上学的都走了,那些喝茶、打拳的便陆陆续续地回来。这些人走进巷子里来时,大多不慌不忙,神色泰然,眼帘半垂,好像是这条巷子里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他们感到新奇。

夏天是个敞开的季节。入夜以后,小巷的上空星光低垂,风从巷子口上灌进来,扫过家家户户的门口。这风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把深藏在小庭深院中的生活都吸到了外面。巷子的两边摆着许多小凳和藤椅,人们坐着、躺着来接受那凉风的恩惠。特别是那房子缩进去的地方,那里有几十个平方的砖头地,是一个纳凉、休息小憩的场所。砖头地上洒上了凉水,附近的几家便来聚会。连那些终年卧床不起的老人也被儿孙搀到藤椅子上,接受邻居的问候。于是,这巷子里的春花秋月、油盐柴米、婚丧嫁娶统统成了人们的话题,生活底层的秘密情报可以在这里猎取。只是青年人的流动性比较大,一会儿来了个小友,几个人便结伴而去;一会儿来了个穿连衫裙的,远远地站在电灯柱下招手,藤椅子咯喳一响,小伙子便被吸引而去。他们不愿意对生活作太多的回顾,而是喜欢向未来作更多的索取;索取得最多的人却又不在外面,他们面对着课本、提纲、图纸,在房间里挥汗不止,在蚊烟的缭绕中奋斗。

面对着大路你想驰骋,面对着高山你想攀登,面对着大海你想远航。面对着这些深邃的小巷呢?你慢慢地向前走啊,沿着高高的围墙往前走,踏着细碎的石子往前走,扶着牌坊的石柱往前走,去寻找艺术的世界,去踏勘生活的矿藏,去倾听历史的回响……

(选自《小巷人物志》,有删节)

写作借鉴

文章展现了江南水乡独有的生活图景,跨越时空,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本文中场面描写的突出特点是:营造气氛,动静结合。作者在描写小巷场景时,先用一句“小巷里升腾着烟雾”渲染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引读者入境。接着顺势描写巷子头上的水井边睡意未消的妇女汲水拉吊桶绳的情形,突出了小巷生活的静谧闲适。然后以一句“其实整个的巷子早就苏醒了”引出退休老头和家庭主妇饶有生趣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小巷生活的动态的丰富多彩。

写一写

暴雨中的坚守

任萧

仲秋的傍晚,游龙般呼啸的狂风携带着沙砾、纸屑、枯树枝在校园中肆虐。风中的垂柳梢如神人挥动的长鞭,在空中发出脆响。东南方的天空,银龙似的闪电把浓重的云团炸裂,现出一条深深的、长长的罅隙。震耳欲聋的轰响,摄人心魄。瓢泼大雨和着蛋大的冰雹似天河决堤,从天空倾泻而下。风、雨、雷、电、雹交加,平阴二中在承受中静默。

平阴二中建校已有二十多年,校园在低洼的沼泽地上建起。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北面、西面崛起的时代翰城、玫瑰苑社区楼房鳞次栉比。门前的文化街,东面的玫瑰路,几经变迁,路基高了又高,使本来处在低洼地带的二中地势更低。东面唯一的排水口,小雨还可,逢大雨就无能为力了。

二中告急!

雨一直在下,并没有减弱的势头,校园中的水位在急剧猛涨,原有的排洪渠道出了问题。值夜班的保安丛伯伯及时赶到,看到险情后,二话没说,穿着雨衣,拿起手电、铁钩,和科长一起蹚着没膝的冰冷的水,深一脚浅一脚习惯性地走到大门两侧的排水篦前,弯腰捋袖,吃力地摸起了堵在上面的草石塑料袋,后又蹒跚奔波于校园中一个个水篦前。排水道疏通了,校园中水位明显下降。

课间时分,雨还在下,水位还是挺高。上晚自习的学生需要到西边的教学楼、后面的宿舍楼上厕所。政教处孔主任伫立在楼前,雨中指挥着:“按顺序,不要拥挤,挽起裤子,脱下鞋子,注意安全……”同学们一个个镇定从容,有序转移。

教室里每个窗口都透出雪亮的节能灯光,照着雨中积水的校园。“I can say ……”“山那边,是一个理想的境界……”那是学生在夜读。“团——结,就是力——量……”那是学校合唱团在备战济南校园歌曲合唱比赛。风声,雨声,读书声,歌唱声,声声入耳;领导,老师,保安,学生,人人坚守岗位。身在二中,学生是恬静、舒适的;老师是快乐、幸福的。

风儿静,鸟儿鸣,树叶遮窗棂。雨过天晴,月光倾泻于校园中。让夜色中的平阴二中看起来和谐,温馨。

创作点读

第5篇:雨巷原文范文

《雨巷》一诗作于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诗人此时年仅二十二岁。在此前的两年里,戴望舒曾先后在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及法科求学,课余曾译过法国前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波特莱尔的诗。他在创作《雨巷》时,主要受了魏尔伦注重音乐性的诗论的影响。魏尔伦曾主张“万般事物中,音乐位居第一”。此外,在戴望舒开始诗歌创作之时,自由诗派的诗歌由于艺术锤炼不够,在诗坛上的影响逐渐减少,格律诗派日渐鼎盛。诗人以其对自由派诗歌缺陷的洞悉和对诗艺的锐意追求,很自然地接受了格律派的某些影响。杜衡在《望舒草・序》中就指出戴望舒作诗“追求着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地可‘吟’的东西,押韵是当然的,甚至还讲究平仄声”。这首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雨巷》代表着他对新诗音乐美的追求达到了高峰,可见其早期在诗的形式上追求古典诗词般的格律、平仄、音韵等音乐性的东西是他当时诗歌创作的明显倾向。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中的节奏极富音乐性,韵脚的整齐划一,平仄的安排有致,重复的词语,一唱三叹的结构,使得诗情如流水,缓缓而行,却迂回曲折,情深哀婉又回环往复,更兼有古典诗歌的意象,借鉴了李商隐《代赠》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李《摊破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名句,成功营造出寂寥悠长的雨巷、梦一般飘过的丁香般忧愁的姑娘等意象,把全诗笼罩在丁香一般清丽却又有雨中淡淡的愁怨的意境之中,可谓优美到了极致。从《雨巷》一诗可以窥见到那时的戴望舒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的是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法国前期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完美融合,在形式上更加追求诗歌的音乐性。

诚然,《雨巷》中韵脚之整齐讲究、音节之回环往复,意象之优美朦胧,是天衣无缝,但这种完美是否刻意而为,这种优美是否失之自然。他对古典诗词的韵律、情境的借鉴可以说无懈可击,但未走出自己的步伐。实际上,戴望舒对他的成名作并非十分欣赏。杜衡在《望舒草・序》中写到:“就是望舒自己,对《雨巷》也没有像对比较迟一点的作品那样地珍惜,望舒自己不喜欢《雨巷》的原因比较很简单,就是他在写成《雨巷》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地反叛了。”在《雨巷》之后他另辟蹊径,大胆地背判古典诗歌的音乐性,终于在诗观上有一次重大转变,开始走出了寻找表达“诗情”的更好的路,并力争“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我底记忆》便是在这条新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我底记忆》一诗也是创作于一九二七年,比《雨巷》稍晚。但它标志着戴望舒诗歌艺术的定型,是从“雨巷”走向了另一片天地。这首诗写的是记忆:“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存在在破旧的粉盒上,/它存在在颓垣的木莓上,/它存在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别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它是琐碎的永远不肯休止的,/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从内容上看,他用意象来暗示,以简洁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境界朦胧。诗中充满了矛盾复杂的情感,语言虽客观冷静,但却饱含深情。写出了诗人沉浸在这种回忆之中,剪不断、理还乱,早已厌倦却又无法忘记、但又不能释怀的愁绪难平的心境。本诗感情真挚,是诗人的心灵感悟,相较《雨巷》更加自然、不加矫饰地表露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少了《雨巷》中匠心之作,而多了一份真诚的体验。从艺术上来看,《我底记忆》是戴望舒早期诗观转变的标志,从这里开始,他就将韵律作为“旧锦囊”彻底地抛弃掉了,而决心培育出新的芳草地。艾青也说:“戴望舒起初写的诗是用韵的,到写《我底记忆》时,改用口语,也不押韵。这是他给新诗带来的新的突破,这是他在新诗发展上立下的功劳。”

戴望舒早期诗观最集中地体现在其最具代表性的诗论文章《望舒诗论》(后收入《望舒草》时改名为《诗论零札》)之中。该文于1932年11月发表在《现代》杂志上,虽在时间上比《我底记忆》要晚,但它体现了戴望舒在编诗集《望舒草》时的主导诗观。诗人在《望舒草》中舍《雨巷》留《我底记忆》,正说明了《我底记忆》一诗是能体现其诗观的较早的代表作,也说明了从《雨巷》到《我底记忆》,诗人的诗观发生了重要转变。我们将《望舒诗论》放在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来考察可以看到,它是针对闻一多一九二六年五月发表在《晨报》副刊《诗镌》上的《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倡的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而写下的。可以说《望舒诗论》是对闻一多“三美”说及格律派诗论的反驳。

《望舒诗论》第一条“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表明他不同意诗歌一定要讲求“音乐美”。《望舒诗论》第二条“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第三条“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表明他反对诗歌一定要讲求“绘画美”。《望舒诗论》第七条“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第九条“所谓形式,决非表面上的字的排列,也决非新的字眼的堆积”,表明他反对诗歌一定要讲求“建筑美”。这是他从实践创作中体察到闻一多的“三美”说所存在的弊端而有针对性的反驳。后来他进一步的论述“自由诗是不乞援于一般意义的音乐的纯诗”,“诗情是千变万化的,不是仅仅几套形式和韵律的制服所能衣敝”,“每一首诗应该有它自己固有的‘完整’,既不能移植它自己固有的形式、固有的韵律。”从以上的论述来看,戴望舒已完全划清了与格律派的界限,对“自由诗论”或中国新诗的“自由化”有了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

戴望舒反对诗歌一定要讲求“三美”原则,并不是反对诗歌要有韵律,他认为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固有形式、固有韵律”,如果像古典诗词那样用固定的体式,所有人写诗时都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填进去,是不可能作出好诗的。所以他提出了自由诗诗体的最高境界: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望舒诗论》第七条中说:“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选择合脚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他认识到“诗情是千变万化的”,那么诗歌的体式绝不可能是固定的,不能用“仅仅几套的形式和韵律”去“衣敝”那丰富而变化着的诗情、诗意。再看《我底记忆》一诗,全用口语,句子长短不一,每节行数有多有少,呈现出口语的本色美,少了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出了对诗的散文美的追求。可见诗人走出了《雨巷》的整齐的韵律和形式,走向了能充分表达“诗情”的自由天地。

《我底记忆》虽不能说已经臻于戴望舒的诗歌最高境地,但在其诗歌创造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是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所一直坚持的。从写作《我底记忆》一诗起,诗人逐步摆脱了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风及当时格律诗派的影响,重新审视了诗的音乐性,跳出了整齐的韵律和形式的樊篱,开始了对“诗情”的追寻与探索,在新诗的自由化之路上昂首前行,最终成为现代诗坛中一位现代派的主将。

参考文献:

1、梁仁主编戴望舒诗全编[C]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9。

2、潘颂德 中国现代诗论40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3、龙泉明 中国新诗流变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4、龙泉明、邹建军 现代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第6篇:雨巷原文范文

雨越下越大,人群也散了,曾经纷纷扰扰的马路上只剩下雨的足迹,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淹没在雨声里。处在这样一个“无声”的世界,多少总会感到寂寞的,但更多的是欢愉!雨,它用不同的形象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它是温柔的,为大地带来春的气息;它又是令人震撼的,磅礴大雨总会带着声声巨响,撞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心深处最敏感的弦活跃起来,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就让我融入雨的世界吧!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听到雨弹奏的优美旋律,可以看到雨美妙的舞姿,它是为我而奏,为我而舞的,是专属于我的美;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抛开所有的忧愁,暂时将所有的“应该”。“必须”都抛诸脑后……

望着眼前的雨帘,我的思绪早已飞得好远,好远……

它飞到了悠深寂静的古巷,在这无人居住的古巷里,有的只是历史长河留下的足迹。灰黑色的砖墙无力地承载着乌黑泛黄的瓦片,锈迹斑斑的铁门环疲惫地靠在落了漆的大门上……一切都显得那么苍老,只有墙根那几颗新生的小草,为古巷带来生机。小草是雨的使者,向古巷传达着雨的心意。雨向古巷许下诺言,永远不会将它遗弃,它要在这里奏起那最优美的旋律——生命的旋律!

它飞入了历史悠久的寺院,寺院里的钟声与雨声交集,似乎使一切沉寂。这种动人心弦的旋律,不管是多么技艺高超的艺术家,都无法用乐器的音律代替。它洗涤着人的心灵,不管你有着几多忧愁,它都能使你的心回复平静。它有着一种神奇,能将人带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回归生命最初的无忧无虑……

它飞往了茂密幽静的竹林,翠竹,是那么的美丽,难怪文学作品中总出现它的身影,或歌或颂,总会为它惊叹不已。雨儿似乎也深爱着这一片翠竹,它围绕着竹林,欢快地飞舞着……

……

淅沥,淅沥……

雨越下越大,伴随着的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看着眼前的雨帘,我不禁感叹:雨啊雨,你为何总保持着那一份神秘,似乎近在眼前,又远在千里?究竟有谁能将你诠释。知悉?就让我融入雨的世界吧!我要张开我的双臂,接受雨的洗礼!

第7篇:雨巷原文范文

小巷墨绿的湿板承载着多少记忆,残月勾起了我们以往多少欢乐,曾经的回不去,爱如残月般破碎,游离在无人的巷间!

----题记

夜,独自徘徊的小巷深处,月,并无完美,顺着云的折射折射出一条条看似温暖却如此冷清的光影,地上的影子时而大时而小。雨后的小巷看上去更加悲伤。

黑幕挤走了白天的光明,我站在原地,背影也一动不动,风吹过,发丝轻轻波动,他动了跟我一样。只是在学我,但是学不到我的悲伤与落寞。他似乎明白了我的寂寞,我蹲了下来,他也蹲了下来,似乎在安慰我。空荡荡的小巷传来娇滴滴的哭声,我哭了。

月如此悲伤,蔷薇怕满栅栏,是多么的纯净。凉风伴着清脆的水滴游离了整个巷间,墙上变换诡异多样的灰影,月还是那么的调皮,在整条巷间飘动着。( 散文网: )

走向小巷的最深处,心就像雨季一样充满惆怅。无人的夜晚除了寂寞什么都没有,每一株植物随风轻轻的摆动着,仿佛体会到了我如此的心情。

昨日的泪光,无声的啜泣着,岁月变迁留过的那些年,故事如此倾慕,盛开出时光的璀璨,迷漫了整个巷间的角落。逝去的身影,留下的欢颜,几经流转,几多重逢,那是我的岁月,经历在颠覆的尘世,只是换了曾经的样子。

第8篇:雨巷原文范文

【摘 要】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每年的高考中也占有一定份量,所以教好现代诗歌,也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体会,从认知、感知和氛围营造等方面浅谈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也随之深入到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何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是新课改探索过程中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朵奇葩。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感受到这朵奇葩的魅力呢?在教《雨巷》这一课时,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感知

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笔者对《雨巷》这一课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首先,教师播放音频范读。在简短的导入语之后,笔者让学生静下心来听音频朗读,且要求他们在听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在教学之初,音频朗读的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制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戴望舒创造的“雨巷”世界中。

其次,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读。由于诗歌与音乐有着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因而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让学生感受诗歌音乐美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诗歌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于是,笔者花了一定的心思选择了一首能够吻合《雨巷》深沉而伤感的情感基调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让一名自愿为大家示范诵读的学生伴随着那优美舒缓的旋律,有感情地再次诵读起这首《雨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音乐一响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倾听那名同学的诵读。从后来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歌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的问题的效果上看,配乐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师生合读,即老师朗读《雨巷》的第一节,女同学一起朗读第二到第四节,男同学读完剩下的三节。这次诵读同样是伴随背景音乐进行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首诗歌艺术美的感受中,进一步加深对《雨巷》的理解,便于进行下一环节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活动。

从音频范读到学生配乐朗读,再到师生合读,对《雨巷》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不会使学生对反复诵读这种形式产生厌烦,反而促使他们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之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增强对《雨巷》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的兴趣,这些无疑对下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对教师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使教师从过去一直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速度飞快,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了,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按照新课程的这一要求,结合诗歌具有“诗无达诂”的特点,在《雨巷》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探讨《雨巷》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象、意境这两个教学步骤中。例如对“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笔者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姑娘”意象的解读,不只停留在它是“诗人理想的化身”或者“诗人个人写照”的层面上,而是还能发掘出它是“诗人的同伴、知己”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解。这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对学生而言,课堂交流是他们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对教师而言,课堂交流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上课不是教师的单向付出,而是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通过《雨巷》一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共鸣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对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生发出浓厚的兴趣,语文成为师生每天共同期待的一个“交流平台”。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体现这一内容,让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人,变沉默的课堂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让教育者们共同努力吧。

总之,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学生可以直接地感知到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实际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目较少,学生便忽视了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当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怡琳.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

[2]李学森.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失位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1期

[3]周正梅.高中新诗板块教学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1期

[4]杨东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年02期

第9篇:雨巷原文范文

小巷掌故

南北走向长约800米的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现在的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堪称“东边一个王爷,西边一个大臣;南边一个总理,北边一个军阀。”这些名人的故事早已只剩下传说,但人们游走其中,还是会根据指引辨别两旁的住家别院,担心一不留神就错过了的行辕、荣禄的宅邸、文煜的可园……如今,靳云鹏的金粉之家已变成中央戏剧学院,住满了文艺人;炒豆胡同僧格林沁的祠堂摇身一变,成了宾馆;雨儿胡同画坛巨匠齐白石老先生当年的居所,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保护得十分完好,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

迷你纽约

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和各种特色店铺的进驻,南锣鼓巷从历史古巷变成了商业文化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不得不去的25个去处之一。

漫步在南锣鼓巷的胡同里,好似穿越到了一个具备国际范儿的老北平。你可能前一刻还在尼泊尔的异域乐声中吃着羊肉串和披萨,下一刻就捧着一碗宫廷奶酪逛荡着走进欧式酒吧。一路走过130余家商铺,饮酒、读书、上网、品茶,还有各种民族风情小店,经营项目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一道十足的文化风景线。店与店之间从起名、设计到经营内容、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并将特色彰显到了极致。

“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带上一份地图骑着车子满街逛,就是想认识一下北京。” “醉红楼”是一家经营台湾小吃的馆子,老板是台湾人,“胡同是人和人之间最近的地方,一推开门,你就能闻到隔壁张奶奶煎蛋的味道。”因为这个原因,他在胡同里开了一家专营台湾小吃的餐馆。

程记果汁店的老板程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自小生活在南锣鼓巷,有着北京人特有的热情。他推出的鲜榨果汁很受欢迎,“住在附近的几乎都是外国人,最喜欢这种自然的东西。”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宇奶酪,因美味健康的宫廷奶酪而名声大噪,每天一开门就会有人排队。

政要来访

2月25日,国家主席到访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的29号、30号大杂院,两天后,荣誉主席连战也偕夫人走进这条浓缩着古朴文化色彩的长巷。

近年来,南锣鼓巷里成了各国首脑竞相造访的目的地之一。美国副总统拜登、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等国际知名人士也曾走进这条“文艺”气息浓厚的街道。“这里渐成为北京很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新旧文化的融合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南锣鼓巷辖区街道的工作人员说。

不是所有领导都喜欢那些商业化的店铺。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访时,主要参观了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并没有进入任何一家店铺,参观结束后便匆匆离开。

据网友反映,到访后的第二天,雨儿胡同居民的生活已完全恢复正常,偶尔有几个老太太相遇,闲话着家常。而29、30号院旁边不远处的一家布置现代的咖啡馆里,年轻顾客们仍像往常一样交流着自己在各国游览的见闻,或是谈论某种饮料的口味和做法。政治人物的来访,在这个文艺青年集散地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迹。

不变如初

“在英文里,‘neighborhood’是‘街坊、邻居’的意思,一个‘neighborhood’一片地,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凝聚。我刚搬到中国的时候,总觉得这里的城市生活有种疏离感,一直没有找到‘neighborhood’的感觉。”来自美国费城的康博文说,“但我在南锣鼓巷却能找到想要的感觉,虽然这里不过是一片不起眼的平房,但感觉很舒服,这里的居民、老板、顾客彼此熟悉,经常一起吃饭聊天,万一客人忘了带钱包还可以赊账。”康博文很快就爱上了这里,并计划长期居住在此。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