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精选(九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第1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不仅给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诸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有利也有弊。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这一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以深入剖析,总结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诸多变化,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极其重要和必要。这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分析研究。

一、关于网络的研究

1.关于网络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很多,广大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元视角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如孔繁玲、杨临颖等著的《网络世界与当代社会》首先由信息网络化概述人手,介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历程等基本内容,接下来从网络与政府管理、商务管理、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全亟论述;罗军强著的《网络社会问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到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语言、网络传播、网络游戏、网络依赖、网络犯罪等诸多领域。杨雄主编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分析了国外网络社会研究情况,并从网络时代的社会公共管理、网络文化、新媒体发展与管理、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对策。孙翔云、陈英、江奇艳的《网络大众论》、童星等著的《网络与社会交往》、南帆主编的《网络与社会文化》、陶然等著的《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等都围绕网络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

2.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雷跃捷、辛欣主编的《网络传播概论》围绕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主体、网络新闻传播、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理论性和实用性研究;张佰明、李志宏、蔡越越编著的《网络传播实务》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特点等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就如何构建网络传播界面、网络传播的几种形态加以研究,并就网络新闻传播、网络传播的典型产品形式、网络广告传播、网络营销传播展开具体论述;雷健著的《网络传播》、严励主编的《网络传播学概论》等从理论、实务等方面对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

3.杨礼富著的《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赵兴宏的《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介绍了网络社会的形成、伦理问题表征,分析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成因,探讨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实质,从网络社会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技术驾驭、和谐网络社会的伦理体系架构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构和谐网络社会;《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与网络时代伦理、传统伦理、应用伦理、理论伦理、网络法律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探讨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并选取了一些网络案例来进行道德评析。

二、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向武著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的内涵、特征等,接下来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等加以分析思考。黄少华著的《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一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对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诸多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如网络信息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沉溺行为等,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王彩凤的《网络文化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就网络文化的信息丰富性、多样性,网络文化的信息化特征,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网络的互,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

2.侧重于网络对青少年某个方面的影响开展研究。丁长银的《论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以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导致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错位等为切入点,并提出如何实施对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教育。董军的《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了网络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因上网的直接花销而导致犯罪等四个方面,并对诱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骆剑琴的《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婚恋观教育的对策。姚进风的《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指出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包括有助于青少年获取资讯、拓展视野、增进交往等,也总结了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负面作用,就提高青少年闲暇生活质量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郭瑞芳著的《网络青年心理分析》就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青年人格成长的文化渊源、网络文化基本认识等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角色选择等方面着手剖析网络青年心理,并对咨询方法进行细致阐述。杨秀莲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程燕、余林的《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论析》等都是从对心理的影响展开的论述。

3.网络成瘾的问题不容忽视。顾海根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首先对网络成瘾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成因,提出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吴增强、张建国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原因、诊断等加以梳理,并从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徐娟、于红军、张德兰等著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从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网络成瘾的具体疗法,如音乐治疗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通过分析提出具体疗法,而且都涉及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问题,论述全面、科学。陈漪涵的《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成因及其预防》、李黎的《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调查》等对网络成瘾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4.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王喆、何春歧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谈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并进行对策研究。张茂聪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介绍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社交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性、青少年的特性、外部因素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成因。单红渡、朱维全的《论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围绕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形象和消极影响进行具体探讨。杨金焱、费世淼的《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挑战》从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人格修养的冲击等四个方面论述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并分析了机遇、现状等。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前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体现出全面性。

三、关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1.部分成果通过对现象、成因等方面分析,进行策略研究。如王贤卿著的《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深入阐述了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与架构、网络道德的内涵与特点等,并以网络游戏、大学校园BBs为例,展开对大学生典型网络行为的道德考察,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和成因,通过分析,从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就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探索;王荣发等著的《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症状、危害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网络德育工程、实施网上德育、心灵在线交流、走进课程网站;万美容、叶雷的《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机制及其建构》指出要建构自教与他教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网上网下相配合的教育机制以及社区、学校、家庭相协调的教育机制;牛蒙刚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及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柳世娜的《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王长平的《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章毛平的《试论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等也主要侧重于策略研究。

2.部分成果根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同,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以学校为阵地,潘敏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总结了BBS、网上即时通讯、博客技术等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探讨。张小琏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主要从占领高校网络阵地,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等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方法。汪欢的《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网络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论述。王煊、赵维的《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劲松、刘艺博的《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对策》,吕霞、孙昊的《网络阵地建设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李德敏的《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等均从利用网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

第2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 o 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 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第3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深入,犯罪等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预防和减少犯罪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为家庭、学校和社区提供了实践方面的经验,也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容。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地方,社区环境与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依托社区,积极开展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研究概述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青少年犯罪和预防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集中在犯罪的特点、原因、惩罚和教育、预防等方面。研究人员多从刑罚、教育、立法、社区的角度提出预防的对策。国外学者安吉拉・斯来文提出了英国社区预防的新举措:全面介入模式、恢复性司法模式、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帮助的休闲活动以减少被社会排斥。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许多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犯罪的预防理论、亚文化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等。其中,艾伦・科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一书中提出了社区控制理论。他认为,司法体系只能控制犯罪的一部分,而不能控制全部犯罪。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犯罪的预防需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社区的参与。从改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功能的角度,预防犯罪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学者大多侧重从社区的某一角度进行分析。从社区功能的角度,正是由于社区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沟通功能,才使其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系统工程中来并起到重要作用。有的学者从社区教育、社区亚文化的角度,提出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措施。针对城市新型社区的特点存在着家庭监护和社会管理不到位、学校教育有限以及邻里照应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家庭、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新型社区的青少年犯罪。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模式提供了借鉴。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要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了解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犯罪行为产生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中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环境因素和个人经历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违法犯罪的危机。然而,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遇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四世同堂、三代同住逐渐被小型化家庭所取代。由于人口的流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大国空村和留守儿童的情况。据全国妇联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5800万人。在城市由于离婚、分居等原因导致大量大的破碎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出现。这些家庭的父母经济压力大,用于家庭教育的精力减弱,甚至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放任、冷漠。还有的家长本身的行为不检点、家庭关系紧张。在这些家庭中,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母的关爱而离家出走误入歧途;有的孩子因物质生活难以保障,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有的孩子因无法忍受继父继母的歧视,离家后流落社会,被犯罪分子利用。总之,家庭教育能力的缺乏、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不良行为方式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和反常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是其心理受到损伤、人格发生偏移的重要原因。

2、学校环境:学校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担负着培养其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但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内容上,缺乏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在管理上,采取学习好的集中管理,“差班”放任管理,使“差生”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的教师职业道德极差,对学生疏于教育,讽刺挖苦、谩骂、体罚。致使这些学生自卑、怨恨、厌学,甚至逃学旷课。一些“差生”由于学校的歧视,家长的埋怨,过早地流入社会,成为无人关心弃儿。在查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被开除学籍,退学或辍学的所谓‘流失生’与流浪儿童迅速增加。据调查,全国每年小学毕业升不了初中,初中毕业升不了高中的以及中途退学、辍学、流浪的学生有600多万人,而且失学率不断上升。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对其社会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传播迅速。其中,不良文化、暴力文化、色情书刊和光盘的泛滥以及网络中消极信息的传播,另外,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社会思潮的泛滥;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败奢靡、唯利是图风气的流行,对于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再者,社区不良环境的影响。如果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吵架、酗酒、的环境中,经常出入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会使他们耳濡目染,甚至会诱发其违法犯罪。

(二)个体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些青少年离开学校后,由于年龄、能力等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成为闲散人员。他们失去了社会控制,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活动偏离正轨。经常出入歌舞厅、酒吧、网吧;吸烟、酗酒、。二是当人际关系出现矛盾时,使用暴力。暴力经历反映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对青少年而言有过主动打人、帮朋友打架、打群架的经历对后来实施犯罪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迈向犯罪的台阶。

三、社区预防的必要性

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下面略加说明:

1、以“社会控制”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理论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社会控制理论不问人们为什么会犯罪,而是问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为什么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人们之所以不违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人们就会违规犯法。人们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而又不会受到惩罚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犯法。社会控制理论还认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的家庭关系的弱化,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子女对其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能力。

社区控制可以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强化管理,着力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力量为主体,与家庭、学校、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相结合的社区控制系统,形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联动机制,实现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社区预防能够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合起来有效弥补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堵住青少年因失控而犯罪的隐形缺口,达到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目的。

2、以“犯罪亚文化理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管理功能

犯罪亚文化是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极端行为。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推动与促进作用。犯罪亚文化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从而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规模的发展起着加剧与扩展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犯罪亚文化的渗透性上,在犯罪亚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犯罪规模必然进一步蔓延与扩展。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犯罪起着群体化作用。

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区组织通过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彻底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毒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区组织通过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向青少年传播先进文化,宣传法律知识,使社区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3、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的。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中语言文字、图像等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得到外部的强化而得以保持。青少年攻击型行为主要是从三个地方学来的:一是从家庭成员那里学来的;二是从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来的;三是从媒体那里学来的。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2001年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面、全程”的特征。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社区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问题青少年的特殊教育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社区教育以其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迎合了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政治、道德和法律素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教育支持。

4、为社区青少年帮困扶助,可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为社区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等内容。在社区建立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的支持系统。服务内容包括:社会救助、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等。保障社区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安居乐业并努力开发自身潜能、避免因生存问题引发的犯罪。社区服务在解决“三无人员”(无工作、无住所、无家可归)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可利用自身资源或与有关部门合作解决青少年的“三失”(失学、失业、失管)问题。“三失”人员普遍文化低且多有不良行为,就业安置困难。针对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社区组织,一方面配合社区民警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帮困扶助工作,落实低保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社区服务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四、社区预防的实践

为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各地不断探索社区工作的经验。04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市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和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状况做了广泛的调查,收集了大量个案。从基层政府和社区的关系、社区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和家校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

1、区街主导。区街主导,就是政府主导,是政府动用资金、场地、专业人员等优势,以社区为主体开展预防工作。第一,提供资金支持,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资金援助。第二,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立专职和兼职人员。第三,提供活动场所,为社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2、社区整合。社区通过建立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失足未成年人实施帮教等措施,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关心、教育未成年人,向他们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第一,整合资源,构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基地。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第二,通过社区组织机构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实现社区内、社区与学校以及社区之间的资源了共享。

3、邻里相助。邻里关系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互助型的邻里关系,使未成年人在邻里周围处于被监督之中。第二,提醒防盗、防火,加强邻里安全管理。此外,社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传授家教知识,增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邻里互助氛围。邻里相助、邻里守望,不仅能监督未成年人的不良习惯也使他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4、家校互动。家校互动模式,就是要建立、健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家校互动旨在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开创一个家校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第一,社区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社区的管理和教育功能,能够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因此,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阵地。第二,武汉市的社区预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模式。模式的关键在于,在政府支持下,以社区预防为中心,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以社区教育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多位一体的预防网络。武汉的经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社区为主要预防阵地,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最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社区预防的措施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一方面,从宏观上发挥社会预防的作用:采取行政的、法律、教育、文化的政策和制度控制犯罪。另一方面,针对个体情况的不同发挥心理预防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矫正措施,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援助,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1、成立专门机构,依靠社区力量齐抓共管。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成立街道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工作并负责牵头与公安、检察、教育、文化、司法、劳动等部门共同参与犯罪的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调查,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实际效果。

在社区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小组。由社区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居民组成。负责与家庭、学校沟通,开展法制宣传、帮困扶助等具体工作。

社区自治组织是做好社区预防工作的基本力量。村委会、居委会、社区治安保卫部门、人民调解组织要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优势,运用各种形式,组织群众参与社区预防工作。

2、弘扬社区文化,净化社区环境。 社区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对社区居民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弘扬优良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培育青少年对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品行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街道、社区要与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取缔具有性质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坚决打击、、等犯罪活动,对于引诱青少年的行为要从重打击;建立专项整顿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社区青少年远离”的活动及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针对反动、、暴力等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与新闻出版、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齐抓共管。集中对“三厅一吧一室”的整治,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对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坚决打击。对“黑网吧”“黄赌毒”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彻底清除―切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优化社区文化环境。

3、建立社区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青少年除了上学之外,很多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社区要不断挖掘、整合各类设施资源,建立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可利用驻区学校、驻区单位的活动设施,动员学校和驻区单位本着公益原则,在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开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互助、娱乐、健身和交往的地方。社区要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建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发挥其娱乐、教育功能。社区要加强对青少年娱乐消费的引导和管理,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坚决控制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娱乐场所。

社区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参与健康向上的网上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健康成长。

4、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重点是中小学的差生、闲散人员、有不良行为和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首先,要做好中小学“差生”的转化和辍学学生的复学工作。中小学中的“差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不及时做好转化帮教工作,极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要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对他们进行管护教育。社区组织要与学校、家庭配合共同做好转化、复学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动态,发现问题,及早防范。其次、针对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为闲散青少年提供就学、就业机会。保障他们的生活出路和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为家庭困难或无家庭接管的青少年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对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进行统计建档,记载他们的基本概况、个性特点。联合劳动、教育、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失、辍学和家庭有困难的青少年完成学业。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和心理问题;对有不良行为和劣迹倾向的社区青少年开展“一对一”教育转化。避免因失控引发的犯罪。

推进社区服务,为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实施救助。加强对贫困残疾人和低保人员的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低保对象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认真抓好帮困扶助。妥善解决社区青少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生存和发展上的支持,防止因生活贫困导致的违法犯罪。

5、加强心理咨询和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青少年在成长和遭遇处境中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为青少年提供解决心理烦恼和困惑的途径,培养青少年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品格,提高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针对个体自卑心理、报复心理和其他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心理干预。帮助其摆脱不良思想的困扰、克服情绪障碍,将犯罪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社区工作者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对不健康的心理进行引导和矫正,帮助他们逐渐养成意志坚强、承受挫折、积极进取、诚信待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帮助青少年实现内心转变,提高抵御犯罪的能力。

第4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青少年健康成长因素对策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的获取形式也增加了不少,人们对事情的迥然不同的看法、观点也日趋合理化。这就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升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还未经世事还在成长的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分析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以及提出相关措施是当前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心愿。中共中央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已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提出了特别关切的意见,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相关意见也只是在学校贯彻执行,因此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及其相关对策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因素的访谈调查研究

1.访谈调查研究目的

通过对计划的访谈对象的访问和谈话,根据访谈录音以及视频的综合分析,初步得出当今社会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因素,从而为即将开展的问卷调查做好实际准备,也能够对本论文的终极目标,即根据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来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2.访谈调查研究结果假设

(1)总结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例如行为自主意识以及准确的自我定位能力的缺乏、社交能力亟待提升、自我接纳以及自我妨碍特性的反差组合,等等。

(2)上述因素程度的轻重与青少年的年龄、性别有关。

(3)青少年生活的地域、家庭、学校环境都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相当大的影响

3.实际访谈对象

在江西初高中生范围内,招募访谈对象,最后在江西省内确立了十名访谈对象,男女生各占一半。

4.实际访谈过程

访谈大致是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的。访谈中主要的问题包括:与陌生人交流时会紧张吗?在公众场合是否会感觉不自在?紧张状态下,一般会做什么来缓解;是否有自认为合理的自我评估和定位?当自己遭遇挫折时,是否担心长辈的批评或者别人的冷嘲热讽而不知怎么接受现实?是否应过度害怕失败而寻找理由不敢尝试?觉得现在的自己幸福吗?访谈中对对象的表情动作观察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被访问者的答案真实可信度;交流中间眼睛是否直视对方?脸红与否?身体以及四肢的摆放是否自然?坐姿是否为常态?

访谈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访谈笔录以及相关谈话视频做仔细的研究分析,一方面归纳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亟待改善的问题,也为相关对策的提出准备资料。

5.访谈结果研究

(1)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非健康因素

在人际交往关系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表现出了羞涩紧张的状态,但是总体而言男生比女生要大方,与陌生人沟通交流能力都需要提升,尤其是在与异流时。对未来的定向没有太多自己的设想,没有出现有自己独特思想和结合自身特点谈未来的答案。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失败的勇气不足,因而几乎都存在自我妨碍特性而导致生活和学习积极性不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

(2)个体差别结果分析

男生比女生的表现要好,在城镇生活的学生比农村地区的学生的表现要好,家庭幸福感强的青少年的表现要比自身幸福感不够的青少年健康得多。

三、影响青少年健康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

1.研究目的

在初步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访谈结果调查的分析结果,增加调查对象的数量,以确保所得信息符合当今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相关方面的事实。从而进入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即制定出相关措施。本次问卷调查研究与初步的访谈调查目的稍有不同,根据初步访谈结果分析将重点放在了在校青少年的较严重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上,即自我意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上的调查研究。

2.问卷调查对象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在校生

3.问卷调查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共发放了79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的可供参考问卷有近700份,可供参考率达到了近90%,其中文科生和理科生、男生和女生所占比例比较均衡。如表1即为问卷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4.问卷内容以及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工具

自我意识调查问卷

社交焦虑量表调查问卷

5.问卷调查结果研究

(1)青少年自我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事实证明,青少年的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养成与性别、所学科目(文科或者理科)家庭条件都有一定的联系。如表2即为结果分析图。

(2)青少年社交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这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的是Leary所制定的社交焦虑量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社会在社交方面困扰颇多,且被困扰人数显示出了数量很大的特点。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青少年社交能力与性别、所学科目以及家庭条件也存在相关性。

四、相关对策的分析研究以及确立

1.方案的简要说明

通过本论文上述的两个研究的调查研究以及文字阐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非健康问题较多,在上文的问题分析中,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非健康出现的相关因素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解答,这种相关因素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生理差别等方面。据此,笔者通过深入的问题分析及思考,确立以下方案作为先关对策的研究。如图1所示:

在本方案的构思中,笔者考虑到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本方案的构想中,学校教育是本方案的中心,而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往往是最基础的,来自社区的教育则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按照这样的理念,可以把四者的关系表示为如图2:

2.方案的实施准则

(1)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原则;(2)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高度配合原则;(3)以人为本,以教育为纲的原则;(4)应该坚持人性的原则。

3.具体方案实施办法

(1)加大健康心理教育的宣传和组织力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广大青少年生活的意义普遍只存在考高分、升名校、赚大钱,而青少年特殊的年龄段以及心里特质往往就被忽略了,他们的需求以及关乎未来的梦想几乎都被扼杀了,而扼杀青少年美梦的刽子手究竟是谁,这很难具体指明。但是身为青少年梦想起飞的学校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现实问题,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真正的摇篮。因此学校的入学方针中,在对新生的学初教育时,就应该以健康积极的心理树人为目标,要加大健康心理教育的宣传和组织力度。学校通过设立健康心理的专职知道部门来解决学生的切实心理问题,给在校学生营造的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学校要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健康积极的生命态度,尤其要注重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与教育心理领域研究的“好助手”,即互联网的相关应用。运用互联网的便捷快速有效的特点,既可以达到加大宣传的目标,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料全球通的优势,也可以进行专家访谈以及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知识和研究动态。学校再将这些知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诸如融入戏剧表演、歌唱艺术、体育等,加以宣传。

(2)加大培养专业心理教学力量力度。就我国目前各学校的师资情况来看,应试科目的师资力量的引进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因此竞争也相当激烈,但是作为教育部批准开设的心理教育学之类的课程的师资调配则明显怠慢了不少,就目前国内高校向社会输送专业教授心理学老师的也不多。这就造成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科教授方面,师资力量的明显不足,与国外很多国家早已经实现的一个专业的心理教师只负责400名学生的水平相比,我国加大培养专业心理教育教师的道路还很长。因此要改善这种局面,学校就必需要积极引进专业心理教育学老师,各大高校也要积极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以服务于广大需要提高心理学素养的青少年。最后,学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录用非专业的教学老师时,要加大其考核力度和授课水平评估以及岗前重点培训。

(3)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教育作用。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交流,现阶段的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就显示出了渠道多样化、快捷有效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多半为家长到校统一开家长会或者老师进行统一安排的家访,这些都只是在现代化进程缓慢、信息交通不发达地区。现代城市的家庭和学校的联系都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家长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箱和QQ聊天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老师也通过省时快捷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实现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作与沟通要双方都要掌握与人为善,与人沟通的相关原则。例如双方要懂得互换立场考虑问题,老师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家长,家长也要充分理解教师这个行业,要做到双方一切为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

(4)充分考虑青少年在教育中主体地位的特点。根据本论文前半部分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青少年的性别差异以及所学科目不同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影响,调查显示,男生的身心发展要比女生更健康,理科生身心发展比文科生更健康。像这样有广泛的调查作为依据的结论,都应该被告知给学生,让广大青少年对自己的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也应该适时开展文理科文生的交流互动以及男生女生能更好交流、合作以形成和促进健康的友谊。

另外,广大青少年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参与到相关的实践中。在本论文的文献综述里,笔者就提到了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了“团体辅导”的相关概念研究,团体辅导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的社交能力、自我表露能力、自我接纳能力、克服自我妨碍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5)提升社会教育的配合力度

提升社会教育的配合力度,首先就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居民的生活环境要干净整洁,健康舒适。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要重视社会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与社会应该互相配合,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的图书馆等设施因该也允许社会人士的进入,以满足社会人士的不同需求。而整个的社会要为安定有序的学校教育保驾护航,在经济上,也要提供相关帮助。

五、总结

本论文中,有科学合理的数据调查统计,但是笔者认为该篇论文的重点则在于有效地对那些调查统计结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出了家庭、学校、青少年自身以及社会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利方案。但是该论文也存在不足方面,即在调查中,对象选择的数量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都需增加和延伸,研究探索有待深化,因为青少年成长存在地域差异,各地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这些都是论文不尽人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李彩娜,邹泓,张春妹.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6):1492-1495.

[2]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0(17):666-668.

第5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摘要】 (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越少。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也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因素。(2)学校联结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其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表明学校联结是感恩抑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内在原因,且相对而言,学校归属感是更直接的抑制因素。

1引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历经数千年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然在我国有浓厚和悠久的感恩思想,但是感恩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Baumgarten-Tramer对儿童青少年感恩发展特点的研究(Baumgarten-Tramer,1938),之后很长时间感恩一直未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直到最近,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Bono&Froh,2009;Emmons&Shelton,2005)。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McCullough,Emmons,&Tsang,2002)。依据Rosenberg提出的情绪理论,感恩可区分为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种水平。特质感恩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作用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Wood,Maltby,Stewart,&Joseph,2008);同时,临床干预研究也指出干预增加状态感恩也可有效减少个体适应不良,同时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积极关系、心身健康、幸福感等积极发展(Wood,Froh,&Geraghty,2010)。即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均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减少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n,2004)、应对理论(Wood,Joseph,&Linley,2007)、内外在目标理论(Bono&Froh,2009)和道德情感理论(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Larson,2001)等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作用。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对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以及更新和拓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个体身体健康、人际支持等个体资源;因此,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提升了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应对理论认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包括更多寻求并采用工具性和情感性社会支持,更多采用接近或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计划、积极重释情境、尝试发现发展可能性等),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物质使用等适应不良行为逃避等。内外在目标理论认为感恩有助于促进个体内在目标追求,减少外在目标追求,而相对于外在目标追求者较多追求财富、名声、形象等,内在目标追求者更多关注建构良好关系、获_得个人成长等,因而内在目标追求者能较好地满足个体的关系、能力和自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个体能更好地获得积极发展,包括促进幸福感,抑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等。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而具有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的个体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少。上述理论均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一方面,感恩与个体多种积极情绪、幸福感、身体健康、关系支持、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等大量积极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感恩同时又与多种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风险行为等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此外,感恩实验干预研究(Emmons&McCullough,2003)和纵向研究(Wood,Maltby,Gillett,Linley,&Joseph,2008)均初步表明,感恩与个体社会适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因变量。然而,上述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群体和临床案例(如越战老兵、美国“9.11”创伤个体等)研究而得到的,当前国内外青少年感恩研究非常缺乏,但现有的研究初步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状态感恩干预也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因而青少年感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Bono&Froh,2009)。同时,当前感恩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国内感恩的心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实证研究非常缺乏。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下的感恩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下的感恩存在较大差异性,即中西方感恩的内涵及其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西方感恩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有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检验(喻承甫等,2010)。因此,鉴于感恩对减少个体问题行为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青少年感恩研究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提出假设H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另外,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指出仅仅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是远不足够的,非常有必要关注其中的过程,即对中介机制的考察(Baron&Kenny,1986;MacKinnon&Fairchild,2009;Woodetal.,2010)。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学校联结可能是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值得考虑的重要中介变量。学校是学生发展的最主要场所,近年来,美国“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NationalLongitudinalStudyofAdolescentHealth,AddHealth)”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联结是学生积极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学生健康行为、幸福感、学业成就等的直接保护性因子(McNeely,Nonnemaker,&Blum,2002;Resnick,Bearman,Blum,Bauman,Harris,Jonesetal.,1997)。学校联结是指学生获得的同学和教师支持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程度;即学校联结可以通过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层面加以考察(McNeely&Falci,2004;Simons-Morton,Crump,Haynie,&Saylor,1999)。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学校联结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且学校归属感较之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更为显著(Bond,Butler,Thomas,Carlin,Glover,Bowesetal.,2007;Lerner,Phelps,Forman,&Bowers,2009;McNeely&Falci,2004;Simons-Mortonetal.,1999)。依恋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型解释了学校联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作用(Bondetal.,2007;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2009)。依恋理论认为安全型情感联结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理论由依恋理论发展而来,认为同父母、学校、同伴和社区的联结,以及积极的社会化经历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研究仅仅将学校联结的三种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或“并行”的变量,简单比较它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孰强孰弱,而忽视了三种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实际上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是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可能通过增强学校归属感而促进青少年更多的积极学校参与,进而促进其积极发展,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如前所述,实证研究也发现学校归属感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显著强于同学支持与教师支持。鉴于相关研究的缺乏,本研究将考察“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问题行为”这种系列而非“并行”的关系。学校联结也可能受感恩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感恩可能是青少年学校联结的重要促进因子。感恩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人际移情情绪,感恩倾向高的个体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更加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而他们能更敏感地感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并表现出更多的感恩认知、情感和行为,这有力地促进了其同学和教师支持(Wood,Maltby,Stewart,Linley,&Joseph,2008)。同时,高水平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是青少年学校归属感强有力的促进因子。此外,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指出感恩可促进青少年内在目标奋斗和成就动机,这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对学校生活的情感参与(学校归属感)和行为参与,更多的参与使得青少年更好地积极发展(Bono&Froh,2009)。感恩与学校联结的关系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Kashdan等人(2009)与Wood等人(2009)研究均发现感恩与个体的积极关系显著正相关,且在控制了广义大五人格30个因素或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后,感恩均仍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但目前关于感恩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较少,然而,研究表明感恩可促进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感(Bono&Froh,2009;孙配贞,郑雪,余祖伟,2010),而学校满意感是学校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本研究认为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认为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和社会等的培育、关爱之恩,即感恩有助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建立。总体而言,感恩可能会增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进而提升其学校归属感,并最终促进其积极学校参与,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综上所述,本研究拟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的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效应,以期为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促进其积极学校发展提供实证性依据和支持。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被试为广东地区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的学生共1217人。其中,男生540人,女生671人,6人性别信息缺失;初一至高二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257、277、193、261、229人,平均年龄分别为13.43、14.47、15.39、16.37、17.42岁。2.2研究工具2.2.1感恩问卷该问卷由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包括6个项目,如:“我的生活里实在有太多值得让我感激”,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对项目3和6反向计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越强。该问卷在感恩测量中广泛使用并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Bono&Froh,2009),研究也表明其对于我国青少年群体适用性良好(Chen&Kee,2008)。该问卷在参考香港中文大学J.Leong教授(2009)中译版的基础上,由2名心理学教授、7名心理学和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多次直译和回译,本研究数据显示该问卷结构模型拟合较好,没有删题,各个主要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4.88,RMSEA=0.052,CFI=0.98,GFI=0.93,NNFI=0.98。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2.2.2学校联结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分别测量同学支持(4个项目)、教师支持(3个项目)和学校归属感(3个项目)三个方面。这些项目主要参考了同类研究工具(McNeelyetal.,2002;Resnicketal.,1997),并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过,信效度良好(Zhang,Zhen,Warren,Phelps,&Lerner,inpress)。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计算每个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程度、教师支持程度和学校归属感程度越高。本次测量中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4,0.66和0.69。2.2.3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在参考以往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和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常见外化问题行为自编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该调查表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过,信效度良好(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Zhangetal.,inpress)。共16个项目,如:“喝酒”、“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要求被试对最近半年以来自己在这些行为上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2.4焦虑抑郁量表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Achenbach,1991)测量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行为。包括16个项目,要求青少年报告最近半年以来自己的情绪体验状况,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等,采用三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2.3问卷施测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表达知情同意,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为20分钟。2.4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主要包括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3结果

3.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表1列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分析表明,感恩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问题行为就越少。因此,本研究的假设H1得到支持。同时,学校联结三大成分也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学校联结程度越高,其问题行为就越少,且学校归属感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均显著强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这为进一步检验系列中介作用提供了支持。此外,感恩与学校联结的三个维度: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均显著正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学校联结程度就越高。表1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N=1211)变量1234561.感恩―2.同学支持0.29***―3.教师支持0.32***0.25***―4.学校归属感0.37***0.30***0.51***―5.外化问题行为-0.18***-0.19***-0.25***-0.26***―6.内化问题行为-0.13***-0.21***-0.20***-0.27***0.17***―注:***p<0.001,相关分析数据为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的1211份数据.3.2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对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中介效应显著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2)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中介变量;(3)中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4)在控制了中间变量的作用后,预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预测系数减弱或不显著。本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来对上述条件进行检验。在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对所有预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控制了青少年的性别(在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男=1,女=0)和年龄(见表2~4所示)。本研究假设H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系列中介作用。为了检验该假设,首先需要确定自变量(感恩)和中介变量(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因此,以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感恩、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感恩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外化(β=-0.15,p<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0.15,p<0.00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感恩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也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外化(β1=-0.08,β2=-0.17,ps<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1=-0.17,β2=-0.13,ps<0.001);此外,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后,学校归属感仍可显著预测青少年外化(β=-0.11,p<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0.20,p<0.001)。在确定了感恩、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显著预测作用之后,继续以学校归属感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都是学校归属感的显著预测变量,结合表2的结果进行Sobel检验发现,三者均可通过学校归属感间接预测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即学校归属感是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Z1=4.66,Z2=4.00,Z3=5.47,ps<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Z1=7.00,Z2=5.20,Z3=11.36,ps<0.001)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最后,分别以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感恩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感恩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结合表3的结果进行Sobel检验发现,感恩既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有直接作用,也通过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对其产生间接促进影响,即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在感恩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Z1=6.02,Z2=9.54,ps<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0.60%和36.57%。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系列中介模型。

4讨论

4.1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n,2004)指出感恩能够拓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建构个体资源(这些资源在风险来临时恰好能用得上)。感恩的应对理论指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感恩倾向较强的个体相对于感恩倾向较弱的个体而言,他们在面临困境时更乐意向他人求助等(Woodetal.,2007)。高水平的认知能力、个体资源和积极的应对策略强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有效地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指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具有更多的内在目标追求和较少的外在目标追求,相对而言,内在目标追求青少年的风险行为较少,且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较高,因而其外化和内外问题行为较少(Bono&Froh,2009)。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感恩青少年具有高水平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因而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少(McCulloughetal.,2001)。另外,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感恩与大量正性情绪、健康行为等显著正相关,同时与众多负性情绪、风险行为等显著负相关(喻承甫等,2010)。研究结论支持了研究假设H1,结果发现,感恩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健康行为越多、风险行为越少,同时积极情绪体验越多、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越少。这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也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特别是对于抑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价值。4.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证实了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后,本研究引入学校联结这一中介变量,对感恩起作用的具体过程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学校联结在感恩与问题行为之间具有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这与研究假设H2一致。因此,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所起的是社会支持与情感归属的作用,感恩可以建构青少年与其同学、教师的良好关系,这可增强其学校归属感,从而促进了学校适应,减少了问题行为的出现。感恩倾向强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移情能力,他们更容易感知和理解来自同学和教师的恩惠或帮助,并回馈以感恩行为,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获得较多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程度高的青少年往往在学校体验较多的成功和乐趣,因而其学校归属感也较高(Wood,Maltby,Stewart,Linleyetal.,2008)。此外,感恩除通过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产生间接影响外,本研究也发现感恩对学校归属感也有直接作用。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Bono&Froh,2009)指出感恩可促进青少年内在目标奋斗和成就动机,这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对学校生活的情感参与(学校归属感),更多的参与有利于其更好地积极发展。此外,本研究也认为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认为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和社会等的培育、关爱之恩,因而感恩有助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建立。学校归属感高的个体更乐意上学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这为青少年积极发展提供了大量优先发展的机会,有效地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Lerneretal.,2009)。同时,依恋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型也指出安全型情感联结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基础(Bondetal.,2007;李霓霓等,2009)。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关注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或“并行”的变量探讨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而本研究发现其三大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系列中介关系,这进一步阐述了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4.3教育启示本研究对我国青少年感恩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在国外,感恩教育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同时感恩干预也是国家青少年积极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Bono&Froh,2009;Lerneretal.,2009)。然而,在国内,感恩的心理学研究和干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可通过增强青少年的学校联结而强有力地促进其学校适应,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当前,临床心理学家指出感恩记录、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感恩干预措施(Woodetal.,2010)。因此,可以尝试在我国学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增进青少年与学校的联结,从而促进其学校适应,提升幸福感。此外,研究也发现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均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但相对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是更近端或更直接的抑制因子;因此,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学校联结,特别是学校归属感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促进其积极发展。

第6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文章标题: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这是我市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的实际行动,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标志着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工作新平台的建立。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___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的成立

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的各位老师和社会各界工作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心理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它对今后人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目前,很多青少年随着生理、

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任性、执拗、偏激、忧郁、自卑、容易冲动、紧张焦虑、冷漠孤独、自我中心、缺乏意志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等,还有厌学症、多动症、自杀等问题也

比较突出。因此,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切断青少年心理问题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展的链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已

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为青少年服务,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团市委致力于我市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

建设,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联系合作,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为青少年健康快乐

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年,我们在多方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筹建了___青少年心理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给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研究工

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希望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秉承关注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促进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务宗旨,以宣传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市青少年心理素质、提

升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工作水平为己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力量,通过心理咨询培训、心理测试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和团队活动等方式,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困惑,

排除其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早日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积极针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部署提供有力的依据和理

论支持,不断推动___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地发展。

第7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基层组织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随之变化并直接影响到了基层组织的建设和职能的发挥,出现了团的职能定位不够准确,作用难以发挥;基层组织联系青年有限覆盖面窄,运转艰难;基层组织共青团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等难点问题,都制约着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基层组织共青团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团建现状分析

(一)团的基层组织形式与新时期团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团的传统基层组织形式是以行政权力为后盾,以特定的单位为依托,对组织成员进行严格管理,这种组织形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交善,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成员从单位体制中解放出来,对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弱,流动性越来越强,使团的传统组织形式面临新的问题。同时,随着基层组织改革不断深化,基层组织员工不断精简,团员数量逐年下降,再加上团的一些基层组织不够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致使团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与当代青年的需求不相适应。现有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强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但它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弱。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的视野更加开阔,在学习、就业、权益、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质量和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青年成长成才、学习就业需要团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在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需要团组织帮助解决。与青年的这些需求相比,现有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在服务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完全适应当代青年的需要。

(三)基层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难以肩负历史重任。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组织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尚有一些差距。从团干部自身情况来看,有的团干部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理性思维;有的团干部工作能力一般,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团干部作风不实,联系青年不够。从团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来看,一是在团干部的选配机制上,没有把真正适合共青团工作的青年人才选进来,最终影响到了团干部陷入了干部进出渠道不畅的恶性循环中;二是对团干部教育管理不够,重使用轻培养,政治上关心不够,思想上教育不够,工作上帮助不够,生活上沟通交流不够,最终使团干部成长缓慢;三是输出不优,重输入轻输出、随意调整团干部以及团干部转业难等问题,既挫伤了在职团干部的积极性,又让广大团员青年觉得从事团干部工作前途渺茫,希望不大。另外,大部分团干部身兼数职,兼职工作做得多,本职工作做得少。即使是专职,也专职不专用,团的工作反而成了“副业”。

(四)基层组织教育青年的功能弱化,致使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已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的特点。与时代的发展和青年的变化相比,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明显滞后,针对性、实效性受到了影响,基层组织教育青年的作用难以凸现出来,导致一些团员忽视了团员的先进性,将自己混为一名普通青年,丧失了原则和立场,先锋模范作用表现不出来。

广大朋友们,关于“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抓根本,深入扎实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职工头脑,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总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二个基本点这个核心,组织职工反复学习,集中讨论,畅谈体会,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为保证学习活动扎实有效,可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文明建设等工作实际,通过举办征文、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形式,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自我教育和我鉴别能力。与此同时,对下岗职工、停薪留职人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也不能放手不管,而应该采取适合其特点灵活多样的形式搞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学习勿要就理论学习而学习,要注意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让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教育,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其次,摸清职工思想脉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针对当前个别职工因受“******”邪教组织的影响而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种种思想认识问题,要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企业深化改革,建立企业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如企业兼并、破产、人员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等,有的职工不能正确理解,致使在思想上出现了较多的模糊认识问题;有的对企业改制前途命运产生疑惑、担心,甚至失去信心;有的对政府、企业抱有依赖思想和下岗后等待观望、犹豫等。为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些思想问题,采取“实话实说”等形式,引导职工从身边的人和事谈起,通过本人、家庭、企业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实例,使职工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大力开展形势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有关方针、政策教育,真正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形势,科学分析形势,调动职工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工作。第三、言传身教并举,用自己的形象启发、引导职工,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教育,所以作为领导者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成为讲学习,勤思考,做勤奋学习的表率;讲政治动真情,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讲正气,严要求,做清正廉洁的表率;逐渐摒弃只说不干,只讲不看,摆花架子,表面文章的不良风气。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的利益诱惑,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牢固树立领导 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威信,才能起到凝聚职工的核心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和导向效应,思想政治工作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收力。要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兴建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如“职工之家”“阅览室”等。同时,“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庆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如歌舞会、球类比赛、拔河赛等,陶冶职工情操,使广大职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受到教育,激发职工潜能。

二、抓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实际工作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注重抓实事,力戒空对空,切实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教育与人情服务结合起来,并把职工工作、生活中“热点”、“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即由实际问题引发思想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把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截然分开。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思想根源,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矛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维护职工权利,保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处处为职工着想,做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就是要尊重和发挥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等,充分行使职工主人翁的权利。在企业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完善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让职工知厂情、议厂情。对企业重大事项都要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职工体会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达到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关心职工不仅要做到政治上爱护,而且要做到生活上关心。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发现和培养职工中优秀积极分子,只要符合入党、入团、提干条件的,就要按规定加强培养,及时发展或任用。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吃苦在前,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精神。经济上关心职工要从实际出发,关心职工生活,把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与职工平等谈话、交心,倾听职工意见和呼声,愿望和要求,更要注重了解和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职工住房、吃饭、子女上学、晋升等。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下岗职工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只要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而企业又能够做到的就应千方百计去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向职工耐心解释,真正做到想职工所想,帮助职工所需。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要注重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时刻把职工冷暖挂在心上,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推心置腹、赤诚相见,就一定能够换同舟共济,肝胆相照。

二、基层组织团建工作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组织团建工作履行职责的能力不强。在新的形势下,基层组织团建工作如何更好地履行基本职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没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对青年日益高涨的多样化需求,还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一些团干部和团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认识不够,不能从大局出发,研究问题,主动发挥青年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不干工作一个样”的思想,坐着等工作,磨着干工作,工作积极性不强,工作缺乏特色和成果,共青团工作自然也就得不到党政领导的重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基层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基层团干部兼职多,承担的其他事务工作多,对团工作缺乏热情,被动应付,缺乏责任感。一些基层团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开展工作时经常面临捉襟见肘、有心无力、徒劳无功的尴尬局面。团干部没有积极性,团工作死气沉沉,团组织对广大团员和青年没有吸引力。一些地方缺乏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一些乡镇连干部职工的基本福利都不能保障,绝大多数行政机关、乡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基层组织团建的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有的地方对团组织换用、团干部转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团干部老龄化。

(三)基层组织建设同青年发展状况不适应。组织观念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架构、青年结构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新的青年群体不断涌现,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都对青年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些新变化,多数基层组织团建明显滞后,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有待拓展,服务青年的项目和渠道有待丰富。同时,以青年为主要工作对象和以青年为主体力量的各种社会团体不断出现,团员流失现象严重,是对团组织的又一挑战。

三、改进当前基层组织团建工作的对策

(一)从完善团的工作职责入手,找准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定位。

明确团的工作职责,一要坚持团组织的群团性质,克服行政化倾向。基层共青团不是行政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做行政工作没有法律依据,也缺乏相应的人力、财力。要发挥团组织的传统优势,在行政工作中,要多“敲边鼓”,多搞协调,做到工作目标的专一化和工作手段社会化的统一。二要切实发挥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凝聚和引导青少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的重任。这一职责看似宏观,其实有许多具体的工作。基层共青团组织完成了这一职责,就是完成了党赋予基层共青团的使命。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做好青少年的维权工作,培养和引导好青少年的参政议政意识,为青少年广泛开辟参与社会、接触社会的渠道和舞台,充分挖掘蕴藏在青少年身上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三要树立基层共青团的品牌工作。无论是团的哪一方面的工作领域,都要有团的品牌工作,只要这些工作能坚持下来,巩固下去,团的组织就有地位,团的干部就有作为。

(二)从实现团的工作创新入手,增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目前,团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团的工作方法、组织设置、资源配置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出现了团的工作方式滞后于青少年的需求,团的组织设置滞后于改革的需要。团组织不是在引导团员青少年而是被改革的需要和青少年的需求推着走。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改革团的各项工作,彻底扭转团工作的被动局面。一是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团员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脉络,使基层共青团的工作更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亲和力。二是要努力把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团的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前瞻性。三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开展工作。要在组织建设工作中引入需求原则,注重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在活动开展中引入竞争意识,增强团组织各项活动的活力;在团员教育中树立平等观念,尊重团员青少年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团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导入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基层共青团的工作全面与青少年接轨,与社会接轨。

(三)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扩大基层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

基层共青团工作不能有效地覆盖和影响青少年,淡化了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团的基层组织不健全,团的组织设置不能有效覆盖青少年;从主观上讲,是因为一些团组织在工作中“抓大放小”、“抓易放难”,基础性的、不容易出成绩的、最需要团组织关怀的、不好抓的地方成为团组织的空白点。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尤其是要把进城务工青少年、农村留守青少年、企业下岗或面临下岗青少年、“两新”组织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相对弱势群体纳入团的工作视野,在这些人中间加大团组织的建设力度,把团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兼顾各项工作的平衡。

(四)从团的工作方向入手,要深入基层依赖基层。

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基层共青团联系广大青少年最重要、最普遍的途径和载体,是基层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基石。然而,团的工作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因此,把基层的组织建设和工作理解和定位于基层共青团的“生命力工程”、“活力工程”,把更多精力向基层倾注,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力量向基层集中,着力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使基层共青团真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战斗力和内生力。这次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乡镇换届、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以及团的民主建设等,正是面向基层、狠抓基层的有力举措。但是探索不应该停止,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尝试直选的工作,进行更大的突破。

(五)从团的性质入手,注重普遍性和社会性。

基层共青团只有扎根深厚的群众土壤、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积极面向社会需求,才能根深叶茂,才有源头活水。团的各级领导多次指出,当前团内存在“把同少数青少年、部分青少年之间的关系等同于同广大普通青少年的关系”的错误思想倾向。基层共青团在以往的工作中也较普遍的存在这一现象,简单地把团组织对部分青少年的吸引力、影响力等同于对全体青少年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导致团的工作“高端化”、“狭隘化”。因此,基层共青团应重点把握青少年工作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原则,要求各级团组织把目光投向广大普通青少年,坚决制止那些只有少数人参与、封闭在一定范围内、体系内的活动,把普遍性够不够、广大青少年认不认可,能否形成“面”上的工作态势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准,使广大团干部从源头上端正了思想态度和工作视角。

(六)从完善团的各项机制入手,改进团干部的工作作风。

团干部的作风转变,要依靠团干部个人的自觉,更要靠机制的约束。一要完善团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少年干部选拔到团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积极推行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选拔方式,严把团干部的入口关。要建立团干部挂职、锻炼等制度,加大对团干部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二要完善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努力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把团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纳入党的干部培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落实团干部培训经费,健全团干部的学习制度。三要完善团的工作的运行机制。团干部的作风不实,从主观上讲是因为团干部普遍比较年轻,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不够;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团的一些活动项目本身不实,不具有可操作性引起的。因此,改进团干部的工作作风,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抓团的工作的运行机制入手,使团的活动与团员青少年的贴近度增强。通过进一步转变团干部的工作作风,使团干部做到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相统一,思想的活跃与行为的稳健相统一,工作品牌与工作创新相统一,团的岗位短期化与团的工作事业化相统一,促进团的干部健康成长和团的事业兴旺发达。

四、结论

第8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社区功能,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模式。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问题。有人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联合国对世界范围的调查统计显示,许多国家的青少年犯罪都呈上升态势,平均每年递增5%左右,超过人口增长率和国民生产增长率。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的一种“社会瘟疫”,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又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治安稳定,为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因为心智尚未成熟、抵御能力差,犯罪现象日趋突出,成为当今社会各界甚至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法国有15.5万青少年犯罪,占法国所有罪案的25%,而在美国则占35%左右。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青少年犯罪率极低,1956年仅占全部罪案的18%。进入80年代后期,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急剧增长,1988年直线上升至75.7%。进人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2005年1月,在温州苍南警方破获的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市涉案人员数量最大的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中,未成年人占到一半。2005年2月2日《南方周末》报道的犯罪团伙“五街帮”,为首的竟是一名16岁的“傀儡”老大。该团伙共涉案300多起,包括绑架、、抢劫、故意伤害等。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形式上看具有团伙化、智能化、低龄化以及暴力性、盲目性、模仿性、冲动性、突发性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最基本的社会原因是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引起的。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社会变化,是研究青少年犯罪最值得注意的因素。青少年与成年人相处于一个共同的社会,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有些因素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有影响。但是某些因素对成年人影响不大,对青少年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偏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对人们影响最深远的社会组织。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家庭对儿童品德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对人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的、负面的影响。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青少年过早失去父母之爱、家庭之乐,感情上受到创伤,经济上缺乏保障,内心痛苦,精神忧郁。这些孩子在不幸生活环境中受到的不良影响积淀在心底,若无法通过家庭进行疏导、宣泄、化解,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恶性刺激的增加,内心积淀的观念杂质就会发酵起对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各种偏差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发现,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的家庭。另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家长本身品行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子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严重问题,如、、吸毒贩毒、抢劫盗窃等等,不难想象他们对未成年的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美国学者格鲁克夫妇在1950年的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不科学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反复无常或放任自流,或过分宠爱,或过分严格近于残暴,引起孩子对家庭的恐惧与对立,都会使青少年的犯罪率提高j。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偏差

学校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间环节。学校功能完整、全面发挥是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存在问题,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人为的干扰,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现阶段学校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只注重对学生的智力教育,造成教育的畸形发展。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校急功近利,分数挂帅,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对学生品德、情操、个性的培养,忽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经常逃学,结交社会不良之友,走上犯罪道路。由于法制教育的缺乏或流于形式,造成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长沙市第五中学15岁少年周某因涉嫌抢劫其他同学而被公安机关查获,他却天真地说:“我爸妈有的是钱,我要他们拿几千块钱赔给那个被抢的就是了。”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力防线,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3.社会学习偏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青少年成长是社会化的产物,青少年犯罪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的历史证明:青少年的犯罪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青少年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获得新信息,了解新情况,成为社会认同的一员。但一些青少年自身具有不良的心理品质,形成不良心理定势,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分辨能力差,抵制能力弱,对社会丑恶的现象与违法犯罪相关的信息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和错误的世界观,进而导致违法犯罪。不少地方的黑恶势力利用未成年人思想简单、不计后果、敢打敢冲的特点,把未成年人作为他们团伙的发展成员,教唆其作案方法,实施共同犯罪。根据2002年7月至8月份成都市司法局对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l039名未成年犯进行的调查问卷统计,受周围哥们义气和地方黑恶势力等不良环境和风气影响而犯罪的有55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5%,被成年人唆使而犯罪的有300人,占28.9%。此外,不良文化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目前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暴力亚文化与色情亚文化。夜总会这些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社会上音像制品对暴力情节的大肆渲染、网络上黄色画面对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的刺激与诱惑、以各类犯罪情节为题材的小说和杂志等低级庸俗的文化垃圾,对于思想极易冲动、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青少年来说,这些均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折射出我国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以预防和教育为主。“防患未然”重于“亡羊补牢”,“教育挽救”重于“惩罚制裁”。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外各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者的共识,并成为世界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广泛活动和潮流。

二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服务模式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应当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道德的、行政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通过社区这个全方位、多功能、多层面、多角度的“变压器”,青少年犯罪的冲动一般比较容易被抑制。

1.成立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专门机构,设立专门人员,加强组织建设。社区是聚集在一定的地域中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作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青少年无疑要受到这个特别环境的条件、风俗的影响。城镇社区的街道党委、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是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领导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社区的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社区与家庭、学校、当地政府及司法机关对违法青少年的教育和矫治;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对其进行特殊预防;对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进行安置帮教。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是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街道派出所等部门及辖区单位代表等有关方面共同参加,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规划,并督促落实与检查。

2.弘扬社区文化,优化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社区共同体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社会风尚、行为模式、地域心理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融民俗、文艺、体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认知和育智功能、传承和整合功能以及审美和创造功能。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具体措施为:(1)社区文化方向定位要着力于创建学习型社区,不断丰富社区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未成年人的人文素养。(2)整合社区资源,努力改善、美化社区环境,增加设施投入,增设人文景观,帮助其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情趣。(3)倡导社区居民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大院、文明街区、文明单位,弘扬正气,培育青少年在共同道德价值基础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加大对“三厅一吧一室”的整治力度,努力净化青少年的生长环境,排斥污染,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实现文化对青少年个体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和品行修养的修正与整合,抑制违法犯罪。事实证明,在精神风貌好、文化影响较多的社区,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比较少,反之则较多。

3.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丰富社区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少年除了上学之外,有很多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学校应该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他社区组织加强联系,抓好学生的校外活动,在社区建立和健全各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使青少年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人指导,不至于在街头闲逛,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进行不良行为。我们可以在社区成立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少年业余体校、少先队夏令营等,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当一天社区道德监督员”、“18岁成人仪式”、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做义工等形式,或者举办各种社区文体比赛、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体验和认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4.开办社区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家庭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基石,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家长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结果,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由于受家长的文化水平、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制约,家庭教育具有片面性。为了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青少年父母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尤为必要。据报道,北京市家长学校的普及率已达40%左右,小学生的家长学校办得尤其出色,已达80%~90%。在家长学校,专家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开设家庭教育热线。同时,在报纸、期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上开辟家庭教育专栏,讨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上过家长学校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方法也更加科学,家庭气氛更加融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并抵消了其他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侵袭和影响。

5.建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建立健全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服务网络。社区是青少年离开家庭和学校后活动较多的场所,在社区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由聘任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需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青少年社会福利服务。强化对社区青少年的管理、控制和犯罪预防,发挥独特的社区预防优势。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及青少年之间的桥梁,要及时反映青年人的需要,协调社区各部门的合作,动员社区领导关心青少年的问题,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达到减少和消灭社区内犯罪的目的。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社区内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为他们建立全面、准确的管理档案。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一人一卡”制度,开通电脑登记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2)整合社区资源,成立青少年福利服务中心,为有问题的特殊家庭、青少年提供帮助,以免这些家庭的青少年因受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而进行不良行为。对于社区闲散青少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青少年福利服务输送网络,为身处不良环境中的青少年突破逆境提供“保护因子”,更多地去关心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就学、就业;对有劣迹和劣迹倾向的社区青少年则开展“一助一”教育转化,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和福利的提升。满足青少年的福利需求,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香港的“青年空间”,一个属于青年人的地方——让青年实践意念、探索机会和获得多元训练的现代化空间。“青年空间”有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13间、青少年中心5间、青年中心4间,提供升学就业辅导、课余托管服务、青年义工训练、家长教育活动、辅导服务、社区网络工作等服务项目,实行以社区为本的综合服务模式,使青少年承担个人责任,愿意努力学习及工作,发掘潜能,增加成功感,建立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的重大意义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好比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之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强调共青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其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尊重一个趋势,把握三种需要。

首先,必须尊重社会思想日益多样化这个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如果将今天的中国与30年前的中国相比较,从人们穿着几乎一种颜色的衣服、接受着一样的信息、说着大同小异的话语,到今天服装色彩斑斓、信息渠道千差万别、思想观念多种多样,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化让很多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导致社会思想日益多样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当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逐渐多样化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必然不断增强;二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国外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涌入中国,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社会思想的多样化;三是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社会思想的多样化程度产生一定的倍乘放大效应;四是我国社会环境日益宽容,人们对待不同看法、不同想法、不同做法的态度和反映也表现得各不相同,总体上更加理性和宽容。从根本上说,社会思想的多样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必须尊重和顺应这种趋势。但是,也要认识到,社会思想越是多样化越显示出确立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引领的重要性。没有思想多样化就没有必要强调一元引领,而失去一元引领的多样化只能导致社会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因此,社会思想多样化不仅不是否定一元引领的理由,而且是突出一元引领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从人的成长发展的普遍性来看,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不仅表现为肉体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更表现为精神思想的成长和成熟;不仅表现为单个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更表现为与他人联系互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成长客观需要由人生目标、奋斗理想、价值取向等构成的科学的价值体系的指引,没有这种指导,人的成长发展就容易缺乏精神动力、迷失前进方向。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特殊性来看,青少年处于人生的黄金上升时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可塑性强,此时接受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仅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某种程度上讲也决定了它的方向。因此,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科学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从现实环境的迫切性来看,社会思想日益多样化,这既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也使青少年面临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比如,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呈现出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积极进步和消极落后的交织,各种思想观念纷繁复杂、快速变化、此起彼伏,要求青少年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强大的辨别能力。再比如,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就容易受到侵蚀。总而言之,一定要认识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不是外部强加给青少年的任务,而是青少年内在的自觉需要,只有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才能为自己的人生点亮指路明灯。

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是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面临巨大冲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我们党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地位、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不仅要增强我国硬实力,还要提升我国软实力。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广大青少年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面临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要清醒地看到一些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企图和行为,如果我们不积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中深入人心,就无法在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胜利。

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需要。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为党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大职责,就必须把吸引、凝聚青年作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和首要任务。总书记总书记在与共青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要求共青团: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吸引凝聚青年?怎样才能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的目标呢?显然,需要努力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是靠先进的思想吸引是关键之一。回顾共青团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是因为高举契合时展要求和青年历史使命的思想旗帜,才感召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前赴后继、竭诚奉献,也才推动着共青团自身事业的不断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共青团如何赢得青年的方法、途径等等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的人主张应靠服务吸引青年,有的人认为应该由青年自己组织学习,有的人强调要充分运用网络等技术手段,等等。但归根到底,万变不离其宗,用先进的思想吸引凝聚青年依然是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鲜明特色和制胜法宝。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先进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用它来教育引导青年就是共青团的必然选择。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方式方法创新

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青少年所接受、所实践,也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面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环

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做好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的关键在于改进方式方法,尤其要注重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要坚持循序渐进。社会学的发展任务学说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制度背景下,也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个体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外部的关系就会和谐,个体人的生存状态就会流畅快乐。反之就会面临许多障碍和困难。青少年的成长自然不能例外,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客观过程,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心智水平、认知方式和人生课题都有所不同,不能人为地超越成长阶段。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时间过程中的循序渐进,体现在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教育引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当前尤其要把学校期间的教育引导摆在更加突出的基础性战略地位,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系统规划共青团、少先队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工作,以思想教育和成长服务为重点,着力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二是内容层次上的循序渐进,体现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要求应该是从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日常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做起、再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内及外的层次结构,过去存在的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爱国主义等教育要求颠倒的现象需要纠正。

第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人生而平等但各不相同,在对人进行教育引导时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当前强调要加强分类指导有着更为现实的原因。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青年则是流动人口的主体。,14至35岁的青年流动人口为7639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52%。近年来,青年群体跨地域、跨职业、跨产业的流动规模、范围进一步扩大,日益向城镇、学校、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到金融、法律、it等新兴行业就业,青年的职业分布更加广泛。与此相对应的是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形、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就不能不面对这个基本客观事实,也就必然不能采用统一、单调的内容和方法,而要根据不同青少年的不同特点、不同状况和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实施分层教育,加强分类指导,使思想教育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尤其是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善于从全体青少年的共性出发,提炼面向全体青少年的标准和要求,又要根据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实际特点和需求,提出个性化的标准和要求;既要通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方式,下功夫培养一批重点骨干,又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凝聚他们的思想共识。

第三,要务以青年为本。强调被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这方面,法国的青少年工作的理念值得学习借鉴。法国社会认为,青年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寻求答案,青年的心声需要得到表达和尊重,社会必须构建这样的渠道和机制;同时,青年是独立和自由的,对他们的帮助是引导他们掌握方法,自己寻求解答,而不是给他们一个既定、准确的答案,因此提供信息和服务、引导青年在参与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到青少年中,并常常在不自觉中从整体事业的视角,把青少年作为一个受教育的被动客体,使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青少年个体社会性的发展需求相脱离。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育引导要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充分体现青少年意愿,满足青少年需求,多运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育引导的目标和内容符合青少年情、富有青少年味、贴近青少年心。另一方面,要善于主动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尊重青少年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权利,使受教育成为青少年的内在追求和需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把真理交给青少年为带领青少年去寻找真理。

第四,要注重实践育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很多困惑人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一旦拿到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去审视,就会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青少年的认识水平和习惯尤其决定了他们更喜欢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与现实的生活和实践相联系,习惯于从具体事实中升华理论。团中央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安排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对外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事后的调查表明,在江西吉安井冈山为期两周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社会实践是学员们最喜欢、收获最大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其特有的抽象性、超前性,往往会使得这些价值理念与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存世界存有一定的距离。而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和最佳渠道,也就是让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理论和概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为提高认识、深化理解、坚定信念创造条件。比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对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了解基础之上。再比如,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显然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理论说教就可以养成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在实践中、在具体的体验和行为中去培养和强化。因此,共青团要发扬实践育人的传统和优势,进一步拓展实践方式,拓宽实践渠道,建立长效机制,让青少年心目中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真实的现实社会基础之上。

第五,要回答焦点问题。青少年认知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就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青少年有兴趣并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既包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都会追寻的生活的意义、我是谁、人际关系怎样建立等等普遍性问题,也包括与生动鲜活、快速变化、充满矛盾的生活现实相联系的困惑和疑问。比如,富家子弟在海外被害,是该痛剿罪犯还是给他们及其家庭以道德上的拷问?四川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是给予理解还是谴责?离开这些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教育引导的时效性就很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