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第1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摘 要:庆阳市深居西北内陆,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冬春季节干旱。庆阳市今年四月,在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评审中,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逢雨必涝”的城市顽疾,按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开发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水弹性城市”,主要体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很多地理观点,是乡土地理学习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海绵城市;人地协调;核心素养;因地制宜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要加强城市地下河地上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海绵城市,确保城市的人们不用下雨再“看海”。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庆阳市入选“海绵城市”的优势、建设中体现的地理观点及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三个方面谈谈。

一、庆阳市入选“海绵城市”的优势

庆阳位于甘肃东部,陇山(六盘山)以东,即陇东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受季风区影响薄弱。东部有跌宕起伏的子午岭,西边有巍峨壮丽的六盘山,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庆阳气候、经济等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千米,南北相距207千米。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庆阳境内,所以庆阳市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降雨量南多北少,降雨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并多暴雨。境内河流主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五条主要河流,河溪特点是缠壑绕沟。庆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典型的西部干旱缺水城市。特别是作为唯一一个建在黄土塬面上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硬化面积增加,原本绝大多数就地下渗消纳的雨水集中下塬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建设海绵城市,着力构建“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水环境治理体系,将降雨就地拦蓄消纳利用,不仅是固沟保塬的迫切需要,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后三年,庆阳市将把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作为全市建设系统的一号工程来抓,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基本思路,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地理观点

(一)人地协调观点

庆阳市是建立在黄土塬上的塬面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庆阳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原来的“涝池”蓄水已经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退让,新的城市水系体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是在当下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出,以“水”为核心,按照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将雨水的综合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协调发展,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点。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庆阳市领导干部邀请专家,修订完善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坚持规划项目与即有项目相结合,海绵元素与城市风貌特色相结合,做到以规划为引领,以计划为抓手,按规范标准全面推进海绵、管廊城市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另一方面体现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海绵城市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调蓄设施与城市现有的绿化设施园林景观相结合,净化了成本,减少了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

地理环境是四大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种要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要求人类活动改造环境要素时,注意对其他要素以及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庆阳市自身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海绵城市利用城区原有的北湖、南湖、东湖以及南小河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起到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利用“千池百涝”工程,进行水体的水质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生活用水的自然循环。在改造旧城的同时,加强地下水系统的改造,以及“绿色”屋顶的利用,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这一系列的针对“海绵体”的生态建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彰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观点,使生态效益得到发挥。

(三)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从当地的特色的区域环境,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庆阳市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20项海绵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LID雨水系统,如太一住宅小区绿色屋顶(采用空中绿地景观花园),下沉式绿地、广场;超标雨水蓄排系统,如南湖、北湖等人工湖;水资源净化及回用系统,如西峰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和中水管网;防洪和内涝治理工程,如红杏山庄、兰州东路雨水下沟排放工程等。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新建及既有建筑绿色屋顶改造,在“两证一书”发放、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中进行管控。南区生B雨洪集蓄保塬项目,总投资2.71亿元,分桥梁、湖体两大部分,人工湖体水域面积达400亩,平均水深3.4米,年复蓄水量173.6万方,预计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0万立方米;北湖、南湖等湖泊、城区下沉式绿地广场、管廊调蓄池、停车场调蓄池作为调蓄设施,实现超标雨水蓄排及径流总量控制。东湖公园片区是庆阳市区典型的易涝区,近几年通过建设调蓄水体、公园下沉式广场、生态透水停车场和雨水下塬排放口改造,片区年径流总量空置率达到81%,排水管道标准提高至2年一遇,新建人工湖,水体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群众反映良好。

三、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

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到课堂上,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地理课堂上的典型案例。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地理学习要为学生创造这种关心家乡发展、解决家乡问题的机会。同时与地理教材中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解决措施内容相联系。课本地理知识与家乡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面对不同的生活情境、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2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土案例 地理课堂 区域农业发展 过程与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7

一、案例实录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强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案例是学生所熟悉的,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助于师生共同建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所特有的乡土情感和价值观。一直以来,笔者致力于探究如何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上《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节内容时,在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后,为引导学生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常州市(注:学生的家乡)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有:粮油蔬菜花卉生产为主的种植业,江南水乡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林牧业。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常州市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提问】要分析常州市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需要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利用学生对本乡本土的熟悉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得出需要搜集常州市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资料。由教师整合后投影展示: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下辖武进、金坛、溧阳3市(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西南边缘是本市主要的低山、丘陵分布区。常州由于所处纬度较低,离海洋近,再加上地势低平,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常州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道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水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6%,呈现出“河多、圩多、水多、船多、桥多”的“水乡泽国”景象,许多地名以“圩”、“桥”、“塘”等命名。

【追问】根据资料分析常州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实际上,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已潜移默化地运用了如何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等方法。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搜集有用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真切的教学感悟――地理教学应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传统的地理教学,重“知识”轻“素质”,重“人才”轻“人本”,重“结果”轻“过程”,缺少“做”科学的“过程与方法”而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差,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需要合理定位,需要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实施和达成。笔者认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是一种理念,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习惯只用教材上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利用乡土地理进行探究的教学机会。究其原因,有思想上不够重视、也有认识上的不足等。课前的反思,促使笔者自觉实践,更好地关注、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体悟师生生命的成长、进步和发展过程。让笔者欣喜和欣慰的是:本课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思维活跃、乐于展示、发言积极。因此,我认为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是一种理念,目的在于变“静态封闭”为“动态开放”,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目的在于从理念学习中、实践反思中生发新观念来影响和改进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进步和发展,也推进着新课程的改革。

三、实践中的灵感――地理教学应重视“乡土地理”

案例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课本提供的一些案例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可以让学生增长见闻,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很多教师在案例分析这一环节,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就是在套用老师教给他的套路,从而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而一考试就会暴露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一知半解了。那么怎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弥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不足呢?笔者意识到了乡土地理的独特魅力。

第3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15-0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教学过程应该三者统一。但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赶进度,或者应付考试,绝大多数教师的地理课堂仍以“知识”为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轻,甚至缺失。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呢?方法很多,其中将乡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强调地理课程要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乡土地理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以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节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为案例,将河北省任丘市的乡土文化与《工业区位因素》一课相融合,例谈乡土文化资料对地理课堂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以实现地理高效课堂。

1 乡土文化资料提供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文化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在乡土文化选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适当、恰当、合理、灵活的原则,不能贪多,也不要太随意,要联系课本和课标,要能创设出情景,引申出问题,给学生留有探讨和思考的余地。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选用任丘石化基地建设作为案例,教师可通过网络、做访问、做问卷调查等寻找关于任丘石化基地的相关资料。教师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丰富的教学素材。

选用任丘石化基地建设这一乡土地理资料,很快就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因为任丘石化基地是河北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对于任丘这样一个县级市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所以当地的报纸、新闻、广播都很关注,也经常报道。因此,学生对这一家乡的热点问题有认知,而且有更深入了解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乡土文化资料把抽象的、枯燥的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事例和材料全球性、全国性的较多。但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对乡土地理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适时恰当的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举例说明,则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从百度百科中获取任丘市的相关简介。

学生非常喜欢百度百科对任丘的简介,是因为这是关于家乡的介绍,学生都比较熟悉,也非常的关心家乡的发展。这样的乡土文化案例的运用,使学生很快就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去,去寻找任丘石化建设的区位因素,用自己的语言或材料中的重点信息总结出来,例如,材料里面体现出来的: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科教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石油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等。不用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主动找到答案,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变老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

为了能够让学生弄明白工业集聚的意义,可以从任丘政务网上搜索到关于任丘石化的总体规划。通过这个材料以及相关图片的展示,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一个枯燥的、难懂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而且可以深入理解。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只用引用一个乡土案例,将任丘石化基地建设这一乡土文化案例贯穿整节课中,通过一系列图片和相关材料的展示,不断的进行问题设计,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发挥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当地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评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趋利避害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

3 乡土文化资料利于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乡土地理能把智育、德育融为一体,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工业区位因素》这节课,之所以选择任丘石化这一乡土文化案例,是因为贴近学生生活。选用家乡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工业区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即: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典型的乡土文化案例,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如何将乡土地理素材合适的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资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顺心.我国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第4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案例

【案例】天气和气候探究(以赣榆县为例)。

1.多变的天气。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以下资料,总结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共同经验。

2.气温和降水。

根据《赣榆县近十年来的月份气象要素平均值》(见下表)绘制赣榆县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这种气候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通过校园气象站的实践活动和动手绘制赣榆县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充分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延伸和补充了课本知识,提高了他们学地理、用地理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培养了绘制图表的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更加热爱和探究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合应用的策略

本人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总结和提出了以下实践策略。

1.乡土素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乡土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材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欲望。

2.乡土案例教学,凸显学科特色。

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乡土案例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分析材料,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凸显地理学科的乡土性特色。

3.运用学生经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不能离开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对家乡进行细致观察、调查和走访活动,避免课堂学习变成空中楼阁。

4.乡土实例教学,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课堂教学中,对于有些复杂、抽象或遥远的地理问题,可通过列举身边的乡土地理事物来说明,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时空感较强的地理知识,宜从身边熟悉的环境谈起,采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熟悉到陌生,逐步延伸、拓展的策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到的地理知识就更加牢固,记忆深刻了,抽象的课本知识就显得形象具体了。

5.地方成就展示,培养爱乡情感。

第5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效 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67

Build Efficient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 with Local Resources

LI Sifang, BAI Wenxin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ments geography teaching to combin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erms and conditions consistent learning materials, local resources applied to the impor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 link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assroom migration links, help studen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local resources; efficient; geography class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经历和体验。任何学校所处环境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基于学生对这些资源的认识,教师对其充分加工,以乡土资源为主线,以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全程呈现出来,使乡土资源更具有过程、方法意义和情感价值,也能使地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笔者在东莞七中实习半年期间,有感于周围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所以在本文以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周围地区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

1 用乡土资源导入,创设魅力情境

课堂导入应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使学生进入准备状态。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优势在于用学生生活熟悉的事例和场景,给学生造成学习心理优势和知识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来制定,形式多样:(1)利用多媒体系统导入:即使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体或多媒体交互系统引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中,就展示了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和东莞市的城市三维遥感影像图像导入:这些城市景观中各地的用途是什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中,对比东莞市和企石镇在具体生活中功能差异:大型医院治疗疑难杂症、买文具、读市重点中学、看感冒、看时装展等,作为在企石镇生活的你分别会选择哪里?让这些内容更加贴近生活。(2)利用教师语言导入:即用教师丰富、深情的语言魅力渲染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设定的环境中,激起乡土情感认同,这样学生便有求知欲望。利用乡土资源导入形式有诗歌朗诵、故事引入、巧设疑问等。(3)课堂活动导入:包括学生组织的简短表演活动、游戏、实验操作等。例如就企石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各政府部门、学者、企业、居民应履行哪些责任?

2 用乡土资源贯穿,呈现多样课堂

目前地理教学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导入后仅仅作为导入使用,导入完成后又恢复到传统教学框架中,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以及导入的启发性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入的材料本身与知识点结合点不多,无法扩展所致。而乡土资源恰好以其科学性、灵活多样性、案例性和探索性给地理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宽广的知识面,激发地理课堂别样的生命力。

不同课堂类型下乡土资源的加工方式不同,以以下几种课型作为说明。

2.1 情境教学式课堂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教学内容与乡土材料的切合点展开学习,师生协作学习,最后成果交流,反馈提高。

案例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师:(展示东莞市地形、气候、河流状况图)结合教材,东莞市是基于怎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自然条件对东莞市的发展有何影响?

生:结合文、图列出提纲(独学,5分钟)

生:与同学交流补充(小组合作,5分钟)

师:组织展示,总结(15分钟)

2.2 专题探究模式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全程由学生完成,教师提供辅帮助。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汇总展示,总结提升。

案例二:企石镇农业发展之路――以基塘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提出问题:学习《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企石镇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收集信息:学生分四小组,ABC三组以东莞七中为出发点,分别调查走访所划分好的区域农业类型、作物、投入产出等信息,并登记。D组去镇相关政府部门收集近年农业政策,农业经济资料。

展示汇总:各小组就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讨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特色,在课堂上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根据汇总内容,总结规律。

2.3 网络自学课堂

当下学生接触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便利,乡土资源以其丰富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追求。建设乡土地理网站,既能满足学生对家乡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也能拿体验异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能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乡土地理网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案例三:企石镇乡土地理资源网

网络学习中教师要摒弃放任学生的现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制定任务型的活动,提供网络学习策略,以乡土网站为载体,在独学、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

3 用乡土资源迁移,实现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资源本身,而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地理学习的迁移,由个别到一般,掌握认知策略,认识学习过程,达到情感的迁移。由乡土资源迁移是逆常规的途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推广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规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情的激发。

案例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之路

距离东莞七中25公里的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经历了普通工业区到东莞市示范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历程。

(学生了解松山湖的发展后)

师:松山湖科技园区发展的原因?

生:①一心一带三廊三片区规划;②国家扶持政策;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④以科研、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生态产业。

师: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方与松山湖区有何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哪些措施?

生:……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创新地理学习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来看,用乡土资源贯穿整个课堂既改进了教学方法,也为地理教师从新的角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巴登尼玛.乡土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C].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2008:23.

第6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第一部分先通过长三角城市分布变化得出城市化的定义以及指标,再通过城乡差异分析城市化的原因。第二部分先通过英国的案例介绍区域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再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以及原因。第三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得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或者消除负面影响。

二、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是在课本图表案例等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乡土素材,现将涉及乡土素材应用部分归纳整理如下:

1.出示神木县1986年和2012年县城航拍照片,从中学生可以明显对比出县城用地规模扩大;出示县城人口规模数据,通过两个年份县城人口规模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县城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以上对比中让学生得出城市化的两方面表现: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

2.通过PPT展示神木县1986年与2012年总人口数和城区人口数,让学生计算出两个年份城区人口比重并比较其差异,得出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3.班级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课前安排让他们准备一段关于父母为何要进城打工的材料,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农村的缺点和城市的优点,进而明确这就是城市化的拉力和推力(实质是人口迁移的原因)。

4.第二部分内容因为神木县不够典型所以主要分析课本案例和活动。但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中期阶段出现的问题可以以神木县为例,先了解了老城区交通、住房、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再分析新村、二村等新区出现的原因,得出郊区城市化的结论。

5.出示神木县暴雨内涝图片,向学生说明近些年每年夏季都会出现不同规模的暴雨内涝,而十年前几乎没有该灾害,引导学生分析出城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是主要原因。出示神木县城区垃圾填埋场图片,从垃圾填埋场规模不断扩大得出城区人口增加是主要原因的结论,并分析该填埋场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以上案例的基础上分析课本相关案例得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出示神木县继业广场、迎宾广场、杏花滩公园等城市绿地公园景观图片,分析绿地公园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削弱作用和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说明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地理环境的正面影响。

三、心得体会

乡土素材的应用客观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备课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对乡土素材的甄别筛选,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无缝对接无疑又加大了备课的难度,但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的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乡土素材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内容理论性很强,教材选用的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的难度。而乡土素材的应用做到了将本节晦涩的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甚至对该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2.乡土素材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乡土素材虽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学生对相关事物或现象大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对个别乡土素材的分析讲解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进而引起学生观察并探究身边地理现象的兴趣,兴趣养成习惯,最终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3.乡土素材的应用符合地理教学规律。地理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研究地理环境的客观规律以谋求人与地的和谐发展,乡土素材的应用既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规律,也是在引导学生参与身边地理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入情境,学以致用。

第7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强的统一性。全国大部分地区设置的学习科目大都相同,都在学习统一科目、统一版本的教材。这些教科书如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往往是多个省份共用一个版本,版本的不同只是在编排的顺序或案例上有所区别,而实际知识内容没有较大差别。这些科目的学习都是核心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统一制定的。这就使得中学生毕业之后,学习到的知识都是相同的,全国一盘棋,而没有形成独特的地域特性,没有形成自身的属地文化。很多中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往往不甚了解,不知道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发展规划等。

乡土,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及其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体。乡土地理课程的开设,可弥补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属地文化,使学生热爱家乡,从而形成爱祖国的情操。同时,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往往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由于乡土的综合性、区域性和范畴动态性使得各种地理概念在乡土地理这个小区域内能够得以体现,乡土地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学习的距离,在小区域中掌握和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此外,乡土地理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通过课外活动了解家乡状况,在参观学习、研究讨论、课外调研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从我做起,自觉保护地理环境。同时培养学生独特的属地文化,使其具有能够区别于其它地区学生独特知识和独特内涵的能力,富含浓厚的家乡情感。

二、乡土地理课程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清末新政时期。建国以来,乡土地理课程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具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对于乡土地理课程及教材编写的各种文献和专著也相继发表。王静爱、董晓萍等编写的《乡土地理教程》中提到乡土地理教学要具有地方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袁孝亭在《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中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编写要注重科学性、思想性、地方性和实现性原则,我国目前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多采用区域列述法和中心问题法。郑一帆在《启发性原则在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中的应用》中针对文字表述、图像组织和练习设计三方面,与启迪思维密切配合做了阐述。此外,在地方院校的学报中还有许多关于乡土地理教材结构、编写原则的相关文献。还有以江苏地理、贵阳地理、泉州地理等乡土教材编制为例的文献研究。

通过阅读现有文献,反映了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编写原则、编写特色。但这些内容大多是通过宏观阐述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问题,尽管有对地方乡土地理教材的实证研究,但只是以当地地理特征作为实例对编写特色进行解释,缺乏就某一具体区域分析如何具体地实施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过程以及编写要求,缺少对编写内容的梳理,乡土地理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一部分没有在教材编写中得到解读。同时更多的文献发表于2005年左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属地文化的角度出发,就某一具体区域,通过梳理相关地理知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归纳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一般内容,为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提出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三、乡土地理教材的实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属地文化,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个“当地人”,是了解当地主要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未来展望的人。因此在乡土地理教材中,就要涉及到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事政治等相关内容。下面以北京市丰台区乡土地理教材为例,做简要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的乡土地理教材为1997年出版的乡土地理教材《丰台区地理》,2002年出版的地方课程《探索丰台》,还有1997年出版的区情读本《知丰台 爱丰台》。

《丰台区地理》一书中分专题从卢沟古渡口与北京城的兴起,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优越的自然条件,首都重要的副食品、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工业和科技事业,前途广阔的旅游事业,建设中的现代化城镇七个方面对丰台区做了介绍,开篇简要介绍丰台区的面积人口和区划等情况,最后配有简单的参考练习和实践活动。《探索丰台》一书中,通过丰台科技园区、方庄小区、卢沟桥等具体有特色的区域以探究活动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丰台区,书后附有探究活动的指导方案,给予学生其它方面调研的帮助。《知丰台 爱丰台》一书中分章节介绍了地理风貌、历史风云、交通邮电、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古迹名胜园林、名人英烈和丰台区的明天九部分内容。

梳理这三本教材,有用传统章节形式编排内容,有用专题形式编排内容,还有用探究活动形式编排内容。但这些均有其教材共同特点,即都涵盖了自然地理的内容,包括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风貌等,更多涉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即社会经济部分。总体上对丰台区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而《探索丰台》中,以探究地区特色人文环境为主,对丰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民生民情以区域分析的方式进行了介绍。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部分的要求是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研究结果。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乡土地理是小尺度上的地理环境,通过丰台区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分析,结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培养学生属地文化的功能,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部分:对地域内的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地形、气侯、自然资源等的描述。

人文地理环境部分:对地域内的城镇发展史、社会经济、交通邮电、教育医疗、旅游资源、主要产业、名人名家等的描述。

区域分析部分:对地域内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区域分析,探究其兴衰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

时事政策部分:对地域内未来国家规划方面的重大政策,重点投入建设项目,地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的描述。

实践活动部分:对地域内开展小型的课题研究,调研活动的方法指导和选题建议以及评价方案。

在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方式上,采用区域列述法和中心问题法相结合,突出区域的综合性,对于学生学习必修地理教材中的区域综合分析提供帮助,可以更好地完成讲述乡土地理知识以及探究活动的任务。同时注重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精神文化的作用,在学习知识和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属地文化。

四、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建议

(1)开展授课内容调查。学生是教材学习的主题,尤其是学习身边的知识,更需要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中开展授课内容的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哪些乡土地理知识感兴趣,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更能体现学生的属地文化。

(2)体现属地文化渊源。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最能代表当地风土人情的地理事物,这其中蕴含着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渊源。着重于这些方面的描写,可以更好地体现属地精神,培养学生的属地文化。

(3)注重精神文化作用。当地经济发展蕴含着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延续。在描述当地经济取得的各种成就时,注重体现劳动者创业的文化精神,是学生树立属地文化,增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4)强化乡土区域分析。地理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综合的分析方法,但给出的区域案例往往是大尺度、距离学生较远的地区。将乡土地理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地区以分析区域的方式编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分析方法,更好地学习必修地理课程。

第8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1.案例教学。高中学生活动的区域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教材中的例子缺乏切身体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选取学生较熟悉的乡土地理作为案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地理知识,学生更需要从感性资料来达到理性的认识。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指在地理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实验、观测、文献资料、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思辨、建模、论证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一个项目来研究。如调查城乡人口分布、工农业区域布局、商业网点区位、地形地貌、环境问题原因等。

    3.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摆脱书本的束缚,感受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魅力。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指派组长负责组内任务分配、协调。教师预先设计好考察的线路和地点,准备好必备的放大镜、指南针、勘探锤等考察工具及应急医疗用品。考察对象可以是当地的水文、环境、土壤、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交通、人口、工农业分布等人文环境。前者侧重训练地理技术和操作能力,后者侧重人际沟通和协调,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1.引用乡土地理知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地理课堂上并没有专门的乡土地理教学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添加太多的乡土地理知识而占用正常授课时间,导致该讲的重点和难点没有讲,正常的课堂任务没有完成,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而引用的乡土地理知识也不能过少,否则不足以说明教材中的知识,让乡土地理流于“点缀”和形式,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第9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一、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与乡土文化

如开展“课前三分钟”小活动,讲述家乡的名人轶事,介绍家乡某处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唱一首家乡民歌,或表演一段地方戏曲等。一个个小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课堂上,利用自己的积累和了解到的乡土文化知识,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语文能力。又如,联系课文教学将语文的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地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组织讨论“月明星稀”此类天文知识;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时,了解“中国之冠”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比较本地著名建筑尤家花园的建筑共性等。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课外活动渗透乡土文化

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引导学生分类记录家乡特有的节日、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阅读有关乡土文化的文章,培养他们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热爱家乡的大自然,热爱家乡的历史。

开展乡土文化之旅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鼓励学生运用调查日记、自办手抄报、诗文朗诵、舞台剧表演、写演讲稿等多种方式来展示自己在乡土文化学习中的成果,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之中皆有语文,自觉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例如农历四月初八红会是颍上县城的传统庙会,颍上人对这个节日十分重视,每年都举行得异常隆重,而关于这个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节日保存的文献资料很少,可以让学生以调查了解为主,搜集这个节日的来历、风俗。

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还明确了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主要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我们紧紧围绕“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就提供什么”这一宗旨,依托百年老校的资源优势,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家乡、贴近学生、注重实效的原则,致力于教材的乡土化。通过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学习需求,然后依订单式制定、开发方案,由课题组成员分头实施。如为宣传家乡风情,弘扬民族文化,我们搜集整理了家乡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淮河的传说、普通话与颍上土语比较等,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生活中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实效性原则

要提高效率就要摒弃陈陈相因的观念、方法,大胆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激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门径。兴趣从何而来?就是要靠教师的相机诱导。教师根据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创设一个真实、生动、诱人的学习环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2)善问。引导学生问,是打开教学实效性之门的钥匙。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应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开放课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是教师向学生问,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问、学生向学生问,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3)敢想。让学生大胆地想,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源泉。敢想就是鼓励学生求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美国教育家可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展新的思维方式。”

3.乡土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