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

第1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一、“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国家公立学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认同整合的主要手段,国家正是通过编写教材的内容和组织教学来开展本国的“民族构建”,推行以国家为单元的新型“民族认同”。作为国家的成员和未来公民,中国各族学生无疑需要了解全国整体性系统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由于教材容量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通常国家课程教材中对这方面知识主要介绍的是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中原皇朝的历史,但汉族学生需要了解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少数民族学生也需要了解汉族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因此,我们的国家课程必须包含与各边疆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教材的内容必须包括一定程度的关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乡土知识。

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的内容也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狭隘的“本土性”,应当在地域和族别方面具有更宽的涵盖面。如果只包含本地(本省、本自治区甚至本自治州、自治县)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学生们的“乡土知识”将只局限于本地,如果西藏的藏族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只了解了西藏,江苏的学生只了解江苏,“乡土教材”设计思路上的这种地理区隔将使学生对家乡地区以外的“乡土知识”知之甚少,这对他们建立有关“整体的中华民族”的“乡土知识”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时,应把两者看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是彼此割裂与分离的关系,不能把这一分野看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以各自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哪部分“过度”或哪部分“不足”。地方性知识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中也应当包含一定的乡土——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各地区的乡土教材可以对局部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给予更多的介绍,但是其主脉和基本精神必须与国家课程相协调。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必须涵盖“局部”,由于整体容量的限制,有关“局部”部分的脉络可以是粗线条。同时,乡土教材必须彰显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乡土教材应当在“中华民族”整体框架下叙述介绍本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二、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课程与汉族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提到“乡土知识”时,人们有时认为“乡土知识”就是一个地区或当地土著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是一种多少有些偏狭的认识。其实,一个地区的乡土知识,除了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地区历史、民族史、古代文物、传统民间习俗、传统民居建筑等)之外,也应当包括该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起来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如新式灌溉系统、交通体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文化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特色产业(新开发的地方食品、手工艺等)等。这些系统在其发展与运行中带有相当的“地方性”,是该地区社会—经济一文化体系的特色与组成部分。所以,在“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乡土知识”应当比“传统文化知识”更为丰富,因为它包括了新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知识内容。

人们谈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时,有时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家课程”看作是中国主流群体(汉族)的文化知识体系,而把“乡土课程”看作是各地少数族群的文化知识体系,所以发展“乡土课程”似乎就是要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以与“国家课程”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什么是“汉族文化”?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改穿“汉装”即标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其实,现在汉族民众穿的服装无论是正式的西装皮鞋还是休闲的夹克体恤衫,都是来自西方国家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的“国际服装”款式……

现在“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外语等整套知识体系和教学程序虽然是用汉语文在讲授,但内容都是自清末民初废除科举制后从外国学来的,是西方的知识文化体系。由于沿海汉人社会对外开放早一些,对这套知识体系的教学经验多一些。中国传统的算学(如珠算)、地理(如阴阳五行,风水堪舆)、植物学(如《本草纲目》)等并没有系统进入“国家课程”。来自西方国家的这套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中国、印度、非洲国家) “国家课程”的核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在学习全球化的现代知识体系,而不是在学习“汉人知识体系”。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因此政府在—些地区建立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体系,在这个民语教学体系中把汉语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学习。

第2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62―01

一、乡土历史素材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

1. 本地乡土历史资源较为缺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土历史,但不同的地区又有其具体的差异,史料的丰富与否以及历史资源的易得程度等都是关系到它能不能被教材应用的重要方面。如,崇信县的历史遗迹和素材多集中在唐宋以后,如武康郡王李元谅墓、武康王庙、五龙山的药王捣药处等,而在原始时期则有梁坡遗址、于家湾墓群等,包含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历史遗迹,规模都不大;自然风景区中也存留有不少历史遗迹,如龙泉寺、五龙山、唐帽山、老爷山等。本县乡土历史素材时间跨度大,包含内容较多样,但是分布多比较零散,也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内容。而且由于很多原始历史遗存遗失或被破坏,可选用的素材大多集中在唐代以及近代,一些原始时期的文物属于保护范围,这就导致教师得到的乡土历史资源有限,学生能接触到的也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乡土历史资源就成了重要问题。

2. 乡土历史素材与历史教材的关联程度不够。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时,我由中国古代原始农业联想到崇信县的“公刘教啬”,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传说周族的首领公刘曾在崇信一带带领族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种植五谷,发展畜牧,传播农耕文化,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崇信关于公刘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年代久远,没有确切的历史遗迹的发现。这段史料只是说明了当时崇信人的农业知识较为缺乏而在公刘的带领下发展农业的事件,并没有具体的材料证明这一时期人们所处的农业耕作水平或发展后的农业技术有哪些。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选取的这段史料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学生只是带着新奇的心态去学习了教师补充的材料,但是由于缺乏素材,也没有实地考察。所以这些材料虽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但并没有对本课的知识学习和乡土情感升华起到明显的作用。

3. 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上的实际操作缺陷。要想利用乡土历史素材,就要在实践中锻炼,在课堂上贯穿。但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在课堂上如果涉及到这些问题只能由教师讲解,学生对本地的历史发展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学生对这一学习方法还不适应,完不成提前布置的周末调查工作,或者不能很好地领会调查意图。目前本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或参观还有一定难度,其教育效果就打了折扣。

二、对策

1. 应深入挖掘本地历史素材内涵,并结合崇信县周边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发展来组织教学内容。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做一些延伸,将与之关联的内容深入挖掘,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课程之后,教师可将崇信县的共产党烈士保至善的事迹讲给学生,然后做一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党员老人等等,激发他们的爱乡爱国情感。

2. 在材料选取上不可过于死板,如果形成不了专题,就将本地历史素材贯穿在零碎的教学过程中去,逐渐深入。因为大部分乡土历史素材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就拿崇信县来说其时间跨度和内容也是相对较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刻意去寻找乡土历史专题,而应结合课堂实际将有关内容做一提示。

第3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图件,编制要点。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并新增耕地面积,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建设用地总量保持平衡。它以项目区为整治单元,我省主要是对试点镇、试点县的空心村、危旧房等农村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以及全省范围内对灾毁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实施土地整治,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用于经营房地产和商服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图件从图面反映对象来说,既要反映整治前(复垦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拆旧区的位置、复核拆旧区是否属于农村建设用地、复核拆旧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又要展示整治后(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效果;从图面反映的内容来说,既要有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的工程内容,又要有建新安置区以及有关工程规划内容;从图件的种类来说,各图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且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实施方案图件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多样,也比较复杂,给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者带来一定的难度。

1、实施方案图件组成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方案图件主要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土地复垦结构图、项目测量图。

其中,土地复垦结构图是指路、沟、渠的单体结构图,以及路沟渠的附属设施等结构图。

若项目采用集中安置方式的,除了上述6项图纸类型外,还应提供建新安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遥感图、建新安置区规划图、建新安置区实测地形图。

若拆旧地块零星、分散的,不必进行土地复垦结构图设计,但,要有平面图;对于集中连片,且面积较大的应进行土地复垦设计,必须上报土地复垦结构图。

2、实施方案图件基本要求

2.1图名的要求

一般将图名命名为:××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代码为XZT)、××村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代码为YGT)、××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代码为ZGT)、××村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代码为PMT)。

项目复垦结构图主要是指路、沟、渠的单体结构图以及附属设施等结构图,该部分的图名命名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进行命名。

2.2图号编制要求

图号编制统一要求为:××××(县名+乡镇名、为拼音首字母)-××(村名)-图名代码-编号(01、02……)

土地复垦结构图: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图号编写要求编制。

3、实施方案图件制图基本要素及其要求

3.1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经变更调查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内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图斑号、拆迁房屋编号、实测地形图的JMD。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实测地形图的JMD颜色为黑色、全局宽度为0。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拆迁房屋编号与实测地形图上的一致,其字体采用HZ,高宽比和字号以打印出来能显示清晰即可,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0。

6)图中附表按下表格式:

注:(1)表中拆迁房屋编号应与实测地形图中的拆迁房屋编号一致;(2)图斑面积与非203地类面积之和应等于规模面积。

7)本图加盖国土局公章。

3.2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

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是以遥感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内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实测地形图的JMD、图斑号、拆迁房屋编号。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实测地形图的JMD颜色为黑色、全局宽度为0。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拆迁房屋编号与实测地形图上的一致,其字体采用HZ,高宽比和字号以打印出来能显示清晰即可,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

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是以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图斑号。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0。

3.4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

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是以实测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切割图块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图斑号,标注方式建议按以下形式标注:

所在图幅号(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图斑号:109

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

3)图中除了应表达实测地形图要素外,还应标注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

4)集中连片的拆旧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注明与外界的衔接情况,特别是灌排设施和对外交通道路设施;对于零星、分散的拆迁地块,尽可能地标注上对外交通道路情况。

5)具备宅基地复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的说明,该部分的说明在A3图幅中布置于空白处,字体为宋体,字号为3号字,宽度比例为0.7,颜色为黑色。

6)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7)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或者1:500。

3.5土地复垦结构图

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要求设计。

3.7项目测量图

拆旧地块实测地形图主要反映拆旧地块的地理位置、内部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面积情况及位置分布、土地所有权情况等。拆旧地块实测地形图成果应包含测量图、测绘报告、拐点坐标成果表。其测绘技术要求有:

1、项目测量图出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常用比例有1:500、1:1000等。

2、项目测量必须统一使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每个项目区范围必须有拐点坐标,并应在图上标注拐点坐标(拐点坐标计算结果必须等于整治范围面积);项目范围内有不同地类的(各地类面积需呈闭合),必须标注地类并量算各地类的面积,测绘图上需补上现状的地类统计表。

4、图上必须标明土地利用结构和标注项目建设边界、地类界及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乡镇和村庄名称,现状高程点应清晰。各类土地利用分类符号和颜色相匹配,各类用地面积与图上显示的面积应一致。

5、主要线状地物如沟渠要标注流向、结构和尺寸,道路要标注结构和尺寸;现有水源位置、河道堤防、主要构筑物等明确标注。

6、拆旧区的房子的位置、朝向、形状必须与二调影像图相吻合。

7、等高线和高程点分布合理,等高线间隔不大于1米。

8、各地块实测地形图上应体现出二调现状图中203地类范围线,且应将203范围线独立一个图层,同时拆迁项目区范围线应在203范围线内或重合。

3.8建新安置区规划图

建新地块建设规划图是在建设规划总平面图基础上编制的。编制要点是在图面上能够清晰反映出项目区建新地块各种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等位置分布情况,反映建新地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含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安置户数人数等);图幅适宜采用1:500或者1:1000比例尺。

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城镇建设用地收益反哺农村,可拓展城市反哺农村的资金渠道,保障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促进自然村向中心村和集镇聚集,农村村民向住宅小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集中,有利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有力带动城乡投资与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做为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谨、科学规划,尊重民意、合理地布局,为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 [R].国土资发[2005]207号文,2005-10-01。

[2]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R].国土资发[2007]169号文,2007-07-13。

[3]李如海,吴飞.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政策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M].北京: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网站,2006-02-04。

[4]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见的通知 [R].闽政办[2010]43号文,2010-02-22。

第4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园林景观建设是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代表。在现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景观设计盲目崇洋、千城一面,失去了园林所固有的地域特色,在当前园林建设形势下,传统的文化脉搏在流失。为了改善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创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本文从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设,努力构建包含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的园林景观,对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1]

一、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细则

(一)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很多农村用地被改成城市建设用地,但田园上原有的自然景观、村落布局都会被改造,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造成自然规范的格局被打破。在地域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上,需要讲求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在合理规划的指导下,保存原有的地域特色,传承本土文化,保持固有的历史文化命脉。乡土景观融合当地的自然特色与文化特色,在维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发挥重大积极作用。[1]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要注重协调一致的原则,保证乡土景观与园林景观相一致,乡土景观较全面的融合了地域文化,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考虑,必须要谋求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地域文化与城市格局、文化氛围、景观风貌巧妙的融合起来,促使本土特色健康、长久的发展。[2]

(二)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办法

地域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需要既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促进地域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发展。由于受时展的影响,很多历史遗留的自然景观都逐步被时代的发展所吞并,对于一些在城市边缘部分存留下来的历史文化景观,还没有得到开发与利用的部分,我们应该对人类的文化都持有尊重态度,不断对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进行保持与更新,让其与时代的氛围相融合,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同时保留特有的乡土韵味,促进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交融。[1]

二、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包括地域的自然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每一层次的文化都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影响。下文将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将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巧妙结合起来,进行地域文化建设与地区园林景观建设。

(一)乡土自然景观的应用

自然景观象征着一种自然的文化底蕴,包含着水、土、动植物等,这些自然景观元素与园林建构特性相融合,能提升园林设计质量与品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灵活并尊重自然的地形条件,选取在自然状态下能最小限度的对地形条件进行改造的方式,因为,地形毕竟是人们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得以保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人们进行自然景观设计时,不仅要尊重利用地形条件,还应适时的改造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喜欢让人感到亲切且安定的地形,人们对地形的改造是不违背地形原则的,在微地形的土地上设计园林景观,可通过培土堆高实现,种植高大的树木能增强突起效果,而在平坦的土地上,可种植草坪或相对低矮的树种增添柔和效果。在园林自然景观构建中,要保持与促进水循环,增添水循环的功能价值,确保园林自然景观的良性循环。植被需进行合理配给,保证自然演进,与自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纽约某场地是已经使用了五十几年的垃圾场,现要将其改造成生态公园,在覆满垃圾的山上建成植物林,需要改造土壤,采取轮作的方式改良土壤,不断推进土壤的改良,从土堆景观到田野景观至开放景观,最终由事件景观推向生命景观的过程,是自然风貌与植物群落恢复的过程,良好的生态公园符合园林建构要求,集人们娱乐与休闲活动于一身,富有创新形式。[2]

(二)乡土精神景观的应用

乡土精神景观具有自身特性,在乡土精神景观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体现在以下几个运用层面。像重庆的巴国城,利用浮雕景墙的方式将巴渝地区的历史人物、典故文化融入至尽管设计,配合石景、水景等,表现内容多样,这样将需要表现的精神景观的具体内容进行展示,传达大量信息。重庆巴国城历史悠久,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崇拜,园林景观设计之时,常用设计形式是将喜爱的动物作出抽象处理,以地刻形式展示,效果会更加显著,将当地的图腾崇拜融入至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能增强设计的地域性与特色性,增强艺术的表现形式。此外,部分园林设计为表现乡土精神,设邀游人参与体验的项目,游人在景观的氛围滞洪参与饮食文化活动,各种民俗活动,例如,民间艺术较为发达的地区,邀请当地老艺人进行表演活动,让游人感受氛围并参与其中,这种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参与体验中传达地域文化精神的。[1]

(三)社会景观与园林设计应用结合

区域的社会景观蕴含多重人性化思想,且利用方式多样,社会功能强大。区域社会景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作为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形式,社会景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将人类丰富的历史信息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与人类劳动、汗水与智慧相联系,为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融入社会景观元素。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性化设计为尺度,努力为人们营造一种温馨且舒适的氛围,供人们欣赏娱乐,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1]园林设计需尽可能满足多种人群需求,集约空间,创造高效利用整体空间的形式,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最人性化的原则。园林景观设计要采用乡土工艺与材料,创造更加持久耐用的人文景观。以重庆的三峡广场为例,广场设计与三峡移民这一事件相切合,设计理念巧妙结合三峡风光与山城风光,融入多样性的功能分区,广场中央建有三峡纤夫拉船造型雕像,体现特有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也符合多种人群需求。[2]

结语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联系密切,只有真正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焕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融入地域文化内涵,用文化促成建设,使园林景观设计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进群,刘冬梅,贾建中.城市安全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J〕.中国园林,2008

[2] 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

作者简介:

第5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林芝地区;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74-04

Study abou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bandoned Land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Nyingchi

Qi Kaibin et al.

(University of Tibet,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Nyingchi 86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bandoned land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Nylingch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bandoned land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were different. Th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the best with loose soil structure and large soil field capacity in walnut ground returned from grain plots at Jiemai village,Bujiu village,Nyingchi County. It followed by the willows ground,walnut ground at Qiangna village,Milin County. The meadow returned from grain plots at Houshan was the worst. The nutrient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N,P,K and others were the highest in walnut ground returned from grain plots at Qiangna village,Milin County,which mean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walnut ground returned from grain plots at Qiangna village,Milin County,were the best.

Key words:Nyingchi area; Abandoned land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植被与土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植物的生长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一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一定的植被类型,不同类型的植被之下又发育着不同的土壤。特别是在不同森林植被和草地植被作用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前人对不同的植被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不同处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同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种植地或自然荒坡进行的,对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的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缺乏系统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对指导和评估当前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林芝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土壤环境的一部分,对植被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为此,本研究结合野外试验及其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对退耕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和养分效应分析,探讨林芝地区有效的植被恢复方式,以期为加快林芝地区退耕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林芝地区概况 林芝地区地处自治区东南部,位于北纬26°52′~30°40′,东经92°09′~98°47′之间。东与昌都地区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区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地区交界,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林芝地区东西长646.7km,南北宽353.2km,边境线长约1 000km,面积约11.7万km2,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共有乡镇55个,行政村705个,人口18万。林芝还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苯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了许多人文景观,而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一起构成了林芝神奇的自然风光。

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 100m,年平均气温7~16℃,年降水总量400~2 200mm,年平均降雨量650mm左右,年太阳总辐射5 460~7 530MJ/m2。林芝地区东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地区,西部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东北部为高原温带季风湿润地区。全地区日照偏少,长冬无夏,温度变化小;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2]。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地选择与设置 通过实地踏查,选择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农牧学院后山退耕还草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及退耕还林柳林地。这些退耕地退耕还林时间都在5a左右,核桃地和柳林地上的林木幼苗都在3~4a。在试验地中分别设置10m×10m的标准地,每个标准地按“S”型布置5个土壤取样点,土壤采集深度为0~10cm。

1.2.2 室内分析方法 土壤pH值测定采用电位法;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速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氢钠浸提法;水解氮含量采用碱基―扩散法;速效钾含量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全氮含量采用半微量开氏法;全磷含量采用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3]。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物理性质 反应土壤物理性状的指标很多,本文主要考察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持水量。

(1)

(2)

(3)

(4)

图1 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

注: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后山-退耕还草地;杰麦村1-退耕还林核桃地;杰麦村2-退耕还林柳林地。下同。

由图1可知:(1)土壤含水量: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的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22.72%;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16.72%;最小土壤含水量出现在后山退耕还草地,为4.28%;(2)土壤容重:4个样地0~10cm土层土壤容重最大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0.97g/cm3,其次是米林县羌纳乡退耕还林核桃地和农牧学院后山退耕还草地,分别为0.61g/cm3和0.56g/cm3,最小的是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0.49g/cm3;(3)田间持水量:0~10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最高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30.00%;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达29.84%;最小土壤田间持水量出现在后山退耕还草地,为21.91%;(4)土壤毛管持水量:0~10cm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最高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达62.54%;其次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36.81%;最低土壤毛管持水量出现在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30.94%。

2.2 土壤化学性质 反映土壤肥力的化学指标较多,林地土壤中经常用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反映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包括N、P的重要来源。且有机质具有的胶体特性,能吸附大量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性、保水性、耕性、缓冲性,还能使土壤疏松,从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肥力高低的又一重要化学指标。土壤全N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土壤的供N水平,其消长取决于N的积累和消耗的相对强弱,特别是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生物积累和分解作用的相对强弱。土壤中速效P可表征土壤的供P状况和指导磷肥的施用,也是诊断土壤有效肥力的指标之一。速效K作为当季土壤供钾能力的肥力指标[4]。

2.2.1 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比较 由图2可知:(1)土壤pH值:4个样地中,只有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呈酸性,pH值为6.60,其它3个样地土壤pH值都在7以上,呈碱性,所以,林芝地区退耕地的分布与退耕植被类型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较大。(2)有机质含量:在0~10cm土壤中,不同退耕植被类型有机质含量最大的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37.54g/kg;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20.87g/kg;后山退耕还草地最低为1.23g/kg。

(1)

(2)

图2 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

2.2.2 土壤含氮量比较 图3所示各样地氮含量。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表层土壤(0~10cm)全氮含量最大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0.017 4%),其次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0.017 0%)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地(0.007%),最小的为后山退耕还草地(0.005 4%)。速效氮含量与全氮含量明显不同,表现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最高为75.04mg/kg,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71.54mg/kg,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47.74mg/kg,最低的为后山退耕还草地为32.34mg/kg。

(1)

(2)

图3 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氮含量

2.2.3 土壤含磷量比较 从图4可以看出:在0~10cm表层土壤中,全磷含量以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最高(0.053 2%),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最低(0.029 3%)。速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明显不同,0~10cm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后山退耕还草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

(1)

(2)

图4 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磷含量

2.2.4 土壤含钾量比较 图5所示各样地速效钾含量,在0~10cm表层土壤中,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中以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最高,为54.85mg/kg,其次为后山退耕还草地为53.74mg/kg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45.00mg/kg,最低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24.02mg/kg。 (下转88页)

(上接76页)

图5 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

3 结论

(1)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土壤质地不同: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砂壤土,后山退耕还草地为粗砂土,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细砂土,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细砂土。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是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后山退耕还草地。土壤容重反映了土壤的疏松状况,4个样地土壤容重均低于1g/cm3,其中,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的土壤容重最低,其次是后山退耕还草地和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较高。表明退耕还林核桃地和还草地土壤结构性较好,土壤较疏松。

(2)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pH值在6.60~7.53变化,土壤多为碱性,只有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呈酸性为6.60。所以,林芝地区退耕地的分布与退耕植被类型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较大。

(3)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相差较大,其中,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了37.54g/kg,而后山退耕还草地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退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但对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作用大小不同。

(4)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在0.005 4%~0.017 4%、32.34~75.04mg/kg、0.029 3%~0.053 2%、1.31~2.79mg/kg、24.02~54.85mg/kg之间变化,说明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退耕地土壤氮素的积累。

参考文献

[1]West D C .Forest succession concept and applications[M].Springer -Verlag,New York,1981: 85-211.

[2]林芝地区基本情况[EB/OL].2006-11-19.http:///lsyg/51563.jhtml.

第6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 小学美术 融合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在这历史的星河中不断发生着巨大变迁,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着无数祖先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传统的乡土文化便是经由不断地演变、不断地传承而发展至今的,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是自然与人类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对于人们人格的熏陶和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乡土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将美与情感同时结合并且表现出来,它高于生活,但同时它也源于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其中包括建筑、饮食、手工等多方位的元素,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简单朴实的素材,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将现代与传统跨时代的联系起来。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意义

陈旧的、局限的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趋于改变或者逐步接近淘汰的边缘,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要大胆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不受制约,敢于质疑权威。怎样的合理取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人文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使用本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契机。

(三)乡土文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经济全球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取代陈旧的生产生活工具,在生活不断方便、进步的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城市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人类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逐渐对土地、对自然失去了原有的热爱,对家乡的认识也逐渐变淡,正向我国拥有众多民族一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地区文化,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对民族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民族的归属,乡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传承的钥匙。

二、对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改革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这是历史年代的沉积,现在的教育属于“全国化”教育,忽视了原本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区差异,教师应当在新时期课改的条件下改变对于陈旧的传统课本的依赖,将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将教学的课程架构不断地完善,也可以引进吸收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将其带入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也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的投入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之中,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调查,共同探寻,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实践不仅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除了检验真理以外,还是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在课本教学之外,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的制造,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也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与传统的手工艺人或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交流沟通,吸收经验,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组织小队,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趣事,在课堂上用画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观察、想象来绘制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

(三)以“学”为本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育人,以“学”为本的“学”指的并不仅仅是学习,还包含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学会美术,而是要从“心”出发,立足学生的根本,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喜欢接近自然,愿意去了解乡土文化,不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更多的还是要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灵活多变的将美术与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发现乡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这期间放飞心灵,得到升华。

三、结语

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秀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的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曾丽娴.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建瓯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版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山西青年,2016,(14).[2]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09).

第7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1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对于“景观”,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 笔者曾有阐述: 扼要地讲, 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 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 , 1996 , 1999) 。对于“园林”, 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 园林” 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 , 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 下了定义: “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因此, 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 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 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 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 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 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 年底, 全国有建制镇17015 个(不含县城关镇), 集镇29118 个, 村庄3557700 个, 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 个, 集镇减少1206 个, 村庄减少101635 个(1998 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 、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 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 , 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肖国清1988 , 殷永达1993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 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 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 , 1997) ,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 毛巧丽1998) 。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刘滨谊1999) ,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第8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乡土美术 学校美术教育 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25-02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二、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本土特色文化中非常多的元素、理念和信息可以为设计所用,为诸如建筑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因为大量的乡土美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为了审美需要而创造的,相反,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设计的最高理念。乡土美术造物思想中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对材料的选择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这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的态度――尊重自然,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是我们倡导的“绿色设计”的宗旨。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以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展馆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马洒的洞经音乐本身就是戏剧形象,这些往往是与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另外,乡土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9篇: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

1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对于“景观”,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 笔者曾有阐述: 扼要地讲, 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 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 , 1996 , 1999) 。对于“园林”, 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 园林” 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 , 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 下了定义: “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因此, 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 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 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 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 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 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 年底, 全国有建制镇17015 个(不含县城关镇), 集镇29118 个, 村庄3557700 个, 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 个, 集镇减少1206 个, 村庄减少101635 个(1998 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转贴于 4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 、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 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 , 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肖国清1988 , 殷永达1993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 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 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 , 1997) ,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 毛巧丽1998) 。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刘滨谊1999) ,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 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 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 刘滨谊,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② 刘滨谊等译, 图解人类景观—— 环境塑造史论1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6

③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 1998 , [ 6 ] : 365~ 370

⑤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⑥ 刘天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画镜文心. 生活1 读书1 新知三联书店, 1994

⑦ 农村与景观. 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8

⑧ 舒楠, 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 建筑师, 1997 [ 78 ]

⑨ 程极悦, 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 建筑学报1 1987 [ 10 ]

⑩ 肖国清, 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 中国园林, 1988 [ 2 ] .  张浪等,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 中国园林, 1996 [ 6 ]

ω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 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 台湾省建筑师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