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乡土文化内涵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内涵

第1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第2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1、按学生的村落、社区,亲自去寻找乡土文化

不同的村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鼓励学生亲自去寻找并体验自己村落的乡土气息。探寻所处村落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找寻所处村落的历史名人或是英雄先烈,追寻名人足迹,弘扬先辈精神,从而加深对所属村落乡土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村落或者社区在礼俗上也存在着差异,具体体现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亲身体验,能够深切感受乡亲之间的情感维系,以其体现出的淳朴民风。

2、老师带队,全员、全面探索重点的人文景点

通过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对所属村落蕴含的乡土文化进行解说,学生在解说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深化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同学之间也分享了更有关乡土文化的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重点的人文景观进行游览,带领学生深入体验乡土内涵。

3、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

并不是所有的景点我们都能,足之所及;并不是所有的景观我们都能,目之所及。所以我们要借助多媒体为我们展示更加全面的人文地理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

二、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激发欲望,描绘广博的乡土人文景观

乡土作文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乡土特色”,“乡土特色”蕴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因此在乡土作文教学中要力求依托乡土文化,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描绘出更加丰富的乡土人文景观。

1、课内拓展:让学生有“源”而写,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乡土资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只有在学生对乡土文化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对乡土作文的写作进行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了整体感知,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兴趣、亲近自然、融入社会,从而开阔视野。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师要重点做好课程内外的延伸。例如,在讲解《回乡偶书》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借助“离家”、“乡音”等词语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能够深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激发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可以以乡土文化加深对家乡的爱,也可以在乡情和亲情中突出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2、课外延伸:乡土资源整合、深化

学生根据乡土文化进行作文,习作中的情感流露是建立在对家乡文化深深的爱的基础上的。家乡的特产是学生引以为傲的,家乡的新变化也足以让学生振奋不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对生活的亲身观察、体验,写成的乡土作文是非常珍贵的,是一个地方乡土文化的缩影。教师应该积极把利用学生、学校等引入课堂教学而生成的新资源进行整合。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集、保存以方便进一步的研究、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

三、总结

第3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 美术课程 乡土资源 开发利用

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多个方面,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以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本地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主要来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直被关注,尤其是地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800里的巢湖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巢湖到处丛生着的一撮撮芦苇是编织的上好材料,巢湖又是“鱼米之乡”,生产各种有色谷物,可以用来设计粘贴画,秸秆也可以用作编织的材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有选择地将当地自然材料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不断丰富和拓展现有教材,注重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乡土文化教学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文化部公布了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巢湖市榜上有名。这是巢湖市继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再次被命名。剪纸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根雕、面人,羽毛画等民间艺术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走进群众生活,大放异彩。巢湖市民间艺术家尹修平,擅长用麦秆作画,经过半年的努力,尹修平近日又以麦秆为原料画出了《清明上河图》。有6项进入第4批合肥市级非遗名录初选名单:浮丘钓台的传说、巢湖鼓舞、洪氏银器制作、周氏微书、孙氏篆刻、黄麓古村。由此看出巢湖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底蕴,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我校美术教育以本地乡土资源为载体,促使学生了解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乡土美术进入美术课堂,完善特色教育

学校美术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在课程开发上下工夫,引入乡土美术丰富美术教育资源。乡土美术课程的开设可牢牢地抓住这一思想主旨,真正将“以校为本”作为“特色教育”的根本原则。我在乡土美术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大胆实践,将原有的美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之类零散的课程形态归并到一个课程目标和内容架构之下,加入“乡土美术”课程和内容,使得美术教学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的资源条件,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乡土美术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有效、有益的补充。

三、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

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乡土美术,在于它所涵盖的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这就需要生活的积累。通过学习这些乡土美术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美术的熏陶。了解乡土美术,亲身感受美,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不脱离当地的文化背景。

四、乡土美术资源有利于农村美术教育的整合

农村富含自然资源,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唾手可得,成本低廉,也可用于教学活动,如一些俯拾皆是的泥、石、木、竹等都可作为泥塑、石雕、木刻、竹雕、竹编的创作材料。农村社会保留的一些传统习俗,如岁时节令和生活仪式,如诞生、结婚等重大的庆祝活动,都会有多样多彩的美术形式出现,渲染喜庆的气氛或祈祝吉祥如意,这些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以乡土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必将给本区域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五、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它的学科跨度大、操作性强,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多元化教育是美术与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开展地方乡土美术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接触不同地域、社区的美术文化,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乡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在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尤其是视觉文化泛滥的现实环境中,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乡土文化却持漠视或鄙薄的态度。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乡土文化,培养学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乡土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 德育教育

迪格尔的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由此可见,乡土教育已然势在必行。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增设地方课程,我校学生使用的地方课教材就含有一套吉林省统编的乡土教材——《家乡》,这是一套以吉林省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和魅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教育目的的教材。使用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关注《家乡》这一课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发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发掘德育内涵

我们学校在使用《家乡》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乡土文化,积极探索乡土教育的新渠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发掘出很多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 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无价之宝 !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 名人传 记、 村规民约 、家族族谱、传统技艺、 古树名木 等诸多方面。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辽源,虽然开发的年代较晚,但自然景观和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景观比较丰富,其中,有部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东辽河源头碑亭、寿山、龟山、龙首山公园、南照山公园、杨木湖度假区、八一湖旅游区、石驿古栈道、东丰皇家鹿苑、东丰拉拉河六道沟水库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

1.采访积年老人

调查的内容有:本镇的镇名,村名、山名、河名、桥名的来历;调查本地的习俗,如五月间为何要做玻璃叶饼,冬腊月为何做粘饽饽等,这些习俗又有着怎样的来历;调查踩高跷、划旱船的来历,以及这项文化活动日益凋落的原因。此外还调查本镇的名人,本镇的特色产业等等。

2.特色文化展示

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展示本镇乡土文化。如:通过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东辽河的传说”、“乌龙山的来历”及其他乡土物产。剪纸艺术,踩高跷、划旱船的再现,面塑造型,美丽风光的照片展示等等。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本教材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调查整理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3.总结表达提升

校本课程适当介入。地方课程是省编教材,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吉林省的特色。而自己的县,自己居住的镇,自己村,又有着怎样的乡土民风呢?创编以本乡本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也是丰富学生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编乡土教材,展开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发教师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何在,为何一些乡土文化渐入窘境,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注等等。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推动乡土教育向纵深发展。此外,把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调查、整理、介绍说明乡土文化的方法,开发了乡土教材教育的新渠道。

二、寓乡土文化于地方课教学中

学校的教育期望并非仅仅传递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艺,而是希望农村孩子们走出去见世面,那么能否让孩子们离开家乡后,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内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到哪里,我们的乡土文化教育都能深深地影响和帮助学生的未来。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对教材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了解我省的地理环境,工业物产,以及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上好一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地方课,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照本宣科的枯燥方法,书中简单的文字,黑白的照片,不能够真实地表现出长白山的巍峨,松花江的壮丽……因此,他们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地方课教学中。比如在讲述〈长白山〉一课内容的时候,就用大屏幕播放长白山的风景短片,涉及“东北二人转”的时候,就放上两段传统剧目,甚至引导学生仿唱一段。这样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真正得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教育。

2.将乡土资源融入地方课程

教师在讲《长白山》一课时,不失时机地融入家乡景观,向学生介绍与辽宁交界处高高耸立的乌龙山,再将乌龙山美丽的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使学生在赞赏长白山巍峨的同时,对家乡乌龙山的壮丽与神秘更感兴趣。在教学〈松花江〉一课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将辽源地区的东辽河、杨木渡假区等景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周边景观的可爱与迷人。这样巧妙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本教材内容之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使学生懂得了祖国的富饶与美丽中包含着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5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运用也十分明显。在他笔下的不同人物通常在用语上明显具有较为鲜明的分别,能够使读者第一眼就能够区分出不同的性格和人物,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依然以《高兴》为例,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塑造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五富的时候,从基本的外貌形态描写到其说出口的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在塑造五富这个人物的时候,作者描写道:“五富长了张憨脸,一看就是农民,所以他的自来卷头发就让人觉得滑稽,最容易被人认为是烫的,而一个农民却烫着头发,那不是狼狗,是土狗在扎狼狗的势。”这里作者突出而鲜明地表现出了五富的一些特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自来卷又十分滑稽的北方农民形象,虽然他的自来卷是天生的,但是人们还是会不以为然地给他套上烫着头的帽子,并且作者十分巧妙的运用了比喻,将其比作扎着狼狗势的土狗。读来不禁让人一笑,而后称绝。作者在具体描写五富这个形象的时候,也赋予了五富一定的个性特点,五富有次说道:“你是皇帝他妈,拾穗图新鲜呀?”这里不难看出作者通过个性化语言为读者们展示出了一个说话带点油腔滑调的、诙谐幽默的农民形象,同时这个农民又有一点刻薄尖酸,惯用歇后语调侃他面对的,也充分突出了五富这个人物的性格中多面化的综合特点。

二、通俗化的语言表达

贾平凹对于语言的探索从一开始就放在了一个严肃的值得探索的角度上,在他的创作活动中,也不难发现,大多数语言虽然是建立在方言和土语的基础上的,但是就方言和土语这个范畴来讲,通常情况下有许多土语和方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大部分南方方言和土语不仅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就连发音上的翻译和矫正也十分困难,不同地区、县市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由此就使得土语和方言运用在文学创作中的时候在传播过程中不容易被接受者成功地理解和接受。作为方言和土语本身,在传播的起始阶段存在一个是否需要被传播者进行简单转化的问题和过程,被转化的方言和土语在理解中往往能够更加的流畅和自然,易于理解和接受;相反,保持原态的土语和方言,即使是大致能够望文生义的词语,也难免在理解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使得作为接受者的读者对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曲解和阻碍,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情绪。贾平凹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对土语和方言的运用逐渐炉火纯青,不仅能够使得行文中字里行间透露出土语和方言的原态,使得土语和方言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让作为接受者的读者能够感受到该地方的民风民俗和习惯用语。同时,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贾平凹也十分注意将土语和方言进行进一步的转化,尽量使表述既符合土语和方言的地方特色,又不致使读者产生和原意出入较大的误解。土语和方言不代表通俗化,通俗化也不能概括土语和方言,只有在运用方言和土语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转化、浅化,才能够使得读者进行悦心的接受与阅读。通俗化的语言表达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需要作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才可以较为自然地达到转化的效果。

三、诗化的语言内涵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不仅在表面上注重土语和方言的大量使用,注重在传播和转化土语、方言中适当地进行通俗化的改动,同时,其实在内涵和内核上,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语言也不难看出是具有诗化的内涵的。以他的小说《猎手》为例,在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中,其实已经具备了诗化的语言。“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杀尽了”,充分表达出了对狼被杀尽的事实的感慨,不可思议里夹杂着惋惜的情绪,而后逐步分析和揭示出了猎手的状态,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不乏诗意的表现:“猎手突然感到空落”,这就将一个普通猎手的心理状态巧妙地融合到了所有的叙述和表达中,这不仅使得文本的呈现上表面具有诗意美和形式美,同时在内涵上,其实也注重融合了人物心理状态的变化,使得其文本的呈现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

四、综合性运用

第6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农民增收;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策略

“民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民俗文化传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包括信仰、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创造,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1]民俗文化包含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特色民俗文化,是一种民俗区别于另一种民俗文化,或一个区域民俗区别于另一个区域民俗,或一个民族民俗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独有的风格和形式。因此特色民俗文化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特征。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实际上是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乡土民情民俗呈现出多样的特点。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连,已经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来看,农村仍以种植业为主,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传统农业改造相对滞后,农村市场的潜力很难有效发挥出来,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来自于农村、根植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不仅要培育,还要延续;不仅要继承老传统,还要适应新需求;不仅要保护原生态,还要创造新生态。

1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1.1 有利于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农村中的自然风土人情和特定的文化沉淀在逐渐消退,乡土民俗文化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弱化和断层危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就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利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是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的广袤农村地区,集中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民间手工艺文化产业、特色农产品等领域的产业形态,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文化已经脱离传统抽象的作用而在现实状态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经济魅力,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对乡土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弘扬。在开发利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保证乡土文化原有的朴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性。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且其产业链较长,涉及范围广,关联效应强,能够带动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庞大的就业市场,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大型实景演出、民间手工艺品、乡土特产零售业等很多产业的发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国际旅游组织曾统计,如果有1元是旅游的直接收入,那么就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8元的收入。文化旅游产业尤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具有强劲带动作用,每增加一个旅游业直接就业岗位,就可以产生5个间接就业岗位。如果某一个乡镇是以旅游作为其支柱产业,其涉旅就业人员就占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文化本身具有经济价值,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障,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反之,文化的落后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尤其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大潮己席卷全球各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范围更加广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农民收入长期增产不增收,势必会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农民对收入的预期。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少农民仍然存在“增产不增收、丰收不脱贫”的问题,这不仅会减少农民对收入的预期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使农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化程度降低影响农业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相互渗透。文化的繁荣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支撑,同时文化的发展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产品形态

文化产业产品或项目简称“文化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商品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一类产品或项目。文化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生产的批量性和流量的规律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文化产品通过物质形态或者服务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的精神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或者说受到感官的巨大冲击。感染力、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所在,是文化产品追求的品质目标,是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也是人们(顾客)关注的焦点和目标。优秀的、富有个性的和地域特性的文化产品会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净化道德、洗涤心灵、涵养性情、启迪智慧、增长才智、改进社会的积极作用。豪泽尔说:“当艺术潜入生活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社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可能是赞美的,也可能是批判的,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可以批判社会,可以诊断和医治社会的病害。”[2]

2.1 乡土特色民俗地域文化产品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地域的差别,就有传统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差异。从民族区域上看,汉民族风俗文化与少数民族有着天壤之别,婉约细腻的江南水乡民歌与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民歌对比鲜明;从地理区域上看,湖北的楚文化与四川的蜀文化迥然相异,尤其是文化部命名的142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涉及市、县、乡、村,门类多样,农村气息浓厚。如湖北省长阳的民间歌舞之乡、安陆市的民间漫画之乡等。有的独一无二,如崇阳县的提琴戏之乡,这些地域文化资源个性鲜明乡土气息浓郁,如果将其打造为乡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更加利于发挥地域的整体优势,实现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2 乡土特色民俗生态文化产品

我国许多地方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历史悠久,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形成的文化传统,包涵了祖先的智慧及文明,弥足珍贵。如水乡周庄、安徽西递村等古建筑,则属于物质文化生态;如民间歌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等,则属于也有非物质文化生态。利用这些原生态民俗文化中的生态文化项目,打造乡土特色生态文化产品,如通过建造生态博物馆,将原始的文化生态和农村生活场景相结合,其珍贵的科学、艺术、历史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2.3 乡土特色民俗传承文化产品

乡土文化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有的可以流传上千年,沿袭至今。同一民族,同一片区域的人们有着相仿的习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民风民俗却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如民间饮食、节日、竞技、婚丧、雕塑、刺绣、皮影等各异;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安徽的民居、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客家土楼等代代传承;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及各种风俗等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从历史的传承文化资源中提炼乡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不可估量。如全国闻名的魔术村――河南省宝丰县周营村,历代传承的魔术产业已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4 乡土特色民俗旅游体验产品

要想使乡土旅游业得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与特色民俗文化的融合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但要丰富旅游产品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且要不断创新文化旅游项目。现代旅游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和表达。古老而厚重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积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人文信息,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农耕文化。在传统厚重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面前,城市文化难以保存和展现最为原始的文化面貌,这正是乡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形成的巨大吸引力之所在。

3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策略

3.1 增强创新理念,激活创意引擎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创新,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创新和创意也是一种生产力。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难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一是增强创新意识。乡土文化资源要想实现文化和产业的转移,必须要跟上时展的新理念,注重以现代生活方式整合传统资源,创新产品形态。“经由好的创意的点化,看似平常的文化资源就会成为具有更高欣赏价值或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3]二是激活创意引擎。文化产业是最具创意的产业,乡土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饱含热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技能,把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浓缩渗透到文化产品中去,推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经营。三是要加大对有关文化产业人才教育的扶持培养力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库、档案库和人才培训基地,不断加强文化经纪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意创新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3.2 打造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

品牌就是产品,品牌意味着价值,品牌意味着文化。整合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品牌是一个重大战略,该战略将积极推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品牌不仅可以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产生延伸性影响。河南省辉县万仙山的郭亮村,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几十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因此万仙山景区绝壁上的郭亮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郭亮村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彰显品牌意识,延长产业链条,将悬崖绝壁和山间隧道的自然景色与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相融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这种做法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村民从事相关产业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比如河南的特色名片之一濮阳杂技,为形成杂技之乡的特殊氛围,在濮阳及周边地区建成了文化产业园区对旅游者开放。同时,深入开发与杂技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濮阳杂技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围绕杂技艺术,可以策划与杂技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影视剧、动漫作品,或者将杂技的元素同民间剪纸、雕刻、泥塑、木版年画等工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品牌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浓缩,如果做得好能提升农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当农村农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4]

3.3 把握市场规律,构建营销策略

在“营销”环节,文化产品与生产主体、经销主体转移到消费主体,完成价值交换。[5]一是文化内涵营销。大力挖掘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的独特内涵,使文化产品的品位、知识、价值观念、修养、精神气质等提炼出来。再比如通过老品牌的复兴唤起消费者儿时的回忆,使其产生共鸣,触动深处情感,使消费者情不自禁为情感买单。南方黑芝麻糊这个广告大家耳熟能详,通过聘请明星代言,打造爱心情境,小时候黑芝麻糊香甜的味道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实现了传统品牌的新发展。二是包装形象营销。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将产品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展现给消费者,突出自己特有的品牌。包装要以产品的特性和价值为依据,使审美价值最大化。包装要尽量符合环保标准,做到循环使用,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三是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文化企业公司即营销者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情况下,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较大的人物或事件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以达到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起到销售更多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历次年终的电影贺岁片,就是借助年终岁尾之时,文化企业拿出“事件营销”杀手锏,使出浑身解数,制造浩大声势,端出偌大演出阵容,爆料影片拍摄花絮,探寻演员情感历程,或隐或现影片内容,他们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扩大了影片和文化企业的知名度,消费者情愿自掏腰包,企业当然就增加了不菲的收入。四是节会主题营销。节会是“节日庆会”的简称,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会事。办好节会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而定位的首要原则是突出地方性,就是立足本地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特色资源,努力寻求、放大“唯一性”和“特殊性”。地方性是节会生存的基础,而国际性则是节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一个节会要长盛不衰并不断扩大影响,必须立足地方性,瞄准国际性。[5]登封着力弘扬少林武术,洛阳围绕牡丹文化做文章,信阳抓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加以开发,焦作凭借太极拳推介城市,抓住了地方文化特性,就抓住了文化产业营销的命脉。

3.4 借力“互联网+”,搭建信息平台

“互联网+”的概念提出,立刻得到了全民的“点赞”。按照马化腾的理解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6]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由于信息输出和获取的滞后制约着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善于借力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力量,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积极宣传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这样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另一方面,也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围观,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将农民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产业知识后,又投身到乡土文化产业之中,使更多的文化产品赋予更大的价值和内涵。

3.5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乡土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方方面面还不成熟、不完善,急切需要政策、法规、法律等方面的保障。一是应加快出台文化生产、文化服务、商业运作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为乡土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组织协调机构。文化产业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产业组织,这是快速健康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伴随物,其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7]三是加快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无论是发掘传承、策划创意、组织协调、产品设计等每一过程,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实施,所以培养、发掘、引进、留住人才是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

3.6 建立资金支持机制,畅通投资融资渠道

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资金问题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些投资巨大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为了凝聚人气起到轰动效应,进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不遗余力进行了先期投入。然而,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方方面面。因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如果单纯等待国家资助,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同市场接轨,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机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力争从单纯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同时,政府也要积极鼓励基金会投资、商业赞助、私人捐助、金融系统介入或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

4 结语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文化市场也不同于其他市场。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要重视保护、利用与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内涵及社会价值,使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促进乡土文化资源市场化,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现乡土文化资源品牌化,从而惠及社会公众,增加农民收入,开创中华民族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4.

[2]阿诺德・豪泽尔(匈).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61.

[3]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东岳论丛,2009(10).

[4] 杨武.广西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8).

[5] 孙安民.营销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225.

[6] “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DB/OL].光明网,2015-07-1.

第7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6] 李陪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第8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我县地处大别山的余脉与华北平原交接处,依山靠水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淮河淡水环绕,有“淮河明珠”之美誉。特色鲜明,名人古迹众多,是绝佳的旅游圣地,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为了激活课程资源,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使乡土美术文化成为教师开采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根据盱眙本县这原始古朴、独具魅力的乡土资源,经过整合,开展了《如诗如画如歌――山水盱眙》创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气磅礴、雄浑壮阔的山水特色。了解和热爱我们盱眙境内的如诗、如面、如歌的秀丽山水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保存完好的国家重点文物单位“明祖陵”、“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第一山与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八仙台”等、以及盱眙新兴的“中国龙虾节”它已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乡土美术是我们的“根”与“本”,乡土文化所蕴涵的审美成分和它发自自身深处的本体成分,是任何其它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开发与实施美术乡土课程,对本县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应很好地去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在开展活动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找图片资料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同时安排背景音乐、尝试即兴赋诗等练习,力求学生从视觉艺术、音乐、文学的角度对本地山水有一个三维欣赏效果。从多角度创设文化情境,进而在文化情境中欣赏山水盱眙。使课程内容走向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然后带学生亲临现场考察。这些秀丽的山水与古朴的建筑古迹为学生的写生、创作、练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绘画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多种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熟悉了盱眙文化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强化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开展乡土课程的思考:随着新的美术课程的推进,将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此,把我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说出来与同行们进行一次交流:

①首先要转变观念,善于研究,教师要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学会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部分教师和学生不理解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以为“乡土”是过时的粗俗的艺术,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不容易接受和学习。其实乡土文化是不可被丢弃的真正文化,它是一切生活、艺术、文化的源泉。身边的东西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当我们注意到它的美时,却往往又消失了。

②乡土文化资源进入美术课程资源需要有一个开发和运用的过程。对地方文化资源要根据多样化与选择性的原则,经过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才能有针对地加以利用。同时教师必须了解本县的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利用这些资源,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美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是单一的。作为教师应该从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角度出发去探索新路。把乡土美术课程同国家统一的美术课程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出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乡土美术课程。在如何拓展美术乡土课程方面我也曾做了一些尝试。例如:选用典型,创设情境,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可选择富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乡土美术资源,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这些资源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骏,来完善我们的课程结构,循序渐进,逐步开展乡土课程内容。

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的、有机的结合起来,融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法内容作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

第9篇: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73-04

一、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说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农业文明。由于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在我国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农村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农村文化遗产正在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农村文化遗产,并向世人展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使之不被城镇化、现代化的社会大潮所淹没,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在逐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但限于人们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理论研究滞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工作上还明显存在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导致具有整体意义的农村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在农村乡土建筑及其聚落遗产的保护上,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2008年4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这些法规文件所保护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农村各地方为了能够成为“名村”、“名镇”,也把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历史建筑及其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上。围绕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五个试点项目之一,从而引发了国内对相关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的关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国家文化部通过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广大城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和保护工作。其中,农村传统民俗、民间工艺、节日等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关注重心。由此,围绕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然形成了“历史文化村镇”、“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个重心不同又互有交叉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事实上,农村是与城镇相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其所含文化遗产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早在1964年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就曾强调:“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文化、乡土建筑文化及其乡村非物质文化等都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能够整体反映农业文明成果的遗产系统。因此,以农村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研究背景,以农村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科学的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并根据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及其特征

农村文化遗产是在农村地区赋存的,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文化遗产体系。基于一种理论研究的需要,我们依据农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的属性作为评判标准,将农村文化遗产划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动态性等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一)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关联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给“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农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尽管该定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农村文化遗产的实际研究时,将农业遗产的研究范畴加以拓展,但该遗产分类仍无法涵盖农村具有整体意义的所有遗产类型。因此,本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是系统性的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并考虑到文化遗产赋存实际,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文献、传统耕作技术与农具、农业生物品种、传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景观等文化遗产项目。

(二)乡土建筑遗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建筑学界率先关注到乡土建筑,并以文化人类学等视角开展田野调查。近年来,乡土建筑的保护问题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重视。2005年8月,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暨苏州太湖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发表《苏州宣言》,呼吁保护和抢救中国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进行,乡土建筑被列为一个普查门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乡土建筑遗产?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Charter on BuiltVernacular Heritage)认为: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从内涵上讲,农村乡土建筑遗产应该以乡村聚落为存在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生活建筑遗存及其场景。农村的乡土建筑遗产主要包括特色民居、乡土宗教祭祀地、乡土道路设施、乡土生活设施、乡土文化娱乐场所、乡土建筑小品、传统村落景观等多种类别。

(三)乡村民俗遗产

本文所指的“乡村民俗遗产”涵义较为宽泛,与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似。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该“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并与上文的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相区别,本文特别使用“乡村民俗遗产”的概念,并将乡村民俗遗产界定为与乡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或“无形性”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在具体类别划分上,尽可能地与国家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类型划分相协同。乡村民俗遗产的主要类型有乡村祭祀活动、节气与农谚、乡村体育竞技、民间生活礼俗、乡村生活用具、乡村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见表1)。

三、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能只保护文化遗产中的某个类型或某几个类型,而是应该把农村文化遗产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例如,在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农具、农耕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种,还要保护好农业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物景观、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认识农村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时,对每一个文化遗产要素都要做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在考虑各个要素与整体文化遗产系统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的级别并选用恰当的利用方式。

乡村民俗遗产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中最为灵动的要素。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仅仅是保护住了几个老宅子和几处其他老建筑,而原有的文化传统、饮食、服装、手工艺等都遭到了破坏,甚至在一个村落完全消失,其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大为缩水,长久的保护也将十分困难。反之,要想保护好乡村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保护好,特别是要注意按照整体性要求,保护好文化遗产赖以依托的文化生态。过去几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上演了一场“川江号子”与“峡江号子”的争夺战。这种“号子之争”现象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将一种文化事象分解为几种文化表现形式分别认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文化空间形态。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包括农村文化遗产在内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中往往呈离散状分布,彼此缺少有机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它们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属性认识不足。

(二)动态保护

文化本身是由人来承载的,农村乡土文化本身是活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凝固下来。许多农村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是保护其历史价值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改变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适应现有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推进乡村的自我更新。同时,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使用者、受益者和传承者,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并将其传承下去,是动态保护的关键,也是当前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中难以解决,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浙田被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项目以来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以来,当地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广有机农业,搞田鱼养殖和销售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传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传承,自然、经济与社会结构在这里仍旧保持着和谐统一。

(三)原真保护

真实性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解决原真性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敏感话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原真性源于“Autllenticilv”,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可靠的、非复制的等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要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

贯彻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保护原则要反对两种极端思想或倾向。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态”,主张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封闭”保存,反对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开发活动的介入,甚至不主张在文化遗产地修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要求尽量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其实,“原生态”的“原”字不该是一个时间概念,正像有学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问题时所解释的那样,“在我们探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同时,保护的并非是其原生的外显形态,而是外显形态背后的原生文化属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交流,不断传承,共同铸造了人类文化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从来没有纯而又纯“原生态”文化,也不会有完全意义的文化“现代性”,农村文化遗产的“原真保护”本质上是要为文化遗产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它们生长的客观条件,不是要将其封存起来。二是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和经营性破坏行为。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只讲拆旧村建新村;一些拥有一定旅游价值的农村文化遗产被盲目地开发利用,出现文化遗产被不正当地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现象。一些被宣传为“原生态”的农村民俗节日被随意变换活动时间、地点甚至活动内容,进行变味的商业表演。这些都不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而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和破坏。上述问题必须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