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乡土文化的创新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的创新

第1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第2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一、中国乡土电影发展分期与流变

(一)乡土电影概念解读

由于时代背景和具体的文化语境不同,中国乡土电影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农村电影”“乡村电影”“乡土电影”等。一般来讲,以文化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土电影”;以社会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村电影”;以政治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农村电影”。

文化视野中的“乡土电影”通常是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农村题材电影。乡土电影不仅反映了农村所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乡土电影编剧和导演浪漫的乡土情结。

社会视野中的“乡村电影”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乡土电影”和“农村电影”。“农村”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乡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乡村”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中性词,它指的是电影表达的客观对象。

政治视野中的“农村电影”又分为狭义“农村电影”和广义“农村电影”。广义“农村电影”是指以农民为目标观众,以农村为目标市场的电影,它以满足农村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而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与农民、农村、农业相关的电影。此外,农民工题材电影也属于“农民电影”范畴。

(二)中国乡土电影发展阶段与流变

以不同时代乡土电影的总体特征为依据,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依次是“抗战阶段”“革命阶段”“国家阶段”“政治阶段”“艺术阶段”“市场阶段”“产业阶段”。

“抗战阶段”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主要代表作有《迷途的羔羊》《春蚕》《凯歌》《狂流》等。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乡土电影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成果,中国乡土电影的概念、理论以及实践都在这一阶段产生。

“革命阶段”的乡土电影主要演绎了中国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整个过程,同时反映了中国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代表作有《人往高处走》《葡萄熟了的时候》《一场风波》《白毛女》等。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较之抗战阶段的乡土电影,不论电影的主题、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乡土电影的“国家阶段”始于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双百”方针的提出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代表作有《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枯木逢春》《老兵新传》等。这一阶段乡村电影的发展为此类型电影艺术风格的创作和文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带进了“政治阶段”。乡土电影在这一阶段俨然成了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影片《火红的年代》和《艳阳天》主要描述了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欢腾的小凉河》和《盛大的节日》意在倡导人民群众与“走资派”做斗争。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也迎来了它的“艺术阶段”,乡土电影开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电影风格体现农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咱们的牛百岁》《芙蓉镇》《喜盈门》《徐茂和他的女儿们》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随即进入了“市场阶段”,代表作有《我的父亲母亲》《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元素也逐步融入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中。此外,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还体现人们勇于面对现实、质疑现实的决心。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逐步进入“产业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荔枝红了》《村官李天成》等。

二、中国乡土电影镜像中的美学特征

(一)诗意化的叙事镜头

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大都本着客观、真实地还原人物、事物、景物的目的,但由于受创作者主观意识及故事本身内容的影响,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都会与客观现实产生一定的偏差。乡土电影的叙事镜头始终游离在主客观之间,这又被称作“诗意化的叙事镜头”,它主要体现在镜头的主观性和镜头的客观性两个方面。

镜头的客观性:由于镜头前的物质都是真实存在的,且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因而电影的叙事镜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乡土电影中不同的乡土景象、人物形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通过电影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电影《黄土地》中朴实善良的翠巧和思想保守的翠巧爹的原型就在现实的农村中。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连绵不绝的群山、潺潺的溪流、古老的石板路等镜头客观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村景象,并不是导演凭空捏造出来的。《红高粱》中“颠轿”的习俗也不是导演杜撰的,而是通过镜头客观还原了当地的乡风民俗。乡土电影中的镜头影像都取材于现实的农村生活。乡土电影只有在尊重真实乡村生活的基础上,真实地还原乡土文化,才能得到受众的支持与认同。

镜头的主观性:电影创作者的政治倾向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创作出的乡村电影的风格及电影表现手法自然也不同。这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电影镜头进行主观操作的结果。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虽然是对真实农村生活的客观反映,但由于受镜头视角和电影故事内容的影响,注定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景象。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选择并确立最终出现在镜头中的乡土影像。农村生活中的景象、事物有千种万种,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为什么只出现了群山、溪流、石板路等镜头,这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灵感主观选择出来的。创作者只有把握好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之间的关系,才能通过诗意化的镜头创作出高品质、高品位的乡村电影。

(二)理性化的主题思想

由于市场的冲击,不少电影创作者只从商业利益出发,创作出许多单纯追求视觉快感的商业影片,此类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过于理想化,结果反而导致电影内容失真。有的则无限夸大事实,甚至进行杜撰,以求达到电影戏剧性的效果,结果忽视了人文关怀的表现。乡村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和现实的表现尺度。

理想化的主题思想自动屏蔽了社会中的阴暗问题和现象,而将重点放在了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和对先进人物与事迹的歌功颂德上,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是乡土电影必不可缺的主题思想。乡土电影应该通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生活氛围,使受众树立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如影片《红高粱》通过主人公人性的光辉让受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现实型的主题思想将镜头对准了社会中黑暗、丑恶的一面,通过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假、丑、恶现象,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与反思。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是乡土电影主题思想所必备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反思并积极进取。电影《黄土地》以八路军的视角描述了陕北地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电影镜头中压抑的构图和真实的乡土叙事让受众对陕北地区农民的困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并为之震撼,进而引起受众的反思。

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保证其既能给予受众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又能针砭时弊,促进受众反思、进取。

(三)立体化的农民形象

乡土电影中的农民形象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创作者对时代精神、时代生活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乡土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许多乡土电影创作者在塑造农民形象时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个体农民形象的脸谱化、符号化,二是农民群体形象刻板。

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乡村电影须把农民形象塑造得既真实又丰富,打破原先比较片面的人物形象刻画。同时,还要尽力消除受众对农民的刻板印象,包括愚昧、无知、落后、迷信等负面形象。乡土电影应该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深刻剖析农民个性的基础上,塑造出全新的立体化农民形象。

三、新时期中国乡土电影发展趋势与思考

乡土电影30年的流变过程证明,凡是得到受众认可和欢迎的乡土电影无一例外都客观展现了农村现实生活,反映老百姓真实的心声。因此,新时期乡土电影在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应继续坚守现实主义创作路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土电影的持续发展应关注时代变迁下农村人物命运及其情感变化,真实反映和传达农民心声,客观展现农民不甘落后、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对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进行赞美和颂扬。

其次,新时期乡土电影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影片品质的提升。乡土电影的品质好坏不仅表现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在影片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上。因此,乡土电影应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弘扬社会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乡土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乡土电影的题材和主题开始不断向城镇扩张。由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所以乡土电影的受众也不再局限于农村。乡土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乡土电影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

四、结语

第3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引进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地方名人趣谈、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动人的传说、警世的格言、明目的对联,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而理解一个童话,游览一处名胜,对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保护环境意识,热爱家乡思想感情,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另外,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大有益处。

一、开通乡土文化课堂主渠道

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绝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补充语文内容、提高课堂品位。乡土文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其它文化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教材和乡土文化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进行学习。通过一个课件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地区的习惯、不同地区风情,增加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乡土文化的录像、多听一些美丽的传说,开阔视野,充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离不开搜集与传播,让学生多搜集乡土文化精粹,掌握思想内容,亲身去游历、感受自然,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乡土文化的内在美。通过“结合区域、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学习、结合提高”的“五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生动地学习乡土文化,而且能生动有趣地传播开来,在校内外形成人人懂乡土文化、人人会乡土文化的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沟通乡土文化课外多条线

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开展课外活动竟知比赛,少先队广播站开设乡土文化演讲专栏,校内外、班级黑板报有乡土文化一角,校园德育阵地宣传与熏陶正是借助传统乡土文化的感染。每年的“六一”节也会有浓郁乡土文化节目汇演,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日自愿组织参加一些“以文会友”“学术报告”“游园观光”等活动,学习乡土文化的知识。总之,通过多条线的练习、巩固,提高乡土文化教学的实效,从理论到实践,从普及到提高,虽说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对乡土文化的学习达到炉火纯青,但学生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和审美意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三、尊重学生对乡土文化材料的自主选择

新课改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提倡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他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既遵循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乡土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课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宽、拓深语文课程的外延和内涵,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裁剪”、“重组”。乡土文化是丰富的,她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乡土文化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她的方方面面,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爱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活动中去学习,理解其灵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转贴于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第4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长影;乡土电影;历史传统;艺术特色;创作团队;作品分期

成立长影的筹备工作从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开始了。1945年10月1日,长影的前身――中共领导下的电影生产基地――东北电影公司成立。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改称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28日,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它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1999年1月4日,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的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70年来,长影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乡土电影创作上薪火相传,特色独俱,成就斐然。本文仅从历史传统、艺术特色、创作团队、作品分期四个方面试加论述。

一、历史传统

乡土电影的概念与乡土文学的概念一脉相承,通常是指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电影。[1]长影在乡土电影创作上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其因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我国的文艺方针决定的。早在1942年5月,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农民又是工农兵中占绝大多数的人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所以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影拍摄乡土电影数量比较多,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乡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另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4月29日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为273亿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这都说明,即使到了当下,农民仍然是中国社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主体人群之一。

二是由创作团队的人员构成决定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自己的电影生产基地,党中央派中共党员刘健民、赵东黎两位同志进入当时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并于当年10月1日成立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党中央派袁牧之、吴印咸等延安电影团33名同志奔赴东影,此后,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文艺工作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等文艺单位集体调入东影。林农、于蓝、田方、于洋、葛存壮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在此期间来到东影。这些老同志参加革命之前大多是农村青年,非常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村感情深厚,有不少老同志亲耳聆听过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拍摄乡土电影对他们来说可谓轻车熟路、有感而发、自觉自愿、乐此不疲。

三是由长影所处地域环境决定的。长影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不同。北影居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影居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长影所在的吉林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选题自然而然地偏重于农业、农村和农民。表现城市生活是上影的优势, 北影侧重于名著改编。2008年7月6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由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共同拨款的总额达1亿元的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同时启动,这为长影进一步发挥地域环境优势,克服市场化进程对乡土电影创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了新的保障和助力。

二、艺术特色

建厂70年来,长影的乡土电影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带给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变化,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新中国乡土电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乡土电影无论是其人生观、道德观,还是生活观、爱情观,都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主流价值观,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艺术视角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开掘和视觉化的表现,对人民群众的价值引导和审美取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其艺术特色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其选题选材的丰富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生态等,都是长影乡土电影选题选材的范畴。换言之,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的长影乡土电影作品中,观众们往往都能找到对乡村、故土、国家、民族的某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并产生强烈的共鸣。譬如在当下,随着国家城镇化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及浸润于其中的传统文化正在迅速消失,人们不由感叹“乡愁”何以安放。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2月1日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加强了这个信息,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而长影创作的此类选题选材的乡土电影作品,无疑是国人记录乡愁、留住乡愁的最直观生动的影像载体。

二是风格样式的多样性。长影乡土电影可分为乡土喜剧片、乡土悬疑片、乡土爱情片、乡土歌舞片、乡土风情片、乡土戏曲片等亚类型。风格样式决定了叙事方法,决定着作品的艺术品格,也体现出主创人员的个性色彩。以长影为建国十周年拍摄的献礼片《五朵金花》为例,在长影有关负责同志汇报该片规划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同志就提出,献礼影片不一定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 也不一定都搞得很沉重,可以搞一部轻松愉快的喜剧片。《五朵金花》创造性地采用喜剧电影样式,又插入几首优美动听的少数民族歌曲,上映后名噪一时,轰动全国,总理出国访问时还把这部影片带到国外,先后在56个国家放映,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三、创作团队

长影乡土电影创作之所以能薪火相传,也得益于长影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创作团队,几代优秀电影艺术家在乡土电影这块园地上精耕细作,不断收获累累硕果。

在乡土电影导演中,有代表性的长影导演有沙蒙、林农、郭维、王家乙、苏里、王炎、朱文顺、刘国权、赵心水、袁乃晨、齐兴家、广布道尔基、孙羽、常彦、张辉、姜树森、周予、薛彦东、高天红、于彦夫、陈家林、孙沙、李启民、周炜、金韬、韩志君、宋江波、成科、郭林、雷献禾、于向远等。而徐小明、管虎、杨亚洲等一批国内知名导演2008年以来也纷纷加盟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

在乡土电影编剧中,有代表性的长影编剧有林杉、于敏、张笑天、肖尹宪、杜丽娟、王霆钧、贺恒祥等。此外还有与长影合作多年的马烽、孙谦、浩然、鲁琪、赵万捷、乔迈、马拉沁夫、乔雪竹、李杰、闰丰乐、张长弓、郝国忱、郭中束等著名编剧,“他们以敏锐的目光,感受着中国农村和农民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以艺术家的高度责任感和艺术表现力把一个个带着泥土芬芳的剧本呈现出来,为未来的影片绘制了最初的蓝图”[2]。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成立以来,通过多渠道征集剧本、汇集人才,实、贾平凹等国内知名作家积极响应,纷纷为基地创作剧本。

长影乡土电影演员的阵容更是蔚为大观。其中长影剧团的演员浦克、梁音、王润身、刘世龙、庞学勤、叶琳琅、白德彰、刘威、承、林强、、侯天来、金毅、刘之冰、李洁、陈学洁、宋晓英、金迪、黄玲、傅艺伟、姜黎黎等都在乡土电影中大展身手。除了长影自己的演员,田华、王晓棠、黄婉秋、杨丽坤、王馥荔、斯琴高娃、刘晓庆、潘虹、于慧、宋丹丹、倪萍、洪学敏、凯丽、田海蓉、殷桃、蒋勤勤、葛存壮、陈强、张连文、李仁堂、马精武、张国民、许中全、苗壮、陈道明、陈宝国、范伟、吴军、黄渤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著名演员也纷纷加盟长影乡土电影,并在影片中大放异彩,其中有很多人正是通过长影的乡土电影获得了全国乃至国际大奖。

除编剧、导演、演员人才外,长影在摄影、录音、作曲、美术、演唱、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也是人才济济,共同成就和承载了长影乡土电影创作70年的光荣和梦想。

四、作品分期

本文试将长影乡土电影作品的创作分为六个发展时期,即革命时代、国家时代、政治时代、艺术时代、市场时代和产业时代。

随着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发生剧烈转换,长影乡土电影开始进入革命时代(1945―1958)。这一时期的乡土电影描写了中国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尖锐矛盾和重大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内核。与当时的乡土文学思潮相呼应,长影这一时期的乡土电影的叙事可分为翻身和颂歌两大类,代表性作品有《白毛女》(1950)、 《沙家店粮站》(1954)、 《神秘的侣伴》(1955)、 《边寨烽火》(1957)等。

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长影乡土电影的发展进入国家时代(1958―1966)。“双百”方针带来的相对轻松的创作环境,使长影乡土电影无论在反映和揭示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上,还是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美学追求上,都为这一电影类型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策略提供了重要经验。代表性作品有《花好月圆》(1958)、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 《黄河飞渡》(1959)、 《五朵金花》(1959)、 《刘三姐》(1960)、 《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 《两家人》(1963)、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3)、 《青松岭》(1965)、 《战洪图》(1966)等。

随着“”的爆发,长影乡土电影的发展进入政治时代(1966―1978)。在这一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长影乡土电影遵循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成为图解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工具,代表性作品有《青松岭》(1973重拍)、 《艳阳天》(1973)、 《战洪图》(1974重拍)、 《金光大道》(1975)、 《金光大道(中集)》(1976)、 《山村新人》(1976)等。

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长影乡土电影的发展可细分为三个时期,即艺术时代、市场时代和产业时代。

在艺术时代(1978―1992),长影乡土电影开始卓有成效地探索电影艺术的本性,用不同的样式和风格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普通农民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代表性作品有《春眠不觉晓》(1980)、 《春归红楼》(1981)、 《飞来的仙鹤》(1982)、 《张铁匠的罗曼史》(1982)、 《大地之子》(1982)、 《不该发生的故事》(1983)、 《甜女》(1983)、 《16 号病房》(1983)、 《流泪的红蜡烛》(1983)、 《点燃朝霞的人们》(1984)、 《黄山来的姑娘》(1984)、 《黄河之滨》(1984)、 《神奇的土地》(1984)、 《今夜有暴风雪》(1984)、 《田野又是青纱帐》(1986)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长影乡土电影的发展进入了市场时代(1992―2002)。在这一时期,长影乡土电影呈现出直面现实、质疑现实、深入探索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自觉地融入了市场元素,并采取国际化及进军国际电影节的策略,借此赢得国际电影市场的青睐,代表性作品有《远山姐弟》(1992)、 《香魂女》(1992)、 《九香》(1994)、 《留村察看》(1995)、 《喜莲》(1996)、 《撼天雷》(1996)、 《男妇女主任》(1998)、 《竞选村长》(1998)、 《勿忘我》(1999)、 《丑汉俊妻》(2000)、 《美丽的白银那》(2000)、 《巧凤》(2001)、 《春天的热土》(2001)等。

随着中国政府正式签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长影乡土电影的发展迎来了产业时代(2002―)。在这一时期,长影利用在拍摄工农兵题材电影方面具有的传统优势,将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作为繁荣创作、同行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相继创作了《大冬天小故事》(2002)、 《漂亮的女邻居》(2002)、 《关东民谣》(2003)、 《抬头见喜》(2003)、 《美丽的大脚》(2003)、 《红飘带》(2004)、 《大东巴的女儿》(2006)、 《浪漫女孩》(2008)、 《腊月雪》(2008)、 《斗牛》(2009)、 《云上学堂》(2009)、 《幸福并不遥远》(2010)、 《信义兄弟》(2011)、 《西单女孩》(2012)、 《索道医生》(2012)、 《冬去春来》(2014)、 《司法所长老秦》(2015)等一大批社会效益优先、讲述百姓自己故事的优秀乡土电影。

五、结语

长影乡土题材电影之所以能薪火相传、屡创佳绩,其经验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三点:一是坚持现实题材和乡土特色;二是坚持宏观调控和政策引领;三是坚持产业带动和市场驱动。[3]而对于长影乡土电影未来的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2014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吉林影视剧创作研讨会上认为,长影再做农村题材、再续土地情结,没有问题;坚守情怀、坚守原则,也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把这种情怀和原则通过最有效的途径输送出去。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市场,研究观众,研究整个现代转型。[4]今年是长影建厂70周年,人们有理由相信,长影一定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使命和担当,继续推出更多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乡土电影。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吉林省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5A10)暨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5年度广播影视重点理论研究项目“中国乡土电影研究”(项目编号:JLGD2015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宝国.乡土电影概念辨析与历史分期[J].电影文学,2015(03).

[2] 宋江波.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经验谈[J].艺术评论,2008(11).

第5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 乡土资源 美术教育 培养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存有大量的民族个性、区域风格、乡土气息的美术资源。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美术教师要尝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相结合,开发自然资源,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为此,我们要挖掘本乡本土的美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一、乡土文化和乡土美术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民间传说、语言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统称。所谓“乡土美术”,一般是指具有本土文化的、本地特有的美术作品,即所居住生活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保定自古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遗风千姿百态,民俗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民间艺术中那些由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另外,民间传说故事、地方俗语散布乡间,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乡土美术教育的意义

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的体会,我认识到乡土美术(即民族民间美术)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丰富的联想,与环境相协调,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运用夸张、变形;强烈色彩的对比,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心态等特点,在美术发展史和利用现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发挥地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积累地域文化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适当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编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密切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三、将生活中的物品作为美术教学载体

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课程教学活动,并开展教学活动。在《陶艺创作》一课中,让学生带来家里最普通的陶器(罐、瓶、壶、盒……),顺便带上家里的一些土产品――玉米、毛豆、红椒、萝卜……将这些材料拿到美术课上,不仅使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而且他们会重新发现土产品原来是非常美的,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各不相同,利用这些特殊材料打扮乡土陶器,颇具趣味性。

乡村的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玉米皮、树根、麦秆、黏土……都是非常特殊的美术媒材,越是贴近生活的材料,越具有开发与创造的价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更多的材料,大胆尝试更新的表现方法。例如,在《树枝创意造型》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懂得用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品质。通过对树枝的再创造,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美化生活的品位,同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将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作为美术教学的载体

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就在我们身边,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并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同化。因此,学习具有艺术魅力、个性特点的乡土文化,构建起开发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真正引导、教育学生参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走出校门,走进乡村,挖掘乡土美术文化,多渠道开发美术学习内容。例如,教学写生课时,带着学生到县城的古文化街写生,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通过实地搜集美术资料,描绘亲身体验。同时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活力。

五、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

1.乡土文化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乡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促进美术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树立审美观念。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例如,剪纸艺术、皮影技法、民俗游艺活动中出现的龙灯、狮舞、旱船等可以加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另外,乡土美术与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相关联。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校内外、课堂内外搜集美术素材,拓宽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渠道,增加了美术学习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搜集素材过程中亲身体验与调查研究,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深入社会的能力,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

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乡土文化素材中的德育内容,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深入挖掘农村蕴藏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保留、传承、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对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挖掘与利用乡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既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又增加了美术教学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亲切感、新鲜感,更激发了创作的欲望及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美术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第6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必须要与乡土文化自然资源相结合,必须要深入、科学、有效的对于乡土资源进行挖掘和借鉴,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以期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得以激发,能够自主、主动的进行学习,人文主义素质和美学思想同时得到熏陶,而且也恰恰是新课标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美术课 乡土文化 自然资源 挖掘 借鉴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国土,民族文化丰富,区域特色鲜明,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美术课堂的教学必须要和这些自然资源相结合,教师需要努力地进行挖掘和借鉴,以期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得以激发,能够自主、主动的进行学习,人文主义素质和美学思想同时得到熏陶,而且也恰恰是新课标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若想丰富美术课堂,就必须要深入、科学、有效的对于乡土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

1乡土文化和乡土美术的概念

所谓乡土文化,简而言之,即一个特定地域内各种文化的总称,其中包括地域特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地名、地区历史、社会情况、民间风情、名人特产、民间传说、方言美食等内容。乡土美术,具体而言,即富有乡土文化,极具地区特点的美术产品,其诞生和特点和所处地位人们的生活、意识息息相关,具有美术和使用双重价值。本地区历史丰富,文化久远,有着极为鲜明的民俗特色,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和教学,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而以方言、传说等无具体载体的乡土文化也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具备了进行乡土美术教育活动的条件。

2进行乡土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长期以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意识到,若想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乡土美术教学服务,就必须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巧妙地设计将美术和环境结合为一体,并且大胆创新,以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感情的变化,创作亦不应受过多的约束,这些也都是美术发展史和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如果有效的进行乡土教育,不仅可以宣传本地区域文化,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打下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校、学生、教师和本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改变和创造教学内容,使得美术教学和乡土文化、自然产生紧密、和谐的共鸣。

3美术教学的载体应当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从而使得教学和生活之间产生有效的联合。因此,在设计和开发教学内容和课程时,应当充分的对于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和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例如,在讲授《陶艺创造》时,应提前嘱咐学生带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陶器,如罐、瓶、壶等,以及玉米、萝卜、土豆等常见的土产品。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可以使得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而且可以极大的刺激其学习积极性,利用常见的土产品来装修常见的陶器,从而得到富有美感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植物秸秆、粘土、树根、玉米皮等极为常见,但是从美术角度而言,却是非常特色而又贴近生活的材料,值得进行开发和创造。因此,应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较为特殊,却又非常特殊的材料,进行创新和创造。在进行《树枝创意造型》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对于美的眼光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勇于创新的品质。此外,应当注意对于学生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的培养,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美术教学应当以优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为载体

在我们身边,有着极为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具地方特色,和乡土美术文化有着极大的共同点,并且特点鲜明,生命力极强,不会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正因如此,作为一种艺术魅力和个性特点相结合,并且需要落于实践的课程,乡土美术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传承本地文化,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乡土美术教学绝对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应当走入社会,发掘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实践中,笔者组织学生来到本地古文化街,进行写生课的学习,这就可以确保学生可以直观的进行感知和观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教学效率极高,而且可以为学校的美术教育加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途径。

5乡土文化教育的价值

5.1乡土文化要和其他学科相联系: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在促进美术本科的学习时,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极大地促进,可以为学生美学思维的确立打下基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载体,乡土美术绝非独立存在,而是和其他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将龙灯、旱船、狮舞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联系语言、宗教、天文、地理等学科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扩展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5.2结合社会实际,以实践来促进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课内外对于相应素材进行收集,加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也可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5.3对于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以德育来丰富内涵:

乡土文化资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内容,可以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乡土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此要进行有效的挖掘,寻找其中可以被美术教育说利用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样的活动,从根本上促进学生道德觉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总之,在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必须要深入、科学、有效的对于乡土资源进行挖掘和借鉴,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自主学习动力,提高中职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辉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康海燕.漫谈中职美术课的教学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雨桐,美术教学必须与紧密结合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岗位[J],中国职业教育,2011年第14期

[3]曲阳路,中职美术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2年第10期

第7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乡土;自然资源;文化;生活;创造;美术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6条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人文观念的树立,像我校这种偏远的农村初中也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2011年我校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相继开发了切实可行、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由于地处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综合乡土美术的艺术特色,本着从农村实际出发联系课堂的做法,充分利用身边生活中的美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我校美术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学活动。

一、走进乡土,开发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

“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开进,我们选择立足地,目的不是观光欣赏,而是创造美景胜境。”对待本土的民间美术资源、生活文化艺术我们应坚持这样的态度。民间是展示一方文化的沃土,是内容丰富多彩的大课堂,一方面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她的魅力所在,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审美感受力;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宿迁的楚汉文化、酒文化、下草湾文化,这些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开展实际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虽然地处农村初中,物质相对贫乏,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土资源为我们所用。一方水土不但孕育了赋予特色的文化,也养育了很多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我们走访了本乡本土出名的剪纸艺人,了解他的创作构思,学习他的技法技巧,使得民间剪纸这一质朴瑰丽的艺术形式大方地走进了我们的平面设计课堂。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先驱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课堂指导学生用剪纸的形式表现二方连续图案、四方连续纹样,总结出对称和不对称的构图形式,有方形的、圆形的、方中套圆、圆中套方、圆中套圆、层层叠叠。作品手法大胆简练,制作起来方便快捷,给原来沉闷枯燥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剪纸走进课堂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体会了创造的快乐,同时创新发展了剪纸形式。课后要求学生美化自己的家居,装饰生活空间,从这一层面来说,乡土走进美术课堂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美化了生活。

二、贴近生活教学,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如是说。我们这里有沧桑三百年的窑湾古镇、清清的落马湖、风光迤逦的古运河、建筑雄伟的乾隆行宫……这些都是美术课堂教学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结合这些资源给学生开展相宜的教学活动,欣赏窑湾建筑的秀、幽、奇、险;写生重檐斗拱,建筑雄伟的乾隆行宫古建筑群;描画古运河的新风貌。在农村,广阔的大自然蕴涵着无限的生机和美丽。各种挺拔的树木、广袤的农田、欢畅流淌的小河……在美丽的村庄和广阔的田野,各种生命都以自身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来说,贴近他们生活的美术课堂,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共鸣。农村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有玩泥巴的童年,加上俯拾即是的泥巴,泥塑课是我们开展的切合实际、不花钱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搓、揉、团、压、接、彩绘等,展现出来的作品非常具有乡土的气息,有着浓浓的亲切感。作品受到各位欣赏者的好评!“艺术即感情。”活动中学生重温了孩提时玩泥巴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另外草编、粮食谷物粘贴、木刻、根雕等都是我们就地取材而又造价低廉的可广泛开展的乡土美术课。取自然之物,创天工之美。这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第8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美术教学;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作为乡村教师更应该以乡土美术教学为契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结合本地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充分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美术教育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美术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乡土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示了本地人民的智慧和能力,让乡土美术文化走进美术课堂,让学生了解民族自豪的过去和辉煌的未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了解和发掘乡土文化,精心组织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活动,还能将环境教育和美育相结合,增进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树立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美化家乡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乡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探本溯源,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乡土美术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的研究,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学习。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文化积淀,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使身处农村的孩子感受到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能坚定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农家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户外体验,主动收集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亲手描绘或制作作品,让学生成为整个美术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而使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并创设美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通过设置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密切联系。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美术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而且学生描绘、制作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重要手段。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对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切合农村孩子认知实际的一种好的做法。

美术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淡化“填鸭式”的说教,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和情感感受。而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很多农村学生,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农村学生购买美术材料的经济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学生走进乡村,亲近自然。对农村学生来说,如果所选取的素材都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文化知识,品评一幅艺术作品也就变成了品评一幅家乡画卷,对他来说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编成小组,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美术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诸如农村屋檐上的绘画、剪纸、古桥、老建筑物等等作为素材,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对这些图画的理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乘机简单地介绍相关的人文历史与传统,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往往能使一堂简简单单的美术课变得丰富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形式,将美学艺术中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他们的审美思路。

三、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美术教学的具体做法

开展乡土美术教学,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文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推进。

(一)延伸课本内容,创新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文化资源,大胆地对原有教材进行改、减、增,也可以编写富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校本教材,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如开设《奇妙的沙画》、《精美的卵石画》、《巧粘贴》等,让学生对平日随处可见的沙子,卵石、树皮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美的愿望。

(二)关注学生情感,突破教法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学生走进乡村,亲近自然。到广阔的田野,山间的小溪旁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在手工制作方面,教会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开拓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

(三)切实亲身体验、开放教学

第9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和全市农业乡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学科技、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乡土人才队伍,为全市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基本原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以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为主评价人才的原则;分级管理。逐步规范的原则;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3总体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目标要求。建立一支初具规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能够基本满足全市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队伍。年,每个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培养500名以上乡土人才,使全市乡土人才总量达到4000名左右。

4主要对象: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专业技术证书”专业技术骨干;民营企业和乡村公益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乡村中的各类科技推广示范户和专业生产示范户中的骨干;具有一技之长的文化能人和能工巧匠;村干部。

二、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

5制定乡土人才培训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把乡土人才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乡村乡土人才培训的规模、时间和内容等进行量化。

6加强乡土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乡土人才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我市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和特色农业板块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乡村,与乡土人才“结对子”搞好“传帮带”利用在市的各类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大力开展人才科技共建活动;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计划地选送乡村青年到大专院校进行学历委培;鼓励能工巧匠“带徒弟”传授技艺等。采取组织培训、个人自学、集中授课、上门指导、学堂教育、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实效。各级政府要加大人才培训的投入,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7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传统实用技术教育的同时。更新乡村实用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强乡土人才的管理

8开展乡土人才技术认证工作。积极探索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

9强化乡土人才的考核管理。对乡土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市要选拔一批优秀乡土人才,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村要联络一批乡土人才,真正把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能人、农民企业家、营销专业户等乡土人才作为乡村实用人才纳入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

10建立健全乡村乡土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为主题的科技下乡”活动。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建立乡土人才工作站。鼓励和支持乡土人才“走出去”增收创效。

11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广泛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市乡村三级乡土人才台帐。按照乡土人才的类型,分类立档建库,实行乡村乡土人才的信息化管理。

四、积极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

12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乡土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高效精细农业示范园。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增收致富。支持乡土人才开办技术培训班、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面向农民普及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3鼓励乡土人才领办创办企业。支持乡土人才领办创办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实体和私营企业。鼓励乡土人才以技术、资金入股等形式承包、租赁企业。

14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乡土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带动周围群众发展经济。鼓励和支持乡土人才按照“自愿互利、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组织农民建立乡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联络化程度,促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五、认真做好乡土人才的奖励宣传工作

15完善乡土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对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可以推荐申报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中青年专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乡土人才表彰奖励办法。

16大力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文化组织大力宣传乡土人才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社会形成鼓励乡土人才干事业、支持乡土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乡土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促使更多的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