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精选(九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1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这篇关于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是

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B C A B A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D A B A C A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C A C C B D B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B D B D B D C C D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简答题:(共9小题,每个空1分,生物术语写错不得分;共40分)1、(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形态结构 普遍存在的3、观察法 收集和分析资料法4、目的和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样本 整理 分析 数学5、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明亮 阴暗 3) 相同 记录 5)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光照 (2)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6、(1)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2)空气湿度 茂密的灌木丛 裸地 (3)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 (4)减小误差,避免结果具有偶然性 (5)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7、(1)竞争 合作关系 竞争 (2)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8、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9、企鹅 珊瑚虫 雪莲 亚洲象

第2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生活 分组实验 培植素能 创新思维

一、生物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安排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注意常见的,认识那些不常见的,做一个笔记。这样联系生活,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虽然,学生已然对这些初中的学习方法感觉毫无新意,但是,这是一个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的基础,这是千古不易的手段。

比如,认识校园内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其生活环境,通过室外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大增,通过笔记,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比如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文字的表述能力明显改善,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表现也表露无余。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联系生活而普遍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喜接触实际,爱动脑动手,遇到问题喜欢问一个究竟,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的知识,当然,要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很多工作,作为生物教师,就要想得周到,为学生积极创造学习知识的条件。特别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还应该通过其他的途径加大学习量,比如实验课、野外采集、直观教具演示等,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生物分组实验教学效率

生物科学注重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能更佳地理解生物现象和获得感性认识,减少机械记忆与训练,增进学习生物的兴趣。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的区别是操作性强,并且要求提前预习实验,对实验原理、目的和操作方法先要胸有成竹。分组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具备直观性,亲身体会感受深刻,例如探究蔬菜维生素的含量,滴蔬菜汁进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速度,记录蔬菜汁的滴数,以滴数多少来得出维生素的多寡,一目了然。

分组实验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安全,确保小组人数的合理性,注重合作精神,确保实验顺利,设计实验要精心,指导须细致入微,比如做“显微镜的作用”“制作临时装片”这些实验时,对于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详细讲解和示范,学生模仿操作会很快成功。

三、注重教学和培植素能相联系

新的教学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健康的心理作为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放在生物教学的首要地位,从而为锻炼学生的能力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考虑教师的教,不能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抛弃陈旧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法”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心情舒畅、高效、创造性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的教学理论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生物课是与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广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模型或激励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决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深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精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各种情景,让课题变得富有魅力,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中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智慧和精神生命,将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快乐、激情和光彩,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收获,并使教育的本质变得庄严和神圣。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课例:“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片断。

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是否有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以生物圈中的鼠妇(潮虫)为例,来探究是否某些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有影响。课前同学们积极准备材料,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妇的?

生1:我在砖石瓦块下面。

生2:我在花盆下面。

生3:我在屋后的土堆里。

师: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生:阴暗潮湿。

师:当你见到它时,又观察到什么现象了?

生:掀开砖块后,它又钻到土缝里去了。

师:从你观察到的现象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鼠妇为什么不在光亮的地方生活?

生:鼠妇为什么总在潮湿的地方?

师:既然你们提出了问题,那各小组就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大胆做出假设,参照技能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分组探究,10分钟后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小组在盒子底部一半放干沙,一半放湿沙,每次向干湿分界线部分投放10只鼠妇,结果几次投放,多数鼠妇朝向潮湿的一方。因此我们小组认为,鼠妇喜潮湿。

生2:我们小组在盒子底部全部放湿沙,盒子上面一半盖上纸板,一半盖上玻璃板。每次在纸板与玻璃板之间的缝隙投放10只鼠妇,8次投放,结果多数鼠妇朝向了纸板这一方。因此,我们认为,鼠妇喜阴暗环境。

生3:我们小组还想象气味对鼠妇是否有影响。在盒子底部放湿沙,然后在一侧放上一粒樟脑球,从盒子中间投放鼠妇,结果多数鼠妇都远离樟脑球。于是我们小组认为气味对鼠妇也有影响。

生4:我们考虑到温度也会对鼠妇有影响。我们的做法是在盒子一侧外面用火烤一下,结果鼠妇都朝向另一侧运动。

这节课,教师也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教师适时点拨。整个探究过程包括实验材料、器材的准备、实验方法的设计等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的思路有时会超越教师。比如,课前我只预计光和潮湿两种因素对鼠妇的影响,可是在探究过程中,有的组却想出了气味、温度的影响,由此得出了空气污染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总之,生物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让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甚至于向学生请教,共同研究、发现生物领域的无穷奥秘;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探究科学奥秘意识,激励他们奋勇直前,不断有更多的发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君.初中生物教学反思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第3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42-02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最新的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中,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共有58项,贯穿了整个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实验教学的地位极为重要。而农村初中学校由于设备条件差等各种原因,在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不重视实验、实验开出率低的现象,生物学实验课往往以“讲实验”的方式来完成,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条件,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做好“扶持、引路”工作,让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流程

初中学生刚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究性实验时,由于缺乏实验经验,常常会感到茫然无措,无从入手。所以,对于新生,教师首先要做好“扶持、引路”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流程。初一上学期,从第一节实验课开始,笔者在每节实验课前都会展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功课。通过引导,让学生渐渐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

“非生物因素对某些动物的影响”实验(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是初中阶段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发现问题,不知道如何作出假设。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思考:1.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妇?2.在捕捉鼠妇时,鼠妇表现出哪些行为?3.采集到容器中的鼠妇主要爬到容器中的什么地方?4.从以上这些情况推断,鼠妇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5.根据以上情况,你发现了什么问题?6.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鼠妇的分布?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并懂得如何作出假设。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即在对照实验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才能确定实验中的探究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怎样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

首先,笔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要设置对照实验:生物在自然界中往往同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探究某个因素的影响作用时,必须要保证实验结果仅仅是因为所要探究的那一种因素所引起的。所以在探究实验中,必须设置一个没有经过人为改变、完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一组实验作为参照(对照组),同时设立一组除了所探究的某一种因素可以人为控制、人为改变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一组实验(实验组),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而设置对照组是为了让实验组有参照性,实验组只有与对照组进行比照,才能增强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其次,笔者辅导学生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一般情况下是未知实验结果的那一组;而对照组是不经过人为改变和不做任何人为处理,自然状态下知道实验结果的那一组。

最后,在学生理解了设立对照实验的意义和对照组、实验组概念的基础上,笔者以具体实验或习题为例证教给学生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方法1,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经过实验来证明的是实验组。如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中,其中2号瓶给予的实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这是符合自然状态下的常态情况,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都会知道2号瓶种子会发芽这个结果。而1号、3号和4号瓶种子中的某一条件都被人为地改变过,如1号没有水分、3号没有合适的温度、4号没有空气。因此2号瓶属于对照组,1号、3号和4号瓶属于实验组。方法2,根据实验目的来区分。如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研究目的是探究模拟的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甲组采用清水和食醋配置一定PH值浓度的溶液模拟酸雨来喷洒植物;乙组则用清水喷洒。甲组加入了我们所探究的因素――模拟酸雨,以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乙组没有加入所研究的因素,所以甲组是实验组,乙组则是对照组。

另外,变量是对照实验的核心,要指导学生怎样确定变量:在众多因素中,唯有一个因素可以人为改变,而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存在差异的那个条件(因素)就是变量。如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除了光条件不同以外,土壤和温度等其它条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必须相同。所以“光”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变量。笔者通过几个实验和相关的习题指导“引路”后,学生不仅掌握了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也掌握了设计实验的要领,为今后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通过几次甚至多次实验的“扶持、引路”,学生就会熟悉基本的实验流程,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适度放手,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扶”的最终目的是“放”。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实验流程,掌握实验的一般思路后,教师要适度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大胆创新。

例如,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120页课后练习第4小题要求学生写出“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笔者把习题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从附近农户的蔬菜园地里采集来的韭菜和韭黄两种蔬菜,用韭菜和韭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笔者告诉学生韭黄是用韭菜培育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观察韭菜和韭黄的颜色。学生通过分析得出“韭菜含叶绿素,而韭黄没有叶绿素”的结论。学生因此产生了疑问:都是同一个生物品种,为什么韭菜和韭黄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发现问题)笔者顺势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农户,了解培育韭黄和韭菜的环境条件:韭菜是在光下进行培育,而韭黄是在暗处培育。由此学生很容易产生“韭黄不含叶绿素会不会是因为在暗处培育引起的?”这样的问题(提出问题)笔者于是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学生从“韭菜光照下培育而含叶绿素,韭黄暗处培育而不含叶绿色”这个现象,自然会产生“光可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这样的猜想。(进行猜想)笔者鼓励学生根据猜想自主探究,让学生用小麦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布置课外探究实验“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解决问题)随后发给他们一小包小麦种子加以培养。一周过后,学生拿着暗处培养的小麦幼苗到教室。笔者让学生把小麦苗放在教室阳台上进行光照,半天后小麦叶子变绿了。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又如,在执教《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一课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生长离不开光和肥料,那么光和土壤的肥沃程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笔者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这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际的实验过程当中,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实效性

农村实验室设备比较差,导致一些实验无法开展。这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创造条件,保障生物实验顺利开展。

一方面,对于实验效果不好的实验,教师可以改变实验方案。比如在组织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时,学生提出:“鼠妇跑动太快,不容易捕捉,而且在实验的时候,鼠妇在光下和暗处分布数量差别不大,不能充分反映光对鼠妇到底有没有影响。”笔者肯定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动物也是怕光的,又容易抓捕到的?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提出蚯蚓终日不见光,应该是怕光的,能否代替鼠妇呢?又有学生提出黄粉虫(面包虫)也是怕光的,可否用黄粉虫代替鼠妇呢?笔者趁此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改进原来的实验方案,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探究:一组用蚯蚓代替鼠妇做实验,另一组用黄粉虫做实验,实验装置与课本中的“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相同。不到1分钟,第一组的蚯蚓几乎全部爬到阴暗处。第二组的黄粉虫也很快地爬到阴暗处,而且第二组的学生非常用心,他们将整个实验过程全程拍摄记录下来。两个小组的实验效果都非常好,这样的成功体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初中学校因缺乏实验仪器而影响了生物实验的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删繁就简,用其他仪器替代。如“植物的呼吸作用”演示实验是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里的内容。学校没有U型玻璃管、燃烧匙,我们便用饮料吸管替代玻璃管,铁丝替代燃烧匙,同样也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从而解决了器材欠缺的困难。

第4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第一,“提出问题”的引导与策略。问题是探究的动力之源,是进行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的引导,需要教师在教學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學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在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何影响”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學生亲自捕捉鼠妇形成问题情景。學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发现在花盆、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而把花盆、石块移开,鼠妇马上逃跑了。于是就会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但是,學生虽然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却不一定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即如何把问题具体化。教师可在此时对學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學生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表述。在學生叙述了他们观察的现象后,教师可追问“发现鼠妇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来提示學生思考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而提出“光对鼠妇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學,學生就可以知道以下两点:一是提出问题正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并由此可知认真观察的习惯对于发现问题有多么重要;二是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需要把问题具体化,只有包含具体变量的问题才是容易探究的。

第二,“制订计划”的引导与策略。“制订计划”的引导,在于体现出“制订计划”是一种创新活动。教师要尽量让學生自己制订计划。學生的思路一旦被打开,思维活跃起来,就可能会生成一些预设之外的奇思妙想。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學生的各种错误。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教师事先可不让學生预习教材,而是先引导學生分析:本探究活动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应该把什么作为本探究活动的变量?当學生明确“植物量”应作为变量时,设计探究方案的基础就有了。随后,學生小组通过讨论制定出本组实验方案,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有的小组选择灌木丛、草地和裸地进行对照;有的小组只选择灌木丛和裸地对照;还有的小组选择了两个房间,一个放植物,一个不放植物,将两种情况进行对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做适当的点拨,引导學生逐步完善实验计划。

第5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生物;情境;课堂

初中生物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描述,教材主要体现感性、浅显的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忽略了对知识的更新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生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仔细钻研教材,根据大纲要求,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我在教学《植物的营养繁殖》时,教材中有提到石榴可以采用压条繁殖的方式。围绕这个知识点,我问学生:“同学们应该都见过石榴树吧?那么想象一下,使用压条繁殖的方法会带来怎样的不便?有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法?”学生听后议论纷纷,说:“树枝太高了,如果使用压条的方式不容易把树枝埋在土里。”然后,一个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拿花盆压着枝条,把枝条固定在土里。”另外一个同学反驳道:“不行不行,万一花盆绊倒行人怎么办?不方便,不如把花盆吊在树上。”“那也不行啊,花盆那么重,吊不住的!”“在塑料包里装上土,代替花盆吊在树上怎么样?”这条意见一提出,学生纷纷附和,表示这个方法确实很好,学习气氛非常浓厚,顺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位压条法。通过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教学内容。

二、创设实验情境,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例如,在教学《观察植物细胞》时,我就先给学生详细讲解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并归纳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这七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去。然后我引导学生制作薄而透明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要点。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纠正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错误。例如:要一手拿镜柄,一手托住显微镜,显微镜要放在身体的左上方,还要注意使用双手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耐心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直接把光对鼠妇有影响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记忆,学生学得被动而无法熟练地掌握知识。教学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积极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首先,我对学生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然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探究,将学生分组,并向每一小组提供一个涂有黑色颜料的培养皿、一个盖板以及10只鼠妇,让学生自己设计出阴暗和明亮两种生活环境并观察鼠妇会对这两种环境怎样选择。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很快想出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一半,另外一半用灯光直接照射,这样就可以制造出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了。设计好实验后,学生开始进行探究,最终得出鼠妇不喜欢光亮,生活习惯趋于黑暗环境的结论。

第6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一、实验材料的改进

1.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本实验中,选择透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因需用稀碘液染色而增加了实验的繁琐度。洋葱外表皮本身有颜色,且外表皮细胞结构很好观察,因此这里选用洋葱外表皮,省去染色环节。

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较困难,操作不当,撕取两层以上的细胞,就会造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重叠,最终影响实验效果。故可改用红薯藤叶柄的表皮(此材料易撕取,且液泡是紫红色的)、紫鸭跖草紫色叶表皮(表皮易撕取,分离速度快)或葫芦藓叶片(单层细胞叶片,分离速度快)作材料。

2. 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时,反映鼠妇个体小,不好保管。因为本实验是研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鼠妇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我启发学生用蚯蚓代替,不要拘泥于课本的束缚。

在用鼠妇作为实验材料时,鼠妇的颜色与泥土的颜色极其相近,难以清点鼠妇数目。经分析发现,泥土在这里只起着保湿和遮光的作用,并不是必备材料。因此可以用纸代替泥土。在做“光对鼠妇的影响”这一环节时,把牛皮纸剪成水槽底一样大小,完全浸湿后放在水槽底部,使纸与水槽底贴紧。这样既起到保湿、遮光的作用,又便于观察,且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时,水槽的一半用不透光的板盖住,另一半透过光,便可看鼠妇集中的位置。而在做“湿度对鼠妇的影响”这一环节时,可用不透光的板盖住水槽。水槽铺的牛皮纸,左边是湿的,右边是干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得有关血流和毛细血管的知识。如按课本图示提示所用的小鱼(即鲫鱼),死亡率高,价钱贵。实验教学中,我改用小泥鳅做实验,泥鳅生命力强,养四、五天都还能活着。我校七年级十一个班,进行一次实验,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以2人一小组,买两斤泥鳅就能完成11个班的实验课,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

4.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本实验中用的外界环境溶液是30%的蔗糖液。在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时,需“加清水”,这无疑增加了实验的繁琐度,且蔗糖溶液的浓度大,粘稠,实验中常常会出现封堵镜头的情况,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清洗镜头费时费力,甚至出现学生拆卸镜头时损坏镜头的现象。

如外界环境溶液采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或者采用把5克氯化钠(或硝酸钾溶)溶于95毫升水中制成的溶液来代替。这样发生质壁分离后,就不需要再“加清水”这一步骤,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有效地减小了实验的繁琐度。

5.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梨是比苹果更好的实验材料。梨汁液多且挤汁容易,用梨制备的组织样液如果当天用不完可以储备起来,隔几天仍可再使用,实验效果仍然好。

教材中叙述的制备黄豆组织样液的方法非常麻烦。实验前教师可以到市场上购买大豆磨成豆粉备用,使用时取100g大豆粉加入到2000ml的自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以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得到的滤液呈乳白色其中含有大量的大豆蛋白,实验结果也不错。

二、实验探究程序的优化

1.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该实验,课本图示用载玻片盖住培养皿中的小鱼尾鳍,这一步骤实际操作起砗苣选F涫嫡庖徊街杩梢月匀ィ直接观察,观察后用擦镜纸擦镜头即可。

改用泥鳅做实验后,只要放一小块湿纱布在培养皿底,使泥鳅的身体保持湿润,一个下午连续完成2节课,然后再把泥鳅放回水里,泥鳅还活蹦乱跳的。很多学生发现在观察泥鳅的胸鳍或腹鳍时更方便、更清楚,很容易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因为胸鳍或腹鳍呈浅灰色,无斑条,而尾鳍密集褐色斑条。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流向毛细血管的是小动脉,反之,则是小静脉。

2.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对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这一环节,教材提供两种方法。两种方案都存在不足,第一方案,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样液所用花生匀浆是用食用油,而食用油基本上都是淡黄色或者黑色的,这会掩盖实验颜色,不便观察。可以用吸水纸吸取食用油,擦在白纸上,然后朝向光源观看,会出现半透明的油点,即可证明脂肪的存在。向其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第二方案 ,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不能掌握切片技巧,而影响了实验效果。我在教学中摸索出“刮沫”法,具体方法如下:取一粒未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去掉种皮;取一片子叶削去一层 ,形成平面。将该切面或平面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来回擦几次 ,这样载玻片上就沾上很薄的一层组织 ,滴2~ 3滴苏丹Ⅲ染液在上面进行染色 。然后用酒精洗去浮色,按教材中的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就会清楚看到染成橘黄色的圆形脂肪颗粒。如此,更容易取得实验用的细胞脂肪颗粒,并且实验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染色及观察。

第7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摘 要】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本文以提问、假设、求证这三个探究的基本步骤为切入点,探讨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探究;创新

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有序引导下,围绕科学的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加知识积累,促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问、假设、求证是探究的基本步骤,本文笔者便就此展开讨论,简述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

一、提问——彰显思维的活跃度

探究源于问题,而问题源于好奇。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指引下,学生才能深入挖掘内涵,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实验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屡见不鲜,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材料戳中学生的兴趣点是教师首先要攻克的难题。实验材料的选择不仅要与教学主题契合,还要具备趣味性,教师要懂得利用实验素材给学生创造一种愤悱的境地,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引导其发现认知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想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为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和思维基础。教师要注意的是,由于受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多数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师需要敏锐地感知学生的问题,将学生所提出的杂乱、无序的问题进行整合和延伸,升级过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问题既带有了学生思考的性质,也具备了一定深度。

例如在进行食物中能量的测定的探究中,笔者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了花生和豌豆燃烧的实验过程,请学生就此提出疑问。尽管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但由于跟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的问题很多,如为什么花生比豌豆燃烧快?到底是什么物质造成了这种差别?还有哪些食物可以燃烧?花生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是什么?1g的花生和豌豆所含有的能量相同吗?笔者根据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提炼出了以下三点:1.花生和豌豆中成分的含量主要有什么区别?2.是什么物质造成了花生和豌豆所含有的能量不同?3.怎样测定二者的能量?

二、假设——握好探究的方向盘

假设的提出往往直接揭示了学生对问题的初步认识,也指示着后续的学习方向。假设不等同于简单的猜测,猜测只是思维的无序闪现,而假设则具有科学性,只有通过捕捉细节、收集证据并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活动才能作出合理假设。

笔者认为,假设一定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假设要有理有据。所有的假设都是就问题提出的,自然也要为解决问题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作出假设,切不可天马行空胡乱猜测;第二,假设要具有可验证性。所谓可验证性,简单地来说就是根据假设所得到的探究结果是可以经过重复实验得到的,并且能够证明结论的存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只能在特定的、唯一的条件和环境中得出,这是假设具备科学性的重要标志。科学假设的提出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准角度,抓住问题中的关键点并加以分析,总结归纳自己的想法,并将其升级为假设。

例如在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生物生长现象,提出生物生存影响因素的合理假设。有的学生联想到家中所养的绿色植物总要过一段时间就改变花盆的摆放方向,否则它就会向着窗户的方向倾斜,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窗口和客厅内环境的区别,有的学生认为窗口的阳光比较充足,也有的学生认为窗口处的风比较大,由此他们提出了两种假设:1.光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2.风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两种假设都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也与本节课要探究的中心密切联系,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三、求证——科学实验寻求答案

求证是知识形成最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灵活运用方法技能,进行恰当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设探究过程,甚至预测探究结论。

利用实验进行求证是初中生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探究方式,选取实验方法、原理并制定实验步骤则成了探究最重要的步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照实验的应用最为普遍。学生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并根据需求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排除无关变量影响的同时,还要尽量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笔者还要求学生先将实验所需的材料、步骤罗列出来,并预测结果。这是考验学生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实验的设计要服务于探究目的,实验步骤要足够严谨、科学,在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的同时,教师还要有目的地进行指导,避免学生走入思维误区。

例如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时,学生首先提出了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随后各个小组做出假设“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生活”,在笔者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并制定了实验过程,大致如下:

1.实验思路:为鼠妇提供有光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现象。

2.实验材料:培养皿,鼠妇和盖板。

3.实验步骤:(1)将培养皿涂成黑色,并用盖板遮挡一半;(2)将鼠妇放在盖板遮住的1/2处;(3)将培养皿放在黑暗处,采用垂直光照射,确保培养皿一半处于黑暗之中,一半处于明亮处,观察鼠妇的反应。

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提问、假设、求证是探究最基本的三个步骤,自主提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科学假设则为探究提供了明确方向,而求证阶段则是学生知识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教师要以探究引导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小艳.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其对策.教师,2012

[2]王海玮.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中学生物学.2009

第8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一、实验材料——就地选取

1.选取“易控性”的实验材料。生物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而生物实验的对象自然也是“生命体”。因此,面对活生生的生命体,必须保证它的“易控性”方能促使实验的顺利完成。例如,在教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时,由于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鼠妇提供两种环境:阴暗和明亮,以此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在得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的难度,设计出引申实验:温度、声音、湿度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探究出鼠妇对生活环境的选择。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的主要目的不在鼠妇,而是所有生物体,因此,也可以引导学生选用蚯蚓作为实验材料,由于蚯蚓对光有强烈的反应,更易于促进实验成功。

2.选择具有“操作性”的实验材料。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必须严格遵循课本的要求,只要能得出准确有效的实验结果,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实验材料,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地修改实验。课本要求选用四个腐乳瓶,这就完全没有必要,学生完全可以选择易于寻找并方便利用的容器作为材料。而对于种子的选择亦然,只要是不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种、菜种等。通过采用这样更具“操作性”的实验材料,不仅使实验变得更加人性化,符合学生的兴趣,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探究实验——注重过程

1.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发现问题的源头,也是学生学好生物的第一步。在生物的世界里,既有眼睛看不全的事物,也有眼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人类无法直接通过眼睛观察到的事物,组成了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微观生物世界,而通过认识生物微观世界正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有两个关键步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前一个步骤的重点是操作,后一个步骤的重点是观察,而观察正是本实验的中心内容。因此,当实验进行到观察环节时,教师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显微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同时能观察到它的其他特征。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延伸实验内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织细胞进行观察分析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了生物的微观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不同细胞组织的观察和认识。

2.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初中学生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且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出有效可行的探究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理解生物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植物茎的输导作用”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茎的结构和输导功能,因此教学内容相对感性和直观。为了让学生将感性直观的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一瓶浓度适中的红墨水和3支新鲜柳枝,柳枝分别编号1、2、3;其次,1号柳枝原样不动,2号柳枝剥去表皮,3号柳枝摘去叶子;再次,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带到没有光线的房间,分别将1、2、3号柳枝墨水瓶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茎的输导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实验结果——引导反思

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等,都只是为实验结果以及通过实验结果产生的反思打基础。任何实验,如果不能引发思考,那它即使完成得再漂亮也是无用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让实验激发学生的独立反思,实现实验的最终价值。

第9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范文

结果:16月龄雌性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和LH升高。经调神益肾针法干预后,血清E2水平升高,FSH和LH水平下降,三者重新达到稳态。结论:有效地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可能是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主题词]更年期;刺法;下丘脑-垂体系统/针灸效应

EffectofAcupunctureTherapyforRegulatingMentalityandSupplementingtheKidneyontheH

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AxisinClimactericRats

ShenXiaoming1,DuYuanhao2,PiaoTaihu2,etal.(1.TianjinCollegeofTCM,

Tianjin300193,China;2.No.1HospitalAffiliatedtoTianjinCollegeofTCM)

[Abstract]PurposeTostudyonthemechanismofacupunctureforregulatingmentalityandsup

plementingthekidneyinregulationofendocrineinclimactericrats.Methods

Thelevelsofserumestradiol(E2),

follicularstimulatinghormone(FSH)andluteinizinghormone(LH)weredeterminedbyr

adioimmunoassay.Results ThelevelsofserumE2werelow-ered,

andserumFSHandLHwereraisedinthe16montholdfemalerats.Aftertreatedbyacupunctu

retherapyforregu-latingmentalityandsupplementingthekidney,

thelevelsofserumE2wereraisedandFSHandLHlevelswerelowered.Theyrestoredthehom

eostasis.ConclusionEffectiveregulationonthe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axis

ispossiblyanimportantmechanismofacupunctureforregulatingmentalityandsupplem

entingthekidneyintreatmentofclimactericsyndrome.

[Keywords]Climacteric;NeedlingMethods;

Hypothalamo-HypophysealSystem/acupeff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平衡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妇女绝经过渡期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约90%的妇女在此期会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其中10%~15%症状严重,需要接受治疗[1,2]。不仅如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竭而致的骨质疏松症和冠心病的发生率亦大大增加。有报道,我国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为17.4%[3],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较绝经前增加2~3倍[4]。这些极大地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一般性对症处理外,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直接补充降低的雌激素。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阴道出血。胀痛等不良反应和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危险[5~7],不能被广大妇女普遍接受,且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我院石学敏院士等专家根据自己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多年临床经验,创立调神益肾针法,选取风府。百会。气海。肾俞等为主穴,临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研究以16月龄雌性大鼠作为自然的更年期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观察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血清有关激素水平的改变及调神益肾针法对其的调节作用,旨在为该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用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15只,平均体重180g左右;1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0只,平均体重290g左右,均由天津市劳动职业病卫生研究所动物室提供。喂养在12h光照。12h黑暗的条件下,自由摄食。饮水,室温控制在22~28℃。

1.2 药品及试剂

大鼠血清雌二醇放免药盒。血清卵泡刺激素放免药盒。血清黄体生成素均由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7%~8.0%,2.2%~2.5%,2.0%~2.4%;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7%~7.7%,3.7%~8.7%,4.2%~7.5%。余为实验室常规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TL-4.5冷冻离心机,上海离心机研究所;SN-695型γ计数器,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1.4 模型确立

目前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研究的大鼠模型有3种:切除卵巢的去势术[8,9]。X线损伤术[10]。自然老化术[11]。由于前二者均是通过人为切除或损伤卵巢,制造一个雌激素突然降低的环境模拟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与临床实际情况不尽相符,因此,我们选择与人类更年期综合征病理变化更为近似的后者。

1.5 分组与处理

购进的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30只1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针刺组15只,15只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作为青年组。

针刺组根据华兴邦等制定的大鼠穴位图谱[12]选取"风府"、"百会"、"气海"、"肾俞"穴。"风府"缓慢向下直刺0.3cm,"百会"向后平刺0.5cm,"气海"直刺0.5cm,均行中等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肾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5cm,行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均留针20min,中间行针2次,加强刺激。每日1次,连续6天,中间休息1天,4周为一疗程。青年组。模型组动物每天只进行抓取刺激,不作针刺。

1.6 标本采集

为避免日夜节律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标本采集均在上午9:00~11:00进行。待针刺组动物接受针刺刺激满一疗程时,三组动物同时采血(用毛细玻璃管行后眼眶静脉丛采血),每只动物各3ml,分离出血清,-20℃保存备用。

1.7 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FSH。LH水平,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8 统计处理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分析借助SPSS统计软件作方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针刺对更年期大鼠血清E2水平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较青年组明显降低(P

2.2 针刺对更年期大鼠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血清FSH。LH水平皆明显高于青年组(二者均P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卵巢功能衰退是引起更年期代谢变化和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妇女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泡总数进一步下降,或卵泡发育不良,对促性腺激素反应差,卵泡颗粒细胞所分泌的雌激素量降低,虽仍可勉强排卵,但黄体功能多不健全,孕激素相对不足或缺乏;同时,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FSH分泌增加,而升高的FSH反过来会加快卵巢内卵泡成熟的速度,或同时刺激多个卵泡发育,使雌激素的分泌又增加,结果血中雌激素水平呈现或高或低的波动状态。随着卵泡数目的继续减少直至耗竭,卵巢内已无正常的卵泡发育,即使高水平FSH,也不能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雌激素水平持续低下,下丘脑。垂体所受的反馈抑制被解除,FSH水平继续升高,随之LH水平也升高。妇女更年期这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失调,不仅影响了其有关激素的效应器官功能,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植物神经系统中枢,引起全身一系列复杂的病理改变,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3.2 祖国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中虽没有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但在"脏躁""百合病""心悸""郁症""年老血崩""不寐"等病症中早有类似的记载,近代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景岳全书・卷三・传忠录》在论述肾之功能时则指出,"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均说明肾藏精,主生殖,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主要支柱。女子年届49岁,肾精渐亏,天癸将竭,冲任二脉虚损,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平衡失调。此时多数妇女通过自身调节,能顺利度过这一正常生理衰退期,不出现临床症状。部分妇女由于素体禀赋不足,以及产育。房劳。疾病。营养。卵巢切除。放化疗。社会环境。精神。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生理性衰退来的过早。过快。过甚,超出自身调节能力所及,遂引发全身各脏腑功能紊乱而诸症蜂起,出现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易惊,皮肤感觉异常,月经失调,或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酸乏力,崩中漏下,带下清稀量多等。因此,肾精亏虚为致病之本。

3.3 笔者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首先,脑藏"元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者。《颅囟经・序》:"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太乙元真"即"元神",《本草纲目・第三十三卷・果部・辛夷条》:"脑为元神之府",《医学衷中参西录》:"人之元神藏于脑",喻嘉言《寓意草・辨袁仲卿小男死证再生奇验并详诲门人》:"头为一身之元首,穹然居上,乃主脏而不奉藏者也。虽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口通脾,舌通心,不过借之为户牖,不得而主之也。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均说明"元神"藏居于脑,能激发。调控五脏六腑(包括肾脏)的功能,主司人体生命一切活动。其次,肾藏精,精生髓,上奉于脑,为脑髓重要的物质补充。唐容川《中国医药汇海・经部・医经精义》:"盖肾精生髓,由脊上行,以入于脑,是为髓海"。而《素问・逆调论》:"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医学从众录・卷四・眩晕》:"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则从病理角度强调脑髓必须靠肾精化生。滋养,才能殷实,进而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由此可见,脑。肾之间存在统领与充养的特殊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脑(元)神下降,激发。调控肾之功能活动;肾精上奉于脑,化生脑髓,以滋养脑(元)神,即脑主肾,肾养脑,脑肾相济。当发生病理改变时,脑病,则肾气不健,肾精亏虚;肾病,则脑髓空虚,"元神"失用。再结合到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剖析,肾精亏虚虽是其致病基础,然肾病及脑,脑病及肾,故脑肾失济为其致病关键。

3.4 针刺立法处方依据

更年期综合征以肾精亏虚为致病基础,脑肾失济为致病关键,所以治疗法则要在调神益肾。所谓"调神",即调节脑之"元神";"益肾",即补肾填精。穴位的选取则以风府。百会。气海。肾俞等为主,其中风府。百会均属督脉,位居"精明之府"头部,《灵枢・海论》:"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且督脉上通脑,下系肾,《中国医药汇海》称之为"乃是髓入于脑之来路也",故取二者可醒脑调神,交通脑肾,平衡阴阳;肾俞是肾之精气汇聚、转输之处,取之可益肾填精,生髓养神;气海属任脉,乃补气、理气、行气之要穴,取之可培元补肾,调整冲任,舒畅气机,沟通上下。四穴合用,调神醒脑,益肾填精。"元神"立,则肾有所主;肾精足,则脑有所养,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这正切合更年期综合征病机。

3.5 调神益肾针法作用机理探讨

如前所述,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FSH和LH水平升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这些激素的效应器官及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的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调神益肾针法能明显升高更年期大鼠原下降的血清E2水平,降低原升高的血清FSH。LH水平,使三种激素重新协调。提示该法能有效地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提高体内激素内环境的稳定能力,这可能是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4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72

2 曹缵孙.绝经期早期和中期的相关疾病.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169

3 全国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有关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9):520

4 张以文.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新进展.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12(3):181

5 SchneiderHP,DosimoniR.DoseHRTModityRiskofGy-necologicalCancer。IntJFertilMenopausalStud,1995;40(suppl):40

6 BeresfordSAA,WeissNS,VoigtLF,etal.RiskofEndome-trialCancerinPostmenopausalWomen.Lancet,1997;349:458

7 ColditzGA,HankinsonSE,HunterDJ,etal.TheUseofEs-trogensandProgestinsandtheRiskofBreastCancerinPostmenopausalWomen.NewEnglJMed,1995;322:1589

8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93

9 李玉柱,刘凤俊,单存密,等."更年期"动物模型试制.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14(3):198

10 曲景俊,吕文珍,崔淑香,等.谷维素注射液对X线致大白鼠更年期综合征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中国药理学会通讯,1998;15(2):13

11 程化奇,熊舜华,殷新尤,等.大鼠更年期实验模型研究.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3;13(4):19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