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高学历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高学历人才培养

第1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历史教学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33-02

21世纪,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而高职院校生源自身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也促使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多元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高职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2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元化人才培养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催生了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高职历史课自然也在其中。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人才培养通常具有适应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和满足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所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能够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引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出现正是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结果。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标准及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分制为切入点,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力求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考核等教学体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高职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普遍对历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把历史类课程当作拓展选修类课程,以供学生自由选修。

第二,高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偏低。高职学生对待专业技能课与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在学习态度上区别明显。在他们看来,就读职业院校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明显忽视。

第三,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师基本上没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对当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了解,也很难消化吸收。很多教师只能凭借个人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很难跟上现今高职课改的步伐,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必然显得陈旧和老套。因此,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在内的历史课程体系都亟待改革和完善。

第四,考核方法单一。对于学习课程的考核,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取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即实行期末考试闭卷或根据学生完成考查作业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内容基本为书本知识和笔记内容,更多地侧重于认知性考核。

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历史课程改革措施

(一)确立完善的高职历史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支撑。在高职课程中,历史课程属于人文教育类课程。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和潜能。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承担人文教育功能的历史课程其教育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变化,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包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积淀,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帮助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确定“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教育中,只有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针对高职历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新颖等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已对历史有接触和学习的现状,高职阶段的历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驱动下则应有所变革。

历史浩瀚,丰富多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历史选修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高职学生专业不一、个性不一、兴趣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专题的历史选修课,如按史类领域分门别类开设诸如中外艺术史、中外汽车史、广西地方史、中外军事史等选修课以供学生自由选择。这种“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符合大众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还将把历史的人文精神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成为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一元式的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师生的课堂互动极少。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有必要的。改革和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被学习”的状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者,需要根据课程体系的特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电影教学、辩论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交叉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史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将有极大的好处。

21世纪,在互联网世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控制者。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利用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对学生给予方法和理念的指导。于是,契合时代步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创新式地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开始发生转化,从教材转向网络,从记忆转向探究,从接受转向合作。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创新教学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及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立足于学生的真实性评价。传统的历史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以选择、填空、简答、理解分析的模式设置考核题型,大部分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考试内容相对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能动性缺失,素质培养和人文积淀十分有限。这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高职历史教育目标相悖。因此,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也应相应变化。

学生评价目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多元化评价应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过程性考核具体表现在上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判。对于评价过程中如能力、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的非智力因素应予以更多关注。即在终结性考核时,突破传统笔试考核的方式,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把课程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加强考核的实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时事新闻进行即兴评价。“奥巴马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发表书面讲话,声称美日关系已成和解力量的国际典范。对此,日方今日已有明确回应。对此,你有何看法?”“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宣布裁军30万,这样会削弱中国的国防力量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定历史感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只是评论水平因人而异。这种考核模式改变了“一纸试卷定能力”的弊端,断绝了学生作弊的想法,有助于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大有益处。

总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下,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人文素养课程尤其是高职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会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彭腾,阚小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陆锋锐. 试析高职历史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10)

[5]凌宗伟.21世纪的教育需要哪些技能[N].中国教育报,2015-08-13

第2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全面阐述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当前的社会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分析问题、考察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人才培养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本文就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表现及消解异化的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 人才培养 滞后性

马克思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已经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不同学科。在“人才最贵”的21世纪,“异化”也成为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问题的一个角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2008年以来,我国各个高校不断扩招名额。而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面临“求职难”的现状;作为需求的一方,用人单位却苦于无法招聘到能够胜任工作的优秀员工。本文便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异化的现状、原因以及消解异化的措施。

1.马克思异化理论简析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①异化最初是哲学概念,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从抽象的人的本质转至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使异化理论脱离纯粹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有了现实活力。在《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使用“异化”一词,认为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就是异化。而后,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认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他又指出“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②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理论,把它阐述为“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从起源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从即成状态上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异化扩展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异化。“自我异化”被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取代,人创造的环境和人相异化,异化了的环境反过来压抑束缚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的最终旨归。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虽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导向,但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导致了人才培养中的异化。

2.中国当下人才培养异化情况分析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异化现象。

2.1高校专业设置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格局的巨大调整引起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由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未从根本上展开,部分高学历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近些年来,结构性失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滞后性是高校不能准确地对未来的专业需求进行预测,造成大学生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③

2.2学生选报专业的异化

学生选报专业时,本来应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高中生在选报专业时不能随心所愿。那些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又不能转专业的学生,会出现种种消极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选报专业的异化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之间的割裂。随着教育的推进,专业的细化程度也深入下去。专业的细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通盘考虑问题。除了自己研究的那一小片领域之外,高学历人士不敢轻易聊起自己专业以外的话题。

2.3社会导向的异化

学生选报专业时,往往需要向别人询问相关信息。而被咨询人自己本身可能并没有做充分的了解,会给予盲目的指导。由于家长的观念: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的,高校文学、数学、英语等专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生源,而一些稀缺专业和技术性行业则成为鲜有人知而成为冷门。这种情况导致一些行业呈现出出现饱和甚至过剩状态,而另一些行业却因为没有人才而无法取得进展。

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社会导向的异化另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行业待遇的指导作用。比如说,相对于那些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心血仍然收入一般且没有保障的行业来说,公务员稳定的薪水和优越的待遇对高学历人才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3.改进人才培养的措施

3.1从窗内转向窗外,认真收集专业及就业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才能随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并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可以注意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对。选好自己喜欢的专业是第一步,在学习以及找工作过程中,同样需要足够的信息。因此,现代的高学历人才应当从窗内转向窗外,根据外部情况作出即时反应。

3.2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求发展的道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该先首先融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有了工作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时机张条件成熟时时,完全可以大显身手。④

3.3设置专业预测系统

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是即时性关系,因此设置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遵照学科分化组合的内在逻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变化的方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超前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从源头上破解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难题。

3.4平衡资源分配比例

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与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岗位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难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基础上还有赖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不仅表现在吸引人才的措施上,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和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加强。

资源分配的平均问题还涉及到行业待遇的公平。尽管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人才市场却依然有很大需求缺口。排在前列的大都属于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行业如果能够提高工资待遇,上述矛盾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在城市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仍然没有平等的对话权。

用人单位拥有资金和社会关系作保障,而大部分的劳动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如果二者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很少有力量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商讨。劳动合法权益缺乏足够的保障,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其劳动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即需要劳动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更有待于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公平性。(作者单位:1.郑州大学文学院;2.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思想启示[J]兰州学刊哲学研究,2006,(5).

[2]陈濯.试论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1985,(2).

第3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高校;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兼顾学习年限和学位高低,将高等教育分为两大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即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A)和实用职业技术型(B)两类。A类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并可获得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进入高级研究领域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B类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也可以延长至4年或更长,学习内容是面向实际,能够适应具体职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或某类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即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格。A类进一步细分为A1和A2两类,A1类一般依学科设置专业,培养为研究作准备的人才,A2一般依行业设置专业,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每种类型的高校,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同。当高校类型与所培养人才类型相匹配时,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方能符合社会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才能办出特色、获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大量的扩招任务落在原有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身上,重点大学也承担了沉重的扩招任务。除原已承担的成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等等之外,扩招之后,普通高校又增办高职学院、网络学院,还纷纷增办二级学院。如此以来,逐渐导致了学校类型与人才培养类型不匹配的现象,这一问题在学术性研究型(精英型)大学中的成人学历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使得研究型大学中的成人学历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

一、研究型教育大学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适用于成人学生培养

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一般是培养理论基础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的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而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曾在高职高专就读,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其所在行业的一线工作经验,一般通过半脱产、全脱产、函授、网络学习等形式继续学习,以获得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更高层次的学历,应属于实用性、职业型技术人才。尽管他们通过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的方式进入了重点大学(成教学院),但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依然是着重于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使其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因此,成人学历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不适用于成人学历教育学生。

(二)精英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成人学历教育

由于精英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对于他们的培养方案、计划自然也不同,进而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中普教化问题严重: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授课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由于生搬硬套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方式,而未能充分体现成教学生的特点,课程多而不精,教学内容泛而缺乏针对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导致岗位需求与供给的不协调。在承担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型高校,这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研究型高校往往不能适应成人实用性、职业技术型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师资方面。照搬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往往造成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彼此不适应。潘懋元教授很恰当地描述道:“正如五星级宾馆的高级厨师到大排档未必能做出适合大众口味、物美价廉的菜肴,学术水平高的理论型教授也当不了‘双师型’的教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是不易改变的,当学术性、研究型教师在承担成人教育课程时,会不自觉地按照精英教育的思想或教学模式教授职业技术型学生,最终结果是学术性教师不能适应理论基础薄弱、科研能力弱和创新意识不足的成人学生,而成人学生也跟不上教授所讲的高深难懂的、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学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师生彼此不适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研究型高校培养实用职业技术人才未必“双赢”

研究型高校能够培养出杰出的研究者或科学家,但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优秀实用职业技术人才。首先,介于以上两个原因,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用于成人学生,在培养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方面不见得比专门的职业技术类学校有优势。对于成人学生来说,是在其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再接受教育,其学习目的性比较强,知道自己需要补充和提高什么知识技能(当然这其中不乏有大量只为获得一纸文凭的学生存在),然而研究型高校提供的再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其实用性、职业性的需求。虽然学生暂时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学历,但并未学习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从长远来看对其发展的后劲有限。其次,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其教育教学重点并不在成人学历教育这块,成人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不为大家所重视,更多的是被作为学校的一种创收来源,因此教学资源供给一般比较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成人学历教育的质量。高校的长足发展在于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便是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在许多高校成人学生在校生规模堪比甚至超过全日制学生,如此大规模的成人学生戴着“XX大学”的光环进入劳动力市场,若不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社会逐渐会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质疑,长此以往也会对学校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二、研究型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大学,其社会功能定位不同,所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也不同,只有当大学的类型与其培养的人才类型相匹配时,方能发挥大学应有的社会功能,培养出的人才方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学校后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成人教育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使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成人教育定位的同时也指出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即成人教育不再单纯是学历补偿教育,成人教育的重点将逐渐由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移。

作为承担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A类),在成人教育方面应逐渐由“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向“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方向发展,开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为基础,既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的精英人才,也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关注精英人才的大学后职业培训教育,集中精力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非学历、非学位的高端、精品教育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三高三不(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不搞学历教育、不挤占学校紧缺教育资源、不影响学校声誉)”原则,积极引导,有效管理,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做大做强,已成为中国一流大学成功发展非学历、非学位教育培训的先驱。清华大学在成人教育方面的办学经验值得国内研究型大学借鉴。

而对于成人学历教育,要在研究型大学中可持续发展,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明确成人学历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积极调整成教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努力建立针对成人学生的专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符合成人学生特点,为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ike L.Schneider and Irena Kogan(1997).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of Education 1997:challenges in the appliction to national dat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n cross-national surveys[EB/OL].http:/// uploaded_files/publications/schn08b_theinternationa1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pdf.[2]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3]汪全海,陆琳琳等.适应成教特点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督导机

制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13).

[4]詹海涛,唐冬生等.新时期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

第4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通

作者简介:王洪生(1971-),男,江西广丰县人,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王珂(1973-),女,江西德兴县人,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59-03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尽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下,通过考大学的方式最后实现分配工作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由于在办学条件上无法和普通高校相比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无法摆脱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因此,导致高职教育的活力不足,缺乏生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承担技术服务、教育培养以及科学研究任务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社会上只关注学历教育,但是对职业培训的关注度不足,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强职业培训,将两者紧密地融通起来,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职业培训的办学规模,使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得以体现。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之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M Tessaring对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提出了未来两者共同的发展的趋势。H Smith提出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联合的新模式,并且分析了澳大利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模式。JJW Powell分析了欧洲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模式,并且对比较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赵世强研究了成人高校职业培训发展问题,提出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办学思路,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能够确保成人高校的健康发展。刘钧杰深入地剖析了德国职业培训的先进做法,并且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职业培训的实施策略。杨文明提出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优势,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戴春禄提出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通过职业培训扩展办学规模,增加服务面,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并且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屠群锋辨证地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且提出了高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从而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发展。罗玲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李丰桐依据澳洲TAFE的办学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应该转变,面向社会进行职业培训,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吴丽旋认为应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并且提出了“资源同享、联合培养”的职业培训模式。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职业培训已经得到了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探索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联系

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程来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彼此相互促进的。学历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提高理论水平,能够促进促进高职院校学术水平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为学历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并且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不仅仅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是为社会提出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职业培训不断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学历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必须依靠学历教育的先进成果,并且依靠完善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所必须具备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需要得到学历教育的紧密配合,如果没有学历教育的支持,职业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以及培训场所上遇到较大的困难,从而导致了职业培训的不全面性。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设施的改善,从而为职业培训提供有利的支撑,并且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理论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从而能够使高职院校圆满地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服务功能。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能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可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从而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从而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重要性

第5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历史;专业化;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78 — 02

高校专业化建设从本质上而言,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这是经历改革开放后高校专业扩张性发展时期后,现实对高校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高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是自我完善与提高,培育专业特长,使专业在自身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达到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近十多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本着在社会中磨砺、在实践中求是的建设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自身专业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突出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出真知,说明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学识一定是来自于实践,或必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长期以来,重理论而轻实践是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瓶颈。

正确认识实践在专业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与能力的载体,实践与创新从本质上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重视对独立个性与责任感培养。发达国家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问题方面,重视对个人品质形成的研究与教育,对实践的重视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成熟的经验与成果,其理念与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有选择的学习与借鉴。实践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是逐步改变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检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探讨适当于国情与和高校校情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的发展前途所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先有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就在于此。

历史专业化建设应符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每一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专业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决定了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不同于它专业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历史专业的特点是进行专业化建设前题。如历史专业是传统文科专业,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其重要性在于不可或缺,但其发展空间有限;历史专业在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说教而轻于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历史专业在高校专业中是不受重视的弱势专业,在中学课堂上是非主流的附属课程。这是不争的事实,是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特色化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建设就是特色化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缺少特色的专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色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践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专业特色化的角度来探讨实践对专业化的特殊意义。特色建设是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专业的发展途径,在现实中它不仅决定专业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专业化是不断成熟和提升的过程,形成专业特色化是培育专业品质和风格的统一,专业特色化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众多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中,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实状态,探索与众不同的专业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独立的专业特点与风格,是成功专业的基础。有专业的特色,才会有特色学校,才可能特色兴校,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人才,是教学质量的体现,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大学生,建设专业特色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是提高学校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根本,是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以特色建设为理念,以实践为突破口,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持续的提高,进而推动了自身的专业化建设。

长期以来,历史专业居安思危,努力探讨适合于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途径,在十多年的建设中,历史专业逐步形成了的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理念,开放——面向社会,感悟真实;实践——磨砺品质,知行合一;创新——追求卓越,与众不同。,努力在实践与创新中形成自己的专业气质与风格。

历史系的实践活动注重创新性内涵,体现着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活动以创新性为最高标准,注重其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项活动的策划与设计都为学生搭建成为展示个性的社会与实践活动舞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我选择、勇于担当的实践平台。

历史专业实践教学分化为四大部分,即科研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主题实践。科研实践是培育学术意识的学术能力,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学术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学术研讨,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层次,与专家讲座与座谈,感悟学者风范与气质,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心中的学术舞台;参与科研项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科研基础训练,收集整理资料,查阅学术信息,审核校对文字,撰写论文,发表文章,参与编书等,收获荣誉,树立自信。

专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历史专业的专业实践以参观考察为基础,注重学术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专家现场指导学生的田野考古与遗址考察,并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组织相关内容的讲座与报告会,讲授历史、考古及文物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修养。专业实践以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遗址考察为主,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安排,服从专业教学的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考察地点选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址为主,特别是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近现代遗址遗迹。为保证专业实践的有计划进行,实践方法因具体地点和条件而有所不同。如昂昂溪遗址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具代表性,路程较近,较为方便,是历史系每年组织学生去进行田野考察的首选之地。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昂昂溪考察基本上安排三天两宿的时间,以保证考察质量。江桥抗战遗址是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内涵,其打响中国军队武装抗战第一枪的殊荣,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历史系专业考察和科研交流以及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成为历史系每年必要前往考察之地。同时,个别地方由于途较远,经费不足,学生只能间隔一段时间前去参观考察。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实践以考察文化遗址、遗迹和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为主,并与当地专家学者座谈与交流,探讨其历史价值。每次考察后,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组织考察汇报会。实践证明,专业实践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育学生的创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近年来,历史专业不断地拓展实践领域,为此,在实践中与有关单位部门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如市文物管理站、市博物馆、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泰来江桥抗战纪念馆等有关区县文物管理所等,建立实践基地,聘请地方专家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专业考察报告。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制度化,历史系成立了齐齐哈尔大学历史文化考察队,使实践活动目标更加明确,开展每年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考察。

综合实践是历史专业最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历史系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挑战性,活动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性,如:寻访齐齐哈尔抗日老战士活动,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寻访与调查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次隔代人之间的对话与思想沟通,同学们付出辛苦,留下回味的感动。当学生们在主动地带着鲜花或水果去老人家里走访时,使我们感到了活动的意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调查活动中,300多名学生走进百姓生活小区和家庭,对比百姓生活三十年生活巨变,感悟着历史发展进步的脉搏,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感动心灵之行;重走抗战路,是一次对大学生精神和体质的双重挑战,两天行程150里,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念。历史系组织的大型实践活动建立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基础上的,没有任何形式主义与强制性要求,全部自愿参加,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规模或限制有的学生报名也不能参加,这也是历史系实践活动坚持十年,深受学生欢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特色的重要原因。历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创意新颖,体现时代主题,融能力锻炼、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实践活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使学生在策划、组织、沟通、写作、体力锻炼、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全面的能力锻炼。在活动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人。

专题实践,是在鲜明的主题下进行的比较单一的实践活动。如重要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训练、学生科研活动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主题的特点是目的明确,短小精悍,能够起到经常调动学生实践活动情绪的作用,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经常性的比较全面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于社会。

第6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教育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的宽松,成人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这是由于一方面,整个社会肌体处于解构再造,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亟需人才;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稀缺品,社会对学历文凭需求旺盛。而且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重视内涵打造,追求质量和美誉度,社会效益良好。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教育产业化的冲击,成人高等教育江河日下,生源萎缩,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教育品质和形象下滑,昔日头上耀眼的学历文凭光环黯淡,发展步履蹇涩,前景微茫,可谓望断天涯路也望不见自己的路。成人高等教育如何“破冰”,走出生存幽谷,谋求科学发展已成为时下严峻的课题。

一、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定位的检视与反思

价值定位的缺失是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陷入窘境的关节点和根本所在。“认识你自己”,这个刻在古希腊德尔斐城遗址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神谕,千百年来雾一般地迷惑着人们困扰着人们!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也是:“认识你自己”。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一样,“认识自己”是关键。“认识自己”就是要有其明确的价值定位,这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成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何种需求,即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其二是成人高等教育满足受教育者个体何种需求。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不认识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自己,没有明确的价值定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从满足社会需求层面来看,成人教育高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混沌暧昧,没有独特的人才培养标准质量体系。首先,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学术性不够,实用性又不强,向上不能“顶天”,向下不能“立地”,既无高等学历文凭教育的悦人神韵,又无个性风采。主要表现为:1.就本、专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来看,成人高等教育长期徘徊于普通教育培养目标领地,发展路径上存在着严重的“普教化”依赖倾向:许多高校成人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单纯追求学历教育的误区,把成人高等教育简单理解为学历补偿教育,关注“学历”却忽略了“成人”,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用,到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上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模式。由于对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味地“路径依赖”,造成在相应的层次与行业内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学员在基本素质上远逊色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2.就学历后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来看,也表现出与社会需求的极大不适应。表现在学科点研究生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也严重脱节。社会对成人教育研究生的需求结构是多样的,成人教育研究机构需要学术型人才,广阔的成人教育实践领域更需要有大量的有实践经验和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而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大多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难以与市场需求相接壤;3.与职业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强,培养的人才在职业技能上比不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相应的层次与行业内技术技能性差,除了手中握有一张学历文凭外,腹中羞涩,无一技之长。

另一方面,从服务于受教育者个体需求层面来看,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价值诉求“短视”化倾向严重。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仅止于大中型城市中那些或奔于生计、或忙于工作的“工作”人群,成人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仅止于“谋生”层面的满足职场生活需要的学历文凭教育,而那些退职人员(包括老年人群)、赋闲在家人群、以及职业人群工作之余的闲暇生活并未完全纳入其视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对于陶冶志趣和性情、丰富精神生活、体现生命高级形态的“乐生”层面的雅闲教育视而不见。成人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人生命意义存在的不同侧面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丧失了“成人”性教育的本体功能,走上了片面追求学历的“唯工具化”的迷途。

综上所述,不认识自己,价值定位的缺失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浮游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界面,没有自我生长根基,没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一方面投入—产出质量差,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投入—产出率低,由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竞争导致比较优势殆尽,致使生源几临荒竭,生存与发展岌岌可危。故此,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目标亟需反思、检视和重构。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

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需求导向,以服务和满足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为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要走出低谷,谋求进一步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重新进行价值定位,以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从成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层面来看,要求做到:1.成人高等教育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以避开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竞争”。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迥异,各有千秋。普通高等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理论基础和理论素养的熔铸和夯实,以培养通用型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它不强

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厚度和深度,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和够用为原则,目的是培养学员在劳动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2.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后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仍以精英型为主,但也强调其对社会的适用性。要以素质为魂,能力为导向。成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标准应是既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应加大研究生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在专业研究方向上要拓宽,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开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设,要尽量关涉一个研究领域,而不要仅仅关涉一个研究问题,以增强研究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各个研究方向应该开设的主干课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逐步开设齐全,改变那种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课程的做法,以免造成因研究生在研究方向方面的知识缺陷而带来研究生毕业质量的降低和就业方面的困难;3.鉴于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交叉性,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应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人才为主。

另一方面,从服务于受教育者个体需求的层面来看,成人高等教育应以提高社会成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为终极价值诉求。成人高等教育不仅为成人个体提供生存之需的、有助于其职业能力提升的“智慧树”上的果子,即职后职业岗位技术教育与培训,而且还应为成人个体提供慰藉心灵、拓展和提升心灵境界、使生命得到滋养和喜乐的“生命树”上的果子,即雅闲教育。据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于提升生活品位的生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目标应依循人本性原则,应以能给社会成人带来实惠,带来生命的喜乐为绳墨,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

三、科学设计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路径

经过重新价值定位后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科学发展路径如下:

(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是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求失衡的客观要求。立足于服务于社会成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终极价值诉求,围绕服务社会成人的核心价值理念,要通过系统调查,实地考察,重点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手段、办学条件与方式等多个方面出发,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进行科学设计,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社会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吸引力。1.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应为“橄榄型”。上边是博士生人才、研究生人才和本科人才,下边是低学历人才,居于中间的是专科人才。中国社会目前稀缺的是居于中间的“实战型专业技术人才”,顶层的高学历“精英人才”和底层的低学历“第一线人才”则资源丰富。中间的专科层次人才应加大。成人高校专科人才培养应“阳光普照”,采取“宽进严出”、学生注册即可入学的办法,让所有想进入专科层次深造的求学者进入无障碍;2.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一是重点培养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探索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重点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要把办学定位进一步向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转移,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对接度,要努力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培训新模式。

(二)拓展人才培养的办学形式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办学形式单一,学历化、正规化色彩浓郁。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成人学历教育和成人正规教育走向式微,但成人社区教育、成人非学历、非正规教育却日渐暗香浮动,魅力凸显。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中有了新的发展生机。时下,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教育理念已落座于开放办学的船舰上,但行动还独自摇曳在传统封闭办学的独木舟上,所以,当务之急,行动是关键!成人高校必须放开胸襟,走出学历教育、正规教育的幽谷,拓展人才培养的功能,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牵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联袂、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这是成人高等教育面临时代挑战,进行自我拯救的“破题”之策。

(三)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机制

市场是检验人才社会适应性的晴雨表和指示器,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为此,要求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机制。

(四)加强教育机构的重组和再造

近年来,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视社会效益,抢生源、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陷入恶性竞争,造成“诸侯教育”。要本着自愿、互利和互惠的原则,以市场为纽带,对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系统进行重组再造,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设施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整合,全面盘活现有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以改变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肌能内耗、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降低的局面,实现“1+1>2”规模效应。目前,高校成教肌体的重组和再造是缓解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供求矛盾、解决成人高等教育有效需求不足之痼疾的诚切呼唤,是成人教育在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严峻挑战之际、绝处逢生的“破冰”之举。

(五)实行“抛锚式专业定位制”

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现状,着力进行专业建设的深度改革,要透过光怪陆离的市场表象,对市场需求展开洞幽烛微的研究,找出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能与市场需求相接壤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可尝试采用“抛锚式专业定位制”。即学生入学前,学校或办学机构不按专业而按学科招进学生,学生入学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基础

课程教育训练后,学校根据对市场人才需求总体趋势的预测,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抛锚”,即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确定,学校按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的不同要求,开设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有的放矢地分类教学,使培养的人才规格贴紧市场需求。

第7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教;高职教育;“两教”融通;对策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出现的一个“怪圈”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就业难; 另 一方面,企业又闹“技术人才荒”。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看,拥有高等学历者与高级 专门技 术人才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但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又紧缺技术人才的现象表明,学校的 人 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从学校层面反思和分析,学生毕业于学校 , 服务于社会,学校是过程,社会是端点。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要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凸现的高校人才 培养与社会人才市场供需的矛盾,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融通(以下简称“两教 ”融通)。“两教”融通就是要实现高学历人才培养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融通和并举。

一、校企人才“短路”的学校归因分析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又招不到相应学历的技术人才的现象,作为人才培养“母 机”的普通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办学定位问题

在市场经济转型后,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融通交汇,研究型学术人才与应用 型技术人才如何交互相承?这些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于是在处理高等教育 与社会发展 的关系和确定办学定位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思想的影响仍然严重。如高等教育始 终没 有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高台上走下来。尽管专业有定向,但在“研究型”思想的主导下 ,重 专业的理论性而轻专业实践的应用性,重学历轻职业,重学习能力培养而轻实用技术能力训 练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日积月累,出现了学生学有专业而无专能、社会有专岗而缺专才的 尴尬局面。2.专业设置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市场化痕迹太重。市场经济效应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如 某社会 职业紧俏很快就成为各高校青睐的新专业开发对象。但社会人才需求的调整灵活性大,没有 周期规则,而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考虑师资、教学设备等条件,还要兼顾人才培养的周期性 ,专业调整相对困难。校企人才“短路”现象,折射出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缺乏理性,没有对 人 才市场作深度的分析论证,特别是应对市场可变性的意识不强。在新专业设置时,为 了顺应市场人才的“热效应”,获得生源优势,一些学校不顾学校的办学条件,匆忙开设新 专业而陷入日后的专业难专、技术难精的困境。

二是缺乏长久的学校自主的专业品牌意识。高校教育的资源积累是渐进的过程,办学特色和 品牌专业的打造,也需要学校的长期探索和积累。受过分的市场规则化和经济化以及膨胀 了 的“大而全”思想的影响,使许多高校盲目地追求综合性,而削弱甚至放弃了自己办学的先 发优 势。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看,多数学校并不具备综合化办学的条件,也没有承担 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能力,“大一统”模式办学打拼的结果必然是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办 学的优势消失,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保障。

3.课程问题

课程作为教育的“心脏”,它的律动直接影响着培养对象的层次和水平。根据美国课程论 学 者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课程研究最相关的目标、学习内容、 组织及评估[1]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高等专业人才与高技能人才不对称的原因,发 现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目标设定有误区。课程目标是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即课程教授后要达到或 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许多本科院校受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科专家仍然按照培养 研究型、综合型的“英才”或“专家”的水准编制课程,没有从大众化教育转型时期社会对 大学 生需要的实际出发,没有从学生职业岗位必备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出发,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 体系化,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课程目标显得宽泛笼统。

其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从类型看,主要表现为知识主导型课程结构、经验型课程结构 、复制型课程结构和理想型课程结构。普通高校的知识主导型课程结构,完全按照专业 方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专业应用能力的课程被忽视。本调查就此对10余所高校32个专业 的课程进行分类统计,通识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41%,专业理论课程课时占48%,专业实践 课时仅为11%。这种课程结构明显存在着重课堂、轻实践,重文化理论教学、轻应用技术能 力训练的倾向,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结构。

4.师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职业院校首先打出了“双师素质”的师资牌,这种理念 很 值得普通高校反思。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也始终坚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但受“ 研究 型人才至上”的高校“潜规则”的导引,师资结构的重心仍然以学历型、学者型、研究型为 主体,教师的成长路径多为从学校到学校。尽管有些教师是专业理论的权威,是学富五车 的 知识泰斗,但他们的成长也缺少专业实践的锻炼,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古往今来,纸上 谈兵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将军。同理,高谈阔论的专业教育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的技术高手 。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能说不能做”,授受的学生不能“真刀实枪”地得到技能训练, 职前教育的本义只能被抽象化。校企人才“短路”,师资问题无疑是重要的因素。

二、“两教”融通的对策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技术人才紧缺背景下的学校问题的分析表明,要应对学历教育与职业 教 育相互融通的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普通高等教育也应承担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责 ,加快我国的“两教”融通。

1.更新观念——学历新育要增大职业能力的“含金量”

普通高等教育具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要把它真正转变为培养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的先发优势,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把职业技能教育和培养作 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内容的意识。在欧美国家,职业教育并不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因 此高等学历者并非是高级技术占有者,但这些国家完善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互通制度 和人才市场的准入制度是我国目前无法可比的。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 育体系构建及在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转型中,职业教育已经全面融入学历教育体 系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的格局中,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界线越来越模 糊。 在这种变革中,普通高等教育怎样打破知识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壁垒”,探索和建立一条适 合 中国国情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之路,既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千万学子就业的需要。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范式下的普通高等教育观念改革,核心是更新长期以来形成的学历 主 线和知识本体的主导教育意识,将培养目标的重心由培养研究型人才调整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上来,变原来“虚体型”人才为“实体型”人才。这种教育理念要求在观念层面必须 解决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知识、轻技术的问题。

2.体制创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应全面融通

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同行并举的教育体制,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下的创新 和发展。“两教”融通提出了客观上的“双轨并行”要求,即按学历教育的要求,不同学历 层 次应实施不同知识程度的教育,围绕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的需要,科学组织课程和教学,让学 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文化素质;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特定的技术需求,围 绕专业核心能力,组织相关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 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素质。可见,“两教”融通是一个体制性问题,它涉及到了普通高等教 育中的众多方面,如制度融通、学制融通、课程融通和评价融通等。

制度融通,涉及到政府学历教育管理和职业资质管理中的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协调和 政策认同的问题。制度融通是“两教”融通的关键。政府只有分权领导,推近“两教” 统一,学校 才能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才能集中精力抓教学、提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学历教育与 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学制融通,就是指学历学制与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的融通。当前专科和本科的学制与高级 工和技师培养的学制是几乎不相关的学制。实际上,学历的职业定向性与相关职业技术资质 认定 是密切相关的,但政府的行政职能分割,人为地将此分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出 现大学 生就业难与社会技术人才荒的现象,实际就是对这种体制的回应。大学生不是学不好专业技 术,也不是无能力考取较高等级的技术资质,而是两种学制的鸿沟阻断了更多大学生实现学 历与技术兼收的成才之路。这一方面,国外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课程融通和评价融通,就是从“两教”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整合教材,综合评价培养的 质 量。在现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中设置的专业大类里包含着诸多的专业方向,同样在职业技术教 育的行业分类中有适应多种岗位群的“行业培训包”,两种教育的专业课程都有许多共通之 处 ,重点是专业文化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权重分配,从而建立科学的能力标准与国家资格证 书等 级相对应的教育体制。“两教”融通过程中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质量评价,要重 视行业专家的介入,技术资格认证也要尊重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

3.机制保障——构建新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及流程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通机制的构建,是一种办学体制的转 型,由其引发的教育改革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就教学环节分析,“两教”融通既要研究系 统 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研究专业技术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从学校课堂 到生产一线,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机制保障将应然而生。基于“工学结合”的内涵改革 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时 间 ,原来的课程结构必须重组。其中,知识系统下的专业学科群组需要减少,而综合课 程量应相对 增加;服务于专业理论系统化的知识深度应适当降低,而支持应用性技术生成的能力要求应 适当提高;还要对专业课程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进行科学分解。

二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工学结合”的实 质是 学生的学习。面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手段和途径的多样化,教 师的“ 教”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中做”和“做中学”,学生的“学”必须立足于“校中学”和“ 产中学”。这里既关注到教师知识教学与技能教学的兼顾,又要注重学生理论学习和生产性 技能培养的统一。

三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两教”融通因教学目标的调整,使教学 过程 始终处于学校与社会、静态与动态的交替之中。因此,教学质量的监控要着眼于全程,教师 教,师 傅教,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都要纳入质量监控范畴。 借鉴国内外现行职业教育的经验,“两教”融通的教学质量监控要主动争取行 业协会和专家的参与。

参考文献

第8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是,有些单位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片面性,迫切需要在实践中用辩证的观点思考、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部队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一、坚持学历与能力的统一

学历并不等于能力,能力、素质的提高也不完全取决于学历。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必须坚持学历与能力的统一,既注重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能力培养;既把学历层次较高的人当人才,也把学历不高但很有能力的人当人才,防止和克服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

提高学历层次与搞好本职工作相结合。目前部队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干部还不多,全日制研究生更少,不少单位为了解决干部的学历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单位的干部通过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办法取得的文凭,多是经济管理、法律、党史等文科专业方面的,而部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是提高科技素质。提高学历层次一定要从部队建设的需要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坚持以军为主,把握学习提高的主导方向,加大科技知识学习的比重,着力提高干部的科技素养。

在用人导向上坚持重文凭与重能力相结合。有些单位在用人问题上,存在着重文凭轻能力的倾向,有的甚至是唯学历和文凭,这就可能引导一些人不管符合不符合部队建设需要,符合不符合自己岗位要求,盲目追求文凭,忽视实/:请记住我站域名/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正确的做法是,既看学历又不唯学历,鼓励有能力的人提高学历层次,有文凭的人把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把岗位练兵作为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主要平台。部队干部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很迫切,很多人希望能到院校接受正规教育。由于部队工作需要和院校教育实际,不可能大批量送干部入学深造。领导干部应当引导大家自觉地把岗位练兵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主要平台。实践证明,开展岗位练兵,立足岗位成才是打造人才、提升人才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因为人的才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只有珍惜本职岗位,才能善于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二、处理好培养尖子人才与普通人才的关系

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有些同志在这方面的看法比较片面,认为只有从事高技术研究的人才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念和做法,不符合部队建设的实际。在部队建设这部大机器上,不论是机关还是部队,缺少哪个岗位都不行。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人才上,忽视对大多数普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形不成“人才链条”,就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各级领导必须尊重、信任和培养各种人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努力培养尖子人才。强调“人人是人才”,并不是否定培养尖子人才,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尖子人才脱颖而出。尖子人才对部队建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各级领导要切实在培养各行各业的尖子人才上下功夫。一是要端正对尖子人才的看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尖子人才往往个性较强,优点比较突出,缺点也很明显。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包容个性、尊重特点、善待差异,不要求全责备。二是要为尖子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允许尖子人才工作中有失误或失败,并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切实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

尊重和爱惜普通人才。现在有的单位只把研究生当人才,对大量的普通人才重视不够、关心不够、培养不够。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对待普通人才,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和使用。当然,还要搞好思想教育,使他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热爱本职工作。

三、处理好使用与培养的关系

使用人才,既是人才培养的目的,也是一种最好的培养手段。使用人才是一门科学,使用好了,就能使人充分发挥其才能;用得不适当、不及时,就会造成人才浪费。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育人观,既要用好人才,又要重视培育人才,积极促进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要让人才学有所用。当前,有些单位尽管引进了一些人才,但由于使用中不注意专业对口,使有些人才用非所学,发挥不了应有的才能,造成人才资源浪费。领导干部一定要了解人才所学专业知识的特点,对人才对口使用。这是因为,不同专业的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不相同的,岗位要求是有区别的。

第9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级工;技师;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钱大庆(1959-),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张健(1960-),男,江苏苏州人,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发展与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现在我国职业教育得到空前重视,但是高、中职协调发展、沟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制约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主要反映在:(1)专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存在缺陷。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专科高职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但是职业资格定位不明确,职业资格等级要求太低,没有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与中职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交叉重叠,区别仅在于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2)本科层次高职没有得到应势发展。反映在没有明确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界定、学校类型,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目前有将技术本科归入本科高职范畴的论述[1],但技术本科是否就是本科高职,或者技术本科是否属于本科高职范畴,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也是目前本科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中折射出高等学校发展方向发生偏差,普遍走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过多培养学术型人才,轻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高职沦为发展边缘区。(3)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尽管基本建立了中职升入高等学校的升学渠道,但是专科高职与中职、本科与中职的人才培养“两段分离”,两者各不相干,各自一套课程体系,没有课程衔接模式;升学制度也是统一招生考试,导致中职也陷入应试怪圈,影响高、中职衔接体系建设。(4)学历与职业资格互相割裂。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资格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特征,把两者割裂开来、互不融通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制约学生的生涯发展。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并存两类体制,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办职业院校,管理学历证书,不具备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资格;二是人社部门办技工院校,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不具备学历证书认证资格。于是,由于部门职能分割,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方面,两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往往出现职业院校学生有学历无职业资格,技工院校学生有职业资格无学历的怪象,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此,笔者提出高等学校实施“专科高级工”和“本科技师”培养模式的设想,并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二、专科高级工一体化培养模式

专科高级工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纵向的专科高职与中职课程一体化、横向的专科学历教育与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一体化的“双一体化培养模式”。它体现了专科高职高等教育属性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理应归入专科高职范畴,并要求生源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达到培养目标。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高中生源为主。高中生源的综合素质较高,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易于教学,但职业意识不强,没有中职阶段教育基础,职业资格没有渐进过程,毕业生获得专科学历可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现行职业资格四级),却达不到高级工职业资格(现行职业资格三级),就业竞争力受到影响。中职生源的整体素质、基础文化知识水平不如高中,但是经历中职学习过程,职业意识较强,已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经过中、高职连贯学习,高职毕业既可获得专科学历文凭,又可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竞争力较强。因此,实行专科高级工培养模式须中职、高职连贯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中、高职连贯要求高职院要以中职课程体系为基础,采用职业分析方法,开发与中职专业相衔接的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专科教育课程和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借鉴高级技校高级工课题式、项目式培养模式,形成中职、高职课程一体化,专科学历、高级工职业资格一体化的“双一体化培养模式”。招生和学制模式有两种:(1)面向中职单招考试招生,实行“3+3”模式,即中职3年+高职3年,培养专科高级工,可称为“3+3分段专科高级工”培养模式;(2)实行区域范围内高职院与中职校对接,合作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对接中职校招收专科高职预科班,实行5年分段一贯学制,即中职2年+高职3年,学生中职2年成绩达到要求,即可进入高职院后3年学习,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年,可称为“5年分段一贯制专科高级工”培养模式。

“5年分段一贯制专科高级工”培养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1)人才规格明确。毕业生可以专科学历身份和高级工职业资格在企业一线较高技术岗位就职,未来晋升职务和获取技师职业资格比较顺畅,也有可能晋升技术或工艺工程师,服务于工作现场,成为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增强了人才竞争力。(2)人才培养效率得到提高。高、中职一体化课程方案有效改善高、中职课程的衔接,克服课程重复、衔接损耗的弊端;中、高职学习过程自然延续,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学习成本降低,提前一年就业,对学生就业和发展有利。(3)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行高职与中职对接,在中职设置高职衔接专业的预科班,一体化培养专科高级工,可有效解决中职“二低一无”(学历低、职业资格低、无升学发展途径)不足,吸引成绩较好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扩大中职规模,改善中职生源,调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使职普1∶1比例得到机制上的保证。(4)符合现行体制。首先是高职与中职在课程一体化基础上分段实施,高职在正规高等学校实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学生也有在正规高等学校的学习经历,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次是高级工职业资格在中级工职业资格基础上晋升,符合职业资格逐级晋升规定,具有可操作性。(5)拓展了高职生源。随着生源的萎缩,高职生存发展面临挑战和风险,高职不失时机对接中职生源,在中职设置预科班,建立稳固生源基地,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6)健全了职业教育体系。这种一贯制培养模式改变了建立在高职与中职分离基础上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格局,使得职业教育在高职和中职两个层面内部学制衔接和职业资格对接机制上,健全了体系的内生发展机制。当然,这种一贯制培养模式要求打破现行高职招生制度的制约,扩大高职招生自,创新高职与中职合作招生、合作培养模式。随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高职注册入学范围逐步扩大,高职预科制将不会久远。

目前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与高职“5年分段一贯制专科高级工”培养模式相比有其自身优点:(1)五年一贯不分段,学校可以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以贯之,职业资格逐级晋升,连续不断。(2)学生五年连读,学校生源得到保证。但是,五年制高职校也存在明显制度制约:(1)学校制度障碍。目前我国尚未有五年制高职校规范学制,它是介于高职院与中职校之间的一类高中职一体的职业学校,学校跨越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学校性质、专业设置、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职称系列等缺乏相应规范。(2)管理方式制约。学生跨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阶段,中职和高职学生之间年龄差异大,管理方式凸显矛盾;高职段学生无正规高等学校学习经历,容易出现学习倦怠。高级技工学校则明确以高级工为培养目标,与五年制高职校类似,但是不具有专科学历教育资质,专科学历依托高等学校成人专科招生考试,套学成人专科课程进行弥补,是一种非制度性的专科高级工培养方式。

三、本科技师一体化培养模式

传统技师资格主要靠个人在工作实践中自学摸索,经过较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通过技师社会化考评获得。从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形成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是成为技师的必要条件。但是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自发成长为技师,时间过于漫长且困难重重,原因有二:(1)缺乏正规教育。青年技术工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具有正规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条件。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成为技师的必要条件,并有效促进技能快速提升,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必然制约技能和创新能力发展。(2)缺乏有效机制,技师只能完全处于自生自长的状态。

技师学院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技师培养的格局,技师学院专门设置培养技师的专业,对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了系统培养技师的课程体系,采用课题式、项目式、模块化课程,实行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系统进行技师培养。技师学院的生源有两种:(1)高级工,培训2年,成为技师;(2)高中毕业生,培训4年,成为技师。但是技师学院不具有本科学历教育资质,技师的本科学历需要通过高等学校成人本科招生考试,套学成人本科课程进行弥补,从而达到本科技师目标。可见,技师学院的生源素质相对于传统技师的来源有了明显改善,学生经过系统培训,成为技师的速度明显加快。尽管技师学院本科技师的培养模式体现了学历和职业资格双重要求,但还不是本科技师培养模式的制度性设计。

高等学校实施本科技师培养,是基于目前我国人才供给存在的两种情况,一方面,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两类人才缺乏融通,学历与职业资格互相割裂,导致技能型人才生涯发展不管是在用人制度还是在素质能力方面都受到制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发生问题,本科院校普遍追求大而全、综合性,复制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对本科高职重视研究不够,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大量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就业举步维艰,只能到职业学校“回炉”学习技能,与职业学校毕业生竞争一线工人岗位。大学生就业困难本质上是由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造成的,并使得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和人才培养方向产生许多抱怨和非议,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这势必导致一批处于弱势的二、三本高校将面临生源短缺和生存发展危机。因此,依托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本科技师”发展本科高职是必由之路。

本科技师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横向的本科专业学历教育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一体化、纵向的本科与中职课程一体化的“双一体化培养模式”。它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中职课程体系为基础,采用职业分析方法,开发与中职专业相衔接的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统筹本科教育课程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借鉴技师学院课题式、项目式技师培养模式,形成中职、本科课程一体化,本科学历、技师职业资格一体化的“双一体化培养模式”。招生模式有两种:(1)面向中职单招考试招生,实行“3+4”模式,即中职3年+本科4年,培养本科技师,可称为“3+4分段本科技师”培养模式;(2)实行区域范围内本科高校与中职校对接,合作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在对接中职校招收本科技师预科班,学制采用7年分段一贯制,即中职3年+本科4年,学生中职3年成绩达到要求,即可进入本科段4年学习,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七年,职业资格逐级提升至技师,可称为“7年分段一贯制本科技师”培养模式。

“7年分段一贯制本科技师”培养模式带来多项利好:(1)改善了高等教育结构。高等学校开设本科技师专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举措,有利于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未来成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复合型人才,或工程、技术、技能多个领域“跨界”人才,就职于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多个岗位,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工作领域交叉重叠、人才综合化、复合化的趋势,进而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入手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健全了职业教育体系。本科技师体现了本科高职高等教育属性和高级职业资格属性,应该归入本科高职的范畴。因此,本科技师的设立,使得本科高职得到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体系趋于健全。(3)加快了技师培养速度。高等学校培养本科技师可保证技师培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克服传统技师缺少理论学习机会、缺乏理论支撑、影响技能发展的弊端,从而明显缩短技师培养时间,加大技师的培养规模和速度。(4)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健全的升学通道,缺乏教育公平。设立本科技师,招收中职学生,为职校生提供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建立了高、中职衔接机制和与普通教育并列的教育序列,改变了中职“断头”弊端,提升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也有利于克服高等学校单招带来的中职升学应试倾向,对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中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是从源头上实现职普比例1:1的根本性制度设计。(5)提升了技师来源的素质。技师本科实施本科学历和技师职业资格双重教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涯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进入中职学校,从而极大提升技师来源素质,对整体优化技师队伍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可见,通过设立本科技师发展本科高职是一项多赢的制度设计。

四、对相关政策的建议

目前,本科技师培养模式还受到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制约,高等学校尚未获得人社部门许可的技师培养专业布点,高等学校举办本科技师尚不能得到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许可;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针对技师职业资格和基于工作实践的教学体系尚未形成;预科制招生体制与现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尚存在矛盾,为此,预科班“7年分段一贯制本科技师”培养模式还需国家政策体系予以保证:(1)国家层面形成本科技师教育的正规学制。由于真实工作实践的时间不足,院校培养技师的方式尚未得到各方完全认同,再加上同时实施专业本科教育,院校培养本科技师的能力面临挑战,因此,国家应在总结各类已有本科技师办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开展对高等学校培养本科技师培养模式的研究论证,建立本科技师教育的正规学制,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本科技师的合作机制,充分体现技师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和技师工作任务的不可预知性和创新性特点[2],构建适应高等学校本科技师培养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师资体系,并选定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技术类专业设立本科技师培养点进行试点。(2)国家层面形成本科技师教育的政策机制。这需要国家主管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的职能部门协调行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不具备学历资质的技师学院可发展为本科层次技师学院,或与本科高等学校资源整合建立技术学院,或成为本科高等学校下属的技师学院,从而形成正规的本科技师教育体系,真正构建起多种形式本科段高等职业教育,使发展本科高职从社会呼吁走向实际行动,形成本科高职办学形态,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分类发展。(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制度。随着高等教育逐步普及,传统的高等教育统考统招、一考统天下的格局必然被打破,自主招生将成为改革方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序列完全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序列,特别是举办本科技师专业应给予高等学校充分自主招生的权限,允许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有条件的中职校设置预科班,吸引优秀学生报考预科班,让参与培养本科技师的高等学校和中职学校共同做好协调和衔接,保证本科技师培养的有效连贯年限和教育质量,扶持本科技师走上良性发展轨道。(4)制定对本科技师专业的拨款标准。学历与职业资格双重资格教育必然加大培养成本,特别是技师职业资格教育须实施大量实践项目,开展各级技能鉴定,教学时间、实训时间、设备投入、材料消耗大幅增加,生均经费标准应明显高于学术型本科专业,保证技师本科的教育质量,同时,运用拨款导向机制、招生计划调控机制等引导高等学校在本科高职领域办出水平和特色。

参考文献:

[1]肖化移,谢宁.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J].职教通讯,2010(1)

[2]赵志群,王晓勇.技师培养模式与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文摘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的本质与核心

一、传统文化引领师生“做人”

通过引导教师品读经典国学,让其感受人的内在精神,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陶冶情操,逐步形成胸怀宽广、庄重沉稳的品质。小学阶段就应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之门,培养其品德。

二、校园文化熏陶师生养成“做事”习惯

文化,说到底就是以文“化”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眼于“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力争从显性的文化中彰显出大道无形、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借助浓郁的文化感染、震撼和激励着全校师生,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悄然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优质资源提高师生“做学”层次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