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海的诗范文

关于海的诗精选(九篇)

第1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摘要 作为一位在短短五年时间里(1984-1989)就创作出将近三百首高质量的抒情短诗和数万行总名为《太阳:七部书》的“大诗”的诗人来说,海子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于同时代诗人的诗歌理念。在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更不断超越和发展完善,形成独具一格的诗歌理想。本文试图结合海子具体的诗歌创作,从考察其诗歌理想的形成流变历程出发,探析其诗歌理想的深刻蕴含、独特诗意、诗艺韵味,以及对当代诗歌的意义。

关键词:海子诗歌 理想 诗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海子的出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的一个神话,也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他忧郁而多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与理性主义的批判精神。海子大约是在1982年开始写诗,其时,笼罩中国诗坛的是方兴未艾的朦胧诗潮。作为刚开始写诗的校园诗人,海子也是从模仿朦胧诗开始的,一直持续到1984年前后。此后,虽有反复,但海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写作理念:不同于朦胧诗人关注自我外在世界定位的情感倾向,海子更关注内心的自我体验。朦胧诗的衰落,新诗潮的兴起,文学“寻根”运动的出现带来诗歌艺术的变化,以及诗人自身阅读写作实践的深入,促成海子诗歌“寻找自我”写作的开始。《亚洲铜》(1984年)反映出海子在“追寻自我”写作历程中的印记。

在诗歌意义上,《亚洲铜》表现的是如何凝视家国和民族的历史,如何在历史和现代的省思中找到关照当下的文化视角,以及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或诗学传统的意义。“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这是一首过渡作品,从中可看出海子在写诗初期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热点的契合,和当时诗坛的“寻根”思潮有很大关系,诗中些许纯洁意象是诗人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可以解密一些与海子此后写作有关的密码:海子诗歌只有写作时间,没有时代,他不为任何具体时代而歌,他要咏叹的是恒久,带有本根性的人生、神性和生命主题。即使在写作之初,海子已经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时代的主题,远离了社会热点,表现了与主流不一样的一些特质。他的诗常常有意识地远离社会表层喧嚣,而更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致力于精神和艺术本质的探寻,“于人间烟火缭绕中通往超凡脱俗的高远的神性境界,并借助这神性光辉,冲破当代文化和历史的樊篱,提升了时代的诗意层次和诗意境界。”

一 超越抒情,寻找实体

纵观海子的整个诗歌生涯,抒情诗贯穿了他写作的始终。在写作前期,诗人全情投入,为尘世而歌,为理想而唱。但很快,他就厌倦了这种“自我官能抽搐和内分泌”的抒情写作,这种转变主要来自诗歌理想的更新。他开始倾心于荷尔德林的“令人灵魂颤抖”的诗,“从荷尔德林我懂得了,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对于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诗歌的全部秘密是什么?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身、天地之间的秘密”。可见,海子已经倾向于思考人类形而上的一些内容,而不仅仅是对尘世的歌唱。超越单纯歌唱和抒情性质而上升为哲理思索的诗歌,必然会交织神性的光芒,一种俯仰天地以救赎世人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则会出现博爱的情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子后期的诗歌中经常会出现 “悲天悯人”的诗句的原因,如《四姐妹》、《春天,十个海子》等。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如此。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诗中体现了一种基督教救赎世人,甘愿自身受苦的悲悯情怀,这大大提升了诗的精神维度和哲思深度。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海子写作的后期,一种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已经出现。诗中透出的空灵剔透而又质朴自然的诗意,已经达到圆润并完全成熟。诗无达诂,靠近中国古代朦胧美丽的意象,让初读者将之理解为一首轻快明丽、健康开朗的诗歌:“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更深入的解读者则可以从诗歌的前后延续关联看出,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追求“民族和人类合一的大诗”,在冲刺的过程中,无论多坚强的战士,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不会始终一往无前、激情澎湃,时时保持昂扬的斗志,而会偶尔流露出稍息情绪和暂时退让的小憩心态。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境,遥远的“远方”遥不可及,这让他痛苦又幸福的所在时时折磨着诗人,有时不仅会想:罢了罢了,“从明天起”,放弃对远方的追求,安心享受尘世的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享受平凡的日常生活,珍惜温馨的人间亲情。

海子对尘世的超越首先是从抒情的超越开始,他在1986年的日记中写道:“抒情,质言之,就是一种自发的举动,它是人的消极能力”,“抒情就是,王的座位。其实,抒情的一切,无非是为了那个惟一的人,心中的人”。追求诗歌之王的海子自然不会满足于只拥有“王的座位”,也不想沉溺于“小我”的诉说中,他需要一种更贴近诗歌本质的元素――实体。他说:“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这种对实体的意识和感觉,是史诗的最基本的特质”,“诗应该是一种主体和实体间面对面的解体和重新诞生。诗应是实体强烈的呼唤和一种微微颤抖。我写了北方土地冷酷的繁殖力,种籽穿透一切在民族宽厚手掌上生长”。从抒情到史诗到实体的写作,使海子站在更高的超越一事一物的高度书写。

二 冲击极限,构造伟大的诗歌

从模仿到抒情到史诗,海子在数年时间里完成其诗歌理想内部的跳跃式革命,这种非常的速度,如同西川所说,是用生命做代价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但对海子来说,实现了史诗的变革还不是他的终极理想,他还有更高远的追求――成就千年的诗歌王国。这种建立诗歌理想国的冲动使他对于关注小我的抒情诗感到不足为之,对史诗的气度也不满。他写道:“我的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一开始就有一种宏大高远的精神气质和理想情趣,在他看来,古今中外能列入“大诗”名下的只有埃及艺术、中国敦煌艺术、印度次大陆文明和两河流域的诗歌,这些都是人类历经千百年时间和无数人的共同劳作才完成的人类巨构,而非靠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海子幻想以一己之功建立一个梦想乌托邦,当两者力量悬殊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最终个人只能被这个巨大的能量场所吞噬,海子的悲剧也就是这种以个体能量对抗太阳能量的悲剧。在这种情况下,海子用生命的痛苦、浑浊的境界取缔了玄学的形而上的境界作独自挺进,西川说这是“冲击极限”。具体到海子的创作上,“海子的长诗大部分以诗剧方式写成……从悲剧的知识上说,史诗指向睿智,指向启辟鸿蒙,指向大宇宙循环,而悲剧指向宿命,指向毁灭,指向天启宗教,故在悲剧和史诗间,海子以诗剧写史诗是他壮烈矛盾的必然产物。正如激情方式和宏大构思有必然冲突一样……海子的生命充满了激情,自我和生命之间不存在认识关系。”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就导致一旦梦想失败个体必然毁灭,从这方面来说,海子的悲剧也就是诗歌的悲剧。

我们不妨读一读海子的绝笔之作《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

这是一幅死亡的自画像,诗人描绘了自己死后的复活场面,充满绝望和悲伤色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命循环的开始。《圣经》上说:人的生命来于尘土也归于尘土。而在海子看来,“尸体也不过是泥土的再度开始”,这样一种基督教意义上的“复活”仪式,在现代诗歌中是屡见不鲜的,艾略特的《荒原》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而在这首诗中,“复活”被更为戏剧化地展现出来:十个“海子”,也就是十个“我”围绕这一个“我”跳舞、唱歌,整个场面具有极重的巫术色彩,十个复活的“我”对这一个死去的“我”尽情戏弄,而“你被辟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一句,几乎就是一个谶语,预示了诗人后来的死亡。

三 海子诗歌理想的当代意义

光阴流转,白驹过隙,转眼间,岁月流程已到了2011年。22年前的3月26日凌晨,海子带着《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本书和两个橘子,在山海关外卧轨自杀。噩耗传开,有人在大学校园里焚烧抄有海子诗歌的笔记本,以示最沉痛的悼念。这一画面,似乎可以定格为上世纪80年代诗歌热潮与浪漫主义的标志。

20年后,太阳照常升起。虽然如今网络上一些文学、诗歌论坛,以及豆瓣海子小组、百度海子吧等陆续出现了纪念海子的帖子,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地也有各种纪念海子的民间活动,但无可否认的是,人们谈论海子的心情和2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曾与海子、骆一禾一起被合称为“北大三才子”的诗人西川这样说:“一转眼海子去世已经20年。20年里中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不客气地否定我们心中诗性的存在。我们现在说起海子,好像已经没有了当年面对海子骤逝这一事件时的悲伤,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人物,但每回重读海子,海子诗歌的光辉和力道便骤然显现。这是否说明我们心中还是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而海子已经不再需要变化了,他在那里,他在这里,无论他完成与否他都完成了。”

海子逝世已经有22年了。按理说,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是很遗憾,在中国新诗界,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坛,我们并没有看到类似于海子的好汉出现。恰恰相反,在当下所谓“下半身”、“小文人”等丑陋命名都已横空出现与粗鄙下作诗风不断招摇的诗歌界,在无病呻吟与自诩高尚成为流行的文化语境,像海子那种对于文学与诗歌的绝对赤诚,对苦难的直面承担,也许已经成为了某种世纪的绝响。尽管在“冲击极限”上海子没能完成大诗的构建,但其诗歌理想却为中国诗坛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他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和诗意阐释的严谨和创新,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诗学意义,对后来者产生巨大影响,“他的诗歌理想,他营造的独特系列意象,他对于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中国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他对于诗歌的虔敬”,他“把80年代的诗歌理想,作为世纪的赠言,给予了新的年代”。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海子及其诗作昭示了某种独特的存在,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过去与启迪了中国新诗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

[2] 杨框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 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谢冕:《谢冕论诗歌》,《不死的海子》,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第2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摘要]关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主题,一直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旨在揭示该诗多主题的特点。笔者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既是诗人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又是诗人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更是诗人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主题表达

王进

提起海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的“麦地之子”,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的“诗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创作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几万行优秀的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与困惑。如一颗流星,海子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一瞬间照亮了诗坛的沉寂,随之又引起了诗坛的喧哗与骚动。十多年来,关于海子的死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优秀诗作,引起了诗坛长久的争议。随着这些争议的掀起,海子及其诗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并一直广为传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因其离海子自杀时间只两个多月,所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的主题,旨在揭示该诗的多主题倾向,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成这首诗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女生B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毕业后去了深圳发展。海子虽然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往来,特别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时间。”[1]张应中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海子在这前后期间所写的诗歌加以佐证:“第一首《遥远的路程》(1989.1.7)说:‘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四年前的一九八五年初,海子与B正处于热恋之中。第二首《遥远的路程》(1989.1.22)说:‘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折梅》1989.2.3)又说:‘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2]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测,再结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无疑是比较确切的。不难看出,该诗所表现出来的感伤情调正可以作失恋解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站起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或许,诗人是因为物质的贫困导致的失恋,诗人通过这“一劫”,终于悟出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才开始准备试着放弃自己以前浪漫的玄想,开始准备“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经济贫困让他饱受了饥饿之苦。即使参加工作了,依然监守着贫困。在执教政法大学期间,诗人曾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索要80元肥料钱的要求而发愁(见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正因为物质贫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尘世中获取幸福。因而,诗人在第二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显然,这些幸福的感觉是诗人心态放松之后的结果。在第三节,诗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冲动,甚至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敌”(“陌生人”)与前女友“终成眷属”。然而,诗人终究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这一切达观与快乐都不过是他自己的“虚设”,这只是他在“下决心”的时候心中的意想而已。诗人不可能忘掉那份逝去的恋情,就像他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尽管他要自己强作欢颜,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痛苦,所以,诗中这些看似快乐的语言与心态不过是忧伤之情的另类表达罢了。这有点类似于诗歌中常见的“以乐写哀”的例子。

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学史家定位为“后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之一[3],他早期的诗歌清新透明,后期的诗歌却十分的晦涩难懂。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其后期诗歌中最为好读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着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意识,试图拯救这个世界。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就是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4]他还说:“我要探讨的是,在时间和生活中对于神的掠夺是不是可能的?!”[5]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农业帝国,那里山明水秀,给人以无限慰籍,因而,他早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着“天空”、“土地”、“村庄”、“麦子”、“农妇”、“风”、“夜”、“月亮”、“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6]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海子所向往的“农业帝国”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不得不宣布破产。因而,诗人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也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此以来,诗人心中便深感极度的空虚,生存境遇也随之孤苦起来,诗人一度所向往的远离尘嚣的美好生活与世俗所拥挤的现实相去甚远,他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可尘世却对他穷追不舍。根据海子的好友西川介绍,海子在政法大学期间,一直孤独地生活着,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后的这些年,他只看过一次电影……”[7]然而,诗人毕竟不能免俗,他所居住的地方本是一块世俗之地。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以反讽的笔调,在看似快乐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开篇时,诗人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显然,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因而,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越情怀,从而有力的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

三、对人类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

文学(诗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它既要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又要对存在作出终结关怀,扣问人类的生存意义。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与追问。

在阅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时,我们不妨放开眼界,把该诗看成是诗人对人类存在的一个隐喻和象征性的描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的前两节,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不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有物质的感官享受,还有友情的温暖。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诗人一直不曾具备的,这是多么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描绘中,诗人海子饱含深情的歌咏与描绘的,其实并非是世界个别具体的幸福生活,而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我”,在此时是人类的化身。诗中的欢乐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为“大我”立场的欢乐。诗人此时成为了人类的代言人,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我们所应有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哪里呢?很显然,在尘世中,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别人(自己)的祝愿之中。因此,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这里,诗人表面上是在“愿你”,事实上诗人也是在“愿我”,“愿我们自己”,只不过,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罢了。于是,诗人不无失望地安慰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失望(绝望)之中,为自己描画了一幅美丽的“乌托邦”,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这样,诗人以婉曲的笔调,感伤地摹写出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又随之把它轻轻地否定和毁灭。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望的生生灭灭之间,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进步,人们也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并快乐着”生活。——人们渴望的幸福,看似切近,实则遥远。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远不会真正地兑现。它能够给你的,或许只能是永远的在自我安慰与追寻中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象征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后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对待任何事物,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所得的结果也就大为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然。文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除了表现美,抒发感情以外,还要表达一种“思”——它要给人以启迪。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与精神上的提升。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恰好是具备这样的高度的。

参考文献:

1]张应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索解》,载《名作欣赏》2002年1期。

[2]同上。

[3]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第518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之《海子简历》,三联书店1997年版。

[5]海子:《沙漠》,见程光袆主编《海子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第3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关键词: 海子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解读“幸福”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平易、朴素、通俗易懂,一直以来被广泛流传,不仅因为它是一首精品诗歌,它还是中国当代学院派诗人海子抒情短诗的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对生活的咏赞,是诗人内心喜悦的抒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诗人给予所有善良人的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祝福。

一、关于海子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表面上看似明丽,透过诗歌,我们看到了诗人海子是用心灵在歌唱,他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但这一切与世俗纷纭的生活相隔遥远,他甚至一生都在试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诗文如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的节奏清新、明快,情感淳朴、欢快。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二、诗歌的表象:诗人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与“幸福”的祝愿

诗人海子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我们作了诠释。诗歌一开始,给我们展示一幅诗人理想中的“幸福”图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描绘了诗人海子向往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简单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闲散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清静、温暖、独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现了海子对生活的珍爱,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海子满怀着“幸福”,他并不想独享,他要“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向亲人们告之“我的幸福”,并且还要对亲人、对所有人的祝愿,要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祝愿他们也幸福。即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地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甚至不忘给无生命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海子心中那充溢的幸福、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诗人在诗的最后写道:“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明诗人已下定决心摒弃生活中的烦扰和沉重,他要发现、展示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因为,只要面对生活中的美好,就能心胸开阔、感情欢悦、充满幸福,尘世生活的幸福也会感动每一个人。

我们吟咏、品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诗人海子的激动、欢愉、轻快、幸福的感情无不流露在诗的字里行间。

三、诗歌的背后:诗人“幸福”的悲哀

“幸福”本来是一种经过自己体验后的感觉,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尽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里行间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从诗的起句开始,加了“从明天起”的时间限定语,意味着今天的不可能性。诗人海子的幸福是“从明天起”,而不是过去、现在,更不可能是此刻所拥有的,说明海子今天的生活并不幸福,他要把自己的幸福寄希望于“明天”,而且是要从“明天”才开始行动,这就为整首诗定下悲凉的基调,他的幸福只像“闪电”一样快速、神秘,让人战栗。

(一)诗歌的孤独

海子经历了生命中的两难的选择: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选择生活在诗歌王国里,他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追问和矛盾困惑的痛苦。他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诗歌理想,独守寂寞,以诗歌为生命,以生命为代价,为理想奉献了全部身心。他不甘于庸俗的生活,追求纯净和理想的园地,苦苦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显示了他对诗歌和人类生存的独到理解。海子献身于诗歌是以牺牲尘世“幸福”为代价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只”字,我们看到了海子坚定的决绝之心,弃绝尘世幸福,他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坦然而坚定。尘世生活的轻松与温暖,能够使平凡人享受到的幸福,但对海子来说,他的精神气质使他不肯违背自己的本性,更不能背弃自己的人生信念,哪怕会给他带来一生的孤独和伤痛,他也要坚持走下去,这注定了他的“不幸福”,幸福离他原来越来越远,海子为自己心灵难以企及的幸福唱了一曲挽歌,而他的选择加重了他内心的沉重和痛苦,令他无法承受这生命之重,终于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第4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可以说,王老师的“困惑”有一定的代表性,倾吐的“遗憾”也并非他一人之感喟。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就这样评价《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里,杨老先生混淆了科学与艺术的思维方式,以如实反映取代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于“想象”的缺席,“江南春色”的美好境界了无生机。

若将这种“杨慎式解读”推演下去,读顾城的诗句“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便会“困惑”:怎么看“我”远,看“云”近,这不是胡说?

不过,教科书“研讨与练习”一:“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人教版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关键是‘海’与‘山’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资料”提供作者王家新《关于》相关解读:“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象力的召唤。”

教材和教学参考都直接或间接地解答疑难,而王老师仍不为所动,“困惑”不已,何也?

哲学家柏拉图说:“若是一个人对于某一种技艺没有知识,他对于那种技艺的语言和作为,就不能作正确的判断了。”可以说,“某一种技艺”是通向“诗家语”的桥梁,是解开“诗家语”的钥匙。缺失“技艺”,不懂诗家语,以致如听天书,诗家“对牛弹琴”。

其实,王老师的两点困惑也就是一个问题,即“山”和“海”在诗歌中是作为概念,还是意象。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困惑“山那边究竟是什么”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想对意象等“技艺”谈点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王家新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虽然写《在山的那边》时“还是以从边远山区来到校园不久的大学生”,该诗在艺术上也还“略显稚嫩”,不是“朦胧诗”后的代表之作,但是诗歌中“意象”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朦胧诗”的特质。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而诗人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特别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新的艺术创作手法。诗歌特别讲究意象的经营,语言具有精练、含蓄、暗示的特点,而暗示尤显得重要。因为诗不指向概念,而是逼近悟性的感受,而在这种逼近的间距中,让人去体会和感悟诗的意蕴,如果没有暗示,诗也失去了动人心音的审美魅力。作为诗人意识的思维产物的意象,暗示着诗人的精神指向和内心图景,从中能窥探诗人的智力和才情。

诗人通过语言建构意象,读者通过想象破译象征、暗示。鉴赏诗歌,从意象的表层意义入手,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含义上,要教师与学生一道把象征和暗示的含义“想象”出来。

若把《在山的那边》的“山”“海”,当成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用以推理和判断,最终形成某种理性的认识,肯定会认同“概念含混不清或概念前后不一”。因为第一节与第二节的“海”内涵、外延均不同。但是,诗人运用景中生情,摄情入景的形象思维,而非理性的逻辑思维。诗中的“海”,由实及虚,亦实亦虚,实现由物象、事象到“意象”的嬗变。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海”似乎还是现实“概念”,还存在着生活逻辑关系,但“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当“今天啊”进入“我”生活中的“海”出现了,并与“山”形成对立,“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进而成为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当“山”“海”不断被重复时,便拥有了独立的指涉功能,具有了隐喻象征的意义,具有暗示的特点。“山”既是山又不是山;“海”既像海又不像海。作为重要意象的“山”“海”,内涵具有多义性,隐喻了作者思维情绪的色彩,暗示着诗人的精神指向。“海”象征理想,“山”象征困难。本诗主旨是: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由第一节单纯写事,到第二节以事理交融的象征笔法,来唤起读者“海”的意象感,从而完成诗歌主体意义的建构。

因此,错把“意象”当成“概念”而分辨不出“自然意义”和“抽象意义”,由此造成“学生思维和逻辑上的混乱”;误将“意象”当成“概念”,而不理解“山”和“海”的暗示作用和象征意义,而“感到困惑和茫然”:这些均不应由诗人和诗歌来承担“遗憾”之责。

“海”作为精神的具象依托,传达出一种信念,一个哲理。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诗歌是“一个奢华的梦想,一种精神顺畅取代了逻辑意志”。诗歌是最高的虚构,有别于生活和逻辑。海子曾告诫读者说,不要在诗歌中寻求“真理和真实”,那是一种次要的需求。

所以,要问“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妈妈”说的没错:山那边是海!在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后,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为我喧腾”,“雪白的海潮”“一次次漫湿了枯的心灵”。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之后,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算不算“明确的答案”?

王老师还说,“诗人从一开始就着意引导读者跟他一起去寻找和探究山的那边是什么,课文到了最后,除了满眼起伏的群山以外,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什么也没有找到,前面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答案,读者仍会不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是的,“小时候”没有找到,哭着回来,而“今天啊”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的“从小飘来的种子”,还没有长出绿叶,开出红花吗?就是在纸上没有“找到”,心里还没有“发现”吗?用这种抽象思维方式去寻找,用“杨慎式解读”去探究,怎会不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奥登说:“一个诗人成为诗人的首要条件不是思想和学问,而是对于语言的敏感。”同样,对语言文字越敏感的读者也越能欣赏诗歌。当然,诗歌的鉴赏力还来自欣赏者内心的感悟,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是无法从诗中领悟或感悟一些什么的。读诗不仅在于读懂字面,更在于进入到诗的内在起源,与一颗诗心深刻相通。

顾城为我们打开这样的一扇窗:在我热爱小人书的年代,也曾翻到过惠特曼的书。当时我很吃惊,这不是疯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那为什么又印出来了?印的人也疯了?那他妈妈也不管管他?可怕!可怕的东西并不少,鲁迅和屈原也……好在他们都比我大,不归我管,我继续看我的小人书。当然,后来渐渐理解了,从《小溪流的歌》到《长长的流水》;从欧·亨利到杰克·伦敦,到雨果、到罗曼·罗兰、到泰戈尔……当我再看《离骚》和《草叶集》时,我震惊了,和小时候不同,是一种被征服的震惊。

是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语言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的丰富,读者的内心会慢慢充盈起来,以至“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对诗歌的理解、与诗人的共鸣全在他诵读诗歌的抑扬顿挫里,许多朦胧、抽象的诗,其意虽难以“言传”,但通过吟诵完全可以想象。当诵读“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诗句,你是不是浮想联翩,兴奋无比?你会不会热泪盈眶,信心满怀?如此,诗歌就会慢慢地震惊你,征服你。

2008年,在上海几所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新诗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新诗,但对眼下新诗教学的方式“非常满意”的只有百分之七。有三成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造成这种状况,除了是应试教育指挥棒的虐杀,还有新诗的节奏,韵律,情感较难把握,一些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也有一些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遵循诗歌自身的特点,而是用“杨慎式解读”,以致以其“困惑”使人“茫然”。

诗人王家新认为: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教者如果不懂诗,诗歌教学只会流于形式,就只能在教法上弄些花样。教诗首先应是心灵的爱好。我们心中有了这样的爱,诗歌就会走向我们。这种意义上,诗歌教学不是“教学”,而是一种“分享”。

第5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在生活上,他工作在距离都市偏远的昌平,与仅有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疏于交流,在《昌平的孤独》中他直接倾诉“ 孤独不可言说”

【关键词】在生活上 他工作在距离都市偏远的昌平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 职称论文投稿 职称

【正文】

“ 1989 年3 月26 日,当外面的世界很热闹时,一个相貌平凡的青年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作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在那一瞬间被碾得粉碎,溅起的鲜血,是书写在北中国大地上最后一行最崇高的诗句,这位叫海子的天才诗人,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正如余杰所言,海子留给世界的不仅仅是“ 物理意义”的生命“ 粉碎”,他这一骇俗的举动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更把他在世时寂寞的诗歌以最后的惊人之举留给了尘世。诗人无意为之,却意外地成就了自己“ 诗魂”广泛流传的可能。诗人因为诗歌的被承认而被冠以“ 天才诗人”“、诗歌王子”“、麦地诗人”“、太阳王”等称号。谢冕视他为“ 一个时代的象征”。张炯称他为“ 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一位诗人”。种种的殊荣是对作为诗人的海子和他的诗歌的认可,在批评视野中,海子及他的诗歌也绽放出其独特的一面。虽然海子并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他的理想是成就“ 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但他的抒情短诗却深得人们的喜爱。抒情短诗作为一种即发式的创作形式,也最能体现诗人的精神状态。对于海子的种种困惑,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抒情短诗中窥见一斑。海子的诗歌中“,麦子”“、大地”“、远方”“、太阳”是反复出现的意象,同样,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他的诗歌中,“ 春天”也是一个伴随他诗歌之路的意象。“ 春天”在他的诗中,不仅是一个温暖幸福的“ 场”,也是诗人之理想所在。诗人热爱春天、向往春天,他的忧伤、喜悦、追求、痛苦、撕裂、以及最终的绝望的心声,都在春天唱响。诗人自己也咏叹“ 春天是我的品质”。

②寻着这一发现,再读海子的短诗,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诗人的精神脉络:开始是天真敏感的诗人热爱生活,狂热歌唱生活;但随着诗人进一步走进诗歌,他天性与世俗不和谐的一面与生活激荡冲突,他的诗歌理想也受到现实的冲击,诗人游刃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痛苦成为诗歌的主旋律;作为俗世的一员,诗人受现实的召唤,企图认同俗世的幸福规律,努力平息内心矛盾的决心一次次闪现,可诗人在经过苦苦的挣扎后,终于在撕扯的痛苦中走向永恒的天国。本文主要就这一脉络,以诗人所挚爱的“ 春天”这一意向为缆,在他的抒情短诗中探悉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走向天国的心路历程,在诗歌中走进海子的诗歌灵魂。1 春天里的欢歌你迎面走来/ 冰消雪融/ 你迎面走来/ 大地微微颤栗大地微微颤栗/ 曾经饱经忧患/ 在这个节日里/你为什么更加惆怅野花是一夜喜筵的酒杯/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新娘/野花是我包容新娘/ 的彩色屋顶白雪抱你远去/ 全凭风声默默流逝/ 春天啊/ 春天是我的品质———《春天》天才般的海子凭着自己的聪颖,年少入北大,毕业后顺利留在人大任教,虽然海子天性忧郁敏感,可少年得志的意气,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无限憧憬不可抑制地洋溢在诗歌中。诗人大量运用“ 麦地”“、麦场”“、大地”等意象来抒写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沉醉于爱情的温暖、激情和甜蜜的愁思。“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妻子(”《麦地》)“,打钟的声音里皇帝在恋爱/ 一枝火焰里/ 皇帝在恋爱”(,《打钟》“) 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 一定是出于故意/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阳”。(《夏天的太阳》)这些诗歌中诗人的诗情和想象都充满了年少的热情。初入社会的顺利,根于心灵中暖暖的故乡情愫,初恋的欣喜,海子满怀热爱之情积极抒写自己对人间的感激和珍视,在《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一诗中,诗人如此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在这些诗里面充溢着的是自__信与向往,偶然出现的痛苦、忧伤、别离、甚至死亡,是善感多思的诗人情绪的一闪。青春的热情,理想的冲动在海子的初期诗歌中明亮地闪耀过,虽然这种欢愉的声音很短暂。2 春天里的痛苦春天春天春天的一生痛苦/ 我的村庄中有一个好人叫雷锋叔叔/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如今我长得比雷锋还大/ 村庄中痛苦女神安然入睡/ 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秋日想起春天的痛苦也想起雷锋》春的喜悦温馨对于海子是短暂的,天性敏感、不善营造个人生活和交际的诗人,在诗歌的征途上越走越高,而生活的现实力量又时时阻碍着他一路奔向“ 春天”的可能,自喻为“ 春天”的诗人,此刻向往“ 春天”,又困于“ 春天”。在生活上,他工作在距离都市偏远的昌平,与仅有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疏于交流,在《昌平的孤独》中他直接倾诉“ 孤独不可言说”;几遭恋爱波折让海子脆弱的心灵不再有春天的明媚;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诗作屡遭出版挫折,还受到一些尖锐的批评。这些对海子更是如遭重击。多重的孤独痛苦困扰着海子,一方面,诗人的痛苦无法抑制地流于诗篇“,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哀《” 村庄》,素常中,令人心情舒畅的晴空,也无力感染诗人,反而弥漫着诗人“ 永恒的悲哀”。但是,当痛苦与诗已成为一个人的一部分时,尝试放弃它们只能导致平庸和比精神痛苦更强烈的失落感。无奈之中,海子把目光投向了历史中的诗人,试图在人格认同的过程中弥补自己在现实世界、精神世界中双重的价值确认“: 村庄母亲怀中的普希金和我/ 闺女和鱼群的诗人/ 安睡在雨滴中(”《两座村庄》1987)。除了普希金,海子在诗歌中还写过叶赛宁、波特莱尔、马雅可夫斯基、荷尔德林等人。虽然这些诗人与海子在思想内涵、写作风格、人格气质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让海子看到了令他感到亲切的东西:孤独、不幸与诗歌王冠。在诗中,海子对这些前辈的认可其实也是他对自我的定位和理想的追寻, 这同时也预示出海子精神世界中不可摆脱的悲剧结局。

【文章来源】/article/35/665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6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吉狄马加: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

著名彝族诗人

2007年8月9日,我想这一天,无论是对于梦想的诞生地青海,还是对于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无疑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有人说历史将记住这一天,也有人说中国诗歌史将记住这一天,对此我都深信无疑。因为就在这一天,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位杰出的当代诗人,在中国美丽的青海湖畔,共同见证并完成了一个创举,那就是向世界了《青海湖诗歌宣言》。这或许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也可能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中,隐含着一种历史的必然。就在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举办之际,随着《青海湖诗歌宣言》对全世界的,实际上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已经以它独特的地理差异和伟大的诗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给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带来了来自于地球“第三极”的一次从未有过的惊奇,于是人们再一次把热烈的目光聚焦在了令人瞩目的青藏高原,关注着这一世界性的诗歌盛会。我想或许因为诗歌节的举办地,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被人类称之为最后的净土的青藏高原,它才如此被世人所关注。事实上也是这样,就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开幕的当天,这个新诞生的国际诗歌节,就以它独特的创意和深刻的诗歌文化内涵,被所有到会的各国诗人所赞赏。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了诗歌节的盛况,可以肯定,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将毫无愧色地作为今年中国文化界和世界诗坛的重要事件而载入史册。正如波兰国家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马雷克・瓦夫凯维奇所言:“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东方的一个创举,它把关注自然和环境作为了一个重要主题,特别是选择了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特殊地域,作为诗歌节的永久举办地,同时,它还是一个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的诗人,理解差异性文化和差异性地理的最好去处。它是世界的高地,能给不同种族的诗人们带来无限的灵感。大量的文物古迹已经证明,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可以说,是历史奇迹般地选择了青海,也可以说是青海选择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作为一个刚刚创立就被国际诗坛所认同的国际性文化品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继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之后,又一重大国际诗歌节。

回顾刚刚结束不久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它所有的活动都已尘埃落定,高品质、高质量地完成了它全部的议程和各项任务。诗歌节就像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文化链条,它把一种新的文化创造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它既延续着青藏高原悠久的各民族古老文化,它又为复活这片神奇高原的梦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天再回过头去思考,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立和成功举办,无疑包含着以下几点重要因素:1.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诗歌节,而世界性的国际诗歌节,大都集中在欧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民主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国际诗歌节。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2.诗歌是人类话语领域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因而也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对机器和技术的过分依赖,人所面临的极度异化也大大超过了从前,人类已经步入了空前的精神和信仰的困境,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重建人类的精神世界。无可讳言,诗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将在这人类的精神复兴中承担起一份光荣的职责。3.青藏高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同时它也是人类宗教精神的一方圣地。对人类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死亡的永恒探索,无疑也是现代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青藏高原这片浸润着宗教神秘的土地,将激发诗人们从更高的哲学层面去阐释生命的虚无与存在。青海是多种宗教共存的地方,是多种文明沟通、兼容并能和谐相处的典范,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为不同的文明提供交流和对话的平台。4.青海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这里是全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的诞生地,千百年来这部有着宏大叙事结构的英雄史诗,从未停止过传唱,它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史诗向世界表明,辽阔广袤的青藏高原是人类诗歌的最早摇篮之一。这片土地从存在之日起,就从未改变过它诞生激情和创造梦想的作用,作为人类生命之源的根之一,它是地球第三极的“根”,它足以给今天的人类和日渐衰微的诗歌精神以无穷的力量。5.青海湖作为一个圣湖,它是这个世界上举世无双的高原湖泊,用它的名字命名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我们旨在向全世界表达一种思想,那就是诗歌永远是滋润人类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而我们将致力于恢复人类自然伦理的完整性,努力在全人类构建一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存权利的被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

第7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给诗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从学语文的第一天起,不少朗朗上口的诗歌就出现在课本里,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有效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能力并积淀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对一些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初探。

传统的诗歌教学是点评、朗读和背诵。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诗歌本身的内涵。因此,诗歌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领悟其中感情,品味诗歌语言,中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学习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放手让学生去学,大胆赏析,尝试自己创作,如果教学方法恰当就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诗歌情景

有的诗歌虽然年代久远,但意蕴深长。如果能让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会作者处境,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诗人的感情是最丰富的,如果在情境中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生活历程、感情经历,在图画情景中一目了然看到了难以理解的自然风光;音乐情景中体会到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学生对诗歌也就产生兴趣,有学习下去的欲望。

爱情对于中专生来说比较敏感,虽然他们热衷讨论爱情的话题,但爱情的真正意义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还很茫然。比如:《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德一首爱情诗,本诗给爱情诠释了一个新的定义——朴素、自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涵,激发学生兴趣,我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一首表白自己心声的爱情诗,写于作者热恋时期。在一次舞会上,年仅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森德莱尤丽娅。尤丽娅是伯爵的女儿,这位美丽的姑娘身材修长、有着浅蓝色的大眼睛。加上个性率真,诗人一见钟情,但是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因为看不起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这让裴多菲的内心很痛苦,半年时间里,他写下了一首首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情景的导入,激起学生想马上先睹为快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时也就轻松得多了。

此外,在写景的诗歌教学中,如果能把真实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的图画就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山水田园之旅,还可使其将所感受到的情景逐渐迁移至诗的意象之中。

二、找到诗歌中的关键词

古典诗歌中的诗词凝练,作者将万千心绪凝集在这字词之间。能把握关键字、词、句来赏析诗词,可直接领略文中情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不仅快速入境,而且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加强诗歌的纵横联系。

如:《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抓住关键词“苍苍”“霜”就想像到一幅白露茫茫、秋苇苍苍、寒霜浓重的凄凉秋景,在此也暗指诗人身处此景的心情也是悲凉的。诗人困于苦苦相思之中无法自拔的凄惋心境和当时的场景相互融合在一起。换言之,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烘托渲染。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润”二字把幽静、轻柔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读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仅仅二十八字,九个名词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全诗清新淡雅,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把不同的九中景物天衣无缝地融合在—起,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古人的锻字炼句的功夫被我们深深所折服,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又多增加了一种新方法,体会、品味、解析其它优秀诗词就更容易多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久远,意蕴深长,犹如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抓住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去挖掘它的奥秘,展现和欣赏它的无穷魅力。那么这个宝藏将是属于我们的。

三、通过比较鉴赏来阅读

比较鉴赏法,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是把内容有关联而作品本身又有所不同的诗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的鉴赏方法。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比较鉴赏来阅读,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把知识联系起来,推陈出新,富于新意。学生在同存异中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自己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在默默地提高。

在推进中专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升,通过诗歌教学中比较鉴赏法,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各种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首先要让学生回忆《沁园春?雪》的内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诗词中找出诗歌美点,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美、意境美、气势美、颜色美、情感美、动词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解剖诗词中的美,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归纳整理。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练习和飞跃。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加深题目的理解,找到诗歌的切入点,如何深化主体,如何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于新诗的情感

对新诗的系统接触,特别是1979年以后的新诗,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设置这样一个师生共商的环节,其目的就不仅在于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学习的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更在于对新诗有亲近感,感觉新诗和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感觉生活就是诗;爱诗,就是爱生活。

教师精选现当代名人对诗歌的评述,和学生一起朗读,并对学校的新诗教育现状加以评说。如:

①没有诗的年代,是没有理想的年代。膨胀的物欲不仅夺走了我们的白天,还侵占我们有梦的夜晚。(著名散文家祝勇)

②卡莱尔讲:“诗人是世界之光。”这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著名散文家、诗人苇岸)

③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少年情怀都是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诗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一种“精神教育”,即一种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引用上述作家、学者的名言警句正与这一思想吻合。而针对校园新诗教育现状的评说,就是想说明新诗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更有其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这样的共商和引导,在入学初上半学期要用到一个课时,因为新生对每一个专题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形式还比较陌生,共商和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更重要在于对专题学习内容有一个易于接受的心理准备。进入高一年级,随着学生专题知识视野的开阔,学习经验积累的丰富,学习形式的熟练掌握以及师生关系的同频默契等,在上一个专题学习行将结束,下一个专题即将开始的空隙时间,就可以用极少的时间完成此项任务。

再比如:原诗: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刚接触这首诗的中学生,都会哑然失笑。这怎么能叫诗呢?然而,反复朗读并体悟诗句背后的情感、情绪不难发现:诗人是要将我们带回到日常生活的感觉中来,即大海不再是崇高与雄伟。因为在诗人看来,人与大海的联系,不过就是现实存在中的现象联系,而以往人们所赋予大海的文化含义与英雄色彩,全是生活现象之外的东西。不仅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而“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整个过程就像诗人在与我们闲聊一样,平淡地聊出有关大海平凡、普通这一的话题。至于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你怎样想象大海,你为什么喜欢大海,全被诗人所省略。而这正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新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去创作新诗,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即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参考文献

[1] 王华强. 谈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J]. 西江教育论丛, 2005,(03) .

第8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关键词] 海子 诗学 现代性 信仰

海子其人及其作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1](P6)这一神话的形成及其意义的播撒已然不可避免地逸出了单纯的诗歌领域,而进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语境之中,由之开显的对海子诗歌的社会学解释将海子及其作品特别是他所选择的独异的死亡方式视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该文化事件的意义生成及其流播,表征着转型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的内在症候。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有一个诗人自杀了,他逼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2] (P1155-1156)而海子的死亡,有其“形而上的原因”,他的死,对我们这个时代,有着不可否认的“精神意义”。“与梦想着天国,却在大地上找到了一席之地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不同,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1](P8)“海子用生命的痛苦、浑浊的境界取缔了玄学的、形而上的境界作独自挺进。”[3](P4)这一挺进,在诗人西川看来,是“冲击极限”。重要的问题在于,当一个柔弱的个体面对生之苦痛甚或这时代强压给他的精神的重负时,为何会选择诗,选择诗意的世界,或者说,诗意的世界究竟有着何样一种精神魅力?使得个体必须将自身的内在的苦痛转换为一种对诗世界的意义建构的精神诉求?

海子的现代性焦虑:诗的感性的迷醉

戽水者阻隔在与世隔绝的秋天

戽水用少女的胫骨

月亮的双角倾斜,坐满沉痛的众神

我无所依傍的生涯倾斜在黄昏

――海子《太阳・土地篇》之“1月,冬”

在海子为数不多的诗论文章中,《诗学:一份提纲》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该文中,海子写道:“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4] (P1038)人与土地的分离某种意义可以被视作为现代性危机的始源现象。“现代性的进程就是人出离自己与自然的先在关联,出离自己与神圣的先在关联,走向人对自然与神圣的统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逐渐遗忘了那曾经与自己一体相关的绝对他者。”[5] (P333)作为现代性核心的启蒙理性在强化工具理性的同时,造就了人与自身感性生命的疏离,从而形塑了与自然分裂的现代人的形象。现代人心性及其结构的变化因之成为其精神困境的肇始之因。现代人灵魂的漂泊无依则成为身处黑暗世界的人的基本存在状态。哈贝马斯在论及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时,亦曾认为:“在陷入极端反思的现代条件下,是艺术,而非哲学,一直在保护着那道曾经在共同体的隆重祭祀中燃烧起来的绝对同一性的火焰。”[6] (P104)因之,在现代性危机已然凸显的文化语境下,对“绝对他者”或“绝对同一性”的重启,必需依赖非现代性的言说方式,而这种言说方式无疑是与以“理性化”为其主导的现代性话语根本不同的。这种话语,包含着“思”与“诗”的解放心性的功能的话语,我们可以称之为诗性话语。

而应对现代性危机,从而恢复神性价值的先决条件,便是对人的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在这一首诗(《土地》)里,与危机意识并存,我写下了四季循环。对于我来说,四季循环不仅是一种外界景色,土地景色和故乡景色。更主要的是一种内心冲突、对话与和解。”[4] (P1038)诗中的元素和语言,“带着各自粗糙的感性生命和表情出现在这首诗中。”各自包含着其独有的价值寓意,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玫瑰与羔羊是赤子、赤子之心和天堂的选民――是救赎和感情的导师。”[4] (P1039)而这一切,“全是原始粗糙的感性生命和表情。”[4](P1039)对海子而言,重要的并不在于这些意象所携带的自然的生命力,而在于它们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精神寓意,它们可以是原始粗糙的感性生命和表情,也可以是一种救赎之力的对象化及其显现。而这一显现,一旦指向诗人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诗的真正价值及其现实效力才得以彰显。诗人们“开始抱住外壳。拼命地镌刻诗歌――而内心明亮外壳盲目的荷马只好抱琴远去。”[4] (P1039)因为,“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7] (P1071)

对人在生活世界之感性生命与表情的诗性迷醉,因而成为海子努力在现代性话语的牢笼之中重新开拓精神空间的基本策略。而隐匿于其中的,则是海子对神性价值的终极性的呼唤。因为,“伟大的诗歌,不是感性的诗歌,也不是抒情的诗歌,不是原始材料的片段流动,而是主体人类在某一瞬间突入自身的宏伟――是主体人类在原始力量中的一次性诗歌行动。”[4] (P1048)但丁和歌德都曾经因“一种伟大的创造型人格”而有了“伟大的一次性诗歌行动。”如果人在生活世界之感性生命与表情的抒情性表达是诗人在贫困时代的生存黑夜之中凸显自身生命价值的独有方式,这种方式亦包含着对现代性困境的突围的精神效力,那么,唯一的能够成就“伟大的一次性诗歌行动”的,便是神性的灵光。神性的灵光可以在一瞬间照亮世界的黑夜,使生活世界的意象的碎片瞬间地井然有序,同时获得其应有的精神的力量。而诗人的灵魂,这个大地上的异乡者,因沐浴着神性的灵光,亦可以找到最终的安放处。

海子诗学的信仰维度:追寻远逝的诸神之踪迹

没有人知道故乡的土地在道路和河流之下还有什么

春天就在这时被我带来

――海子:《河流》

在《怀念》一文中,西川写道:“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弥赛亚洪亮的召唤?”[1](P9)然而,对海子而言,在诗意的世界里认信一种宗教并非仅仅是对超验的神性价值永恒的皈依,而是对“主体”的解放和对“实体”的切近。海子这个浪漫的诗歌的王子,他对王位的迷恋是与对这个世界的黑夜的困境的承担紧密相连的。诗歌的王子需要的不是皈依,不是灵魂的安宁与世俗的幸福,甚至也不是精神终极的依托。因为,诗人如鸟一般“飞着,胸脯里装着吞下去的种子,飞着,寂寞,酸楚,甚至带着对凡俗的仇恨。”[8] (P1039)而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这种对实体的意识和感觉,是史诗的最基本特质。”[8] (P1017)“诗应是一种主体和实体间面对面的解体和重新诞生。”[8]( P1017)实体“只能被表达”,“不能被创造”。“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力和生命之光把这黑乎乎的实体照亮。”[8] (P1018)能够照亮实体的主体,必须具有伟大的创生力,必须能够成就伟大的一次性的诗歌行动。因之,伟大的诗歌的写作是一种类如上帝创世的行为,必须能够照亮黑乎乎的实体,必须使得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必须使得世界的黑夜透射出阳光。而唯有在这样的灵光的照耀下,一个诗人才有可能完成如但丁、歌德们曾经完成过的“大诗”的创制。

对作为诗人的海子而言,突破现代性话语系统及其言说方式,便是十分艰难但又不得不为之的选择,因为,“古典理性主义给我的诗歌带来的语言。他们代表了作为形式文明和思辨对生命的指称。”[4] (P1039)“古典理性主义携带一把盲目的斧子,在失明状态下斫砍生命之树。天堂和地狱会越来越远。我们被排斥在天堂和地狱之外。”[4] (P1039)古典理性主义无疑是在现代性价值立场上构建的对于世界意义及诗之价值与形式赖以形成的话语系统。该系统为诗人言说的意义及其形式提供了先验的认知与表达模式,亦为诗世界的意义可能性提供了价值保障。然而现代性价值的开显是在神性价值的衰微,人之价值的重启的意义上完成其意义建构的。而神性价值的缺席则意味着由神性秩序所承诺的人之生有的超验意义的空缺,因之,对生命意义的价值承诺必须由人自身依靠理性的意义建构之力来完成。而20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已然凸显了理性的局限。对神性价值的精神诉求因而成为现代人化解现代性危机的重要精神指向。如海德格尔指出的:“在现代的开端,人们重新提出了下述问题:在存在者整体中,也即在一切存在者的最具有存在特性的根据(即上帝)面前,人如何能够确定他本身的持久性,也即确定他的得救(Heil)。这个得救的确定性问题就是辩护问题,也就是合法性(iustitia)问题。”[9](P250)神性价值的意义问题因之是对人之存在意义之合法性探讨的先在问题,亦是后者合法性解释的基础语境。

作为汉语诗人,在一个只能由宗教承诺的超验价值素来空缺的文化传统中写作,海子必须面对与他所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完全不同的精神焦虑。这种焦虑因为与超验的神性价值的疏离而注定只能在感性的生命世界中游走。海子对此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他对西方的诗歌王国的爱恋,是与对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的痛恨相伴始终的。东方诗人的“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4] (P1047)这是令海子无法忍受的,而东方诗人在与西方诗人比照之中所表现出的先天的精神缺陷,是海子重建其诗歌世界的内在的精神根源,“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4] (P1047)而对后者精神品性的关切,使得海子将“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4] (P1047)视作自己的诗歌理想,并且认为“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4] (P1047)而借助荷尔德林的诗,海子明白了,要“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8] (P1071)而且,还需要“把宇宙当作一个神殿和一种秩序来爱。”[8] (P1071)宇宙的秩序自然是神性价值所承诺的世界的意义序列,因之,“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因此,用荷尔德林的话来说,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11] (P276)对诗人而言,世界黑夜和神圣之夜同样重要,而他对世界黑夜的体认越是深入,对神圣之夜的精神渴求越是有力。因为,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若能如此,生活在诗世界中的人们就有福了。

在一首名为《夜色》的诗中,海子写道: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在这首作于离世前一年的作品中,海子似乎已经找到了他渴望已久的灵魂的安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安静的本质”,“单纯的,有着自己的领土和王座。”“自己的呼吸”的诗的世界。而居于这安静的世界的中心的,并不是作为孤独的王者的海子,而是他渴慕已久的重负与神恩。由此,海子将自身以及他的诗歌写作永远镌刻在了他所生活过的这片大地和天空之中。而在他的世界里,则“坐满沉痛的众神”连同那“尸体中唯一的婴儿”“留下”的“诗歌”。

诚然,海子以独特的方式走进了所追寻的“神圣之夜”,对时代来说,只是他作为个体对生命感悟的差异。但他的诗歌中的现代性焦虑和信仰维度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反思。

参考文献:

[1]西川,怀念[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2]西川,死亡后记[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3]骆一禾.海子生涯[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海子.诗学:一份提纲[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l.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5]余虹.艺术的神性维度[A].余虹,文学知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7]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l.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8]海子.源头和鸟(《河流》原代后记)[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l.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9]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A].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0]海子.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A].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第9篇:关于海的诗范文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鱼》 认知诗学 凸显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由丹麦心理家Rubin提出的。后有完形心理学家借鉴解释更加复杂的知觉组织框架。他们认为在一个知觉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成图形,而另一些对象退后为衬托的背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会优先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图形总是处于被凸显的位置容易被解读,而诗歌的创作往往采用新颖的意象组合。独特的图形背景转换,在读者脑中激活这些意象和并凸显诗中所设定的图形,让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对诗歌主题共鸣的艺术效果。

1文献综述

玛丽安娜・摩尔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其诗歌无论是从结构、形式还是从语言和内容上,都独辟蹊径;当今社会摩尔的诗歌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但多从文学角度对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进行探究,主要表现在生态批评,诗歌意象的独特性等方面。

国外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对摩尔诗歌韵律、节奏等的评析上,诗人也因此被称为“敏锐的观察者”。众多学者相继发表了很多文章和专著,其代表作品主要包括:唐纳德・豪尔的《玛丽安・摩尔: 笼和动物》, 泰非・马丁的《玛丽安娜・摩尔:颠覆的现代主义者》以及和2007年克丽丝丹・米勒发表的《‘By-play’:玛丽安・摩尔的激进的节奏》。

国内对玛丽安・摩尔的研究相对较少。杨金才最早于1995年发表文章《玛丽安娜・摩尔创作意蕴谈》,其后钱兆明和卢巧丹发表了《摩尔诗歌与中国美学思想之渊源》及张淑卿发表《麋鹿:生命旅程的天籁之音》等都是从诗歌主题和意象方面探讨了其美学价值。程玉娥在2011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认知诗学视角分析玛丽安娜・摩尔诗歌的艺术内涵》从认知诗学视角解读玛丽安娜・摩尔诗歌中的艺术内涵,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鱼》的图形――背景认知解读

《鱼》是摩尔于1918年创作的,后于1921年收录于她的第一本诗集。诗人更容易为物的世界所感动,因此她常将动物写入诗中。摩尔在诗歌中强调了海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歌体现出了一种生态的和谐,诗歌的形式也是长短间隔宛如大海的波涛起伏。摩尔的叙事技巧是分离式,一方面描写了海洋的丰饶,一方面无情地揭示出了死亡的荒凉,鱼在摩尔这首诗歌中是激发起诗人写诗源泉的物体。因此鱼的各种生物特征在整首诗歌中得到了非常生动的体现。诗人通过对鱼的描述从而揭示出鱼与大海的关系,自然地引出了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升华到对自然的看法。

2.1意象选择和图形背景的转换

诗歌的语言简洁性特点决定了诗人常用大量意象作为基本工具来表达其情感,不同的意象具有不同的含义,尽管他们可能是同等的位置和用法,但是其各自的充当的角色因诗人的注意力焦点和中心意图而不同。这就是图形背景的选择性和分离性。

《鱼》这首诗,首先映入眼帘便是题目:鱼这个意象。因标题相对于全诗这一大背景而言就是一个图形,它能起到引起读者注意,作为刺激物的客体的鱼的意象,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对象的距离,且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且鱼这个意象不仅作为标题,而同时也兼作了第一句诗的主语,位于篇首位置,使焦点一下子围绕着鱼展开来。故而,这首诗从标题开始就已经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和期待。

纵观全诗,其诗行的排列和句法虽稍显凌乱,但却呈现出错落有致,灵动美观之态。除了其形态美,其内容也是灵动奇特,让人读而称赞。首先第一句诗“[鱼]涉过/黑玉似的水/一只鸦蓝色的蚌,不断/适应着灰堆/打开又闭拢,像一把破损的扇子”。 其中,鱼,黑玉,蚌,灰堆,扇子是摩尔选择的意象,细读便觉出其中搭配精彩至极。鱼在黑玉似的海水背景下被凸显为图形,蚌在灰堆似的海洋垃圾面前被凸显出来,给人显现出一副海洋生物图,从而把读者引向一个更深邃的世界。同时,诗人试图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从鱼的角度来观察海洋里的其他生物体,更便于对自然生物有更客观的认识。相对于鱼这个背景,蚌就被凸显出来,而它的作用就是不断清理着面前的“灰堆”,使得海洋水质得到改善和恢复。于此,所有意象的图形背景搭配及转换使得一个手拿扫把和撮子的清洁工小卫士形象就跃然纸上,这也体现了诗人无为不治的生态观。

其次,第二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藤壶”, 它飘在海面上或附在浅滩上,相对于周围的环境便被凸显成图形,成为注意力的焦点。这只藤壶同样也将读者的视线从海底引到了海面,阳光将一柱柱光束打在玻璃似的海面上,光束就是图形,而广阔平静的湖面便成了背景,从而衬托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情境。当焦点从藤壶转换到了光束,这一转换过程使得诗歌呈现一种动态感。 (下转第81页)(上接第78页)

其后,焦点围绕着“海水”与“悬崖”展开。“海水”首先被聚焦成了图形,周围环境都是背景,然后海水席卷着一切冲向悬崖,于是“悬崖”成了其次进入读者视野的聚焦点。而这两个凸显的焦点并非图形背景的转换,而是同为图形,周围环境成为其背景。“海水和悬崖”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汇和碰撞,周围的鱼虾,螃蟹及各种微生物等都成了观战者,见证二者的较量。这是大自然无人类参与的较量,体现了摩尔旁若无人似的自然观。

最后,所有的意象都慢慢隐退成了背景,同时归入到“大海”这个图形意象中。摩尔的视角是独特的,她从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的视角出发,将读者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的时空里,这种图形背景的转换不仅给人以灵动之感更让人从细微处着眼见著深远。

2.2通过比喻拟人进行凸显

诗中一系列刺激物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创造的图形背景变换的画面,而这也正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出奇制胜之处,只有当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同日常生活的疏远偏离,诗人特殊的文学效果才能成功地被营造出来。

摩尔采用了大量新颖奇特的比喻和灵动的拟人手法来塑造意象,描绘事物。如,“黑玉”似的海水,“破扇子”似的蚌,同时她用了“受伤的”这个词来修饰无生命的扇子,使得蚌在无生命和有生命两个界定下同时存在着,使读者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新奇感。其次还把阳光比作杆状物,是无形之物顿时具体化、形象化。而其中对海水和悬崖的拟人化更加出神,这一组意象的相互碰撞被想象为两个英勇决斗的斗士。在该诗中,通过对大海与峭壁“斗争”的刻画,诗人认为生命蕴含着巨大力量,所以要树立积极面对生活的人生观。

2.3 图形背景选择对主题的升华

大自然是摩尔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之一,她经常对动物世界进行描述从而和人类的世界进行对比。在摩尔笔下,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和谐互补的。水母、扇贝和其它海洋植物生活在海中,而海洋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具备活力。在《鱼》中,开始是细致入微地描写,到了诗歌的结尾处,摩尔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摩尔认为生物统领着自然,人始终只能作为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自然和谐的决定者。

同时,大海被赋予双重身份,它不仅是现实的海,同时也是被隐喻化了的海,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一切强大的破坏力量。峭壁则象征着人的生命蕴含着坚强的抗争精神,不断地同大海做着斗争。诗人借大海与峭壁这两个对立的意象,表达出精神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战胜,生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因此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与挑战。

3 结论

诗歌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的。摩尔的《鱼》通过独特的图形背景的转换,不仅引起了读者对自然界的注意和细节关注,并且将诗人的内心感受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审美注意的结合,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同时也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去发现和欣赏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 Moore, Marianne, The Complete Poems of Marianne Moore [M]. London. 1969.

[2] 盛艳.从《鱼》看毕晓普和摩尔的生态观[J].绥化学院学报,2006(12).

[3] 王彦军,张金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玛丽安・莫尔诗歌艺术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201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