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踏莎行范文

踏莎行精选(九篇)

第1篇:踏莎行范文

因为“我国自古‘文语’便是分道扬镳,词典字书更是重文轻语。”故不少字词的读音为传统笺注所疏忽,加之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而引起的词义有变化发展,不少词有“一词可兼数义”的现象,且其代表的诸多意义间缺乏明确联系,而词义的变化发展也导致了该字词读音的变化。故本文就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训诂学的相关理论做一补正,几经梳爬,拼凑小文,以示方家。

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以供歌唱的,其所配之乐既有大量的民间市井俗乐;也有宫廷皇室雅乐,当然也不乏有文人燕集之乐。《踏莎行》便属“文人燕集之乐”,因据传《踏莎行》做为词牌名,其创制者为北宋名臣寇准,《湘山野录》载:“莱公(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说寇准在早春季节为宴请客人,自撰乐府词,且让乐工演唱。据《词律》记载《踏莎行》是寇准的自度曲,没有其它人写过这个词牌名,即《江南春》词注:“或曰:此莱公自度曲,他无作者。”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故《艺林伐山》载:“韩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

值得指出的是:时下有学者认为“踏莎行草过春溪”这句诗不是出自韩,而是出自《全唐诗》卷348第36首陈羽的《过栎阳山溪》:“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至于“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是出自韩还是陈羽,本文只能存疑,留给其它研究者去探讨。

二清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讲到:“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又因为“文献语言中是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声音是形式,意义是内容。语词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特定语言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所以笔者试查阅现行各大辞书,通过梳理出“莎”的源流而“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1.《说文解字》

在《说文・艹部解字》[卷一]:“艹部,莎,镐侯也。从艹沙声。苏禾切”其字原形如右图:

2.《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苏禾切[正韵]桑何切,音唆。草名。[说文]镐侯也。一名侯莎。[尔雅翼]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博雅]地毛,莎也。又木名。[广韵]似桄榔,其树出面。又[前汉・冯奉世传]莎车王万年。[注]莎车,国名。又亭名。[水经注]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又[集韵]师加切,音沙。虫名。[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又宣佳切,音绥。瞪,以手切摩也。[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疏]泽谓瞪。又摩莎之,出其香汁。又[韵补]莎草之莎,叶音绥。[马融・广成颂]镇以瑶台,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3.《汉语大字典》

(1)suō《广韵》苏和切,平戈心。歌部。

①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植物的通称。宋愿在《尔雅翼?释草》:“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②木名。《广韵・戈韵》:“莎,亦树,似桄榔,其树出面。”③同“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王念孙疏证:“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④蓑谢。唐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2)shā《集韵》师加切,平麻生。歌部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宋罗愿《尔雅翼・释虫》:“莎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当络丝之侯。……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

再如《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唐李白《独不见》:“春惠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3)suī《集韵》“宣传切,平脂心。”谏:两手搓磨。《集韵・脂韵》:“莎,谏,以手切磨也。”如《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清郑玄注:“为汗手(生)不e,泽谓谏也。”

另外在《辞源》;《新编古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文大字典》;《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均记载到:“莎”,当其念作“suō”时,做①草名;②树名;③通“蓑”字;④地名。当其念作“shā” 时,为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 蔡邕月令章句曰:“蟋蟀虫名,斯螽莎鸡之类,世谓之蜻}。”李贺《房中思》诗:“谁能事贞素。卧听沙鸡泣。”

三因为《说文解字》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说文》有“莎,从艹沙声”那就有必要考究“沙”的读音。在《说文・水部》(卷十一)“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楚东有沙水。所加切。另沙,谭长说:沙或从āK加切。ǎ子结切。”

“沙”在《康熙字典》中“[唐韵]所加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加切,音纱。又如[广韵][集韵][韵会]所稼切,音嗄。声嘶也”。即“沙”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

当弄清“沙”读音后,依照《说文》中“莎,从艹沙声”,那么“莎”就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但“莎”又怎么念做“suō”?笔者认为“莎”本音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却因为“语言之变化有二:第一,由语根生出之分化语;第二,因时间或空间之变动而发生之转语。分化语者,音不变而义有变。……转(注)则义同而语为二。”“声转之变,由于方言;韵转之变,本乎方音。”所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在口授中难免不受各地的方言方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以致原本用反切法拼读出“苏禾切”的音来表示“莎”音,在后世已难以拼读出,但“莎”的“suō”音与“苏禾切”通过反切拼出音最相近,想必 “莎” 也因此成了多音词。

故在汉时这个“从草沙声”的“莎”应该是一种植物,名为莎草。以“莎”字为词根而组成的词也很多,如有“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等等。

“莎草”作为文学意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也提及,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薜莎青X。”其中《汉书音义》曰:“薜,赖蒿也,莎,镐侯也,青X,似而大也,音烦。潘岳《射雉赋》中的“青秋莎靡。”《淮南子・览冥》的“田无立禾,路无莎X。”唐人韩诗:“踏莎行草过春溪”,首次用“踏莎”来抒发“践踏寻芳”之情。所以《艺林伐山》载: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词名《踏莎行》,本此。”

四在《苏轼诗集》卷三中有诗《次韵杨褒早春》,对“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有了提示,即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Lf,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从诗中不难看出,全诗押“uo”韵,同时也说明了“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是念“suō”。

这同样在曹冠在《赋夏初临一阕,以纪时日》对“莎”的音韵也有取用,即: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

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迳踏莎。

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沉变化,任它造物如何。

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在《钦定词谱》中该词有所说明:“惟后段第九句不押韵异。按,《燕喜词》别首,“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与此同。

以上数例,《踏莎行》的“莎”确是念 suō ,但需要说明的:《踏莎行》是一种词牌,字面“踏莎”指的就是践踏莎草之意,但“行”不是行走的意思,是指韵文的一种体裁。“莎”的另一个读音 shā ,则一般用于拼写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人名如莎士比亚,但是表草名“莎草”的“莎”仍然读 suō 不读 shā。

参考文献:

[1]王光华. 误读词牌名读音辨正[J].教研论坛,2007(7)

[2]郗政民,古书未释词语荟释[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万树.词律[R].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4]嗟余听鼓.“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出自韩还是陈羽[EB/OL]..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32&subid=0&fid=59143&p=goto0, 2008-10-16

第2篇:踏莎行范文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也许,我是远山寒径上的一颗石,倾一世光阴,只为杳望离人泪醉染的枫林……穿越五千年的梦,此时随风起,惊了天边飘来的暮云。

也许,我是偕天涯沦落人跋山涉水的一匹马,雪拥蓝关,踯蹰不前,白云生处,故园何在?展露着英雄末路的铮铮侠骨,吟啸着天地长存的浩荡。

也许,我还会是一池秋水中红裳脱尽、香销殆失的莲,秋阴霜飞中听雨,“还与韶华共憔悴,不堪看”!翌年五月,谁还会是渔郎,撑着小楫轻舟,梦回芙蓉浦?

也许,也许吧,就是秋窗外的几滴雨,不小心飘入了宋词那缕清婉的风里,洒入了贺铸的杨柳回塘,香草池畔,谁“碧玉搔头斜坠”,“闲引鸳鸯芳径里”,捋着红花蕊?

犹若孤鸿萦回寂寞山林,寒枝拣尽不肯栖。晓雾迷离的青崖上,一位袖藏清风,脚踏明月的白发道人抚琴而歌,美妙而轻盈,你正欲眯眼放松心情陶醉杨柳间时,琴声蓦地高亢,一下又沉钝不前,郁婉悲怆,似激流被巨石青崖挡道,于山涧涡旋咆哮……朝奏夕贬路八千的悲愤,皆因乱世浮萍厚密,青莲一朵,洁然于世,终在一声铿锵中幽愤而谢。

“花落子归泥,不过世态,无非因果。”莲只能默默地被秋风脱去艳丽的红裳,结出那一颗颗子儿,可心儿苦涩苦涩的。难怪佛说:“莲若有心,必当其苦。”凡尘中的谁,又会是这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等待一场不期而遇的花开?曾经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慨均可在心底淌成莲叶下的一宛清波,一颗颗受伤而疲累的心也会修得通透,滴出菩提露,润泽万物,容纳万物。

只愿做一朵艳不求名的莲花,于荷塘中淡淡地开,月光下静静地落。秋风肆虐,我自波痕凝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嫌孤独寂寞,不嫌稍微有了荒凉秋色的颓然,纵使红裳单薄,难耐月光白练的如水秋凉,我也会结成籽粒归泥,不再让含苦的芳心碎,不再盈泪为谁开。守一方岁月安稳的净土,轻启香唇,微露皓齿,寂静,安然,等待来年的春天再发,盛夏再开。谁欣赏或者不欣赏,我无所谓。

夕阳回照共潮水澎湃,流云中疏雨点点,似荷花粉泪,谁说“泪眼问花花不语”?荷花,饱经阴晴不定、风吹雨打,和词人仕途变幻莫测的遭遇何等相似!惺惺相惜,幽怨诉衷肠:谁叫自己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嫁与春风?而今却只能无端地在萧瑟的秋风中受尽凄凉,误了终身!

词人贺梅子似那孤高幽洁的荷花,开遍红尘,只为寻那偶遇的惠质兰心的女子,与其共度锦瑟华年,可现实残酷,无奈目送芳尘,“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的佳人,宛如他的美好理想,只能化为一帘青花烟雨的梦!于是他晚年逃到江南泽畔,以诗词为炉,取微石撞击冷酷的时光点火,摄取迟暮年里剩余的几丝煦暖,独自疗伤,那缱绻仙凡间的闲愁终是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古代迁客骚人郁郁不得志时,彩笔时题百转千回的断肠句,写尽一世光阴,可后人又有几人能读懂他们沧桑风雨的流年?

纵是红尘里的一朵荷花,红衣脱尽,芳心含苦又如何?无论世间秋风如何扫落叶般的无情,白云悠悠、芳草萋萋处,我们依然看得见莲花的绽放,依然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面对天地苍茫,不妨抚琴高歌:

“用冷的锋刃琴的寂寥

写往事今朝

第3篇:踏莎行范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2、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3、译文1:

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4、欧阳修生平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词写离情。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着离别。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而引发的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下阙转向闺中人,在心上人离开以后登高望远,遥念离人,泪眼迷茫,哀怨满怀。起首三句生动描绘她登高远眺时脸上的表情,心中的感受。“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工整的对偶,恰当的叠字,一个断肠美人儿的楚楚动人形象栩栩如生。妙在“楼高莫近危阑倚”句,既似怨妇心中怨语,亦如远行人遥遥传来的劝慰。结末二句由近及远,由人及景,意味幽远,意境开阔,是情景俱佳的警句。哀而不伤俨然一幅隽永的写意画。卓人月在《词统》中赞曰:“‘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云:“春水写愁,春山骋望,及切委婉。”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曰:“’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又:’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淡语之有情者也。”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一望无际矣。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矣。当取以合看。”

艺术手法

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家人之意。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

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淡语浓情,“不厌百回读。”

6、这首词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情深笔细,向来为人们称道。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三句,给我们展现出这样一幅图画:一个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摇着缰绳,在晚春时节,离开了侯馆(旅舍),路边的梅花已经凋落,小溪的桥边,杨柳枝正在随风飘扬,路边和原野里的百草吐绿,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温暖和熙的春风轻抚人面。在这个画面里,残梅、细柳、薰草,这些春天里典型的景物,点缀着侯馆、溪桥和旅途。烘托了南方春日融融的气氛。如此醉人的“良辰美景”,本来应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乐不知返的。但因为此次远行他乡,不能携同爱人随行,使词人情绪及其低落,愁情倍增。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就是以春天乐景写离愁别恨,可见其哀怨倍增。

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经常与离别相关联。据《荆州记》载,陆机曾自江南折梅寄给友人范晔,有其诗为证:“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侯馆的残梅,自然也会让诗人想到离别。到唐代,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风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忆秦娥》词:“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都指其事。词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此时也会想起临别折柳之事。这不能不又增添作者一份离愁。《楚辞。招隐》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江淹《别赋》中有:“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作者的《洞仙歌令》:“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等等都以春草表示离情别绪。作者在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残梅、细柳、薰草,其实都寄寓了词人的离愁。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越走离家人越远,而离愁也随着自己离家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一起逐渐延长。这离愁绵延不断,恰如溪桥下流向远方的春水。用有形的流水比喻无形的离愁。南唐后主李煜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他的《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写愁思滚滚如同春江潮水东流不止的名句。

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采用了“设身处地”的写法,本来诗人自己望月思念,却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诗人的情景。这首词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想象妻子登楼远望,柔肠寸断,妆泪盈盈,高楼凭栏只能增加她的苦恼,所以作者十分体谅她,劝她不要高楼倚栏。妻子实在是挂念丈夫,登上高楼想寻找到丈夫独去的背影,看到的却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望尽春山不见行人,春山挡住了远望的视线,而行人却在春山更远的地方。词人想象中妻子望而不见,写的是妻子的失望,却反过来更进一步说明词人的愁绪的无穷。

这首词的上片写远去行人的离愁,下片写设想中闺人的惆怅。一种情怀,两地相思。五十八个字,巧妙运用以乐写哀,化虚为实。用“设身处地”的艺术手法,把离愁别绪抒写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所以成为人们传诵的名篇。

7、化虚为实,巧于设喻,是本篇重要的艺术手段。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感情。曹植《释愁文》说:“愁之为物,惟惚惟恍。”杜牧《愁》诗也说:“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愁无形色可描绘,无影迹可追寻,是一种“虚”的东西。要表现愁,经常得化虚为实。莱辛说,诗可以把“不是可以眼见的对象”,描绘成如同“物质性的图画”(《拉奥孔》第十五章)。“愁”无形体质量,所以诗人们常将它“物化”,说成可以抛掷剪割、车载斗量的东西,使人产生形体感和质量感,因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有的则以物喻愁,使之形象化。古来以水喻愁的很多,唐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一水牵愁万里长”,赵嘏“一溪萦作万重愁”,或者以水喻愁之多,或者以水喻愁之长。一物喻一物,可以作多边比喻。这首词说行人愈走愈远未有尽头,离愁也愈续愈长未有穷已,这离愁之延长,这离愁之不断,恰似溪桥下汩汩流向远方的春水。所有以水喻愁的,虽然取喻之道不同,然而这一点却是共同的:“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8、“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

9、眼泪是女人一生的饰品,如同晶莹透明的钻石,点缀着女人一生的风景,女人的眼泪多么美丽而纤弱,然而却能创造出宇宙中最难以置信的奇迹。它使离别变得诗意,使爱的男人肝肠寸断。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女人的眼泪最不能承受的是和所爱的人分别。分别也许就注定着无缘。因爱而生的女人怎堪这样的痛楚。现代人也许已对离别不再感伤,因为网络通讯让身在天涯的人依然相近。但古时的人,送君一程也许就是末路,君是否会记挂自己,是否会回来,只有等待君的书信才能得知。分别后,女子陷入无穷的等待,等待的结果也许是红颜老去,也许是被无情伤害。

遥想千年前,在这绵绵春雨里,灞桥的柳折了又折,阳关的酒尽了又尽,执手相看,粘在脸上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然终是挡不住“行人渐远渐无穷”的脚步,一任闺中离愁“迢迢不断如春水”,相思绵绵如细雨。

10、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楚了。

梦中经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经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经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经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2007高考山东满分作文

11、等待一段分隔两地的相思,等待一个远行在外的游子,等待一句海枯石烂的誓词,等待一份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厮守终老的诺言。这些古代女子们,生活的全部重心就在于爱情,生命的亮点只在于那个曾经深爱如今却已远离的男子。她们都是坚贞、专一、痴情而又执着的。

当爱人走后,相思与离愁成了惟一的陪伴,每日里只有落泪凝眸,无尽守候。罗衫衣袖,有泪痕斑斑,那都是相思相恋之泪,都是为那远行的人而流。妆容已残也无心打理,鸳被还留着那日的余香。手执着金樽酒,酒未入喉,人已然先醉,整日恹恹无力,这病也是因那人的远离而起。相思就像长江之水,不远迢迢伴你而行,又如那江水不知从何处来,更不知道到哪儿才会中断。欲将此情付与红笺,这心里无际无涯的情思如何能够写尽?

只是这样的相思在如今的社会里不知道还留存了多少,很少有人再用书信寄托相思,很少有人在望眼欲穿后,因那人的不期归来而惊喜异常,手机网络哪还容得下“瘦觉玉肌罗带缓”的相思?即便有爱深如此,越来越先进的社会可以使对方随时听到牵挂的声音,见到深爱的人。无论身在何方,拨一个电话告诉对方回家的时间,然后像排练好的电影,一切平淡无奇,没有任何意外。

第4篇:踏莎行范文

踏莎行,原意指春天在郊野踏青,相传是北宋寇准创制。寇准和友人郊外踏青时,想起唐代韩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即兴作一首新词,定名为《踏莎行》。“莎”有两种读音:①shā,用于专名,如莎鸡;②suō,莎草,草名。“踏莎行”中的“莎”是草名,据意应读suō。

清平乐,原是祈求海内清平的乐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乐”有五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乐器”、“乐经”、“乐工”、“姓”等意;②lè,有“喜悦”、“喜爱”、“乐意”、“安乐”、“泛指声色”,“姓”等意;③yào,“喜好”之意;④luò,如乐托;⑤liáo,通“疗”。 “清平乐”中的“乐”是乐调名,据意应读yuè。

生查子,原指海客乘槎造访天庭之事。“生查”即“星槎”,“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王嘉《拾遗记》)。“查”有两种读音:①chá,有“木筏”、“同‘槎’,树茬”、“考察”等意;②zhā,有“抓”、“山楂”、“放纵不拘礼度的人”等意。“生查子”中的“查”意思是木筏,据意应读“chá”。

卜算子,原指卖卜算命。相传是借用唐代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卜有四种读音:①bǔ,有“占卜”、“卜官”、“推测”、“选择”、“验证”、“赐予”、“姓”等意;②bo,专用于“萝卜”;③pū,象声词;④pú,通“仆”。“卜算子”中的“卜”意思是占卜,据意应读“bǔ”。

将进酒,意思是请喝酒。“将”有三种读音:①jiāng,有“取拿”、“用”、“扶进”、“扶持”、“行进”、“跟从”、“携带”等意;②jiàng,有“领兵”、“将领”等意;③qiāng,意思是“请”。 “将进酒”中的“将”意思是请,据意应读“qiāng”。

更漏子,原意是咏夜。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以滴漏计时,凭漏刻传更。更有两种读音:①gēng,有“改变”、“交替”、“经历”、“抵偿”“夜间计时单位”等意;② gèng,有“再”、“又”、“反”、“更加”等意。“更漏子”中的“更”意思是更时,据意应读“gēng”。

女冠子,女冠即女道士。“冠”有两种读音:①guān,意思是帽子;②guàn,有“戴帽”、“冠礼”、“位居第一”、“加上”等意。女冠子中的“冠”也称“黄冠”,是道士的帽子,据意可知“冠”应读“guān”。

尉迟杯,因尉迟敬德饮酒必用大杯而定名。尉与两种读音:①wèi,有“官职”、“通‘慰’,安慰”等意;②yùn,通“熨”;③ yù,姓。尉迟杯中“尉”和“迟”组成复姓,据意可知“尉”应读“yù”。

第5篇:踏莎行范文

当你13岁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对于13岁的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女孩阿莉莎・卡森来说,从4岁起,她的目的地就只有一个――火星。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踏上火星的宇航员,是她全部的梦想。

阿莉莎4岁那年,即被美国宇航局选中开始接受各项系统的宇航员培训,目前为止她已经去过美国宇航局的所有三个太空营,参加了多达12次培训,成为第一个在美国所有的太空营接受过训练的人。在美国太空总署,她甚至拥有一个专属的呼号,名为“蓝莓”。

已经为此训练了9年了的阿莉莎,除了在太空营中接受身体素质检查,接触各种模拟飞行器,体验失重感,她在此之外做的比其他孩子更多。她表示自己目前正在学习自然科学以及多门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法语以及中文。“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做了越来越多的事,我的阅历会更丰富,我希望这一切能让我脱颖而出,与众不同。”阿莉莎说。

她的努力也同时得到了美国宇航局的官方肯定。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向BBC记者表示:“我们对待像阿莉莎这样的人非常认真,她现在这个年龄正适合计划成为一名宇航员,甚至今后飞去火星。她做得对,也接受着正确的训练,她的每一步都在令她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阿莉莎的父亲布雷特表示完全支持自己的女儿,他称自己和女儿已经讨论过未来20年的规划,阿莉莎希望自己能够在2033年参加火星探险计划,成功踏上这颗星球。他们甚至讨论过一旦离开地球,也许就不能回来的可能性。“即使是这样,她也依然想去。”布雷特表示。

“我不想自己登上火星的道路上有任何阻碍。”阿莉莎自信地表示,“我将永不言败。”

目前,阿莉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以及Twitter账号,并在荷兰会见了“火星一号”项目的成员。她甚至面对400名孩子发表公开演说,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她的网站说明中,对于为何要选择火星,阿莉莎这样写道:“火星很可能是我们的下一个地球。请大家想想这宇宙中的一切:我们从未探索过的星球,那些我们从没听过的星系,年轻初生的恒星,巨大的黑洞拥有着上亿个太阳的质量,以及所有那些我们从未见过的宇宙的角落。只是想一想这些飘荡在我们周围的东西,这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我就属于迈向火星的一代。”

热议锐评:一个与众不同的远大的梦想。而更为可贵的是她为实现梦想,那准备的充分、脚步的坚实、选择的无畏。

第6篇:踏莎行范文

袋鼠岛:与动物的大甘险

决定来南澳是因为花子的极力推荐。在寒冷的12月,我俩起了去澳大利亚过春天的念头,而决定避开悉尼这样热门城市的是花子:“那些城市都快逛烂啦!”她还激动地说:“南澳的袋鼠岛是上帝给自己打造的动物园,真的不骗你!”

于是,我和花子在南澳的第一站就是“大动物园”袋鼠岛。袋鼠岛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岛,生态保护得极好,很多动物选择在此栖启,——在著名的海豹湾就住着数千只澳洲海狮,看着这些萌物在沙丘上打滚、晒太阳,真是件心满意足的事。在海豹湾,我们还遇到了当地的传奇人物“鹈鹕大叔”John,每天下午他都会带着“保镖”黑狗,在靠海的栈桥上喂鹈鹕。最有趣的是,当John对付亢奋的鹈鹕的时候,总有一只小水鸟在John的脑袋上跳舞,也想分一杯羹,滑稽得让我们捧腹大笑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岛上的动物园,而我如愿以偿地摸到了考拉。之所以没和考拉来个拥抱,是因为导游Dick告诉我,考拉一天要睡20小时,为了满足游客的拥抱需求,考拉得连续“熬夜”才行——为了它的睡眠,还是摸摸更健康。

在动物园后面还有不少家庭小作坊。我们参观了一家以提炼桉树油、养蜜蜂为主业的工厂,女主人带领我们讲解了一圈,没想到提炼桉树油的过程挺复杂,我听得云里雾里,没记住多少。倒是女主人家养的鸸鹊颇有点故事,让我们听得兴致勃勃。工厂还有卖蜂蜜杯子和自制蜂蜜,而女主人自己做的蜂蜜冰淇淋实在太美味,我和花子纷纷抵抗不住地买了好几瓶。

芭萝莎:美酒High翻大

作为全澳最知名的葡萄酒之乡,芭萝莎被无数爱酒人士列入此生必去之地。杰卡斯是规模最大的葡萄园(也是澳洲的三大红酒品牌),占地面积之大让我和花子都惊叹了一番。在杰卡斯溪河岸上就是游客中心,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葡萄园,深呼吸还能闻到葡萄藤特有的清香。

鉴于花子想要尝试着自己调酒,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我们推荐了禾富酒庄。这家酒庄在芭萝莎小有名气,酒庄根据葡萄酒的质量高低以颜色来标级,分为白金牌、黑牌、灰牌、金牌、黄牌、红牌不同等级。一开始我们以为调酒挺容易,但其实里面的门道相当多——先要品尝成品酒,用所有的感官记住唇齿问的味道,然后根据酒庄提供的原酒和工具,凭着记忆和感觉自己调配出最接近成品酒的葡萄酒。只可惜我们俩都没啥天赋,调出来的味道颇有些奇怪。

我们来到芭萝莎的时节刚好,赶上了芭萝莎两年一度的葡萄酒节。有人说芭萝莎葡萄酒节的高潮是游行,可在我看来,反而是当地人最热爱的踩葡萄比赛更加新鲜刺激。踩葡萄酿酒的传统据说久已有之,在酿酒还未工业化时,人们把成熟的葡萄放入橡木捅,光脚站在桶里踩踏出汁。小山一样的葡萄堆在一起,几对选手跃跃欲试。一声令下,鲜美的葡萄浆汁四溅,在疯狂的踩踏下很快便被碾得粉碎。除了加快踩踏频率,互为一组的两人还要搀扶着对方,防止滑倒。比赛以踩出的汁水多少取胜,当然奖励不能少,毫不意外,是两瓶芭萝莎特产的美酒佳酿。

花子被气氛感染,跃跃欲试准备上去比个高低。和她搭档的是个帅气的当地小伙,看上去实战经验颇为丰富。我们总结了观战心得,制定了一套“战略战术”。在即将结束比赛、体力下降时,就要放弃大幅踩踏,转而用碾压的动作让葡萄更快出汁,也节省体力。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实力也占据了主要优势,花子和当地小伙最终胜出,这算是芭萝莎带来的意外惊喜。

阿得莱德山:上山吃个够

如果说在袋鼠岛我们和野生动物来了次亲密接触,在芭萝莎葡萄酒节上疯狂了一把,那么在阿得莱德山,我和花子则是彻底爆发了吃货的小宇宙——嘿,我们来之前可是做好爬山踏青的准备,可谁能想到,山上不仅有美得令人窒息的森林,还隐藏了无数的美食呢!

驱车20分钟,从南澳首府阿得莱德市抵达汉多夫,我和花子立刻被小街上弥漫着的美食和啤酒香味所诱惑,根本顾不上欣赏精心打理的德式花园和房舍,只想好好地吃上一顿美食大餐。我们在街边的一家餐厅找到了空位,点完餐我才发现原来这家就是著名的Hahndorf酒店,它可是整个德国村美食的代表!而餐厅的菜惊人的量足,香肠、猪脚满满一大盘,看得我们瞠目结舌。大口吃肉、肆意喝酒的巴伐利亚一餐让人无比酣畅,以至于酒足饭饱后游览小店时,有点刹不住车地花了不少银子。

吃饱了正餐,怎么少得了甜点呢?恰好,阿得莱德山上有著名的德梅尔芭巧克力工厂对外开放,其中的巧克力样品也是免费吃的。所以你能想象得到,当我和花子在生产车间中一边观看古老的机器制造传统糖果,一边流着口水馋涎地盯着那些美味的巧克力,身体力行地证明了“甜点是用另一个胃装的”这句话。

第7篇:踏莎行范文

10年前你可能刚走出校园,10年前你可能刚踏进社会,10年前你可能刚走上事业之路,10年前你可能刚步入婚姻。10年前你做了一次选择,迎来了家庭中的第一辆车。

如今,你事业有成,你家庭美满,妻子来了,宝宝来了,家庭里的第二辆车也来了,在第二次心动的时候,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PRIUS环保之选

家庭成员:杨威、莎莎、皮皮

第一辆车型:斯巴鲁傲虎

第二辆车型(目标):一汽丰田普锐斯

购车诉求:节油环保

杨威职业:资深媒体人

诗情画意的浪漫

杨威走过来浑身就有一种英伦范的绅士气质,而他的妻子莎莎则是一个拥有天使面孔的可人儿。杨威和他的妻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戴的是情侣帽,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他们的小恩爱和小甜蜜,在他们的婚姻里不光是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花,平淡的生活中也可以有诗情画意的浪漫,关键在于你怎么经营。杨威是创业邦杂志的副总裁兼市场总监,工作的繁忙可想而知,但他总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平日里工作忙碌的杨威对莎莎还是有些愧疚的,所以周末的时候他就尽可能地陪在她的身边,莎莎喜欢拍照,他就陪着她去公园,去郊外,去海边,将美丽妻子的笑脸定格在相机里。

他们的小家庭里还有个可爱的小家伙,一条拉布拉多犬,皮皮。今年皮皮已经6岁了,在狗狗的世界里,已经属于中年狗狗了。它已经陪伴了杨威许多年,现在皮皮和他们更像是一家人了,有的时候他们出差或者旅行在外,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抱皮皮。每次回到家,看到皮皮纯真的眼神就觉得一天的劳累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皮皮喜欢大自然,杨威和莎莎也喜欢自驾游,所以在选择车辆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空间更大、综合能力强的SUV,这样杨威上下班、出差都可以更方便,莎莎周末也可以带着皮皮去郊外踏青,所以斯巴鲁傲虎成了他们家庭的第四个“成员”。

环保先行者

做时尚创意产业的杨威自认为还是走在流行的前端,他认为现代科技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像是现代的汽车业,给人类带来了出行的便利,而且汽车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国家的经济,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消耗了我们本身就稀缺的资源,给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中国汽车业发展比较晚,但是汽车污染却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十分严重。这一点杨威和莎莎也很有感触,身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年总是有那么几天天都是灰的。像是最近流行的出门前查看一下PM2.5值一样,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空气污染已经被许多人注意到了,而这个空气悬浮物就有一大部分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喜欢大自然的杨威和莎莎前几年还能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带着皮皮玩耍。但是城市的不断扩张,空气的不断污染,让他们只能选择去郊外透气。

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倡导更小排量,更清洁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的并不好,车主们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技术的不成熟,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放在一边来看这个问题,一个新的事物或者说一个新的想法是需要先行者来倡导的,总有吃螃蟹的第一人,人们才知道螃蟹的美味。杨威就想做这样的先行者,他和莎莎打算在购买第二辆车的时候,选择一款环保节能的车型。

体验静谧

根据杨威和莎莎的要求,编辑们寻遍近期新上市的车型,一款新能源车型浮出水面。现在市面上纯电动车型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少之又少,而且没有配套充电桩,因此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纯电动车型并不是那么实际。那么一辆油电混合动力的车型对于杨威和莎莎来说就实际得多,为了满足杨威环保节能的目的,强混合的一汽丰田普锐斯应该是他们家用第二辆车的首选。

普锐斯可以说是丰田汽车公司一款相当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型,历经了三代更新,2006年1月在中国上市。2012年2月,全新一代的普锐斯正式上市。新一代普锐斯在第二代普锐斯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流线型的设计,这一点也正好符合杨威对于车型外形时尚、流行的需求。这样外形的车加上其混合动力的身份,开在路上一定会吸人眼球。

坐在静谧的普锐斯车内,连皮皮都似乎乖巧了许多,安静地坐在一旁。由电动机驱动起步的普锐斯发动时没有了发动机的轰鸣,这让刚刚坐上驾驶席的杨威还有些不适应,“原来由电驱动的汽车是这样一个感觉啊”,而莎莎则觉得这样安静的车十分适合居家使用,“行驶在深夜里的小区内也不会打扰到他人,真的很不错。”

无处不环保

新一代普锐斯的发动机排量从1.5L扩大至1.8L,新普锐斯电机功率从50kW增长至60kW,整套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值可达100kW。搭配THS混合动力系统而设计的,燃耗效率更高的阿特金森循环,新一代普锐斯采用的THS—II混合动力系统与第一代相比,这套系统妥善解决了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协调工作的问题,使得大幅提升驾驶性能成为可能。在新一代普锐斯上,拥有“PWR”和“EV”“ECO”和“Normal”四种模式可以选择,在“PWR”模式,在该模式下,发动机和电机会积极介入,动力更直接,提速也更快,对于这一设计,杨威和莎莎赞不绝口,“这样开起来和普通的轿车没有什么区别,提速甚至更快。”

而这样一款车型,它的油耗是百公里4.3L。这也同样让杨威和莎莎赞叹,既然他们对于第二辆车的诉求是低碳环保,而普锐斯低油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也符合了他们的要求。

第8篇:踏莎行范文

十七岁的我坐在维珍航空的客机上,庞大的机身穿过厚重的云层,俯身向希斯罗机场下降。夕阳下,看着舷窗外成片的绿色草地,我在心中默念:“伦敦,我来了!”

伦敦是个古典而又现代感十足的城市。坐在双层巴士上,随着车子缓缓前进,会看到古典与现实的融合: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屋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倾听着时光的细语,厚重的墙壁像是凝固的历史,而充满后现代风格的建筑夹杂其间,以极具震撼力的形式夺人眼球。最神奇的是,这种结合却丝毫没有打乱整个城市的美感,反而增添了一种现实与梦幻相互交织的奇妙之感。或许,这就是伦敦这座城市的魅力吧。

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是我对伦敦这座繁华都市与众不同的感觉。记得在那个阴雨天,我听着约翰·列侬那略带忧伤的歌曲,随着伦敦眼慢慢转上了伦敦的天空,看着阴影与光线的交替,脚底下的景物慢慢变小,远离家乡所带来的愁苦也渐渐消失。转到最顶端时,伦敦的全景尽收眼底。远处的景物依稀可辨,可以模糊地看到一幢幢古老建筑的巨大穹顶。在举起相机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感觉到这座城市有一股动人心魄的美和诗意,来源于她遥远的记忆。

约克,唱诗班的赞美诗

在我眼中,作为北约克郡首府的约克更近似于一个乡村小镇,散发出英国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而其教堂则散发着一种神圣气息。始建于公元960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静静地在约克伫立了几百年。高大的尖塔直入云霄,带着些许哥特式的粗犷美感,仿佛在说:上帝啊,我要再离你近一些。

漫步在教堂之中,听着那些轻轻的脚步声,我感受到一种虔诚的静寂。阳光晴好,透过彩色的马赛克,投射下点点斑驳。光影交错间,记录着古老传说的彩色马赛克,一幅接着一幅映入眼帘,带人走入那古老的历史。

阳光从窗子斜射进来,洒在唱诗者们的身上,为其蒙上了一层模糊的光晕,像上帝温柔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他们。管风琴响起,空灵的音乐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似乎是从极为遥远的天堂传来。接着,唱诗者们的声音响了起来,我的全身上下瞬间激起了电流:那是何等神圣的歌声啊!像是天使的声音,激起人心灵深处最完美的共鸣。一曲终了,管风琴的乐声仍在穹顶和立柱之间回响,久久不散。

斯特拉福,莎翁的世界

我再也无法找出一人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比,能把文化的影响深深地刻入英国的民族精神之中。

在伦敦的地铁站内,随处可见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海报,甚至在英国的街头,也能经常听到人们化用莎翁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来到莎翁曾经生活的小镇斯特拉福,我更多地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一下车,就看到了《皆大欢喜》中那尊著名的小丑雕像矗立在镇子的中央。雕像上泛着古朴的青铜绿色,沉淀着历史的气息。漫步在小镇里,踏着一块一块古老的街砖,随意看着街边一间一间小小的商店,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似乎回到了文艺复兴时代。

镇子很小,跟随着自己的脚步,不经意间就来到莎士比亚纪念馆。随着队伍来到放映室,灯光暗了下来,屏幕上的画面不断地闪动,有关莎翁的点点滴滴都在我们眼前呈现,《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这些熟悉的著作不断从眼前闪过。我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够自然地辨识莎翁的这些经典之作,无论是书名还是词句,都清晰可认。

出了放映室,来到莎翁生前所居的小楼前。灰土砖瓦的结构,不张扬,反而有些过于低调,让人很难想象莎士比亚曾经在这里居住。我慢慢走进小楼,楼内有些昏暗,莎翁生前居住的场景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那些细节是如此的真实,我注意到小楼内的门槛和地板是没有更换过的,差不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踩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让人不禁想到,当年的莎翁也是这样,穿行在小楼之内。

走出小楼,是一个圆形的小型剧场,演员们正在排演,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而在剧场的旁边是一处小小的秘密花园,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异国花朵,争奇斗艳,香气四溢。也许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正是在这儿,感受生活的芬芳吧!

我寻着一处长椅,坐了下来。环顾四周,看着那幢静静的小楼与热闹无比的剧场,现实和过往重叠交错,一点一点铺展开来……

爱丁堡,剑与血所交织的荣耀

作为苏格兰的标志与象征,爱丁堡已经矗立在山顶几百年了。厚重的城墙堆积下沉重的历史——征战,骑士,牺牲,荣耀……共同构成了爱丁堡壮阔的历史画卷。

踏着石阶一级一级向上攀登,城堡大门渐渐清晰了起来。当踏上最后一级石阶时,整个大门完整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的纹章镶在城门的正中央,金色与红色交织的主色调渲染着整座城堡,让人感受到王室的尊贵。

走进大门,慢慢地向城堡深处走去,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城墙上可以辨认出刀剑砍过的深痕,也依稀可以看出被火药熏过的迹象。我不禁想象着,中世纪的爱丁堡是何等的光荣!骑士们在这儿宣誓效忠,君主在这儿加冕登基!城墙上的旗帜随风飘展,猎猎作响,骑士们胜利的欢呼声似乎回荡在耳边。历史仿佛就在眼前重现。

剑桥,白云悠悠

大巴缓缓地停下,我迫不及待地冲出了车门,双脚结结实实地踩在了剑桥的土地上。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我跟随着队伍,漫步在剑桥。各个学院散落在镇子之中,没有明显的界线,透出剑桥崇尚自由的学风。悠闲走在小巷之中,似乎能闻到一点点墨的清香。随处都是手中拿着书的人,在草地上,在小河边,都有人坐着看书,享受美好时光。勤奋好学的剑桥人已将读书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也许你无意间撞到的一个人,就是还未归家的剑桥学生。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康河河畔,白云悠悠,不时向水面投下一片阴凉。岸边垂柳拂水,细碎的阳光点缀在水面上。我们坐上了游船,船夫用纯正的英语向我们讲述着各个学院的历史,宛转悠扬的发声一点一点融入了时光之中。远处的康桥,静静地横跨在水面之上,恍惚间,那桥上,似有人影,轻轻地吟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9篇:踏莎行范文

最傻的做法,就是给事物贴标签

在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郭晓冬携手刘若英演绎了一段“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爱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自山东农村、通过多年的奋斗在城市中立足的郭晓冬也一度被视为“凤凰男”的代表,而这带有象征性的标签,也曾经对他和太太程莉莎的感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程莉莎与郭晓冬相识于2000年拍戏期间。当时郭晓冬对程莉莎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她在拍戏的时候特别关注细节,总是向剧组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郭晓冬在相识之初便在心中给程莉莎贴上了“娇小姐”的标签。而程莉莎在了解郭晓冬的奋斗履历和工作态度之后则对他产生了三分好感,认为他是支“潜力股”。两人在互贴标签的过程中慢慢熟络了起来,并逐渐擦出了爱的火花。

因为觉得城市女孩都喜欢浪漫,郭晓冬第一次向程莉莎告白的时候,特地准备了99朵玫瑰花,把花束放在副驾上。结果程莉莎一开车门就不高兴了,嗔道:“花放这儿,我坐哪儿呀?”不等郭晓冬回答,她就赌气坐到了后排,结果第一次告白就弄得非常不愉快,两人不g而散。事后郭晓冬心想:“城市姑娘太难伺候了,不仅心思不好揣摩,还喜欢闹脾气”。程莉莎心里想的则是:“他骨子里就不是浪漫的人,再说那会儿他的经济条件也不好,干嘛非要赶时髦玩浪漫呀?”

后续的交往过程中,两人也一直摩擦不断,整个恋爱过程更是一波三折,充满艰辛,两人分过多次手,最长的一次长达两年。而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郭晓冬与程莉莎也一直纠结于自己身上所贴的标签,反复在内心追问这段感情到底值不值得继续。

拍完《新结婚时代》,郭晓冬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自嘲为“凤凰男”,骨子深处,他也对自己的出身非常自卑,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凤凰男”,而程莉莎则来自于湖北武汉的 公务员家庭,自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认识郭晓冬之前,程莉莎根本不会做饭,连家务活也很少做。因此这对情侣经常被朋友们调侃为“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组合,两个人心里也经常犯嘀咕:“凤凰男”和“孔雀女”真的相配吗?两个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的人走在一起能获得幸福吗?

就这样,两人在痛苦和犹豫中不断折磨着彼此,想进一步靠近对方却又不敢迈出自己的脚步。最后一次分手时,两人依然非常记挂彼此,郭晓冬便找借口请程莉莎吃饭,程莉莎纠结了半天,内心深处,她特别想答应,但又怕“凤凰男”和“孔雀女”没有好结局。后来她狠下心对自己说:“郭晓冬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嘛把这段感情往俩标签上靠拢给自己找不痛快呢?还不如不多用点心去经营好这段感情。”就这样,程莉莎大胆地向前走了一步,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婚后,两人在综艺节目中分享当年互贴标签的趣事,也都觉得自己特别傻。“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干嘛非得弄得那么拧巴?”郭晓冬挽着程莉莎的手感叹道。

别为了百分之一否认另外的百分之九十九

2007年,程莉莎和郭晓冬携手走入了婚姻。郭晓冬是传统的北方男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因此在武汉举行完婚礼,他又带着程莉莎回到了临沂莒南县,在生养他的小村里举办了一场乡村婚礼。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从四处赶来围观了这场婚礼,而程莉莎也按照山东习俗跨了火盆、坐了轿车,然后顶着大红盖头进了洞房,成为了地道的山东媳妇。

婚后,两人的生活过得幸福而甜蜜,郭晓冬性子温和又体贴,对程莉莎百般呵护;程莉莎也充分发挥了武汉姑娘的热情与聪慧,将家庭生活打点得有声有色。但正如《新结婚时代》中所说的:“结婚你不是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嫁给了这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两个家庭背景不同的人走到一起,难免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最初遇见问题,郭晓冬总会下意识规避矛盾,程莉莎也觉得有点无措。时间就这样流淌着,不知不觉间到了年关。

这是程莉莎作为新媳妇第一次陪老公回老家过年。她特意烫了头发、画了精致的妆容、穿上了时尚的大衣和长筒靴,把自己打扮得花团锦簇,准备帮老公长长脸,可是一进村,她就哭了起来――这次是冷哭了!

冬天的北方村落里滴水成冰又没有暖气,程莉莎哭得鼻涕眼泪都搅在了一起,又马上凝固成了冰渣。她换上了军大衣和大棉鞋,然后赖在火炕上“入乡随俗”。

在郭晓冬的老家,男性要在春节的时候跟着长辈挨家挨户地拜年,新媳妇只能待在家里等着三姑六婆们来“看”。郭晓冬出门后没多久,一大群女性长辈就涌了进来,她们围着程莉莎七嘴八舌,有人还上去拍她的头,掐她的脸蛋。程莉莎听不懂方言,但大伙儿的意思她也猜了个大概,大致意思就是:“这姑娘漂亮是漂亮,就是太瘦了,不好生养啊……”

终于熬到了吃饭时间,按照村里的习俗,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幸好村里的长者念在郭晓冬是村里的骄傲,程莉莎又是城市媳妇,便特批两人一起上桌吃饭。可是看到满桌的生葱和大蒜,程莉莎就傻眼了,不仅吃不下去,而且被熏得晕晕乎乎。

除了吃饭,上厕所对程莉莎来说也是个难题,她用不了乡下的厕所,只好央求老公陪自己去田野里解决内急。每次两个人牵着手走在天寒地冻的野地里,程莉莎感觉像在演谍战片。她悄悄打电话向闺蜜吐槽,闺蜜问她:“你想想,他身边现在要是换个女人陪着,你愿不愿意?”

“不愿意!”就这一句话,治好了程莉莎心里所有的不自在。她咬着牙把这个难熬的年坚持了下来。过完年,她也想明白了,过日子就是两个人一起走过每一天,这个过程中肯定有愉快也有不愉快,但只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是愉快的,幸福的,另外百分之一的不舒服也是可以咬牙坚持的,绝对不能为了百分之一的不愉快而否定掉大部分的幸福!

有了这份感悟,两个人磨合得越来越顺利了。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分析

知道郭晓冬重视自己的根,程莉莎在婚后九年间一直坚持陪他回乡过年,在乡亲们面前给足了老公面子。郭晓冬也渐渐学会了包容太太身上那些小女生的骄纵和矫情,开始在寻常生活中为她创造浪漫。结婚两年后,儿子降生了,两人又开始围着新生命团团转,与此同时,郭晓冬的事业也变得越来越顺畅,各类表演奖拿到手软,当然,与此同时他也变得越来越忙。

赶档期的时候,郭晓冬经常数月都不能回家,程莉莎照顾家庭之余,经常找姐妹淘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她有r候会为了一些小事烦恼,比如自己给郭晓冬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忙着跟导演商量剧本,没说两句话就匆匆挂掉了;还有前几天他回家,先抱起儿子亲了个够才想起拥抱一下自己。“哎,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他这人怎么这样啊?”

于是闺蜜们开始热心地帮她逐条分析,并给出了许多建议。分析得多了,许多普通的小细节也开始变味。郭晓冬回家的时候,两人也开始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争吵。程莉莎便开始从各个角度逐条给他分析问题,郭晓冬听得发愣,想反驳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认输:“反正我也说不过你,你这么绕来绕去的都把我绕晕了,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你这么瞎分析啊。”

勉强吵赢了,但程莉莎却感觉索然无味,又开始怀念以前稀里糊涂傻乐的日子。私底下,她其实也认可郭晓冬的说法:感情,确实是经不起分析的。意识到这点后,她暗暗决定以后再也不花心思去分析那些琐碎的事情了,因为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2017年春天,程莉莎在舞台剧《日出》中出演了陈白露这个角色。和当年徐帆、方舒、陈数等人饰演的陈白露不同,她演绎的陈白露浪漫、敏感又纯真,有时候还有点儿糊涂,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观剧体验。程莉莎本人则说:“我的演出技巧其实来自于我的生活经验,我觉得三四十岁的女人大部分都挺敏感的,但是如果能将敏感和糊涂巧妙糅合在一起,那么这个女人就是真实的,可爱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