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王冕的诗范文

王冕的诗精选(九篇)

第1篇:王冕的诗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孩子们,寒冷的冬天,有一种不畏风雪,凌寒独放的花,它就是梅花,你知道描写梅花的诗吗?王安石的《梅花》,是啊!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赞美梅花的诗词。曾写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陆游曾写过:“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出示《墨梅》,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王冕。(板书:王冕)

2.人物简介

王冕:元代的画家,诗人。出身贫寒,七岁时父亲就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供他读书,幼年时替别人放牛,靠自学而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尤其善画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文笔,走进少年时代的王冕(板书:少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做记号,看一看你从文中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3.细读分析

3.1 自由朗读。

3.2 师生交流: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从文中哪儿看到的?

(一)出示:王冕说:“娘……”

(1)你是如何看到他的孝顺?

(2)出示:娘说:“孩子呀!……”教师范读。

(3)自由朗读。

(4)指名读。(体会母亲的无奈)

(5)教师引读。

过渡:浓浓的母子情让我们感动,王冕理解,体贴母亲的一片孝心更让我们感动。文中哪儿还能看到他对母亲的孝敬呢?

(6)指名读:“从此……”

(7)略指课文后面他孝敬母亲的句子。

过渡: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少年,课文除了写他孝敬母亲之外,你还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板书:好学)

(二) 出示:“每天给他的点心……”

(1)指名读

(2)指导再读。强调“舍不得”

(3)齐读(感受他的孝顺和好学)

过渡:正因为他的好学,三个月来他画画的技巧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4)出示:“起初……”

a.教师引读。

b.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画的荷花如何?

c.想象三个月来他是如何画荷花的?(板书:勤奋)

d.教师小结。

过渡:王冕勤奋好学,立志学画荷花,其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在王冕十三、四岁的一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雨后景色:

4.品读

4.1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教师范读)

4.2 想象: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交流。

4.3 自由朗读。

4.4 指名配乐诵读。

过渡: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美的景色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并立志学画荷花?他善于发现,仔细观察。与其说他立志学画荷花是一个偶然,不如说是一个必然,因为在这里隐藏了一个必然的因素:他读了许都的书,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4.5 出示:“他读了许多的书,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交流:他都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4.6 教师小结。

过渡: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拓展

我想对王冕说:“( )”

6.教师总结

这就是少年王冕,一个出身贫寒的放牛娃,靠自己的勤奋好学,竟然成为了一个“花荷花的高手”。打开《儒林外史》第一个介绍的人就是他,可以说他的成功富有传奇色彩。正因为他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才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通才”,怪不得在《中国历史名人传》中这样写道:王冕堪称如林楷模,学者榜样。

7.布置作业

7.1 背诵第五自然段。

7.2 收集王冕的作品。

8.板书

少年王冕

第2篇:王冕的诗范文

王冕家庭贫寒,因此只读了三年的书,只好去给人家放牛。但他还是很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四处借书,借来的书总是要还的,他就把他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他白天放牛读书,晚上就更不放弃了。但家里穷买不起灯,怎么办呢?突然他想起村子里有一个庙,庙里有一盏长明灯。一天晚上,王冕等母亲睡觉以后就来到庙里,他坐在菩萨的膝盖上,一直读到天亮,听见公鸡叫的时候,才知道回家。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以后,王冕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了。

我特别佩服王冕。他让我懂得了知识的获得,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种艰苦,常常需要我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克服。这时,我又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仲勇。仲勇小时候特别聪明,很优秀。五岁的时候就会作诗,他的父亲很贪财,就带仲勇到处作诗赚钱,这样仲勇就没有时间读书了。长大以后,他就变成一个很平凡的人了。

我要向王冕学习他那不怕苦的精神,不要向仲勇那样自己比别人好,就骄傲了。我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不读书的人,他的生命只有一次。

江苏省邳州市运师附小三年级(8)班三年级:魏子凡

第3篇:王冕的诗范文

上学期,听一位老师执教了《少年王冕》一课。课文讲述了王冕从小替人家放牛,但刻苦好学,坚持练画荷花,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的故事,体现了他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德。其中,这样两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

片段一

师:哪些地方写了王冕的不寻常?

生:读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

师:为什么这儿写了他的不寻常?

生:他很信任自己。

师:这叫独具慧心。

师:世上不缺少美,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王冕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是什么让他独具一颗慧心?(引出雨后美景)

师:还有什么地方写他不寻常的。为什么?

生:经过三个月的练习,他锲而不舍。

生:三个月坚持天天在画。

生:他精益求精,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师:我还读到了兴趣,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为它苦,为它累,却乐此不疲。

片段二

师:古时候十七八岁一般去干什么?可王冕想画画就画画,想写诗就写诗,想带母亲去游玩就带母亲去。这又是他的不寻常。随即出示诗《墨梅》和书《儒林外史》。

生:读诗。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阅读《儒林外史》。把你的读后感发到我邮箱里。

【诊断分析】

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教者对文本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由此想让学生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课上学生平淡的表现,偏差的表达,与教者课前预设的目标相差甚远。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引领不到位,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到位。新课程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就要当好学生有效阅读文本的舵手。当学生解读文本言之有理时,要助开掘,畅其流;当学生解读文本恍惚朦胧时,要善搭桥,解其围;当学生解读文本似是而非时,要慎褒贬,巧固本。而引领的到位与否,归根结底是源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和细腻程度,源于教师能否将自身对言语悟读的生命性和幸福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绚丽的风景,更能悟出文本背后的深邃与独特。

由此分析,我认为可以尝试如下改进:

一、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的意象

研读文本,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教师应绕过教参和各种资料,在第一时间、第一空间与文本直接晤面。不仅要将目光聚焦到显性文本上,也应该借由还原和比较,深入到与之对应的隐性文本上。在引出雨后湖面美景一段时,教者不妨联系上文“秦家人对七泖湖的简要介绍”,让学生思考:景还是那个景,为什么看景的人换了,看到的景色也不同了呢?再引发学生思考:王冕在什么情况下与美景邂逅的?被雨水淋湿后的王冕怎么有心观赏美景呢?学生细细品味,由眼前的此景还原到上文的彼景,再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会悟到:家境的贫寒与生活的苦难,不但没有击倒王冕,却激起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正由此激发了他欣赏美的兴趣与热望,这样的人就是生活的强者,这就是他的不寻常。其中的景物还原导致了文本内部整体的对比和落差,使学生在强大的震撼力中明白了这段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

二、字斟句酌,品味精妙的意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高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咀嚼、推敲、揣摩,通过想象、感悟、体验等方法,探究语言的美妙神奇和作者的匠心独运。当教者教第三段时再次提问:你认为王冕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教者由学生回答的“勤奋”引到“兴趣”上,显然教者错过了一个直击人物内心的绝佳机会。如果教者把学生的视线牵引到本段中“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句话上来,抓住“不少书”与“许多道理”细细品读,使学生领悟到“好学”与“孝顺”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望子成龙。王冕立志学画,坚持不懈,取得成功,让母亲荣耀。这不就是一种孝吗?所以,王冕成功的秘诀何止是勤奋努力,还来源于他内心深处对母亲的孝顺啊!对文本的解读,差之毫厘,往往会谬以千里。教师研读文本的深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思接千载,彰显深层的意境

当今语文课,拓展已成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拓展本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扩张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只为追求形式,是毫无意义的。教者在最后环节向学生出示了《墨梅》一诗,并点到了《儒林外史》,这一拓展本无可厚非,但却是浅尝辄止,未能进一步挖掘人物形象、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改动,师问:课文选自哪里?学生答后,师介绍:《儒林外史》主要写读书人丧失儒家精神,也就是说读书人已不像君子了,但作者吴敬梓却把王冕当作君子来写。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出示三句话:

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

第4篇:王冕的诗范文

《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心中只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只有极少的官是清官。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写了元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给他几钱银子,还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12岁,就对天文、地理、经诗、了如指掌,无所不通。

一天雨后,王冕来到湖边,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一看从此对画画感兴趣了,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就像是湖里长的。路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长大后,朝廷让王冕当官,王冕执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觉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污。有的古代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考到白发: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为金钱,不为财富,这是一般人无法控制的。

今天,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使我深有感处。是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书的!

第5篇:王冕的诗范文

王冕很喜欢画画,可是他家里很穷,他只能一边放牛一边画画。一天,雨过天晴后,他照样领着他的好朋友—老黄牛来到河边,顿时被这美丽的景色惊呆了。

河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盈盈的天空和雪白雪白的云彩。一片片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上面有几个亮晶晶的水珠滚来滚去,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翻跟头。披着绿衣裳鼓着白肚皮的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真像一位著名歌星呀!五颜六色的蝴蝶也不示弱,它们围着粉红粉红的荷花飞来飞去,就像在为一位高贵的公主伴舞呢。这可乐坏了台下的“观众”,那些小鱼小虾们在平静的水面下快乐地游着,时而摇一下尾巴,时而吐几个泡炮,好像在为这歌舞会欢呼雀跃呢。一只只蜻蜓在河面上空嗡嗡地叫着,就像一架架小飞机在为这歌舞会巡逻。看着这一副副迷人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宋朝杨万里写的两首诗里的四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河里的景色固然好看,河岸上的景色也差不了多少。星星点点的野花在草地上盛开,就像给草地穿上了一件香香的花衣裳。远处细细的柳条在风中轻轻飘动,就像一群小姑娘扭着腰在跳集体舞。王冕把这每处景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聚精会神地画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的老黄牛在哞哞地叫着,好像在说:“你画的画好逼真,你真棒啊!”

我喜欢《王冕画画》这副画的景色,我更喜欢他那种刻苦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王冕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第6篇:王冕的诗范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指名检查预习情况。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正音:

耽误晶莹贴补孝敬明媚隔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王冕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习第1-2自然段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境的贫寒?

②“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心里不好受,但仍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很懂事)

3、分角色指名朗读1—2人/次。

4、学习3-4自然段

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冕很孝敬母亲?指名说。明确:母亲疼爱、关怀儿子;王冕孝敬母亲。

三、指导生字的书写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二、复习导入

1、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说

3、王冕在秦家放牛一放就是三四年,不知不觉中读了不少的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老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二、正课

1、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2、再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做批注。说说王冕在湖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指名说。感受

4、读中品味赏析:

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的特写。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少年王冕面对如此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不禁心里想道——

4、齐读“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5、读六、七自然段。体会王冕坚持学画的毅力,感受他画荷花的绝妙之处。

三、朗读指导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24、少年王冕

第7篇:王冕的诗范文

[关键词]狂欢化狂欢化世界感受形式化

一、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狂欢性,在定义上基本是积极的,它在追求自由平等,颂扬亵渎神灵和离经叛道行为的同时,反叛官方以及一切的社会道德规则,讴歌了充满生命力的创造精神,具有解放的积极作用。作为“狂欢化”理论的提出者,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也是从狂欢性的积极方面来阐述他的“狂欢化”理论。“狂欢化”即“狂欢节化”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始见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第4章),而在《弗朗索瓦·拉伯雷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成为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狂欢化”来源于欧洲的“狂欢节”。最早的狂欢节可溯源于古希腊神祭之后的狂欢活动。狂欢节指盛行于古希腊、罗马并延续至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民间节庆、仪式和庆典活动。巴赫金认为:“民间狂欢节以及它所体现的精神,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同时在阶级社会仍然有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1]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表演性和仪式性的物质形式的总和就成了“狂欢式”,而“狂欢化”表示各种受到狂欢节形式和狂欢型民间文学影响的文学和体裁形式。他说“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2]“从古至今,一切属于狂欢体的文学体裁尽管外表纷繁多样,都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多或少都透露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而这种感受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他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而且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3]巴赫金看来,西方文学是在丰厚的狂欢化文化土壤中成长的美丽花朵,具有浓厚的狂欢化文化背景和色彩,形成一种狂欢化的文学传统,而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也就是说狂欢化文学发展的道路是这样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巴赫金指出:“狂欢式(意旨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的总和)”是“仪式性的混合的游艺形式。这个形式非常复杂多样,虽说有共同的狂欢节的基础,却随着时代、民族和庆典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形和色彩。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从大型复杂的群众性戏剧到个别的狂欢节表演。这一语言分别的,可以说是分解地(任何语言都如此)表现了统一的(但复杂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不过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同它相近的(也具有具体感性的性质)艺术形象的语言,也就是转化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4]

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贯穿其中一个核心的基础就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游艺活动,狂欢式的生活具有颠覆性和双重性,巴赫金罗列了狂欢式世界感受的四个范畴:“决定着普通的即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在狂欢节一段时间里被取消了。首先取消的就是等级制,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恭敬、仰慕、礼貌等,亦即由于人们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等(包括年龄差距)所造成的一切现象。人们互相间的任何距离,都不再存在;起作用的倒是狂欢式的一种特殊的范畴,即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这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中的又一个特殊范畴,它同亲昵接触者的范畴是有机的联系着的。”“同亲昵相联系的,还有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中第三个范畴---俯就。”“于此相关的是狂欢式的第四个范畴---粗鄙,即狂欢式的冒渎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作法,与世上和人体生殖能力相关的不洁秽语,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模仿讥讽等。”[5]

狂欢节上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狂欢式的所有庆典中。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谈到:“加冕脱冕的仪式对文学的艺术思维产生异常巨大的影响。这一仪式在创造艺术形象和完整作品方面,决定了一种‘脱冕型结构’。”[6]狂欢节中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式世界核心之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

作为狂欢节演出的基本舞台,狂欢广场的地位和意义无疑相当重要。在巴赫金那里,广场本身有其两重性和象征意义。它可大可小,不太受具体空间的限制,但是,关键的是其全民性、包容性等狂欢的本质。狂欢节发生的“中心场地只能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加入亲昵的交际。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在狂欢化的文学中,广场作为情节发展的场所,具有了两重性、两面性,因为透过现实的广场,可以看到一个进行随便亲昵的交际和全民性加冕脱冕的狂欢广场。”[7]

三、狂欢节的“形式化”

狂欢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自身生存的特征之一,而在早期的狂欢生活显然又与后来逐步成为节目的狂欢节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生活的原生态。狂欢节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历程,各种充满了禁忌与放纵、理性与感性、规范与自由等等的复杂冲突合和互相退让等。王建刚在《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中认为:“狂欢自身也经历了一个由显到隐,有无意识到有意识再被逐出意识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本然到生活整合节日庆典仪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理性与非理性力量消长的过程……在理性日益发达、科学日益精微的今天,曾经是如火如荼、如痴如狂、虔敬而野蛮的狂欢生活已成了一个陌生的话题,难以进入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甚至时尚文化平等对话的语境”[8]就是说,原本属于民间自然生态的生活在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被逐步边缘化为他者,且被偷换甚至剔除了其民间特质而成为只保留表演性和象征性的庆典节日。同样中国东北的二人转中原本的嬉笑怒骂式的狂欢精神也已经被制作成了剧场演出的“无根”狂欢。狂欢节的“形式化”本身越来越失去了本来的生活自发形态,而逐渐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狂欢。由狂欢节到狂欢式、狂欢化有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即对自由、解放的平等追求以及狂欢节“复活”表演下的颠覆性。如果说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有其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那么在文明边缘化的今天剩下的只是狂欢节的外在形式了。如果之前具有新生和复活精神的狂欢化具有意义上的颠覆性的话,那么今天也只能是作为人为制造出来的游艺形式了,也只能是“硬作狂欢”了。

参考文献

[1][3]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蒋世杰.浮土德--充满生命狂欢的复调史诗[J],外国文学评论,1994,(2):82-83

[4][5][7]巴赫金着,白春仁、顾亚玲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60-161页,161-162页,169页

第8篇:王冕的诗范文

[关键词]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巴赫金;狂欢化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4[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创作的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出色的讽刺小说。这部讽刺游记体小说由四卷组成,分别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船长在四个截然不同又异乎寻常的国家的见闻。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驷国的神奇遭遇,侧面的反映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暴戾和腐败堕落。斯威夫特运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深刻地披露和批判了英国发起的对爱尔兰的殖民战争。同时,小说中也表达了斯威夫特对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渴望及其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格列佛游记》从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批评家们的青睐。其中,批评家们多关注其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或者是其运用的讽刺手法,抑或者是其充满吸引力的童话色彩等等。本文试以狂欢化的视角下,全面深刻地分析小说中典型的狂欢场景、狂欢式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写作手法,为读者重新解读这部经典名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二、狂欢节与狂欢化诗学

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话语或文本分析家、语言哲学家和历史诗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最富有创意的大思想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但是由于其作品和理论常常标新立异,他的作品直到数十年后才被后人理解和熟知。巴赫金文艺观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他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它也在其整个文艺批评活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文学狂欢化来源于“狂欢节”型的庆典。这种庆典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候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狂欢节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人人之间没有距离和隔阂,相互亲呢交际。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更是把人们从常规生活中割裂开来。同时广场是人民嬉笑怒骂的中心场所。人们在广场中换装戴面具,给狂欢国王加冕、随后脱冕,暂时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任意的美梦。巴赫金指出狂欢式内容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表达就是狂欢化。巴赫金指出,情节上一切可能出现的场所,只要能成为形形的人们相聚和交际的地方,诸如大街、小酒馆、澡堂、船上甲班、客厅……都会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风格气质各异的男男女女在广场上交流交际、宣泄情绪。而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来说,最重要的礼仪形式加冕脱冕仪式也发生在广场。在狂欢化的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时空,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实践。这是一种狂欢式的特殊语言,它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隐喻、反讽等等。这种语言促使人们摆脱等级制的束缚和刻板僵化的教条,促使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促使人们进发出开放式、创新式的思维。

三、《格列佛游记》中的狂欢化特征

狂欢化的内在性质特点是一切看起来荒诞而使人出乎意料的东西,赋予新的理解和内涵,并把它们组织到各种狂欢式的场面中,创造出它们的真实的另一面。本文主要探究《格列佛游记》中的狂欢场景、狂欢式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写作手法。

(一)《格列佛游记》中的狂欢场景

巴赫金认为像祭祀、庆典、婚礼、丧礼等凡是有众多人参加,并且在公众场合举行的活动,都可以算之为狂欢型节庆活动。在狂欢型节庆活动中,人们不再受社会规范和风俗影响,彼此之间秩序等级消失,可以进行亲切随意的交流接触。在《格列佛游记》中第二卷中,格列佛船长意外流落到大人国,被一位农民当做宠物饲养并当做玩具供其他人付钱玩耍。但是随后格列佛被王后收留并好心照顾。“每逢星期三,国王、王后和亲王、公主们,照理在国王的内宫里会餐。我这时也成了国王的大宠臣了,因此这时候我的小桌椅总放在国王左手边的一个盐瓶跟前。这位君王欢喜和我谈话,问我一些关于欧洲的风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学术的情形,我就尽我所知详细的向他说明。他头脑清晰,判断也很精确,所以他对我所谈的一切话都发表了很聪明的感想和意见。”本来是宠物玩偶的格列佛船长在这样的狂欢化的场景中,可以畅所欲言,与国王王后亲切地交换想法和观点,没有距离感,没有等级感。斯威夫特通过对这样一个狂欢化场景的描绘,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格列佛船长在大人国王宫里收到的欢迎,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人的平等关系。

格列佛船长在他的第三篇游记中,向我们描绘了另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小岛--飞岛(勒皮他岛)。整个小岛其实也是一个狂欢化的广场,一个以“正常”思维完全无法理解的场景。在飞岛上,人们酷爱数学和音乐,但是却无法施用到生活中,“他们的房屋建筑的很坏,墙壁倾斜,在任何房间里也找不到一个直角”,“他们在早上遇到一位相识,一开口就要问起太阳的健康,日出日落时它的样子怎样,可有什么希望能躲避即将来临的彗星的打击”。而有的妇女却“非常活泼,她们鄙视自己的丈夫,对于外来的客人却异常喜爱”,“贵妇们就从这些外来人中挑选自己的情人,她们行动起来未免太从容不迫,而且安然无恙,因为做丈夫的人总是凝神沉思,只要他的面前有纸有仪器,拍手不在身旁,女主人和她的情人当着他的面就可以无拘无束,尽情调笑”。巴赫金认为,在狂欢化的广场上,社会等级和与其相连的一切恐惧、敬畏、虔诚和礼仪,以及人类不平等的种种条规均被抛之脑后。广场上的人暂时摆脱了实际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升高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实现了自己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美梦。狂欢化广场上的一切都与“正常的”生活情况大相径庭,甚至难以想象。

巴赫金认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严肃认真,充满恐惧和教条的;另一种是自由自在狂欢化广场的生活,充满了人与人亲呢平等的交际。在小说中,斯威夫特通过对大人国和飞岛的狂欢场景的描写,侧面反映了当时爱尔兰人民的双重性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受英国的统治和压迫,另一方面,人们渴望摆脱英国的束缚,渴望民主和自由。斯威夫特通过自己奇幻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抒发了他对当时受英国压迫的爱尔兰人民的同情和对爱尔兰人平等生活的向往。

(二)《格列佛游记》中的狂欢式人物形象

巴赫金指出,狂欢式所有的形象都是成对出现的,诞生与死亡、祝福与诅咒、青年与老年等等。因为加冕从一开始就具有双重性,加冕本身便蕴含着后来脱冕的意思。加冕和脱冕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合二而一,相互转化。格列佛船长在小人国中,受到了国王和王后的尊重和爱戴,并被授予最高荣誉,被封为“那达克”,这就是在给格列佛加冕。随后因为他用尿灭了大火,但是也使整个皇宫毁于一旦,王后十分生气,并剥夺了他的最高荣誉,这就是他的脱冕。可见,格列佛船长是一个彻彻底底狂欢式人物。

格列佛的加冕和脱冕在巨人国也有具体表现。他初到大人国时,被当做宠物和玩具,“一举一动都模仿人的动作,似乎还会说它自己的语言,并且已经学会了几句话”。后来还被救了他的农民拿到各地去卖艺赚钱。人类作为声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高级生物,却被降格为被动物玩弄的对象。在这里,格列佛船长又一次得到了他的脱冕。然而,他后来得到国王的赏识,得以在王宫生活,并且常常与国王王后一起共进晚宴,谈天说地。这难道不是对他的另一次加冕吗?

在斯威夫特眼中,人类这一高级生物不过如此,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和民主时,不过是任人摆玩的玩偶;然而一旦获取了自由,便会散发出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同时,斯威夫特对于一切虚假的礼仪都充满了排斥的心理。

(三)《格列佛游记》中狂欢化的写作手法

巴赫金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元权威,强调以狂欢的思维结构颠覆常规的思维结构;反对文学的单色调,主张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寻求多种因素不同寻常的综合,如各种语言(口语、俚语、行话、方言等)、各种手法(反讽、夸张、调侃、讽刺、幽默等)的综合运用。格列佛船长在小人国时,见证了小人国激烈的党政,两支根据高跟鞋鞋跟命名的党派。而后,还见证一场因为打破鸡蛋的不同方法而引起的战争。从表面上来看,这无疑是一种调侃和夸张,而究其深处,这是对当时英国国内两个党派(托利党和辉格党)的争权夺利的讽刺和抨击。

在小说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狂欢化帮助人们摧毁了不同语言、不同手法、不同体裁等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其封闭性,使创造更加开放和丰富。

第9篇:王冕的诗范文

简析:这两句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白梅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白梅盛开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不和普通的桃李一样混杂着凡尘的香气。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扬了梅花标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傲骨。即使是凋零到地上被碾成尘土,梅花的香气依然如故旧。

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简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

4、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陈亮《梅花》

简析:前两句诗描写了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赞美了梅花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后两句写出梅花迎春的特点,在寒冬时节传递出春的讯息,赞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美的是墨梅的高风亮节,不需要人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将清正之气弥漫在这天地之间。

6、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美的是梅花谦逊脱俗、豁达大度的精神和品质,等到漫山遍野的鲜花灿烂盛开的时候,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简析:这两句诗写的是梅花的幽香,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已经有梅花的清香扑鼻而来。

8、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简析:这两句诗是将梅花与普通花朵进行对比,突出梅花的高雅脱俗,没有普通花朵一样的柔媚之态,反而是清新淡雅如同雪一般高洁的精神。

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简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梅花的气质风姿,神清骨秀,高洁幽逸。稀疏的树枝影子横斜在清浅的索面上,幽幽的梅香在这夜晚的月色中浮动。

1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