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家乡巨变作文精选(九篇)

家乡巨变作文

第1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家乡巨变

我的家乡——?庆,在这20年来,城市的变化,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20年前,道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处处是垃圾。积水。下雨的时候,道路一片漆黑,出街时还要带手电筒,真麻烦。

如今,处处是平整而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拔起了照路灯,发出光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和星星斗亮。路上的垃圾都“进入”了垃圾箱。

晚上,天宁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这真不愧是人间仙境。

第2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听大人说,家乡原本是一个贫困的地方。那时侯,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住得都是些低矮的草房,每逢下雨时,草房就会漏雨。当时,只有几条泥泞的土路,交通很不方便。人们吃的只有应季蔬菜,品种虽少,但是已经够了,穿得都是些洗得已经褪色的衣服,有的甚至补丁包补丁。那就更别说电视了,如果有一台收音机就已经不错了。人们买东西只能到一个小日用品商店,还经常断货。最令人讨厌的要属位于中心位置的臭水沟了,那里池水污浊不堪,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气味难闻极了,你走到那里一定会屏住呼吸,所以苍蝇和蚊子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新的景象。如今这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宽敞平坦,一条条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马路两旁花草成片,绿树成荫。湖里碧波荡漾,鱼儿肥美。有线电视早已送到千家万户,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也都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穿起了各色的新装,样式新颖的皮鞋,五颜六色的裤子,使人显得春风满面,精神焕发。而且家用电器也都纷纷进入了家庭中,电视冰箱空调等一样都不少,人们再也不用为吃穿而发愁了。

那时侯低矮的草房早就不翼而飞了,随之而来的是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给人一种凌云直上的感觉,各式建筑使你眼花缭乱,有古式的阁楼,有高高的大厦,还有独特的现代化建筑……

第3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筹备奥帆赛这五年多来,给青岛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促进了青岛的经济发展,借着奥运的东风,青岛这几年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这五年来,GDP平均增长是十六点多,财政收入平均增长是22%多。第二个是给青岛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围绕着奥运,更好地改变城市形象,青岛这几年修了两条快速路,一些背街背巷的路都得到了改造,安装了路灯。火车站改造现在正在进行,飞机场改造工程现在也在进行。这些都在明年奥运会之前全部结束。另外海底隧道、海底大桥也正在建设之中,还建了一批的文化设施,像青岛大剧院,投资是一亿美元,正在建设之中。极地海洋世界已经建设好了,可以看企鹅表演,企鹅、海狮、海豚的表演,另外一些体育场馆正在建设当中。第三个是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几年青岛围绕着居民的住房、城市卫生、家庭低保等等,增加农民群众收入,解决居民的就业等等,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这几年来,城市居民年均增长15.1%,农民的年均增长收入是11.8%。五年来都是以两位数的增长,青岛还提出了一个叫“民富为先,民生为重”的口号。把居民的就业、就医、住房、低保、上学等等,排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逐步的让群众有所改善。第五项就是城市环境有了一些改变,因为奥运有“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绿色奥运就是让环境更加优美,现在看来,青岛的奥运硬环境建设,国内国外都不容置疑,大家都有信心。青岛去年预算内的财政收入是220亿元,他们提一个口号是“集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办好奥帆赛,所以奥运场馆建设一点没有问题。

王伟说,有些媒体担心的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在青岛,环境应该没有问题。但是青岛在环境检测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搞了一个“蓝天碧海”行动计划,围绕着大气、水和噪音等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青岛人大专门通过了决议,近海海域不准搞任何带来污染的东西,包括向海域的排污,要得到全面的治理。青岛去年的空气优良率91%。

第五个方面就是城市文明这方面有了提升,青岛现在争取一个奥帆赛的筹备工作和城市文明的提升,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奥帆赛展示我们的城市形象。最终还是要靠青岛的人民来展示。

人文奥运,是整个奥帆赛筹备工作的重要核心和灵魂,所以青岛围绕着城市文明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这几年做了许多工作。最重要的形成了两大品牌,一个是“文明赢得尊重”,一个是“向不文明说不”,围绕这两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去年测试赛的时候,一些国外运动员、教练员提出有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再就是汽车太快。青岛开展“文明赢得尊重”活动。再一个就是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就是“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活动,各个公共场所的排队,文明入厕、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等等一系列的文明活动。市民的文明程度应当说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4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虽然保护环境是最近大家一起提倡的话题,但污染严重的情况仍然存在,难道保护环境就这样难吗?

昔日鸟儿们的家园,已夷为平地,原本茂密的草坪被铲除,而代替的是一座座高得令人目炫的烟囱。白色代替绿色,黑色窜向天空,灰色充斥天地,绿色,只能存在梦中了。

走到窗外,想更仔细地寻找绿色的踪迹。看,这里有几棵小草,那里有一块草皮,可是,一点也不绿了。废水从它身边流过,留下了记忆抹不去的伤疤。小草耷拉着脑袋,艰难的喘息着,犹如瘟病的鸡,受伤的鹅,有气无力,半死不活。这是以前的绿吗?这是我期盼的绿吗?

湖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犹如童年的碧溪在召唤着我。但这哪里是绿湖水呀,是一股股废水污流在肆虐、在恶行,还不时扑来阵阵腥臭气味,令人作呕。几片浮萍在苟延??喘,岸边的绿藤变成毫无生气的麻索,湖水也照不见人的影子了……

第5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听爸爸说,以前家乡求学路上行路难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每天,为了快点回到学校,他都抄两尺宽的小路走回学校。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于是,他就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但今天单看回家的柏油马路就有了无限的自豪,新修的柏油路像一条蜿蜒长龙,宽阔平坦,一望无际。一辆辆摩托车、小轿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笔直平整的乡间公路像一条长丝带穿梭在村庄。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一片湛蓝。以前深一脚,浅一脚的上学,现在,资源整合,乡村的小学生都坐上汽车上学。宽阔的柏油马路如一道飞虹,架起了城市和乡村交流的桥梁。

现在的家乡不必说那四通八达的道路,连电路也跨过乡村和田野,为工业送去动力,为农家送去光明,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乡镇农家新建的新房子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也不必说那迅猛发展的通信公路,电话、手机和网络已悄然进入农家。

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一片繁忙,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自来水送到每家灶膛,“新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有了保障;“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为困难户解困排忧;九年义务教育,免除所有的学杂费,这些都帮了农村孩子上学的大忙。

第6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阅读齐邦媛先生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我突然想起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这个观点。福柯认为,身体打满历史的烙印,身体是历史铭刻的媒介,福柯关注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分隔、重建和操纵的。《巨流河》真实在再现了二十世纪的滚滚洪流对个体生命的冲击、裹挟、分隔、重建和操纵。

生于世宦之家的齐邦媛本应有着相对平稳的人生经历,然而,特定的时代特殊的身世把她一次次推入性命攸关的抉择路口,而孜孜不倦的学习为她的人生之舟找准了航标,在一个个离乱的十字路口,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驾驭着生命的小船,在阴霾中不放弃,在湍流中不迷失,八十高龄时仍然擎起如椽巨笔,写下二十世纪百年风烟对一个民族,两代人生命的冲击、分隔与操纵。

家在辽宁铁岭的齐家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卷进历史的洪流,在血泪崩溅的时代夹缝中从辽宁的铁岭漂到山城重庆,又从重庆流落台湾,隔着台湾海峡,隔着哑口海、南海、东海、渤海回望巨流河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这,是一道20世纪的中国人心灵深处不可缝合的伤口。

“散文面对大地和事实。”《巨流河》是用散文笔调记述的史诗:一个民族的血泪史,一个家族的苦难史,一群知识分子的反思史,一群离乡游子的怀乡史。

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百年风烟,硝烟弥漫,血泪流离,被民族灾难与权力规训异化了的国人,很少能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但《巨流河》是个例外,那是一曲激荡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的巨流,那是一曲被作者宏阔的人文视野滤过的清流。深沉的情思裹挟着淡淡的惆怅,清晰的记忆承载着高贵的灵魂……《巨流河》为读者打开的是一本百年册页:那英挺而胸怀大志的父亲,那在烽火中颠沛流离的母亲,那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那含泪吟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先生,那性情率真宁可杀头也不说假话的吴宓先生,那家破人亡后投身抗日战争以身殉国的飞行员张大飞烈士,那从东北漂泊到北平,从北平流落到南京,从南京辗转到重庆,又从重庆流亡台湾的一个个中国人,他们的血泪情仇,他们的家痛国恨,他们的死里逃生……

对于大陆读者,透过《巨流河》,还能了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东北郭松龄兵变的内因;抗日战争初起时二十九军浴血华北,牺牲的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民心觉醒的抗争……齐邦媛先生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和反思者。

齐邦媛先生在自序中写道:“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书写前,我曾跟着父母的灵魂作了一趟返乡之旅,独自坐在大连海岸,望向我扎根的岛屿。回到台湾,在这间人生最后的书房,写下这一生的故事。”真实是这本巨著的特点,真诚是作者秉持的基本原则。

无法忘却的家国之痛,无法选择的个人遭遇,无法回避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文字往往沉痛,令人不忍猝读,但在齐邦媛先生的笔下,《巨流河》为何有一种巨流落川之后的岑寂?

横贯东西文化的国际视野。能够穿越二十世纪的百年风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能够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醒与卓然,将个人际遇、家痛国难放到世界大舞台上去体认去回望去反思,宏阔的视野让大陆读者读到不一样的历史。

齐邦媛六岁随母踏上寻找参与地下抗日工作的父亲,后曾随父就读多个小学,在南开中学幸遇民族教育家张伯苓,结识了一群满怀教育救国热情的先生,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受教于学贯中西的朱光潜、吴宓等,初淋世界文学雨露的润泽,树立了大视野大文化的学者胸襟;在台湾从教的近四十年中,以教授英美文学为主,能够从文学关怀人类终极命运的普世情怀出发看待个人遭遇与家痛国难;她本人曾多次参与台湾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二十世纪的世界风云与家国巨痛,文字中自有一种穿透风烟后的澄澈。

超越政治偏见的学者立场。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难免不被卷进忽左忽右的政治旋涡,丧失独立的价值观。齐邦媛因“生性敏感”,虽然生长在家庭背景显赫的齐世英家,但自从青年时代把心灵交给“基督”后,一生都在有意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带,专做学问。这使她能够对政治保持相对清醒,从而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朱光潜、吴宓、张伯苓、钱穆、胡适、戴镏龄、田德望、袁昌英、哈耶克博士、Sister Mary……在她的笔下,大师音容可鉴,从他们手里传递的是文明与真理的薪火。耳濡目染,受大师影响,齐邦媛的一生,都在竭力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学者的尊严。

创痛深重血泪流离的家痛国难。巨流河原是一条母亲河。迫使游子踏是不归路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郭松龄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挂在城门楼上的头颅、家破人亡后走上抗日征途的张大飞、七七事变后“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病弱的童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把古都变成了鬼蜮,从南京逃往汉口的难民“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袍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被日军轰炸过的重庆“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然而,即使在流亡途中,青年学子仍然满怀激情地进行千人大合唱。生命中有不可缝合的伤口,生命里亦有奔涌不息的河流,正是这激流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比起那些铺陈战争场面的小说作品,《巨流河》因为溶入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更能打动人心。

第7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农民福利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然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巨大,相对于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言,国家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还相对有限。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转化为最多的农民福利以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高物质福利的空想性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引发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以接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功能的新的制度变迁,即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制度、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等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包括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和农机具购买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在内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都没能取得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的效果,中央惠农政策刺激农民增收的效力已基本释放殆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尚未构建起来。

目前,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事农业生产;二是进城务工经商。综合考察农民增收的这两种渠道,前景均不乐观。一方面,就通过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言,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决定了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不具备竞争优势,依靠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想法不具有现实性。同时,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即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收益率能够大幅度提高,在目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数量众多的农民去平分有限土地资源上的收益,农民人均收入也不会有明显增加。同样,虽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农民可以向城市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但由于农村人口数额巨大而城市化进程只能逐步推进,短期内我国农村人口不会明显减少,因此,依靠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的设想短期内不会收到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就进城务工经商增加农民收入而言,我国劳动力数额巨大,就业竞争激烈,在城市存在巨大就业压力而农民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依靠农民大量向城市转移务工经商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也不大。同时,进城农民越多,就业竞争越激烈,劳动力价格就越低。目前,进城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非正规职业领域,主要填补了城市的简单劳动力市场就是典型的例证。总而言之,农民持续增收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高物质福利的空想性。

二、增进重塑农民生活意义的文化福利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人、财、物流出农村流向城市,引起农村严重衰败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人、财、物流出农村,引起农村严重衰败情况下,如何为9亿农民提供福利,遏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使农民也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成为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城乡收入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农民福利、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重塑农民生活的意义紧迫而重要。在社会转型和重大的社会变迁面前,农民心存困惑。一方面,他们要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有限使得被消费主义文化刺激起来的物质消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在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面前,农民心理失衡。同时,消费主义文化一再告诉人们,消费是光荣体面地,节俭是愚昧错误的,在巨大的时尚广告宣传面前,农民原有的节俭观念,富有人情味的礼俗文化、家庭意识等传统文化观念被否定殆尽,在农民的物质福利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精神文化福利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农民被抛入一个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有意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在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国家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投入转化为最多的农民福利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民普遍处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状态,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普遍产生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及现代价值使农民的传统价值边缘化,农民作为生活主体的地位,被一种强大的外来力量所压抑和排斥,他们已经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有着证明自己人生意义的强大需要”。因此,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大众文艺和大众体育,通过建立老年协会、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其它文体组织,“让农民拥有一个公共的、有品味的、适合他们需要的交流场所,让农民有可以表达自己人生意义的合适方式”,重塑农民生活的意义。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为扭转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在农村仍然可以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农村仍然可以成为适宜农民居住下来的家园,从而保证农民工可以伴随经济发展的周期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实现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的“蓄水池”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参考文献:

第8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关键词:创业文学;丝路文学;创时代;正能量;文学书写

作者简介: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 西安 710062)

进入“新常态”,跨进“创时代”,当今国人的创业使命较之于前人其实更加沉重和艰难。对个人而言,成家立业是最切要也是最基本的人生重大命题;对国家而言,国富民强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建国战略目标。其中都绝对少不了真正的“创业”,其间也绝对需要求实创新、真抓实干,而在贴近时代、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关切创业、书写创业,也便成为积极入世的作家们高度自觉的一种文学选择。笔者以为,从主导方面看,从古至今的丝路文学?q?也与创业密切相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本质上正是一条披上丝绸、唱响驼铃、走向世界的“创业之路”;应运而生的丝路文学,也相应地体现了在开拓探索中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丝路精神,并在物欲与之间激荡出更具传奇色彩的诗情画意和丝路故事。

笔者曾重新审视现当代文学史上以史诗之笔书写创业的“柳青现象”,在《文艺报》上发表了短文《柳青的“创业文学”》?r?,认为在任何时代,“创业”都应该是个人和国家最重要的使命;“创业文学”都应该是最主要的一种文学形态,且应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和理解。遗憾的是,人们往往被动地进入人间迭起的恶斗与纷争而忽视甚至遗忘了创业及创业文学,有时候甚至还假以“革命”与“战争”的名义,阻碍乃至破坏了人民正常的创业以及作家从事创业文学书写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进程,留下了诸多迄今都应牢牢记取的历史教训。

创业,无疑是现当代中国语境中传播最广的“关键词”之一,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富豪巨贾,无论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还是秉笔直书的文学家都对此充满了期待。然而在动荡不已、流离失所、战争频仍的年代,人们从事创业的热切期待却经常会落空,在上世纪上半叶,多少仁人志士怀抱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都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和延安,无论是《子夜》描述的民族工业,还是延安文学展示的生产运动,也仅仅都是困境中有限度的创业尝试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重新唤起了全民从事创业的热情和希望,而“实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思路方能得到更为积极的大胆实践。我国从延安时期尝试的生产互助、上世纪50年代尝试的合作化道路,以及80年代尝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多少都带有“应急实验”的特征,直至发展到了90年代,国人才进入了比较从容不迫的建设阶段,在神州大地普遍兴起“新农村”建设热潮的同时,新时代或现代化背景下的合作性集约生产则又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或新的实验。从数千年农民“不纳粮”梦想的真正实现到“新农村”和城镇建设的空前加速,历史业已证明,无论是侧重于集体创业,还是侧重于个体创业,抑或二者并重,都要从事艰苦的创业则是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现代性的“创业文学”便应运而生并大放异彩了。

提起“创业文学”,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柳青的《创业史》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这两部长篇小说,无论经过多少争议,迄今都仍然享有较多的赞誉,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共和国初期“十七年”的经典作品或“红色经典”的代表作。正是基于对合作化事业和文学使命的深入思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柳青、周立波代表的乡土文学书写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仅就《创业史》研究而言,就出现了一系列观点鲜明而又有所争议的论文,如刘思谦的《建国以来农村小说的再认识》?s?、宋炳辉的《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t?、罗守让的《为柳青和<创业史>一辩》?u?、周燕芬的《<创业史>:复杂、深厚的文本》?v?、刘纳的《写得怎么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w?、萨支山的《当代文学中的柳青》?x?以及秦良杰、吴进、段建军等学者的论文,其间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但学术性探索的意义足以证明《创业史》绝非一部简单的文学文本,其对创业和文学的双重审视与探索也留下了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现在和将来都仍会有一些学者从文学、审美、人性、历史、文化乃至政治、心理、性别等不同角度对柳青《创业史》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在《山乡巨变》研究中,也存在非常类似的情形,尽管争议依然存在,但在笔者看来,以《创业史》、《山乡巨变》为代表的创业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格外关注,且应深长思之。

其一,创业文学范式的积极建构。事实上,“创业”确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且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最为热衷的一个“关键词”,但自觉地大书特书并直接以之为小说名称的却是柳青的《创业史》。如前所说,无论是侧重于集体创业,还是侧重于个体创业,抑或二者兼容并重,“合体”发力创业,都要从事“艰苦创业”则是中国人必须面对的“宿命”般的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艰苦创业”同在的“创业文学”便应运而生了。由此,作为当代中国的“创业文学”代表作,《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等杰出小说,都在积极建构“创业文学”范式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文学的基本范式与集体创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史诗等时代话语密切相关。作为书写“农业合作化”这种巨大社会实验的“创业小说”,其书写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实验、实践或创业:柳青和周立波在面对史无前例的土地革命及合作化这种破天荒的历史巨变时,都能够深入生活本身去努力创构反映农村叙事的“创业”范式,在家国叙事、爱情描写及风俗、方言的文学叙事中,也都体现出了巨大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艺术功力。历史也许会证明:创业型的集体之业因其基础薄弱、条件甚差(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等远未准备充分)而遭遇了实验的失败,其创业之路遭遇严重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性创业实验的失败抑或探索的挫折显然并不一定会彻底否定探索的命题本身。值得欣慰的是,创业文学其实也是后继有人的,仅在陕西,柳青身后就有“陕军”或“白杨树派”在延续着创业文学的血脉,尽管有新探和新变,但书写创业中的精神追求、苦难考验、改革历程乃至创业失败的笔触,依然在《平凡的世界》(路遥)、《浮躁》(贾平凹)、《白鹿原》(实)、《村子》(冯积岐)及《丝路摇滚》(文兰)等名作中继续存在。而在湖南,著名的文学“湘军”?y?也是创业文学的一支主力军,周立波、康濯等作家之后,还有张扬、莫应丰、古华、叶蔚林、韩少功、唐浩明等接踵而来,聚散之间,探索不止,产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大量的作品,包括历史小说,也大都关涉改革创业的时代主题。

其二,创业文学母题的时代书写。从文学主题学的角度看,笔者曾在拙著《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中重点分析了秦地小说的创业主题,并认定柳青是用毕生心血于“创业”主题文学表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实,创业与爱情一样都是“文学永恒母题”。爱情不死,创业不止。迄今“创业”也仍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中心主题。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倾心赞美柳青的创业文学,云:“杜甫诗怀黎元难,柳青史铸创业艰”。作为“人民作家”的柳青自然会格外关注人民日思夜想的创业兴家的愿景。这样的创作取向在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中甚至还得到了近乎“浪漫”的书写。这里有对故乡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有对志在改变故乡贫穷面貌的乡村干部的倾心赞美,秉持人民本位的深切关怀和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的创作取向至今给读者仍能留下难忘的印象。跨入21世纪,当今的人民群众对山乡、家乡的新变仍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从文学创作来讲,感应这种希望的则是呼唤更加辉煌的“新创业史”和更加生动的“山乡巨变”。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则通”的思维逻辑在追求创业的社会实践以及作家的“文学创业”中,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其三,创业文学形象的精心塑造。从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审视《创业史》、《山乡巨变》,也会发现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活在那个红色的创业时代,也活在文学世界和不向苦难屈服的人们心中。《创业史》和《山乡巨变》都认真书写了人物的过去以及曾经的苦难。《创业史》开篇便描写逃难中的梁三老汉,苦命人于死亡边缘的相遇使他有了婆姨和继子,并由此开始了他们的艰难“创业”之路;《山乡巨变》也用力塑造了贫农陈先晋老汉和家人曾经遭遇的各种苦难,提起过去的苦难尤其是开荒留下的几亩土地,他心中就会充满了苦涩并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土地,对是否加入合作社反而更加疑虑和纠结起来。而这疑虑和纠结是如此真实地化为生动叙事并穿越了时空,令人对农村“公有制”、“合作化”的难产和夭折都会生出无限的感慨。无论所有制及生产方式如何,从梁老汉、陈老汉及其他们的后代(梁生宝、陈大春等)身上,读者都能够看到最朴素的中国农民对创业兴家的持续追求及其引起的各种纷争。难能可贵的是,柳青、周立波都能够通过满含生活气息的农村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将一系列心系创业、勇于创业的农村人物包括乡村干部形象(如梁生宝、徐改霞、邓秀梅、李月辉等)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也将传统型自发创业、心意复杂的人物如梁三、王二直杠、亭面糊、盛佑亭等塑造得栩栩如生。众所周知,柳青和周立波都是那种自觉融入农民群众中的作家,他们不仅能够为了文学事业在农村深入生活,并且能够抓住“创业”这样的时代“关键词”进行文学创作,创造性地书写中国农民,尤其能够在各类农民形象的塑造上取得突出的业绩,也已经为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时代光影以及“影因”。究其原因,他们都受过延安文艺精神的洗礼,都能够自觉抑制业已习以为常的知识分子表达习惯,全身心地“深入生活”,努力熟悉农民的声腔口吻,如此才能更好地塑造农民群体形象。其实,这个“深入生活”的全方位转型对作家来说绝对是一种极为严峻的考验,“深入”之后且能成功地写出“生活”、写活人物的作家并不多见。从创作实践的角度看,这也不妨被视为一种探索文艺生产机制或规律的文化“实验”,其经验和教训都很值得认真地总结。

第9篇:家乡巨变作文范文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大画家石涛在《大涤子题画诗跋·跋画》中首先提出的,他的原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石涛所说的“笔墨”,当然不是指狭义上的用笔和用墨,而是指大“艺术”的范畴。 法国艺术哲学家丹纳也认为,艺术离不开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元素。确实,纵观整个艺术史,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受所处时代的影响,而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体现时代精神。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蓬勃发展的、面貌一新的时代,美术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美术在上世纪80年代迅速地尝试了西方各种光怪陆离的美术思潮,并在90年代后期进入个人化的形式探索和自我表现后,整个美术创作虽然形式多样,但缺乏感人至深的力作。

经典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反映时代精神的,而时代精神是由具体的生活体现的。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形式主义或自我表现的作品,如果失去深沉的生活作为基础就会显得肤浅,不能感人。那么,什么是现在生活的时代精神呢?

有些画家的作品反映了玩世、空虚等城市病,有些画家的作品描绘了打工者、农民等底层人,这些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

然而,还有更为广大的一种生活尚未得到挖掘,那就是乡村生活。新时期的农村,社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乡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社会的变化赋予乡村怎样的人文景观变化?

著名油画家刘小东曾经多次到各地乡村写生,包括返回他的家乡金城写生,他表现了儿时玩伴命运的变化,乡村景物的变迁,画出了一批动人的绘画作品,表现了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缩影。刘小东一直在感受着时代变迁的脉搏,他的艺术作品也反映出时代的精神。他返乡的金城写生,触碰到了乡村生活最深层、最动人的一面。只是,他的作品还未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更深入的研究,还未引起更多人的觉醒,并且,像他这样的画家还太少了。

新时期的农村生活,是时代变迁一个重要的侧影,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是绘画素材的无穷宝藏,有待艺术家们去深入挖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书画院承办的“中国梦·美丽广西”——广西美术家走进“清洁乡村”大型采风活动于2014年5月28日-6月2日在全区开展。参加采风的美术家共37名,分3个团,分别到百色田阳、隆林、河池大化、都安、桂林龙胜、临桂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先进县采风。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从全区众多表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65件优秀作品,在广西博物馆进行展出。

由政府部门(包括美协)倡导、组织写生活动,以纠正“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倾向,而倡导“艺术为民”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其实早已有之。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3年开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即提出“探索如何改进和发展中国古典的绘画艺术的形式,使之和新的创造任务相适合”。艾青提出“画山水必须画真山水”,“画风景的必须到户外写生”。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山水画创作问题谈论会,中心议题是“如何发扬山水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山水画的取材及表现方法”,即在探寻突破古人的笔墨章法,创作有“时代气息”作品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等组织了多次大型的写生活动,较有影响的有张仃、李可染、罗铭的江南写生,傅抱石率领江苏画家开展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黄胄进行民族风情写生,等等。他们写生的足迹甚至远至欧洲。例如关山月自1956年后到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写生,傅抱石1957年到东欧进行三个月的写生,李可染1957年到德国写生,此外赵望云、黎雄才、赖少其、张仃、刘蒙天、石鲁、亚明等人也都曾受政府的特别指派到国外写生。

20世纪50年代的写生活动,几乎席卷了整个美术界,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的。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巨大的,不仅许多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是在那一时期形成、成熟的,他们的重要作品,很多也是在那一时期创作的。与此同时,这样大规模的美术写生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画家。这一时期的写生活动,主要是表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果,在表现素材上,出现了很多传统所没有的东西,例如公路、大坝、机车等。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突破了传统的形式主义,为现实主义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样的经验甚至在现在和以后都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惜“文革”之后,这一美术创作传统被迫中断。

我们去回顾这段历史,当然不是要重复历史。当时所提倡的写生活动,主要是为了突破传统形式主义的窠臼,寻找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手法,而且当时的写生活动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画方面,是为了解决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而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