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向沙漠进军范文

向沙漠进军精选(九篇)

向沙漠进军

第1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1940年6月,意大利对英国宣战。墨索里尼看出大英帝国虚弱之极,欲趁机钳击埃及,掐断大英帝国的“生命线”。意军会从哪里发起进攻,这令英军中东司令韦维尔将军终日苦恼。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提到军中的巴格诺德少校好像能有应对办法。

得知此事,韦维尔立即召见巴格诺德,后者声称愿率一支小型突击队,深入埃及以西沙漠腹地侦察意军虚实。韦维尔一脸严肃地问道,“如果你们发现意大利人在那里什么也没干,怎么办?”

“那我们就劫了他们。”

巴格诺德少校如此自信并非信口开河,原来他是北非沙漠探险爱好者圈子里的顶级人物,沙漠探险专用的“太阳罗盘”就是他的专利发明。接到任务后,他首先就选定了两位当年的探险同行帕特·克雷顿和比尔·肯尼迪·肖充当副手。

军官有了,可招兵遇到了大麻烦。韦维尔将军首肯的前提是巴格诺德不动用英军正规部队。于是他先找到了澳大利亚部队,遭到澳军主将布莱梅的婉拒。无奈之下,巴格诺德又找到了新西兰部队。驻埃及新西兰部队司令爱德华·普迪克准将“原则同意”从师属骑兵部队招募志愿者。

7月4日,首批新西兰士兵到达基地,接受沙漠特种作战训练。8月27日,远程沙漠巡逻队正式训练完毕,辖2支巡逻分队,4名军官、54名士兵、9名预备兵员,外加11台机动车辆,韦维尔将军欣然检阅了这支如期成军的微型侦察部队,并戏称之为“蚊子部队”。

“机械化打劫队”

1940年9月,英军中东司令部得到消息,在利比亚磨蹭了4个月的意军格拉齐亚元帅终于打算沿着地中海海岸公路向东进攻。对此,英军倒是早有准备,但不清楚意军是否会从南侧的库夫拉迂回。为了打消顾虑,韦维尔将军命令巴格诺德率部找出答案。9月5日,经过10天的沙漠艰苦行军,远程沙漠巡逻队抵近库夫拉绿洲,任务是查明意军动向。令巴格诺德多少有些失望的是,意军的表现似乎与即将到来的大战毫无关系。

对于跑了整整10天的巡逻队而言,就此回营令人心生不甘。9月18日,巡逻队无意间发现并摧毁了两处意军简易机场。2天后,在塔兹勃-库夫拉公路,巡逻队“打劫”了一支意军后勤辎重队,“一阵机枪响过之后,我们抓住了第一批战利品——2个意大利小兵,5个阿拉伯人,一只山羊,还有2550加仑汽油,再有就是一个邮包了!”事实上,这个邮包里装满了意军机密公文,这些情报表明,意军根本无意从侧翼包抄英军。消息传回开罗,韦维尔将军大喜过望。沙漠巡逻队被记头功。巴格诺德也被提升为中校,巡逻队的实力扩充一倍,升格为“远程沙漠大队”,辖2个中队,6个巡逻队。

库夫拉侦察行动的成功令韦维尔将军对这支“蚊子部队”产生了更高的期望,他认为巡逻队可以更富“进攻性”。1940年10月起,针对意军补给线的“沙漠打劫事件”骤然上升。

1941年1月,巡逻队盯上了距离开罗约3700公里的梅祖克。为此巴格诺德只身拜会法国总督,说服当地法军与英军联手进攻意军据点。1月11日,法军德奥拉诺上校率部与克雷顿率领的巡逻队会同一处,忽然从沙尘中高速驶入梅祖克镇,令意大利哨兵猝不及防。倒霉的意大利邮差总管更是骑着自行车和车队撞了个正着,被迫当了向导。两个小时之后战斗结束,梅祖克落入盟军之手。

对于韦维尔而言,他期待着更多实实在在的胜利,他命令巡逻队与法国联手,进攻更为重要的库夫拉,这个绿洲小镇是利比亚意军与埃塞俄比亚意军空中交通线的枢纽。法军新任指挥勒克莱尔上校坚持亲率巡逻队战斗。然而,1月31日,代号为“T”的巡逻分队被意军侦察机发现。这回轮到意大利人打伏击了。T巡逻队的三辆卡车被击毁,勒克莱尔被迫率部撤出战斗。然而,失利反而让勒克莱尔上校决心一战,法军随即猛攻库夫拉。3月1日,意军扯出了白旗。此后,巡逻队索性把基地从开罗搬到了库夫拉。如此一来,意军防线纵深的地方就再也不能平静了。

“利比亚沙漠出租公司”

然而,1941年春夏,北非战场的总体形势对英军越来越不利。希特勒派出了非洲军团,德军主将隆美尔比韦维尔更擅长“不按常规打仗”。1941年6月,韦维尔遭解职,准备接任中东司令的奥钦莱克还没赴任就收到丘吉尔的电报,要求他立即对隆美尔发动进攻。

11月初,英军发起的“十字军”行动很快陷入困境。24日,英第八集团军司令部急电,命令沙漠巡逻队由秘密侦察任务转入攻势行动,对一切能接触的敌军目标发起进攻。这段电文反映了英军指挥部的无奈之举。而沙漠巡逻队无意间成就了英军的另一段传奇。同年7月,奥钦莱克上台后也想到了要用小股特种部队创造些奇迹的办法,其结果是由戴维·斯特令少校组建“特别空勤队”(SAS)。奥钦莱克原本设想用空降方式把这支小分队快速投入敌军战线后方。天有不测风云,斯特令等人11月15日夜跳出机舱时遭遇的是北非夜晚常见的急风,斯特令幸而安全着陆,但首批队员55人仅有23人出现在集结地,行动以惨败告终。好在,英雄惜英雄,沙漠巡逻队提议可以“顺路”把“特别空勤队”捎到敌后地区,任务完成后再捎回来。打那以后,特别空勤队改走陆路,他们亲切地称巡逻队为“利比亚沙漠出租公司”。

第2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进军沙漠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沙漠很荒凉,如同你死去的爱情,沙漠很美,如同你遗失于岁月的珍宝,沙漠很强大,如同你万世里的坚持。进军沙漠,我们站在沙漠面前,不知应该怎么走进这个神秘地带,神秘而惊悚,一如传说。

黄是个“女汉子”,也是此行的队长,一顶惊艳的帽子,更印证了其汉子的身份。拉一群尘世中的俗人进沙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是只配神仙和妖孽居住的地方——甘家湖的不毛之地:沙漠。我们就站在沙漠边上了,一行十人,想来歪歪斜斜很不入女汉子的眼,问她里面好不好走,她说好;远不远,不远,三四公里,完全骗了我们跟她一起进军沙漠。不过,后来我想,如果我是黄,也只能靠“欺骗”,要不,几个瘦成笔杆的或胖成面包的,如何会乖乖背着几瓶水一块干粮,毫不迟疑地就跃跃欲试了呢?

进军沙漠第一步,分组,十人排队抽号决定组合,分了组,在进军沙漠之前,组里的妖魔先秀了秀,拍了出发纪念照,俗人难免会俗,想必沙漠里的神仙都懒得理我们,只派小妖出来迎接:“来吧,俗人……”

我们初入沙漠是跑着跳着的,口里还大声喊叫:“沙漠,我们来了!”好像宣战一样。但是沙漠远没有那么好客,没有一只好奇的长颈鹿瞪着纯洁如水的眼睛出来对我们说一声“come on……”我们跳进沙漠的那几步,就突然发现,沙漠也没有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我们被深深陷进去,每一步都那么不容易,每一步都有半步变成拖自己后腿的东西。想要前进想要跑想要跳,要比平时付出更多才行。烈日啊,为什么会在这里如此野蛮呢?夺走身体的水分,夺走人的意志,每一步都如同上苍恩赐过,在沙子里走路,真实而艰难。

分好的组,到沙漠里就乱了,因为都是自顾不暇,想抬头看下在哪个位置,你看到的只有漫漫黄沙,你想叫一声,朋友们,你们在哪儿?这里没有大山清脆的回声,那干渴那无助,让你没有力量送出你的呼唤声。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前面的人留在沙子上的脚印,或者痕迹。一进沙漠,不用说10个人都后悔了,但是想来好在只有3公里而已,不能丢人给一个像羚羊一样带路的女汉子吧。黄也不见了,那顶俏皮惊艳的小帽在沙漠里居然也不那么耀眼了。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就像一台泵一样,嗵嗵跳动。我也能听到我前面的林总的心跳,是另一台泵,在我前面3米的地方狂跳。我想追上这3米十分的困难,一次也没有成功。一个一个深深塌陷的脚印又被沙子埋了,你前面走的是谁,有什么样的脚印,是什么样的行走方式,你如果执著于这样的研究,沙漠会笑你傻。一步一个脚印啊,怎么一半都被埋了,你留下的只有痕迹。我们顺着痕迹往前面走。那无休止的沙子不停地进到鞋子里。若走,就像少林子弟,带着沙袋走,若停,你必然不停地停下,倒沙子,停下,倒沙子。一会,你的队伍就不见了,一会儿,你依赖的痕迹也不见了。你只好在浩瀚的沙漠里,恐惧、惊慌、幻想,这一眼望不尽的沙子,会打败你。我索性脱了鞋子在沙子里走,女儿在我后面跟着,也脱了鞋子。“妈,那是什么东西?”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有条小小的四脚蛇,我们打断了它赶路,它跟我们迎面碰到了,它就停在那,昂首挺胸,居然用小小眼睛打量我们,毫无逃跑之意。我驱赶它:“去!”它毫不理会,我们抬脚走,它也摆头摆尾地走了。呵呵,这是人家的沙漠啊。

沙漠里没有直线可以走。跟我有3米距离,这3米像鸿沟一样不可超越的林总,不知从哪里找来一顶草帽,真的就是你褪色记忆里的那顶:麦草编的那种,农村也没有见到了,但在这沙漠也很和谐。因为沙漠里好像烈焰痛快淋漓地烧过,哪里都是火一样的颜色,那干枯的草,居然是没有死的,还活着。那干的一把就能折断的树枝,居然还有细小的让人惊叹的花朵,怎么会呢?还有芦苇站在沙丘上,居然还有绿色的小叶子,叶子边上也有火烧一样的痕迹,那么两三枝。我们惊叹不已:“哦,不得了,怎么扎得根呢?”

一个沙丘一个沙丘,上沙丘下沙丘,“之”字迂回,脚下的沙子像生根的海绵,绊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抬眼望,壮烈无边,沙子的那边还是沙,沙丘的那边还是黄沙。烈日、黄沙、干枯,英雄悲壮,没有鸟叫没有可依偎的树干,没有水滴那珍贵的气息,没有人烟,你叫一声,沙子吸收了你的声音,这沙漠,用死一样的荒凉教给我们什么?林在我前面3米之远,女儿在我后面5米之远,我们用这样的距离和节奏跟着前面的痕迹。女儿在后面问我:“这是3公里吗?”我问前面的林:“这是3公里吗?”林说不知道。光着脚早已不能走了,一则太烫二则不停地有刺一样的植物,伏在沙面上,女儿一脚上去,惨烈地痛叫,脚下一团刺都扎在从不曾走过这么多路的脚上。我也不怎么心疼了,这是沙漠啊,我只简单地说:“穿鞋!”对着太阳喝干了最后一滴。林说,这时候一万块钱一瓶的水也要的。沙丘有的高有的低,我们时而走在沙梁之上,时而走在沙丘底下。但是不管在哪里都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否踩到沙漠的底,那是没有底的,温柔的陷阱。流沙镌刻着沙丘,或笔直如渊,飞流直下,或曲转柔滑,起伏变化,或高耸成壁,万仞之势,或飞沙成溪,谷底存深。上沙丘则呼壮观,下沙丘则称其险阻,一步一景观,步步艰难险阻,电影里的悲壮,也不过如此。

林说,快,看到大部队了……我顿时激动了,远远看到几个人影在一个沙丘那里,那沙丘干枯的挑着三两枝梭梭,我们3个竟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冲着前面的人影使劲挥手,那边也喊声传来,朝我们挥手。我们还是不能走直线,曲折迂回走向那边,一种会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呵呵,人在沙漠怎么全变了。

脚下是沙,鞋子里是沙,脸上是沙,汗水也粘着沙,躺下就能很幸福地睡着,在这陷阱一样温柔的沙子里。我们跟大部队会合了,这大部队也只有4个人,还有3个不知所踪。女汉子的小帽依旧俊俏可爱,她像男人一样迎接了我们。从她的大背包里,掏出几个苹果,一人分了一个。天哪,这居然是我吃到的最最好吃的苹果了,苹果甘甜如蜜一样,为什么苹果会这么好吃?呵呵,真是奇怪啊!黄开始讲她以前走这沙漠的故事,我们一致打断:别扯那没用的,快说,还有多远能出沙漠?黄哈哈大笑:“3公里。”3公里是个咒语吧?3公里,我们在这里已经到了极限,3公里我们消耗了2个小时?不可能……黄说,你们走还是不走啊?我们说:“能选择吗,不走行吗?这沙漠中心,不走怎么办?”这样,在沙漠中心,我们发现,除了前行,没有选择。

那女汉子一路领先,背着她的背包一会儿就变成了羚羊一样的影子,我们跟着她的痕迹朝着太阳的方向向西南走去。我们自然而然又成了原来组合,3米之外是林,5米之外是女儿,林不时问我,还行不行,我不时问女儿,你还行不行?其实都是问自己。烈日之下,黄沙之上,沙漠绮丽变幻,上坡手脚并用,下坡恨不能一下滚下去,埋到沙子里也不会太可怕吧。一路上,跟我们一起赶路的还有很多只四脚蛇,也就是蜥蜴,我们已经不惊讶它了,相安赶路,各走各的,小蜥蜴细细的花纹一样的赶路痕迹,让我们觉得有趣,有时我们就跟着这样的痕迹走。“有条蛇啊!”林说这句话跟召唤我们你还行不行的语气一样。蛇?在哪,看看吧!我们3个停下,看一条蛇游着赶回它的洞穴去。这蛇不足1米,林说是大蛇了,沙漠里蛇都不大,我们谈论着蛇,有一阵小风吹来,那么惬意的凉。沙漠里住着神仙,我们相信了,沙漠里神仙与妖孽和平共存,我们也相信了。给一只蜥蜴让路,给一只蛇让路,给一根干枯的梭梭让路,这里虽然是沙漠,但,井然有序。

走着走着,丢失的那3个出现了,在我们的右侧十几个沙丘之外,远远地朝我们挥手,我们相互无比深情地对望,仿佛失散了几十个年头。他们踉跄着朝我们这边迂回,我们也歪歪斜斜地尽可能朝他们走近。这10个沙丘,我们走了半个小时,才把失散的兄弟迎接到身边,呵呵,别怪我们太热情啊,只因这里是沙漠。6个人分享了一瓶林愿意花一万元买的水,传着喝的,一人一口。太阳已经将人的影子投向东方了,此时,我们已经走了3个半小时。我们开始讨论那个咒语:“是3公里吗?还有多远?”另一个可以预知的坚定地告诉我们:“马上到了,最多1公里……”,这个咒语更为有用,6个不能挪动的人,又站起来向西南走,自然成队,一人跟着一人的痕迹。太阳把头发衣服全部晒得贴在身上,还有几万个沙子也粘在身上,哦,壮观,哪里来的这些沙子呢?几万年就存在了,几万年,梭梭跟胡杨,可是一直陪伴着这海一般深邃的沙漠?胡杨是情人,梭梭是子孙,蜥蜴与蛇,还有狼还有其他的生物,是它的居民,而我们,只能算过客。

“还有多久?”1公里!呵呵,就是这样的咒语,我们看过了多少景色,平分了多少沙漠荒芜。我们找到了一个大坑,应该是口干枯的泉眼,四周的植物已炭化发黑,荒芜的芦苇、红柳、梭梭、茅草,保持着向水的痕迹。哦,这里以前应该是有泉水的,泉水边应该是很热闹,有小鸟,有野兔,有蛇,蜥蜴,或者狼,或者羚羊……或者也有位叫古丽的姑娘,长着泉水一样的眼睛,等待着她的巴特。泉水边应该丰盈欢腾,那快乐的声音不亚于红尘之处的快乐。

绕过这口干枯的泉,我们折向东方:“这次真的只有1公里了”,那个预言家的咒语不太灵了,我们已经不能问自己还能不能坚持,因为没有选择,要么等死,要么走,所以必须走。沙丘还是一如既往的神采,既无欢喜更无悲伤,一道道风雕而成的沙纹,如水般温柔,沙丘的顶部,像是时时有人刻画,干净而笔直……

“看,那是我的车!!”有人狂喜叫着,是的,看到了。

要过最后一个沙丘了,这也是最为壮观的一个,几十米如悬崖峭壁,笔直的没有道理,好像刚刚开采出来。纵身一跃可以吗?从仙界回到人间,不都是这样断然决然地纵身一跃吗?6个俗人,一字排开,以各自的形式,重新投入到自己的轮回。王跑下去,林冲下去,胡倒退下去,钱滚下去,我滑下去,女儿滚下去。

但是这样的阵容,居然没有扬起沙尘,我们都滚下谷底,回头仰望的时候,那沙还是那样安静地耸立,以山水永隔的沉寂,以最纯粹的姿态看着无比渺小的我们。

第3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地区,是中国的第二大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古尔班通古特不是那种寸草不生的流动沙山,而是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虽有沙漠之名,但却生机盎然,沙丘上生长着梭梭、红柳和胡杨等300多种植物。

吉尔班通古特沙漠壮观而又危险,既有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沙海黄浪,又有梭梭成林、红柳盛开的绿岛风光,还有千变万化的海市蜃楼幻景和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造型。有风和日丽、黄羊漫游的静谧画面,也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惊险场景。

茫茫大漠中,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如北庭都护府遗址、土墩子大清真寺、烽火台、马桥故城、西泉冶炼遗址、新渠古城遗址还有头道沟古城遗址等。

在9月到12月来沙漠观景摄影是最为合适的,而每年春夏季节1月到8月在沙漠里探险也独具味道。在拍摄沙漠风光时,先不要急于动手,最好先仔细地对所处沙漠的走向及有特点的沙丘进行观察。阴天时缺乏明暗反差,没有生机,只有在阳光下,沙漠才有明有暗,沙浪起伏,气势磅礴。阳光低角度时,也就是日出、日落的时刻,光线色温偏低,色调偏暖,所以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才是拍摄沙漠风光的最好时机,可以使黄色的沙漠暖调更为浓重。

在沙漠中,沙浪与沙浪间前后左右的距离较大,若采取纵线构图,就很难反映出沙海的辽阔景象,因此,横线构图易于奏效。为了对较多的横线构图加以突破,也可以利用驼队或沙脊的斜线走向,来取得生动而匀称的布局结构。

戈壁蜃海

将军戈壁位于奇台县城以北,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原是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开阔的沙地上生长着红柳、梭梭和芨芨草,红黑色的石滩在阳光照射下,暑气蒸腾,经常会出现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戈壁滩上的火烧山,位于乌鲁木齐市到阿勒泰市的216国道的路上,如红宝石耀眼。由于在地表的煤经雷击后燃烧,长期积累,连绵起伏的山丘一片赭红色,放眼环顾,几乎见不到其它色彩。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烧。

红柳是将军戈壁上的主要植物之一,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有很强的耐碱抗干旱能力,和胡杨一样被人们誉为沙漠卫士。将军戈壁上红柳生长茂密,有的红柳林可达数亩,其中以木垒红柳滩最为壮观,红柳在春秋两季开花,花色红艳喜人。当开花季节,大片大片的红柳扬花吐絮,整个大地一片火红,形成十分罕见的景观,那种强烈而又赏心的色彩会让感观得到一种满足。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海市蜃楼不过是一种传说,真正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实如凤毛麟角。其实在将军戈壁见到海市蜃楼是极平常的事,尤其在将军庙一带,只要是晴日,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看海市蜃楼最佳的时间是夏日中午,远远望去,一片白雾缭绕,底部像一泓明净湖水,那些沙丘小树被幻化成亭台楼阁,虚无缥缈,令人称奇。

魔城鬼景

距克拉玛依市东北100公里处,藏匿着一片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形状怪异,蒙古族牧民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意为魔鬼出没的地方。在游牧人的眼中这里神奇莫测,不可接近,充满恐惧,据说进了魔鬼城,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实际上,魔鬼城里当然没有鬼,只是因为地处风口,肆虐的狂风游荡其中发出呜呜的哀鸣令人生畏。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这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所以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水族生命的天堂,有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和其它远古动物,但是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恐龙也灭绝了。这里经过千百年来的风蚀雨侵,最终演变成了高低错落、沟壑纵横的雅丹地貌,科学考察队还曾在这里发现许多动植物化石和恐龙遗骸。

大自然鬼斧神工,充当奇迹的艺术大师雕砌出了无与伦比的美,城中遍是众多奇形怪状的沙堆和土丘,有的像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有的像北京的天坛,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柬埔寨的吴哥窟。而脚下全都是干裂的黄土,黄土上寸草不生,四周一片死寂。

多年的风雨侵蚀在魔鬼城形成了许多美丽的彩石滩,进入魔鬼城的人经常能发现动植物的化石。在起伏的山坡地上,还有各色的玛瑙石、美丽的火山石以及晶莹剔透的水晶,过去常有人进入魔鬼城寻宝。由于魔鬼城中千沟万壑、峰回路转,人们往往会迷失在其中难寻归途,这或许就是进入魔鬼城出不来的传说由来了。

行游贴士

1.从乌鲁木齐坐车需4个小时左右到达克拉玛依,班车每小时一趟,早9点到晚8点,票价为112元。从克拉玛依客运站坐9点半的班车到达乌尔禾客运站,90分钟的路程,票价22元。在乌尔禾打车前往魔鬼城,不出10公里,每人10元。也可以在克拉玛依客运站打车前往魔鬼城,50元一个人,包车200元。

2. 新疆的魔鬼城除了乌尔禾魔鬼城还有奇台魔鬼城,它位于奇台县的西北方向。沿着通向北山煤矿的公路走90公里,经过边防站再前行3公里后,转入去青河方向便道,约60公里的路程后进入将军戈壁,再经过50公里的颠簸才能到达。

周边

霍尔果斯 忙碌的古丝路

312国道西边的终点,便是霍尔果斯口岸。来到这条东起上海,全长4967千米国道的尽头,才感受到这个地点的政治和历史意义。霍尔果斯的另一边便是哈萨克斯坦,隋唐时,这里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现在依然是新疆自然环境最好、交通最便捷的口岸之一。

第4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近期,在公司党委和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学习了沙海老兵的感人事迹,深刻感悟沙海老兵为党和人民付出的一切,深刻感悟沙海老兵的兵团精神及革命情怀。

通过学习,我仿佛看到在那物资贫乏的年代,沙海老兵仅凭着自己满腔热血以及对党和人员深沉的爱,在接到一道紧急命令后,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他们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里木盆地,克服了狂风暴沙、饥饿干渴等困难,昼夜兼程15天、行程近755公里,胜利解放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他们一举粉碎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的阴谋,挽救和田人民于水火。完成使命后,千余人集体整编为生产营,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平叛剿匪,帮助地方建立政权,一边垦荒造田、发展生产,与风沙斗争。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人家结亲,扎根新疆,坚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诠释 兵的使命、兵的职责以及兵的情谊。

通过学习和践行沙海老兵精神,使我的内心有很大的触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如果说,穿越“死亡之海”依靠的是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那么,在屯垦初期的艰难困苦中,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不为名利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也源自于战士们对于祖国和这片土地的爱。面对长满芨芨草、梭梭、红柳的戈壁大漠,缺少生产工具、缺少种植技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共和国“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的哨兵”。

 军装脱了,但军魂未丢,老兵走了,但军魂还在。今天我们学习沙海老兵精神,继续传承老兵精神,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新疆。理解沙海老兵精神,就要理解沙海老兵“热爱新疆”的精神内涵,新疆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其稳定与发展,是每一个公民和士兵的责任,需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和甘愿奉献的爱。热爱新疆是沙海老兵扎根新疆的先决条件,是沙海老兵精神的灵魂和旗帜。

铸剑为犁,屯垦戍边,手中的枪杆子变成坎土曼,这对战士来说,是一次人生抉择、是角色的置换,当初选择留下来的战士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波澜,变战斗英雄为生产模范,一句简单的口号,却让战士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心血、汗水、甚至是生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此又怎能忘记,今天的新疆兵团,同样需要我们去建设、去保卫、去守护;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老兵精神,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

作为年轻一代在兵团工作的我,要大力弘扬和传承沙海老兵精神,以信念为方向,化知识为动力,铸理想为钢犁,努力学习、奋斗拼搏,用生命与忠诚、用热血和青春,代替老兵们去继续奋斗。 

观看《沙海老兵》有感

最近看完了《沙海老兵》这部电视剧。观看后十分感动,受益匪浅。 

六十年前,一道紧急命令,一支英雄部队,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他们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克服了狂风暴沙、饥饿干渴等困难,昼夜兼程15天、行程近755公里,胜利解放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从此,这支部队就留在了这里,成为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里一个深藏了六十年的英雄群体。 

他们被称为“沙海老兵”,见证着和田的发展和繁荣。老兵为屯垦戍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可敬的老兵,大部分离休后仍居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干休所。部分老兵自进驻和田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四十七团。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在昆仑山下开展大生产运动,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人进沙退、亘古荒漠变良田绿洲的创业之歌,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了沙海老兵对祖国的忠诚。 

无论何时,他们都始终牢记“兵”的身份,爱护着他们的荣誉勋章,珍惜着他们的军衣军帽,珍藏着他们各个时期和战友最珍贵、最纯真的记忆。 

第5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老板,我们军队有七万四千人,如果要每人都能喝到一桶水,需要多少钱?

老板打量了塞思一下:“您是军队里的人吗?……您,您可是塞思将军?”

“嗯,是的,我是雅内梅骑兵军队的主将塞思,我们现在担负着讨伐凯维逆贼的任务,我们正要往雅霍尔尼克进发,去和副将塞思汇合。但现在这沙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走得出去,现在水源没了,天又这么热,才来向你买水喝的,你大概算一下吧,需要多少钱。”塞思解释道。

“啊,真的是塞思将军!久仰久仰!您……您是说你要去雅霍尔尼克讨伐反贼吗?”

“是的,我们正要去雅霍尔尼克和副将弗朗茨汇合,一起讨伐逆贼。”

“主啊!一定是尊贵的神来化解人间的灾难了!”老板似是十分欢喜的样子:“这下就安定了!神啊!您要什么我都会贡献给您的!绝不会收您一点钱财!请早日平息这场叛乱吧!”说完领着塞思进了储水的仓库。

塞思取完水后,又转身问店主:“这个沙漠还有多远才到尽头?”“啊!尊贵的神啊!从这里不管走哪个方位,只要再走二十里就可以到尽头了,但是要到雅霍尔尼克还是要往北走才能到。尊敬的神啊!雅霍尔尼克真在闹瘟疫,还刮了龙卷风,您可要小心啊!”老板虔诚地回答。

“很好,这是王军对你忠心的酬劳!”说完在柜台上放了十枚金币和一枚勋章,便转身让军士门来搬水:

“兄弟们,一个国家要治理好,首先要得到国民的信任和拥护。沙漠里水源这么珍贵,老板却愿意不收分文地把所有水源贡献出来,这证明我们已经得到了民心,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极大优势,凯维已经不攻自破了!我们离复国大业不远了!兄弟们,只要我们一到雅霍尔尼克和弗朗茨将军汇合,到时候就胜利在望了!”

“雅内梅王国万岁!”军士们齐声高呼,欢呼声回荡在沙漠之间……

从郊外远远看到城里,两颗龙卷风连接着天空,怒吼着撕扯一切物件,在城中心盘旋着,形成一个巨大的破坏圈,呈螺旋状碰撞着、攻击着周边的东西,最后竟连雅霍尔尼克城市的市标都卷了起来。两颗龙卷风不停地交错着,好象两条乌龙在厮斗争执……

“将军,城里到处是瘟疫病人,如果我们不带什么隔离措施,很容易被传染。”斥候兵来报。

塞思望了一下城里,叹息。

“不行,我们就是来解救人们的,怎么能因为小小的瘟疫退却?!传令下去,一二三分队跟我进城,第四分队到城外寻找抵御龙卷风的办法!立即分支!”塞思斩钉截铁地下令。

果真如斥候兵所报,城里到处是瘟疫病人,他们浑身缠着纱布,带着口罩,或闭门不出,或躲进角落,疫情严重,况且又有龙卷风的威胁。

塞思正在思索着如何抵御龙卷风,一个身着褐衣的人进入了塞思的视线。此人行动敏捷,手执长杖,不像是瘟疫病人。

塞思心中不解,上前询问:“先生,请留步!

第6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关键词 皮山县 沙漠化 slope MODIS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8

Abstract Hotan Prefecture is located in China's largest mobile desert - the Taklimakan Desert of southern, is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most serious sandy desertification hazard in 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gion suffered the most serious desert Pishan County as the study area, the were desertification dynamic mechanism analysis. Desertification is formed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Among them,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factors is slow, desertification formation and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will accelerate its process, and it is the main motive force of the spread of desertification.

Keywords Pishan Country; desertification; slope; MODIS

0 引言

沙漠化是自然因素(以气候因素为主)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自然因素的影响是缓慢的,是沙漠化形成和集中分布的基础,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加快其进程,是沙漠化扩散的主要动力。

1 自然因素

1.1 气温

图1显示的是皮山县2000~2009共10年间的月平均气温走势图,从图中可看出在这10年期间,皮山县气温未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变化曲线基本一致。然而,因为皮山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区,据统计,皮山县一年内极端最高气温高达41.0℃,一年内平均有91天最高气温保持在30℃以上。从以上资料可判断得出,皮山县沙漠化现象虽然不是因为气温的大幅度变化引起的,但与其本身就有的高温气候特征脱不了干系。

1.2 降水与蒸散发

图2显示的是皮山县2000~2009共10年间的年总降水量,从图中可看出在这10年间皮山县降水量普遍很低,年平均降水量为55.28mm,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往后则呈直线大幅度减少。蒸散发量是有关月平均气温的一个函数,从图1中可看出,在这10年间皮山县月平均气温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可以说在这期间蒸散发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断言,皮山县高蒸散发造成了区域内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致使植被长期处于生理干旱,另外,因为一年平均只有55.28mm的降水量,最终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

1.3 植被

为了体现出研究区内地表植被的空间变化方向,本文利用2000~2009共10年的生长季MODIS全球250m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16天(8.13~8.29)合成数据产品,计算得到研究区地表植被随时间变化的斜率(Slope),相关公式如下:

上式中,代表的是年份,在本文研究中取值为1~10;代表的是第年的值; 代表的是2000~2009共10年的平均值;代表的是自变量(年份),即2000~2009,为了方便起见,用代号1~10表示年份,这不会影响计算结果,因此可取值为5.5。利用上述几项常数,对式(1)进行简化,结果如下:

首先通过式(2)计算得到皮山县2000~2009共10年间地表植被的变化Slope指数图,其次利用ArcGIS的重分类功能,对获取的Slope指数图进行分级,从而探讨地表植被的空间变化特点。图3显示的是通过自然间断法分类得到的2000~ 2009年共10年间皮山县地表植被变化趋势等级分布图。

从表3可看出,在2000~2009共10年间,皮山县2018.75km2的地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植被增加,占皮山县总面积的5.04%,而有9064.25km2的地表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占皮山县总面积的22.64%,是植被增加面积的4.5倍。

1.4 风与风向

经过统计计算得出,2000~2009共10年间皮山县月极大风速的平均值为12.11m/s,相当于6级强风。下图4显示的是2000~2009共10年间皮山县月极大风速16方向风向频率累计分布,图中可看出,在16个风向中,西西北方向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西北和西风,均为从塔克拉干沙漠方向刮来的。

风速越大越频繁,对土地的风蚀作用越强,更容易导致沙漠化,而随风一起从塔克拉玛干方向刮来的沙尘暴以风沙流的方式掩埋低矮植被、农田等,同时还刮蚀地皮,使植被与农作物的根系,最终加剧了皮山县植被的退化并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

2 人为因素

根据皮山县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皮山县常住总人口数为258210人,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相比较,10年间一共增加了42186个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95%;2012年皮山县牲畜存栏达到53.96万头,与2005年的46.27万头相比增长了7.69万头,年增长率为2.37%。人口与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增大了对现有土地的压力,环境压力也持续增大,地表植被因过牧、过樵等原因而逐渐退化,也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

3 结论

经过对皮山县沙漠化机理的动态分析,发现对皮山县沙漠化影响最显著的除了皮山县固有的、特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低降水量、高蒸散发、地表植被的大面积退化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等。

参考文献

[1] 张仁健,周家茂,曹军骥.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粉体技术,2007.1:1-5.

第7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一柄汉廷旄节孤傲地矗立在荒芜的大漠上,稀疏的旌穗在放荡不羁的凌厉寒风中,无助地飘动着、挣扎着、颤抖着、脱落着。

片名:大漠孤烟。

冬寒冰朔,旌节的旌穗在冬风中颤抖。

秋霜掠沙,旌节的旌穗在秋风中撕落。

夏絮飞翎,旌节的旌穗在夏风中飘零。

春晖浓莹,旌节的旌穗在春风中荡漾。

南飞的大雁从汉廷旌节的上空啼鸣着翩然而过。

骤然,沉雷般的马蹄声轰然响起,无数铁骑飙掠而过的骤风,无情地撞击着旌节上稀疏的旌穗。

1.戈壁袤漠春日

铁蹄激踏,兵戈击鸣,旌旗漫卷,杀声震天。

沉雄的胡布声中,剽悍骁勇的匈奴骑兵催动着战马向汉军阵地汹涌奔去。挥舞的马刀在阳光下闪射着凛冽寒光。

沙丘坡顶,汉军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汉军阵地,最外层用铁皮包裹着的战车首尾相连,战车后面,无数盾牌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巨大屏障。

迎风招展的大旗下,白马上的汉军将领苏武手中的一柄长枪斜斜指向大地,六个骑着黑马手持大刀的校尉一字排在他的身后。

匈奴骑兵犹如摧枯拉朽的狂潮,排山倒海般地向汉军阵地漫卷而来。

苏武冷峻地注视着狂飙而来的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在飞奔的战马上张弓搭箭,弓弦声中,无数支利箭编织成一片炫目的箭雨,带着锐利的呼啸声,向汉军阵地倾泻而去。

苏武漠然地看着漫天而来的箭流。

瀑布般疾射而来的箭镞撞击着汉军的盾牌,不时有士兵被从缝隙中钻进来的利箭射倒。

苏武嘴角浮起一丝冷冷的笑意。

骤然,惊呼声、嘶叫声四起。一层与地面颜色相同的薄薄遮盖物被匈奴狂奔而来的战马踏塌,一道长长的壕沟横亘在汉军阵地前,猝不及防的匈奴骑兵一排排地冲入壕沟。

壕沟旁,匈奴骑兵纷纷拼命勒住狂奔的战马。

战鼓声轰然而起,铁皮战车后的弓箭手将手中的大黄弩连发弓机头略微抬起,层层箭流带着尖利啸声,向壕沟对面的匈奴骑兵激射而去。密集的箭雨中,匈奴骑兵成排成排地倒在地上。

汉军校尉将手中的令旗向前挥去。

铁皮战车霎时裂开无数道缝隙,手持大黄弩连发弓的汉军弓箭手在步兵重装方队的盾牌掩护下,如同决堤的洪流从铁皮战车后面倾泻至壕沟旁,大黄弩连发弓掀起的阵阵箭雨向壕沟内的匈奴骑兵无情地覆盖过去。

苏武冷冷地注视着战场。

壕沟内,尸横遍地。

慌乱中,一个身中数箭的匈奴将领向两边一指,匈奴骑兵刹时分为两队,向东西两侧疾速冲去。

汉军击鼓手紧握鼓槌,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武。

苏武抬头看向蓝天中如火的骄阳。

胡布声中,彪悍的匈奴骑兵凶猛地向两边冲杀。

战鼓声再次隆然响起。东面的大漠沙地上,突然立起的无数巨大镜面,将太阳光反射向匈奴骑兵。在道道反射的太阳光照射下,匈奴骑兵纷纷以手遮目,狂奔的战马扬蹄惊嘶。炽白刺目的反射太阳光后面,漫天箭镞向匈奴骑兵疾射而来。

西面的大漠沙地上,无数翻板猛然掀开,汉军弓箭手从地下突然现身,手中的大黄弩连发弓将无数利箭射向凶悍冲来的匈奴骑兵。

密集的箭雨中,匈奴骑兵纷纷落马。

壕沟内,与沟壁颜色浑然一体的几个门板忽然打开,汉军士兵们肩扛着粗大圆木蜂拥而出,迅速将圆木并排立起。

与此同时,铁皮战车阵打开几条通道,汉军士兵扛着一端系有粗绳的厚宽木板冲到壕沟旁,立起木板放松绳索,木板轰然倒下,几座简易木桥瞬间横跨在壕沟上。

冲向东西两侧的匈奴骑兵在无情的箭雨中慌然掉头。

两侧的沙丘后,无数汉军骑兵策马跃出,一部分骑兵在沙丘顶勒住战马按兵不动,另一部分骑兵策马从两侧向匈奴骑兵围拢而去。

在雷鸣般的战鼓声中,汉军弓箭手连连启动手中的大黄弩弓,连发的利箭带着啸声,头尾衔接地组成遮天蔽日的箭雨,从四个方位罩向匈奴骑兵。

在箭雨无情的覆盖下,匈奴骑兵只剩下七八个将领。

汉军校尉挥动令旗。

辽阔的战场霎时寂静如水,只有大漠的风吹动着战旗猎猎作响。

仅存的七八个匈奴骑兵将领惊惶四顾。

汉军阵地中突然传出号角声,号角声拖着亢长的回音,撕破了旷野大漠上空的寂静。

“飞骑报捷!”苏武紧抿的双唇吐出四个字后,猛催胯下白色战马,六个黑骑校尉紧随其后。

汉军阵地猛然爆发出声彻云霄的呐喊声:“杀戮蛮夷,马踏匈奴!”

一白六黑的七匹战马从沙丘顶端狂飙般地飞驰而下,在汉军雄浑的呐喊声中,穿过铁皮车阵,沿着简易木桥掠过壕沟,直指剩下的匈奴骑兵将领。

2.未央宫崇明殿春日

两排持戟武士从崇明殿门一直排到长长的石阶下。

一校尉手持简牍,沿石阶疾步而上。

3.戈壁袤漠春日

纵马飞驰的苏武猛勒缰绳,七匹战马扬蹄长嘶。

匈奴骑兵将领们默然地注视着苏武。

4.未央宫崇明殿春日

文武百官沿着长长的石阶鱼贯而上。

5.戈壁袤漠春日

苏武冷傲地看着面前的匈奴骑兵将领。

一个匈奴骑兵将领环顾着尸横遍野的战场,颓丧地垂下手中的匈奴军旗。

6.未央宫崇明殿春日

中常侍郎高声宣道:“宣匈奴使者上殿!”

7.戈壁袤漠春日

“驾——”一声大喝,苏武带着六个校尉策马急驰而去。

8.未央宫崇明殿春日

汉武帝头戴通天冠,身着广绣彩绘朝服,端坐在龙椅上阅视着匈奴使简。

匈奴使者和几个随从恭立在丹陛之下,汉朝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肃然而立。

汉武帝合上匈奴使简,抬头将两道犀利的目光射向匈奴使者。

第8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在赴陕西榆林的途中,我似奔赴撒哈拉沙漠般做好了防护准备。

榆林,这片辽阔的土地,自商周以来就是著名的古战场,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这里设上郡,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在边塞周围种植榆树,用来保存水土和军队驻扎。而后,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又营造了“广长榆”林带,用以抵御匈奴骑兵快速的入侵。

榆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多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交融和冲突,注定了榆林几千年来战事频起。连年的战乱,把榆林的历史演变成了战争史,也使榆林诞生了无数个英雄豪杰,杨家将、李自成、韩世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的《渔家傲》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边地将士破敌立功的决心与思念家乡的悲苦凄凉之情。

风疾疾,路漫漫,岁月更迭。连年的烽火战乱,先祖们留下的茂密林带被砍伐,茵茵的绿草被践踏。滚滚黄沙取代了昔日的苍翠,又侵犯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一代又一代榆林人伴着风沙长大,经受着漫天黄沙的暗无天日,黄沙淹没了良田,葬送着人们的生命,榆树成林成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夙愿……

汽车奔驰在榆林宽阔的公路上,隔着车窗,我寻找着印象中的沙漠,寻找着沙漠中满目的苍凉和飞天的尘沙。

举目眺望,蓝天白云,放眼四周,绿树成林,哪里有沙、哪里有尘土?哪里有大漠中的苍荒和悲凉?

榆林,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大地,沙漠已被绿色所覆盖,那绿,由各种我叫不上名的生长在北方大漠中的植物所组成,在那片绿色中,又生长着一种我生平未曾见过的树。一根直直的枝干,在二米处顶着一个粗粗厚厚近似丑陋的陀,陀的四周如扇形般伸展出几十根参差不齐的枝干,没有旁斜逸出,更没有盘曲曲径,它们长成环状围着扇形生长,密密的枝丫上顶着浓厚的绿荫,绿荫、绿枝昂首挺立伸向蓝天。一棵棵、一排排、一行行,虽不高大,也不雄壮,但奇特的神韵却久久地吸引着我。

为何这树的形态如此独特?那丑陋的陀是它的自然生长?这一棵棵树中见证了多少年历史的沧桑?

印象和现实中的榆林相距甚远,黄沙何去?绿色何来?我请教当地陪同我们的朋友,朋友满脸喜色,滔滔不绝:岁月的风雨洗褪了战争遗留下的斑斑血迹,历年的烟云也已掩盖了这片土地上的刀光剑影,但留下了一个人们至今仍在延用的名字――榆林。榆林却成了一个象征,既无榆树也没有榆林,为了改变生存条件,成千上万的榆林人在荒芜人烟的大漠中,一丛丛草、一棵棵树地栽种,刚成活的树被无情的风沙连根拔起,吹风过的瞬间已隆起了一座座沙丘,榆林人凭着他们在沙漠中摔打出的坚韧性格,年复一年,终于把一望无际的荒沙变成了展示在我眼前的绿色长城。

绿洲中那一棵棵耸立又有着奇特造型的是什么树?朋友告诉我此树乃塞上柳。

塞北高原,鲜有蔚为壮观的树群,唯有我刚认识的塞上柳成片成行,因为它独特的形态,使我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认出它,那是和我们江南迥然不相同的树。

江南清澈的小河边、沟渠旁、房前屋后,都生长着青翠翠的柳树,高高的柳树垂挂着丝丝柳枝,柳丝缠缠绵绵,轻舞飞扬,化作翩翩霓裳。而塞上柳枝干挺立,直指苍穹,我对它的造型心存好奇,再次询问陪同我们的朋友,他告诉我这树干上的一个个陀由人工砍伐而成,为的是让它多长出枝干。有一根枝干,它就会长一条根,塞上柳的根系很发达,密密的根须肆意地伸向四面八方,向着沙漠深处延伸、扩展,去寻找沙漠中不易被觉察的大地精华。根须与沙漠紧密相连,顽强地在沙漠中营造出了一片又一片绿洲。

不经意中,对于塞上柳树陀的形成,我又听到了另一种说法。

多少年以来,黄土地上,树木稀少,百姓们要盖房、搭棚,扎篱笆都离不开树,于是,柳树成了人们最理想的材料,何况,柳树耐活,砍了树枝,来年春天可以再发。

辽阔的大地上,举目都是被人为砍伐而成长为奇特又近似丑陋的塞上柳。也许是为了让塞上柳多长一根枝条,利用它的根治理沙漠,也许是当地的百姓为了盖房、搭棚。我很难想象这些树陀的形成,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又流下了多少汗。我无法把沙漠中的塞上柳和江南小桥边,池塘旁被离人摘折而寄情的柳树相媲美。它们没有江南的秀,也没有江南的婀娜多姿,它们更没有被人为地修剪成各种供人观赏的形状,它们透着野性、透着坚韧、透着执著,透着如陕北汉子般在风霜雨雪中磨炼出的阳刚之气,它们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深处。

我不知沙漠中的柳树是否一如我们江南的柳,也会落叶知秋,而后把落叶厚厚实实地腐烂在根部,待到春天蓬蓬勃勃地舒展着枝条,兴兴旺旺地萌发着叶片,如此枯枯荣荣,生生不息。

打开车窗,高原特有的风裹着团扑向我,我举起相机,寻找着最佳点,将那塞上柳尽情地拍摄。

塞上高原的柳树和断断续续的长城重叠,千百年来岁月的剥蚀使长城没有了昔日的庄严和肃穆,一个个高大的烽火台孤独地矗立在那里,没有了马鸣厮杀,狼烟也早以散尽,再现的是青翠般的生机勃勃。

多少年来,在我的心中,陕北高原是苍凉的地方,除了阴霾般的黄土和满天风沙尘土外,没有绿色,也谈不上色彩。当我走进榆林,走近了这块沉淀着厚重历史的黄土地用心灵去感受的时候,我发现了这里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第9篇:向沙漠进军范文

涂之目的:为了保护 而非好看 首先要说明的是,现代武器的涂装,最需要实现的功能是“保护”,而非好看。涂装可以保护武器装备材质免受各种恶劣环境的腐蚀和冲击,提高装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坦克等装甲车辆,常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和地形(热带、寒带、沙漠地区以及泥地、风雪环境),尤其战车底板经常要经受盐水浸泡,燃油、溶剂、碱类物质的腐蚀以及砂石的冲击。因此,必须有一种性能优越的防护材料对车体金属进行有效保护。

至于海军装备就更明显了。全天泡在海水中的舰艇,不但金属容易和海水起反应发生锈蚀,大量的水中浮游生物也会附着在舰体上。一些读者可能被辽宁舰检修时其球艏被浮游生物覆盖的图片所震撼。笔者也看过海军潜艇在坞内检修的场景,用一脸沧桑来形容已经是给面子了。

除了保护武器装备的材质,“保护”的第二层含义是战场“伪装”,也就是降低被敌人发现的概率。例如坦克、装甲车的数码迷彩、沙漠迷彩、丛林迷彩以及战斗机的浅灰色涂装,都是战场伪装的范畴。

涂之武器:色彩背后 可不简单 不难看出,武器涂装的本质是战场上的保护和伪装。然而,在和平时期,武器装备的涂装还是不得不成为被人评头论足的对象。

地面车辆的色彩种类,要比航空、舰艇装备丰富得多。很多军迷认为中国出口沙特的自行火炮的沙漠涂装比较好,因为从色彩上来说,像黄色这种长波长的色彩,要比中国传统的绿色为主的迷彩,看起来更大气、更威武。因此,无论是对外出口还是颜色的选择,中国外贸装备越来越多使用“沙漠迷彩”这种黄色系涂装。

中国老59坦克半蛋式的炮塔,给人臃肿和不精细的视觉效果。后来的中国99系列坦克,就采用了具有冲击性的楔形装甲,给人强烈的震撼感,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绿色迷彩的压抑感。

过去,中国军队的武装直升机主要以绿色系为主。实际上绿色迷彩这类色彩是比较适合中国军队当时以小型、轻型直升机为主的格局。但是在很多军事爱好者看来,这与当时美俄等武装直升机大国相比有不短的距离,这种绿色系缺少冲击感。

中国的武直10出现后,使用了类似美国AH-64直升机的黑色涂装。黑色虽然压抑感重,但却契合了武装直升机这种兵器的机械感,更带来强烈的厚重感,让外界感到这种武器火力强大靠得住,因此这种绰号“霹雳火”的武直10刮起了强劲的“黑色旋风”,在军迷中拥有很高人气。

中国空军装备和各国空军一样,使用的是以浅灰色为主的涂装。尽管现在一些国家战斗机有了面向沙漠和海洋背景的迷彩,但浅灰色仍然是主流的“空军色”。

美军舰艇“很顺眼”不是巧合 中国海军舰艇的涂装颜色主要是浅灰色或者灰白色,整体上要比美军的霾灰色(或者中灰色)浅一些。其实这种颜色的观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还要看是否符合本国海上作战环境。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