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

第1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永隆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售茶历史,至今仍分布许多野生茶树,仍保留采摘野生茶叶制茶的习惯。据了解,在清朝康熙年间,井头当地就有了种茶、制茶习惯,村民采集野山茶籽或种苗种植于房前屋后、田边地埂,逐步形成本地特色茶品种“井头茶”,到目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在继承、发扬传统种茶、制茶的基础上,当地茶农从外地引进毛尖茶种植,目前,主要分布在小寨村、益寮村、永联村、井头村。经过这三四十年的发展,永隆毛尖在会昌当地小有名气,随着外出的乡民越来越多,永隆毛尖也被带出会昌,传播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茶产业已发展为我乡农业特色产业,是我乡农业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推进我乡茶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以茶兴乡、以茶富民”的发展目标,下面总结了我乡发展茶产业的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一、永隆茶产业发展现状

永隆乡现有茶园2000余亩,2020年茶叶总产量达六万斤以上,产值三百余万元。永隆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异的茶叶品质,但永隆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整个茶产业链还不完整,茶叶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茶叶经济还不稳。主要表现为:

(一)规模小,品种结构单一。永隆茶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总体上仍暴露出规模小,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五六十家,大都规模较小,厂房较为简陋,多为家庭作坊式的散户经营。大部分老茶园种植的品种仍然是老品种,新品种试种推广进程缓慢,茶树衰老,茶园更新改造滞后。尤其是高山茶园表现更为明显,茶树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在山野中自生自灭,大都称“野茶”。另一方面,茶类结构比较单一,永隆90%以上为永隆毛尖,乌龙茶、红茶、白茶等产量极少。

(二)茶园管理有待提升,质量参差不齐。经过近几年的生态茶园建设以及资金投入的增加,茶园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许多管理上的不足,千家万户分散的经营方式导致传统茶叶生产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乡茶园仍存在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单管理不规范、机械化和生态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许多茶园缺株少棵,树冠矮小,有些茶园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部分茶农对茶园的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性,过分依赖农药,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不到位。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龙头企业少。从2014年起,政府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加大了茶产业扶持力度,但只针对贫困户,按新植茶园的300元/亩进行了补助,而对茶园节水喷灌、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设备、茶叶加工厂房建设方面没有政策支持。

(四)茶农素质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茶园的种植管理人员且呈现老龄化趋势素质普遍不高,对科学施肥、喷药、摘技术及制茶技术的掌握和传承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知识技能老化,技能传承后继乏人,在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上开展力度不够。另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加之缺乏科技创新的硬件条件,无法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新茶或是新品种的研发。

(五)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度有待提升。一直以来,永隆茶产业在发展上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各茶企无序竞争严重,茶叶名称混杂、名目繁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大的有“佛云山毛尖”、“虔翠荣毛尖”、“汉仙情毛尖”“乌鸦泊毛尖”等品名,品名众多并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大家在推广品牌时各自为营,难以形成合力效应。

(六)生产成本过高,缺乏竞争优势。由于永隆茶园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采,只能手工采制,劳动力成本高,茶工工资抬升至80——100元/人天,推高了茶叶生产成本,从而导致采摘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价格优势。

(七)市场定价不清晰,无序竞争严重。永隆毛尖在质量有较大差异,有的只卖两三百一斤,有的要卖六七千一斤,价格幅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产生认识偏差,认为永隆毛尖就是两三百的东西,不过是商家用上高级的包装,就要卖到六七千,因此,高端茶产品市场比较有限,这也带来了无序竞争、产品无法明确定位、品牌优势难以建立,利润率难以提升等问题。

(八)销渠道狭窄,市场占有率低。一方面因营销战略跟不上,永隆茶的销售渠道狭窄,消费群体主要局限在本县内及闽、粤等周边客家地区;另一方面因茶企实力不强,广告投放的能力有限,限制了永隆毛尖知名度的扩散及提升,导致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竞争压力大,影响了永隆茶产业全面有序发展。

二、加快永隆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茶类、品种结构。注重茶树品种改良,实现品种升级,大力发展无性系有机茶园,在品种改良上,要以高产、高香、高机能无性系品种为首选,以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适应市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在产业结构上,引进优良品种,调整茶树品种结构、优化茶叶品类,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避免品种过于单一,合理调节采摘期,提高经济效益。在茶园的改造上,要高标准高起点,按有机茶园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以生物多样性来控制病虫害,应用新技术控制重金属污染,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来培肥茶地力。

(二)规范茶园管理。加强茶园生产过程的管理,从源头提升茶叶质量。一是通过增加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茶园机耕道路以及水利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态;二是实施低质低产茶园改造,通过改植换种积极推广优新茶树品种,进一步优化茶树品种结构,增加生态茶园面积;三是通过积极推广以增施有机肥为核心的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四是加强对化肥、农药等茶园投品的监管,积极开展茶叶农残检测,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专项资金的数量,引导茶农、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公司十基地十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十农户”等产业化组织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加工厂房,改变农户分散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全面提升茶叶加工水平;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县里应尽快出台茶园新植、节水喷灌、新茶机引进等多项补助政策,以及为充分调动茶农新垦、改造茶园的积极性,对连片新植10亩茶园,连片改造10亩以上的低改示范茶园给予补助。三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将外来的先进制茶、种茶技术以及销售理念带进永隆,带动永隆茶产业的发展。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一是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二是要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品牌意识与名优茶意识,建议县农业局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的专家进行授课,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三是增加乡镇茶技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加工工艺、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宣传推广作用;四是与科研院校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永隆毛尖关键技术研究,可考虑在永隆乡成立茶叶科技研究所,成立茶叶协会,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引导茶企业统一制作标准、规范经营,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加快品牌建设力度。一是加大永隆毛尖的宣传力度,利用本地电视台、广播、公交车车体广告等等形式,宣传永隆毛尖作为健康品质生活的消费品的形象,旨在培育本地市场,构成需求条件,让永隆茶产业具有行业竟争力。二是可以考虑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当中推广使用永隆毛尖作为接待用茶。一方面体现政府对永隆毛尖的品质自信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一方面也能够创造本地需求,增加市场容量。三是重视茶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制定“三品”认证奖励政策,县农业部门应无偿提供规划、生产和加工等全程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建议县里可每年举办“茶叶品质鉴评会”等茶叶赛事,通过赛事活动推动茶企、茶农交流生产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提升“永隆毛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全国名优绿茶评比、全省名优茶鉴评等省内外重大茶事活动,制定补助政策,对参加茶事活动获奖品牌给予补助。

(六)生产要逐步机械化。先进的茶园耕管与茶叶加工技术要继续推广实行,农艺要逐步向规范化过渡。茶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今劳工紧张、工价上扬情况下,茶叶生产要考虑逐步向机械化过渡。

第2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一、新时期培养旅游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是指能遵循一定的潜在文化氛围做事,在职场上每个人都能用相同的语言沟通,用相同的行为与道德准则来办事。这是一种态度,更强调自我约束,更是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文明礼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职业养成教育则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

很多中职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心理,自认为学习成绩不好,自制力差,厌学心理严重。同时,受传统观念中天子骄子思想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感与失落感,对待学习非常消极。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也是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对中职生今后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茶艺作为旅游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主要体现了儒家和的理念,而茶艺表演的过程则充分体现出中和之美,也是和、静、怡、真的思想境界的体现[1]。通过茶艺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淡定闲逸的优雅气质,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茶艺学习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手段,中职生在沏茶、赏茶、品茶、饮茶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感悟,使自己的自我修养与内在品质得到新的提升。因此,要将茶艺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让中职生在茶艺这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操。

二、茶艺教学中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院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茶艺专业也不例外。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从大型茶产业公司、知名茶艺馆等相关单位邀请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优化师资力量,力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同时,积极鼓励茶艺教师考取茶艺师职业资格证,并有计划地安排部分茶艺教师到茶叶公司、茶厂、茶艺馆等单位接受锻炼,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更新其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使茶艺教学更符合企业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

(二)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中职教育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作为茶艺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必须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他们对茶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对中国茶艺精髓有更深刻的领悟。比如,在开展乌龙茶茶艺表演项目教学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他们根据乌龙茶的冲泡程序,利用相关资源完成茶艺表演,并上台汇报。在汇报表演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歌舞、乐器、绘画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茶艺表演中。这将有效避免学生对教师的机械模仿,也能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领悟到我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茶艺的神韵。

(三)丰富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茶艺是传统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课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了泡茶、品茶、识茶、服务、营销等知识。当前,不少中职学校将茶艺作为旅游专业、烹饪专业的选修课。加上硬件配套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学习茶艺表演,提升茶艺技能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花一番功夫,丰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所获。根据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下列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示范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边讲解边示范,或者观看茶艺视频资料,让学生熟悉茶艺表演的技巧与表现手法等。同时,指导学生多次模仿练习,打好基础。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即小组合作学习法,是茶艺教学的重要手段。由教师给出具体的任务,如表演型茶艺、实用型茶艺、接待型茶艺、展销型茶艺等内容,再由每个学习小组自主完成任务。各学习小组可根据任务要求,选定一个主题,并提出具体的方案,以讨论的方式确定最终方案[2]。随后,做好分工安排,进行实训练习。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表演。

3.项目导向法

这是最能激发学生茶艺潜能的教学方法,操作方法如下,为学生指定某一茶类、某一活动,要求其编排茶艺项目,并完成策划活动方案。比如,可让学生为周末茶吧、校园品茶日、茶艺技术培训等活动编制茶艺项目,并做好相关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训方式,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茶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满足项目要求的新节目。久而久之,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茶艺技能均会得到明显提升。

(四)建设茶艺社团,培养浓厚的校园茶艺氛围

中职院校在不断改进校本茶艺培训课程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建立茶艺社团、茶文化研究社团等,营造良好的校园茶文化氛围[3]。社团内部可分设茶文化研究小组,负责组织与茶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并学习茶文化与各种茶艺技能。比如,绿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等不同茶类的冲泡技艺,茶艺舞蹈方法与技巧等。还可建设茶艺表演队,学校要经常组织校内茶艺活动,为茶艺表演队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此外,每年组织一次“校园茶文化节”与“校园奉茶会”,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展示学生的茶艺技能,更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校内要建设相关的实训基地,如模拟茶馆、模拟茶文化馆、模拟茶专卖店等,开展模拟实训。其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选择茶产品企业、茶文化单位作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4]。最后,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到有就业意向的相关单位实习,并完成实习报告。通过上述“三级跳”的实训模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第3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5805053”为你整理了这篇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陈志龙,1983年7月于陕西安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同年8月分配原西乡县茶叶技术指导站从事茶叶科技工作,长期坚持在一线开展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制定规划和标准。立足西乡茶产业发展实际,针对以往茶园零散、采摘条件差、品质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组织编制了《汉中市60万亩速生密植高效生态茶园发展规划》《西乡县22万亩生态茶园发展规划》和《西乡县十三五茶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西乡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西乡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西乡县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和《无性系幼龄茶园管理技术要点》《穴盘苗定植技术要点》《丰产茶园培育技术要点》,进一步规范了全县良种园建设、低产园改造行为和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厂的标准,推动西乡茶叶的标准化、工业化发展进程。

编写教材普及技术。针对全县茶叶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先后组织编写了《绿茶(炒青绿茶)初制工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茶叶产业发展技术资料》《西乡县茶叶生产、营销培训资料汇编》《绿茶制造》《西乡县水库移民安置区茶叶种植加工及厂房建设培训资料》和《西乡县茶叶加工技术员培训教材》之第二篇《绿茶制造》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累计印刷5万余份(册),作为西乡县茶叶技术适用技术培训教材,发放给广大茶农。

技术培训和服务。根据茶事季节和茶农需要,组织茶技人员长期深入茶场(厂)、茶农户,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成果、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每年举办各类茶技培训近100场次,培训茶农上万人次,累计培训茶农20万余人次,配合“国际计划”“扶贫开发”“库区开发”“阳光工程”项目和本土茶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等专项技术培训工作,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为全县茶产业发展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着力科研试验和示范推广。大力推行“科技兴茶”战略,先后开展了“陕西省提高茶园单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午子仙毫名茶研制及技术推广”“陕西省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午子毛尖名茶研制及技术推广”“汉中市茶树优良新品种引进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技术的研制与推广,大力改善了西乡茶叶产品结构,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来来,积极推行茶叶初制加工厂的升级改造和清洁化、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累计建成清洁化生产线65条,实现全县清洁化加工全覆盖,使茶叶质量得到可靠保障。

夯实茶园建设技术。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大力推进茶叶种植区域的战略转移,积极推动规模经营、绿色种植、精细管理、系统服务、标准采摘,不断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和产业效益,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茶园建设上严格坚持“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栽植标准、统一现场技术指导、统一考核验收标准,认真组织实施。严把栽植技术关和后期管护关,当年新建茶园于次年9月组织复验,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方可兑付全部补助资金,为确保无性系良种茶园栽植成活率,引进了轻基质穴盘苗育苗技术,为全县新茶园建设提供保障。

第4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2001年3月,xx村委会将村茶园、樱桃园招标承包,xx意识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茶果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于是,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量争取拿到承包权。最终,经过过五关、斩六将,xx以最高的标额夺得村北马山坡上300亩茶园、200亩大樱桃的经营权。经过一番拼搏奋斗,xx的茶叶质量总是走在村里所有茶农的前头,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味道清香。

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的质量、品味和市场竞争力,xx独自一人到山东、浙江、安徽等地考察,摸索考察市场上的茶叶分布以及具体行情。经过考察,xx充分认识到,做茶叶就得做产业,做产业就得做名牌。为此,他全面打造厉庄山区造产地的茶叶品牌,率先将自己炒制的产业注册为“凯碧”、“厉春园”、“xx”等商标。其次,为了加大广告宣传力度,xx在县城和镇驻地各开设了一家专卖店,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并制作大型户外广告提升自身知名度。同时,经同学牵线,xx专门去南京雨花茶场和句容茶场学习了一个月,专门向茶叶专家学习高档茶叶制作技术。经专家的点拨以及自身的悟性,xx艰苦探索、科学实践,其炒制的凯碧雨花茶、龙井、松针,条形优美,汤色鲜亮,香味浓郁,在市茶叶评比中被评为优质茶。

作为村妇女主任,xx通过老师的介绍,再次去南京农业大学引进茶果新品种,在马山坡上新发展茶园300余亩、大樱桃200亩。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xx把300余亩的新开发茶园全部优先承包给了村里致富无门的农户,且无偿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难题。村民谢树祥家中五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收入仅靠几亩山荒,经济十分拮据。xx主动划出12亩茶园让他承包,又拿出1000元钱给他买肥料、农药,并亲自指导种植、施肥等重要环节。在他的热心帮助下,谢树祥不怕吃苦,科学管理,茶叶长势良好,明年就能见到效益。同时,为了增加村民收入,xx主动把村里50名有困难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招到自己的茶厂,让她们帮助采茶和做零工,月工资2000多元,使她们既不误工又不增加了额外收入。

xx村山清水秀,有近40年的种茶历史,现有茶园800亩。2003年8月,茶园通过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2005年10月,xx有机茶时观光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样以来,茶叶的知名度和需求量不断上升。xx以敏锐的目光扑捉到,未来的农村经济必将是有机食品和观光农业的天下,茶果事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在同行的前面。

站在高高的马山上,xx俯瞰脚下的有机茶园和有机大樱桃园,豪情万丈,描绘出一幅集有机茶园、有机大樱桃园、茶果公司、茶艺、茶道、茶文化、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蓝图。

第5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茶艺 区角活动 礼仪教育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幼儿的教育中,礼仪、品格、素质教育无疑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然而我国几乎所有幼儿园在儿童教育的黄金期,针对其开设的品格、礼仪素质课程却近乎于零,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

幼儿园是怎样教学的呢?教材应由茶文化知识、茶艺、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在中、大年级,课程安排分为两个阶段:中班年级为第一阶段,大班年级为第二阶段。每周每班集中上一次茶艺课,每个月进行一次区角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地组织幼儿进行茶艺活动学习,让每位小朋友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

“幼儿茶艺”初始学习的是比较简单的茶叶冲泡知识,茶学文化知识以及冲泡技能。教学时,老师要考虑到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不是让他们生搬硬套地模仿大人的冲泡技巧,而是以少儿为表演主体,让小朋友以天真、可爱、活泼的形象动作来进行赏茶、备器、泡茶、敬茶、品茶等程序。加上精心设计的环境,配以教师演奏的动听轻悠的古典、民族民间音乐,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出奇地好。

幼儿茶艺在我园开展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又遇到过好多问题,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朋友天玩、好动,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用实物操作,争取每位小朋友都能人手操作一套,这样小朋友就不容易分心。茶艺要求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这对那些好动的小朋友来说,是让他们安静下来的好办法。

第二,泡茶需要开水或烫水,这是许多家长担心,也是小朋友畏惧的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让小朋友用温水来操作练习。如果一定要用开水,必须由教师帮助操作。

第三,如若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打碎茶具,教师不但不能对小朋友指责与喝斥,反而要对小朋友进行鼓励及安慰,不能让其产生恐惧心理。

第6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本地资源;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天福茶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6-0065-0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创造性游戏作为层次较高的游戏类型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位于我县盘陀镇的天福茶庄是闻名全国的名胜这里有环境优美、格局雅致的天福茶博物馆有寄托思乡、爱乡情怀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有茶韵浓厚的茶学院有古今中外的茶道茶艺表演还有享誉全球的自产茶叶和茶食品等大部分幼儿都有到过天福茶庄游览、品茶、观看茶艺表演的经历这里是幼儿既喜欢又熟悉的地方我们也发现学生很喜欢谈论去天福游玩的趣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充分利用家乡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有效促进幼儿发展”近年来我园一直着力于探索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以更好地构建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顺应学生的兴趣尝试挖掘天福茶庄这一本土特有的资源优势在大班开展创造性游戏“美丽的天福茶庄”对创造性游戏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研究

一、天福茶庄课程资源可利用的内容

天福茶庄各种造型别致的景点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具有浓厚茶文化气息的展馆、品茶室、茶食品、茶具、茶餐馆等都蕴含着开展创造性游戏的丰富资源根据天福茶庄课程资源的特点我们对它们进行了筛选加工和整理把它们分为天福自然课程资源和天福社会课程资源。

(一)可利用的天福自然课程资源

天福自然课程资源包括天福风景、天福名特产等天福风景有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天福茶博物院景区、“唐山过台湾”石雕公园、天福茶学院等天福名特产指各类天福茗茶、天福茶食品、天福茶肴及充满天福特色的天福茶具等。

(二)可利用的天福社会课程资源

天福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天福茶文化、天福商场、天福茶叶、茶食品加工厂以及天福茶餐厅、天福加油站、天福停车场等天福茶文化指天福茶庄以“根植福建 香传全国 茗扬世界”“薪火相传”的茶圣陆羽等天福名人故事天福茶文化石刻、石雕以及丰富多彩的天福茶道茶艺表演(如中国唐朝宫廷茶艺表演、清代茶艺茶礼表演、韩国茶艺表演等)这些蕴含中华茶文化的优秀民族文化瑰宝都是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良好资源

二、利用天福茶庄课程资源开展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的方式

开展活动之前通过对天福总裁办公室秘书及总裁家人的多次访谈和对天福茶庄反复深入的现场调查我们发现天福茶庄所拥有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着对其开发与利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共同创设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隐形课程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创设自主、开放、互动、参与、科学合理的活动环境是教师在游戏开展之前首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注重在环境创设中加入幼儿的参与甚至发动家长一起在走廊内利用收集来的充满天福浓郁茶文化特色的废旧材料或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创设天福主题活动墙悬挂自制草编“天壶”等创设“天福走廊”整个走廊变成了一个有着天福茶文化气息的特色环境幼儿一到这个楼层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小天福”中幼儿在充满浓厚天福气息的环境中开展游戏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感受、体验天福茶庄所蕴含的茶文化魅力对家乡的名胜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自豪感并把所形成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游戏中

(二)整合天福特有的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在天福茶庄园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对天福的不同认知整合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从天福的人文历史、天福的美景、天福名特产、天福的茶艺表演等方面选择不同的天福资源开展“美丽的天福茶庄”主题活动如通过“认识美丽的天福”让幼儿了解天福茶庄里的景点建筑通过“天福里的故事”让幼儿萌发向名人学习学好知识本领长大后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情感通过“茶叶的传说”了解茶的制作流程通过“茶的种类”“茶具知多少”“好吃的茶食品”“美味茶肴”“天福茶艺”等让学生知道与茶有关的知识引导幼儿在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同步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天福茶庄创造性游戏。

(三)利用天福茶庄的茶文化特色社会资源开展角色游戏

天福茶庄拥有极其丰富、独特的茶文化特色社会资源有充满茶文化气息的天福茶文化展馆、茶艺表演馆、茶道室有天福商场、天福茶餐厅、天福茶叶加工厂、天福茶食品加工厂、天福加油站、天福停车场等堪称一个活生生的小世界也是学生熟悉和喜闻乐道的地方依据游戏来源于生活的原则顺应学生的兴趣我们的角色游戏“天福茶艺表演馆”“乐乐天福商场”“贝贝茶餐厅”“天福加工厂”就这样生成了。

(四)利用天福茶庄的环境风景资源开展结构游戏

天福茶庄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尤其是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独特的建筑和景点学生既喜欢又熟悉比如茶博物院“兰亭曲水”“宋桥”、石雕公园的“问天石”、茶学院的“天鹅湖”等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能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让其感受到天福茶庄的美从而萌发其爱家乡的情感为此游戏的前阶段要对天福茶庄各个景点进行单个建筑物和景区的建构然后尝试学习对各个景点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构建心中未来的天福茶庄这样不断推进的建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使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替代物真正感受到建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创新学习的乐趣

(五)创设特色区域加强对天福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游戏开展

在幼儿园区域往往被归为环境创设层面它为幼儿进行游戏提供空间和材料为了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我们围绕“天福茶庄”主题目标设置区域环境把“天福茶庄”创造性游戏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使主题、游戏环境与区域环境相一致如创设操作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表演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拣茶、称茶、包装茶、包装设计、表演服饰设计、阅读查询有关天福的资料信息、表演茶艺等活动

(六)以打破班界、丰富拓展情节的游戏推进方式提升游戏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因此在合理利用天福课程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同伴群体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游戏后阶段幼儿自发生成了“喜洋洋旅游公司”主题角色游戏扮演顾客的幼儿也能从容自如地在“乐乐天福商场”“贝贝茶餐厅”消费并能礼貌有序地买票到“茶艺表演馆”欣赏表演甚至来到“天福石雕公园”“天福茶博物院”(建构游戏)等参观游览打破班级界限开展的游戏不仅发展了游戏情节使“美丽的天福茶庄”系列主题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得到升华创造性游戏的整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还将创造性游戏的主导权真正还给了幼儿让幼儿学会了使用各种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提高了协商、合作、语言表达和交往的能力。

三、利用本地特有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天福茶庄作为融茶文化传播教育、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胜地蕴含着巨大的课程资源开发潜力和价值它丰富了我园的创造性游戏课程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园园本化创造性游戏课程的建构这对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等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发挥了创造性游戏的功能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交往、协商、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有效促进了幼儿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园挖掘本地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一)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1、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紧紧抓住国家主席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将太平猴魁作为国礼茶赠送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相关企业参加__、上海、北京、合肥、长沙等城市的__名茶(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由于我区高标准、严要求、准备充分,展示、推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北京茶展会上,我区创造了对外茶业活动六项之最。

2、组织参加了多项国际性的重大茶事活动。一是我区__六百里太平猴魁茶业有限公司,随国家农业部考察团参加了在莫斯科科洛姆国家公园举行的第五届世界茶与咖啡节。二是参加了由国家工商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全国仅四家茶叶企业参加的地理标志国际大会。三是__猴坑茶叶有限公司参加了10月份在德国科隆召开的国际食品博览会。

3、积极做好太平猴魁手工艺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积极开展太平猴魁手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4、组织媒体多次赴太平猴魁核心产区举行采风活动。20__年"茶乡风情游"等活动,中央、省、市级媒体都进行采访报道。在北京茶展期间,区茶业协会出资1万余元,在__日报刊登__区茶叶专版1万份。

(二)用现代农业理念,大力推进茶业建设

借助联合利华精深加工技术,积极探索"科研+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模式,在太平湖汪王岭开展现代茶园示范基地建设。组建汪王岭现代茶业专业合作社,对接联合利华。对合作社流转经营的100亩茶园按gap标准进行管理;对基地1800亩茶园实行"五统一"的现代生产管理模式,购进了2台双人、2台单人茶叶采摘机,加大服务跟进企业力度,组织汪王岭合作社机采人员到新明、龙门收购加工原料,共为天华公司提供加工原料200吨,其中修剪枝90余吨,鲜叶106吨。现联合利华已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中试研发基地、速溶茶粉生产加工厂、龙源药业、汪王岭天华茶叶加工厂、桃坑天韵茶叶加工厂的建设,使之成为"立顿"茶重要的配套生产加工基地和主要供应商。今年联合利华在__区茶业生产综合产值达20__万元。协助合肥小刘瓜子公司与__六百里公司签约投资3000万元,在甘棠经济园区投资建设茶食品项目。

(三)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基地、服务体系建设

1、继续鼓励、支持企业个人发展茶叶良种基地,我区今年现已发展1439亩。

2、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等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和服务。引导六百里、猴坑等公司开展了qs、iso认证和天华茶厂的gmp认证。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获欧盟有机茶认证(161.322公顷)。现松谷茶业有限公司正在办理绿色食品认证,有望年底通过。目前我区茶叶已全面实现无公害生产认证,全区建设有机茶基地9714.9亩,绿色食品茶基地415亩。

3、围绕茶叶品质提升工程,以乡镇农技站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工作,建立了1800亩汪王岭村茶园病虫害测报点,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病虫测报技术培训,实行病虫害统一测报、由汪王岭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生物农药和肥料,开展防治和施肥。配备10台物理杀虫灯。龙门复兴、东坑800亩、乌石桃坑村、售口村、地理溪三个村27个村民组所属4146亩茶园也开展统防统治。

4、突出资源优势,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太平猴魁"原产地核心区的新明乡三合村获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示范村(皖农特[20__]194号)。

(四)实施标准化农业工程,推动茶厂优化改造

按照市规划,结合我区发展实际,制定了具体的优化改造标准与措施,加强了改造技术指导,充分调动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今年新建8家,改造5家,在建7家。

(五)加大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投入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升茶农标准化制作和茶园科技管理水平,全年举办培训近10期,培训茶农1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今年为提高太平猴魁机制水平,会同区科技局投资40万元,邀请安农大教授研制太平猴魁制作机器,现样机已正式研制成功,即将批量生产。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政府扶持资金到位。

今年我区以茶业经济发展引资成效显著。引进资金近6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联合利华二期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六百里与小刘公司联合投资3000万元在区经济园区开发茶食品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近亿元的皖南最大的金鼎茶叶大市场已投入使用。目前芜湖万成公司投资的新明茶叶大市场和安徽徐记茶叶有限公司投资太平猴魁茶博园已正式签约。区人大还就我区茶叶富民工程开展了调研,并提出 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做好下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完成对上争取扶持资金10万元。争取20__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信息服务-太平猴魁生产标准化基地专项资金5万元;20__年无公害茶叶开发生产项目经费5万元。

(八)我区被市茶产业发展领导组授予"20__年度茶产业发展先进区县荣誉称号。

(九)其他工作:

1、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制定了工作计划,并进行了责任分工。认真贯彻落实区纪委各项工作和要求,开展了"自查自纠"报告、廉政文化建设,党支部与每个党员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大家在制度上保证自己、约束自己。

2、党建上:制定了工作计划。继续实施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等多项活动。党组织与党员签定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以此为中心的学习内容,并制定了学习十七大计划。

第8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应日本亚细亚农业技术交流协会邀请,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的中国茶叶生产技术及管理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2年5月13日-22日对日本茶叶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及管理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和考察。在日期间,考察团先后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生产局、日本茶业中央会的情况介绍,并就两国有关茶叶生产、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参观访问了座落在静岗县的日本国家蔬菜茶叶研究所、山本山株式会社茶叶加工厂、金谷町茶业博物馆、茶叶专卖店以及现代化茶园。日本农林水产省以及亚细亚农业技术交流协会对这次考察活动非常重视,精心安排了考察内容,亚细亚技术交流协会事务局局长村上健先生全程陪同,考察团所到之处受到有关单位的热情接待。通过考察,让我们对日本茶叶产销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到了日本发展茶叶产业的一些经验,为发挥我国茶叶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茶叶出口明确了方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日本茶叶发展概况

(一)生产现状

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万hm2,总产量8.9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岗、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其中静岗县占41.5%,鹿儿岛占16.3%,三重县占6.8%。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所以采摘高峰期相对集中,给采摘和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叶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供应本土消费。

(二)茶叶加工

日本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台时产量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一般每套蒸青机一年仅开工40-50天,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手工茶每100克卖价高达3万日元,是机制茶价格的10-100倍。

(三)茶园管理

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其他所有制的茶园仅占10%。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化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

1、种植规格:行距180cm,株距30cm。其中单行种植的,每0.1hm2种植1230株;双行种植,每0.1hm2种2460株。投产园树高控制在80cm,耕作行30cm,采摘、修剪和园间管理十分方便。

2、施肥:茶园施肥量比较大,肥料投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成本的30%,一年施3次,其比例为:春季30%、夏季40%、秋季30%;肥料种类较多,主要有硫氨、过磷酸钙、碱基钾肥、硫基甲肥、石灰窒素、油粕、鱼粕、被覆尿素、骨粉等。由于大量使用有机肥,所以土壤结构极佳。

3、水分管理:主要茶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茶树,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加上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人工给水系统较为完善,主要有滴灌、喷灌,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

4、病虫防治:日本消费者非常重视茶叶的安全与卫生,但与欧盟相比,显的更客观、更现实。有关部门对市售茶叶的卫生检验是检测茶汤,而不是检测干茶,所以检验比较容易过关。在生产实际中,农药用量也比较大。我们参观的茶园基本未见病虫为害状,却发现很多天敌群落,说明在农药品种选择及其用药方法、安全间隔期的掌握等方面比较科学合理。对茶树为害最普遍的是茶小绿叶蝉和炭疽病,其它大虫类发生率较低,在用药方面首先使用生物农药及荷尔蒙性诱剂,其次才用化学农药和其它物理方法捕杀。由于受性诱剂和生物农药专一性和时效性的局限,导致防治成本较高。一般可占毛茶产值的10-15%。以2000年为例,平均亩产值约20.5亿日元,病虫害防治成本为2-3亿日元/亩(约合人民币1300-2000元/亩)。

关于有机茶,他们的态度,一是不提倡、不推广;二是茶农自觉去做,政府可以在经费方面予以补贴和支持;三是实行有机食品JAS标识管理,严格认证。目前有机茶园只是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零星分布,面积很小,几乎不成比例。之所以如此,他们认为只要遵守《食品卫生法》,茶叶的饮用是安全的,从技术上讲,茶园不使用化肥容易办到,但不用农药是很困难的。而且有机茶通常只采“一番茶”(即一批次),从产值来讲也不太合算。

(四)新产品开发

日本对茶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深度,所以在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卓有成效。茶叶除了常规泡饮之外,新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茶饮料。日本最早开发成功罐装饮料,而且市场销售量迅速扩大。1993年绿茶饮料产量仅26.6万立升,到2001年已增长到142.1万立升,8年时间产销量增长了5.34倍。茶水饮料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解渴和补充水分的最主要保健饮品之一。二是茶药品。由于茶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抗菌等功效,生产提取的茶多酚等药品在医药保健上得到广泛应用。三是茶食品。在市场上销售的茶食品花色品种较多,如茶糖、茶饼干、茶面食、茶冰淇淋等。四是工业用品。有茶化装品、洗涤用品、茶袜子、茶T恤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

(五)茶叶销售

日本是绿茶生产国,老百姓习惯喝绿茶。日本茶叶流通多元化,买卖方式多种多样。在东京等大城市及非茶叶产区,茶叶产品主要从超市和大商场的茶叶专柜中购买,许多地方难得看见茶叶专卖店。但在主产区,茶叶专卖店比比皆是。茶叶专卖店不仅销售茶叶、茶具,而且还经营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文化用品。据悉有60%左右的茶叶产量是通过批发商销售,余下部分则从不同渠道销售。进口的乌龙茶主要用于加工成茶水饮料,在宾馆、码头、车站、机场及大街小巷都设有自动售货机。

(六)茶叶供需

2001年日本茶叶总产量为8.98万吨,进口绿茶1.77万吨,出口0.06万吨,国内销售为10.69万吨,人均消费1174克,绿茶自给率为84%,在1.77万吨的进口绿茶中,95%来自中国,5%来自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七)茶文化和茶旅游

日本是文化盛行的国家,比较重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在茶文化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日本茶道。据称,他们的茶道是完全保留了我国唐代的茶艺,通过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现已深入人心,广为传播。这也是中日人民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二、考察的收获与体会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低。虽然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但他们对农业高度重视。2000年12月,针对农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了新的林政改革大纲,积极推进农林水产行政改革,重新确立了农林水产省新的历史使命:一是保持农林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确保食物的稳定供给,争取食物自给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2010年的45%左右,进一步改善饮食结构,要在以大米为主食,保持畜产品和油脂类消费稳定的同时,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消费。三是振兴农山渔村。四是发挥农林水产业的多方面功能。五是保护培育森林和重要的水产资源。

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

(一)区域布局相对集中。日本茶叶主要集中在静岗、鹿儿岛、三重三个主产县。这三个县的茶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4%,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岗县茶园面积占全国41.7%,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国家的茶叶研究机构、茶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着名的茶文化及茶旅游设施多分布于此,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特色、文化氛围和产业优势。相比之下,我国茶叶分布零星分散,优势区域还未形成。

(二)产品多元化。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传统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目前销量已超过矿泉水。食品商店中茶食、茶面、茶糖、茶羊羹等产品琳琅满目。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数百种。茶叶有效成份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因如此,日本茶叶消费水平相当高,人均消费量是我国的3倍。对我国来讲,加大宣传,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潜力相当大。

(三)科技含量高。一是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2.1%,且茶园普遍施行秸秆还田、行间覆盖、安装防霜设施等措施。所有茶园整齐划一,叶色绿,叶层厚,单产高。全国平均单产高达120公斤/亩,是我国开采茶园平均单产的2倍多。二是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田间耕作、施肥、植保、采摘、运输以及加工、包装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加工过程管理的工业化,原料不落地,产品卫生得到了保证。

(四)对茶叶农残问题持客观科学的态度。日本是个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国家,经济生活中严格执法。对于茶叶农残问题的态度是很自信和客观的。一是认为国内生产企业、农户都依法行事,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上市茶叶的质量是符合标准和安全的。二是国内农药企业生产出售的农药都是经过安全风险试验的,只要严格按说明使用即可。三是对于世界某些市场的特殊要求,认为如果要出口到这些地区就要按人家要求做。因此,日本并没有一味去追求发展有机茶,而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只要符合《食品卫生法》即可。对于进口的茶叶也是同样。社会上没有人为就农残问题进行炒作,反而是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特别是本国生产的绿茶,从而保持了茶叶消费量的稳步增长。

另外,日本茶叶产业呈现一些新的动向:一是更加重视茶叶高品质生产栽培技术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的环境保全型生产技术。二是大力提高省力、降低成本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强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研究,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茶叶新用途。四是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增加茶叶消费。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几点建议

我国茶叶生产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生产绿茶为主的国家,国民都有饮茶的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能都有共同的认识。虽然日本茶叶引自中国,但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我国茶叶生产实际,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实行区域化重点开发。要利用茶叶区划成果,尽快组织制定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叶优势产区和龙头企业。加快茶树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进一步推进名优茶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大力推广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和机制名优茶,加快加工机械和设备的技术改进;注重品牌建设,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

(二)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步伐。一是鼓励茶饮料的生产和开发,把茶饮料培植成为饮料行业的一大支柱。二是继续支持茶多酚、茶多糖、茶咖啡碱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大力开发茶叶新用途,提高茶叶附加价值。

(三)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解决农残问题,培育、保护和扩大对茶叶的消费需求。对茶叶的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工作上要抓紧,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但要本着一个原则,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实事求是地宣传,避免人为的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影响了正常消费。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出口市场,在用药上可以选择进口国允许的农药品种,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茶树上使用。

第9篇: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摘 要:垤玛乡位于红河、普洱、玉溪三州市交界处,位于红河县境西部,其优越的气候资源和土壤环境为茶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红河县茶叶的重要产地,作为垤玛乡传统经济支柱产业,茶叶也是当地群众不可或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由于经济科技及各种网络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垤玛乡传统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笔者针对垤玛乡茶叶生产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垤玛乡;生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7

垤玛乡是一个集“民族、边远、贫穷、山区”四位于一体的特困乡,改革开放前,垤玛乡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落后。改革开放后,垤玛乡经济蓬勃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政府和民众大力开发和培育绿色支柱产业,至今累计发展可采摘茶叶面积770.67hm2,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

1 垤玛乡茶叶生产现状

垤玛乡茶叶产业是垤玛乡传统经济支柱产业,是当地群众不可或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是促进全乡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全乡共种植茶叶770.67hm2,都为可采摘面积,净产值达450余万元(垤玛乡市场价:春茶每18~26元/kg,夏茶秋茶10~16元/kg),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

垤玛乡老茶园面积较大(12a以上茶龄的有283.87hm2),品种混杂(有166.67hm2为云抗10,其余有红茶、小叶茶、大叶茶等)。

管理较为粗放。垤玛乡种植的茶叶一般不施肥不打药不修剪不除草,是全生态种植模式,大部分为平均单产在20kg以下的有337.33hm2,占总茶园面积的44.55%。全乡平均单产20kg以下的低产茶园主要分布在曼培、牛红、腊哈、独格等4个半山区村委会,主要为“八五”时期种植的常规茶园。

垤玛乡受到资金的限制,常年肥力投入不足,因此,地力质量较差,茶园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性能差,茶园种植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树龄大、树势衰老,严重制约着垤玛乡茶产业的发展,急待实施改造。例如,平均单产30~40kg以下的这部分中低产茶园,主要分布在河玛和垤玛村委会,相对来说土壤肥力适中,种植相对规范,但由于管理不善,茶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原因,生产的茶叶品质较差、产量低。

2 垤玛乡茶叶发展对策

2.1 实现茶叶产业由数量型向效益质量转变

由于垤玛乡的土地和劳动力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扩大种植面积,不能有效实现茶叶的增产增量,应该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建设茶叶生产基地,运用科技手段逐步提高茶叶生产的品质及总产量,实现优质的标准化生产,促进整个垤玛乡茶叶生产的效益,增加茶农的收入,针对中低产的茶叶种植地区,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导茶叶生产朝着注重效益方向转变。

2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

提高垤玛乡人民茶叶种植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快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垤玛乡很多的低产茶园一般都是受到地势的限制,分布在山区或者半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跟不上,很难实现规范化及标准化。由于茶叶收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可以说中低产茶园是制约茶农创收的关键,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人民增收,需要对茶园进行改造。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实现我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通过因地制宜的优化配置,控制水土流失,改善优化茶园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生产效能,有利于保证我乡茶叶的品质,也有利于促进我乡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2.3 凸显茶品优势,提高茶叶的精深加工比例,增加附加值

垤玛乡的土壤特点及大叶种茶树的特性意味着其在茶叶方面具有优势,垤玛乡茶叶的发展应该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转变传统粗放型低产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多元化生a,政府也要支持茶业的精深加工,延伸茶叶生产的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

2.4 利用品牌的力量,不断开拓市场,创新网络营销模式

垤玛乡应该根据自己茶品的优势,创建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在开拓市场方面,政府可以进行政策支持,鼓励或者帮助当地的茶叶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大电视台或者大城市人员聚集的场所进行宣传,还可以组织宣讲会到各地宣传,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茶叶企业可以成立专卖店或者给予各地加盟的机会,脱产销售途径,建立销售终端。最后,鼓励有先进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的人才走出垤玛乡,到各地开拓市场,不断学习,打造垤玛乡茶叶知名度。

2.5 政府普及科技种茶技术

政府可以出资定期组织茶叶种植大户学习最新种植茶叶技术、修剪技术及茶叶管理技术,也可以邀请专家下乡对茶叶种植进行指点,提高茶叶种植的科学性,此外,垤玛乡乡镇政府还可以组织茶农到茶叶种植先进的地方学习,引进类似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运用科学的手段防治茶叶病虫害。

参考文献

[1]蔡新.依势而谋助推普洱茶产业[N].云南科技报.2008-3-3:6.

精选范文推荐